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极的短句子

关于太极的短句子
关于太极的短句子

关于太极的短句子

关于太极的短句子

顺中用逆,逆中行顺。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拳不敌法,法不敌功。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动一静,互为其根。

一开—合,有变有常。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太极无极也,万物之生。负阻而抱阳,莫不有太极,莫不有两仪。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运化无方。

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逼不捷。

柔里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坚。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

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什么是太极?《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1、重视拳架的锻炼 拳架是太极拳功夫的基础,是太极拳的本。所以强调拳先打低架,也就是拳走低架,裆走下弧。因为拳架里有丰富的内涵。 它包括人体整体素质训练的多种要素,如力量、耐力、灵敏、速度、松柔、丹功、意念力、智力、胆量、精神、技巧等多方面的训练。这些方面的训练内涵是其他锻炼项目(如推手、器械)所不能替代的。 所以说,在学习拳架的同时,我们还需要锻炼自身的综合素质。 练架子是长功力的过程,是练“知己”功夫的过程,是推手中不能施展,而在拳架中淋漓尽致地施展,器械锻炼中,各种拿法以及各种手法难以得到锻炼,所以,每天安照要求尽可能地多打几遍拳。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2、单式训练 实质上是发劲锻炼。如果练拳着眼于护身、交手,必须进行单式练习。主要是从拳架中拆出一些认为最实用,最善于施用的招法。这样会很苦、很累,但功力会提高很快。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3、练推手 双方切磋,练推手其实就是听劲、喂劲、化劲、发劲诸手法的练习,切磋各种太极劲力彼此相生相克的关系,从而锻炼知彼

的功夫。 在太极推手中,“知己知彼”是取胜的关键所在。 提高触觉灵敏度,努力扩大自身引化来力的空间,尽可能将来力引向“强弩之末”的境地。练推手要从吃亏入手,着重提高化解来力的功夫,在这个基础上,再练习发劲。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4、器械训练 主要是锻炼臂力、腕力、腿力、腰力以增强自身功力,它是拳架功力的补充。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5、内功的训练 (即:意、气、力的训练) 意 首先是意念,每个式子,每个动作都加上意念,全神贯注,每个动作运行之中都想前面有各种阻力,叫做有敌情观念,也叫有功防意识。(也是我师傅常讲的一人玩二人)。 气 在打太极拳的过程中,要全面发挥人体的呼吸功能,在进行肺呼吸的同时,要重视丹田呼吸(即:腹式呼吸),以便有利于调节和发挥人体潜在的多种功能。 力 丹田力其实就是腰力,丹田的旋转滚动,带动四肢,带动整体运动。丹田运动时人体的调整有特殊的功效。 这三个方面的锻炼,是太极拳内功锻炼的三个重要部分。关键部位,贯穿于上面各种外功,内功的锻炼之中,万不可轻视。 提高功力,不管是外力还是内劲,都要做到外力和内劲的结

16式太极拳

十六式太极拳 一、(武术段位制“二段”太极拳规定考评技术) 一、动作名称 预备势 第一段 1 、起势 2 、左右野马分鬃 3 、白鹤亮翅 4 、左右搂膝拗步 5 、进步搬拦捶 6 、如封似闭 7 、单鞭 8 、手挥琵琶 第二段 9 、倒卷肱 10 、左右穿梭 11 、海底针 12 、闪通背 13 、云手 14 、左右揽雀尾 15 、十字手 16 、收势 二、动作说明及要领讲解 【动作说明】 预备势 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头颈正直,下颌内收,胸腹放松,肩臂松垂,两手轻贴于大

腿外侧;精神集中,眼向前平视,呼吸保持自然。 第一段 1 、起势 ( 1 )左脚向左轻轻分开半步,与肩同宽,脚尖向前。 ( 2 )两手慢慢向前平举,手心向下,与肩同高,两臂横向距

离约同肩宽,肘微下垂。 ( 3 )上体保持正直,两腿缓慢屈膝半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落至腹前,手心向下,掌与膝相对。 【练习要点】沉肩、垂肘,松腰屈膝,臀部不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手指

自然微屈,两臂下落要与身体的下蹲动作协调一致。 2 、左右野马分鬃 ( 1 )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于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臂外旋,左手经体前向右划弧合于腹前,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

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 2 )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脚跟着地,随即右腿蹬地,上体继续左转,左腿前弓,成左弓步;同时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肘微屈,手心斜向上;右手落于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 3 )左脚蹬地,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身体左转,右腿屈膝以脚前掌蹬碾地面,左腿随身体左转向外摆脚约45 °,随后全脚踏实,左腿慢慢屈

太极集团2020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太极集团2020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综合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2020年三季度利润总额为2,852.92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6,725.03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57.58%。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在营业收入增长的情况下,营业利润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企业未能在销售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利润水平,应注意增收减利所隐藏的经营风险。 二、成本费用分析 2020年三季度营业成本为176,268.42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157,038.75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2.25%。2020年三季度销售费用为87,662.05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87,292.66万元相比变化不大,变化幅度为0.42%。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0年三季度在销售费用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营业收入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企业营销水平有所提高。2020年三季度管理费用为17,339.94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21,313.86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8.64%。2020年三季度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与2019年三季度的7.5%相比有所降低,降低1.5个百分点。但并没有带来经济效益的明显提高,要注意控制管理费用的必要性。2020年三季度财务费用为7,361.36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8,563.2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4.04%。 三、资产结构分析 2020年三季度企业存货所占比例较大,经营活动资金缺乏,资产结构并不合理。2020年三季度存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出现不合理增长。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与2019年三季度相比,资产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 四、偿债能力分析 从支付能力来看,太极集团2020年三季度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在一内部资料,妥善保管第1 页共4 页

