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项练习汇总(20200903101053)

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项练习汇总(20200903101053)
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项练习汇总(20200903101053)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项练习汇总

一、选择题

1.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作《乌托邦》发表500周年,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过程。社会主义理论最早变为现实的是

A.英国的宪章工人运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 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

总值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至800万.这主要得益于()

A.美国的独立B.黑人奴隶制的废除C.罗斯福新政D.两级格局的结束

2.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阳光灿烂”是因为()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农业集体化的实现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3.“从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成,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65%.同时,农民的实际收入也在减少.”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

A.生产率的提高造成大量失业B.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

C.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D.美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4.威廉?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建长途铁路的工程,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

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

A.恢复工业 B.整顿金融业C.调整农业D.兴办公共工程5.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

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下列属于该公约核心内容的是()

A.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完整B.确立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C.不得在中国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D.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分6.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胡佛总统依然恪守自由经济政策,结果导致了经济的不断恶化。罗斯福上台后果断采取的措施是

A.继续实行放任经济发展的政策B.把经济危机转嫁到外国C.加快建立凡尔赛-华顿体系D.政府有限度地干预经济

7.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都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B.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积极作用

C.都巩固了工农联盟D.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该成就的获得

主要得益于

A.进行了农奴制改革

B.推行新经济政策

C.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D.改革了斯大林模式9.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的相同之处

是()

A.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列强操纵的会议

B.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

C.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D.都建立起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国会纵火案B.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

C.日本军都法西斯专政建立D.意大利法西斯建立

11.“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材料中的“创造”在历史上被称为

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

12.巴黎和会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能够佐证此结论的典型

史实是

A.英、法、日三国操纵本次会议

B.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C.与会各国签订了《九国公约》

D.美国居主导地位而且获益最

13.“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一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材料中“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指的是

A.巴黎公社成立B.经济大危机C.第一次世界大战D.慕尼黑阴谋

14.唐尼·格拉克斯坦在《二战秘史》结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传统的观点虽然承认官方军队和抵抗运动组织的作用同时存在……但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凡尔赛和约》B.《慕尼黑协定》

C.《联合国家宣言》D.《联合国宪章》

15.捷克斯洛伐克驻英国公使杨?马萨里克曾说过:“如果你们[英国]牺牲了我的国家而能保住世界和平,我将是第一个向你们欢呼的人;

但是如果不能,那么,先生们,愿上帝拯救你们的灵魂吧.”材料表明当时英国奉行的政策是()

A.绥靖政策B.坚决抵抗法西斯的政策C.“门户开放”政策D.敌视社会主义的政策

16.1944年6月6日,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BBC电台今天早晨说,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

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我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信中“此次军事行动”是指()

17.下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按出现时问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②诺曼底成功登陆③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④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②①④D.①③②④

18.下列组合中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一项是()

A.罗斯福新政――美国经济逐渐复苏

B.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C.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D.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最先发出“冷战”信号

19.右图是某一历史时期的宣传画。画中大炮上绘有

英、美、苏等国

国旗。画中文字分别是“团结,我们就能强大”;“团结,

我们就

能获胜”。体现该宣传画“团结”主题的国际组织是

A.同盟国

B.协约国

C.反法西斯联盟

D.欧洲联盟

20.1945年2月,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保证德国不再扰乱世界和平……”。这次会议是

A.华盛顿会议B.雅尔塔会议

C.巴黎和会D.慕尼黑会议

21、二战以后,丘吉尔在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

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的实践不包括()

A.建立北大西洋公的组织B.成立欧共体C.建立欧盟D.使用欧元

22.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A.上海合作组织成立B.北约组织成立C.亚太经合组织成立D.世贸组织成立

23.赫鲁晓夫改革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先河。赫鲁晓夫

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共同之处是

A. 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B.大规模开垦荒地

C. 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

D.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24.通过让出部分国家主权,进行国家间的联合,达成区域和平,促

进人类文明进步,是一项重大尝试。二战后,这一“尝试”的典型事例是()

A.北约B.华约

C.独立国家联合体D.欧洲联盟

25.张亮同学以“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下他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印度独立后大力发展科技,成就显著

②1956年埃及宣布将巴拿马运河收归国有

③1959年古巴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④纳米比亚的独立宣告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6.“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冷战消失了”的标志性事件是()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美苏争霸

D.苏联解体

27、“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

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这表明

A.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B.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C.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D.世界经济呈现高速化趋势

28.图示法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图示中,最能反

映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格局的是( D )

29、2015年,美军全力部署“重返亚太战略”,字里行间充满冷战思维,近期两艘美军航母“乔治·华盛顿”号和“卡尔·文森”号现身中国南海领域,加剧了南海紧张的局势.这表明()

