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期中考试题

政治经济学期中考试题
政治经济学期中考试题

一、判断题

1.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生产资料是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称,是物质资料生

产的客观条件。3.劳动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所进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它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主观条件。4.在阶级社会里,人们的生产关系是以阶级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5.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上,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消费品的消费是劳动力的再生产。6.在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上,生产决定消费,决定着消费的对象和消费的方式。7.在消费对生产的作用上,消费在两方面制约着生产。一方面,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得以最后完成其为产品。另一方面,消费还为生产创造出动力。从这种意义上讲,消费又决定着生产。8.对于一个劳动者来说,生产和消费是一个生产过程的两个环节。生产是这个过程的起点,消费是它的终点。消费把生产的产品消费掉,把自己的劳动力再生产出来。9.就社会生产来说,生产者生产出产品之后,这个产品就独立于生产者之外而存在着,生产者要占有产品,就要经过分配。马克思说:“在生产者和产品之间出现了分配,分配借社会规律决定生产者在产品世界中的份额,因而出现在生产和消费之间。”10.分配处于生产与消费之间,但是分配也并不独立于生产之外。有两种分配:一种是产品的分配;另一种是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这两种分配和生产的关系也不相同。在产品分配上,是生产决定分配;在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的分配上,是分配决定生产。11.交换有两种,一种交换属于生产的交换,包含在生产过程之中;另一种是产品的交换,它是由生产决定的。12.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构成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它们之间是孤立的,彼此各自成为整体,互不联系。13.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14.政治、法律、宗教、文学、艺术、社会意识等社会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有反作用,它能够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但不能促进。15.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对抗阶级的消灭,人们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能够自觉地调节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16.在阶级社会中,一种新生产关系完全代替旧生产关系,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代表新的生产力的阶级要求改变旧的生产关系,而反动的统治阶级总是要维护旧的生产关系。因此,新兴阶级必须经过革命斗争并取得胜利,建立起自己的政权,新的生产关系才能取得统治地位。17.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对抗阶级的消灭,人们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能够自觉地调节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18.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可以决定生产力。19.劳动者劳动过程中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区分并非只对资本主义是有意义的,而是适用于一切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不同的是,由于不同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剩余劳动时间及其劳动成果占有和支配状况有很大不同,从而劳动者对剩余劳动成果的索取权利有很大的不同。20.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无数资本家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二、填空题

1.生产方式即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方式。包括两个方面:和。

2.是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界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即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总是要相

互结成一定的关系。

3.在人类历史上,相继出现过、、、和五种生产方式。

4.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第一生产力。

5.生产关系分为四个方面或四个环节,即、、和。

6.生产关系是由决定的。它的变化和发展也是由发展的状况决定的。

7.决定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的主要因素有:()、商品价格和()。

8.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

9.马克思从()和()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10.把劳动者的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所有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我们通常称其为()。

11.商品价值形式发至的结果就是产生了()。

12.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生产()的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是生产()和()的过程。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所在。

13.在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可以区分为两个部分:()与()。在()为自己劳动,再生产

劳动力价值;在()创造剩余价值。

14.资本在生产过程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一部分以()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以()形式存在。因此可将资本区

分为()和()。

15.()是指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

价值。

三、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是()A.劳动价值学说 B.货币学说C.资本积累学说 D.剩余价值学说

2.下列哪个经济规律在人类各个社会阶段都起作用()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剩余价值

规律 C价值规律 D按劳分配规律

3.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能够()A.改造经济规律 B.利用经济规律C.创造经济规律 D.

消灭经济规律

4.在社会生产过程的诸环节中,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5.解决商品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A货币的出现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划分 C商品交换

的实现 D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

6.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表现的是商品的()A. 价格 B.价值 C.

使用价值 D.交换价值

7.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A观念上的货币 B 现实的货币 C足值的金属货币 D纸币

8.货币用来支付租金、利息、工资和赋税,是执行哪个功能:()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

付手段

9.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A私人劳动为尺度 B简单劳动为尺度 C抽象劳动为尺度 D社会劳动为

尺度

10.决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因素是()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 C产品

的分配形式 D生产力水平的状况

11.下列生产资料中属于劳动资料的是()A原料 B辅助材料 C燃料 D机器设备

12.在20尺布=1件上衣的公式中,20尺布处于()A. 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一般价值形式 C. 扩大

的价值形式 D.等价形式

13.金属货币所以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A 金银天然是货币 B它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具有价值 C

金银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D它是价值的符号

14.以下关于价值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它是在几个社会中都起作用的规律 B. 它是资本主义特有

的经济规律C. 它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D.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起作用

15.在价值形式的发展中,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贵金属表现出来的价值形式是()A简单价值形式 B扩大价

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16.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规定与其他商品的不同地方还在于()A它由劳动时间决定 B它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

定 C它包含一个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D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17.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A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B与商品价格

