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防腐保鲜技术

荔枝防腐保鲜技术
荔枝防腐保鲜技术

荔枝防腐保鲜技术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on)果实是驰名中外的热带、亚热带水果,其果皮鲜红色,果肉白而晶莹,汁多而味甜。我国的荔枝栽培面积、品种、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国荔枝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荔枝采后褐变和腐烂是限制荔枝保鲜贮运的重要因素,而褐变和腐烂的原因,是由于果实采后本身的生理变化和外界微生物传染的结果。荔枝果实在贮运期间,主要存在霜疫霉、酸腐、炭疽病和青绿霉危害,引起果实腐烂,其中最主要的是霜疫霉引起的果实腐烂。本试验以福州主栽品种“元红”果实为材料,探讨加拿大龙灯集团生产的好速净(新型扑海因复方制剂)对荔枝果实的防腐保鲜效果。

1、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为闽侯县上街乡果园的“元红”品种,于果实基本转色后约九成熟时采收。果实采收后,剔除病虫果、裂果,剪除果柄后,分别进行以下药剂处理:

A.好速净500倍液(即扑海因1000PPM)

B.好速净1000倍液(即扑海因500PPM)

C.好速净2000倍液(即扑海因250PPM)

D.CK(对照)果实经以上药剂浸果3min,捞起凉干后用0.04mm厚的PE袋包装,每袋500g,扎紧袋口,每一处理6个重复,分两组贮藏,即常温贮藏和3±1℃下冷藏。

在荔枝果实贮藏期间定期检查果实的腐烂、褐变情况,贮藏后果实分级标准:0级果——果皮鲜红色,无褐斑;

1级果——果皮褐变面积小于果面1/4;

2级果——褐变面积1/4~1/3;

3级果——褐变面积1/3-1/2;

4级果——褐变面积1/2-2/3;

5级果——褐变面积占2/3以上或者有霉烂者。好果率为0、1级果之和。以邓肯氏的新复极差测验分析各处理的差异显著性。

2、结果与分析

好速净对荔枝果实有较好的防腐保鲜作用,其果实好果率都显著(p<0.05)地高于对照组果实。在常温条件(25-37℃)下贮藏5天,经过药剂处理的果实好果率为85.0-92.0% ,而对照组果实为16.0%;常温下贮藏7天,经过药剂处理的好果率为75.0-85.0%,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果实,其中经过好速净500倍液处理的果实好果率最高,达85.0%,而对照组果则全部腐烂变质。3±1℃低温冷藏可延缓荔枝果实的生理代谢进程,有利于果实贮藏保鲜。在贮藏前期(20天),各处理组好果率均达100%,但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对照组果实内外果皮均出现褐变,好果率迅速下降,贮藏到30天时,好果率只有56.0%,贮藏到35天时,好果率下降到11.8%,此时果肉乳黄色,果顶处果肉褐变,果肉质地软烂,风味差,个别果实表面出现病原菌白色菌丝体。而经过好速净处理的荔枝果实,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品质,贮藏到30天时,好果率仍高达90.2-100%,贮藏到35天时,好果率为80.0-98.3%,其中以好速净500-1000倍液处理效果好,显著地高于好速净2000倍液和对照组,果

实基本保持鲜红色,果肉乳白色,果肉质地脆,风味浓,较好地保持荔枝果实的风味、颜色和品质。

结果得出

①好速净对荔枝果实起有效的防腐保鲜作用,其中以好速净500-1000倍液处理效果最好,在常温下贮藏7天,好果率为83.2-85.0%,在3±1℃下冷藏35天,好果率为94.5-98.3%,果实仍基本保持鲜红色,果肉乳白,果肉质地较脆,风味浓;

②荔枝果实采后极易褐变,采后必须及时处理、包装、贮藏,以冷藏效果为佳;

③果实在冷藏之前经过预冷,可延长荔枝果实保鲜期。

蔬菜的贮藏保鲜技术

蔬菜的贮藏保鲜技术 摘要:蔬菜是日常所必须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是促进食欲,具有独特的形、色、香、味的保健食品.蔬菜组织柔嫩,含水量高,易腐烂变质,不耐储存,采后极易失鲜,从而导致品质降低,甚至失去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但通过贮藏保鲜及加工手段就能消除季节性和区域性差别,满足各地消费者对蔬菜的消费要求。果品蔬菜需求量是世界上仅次于粮食的农产品.蔬菜贮藏保鲜是农业生产的延续,保持蔬菜质量和鲜度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在蔬菜贮藏、运输、流通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关键词:蔬菜贮藏,蔬菜保鲜 1 蔬菜贮藏的主要保鲜技术 1.1气调保鲜技术 气调贮藏(Controlled Atmosphere)简称CA,气调贮藏设备主要由气调机、制冷系统、加湿器和气密保温材料组成.其原理是把蔬菜放在特殊的密封库房内,同时改变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在蔬菜贮藏中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含量、提高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蔬菜的呼吸强度和自我消耗,从而达到长期贮藏保鲜的目的.目前,常用的气调保鲜方法主要有4种:塑料薄膜帐气调、自然降氧法、混合降氧法和人工改变空气组成法。 据报道,美国和以色列的柑橘总产量50%以上是气调保鲜;新西兰的苹果和猕猴桃气调贮藏量为总产量的30%以上;法国、意大利以及荷兰等国家气调贮藏苹果均达到总贮藏的50%~70%,证实了气调贮藏保鲜水果的光明前景.在国外,低氧CA技术或超低氧贮藏是蔬菜采后CA应用技术的新突破。在国内,北京市鹰达利经贸发展公司、清华大学分别成功研发出"PVAS真空气调保鲜装置”和“自动控制自发式气调库”等保鲜装置,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较好的推广价值。 1.2防腐剂保鲜技术 防腐剂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2类,即化学合成防腐剂和天然防腐剂。化学合成防腐剂由人工合成,种类多,包括有机和无机的防腐剂50多种,其中世界各国常用的主要化学合成防腐剂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亚硫酸盐、丙酸盐及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我国批准可使用的化学合成防腐剂只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二氧化硫等少数几种。使用化学合成防腐剂虽有较好的保鲜效果,但对人体健康却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出现致癌、致畸等毒性.天然防腐剂是生物体分泌或体内存在的防腐物质.经人工提取后即可用作食品防腐,具有安全、无毒、高效和增进食品风味、品质等特点.目前,在国内外常用的天然蔬菜保鲜剂主要有茶多酚、蜂胶提取物、橘皮提取物、魔芋甘露聚糖、鱼精蛋白、植酸、连翘提取物、大蒜提取物、壳聚糖等.如用壳聚糖处理番茄,常温下可贮藏30 d左右,几丁质用于苹果保鲜可达数月;用它处理草莓,结合低温贮藏,也具有较好的保鲜作用;用粮姜蒸液处理甜橙,贮藏130 d后,总腐果率为零,干