A.和平与发展开始成为时代的主流B.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安全

C.中东地区出现动荡D.亚太地区合作加强

30. 海尔集团是一家知名家电企业。其发展历程(下图)体现了

●1996年,海尔建立印度尼西亚海尔莎保罗有限公司,标志着海尔首次实现生产国际化。

●1999年,海尔建立了第一个海外海尔工业园——美国海尔工业园。

●2001年,海尔在意大利并购了当地一家工厂,开始了在欧洲大陆生产家电的历史。

●2003年,海尔集团在全球建立13家工厂、18个贸易中心,产品出口近100个国家。

A. 经济区域化趋势

B. 经济制度化趋势

C. 多极化发展趋势

D. 经济全球化趋势

31.科索沃战争

A.是北约为维护主权而发动的战争

B.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授权发动的战争

C.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D.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32.科技创新改变世界面貌。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改良蒸汽机的出现——“电气时代”的到来

B.发电机、电动机问世——工业社会的开始

C.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铁路时代”的开启

D.计算机网络技术诞生——信息社会的到来

33.促使日本经济在“二战”后高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美国的扶植②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③重视科技和人才培养④实行民主化改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4.到欧盟各国,你可以看到

①大多数成员国使用单一的货币②成员国内部人员自由流动

③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已完全消除④成员国内部货物自由流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5.近年来美国以“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等为名,把大量先进武器布署到亚太地区,将军舰派到我国南海进行挑衅,并以各种名目公开无端指责中国。美国的这些行为说明

A.霸权主义依然存在B.冷战已经结束

C.单极世界已经形成D.国际恐怖主义横行二、非选择题

1.世界现代史上,国际关系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

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杜鲁门国会演讲中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美国对外政策的总原则是:帮助自由民族保持

他们的自由制度和国家完整,对抗想把共产主义强加给他们的侵略活动.”

材料三:2015年12月14日,奥巴马在五角大楼发表讲话称,美

国领导的联军对伊斯兰国的打击力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已经有超过10万人丧生.当前,叙利亚问

题是长期以来中东地区各大矛盾的总爆发,本质上为政权之争;其次,是中东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教派之间的矛盾;…再次,是大国之争.

--来自“新华网”报道

(1)材料一两幅图分别指的是哪两次国际会议?图一所示会议形成

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图二所示会议决定建立哪一个国际组织?

(2)材料二中杜鲁门的演讲有什么标志意义?美国为“帮助自由民族保持他们的自由制度”采取了哪些措施?针对美国的举措,苏联采取

的应对措施是什么?这一应对措施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4)当今时代,要想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有

效措施?

(1)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联合国.

(2)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经济方面推行援助西

欧的“马歇尔计划”,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采取

了争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3)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活动

猖獗;宗教、民族矛盾的激化等.

(4)反对霸权主义,发展经济,倡导政治协商等。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格局(国际政治格局),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美苏两极格局。

材料二:有人评论当今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

独角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

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

⑴材料一“巴黎和会”签署的《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

赃性质的内容是什么?(1分)“华盛顿会议”签署的《九国公约》,为列强共同掠夺哪一个国家提供了条件?(1分)

⑵材料一“美苏两极格局”是“冷战”政策实施的产物,这一政策开始

和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这一格局的形成与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期召开的哪一次重要国际会议有关?(1分)

⑶结合材料二概括出“美苏两极格局”结束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分)

⑷面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谈一谈我国应该怎样做?(2分)

(1)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1分)中国(1分)

(2)杜鲁门主义和苏联解体(2分)雅尔塔会议(1分)

(3)多极化(1分)

(4)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应发展潮流(和平与发展论

断的提出);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等);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加强国际合作等。(开放性答案,符合题意即可,2分)

3.残酷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曾经促使人们对民族国家和战争的

反思达到空前的程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希特勒是通过许诺解决失业问题、砸碎《凡尔赛和约》的枷锁…赢的支持的;…大萧条为他赢得了狂热的听众…,因为他为他们的不幸找到了替罪羊.

——《全球通史》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遭受了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导致了欧洲的整体衰落.不仅如此,欧洲还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

大势力范围,…只有走联合之路.于是,从经济上的煤钢联合入手,

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

——《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1986年共同体的年民国生产总值高达 2.6万亿美元,…共同体代表西欧,已成为西方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中的一足.

——《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凡尔赛和约》”是那一国际会议签订的?这一会

议的操纵国中有那两个欧洲国家?“大萧条”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东西两大势力范围”所反映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什

么?据材料二,归纳促使西欧启动联合进程的主要因素.

(3)对比材料一、二,二战前后西欧国家间关系有何不同?

(4)材料三中“共同体”指的是那一组织?据材料三,列举共同体的

经济发展状况.

