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比较不同国家学说谈马克思主义国家

学说的科学性

摘要:国家的产生是各个政治学派必须面临和回答的一个问题,政治学史上,有许多研究国家的学派,在对国家的产生有不同的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起源是这些理论当中最具有进步性和科学性的学说,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提出了国家具有阶级性,并且认为阶级性是国家最根本的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其他国家学说的根本区别。本文比较不同的国家学说,从而论证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进步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国家起源阶级性科学性

国家的产生一向是政治学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各个政治学派和政治学家一直争论的话题。在人类历史上,有以下几种国家学说,

一、社会共同体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见到的每一个城邦各是某一种类的社会团体,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所有人类的每一种行为,在他们自己看来,其本意总是在求取某一善果。1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是一种自然产生的,为了追求一种善而建立有益于人类的社会团体,这里所说的城邦其实就是亚里士多德时代的国家。在亚氏看来,自然创造了男女,组成了家庭,为了适应更为广大的生活需要,家庭自然地组成了村落,若干的村落组合而成城邦,社会就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境界。城邦的长成处于人类“生活”的发展,而其实际的存在却是为了“优良的生活”。早期的各级社会社团都是自然地生长起来的,一切的城邦既然都是这一生长过程的完成,也该是自然地产物。所以,亚氏得出了一个结论,也就是城邦处于自然的演化,而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2

二、神权国家说

这个观点主要在中世纪,中世纪西欧神权思想的集大成者是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承认是人的理性的产物,但人的理性来源于上帝的理性,因此,从根本上说,国家是上帝的产物。3在确立上帝的权威的基础上,阿奎那认为,人都是自私的,每个人都自顾自己的利益。为了把人们团结在一起,维护共同的幸福,就需要共同的治理原则,也就是国家这种机构。这样,阿奎那就把国家说成是“那些服从同样法律并受单一政府的指导以求生活充盈的人”组成的社会。因此,他把国家的母的解释为“过一种有德行的生活”。在阿奎那的思想中,他认为教权高于世俗的权力,上帝才是这一切的创造者。这一思想成为神权思想的主流。

三、契约论说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第3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第7页

3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80页

契约论在西方国家学说当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社会契约论在欧洲具有很深厚的社会基础。16、17世纪,封建贵族、君主和资产阶级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国家观。当时流行的是国家是建立在自由契约基础上的联盟。自然法是契约论的基础。这种看法如此流行,人们认为国家就是这么形成的,无须去论证国家形成的细节。大部分政治学家都采纳这种观点。其代表人物主要有霍布斯、洛克、卢梭等等。

霍布斯认为,国家是类人为了克服自然状态而建立的。自然状态包含自由和自然权利。其结果使人人自保的结果是生活在恐怖的状态。要是没有建立一种权力或权力不足,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每一个人就会、而且也可以合法的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计策来戒备所有其他人。4所以大家就把所有的权力和力量付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能通过多数的意见把大家的意志转化为一个意志的多人组成的集体,这就是人类订立的契约,也就是国家的形成。也就是:我承认这个人或这个集体,并放弃我管理自己的权利,把它授予这个人或这个集体,但条件是你也把自己的权利拿出来授予他,并以同样的方式承认他的一切行为。这一点办到之后,像这样统一在一个人格之中一群人就称为国家。5与霍布斯一样,与霍布斯一样,洛克认为国家产生之前,存在自然状态。但这种自然状态与霍布斯的有很大的不同:自然状态是“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人们按照自然法即人类理性认为合适的办法来决定自己的行动,不必受至于他人的意志和约束;自然状态是平等的状态;自然状态不是放任的状态,在自然状态中起作用的是自然法,即理性。国家是人们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洛克认为,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如不得本人同意,不能把任何人至于这种状态之外,是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方法,是同其他人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以谋他们彼此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当某些人这样地同意建立一个共同体或政府时,他们因此就立刻结合起来并组成一个国家,那里的大多数人享有替其余的人做出行动和决定的权利。6霍布斯认为人们在订立契约时把一切权力毫无保留地转让出去,而洛克认为人们在订立契约是交出的唯一权力是自然状态下所享有的解释和执行自然法、惩罚犯罪的权利,人们所具有的生命、自由、财产的权力是不可放弃和转让的。而卢梭认为通过社会契约建立国家。人们在订立社会契约时,把自己的一切权力转让给整个集体,同时从集体那里获得自己所让渡给别人的同样权利,得到自己所得到东西的等价物。因此,卢梭认为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

