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及其发展趋势

论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及其发展趋势
论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及其发展趋势

论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及其发展趋势

文军

2013-01-07 15:00:41 来源:《江海学刊》(南京)2012年4期

【内容提要】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可以看做是社会工作研究者对他们的研究主题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意向和潜在的知识假设。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至少存在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批判主义三种不同的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但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社会工作理论发展趋势的多样化和社会工作实务的趋同性加强,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的多元整合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并由此引发了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的整体性变迁与整合式发展。

【关键词】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实证主义/人文主义/批判主义

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及其基本范式的形成

自1962年科学社会学家库恩(T.S.Kuhn)提出“范式”(paradigm)的概念并加以详细界定以来,社会科学研究中对研究范式的讨论就成了一个热门的议题。按照库恩的论述,“范式”是从事某种特定学科的科学家们在这一学科领域内所达到的共识及其基本观点,是一个学科共同体在研究准则、理论架构、概念体系、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某些共同约定,尤其是通过研究实践中的范例(examples)即“一组标准事例”来理解的共同约定和研究规则。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范式是一种世界观,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二是共有的信念和价值取向;三是某种自然观(包括形而上学假定)。不同学科的研究范式不尽相同,相同的学科也会存在不同的研究范式。

但无论是哪门社会科学或者哪种科学研究,都是在一定的研究范式指导下观察对象、收集并分析资料、检验假设、发展知识的过程。不论在实际生活里,还是在认知逻辑上,“范式”都意味着共同体成员围绕着特定学科或专业领域建立起来的共同信念、共同取向和共同的研究范围。没有范式,科学研究的语言游戏也就无从进行。①

社会工作作为一项专业性的助人工作是现代性的产物,既有其思想基础,也有其现实需要。在文艺复兴时期,那些主张恢复古希腊和罗马时期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工作的产生提供了精神上的准备。从现实需要来看,社会工作是对基督教会在西方社会中福利角色的一种世俗替换。在18世纪中后期以后,西方国家先后完成工业革命,经济上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社会问题,而社会工作的出现就是缓和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尝试之一,是回应现代性问题的一种社会实践方式。因此,社会工作在本质上既是一种助人自助的专业化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也是一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发展的现代精神与人生信念。在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工作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其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作理念和实务方法,而且也逐步发展了自己的理论范式和服务体系。因此,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可以看做是社会工作研究者对他们的研究主题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意向和潜在的知识假设,其中包括社会工作研究者的基本价值前提、所研究主题的意向、用以描述和分析这一主题的概念选择、为观察和调查而对具体现象和问题的挑选以及在分析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等内容。

但严格地说,社会工作自诞生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及研究范式,大多是借用社会学、心理学、公共管理学、生物学、人类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相关基本理论拼凑而成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社会工作者及社会工作的研究者认为社会工作主要是一种道德实践活动,属于一种“助人的艺术”

(art of helping)②,而不是一门理性的技艺。或者说,社会工作主要是一个实务层面的操作问题,而不是一个理论研究问题,凭借社会工作者长期的经验累积和个人反思就可以摸索出一些可用的操作模式,而没有必要以系统的理论知识作为学习的前提。“社会工作理论”一词本身也表明了一种对智力过度追求的倾向,而忽视了创立社会工作之初对“人”的尊重。③因此,长期以来,社会工作一直被看做社会科学的“工程师”,认为只要掌握了具体的、操作性的技术就可以了,不必了解其具体的操作原理和科学基础。由此,导致社会工作的发展往往只追求操作层面上的实务能力的提高,而对社会工作理论的研究漠然视之。这种非学术的、反理论的立场和做法不仅会极大地影响社会工作的实务活动,而且还暗含了社会工作者可以不采用任何形式的理论就开展工作,这一立场会对今后的社会工作发展起到严重的误导作用。④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的德雷(Jame G.Deley)等人曾经对2002年在国际30种主要社会工作类期刊上发表的885篇学术论文进行了统计和评估,结果发现71.7%的论文没有涉及任何理论讨论,剩下的即使提到了相关理论也只是停留在非常肤浅的层面上。只有不到9.5%的社会工作学术论文具有理论上的贡献。⑤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的豪基(David R.Hodge)等人研究了2000~2009年间出版的社会工作类期刊(共79种),列出了100篇引用率最高的社会工作学术论文,结果发现这100篇最具影响力的论文中,虽然相当一部分论文已经有了明确的概念化或理论化取向,但专门针对社会工作理论问题进行讨论的论文不足10%。⑥

就规范意义而言,理论建设是一个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决定其专业合法性存在的主要依据。一门学科如果没有自己独立的理论,即使建立起专业化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其在学科体系中存在和发展的理由也是不充分的。当1915年医学教育专家弗莱克斯那(A.Flexner)提出“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吗”的问题后,就开始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工作学科地位的极大反思。社会工作者逐渐对“社

会工作要成为一门科学是需要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与实务方法”的观点达成了共识。于是,在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临床医学等学科中寻找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便成了许多社会工作研究者一个努力的方向。正如台湾学者林万亿所归纳的:理论帮助社会工作者将复杂、多变、混乱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系统化、模式化和秩序化;引导社会工作尽可能精确而完整地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指引社会工作者选择适当的介入模式;将社会工作经验整理回馈到理论中,有助于修正、精确化理论,更好地提升实务水平。⑦大卫?豪(D.Howe)曾指出,任何专业没有理论都必然停留在低窄的层次上,所有实务行动将不可能达致其目的。⑧沃尔什(J.Walsh)也表明:“如果没有理论作为依盾,社会工作者能看到的往往只是自己接触过的案例,甚至这些案例也会使社会工作者迷糊,社会工作理论的意义就在于预测和解释案主的行为,为社会工作者提供关于案主和问题领域的一般化判断,为干预活动提供结构和秩序,辨识实践情景中的知识缝隙。”⑨德国社会工作学者甚至直接提出要立足于理论建构去发展“一门社会工作科学”,并认为“理论乃社会工作的基础”的观点是毋庸置疑的。⑩对此,特纳(F.J.Turner)也明确指出,社会工作理论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社会工作者了解“人在情境中”这一复杂性事实,因此社会工作理论不仅是发展对现实经验的阐释,更在于从其他学科中吸收知识,进而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11)

随着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社会工作者对理论本身的重要性的认识虽然有所提高,但社会工作理论并不能等同于社会工作范式本身(尽管很多情况下人们在交替使用着“理论”和“范式”两个概念)。正如美国著名的方法学教授艾尔?巴比(E.Babbie)所指出的那样,“范式”指的是一般框架或视角,字面含义就是“看事情的出发点”,它提供了观察生活方式和关于真实实体特性的一些假设。相比之下,理论指用来解释社会生活特定方面的系统化的关联性陈述。因此,理论赋予范式真实感和明确的意义。“范式”提供视角,理论则在于解释所看到的

东西。(12)因此,要产生“范式”,必须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理论必须触及社会事实的基本方面。正如库恩所指出的,科学研究对事实的观察和说明总是要通过现有的“范式”或理解的框架而展开。随着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理论的关注,社会工作研究范式也在不断形成之中。社会工作知识体系不再是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和方法的简单堆砌,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也不是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简单积累,而是通过“范式”的不断转换所进行的不断革命与创造,逐步形成具有自身面相的学科共同体。

