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的概念和类型

1.1 集市的概念和类型

集市是指在一个指定的地点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买者和卖者会聚在一起进行商品交易等活动的一个有组织的公共场所。集市贸易是我国商品流通的一种形式。在广大农村,几乎到处都有集市。它是人们懋迁有无和商贾凑集的场所。中原地区称之为“集”,长江流域称之为“市”,华南地区称之为“墟”,西南地区称之为“场”或“街”。行商多于坐商谓之市,坐商多于行商谓之“集”。这些市场往往在开阔的广场、街道、开旷的空地、公路交汇处、车站旁、厂矿企业门口等地举办。具有一个或多个市场的地方通常称为市场中心。我国的集贸市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集市的类型很多,根据集市发生的频率或周期性,可将集市分为如下四类:

(1)每日市场或连续性市场:每天都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市场,这类集市主要分布在城市、县城和部分中心集镇。

(2)周期性市场。间歇性地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市场,如每旬三次(一、四、七逢集,二、五、八逢集,三、六、九逢集)、每旬两次(五、十逢集)、双日逢集、单门逢集等。

(3)特殊市场。如季节性的交易会。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大会、庙会,不定期举办的备种小型交易会等。

(4)国际集市。又称博览会,是一种定期地在同一地点、在规定的期限内举办的有众多厂家参加的展销结合的国际市场。举办博览会的目的是使参展者展示科学技术成果、商品样品,以便进行宣传,发展业务联系,促成交易。国际博览会有综合性和专业性两种,综合性博览会上各种商品均可展出与交易,专业性博览会只限某些商品的展出与交易。世界著名的国际集市有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里昂,德国的莱比锡、法兰克福、慕尼黑、科隆、汉诺威,美国的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意大利的米兰等。

也可根据商业活动的规模和交易量、参与者的人数、特定的专业化商品、商品流通量或社会经济组织等指标对集市进行分类。比较普遍的分类有以下几种:按开市时间分,有不定期市、半定期市、定期市和常没市等。按市场的规模分,有大市(大集)和小市(小集)等。按市场所在的地理位置分,有庙会(寺庙会期)和山市(名山所在地)等。按交易的商品分,主要有牛市、骡马市、猪市、米市、菜市、果子市、布市、丝市、柴炭市、杂货市等。

单个的市场和市场中心通过人员、商品的流动及与市场中心有关的功能组织而连接起来,则可称为“市场系统”。因此,集市是由生活在市场中心及其周围腹地的不同社会、经济、职业和种族组织构成的一个重要的相互作用节点。集市所在的聚落和场所称为集镇。集镇是集市的依托和据点,而集市贸易则是集镇最重要的经济职能之一。

在农民社会和欠发达国家的城市社会中,具有悠久的集市贸易传统。市场通常是周期性的而不是永久性的。周期性市场在推进农村地区的交换和贸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买者和卖者在这些市场上的相会并不是每天都发生的。买者和卖者出现的数目存在一定的韵律,以致“活动强度”在市场周内是变化的。在集市日,人员和商品大量地涌入市场,而在集间日,活动水平则大大降低。在很大程度上,个人与个人直接见面的交易方式可归因于教育水平低及邮电、电话、广告、金融和信贷服务设施匮乏、成本高和可信性差。由于农村人口分散,交通不便,购买力水平低,不足以维持固定商业中心的门槛需求(见图1一1)。故以周期性集市和流动性贸易为特征。另一方面,周期性集市容许将供给和需求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集中起来,从而积累农村消费者的购买力和节省其往返集镇的次数和路程;流动性贸易则可以增加中心地商品和服务的销售范围,从而达到或超过其所要求的门槛值。1

1刘盛和:《我国周期性集市与乡村发展研究》,《经济地理》1991年第1期第79页。

周期性集市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经济地理现象。它们一直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本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这些社会中诞生的正规交换机制的基本类型之一。在拉丁美洲的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危地马拉、海地、牙买加、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西的东北部和中东部,在亚洲的中国、朝鲜、印度及东南亚、中东各国,在非洲的北非、东非和西非诸国,集市贸易是非常重要的。英、德、美、日等发达国家均还遗留有农村集市现象。

市场活动中的参与者可能因多种原因而存在。一些人以买为主,一些人以卖为主,另一些人既买又卖。当地的上市者到市场销售他们的剩余农产品和购买其日常生活必需品。他们既是销售者又是购买者,但他们从事的是水平交换。相反,商人要么购买农产品到其它市场上重新出售,要么将城市商品出售给当地上市者,他们的目标则是获取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套利。因此,对当地上市者或商人而言,尽管进入市场中心也有其他社会原因,但市场参与者的基本动机是经济交换。

1.2 集贸市场的基本特征

1.2.1 集日的周期性

在农民社会中,市场通常是周期性的而不是每天都进行交易的。但在商品经济和城市化迅猛发展过程中,每日市场亦在与日俱增。据调查,我国集贸市场的集期有每日集(天天集)、隔日集(单日集、双日集)、三日集(一、四、七逢集,二、五、八逢集,三、六、九逢集)、五日集、十日集等。此外,在城市设立了众多的早市、夜市,一般均为每日集。在广大农村,一些季节性、年度性的传统的古庙会、物质交流会、“骡马大会”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如在宝鸡县,主要集期有每日集、单日集、双日集和三日集(见表l—1)。在宝鸡市区,除旧机动车交易市场的交易时间为周一至周六外,其余49个集贸市场均为天天集,主要夜市有河滨夜市和红旗路夜市。在宝鸡县,一年中传统的物质交流大会共有lO次,它们是:县城古历“四月八”物质交流大会(共历时12天),虢镇火车站阳历10月25号的秋季物质交流大会(共历时10天),贾村、坪头、县功和凤阁岭的古历“三月三”物质交流大会,另外在阳平、窑底、天王、桥镇也有一年一度的物质交流大会。市场周的长度的确定包含了各种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如需求、经济效率等)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

表1—1 宝鸡县集期频率(%)的空间差异

1.2.2 商人的流动性

周期性市场上的许多商贩是流动的。而且,欠发达经济中的商贩比发达经济中的商贩流动的程度更高。当然,在多数周期性市场系统中,也有一些服务设施在区位上是固定的。因此,所形成的中心地既有固定设施,又有流动设施。将一个系统中的市场联系在一起,是通过这些商_人及其商品流通来完成的。正是这些相互作用的方式构成了农村地区经济活动的网络。据宝鸡县30个集贸市场和11个集贸摊群点的调查,绝大多数集市上的临时摊位数多于固定摊位数,亦是商贩流动性的一种表征。

1.2.3 销售者的集聚性

周期性市场的第三个特征是销售者的集聚性,销售者的集聚性是形成集贸市场的基本条件。集聚既大大增加了成交机会,又便于共同建设和利用基础设施。因而它带来了很大的贸易集聚效益。这种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市场。在发达经济中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因此,农民社会中的周期性市场与发达经济中的市场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商人集聚性这一事实。据宝鸡县30个集贸市场调查,商人集聚的最小规模为60户,最大规模为738户;据宝鸡市区50个集贸市场调查,商人集聚的最小规模为43户,最大规模为1285户。

1.2.4 交易活动的脉动性

集日的周期性与农业生产的季节节律性相结合,导致了集市贸易活动的脉动性。每逢集市日,商品和人员从周围大量涌入市场,而在集间市,集市上的贸易量则大大缩减,这种脉动性既表现为逐日差异、逐周差异,也表现为月季差异和年际差异。据宝鸡县1993年集市贸易成交额的调查统计(见表l-2),粮食类、油脂油料类和其他类的成交高峰期为9-12月;肉食禽蛋类的成交高峰期为12-1月;大牲畜类的成交高峰期为9-10月;棉烟麻类、日用杂品类、家畜幼禽类、工业品类、废旧品类的成交高峰期为6-7月;柴草类的成交高峰期为2-3月;水产品类的成交高峰月为1月;蔬菜类的成交高峰期为8-9月;干鲜果类的成交高峰月为10月和7月;饲料农具种苗类的成交高峰月为9月和3月。

表1—2 宝鸡县1993年各月综合集贸市场成交额(元)

1.2.5 集市和集镇的等级层次性

一定区域范围内存在的多个周期性集市和集镇,相互间具有比较紧密的内在联系。不同的集镇,在规模、职能、服务范围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相互间通过地域、职能上的竞争和互补,形成了区域集镇的等级体系。必须指出的是,在我国,笼统地将城镇体系划分为乡镇、县城和城市三个等级层次的做法是欠科学的。正确的划分方法应该避免指标单一化倾向,采用综合性指标来划分区域集镇的等级体系。国外一般采用中心性值这一综合指标来划分,具有全面、简明的优点。宝鸡县的36个集镇大致可划分为中心集镇、片中心集镇、一般集镇和雏型集镇四个等级层次。

