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二元一次方程“十字交叉法”知识讲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十字交叉法”知识讲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十字交叉法”知识讲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十字交叉法”

十字相乘就是把二次项拆成两个数的积

常数项拆成两个数的积

拆成的那些数经过十字相乘后再相加正好等于一次项

看一下这个简单的例子m2+4m-12

m -2

m ╳ 6

把二次项拆成m与m的积(看左边,注意竖着写)

-12拆成-2与6的积(也是竖着写)

经过十字相乘(也就是6m与-2m的和正好是4m)

所以十字相乘成功了

m2+4m-12=(m-2)(m+6)

重点:只要把2次项和常数项拆开来(拆成乘积的形式),可以检验是否拆的对,只要相加等于1次项就成了,十字相乘法实际就是分解因式。

解释说明:

十字相乘法虽然比较难学,但是一旦学会了它,用它来解题,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以下是我对十字相乘法提出的一些个人见解。

1、十字相乘法的方法:十字左边相乘等于二次项系数,右

边相乘等于常数项,交叉相乘再相加等于一次项系数。

2、十字相乘法的用处:(1)用十字相乘法来分解因式。(2)用十字相乘法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3、十字相乘法的优点:用十字相乘法来解题的速度比较快,能够节约时间,而且运用算量不大,不容易出错。

4、十字相乘法的缺陷:1、有些题目用十字相乘法来解比较简单,但并不是每一道题用十字相乘法来解都简单。2、十字相乘法只适用于二次三项式类型的题目。3、十字相乘法比较难学。

5、十字相乘法解题实例:

1)、用十字相乘法解一些简单常见的题目

例1把m2+4m-12分解因式

分析:本题中常数项-12可以分为-1×12,-2×6,-3×4,-4×3,-6×2,-12×1当-12分成-2×6时,才符合本题解:因为 1 -2

1 ╳ 6

所以m2+4m-12=(m-2)(m+6)

例2把5x2+6x-8分解因式

分析:本题中的5可分为1×5,-8可分为-1×8,-2×4,

-4×2,-8×1。当二次项系数分为1×5,常数项分为-4×2时,才符合本题

解:因为 1 2

5 ╳ -4

所以5x2+6x-8=(x+2)(5x-4)

例3解方程x2-8x+15=0

分析:把x2-8x+15看成关于x的一个二次三项式,则15可分成1×15,3×5。

解:因为 1 -3

1 ╳ -5

所以原方程可变形(x-3)(x-5)=0

所以x1=3 x2=5

例4、解方程6x2-5x-25=0

分析:把6x2-5x-25看成一个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则6可以分为1×6,2×3,-25可以分成-1×25,-5×5,-25×1。解:因为 2 -5

3 ╳ 5

所以原方程可变形成(2x-5)(3x+5)=0

所以 x1=5/2 x2=-5/3

2)、用十字相乘法解一些比较难的题目

例5把14x2-67xy+18y2分解因式

分析:把14x2-67xy+18y2看成是一个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

则14可分为1×14,2×7, 18y2可分为y.18y , 2y.9y , 3y.6y 解: 因为 2 -9y

7 ╳ -2y

十字交叉法解题两个易错点

十字交叉法解题 十字交叉法是化学计算中常用的一种速解巧解方法,适用于二元混合体系所产生的具有平均意义的计算问题。对于等量关系:ma+nb=(m+n)c 整理得:m n= c-b a-c 可写成图式: a c-b ↘↗ c ↗↘ b a-c 其中a、b为分量,c为平均量,一般只写其数值。因图式成十字交叉形,所以叫十字交叉法,多用于计算型的选择题或填空题。一般用起来比较简捷,但任何解题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十字交叉法也不例外,有时候不仅不能起简化作用,反而会造成失误。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恰当采用。下面就十字交叉法解题最易出错的二元混合物反应的有关计算,通过例题加以分析。

1.十字交叉法比值的含义 例1:镁和铝的混合物10 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1.0 g氢气,混合物中镁和铝的质量比为 解析:用十字交叉法解题,关键是定好基准,找出分量和平均量。该题以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1mol作为基准,求出所对应金属的质量。失去单位物质的量电子的金属质量称作该金属的摩尔电子质量,则镁和铝的摩尔电子质量分别为12g/(mol e-)、9g/(mol e-)作为分量,1.0 gH2是H+得到1.0 mol电子所生成的,说明10 g镁和铝的混合物共失去1.0 mol电子,即镁、铝混合物的平均摩尔电子质量为10g/(mol e-),作为平均量,即两个分量值分别为12和9,平均值为10,用十字交叉法图解如下: Mg 12 1 ↘↗ 10 ↗↘ Al 9 2 那么比值1/2的含义是什么?是镁和铝的质量比、物质的量之比,还是镁和铝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这就是用十字交叉法解题最易出错的地方。十字交叉法的解题要点是“斜向找差值,横向看结果”,指的是:十字交叉所得的两个差值与它横对的物质成正比例关系,两个差值比的含义取决于分量和平均量单位的分母,即该比值是产生分量的基准物的分配比,并且是基准物所对应的物理量之比,它与两个分量比值的乘积有一定的物理意义。本题所得比值1/2显然是镁和铝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原混合物中镁和铝的质量比为:1×12∶2×9=2∶3。 如果本题由十字交叉法所得比值求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据镁和铝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很容易求得:n(Mg):n(Al) =1×1 2 ∶2× 1 3 =3∶4。