(5)综上所述,概括二战前后西欧国家间关系的不同影响.

(1)巴黎和会.英、法.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

(2)两极格局.二战的打击(或欧洲的衰落),冷战的影响;

(3)对抗,联合;

(4)欧洲共同体,年国民生产总值高达 2.6万亿美元,已成为西方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中的一足;

(5)对抗俱损,联合双赢.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国在其发展的历史上曾遭遇到农奴制和工业化的矛盾……1914年俄国陷入战争泥潭……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革命爆发。

材料二: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结束。苏俄却遇到了巨大困难……人民生活困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

材料三:(当时)苏联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摘编自《大国崛起》《世界上下五千年》

⑴写出俄国为解决材料一中“农奴制和工业化的矛盾”进行的改革名称。(1分)

⑵分别写出材料一中“战争”和“震动世界的革命”的名称。(2分)

⑶为解决材料二中“人民生活困苦”的问题,1921年苏俄实施了什么政策?写出一例

“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的战役。(2分)

⑷材料三中“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

⑸俄国的历史给我们怎样的启示?(1分)

17、⑴俄国1861年改革。(1分)

⑵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1分)俄国十月革命。(1分)

⑶新经济政策。(1分)斯大林格勒战役、莫斯科战役、柏林战役。(一例即可,1分)

⑷苏联解体。(1分)

⑸革命和改革推动社会发展;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国家的发展要符合国情,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符合题意即可)(1分)

5、(9分)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人类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世界格局也在不断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

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材料二: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

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

(1)材料一中的“和平制度”是指什么?(1分)

为确立“和平制度”,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召开了哪两次国际会议?(2分)

(2)材料二中的两次“战争”分别指什么?(2分)

(3)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出现了两大突出变化,这种突出变化在

世界格局和世界经济方面突出表现为两大趋势,这两大趋势是什么?(2分)

(4)当今世界,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给国际安全带来很

多不确定因素,你认为中国该如何应对?(2分)

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巴黎和会(1分)华盛顿会议(1分)

⑵第二次世界大战(1分)“冷战”(1分)

⑶政治多极化(1分)经济全球化(1分)

⑷提高综合国力;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至少答两点,2分)

6.(12分)20世纪人类的历史跌宕起伏,百年间国际风云变幻。演绎了多少悲壮的历史故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

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三冷战消失了……为其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四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

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1)材料一中“这场帝国主义战争”是指哪次战争?此次战争交战双方是哪两大军事集团?(3分)

(2)材料二中的战争爆发与结束分别在那一年?发动这场战争的罪

魁祸首是哪两个国家?(4分)

(3)材料三中“冷战消失了”。与其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多元化特点的社会”指的是什么?(3分)

(4)结合上面四则材料,谈谈如何维护“和平与发展”这一世界的发展趋势。(2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和协约国。(3分)

(2)1939-1945年;德国和日本。(4分)

(3)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3分)

(4)反对战争;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国际

争端。

7.(9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探寻经

济规律,推动经济繁荣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

【科技引领】

材料一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和世界,现代化带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起点,……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全球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三次科技革命》材料二如右图

(1)材料一所说的工业化的“起点”开始于哪一生产部门?材

料二这一发明的改进和广泛使用,对人类生活有何积极影

响?(2分)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原子能的发展利用是第三次科技

革命重要表现之一,哪—科学理论的创立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2分)

【体制创新】

材料三

(3)由材料三及所学知识,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理解罗斯福所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3分)

【合作共蠃】

材料四如下图

(4)图1组织的成立对当今世界格局有何影响?图2组织的成立

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它的宗旨是什么?(2分)19.(9分)(1)棉纺织业部门。(1分)影响: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1分)

(2)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1分)相对论的创立。(1分)

(3)原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分)理解: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2分)

(4)影响: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1分)宗旨: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1分)