很经典的太极拳的完整修炼及正确方法

太极拳的完整修炼及正确方法 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直击窍要 赵建宇 第一章:明理篇 一、明确目的 (一)练习太极拳的作用 (二)练习太极拳的目标 (三)练习太极拳的练习方法 二、基本缠丝功是练好太极拳的根基 三、基本缠丝功法歌 第二章:太极拳法 第三章:例举技法 第四章:推荐太极拳理论 第一章:明理篇 一、明确目的 (一)、练习太极拳的作用 练习太极拳能起到什么作用?能达到什么目的?汇总起来分三个方面: 1、起到健全心理健康的作用,陶冶情操。通过练习太极拳的松、柔、轻、缓和刚柔相济,可以化去人们心理上因繁忙复杂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浮躁、郁闷、傲慢、恐惧、轻率、鲁莽等等不良情绪。练习太极拳讲究的是平衡的道理,心平气和,平衡中有起伏,起伏之中保持平和,即中庸之道。太极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意识体操,但它不是简单的体操,它是先有意识(主要是练意识),后有动作,用意识去指挥动作的运动,这里面处处富含哲理,妙趣横生;太极拳是拳术、也是艺术,练起来如行云流水,如波涛跌宕起伏,具有很雅致的欣赏价值,所以通过太极拳的长期锻炼可以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效果。 2、全面增强体质。通过太极拳这种运动方式可以全面提升体质,因为太极拳的要求是由里到外,一动全动;自下而上,由上而下,节节贯串,意念不动,外形寂然不动;意念、内劲一动,外形随之而动,而且要符合阴阳平衡的哲理,从而调动了身体所有机能参与锻炼;因此对于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起到了良好的改善作用,有病的起到了治疗作用,无病的起到了增强体质的作用;肥胖的可以减少脂肪;瘦弱的可以使体格、肌肉健壮;可以增强骨骼的抗压、抗折性能;提高关节的活动性能和韧带的延展性;增强了腿部力量,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尤其是抗感冒等抵抗力的提高尤为明显。(请参阅我的“太极拳的健身价值”一文) 3、武术技击作用更巧妙。太极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静制动,后发先至;舍己从人,“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引进落空合即出,四两拨千斤;物来顺应,沾着不离,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二)、练习太极拳的目标 练习太极拳无论是技击还是健身都是让身体的机能达到空松圆活,化僵为柔,达到积柔成刚的目的。人在婴儿时期肢体是柔软的,但没有搏斗、生产能力。当人们有了生产、搏斗等生存能力后,肢体、劲力又变得僵硬,随着岁月的增长,

太极拳内劲功力训练法

太极拳内劲功力训练法刘嗣传 一代太极大师陈照奎先生曾说:“没功夫,技巧也是空的;功夫不出,什么技巧也不顶用,关键是出功夫。”这里讲的“功夫”就是内劲功力。从所周知太极拳除养生外,还具有较强的技击作用。技击正是靠内劲功力来达到其目的的。像张三丰祖师名垂千古,杨氏三代在近代威显武林,陈家沟也不乏继往开来之人,这都是靠内劲功力显名创派,提高知名度的。因此太极拳讲究功夫与技巧,功力是技术的基础,而技巧又是内劲功力发挥得恰到好处的保证。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技击,必须培植内劲功力。如果训练内劲,达到具有随心所欲的高强功力,加之配合以无极和太极的神奇技巧,便是所向披靡的拳 技。 太极拳内劲功力是考查一个拳手的必检之课,是衡量一个太极技击家功夫高低的重要标志。一个太极拳手必须精通一门(一式)太极拳,并融合多式太极拳或其他拳术之精华,互相吸收,方能成为高手。任何一位卓有成就的太极拳家不只熟悉一门拳术,他触类旁通,把其他拳术都溶合在自己的拳技中了。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机械地把他划归为哪一类太极拳。在练习太极拳时各自会形成一个独特风格,这样就产生出陈、杨、吴、武、孙等多式太极拳,还包括现在整理的赵堡太极及武当太极。太极拳的演变绝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们互相溶合渗透,吸收变通以至改造创新。正因为如此,太极拳的发明是历史文化(传统武术)积淀后,经智者、高手、贤哲们编创,把太极阴阳学说全面地结合于人身、肢体的运动。太极拳内劲在内不在外,它是在长期通过意识统率下,使呼吸与动作相结合锻炼,在精神意念贯注之中,体内形成的一种既沉重又轻灵,既刚硬又柔软的劲力。也就是说,太极拳的内劲是通过技击性专项训练,即在技击攻防意识的指挥下,配合呼吸,全身做各种调和有序动作,动作曲伸有一定方向和作用点、线,在不同情况下,能快能慢,空间路线可长可短(通常是走圆弧形),动作幅度可大可小体位或正或斜,均可整劲骤发。这种可刚可柔的太极内劲,练时运劲柔和,而发落到点则刚强。因此,太极拳的内劲带有刚的一面,这是太极拳的内劲带有刚的一面,这是太极拳内劲质量的刚,不是硬、蛮、呆的无变化的拙力之刚,是积柔成刚,刚柔相济。正如《拳经》曰:“看似至柔,其实至刚,看似至刚,其实至柔。”此“刚”是随机随势迅速地将隐蓄于体内的全身之力聚于一点,在刹那间迅如奔雷地爆发出来,这种力不是发后断劲的,而是变柔和之力继续运动。 太极拳的这种内劲是在内力松柔的基础上,经过有规律的长期训练获得。当具有了一定的刚力基础,再把内劲功力过渡到动作自然、轻松的技巧之中。长时间的习练柔化运动,久而久之便练得棚劲弹力随心用,胸腰叠化随气行。 我们再看看武术的一般劲力。它也是通过肢体的运动表现出来的一种力。这种力量也是在意识支配下,通过气息吐纳和肌肉舒缩有序化的配合而产生的。意识支配是指神经呼吸和肌肉的控制,有序化的配合是指对气息吐纳和肌肉舒缩按照武术技击动作的一定顺序和规格,同时起动同步运行,同时到达一定部位。太极拳的内劲,正是按照这一劲力原理,通过由内及外的训练培养出来的,它不同于外家拳由刚硬、直出、快猛、吐气开声等训练方式而获得的劲力。太极拳是由缓慢、轻松、柔和、曲旋,并通过走螺旋、划圆疑难、腕缠丝、胸腰伸长叠化而由内到外产生劲力。太极内劲特别注重内中意识的锻炼,主张“用意不用力”,意念神经的指导又有独特的运行路线,再配以肢体的圆运动,练就一种混圆一体的圆匀力场。活动在这个圆匀力场内的身体就是一个不凹不凸的太极体,且是应付一切外来侵入的变化无端的圆形体。时时慢练心悟,突出以柔化、借力、粘走化发的攻防意识,形成以棚、履、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为主要特色的劲路,加以灵活多变的和、眼、身劲、步的同步习练,从而显示出太极拳独到的攻防技击特色。 太极拳内劲中的刚发,是在得机得势时,即“中实”之后的突发,这时内劲的来源是靠