十字交叉法解析

十字交叉双乘法没有公式,一定要说的话 那就是利用x^2+(p+q)x+pq=(x+q)(x+p)其中PQ为常数。x^2是X的平方 1.因式分解 即和差化积,其最后结果要分解到不能再分为止。而且可以肯定一个多项式要能分解因式,则结果唯一,因为:数域F上的次数大于零的多项式f(x),如果不计零次因式的差异,那么f(x)可以唯一的分解为以下形式: f(x)=aP1k1(x)P2k2(x)…Piki(x)*,其中α是f(x)的最高次项的系数,P1(x),P2(x)……Pi(x)是首1互不相等的不可约多项式,并且Pi(x)(I=1,2…,t)是f(x)的Ki重因式。 (*)或叫做多项式f(x)的典型分解式。证明:可参见《高代》P52-53 初等数学中,把多项式的分解叫因式分解,其一般步骤为:一提二套三分组等 要求为:要分到不能再分为止。 2.方法介绍 2.1提公因式法: 如果多项式各项都有公共因式,则可先考虑把公因式提出来,进行因式分解,注意要每项都必须有公因式。 例15x3+10x2+5x 解析显然每项均含有公因式5x故可考虑提取公因式5x,接下来剩下x2+2x+1仍可继续分解。 解:原式=5x(x2+2x+1) =5x(x+1)2 2.2公式法 即多项式如果满足特殊公式的结构特征,即可采用套公式法,进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故对于一些常用的公式要求熟悉,除教材的基本公式外,数学竞赛中常出现的一些基本公式现整理归纳如下: a2-b2=(a+b)(a-b) a2±2ab+b2=(a±b)2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a3±3a2b+3ab2±b2=(a±b)3 a2+b2+c2+2ab+2bc+2ac=(a+b+c)2 a12+a22+…+an2+2a1a2+…+2an-1an=(a1+a2+…+an)2 a3+b3+c3-3abc=(a+b+c)(a2+b2+c2-ab-ac-bc) an+bn=(a+b)(an-1-an-2b+…+bn-1)(n为奇数) 说明由因式定理,即对一元多项式f(x),若f(b)=0,则一定含有一次因式x-b。可判断当n为偶数时,当a=b,a=-b时,均有an-bn=0故an-bn中一定含有a+b,a-b因式。 例2分解因式:①64x6-y12②1+x+x2+…+x15 解析各小题均可套用公式 解①64x6-y12=(8x3-y6)(8x3+y6) =(2x-y2)(4x2+2xy2+y4)(2x+y2)(4x2-2xy2+y4) ②1+x+x2+ (x15) =(1+x)(1+x2)(1+x4)(1+x8) 注多项式分解时,先构造公式再分解。 2.3分组分解法 当多项式的项数较多时,可将多项式进行合理分组,达到顺利分解的目的。当然可能要综合其他分法,且分组方法也不一定唯一。 例1分解因式:x15+m12+m9+m6+m3+1 解原式=(x15+m12)+(m9+m6)+(m3+1) =m12(m3+1)+m6(m3+1)+(m3+1) =(m3+1)(m12+m6++1) =(m3+1)[(m6+1)2-m6]

十字交叉法

某机关共有干部职工350人,其中55岁以上共有70人。现拟进行机构改革,总体规模压缩为180人,并规定55岁以上的人裁减比例为70%。请问55岁以下的人裁减比例约是多少?() A.51% B.43% C.40% D.34% 裁人后比例为50%— 55以下 280(4)50%-X 55以上70 (1)50%+20% 十字交叉 4 对应20% 1对应X 即5% 裁人后比例为50%—所以选43% 不是十字相乘应该为十字交叉法不过我研究的时候给他起的名字叫权重法自己起的名字,感觉这个更恰当 十字相乘法用来解决一些比例问题特别方便。但是,如果使用不对,就会犯错。 (一)原理介绍 通过一个例题来说明原理。 某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其中男生的平均成绩是75,女生的平均成绩是85。求该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 方法一:搞笑(也是高效)的方法。男生一人,女生一人,总分160分,平均分80分。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1:1。 方法二:假设男生有A,女生有B。 (A*75+B85)/(A+B)=80 整理后A=B,因此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1:1。 方法三: 男生:75 5 80 女生:85 5 男生:女生=1:1。 一个集合中的个体,只有2个不同的取值,部分个体取值为A,剩余部分取值为B。平均值为C。求取值为A的个体与取值为B的个体的比例。假设A有X,B有(1-X)。 AX+B(1-X)=C

X=(C-B)/(A-B) 1-X=(A-C)/A-B 因此:X:(1-X)=(C-B):(A-C) 上面的计算过程可以抽象为: A C-B C B A-C 这就是所谓的十字相乘法。 十字相乘法使用时要注意几点: 第一点:用来解决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问题。 第二点:得出的比例关系是基数的比例关系。 第三点:总均值放中央,对角线上,大数减小数,结果放对角线上。 1.(2006年江苏省考)某体育训练中心,教练员中男占90%,运动员中男占80%,在教练员和运动员中男占82%,教练员与运动员人数之比是 A.2:5 B.1:3 C.1:4 D.1:5 答案:C 分析: 男教练:90% 2% 82% 男运动员:80% 8% 男教练:男运动员=2%:8%=1:4 2.(2006年江苏省考)某公司职员25人,每季度共发放劳保费用15000元,已知每个男职必每季度发580元,每个女职员比每个男职员每季度多发50元,

十字交叉法快速解数学运算题讲课教案

2011国考冲刺:十字交叉法快速解数学运算题 一、十字交叉法简介 当数学运算题最终可以通过下式解出解出,我们就称这类问题为"加权平均问题"。 二、适用题型 十字交叉法最初在浓度问题上应用广泛,但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十字交叉法并没有将浓度问题有所简化,而是在以下几种题型中有更广泛的应用,解题速度也有明显提高。 1.数量分别为A与B的人口,分别增长a与b,总体增长率为r。 2.A个男生平均分为a,B个女生平均分为b,总体平均分为r。 3.农作物种植问题,A亩新品种的产量为a,B亩原来品种的产量为b,平均产量为r。 当然还有其他类似的问题,这类问题本质上都是两个不同浓度的东西混合后形成了一个平均浓度,这类问题都可以运用十字交叉法快速解题。 三、真题解析 【例1】某市现有70万人,如果5年后城镇人口增加4%,农村人口增加5.4%,则全市人口将增加4.8%,那么这个市现有城镇人口() A.30万 B.31.2万 C.40万 D.41.6万