七年级历史期末易错题

七年级历史期末易错题整理(09---13年) 1.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开始于(D A.炎黄部落联盟的形成 B.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说法 C.儒家思想的影响 D.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 2.下列最能体现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英雄气概的一句话是(B)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D.“兼爱,非攻” 3.黄河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被称为“害河”,下列人物与两汉时期治理黄河无关的是:(C) A.汉武帝 B.汉明帝 C.杜诗 D.王景 4.为汉匈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事件是:(D) ①张骞通西域②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③呼韩邪单于归汉④昭君出塞 A.①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③ D. ③④ 5.从下面的历史短句台词(片断)中,可以得知他们正在学习(A) 小华:“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 小明:“爱卿,辞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了,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 A.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B.汉明帝派人去西域求佛 C.王昭君出塞 D.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6.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后,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C) ①河西走廊②安息③今新疆境内④大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7.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传入我国是在(B) A西汉初年 B 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 8.佛教和道教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利用,其共同的原因是( A )(13年) A.宣传的内容都有麻醉人民的作用 B.都认为忍受苦难能进入长生不老的最高境界 C.都主张修生养性,得到成仙 D.都宣扬放弃欲望就可以摆脱生死轮回 9.三国时期,台湾地区被称为(D) A琉求 B琉球 C夷州 D夷洲 10.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B) A.发生在公元4世纪 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 C.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D.战后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1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C) A.江南气候温暖湿润 B.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方土地肥沃 12.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史(12年)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完整教案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川教版) 第三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标志,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进步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学习科举制,认识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统治者控制人才,又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古今考试制度,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科举考试制度是促进唐朝繁荣的原因之一,认识符合社会发展的考试制度的进步性,从而理解我国当今改革考试制度的正确性;通过了解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 二、难点:唐朝科举制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唐诗一首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此诗反映了古代读书人登科之后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隋唐朝的科举制的历史话题。 二、讲授新课: (一)、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产生的背景: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应需要,许多地主知识分子要求参与政权,隋朝统一全国后需要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2、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及其产生的作用?科举制的创立从地主知识分子中选拔了大量的人才,缓和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隋文帝下令“分科举人”。 3、科举制创立的意义:改革了封建选官制度,使科举制在后世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隋朝在选官制度的改革方面功不可没。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给学生提供阅读提纲: 1、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哪两大类?其下设的科目有哪些? 2、你怎样理解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3、唐代的科举考场有哪些规定? 师生共同归纳基础知识: 唐朝科举制度:常科(明经、进士等)和制举 明经:重在考查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省试合格后录用。 进士:重在考核诗赋、时务策写作,考中很不容易。 制举:为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科目繁多,生源比常科更广。不再经“省试”直接录用。 活动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 相同点: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开始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 不同点: 项目隋唐科举考试当今学校考试 科目设置偏重文科有文理科,设置较合理 考试内容偏重经书、诗赋,较脱离现实结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选拔人才 考试的根本目的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以缓和其矛盾, 巩固其统治。 同学们对我们现在的考试及考试制度有何建议呢?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 先由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概括讲解。 1、让学生感悟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科举制,科举制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但隋唐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人才巩固其统治。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的弊端和危害也越来越突出。 三、巩固小结: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四、学习与探究:P17了解曲江盛会与雁塔题名 五、课堂作业:学习辅导该节作业 教学后记: 第四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最新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2、“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襄樊隆中,下列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袁绍B诸葛亮C孙权D曹操 3、揭开中华民族抗战序幕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西安事变D日本侵占东北三省 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是指 A忽必烈B铁木真C努尔哈赤D皇太极 5、1999年12月20日我国政府对其恢复行使主权的是 A英国侵占的香港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C英国侵占的澳门D葡萄牙侵占的要们 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B《人民宪章》的发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国际歌》的诞生 7、我们能够享受电灯带来的光明最应该感谢 A瓦特B爱迪生C莱特兄弟D卡尔本次 8、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建立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9、下列会议中决定成立联合国的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慕尼黑会议 10、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A国际联盟的成立B欧洲联盟的成立C欧洲共同体成立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二、非选择题(第11题7分,第12题6分,第13题各7分,第14-15题各6分,第16题8分,共40分) 11、【彰显辉煌历史】(7分) 汉朝和唐朝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深远.据此回答: (1)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汉朝出现了大一统局面?(举两例)(2分)(2)“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创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胜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叫做什么?请再列举一例汉、唐出现的盛世局面.(2分)(3)汉唐时汉族同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合同为一家”,请举出一例.(2分)(4)举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密切.”(2分) 12、【试看资产阶级革命】(6分) 当看到资本主义曙光之时,资产阶级以排山倒海之势冲破了封建制度的束缚,迎来了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同原因是什么?(1分) (2)在此期间美国爆发了一场什么战争?关键性的领导人是谁?(2分)(3)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 (4)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共同影响是什么?(1分)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历史教案还可以给教师带来更多的反思,更好地促进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第2课《走向全盛的唐朝》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姓名、唐玄宗前期的主要年号、唐朝的鼎盛时期,知道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基本史实,理解开元时代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以及盛世形成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学习武则天、唐玄宗治理国家、发展生产的措施,比较唐玄宗与唐太宗的政绩,提高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与鉴赏能力;通过对武则天的评价,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正确评价人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武则天、唐玄宗任用贤才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德才兼备的人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明白当今国家主张尊重人才,重视发现、培养人才的道理;通 过了学生领悟崇尚节俭、抑制奢侈是国家积累财富、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而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开元盛世" 二、难点:评价武则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问题回忆"贞观之治"的有关内容 1、"贞观之治"时代的皇帝名字叫什么?他治理的时期为什么可以达到这样的一个盛世? 2、请你对这个李世民做出评价? 学生回答: 1、答:李世民,他治理的时候是因为:一是唐太宗吸取历代、特别是隋朝灭亡的教训,调整了统治政策。唐太宗认识到秦朝灭亡于秦始皇及秦二世的暴政,汉朝衰于汉武帝的骄矜,隋朝灭亡于隋炀帝的暴虐。明白"君依于民,民依于国。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的道理。因此,他经常与臣下商讨前代兴亡的经验教训,权衡得失调整、制定治国方针。二是唐太宗指定的有利于发展生产、巩固政权的措施直接产生的作用。入教材中唐太宗五个方面的治国政策。三是唐太宗本人的精明、能干,励精图治。四是国家统一,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所以可以达到盛世。 2、答: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措施,促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但是在晚年时候骄傲自满,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2分)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2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老师在课堂上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结束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请问,这里的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指的是 A.竟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 2、在2015年的博鳌论坛上,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标志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正式出台。“一带一路”战略,不单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升级版,也是中国提出的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从东往西依次是 ①河西走廊②长安③西亚④欧洲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 3、某学校举办“中国古代重大工程”图文展览。“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这首诗与下列哪幅图片搭配最合适 4、宋代在与辽、夏、金的长期战争中往往以送“岁币”的方式议和,最终被蒙古族所灭。然而,宋代在文化上却成就辉煌:宋词光耀千秋,书法名家辈出,“通鉴”影响深远,“清明河图”传世。由此观之,宋代 A.文武兼备 B.重文轻武 C.重武轻文D.以文驭武