4[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128页

5[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131页

6[英]洛克:《政府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56年,第59页

置于公益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是这一瞬间,这一结合行为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的个人;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数目就等于大会中所有票数,而共同体就以这同一个行为获得了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这一由全体个人的结合所形成的公共人格,以前称为城邦,现在则称为共和国或政治体;当它是被动时,它的成员就称它为国家;当它是主动时,就称它为主权者。7

四、经济起源论

持该论点的主要是黑格尔,其后的马克思、恩格斯也受到这种观点的影响黑格尔认为,国家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先验出发,认为在国家前的社会状态中,由于社会存在财产和等级的差异,这些差异最终为强者和富者提供了对下级阶层使用统治权力的机会,国家因此而产生。黑格尔把国家看作是精神、理性的东西,是伦理精神的体现,是有其自身的根据和目的的独立力量。8

五、阶级国家学说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最大的创新和进步就是引入了阶级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私有制产生之后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从国家的起源入手,指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条件下,便产生国家。反过来说,国家的存在证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

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国家产生以后,它作为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的社会力量,把被统治阶级纳入统治阶级需要和允许的“秩序”范围内,使阶级统治合法化、固定化。只要阶级存在、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也必然存在。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历史作用及其意义的基本思想。

通过以上不同政治学派对国家起源的理论,可以看出,所有政治学派都认为,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只是在国家产生的前提上有所区别。他们都从经济基础来分析国家的起源,但是契约论者认为人最初处于自然状态,由于人的自私性,每个人都倾向于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所以就达成协议,形成国家以维护社会成员的利益,也就是公共利益,而除7[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0—21页

8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38页

马克思主义之外的国家学说也都认为国家的产生就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马克思主义抓住了社会分工把人类变成了两大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正是由于社会分工,导致人类经济地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社会状况也产生了分化,。两大阶级产生以后,由于统治阶级掌握着社会的生产资料和财富,所以建立国家,设置一系列的暴力机构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因此,国家也就成了阶级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最深层次的本质。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

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9所谓国家的阶级性,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国家中,国家总是由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所掌握,是对被剥削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无论是剥削阶级国家或社会主义国家都是有阶级性的,超阶级的国家是不存在的。

从以上就可以看出,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最具有科学性和进步性的一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超越其他国家学说的地方。其他学派的理论都是以公共利益作为出发点,论证了国家产生的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却忽略了自古以来国家都是作为统治阶级统治的工作,是为统治阶级利益而服务。契约论者认为的人类最开始的自然状态,为了维护自我利益而签订契约,从而形成国家,但却忽略了人类在私有制产生以后形成的经济上的不平等,而订立契约只是把这种不平等以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了禁锢人民的工具。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阶级性的提出,使得它比其他的国家学说有更高的高度,也使他成为政治学上关于学说的一朵奇葩。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50年

1、[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57年

3、[英]洛克,政府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56年

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79年

5、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

6、列宁,列宁全集·中文2版,人民出版社,1986年

9《列宁全集》中文2版,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7卷,第13页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