其实,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弗洛伊德(S. 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范式就被介绍和应用到了社会工作实务中,并且在这一时期独占鳌头而成为该时期社会工作研究的一个重要范式。随后,受自我心理学的影响,心理社会学范式和功能学派范式也被应用到个案工作中。20世纪60年代以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等研究范式又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工作领域,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空间被迅速但不系统地充实起来。由于社会工作理论范式在数量上迅速增加,许多社会工作者感到理论繁多,难以抉择,认为有必要对这些理论范式进行清点、整理与评估。有人试图将社会工作理论置于一元化的框架中,将各种理论统合起来,但这些尝试都失败了。人们认识到不同的理论研究在观察世界的方式上是不同的,甚至是水火不容的,建立一个统一的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也是不可能做到的。由此,社会工作者不再追求构造统一的研究范式,而是通过对纷繁复杂的各种理论进行整理、归纳来使理论空间有序化,其结果则是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研究范式及其相应的实务模式,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也由此走向了更大的繁荣。

几种主要的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及其演变

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是对已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实践过程的概括和总结,是社会工作者对共同研究的课题和实务过程使用大体相同的语言、方式和规则来进行规范化表述的体现。目前,西方学者对于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的分类一直存在着二分法、三分法甚至四分法的争辩,其中影响较大的如大卫?豪、蒂姆斯、西本、皮拉里斯、特纳、佩恩等。大卫?豪认为,一个完整的社会工作理论至少应该包括两大部分:“为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 for social work)和“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 of social work),前者关注的是人与社会、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联,后者则涉及社会工作的本质、目标与过程。蒂姆斯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借用理论”(borrowed theory)和“实践理论”(practice theory)两种类型,前者回答什么是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价值、目的、伦理、知识基础和方法论等基本问题、后者阐述社会工作如何行动、如何介入和干预。笔者以为,两人的划分可谓殊途同归,因为大部分“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即对人类行为的解释理论,都是社会工作从其他学科中吸纳进来的,也就是“借用理论”,而“社会工作的理论”几乎等同于“实践理论”。

在大卫?豪分类的基础上,皮拉里斯按照理论的抽象程度,将社会工作理论范式划分为三个部分: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实践理论。其中,中观理论又包含解释性理论和介入模式理论两种类型。(13)与大卫?豪相比,西本则赋予“案主”极大的关注力,明确提出社会工作理论应当在关于什么是社会工作的理论、如何开展社会工作的理论之外,加上有关案主世界理论的讨论。可以说,西本的分类对后世学者的影响甚大,如特纳以聚焦领域的不同,将社会工作理论范式划分为三类:强调对案主本身的特性、强调案主的行动能力和强调案主与社会的关系。而佩恩也根据案主的不同取向对社会工作理论进行分类,包括反思—治疗性理论(reflexive-therapeutic)、个人主义—改良主义理论

(individualist-reformist)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理论

(socialist-collectivist)。

国内对于社会工作理论范式的划分及其争论也大体如此。例如,王思斌教授遵循蒂姆斯的逻辑将社会工作理论分为外借理论和实务理论两大类型,并进一步将实务理论更细分为评估理论(assessment theory)与干预理论(intervention theory)。(14)笔者也曾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个体主义取向的理论”与“整体主义取向的理论”。林万亿对社会工作理论范式的划分则是按理论的抽象程度,划分为宏观、中观与微观三部分,不同的是林万亿只是采用理论抽象程度一维划分方法,而没有像皮拉里斯那样将解释性理论与实践性理论区别开来。笔者以为,以上学者的划分不无道理,但似乎并未切入社会工作理论的纵深。因为就理论本身而言,理论的界定只有诉诸元理论(Meta theory)的层面方显其“范式”意义。

(15)从本体论来看,知识的本质可分为客观的唯实论与主观的唯名论;从认识论来看,知识的基础可分为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后者包括解释主义、建构主义与批判主义;在方法论上,知识的获得可分为实验的方法论与理解的、批判的方法论。倘若再细分的话,我们可以发现,批判主义可以从反实证主义一脉中剥离出来。鉴于此,我们可以借助于在不同范式研究中不同社会理论思想流派的差异,将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划分为实证主义的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人文主义的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以及批判主义的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见表1)。

实际上,社会工作理论中不仅存在有多重范式的问题,而且随着社会工作实践的发展和社会工作理论的不断丰富,范式变迁和范式的整合将成为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趋势。正如库恩早就指出的那样,学科内不同理论范式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门学科成长及发展的表现,一个范式的学术发展,不会停留不变,它的生命是一种蜕变和更新的过程。在学科本身发展历程中会出现种种危机,由此也便会推动新的理论范式的诞生。因为任何理论不是在相同的思维框架内连续地

发展,而是在不断改变思维框架的前提下向前发展,思维框架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转变的状况就是范式变迁。(16)而研究范式的变迁与革命必然伴随着范式的分化与整合,尤其在全球化进程中,企图在社会工作理论研究中建立一种单一的占主导地位的研究范式几乎是不大可能的。因此,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的多样化并不妨碍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本身的发展,相反,在某种意义上反而预示着社会工作专业和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如果按照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逻辑演变,我们大体上可以将迄今为止的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的发展划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这是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的开创期,以1917年里士满(M.Richmond)的《社会诊断》问世为标志。这一时期还没有形成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社会工作理论也没有取得广泛的学术共识,但是相关的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意识和基础已经形成。第二阶段为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这是经典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的初步形成期。这一时期,伴随着社会工作三大传统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形成和逐渐被社会工作界所接受,在各自内部也初步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并在具体的研究范式取向上开始产生分化,如心理动力理论、危机干预理论、人本中心理论以及个案工作等。第三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这是社会工作理论范式的多元发展期。社会工作理论逐步走出心理学分析的主流范式,而走向社会学、认识论等多学科的理论研究范式,标志是认知行为理论、赋权视角以及系统视角等新的理论研究范式的出现。第四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至今,这是多维视角下社会工作理论范式的繁荣期与反思期。首当其冲的是受到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影响,各种后现代社会工作为社会工作理论范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给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带来了更多的反思与批判。

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的发展趋势

随着当代信息化、全球化影响力的不断加强,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及其实务发展也越来越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趋同。制定全球统一的社会工作专业标准体系(包括准入制度)、整合国际间社会工作资源和突出专业机构在全球专业建设之中的职能已变得尤为重要。国际社会工作界的理论与实务交流在不断加强并成为全世界社会工作者的呼声。但同时,在社会工作不断面临全球化冲击所带来的话语体系和知识结构变迁的过程中,仍然要强调各国自身发展的本土特色,强调本土专业实践中的文化敏感性和社会工作者在不同区域的实践中自身融入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态势,理论研究范式的多元整合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并在整体上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第一,社会工作理论从早期的单一“外借”到自身的内生理论趋势不断加强。早期的社会工作理论基本上是从其他临近学科中借鉴而来,原因在于自身的内生理论严重不足。如果社会工作只能借用外来的理论,它就很难在学术领域获得独立的学科地位。近十多年来,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致力于发展出自己的实践模式和理论范式,不断促进内生理论的诞生与发展。内生理论的标准为:由社会工作研究专家提出或在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之中总结而成并被社会工作者普遍运用的理论范式。资产为本、优势视角、赋权理论、反压迫实践都是由社会工作专家在综合不同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上提出的。社会工作希望在日常实践之中衍生出某种理论研究范式,这样的理论研究范式具有更为重要的应用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实践中内生而出的理论范式是社会工作构建独立专业地位和学科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