5、从下列学习卡片上,你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A.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B.国家的统一与发展 C.对外的交往与进步 D.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6、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论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其中正确的有 A ——和平使者,扬威异域; b ——探寻新路,寻找黄金; c ——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d ——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A.ab B.bc C.cd D.ac 7、一位法国作家在论述鸦片战争时说:“要找一个作战的借口是很容易的。但是,一个信基督教的国家,却在一个所谓野蛮国家的君主努力停止一种很不道德的贸易的行动上,去寻找开战的借口,是不太值得的。”这则材料说明这个法国作者反对英国 A、寻找借口发动战争 B、武装保护鸦片贸易 C、歧视中国发展落后 D、强行传播基督教义 8、“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材料中“更为可取的方面”主要指 A.近代工业B.军队建设C.政治制度D.文化教育 9、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某历史事件:“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这个历史事件为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中考历史必须知道的易错题

中考历史必须知道的易错题 中国古代史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 6.佛教没有被阿拉伯人传至欧洲,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末年。 中国近代史 1.最先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条约是《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2.在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曾经有过“同病相怜”的相同命运。1850年一部中国人编写的系统介绍世界各地历史地理的著作传入日本,日本有识之士争相传阅,奉为海防宝鉴的著作是魏源的《海国图志》。 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是:爱国的进步的运动,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上挽救民族危亡,但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4.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是事件是明治维新和新文化运动。 5.洋务运动主张“自强”“求富”——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辛亥革命主张“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公车上书”的背景是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反封建性质来说的。 6.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都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的。北伐战争最主要的成果是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毛泽东最大的贡献是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新中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7.孙中山先生没有亲身参与武昌起义和北伐战争。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它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8.在二十世纪20年代的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件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向井冈山进军,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9.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在1949年。 10.推翻南京国民政府是在渡江战役后。 中国现代史 1.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是辛亥革命,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是开国大典。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运动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是发生在文革时期而不是改革开放时期。 3.党的历史上重要的理论创新及意义: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及发展,使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人民当家作主;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使中国人民正在逐步摆脱贫穷走向富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诞生指引中国人民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阔步前进。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重大的制度创新及意义: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是我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立,很好的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和共同繁荣;“一国两制”的实施,使港澳顺利回归,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行的大的制度创新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立;国有企业的改革;教育体制的改革等,这些制度创新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表明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进步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6.新中国成立时中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唐太宗说“治安之本,唯在得人。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以下哪一名臣不属于他统治时期 A 姚崇 B 长孙无忌 C 房玄龄 D 杜如晦 2、右图是唐朝时期使用的农具——筒车,它的功能是 A 纺织 B 鼓风 C 灌溉 D 垦荒 3、《资治通鉴》评价此人:“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 当代史学家郭沫若评价此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该皇帝是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4、杜甫写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段盛世出现在谁统治时期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高宗 D 唐玄宗 5、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说出了察举制(通过推荐考察选拔人才)的害处,通过“分科举人”考试来选拔人才开始于: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6、白居易27岁考中进士,在长安大雁塔下题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白居易能够雁塔题名,下列哪一项他没有经历 A 熟读儒家经典 B 报名参加分科考试 C 参加州府的初试 D 参加在省城的“省试” 7、小李清明节到云南大理旅游,看到了大理崇圣寺三塔(如右图),唐朝时在云南大理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 吐蕃 B 南诏 C 回纥 D 回鹘 8、7世纪,建造了布达拉宫,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首领是 A 松赞干布 B 尺带珠丹 C 皮罗阁 D 阿倍仲麻吕 9、《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的原形是 A 鉴真 B 玄奘 C 僧一行 D 怀素 10、中国人在世界常被称为“唐人”你推测下列叙述的原因中最有可能的是 A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 中国的对外交通特别发达 C 唐朝在世界享有较高的威望 D 唐朝时中国开始对外交往 11、下图能反映北宋时少数民族并立状况的是 A 12、“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率“岳家军”抗击的敌人是 A 辽 B 契丹 C 西夏 D 金