略论果蔬涂膜保鲜技术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略论果蔬涂膜保鲜技术 作者:黄耐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良庆区农业服务中心,530219 刊名: 广西热带农业 英文刊名:GUANGXI TROPICAL AGRICULTURE 年,卷(期):2006(4) 被引用次数:8次 参考文献(8条) 1.周山涛果蔬贮运学 1998 2.王辉娜复合水果保鲜膜的研制 1994(03) 3.郭敏食品涂膜保鲜的研究 1996(03) 4.李江云;施邑屏;李祖义蔗糖酯和鼠李糖酯对水果贮藏表现的作用 1998(02) 5.陈新建可食性小麦面筋蛋白涂膜处理荔枝的保鲜效果 1998(01) 6.顾蕊动力学在GASP涂膜保鲜草莓中的应用 1997(06) 7.张长峰,徐步前薄膜包装中果蔬呼吸强度的两种测定方法之比较研究[期刊论文]-食品科学 2003(4) 8.王长海,臧丽华,鞠宝,贺红军短梗霉多糖在水果保鲜方面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生物技术 1999(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吉建邦.康效宁.谢辉毛叶枣涂膜保鲜技术的研究[期刊论文]-保鲜与加工2004,4(4) 2.姚旭.孙强.吴小亮.余善鸣.YAO Xu.SUN Qiang.WU Xiao-liang.YU SHan-ming毛酸浆果涂膜保鲜技术的探讨[期刊论文]-保鲜与加工2005,5(6) 3.张吉平.祁玉成.刘玉兰.朱明.郑学勤果蔬涂膜保鲜剂[期刊论文]-中国果菜2001(1) 4.赵希艳.高海生几种涂膜保鲜剂的配制与使用[期刊论文]-保鲜与加工2001,1(5) 5.李胜海.王彬.彭玉基.郑伟壳聚糖在果品贮藏保鲜中的应用进展[期刊论文]-农村新技术2009(24) 6.陈明之.Chen Mingzhi几种不同化学保鲜剂对草莓贮藏保鲜效果的对比研究[期刊论文]-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4) 7.杨福云果蔬涂膜保鲜技术[期刊论文]-保鲜与加工2003,3(4) 8.张大坤涂膜保鲜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农技服务2007,24(1) 9.杨福云可食用涂膜果蔬保鲜技术[期刊论文]-农产品加工2003(11) 10.段丹萍.鲁丽莎.王海宏.陈召亮.乔勇进.DUAN Dan-ping.LU Li-sha.WANG Hai-hong.CHEN Zhao-liang.QIAO Yong-jin果蔬涂膜保鲜技术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期刊论文]-保鲜与加工2009,9(6) 引证文献(7条) 1.李海,康明丽果蔬涂被保鲜剂的应用[期刊论文]-食品工程 2007(04) 2.熊伟农产品保鲜新材料环氧乙烷高级脂肪醇合成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10 3.缑继斌拮抗菌P<,1>、P<,5>对贮藏期红地球葡萄保鲜效果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10 4.彭自挥黄州萝卜保鲜方法的研究及糠心原因分析[学位论文]硕士 2009 5.王凤超二氧化硫处理对鲜食葡萄贮藏病害及生理的影响[学位论文]硕士 2013 6.俞露辣椒贮藏生理及其涂膜保鲜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8 7.刘燕典型果蔬的综合保鲜包装技术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8

浅谈香蕉的储藏与运输

浅谈香蕉的储藏与运输 我的家乡是中国四大水果之乡的高州市。那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适宜很多亚热带水果的生长,其中最为出名的是龙眼、荔枝、香蕉、芒果、黄皮等等,大部分水果畅销全国甚至出口海外。荔枝之名更是美名远播,古有“一起红颜妃子笑”,今有江泽民主席亲手栽种中华红。这都是对高州这一块土地的褒奖。 今天我要讲讲的是我们那里关于香蕉的储藏与运输。之所以选择香蕉这种水果,是因为在众多水果当中,我对香蕉最为熟悉。从小到大,我家周围都是香蕉林遍地都是,我可谓是吃香蕉长大的。另外,对于香蕉的收购、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我都有一点认识,这些认识来源于我们当地初具规模的香蕉市场。 首先,我们来谈谈如何组织收购我们的香蕉吧。 对于香蕉的采购标准香蕉,我们有一套测定方法。一、成熟度测定,香蕉不同于其他水果,不能待果实黄熟时才采收。当果指发育到一定程度,果实棱角变钝,果身逐渐变圆,皮色变淡绿色,就必须根据季节、销售市场的远近进行适时采收。通常采用如下测定。二、目测法,蕉果发育过程中,果身已近丰满,但果棱明显为七成熟度;果身已圆满,果棱仍可见为八成熟度;果身圆满,果棱模糊为九成以上熟度。夏、秋收获的香蕉,远运采用七成至八成的熟度,就近市场供应的达九成熟度才采收。过早采收影响产量和品质,过迟采收则不耐贮运。各地可根据需要而定。三、记日法,根据香蕉发育规律,在管理良好的条件下,如在3~4月现蕾的经80~90天可收获,而10~12月份抽蕾的,一般110~130天才可采收。果实的生长发育时间,主要取决于温度、水分及植株营养状况。温度适宜,水分充沛,果实生长快。不同品种的生长发育时间也有差别。一般矮香蕉比中、高把品种的果实生长发育期短。国外一些香蕉大种植园采用果穗继蕾套袋时,做好标记,根据不同标记,计算采收期。四、采集环节也是很重要的,达到预定成熟度的蕉果即可进行采收。如有支撑物护果,先把支撑物移开。矮蕉可用刀将果穗轴斩断。中、高型香蕉须两人配合,一人先把香蕉假茎砍至倾斜后,再把果穗砍断,由另一人接住,置于有软垫的肩上托走。采收时尽量避免碰撞擦伤果皮。受伤后的果实不耐贮运。受伤部位果皮催熟后呈黑色不能转黄。采收过程中应昼不把果穗放在没有海棉垫的土上或集中堆叠。没有海棉垫的可用蕉叶垫底。 另外,对于收购的方式,我们会有以下安排。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采取定点收购的方法,在圩镇或是农村居委会我们会设有专门的收购点,让果农自己采摘好香蕉然后拿来卖;还有一种就是对于大的农庄或是种植户,我们会组织人员上门收购,减轻种植户的工作量。也可减少香蕉的损伤,保持香蕉品质。 采集香蕉回来后,我们着手把香蕉运往加工场,当果穗被运到加工场后,去轴落梳。去轴前先进行落梳。落梳采取两种方式(带轴和去轴),用特制的弧形刀进行。然后用清水洗去果指尾部的柱头残留物和乳汁,同时挑出不合格的果和烂果。接着把果梳浸入防腐剂5~10秒,切口和伤口要重点浸,最后拿起掠干包装。常用的防腐剂有:甲基托布津、多菌灵、苯菌灵(苯来特)、噻菌灵(也称沸必灵,代号TBZ)。前三种对防治香蕉的真菌腐烂有较好的效果。噻菌灵对