第二,各种具有综合性的社会工作整合理论开始出现。随着全球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多元整合,基于不同实务基础和专业使命的社会工作理论范式的整合也在不断加强。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工作理论内部各种不同理论范式之间的整合,即折中主义理论范式的出现,以平衡社会工作内部的差异;另一方面,社会工作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对话与联结不断加强。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工作理论在保持自身学科独立性的前提下,不断地向其他学科汲取知识养分,以理论的重建、扩展、联结等方式来创造出一种新的理论研究范式,以整合了的理论来重新认识曾被忽视或歪曲了的多维世界,并为其他社会科学理论的繁荣与发展提供新的知识支撑。因此,范式整合已成为当今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第三,社会工作理论的认识论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工作理论的认识论在过去的实证主义、人文主义、批判主义三大认识论共同交织的发展中,加入了后实证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思潮,使之呈现出多种认识论共存的局面,一种具有辩证的多向度批判取向的多元认识论引起了社会研究者的共同兴趣,致使原有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和认识论的同一性在不断消解,社会工作者作为具有基本同一面相的角色也正逐步消解为一系列多元的社会照顾角色。(17)比如,社会建构主义不同于以往的三大认识论,而是提醒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者们要时刻对日常生活世界所呈现的面貌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并不断反思自己的立场或隐含的价值取向,尤其是关注背后隐匿的权力关系。毫无疑问,社会建构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和新的认识论取向,促使着我们必须将各种解释放置于不同背景中给予整理,进而甄别出最接近真实性的一种理论说明。(18)

第四,国家的结构性建构力量以及底层的激进主义在社会工作理论的建构中开始占据重要的位置。虽然社会工作的诞生源于对“慈善使命”(the philanthropic mission)的追求与专业实践,但随着社会工作服务技巧的发展和“科学使命”(the scientific mission)的强化,当代社会工作正在逐步背离贫困和底层弱势的群体,并越来越多地转向服务于中产阶级,热衷于可以收取服务费用的私人市场。(19)20世纪6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生活在底层的弱势群体,如残疾人、妇女和移民等,认为现存社会秩序主要是在支持和增进上层精英们的利益,从而扼杀了被压迫者的机会结构,进而要求重新发现“底层视角”,整体性地改善底层群体的境遇。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者们为了回应这些挑战,纷纷将关注的重点转向激进主义的视角、赋权视角、反压迫实践等结构性力量,以图寻觅隐匿着的社会现实,以“解放使命”(the emancipatory mission)去开创一个让更多人感到满意公平的社会局面。(20)

第五,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的实践性特征进一步加强。长期以来,社会工作将其专业合法性建立在实用主义的基础之上,即强调作为一种专业性助人活动的有效性,因此,社会工作一直致力于凸显其社会工作的实践性特征。进入专业化阶段之后,社会工作更是试图将其实践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并以不同的概念建构来表征科学知识与专业实践的结合。然而,随着社会工作理论抽象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似乎越来越远离了社会工作实务。鉴于此,许多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者主张,必须重新检讨社会工作理论与其实务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其理论研究范式的形成应立足于社会工作的实务过程,并认为社会工作理论的实践性特性在更一般的意义上对于当代社会工作理论范式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和促进作用。

第六,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的反思性与批判性不断凸显。随着后现代思潮

在社会工作领域影响力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当代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者开始向传统的社会工作及其研究范式提出挑战,甚至提出了“专业消亡论”和“社会工作的终结”(the end of social work)的论断。例如,鲍威尔(F.Powell)在其《社会工作的政治学》一书中就明确指出,在后现代文化中,福利国家的危机、市场化及新管理主义、面向技能为本的专业训练正在快速地改变社会工作,使得当代社会工作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了。(21)比如在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专业关系方面,传统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一直认为案主是具有内在价值和尊严的个体并且是具有自决能力的,但在社会工作实务当中,社会工作者却又往往会以“诊断”、“评估”或“帮助”的名义将案主置于一个不利的或无权的地位。(22)而在具有反思性和批判性的后现代社会工作中,他们甚至要求以“服务使用者”代替“案主”,认为社会工作者不是服务使用者的老师,也不是一个扮演权威者的角色,而是一个具有同理心、能够欣赏服务使用者能力的伙伴。

第七,强调服务对象的主体性、抗逆力、优势等观念的发展型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日益受到青睐。以往社会工作的理论范式立足于这样的假设:案主之所以成为案主,是因为他们有瑕疵、有问题、有病理和疾病。在这样的理论范式取向下,一般社会工作大多遵循“问题—评估—介入—评鉴”的实践路径。而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则表明,一旦为案主贴上“问题”的标签,这些问题标签就会在案主身上产生蚕食效应,重复的次数多了之后,案主对自身以及周围人对案主就会变得越来越没有信心,十分不利于案主的发展。因此,近十几年来,案主或服务对象的主体性、抗逆力、优势等观念在社会工作理论研究中不断得到强化,要求以“社会融合”和“个体发展”代替问题诊断式的社会工作服务,并逐渐形成一种发展型的社会工作新模式。在研究范式上,这种理论研究范式强调社会工作应以优势视角面向全体公民,突出社会公正与社会包容的政策目标。

总之,社会工作是一种既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共同性,又具有较强的特殊性、本土性的实践活动。可以说,当代社会工作实践从其理论研究范式的变迁中受益匪浅。近几年来,中国的社会工作得到了大力发展,社会工作实务方面也有一定的积累,但由于太多地依赖于西方社会工作理论而限制了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未来发展,导致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理论研究以及价值理念、知识体系、实务模式的研究还处于相当薄弱的阶段。中国的社会工作者要想提高自己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就必须强化自己的理论研究意识与学科共同体建设,增强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性,将社会工作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

注释:

①[美]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91页。

②Boehm,W.W.,“Social Work:Science and Art”,Social Service Review,1961,Vol.35,No.2.

③宋丽玉、曾华源、施教裕、郑丽珍:《社会工作理论——处遇模式与案例分析》,(台北)洪业文化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7页。

④Munro, E.,“The Role of Theory in Social Work Research: A Further Contribution to the Debate”,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2002, Fall.

⑤Deley, J.G., Peters, J., Taylor, R. Hanson, V., Hill, D., “Theory Discussion in Social Work Journals: A Preliminary Study”, Advance in Social Work,2006,7(1), Spring,

pp. 1~19.

⑥David R. Hodge, D. R., Lacasse, J. R. & Benson, O. ,“Influential Publications in Social Work Discourse: The 100 Most Highly Cited Articles in Disciplinary Journals: 2000~2009”,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11, July, pp. 1~18.

⑦林万亿:《当代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172页。

⑧Howe, D.,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Theory, Aldershot, Berks: Wildwood House, 1987.