【例2】某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80%,一次考试后,全班平均成绩为75分,而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的平均分高20%,则此班女生的平均分是()。A.84分 B.85分 C.86分 D.87分 所以女生平均分为70×1.2=84,答案为A。 加权平均这种方法要经过一定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因此华图教育希望大家利用最后的时间加紧练习,迅速提高自己的解题速度,在考场中发挥出最好的水平,祝所有考生马到成功。 【例1】浓度为70%的酒精溶液100克与浓度为20%的酒精溶液400克混合后得到的酒精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A.30% B.32% C.40% D.45% 【解析】这道题是典型的浓度混合问题,大部分考生在30秒的时间都可以解决。方法就是利用浓度公式求解:设混合后的浓度为x%,根据题意(不管怎么混合,溶质总量不变)则有100*70%+400*20%=(100+400)*x%解得x=30。然而在这里引用这道题,笔者是想想引出关于比例混合问题的一种解题方法——十字交叉法。大家先仔细看看下面的解题板书过程:

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秒杀技:十字交叉法

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秒杀技:十字交叉法 十字交叉法是数学运算及资料分析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解题方法,熟练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各位考生在考场上的解题速度。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应作为一个专题加以强化练习,以期达到行测考场上的“秒杀”。 十字交叉法最先是从溶液混合问题衍生而来的。若有两种质量分别为A与B的溶液,其浓度分别为a与b,混合后浓度为r,则由溶质质量不变可列出下式Aa+Bb=(A+B)r,对上式进行变形可得A/B=r-b/a-r,在解题过程中一般将此式转换成如下形式: 注意在交叉相减时始终是大的值减去小的值,以避免发生错误。 十字交叉法不仅仅可用于溶液混合问题,也可以应用于两部分混合增长率问题、平均分数、平均年龄等问题。只要能符合Aa+Bb=(A+B)r 这个式子的问题均可应用十字交叉法,交叉相减后的比值为对应原式中的A和B的比值。 例1 甲容器中有浓度为4%的盐水150克,乙容器中有某种浓度的盐水若干,从乙中取出450克盐水,放入甲中混合成浓度为8.2%的盐水。问乙容器中盐水的浓度是多少? A.9.6% B.9.8% C.9.9% D.10% 【解析】A。 【例2】某市现有70万人口,如果5年后城镇人口增加4%,农村人口增加5.4%,则全市人口将增加4.8%,那么这个市现有城镇人口( )。 A.30万 B.31.2万 C.40万 D.41.6万 【解析】A。

【例3】(2011国考-76)某单位共有A.B.C.三个部门,三部门人员平均年龄分别为38岁,24岁,42岁,A和B两部门人员平均年龄为30岁,B和C两部门人员平均年龄为34岁,该单位全体人员的平均年龄为多少岁? A.34 B.36 C.35 D.37 【解析】C。 除了在数学运算中可以用到十字交叉法,在一些资料分析的题目中也可以运用十字交叉法,例如: 【例4】(2011年917联考)2010年1~6月,全国电信业务收入总量累计完成1486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4%;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34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其中,移动通信收入累计完成29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比重提升到68.55%,增加了3.24%,固定通信收入累计完成1366.5亿元,比重下降到31.45%. 119. 2010年1~6月,我国固定通信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约: A.3% B.11% C.4% D.31% 【解析】C。电信主营业务由移动通信和固定通信两部分组成,2009年1~6月移动通信的收入乘以其增长率加上2009年1~6月固定通信的收入乘以其增长率等于总的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量,符合Aa+Bb=(A+B)r,故可以运用十字交叉法。2009年1~6月移动通信收入的比重为68.55%-3.24%=65.31%,固定通信收入的比重为31.45%+3.24%=34.69%。

行测十字交叉法(自己总结的)

行测什么时候用十字交叉法 公务员行测考试数学运算这部分, 经常要用到十字交叉法. 虽然很多里书和网页上写了很多关于十字交叉法, 但是目前还很少有人对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十字交叉法来快速解题作出具体的叙述. 大多数只是针对某些问题给出解题方法. 对于十字交叉法具体的原理还没有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即使作了描述, 也比较抽象, 比如什么加权平均等. 为了使得对能否用十字交叉法作出迅速的判断, 我们将在本文里面就其中的原理作出简单明了的阐述以及给出判断的表达式, 然后给出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它的应用以及相关的练习.希望大家看过本文之后不再对十字交叉法感到束手无策!! 我们先给出十字交叉法的原理, 就是什么情况下我们就可以用十字交叉法. 如果题目中给出两个平行的情况A, B, 满足条件a, b ; 然后A 和B 按照某种条件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情况C, 满足条件c. 而且可以表示成如下的表达式. 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十字交叉法. 判断式: A*a+B*b=(A+B)*c=C*c 用十字交叉法表示 : A a c-b c A/B=(c-b)/(a-c). B b a-c 我们常见利用十字交叉法的情形有: 溶液混合问题, 增长率问题, 收益率问题, 平均数问题等. 【例1】一杯含盐15%的盐水200克,要使盐水含盐20%,应加盐( )克。 A.14.5 B.10 C .12.5 D.15 20% , 200/x= (100%-20%)/(20%-15%)=80/5 x 100% 20%-15%