太极传人陈发科轶事

陈发科的家庭是真正的太极拳世家。他的曾祖父陈长兴(一七七一~一八五三),是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一七九九片十八七三)的老师。杨露禅在陈长兴那里学了许多年,才学到太极拳的真功夫。陈长兴的父亲陈秉旺也是非常出名的太极拳家。陈长兴以保镖(护送货物的保镖)为业,经常来往河南、山东一带,山东的强盗对他非常害怕。晚年的时候,陈长兴在村里办武馆教学生。陈发科的祖父陈耕耘(享寿七十九岁)自幼跟陈长兴学拳,也以保镖为业,曾参加战斗立战功。有一次他保镖至山东莱州府,降服了当地的大盗田尔旺,莱州的百姓出钱立碑纪念他。 一九〇〇年左右,当时在山东省任官的袁世凯(后来任中国第一任总统)看到这碑,请了陈耕耘的儿子陈延熙(享年八十一岁)去教他的儿子们练拳,共教了六年。陈延熙就是陈发科的父亲,陈延熙的太极拳功夫也非常好。陈发科曾讲给他的学生洪均生老师(一九O七~一九九六)听,当陈延熙去教袁世凯的儿子几年后回家,看到陈发科的太极拳功夫大有进步,非常高兴,走到院子中间,身穿皮袍马褂两手插在袖子里,叫他的子侄数人围攻他。众人一接触他的身,他略一转动,众人都纷纷跌地。当时陈发科感叹说,我比不上父亲,打人还要用手。但是洪老师说陈发科晚年也达到了这种水平了。陈延熙同时还是一位非常出名的中国外科医生。 陈发科跟洪老师讲他练拳的故事:陈发科是陈延熙晚年生的儿子,前面有二个哥哥得瘟疫死了,所以家里人对他很溺爱。他吃东西不节制,肚子生了痞块,经常犯病,痛得在床上打滚。虽然知道练拳对身体有好处,能治病,但因为身体虚弱,就懒于去练,到十四岁时还没有练出一点功夫。 那时因为陈延熙去袁世凯处教拳不在家。请了陈发科的一位堂兄来伴他看家、种地。这位堂兄不仅身体壮实,拳也练得很好,在当时陈家沟的年轻人中是最好之一。有一天晚上,一些陈氏的长辈来陈发科家中闲谈,当谈到家传的拳时,有人惋惜说:「延熙这一支,辈辈出高手,可惜到发科这一辈就完了,他都十四岁了,还这么虚弱,不能下功夫,这不眼看完了吗?」陈发科听后,觉得很羞耻,暗自想: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家传的技艺断在我手里,至少也要赶上堂兄。可是又想,我们兄弟同吃、同睡、同干活,也一同练功,我勤练能长进,但他也长进,怎样才能赶上他呢? 为着这件事,陈发科好几天睡不好觉,吃不好饭。有一天早上,他们俩一起下田干活,走到半路,堂兄忽然想起忘带了一件农具。他对陈发科说:「你去拿吧,你快跑回去,我慢慢走着等你。」于是,陈发科跑回去取了农具来,赶上堂兄。午饭时,陈发科想着堂兄刚才的话「你快跑,我慢慢走等你」结果跑个来回还赶得上,联系到练拳,我如果加倍练,不就能渐渐赶上堂兄了吗? 从此,陈发科下定决心苦练,除了跟堂兄一同练,中午堂兄午睡他也练,晚上一同睡下,陈发科只睡二个多钟头,又起来练。因为怕吵醒堂兄,陈发科不敢开门到外面练,只能在二张床中间练,并把震脚等会出响声的动作都改为放松练。就这样,从十四岁到十七岁,苦练了三年,堂兄始终没发现。陈发科平时自己苦练,有时也请教其它的叔伯们练推手。但是他不敢与堂兄练,因他功夫好,一推手就来真的。 堂兄说:练武要认真练,不能跟自己人练就随便,以后习惯了,遇上敌人就会吃亏。他和自己的堂兄弟、侄儿们推手,总是一丝不让,常常把人摔得头破血流。陈发科经过三年苦练,肚上的痞块消了,个头长高了,身体发育也正常了,功夫也不知不觉间长进了。有一天,为了试试自己的进步有多大,也向堂兄提出,请他教推手。堂兄笑笑说:「好哇,我们家的年轻人都差不多尝过我的手段,以前你太瘦弱,不敢和你推。现在你壮实了,经得起摔打了,可以尝尝和我推手的滋味了。」说完他们就推起来。堂兄连续三次发劲摔陈发科,结果都被陈发科反摔出去。直到第三次摔倒后,他才醒悟,陈发科的功夫已超过他了。他心里不服气,气愤地走了,口里还嘟嚷着:『怪不得你们这一支辈辈出高手,大概有秘诀吧,连远不如我的,都超过我了。看来我们别支的不能练这个拳了。』陈发科说,其实这三年父亲都没回家,没有教他秘诀,这是三年苦练的结果。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苦练的重要,经过苦练,身体变强壮,技艺也大有长进,但是这件事并不能说明太极拳没有秘诀,或者秘诀不重要。这三年虽然父亲没有教陈发科什么秘诀,但是以前父亲在家时他可能听过练拳的方法、要求,只是没有好好练。而这三年他和其它叔伯练,他们也会教他太极拳的真正技艺的。说没有秘诀,只是说陈发科并没有掌握这堂兄所不知的秘诀,大家都是练习陈氏家传的拳,由于陈发科发愤苦练,一方面是练得多,一方面也是更用心体会,所以进步快。相反堂兄练到一定功夫后,以为自己功夫已不错,练得没有陈发科多,也没有很用心去钻研,才会被陈发科超过。对于我们一般练太极拳的人,一定不可以光用苦练,必须先学习到正确的太极拳技艺,然后加上苦练,才能成功。我的陈式太极拳老师洪均生常常说,练太极拳要巧练,要动脑筋练,练得对才下苦功练。陈发科的武功事迹