⑨Walsh, J., Theories for Direct Social Work Practice, Thomson Brooks/Cole, 2006.

⑩Goppner, J. H. & Hamalainen, J., “Developing a Science of Social Work”,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07,7(3).

(11)Turner, F.J. “Social Work Practice: Theoretical Base”, i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19th Edition, 1995, pp. 2258~2265.

(12)[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69页。

(13)仔细研究可以发现,与大卫?豪的分类相比较,皮拉里斯的宏观理论与中观解释性理论相当于大卫的“为社会工作的理论”,而中观的介入模式理论和第三部分实践理论与“社会工作的理论”相吻合。

(14)参见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5)所谓元理论层面的研究不是指纯粹对社会工作理论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因为逻辑推理是消极的,而非积极的;它可以告诉你不是什么,但不能告诉你应该是什么。而元理论层面研究的任务正在于指出社会工作理论应该是什么,这就需要有经验前提和实践基础,尤其需要对理论主体加以观照。

(16)Kuhn, T. 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

(17)Clarke,J., “After Social Work”, in N. Parton ed. , Social Theory, 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Work, London: Routledge, 1996.

(18)Witkin, S. L.,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Work Practice: Interpretations and Innovation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1.

(19)Specht, H. & Courtney, M. E. , Unfaithful Angels: How Social Work Has Abandoned Its Mission, New York: Free Press,1994.

(20)陈涛:《社会工作专业使命的探讨》,《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6期。

(21)Powell,F.,The Politics of Social Work,London:Sage Publication,2001,pp.13~

22.

(22)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8页。^

试论库恩的范式理论及该理论缺陷

人 文 论 坛 166 INTELLIGENCE 试论库恩的范式理论及该理论缺陷 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 陈 杪 摘 要:库恩的范式理论是一种历史主义的观点,具有深刻的启发性。但是同时库恩的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缺陷,本文认为这种缺陷在于库恩看待科学知识的相对性、以及其科学革命观的非理性化。 关键词:范式 科学革命 相对性 非理性化 美国科学史家库恩,以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而享誉世界。而人们对其“范式”理论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它是“智慧历史的一座里程碑”、“半个世纪以来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掘”;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它是“完全不足信的”和“耀眼的错误”。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论呢?首先简要介绍一下库恩的范式理论。 一、库恩范式理论简介 何谓科学活动,科学是怎样发展的?对这个问题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回答。第一种认为:科学发展始于事实,事实经验不断地被归纳为理论或理论不断地为经验所“证实”,如逻辑经验主义;第二种则主张:科学发展始于问题,通过经验的“证伪”而不断由一种理论取代另一理论,如波普尔证伪主义。 而库恩则通过对科学史的研究,将科学进步的图景概括为: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新的危机。在解释这个过程中,库恩引入了一个新的名词即“范式”。尽管“范式”在库恩自己的著作中涵义也不尽相同,但它大致可表述为:“某一特定的科学共同体成员们在某一专业或学科中所具有的共同信念,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共同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该学科的一种共同的传统,并为该学科的发展规定了共同的方向。”当一门学科缺少一定的范式,即科学家对基本问题、观点没有达成一致,则该门学科仍处于前科学状态。而范式一旦形成,则形成成熟的常规科学。“一个范式和一种更秘藏的研究方式的取得,是任何一个科学领域的发展已经成熟的标志。”而当在常规科学研究中总是发现反常规问题,人们对该范式的信念开始发生动摇,则该范式危机就出现了,这时另一种范式取而代之,一场科学革命随之而来,之后确立新的范式形成新的常规科学并如此反复。 由此可见,“范式”这个概念成了库恩科学观的核心概念,体现了他对于科学活动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正是由于 范式的存在,科学才成为科学,科学家才成为科学家。不同的科学共同体在不同的范式指导下,对同一自然现象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范式论揭示了科学不仅仅是纯粹理性和纯粹逻辑范围内的事情,科学活动及其发展是与科学以外的社会和历史因素紧密联系着的,是多种要素综合影响下的整体性活动。强调科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是库恩范式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 库恩科学观的另一部分“科学革命”理论也相当具有启发性。库恩认为科学的发展是以一种范式向另一种范式跃进转化的方式即科学革命的方式进行的,而非归纳主义科学观特征的积累进步。“科学革命在这里被当作是那些非积累的发展事件,在其中一套较陈旧的范式全部或局部被一套新的不相容的范式所代替。”因此,科学革命的根本内容是抛弃旧范式而接受新的范式。库恩用“革命”这一概念来强调科学进步的非积累性。认为一个范式发生危机经由科学革命而由另一范式所取代。科学的长期进步不仅包括在理论框架内确证事实和定律的积累,而且也时常包括推翻一种范式,并用另一不相容的新范式取而代之。而每一次科学革命既是科学知识体系的重建过程,又是对科学活动的主体——科学家的重新塑造过程。科学共同体在自身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实践标准等方面发生“达尔文式的进化”。 二、范式理论的缺陷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中也有着较大的缺陷。库恩只承认知识的相对性,忽视其真理性,具有相对主义倾向。库恩认为,范式仅仅是科学家用来解决“谜题”的工具。新范式取代旧范式仅仅是因为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于旧范式,但却并不意味着更加接近客观真理。例如库恩指出:“我认为不存在独立于理论的方式来重建像‘真实在哪儿’这种说法;一个理论的本体与它的自然界中的‘真实’对应物之间契合这种观念,现在在我看来原则上是虚幻的。”因此库恩的立场缺少一个基本要素即“前后相继的理论会逐渐逼近真理。”库恩认为科学理论是科学家们通过建立范式,在理论框架内所进 行的对话与交流。但是,科学理论除了在科学共同体之间进行交流外,其最根本的功能应是用于客观地认识自然现象,从而揭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且,在科学发展史中,每一次爆发科学革命,其根本上是因为革命之后的科学理论相比于革命前的科学理论包含更多的真理要素。例如伽利略的物理学代替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代替牛顿力学正是因为这些理论包含更多的真理要素,更为客观地揭示了自然规律。 库恩的科学理论发展模式即科学革命理论也具有非理性色彩。在阐述新范式如何产生时,库恩曾指出:“新范式或者是一种容许日后阐释的充分的暗示,都是一下子突现出来的。有时是在午夜里,有时是在一个深为危机所烦恼的人的头脑里。”他认为科学范式和科学理论的产生,是科学家是个人心理格式塔的瞬间的转变,是一种云翳顿开的体验,夸大了灵感、想象、直觉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其实,在范式的转换过程中离不开人们长期细致的观察以及刻苦艰辛的实验,还需要运用逻辑工具进行一系列的艰苦的理性思考的过程。这是人的内心因素与现实世界在人的主观努力下,运用理性思维,使人产生一个心理转变的复杂过程。 综上所述,库恩的科学观虽然是从历史的角度阐述科学发展,注重历史的、社会的因素,可谓一种创举,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存在着非理性色彩和相对性。本人认为,库恩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科学发展的内部历史,在具体解决某一相同问题上,一个范式的解答必定是因为更加逼近客观真理而超过另一范式,才能吸引众多的科学家,从而一个新的范式代替旧的范式,科学自此向前发展。参考文献: [1] [澳]艾伦·查尔莫斯:《科学究竟是什么》,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 林学俊:《试论库恩的范式及其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3]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