荔枝储藏保鲜

荔枝储藏保鲜 摘要:荔枝是原产于我国华南亚热带的水果。由于荔枝采摘后果实易褐变、腐烂,影响了荔枝大规模商业化的生产和销售,因此掌握荔枝采摘后的生理特性以及探索荔枝贮藏保鲜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概述了荔枝的结构、生理特性、采后褐变的机理及腐烂变质的原因,分析总结了荔枝果实保鲜技术的现状。 关键词:荔枝;褐变; 贮藏保鲜 1 荔枝果实结构与采后生理特性 1.1 荔枝果实组织结构特性 荔枝果实结构最明显的特点是外表面有龟裂片,其果皮由外、中、内三层组成。外果皮仅有一层薄壁细胞,外壁薄,角质层也薄,防止水分散失的能力差。外果皮众多的龟裂片中含花色素苷栅状组织,组织间空隙多。外果皮与中层(中果皮)之间有石细胞,含有褐色物质。荔枝果皮保水力极柔,水分容易蒸发由于结构上与果皮分离,基本上不能向果皮输送和补充水分,致使果皮不断失水,正常代谢失活,组织结构受损,从而引起果实干枯萎缩和褐变[1]。如在采果时遇到强日照和高温天气,果皮会更迅速变褐。 1.2 荔枝采摘后生理活动 荔枝采摘后仍然继续着生长期的各种生理过程,但所需水分却不再由树体供应,由于荔枝呼吸作用旺盛,产生大量乙烯,而导致果实迅速衰老。 1.2.1呼吸作用。有研究结果表明,荔枝果实属于无呼吸高峰型果实,采摘后不发生贮藏物的水解作用,呼吸作用以逐渐利用可溶性糖类为主。从荔枝采摘后生理特性来看,在常温(25℃)条件下,荔枝鲜果呼吸强度接近直线上升,没有出现明显的呼吸高峰,贮藏5天就开始腐烂。而在4~6℃条件下,呼吸强度大大降低,而且有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逐步下降的趋势[2]。这说明低温可以明显地抑制荔枝的呼吸强度,能够有效地减缓衰老,因此低温贮藏保鲜是延长荔枝保鲜期的主要手段之一。 1.2.2乙烯作用。乙烯是促进果实成熟和衰老的主要激素。荔枝采摘后,乙烯的释放有一定规律性:先逐渐增加,而后下降,果实内源乙烯释放量随着果实色泽和风味两方面逐渐衰老而增加,当乙烯释放量最高点出现后,果实很快劣变,出现褐变、流水或产生异味等,但当果实进一步劣变时,乙烯释放量又有所下降。 1.2.3营养成分发生变化。由于荔枝在采摘后代谢旺盛,营养物质会被大量消耗,所以果实中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下降较快,总酸也先下降后随褐变加重而上升,果皮组织的电导率也随贮藏期的延长而有所增加。 1.2.4膜脂过氧化作用。荔枝果实衰老时会引起自由基含量急剧升高,当膜脂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受到自由基的攻击,会产生过氧化作用。包括醇、醛和脂类等膜脂过氧化产物被释放出来后,与荔枝果肉中的蛋白质及核酸发生反应,从而抑制

可食性涂膜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可食性涂膜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提伟钢1 于文越 1 邵士凤2周兴本1刘洋1 (1.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10122 2.沈阳乳业有限责任公司 110000) 摘要:可食性涂膜保鲜技术是一种安全、卫生的保鲜技术。本文综述了可食性膜的种类和性质,并重点介绍了该技术在不同种类食品保藏中的应用。 关键词:可食性涂膜保鲜食品 Study Progress on Edible Coating Films Abstract: Edible filming preservation is an safe and hygienic technology. In this article, the types and the properties of edible film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applications in the different kinds of food of the edible films were emphasized. Key words: edible films;preservation; food 1.可食性涂膜介绍 很多食品原料在常温状态下暴露在空气中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会变质,这是因为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原料中酶的活性以及果蔬原料的后熟作用。延长食品原料的保藏期通常可以采用的方法是低温和气调保藏,然而这两种方法的成本都较高。可食性涂膜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延长食品原料保藏期的方法。 1.1可食性涂膜保鲜原理 可食性膜是以天然可食性物质(如多糖、蛋白质、脂类等)为原料,添加可食性的增塑剂、交联剂等,通过不同分子间相互作用,并以包裹,涂布,微胶囊等形式覆盖于食品表面(或内部),以阻隔水气、氧气或各种溶质的渗透,起保护作用的薄层。可食性涂膜保鲜的机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减少物料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降低干果所含的脂肪氧化的速度以及果蔬类酶促褐变的速度;第二,减少外界微生物对食品原料的污染;第三,降低水分传递的速度,减少果蔬失水及干果类吸潮;第四,降低果蔬类的呼吸强度。 1.2常用的涂膜材料 可食性涂膜材料一般来说是由以下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脂类、树脂、多糖和蛋白质,除此之外,增塑剂如多元醇、蜂蜡和油类可以添加到涂膜液中增加膜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添加表面活性剂或者乳化剂可以降低表面水的活性和食物原料失水的速度。添加脱模剂和润滑剂可以防止食品原料有粘性。这些可能包括油脂、乳化剂、聚乙二醇和硅酮等[1,2]。下面介绍一下可食性涂膜常用的几种原料: 脂类:以脂类为基础的涂膜主要包括石蜡、蜂蜡、棕榈蜡、矿物油、植物油、乙酰单甘脂、硬脂酸、月桂酸和脂肪酸蔗糖酯等。它们可以有效的减少水分的损失,并且对水蒸气透过性,多糖类涂膜﹥含有树脂的脂类涂膜﹥不含树脂的脂类涂膜。这些材料广泛的用于水果和蔬菜的保藏。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一些脂类涂膜由于其气体透过率低会产生厌氧条件。 多糖:用来涂膜的多糖包括纤维素、果胶、淀粉、褐藻酸盐、壳聚糖、卡拉胶、树胶等。这些多糖基本上都阻气性好,易于粘附在水果和蔬菜的表面,但它们亲水的特性决定了它们阻水性差。 蛋白质:用于涂膜保鲜的蛋白质包括酪蛋白、明胶、大豆蛋白、玉米蛋白、清蛋白。它们具备较好的成膜性能,对气体的阻隔性能比较好,但是它们大多不能阻止水蒸气的扩散。 由于单一的涂膜材料都有其优缺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把几种涂膜材料结合使用,根据原料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种类和配比,可以加入单甘脂和蔗糖酯等乳化剂促进水相和油相的均匀混合,有时可以根据需要加入抗氧化剂和抑菌剂,有效的延长原料的货架期[3,4]。 1.3 涂膜保鲜工艺流程 提伟钢(1981- ),男,汉,硕士,沈阳农业大学高职院,研究方向:食品加工检验。