2012年第12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12,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12期) Total No .312 收稿日期:2012—08—13 作者简介:刘黎(1986—),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政治,反腐败与廉政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 刘 黎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摘要: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系统地阐释了国家的起源、国家的本质、国家权力的配置与制约以及国家和公民社会关系等理论内容, 这是一种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的理论学说。理论来源于实践,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不断深入,迫切要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进行创新。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学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不断深入理解和研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实践中,从基本政治制度、法治国家以及国家结构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学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国家本质;市民社会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2—0116—02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第一个历史文献应该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它和《法兰西内战》、《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一系列著作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 义国家学说。当时的革命形势决定了这门学说是通过分析总结国家形态的历史演变,披露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虚假性,指出国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矛盾在政治上的反映,都将经历从发生到发展再到灭亡的历程。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按照历史顺序叙述马 克思国家学说的发展过程。他认为马克思国家学说应该分为三个发展时期:首先,在欧洲1848年革命 前夜,马克思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核心所在。第二个发展时 期是1848年革命之后,马克思总结了革命的经验教训, 提出无产阶级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结论。但由于当时的历史局限性,尚未提出用何种方式方法完成这一使命。第三个时期是1871年巴黎公社出现以后。通过巴黎公社马克思找到了完成这一使命的方法。他认为 :“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立法和行政的工作机关。”并借 此提出了一种新型政权组织形式,即议行合一,兼管 立法和行政的无产阶级专政。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实质和内涵 马克思提出国家的本质应该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各个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是该时代 的整个市民社会获得集中表现的形式” 。充分理解“国家”和“社会”间的关系是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 关于国家本质论述的关键。这二者之间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他认为国家的本质应该是由国家的阶级属性和其社会关系性质这两大基本属性决定的。例如,阶级社会中的国家是“虚幻的共同体形式”,虽然他们在表象上是具有普遍性的,但实质上却是由其统治阶级所操纵的统治工具。国家代表的仅仅是部分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阶层利益,并不是全体公民社会的普遍利益诉求。而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概念提出了一个超越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民主的新民主概念。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具有三大理论创新:首先是对国家的起源和本质的深层剖析。马克思指出,国家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同时也是平衡社会各阶级不同利益的载体,这种理论实现了冲突论和融合论的统一;其次是对国家职能的合理划分,马克思提出国家具有“政治统治和社 6 11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笔记

专题一:唯物史观的新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 (一)唯物史观的生成条件 1、社会条件的具备 2、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 “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 “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 3、积极投身革命实践 4、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 勤奋好学,成绩斐然 团结合作,相互尊重 甘于清贫,锲而不舍 (二)唯物史观的生成过程 1、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劳动是人的物质活动、本质活动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2)异化劳动的内涵和根源 第一,异化劳动的内涵 劳动产品和工人相异化 劳动本身和工人相异化 人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 人和人的关系相异化 第二,异化劳动的根源 (3)阶级是私有制发展的产物,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2、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 “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就是对英国资产阶级的起诉书。” “向全世界控诉英国资产阶级所犯下的大量杀人、抢劫以及其他种种罪行。” “工人阶级的状况是当代一切社会运动的真正基础和出发点,因为它是我们目前社会一切灾难的最尖锐最露骨的表现。” “我曾经在你们当中生活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对你们的状况有足够的了解。我非常认真地研究过你们的状况,研究过我所能弄到的各种官方的和非官方的文件。……我抛弃了社交活动和宴会,抛弃了资产阶级的葡萄牙红葡萄酒和香槟酒,把自己的空闲时间几乎都用来和普通的工人交往;对此我感到高兴和骄傲。” (1)通过对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后果的分析,阐述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英国工业的这一次革命化是现代英国各种关系的基础,是整个社会的运动动力。”(2)通过对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分析,阐明了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工人应该设法摆脱这种非人的状况,应该争取良好的比较合乎人的身份的状况。如果他们不去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剥削工人—作斗争,他们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3、马、恩的《神圣家族》(1845) 全称是《神圣家庭,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写于1844年9~11月间,1845年2月在法兰克福出版单行本。