关培兰《组织行为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组织理论与组织结构)【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组织理论与组织结构 15.1 复习笔记 一、组织及组织理论 1.组织的定义 组织是为达成某些目标而设计的集合体,是成员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框架。它满足以下几个特点:(1)是社会实体;(2)有确定的目标;(3)有一定的结构和协调模式的动态系统;(4)与外部环境相联系。 2.组织的重要性 (1)组织将资源组合在一起完成特定的目标。组织能够通过运用现代的制造技术和新的信息技术,重新设计组织结构和管理实践以增进效率,并为创新提供条件。 (2)组织适应并影响着迅速变化的环境。通过所有这些活动,组织为所有者、消费者和雇员创造价值。 (3)组织也必须应付和适应当今劳动力多样化的挑战,更加注重伦理和社会责任,改变雇员的职业生涯模式,找出有效的办法激励雇员完成组织的目标。 3.组织理论 (1)组织理论研究的回顾 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现代组织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①采用系统理论。把组织视为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开放系统。 传统的组织理论是一个封闭系统,不考虑组织与外界的联系。实际上,组织并不是孤立

的,外在的复杂多变的因素对组织内在因素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组织是一个投入一产出系统,是一个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开放系统。 ②对人际关系十分重视。 改进人际关系,特别是管理者和职工的关系是现代组织理论发展的又一大趋势。具体表现为: a.组织平衡理论。参加者按照个人效用来衡量组织,组织则根据组织目标的完成程度来衡量成员的贡献,诱因与贡献的平衡决定成员加入、保留,还是退出。 b.交叉角色理论。组织是由许许多多交叉的角色所组成的集合体。管理者必须充分注意交叉的角色组之间、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注意其等级、希望、冲突、绩效,利用角色组之间的相互交叉和影响使组织充满活力。 c.交叉群体组织理论。组织是由互相关联的交叉的群体组成的,这些群体是由几个群体交叠处的个人来连接的。这就突破了传统组织理论中一人一职一位、各部门之间严格划分界限的观念。 d.把组织看做信息处理系统。组织既然是开放系统,组织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有效地收集、解释和使用适当的信息。工作任务不确定性越大,在任务执行期间需要处理的信息量也越大。所以组织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处理不确定性信息的系统。 (2)后现代组织理论的范式 范式就是某一学科或体系的理论框架,包括定律、原则、基本思维方式、判断标准、应用模型等。范式的转换意味着科学体系的根本性变革,它反映了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的基本思维方式的转变。 今天,迅速变化的环境引起了一系列的挑战,如全球竞争、多元化等。在组织领域,工人对完全意义上的工作和个人发展与职业成长机会的期望,要求组织及其管理者作出新的不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理论三分法模型示意图 一、心理分析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所控制的,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各种本能的集合而成的。“本我”同“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的

失衡(“本我”受到过度压抑或“自我”“超我”发育不均等)。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与超我间的平衡,并用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 (一)交流与人的心理防卫机制 1、焦虑:人在精神上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其发展结果是个体会选择一种行动适应或试图解决这种状态。 2、心理防卫机制:人在除了以积极方式面对问题外,通常还会发展出一套消极的方法来逃避道德的困境或摆脱精神焦虑,从而解脱情绪的暂时困扰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这种应对问题的策略或方式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成为“心理防卫机制”,主要包括:否定、抑郁、解脱、认同、合理化、转移、理想化、投射、割裂、升华、移情、反移情等。 二、认知理论 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制于理性思考,而非潜意识中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正确的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得到正确、理性的指引。 三、行为主义理论 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工作理论。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服务对象的不适当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但它并非应用心理分析或认知心理学,而是用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如条件反射、条件运算、学习理论等)与方法(如实验等)来完成这一任务。它认为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不恰当反应。社会工作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当前的反应模式。 四、社会系统理论 以一般系统论及其社会学版本——结构功能注意等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 工作理论。 把人与环境看做是由功能上相互以来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基本条件。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或各个元素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时,系统均衡就会破坏,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恢复各个子系统或元素中的均衡关系,使它可以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 五、标签理论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

社工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1) 张华,女,44岁,有一个正在本地读大学一年级的女儿,丈夫在女儿幼年时就因病去世。张华没有正式工作,这么多年来一直靠做临时工作维持家庭生活,比如做保姆、街道清扫员、家政员等。去年3月份,由于一次车祸,张华不幸失去了一条腿,住院没多长时间,她就因无力支付医药费出院。至今她还无法接受这种巨大的生活变迁,整日闷闷不乐,脾气也很暴躁,经常对女儿发脾气,有时候甚至不吃不喝,病情也没有好转。后来在女儿的劝说下,她的情绪好一点,但她还是经常想到自己是个废人什么用处也没有了,有时甚至想自杀,但又觉得不能让女儿孤孤单单一个人在世上生活。现在,她几乎不出门,不愿意和健全人说话,也不乐意和残疾人交往。 问题: 1.请阐释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目的。 2.针对张华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答案: 解析: 1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目的 (1)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围绕残疾人个人、家庭、群体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开展的专业性助人活动。 (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残疾人的社会功能。具体而言,残疾人社会工作是要通过处理残疾人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帮助残疾人克服在康复、教育、就业、婚姻家庭生活、社会权益、文化生活和环境方面遇到的障碍,让残疾人因把损伤带来的能力丧失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更好地发挥潜能,有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2.社会工作者采取的介入策略: (1)社会工作者借助医疗科技的基本知识,帮助张华取得合适的医疗康复服务。 (2)对张华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使其能够勇敢接受现实。 (3)帮助张华进行生活自理训练,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4)在张华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之后,为其提供就业辅导,帮助她联系力所能及的工作。 (5)评估张华的家庭状况、经济条件以及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帮助她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并取得社区的支持,解决其生活困难。 (6)鼓励张华走出家门,积极参与残疾人之间以及残疾人和正常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2)刘先生曾是一家公司的销售员,在经历一次车祸后失去了双腿。妻子是一家大公司的职员,有着丰厚的收入,儿子学习成绩优异,懂事。刘先生的母亲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而母亲年老体弱,照顾儿子也显得吃力。妻子工作非常忙,没有时间照顾丈夫,而社区中又不能提供生活照顾和康复服务。一年来,刘先生一直待在家里,情绪很容易激动,经常一个人偷偷地哭。刘先生原本是一个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喜欢与人交往的人,经历了这次创伤之后,不再和以前的朋友和同事来往,也很少说话,整个人很沉默。妻子看到丈夫变得越来越孤独,前来求助社会工作者。 问题: 1.请你分析刘先生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作为社会工作者,对刘先生可以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答案: 解析:本案例适合采用社会康复模式残疾人社会工作方法。本模式的理论依据是生态环境改善模式,它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关注个人,二是关注个人和家庭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三是关注个人环境系统。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为残疾人自身的发展提供帮助(教育、