太极集团2019年财务状况报告

太极集团2019年财务状况报告 一、资产构成 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 太极集团2019年资产总额为1,418,539.61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817,173.68万元,主要分布在存货、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环节,分别占企业流动资产合计的35.97%、23.07%和22.35%。非流动资产为601,365.93万元,主要分布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分别占企业非流动资产的50.3%、20.67%。 资产构成表 项目名称 2019年2018年2017年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总资产1,418,539.6 1 100.00 1,289,008.4 7 100.00 1,066,243.5 5 100.00 流动资产817,173.68 57.61 741,706.58 57.54 569,592.88 53.42 长期投资33,822.33 2.38 62,664.04 4.86 74,639.07 7.00 固定资产302,491.04 21.32 236,987.65 18.39 220,496.99 20.68 其他265,052.56 18.68 247,650.2 19.21 201,514.62 18.90 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 企业营业环节占用的资金数额较大,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35.97%,说明市场销售情况的变化会对企业资产的质量和价值带来较大影响,要密切关注企业产品的销售前景和增值能力。企业持有的货币性资产数额较大,约占流动资产的29.74%,表明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但这种应变能力主要是由短期借款及应付票据来支持的,应当对偿债风险给予关注。

太极拳真谛

太极拳真谛 作者:冯志强 寓太极理论于拳术之中,故名为太极拳。欲练好太极拳,于理则须明无极、的指导太极的含义;于拳则又需在理的指导下运动手足,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方能成功。我青年时从太极拳陈公发科学艺,即深爱此拳理精法密,本于太极正理。四十年来,虽每日细玩太极图,犹觉“太极”二字奥秘难穷,故我与太极拳之点滴认识,甚觉肤浅,仅为太极拳之皮毛耳。在此公诸于众,诚恐贻笑大方,尚祈有识个中真窍之同道不吝赐教是幸。 首先,要练好太极拳必须明白太极拳是怎样一种拳术?它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和性质?我认为,概括为一句话:太极拳是一种性命双修的内功拳术。性命双求也可称为心肾双求,心主性,肾主命;心象火,肾象水。性命双修就是要通过练习太极拳达到身体内部水火既济,阴阳调和从而健康长寿的目的。 太极理论,可以说是东方哲学中的一种极具代表性的理论。在我国,从它出现到现在的二十多个世纪中,吸引了无数学者对之进行研究,使这个理论日趋完善而严密。太极拳的创造者,也正是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延伸和推广,使它和武术运动相结合;使练武者通过练习这种拳术既可以防身自卫又可以祛病延年。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无极之义,空空洞洞,混混沌沌,无一物而包万物。由无极而现有极,遂太极生焉,阴****焉。所形象喻,太极为一大皮囊,内中阴阳旋转,互相调济以生万物。古之学者形诸于图,即太极图的由来。古代的求道之士,又以无极太极之理而象诸于人身,则人体亦为一太极;既为太极必有阴阳,而阴阳的代表即为心、肾。心属阳,阳中有阴,肾属阴,阴中有阳,上为阳,下为阴,阴阳相济,太极为真,人始得以长寿。 宇宙中阴阳相生以至生生不息。阴阳互调又生三才,三才者:天、地、人也。上天下地人居其间,行之于人体则有三身,三身的含义即为精、气、神。精气神之舍为三丹田,上为天门(百会穴),下为地户(会阴穴),中为气海(丹田穴)。天门主神,地户藏精,气海蕴气。精气神充足,即为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 明白了这些含义,练太极拳时必先求无极。“拳诀”云:“练拳先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学者练拳之先必站无极势,使自己心定神安,空洞无物,以至绝象觉明,复有一点灵犀生于气海之中,则太极生焉。随则两仪、四象、八卦、三才、五行皆在于其中。动则为阳,静则为阴,一动一静,一开一合之间拳术已具。开始练习时,尤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达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虚至虚灵的效果。精气神为人身至室,习练得法功必大进,实为练拳之最紧要处! 其次,练好太极拳还必须明白拳术的法则。过去有句话叫“宁传十手,不传一口。”由此可见拳术理法的重要。练拳者千千万,大成者实寥寥无几,其不成者多为不明理法之故。孟子说:“大匠诲人,必以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拳虽小道,亦本乎正理。学者练

太极集团2020年上半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太极集团2020年上半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2020年上半年利润总额为5,488.34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 16,244.09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66.21%。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在营业收入下降的同时利润大幅度下降,经营业务开展得很不理想。 二、成本费用分析 2020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348,201.99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364,574.34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4.49%。2020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为168,177.76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174,879.38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3.83%。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0年上半年在销售费用下降的同时营业收入也呈下降趋势,但收入下降快于投入,表明销售形势不太理想,销售策略应用不当,应当加以改进。2020年上半年管理费用为33,628.18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40,514.98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7%。2020年上半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84%,与2019年上半年的6.59%相比有所降低,降低0.74个百分点。企业经营业务的盈利水平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应当关注管理费用控制的合理性和其他成本费用支出的过快增长。2020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13,979.1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13,593.67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2.84%。 三、资产结构分析 2020年上半年企业资产不合理占用的数额较大,资产的盈利能力较低,资产结构不太合理。2020年上半年存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出现不合理增长。应收账款出现过快增长。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增长的同时收入却在下降,资产的盈利能力明显下降,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资产结构偏差。 四、偿债能力分析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第1 页共4 页