1.2.6 集市类型的多样性与行业结构的地域差异性

商品生产的发展使我国城乡出现了多种类型的集贸市场:(1)综合性集市;(2)工业小商品市场;(3)废旧物资市场(包括旧机动车辆市场和旧自行车市场);(4)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5)日用工业品批发市场;(6)专业市场。一个大中小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永久性与简易性相结合、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集市贸易网络已经形成,遍布城乡2。在宝鸡市区的50个集贸市场中,有40个综合市场,7个专业市场,3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在宝鸡县的30个集贸市场中,有24个综合市场,4个专业市场,2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集市类型的多样性导致其行业结构的地域差异性。表1—3例举了宝鸡县部分集市的行业结构状况。从中可以看出,综合市场、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三者之间的差别是非常显著的。表1-3 宝鸡县农村集贸市场的行业结构(1991年)

2《中国经济年鉴》,1987年第4期,第169—170页。

国内外农村集市研究述要

史密斯教授(R·H·T·Smith,1979年)认为,世界上大体存在三类交换系统,即国际贸易系统、内部市场系统及互赠和礼仪交换系统,周期性市场系统则为内部市场系统的组成部分。农村集市是农村社会和经济景观的重要要素,具有空间上的、时间上的、制度上的和行为上的属性。农村市场系统既是一个空间经济系统,又是一个社会文化系统,因而引起了地理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共同兴趣。人类学家主要研究集市的起源、演变及其内部组织,也有一些人类学家运用经济区位理论来解释区域社会系统中的周期性市场和不同聚落的功能。经济学家往往侧重于研究集市上供给和需求之间相互作用的经济基础、价格形成机制、市场系统的空间效率、市场体系的培育等方面。社会学家主要关注市场参与者的特征、行为、感应和偏好等方面,强调社会一心理因素在市场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或探讨周期性集市对农村发展和农村规划的重要影响。一些学者还强调了市场贸易的社会功能和地方性贸易组织的作用。对农村集市的地理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把集市作为空间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分析,主要研究四个相关的课题,即集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协同和一体化;相邻集市组成的循环圈;集镇的等级体系;贸易与市场的空间组织。(2)集市的周期性,其起因、规律及周期长度的最优化。(3)研究集市场地的参与者即购买者与销售者的特性,包括个人特征、企业性质及市场参与者活动的地域范围三个方面。下面对农村集市的主要研究内容述要如下。

2.1 周期性集市的空间组织系统研究

2.1.1 集市的时空协同

有关周期性市场文献中反复出现的一个课题就是时空协同。在许多周期性集市的研究中,人们普遍认为,市场赶集在空间上和时间上进行安排是为了使所有的参与者都能获得方便的服务。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都认为,市场间合作的一种基本形式就是合理地安排相邻市场之闻的集市日,以便使它们的市场活动不相互冲突,从而给销售者和购买者以充裕的回旋余地。

时间间距和区位间距之间的含蓄关系被称为“时空协同”。乌克温(Hodder and ukwu,1969年)认为,市场周期性的结果就是用时间竞争去部分地代替空间竞争,这就是后来费格兰德和史密斯(Fagerlund and Smith,1970年)所表述的一个正式的假设:“空间上的接近意味着时间上的分离。”即两个市场分隔的距离和它们赶集时间的间隔存在一种逆相关关系。如果在同一天赶集的两个市场相互靠近,它们将对相同的消费者展开竞争。其中一个市场最终将成为主要市场,而另一个市场将消失,或市场区范围急剧缩小。相反,集市日相隔更远的市场中心能够配置得近一些,因为它们不会同时对相同的消费者展开竞争。这一假设起初似乎得到了证实,但几乎所有这些分析的结果至少部分上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尽管同日赶集的市场几乎无一例外地比具有其它时间间隔的市场在空间上分隔得更远,但相反的情况也频繁地发生,时间间距的增加并不一定伴随区位间距的减少。因此“消费者假设”所期望的时间间距与区位间距之间的逆关系对各种类型的时间间距是否适合尚难证实。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已经认识到,在一个特定的周期性市场网络系统中,旅行商的最佳赶集顺序可能不同于农村消费者的最佳赶集顺序。赫尔和史密斯(Hill and Smith,1972年)提出了“商人假设”,认为流动性商人将遵循使旅行到所有市场中心的总距离最小的顺序,这意味着在时间上接近的市场在空间上也是接近的。不过,直到现在,支持商人假设的经验证据甚少。如果商人是从家里去光顾市场中心的话,那么商人假设不一定代表最佳旅行方式。而且,认为商人对流动性的选择是为了使利润最大化而不只是为了降低成本,也是合理的。一个想赚取最大利润的商人必须权衡各选择性地点的利润与重新配置成本之间的关系(Ghosh,1982年)。农村集市的经验研究中很少将注意力集中到商人的流动性特征上,这可视为该研究领域中的一个严重缺陷。

然而,这些假设对理解周期性市场系统的作用却被史密斯(C·A·Smith,1974年)否定了。她认为,有关消费者假设的证据是不完善的和不能令人信服的。她提出了一个替代性的“商品假设”来解释赶集安排的方式。她认识到,市场在处理各种商品方面的差异(即等级差异)能够解释集市日的差异,而且,不同层次的服务中心比相同层次的服务中心可能更相互接近(最低层次除外)。但是,史密斯的“商品假设”尚未引起足够的注意。

2.1.2 集市环

集市环是指相邻集市可被视为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网络,是时间周期性的空间表现形式。每一个环又与另一个环相联系,以致整个区域被一个相互连接的市场环的网络所覆盖。因而霍得(Hodder,1961年)说“存在一个完整的和一体化的市场顺序”,类似于“连环信”的形式。

艾劳(Alao,1968年)给集市环下了一个精确的定义,即“服务于一个特定区域并有一个已知的迁移顺序的统一集镇群”。市场迁移的方式被定义为“从一个市场地赶集到另一个市场地赶集的流动顺序”。艾德勒模(Adalemo,1975年)认为,“如果市场是以一种协同方式组织起来的话,那么遵循这一时间顺序就能使冲突减少到最低程度”。他还提出了一些有关集市环的经验证据。另一些学者也暗示了这类相互联系的市场系统的存在,但却怀疑它们能否持续存在。乌克温(Ukwu,1969年)指出,“必须谨慎地使用集市环的概念,因为它表示了一种制度化的顺序及一种可能并不存在的均一性”。

有关集市环的许多讨论很少考虑到可能利用市场环的人们的活动与感应。显然,市场环一般涉及到两组人,即消费者和商人。按照霍得(Hodder,1961年)的说法,市场环最好从消费者的观点来定义。这种环是由一组市场中心所组成的,一个区域中的消费者隶属于特定的时空环。许多消费者不只光顾一个市场中心,他们而是将自己视为若干个相邻的市场中心服务的对象。因此,市场环是在市场周内消费者可能光顾的选择性地点的组合。但是,由于相邻聚落的市场环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性,同一个市场或若干个市场可能被不同区位的消费者视为不同市场环的一部分。因而从消费者的观点来定义市场环是困难的。正如乌克温(Ukwu,1969年)所观察到的,“一个市场环只是针对一个特定区域中的单个市场而言的。对作为一个整体的地域单元来说,只是在表示那个单元中的人们最频繁地光顾的市场时,市场环才有意义”。

尽管艾迈(Ejghmy,1972年)和布洛里(Bromley,1973年)认为应该将流动商贩的流动性与市场环区分开来,但杰克逊(Jackson,1977年)认为,市场环的定义是以商人行为为基础的。斯曼斯基和韦伯(Symanski and Webber,1974年)则完全根据商人的流动性来定义复杂的周期性市场环。他们认为市场环应当根据其用户(小农商人、中介人、消费者和其他人)来定义,由于这些用户的活动方式是变化多样的,因而周期性市场环是复杂的。里得尔(Riddell,1974年)观察到,“市场环在下列三个方面是联系在一起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频繁光顾的市场多于他们当地的市场;多数商人在一个市场周在一个以上的市场上进行交换;在一个市场上购买的商品在另一个市场上出售”。刘盛和(1991年)认为,“集市环是对专业流动商贩而言,对于到集镇出售农副产品或购销日用工业品的农村居民和兼业商贩来说,一般不做这种完整的循环。”

2.1.3 周期性集市和集镇的等级体系

一定区域范围内存在的多个周期性集市和集镇,相互间具有比较紧密的内在联系。不同的集镇,在规模、功能、服务范围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相互间通过地域、功能上的竞争和互补,形成了区域集镇的等级体系。麦金(Mekim,1972年)认为,“根据规模和功能对周期性市场进行分类,对理解单个市场及由这些市场组织起来的市场系统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斯肯纳教授(Skinner,1964年)对周期性集镇等级做过经典研究。他运用克里斯塔勒