解出x=12.5克. 【例2】一块试验田,以前这块地所种植的是普通水稻。现在将该试验田的1/3种上超级水稻,收割时发现该试验田水稻总产量是以前总产量的1.5倍。如果普通水稻的产量不变,则超级水稻的平均产量与普通水稻的平均产量之比是()。 A. 5∶2 B. 4∶3 C. 3∶1 D. 2∶1 【解析】假设超级水稻的产量是x, 普通水稻的产量是1; 超级水稻是1/3, 普通水稻是2/3; 产量分别是x, 1; 那么混合就是1,产量是1.5,满足1/3*x+2/3*1=(1/3+2/3)*1.5, 所以可以利用十字交叉法. 1/3 x 1.5-1 1.5 , (1/3)/ (2/3)=(1.5-1)/(x-1.5). 解出x= 2.5, 比是2.5:1=5:2. 2/3 1 x-1.5 【例3】在一次法律知识竞赛中,甲机关20人参加,平均80分,乙机关30人参加,平均70分,问两个机关参加竞赛的人总平均分是多少? A.76 B.75 C.74 D.73 【解析】假设总平均成绩是x, 满足20*80+30*70=(20+30)*x,所以可以用十字交叉法做. 20 80 x-70 x , 20/ 30=( x-70)/ 80-x). 解出x=74分. 30 70 80-x 【例4】某市现有人口70万, 如果5年后城镇人口增加4%, 农村人口增加5.4%, 则全市人口将增加 4.8%, 那么这个市现有城镇人口多少万? A.30万 B.31.2万 C.40万 D.41.6万 【解析】假设现有城镇人口x万, 农村人口70-x万,满足: 4%*x+5.4%*(70-x)=(x+70-x)*4.8% 所以可以用十字交叉法. x 4% 5.4% -4.8% 4.8% , x/ (70-x)=( 5.4% -4.8%)/ (4.8%-4%). 解出x=30.

资料分析:十字交叉法在资料分析中的应用

十字交叉法主要用于解决比值混合类问题,近年来,资料分析中对于此类方法的考查愈来愈强烈,常见的考查方式主要以下几种考查形式:1.求混合增长率; 2.比重混合类题目; 3.求基期之比。此类问题通过基础公式的带入运算会非常复杂,计算量很大,考场上浪费时间。此时,我们需要用十字交叉发解决此类问题帮助我们提升做题速度。接下来我们学习十字交叉法这类问题中的具体应用。 对于资料分析中的比重、平均数、增长率这些形如M=A/B这一类比值类的式子的混合,都可以通过十字交叉法去求解,大家对题目的分析一定要敏感,树立起十字交叉法解决混合问题的意识,并用于解题。 例1.201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13.5万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上半年151.5万亿元,同比增长8.7%。 问题:2018年下半年社会物流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几? A.7.2% B.8.0% C.8.6% D.9.3% 解析:根据题目,增长率的计算属于比值,全年的物流总额增长率是由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增长率混合的,所以该题目用十字交叉法求解比较方便快捷。全社会全年的物流总额增长率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增长率之间,因为上半年增长率8. 7%>全年增长率7.9%,所以下半年的增长率肯定<7.9%,选A。 例2.2016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1398.4亿美元,同比增长8%。其中出口10543.8亿美元,增长9.2%;进口10854.6亿美元,增长6.7%。 问题:2011年上半年我国外贸出口额与进口额的比例是( ) A.17:13 B.13:12 C.15:17 D.17:19 解析:十字交叉法中实际量指代部分比值的分母,题目求的是基期的进出口额之比,根据增长率的混合,此题用十字交叉法解题比较快捷。

数量关系解题技巧之十字交叉法

数量关系解题技巧之十字交叉法 十字交叉法是进行两部分混合物的平均量与分组计的一种简便方法。只要满足A ×R1+B×R2=(A+B )×R 的计算问题,都可以使用十字交叉法去计算。比如:平均数问题、混合溶液问题、混合增长率问题等。A+B 表示两部分混合构成的整体,A 、B 则表示两组分对应的量。如在平均数中,A+B 表示的整个的总数, A 、 B 表示整体分成的两部分各自的数目是多少,R 表示整体的平均数,R1和R2则表示两部分的平均数;在溶液中,A+B 表示的混合溶液的质量,那么,A 、B 则分别表示A 溶液的质量和B 溶液的质量,R 表示混合之后的浓度,那么R1和R2表示两部分溶液的浓度;在两部分混合增长率中,A+B 表示整体的基期量, A 、 B 分别代表两部分的基期量,R 表示混合两部分混合增长率,那么R1和R2表示两部分的增长率。 那么为什么称之为十字交叉法呢?在满足上述等式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采用画线段十字的形式进行表示。如下图: A R1 R1-R R 21R R R R --=B A B R2 R-R2 下面我们来应用十字交叉法来做个题目 某单位共有A 、B 、C 三个部门,三部门人员平均年龄分别为38岁、24岁、42岁。A 和B 两部门人员平均年龄为30岁,B 和C 两部门人员平均年龄为34岁。该单位全体人员的平均年龄为多少岁? A.34 B.36 C.35 D.37 A 38 6 30 B A =43 B 24 8 B 24 8 34 C B =5 4 C 42 10

可得,A:B:C=3:4:5 设A 、B 、C 部门的人数为3M 、4M 、5M ,则所求为: M M M M M M 543542424338++?+?+?=35,选择C 选项。 注意的是A 、B 位置一定是题目中涉及的量的分母,交叉的右侧一定是用大值减去小值。在做一题看一下关于溶液问题如何使用十字交叉法。 120克浓度为50%的溶液,加入浓度为40%的溶液混合之后形成46%的溶液,求加入的溶液为多少克? A.60 B.70 C.80 D.90 120 50% 46%-40% 46% 46=x 120 x 40% 50%-46% 解得,x=80。 资料分析中也可以使用十字交叉法,如下题: 2012年,我国矿产品对外贸易活跃,进出口额9919亿美元,同比增长3.6%,其中,进口额同比增长1.4%,出口额同比增长7.6%。 2011年我国矿产品进口总额约是出口总额的多少倍?( ) A. 1.5 B.1.8 C. 2.1 D.2.5 2011年进口额 1.4% 4% 3.6% %2.2%4=年出口额 年进口额20112011 2011年出口额 7.6% 2.2 以上是十字交叉法的用法,希望对大家有用处。 华图教育 于海艳 2017年02月21日