常用的果蔬保鲜剂种类及作用(精)

常用的果蔬保鲜剂种类及作用 果蔬保鲜剂按其作用和使用方法可分为如下八类: (1乙烯脱除剂:能抑制呼吸作用,防止后熟老化。包括物理吸附剂、氧化分解剂、触媒型脱除剂。 (2防腐保鲜剂:是利用化学或天然抗菌剂防止霉菌和其它污染菌滋生繁殖,防病防腐保鲜。 (3涂被保鲜剂:能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水分散发,防止微生物入侵。包括蜡膜涂被剂、虫胶涂被剂、油质膜涂被剂、其它涂被剂。 (4气体发生剂:可催熟、着色、脱涩、防腐。包括二氧化硫发生剂、卤族气体发生剂、乙烯发生剂、乙醇蒸气发生剂。 (5气体调节剂:能产生气调效果。包括二氧化碳发生剂、脱氧剂、二氧化碳脱除剂。 (6生理活性调节剂:能调节果蔬的生理活性。包括抑芽丹、苄基腺嘌呤、2,4-d。 (7湿度调节剂:调节湿度。包括蒸气抑制剂、脱水剂。 (8其它类保鲜剂:如烧明矾等。 一、利用乙烯脱除剂保鲜果蔬 果蔬贮藏环境中,即使存在千分之一浓度的乙烯,也足以诱发果蔬的成熟,所以果蔬采收后1—5天内施用乙烯脱除剂可抑制果的呼吸作用,防止后熟老化。下面分别以一例说明其调配和使用方法。 (1物理吸附型乙烯脱除剂

将活性炭装入透气性的布、纸等小袋内,连同待贮藏的果蔬一起 装主塑料袋或其它容器中贮存,果蔬贮量较大的,将活性炭分散地放置于果蔬中层和上层,使用量一般为果蔬重量的0.3%—3%。如活性炭受潮,吸附性能会降低,应予以更换。 (2氧化吸附型乙烯脱除剂 氧化型的保鲜剂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将其被覆于表 面积大的多孔质吸附体的表面,构成氧化吸附型乙烯脱除剂。如将高锰酸钾5克,磷酸5克,磷酸二氢钠5克,沸石65克膨润土20克,放在一起混合(或按比例混合,加少量水,搅拌均匀,充分浸润,经干燥后粉碎制成粒径2—3毫米的小颗粒或制成3毫米左右柱状体。将保鲜剂装入透气性的小袋中,与待贮藏的果蔬一起装入容器中,密封包装置阴凉处贮存。它适用于各种果蔬尤其适用于甜瓜、葡萄、水蜜桃的保鲜贮藏,使用量按重量比为0.6%—2%。 (3触媒型乙烯脱除剂 触媒型乙烯脱除剂是用特定的有选择性的金属、金属氧化物或无机酸催化乙烯的氧化分解,适用于脱除低浓度的内源乙烯。如将次氯酸钡100克,三氧化二铬100克,沸石200 克混合在一起(或按此比例混合加少量水搅拌均匀,制成粒径3毫米左右的颗粒或柱状体,阴干后在10℃下人工干燥,冷却后即为所要求的保鲜剂,此保鲜剂适用于各种果蔬,使用量为0.2%—1.5%。 二、利用防腐保鲜剂保鲜果蔬 生物侵染常常是果蔬腐败变质的重要原因,杀菌防腐剂是消灭微生物病害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对不同的微生物所采用的杀菌防腐剂 不同,而侵害某种果蔬的微生物又不仅限于一种致病菌,故适当搭配使用杀菌防腐剂可提高防腐效果。

国内外荔枝采后生理贮藏保鲜研究的进展(1)

国内外荔枝采后生理贮藏保鲜研究的进展 赖巧云 敖宁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 广东湛江 524001) 收稿日期:1998—07—21 摘要 综述了国内外在荔枝采后生理、病理及贮藏保鲜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今后荔枝保鲜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 荔枝 采后生理病理 保鲜 荔枝(L itchi chinensis So nn)属无患子种,为亚热带常绿植物,原产于我国南部,作为一种高价值的亚热带水果,现已广泛种植于亚洲的亚热带地区以及夏威夷、南非、澳大利亚等地。我国是最大的荔枝生产国,种植面积约为3.06×105 hm 2 ,总产量达3.96×105t [1] 。荔枝是最不耐贮藏的果品之一,古人云:“其实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色香味去矣”。可见荔枝采后品质变化之快。荔枝每年因腐烂变质而造成的损失约占总产量的20%以上,为此,国内外许多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都纷纷对荔枝采后生理品质变化规律及贮藏保鲜技术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在荔枝速冻冷藏保鲜方面,已能保证果品贮存半年或更长时间[2~6]。然而在出冷库后货架上品质的保持及常温保鲜方面,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特对国内外荔枝采后生理、病里过程及贮藏保鲜研究的最新进展作如下综述,并对今后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1 荔枝果实的结构特点及采后生理、病理过程 荔枝果实完全成熟后,果皮(壳)变薄变硬,并长出许多鳞斑状突起,果皮呈鲜红或攻瑰红色,有的还带点绿色,果肉(假种皮)乳白色,半透明,内裹深褐色的种子。荔枝果皮结构复杂,是由三层组织构成:最外一层为含花青素的栅状组织细胞,组织孔隙极多;中层是细胞间隙极 大的海绵状组织,占果皮大部分;而最内层则为数层组织较密的薄壁细胞构成。外果皮与中果皮之间有石细胞,含有褐色物质[7]。荔枝果皮保水力极弱,水分容易蒸发从而引起果实干枯萎缩和褐变。 荔枝为无呼吸跃变期果实 [8~11] ,采收后不 发生贮藏物的水解作用,呼吸作用以逐渐利用可溶性糖类为主[12]。荔枝果实含糖15%,蛋白质1.15%,灰分0.5% [13] ,未报道含有淀粉和 脂肪。采收后的荔枝果实初期呼吸作用较强,随后逐渐降低,最后又会上升,同时,果皮也相应由红变褐,逐渐失水失重而枯萎,海绵组织收缩,细胞间隙减小,细胞互相挤压,孔隙阻塞,从而造成果实无氧呼吸变酸,最后腐烂。 荔枝腐烂变质的原因很多,主要由腐烂病菌引起,包括黑曲霉、黄曲霉、两型壳曲霉、四脊曲霉、无冠构巢曲霉、柱孢属、可可球二孢属、青霉属、盘长孢状刺盘孢和盘多毛孢属等14种真菌[14]。此外,夏威夷长蠕孢(H elminthosp orium haw aiiense )亦是引起荔枝腐烂的一种真菌[15],我国某些荔枝品种对此菌特别敏感。上述腐烂病菌引起的荔枝腐烂有9种类型,包括曲霉腐烂1号至5号、柱孢属腐烂、可可球二孢腐烂、刺盘孢属腐烂和盘多毛孢属腐烂等。它们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或采收前后潜伏在果皮表面,或从虫孔、伤口侵入,为害果实。此外,一些酵母菌、细菌也会在果皮表面繁殖并深入果内,使果 27 云南热作科技 Journal of Yunnan Tropical Crops Science &Technology 1998,21(3):27~31 CN 53—1604/S