习练太极拳的一点感悟

学练太极拳的感悟 多年来对拳艺极虑求精,搜寻探索,偶有些粗浅体会。以下系本人初窥太极拳门径的一孔之见,体悟肤浅,仅供太极拳初学者参考。 1、学习太极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永无止境。 须渐修方能顿悟。但一层功夫一层理,不到一定的境界,凭现有的体会去揣摩太极拳理论,必有隔阂。功夫不到,耳食为知,终属虚妄。 2、太极拳爱好者选择老师学拳就极为重要。 太极拳学习主要是以传统的言传身教方式,所以,正所谓:老师(传统称呼为“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可见老师想不想、能不能把你领进门具有决定意义。在这里要提醒太极拳爱好者,不要迷信哪一派的“正宗传人”或“什么大师”、“嫡传弟子”等宣传,太极拳是活着的文化与技艺,是不能像古董、金钱一样继承、传递的。所以说:选择老师学拳首先是明师(明白拳理拳法的“明”和开明不保守的“明”),再是严师,加上名师当然更好。还要具体看看继承人的武德、功夫、综合修养如何。 3、对文字、图谱、影像、视频的看法: 书本图谱形式的缺点是图形静止,无法表现拳术运劲及神态。视频影像形式则没有图谱形式的缺点,老师向学生言传身教,自学者似乎是在旁听。其实,没有老师在旁边校正动作,是图谱和影像形式自学时的共同缺点。再说,图谱影像上的示范者,都是经过由简单到复

杂、由基本功到套路,由套路到对练,经过体悟身知的老师,图谱影像等载体无法把这个过程反应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图谱、影像只是供训练有素者所用。非此类自学者,若以自己的理解按图索骥,十之八九的结果是南辕北辙。如果一味地坚持自学,由此而形成错误练法。理论性学问可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只要理解了,就算掌握了。而太极拳则是身体力行的技艺,语言、文字、图像都无法确切地记录身体力行的感觉,这就决定了“复制学习”太极拳的长期性与复杂性是太极拳难以普及之处,也是中华古老文明宝贵之处。 4、练习太极拳要想具有技击实战能力,首先要出功夫。 如何才能出功夫呢?首先要选择正确的练习方法。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练习方法呢?以我个人练习太极拳的经验来说,太极拳的内容应包括:一是基本功的训练;二是套路的练习;三是桩功的练习;四是辅助功法的练习;五是内功的修炼;六是各种推手的练习;七是散手实战训练。 5、慢与快 由于诸多原因,现在的很多太极拳爱好者只知道杨式太极拳唯有慢练的传统拳架,不知道还有快练的传统拳架。“慢”好像是杨式太极拳的代名词,以至忽视了慢的实质和快的一面,甚至有人提出“如把太极拳练快,别人就不相信你练的是太极拳了”,客观否定了快的重要性,盲目为了“慢”而慢练,最终将喜欢技击的太极拳练习者引入了“枉费功夫贻叹息”的误区。殊不知慢是为了给快打基础,慢是练功的手段方法,而不是目的,正如拳谚的“慢如抽丝,疾如电挚”。

陈氏太极拳传承及家族简介

陈氏太极拳传承及家族简介 陈氏家族介绍: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下令由山西省洪洞县向怀庆府属地移民。移民中有一青年名叫陈卜,祖籍本在山西泽州郡东土河村,时因家乡连年遭灾,逃荒到洪洞,与妻儿一起被裹入移民队伍带入怀庆府境内,在温县城东北10公里处落了脚,将此村取名陈卜庄。由于陈卜庄地势低洼,常受涝灾,明洪武七年,陈卜合家造成往常阳村。此村位于陈卜庄东南、西清风岭上,南临黄河,北负一岭,旱涝保收。因其西有柿沟,东有赵沟,北有正北沟,三面环沟,随着陈氏家族人丁繁衍,常阳村易名为陈家沟,直至建国后陈家沟所用的婚丧嫁娶用具上还写着“古常阳”的字号。陈家沟距今温县县城正东约5公里,仍以陈姓为主,村中居民现达2600余人。陈氏始祖陈卜全家定居清风岭上的常阳村后,勤劳耕作,兴家立业,为了保卫桑梓不受地方匪盗危害,精通拳械的陈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传授子孙习拳练武。陈卜及其后代六世同堂,计有二世陈刚、三世陈琳、四世陈景元、五世陈堂、六世陈宗礼等人。到七世陈思齐、陈思孔、陈思怀三兄弟时开始分家立业。陈思齐传于第八世陈守身,又传于第九世陈我读、陈我讲、陈我诵、陈我漠兄弟四人,再由陈我讲传于第十世陈汝信;陈氏另一支是七世陈思怀传于八世陈抚民,由陈抚民传于第九世陈奏乾与陈奏

庭二人。陈王庭,又名陈奏庭,系明末文痒生、清初武痒生,文武双全,曾只身闯玉带山,劲阻登封武举李际遇叛乱,为清廷在山东平定盗匪立过战功,在河南、山东负有盛名却不被清廷重用。陈王庭报国无门,收心隐退,在耕作之余,依据自己祖传之一百单八式长拳,博采众家精化,结合易学上有关的阴阳五行之理,并参考传统中医学中有关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发明创造出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新型拳术,包括太极拳五路、炮捶一路、双人推手及刀、枪、棍、剑、锏、双人粘枪等器械套路。 陈式太极拳传承列表:陈王廷——创始人陈所乐、陈汝信——第二代陈正如、陈恂如、陈申如——第三代陈敬柏、陈继夏——第四代陈公兆、陈秉奇、陈秉壬、陈秉旺——第五代陈长兴、陈有恒、陈有本——第六代陈清萍、陈仲甡、陈耕耘——第七代陈垚、陈淼、陈焱、陈森、陈鑫、陈延熙、陈复元——第八代陈克忠、陈克弟、陈发科——第九代陈照丕、陈照奎、陈照旭——第十代陈瑜、陈小旺、陈小星、陈正雷——十一代陈自强——第十二代 陈式太极拳传承简介:陈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1600—1680),字奏庭,太极拳创始人。自明洪武初年,陈姓由山西洪洞县迁至河南省常阳村(即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时算起,为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陈所乐陈氏第十世,师承太极拳创编人陈王廷而得太