解二元一次方程“十字交叉法”知识讲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十字交叉法” 十字相乘就是把二次项拆成两个数的积 常数项拆成两个数的积 拆成的那些数经过十字相乘后再相加正好等于一次项 看一下这个简单的例子m2+4m-12 m -2 m ╳ 6 把二次项拆成m与m的积(看左边,注意竖着写) -12拆成-2与6的积(也是竖着写) 经过十字相乘(也就是6m与-2m的和正好是4m) 所以十字相乘成功了 m2+4m-12=(m-2)(m+6) 重点:只要把2次项和常数项拆开来(拆成乘积的形式),可以检验是否拆的对,只要相加等于1次项就成了,十字相乘法实际就是分解因式。 解释说明: 十字相乘法虽然比较难学,但是一旦学会了它,用它来解题,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以下是我对十字相乘法提出的一些个人见解。 1、十字相乘法的方法:十字左边相乘等于二次项系数,右

边相乘等于常数项,交叉相乘再相加等于一次项系数。 2、十字相乘法的用处:(1)用十字相乘法来分解因式。(2)用十字相乘法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3、十字相乘法的优点:用十字相乘法来解题的速度比较快,能够节约时间,而且运用算量不大,不容易出错。 4、十字相乘法的缺陷:1、有些题目用十字相乘法来解比较简单,但并不是每一道题用十字相乘法来解都简单。2、十字相乘法只适用于二次三项式类型的题目。3、十字相乘法比较难学。 5、十字相乘法解题实例: 1)、用十字相乘法解一些简单常见的题目 例1把m2+4m-12分解因式 分析:本题中常数项-12可以分为-1×12,-2×6,-3×4,-4×3,-6×2,-12×1当-12分成-2×6时,才符合本题解:因为 1 -2 1 ╳ 6 所以m2+4m-12=(m-2)(m+6) 例2把5x2+6x-8分解因式 分析:本题中的5可分为1×5,-8可分为-1×8,-2×4, -4×2,-8×1。当二次项系数分为1×5,常数项分为-4×2时,才符合本题 解:因为 1 2

十字交叉法解题详解

十字交叉法解题详解 十字交叉法又称图解法,应用于二元混合体系所产生的具有平均意义的计算问题,表现出实用性强,能准确、简便、迅速求解的特点。 适用范围: “十字交叉法”适用于两组分混合物(或多组分混合物,但其中若干种有确定的物质的量比,因而可以看做两组分的混合物),求算混合物中关于组分的某个化学量(微粒数、质量、气体体积等)的比值或百分含量。 例1:实验测得乙烯与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氢气的14.5倍。可知其中乙烯的质量分数为( ) A.25.0% B.27.6% C.72.4% D.75.0% 解析:要求混合气中乙烯的质量分数可通过十字交叉法先求出乙烯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当然也可以求两组分的质量比,但较繁,不可取),再进一步求出质量分数。 这样,乙烯的质量分数是: ω(C 2H 4)=32 1283283?+??×100%=72.4% 答案:C 。 (解毕) 二、十字交叉法的解法探讨: 1.十字交叉法的依据: 对一个二元混合体系,可建立一个特性方程: ax+b(1-x)=c (a 、b 、c 为常数,分别表示A 组分、B 组分和混合体系的某种平均化学量,如:单位为g/mol 的摩尔质量、单位为g/g 的质量分数等) ;x 为组分A 在混合体系中某化学量的百分数(下同)。 如欲求x/(1-x)之比值,可展开上述关系式,并整理得: ax -bx=c -b

解之,得: b a c a x b a b c x --=---=1, 即:c a b c x x --=-1 2.十字交叉法的常见形式: 为方便操作和应用,采用模仿数学因式分解中的十字交叉法,记为: 3.解法关健和难点所在: 十字交叉法应用于解题快速简捷,一旦教给了学生,学生往往爱用,但是也往往出错。究其原因,无外乎乱用平均量(即上述a 、b 、c 不知何物)、交叉相减后其差值之比不知为何量之比。 关于上述a 、b 、c 这些化学平均量,在这里是指其量纲为(化学量1 ÷化学量2)的一些比值,如摩尔质量(g/mol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或关于物质组成、变化的其它化学量等等。设计这些平均量时应优先考虑待求量和题给条件,一般情况下尽可能的将待求量设计为上述化学量2(分数中的分母) ,至于化学量1则依题给条件选取最容易获得的化学量(分数中的分子),这样上述第1论点中的a 、b 、c 应该是分别这样的一些化学平均量(如下图): 而这些化学平均量a 、b 、c 交叉相减后所得差值之比,则是组分1和组分2的化学平均量的量纲中化学 量2 [如a 、b 、c 为摩尔质量(g/mol )时,便是物质的量 mol]的比值。 )组分)组分22((x y =2212的化学量组分的化学量组分 )组分)组分11((x y =2111的化学量组分的化学量组分 混合体系) 混合体系)((x y =21混合体系的化学量混合体系的化学量