潍坊市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潍坊市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闭卷考试,请注意分配答题时间。 2.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人民宪章》发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资本论》发表 D.《权利法案》发表 3. 文化的产生不能离开自然环境。下列内容中,代表东方文化成就的有 ①《荷马史诗》②《俄底浦斯王》③《天方夜谭》④麦加大清真寺⑤巴黎圣母院 A. ②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③④⑤ D. ③④ 4.宣扬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是 A.道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基督教 5.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 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无偿没收 D.赎买政策 6. 恩格斯曾指出:“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代中国整个传统的经 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他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 A.使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开启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C.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7.十九世纪中期,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这个时期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或改革中不包括 A. 美国南北战争 B. 日本明治维新 C. 俄国1861年改革 D. 美国独立战争 8.“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 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的是 1

2018——2019年度中考历史试题

聊城市2019-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检测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直接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建立县制 C.奖励军功 D.奖励耕织 2.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 A.治理了黄河水患 B.编著了《道德经》 C.修建了都江堰 D.开凿了大运河 3.货币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如图货币见证的史实有() ①秦朝货币的统一 ②唐朝盛世经济的繁荣 ③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的发展 ④明朝商品经济的活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纵观我国历史,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 家始于() A.夏朝 B.秦朝 C.汉朝 D.元朝 5.北京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6、下列内容能够体现隋唐时期历史发展特征的是①创立并完善科举制②贞观之治局面出现③开元盛世④唐与吐蕃的往来⑤鉴真东渡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7.“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赞扬了中国古代的杰出君王。其中“秦皇”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建了秦朝 B.实现军阀统一 C.巩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使中国历史达到顶峰时期

14、近代社会表现在政治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法制取代人治。《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体现了一个共同的法制精神,即 A.限制王权B.维护资产阶级利益C.反对殖民统治D.否定封建等级制度 15、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A.赢得了民族独立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打击了封建势力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11、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交接列后,海军官兵迅速投入紧张的出海训练和科研试验任 务中,顺利进行了歼一15飞机起降飞行训练。航母平台和飞机的技术性能得到了充分验证。我国近代的第一支海军创建于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2、与右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图片来源于俄国xx博物馆)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亚里士山大东征 B.土地改革 D.俄国十月革命 13、下图是美国在20世纪各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其中标号③阶段发展的原因是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B.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C.南北战争结束分裂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川教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川教版) 第三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标志,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进步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学习科举制,认识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统治者控制人才,又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古今考试制度,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科举考试制度是促进唐朝繁荣的原因之一,认识符合社会发展的考试制度的进步性,从而理解我国当今改革考试制度的正确性;通过了解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 二、难点:唐朝科举制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唐诗一首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此诗反映了古代读书人登科之后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隋唐朝的科举制的历史话题。 二、讲授新课: (一)、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产生的背景: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应需要,许多地主知识分子要求参与政权,隋朝统一全国后需要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2、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及其产生的作用?科举制的创立从地主知识分子中选拔了大量的人才,缓和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隋文帝下令“分科举人”。 3、科举制创立的意义:改革了封建选官制度,使科举制在后世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隋朝在选官制度的改革方面功不可没。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给学生提供阅读提纲: 1、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哪两大类?其下设的科目有哪些? 2、你怎样理解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3、唐代的科举考场有哪些规定? 师生共同归纳基础知识: 唐朝科举制度:常科(明经、进士等)和制举 明经:重在考查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省试合格后录用。 进士:重在考核诗赋、时务策写作,考中很不容易。 制举:为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科目繁多,生源比常科更广。不再经“省试”直接录用。 活动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 相同点: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开始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

历史中考模拟试题(有答案)