的中心地模型来研究中国农村市场。他认为,“一个聚落的经济功能与它在市场系统中所处的地位是紧密相联的,而市场系统本身又是按一定的等级规则排布的”。因此,他根据市场规模和功能对市场进行了分类,识别出五个中心地等级:标准集镇、中间集镇、中心集镇、地方性城市和区域性城市。五级中心地系统中较低的三级属集镇的范畴,与各级集镇相联系的市场都具有不同的规模特征、功能特征和周期性特征。并对不同等级层次上的市场的时空布局及市场系统中商人流动的理论模式进行了考察。不过在现实世界中,均质平原永远不可能出现,斯肯纳可能过多地强调了克里斯塔勒所推理的几何图形,而忽视了一种商品的最大和最小范围这样一个更基本的和普遍适用的概念。万美利(Wanmali,1979年)也使用这一框架识别了印度比哈尔邦中心地等级的四个层次:区域性市场中心,亚区域性市场中心,重要市场中心和地方性市场中心。从低层次地方性市场中心到区域性市场中心,市场吸引的人数越来越多,商业量也越来越大。刘盛和(1991年)则借用中心性值这一综合性指标来划分区域集镇的等级层次。(集镇的中心性值C=R+M+S—α·P,式中R为集镇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M为集贸市场年成交额,s为集镇服务业年收入,α为集镇居民年平均消费水平,P为集镇实际人口)。他将山东聊城市域的34个周期性集镇划分为中心集镇、片中心集镇、标准集镇(其服务范围与所在乡界基本重合的集镇)和地方集镇四个等级层次。

史密斯教授(R·H·T,Smith,1979年)认为,至少有三类指标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等级的周期性集镇。第一个指标是集镇上的活动量,如上市人数、商人数量、摊位数、商品和服务的成交量或交换值及市场腹地的地域范围;第二个指标是与周期性市场相联系的非周期性的第三产业活动的程度;第三个指标是市场所承担的贸易活动的种类。由此看来,综合运用多种指标来识别集镇的等级结构是必不可少的。

2.1.4 贸易和市场的空间组织

贸易和市场的空间组织是指生产、交换和消费发生的特定区位所涉及到的活动者之间的物质上和组织上的联系。识别周期性市场所承担的经济功能的一个有用的起点,可以从市场的空间组织的不同形式的背景中来考察。艾迈(Eighmy,1972年)识别了周期性市场的三种经济功能:地方性交换功能,内部贸易功能,中心地功能。

史密斯教授(R·H·T·Smith,1979年)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内部贸易可概述为四种空间组织模型(见图2—1),即(1)中心地型;(2)辐射型;(3)树枝型;(4)网络型。

中心地系统是最著名的市场系统(图2一la)。中心地系统的市场原则是使消费者的旅行效率最大化。任何特定的市场是根据它在一个连锁的空间系统中所处的地位来区分的,它的经济功能与其等级层次密切相关。对农村景观来说,中心地系统是最“有效的”系统。斯常纳(Skinner,1964年)在研究1949年以前的中国农村市场时也证实,中心地系统能够适应周期性市场。不同等级层次的市场的周期性也不同,因而该系统是以一种互补方式运行的。

辐射型系统(图2一lb)包括若干小市场,每个市场具有独特的专业化并在不同的日子里赶集,向中心社区不断地或频繁地提供商品。穆尔(Moore,1965年)将辐射型市场系统描述成。“一种有序的、相互依赖的结构”。辐射型市场系统的特征不是它们的不完全的等级性,事实上,它们与同一区域中的其它低级市场的联系是比较弱的。周期性市场同中心(通常是准行政中心)有许多的相互作用。在纯粹的辐射型系统中,周期性促进了功能专业化的市场网络的有序运行。

树枝型市场系统(图2—1c)的重要空间属性似乎是所有低级中心是与同一个市场链中单一的高级中心相联系的,史密斯(C·A·S mith,1975年)认为这种联系完全是垂直联系而不是水平联系,主要的空间成分是城市中心、集镇、农村批发市场和农村零售市场。随着离主要城市中心的距离增加,中心性则降低。主要的组织成分是来自城市中心的行政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地方性市场之间很少存在水平贸易,中心的周期性次序不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它们的主要方向是下一个最高等级。因此,如果它们是一个树枝型市场系统的一部分,那

么小型农村市场可能很少存在时间安排的一体化。然而,事实上,中心地系统和树枝型系统的要素有时在一种情况下可以看到。

在网络型市场系统(图2一ld)中,地方性的水平交换(区别于远距离的互补性商品贸易)占支配地位。农村市场和城市中心之间的联系是较为薄弱的。市场的基本功能是为其近邻服务。史密斯(C·A·Smith,1974年)将网络型市场系统描述为“树枝型市场系统的末端”。网络型市场系统的精确范围是很难确定的,特别是当一个市场可能是不同人员和不同商品的若干市场的一部分的时候。

在某些贸易空间组织形式中应当考虑到市场的周期性。它增强了中心地系统的灵活性,促进了辐射型系统中功能专业化市场的有序运行;在树枝型系统中,它不是特别重要的;但对网络型系统的运行来说,却是重要的。在许多研究文献中,贸易的空间组织模型被忽视了,因而很难确定内部贸易系统中周期性市场的精确作用。史密斯教授(R·H·T·Smith,1979年)认为,还有下列工作需要做:(1)结合赶集的时间安排,识别不同市场的空间分布,促进这些不同系统中的内部贸易;(2)探讨这些不同空间组织结构的补充时的权力关系。

(1)中心地型组织结构示意图(2)辐射型组织结构示意图

(3)树枝型组织结构示意图(4)网络型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2—1内部贸易的空间模型

2.1.5 销售链与商品流动

布洛里(Bromley,1971年)认为,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交易次序及商品流动的次序称为“销售链”。大多数销售链包括一个或多个中间商。销售链通常可划分为两半:收集和分配,因此,中间商也可划分成收集批发商、分配批发商和零售商。由于内部市场系统越变越复杂,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交易的重要性通常下降,而贸易中介人的重要性上升。这一变化可归因于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及在更发达的市场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平均距离

增加。

一些学者主要根据集市在把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起来的销售链中所起的作用来研究集市的,注意力主要放在集市的批发和分配、集市在销售链中的位置及集市交易的数量方面。有些学者则将注意力放在区域之间的贸易上,而另一些学者则主要论述农产品向城市中心的流动。这些研究大多关心市场的公共政策、市场改革的可能性及援助商品流通、改善储存和加工设施、防止垄断等不合理的商业行为的发生等方面。不过,也有一些学者将这种中间商的长链指责为效率低下且对生产者和消费者有害。但在发展中国家,它们的确用丰富的劳力代替了稀缺的资本,并为大量的失业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

佛曼和里格霍普(Forman and Riegelhaupt,1970年)在研究巴西的市场地和市场系统时,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贸易进化模型。他们指出,在贸易发展初期,销售链被逐步拉长,小规模的中间商大量增加。然而,需求增长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又将导致销售链缩短,农村小规模的中间商减少,最后将被具有高资本投入和高贸易额的大规模的城市批发商所取代。该模型亦可应用于其它欠发达地区。

2.2 集市的周期性

周期性市场系统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赶集的频率。市场周的长度或市场间隔的时间,代表一个地方赶集的频率。市场周是“自然的”或“人为的”,自然周是同天体的运动相联系的,最明显的例子是太阴月和太阳年的各个季节;而人为周则与太阳或月球的运动无关,一个人为周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7天的历法周,具有这种周期的市场在7天的市场周内可能有从1—6天的固定集会。

2.2.1 市场周期性的起源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市场周期性的起源包含了各种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市场周的长度与所公认的周或月的长度有关,与休息日、宗教礼仪日或公共集会日和节日的存在有关。布洛里等人(Bromley,Symanski and Good,1974年)指出,在世界上大多数地方,早期的贸易制度已与根据生产、宗教、行政、休息和娱乐习惯确定的历法相协调。

(1)欧洲殖民主义的影响。受近代欧洲殖民主义的影响,东非、拉丁美洲和东南亚部分地区盛行7天的市场周期性。

(2)宗教制度的影响。传统的宗教信仰在市场周期性的调整中起了作用。在上述7天为一周的地区,从太阳升起到它的最高点,星期一、星期二和星期五是最受欢迎的交易时间。集市活动集中于周末有利于市场贸易活动同娱乐、宗教活动的结合。

(3)农业周期和其它周期的影响。斯肯纳(Skinner,1964年)提到,在任何社会中,调节人类活动的时间周期多种多样,特别是传统农业社会有若干时间参照系。一年一度的农业周期界定了“生态时间”,集市周期性受周围地区农业生产周期性的影响,导致市场活动存在某种季节节律性:如在收获期间及其后的一段时间里,集市贸易通常是特别活跃的。但是,很难看出市场赶集的周期性与生态时间之间究竟存在何种关系。斯肯纳认为,平均29.5天的月球周期是安排市场周的有用参照系,1949年以前在我国被广泛用来安排市场赶集的时间。在亚洲其它地方,如日本和朝鲜也盛行一种类似的系统。