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正比 C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正比 D 与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18.通货膨胀是指()A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B纸币的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C纸币发行量<国家范围内拥有的金属货币量 D纸币的发行量>国家范围内拥有的金属货币量

19.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A. 流动资本之比 B.不变资本之比 C.固定资本之比 D.可变资本之比

20.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既定的情况下,剩余价值量()A与预付资本量成反比 B与预付的不变资本量

成反比 C与预付的可变资本量成正比 D与预付的不变资本量成正比

2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C. 增

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D. 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22.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A降低劳动力价值 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D

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23.假定工人劳动力价值为6元,每小时劳动创造价值1元,工作日12小时,当劳动力日价值下降为3元时,

剩余价值率的变化为()A从100%降至300% B从100%上升至200% C从100%上升至300% D从100%上升至400%

24.劳动力成为商品的:()A一切社会经济制度共有的 B简单商品经济的前提 C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的决

定性条件 D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

25.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C靠延长工

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D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26.价值增值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指:()A工人生产剩余价值的

时间 B工人创造新价值的时间 C工人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D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27.资本流通公式是:()A W-G-W B G-W-G C W-G-W-G D G-W-G-W

28.价值形式的发展顺序是:()A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

形式、简单价值形式、货币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C货币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D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29.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A劳动力成为商品B.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C. 工人的劳动时间必

须超过一定点D. 价值增殖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30.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A. 创造劳动力的价值 B. 转移劳动力价值C. 创造剩余价

值 D. 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31.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完全确立:()A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B资本原始积累 C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D 产业革命

32.价值增殖发生在:()A商品交换过程中 B货币本身 C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 D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33.有关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A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可以创造新价值 B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者的活劳动 C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在生产结束后消失或形成新的使用价值 D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创造的新价值包括自身价值和剩余价值

34. 剩余价值是由谁带来的:()A全部资本 B不变资本 C可变资本 D劳动力价值

四、多项选择题

1.社会生产力()A.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和水平 B.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C.包括生产中物的因

素和人的因素 D.其发展水平由生产关系决定E.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商品是()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C.有价值但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

产品 D.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E.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3.加工工业企业中的劳动资料包括:()A生产工具 B厂房、仓库 C道路、管道 D燃料 E土地

4.在一只羊=20斤米的等式中:()A羊的价值在米的商品上相对表现出来 B羊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 C羊处于

相对价值形式上 D米的价值在羊的商品上表现出来 E米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

5.分析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中可以看出:()A作为资本的货币与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作用是不同的 B

资本流通的目的和商品流通的目的是不同的 C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D资本带来剩余价值与价值规律在形式上是矛盾的 E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6.剩余价值量等于()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乘积 B剩余价值率与不变资本的乘积 C剩余价值率与预付

资本的乘积 D剩余价值率与所费资本的乘积

7.资本主义个别企业的超额利润通常是()A暂时的 B长期的 C在个别企业采用新技术时产生的 D在企业

普遍采用新技术后消失的 E绝对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8.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总量的方法有()A增加雇佣工人的数量 B压低工人的工资 C延

长劳动时间 D提高劳动生产率 E提高劳动强度

9.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实质是()A劳动生产率提高 B商品价格降低 C财富在资本家手中积累 D贫困和

失业在无产阶级一方积累 E剥夺者被剥夺

10.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系决定生产力 C生产关系是矛盾的

主要方面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反作用 E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

11.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中()A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B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

提 C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未前提 D没有价值的东西必定没有使用价值 E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两个不同的物品

12.商品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是()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实质 C交换价值是

决定价值的唯一依据 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 E商品价值量决定交换价值的比例

13.商品流通过程和资本流通过程的区别表现为()A运动的目的不同 B运动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C运动过程中

的媒介物不同 D运动过程所反映的经济关系不同 E运动的顺序不同

14.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A自给自足的经济 B封闭型的经济 C保守型的经济 D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

经济 E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

15.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A以市场交换为目的 B生产力高度发达 C存在社会分工 D社会分工者之

间存在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

16.商品的二因素:()A价值 B交换价值 C使用价值 D价格 E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

17.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A简单劳动 B复杂劳动 C抽象劳动 D具体劳动 E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18.商品价值包括:()A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 C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 D

劳动力价值 E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

19. 当货币具有了支付手段职能后,决定货币流通量的因素有()A. 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B. 赊销商品价格总额

C. 到期支付总额

D. 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

E.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20.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A. 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B. 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C. 能够创造出生产资料的价值D. 能够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E. 能够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21.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主要表现在()A.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B. 人们既不能消灭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C. 人们在客观的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D. 人们可以利用经济规律能动的改造世界E. 经济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

22.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资本可区分为()A.不变资本 B.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 D.流通资本 E.流动资本

2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A与劳动强度成正比 B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C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与劳动复杂程度成正比 E与劳动强度成正比

24.等价形式的特点是:()A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B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C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D价值成为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 E抽象劳动成为具体劳动的表现形式

25.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是因为:()A金银质地均匀、体积小 B金银价值大 C金银便于分割、易于携带 D金银具有充当货币材料的天然优点 E金银在自然界早已存在

26. 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A“圈地运动“,强占农民租地,捣毁农民住宅 B暴力手段在海外推行殖民主义,掠夺殖民地的金银财富 C贩卖奴隶和毒品,进行殖民贸易 D在国内发行国债、增加税收、保护关税 E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

27. 劳动力作为商品,其价值由()决定。A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生产满足劳动者生存的生活资料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满足劳动者生存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劳动者的工资 E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28. 影响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总量的因素有:()A剩余价值 B剩余价值率 C总资本 D不变资本 E可变资本

五、计算题

1.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如果通过延长工作日至10小时,在必

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剩余价值率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增加了多少?减少了多少?