资料分析运算题常用方法十字交叉法

资料分析运算题常用方法十字交叉法 一、十字交叉法概述 十字交叉法是解决比值混合问题的一种非常简便的方法。这里需要大家理解“比值”“混合”这两个概念。比值:满足C/D的形式都可以看成是比值;混合:分子分母具有可加和性。 平均数问题、浓度问题、利润问题、增长率问题、比重等混合问题,都可以用十字交叉法来解决。 二、十字交叉法的模型: 在该模型中,需要大家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 1、a和b为部分比值、r为整体比值、A和B为实际量 2、交叉作差时一定要用大数减去小数,保证差值是一个正数,避免出现错误。这里假 定a>b 3、实际量与部分比值的关系 实际量对应的是部分比值实际意义的分母。如:平均分=总分/人数,实际量对应的就是相应的人数;浓度=溶质/溶液,实际量对应的就是相应的溶液质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值,实际量对应的就是相应的基期值。

4、在这里边有三组计算关系 (1)第一列和第二列交叉作差等于第三列 (2)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的比值相等 (3)第1列的差等于第三列的和 三组计算关系是我们应用十字交叉法解题的关键,一定要记住并且灵活应用。 三、四种考查题型 1、求a,即已知总体比值、第二部分比值、实际量之比,求第一部分比值。 例某班有女生30人,男生20人。期中的数学考试成绩如下,全班总的平均分为76,其中男生的平均分为70。求全班女生的平均分为多少? 解析:平均分=总分/人数,是比值的形式。此题中,男生的平均分和女生的平均分混合成了全班的平均分,是比值的混合问题,可以用十字交叉法来解题。

2、求b,即已知总体比值、第一部分比值、实际量之比,求第二部分比值。 例某班有女生30人,男生20人。期中的数学考试成绩如下,全班总的平均分为76,其中女生的平均分为80。求全班男生的平均分为多少? 解析:平均分=总分/人数,是比值的形式。此题中,男生的平均分和女生的平均分混合成了全班的平均分,是比值的混合问题,可以用十字交叉法来解题。 3、求r,即已知第一部分比值、第二部分比值、实际量之比,求整体比值。 例某班有女生30人,男生20人。期中的数学考试成绩如下女生的平均分为80,男生的平均分为70。求全班的平均分为多少?解析:平均分=总分/人数,是比值的形式。此题中,男生的平均分和女生的平均分混合成了全班的平均分,是比值的混合问题,可以用十字交叉法来解题。

快速解题妙招——十字交叉法

r 快速解题妙招——十字交叉法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郭巧梅 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十字交叉法。 在所有类型的行测考试中,计算问题一直是困扰考生的一大瓶颈。如果对于各种类型的题目不加以区分一味的用方程法来求解,必然会付出计算时间的代价。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分析题型,有针对性的进行求解,提高做题的效率和正确率,下面就题型特征的判断和解题过程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大家一一介绍。 众里寻他千百度,如何在众多题目中快速判断哪些题目能用十字交叉法呢?那么大家就需要对题型特征有所了解了,十字交叉法解决的是混合比值问题,在这里大家需要注意三个问题。1、“混合”指整体是由一个部分和另一个部分混合后得到的;2、“比值”指讨论的是平均分、浓度、比重等比值问题,可记为 B A 的形式;3、“比值混合”指比值必须具有可加性,如平均分=人数 总分,而对于混合的两个部分而言,男生总分+女生总分=全班总分,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总人数,分子和分母都是具有可加性的。 掌握了如何分辨题目能否使用十字交叉法来求解,那么下面就来具体看看求解的方法吧。 十字交叉法的解题模型共分两行五列,设a>b ,则有 部分比值 混合比值 交叉作差 最简比 实际量 部分1 a r-b m A 部分2 b a-r n B 其中,存在如下的关系: ①第一列和第2 列交叉作差等于第3 列 ②第3、4、5列的比值相等 ③第1列的差等于第3列的和 不论已知左侧、中间和右侧中任意两个位置的量,都可以求出另一位置的对应数值,而且计算的速度要远快于方程法,不可不谓之高效。大家可以通过一道例题来感受一下。 例1.有若干克4%的盐水,蒸发了一些水分后变成了10%的盐水,再加300克4%的盐水,混合后变成6.4%的盐水,问最初的盐水是多少克? A.200 B.300 C.400 D.500 【答案】D 。解析:利用十字交叉法进行求解,可得

浓度问题 十字交叉法知识讲解

浓度问题 一个好玩的故事——熊喝豆浆 黑熊领着三个弟弟在森林里游玩了半天,感到又渴又累,正好路过了狐狸开的豆浆店。 只见店门口张贴着广告:“既甜又浓的豆浆每杯0.3元。”黑熊便招呼弟弟们歇脚,一起来喝豆浆。黑熊从狐狸手中接过一杯豆浆,给最小的弟弟喝掉 6 1,加 满水后给老三喝掉了 3 1,再加满水后,又给老二喝了一半,最后自己把剩下的一半喝完。 狐狸开始收钱了,他要求黑熊最小的弟弟付出0.3× 6 1=0.05(元);老三0.3 × 3 1=0.1(元); 老二与黑熊付的一样多,0.3× 2 1=0.15(元)。兄弟一共付了0.45元。 兄弟们很惊讶,不是说,一杯豆浆0.3元,为什么多付0.45-0.3=0.15元?肯定是黑熊再敲诈我们。 不服气的黑熊嚷起来:“多收我们坚决不干。” “不给,休想离开。” 现在,说说为什么会这样呢? 专题简析: 溶质:在溶剂中的物质。 溶剂:溶解溶质的液体或气体。 溶液:包含溶质溶剂的混合物。 在小升初应用题中有一类叫溶液配比问题,即浓度问题。我们知道,将糖溶于水就得到了糖水,其中糖叫溶质,水叫溶剂,糖水叫溶液。如果水的量不变,那么糖加得越多,糖水就越甜,也就是说糖水甜的程度是由糖(溶质)与糖水(溶液=糖+水)二者质量的比值决定的。这个比值就叫糖水的含糖量或糖含量。类似地,酒精溶于水中,纯酒精与酒精溶液二者质量的比值叫酒精含量。因而浓度就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即, 浓度=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100% 相关演化公式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解答浓度问题,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浓度。在解答浓度问题时,根据题意列方程解答比较容易,在列方程时,要注意寻找题目中数量问题的相等关系。 浓度问题变化多,有些题目难度较大,计算也较复杂。要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逐一分析,也可以分步解答。 例题1有含糖量为7%的糖水600克,要使其含糖量加大到10%,需要再加入多少克糖?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在7%的糖水中加糖就改变了原来糖水的浓度,糖的质量增加了,糖水的质量也增加了,但水的质量并没有改变。因此,可以先根据原来糖水中的浓度求出水的质量,再根据后来糖水中的浓度求出现在糖水的质量,用现在糖水的质量减去原来糖水的质量就是增加的糖的质量。 解:原来糖水中水的质量:600×(1-7%)=558(克) 现在糖水的质量:558÷(1-10%)=620(克) 加入糖的质量:620-600=20(克) 答:需要加入20克糖。 练习1 1、现在有浓度为20%的糖水300克,要把它变成浓度为40%的糖水,需要加糖多少克? 2、有含盐15%的盐水20千克,要使盐水的浓度为20%,需加盐多少千克? 3、有甲、乙两个瓶子,甲瓶里装了200毫升清水,乙瓶里装了200毫升纯酒精。