马克思文艺理论论文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卢卡奇 卢卡奇作为20 世纪极具影响力的一位理论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及文化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将以卢卡奇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为研究对象,从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角度,将二者之间的影响与接受关系置于中西现当代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进行梳理与探讨,力图勾勒出中国对卢卡奇文艺理论接受的概貌。 一、卢卡奇的文艺理论道路 乔治·卢卡奇是匈牙利着名哲学家、美学家、文学批评与文学史家,是20世纪最负盛名、最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国际政治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文艺理论思想不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等流派具有开创性意义,而且成为共产国际和各社会主义国家不断争论、批判的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以后,卢卡奇的文论着作日益受到研究者和评论界的关注,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与日俱增。在中国也不例外,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理论界对他的引进、译介,后来发展为具有政治色彩的批判性接受,以及当今学界对他的多元化的较为系统的学习与借鉴,卢卡奇已逐渐融入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乃至文化的发展中。卢卡奇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与其在文艺学、哲哲学、美学等领域的一系列理论建树密切相关。 卢卡奇出身于布达佩斯一富足的犹太人家庭,优裕的家庭环境使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自幼热爱文学,阅读文学名着,开启了他的心智,使其开始思索人生,追求理想。在布达佩斯大学学习期间,“文学和艺术史以及哲学已成为我的兴趣中心”,卢卡奇文学道路的真正开端是1904年创建塔利亚剧团,他们陆续组织演出了黑贝尔、易卜生、斯特林堡和霍普特曼等27位现代剧作家的35部作品。卢卡奇“熟谙绝大多数剧本。黑贝尔,易卜生,斯特林堡,安岑格鲁贝,豪普特曼的剧本,他不仅能够左右逢源,而且显示出对十九世纪几十种不足道的法国剧本了如指掌”。在塔利亚剧团的文艺实践活动,为卢卡奇1906年至1907年撰着《现代戏剧发展史》作了思想准备。1908年2月,卢卡奇凭借《现代戏剧发展史》的初稿,荣获基斯法卢狄学会授予的“克里斯蒂娜—卢卡奇奖”。1909年11月,以《戏剧的形式》在布达佩斯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真正使卢卡奇在欧洲现代文学理论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则是他的《心灵与形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她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性为基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半截子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和实践,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特点;反映具有摹写性,反映具有创造性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时间的基础上,理性认识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它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的作用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客观性,其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相对性指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有条件性,有限性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特点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

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资料

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资料 一、选择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关系是:是否承认矛盾。 4、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最基本的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 6、感性认识的特点:直接性、具体性、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7、生产力系统中实体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非实体要素是: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协作、劳动组织和管理。 8、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 9、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的继承性。(2)意识形态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3)意识形态内部各种意识形式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4)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有强烈的反作用。 10、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1、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2、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 13、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是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 14、市场经济的主要功能表现在:市场联结功能,信息传递功能,资源调解功能,利益激励功能,奖优罚劣功能。 15、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了: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3。国有制积极起主导作用。4.公有制经济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要求。 16、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贸经济。 17、市场经济运行中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1国家计划。2经济政策。3法律手段。4行政手段。 18、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的三件大事: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3、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十七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2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1、党目前面临的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22、我们党面临的问题是什么: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二,判断题: 1、形式主义也是一种主观主义,是唯心主义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之一。(正确)唯心主义主张意识决定思想,主观主义是从主观思想出发,脱离了客观规律。内容是通过形式表现出来的,然而形式主义从某种主观主义出发。 2、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可以归纳为组成它的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错)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位的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同构成系统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由要素构成,是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机体。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能归结为组成它的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 3、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具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正确)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既确定又不确定。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表现在:其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客观标准。其二,人类的认识归根到底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从长远看,实践可以检验一切认识。一切正确的认识终将被实践肯定,一切错误的认识终将被实践推翻。