2.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工作日8小时,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通过工人阶级的反抗,将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到2个小时。假定工作日长度不变,剩余价值率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提高多少?降低多少?

3.某纺纱厂,假定纺纱机和纱锭只参加一次生产过程就在实物形态上全部损耗掉。工人每天劳动6小时,

生产10斤棉纱,消耗的生产资料包括:10斤棉花,价值10元,纺纱机及纱锭,价值2元,劳动力价值

3元。

问题(1):资本家每天需要预付资本多少元?其中不变资本多少?可变资本多少?

假设工人一天劳动6小时,创造的价值恰好可以弥补资本家预付的可变资本。

问题(2):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假设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时间,使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

问题(3):资本家每天需要预付资本多少元?其中不变资本多少?可变资本多少?

问题(4):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多少?

4.假定皮鞋工业部门一个工人每天劳动8小时,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生产皮鞋2双,消耗生产资料价值

16元,工人一天创造的新价值8元。

问题(1):每双皮鞋的社会价值多少?

问题(2):资本家每天获得剩余价值多少?

如果个别皮鞋厂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即工人劳动8个小时可以生产4双皮鞋。

问题(3):每双皮鞋的个别价值多少?

问题(4):工人劳动一天创造的新价值是否有变化?

问题(5):资本家每天获得剩余价值多少?超额价值多少?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心得:马政经的复习最主要的是搞清每个概念所包含的意 思。 把老师讲的习题和课后的每一道练习题做会,多做几套练习题就没啥大问题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主要环节是() ①购买、生产、销售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③循环、周转、社会资本再生产④危机、萧条、复苏、咼涨 2.马克思说,()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①劳动价值②剩余价值③劳动二重性④平均利润 3.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③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④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 盾 4.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因此() 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少,价值总量不变 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值总量增加 ③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不变 ④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增加 5.在商品交换中,商品价格是以() ①买卖双方讨价还价为基础②商品供求关系为基 础 ③商品的效用大小为基础④商品的价值为基础 6.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和直接动机是() ①追逐相对剩余价值②追逐绝对剩余价值 ③降低劳动力价值④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7.“1只绵羊= 5克黄金” ,从价值形式发展阶段来看,它属于() ①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②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③一般的价值形式④货币形式 8.资本积累的实质是()

①以暴力剥夺小生产者,把社会财富集中到资本家手中 ②不断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和生产规模,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③资本家通过节制享受欲望来发展社会生产 ④资本家靠辛勤劳动发家致富9.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①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②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③生产资料的实现问题④消费资料的实现问题 10.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①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②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③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④工人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1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①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②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③它们在生产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④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 12.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 ①总资本的大小②不变资本的大小 ③可变资本的大小④生产规模的大小 13.下列生产要素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①厂房、设备②原料③燃料④劳动力 1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①生产资料的私有制②商品的自由交换 ③劳动力成为商品④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职能 15.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商品价值中() ①c+v+m都是在这次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 ②c+v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 ③c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v+m是新创造的价值 ④c是不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v是可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 16.产业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 ②人口增长的必然规律③资本主义的产业后备军

政治经济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测试(闭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生产力是() A、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B、生产物质的能力 C、创造新产品的能力 D、人们发现并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商品与货币的关系 B、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C、政治与经济运动的关系 D、世界经济走向 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A、研究生产力的内容和要素 B、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进行批判 D、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4、社会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

由()关系组成的体系。 A、生产、分配、占有、消费 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C、分配、占有、交换、消费 D、生产、交换、盈利、消费 5、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 A、一般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货币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7、资本积聚() A. 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 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 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 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8、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 A. G—W…P…W’—G’ B. W…P…W’

多项选择题(32分) 1、货币是() A、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B、一种特殊等价物 C、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具有流通手段的金属 2、货币的职能有()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F、国际货币 3、影响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有() A、竞争规律 B、供求规律 C、盈亏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4、生产社会化,是指() A、劳动过程本身的社会化 B、由分散的小生产者转化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