同仁堂财务分析.pdf

同仁堂财务分析 同仁堂简介: 同仁堂是我国最大的中成药生产经营企业,在中药行业中久负盛名。建国40多年来,同仁堂陆续创建了同仁堂中药提炼厂、同仁堂药酒厂、同仁堂制药二厂、同仁堂饮片厂等企业。1992年,以同仁堂产品为龙头,以北京中药为主体组建的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并且成为集“产供销、科工贸、资产经营为一体”的北京市计划单列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公司主要产品均为治疗性中成药,历来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驰名中外。公司“十大王 牌”和“十大名药”等因历史悠久、疗效显著而多次被评为国优、市优产品。 根据同仁堂公司2009年至2011年,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本文分析同仁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以及行业内的比较。 一、盈利能力分析 1、经营者角度分析(%)  200920102011 主营业 务利润 0.140.140.13 率 营业利 润率0.140.140.13 成本费 用利润 0.170.180.15 率 营业现 金比率0.560.550.59

主营业务利润率和营业利润率均是从09年到10年保持平稳,从10年到11年利润出现下滑,原辅料、动力成本、生产经营成本不断上涨。同时,去年下半年以来各地陆续开始加大基药招标执行力度,招标价格普遍较低,“限抗令”等政策导致市场容量萎缩,国内抗生素企业制剂产品的毛利大幅减少,原料药价格大幅下滑。 成本费用利润率09年到10年指标上升,10年到11年指标大幅下降,表明09年到10年获利水平是增长,但是11年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不是很理想,导致利润缩水。 营业现金比率09年至10年出现下滑,这是营业效能提升的表现,反而到了2011年营业效能下降导致了比率上升,获利能力大幅下降,利润降低。 2、投资者角度分析(%)  200920102011 总资产 报酬率0.060.060.06 净资产 报酬率0.090.110.13 每股收 0.550.660.34

杨式太极拳步法的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

杨式太极拳步法的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 杨式太极拳步法的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 如何迈太极步,即如何做到“迈步如猫行”?宜注意以下几点(兹以传统杨式太极拳右弓步之后迈左步为例): 1、坐腿转腰胯。重心自右脚涌泉穴略后移至右脚跟,腰右转,收右胯,撇右脚,渐渐坐实右腿(重心100%在右脚),右膝与右脚尖上下相应,臀部与脚跟齐平。 2、一动无有不动。当以右脚跟为轴外撇时,合左胯;当右脚掌一着地,左脚跟应随之离地外展,以便身法、步法相随,动作顺达。 3、肩胯相合。腰右转时,肩在转,胯也应同时右转。如果腰肩转而胯不转,则成了扭腰,因此说转腰胯比转腰更为确切。 4、内劲潜转。腰胯右转时产生的内劲,经腿、膝至脚跟,象钻头似的右旋入地,右腿稳固了,迈左步方能做到轻灵、稳健。 5、两肩齐平。腰胯右转时,不应出现右肩低、左肩高的现象,以免破坏立身中正。 6、点起点落。提左脚不要蹬地而起,不要擦地拖起,也不要全脚掌同时离地;而是脚跟外侧先离地,然后脚掌内侧离地,犹如从泥浆中轻轻地、慢慢地将腿拔起。点起点落是迈太极步的规律之一。 7、旋踝转腿。提右脚时,左腿(膝)应内旋;左脚前伸时,左

腿(膝)要外旋。当然,其旋转的幅度,要比旋腕转臂小得多,不要做得太明显。 8、以腰带脚。腰胯略右转(约15度),带动左脚提起,以利于移动腿松柔、自然。 9、提脚莫高。左脚不要提得过高,以免牵动自身的重心,离地不宜超过一拳,但也不可拖地,脚尖自然下垂。 10、虚腿放松。提脚伸腿,均以大腿带小腿,左踝关节、膝关节和左腿肌肉应放松、自然。 11、脚走弧形。左脚提起后,不要直向前迈,应略近(不是靠拢)右踝旁前伸,呈弧线状;但也不要做作,使弧度太大。 12、轻轻出步。右膝微屈,以最小的力使左脚前伸。 13、敛臀。左脚前伸时应敛臀,切切不可突臀或扭臀,以影响身法中正。 14、松胯。左脚前伸应与腰胯左转同时开始。左胯松开,使胯关节周围较紧的韧带松弛,腿膝则灵活,迈步会轻灵;另外,松胯后又可以使迈步开阔,以确保左弓步两脚的横向距离。 15、实腿送虚腿。右腿坐实,重心稳定,但左脚前迈时,右腿微微下蹲(当然不能太过,以免造成起伏),送左脚软着地。 16、脚趾引领。出左脚时,宜用脚趾将腿领出去,有拉长动作的意念,而不是向前跨出去。 17、边伸边落。左脚前迈时,应边伸边落,当左腿伸直(非挺直)时,脚跟正好着地,切莫在空中伸直后再慢慢着地。 18、自然伸直。左腿伸直时,不可呈笔直状态,关节应略为弯曲,以免大腿肌肉紧张和影响腰胯转换。

陈式太极拳26式动作的名称

陈式太极拳26式动作的名称 1. 起式 2. 金刚捣碓 3. 撇身捶 4. 青龙出水 5. 双推掌 6. 肘底看拳 7. 倒卷肱 8. 退步压肘9. 中盤10. 白鹤亮翅11. 斜行12. 闪通背13. 掩手肱拳14. 白猿献果15. 单鞭16. 运手17. 玉女穿梭18. 懒扎衣19. 前招20. 後招21. 野马分鬃22. 六封四闭23. 双摆莲24. 当头炮25. 金刚捣碓26. 收式 26式陈氏太极拳拳谱老架一路2012年03月21日21:56:44 一、起式 二、金刚捣碓 三、懒扎衣 四、六封四闭 五、单鞭 六、白鹤亮翅 七、斜行 九、掩手肱拳 十、金刚捣碓 十一、撇身捶 十二、双推掌 十三、白鹤亮翅 十四、斜行 十五、闪通背 十六、掩手肱拳 十七、六封四闭 十八、单鞭 十九、云手 二十、雀地龙 二十一、上步七星 二十二、下步跨虎 二十三、双摆莲 二十四、当头炮 二十五、金刚捣碓 二十六、收式