组织二元性_管理研究的一种新范式_刘洋

第41卷第6期2011年11月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Vol.41,No.6 Nov.2011 DOI:10.3785/j .issn.1008-942X.2011.07.061[收稿日期]2011-07-06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http://www.journals.zj u.edu.cn/soc[在线优先出版日期]2011-10-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132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2112 )[作者简介]1.刘洋,男,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研究;2.魏江,男,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创新与战略研究;3. 应瑛,女,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技术创新研究。组织二元性:管理研究的一种新范式 刘 洋 魏 江 应 瑛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摘 要]组织二元性已经逐渐成为管理研究中的一种新范式,然而,已有研究对组织二元性的内涵与外延却未能达成共识, 基于对不同视角的组织二元性理论框架也略显混乱。基于组织学习、技术创新、组织架构、组织适应等领域相关研究的梳理,组织二元性的内涵与外延得以明确界定。以此为基础,搭建组织二元性跨个体、 团队、组织、组织间的多层次研究框架,有利于构建中国的管理理论。[关键词]组织二元性;均衡;多层次框架;管理研究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A New Paradigm for Manag ement ResearchLiu Yang Wei Jiang Ying  Ying(School of Management,Zhejiang University,Hang zhou310058,China)Abstract: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has become a new paradigm for management research nowadays.However,extant literature indicates that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is still undertheorized andunderconceptualized,and therefore,there is no agreement about its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By review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technological innovation,organizationalarchitecture and organizational adaption,we try to clearly define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Based on the definition,we then build a multi-level framework ofindividuals,teams,organizations and inter-organizations for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whichcontribut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anag ement theories.Key  words: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balance;multi-level framework;management research一、引 言 当人们开始意识到,在特定情境下,一些看似对立的需求能够通过特定的程序,在特定的系 统中得以实现[1] ,学者们便试图去平衡那些看起来“矛盾对立”的战略行为,并把焦点从“取舍”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辅导用书(理论和研究范式)【圣才出品】

第三章 理论和研究范式 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理论与范式 1.理论 (1)含义 理论,是指为解释某个现象,按照一定的规范所抽象出来的概念体系。 (2)特点 ①理论的目标是对某个现象做出解释。 ②理论是一个概念体系。理论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概念,二是概念之间的联系。概念 理论 理论与范式 库恩和范式理论 三种范式对比 大众传播理论的三种范式 客观经验主义范式 诠释经验主义范式 批判理论范式 理论研究的逻辑 理论研究的程序与工具 实证研究的程序 关于因果性 获取数据的具体方法 一般评估标准 如何评估理论 客观经验主义范式的评估标准 诠释经验主义范式和批判理论范式的评估标准 理 论 和研 究 范式

是为帮助人们思考而对某些现象或现象的集合所赋予的标签。 ③理论的建立必须遵循规范的程序。 (3)概念 一类是具体的概念,一类是抽象的概念。 ①具体的概念,是指人们能够直接观察到的,比如身高、商品购买等。 ②抽象的概念,是指无法直接观察的现象,比如智商、态度等。 (4)命题 命题是对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判断。概念之间的关系很多,比如相关、因果关系等。 (5)假说 在没有得到完全证明之前,这些命题只能称为假说。假说是提出来供人们思考的命题,有关其真与假的判定要到这种思考完成后才能做出。 2.库恩和范式理论 (1)范式的概述 ①含义 库恩把不同的学者之间所持有的,这种不可通约的研究范例称为范式。 ②特点 a.它是指导一个学术群体中大部分成员的范例和前提假设,它指导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b.范式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公认并共享的世界观,围绕着某个范式会形成“无形的学院”。范式本身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如果一个范式的拥护者压倒多数,那么这个范式会成为主流范式。 c.不同学术共同体之间的范式不可通约,它们相互矛盾、针锋相对。

家庭社会工作相关案例分析及其解决思路

家庭社会工作相关案例分析及其解决思路 一、案例 这就是一个重组家庭,家庭主要成员包括:41岁的父亲、31岁的继母、16岁的女儿小佳与与小佳同父异母的7岁的妹妹。 正在读高一的小佳,学习成绩差,在校表现差,情绪暴躁,爱发脾气,有严重的厌学情绪与自虐倾向。小佳原有的家庭,父母关系一直不好,加上父亲有“婚外情”并生有一私生女,最终父母在一年前离异。父亲在离婚后不久就与曾经的“婚外情女主角”结婚。此后小佳与父亲、继母与一直没有曝光的同父异母的妹妹生活在一起。面对背叛母亲的父亲、破坏自己原有家庭的继母与与自己抢夺父爱的妹妹,作为曾经的宠儿,小佳无法适应与接受家庭如此大的变化,脾气变得更加暴躁、不稳定,心理更加敏感与脆弱还伴有严重的自虐倾向,经常用小刀将自己割伤,她曾坦言“在瞧着血液从身体中流出的时候,内心的恨、愤怒、嫉妒才会暂时得到缓解。”她一直以敌对的态度对待现在的家人,甚至拳脚相向。 在原有的家庭中,父亲经常借口工作忙不归家,即便回家也很少与母亲及小佳交流。在对待子女问题上,父亲仅仅以满足女儿在物质上要求为目标。在当前的家庭里,父亲对女儿小佳深感愧疚,更加想要弥补她,但也只就是在物质上的“宠爱”,感情上的溺爱与骄纵。可面对小佳的变化尤其就是其自虐倾向,父亲感到迷茫,不知如何就是好。 继母在现在的家庭中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经常成为小佳攻击的对象。虽然她已尽力的满足小佳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要求,但却发现很难与小佳进行良好沟通与友好相处。 二、对问题的界定 该重组家庭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情绪问题。小佳的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冲动时有自我伤害行为,有轻微暴力倾向。 (二)小佳的厌学心理,学习成绩差,表现差。 (三)亲子关系问题。小佳与父亲、继母之间沟通不良,冲突不断。父亲与继母都想对小佳好,但都仅仅就是对其物质上的满足,忽略了其精神与内心的情感需要。

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现状及展望

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现状与展望 一、产业组织核心理论的发展进程概述 1.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源最早可以追溯至亚当·斯密(1776)的劳动分工理论和竞争理论。他通过对重商主义学说和重商主义时代国家干预私人经济主体活动的批判,提出了所谓的自由竞争的思想。斯密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认为自由竞争是一个导致利益和谐与市场均衡的过程。自斯密之后,经济学界有关产业组织问题的先驱性研究多集中于竞争理论和所谓理想竞争状态的确定等方面。1879年,马歇尔夫妇合著的《产业经济学》首次出版,将产业组织定义为产业内部的结构,马歇尔被看做产业组织学的创始人。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揭示了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关系,即“马歇尔冲突”。1933年,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分别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所谓的垄断竞争理论,他们否定了以往要么垄断、要么竞争的一种极端对立的观点,指出现实世界中通常是各种不同程度的竞争与垄断交织并存。这些早期的研究虽然开启了产业组织研究的大门也卓有成效,但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共出现过三个主要的学派,即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和新产业组织理论。 2.哈佛学派研究范式 1959年,贝恩的《产业组织》出版,是第一部系统阐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标志着哈佛学派形成。哈佛学派主要以经验性的分析为主,通过对跨部门的产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推导出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了是企业的市场行为,而企业的市场行为又决定了企业市场绩效,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S-C-P)的分析框架。它强调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即S →C→P,因此通过公共政策调节市场结构从而影响市场行为,最终保证良好的市场绩效成为了经济中最重要的事务。SCP理论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并影响了整整一代的学者和决策者。哈佛学派的SCP范式虽然统治了产业组织学界近半个世纪,但其本身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分析范式,存在许多缺陷。 3.芝加哥学派研究范式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理论界对哈佛学派最猛烈的批判来自于芝加哥学派。他们推翻了SCP范式中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他们看来,市场效率才是决定市场结构和市场效率的基本因素,即P→S →C关系。而且通过可竞争市场理论指出产业的进入壁垒并不像SCP范式里面指出的那么高。芝加哥学派相信市场的力量,主张放松管理,对当时美国的产业组织政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随着芝加哥学派的崛起以及随后众多学者的追随,哈佛学派的SCP研究范