政治经济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测试(闭卷) 考试时间: 90 分钟 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20 分) 1、生产力是() A、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B、生产物质的能力 C、创造新产品的能力 D、人们发现并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商品与货币的关系 B、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C、政治与经济运动的关系 D、世界经济走向 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A、研究生产力的内容和要素 B、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进行批判 D、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4、社会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由()关系组成的体系。 A、生产、分配、占有、消费 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C、分配、占有、交换、消费 D、生产、交换、盈利、消费 5 、1只绵羊= 2 把石斧表示的是() A、一般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货币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7 、资本积聚() A.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8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 A. G— W?P? W’— G’ B. W? P? W’— G’·G— W

C. P? W’G’·G—W?P D. G’— W? P? W’ ) 9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 a 、价值手段与流通 手段 b、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 c、储藏手段与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 10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 D.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二、多项选择题(32 分) 1、货币是() A、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B、一种特殊等价物 C、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具有流通手段的金属 2、货币的职能有()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F、国际货币 3、影响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有() A、竞争规律 B、供求规律 C、盈亏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4、生产社会化,是指() A、劳动过程本身的社会化 B、由分散的小生产者转化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过程 C、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D、生产工具的社会化 E、生产过程的社会化 F、产品的社会化 5、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经济危机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的货币职能是()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本学期所讲内容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商品理论与商品经济 ●第三章货币理论与通货膨胀 ●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剩余价值的创造 ●第五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六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 ●第七章经济运行机制 考试题型及分值安排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复习重点内容 (一)名词解释(共33个)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国际储备货币 ●剩余价值率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成本价格实际工资 ●产业资本生产价格 ●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 ●商业利润通货膨胀 ●自然垄断行政垄断 ●虚拟资本有价证券 ●政策银行投资银行 ●经济利润正常利润 ●消费者均衡边际产量 ●边际成本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均衡宏观调控 ●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 (二)各章节复习要点 ●1。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简史: ●最早提出“经济”一词的人、最早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的人、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标志、古典经济学家的代表作及主要思想。 ●2。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 ●3。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 ●4。货币的职能。 ●5。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流通规律。

●6。现代纸币制度的主要特征。 ●7。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8。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9。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10。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11。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利润的。 ●12。平均利润是如何形成的? ●13。商业资本独立存在的作用。 ●14。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 ●15。生产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16。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7。生产集中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18。垄断形成的根源。 ●19。自然垄断行业的特征。 ●20。垄断促进经济效率提高的可能性。 ●2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2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 ●23。当代资本主义生命力延续的原因。 ●24。资本主义国有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2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6。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27。宏观经济总量失衡的类型及表现。 ●28。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与主要手段。 ●29。中央银行执行国家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国际金融新编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按照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则汇率变动 情况为(C) A外汇汇率下降B本币汇率上升 C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D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2、国际储备最基本的作用是(C) A干预外汇市场B充当支付手段 C弥补国际收支逆差D作为偿还外债的保证 3、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B) A固定汇率制B浮动汇率制 C钉住汇率制D联合浮动 4、如果一国货币贬值,则会引起(D) A有利于进口B货币供给减少 C国内物价下跌D出口增加 5、下列关于升水和贴水的正确说法是(C) A升水表示即期外汇比远期汇率高B贴水表示远期外汇比即期汇率高C升水表示远期外汇比即期汇率高D贴水表示即期外汇比远期外汇低6、国际贷款最重要的基础利率是(A) A伦敦同业拆借利率B纽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 C美国优惠利率D纽约同业拆借利率 7、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资本流动总的情况,主要反映在该国国际收支 平衡表的(D) A经常项目中B储备与相关项目中 C平衡项目中D资本金融账户中 8、一国外汇储备最主要的来源为(B) A资本项目顺差B经常项目收支顺差 C官方储备增加D错误与遗漏减少 9、一国调节国际收支的财政货币政策属于(A) A支出变更政策B支出转换政策 C外汇缓冲政策D直接管制政策

10、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为(D) A自由浮动汇率制B可调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C固定汇率制D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1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标准格式中的国际收支差额是(D) A经常项目与长期资本账户之和 B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之和 C经常项目与短期资本项目之和 D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及错误和遗漏之和 12、汇率的标价采用直接标价法的国家是(B) A英国B中国C美国D澳大利亚13、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D) A实现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可兑换 B实现经常项目下人民币有条件可兑换 C实现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 D使人民币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 14、欧洲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发行条件是(D) A记名发行B采用固定利率 C利率与欧洲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相似D利率与欧洲定期存单相似15、造成国际收支长期失衡的是(A)因素。 A经济结构B货币价值C国民收入D政治导向16、固定汇率制(A) A有利于消除进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 B有利于本国货币政策的执行 C不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 D不利于稳定外汇市场 17、根据国际借贷理论,一国货币汇率下降是因为(D) A对外流动债权减少B对外流动债务减少 C对外流动债权大于对外流动债务D对外流动债权小于对外流动债务18、在固定价格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A) A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有效B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有效