(4)经济因素的影响。许多学者认为,人口密度本身并不能解释市场间隔的确切日期。经济效率似乎是市场周期性的一种成因。由于在农村周期性市场系统中,相邻市场之间直接的时间竞争将是自我拆台的,因而市场周期性的确定应当保证避开空间上相邻市场之间直接的时间竞争,这样才被认为是有效率的。

史密斯(C·A·Smith,1974年)指出,在周期性市场中小规模的兼业性供给者几乎是普遍存在的。她观察到“只要这些小规模的供给者是市场上的主要供给者,那么市场中心往往是周期性的”。这意味着兼业贸易的存在。但她认为“市场赶集时间的安排通常反映了这些供给者能够供给的频率(产品专业化程度)的观点却没有得到经验证据的支持;但却印证了贝

利(Berry,1967年)的观点,即“赶集的频率与需求直接相关”。司各特(Scott,1972年)指出,虽然尼日利亚北部7天的市场周期性通常归因于伊斯兰教的影响,但它也可能与商人的活动有关。第一,一些大规模的商人可能在一个市场上购买大多数必需品,通过向这个市场投入大量的货币,使得农民——销售者能够批量购买,因此,每周只需一次集会就行了。第二,商人的“时空范围”(购买、分配和回到批发市场所需的时间)越广,7天为一周的集会就越有利。史密斯(R·H·T·Smith,1988年)认为,影响周期性的关键因素是消费者一次上市所购买的商品数量。一次旅行所购买的商品量越大,消费者购买之间的间隔越长,那么市场周就越长。但是一次上市期间购买和贮存大量商品缺乏现金及没有冷藏设施的地区的产品的易腐败性却限制了购买之间的间隔。

2.2.2 市场间隔期内的规律性

在大多数周期性市场上,不管市场间隔期如何,可能存在一些每日活动。斯曼斯基(symanski,1973年)以“活动强度水平”为基础区分出“大集日’’和“小集日”,大集日在伊斯兰教地区为星期五,在拉丁美洲为星期日,而小集日一般为连续两个大集日之间的中间日。另外他还提出了两个其它的规则:在大集日之后接下来的一天将是市场活动量最小的一天,当达到某种规模和功能门槛之后,大集日的前一天应当被确定为一个批发集日。而在一些每日市场上,活动强度水平的差异可能是很难确定的。

市场周要么是自然的,要么是人为的,也可以被划分为固定的历法周和循环周。由于各种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要追溯市场周期性的起源是特别困难的。

2.3 周期性市场中的参与者

2.3.1 市场参与者的动机

在周期性市场上,会聚的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动机。毫无疑问,对一些人来说,经济动机是最重要的,他们在市场上购买、销售或既买又卖。而对另一些人来说,主要动机可能是非经济的,尽管事实上他们也可能卷入商品(或服务)的购买和销售之中。但不管他们卷入购买和销售的程度如何,参与者的动机无疑是有差别的。

史密斯教授(R·H·T·Sm ith,1980年)认为,将市场参与者区分为上市者和商人也许是有用的。上市者能够出售他的一小部分农产品,购买他们所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他们既是销售者又是购买者,但他们从事的主要是水平交换,他们的主要目标是调剂家庭余缺。

与上市者相比,商人为重新出售而购买(或在同一市场上,或在其它市场上),以获取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套利。对农村小规模商人而言,他们之间的区别有时是模糊的,商品流动的距离是有限的,参与者可能是兼业性上市者而非专业性商人。但更多的是商人卷入垂直贸易中,将农村的商品积累起来,运送和出售给城市消费者和不同生态地带的农村消费者。上市者和商人之间的区别也就是水平贸易和垂直贸易之间的区别。琼斯(Jones,1978年)也将上市者和商人区分为兼业人员和专业人员,并且证实,在一个周期性市场系统中,上市者的经济动机的结构是十分复杂的。当然,还有一些市场参与者既不属于上市者一类,也不属于商人一类,如裁缝、木匠、铁匠、理发师、自行车修理人员等。这些参与者在市场上出售技术而不是商品,但经济动机仍是他们的主要动机。

2.3.2 市场参与者的特征

第一类特征是市场参与者的个人特征(如性别、年龄、种族、社会地位等)。市场参与者的个人特征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导致了市场行为的多样化。如在西非,妇女在集市贸易活动中占支配地位,我国妇女劳动力在集市活动中的作用亦不容小觑。

第二类特征是有关企业性质方面的,包括经营规模、商品和服务的专业化及投入时间等。经营规模只是与垂直贸易中的参与者有关。一个农民——上市者的购买量是有限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销售量,反过来,购买量又与家庭规模和剩余产品的可获量有关。而卷入垂直贸易中的市场参与者可能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实行专业化经营。在周期性市场中,投入

时间是区分参与者的一个有用特征。最简单的区别是兼业性参与者和专业性参与者之间的差别。兼业性商人有另外的职业,最常见的是作为一个农民,他们尽可能多地部分参与经济活动以便保持某种选择自由,抵抗外界出现的不稳定性。市场的周期性则容许将销售活动与其它生产性活动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对兼业性商人来说,光顾周期性市场是生产过程的一部分,尤其是当他们有剩余产品需要出售的时候。这样,市场赶集的周期性就缩小了他们的时空选择范围。专业性商人则不受类似的限制。一些人在每日(通常是城市)市场上经营,而其他人则在若干城市或农村周期性市场上从事买卖活动。对后者来说,主要决策包括在市场周内按什么次序光顾不同的周期性市场。

第三类特征是关于市场参与者活动的地域范围。“地方性的”和“广泛的”术语可用来区分上市者的市场作用范围与商人的更广泛的空间活动范围。当然,在某种意义上,单个商人的作用范围可能是地方性的。他或她并不迁移到离家很远的地方,但是,他们是一个扩展的交换联系的一部分,他们显然不同于水平交换中的上市者。主要活动范围为城市市场的商人与主要在农村市场经营的商人相比,可能具有一些独特性:拥有更好的供给网络,不甚关心迁移成本,对购买者的需求有更大的预见性,等等。就可近性而言,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相比,通常处于绝对劣势。农村市场的周期性也比城市市场更为典型。此外,无论在城市市场还是在农村市场上,一些商人将光顾若干个市场,而另一些商人则主要是定居一地的。如果将前者称为旅行商,那么就存在两种不同的迁移选择:一个商人在连续光顾周围市场之间能够返回家中,或者这个商人可能是流动的,从一个市场流动到另一个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周期性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计算旅行商的迁移成本时。

2.3.3 集市上商人的流动性

在商品流通和销售链中及有关供给、需求和价格等信息扩散过程中,兼业性流动商人和专业性流动商人均起着重要作用。正是这些流动性商人的集聚形成了周期性市场。市场赶集的周期性安排部分地决定着可能的迁移方式,因而影响到这些流动性商人的运输成本。

史密斯教授(R·H·T·Smith,1979年)提出的“商人假设”将周期性市场的时间安排视为商人意欲使迁移成本最小化的一种反应。流动商贩的流动必须根据一组特定市场的周期性来选择。流动商可能选择某种特定的流动方式以便与已经存在的市场赶集的周期性相协同。

一些学者对流动性商人迁移的空间形式进行过研究。艾德勒模(Adalemo,1975年)识别出非洲商人的三种典型的旅行方式,即(1)“家一市场一家”方式;(2)“基点一农村循环一基点”方式;(3)“商贩广泛的循环”方式。这三种商人都是流动的,第一种包括每日光顾一个市场去购买物品以便加工和批发。基点方式包括收集人员,他们光顾农村市场去收集农产品到城市批发市场出售。因此,他们的活动环包括城市批发市场(他们的基点)及一个或多个农村市场。在商贩广泛的循环方式中,商人遵循他所选择的市场路径直至存货极少或全部售完为止。艾德勒模认为,距离最小化对商贩广泛的循环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对基点一农村循环方式是不太重要的,对以家为基点的商人来说是最不重要的。古德(Good,1975年)也对乌干达的旅行商进行过详细的研究。帕克(Park,1987年)在分析韩国农村周期性市场上的商人上市方式的变化时,详细说明了流动性商人、旅行商和永久性商店店主的上市方式的差异(见图2—2)。然而,对几乎所有流动商来说,由市场周期性而产生的可能流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对商人流动的零零碎碎的分析揭示了这种多样性。事实上,多数流动商是以家为基点的,因而他们的迁移方式是从他们的家向外呈辐射状而不是呈环状、市场周期性的意义是有限的。

2.4 我国农村集市和集镇研究综述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社会,商品经济长期落后,集市向来是广大农村和城镇非主食食物(如蔬菜、蛋类、肉类和果品)及其他农副土特产品和家庭手工艺品的主要零售渠道。1949年以前,这些集市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周期性市场的形式存在的,每逢集市日.农民便上市出售其产品。

从20世纪40年代起,国外学者对中国的农村集市赋予了特殊的研究兴趣。早在1940年,斯宾塞(Spencer)3就对当时四川农村集市的特点做了较为全面的描述性分析。杨(Yang,1944年)4也以山东邹乎吴的周期性集市为例,研究过华北地区的地方性集市经济。斯肯纳(Skinner,1964年)5根据成都平原农村集市的考察,尝试用中心地理论来解释周期性集市的时空结构。他认为,我国成都平原上的周期性市场体系,某些地方与K=4的体系接近,某些地方与K=3的体系接近。日本学者则凭借毗邻我国之便,根据掌握的大量中国各地的地方志,对中国农村集市做了更为系统的分析。他们通过农村集市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区域条件下所起的社会经济作用来识别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过程。认为中国及东亚一些国家的发展过程并不总是从大的城市中心扩散到边缘农村,而是同时发生在社会的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小的集市围绕大的城市中心增长并形成区域市场网络,因而对落后的农村区域的提展规划应以现有的集市网络为基础。H.Ishihara(1982年)分析了明、清及民国时期华东中部安徽、浙

3J·E·Spencer,The Szechuen village fair,Economic Geography,vol.16,1940,48-58.