社会工作个案分析

社会工作个案分析报告 一、个案基本资料∶ 钟天桥,男,14岁,是一名初二学生。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一年回家一两次,两个姐姐都出嫁,家中只剩案主与奶奶,父母每年外出之前会留下一小部分钱由奶奶支配,两人靠田里种的的庄稼维持日常生活。奶奶年纪已大,除了忙地里的活,还要做饭烧菜,加上文化程度低,基本上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管教案主,两人代沟严重,很少交流互动。父母外出打工从不打电话回家,不关心案主的生活和学习,用他的话来说家就是个吃饭睡觉的房子。案主性格较为外向,但脾气暴躁,轻易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学习兴趣不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科任老师反映经常扰乱课堂,近段时间三天两头旷课。找案主谈话时了解到,他觉得上学没意思,最近认识了村子里的社会青年,想辍学跟他们“混”,反正自己没人管没人关心,问到家庭情况时他总是自卑地低头不说话或说不知道。学校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后,想给他申请贫困补助,但他不愿意接受 二、问题分析∶ 案主正处于青春逆反期,其的生活环境给他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家庭生活里很少有父母的身影,很少得到家人的关爱,心理逐渐冷漠,开始厌倦生活和学习,潜意识觉得自己是没人关心没人爱的的;案主与不良人群交往,别人买瓶水或零食给他,他就很满足,他觉得这样就是关心,在精神上找到了依托,想要跟随这群社会青年一起玩,加上在校表现不佳,学业困难,与同学相处的不融洽,又因为家庭的原因在同龄人面前有自卑的心理,父母对自己的学习更是不闻不问,于是产生了辍学的想法。学校老师问到他的家庭情况时,他表现出的冷漠又自卑可见留守儿童心理的极大创伤;而他拒绝学校的帮助是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在他看来这是同情和可怜,这样的心理需要纠正。 三、个案目标与服务计划 目标∶改变案主现在颓废的生活状态,避免其跟着社会不良青年做出违法犯罪的事;帮助其发现自己生活的温馨,让他感受到父母家人、老师、同学的关怀和爱;帮助他认识到校园生活以及家庭的美好,认识自己的偏差,走回正常的人生轨道。 计划∶(1)收集资料,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 (2)约定时间上门走访、与案主父母取得联系 (3)整理所得资料信息,找出问题的关键 (4)与案主接触,得到其信任,并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5)对案主实施心理、思想上的工作 (6)注意案主心理及表现情况,并积极给予鼓励、关心和引导 (7)积极帮助案主与父母家人以及老师同学的互动和沟通 (8)注意案主可能存在的情绪波动,跟进服务 (9)若各项目标基本达成,即可结案并共同制定未来计划 四、计划开展过程及实施成效 过程∶(1)通过学校的资料了解钟天桥的个人信息,并向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同学了解他的在校生活、学习习惯以及性格、为人处事的特点。从老师同学口中得知,他不爱学习,上课经常睡觉,跟周围同学讲话,基本上不交作业,老师教育他时,他总是一脸的无所谓。(2)找到钟天桥的家庭地址,并跟他奶奶约好将会在周末去拜访。钟天桥的奶奶是个农村

试述库恩范式的优先性

试述库恩范式的优先性 潘春晓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作者简介:潘春晓,女,瑶族,1987年4月生,广西南宁,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2011级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与社会 摘要:“范式”一词是托马斯·S·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的核心概念,该书至少20次提到范式,库恩所谓的范式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范式比能从其中明白地抽象出来进行研究的任何一组规则更优先、更具约束力、更加完备;它无需规则的帮助也能确定常规科学;它比任何规则和假定更具有优先性。 关键词:范式,范式优先性,共有规则,理论,常规科学 “范式”一词首先是由托马斯·S·库恩在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整书多次提到范式一词,但库恩在书中没有明确提出范式的具体概念。在我看来,库恩所谓的范式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范式的优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范式比能从其中明白地抽象出来进行研究的任何一组规则更优先、更具约束力、更加完备。 任何人想要描述或分析一种特殊科学传统的进化,都必须找出这类公认的原则和规则。在库恩看来,寻找规则比寻找范式更加困难,更加难以令人满意。例如:哥白尼日心说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当时的欧洲正处在黑暗的中世纪的末期。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早已被基督教会改造成为基督教义的支柱。而哥白尼用了“将近四个九年的时间”去测算、校核、修订他的学说。然而,由于哥白尼的日心说所得的数据和托勒密体系的数据都不能与第谷的观测相吻合,因此日心说此时仍不具优势。而且在当时社会环境下还受到了两种人的批判一种人是顽固的哲学家,他们坚持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说法,把地球当作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 案主赵某,女,年龄68岁,高中文化,年轻时是单位会计,性格内向。有一儿一女,儿子在上海某外资企业工作,女儿在本市从事教育工作。儿子和女儿都很孝敬,时常回家探望父母。赵某退休后与丈夫每天早晨到社区附近的广场打太极拳,晚上老两口到社区散步,老两口还经常到全国各地旅游,邻居和亲戚都十分羡慕张某老两口,赵某也十分满意这种生活。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老两口去散步回来,赵某的丈夫突然胸口不舒服,案主扶丈夫上床休息,没有想到过了一会案主的丈夫就快要不行了,案主急忙拨打了急救电话,120救护车将案主丈夫送到医院以后已晚,赵某亲眼目睹了丈夫的猝死,后来得知丈夫死于心肌梗塞,案主后悔不已,极端自责,性格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每天将自己关在家中,以泪洗面,吃的少睡得少,身体日益虚弱。儿子要接赵某去上海居住也被拒绝,案主认为去子女家居住会给子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愿意去;女儿和外孙女有时来陪伴和劝说母亲也未能让母亲的情况有所好转。赵某每天思念和丈夫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觉得生活没意思,在亲友面前经常流露出随丈夫而去的想法,经常拒绝进食。赵某的儿子和女儿担心母亲的状况,求助社区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在了解赵某的情况后,决定让社工小李负责处理该个案。 问题: 1.案主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以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如何对案主进行危机干预? 3.除了危机介入,社工小李还应从哪些方面介入? 答题要点: 1.案主的主要问题如下: (1)案主的自杀危机:案主目前有自杀倾向,经常拒绝进食。 (2)案主的身体问题:目前案主进食差,加上每天睡眠不足,身体虚弱,对身体已经造成危害。 (3)案主的自我认知:案主认为丈夫的病逝与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自我封闭,极端自责,对未来生活缺少自信,觉得活着没意思。 (4)案主的家庭沟通问题:家人的沟通和交流状况不佳,案主认为去子女家居住会给子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5)案主的人际交往问题:性格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每天将自己关在家中,与平时交往