(完整word版)政治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生习题 一、单选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关系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生产方式 D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2.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更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基本经济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 3.商品是() A劳动产品 B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C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D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A商品的效用决定的 B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5.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成正比 C.没有关系 D .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6.价值形成发展到货币形式以前顺次经过() A.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B.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 D.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7.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 A具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具有价值 C是金银 D能够分成若干等份 8.观念上的货币可以作为() 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 9.在1只羊=2把石斧的价值形式中,2把石斧是() A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 B处在等价形式上 C既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又处在等价形式上 D处在一般等价形式上 10.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条件是() A出现了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B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 C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 D经过商品交换 11.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12.简单商品流通公式是 ( ) A.W-G-W’ B.G-W-G’ C.G-G’ D.G-W…P…W’-G’ 13.资本的总公式是() A.W-G-W’ B.G-W-G’ C.G-G’ D.G-W…P…W’-G’ 14.分析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指明价值增殖产生的具体所在() A.发生在G-W购买阶段的货币上 B.发生在W-G售卖阶段上 C.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上 D.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15.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作者:Jessie已被分享19次复制链接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 分)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2、作为价值实体的劳动是(抽象劳动)。 3、准确反映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程度的指标是(剩余价值率)。 4、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垄断经营有限的较优等土地);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5、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是(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问题)。 6、在股份制中,实行一股一票,体现的是(出资者)主权;在合作制中,实行一人一票,体现的是(劳动者)主权。 7、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是由其(处于主体或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决定)。 8、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公司制企业)。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改变原有的价值量,因而被称为不变资本。另一部分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是可变资本。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新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由于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会发生价值增值,所以被称为可变资本。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基本方式。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即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增大其总额的一种方式。而资本集中则是由若干分散的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的过程。 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的区别在于:(1)资本积聚以资本积累为基础,因而单个资本增大的同时,也使社会总资本增大;而资本集中是原有资本的重新组合,虽然使单个资本变大,但不能使社会总资本增大。(2)资本积聚的规模和速度最终受到原有资本积累速度和社会财富增长限制,因而其增长是缓慢的;而资本集中可以不受资本积累速度的限制,可以在较短时间有效资本合并为大资本,所以增大速度很快。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总产量(包括商品和服务)和生产能力的增加。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产值的变动率来衡量。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一般用人均收入水平来衡量。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相比包括的内容更丰富,它除了收入水平的变动,还涉及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市场范围等方面的变动。 4、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一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它是指国家境内投资的生产资源所生产的总产出量。而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年内一国居民所拥有的投入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这两个概念都是衡量一国一年内经济总量变动的指标,但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国家国土范围内的生产总量,其中包括外国投资者在一个国家的投资

国际金融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第一章 P32 5.如果你以电话向中国银行询问英镑兑美元的汇价。中国银行答道:“10”。请问:(1)中国银行以什么汇价向你买进美元 (2)你以什么汇价从中国银行买进英镑 (3)如果你向中国银行卖出英镑,使用什么汇率 解:(1)、买入价;(2)、卖出价;(3)、买入价 2 .某银行询问美元兑新加坡元的汇价,身为交易员的你答复道“”。请问,如果该银行想把美元卖给你,汇率是多少? 解: 3 某银行询问美元兑港元汇价,身为交易员的你答复道:“1美元=10港元”,请问: (1)该银行要向你买进美元,汇价是多少 (2)如你要买进美元,应按什么汇率计算 (3)如你要买进港元,又是什么汇率 解:(1)、(2)、(3)、 4 .如果你是ABC银行交易员,客户向你询问澳元兑美元汇价,你答复道:“90”。请问:(1)如果客户想把澳元卖给你,汇率是多少 (2)如果客户要买进澳元,汇率又是多少 解:(1)、(2)、 5.如果你向中国银行询问美元/欧元的报价,回答是“”,请问: (1)中国银行以什么汇率向你买入美元,卖出欧元? (2)如果你要买进美元,中国银行给你什么汇率? (3)如果你要买进欧元,汇率又是多少? 解:(1)买入价 (2)、 (3)、 1、我国负责管理人民币汇率的机构是B A.国家统计局 B.国家外汇管理局 C.国家发改委 D.商务部 2、法定升、贬值(revaluation, devaluation)在下列哪种货币制度下存在BCD A浮动汇率制度B.布雷顿森林体系C.金本位制度D.固定汇率制度 3、无论在金本位制度下,还是在纸币制度下,汇率都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它们是BD A.一国金融体系的结构 B.货币购买力 C.外汇交易技术 D.货币的供求关系 4 、下列因素中有可能引起一国货币贬值的因素有:AB A.国际收支逆差 B.通货膨胀率高于其他国家 C.国内利率上升 D.国内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 5 、利率上升引起本国货币升值,其传导机制是AC A.吸引资本流入 B.鼓励资本输出 C.抑制通货膨胀 D.刺激总需求 6、外汇与外国货币不是同一个概念。外汇的范畴要大于外国货币Y 7、美元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因此,美元对其他所有国家货币的报价都采用的间接标价法。N 8、一国货币如果采用直接标价法,那么,汇率的上升就意味着本币的升值。N 9、一国货币如果采用间接标价法,那么,远期汇率大于即期汇率,就意味着该货币远期贴水。Y 10、客户从银行手中买入或者向银行卖出外汇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前者为买入价,或者为卖出价,买入价和卖出价之间的价差是银行的经营费用和利润。N 11、因为实际汇率剔出了不同国家之间的通货膨胀差异,因而比名义汇率更能反映不同货币实际的购买力水平。Y