马克思的文化概念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12卷 第1期JOU RN AL O F TSIN GHU A UN IV ERSITY V o l.12 No.1 1997 马克思的文化概念 王仲士 摘 要 马克思认为,文化是人改造自然的劳动对象化中产生的,是以人化为基础,以人的 本质或本质力量的对象为实质的,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因素,是一个广义的 文化概念。马克思的著作中,狭义的文化概念,即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仅偶有使用。 关键词 马克思 文化 一 文化一词,在西文源于拉丁文Cultura,本意为土地耕耘和作物培育,指的是农耕和园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后逐渐引伸到精神生活,用于人类自身的心灵、智慧、情操、德行和风尚的培养教育,引伸到泛指一切知识乃至全部社会生活内容。19世纪中以来,文化一词成了学术旧和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术语之一,也是歧意最多的用词之一。不仅各门学科对它定义各不相同,而且同一学科中对它的定义也往往大相径庭。1952年美国学者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合著《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探讨》一书,收集了1871—1951年间对于文化概念的定义164年,也就是说,尽管都用文化一词,实际上至少有164种文化概念。20世纪中以后,文化概念就更多了。其实,这也不算什么怪事,同一个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作两种概念使用,既泛指生产一般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指生产特殊商品即劳动力的必要劳动时间。他解释说:“用同一术语表示不同的意思是容易发生误会的,但这种现象在任何科学中都不能完全避免。”[1]像文化这样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语,出现不同的表意,诚属难免,只是数量之多,实为少见。 马克思的论著中,常常论述文化问题和用到文化一词,包含着极其丰富和深邃的文化思想和理论。但他没有对文化理论作系统的阐述,也没有对文化概念下专门的定义,而且直接使用文化一词,比起使用生产、社会、经济、政治、宗教等词,要少得很多。那么马克思到底是怎样理解和使用文化概念的呢?我们认为,这是关系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础问题。由于马克思没有专门界定,因此,必须从其历史背景和具体使用中加以探究。 发现、发展和完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功绩,也是他毕生的事业。他的文化思想和理论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唯物史观的创立,同德国古典哲学有着紧密联系,而其发展和完善,同摩尔根等文化人类学的成果密切相关,马克思的文化概念,更是受这两者的深刻影响。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是近代哲学枢纽性的人物,他在《判断力批判》(1790年)中指出:文化是有理性的存在者为了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在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里面,产生一种达到任何自行抉择的目的的能力,从而也就是产生一个存在者自由地抉择其目的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本观点及中国化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本观点及中国化发展 摘要: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一种科学理论,它是反映客观现实的真理,同时它又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一个有力的战斗武器。本文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中的主要内容,并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做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中国特色 1.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十九纪五十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完成,社会化的机器大工厂已在生产部门占统治地位,工厂手工业的痕迹已经被清除。不仅如此,交通工具也跟着变革,蒸汽机车,轮船取代了马车,帆船。在农业上,平整土地和其它农活也逐渐使用蒸汽动力代替畜力和人力为一个部 门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必定引起其他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工业交通的这种大变革,促使资本主义财富迅猛增加,半个世纪所产生的财富超过了过去几个世纪所积累的财富,但资本主义财富的增长是在对立矛盾中进行的,也就是说落在资产阶级手中的财富愈多,资本积累的规模愈大,积蓄的速度愈快,那被游离出来的相对过剩人的规模也就愈大,在劳动市场上现役军与后备军的竞争也就愈激烈,从而使工人阶级的生活愈趋于贫困化,甚至降到仅仅可以维持其生命再生产的水平[1]。因为工业生产上劳动资料的大变平,必然带来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从而使商品的成本降低以提高商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必然促使资本的技术构成和有机构成向高 度化发展,这就必然游离出一部分工人从现役军转变为后备军。 资本主义生产是以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因资金的流动是完全受

关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几点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几点思考 李志民 一、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这一概念,我认为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讲这一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也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其二是讲这一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研究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也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绝不能以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特别是资产阶级政党理论来研究无产阶级政党。 研究某一学说必须准确地把握其研究对象。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研究对象有三种看法:第一种是以政党为研究对象;第二种是以无产阶级政党为研究对象;第三种是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我认为第一种把研究对象泛化了,以政党为研究对象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理论(政党学说),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当然要涉及“政党”的一般,但“政党”的一般并不是它的研究对象。第三种把研究对象的范围缩小了。中国共产党人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的确应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的实际,但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从这一概念的确切内涵来看,其研究对象只能是第二种即一般意义的无产阶级政党。 有些同志认为,使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这一概念,似乎只需研究无产阶级政党的自身建设而无需研究它的领导活动。这一看法是有失偏颇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要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着眼点是党的历史使命和领导作用。因此,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比“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这一概念要宽泛,它和“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基本上是同一序列的概念。这一概念本身表明它既应研究党的自身建设及其规律,又应研究党的领导活动及其规律。 二、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实践中创立起来的一种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全

浅析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基本观点及其与资本主义国家理论的根本区别

浅论马克思主义国家基本观点及其与资本主义 国家理论的根本区别 《莱茵报》时期,是马克思国家理论开始萌芽的时期。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发展是随着思想历程的发展而逐渐演变的,随着唯物史观的确立马克思的国家理论逐渐形成清晰轮廓,并不断成熟进步到形成完整体系。马克思曾鲜明地提出国家不是社会,也不是某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政治实体,一种和衷共济的共同体,一种宪法组织。那么马克思主义国家的基本观点具体是什么,他与资本主义国家理论又有何区别呢,这里谈谈个人看法。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基本观点 (一)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工具论。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说: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 (二)在特殊历史阶段分析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中立论。在分析现代国家(尤其是法国、德国)形成的过程中,马克思根据阶级冲突和阶级力量的对比变化,说明了现代国家的相对独立性和中立的仲裁作用,揭示了国家权力是阶级斗争和大众民主斗争复杂矛盾的结果,而国家机器、国家机关和国家制度体系是国家权