从库恩的范式理论看中医现代化-文档资料

从库恩的范式理论看中医现代化 一、简述库恩的范式理论 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科 学史学家,是历史主义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于1962年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范式”(Paradigm)概念,集中体现了其科学哲学的理论核心。他运用“范式”揭示科学发展的模式,并认为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在某一范式指导下进行的,范式是一个科学部门达到成熟的标志。 (一)范式的概念 归纳起来,“范式”可理解为某一科学家集团在某一专业或学科中具有的共同信念,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该学科一种共同的传统,并为该学科的发展规定了共同的方向。也就是说,库恩的“范式”有两种不同的使用方式:一方面,它代表一个特定的共同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它指的是那个整体中的一种元素,即具体的谜题解答,把它们当作模型和范例,可替代为常规科学内其它谜题解答基础的明确规则。 (二)科学的发展模式 库恩认为科学的发展模式是由“前科学―常规科学―反 常―危机―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组成的。任何一门科学在前

科学时期,统一的范式尚未形成,各派学说争论不休。然而随着科学活动的深入,一旦某种理论传统占据优势,得到大多数科学家的承认和支持,形成了学科内部公认的“范式”,该学科便也进入到了常规科学。在范式的常规发展时期,科学家们总是通过“解谜”活动,来解决范式所提出的问题并完善和发展范式。但随着科学的不断进展势必会出现许多以现有范式难以解释的 “反常现象”,这些现象的积累会造成科学发展的危机。对反常和科学发展危机的解决使得新的、更有解释力的范式出现,并取代旧范式,而这种新范式取代旧范式的过程就是科学革命。之后科学活动又有了新的基础,随之出现一个新的常规科学时期。 二、中医的发展模式及其范式要素 (一)中医的基础理论 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症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二)中医的科学发展模式

社会工作常用的18种理论

社会工作常用的18种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分析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分析 一、基本资料: 丫丫,女,17岁,1米56,高二学生就读于某高级中学,爱好英语,沉溺于网络游戏。 二、背景资料: 丫丫父亲为国企工作人员,母亲是名主管,家境良好。目前丫丫跟爸爸和妈妈一起生活。家里有房有车,住在算是一个高档社区,家里比较奢侈。 三、主要问题: 1)自身问题: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不好,老想着玩游戏,而且经常通宵达旦得玩游戏。丫丫家庭优越,父母宠溺,自我要求低,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游戏上。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做事懒散。比较专注于自我感受,会谈些自己感兴趣以及自己擅长的东西,其余时间总是不说话。 2)家庭问题:望女成凤,期待和现实产生的差距让父母有所失望,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导致对丫丫的态度阴晴不定。父亲平时忙于工作,回家后看到案主玩电脑,经常对丫丫冷暴力,严重则打骂。母亲比较宠溺丫丫,只是希望丫丫要认真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对丫丫期待很高。 3)社会问题:与外界社会接触少,人际交往面不大,有基本的

待人接物的礼仪,但相对人情世故和换位思考缺乏,经常独来独往,表现出高傲的样子。 四、问题分析 1)家庭层面 家境优越,没有生活压力。,父母给予丫丫的总是最好的,有求必应。家里比较奢侈,没有节约意识。 经济条件好,没有意愿通过各种渠道去改变现状过得更好。 2)社区层面 丫丫所住的小区居民之间沟通很少,邻里之间很少往来丫丫就读的学校离家比较远,同学也都是放学后各自回家,因此回家后没有同学可以沟通。 3)社会层面 该家庭跟主流社会一样,存在着这样一种价值观:认为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孩子有无前途的唯一标准,同时以子女的成就来断定自己的成败; 4)优势视角下案主的能力/优势: 1、心态平和。重新认识和看待学习的问题,学习并不是光光成绩,更多的是一种能力和兴趣。 2、他其实也是一个守规矩的孩子,一般不做违反纪律的事情。 3、有意愿与家人保持一种很亲密的关系,比如丫丫看到妈妈做家务,会和妈妈聊天。 4、很聪明,会求助他人,英语成绩不错。

库恩哲学思想探究

库恩哲学思想探究 一:核心:关于范式理论 关于科学是怎样发展的,传统的观点具体各有不同,但都认为科学是在观察实验的检验中前进的,科学的发展仅仅是理论同经验一致的问题。库恩并不这样认为,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范式概念。这个概念成了他科学观的中心概念,体现他关于科学活动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在他看来,范式同单纯的理论和理论系统不同,它包含了科学实践中一切影响科学家的话动和发展的认识的、技术的因素。概而言之,范式包含有这样三个方面:⑴科学的理论体系;⑵运用这一理论体系的心理认识因素;⑶指导和联系理论体系和心理认识的自然观。库恩强调,正是这样一种三位一体的“范式” 作为科学活动的实体,成为在“一定时期内进一步开展活动的基础”。范式论揭示了科学不仅仅是纯粹理性和纯粹逻辑范围内的事情,科学的演变和发展是与科学以外的社会和历史因素紧密联系着的。他强调科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这是范式论的一个重要思想。不过库恩看不到社会的经济因素(社会物质生产)对科学活动及其发展的决定作用,把这种决定性作用归结为社会的心理因素,并未摆脱唯心主义的立场。 范式理论深刻的揭示了许多科学以及科学特性,科学活动及其发展上,是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整体性活动,而且揭示了这种整体性活动表现为集体性。科学活动不是单一抽象的,而是个人与集体的统一。他指出,作为范式主要在于某一“科学共同体” 的拥护,它“代表这一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手段等的总体。在科学研

究上,他认为范式作为范例,主要是提供了具体的解题方式,其作用具有二重性,因而在科学研究上,他不仅强调传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也强调收敛性思维。并认为:范式的历史作用正在于这种“收敛性”,使科学界“集中注意狭小范围中比较深奥的问题,……使科学家仔细而深入地研究自然界的某一部分”,从而取得最大限度的成就。 同时,库恩借范式的历史演化说明了科学发展的动态的历史结构。按照他的观点,理论体系只是科学研究的成果,仅凭理论体系不能说明科学发展的本质方面;范式是使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 或“成熟标志”,只有根据范式实体的变化,才能使我们更加清晰地把握科学发展的脉络。据此,他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以范式存在方式为转移的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相交替的发展模式。这种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可作这样的概括: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时期——反常与危机——科学革命一—新的常规科学时期。但库恩所总结的科学发展动态模式揭示了科学从一个阶段推移到另一个阶段,必然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过程,必然导致革命。用历史的观点对科学发展形态作探索,这是可贵的。但由于他把范式的更替理解为心理上信念的更替,而不是认识的深化,这就把科学发展的客观模式歪曲成为科学家们的主观心理的演变模式。 在《再论范式》一文中 , 他将范式改称为专业母体 , 目的是对范式概念的模糊性作一定的克服。专业母体又可译成学科基质 , 是指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共同掌握的、有待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 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