最新政治经济学期末模拟试题合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经济规律 2、超额剩余价值 3、资本集中 4、资本有机构成 5、成本价格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入表格内。) 1、在简单价值形式“1只绵羊=2把斧子”中() A、斧子处于等价形式,是一般等价物 B、绵羊处于等价形式,是一般等价物 C、斧子处于等价形式,是个别等价物 D、绵羊处于等价形式,是个别等价物 2、假定出现Ⅰ(1600V+1600m)>Ⅱ3000C,这时社会资本() A、只能进行简单再生产 B、有可能进行扩大再生产 C、既不能进行简单再生产,也不能进行扩大再生产 D、再生产只能在萎缩状态中进行 3、反映预付可变资本增殖程度的是() A、剩余价值率 B、年剩余价值率 C、利润率 D、平均利润率 4、当投入劳动量不变,但遭受自然灾害时,会造成() A、农产品的使用价值量下降,单位产品的价值上升 B、农产品的使用价值量下降,单位产品的价值下降 C、农产品的使用价值量不变,单位产品的价值下降 D、农产品的使用价值量下降,单位产品的价值不变5、农业资本家总是力争签订长期租约,土地所有者则力求签订短期租约,这是为了争夺() A、级差地租Ⅰ B、级差地租Ⅱ C、平均利润 D、绝对地租 6、在资本的各种具体形态中,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资本形态是()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借贷资本 D、农业资本 7、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 A、剩余价值率的存在为前提 B、年剩余价值率的存在为前提 C、利润率的存在为前提 D、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 8、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A、工人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B、不变资本的产物 C、可变资本的产物 D、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大学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卷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大一上学期) 一、填空 1、商品的价值量是什么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 3、单位商品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成反比) 4、资本的概念(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5、产业资本连续循环两个必要条件(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6、年剩余价值的概念(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 7、借贷利息量是在(0)和(平均利润)之间。 8、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创业利润、个人联合)来实现统治的。 9、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是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价格之差。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11、生产产品的劳动二重性和二因素的关系(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1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 13、工资的本质(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1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15、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I(v+△V+m/v)=II(c+AC))。 16、生产价格=成本+(平均利润)。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18、租种劣等土地的资本家需要缴纳(绝对地租),租种优等土地的资本家要缴纳(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租种中等土地的资本家要缴纳(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 19、金融寡头在政治上(个人联合)实现其统治的。 20、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在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发生作用不同)。 周转方式不同分为(固定和流动资本)。 2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 22、具有占有和创造剩余资本是(产业资本)。 23、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卷(B)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卷(B) 试卷说明:本试卷共有六大题,47小题,满分100分。请将答案全部按规定填写到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不同的商品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说明这两种商品必定具有在质上相同的东西。这个同质的东西就是商品的() A 供求关系 B 使用价值C价值 D 效用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 A 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 经济规律 D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3、资本总公式是() A W—G—Wˊ B G—W—Gˊ C G—W—G D G—Gˊ 4、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按照顺序先后采取了() A 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B生产资本、货币资本、商品资本 C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 商品资本、生产资本、货币资本 5、垄断资本在国外设立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是 A生产资本输出 B 对外经济援助 C 政治上控制输入国 D 借贷资本输出 6、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A 生产 B 交换C分配 D 消费 7、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发生流通中货币量持续地严重过多或过少现象直接原因是() A 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能使货币在世界范围内 B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能自觉地调节货币流通量 C 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能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 D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能自觉地对货币需要量进行科学预测流通,从而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8、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赢利,就必须使自己生产商品的() A必要劳动时间等于剩余劳动时间 B 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 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9、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在被使用时() A 只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 B 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C能把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 D 把全部使用价值消费掉 10、垄断组织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依靠其垄断地位而规定的市场价格是 A 生产价格 B 成本价格 C 垄断价格 D 内部价格 11、以下属于某一社会经济制度特有的经济规律是() A 价值规律 B 货币流通规律 C 剩余价值规律 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2、资本周转速度与() A 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B 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C 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D 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13、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与剩余价值的关系是() A 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小于剩余价值 B 资本家的个人消费等于剩余价值