十字交叉法讲解

十字交叉法 十字交叉法是进行二组分混和物平均量与组分量计算的一种简便方法。凡是 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a1X + a2Y = a3( X +Y )关系式)的习题,均可用十字交叉法,但受我们所学知识的条件限制,这里只介绍其中的几种。 一、用组分的式量与混合气的平均式量做十字交叉,求组分体积比或 含量。 例1:已知H2和CO 的混合气,其平均式量是20,求混合气中H2和CO 的体积比。(4∶9) 解:H2 2 28-20 4 ╲╱ ——20 —— ╱╲ CO 28 20-2 9 例2:已知CO、CO2混合气的平均式量是32,求混合气中CO 的体积百分数。 (75%) 解:CO 28 12 3 ╲╱ ——32 —— ╱╲ CO228 4 1 二、用同位素的原子量或质量数与元素原子量作交叉,求原子个数比 或同位素百分数。 例3:已知铜有63Cu 和65Cu 两种同位素,铜元素的原子量是63.5,求63Cu 和65Cu的原子个数比。(3∶1) 解:63Cu 63 1.5 3 ╲╱ ——63.5 —— ╱╲ 65 Cu 65 0.5 1 三、用组分的气体密度与混合气的密度作十字交叉,求组分的体积比 或体积分数。 例4:标况下,氮气的密度为 1.25 g·L-1,乙烷的密度为 1.34 g·L-1,两种气体混合后,其密度为 1.30 g·L-1,求混合气中氮气和乙烷的体积比(4∶5)解:氮气 1.25 0.04 4 ╲╱ —— 1.30 —— ╱╲ 乙烷 1.34 0.05 5 四、用两种不同浓度溶液的质量分数与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作十字交 叉,求两种溶液的质量比 例5:用60%和20%的两种NaOH 溶液混合配成30%的NaOH 溶液,则所用两种NaOH 溶液的质量比为多少(1∶3) 解:60% 60% 10% 1 ╲╱ ——30% —— ╱╲ 20% 20% 30% 3 五、用两种物质中同一元素的质量分数求两物质的质量比 例6:FeO 中和FeBr2的混合物中Fe 的质量百分率为50%,求两物质的质量比(13∶15) 解:FeO 7/9 13/54 13 ╲╱ ——1/2 —— ╱╲ FeBr27/27 5/18 15 练习: 1、实验室用密度为 1.84 g·cm-398%的浓硫酸与密度为 1.1 g·cm-3 15%的稀硫酸 混和配制密度为 1.4 g·cm-3 59%的硫酸溶液, 取浓、稀硫酸的体积比最接近的值是( ) A、1:2 B、2:1 C、3:2 D、2:3 2、实验测得乙烯与氧气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氢气的14.5倍,可知其中乙烯的质量百 分比为( ) A、25.0% B、27.6% C、72.4% D、75.0% 3、已知白磷和氧气可发生如下反应:P4 +3O2 = P4O6 ,P4 +5O2 = P4O10在某一密 闭容器中加入62克白磷和50.4升氧气(标准状况), 使之恰好完全反应, 所得到的P4O10与P4O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3 B、3∶2 C、3∶1 D、1∶1 4、由CO2、H2和CO 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 气体中CO2、H2和CO的体积比为( ) A、29∶8∶13 B、22∶1∶14 C、13∶8∶29 D、26∶16∶57 5、某元素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X元素有质量数分别为b和c的两种核素,则

十字交叉法原理

十字交叉法的原理及其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陈积常 (琼州学院化学系,海南五指山572200 ) 摘要:十字交叉法是有关二组分混合物计算中一种常见的巧解方法,它可以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速度.介绍了十字交叉法的原理,并通过例证说明其应用. 关键词:十字交差法;原理;应用;化学计算 十字交叉法又称对角线法,也叫混合规则.作为一种简化的解题方法,是实际计算方程式图解形式,应用于二元混合体系具有平均值的计算问题,它具有简化思路、简便运算、计算速度快等显著优点.近年来,十字交叉法在中学化学计算中广泛使用,通过十字交叉得到差值的比值的含义如何确定,如果没有真正理解十字交叉法含义,在使用该方法时将没有真正达到简化思路、快速准确求解的目的,从而限制了该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十字交叉法”是通常中学化学计算必需掌握的一种计算方法,因为用此法解题实用性强、速度快.学生若能掌握此方法解题,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笔者几年来对“十字交叉法”理解及体会. 1 十字交叉法的原理[4]:A×a%+B×b%=(A+B)×c%整理变形得: A/B=(c-b)/(a-c )① 如果我们以100 g溶液所含的溶质为基准 上式表示溶液混合时它们的质量比与有关质量分数比的关系. 可得如下十字交叉形式 a c-b c ② b a-c 对比①,②两式不难看出:十字交叉关系中(c-b)/(a-c)为组分A和组分B混合时的质量比.推广到二组分混合体系中,当以一定质量的混合体系为基准所得十字交叉关系,其比值为质量比(例如,质量分数是以质量为基准);若有c-b比a-c的化学意义由平均值c决定,则比值就表示组分A中c-b和组分B中a-c所表示的量的比值.如c为质量或质量分数,则(c-b)/(a-c)表示组分A和组分B溶液的质量之比.若c为密度,则(c-b)/(a-c)就表示组分A和组分B的溶液体积之比.若c为摩尔质量,则(c-b)/(a-c)就表示组分A和组分B的物质的量比;此时可用十字交叉法求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 指导老师:黎瑞珍