力斗争的中介和政治条件。在马克思看来,只要阶级统治还没有形成,建立在公共利益基础上的国家就保持着它的独立性。目前的国家的独立性只有在这样的国家里才存在,在那里等级还没有完全发展成为阶级,比较先进的国家中已经被消灭了的等级还构成一种不定型的混合体而继续起着一定的作用,因而在那里任何一部分居民也不可能对其他部分的居民进行统治。 (三)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基础上提出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学说。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必然性。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四)在共产主义人类解放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无产阶级民主专政国家理论和国家消亡论。在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 —2—

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指导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c14295284.html, 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指导作用 作者:许振全 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11期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用辩证发展的眼光一分为二地看待文化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他们既肯定了文化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效应,同时也揭示了部分资本主义文化对于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广大劳动群众的消极影响。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肯定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于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提高文化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我国优秀文化对外进行交流传播,以此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文化;社会功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文化产业 伴随着改革开放伟大战略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完善,新时代下人们的权利意识和价值追求在社会大众中开始普及开来。“市场经济的背后是个人主义价值观在全球范围的传播,公民个体越来越关注个体经济利益”。我们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进行学习,就我国文化发展现有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适当的解决建议。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文化社会功能理论的解读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自己在世界观上的转变,由唯心主义转变为唯物主义,创立了唯物史观,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伟大发现其中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一方面人是现实的社会的总和,在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同时,主张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即对文化持一种张望态度;另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也看到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当大的能动性,反过来也推动了社会物质形态的发展进步。对此他们高度重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通过深入分析当时欧洲的社会现象,准确地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马克思和恩格斯既肯定了文化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效应,同时也揭示了部分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对于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广大劳动群众的消极的影响。我们要始终铭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评价文化的社会功能时坚持的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文化对物质的依赖性;二是文化要具有相对独立性;三是文化发展要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为最终目标。总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化社会功能理论对于我国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当前我国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文化发展面临诸多难题,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并尽快解决。

马克思人口理论与计划生育

马克思人口理论与计划生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分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即“两种生产”。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为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创造物质财富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人类自身生产是人类为养育自身和延续后代而进行的另一种生产活动。这两种生产都要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和社会发展的支配;人类自身生产又反作用于物质资料生产并对其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必须相互适应,相互协调。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生产力不发达,其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是最重要的社会生产力,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物质资料的生产,更要考虑到人类自身的合理生产,使之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合理发展人口生产,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 目前我们国家大,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特别是农民多,这种状况不是容易改变的。在生产还不够发达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医疗保险和就业都成为严重的问题。文盲半文盲人口还占有很大比重,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口国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本的国情。中国人口比世界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还要多1 亿,要用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1%的人类,这就是中国的人口国情。人口问题应该是我们国家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谋发展的一个基本出发点。虽然我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已降到更替水平以下,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的绝对增长量仍然比其他国家高得多。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是中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要发展,既面临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落后状况,又面临人口过多的巨大压力。也就是说,新增的粮食被新增人口消耗掉还不够,经济就不能发展,人民生活就难以改善。为了实现我国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的目标,目前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否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国际上往往把农业人口比重的大小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程度的标志。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只占10%左右,而我国却有9亿多人口在农村,占总人口的80%左右。由于农村的生产条件、生活方式和社区环境短期内难以改变,农村人口的生育率要高于城镇人口的生育率,中国人口控制的关键在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想尽一切办法实行节育。早在1981 年邓小平同志就说:“我们把计划生育当作一个战略问题。”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包括:①国家的含义、②国家的构成要素、③国家性质、④国家制度、⑤国体与政体的关系、⑥国家职能、⑦国家的管理形式(即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的结构形式。 1、国家的含义 (1)国家的产生: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本质含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3)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根本属性)。 (4)国家的属性:主权属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 阶级性:国家的根本属性,这主要是在研究“国家与革命”关系时所强调的。 社会性:主要是在研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时所注重的。 主权性:是在“国际交往”中被看重的属性。 2、国家的构成要素: (1)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主权是最重要的要素。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国家的生命与灵魂。国家主权有两个特征,表现为:对内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和对外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2)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及其内涵。(3)主权国家必须履行的主要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3.国家的性质 (1)国家性质的含义: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2)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3)国家的历史类型:根据国家性质可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的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互相对立的。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相互依赖,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同时两者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用以分析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思想方法和理论工具。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即建立在其基础之上,并由此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从而与历史上出现的其他文化理论区别开来。 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无论谈论社会、历史、经济、政治、文化还是其他,马克思主义都有一个基本的着眼点——人。人是文化发生的原因、发展的动力和目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本来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人不同于自然,“人是自由的自觉的”类存在物[1]。人的这种类特性导致人在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人改造自然,使自然打上人的烙印,促使“自然的人化”;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增长了认识自然的知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也被从原始的自然状态“人化”了。“人化的自然”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本质的定义,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化即人化”。因此我们说,文化是人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标识。促进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人。在这里,马克思主义使用的概念是“人民”,因为在现实社会中,人民是作为类概念的人的主体。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精神需求推动着他们去从事极为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正是在大量生产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得以发展和进步。人创造了文化,反过来也要求文化服务于自己。所以,毛泽东要求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的在于培养“四有”新人;江泽民指出“我们的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充