荔枝的保鲜技术

荔枝的保鲜技术 荔枝营养价值高,每100g果肉中,含水分84g,碳水化合物14g,脂肪0.6g,蛋白质0.7g,维生素C36mg,核黄素0.04mg,尼克酸0.4mg。荔枝是最不耐贮藏的果品之一,每年我国因腐烂而造成的损失占总产量的20%以上。八十年代以来,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使荔枝保鲜技术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步,但是荔枝保鲜的根本问题尚未解决。因此进一步搞好荔枝保鲜工作,对保障市场供给、增加果农收入及出口创汇都具有重要意义。 荔枝保鲜方法有很多,人们常根据贮运温度及贮藏时间长短将它们分为三大类,即:常温贮藏法、零上低温贮藏法、零下低温速冻贮藏法。 1、常温贮藏法 常温贮藏成本低,不需要特殊设备,适于短途转运和空运,一般保鲜期为5天。香港理工大学的梁汉华和华南农业大学的季作梁、黄晓钰研究认为经500цg/1漂白粉消毒,14-20℃水预冷,乙磷铝、抑酶唑及乙烯吸收剂处理后,再用泡沫泡装箱+冰包装,这种简易降温贮运方法结合了气调冷藏和常温贮藏的特点,贮藏荔枝5天后商品率达94.77%。 陈志宏等研究了中草药百部、良姜、虎杖、花椒、丁香、桂皮等对荔枝的保鲜效果,发现采用中草药处理,结合使用乙烯吸收剂及聚乙烯塑料包装,可使荔枝常温保存10天仍良好的风味。 身线辐照荔枝可抑制果皮中PPO活性、乙烯释放和霉菌生长,可达到常温保鲜1周的效果。以气调技术,加上必要的防腐护色措施,已能将荔枝保鲜一个月左右,并且已经用于荔枝的商业贮运。 2、零上低温贮藏法 低温下荔枝果实的呼吸作用、乙烯释放、ACC合成均降低,但低温下荔枝果皮细胞电解质渗漏率升高,当渗出率达到50%,果实遭受不可逆的冷害,发生褐变腐烂,因此低温下荔枝贮藏时间超过一个月,则商品率降低。 低温辅以气调技术贮藏荔枝效果更好,可以用自发性气调(MA贮藏),即采用聚乙烯塑料袋包装,通过荔枝自身的呼吸作用改变塑料袋内二氧化碳/氧气的比例,进而达到减少失水,降低呼吸作用,延长贮藏寿命的目的。也可使用人工低温气调贮藏法(MA贮 藏),采果后尽快剔除湿蒂果、病果和机械损伤的荔枝果实,进行防腐处理,装0.25mm厚的聚乙烯塑料袋内,每袋2.5kg,袋内充入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和氧气,贮藏在1—3℃冷库中,库内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每2—3天调节密封容器内气体一次,糯米糯二氧化碳和氧气各为5%,30天后好果率达91%。而淮枝的最佳气体组合为二氧化碳10%和氧气3%。由于操作复杂,需要一定的设备,因此国内荔枝的气调保鲜尚未实现商业化。 预冷问题。荔枝采后贮前一般都需经过预冷处理。预冷的作用主要是:降低呼吸强度、抑制病原菌活动,还可以提高荔枝抗冷能力、减少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冰水药液既防腐保鲜又有预冷作用,是一种方便实用的预冷方法。冰水药液一般控制在5℃左右,浸果5—10秒,一般果温会降低10℃左右,预冷后应立即进冷库贮藏。

水果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水果保鲜技术的研究现 状及发展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CQWU/JL/JWB/ZY084-02 学年论文 (课程论文、课程设计) 题目:水果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小组成员:陈盼盼、张珍妮、袁锐 杨善丽、罗云雾、张玲 专业年级: 2010级化学(师范) 成绩: 指导教师(职称):邓小红(副教授) 2012年11月13日 摘要:水果贮藏保鲜是水果产业化生产时减少损失,保值、增值的基础,本文是叙述了水果保鲜与贮藏业的现状及我国保鲜技术存在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新鲜高质量和高营养食物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了新鲜水果贮藏方法的发展。为此,主要探讨了国内外水果贮藏保鲜应用的各种技术,分析了水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方面的新情况与新进展。 关键词:水果保鲜;储藏;现状 引言: 果品营养丰富, 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由于生产的季节性、地域性和产品的易腐性, 给水果的采后处理、贮藏保鲜等环节带来了极大困难。特别是在水果的生产中, 由于采摘不当、贮藏不善, 或由于生理病害、微生物病害的影