陈氏小架二十六式太极拳 (师父:司国良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 师祖:陈立宪,号“三绝”,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 要领:所有动作路线非圆即弧,须肘微曲,以腰为核心。 一招一式,要清晰、做到位,放松放慢,找感觉。 脚的动作,应脚跟先着地,脚底生根,容易站稳。 拳论: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气相随。 以丹田为核心,一动全动,节节贯穿,一气贯通。 一动无有不动,动如脱兔;一静全静,静如处子。 第一式起式 1.双脚并立,立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头正,双目平视前方。 2.左腿抬起,大腿成平直线,重心放右脚,左脚放下与肩同宽,双膝稍曲,膝关节不超过脚尖。 第二式金刚捣碓(第一次)

太极集团[600129]2019年2季度财务分析报告-原点参数

太极集团[600129]年2季度财务分析报告 (word可编辑版) 目录 一.公司简介 (3) 二.公司财务分析 (3) 2.1 公司资产结构分析 (3) 2.1.1 资产构成基本情况 (3) 2.1.2 流动资产构成情况 (4) 2.1.3 非流动资产构成情况 (5) 2.2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结构分析 (7) 2.2.1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基本构成情况 (7) 2.2.2 流动负债基本构成情况 (8) 2.2.3 非流动负债基本构成情况 (9) 2.2.4 所有者权益基本构成情况 (10) 2.3利润分析 (12) 2.3.1 净利润分析 (12) 2.3.2 营业利润分析 (12) 2.3.3 利润总额分析 (13) 2.3.4 成本费用分析 (14) 2.4 现金流量分析 (15) 2.4.1 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现金流分析 (15) 2.4.2 现金流入结构分析 (16) 2.4.3 现金流出结构分析 (20) 2.5 偿债能力分析 (24) 2.5.1 短期偿债能力 (24) 2.5.2 综合偿债能力 (25) 2.6 营运能力分析 (26)

2.6.1 存货周转率 (26) 2.6.2 应收账款周转率 (27) 2.6.3 总资产周转率 (28) 2.7盈利能力分析 (29) 2.7.1 销售毛利率 (29) 2.7.2 销售净利率 (30) 2.7.3 ROE(净资产收益率) (31) 2.7.4 ROA(总资产报酬率) (32) 2.8成长性分析 (33) 2.8.1 资产扩张率 (33) 2.8.2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率 (34) 2.8.3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 (35) 2.8.4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率 (36) 2.8.5 净资产同比增长率 (37)

太极拳的完整修炼及正确方法

太极拳的完整修炼及正确方法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的瑰宝,常练太极拳能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下面我们学习一下太极拳的练习方法吧! 练习太极拳的作用 1、起到健全心理健康的作用,陶冶情操 通过练习太极拳的松、柔、轻、缓和刚柔相济,可以化去人们心理上因繁忙复杂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浮躁、郁闷、傲慢、恐惧、轻率、鲁莽等等不良情绪。 练习太极拳讲究的是平衡的道理,心平气和,平衡中有起伏,起伏之中保持平和,即中庸之道。 太极拳现在被人们当做太极操练习,但其并不是简单的体操,它是有意识,后有动作的,用意智慧动作。 练起来如行云流水,如波涛跌宕起伏,具有很雅致的欣赏价值,所以通过太极拳的长期锻炼可以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效果。 2、全面增强体质 通过太极拳这种运动方式可以全面提升体质,因为太极拳的要求是由里到外,一动全动;自下而上,由上而下,节节贯串,意念不动,外形寂然不动;意念、内劲一动。 外形随之而动,而且要符合阴阳平衡的哲理,从而调动了身体所有机能参与锻炼;因此对于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

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起到了良好的改善作用。 练太极拳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女人练习太极拳能补气养血,减少面部皱纹,调节女性内分泌失调。 有病的起到了治疗作用,无病的起到了增强体质的作用;肥胖的可以减少脂肪;瘦弱的可以使体格、肌肉健壮;可以增强骨骼的抗压、抗折性能;提高关节的活动性能和韧带的延展性;增强了腿部力量,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尤其是抗感冒等抵抗力的提高尤为明显。 3、武术技击作用更巧妙 太极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静制动,后发先至;舍己从人,“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引进落空合即出,四两拨千斤;物来顺应,沾着不离,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练习太极拳的目标 练习太极拳无论是技击还是健身都是让身体的机能达到空松圆活,化僵为柔,达到积柔成刚的目的。人在婴儿时期肢体是柔软的,但没有搏斗、生产能力。 当人们有了生产、搏斗等生存能力后,肢体、劲力又变得僵硬,随着岁月的增长,年龄越大就越笨拙。当作用力向你施压时,你的第一反应就是抗争,这也是僵直的表现,这些表现是自然的产物,是很自然的事情。 然而,自然界的变化却是阴阳对立和相互统一而发生变

