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益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2010-03-26 17:27:08 阅读648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它不仅要考察课堂有效时间对无效时间的比率,而且要考察单位时间内课堂教学的综合效果。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一是时间的分配,通常都可以按照课堂教学三个阶段来分配,即开课、进行和结课三个阶段,并把最佳时间用于教授新课。二是时段的联系,在实际教学中,各个时段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不能机械地割裂整个教学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状况,对各时段进行动态调控,并处理好各时段之间的衔接。首先要尽快完成始动调节,集中学生注意力,进入情境状态;其次把主要内容、重点放在最佳时段进行(上课后5~20分钟)。再是充分利用结束前的时间归纳总结、强调重点或者将课的功能突破时空界限延伸到课外。三是时段的效率,各时段都要减少无谓的消耗,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提高对教师的要求实际上是对学生负担在数量内容和结构形式上进行优化调整,目标是实现高质量的教育,高效益的教学和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为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优化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效益。

任何一堂课,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点,而且每个教学点必须有具体清楚可操作的教学目标。一是知识点,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点,教学中对各知识点应该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围绕智能的结合点。二是能力点,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主要有掌握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三是非智力因素点,包括德育渗透点,是学生的动力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意志、信心、性格、习惯和情感。以上各点必须点点明确,点点到位,否则将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容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常数,量过大,学生受不了;量过小,则学生“吃不饱”。因此,必须在保证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从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出发,随时调控教学容量。从课堂教学实际分析,应着重调控以下三量:一是授出量,即教师输出的信息量,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含德育渗透)各教学点的信息量,应该围绕重点加以取舍,以保证重点信息有足够的教学时间;二是训练量,即学生接受训练的量,必须围绕重点设计训练的内容和形式,注意其典型性、类型化,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减少无效劳动;三是活动量,即学生的脑、手、口、眼、脚、身等各部位的活动量,包括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的多边活动,要增加思维力度较强的活动,减少简单的、机械的、重复的活动,确保围绕重点知识、重点技能的活动量。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课堂教学要获得较高的效益,必须注意以下三度:一是程度,内含难易度、深广度、灵活度、综合度,要体现教学大纲、教材习题所反映的程度,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可能接受的程度,要对不同的教学点提出不同程度的教学要求,如识记、理解、应用、综合等,使整个教学难易适当。

二是密度,课堂密度往往决定于教学容量,容量大则密度大,反之则小。三是速度(也可表述为节奏),课堂教学的速度与教学点的难易、教学容量的多少、教学进度的要求、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课堂的反应有关。教学点难而学生不易接受,则课堂教学的速度应该放慢;教学内容多而学生较易接受,课堂教学的速度应该加快;学生课堂的反应或因节奏快跟不上而焦虑不安,或因节奏慢兴趣差而昏昏欲睡,都应调整教学的速度或节奏。

课堂教学所要遵循的程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智能的固有序列,即学科课程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中固有的序列。二是学生的认知程序,即学生通过书本知识认识人类间接经验的程序。三是课堂的结构程序,即根据不同课型而设计的课堂教学环节。它既相对稳定,又非一成不变。说其相对稳定,即不管哪种课型,课堂教学过程的三阶段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说其动态变化,主要是指进行阶段的若干环节的动态变化,即根据教学实际对教学环节做出必要的增、删、并、调,使课堂教学效益真正得以提高。

教学方法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的方法。从教学过程角度说,课堂教学主要有以下三类方法:即进行认知活动的方法、技能活动的方法、情感活动的方法。这三类方法都包括了教法与学法两个方面,而且与教学手段的使用联系在一起。教法,主要是教师教授、训练、调动、检测等方面的办法;学法,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示、引导、纠正等的方法。

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一定情境下,师生以饱满的情绪进行情感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学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因此,情这个要素可分解成以下三点:一是情境,即课堂氛围,是每一堂课特定的教学内容所要求的特定的教学情境。二是情感,即心理反应,是特定教学内容和情境所引发的诸如喜、怒、哀、乐的情感反应。为此,教师要展现、演绎教材内含的情感,教师要投入、倾注一定的情感,要唤起学生丰富的情感。三是情绪,即心理状态,是师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力的心理保证,是兴奋还是沉闷、热烈还是冷漠、主动还是被动、稳定还是跳跃、持久还是短暂,都将对整个教学过程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为此,要求教师一开始组织教学,就要启发学生勇于探究,鼓励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处理好课堂教学的动与静、热与冷、宽与严的关系,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始终处于主动积极、兴奋活跃、集中专注、稳定持久的状态之中。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办教育的永恒主题。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概念。教学效益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因为教学效益不同与生产效益,它不仅仅取决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是首要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