响, 往往导致大量水果的腐烂损失。许多国家农产品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已实现了产业化。 1 水果保鲜与贮藏业现状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物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的饮食已从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对食品的需求不但追求数量,而且关心质量和花色品种,经济、实惠、方便的食品必将成为消费者选择的对象[1]。新鲜的水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其含水量高,且具有我们所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但水果组织柔嫩,含水量高,容易腐烂变质,不耐储存,采后极易失鲜,从而导致品质降低,丧失商业价值。因此,水果低温贮藏保鲜产业是水果生产的继续,是可持续水果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目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重点发展的产业。同时水果低温贮藏保鲜产业,对果品的采后增值、保值,农民致富和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冷藏场所及装置是水果贮藏保鲜最关键的设施,它们的最关键点在于对温度的控制,其次是在特殊构造条件下还能够对气体成分、压力和湿度进行控制,以满足水果贮藏保鲜的要求。现代温贮藏主要包括机械冷藏、机械气调冷藏、机械减压冷藏和机械湿冷冷藏等。其中机械冷藏占贮藏水果产量的1/3左右,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进行人工调节和控制,已达到良好贮藏[3]。我国的气调贮藏起步很晚,主要的气调贮藏技术是小包装、大帐自然降氧和硅窗气调等且仅限于少量的水果。常用的气调保鲜方法主要有4种:塑料薄膜帐气调、自然降氧法、混合降氧法和人工改变空气组成法等。 化学保鲜剂的研究及应用发展很快,目前,已有多种化学杀菌剂、生物活性调节剂及生物涂膜类等防腐保鲜剂在贮藏保鲜中推广使用,对提高贮藏效果具有

吃水果,小心水果保鲜剂

吃水果,小心水果保鲜剂 如今,无论春夏秋冬,是否应季,超市里面各种水果总是琳琅满目,光鲜照人。要论起来,这些都是水果保鲜剂的功劳,正是保鲜剂让这些水果青春常驻,容颜不老。在讲究健康自然饮食的今天,你是否会对喷有保鲜剂的水果心存疑虑?现在就让我们了解一些我们常吃的水果都会使用什么保鲜剂?用什么方法去除最好? 草莓:一般草莓采后硬度下降很快,植酸浸果法和几丁质保鲜法可以用来保鲜。植酸是天然食品添加剂,可延续果实中维生素C的降解,保持果实中的含酸量。几丁质能在果实表面形成一层半透明膜,从而减少营养成分下降,达到保鲜目的。 建议去除方法:在清洗草莓时,用清水冲洗并轻轻触摸草莓的表面即可除去大部分的保鲜剂。

柑橘:橙子、橘子、芦柑等水果,经常使用碳酸氢钠作为保鲜剂。碳酸氢钠本身没有直接杀菌作用,但溶于水后会使水呈碱性,从而使水果表面的PH值升高,可以抑制喜微酸环境的青霉菌和绿霉菌的生长与繁殖。同时碱液清洗了果面的残留污物和病菌,也间接减轻了腐烂率。另外,柑橘类水果还经常使用涂蜡保鲜剂,这样可以隔绝氧气、微生物,具有增加光泽、减轻水分蒸发等作用。 建议去除方法:是使用碳酸氢钠还是涂蜡保鲜,保鲜剂一般都无法穿透柑橘类水果的表皮,因此食用无需担心,去皮即可。 梨:梨常用的保鲜剂是虎皮灵,属于抗氧化水果保鲜剂,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虎皮灵可以很好地防治鸭梨贮藏中的生理病害——黑皮病的发生。目前常用的保鲜方法是用虎皮灵配成一定浓度的药液,直接喷到包装纸上,制成保鲜纸。 建议去除方法:由于这种保鲜剂是喷在保鲜纸上,并非直接涂抹在水果表面,因此对水果的影响不大,若您还是有所顾虑,可以采取削皮的方法。 葡萄:由亚硫酸盐制成的片剂是目前葡萄保鲜的最理想保鲜剂。它对葡萄保鲜的原理是:亚硫酸盐遇水分解释放出的二氧化硫,不仅可以杀灭灰霉菌等一些引起葡萄贮藏腐烂的病菌,而且对葡萄的脱落酸含量及乙烯释放有明显抑制作用,可减轻葡萄贮藏中的脱粒,还可抑制贮藏中

几种保鲜模式对荔枝贮藏效果对比

几种保鲜模式对荔枝贮藏效果对比 郭嘉明,吕恩利,陆华忠,李亚慧,曾志雄 (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摘要:为研究保鲜模式对荔枝果实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在模式可控的保鲜厢体上,以“桂味”荔枝果实作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气调、控温控湿和仅控温3种保鲜模式下,开展荔枝果实贮藏试验,比较不同保鲜模式对荔枝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33-1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S2012010010388);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2014J2200070);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B020313007) 作者简介:郭嘉明(1987-),男,博士,主要从事果蔬冷链物流技术与装备研究 通讯作者:陆华忠(1963-),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农业工程研究的温度、相对湿度和气体成分等对贮藏期和品质有较大影响。荔枝品质变化表现在果皮和果肉品质上,果皮指标包括褐变指数、水分百分含量、失水率、色差值、pH等,而果肉指标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等。荔枝果皮褐变会影响外观,严重降低其商品价值。Kader[1]指出,荔枝果实采后不进行任何处理,常温下经24 h就会产生明显褐变。不同保鲜模式对荔 164