国际金融期末试题试卷及答案

国际金融期末试题试卷及 答案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本科)模拟试卷(第一套)及答案 《国际金融》试卷 开课单位:经济与贸易系,考试形式:闭卷,允许带计算器入场 一、名词解释(共 15 分,每题 3分) 1 汇率制度 2 普通提款权 3 套汇业务 4外汇风险 5欧洲货币市场 1、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真变动的基本规定。 2、普通提款权:是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需要弥补国际收支赤字, 按规定向基金组织申请贷款的权利。 3、套汇业务:是指利用同理时刻在不同外汇市场上的外汇差异,贱买贵卖,从中套 取差价利润的行为。 4、外汇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心的外向计划或定值的债权债务、资产和负债,由 于有关汇率发生变动,使交易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遭受经济损失的一种可能性。 5、欧洲货币市场:是指经营欧洲货币的市场。

二、填空题(共 10 分每题 1 分) 1、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 2、现货交易是期货交易的,期货交易能活跃交易市场。 3、按出票人的不同,汇票可分为和。 4、国际资本流动按投资期限长短分为和两种类型。 5、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和是各国的储备资产。 三、判断题(共 10 分每题 1 分) 1、出口信贷的利率高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 2、短期证券市场属于资本市场。() 3、国际储备的规模越大越好。() 4、国际借贷和国际收支是没有任何联系的概念。() 5、信用证的开证人一般是出口商。() 6、参与期货交易就等于参与赌博。(X ) 7、调整价格法不可以完全消灭外汇风险。() 8、银行收兑现钞的汇率要高于外汇汇率。( X ) 9、外汇平准基金不能改变一国国际收支的长期性逆差。( V 10、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里,浮动汇率绝对比固定汇率好。() 四、单项选择题(共 10 分每题 1 分) 1、牙买加体系的特点有()。 A 以固定汇率制度为主 B 黄金仍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C 特别提款权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D 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多元化 2、我国的国际储备管理,主要是()管理。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答案(A)

广东金融学院期末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考试科目:政治经济学(A) 出卷老师:蔡赛男 使用班级:1015211,1015212,1015213,1015214,1015221,1015222,1015223,1015224, 1015231,1015232,1015241,1015242,1015251,1015252,1015311,1015312,1015313,1015314 1015321,1015322,1015323,1015421,1015422,1015423,1015424,1015425,1015811,1015812 1015813,1015814,1015815,1015816,1015821,1015822,1015841,1015842,1015843,1015844 1015111,1015112,1015113,1015114,1015115,1015116,1015117,1015118,1015119,101512 1,1015122,1015123,1015131,1015132,1015133,1015151,1015152,1015511,1015512,1015 513,1015514,1015515,1015516,1015517,1015541,1015542,1015543,1015544,1015551,10 15552,1015553,1015711,1015712,1015721,1015722,1016211,1016212,1016221,1016271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1----5 DDADD 6----10 DDCDD 11----15 CADAD 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共计15分。 二、多项选择题 1----5 AE、ADE、ADE、BCD、BCD 三、辨析题(请先判断正确与否,再说明理由。) 1、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都是制度安排,二者没有区别。 答:错。(1分)经济制度是反映社会性质的基本性制度,它反映着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虽然两者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前者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而后者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而经济体制具有相对独立性。(3分) 2、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 答:错。(1分)劳动生产率一般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表示。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3分)

2019最新版精选国际金融期末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

2019最新国际金融期末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在不考虑净要素收入和净转移支付的情况下,对经常账户差额的理解错误的是A A、经常账户是国内储蓄与国内投资的差额,该账户顺差表示该国处于借款人地位 B、经常账户差额是国内吸收与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差额 C、经常账户差额是进口额与出口额的差额 D、经常账户差额是净国外资产的变化额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允许非居民使用生产资产会产生服务收入 B、允许非居民使用金融资产会产生投资收益 C、持有金融衍生产品和雇员认股权会产生投资收益 D、允许非居民使用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会产生租金收入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是20世纪60、70年代创立的。 B、货币分析法认为国际收支不平衡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 C、弹性论、收入论、货币分析法等都是从流量角度研究国际收支问题。 D、货币分析法的思想是本国金融机构提供的货币供给与本国的货币需求存在差异时,由外汇储备的变化来弥补差额。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那么实际汇率等于1。 B、如果一价定律成立,那么实际汇率等于1。 C、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无关。 D、实际汇率与本国物价水平无关。 5.关于劳尔森——梅茨勒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其理论基础为凯恩斯主义的消费理论 B、其假设条件为收入下降的比例大于吸收减少的比例 C、其产生的原因为棘轮效应 D、其核心内容为:本币贬值会使本国吸收减少,窖藏曲线向上移动