4C·K·Yang,A North China local market economy:A Summary of a study of periodic markets in Chowpping Hsien,Shantung,New york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1944.

5G·W·Skinner,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The Journdl of Asian Studies,vol.24,1964,Part Ⅰand Ⅱ,3-43,195-228.

江、江苏三省6及河北省的周期性市场,发现随着时间推移,周期性集市的数目和密度增加,赶集的天数增加,而每个集镇的集期和每一集镇服务人口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他还发现,在四川省的集市中存在着三级结构的等级体系,即小集以粮食及小批量货物交易为主,中集以耕牛、粮食及中等批量货物交易为主,大集则是一个综合的交易中心。东京大学K·Hayashi(1982年)7根据近300部县志比较明、清时期广东省墟、肆的变化及墟镇的扩散,分析不同时期集镇兴衰的社会背景,认为即使当集镇发展成建制镇和城市以后,其周期性集市的作用和意义不会改变。对农村居民而言,周期性集市是其出售产品的唯一场所,它们并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被其它的商品流通渠道所替代。尽管与城市在时空上联系较紧的集镇及活动较小的集镇将逐渐消失,其服务的区域汇入较高水平的区域网络之中,但集镇的各种中心地职能对组织中国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活动仍然起着最基本也是极关键的作用。

我国地理界和史学界也曾注意过对集市和集镇的研究。在《嘉陵江流域地理考察报告》(林超等,地理专刊第一号,1946),《汉中盆地地理考察》(王德基等,地理专刊第三号,1946年),《四川经济地图集》(周立三等,中国地理研究所,1946年)等文献中都把集镇作为一种商业聚落加以描述和分析。高王凌(1981年)8主要依据400余部四川地方志及有关文献,分析了乾嘉时期四川农村商品交换经济成分的增长趋势及四川农民对于市场的依赖程度,指出正是农村内部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深化,以及建立于其上的农村商品经济成分的增长,导致了四川盆地区域内经济交流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并最终导致了这一经济区域的真正形成。然后进一步分析描述了四川农村场市和场市系统的基本特征(如场市的布局、密度、规模、交易范围、场期安排、层次结构和功能等),以及由此引申而出的农村经济结构等问题,指出照顾相邻的场与场间关系而安排场期的做法,既有利于农民、商人和小贩的活动,也反映出一定区域间经济交流关系的成长;场市的其它功能部是基于场市的经济功能之上而发生、发展起来的;商品的种类、特点与交易的性质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他还认为,在考察农村场市系统的结构时,不应把州县市排除在外,而应把县市与乡场放在一起进行具体分析;场市系统有着不同的层次,零集零售是小场的功能,而大场上有着大宗商品的集散,进行着中间层次的转手贸易,正是通过大场的作用以及居间活动的大量小商贩,小场的联结才能够实现;更高层的区域性市场进行的则是大宗的、远途贸易的商品交易和集中。各个不同层次的大小场市又联结成为一个网状的系统,且这种农村场市系统又与更高层的市场和大的商业城市相连,形成地域性的、甚至跨越地域的商业体系。侯锋(1988年)9也根据对四川农村集镇的调查,分析了集镇的时间特性和空间结构特性,揭示了农村集镇的变化及其等级层次。刘盛和(1991年)10则以山东聊城市为例,对该市域内周期性集市、集镇的等级体系,集市的时间特点与时空协同,赶集人的行为特征与集市环,农副产品的收购和工业消费品的分配,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建设,周期性集市与集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成为县级区域内系统研究周期性集市和集镇的一个典型实例。王相钦先生(1993年)11则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我国集贸市场的起源、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基本廓清了我国集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轨迹。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也对农村集市研究发生了兴趣,但大多数文章侧重于分析农村集

6H·Ishihara,Market in East-Central China during the Ming,Ching and Min-Kuo periods. In: Market-place Exchange,1982.

7K·Hayashi,Historical changes of market-places in traditional China,In : Market-place Exchange. 1982.

8高王凌:《乾嘉时期四川的场市和农村经济结构》,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编:《农村·经济·社会》,第l卷,1981年,第474—487页.

9侯锋:《集镇研究——理论与实践》,中科院地理所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室编:《乡村发展与乡村地理》(第一辑),1988年10月,第127—133页。

10刘盛和:《我国周期性集市与乡村发展研究》,1991(1),《经济地理》第79—84页。

11王相钦:《中国集贸市场发展纵横谈》,《中国集贸专业币物》,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页。

市发展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以及培育和建设农村集市的策略等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在城市商业更加繁荣的同时,农村集市也因交换的下伸而逐渐兴起,从最初的零星、小规模余缺调剂性市场,逐渐形成城市和农村水平联系与垂直联系的综合整体,在农村商品交换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趋显著起来。应当对这一市场体系的基础给予更多的关注。综观十多年来我国对集市和集镇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无论在深层次的理论探索中,还是在具体的运作实践上,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专题性强,系统性差;(2)宏观性强,区域性差;(3)对策性强,操作性差;(4)对集市的历史发展、分布和重要性注意不够;(5)集市上商人和消费者的特征、动机、感应、偏好及时空决策行为研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6)城市地区传统集市的生存和发展研究仍是一个被忽略的领域,城乡集市比较研究近乎空白;(7)集市的定量化和模式化研究欠缺;(8)对城关镇、建制镇等小城镇研究较多,而对乡镇及以下集镇较少顾及;对集镇的作用和意义研究较多,而对集镇与腹地的经济联系研究较少;特别是对周期性集市的研究更少。

集市

中国集市的发展 一、集市的定义 集市是指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形式。主要指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代和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贸易组织形式。又称市集。集市起源于史前时期人们 的聚集交易,以后常出现在宗教节庆、纪念集会上和圣地,并常附带民间娱乐 活动。 二、农村集市的选址 集市的周期主要受人口密度的影响,交易的商品一般为日常用品和易耗品 等低级货物,为集市附近的乡村居民服务。集市地点通常选择位于交通适中的 集镇或乡村,以及寺庙所在地、城镇边缘地带等。集市的间隔往往取决于买者 和卖者所愿意离开居住地前往的最大距离。 农村集镇是经济空间网络的基本构成单元,在中心地系统的概念中处于较 低的一级中心地,它以其特殊的职能和规模,与一般意义上的城镇既有联系又 有区别。集镇以经济活动为主,是基于其经济功能发生、发展起来的。是农村 商品购集的起点,又是商品销售的终点,担负着农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农 产品收购和交易的职能。集镇中一般划有专门的交易地点,为便于管理和进行 交易,各类物资分别集中在一定范围,既互不相扰又联成一体。农村集镇还具 有教育、医疗、娱乐等职能,是农村居民娱乐和相互交往的主要场所。历代地 方官府都力图通过集镇来控制县级以下农村区域。现在农村集市通过以商促农,繁荣农村经济,沟通城乡联系,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而发挥作用。 三、集市的产生和发展 农村集市贸易在古代早已产生。在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之后,农村集市贸易在古代早已产生。在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之后,由于部落之间、农业生产者与手工业者之间的产品交换次数增多,交换的规模和范围扩大,由原始的偶然的交易场所,逐步形成为有固定时间和地点的集市。中国南北朝时的农村集市,称为草市;唐代南方的农村集市称为墟,北方称为集,西南为场。农村集市大多地处 城市近郊或依傍水陆交通要道。这里较易受商业的刺激,商品交换容易发展。