中考文科综合模拟试卷(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每小题 2 分,共30 分) 1.“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下列选项中符合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C) ①使用打制石器②种植水稻③会使用火④过定居生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许多成语典故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特征。以下成语能够体现的历史时期特征是(B) ①退避之舍②围魏救赵③纸上谈兵 A早期国家的建立B春秋战国的纷乱 C大变革的时代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演变,下列选项中能提现由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度变化的是( C ) A“三家分晋”到“秦王扫六和” B“桐叶封弟”到“烽火戏诸侯” C“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到“聚邑为县,置令丞” D“废井田,开阡陌”到“车同轨,书同文” 4.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必备的重要素养,下列有关年代和时间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 A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6世纪早期 B罗马帝国建立时,中国正值西汉末年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于辛亥年 D中国共产党成立于民国九年 5.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五四青年节,三班历史小组准备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为主题制作美篇,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D) ①五四烽火②国民革命歌③台儿庄战役4遵义会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4 D①②4 6. 小明班上有位同学自我介绍:“我的祖先曾驱逐过荷兰殖民者,抗击过日本的侵略,经历了与亲人的离别。我现在盼望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位同学来自

初中历史选择题题库

初中历史中考选择题库 一、中国古代文化史(上)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注意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2、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下列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可为这一论断提供证据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3、相传,造出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人文始祖”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4、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神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A、牧野 B、逐鹿 C、长平 D、城濮 5、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右图反映的是() A、大禹治水 B、精卫填海 C、后羿射日 D、夸父逐日 6、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是()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C、人工取火 D、住干栏式房子 7、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8、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被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齐国 B、楚国 C、燕国 D、秦国 9、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10、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一课后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奖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 11、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瀛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三国——西晋 12、“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稿专制。”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实行的统治政策。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1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同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了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14、下图中反映的信息包括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击败匈奴,安定边疆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川教版巩固辅导九十九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川教版巩固 辅导九十九 第1题【单选题】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兼并严重 B、过度役使民力 C、法律十分严酷 D、宦官跋扈专权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正确的是( ) A、唐太宗----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B、唐玄宗----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C、玄奘----到天竺学习佛经 D、毕昇----编著《本草纲目》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未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书中不应出现的是( )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的创设 C、开元盛世 D、大运河的开凿 【答案】:

第6题【单选题】 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个朝代?(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高考作为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形式,到2009年已经恢复32年了。那么,你知道唐朝主要采用什么制度选拔人才吗( ) A、世袭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确立是在( )

四平市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四平市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闭卷考试,请注意分配答题时间。 2.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北宋初,四川地区使用铁钱,但携带很不方便。宋真宗时,成都16家富商联合发行一种纸币,叫做 “交子”,用来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南宋时,纸币的需要量更大,政府就大量印行纸币。这表明交子 A. 具有市场流通交易凭证的功能 B. 促进了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C. 是宋政府敛聚财富的主要手段 D. 提高了四川富商的社会地位 2. 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一的中国…… 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A. 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 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 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3.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如现在的网络流行语“蓝瘦香菇”“萌萌哒” “尬聊”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与它紧密相关的流行语是 A.民主共和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维新变法 4. 1949~1956年,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化的趋势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经济 D.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5.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 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土地改革完成 C.“一五”计划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 20 世纪50 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 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

人教版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选择题答案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黑色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 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題,每小题1分,共计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1.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 搜集到下列信息(图1)。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图1 2秦始皇不用几丈高或三头六臂的超人神像代替数目众多的兵马俑,突出反映了秦朝 A .皇权的至高无上 B .神权色彩较明显 C .按军功授予爵位 D .劳动人民的伟大 3.西汉初年,政论家贾谊指出,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小腿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不能屈伸自如,不及时治疗,就不可医治了,上述言论针对的问题是 A .农民起义 B .匈奴的威胁 C.王国问题 D .统治者的腐败 4.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主要是指 A .平等竞争 B .注重实践 C .分科考试 D .以德取才 5.《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临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 B .南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C .中国在宋代就实现了现代化 D .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6.有人说,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以下属于康熙帝巩固边疆的措施是 A .打击倭寇 B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C .设立驻藏大臣 D .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7.下列不平等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意图的是 A .中英协定关税 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8.“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待解决,特请先生● 政治:商鞅变法 ● 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易错题解析:中国古代史