6.J曲线的三个阶段中,进、出口品需求价格弹性之和最小的阶段是?(A) A、货币合同阶段 B、价格传导阶段 C、数量调整阶段 D、在三个阶段都一样 7.关于金融账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借方记录本国对外资产的变化 B、贷方记录本国对外负债的变化 C、贷方差额表示本国向外国提供了资金 D、借方差额表示本国向外国提供了资金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初次收入差额等于本国生产要素得自国外的收入减去本国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 B、二次收入差额等于本国向外国无偿捐赠和提供的资金总额减去外国向本国无偿捐赠和提供资金总额 C、本国的对外贸易收支差额取决于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储蓄与投资差额状况 D、封闭经济下GDP=GNI,但开放经济下GDP不等于GNI 9.下列不是初次收入的项目是C A、雇员报酬 B、投资收益 C、工人汇款 D、租金收入 10.下列不属于储备资产的是B A、本国货币当局向非居民存款性公司提供的、一经要求便可赎回的短期外币贷款 B、本国货币当局对居民的外币债权 C、本国货币当局在外国金融机构的存款 D、本国货币当局与IMF信托账户之间的存款协议 11.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模式不包括B A、本币公开市场操作 B、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013秋政治经济学期中测试试卷A答案

诚实考试吾心不虚 ,公平竞争方显实力, 考试失败尚有机会 ,考试舞弊前功尽弃。 上海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I ★》课程考试卷(A )开卷 课程代码 101619 课程序号 1061 、1499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姓名 学号 班级 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并签名承诺。一旦您签名,将作为诚信承诺的依据,若您在考试过程中出现舞弊行为,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若您拒绝进行诚信承诺,将取消考试资格。 考试结束后,考卷必须与答题纸同时上交。未上交考卷,或没有诚信签字的考卷将计以零分。 诚信承诺书 我谨以至诚承诺,在此次考试过程中,我绝无任何舞弊行为,也绝不帮助他人舞弊。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装 订 线 …………………………………………………

一、混合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作为商品的手机,其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有最完备的外在表现是D A. 手机使用与手机设计的对立 B.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C.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 D. 手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2、一本政治经济学参考书售价34元5角,这里的“元、角”是A A. 价格标准 B. 价值尺度 C. 观念货币 D. 货币价值 3、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从而使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最根本的条件在于 C A.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出现 B.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发展 C.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性D.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性 4、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关键是运用 D A.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B.商品的两因素原理 C.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原理D.劳动的二重性原理 5、在棉纱生产过程中,纺纱机和棉花等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纺纱工人的 B A.具体劳动而实现了价值增殖B.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C.抽象劳动而实现了价值增殖D.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6、说明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关键是要注意区分 B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劳动和劳动力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7、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下列各项属于资本积累的是 C A.索尼公司用60亿美元收购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B.某钢铁公司发行股票筹资进行技术改造 C.通用汽车公司将上半年利润的60%用于通用汽车电子商务网的建设 D.某个制造企业运用200亿美元更新陈旧设备 8、在2只羊=1把石斧这个等式中,石斧是 ACD A. 表现羊的价值的材料 B. 表现自己价值的材料 C. 等价物 D.两只羊的交换价值 E.一般等价物 9、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BCDE A. 只是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 B. 并不只是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 C. 还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D. 也包括从个人及其家庭、企业、国家和国际等各个层面来考察和分析经济关系 E. 不仅研究某一特定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 10、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资本不是静止物,而是一种运动。要全面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下 资本的本质,对资本应该理解为BCDE A.资本就是生产资料 B.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汇编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10-07-01 15:29 共3021人浏览[大] [中] [小]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其30分。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其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C.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D. 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2.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A.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大小 B. 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 C.决定商品生产者的投资方向 D. 决定商品是否符合社会需要 3.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 A.纸币发行量等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B.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C.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D. 纸币发行量限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4.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A.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B. 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C.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D. 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5.资本主义再生产是() A.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B. 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 资本循环和资本资本周转的统一 6.资本周转速度()

A.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B.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C.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D.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7.I(v+m)=Ⅱc是() A.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B.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D.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 8.在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生产资料生产增长的特征是必然()。 A.有效增长 B. 逐步增长 C.缓慢增长 D. 优先增长 9.平均利润率是()。 A.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B. 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C.部门剩余价值总量与部门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D. 部门剩余价值总量与部门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10.借贷资本是()。 A.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生息资本 B. 从职能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货币资本 C.暂时闲置的货币 D. 高利货资本 1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垄断企业的小额股票表明()。 A.人人都成为有产者 B. 工人成为企业的主人 C.垄断资产阶级失去生产资料所有权 D. 工人的雇佣劳动地位并未改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生产关系体系中,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 ①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②产品分配关系 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④人们在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①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②它作用的后果是永远不可改变的 ③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④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的 3、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 ①生产力和上层建筑②某个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③生产力和生产方式④某个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③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④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5、与赊购商品有关的货币职能是() 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支付手段④贮藏手段 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①不同商品生产中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 ②同一商品生产中分别进行的两个劳动过程 ③商品生产中同一劳动的两重属性 ④劳动过程中两种不同职能的分工 7、在商品价值中() ①C+V+M都是在这次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 ②C+V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 ③C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V+M是新创造的价值 ④C是不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V是可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 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①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②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③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④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9、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①价值周转方式不同②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 ③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④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10、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 ①可变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 ②流动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 ③不变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 ④固定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 11、资本积聚是() 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②小资本联合成大资本 ③个别资本通过资本积累增大资本总额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