分体现人民的利益与愿望,满足人民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丰富的、健康的精神需求”[2]。以人为本的文化观,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马克思主义从来不在抽象的意义上谈论人,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1],而在人的诸多社会关系中,首要的正是经济关系。应当理解,经济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经济是人的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实际上就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决定人的意识。 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革命的进步的文化。近现代史上,一些文化学派曾采取相对主义的立场,对文化的进步性提出质疑。不能说他们的观点完全没有道理,但如果承认历史是发展、进步的,就很难对文化的进步性全盘否定,文化是历史的一部分。文化的进步,即文化不断从低级形态走向高级形态,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进步文化是历史发展的要求,是人性完善的体现,先进文化是进步文化中最富时代感的部分。作为有着高远理想追求的无产阶级政党,我们党必然要站在时代的潮头,致力于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引领进步文化的前进方向。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党相继提出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先进文化的目标,突出表现了党对文化历史发展进程的深刻理解。所谓“革命”,从政治意义上讲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行动,在哲学意义上,又可以理解为对某种事物性质或状态的根本改变。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应当适应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要求,引导人民推翻资本主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对我国现实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对我国现实的启示 学院:哲社学院社会学系学号:200910039 姓名:白乡林马克思主义人口观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人口问题的科学认识和主张,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口问题的定位定性、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的关系、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口规律等问题的认识成果。马克思主义人口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主张,是马克思主义人口观中国化的成果。近年来,中国人口总数正在逼近国土资源所能承载的极限,控制人口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前提,是实现科学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必要条件。一.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 1.适度人口 马克思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这样写到:“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有不同的人口增长规律和过剩人口增长规律;过剩人口同赤贫是一回事。”“古代人遣送出去的移民就是过剩人口;也就是说,这些人在当时的物质的所有制基础上,即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不能在同一空间继续生活下去。”他由此得出结论:“总括了一切生产力发展的人口的增加,尤其要遇到外部的限制,因而表现为受限制的东西。”“在一定生产基础上产生的过剩人口,也和当时适度的人口一样,都是被决定了的。”“人口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超出它的限制,这是由限制本身决定的,或者确切些说,是由设定这个限制的那同一个基础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95 年)马克思所指的外部限制即社会条件,尤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马克思明确提出了“适度人口”概念,认为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生产条件是有限的,有限的生产条件只能养活有限的人口,一旦人口的数量超过这个限度便形成过剩人口。也就是说,自然条件是制约有限时空范围内人口数量的基本因素。虽然人口数量可以随生产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始终摆脱不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2. 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同总产品相比,一个国家的生产人口愈少,国家就愈富;对于单个资本家来说也完全是这样,为了生产同量的剩余价值,他必须使用的工人愈少愈好。在产品量相同的情况下,同非生产人口相比,一个国家的生产人口愈少,国家就愈富。因为生产人口相对的少,不过是劳动生产率相对的高的另一种表现。”(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1975 年)也就是说:一定时期在总产量不变的条件下,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比较不同国家学说谈马克思主义国家 学说的科学性 摘要:国家的产生是各个政治学派必须面临和回答的一个问题,政治学史上,有许多研究国家的学派,在对国家的产生有不同的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起源是这些理论当中最具有进步性和科学性的学说,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提出了国家具有阶级性,并且认为阶级性是国家最根本的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其他国家学说的根本区别。本文比较不同的国家学说,从而论证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进步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国家起源阶级性科学性 国家的产生一向是政治学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各个政治学派和政治学家一直争论的话题。在人类历史上,有以下几种国家学说, 一、社会共同体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见到的每一个城邦各是某一种类的社会团体,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所有人类的每一种行为,在他们自己看来,其本意总是在求取某一善果。