枝果实贮藏品质影响较大,合理的保鲜模式对于保障荔枝果实贮运品质、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梁汉华[2]、吴振先[3]等对荔枝果实常温贮藏进行了研究。许晓春等选择几个品种的荔枝果实分别在冷藏和常温下贮藏,并研究其贮藏期间内的生理变化,发现低温有效地抑制了荔枝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酶(POD)活性,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均受到了抑制[4]。胡位荣等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对荔枝0 ℃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5]。在气调保鲜方面,De Reuck等[6]研究了荔枝果实在温度为2 ℃,相对湿度为95%,O2浓度为5%,CO2浓度为5%贮藏环境中的品质变化。杨松夏[7]等采用保鲜试验平台对“淮枝”荔枝果实进行贮藏,研究荔枝果实在气调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李兴友等研究了小型自发气调箱对荔枝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并与纯冷藏效果进行比较[8]。Mahajan等采用气调、低温高湿环境对荔枝果实进行贮藏,并与常温常湿贮藏进行对比,发现气调贮藏可以显著减缓荔枝果实保鲜品质的变化[9],但未与纯冷藏贮藏效果进行比较。气调、控温控湿和仅控温是3种主要的保鲜模式。在已知文献中,尚未发现3种主要保鲜模式对荔枝果实保鲜品质和货架期品质影响的相关文献。因此,有必要掌握3种保鲜模式对荔枝果实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根据不同的贮藏时间,选择合适的保鲜模式,保障荔枝果实保鲜品质且降低物流成本。 本文在保鲜模式可选的试验平台上,分别将“桂味”荔枝果实置于气调、控温控湿以及仅控温3种保鲜模式下进行贮藏,每隔5 d对试验样品进行检测,并在20 d后进行货架期试验。研究结果为荔枝果实贮运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1 试验装置及材料 1.1 试验装置 自制保鲜模式可选保鲜厢体如图1所示。厢体基于压差原理设计,总尺寸(长?宽?高)为1.90 m?1.10 m?1.50 m,厢体材料为不锈钢+聚乙烯隔温材料。开孔隔板将厢体分为压力室和保鲜室2部分。压力室自上而下分别是风机、制冷机组的蒸发器、汽化盘管和超声波加湿装置。通过往厢体内充注液氮实现调节厢体内的氧气浓度。采用超声波加湿装置对厢体内的相对湿度进行调节。通过变频器改变风机频率,以获得不同的通风风速。所选风机型号ZNF295-G 24V直流风机,额定功率为0.2 kW。监控用的温度传感器(量程:-20~80 ℃,精度:±0.5 ℃)、氧气传感器(量程:0~30%,精度:±3%)和相对湿度传感器(量程:0~100% RH,精度:±3% RH),布置在厢体中部。采用PLC 对整个贮藏过程中的参数进行控制。为消除不同批次荔枝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本次试验采用3台模式可选保鲜厢体,分别进行气调、控温控湿和仅控温3种保鲜模式对荔枝果实贮藏品质影响的对比试验。 图1 保鲜模式可选试验平台结构示意图 Fig.1 Schematic d iagram of exp erimental p latform w ith controlled atmosphere 注:1.风机,2.风机安装板,3.汽化盘管,4.蒸发器,5.开孔隔板,6.加湿器,7.积水槽,8.三通接头,9.排水管,10.气流导轨,11.排气阀,12.振动平台,13.传感器盒,14.荔枝筐,15.保鲜室,16.回风道,17.进气阀,18.继电器盒,19.冷凝器,20.压力室,21.制冷管路,22.压缩机,23.补水箱,24.排水阀,25.液氮罐,26.数据记录仪。 货架销售试验采用敞开式陈列柜,如图2所示,由广翔电器有限公司生产。 图2 敞开式陈列柜总体结构示意图 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op en display cab inet structure 注:1.冷风幕出风口,2.搁架,3.荔枝样品,4.回风格栅,5.控制器,6.制冷机组,7.风机8.蒸发器盘管9.侧壁10.出风孔11.风道12.节能帘。 1.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桂味”荔枝果实,共200 kg,9成熟,采自广州从化。于早上9点采摘,并于3小时内 165

果蔬储藏保鲜技术

果蔬储藏保鲜技术 物流管理专业王奇奇 摘要:果蔬是人类健康不可缺少的食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果蔬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果蔬的储藏保鲜技术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在我国果蔬储存保鲜技术分析的基础上,介绍几种农产品储存保鲜的技术,为我国农产品储藏保鲜提供一些参考。关键字:果蔬现状、储存技术、保鲜技术。 Fruit and vegetable storage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Logistics management wangqiqi Abstract Fruits and vegetables is indispensable to human health foo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people living standard rise, the quality of fruit and vegetable demand is higher and higher, fruit and vegetable storage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will b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hina's fruit and vegetable storage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introduce several kinds of storage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technology,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for our country agricultural product storage preserva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fruit and vegetable storage,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Fruit and vegetable status quo、Storage technology、Preservation technology 引言:果蔬中所含的各种维生素和某些碱性矿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保持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果蔬的各种化学成分在贮藏过程中,都会发生量和质的变化,这些变化与果蔬的品质、贮藏寿命密切相关。果蔬贮藏保鲜是果蔬产后增值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保鲜贮藏,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免果蔬的机械损伤和重量损失,也可以显著地延缓果蔬在贮运和货架期间的品质劣变,同时可以增强果蔬的商品性,获得巨大的经济价值。因此为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收入,对果蔬的贮藏保鲜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我果蔬储藏保鲜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果蔬的投入市场经营以有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我国的农耕面积较大,所以蔬菜水果种植生产能力是比较强大的。但是,因为果蔬有一定的保存期限,过了这段时间就会腐烂败坏,不能用于食用,只能浪费掉,而我国的浪费情况较严重,每年可达到8000万吨以上,直接造成750亿元的损失,相当于实际出产总量的3/10,给我过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② 现在,我国一般应用的储存保鲜方式分为物理和化学两种,前者将储存的客观环境转化为低温和辐射等状况下,后者是添加一些材料或者涂抹隔离层,将其成分变化来达到防腐效果,这些方法还比较传统,也不是很安全,效果比较差,不

涂膜技术及其特点

涂膜技术及其特点 可被覆于食品表面,起保质、保鲜、上光、防止水分蒸发的物质称为被膜剂或涂膜剂。虫胶、桃胶、蜂蜡等都是天然的被膜剂。被膜剂在食品保鲜和加工中具有许多用途。如涂布于果蔬表面形成具有某种通透和阻隔特性的薄膜,可减少水分蒸发,调节呼吸作用,防止微生物侵袭,从而保持果蔬的新鲜品质。如果在被膜剂中添加某些防腐剂、抗氧化剂等成分制成复配型被膜剂,则还会有抑制或杀灭微生物、抗氧化等保鲜效果。在糖果如巧克力等产品中使用被膜剂,不仅使产品光洁美观,而且还可防潮、防黏、保持质量稳定。在一些需脱模的食品加工中使用被膜剂不仅可保持产品完整的形状、花纹等,还可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提高生产效率。 1.果蔬保鲜涂膜 采后的果蔬仍然保持旺盛的呼吸作用。这种生理作用在氧气充足时表现为有氧呼吸,会消耗机体中大量的糖分等有机成分,放出二氧化碳,促进果蔬衰老;反之,适当的限制供氧,可以降低呼吸强度,延缓果实衰老。但过度限制供氧,会促使果蔬进行无氧呼吸,同样消耗有机质,而形成乙醇等不完全氧化产物,引起细胞中毒,使果蔬形成生理病害。此外果蔬在贮藏过程中会蒸发水分,当失水超过5%时就会出现枯萎而影响其品质,或造成腐烂变质。 果蔬涂膜保鲜正是利用这种原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具有适度的氧和二氧化碳通透性(即气调性)的薄膜,形成适度限制供氧的小环境,延缓果蔬的衰老进程,同时减少水分蒸发。此外,形成薄膜后可阻止微生物的侵入,可一定程度延缓果蔬的微生物性腐烂。 果蔬涂膜保鲜,关键是被膜剂的选择,理想的被膜剂要求①有一定的黏度,易于成膜。②形成的膜均匀、连续,具有良好的保质保鲜作用,并能提高果蔬的外观水平。③无毒、无异味,与食品接触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常用的被膜剂有蜡、天然树脂、油脂类、紫胶、蔗糖酯、单甘酯、壳聚糖、聚乙烯醇、蛋白质沉淀剂等。 果蔬涂膜方法有浸涂法、刷涂法和喷涂法三种。浸涂法是将果实浸入,蘸上