集市的概念和类型

1.1 集市的概念和类型 集市是指在一个指定的地点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买者和卖者会聚在一起进行商品交易等活动的一个有组织的公共场所。集市贸易是我国商品流通的一种形式。在广大农村,几乎到处都有集市。它是人们懋迁有无和商贾凑集的场所。中原地区称之为“集”,长江流域称之为“市”,华南地区称之为“墟”,西南地区称之为“场”或“街”。行商多于坐商谓之市,坐商多于行商谓之“集”。这些市场往往在开阔的广场、街道、开旷的空地、公路交汇处、车站旁、厂矿企业门口等地举办。具有一个或多个市场的地方通常称为市场中心。我国的集贸市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集市的类型很多,根据集市发生的频率或周期性,可将集市分为如下四类: (1)每日市场或连续性市场:每天都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市场,这类集市主要分布在城市、县城和部分中心集镇。 (2)周期性市场。间歇性地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市场,如每旬三次(一、四、七逢集,二、五、八逢集,三、六、九逢集)、每旬两次(五、十逢集)、双日逢集、单门逢集等。 (3)特殊市场。如季节性的交易会。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大会、庙会,不定期举办的备种小型交易会等。 (4)国际集市。又称博览会,是一种定期地在同一地点、在规定的期限内举办的有众多厂家参加的展销结合的国际市场。举办博览会的目的是使参展者展示科学技术成果、商品样品,以便进行宣传,发展业务联系,促成交易。国际博览会有综合性和专业性两种,综合性博览会上各种商品均可展出与交易,专业性博览会只限某些商品的展出与交易。世界著名的国际集市有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里昂,德国的莱比锡、法兰克福、慕尼黑、科隆、汉诺威,美国的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意大利的米兰等。 也可根据商业活动的规模和交易量、参与者的人数、特定的专业化商品、商品流通量或社会经济组织等指标对集市进行分类。比较普遍的分类有以下几种:按开市时间分,有不定期市、半定期市、定期市和常没市等。按市场的规模分,有大市(大集)和小市(小集)等。按市场所在的地理位置分,有庙会(寺庙会期)和山市(名山所在地)等。按交易的商品分,主要有牛市、骡马市、猪市、米市、菜市、果子市、布市、丝市、柴炭市、杂货市等。 单个的市场和市场中心通过人员、商品的流动及与市场中心有关的功能组织而连接起来,则可称为“市场系统”。因此,集市是由生活在市场中心及其周围腹地的不同社会、经济、职业和种族组织构成的一个重要的相互作用节点。集市所在的聚落和场所称为集镇。集镇是集市的依托和据点,而集市贸易则是集镇最重要的经济职能之一。 在农民社会和欠发达国家的城市社会中,具有悠久的集市贸易传统。市场通常是周期性的而不是永久性的。周期性市场在推进农村地区的交换和贸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买者和卖者在这些市场上的相会并不是每天都发生的。买者和卖者出现的数目存在一定的韵律,以致“活动强度”在市场周内是变化的。在集市日,人员和商品大量地涌入市场,而在集间日,活动水平则大大降低。在很大程度上,个人与个人直接见面的交易方式可归因于教育水平低及邮电、电话、广告、金融和信贷服务设施匮乏、成本高和可信性差。由于农村人口分散,交通不便,购买力水平低,不足以维持固定商业中心的门槛需求(见图1一1)。故以周期性集市和流动性贸易为特征。另一方面,周期性集市容许将供给和需求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集中起来,从而积累农村消费者的购买力和节省其往返集镇的次数和路程;流动性贸易则可以增加中心地商品和服务的销售范围,从而达到或超过其所要求的门槛值。1 1刘盛和:《我国周期性集市与乡村发展研究》,《经济地理》1991年第1期第79页。

数据集市_精品文档

数据集市 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已经成为企业决策、创新的关键因素。数据集市作为一种新型的数据组织形式,在数据处理、分析和利用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本文将深入探讨数据集市的概念、架构、类型、数据质量、扩展性、安全与隐私保护以及未来发展与挑战。 一、数据集市的概念 数据集市是一个面向特定业务场景的数据存储和组织形式,旨在提供高效的数据查询、分析和可视化功能。数据集市基于数据仓库技术,通过集中存储和管理结构化数据,为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支持。 二、数据集市的架构 数据源:包括各种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如关系型数据库、数据仓库、文件系统等。数据集成工具:用于从数据源抽取、转换和加载数据到数据集市中。数据存储与管理: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实现高效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数据查询与分析工具:提供可视化界面和工具,支持用户进行数据查询、分析和挖掘。 三、数据集市的类型 独立数据集市:独立于企业级数据仓库,自成一体,适合部门级数据分析。联邦数据集市:与企业级数据仓库相辅相成,通过联邦查询实现跨数据集市和数据仓库的数据分析。嵌入式数据集市:将数据集市的功能集成到企业级应用中,为用户提供即时的数据分析服务。 四、数据集市的数据质量

数据清洗:去除重复、错误和不一致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验证:通过规则和约束检查数据的合规性和正确性。数据标准化: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和转换,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数据质量监控:实时监测数据的变化和异常,及时发现并解决数据质量问题。 五、数据集市的扩展性 分布式存储与计算:采用分布式存储和计算技术,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和高效处理。可扩展性设计:模块化设计,可根据业务需求灵活扩展存储容量、计算能力和分析功能。水平扩展:通过增加节点数提高数据处理能力,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处理和高并发请求场景。垂直扩展:通过升级硬件设施增强服务器性能,提高单节点处理效率。混合扩展:同时采用水平扩展和垂直扩展策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优化配置。 六、数据集市的安全与隐私保护 访问控制: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限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权限和操作范围。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处理,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匿名化处理:通过对敏感字段进行匿名化处理,保护用户隐私和商业机密。安全审计: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日志分析,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法律与合规性: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确保数据的安全与隐私保护。 七、数据集市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集成更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智能化程度;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变化,数据集市将集成更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以提高数

数据集市设计原则

数据集市设计原则 数据集市(DM) 这里我们先回忆一下数据仓库的定义,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是一个面向主题的(Subject Oriented)、集成的(Integrate)、相对稳定的(Non-Volatile)、反映历史变化(Time Variant)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更多关于数据仓库的可以参考数仓架构发展史,而且前面我们也介绍了大量关于数仓建模这一块的内容,具体可以参考我们的专栏数仓建模方法论。 今天我们介绍一个在数仓中非常常见的概念——数据集市,数仓定义中的五个特性都值得一一仔细品味,随着你对数仓的理解加深,你对这个五个特性的理解也会更加全面。 首先数据仓库用于支持决策,面向分析型数据处理,它不同于企业现有的操作型数据库;其次,数据仓库是对多个异构的数据源有效集成,集成后按照主题进行了重组,并包含历史数据并且存放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一般不再修改。 什么是数据集市(DM)这里有一个词是主题,那就是我们集成后的数据,又按照了主题进行了划分,而面向主题划分出来的部分就是数据集市,也就是说数据集市是数据仓库的一个子集或者说是集成后的子集。 数据集市通常是面向部门的或者是部门级业务,或者是面向部门的主题的,举个例子例如在金融领域可能会有结算部门的数据集市、风控部部门数据集市、市场部门的数据集市、运营部门的数据集市,

这里的特点就是面向部门的,但是对于有的部门它的组织结构可能比较大,所以它所负责的业务线也有多个,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数据集市是面向部门的子业务,总之一句话,数据集市是面向主题的,一般公司的主题就是部门或者业务线。 这里还有一点要强调数据集市是作为我们数仓的一层,对外提供数据服务,当然提供服务的方式是有很多种的,但是最终我们是将数据集市层的数据提供出去的,也就是说这一层是面向用户的。 为什么要有数据集市 上面了解了什么是数据集市,接下来我们就看看一下为什么要有数据集市,开始之前我们线回顾一下前面的数仓建模分层理论,我们知道了数仓最简单的就是ODS+DM,但为什么我们还要分层,在文章中我们解释了分层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你忘记了可以看一下前面的文章。 这里我们知道了数据集市是数据仓库的子集,我们可以把分层看作是横向切分,那么数据集市就是竖向切分,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数据集市的划分也是为了更好的管理数仓和提高生产效率,但是这个还是有点抽象,下面我们再讨论一下为什么要做数据集市层。 灵活性 这里我们把数据集成也引入进来,从宏观上看一下从数据源到数据服务,整个数仓的存在形式是怎样的,当然这里我们是一个简化的图,我们主要反映出问题就行了。

中国集市的发展

中国集市的发展 中国集市作为中国传统的商业模式之一,自古以来就在中国的城市和乡村中扮 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中国集市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集市的发展现状、特点和影响,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集市的发展现状 中国集市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特点。首先,集市的规模和数量不断 扩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了大型的综合性集市,如北京的世贸天街、上海的南京东路步行街等。其次,集市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传统的露天市场逐渐被室内市场和购物中心取代,消费者在集市上可以购买到各种各样的商品和服务。再次,集市的经营主体也在不断变化。除了传统的摊贩,越来越多的商家和品牌也开始进驻集市,使得集市的商业氛围更加活跃。 二、中国集市的特点 中国集市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首先,集市是一个集中展示商品和交换货物 的场所。消费者可以在集市上找到各种各样的商品,包括食品、衣物、家居用品等。其次,集市是一个交流和社交的场所。人们可以在集市上与他人交流、交换意见和建立社交关系。再次,集市是一个文化和民俗的体现。中国各地的集市常常伴随着传统的民俗活动和文化表演,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参观者。最后,集市是一个经济的驱动力。集市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商品的交易,也为就业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机会。 三、中国集市的影响 中国集市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首先,集市促进了商品的流 通和交易。通过集市的平台,商品可以更加便捷地流通到消费者手中,提高了商品的销售量和市场份额。其次,集市带动了就业和创业机会的增加。集市的发展为摊贩、商家和服务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激发了创业的热情。再次,集