1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是一种自然产生的,为了追求一种善而建立有益于人类的社会团体,这里所说的城邦其实就是亚里士多德时代的国家。在亚氏看来,自然创造了男女,组成了家庭,为了适应更为广大的生活需要,家庭自然地组成了村落,若干的村落组合而成城邦,社会就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境界。城邦的长成处于人类“生活”的发展,而其实际的存在却是为了“优良的生活”。早期的各级社会社团都是自然地生长起来的,一切的城邦既然都是这一生长过程的完成,也该是自然地产物。所以,亚氏得出了一个结论,也就是城邦处于自然的演化,而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2 二、神权国家说 这个观点主要在中世纪,中世纪西欧神权思想的集大成者是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承认是人的理性的产物,但人的理性来源于上帝的理性,因此,从根本上说,国家是上帝的产物。3在确立上帝的权威的基础上,阿奎那认为,人都是自私的,每个人都自顾自己的利益。为了把人们团结在一起,维护共同的幸福,就需要共同的治理原则,也就是国家这种机构。这样,阿奎那就把国家说成是“那些服从同样法律并受单一政府的指导以求生活充盈的人”组成的社会。因此,他把国家的母的解释为“过一种有德行的生活”。在阿奎那的思想中,他认为教权高于世俗的权力,上帝才是这一切的创造者。这一思想成为神权思想的主流。 三、契约论说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第3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第7页 3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8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念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念 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1,联系具有客观性,○2,联系具有普遍性,○3,联系具有多样性。 3,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1,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3,科学实验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1,辩证法: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2,形而上学:机械的孤立静止的格列僵化的。 5,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6,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7,质变和量变的区别: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8,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9,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0,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 11,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2,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3,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4,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1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2,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3,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14,货币的智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15,货币转换为资本的前提: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成了资本。 16,可变资本与不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不可变资本。 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劳动时间的组成部分: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18,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2011-08-22 09:02宣讲家陈先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字号: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提要:报告从阐释文化的定义展开,并对世俗形态和理论形态的文化进行了分别论述。报告指 出,文化观念上的绝对主义是片面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文化的先进性主要表现 为制度的进步性。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先进性的因素,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要把这些先进性因素 变为当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具有导向 性的新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但由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同时代的,具有不同 社会功能的文化,两者的结合一定会有矛盾。 一、小文化与大文化 文化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大问题,在日常生活和理论方 面也是一个重大问题。在日常生活里,报纸也好,舆论也好,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就是文化。喝酒有酒 文化,喝茶有茶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穿衣服有服饰文化,搞旅游有旅游文化,我最近还发现了高 尔夫文化,前些年丰都城还出了鬼文化。生活里面到处是文化,文化变成一个高品牌的标语了,哪里 有文化哪里的品位就高。现在有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几乎每一个学科都讲所谓文化,道德讲人的文化,搞政治讲政治文化,打仗有军事文化,宗教有宗教文化。日常生活里这样,理论领域也是这样的。至 于民族,那就更不用说了。有什么样的民族,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比如满民族有满文化,蒙古族有蒙 文化,汉族有汉文化,这是按民族划分。按地区,自古都是这样的,河南有中原文化,江苏有吴文化,湖南有湘文化或者是楚文化,江西有赣文化。基本上,文化无所不在。西方人说,文化是空气,无所 不在,可抓呢又抓不住,谁也说不清楚什么叫文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有两个学者出了一本关 于讨论文化概念的书,说文化概念有160多种。现在,估计文化概念不止200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