太极拳动力的科学

太极拳动力的科学 据考证,目前流行的大极拳,源于宋朝武当道士张三丰的“武当内家拳”系列,其中包含了“太极拳十三势”。经过宋、元、明三个朝代,到清朝时,武当内家拳分成了两支。南支以宁波张松溪的“松溪内家拳”见著;北支则由山西的王宗岳在西安传给了蒋发,再由蒋发教给陈家沟的陈长兴;陈长兴后来将大极拳传给了杨露禅。除了陈、杨两家主流外,太极拳现今还有武氏、吴氏、郝氏、孙氏、郑子(郑曼青)等流派。 太极拳的渊源传说纷坛,先后有顾留馨、唐豪、吴图南、雍阳人、赵斌(杨澄甫的外孙)等的考证,最终肯定了张三丰与今日大极拳的关系。由于也有文件记载,太极拳可能在唐朝就有了,张三丰应是集其大成并让太极拳普遍流传的关键人物。主要引据包括:.明代宋远桥的《宋氏太极功源流支派论》中,指宋氏太极功是唐朝的许宣平所创;明代俞莲舟的《太极拳真义》中,指俞氏太极功是唐朝李道子所创。 .明代历史学家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中,指内家拳起于武当丹士张三丰。王征南是内家拳大师,黄宗羲的儿子黄百家跟王征南学拳。黄百家在他的《内家拳法》中,指张三丰是北宋微宗时候的人。 .乾宣道长严嘉康的《武当秘鉴》中,指张三丰创无极拳十二式、太和拳八式、太极拳十六式,后来三拳合一为太极拳。 .杨露禅的弟子王兰亭,将太极传给了李瑞东,李的传人公布了陈长兴有关太极拳源流的一篇序,陈长兴在其中讲述了他的老师蒋发,因拜王宗岳为师,而尽得内家武当派悟修的真传。 ?陈蠢所著《陈氏大极拳图说》中载有《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传歌诀》;杜育万所著《太极拳正宗》,明己师承蒋发。 .太极大师吴图南访撰写《陈氏太极拳图说》的陈鑫,指陈鑫告知,陈家著名的炮捶(陈氏太极第二路)属少林拳。陈鑫并指陈长兴在拜蒋发为师后,因族人视为耻辱,禁其再教炮捶。因此太极十三势在陈长兴门下,可能是单独习练。吴氏经陈鑫引荐.亲睹杜育万演练蒋发所传之太极。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太极拳释名》、《打手歌》和《十三势歌》,是现有最早的太极文献,也是太极发展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令人确信,太极举的原版应只有棚、捋、挤、按、采、咧、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等十三势,以“人刚我柔”的“走”,和“我顺人背”的“粘”字为诉求,其实践则以揉手(推手)、大捋为主。在《十三势歌》中,还出现“益寿延年不老春”的字句,显示王宗岳并非以纯武学的角度来推广大极,拳术之外,也注重健康与长寿之道。王宗岳的阴符枪则是太极札杆的前身。 陈长兴为陈家写下的有关太极著作有《太极拳十大要论》、《用武要言》等,立论精辟,

陈式太极拳器械总览

陈式太极拳器械总览 根据陈家沟所传,陈式太极拳器械有刀、剑、枪、棍、锏、双人粘枪、杆等。其中双人粘枪及杆最具独创性,将陈式太极拳与众不同的缠丝劲用到长兵器上,为长兵器对练开辟了一条简便易行、迅速提高技术的途径,同双人推手一样,开辟了武术中的新天地。器械套路在历代拳师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取长补短、推陈出新而日臻完善。古老的陈式器械套路多没有起势、收势,现代的大师们为使器械套路显得更科学、完整、严谨,多增加了此二势,本志所收录器械套路均采自当代名家著述。 太极单刀(又名十三刀)陈式太极单刀是太极拳器械功夫套路中短器械的一种,古老套路只有13个动作,故称十三刀。套路短小精悍,势势用法逼真。它的滚、闭、扎、拦、劈、砍、撩、截、缠、抖、架、抹、挑等13种刀法,体现了陈式太极拳的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蹿蹦跳跃、松活弹抖、沾粘连随、缠绕旋裹的特点,确有刀如猛虎、力劈华山之势,并兼有短兵长用之法。 太极单刀1930年至1938年,著名太极拳师、陈氏十八世陈照丕在南京授拳时,在十三刀的基础上,增加了9个动作,形成了现在流行的陈式太极单刀套路,陈式太极拳大架系多习练之。 太极双刀(34式)陈式太极双刀是陈式太极拳器械套路中双兵器的一种。几百年来,34式双刀在陈家沟广为流传。套路布局合理,衔接紧凑,刀法清晰,用法逼真。它以劈、砍、撩、挂、扎、截、拦、压、推、抹、横、架及舞花等刀法,结合陈式太极拳舒展大方的身法,灵活稳健的步法,将陈式太极拳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松活弹抖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太极双刀(24式)同太极双刀(34式)一样,也是陈家沟广为流传的太极拳器械套路,现陈式太极拳小架系多习练之。 太极单剑(49式)陈式太极单剑是太极拳器械套路中短器械的一种,几百年来,在陈家沟广为流传。 太极双剑(39式)太极双剑是太极拳器械套路中双兵器的一种,套路中有刺、点、撩、挂等剑法,配合太极拳缠丝劲,动作灵活多变,腕力突出。 太极十三杆(13式)又称陈式太极十三枪(加上枪头即为枪),是陈式太极拳器械套路中长兵器的一种。杆采用三米多长、尾部较粗的白蜡杆制成。套路短而精,没有舞花动作,一招一式用法逼真,威力无穷。它以劈、崩、点、穿、挑、拨、扫等枪法合以沾、缠、绞、拦、披、崩、拖、挂、横、扎、抖、架、挑等杆法,方便灵活,机巧多变,独具特点,是陈式太极拳器械中的佼佼者。 太极二十四枪(24式)是博采众家枪法之长,融入太极拳功法所形成的套路。 太极枪(77式)陈式太极枪亦名“梨花枪夹白猿棍”,是陈式太极拳器械套路中长兵器的一种。它汇集枪、棍的特点,在实战应用中,既有枪扎一条线,又有棍打一大片的技击效用,结合陈式太极拳中缠绕沾粘法,故称“陈式太极枪”。 太极单锏(34式)太极单锏是太极拳器械中单兵器的一种,原为铜铁所制,现多木制。一般长70~90厘米,锏柄尾有孔,可穿绳套,用于套腕。锏身方形凹面,四边角凸起成棱,无刃无突,故又有“凹面锏”、“方棱锏”之称。单锏练习与运用在手、眼、身、法、步相结合并与内劲协调一致的基础上,结合掤、架、推、挂、截、点、压、横、拦、劈、砸、舞花等技击方法,体现出刚劲勇猛、力大无穷的神威。 太极双锏(28式)太极双锏是太极拳器械套路中双兵器的一种,套路中配合陈式太极拳的手法、身法、步法,有各种挂、截、点、压、横、拦、劈、砸等锏法。现习练者不多。 太极春秋大刀(37式)亦名“青龙偃月刀”,是陈式太极拳器械套路中长兵器的一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