2017届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解析:中国古代史 一、先秦 1.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中华文明的开篇 (1)政治:社会形态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形成三个阶段:王位世袭制度、世卿世禄制、分封制、郡县制度都是典型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2)经济:以关中地区为中心的经济格局逐渐形成;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到来;农业、手工业、商业三大部门形成;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变迁。 (3)民族:华夏族主干形成,春秋战国形成了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 (4)思想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形成。 2.重点记忆内容 (1)商鞅变法的影响。 (2)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及认识。 (3)《诗经》的内容和历史地位。 3.易错易混知识点(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1)夏、商、西周的都城位置都在今陕西境内。 (2)我国的青铜时代应包括两周、春秋、战国。 (3)西周中后期,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都较突出,加剧西周的衰落和灭亡。 (4)春秋时吴国开凿运河邗沟是为了攻打越国,吴越争霸。 (5)鲁、齐、宋、晋都是春秋时期山东境内的重要封国。 (6)王位世袭制确立标志着夏朝的建立。国人暴动即奴隶暴动。 (7)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性质相同。 (8)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是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 (9)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国有即集体所有。 (10)“春秋无义战”,因而春秋时期的战争没有任何进步之处。 (11)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春秋时期人,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也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二、秦汉

1.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封建大一统 (1)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得以建立和巩固;封建统治思想得以确立。 (2)经济:新的赋税制度开创了以人丁为主征税的先河:陆上和海上丝路开辟,对外贸易开始。 (3)民族:边疆民族发展较快,边疆开发,与中原的交往和联系加强。 (4)对外:东亚文化圈突破东亚范围,远及欧洲和非洲;丝绸之路形成。 (5)文化: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气势恢弘。 2.重点记忆内容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和意义、评价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 (2)张骞通西域的影响。 (3)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影响。 (4)秦汉文化的特点、造纸术发明和外传的意义。 3.易错易混知识点(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1)灵渠开凿于战国时期的秦国、主要用于灌溉。 (2)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是分封制、郡国并行制、三省六部制。 (3)秦朝半两钱、唐朝开元通宝的范式都是圆形方孔。 (4)汉武帝时,刺史是州级地方行政官员。 (5)昭君出塞发生在汉武帝时期。 (6)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打通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7)西汉时,中国与朝鲜、日本、印度、西亚、欧洲都有直接往来。 (8)太初历、《九章算术》、《黄帝内经》都编定于西汉时期。 (9)西汉时,纸已经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10)西汉长安民俗生活情景已出现吃葡萄、放鞭炮、烤甘薯。 (11)汉武帝时期三次大规模反击匈奴的战争,设西域都护彻底解除了匈奴对中原与西域的威胁。 (12)道教等同于道家学说。

保定市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保定市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闭卷考试,请注意分配答题时间。 2.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北宋初,四川地区使用铁钱,但携带很不方便。宋真宗时,成都16家富商联合发行一种纸币,叫做 “交子”,用来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南宋时,纸币的需要量更大,政府就大量印行纸币。这表明交子 A. 具有市场流通交易凭证的功能 B. 促进了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C. 是宋政府敛聚财富的主要手段 D. 提高了四川富商的社会地位 2. 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一的中国…… 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A. 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 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 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3.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如现在的网络流行语“蓝瘦香菇”“萌萌哒” “尬聊”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与它紧密相关的流行语是 A.民主共和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维新变法 4. 1949~1956年,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化的趋势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经济 D.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5.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 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土地改革完成 C.“一五”计划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 20 世纪50 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 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

中国近代史易错题集

中国近代史易错题集 1、中国近代史上某一不平等条约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今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该规定的影响是()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权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D、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民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 ) ①外国商人可以在中国开办工厂②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各地自由经商 ③中国手工业纺织无法与外国的机器纺织抗衡④与英商协定导致关税低有利外国商品倾销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3、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是工茂荫,他币值制改革在1854年受到申斥。这件事背景不可能是()①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促使币制改革②鸦片大量倾销导致白银外流 ③镇压农民起义,军费开支浩大④通商口岸日本开设工厂,政府收入锐减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4、这些诗句反映的英雄事迹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②“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③“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辑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④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鬼魅之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②① D、④②③① 5、一位老爷爷出生在十九世纪初,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一只羔羊”一样被任意宰割,他有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是他对四个儿子的描述,不属实的是() A、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关税却要与英国协定 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 C、老三1896年在上海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D、老四1905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6、某班同学拟举办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A、东京 B、武昌 C、广州 D、南京 7、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过,纪念“五四”运动,不能忘掉《新青年》。这主要是因为() A、《新青年》是陈独秀创办的 B、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促进了青年学生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 C、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新青年》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8、“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提携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C、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9、九年级的小明和小红两位同学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经过讨论,他们得出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0、确定主题整理知识是常用的复习方法,以下资料,是在哪一个主题下整理在一起的() ①新文化运动②五四运动③北伐战争④黄埔军校 A、反对北洋军阀统治 B、近代化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国共两党首次合作 11、中国近代史上,主张学习西方并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人物是() ①李鸿章②康有为③孙中山④严复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