各种水果保鲜剂

各种水果保鲜剂 一起看看水果的保鲜剂吧! 1、柑橘类水果保鲜剂。橙子、橘子、芦柑等水果,经常使用碳酸氢钠作为保鲜剂。碳酸氢钠是白色晶体或白色粉末。无臭、咸味。碳酸氢钠没有直接杀菌作用,它的作用在于它溶于水呈碱性反应。可使水的PH值达到7.66~8.6。水果在一定时间内经碳酸氢钠处理,果面PH值升高,可以抑制喜微酸环境的青霉菌和绿霉菌的生长、繁殖,减少微生物的致病因素,同时碱液在洗果时,清洗了果面的残留污物和所携带的病菌,减少了贮藏环境中霉菌的密度和数量,也间接减轻了腐烂率。碳酸氢钠还可以作为一种碱性洗涤剂用于淋洗果菜。一般无法穿透水果果皮。 2、梨类水果保鲜剂。梨常用的保鲜剂是虎皮灵(乙氧基喹啉),属于抗氧化水果保鲜剂。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虎皮灵可以很好的防治鸭梨贮藏中的生理病害――黑皮病的发生。鸭梨的黑皮病极易在冷藏条件下发生,影响果实外观,严重时病斑连成片,使整个果皮呈黑褐色,降低商品价值,缩短果实贮藏期。目前常用的保鲜方法是用虎皮灵药纸、包装箱来控制黑皮病。就是用虎皮灵配成2000~4000mg/kg的药液,直接把药液喷到包装纸上,制成保鲜纸。 3、苹果类水果保鲜剂。苹果保鲜时常用的保鲜剂叫做甲基托布津。原药为无色结晶,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对酸、碱稳定。该药为苯骈咪唑类广谱性杀菌剂。常用于苹果,也可以用于香蕉、柑橘、菠萝、哈密瓜、甘薯等的防腐贮存。一般采用浸蘸或涂布处理。另外,本剂对人、畜、蜜蜂、鱼类毒性低,对作物也较安全,还可用来防治果蔬上的菌核病、灰霉病、白粉病等多种真菌性病害。 4、桃子类水果保鲜剂。桃子味道甜美,柔软多汁,成熟时皮薄肉嫩,在桃子贮藏期间,常常因为褐腐病而引起桃子大量腐烂。通常使用的保鲜方法是防腐保鲜法,用质量分数为0.1%的苯菌灵悬浮液在40℃的温度条件下浸泡25 分钟,可起到预防桃子的腐烂的作用。 草莓类水果保鲜剂。草莓是由于鲜艳的颜色、可口的味道、特殊的口感深受人们喜爱,它含水量高,皮薄,极易受损伤而腐烂变质,因此不耐贮藏和运输,通常贮藏期为1~2天,严重限制了销售和加工。草莓采后的硬度决定了果实贮藏时间的长短。一般草莓采后硬度下降很快,高二氧化碳、低氧气和气调均可不同程度地保持硬度。因此通常采取用0.5%乳酸钙或0.5%乳酸钙+1%柠檬酸浸果防腐保鲜方法或者脱乙酰甲壳涂膜的涂膜保鲜法来保持果实的硬度。 水果保鲜剂的主要成分是涂膜保鲜剂,也叫涂被保鲜剂,通常是用蜡、天然树脂、脂类、明胶、淀粉等造膜物质制成的适当浓度的水溶液或者乳液。采用浸

果蔬贮藏保鲜的四个主要环节

果蔬贮藏保鲜的四个主要环节 2014-11-14yaoli山东神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果蔬贮藏保鲜的四个主要环节 水果蔬菜贮藏保鲜的最终目的是保持果蔬新鲜和具有较好的品质及风味,因此 需要采用综合性措施,这包括提高果蔬采前耐藏性的措施。果蔬贮藏期的长短和 保鲜质量的好坏,主要受四个环节的制约。 一是采前因素,包括品种、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修剪和疏花疏果等;二是采收到入库贮藏前,包括采收、包装和运输等;三 是贮藏期间的管理,包括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四是出库、销售。这四个环节一环扣一环,如果有一个环节搞不好,就会影响其他环节。 一、 采前因素对果蔬贮藏性能的影响 要求获得良好的贮藏采前因素,我们通常叫做栽培措施,是果蔬保鲜的基础。 效果,必须要求入库的果蔬外观好(大小适宜、果形色泽端正、无病虫害),风味正。 这些与以下因素有关:1.品种:同一类果蔬不同品种,其耐藏性有很大的差异。一般 来说,生长期越长,越耐贮藏,早熟品种不耐贮藏,晚熟品种耐贮藏,山区栽培的比 平原的耐贮藏,而且品质好。 苹果:耐贮藏的为晚熟品种,如红星、元帅、金冠、富士、印度、国光等。近年来以消费者的口味和市场销售及经济效益来看,富士是最有发展前途的,果体大小、色泽、硬度、甜度都比较好,耐贮藏。应逐步淘汰那些风味差不耐贮藏的品种。 葡萄:有色品种比无色品种耐贮藏,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耐贮藏,如龙眼、巨丰、玫瑰 柑、 桔三个种类中,橙、柑较耐贮藏,如甜橙、香、美洲红、红香水等较为耐贮藏。柑桔:橙、 芒柑、广柑等较耐贮藏;桔类不能作长期贮藏。梨:比较脐橙;柑类如焦柑、 血橙、 绵橙、 红肖梨等。猕猴桃:栽培品种耐贮藏的有鸭梨、雪花梨、酥梨、苹果梨、冬果梨、 晋酥梨、 目前较耐贮藏的栽培品种是海瓦特、 秦美,在适宜的条件下可 比野生品种耐贮藏。 贮藏6个月以上。 2.施肥:施肥对果蔬的品质、贮藏性能有密切关系,应力求做到合理施肥。氮肥不足, 氮肥过多,则表现枝叶徒长,病虫增多,着色不良,耐藏性 则枝叶生长差,果型变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