中国集市的发展

中国集市的发展 中国集市作为传统的商业形态之一,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集市不仅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更成为了文化交流、社交互动以及旅游观光的重要场所。本文将从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未来趋势三个方面,详细探讨中国集市的发展。 一、历史发展 1. 古代集市的兴起 古代中国的集市起源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的集市主要是为了方便商品交易和物资流通。随着国家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集市逐渐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一定规模和特色。 2. 明清时期的繁荣 明清时期是中国集市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著名的集市如扬州的东关市、杭州的河坊街等相继兴起。这些集市不仅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更是文化交流和社交活动的中心,吸引了大量商贾和游客。 3. 现代集市的转型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国的集市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型。传统的露天集市逐渐被室内市场和商业街所取代,商品种类和贸易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电子商务的兴起也对传统集市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二、现状分析 1. 规模和布局

目前,中国的集市规模庞大,涵盖了各个城市和乡村。大城市中的集市以商业街和室内市场为主,商品种类繁多,供应充足;乡村中的集市则以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为主,满足了当地居民的需求。 2. 功能和特色 现代中国的集市不仅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更具有多种功能和特色。一方面,集市是社交互动的重要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结识朋友、交流信息;另一方面,集市也是文化传承和展示的平台,各地的特色商品和传统手工艺品在集市上得到了展示和推广。 3. 持续创新和发展 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中国的集市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一些集市引入了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提供更加便利的交易环境;另一些集市则注重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打造了独特的品牌形象。 三、未来趋势 1. 电子商务与传统集市的融合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传统集市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电子商务也为传统集市带来了新的机遇。未来,集市可以与电子商务进行深度融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更加便利和多样化的购物体验。 2. 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 中国的集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可以成为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未来,集市可以通过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举办特色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3.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集市的发展

中国集市的发展 引言概述: 中国集市作为中国传统商业模式的一部分,一直以来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中国集市经历了许多变化,从传统的农贸市场到现代化的购物中心,集市的形态和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中国集市的发展。 正文内容: 1. 集市的历史演变 1.1 传统农贸市场的兴起:中国古代的集市主要是以农贸市场为主,人们在这里交换农产品和日用品。 1.2 城市化的推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集市逐渐从农村扩展到城市,形成了城市集市,商品种类也更加丰富。 1.3 现代化的崛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化的购物中心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集市,成为人们购物的主要场所。 2. 集市的经济作用 2.1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集市作为一个经济活动的场所,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并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 2.2 促进农产品流通:集市为农民提供了一个销售农产品的平台,使得农产品能够迅速流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2.3 促进商业交流:集市是商业交流的重要场所,商家和消费者可以在这里进行交流和洽谈,促进商业合作。 3. 集市的文化意义

3.1 传统文化的传承:集市作为中国传统商业模式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传 统文化,如民间艺术表演、传统手工艺品等。 3.2 社交交流的平台:集市是人们进行社交交流的重要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 结识新朋友,分享生活经验。 3.3 城市文化的展示:现代化的购物中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城市的文化特色,成为城市形象的一部分。 4. 集市的问题与挑战 4.1 环境卫生问题:传统集市存在环境卫生问题,如垃圾处理不当、卫生设施 不完善等。 4.2 竞争压力:随着现代化购物中心的兴起,传统集市面临着来自大型商场的 竞争压力。 4.3 信息不对称:传统集市信息传递不畅,消费者难以获取到最新的商品信息。 5. 集市的未来发展 5.1 创新商业模式:集市可以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如引入电子商务、打造特色 集市等,提升自身竞争力。 5.2 改善环境卫生: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提升集市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 5.3 保护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发展中,要保护好传统集市的文化特色,传承 和发扬传统文化。 总结: 中国集市作为中国传统商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历史的演变和现代化 的崛起。它不仅在经济上起到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产品流通的作用,还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社交交流的功能。然而,集市也面临着环境卫生问题、竞争压力

民俗学中集市的名词解释

民俗学中集市的名词解释 民俗学是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习俗、传统和文化的学科,它关注着人类群体的文化表现形式。在民俗学中,集市是一个重要而且常见的概念。集市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易场所和社交活动空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本文将对民俗学中集市的概念进行解释,并探讨其特点和重要性。 一、集市的概念和起源 集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市场形式,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集中进行商品交易、社交互动和文化传播的场所。尽管集市的定义可以因地域、历史和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特征是集中、临时和多功能的。集市可以追溯到古代,从中世纪开始,它在欧洲尤其普遍,并在全球各地广泛流传。 二、集市的特点和功能 1. 经济功能:集市是商品交易的重要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进行买卖和交换。集市通常聚集了来自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商贩,商品种类繁多,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此外,集市还有助于促进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流通,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 社交互动:集市不仅是经济活动的场所,也是社交互动的重要平台。人们可以在集市上结识朋友、交流信息,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故事。集市的活动还经常伴随着庆典、展览和演出等表演性的活动,以增进社区凝聚力和集体认同感。 3. 文化传承:集市作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在集市中,人们可以观察到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传统服饰、手工艺品、食物和娱乐活动等文化元素。这些传统的呈现不仅能够激发人们的文化自豪感,还有助于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 三、集市的类型和演变

1. 农贸集市:农贸集市是集市的最古老形式之一,它以农产品交易为主,通常设在农村或市区附近。这种集市不仅提供了农产品供应,也是农民与城市居民交流的重要场所。 2. 文化集市:文化集市强调文化传输和展示。在这种集市中,人们可以欣赏到传统音乐、舞蹈、手工艺品、绘画和文化表演等。文化集市有助于推广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吸引游客和参与者,促进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3. 网络集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虚拟集市逐渐兴起。在网络集市中,人们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参与交易和社交活动,无需实体空间。网络集市的出现不仅方便了人们的交易和社交,还创造了新的商业机会和经济模式。 四、集市的意义与纪念 集市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经济活动的场所,也是社交互动和文化传承的平台。通过参与集市,人们可以感受到社区凝聚力和集体认同感,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找到归属感。同时,集市还提供了一个了解他人、文化交流和跨界合作的机会,促进了社会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总结起来,集市作为民俗学中的重要概念,代表着人们对商品交易、社交互动和文化传承的需求。它具有丰富的特点和功能,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社区凝聚力和文化认同的形成。通过对集市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传统,并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于农村集市的功能及发展趋势的文献综述

关于农村集市的功能及发展趋势的文献综述作者:王景阁 来源:《速读·中旬》2016年第10期 摘要:在中国,乡村集市的发展有一个长期的历史,在整个农村地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农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学者们关于近期农村集市发展的研究较少。尽管改革开放至今农村集市一直在发展壮大,它在农村的基础地位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有越来越多新兴的商品交易形式出现,并且很受欢迎,以至于现在有的地方农村集市正在衰落乃至消亡。 关键词:农村集市;农村地区;集市功能 一、关于集市的概述 虽然不同的学者对集市有不同的描述和定义,但是大体上却是大同小异的。有的学者认为:集市指的是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形式,大多位于位置适中、交通便利的中心村镇、寺庙胜地和城镇边缘地区,是一种周期性的市场。 二、关于农村集市的起源 以前的学者主要研究了集市产生的原因、整理了我国农村集市在各个时期的发展过程及结果。然而近年来有一些学者对集市起源作了研究,如许檀在《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一文中对农村集市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作了研究探讨,指出,我国农村集市起源很早,至少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在唐宋时期得到了发展,但是它的大规模发展是在明清时代。胡新德也在其《集市贸易琐谈》中进一步指出,有规模组织的集市大概在殷、商时期出现。而张婧在《支撑与收容—北方农村集市个案研究》中指出,集市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这些研究,使我们对集市出现的必然性和集市的起源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三、农村集市的特点 关于农村集市的特点,樊卫宾、黄伯寅在《我国乡镇集市的现状及发展对策》(1997年第2期第17卷)一文中指出,农村集市具有四个特征即:周期性、传统性、自发性、专业性和综合性。而钟兴永也在《建国后湖南集市贸易的曲折发展》一文中对农村集市的特点做了描述,即农村集市的定期性、在城乡之间以路或街为集而形成的网络性、集市的交易双方基本上都是农民体现了农民的主体性、农民之间的交易直接性、农村集市规模较小、种类单一、农民自产自销体现了集市交易的自由性。 四、农村集市的功能