“十字交叉法”的原理及应用

“十字交叉法”的原理及应用 摘要:本文分析了学生不易掌握“十字交叉法”的原因。应用平均值概念推导出“十字交叉法”原理,从平均值概念分析“十字交叉法”应用的条件和范围,给出了一种适用解答格式,并从三类二元混合体系和平均值角度对常见题型进行了归纳。 关键词:十字交叉法、平均值 “十字交叉法”是平均值法的技巧方法,即利用平均值求解二元混合体系的混合比的一种图解方法。利用此法求解二元混合体系的混合比具有准确、简便、快速的特点。因此,它是高考化学计算重要方法之一。教学实际中,许多同学对此法掌握得不好。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遇到可用“十字交叉法”求解的问题,却不知道怎样用“十字交叉法”来求解;第二种情况是虽然知道用“十字交叉法”求解,但却不明确所得到的比值的化学意义,得出错误的计算结果。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在教学中没有抓住平均值概念去推导“十字交叉法”原理、分析应用范围和应用条件,没有给出解题的规范格式,也没从二元混合体系及其平均值角度来归纳常见题型。本文应用平均值概念推导“十字交叉法”原理、分析其应用条件和范围、归纳主要应用题型,并给出一种较适用的解题规式。 一、“十字交叉法”原理 1.用平均值概念推导“十字交叉法”原理 以A、B二组分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为例推导“十字交叉法”原理。设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为M,A、B的物质的质量分别为n(A)和n(B),摩尔质量分别为M(A)和M(B) 混合物的总质量为:m(混)= n(A)×M(A) + n(B)×M(B) 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为:n(混)= n(A) + n(B) 根据摩尔质量定义可知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 ① 将A 和B 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n(混)和总质量m(混)代入①式得: ) B (n )A (n )B (M )B (n )A (M )A (n M +?+?= …… ② 将②式变形得混合物中两种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的数学表达式: M )A (M )B (M M )B (n )A (n --= …… ③ 将③式写成直观的图解形式,即“十字交叉法”的形式: A :M(A) |M - M(B)| ╲ ╱ …… ④ ╱ ╲ B :M(B) |M(A) - M | 2.“十字交叉法”的应用条件 从上述二组分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推导“十字交叉法”原理得出其应用条件为: ⑴n(A)和n(B)具有加合性,即n(混)= n(A) + n(B)。 对比③和④两式,可以看出n(混)= n(A) + n(B)的化学意义和图解形式的特征共同决定了所求比值的化学意义。 ⑵M 、M(A)、M(B)已知或是可求出的。 3.应用“十字交叉法”解题的格式 以往没有约定“十字交叉法”的解题格式,“十字交叉法”主要用于选择型或填空型计算题的解答,解答型计算题一般不用“十字交叉法”来解答,使“十字交叉法”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实际上,只要约定“十字交叉法”求解解答型计算题表达格式,用“十字交叉法”求解解答型计算题会更为简捷。我们认为下列图解格式,是应用“十字交叉法”求解解答型计算题的适用的解答格式。 A :M(A) |M - M(B)| ╲ ╱ n(A) M ——————— = ————

十字交叉法及平均分子式的运用方法

十字交叉法及平均分子式的运用方法 答:十字交叉 一、适用范围: “十字交叉法”适用于两组分混合物(或多组分混合物,但其中若干种有确定的物质的量比,因而可以看做两组分的混合物),求算混合物中关于组分的某个化学量(微粒数、质量、气体体积等)的比值或百分含量。 例1:实验测得乙烯与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氢气的14.5倍。可知其中乙烯的质量分数为( ) A.25.0% B.27.6% C.72.4% D.75.0% 解析:要求混合气中乙烯的质量分数可通过十字交叉法先求出乙烯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当然也可以求两组分的质量比,但较繁,不可取),再进一步求出质量分数。 这样,乙烯的质量分数是: ω(C 2H 4)=32 1283283?+??×100 %=72.4% 答案:C 。 (解毕) 二、十字交叉法的解法探讨: 1.十字交叉法的依据: 对一个二元混合体系,可建立一个特性方程: ax+b(1-x)=c (a 、b 、c 为常数,分别表示A 组分、B 组分和混合体系的某种平均化学量,如:单位为g/mol 的摩尔质量、单位为g/g 的质量分数等) ;x 为组分A 在混合体系中某化学量的百分数(下同)。 如欲求x/(1-x)之比值,可展开上述关系式,并整理得: ax -bx=c -b 解之,得: b a c a x b a b c x --=---= 1, 即:c a b c x x --=-1 2.十字交叉法的常见形式: 为方便操作和应用,采用模仿数学因式分解中的十字交叉法,记为: c C 2H 4 O 2 29 3 1 即:n(C 2H 4) n(O 2) =3∶1 组分1 a c - b 混合物 C x(组分1) c -b 1-x (组分a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