中国集市的发展

中国集市的发展 中国集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中国人民生活的重要场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集市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集市的发展情况,包括集市的历史背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历史背景 中国集市作为中国传统的商业模式,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在古代,集市是人们进行商品交换和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时间的推移,集市逐渐成为城市的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商贩和买家。 然而,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集市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随着大型商场和购物中心的兴起,传统的集市逐渐被商业化的购物场所所取代。许多传统的集市也面临着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等问题,导致集市的数量和规模逐渐减少。 二、现状 尽管面临着一些挑战,中国集市在近年来又浮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兴和发展。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农村经济的扶持政策。许多地方政府开始注重发展农村集市,以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现代化的中国集市再也不局限于传统的农贸市场,还涵盖了各种类型的市场,如文化创意市场、旅游商品市场、艺术品市场等。这些集市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便利的购物场所,还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消费者。 在城市中,中国集市也开始与现代商业相结合,形成为了新型的购物体验。许多城市将传统集市与购物中心相结合,创造了独特的购物环境和文化氛围。这种融合的模式既保留了传统集市的特点,又满足了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三、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集市的发展前景广阔,有着巨大的潜力。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城市 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于购物体验和文化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中国集市有机会成为满足这些需求的重要场所。 为了推动中国集市的发展,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加强对集市的 规划和管理,确保集市的合理布局和良好秩序。其次,鼓励创新和多样化,引入新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理念,提升集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此外,加强对集市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国集市也可以借助电子商务的力量实现更大 的发展。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集市可以拓展更广泛的市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同时,电子商务也可以为集市提供更多的销售渠道和推广机会。 总之,中国集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集市正在经历一次新的发展和复兴。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为中国集市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其成为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中国集市的发展

中国集市的发展 一、引言 中国的集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集市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集市的发展现状、特点和影响。 二、中国集市的历史 中国集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集市可以追溯到商代和周代。在古代,集市是人们交流、交易和社交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集市逐渐发展成为城市商业的中心。 三、中国集市的现状 1. 规模和数量:中国的集市数量庞大,遍布全国各地。根据统计数据,目前中 国有数以百万计的集市,规模从小型的农村市场到大型的城市集市不等。 2. 经营品种:中国的集市经营品种繁多,涵盖了农产品、家居用品、服装、电 子产品等各个领域。不同地区的集市还有各自的特色产品,例如四川的辣椒、云南的茶叶等。 3. 经营方式:中国的集市经营方式多样,既有传统的露天市场,也有现代化的 室内集市。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一些集市也开始尝试在线销售和电子支付。 4. 经济贡献:中国的集市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集市为农民提供了一 个销售农产品的渠道,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集市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便利的购物场所,推动了城市消费的增长。 四、中国集市的特点

1. 文化特色:中国的集市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集市上常常可以看到各种传统的表演和手工艺品制作。集市也是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之一。 2. 社交功能:集市是人们交流和社交的重要场所。人们可以在集市上结识新朋友,交流经验和信息。集市也是人们了解社会动态和民意的重要途径。 3. 价格优势:相比于大型商场和超市,集市上的商品价格通常更为亲民。这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前往集市购物,带动了集市的发展和繁荣。 五、中国集市的影响 1. 经济影响:中国的集市对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集市为农民提供了一个销售农产品的渠道,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集市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便利的购物场所,推动了城市消费的增长。 2. 社会影响:集市作为人们交流和社交的场所,对社会交流和社会联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集市也是人们了解社会动态和民意的重要途径,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3. 文化影响:中国的集市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集市上常常可以看到各种传统的表演和手工艺品制作。集市也是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之一,对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六、总结 中国集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中国集市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对经济、社会和文化都有着积极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信中国的集市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不断创新和发展。

明代的集市

【数据库】文史哲全文数据库(1951-2004) 【文献号】636 【摘要】内容提要:明代的集市在不同地区有不... ,又分为许多类型。自明初以来,由于社会安定... ,集市数目和开市日期明显增多,集市贸易日趋繁荣。明王朝十分重视集市的管... 则统称为镇市或市镇。明代的集市,由于开市的情... 器市、毡货市、山货市等。此外,还有明王朝特设的与北方蒙古... 二、集市的发展明初,朱元璋为巩固其统... 时还是不定期集市,到明末清初,七峪店等已发... 历年间,开市次数有了明显的增加。县市每逢一... 化,同时,也有力地表明了集市贸易的发展。(【分类】史学 【标题】明代的集市 【作者】韩大成 【期号】198706 【总期号】183 【页码】17 【正文】内容提要:明代的集市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因开市情况、贸易规模、贸易参加者以及所 在地区的不同,又分为许多类型。自明初以来,由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社会分工日益扩大和商品经济逐渐发展,集市数目和开市日期明显增多,集市贸易日趋繁荣。明王朝十分重视集市的管理,并制定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如:官府确定集市地点,规定开市日期,统一斛、斗、秤、尺,管制物价,严禁诈骗,等等。集市对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起着积极作用,并密切了城乡之间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一、集市的名称与类型集市,是人们贸易有无和商贾凑集的场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占着比较重要的地位,是城市店铺贸易的补充。 由于地区的不同,对集市的称谓也不完全一样。其中两广与江西、福建等地,或称集市为墟;山东、河南、陕西、山西、北直隶等地,则称之为集;四川部分地区称集市为亥;云贵地区或称之为街子,或称之为场;江南、浙江、湖广等地称较小的集市为市,规模较大且设有官署者为镇;但有的则统称为镇市或市镇。 明代的集市,由于开市的情况不同,约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不定期市:这是集市中最原始的形式。这种集市既没有固定的店铺,也没有固定的集期。 如河南南阳府内乡县的丹水店、菊花店等等。成化年间,因“坐落偏僻,物货不辏,乃听居民随处随时相互贸易,不以集拘”(成化《内乡县志》卷2《食货略•市集》)。可见这种集市,是经济不发达的产物,交换只是偶然的进行,因此,也就谈不到什么固定的集期。 (二)半定期市:也是比较原始的集市贸易形式。它与前者的区别,就在于规定了一个大致的 贸易时间。尽管还不很具体,但比前者应该说是一个进步。如山西潞城的微子店,就属于这一类型。 据天启年间的记载:这里以秋夏登禾日贸易,任民便也”(天启《潞城县志》卷2《建置志・店市》)。也就是说,这里的贸易只限于秋夏庄稼收获后进行,但却没有规定确切的开市日期。 (三)定期市: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集市贸易形式。这种集市有固定的集场和集期。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状况不同,集期也不一样。或一旬一二次,或三四次;或单日集,或双日集。 (四)常市:又称日市。这是比较发达的集市贸易形式。它与前几种集市的不同之处,在于有 固定的店铺,而且交易每天都在进行,没有间歇。如陕西朝邑县的赵渡镇,工贾骈@(1),月无间日”(天启《同州志》卷3),“盖称日市焉”(万历《续朝邑县志》卷1《地形志》)。又山东章邱县的郝家庄,也是“每日集”(万历《章邱县志》卷14《风土志》);河南柘城县的关厢集,“原间日一集”,正德五年,易为常市”(嘉靖《柘城县志》《地理志•市集》)。 其次,由于集市贸易的规模数量不同,又有大市(或称大集)、小市(或称小集)和会之分。大市一般是指贸易规模数量较大、赶集人数较多的集市;小市恰恰相反。大市与小市,有时是 指两个不同的集市,如保定府蠡县乡间十九个集市中,有三个是大集,其余为小集。有时,大市、小市又是指同一集市的不同集期,一身而二任焉。如陕西西安府华阴县的岳镇,万历时其集期:“四八日仍旧,盖以初七、初□、十七、二十三,谓之小集”(万历《华阴县志》卷1《舆地•市镇》); 又弘治年间,畿南保定府易州官街东西二市,“三日一小市,五日一大市”(弘治《易州志》卷5《街坊•镇集》)。 在这里,还要附带提及的是“会”。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集市贸易形式。“会”有两种形式:一是指庙会(下面还要单独叙述),一是指集市上一般集期之外的特别集期,即每隔几个集期之后,有“会” 一次。所谓“积日曰会”,就是指的这种情况。如陕西西安府华州的赤水镇,间日一集,每逢三日则一会;东关则每逢四日一会(隆庆《华州志》卷4)。会的贸易要比一般集市贸易繁盛。所以,隆庆《华州志》上说:“凡会,

国内外集市研究综述

国内外集市研究综述 李子娟 【摘要】The scholars have always concerned on researches of periodic markets.Foreign researches have shifted to behavior field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Domestic researches also expand to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multidisciplinary field studies more than the historical origin,the space-time structure,function and so on.This paper aims to further sort out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es on the periodic markets,and makes some relevant comments.%关于集市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比较关注的领域。国外研究已从注重理论研究向行为研究延伸;国内研究从集市的历史形成、时空结构、功能等向影响因素及多学科综合领域拓展。本文就国内外有关集市研究的成果做了进一步梳理,并进行了相关述评。 【期刊名称】《科技和产业》 【年(卷),期】2011(011)012 【总页数】5页(P155-159) 【关键词】集市;国内外研究;研究述评 【作者】李子娟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13.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