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第周勤奋学习的故事

童第周勤奋学习的故事
童第周勤奋学习的故事

童第周勤奋学习的故事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他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童第周小时候的好奇心十分强,看到不懂的问题往往要向父亲问个为什么。父亲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耐心给他讲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坑,他觉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父亲:“父亲,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谁敲出来的?是做什么用的呀?”父亲看到儿子这么好奇,高兴地说:“这不是人凿的,这是檐头水滴下来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还能把坚硬的石头敲出坑?父亲耐心地解释说:“一滴水当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长日久,点点滴滴不断地敲,不但能敲出坑,还能敲出一个洞呢!古人不是常说‘滴水穿石’嘛!就是这个道理。”父亲的一席话,在小童第周的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涟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望着父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由于农活比较多,童第周对学习有些失去兴趣,不想读书了。父亲耐心地开导童第周说:“你还记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吗?小小的檐水只要常年坚持不懈,能把坚硬的石头敲穿。难道一个人的恒心不如檐水吗?学知识也要靠一点一滴积累,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为了更好地鼓励童第周,父亲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他,并充满期望地说:“你要把它作为座右铭,永志不忘。”

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

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 分。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之后,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铭。

大学毕业后他去比利时留学。在国外学习期间,童第周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得到了老师的好评。获博士学位后,他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没有电灯,他们就在阴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切割和分离卵子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就在这简陋的“实验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若干篇有关金鱼卵子发育能力和蛙胚纤毛运动机理分析的论文。

解放以后,童第周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的同时,研究了在生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鱼卵发育规律,取得了很大成绩。

到了晚年,他和美国坦普恩大学牛满江教授合作研究起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相互关系,他们从鲫鱼的卵子细胞质内提取一种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出现了一种既有金鱼性状又有鲫鱼性状的子代,这种金鱼的尾鳍由双尾变成了单尾。这种创造性的成绩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之七

《一定要争气》教学设计之七 厦门市同安洪溪小学朱文传 《一定要争气》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六年制第五册第三组的讲读课文。这是一篇记叙已故著名科学家童第周轶事的文章。教学时要使学生了解青年时期的童第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两件事,学习童第周为中国人争气的爱国主义思想。要紧密配合单元训练重点,通过理解关键词语,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把握重点来读懂课文,同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重点段落在第二、三结构段,基本教学模式设想如下:一、 简介课题,感知整体 课题属于偏正结构词组,解析题意的重点词在“争气”,理解“争气”,(下决心努力去做,不甘落后。)“一定要”表示争气的决心很大。带着题意,简要介绍童第周的生平事迹。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认读生字词,分段朗读,了解预习情况。学生再读课文,初步感知。思考:本文主要写谁要争气?为什么要争气?怎样争气?结果又是怎么样的?提示学生按“家里”、“中学”、“留学”三部分内容给课文分段。二、缘词析句,捕捉内涵 在学生了解童第周家庭贫穷环境后,围绕课后思考?练习2,细

读课文。然后以问题导路,引导学生根据上下句联系,思考、议论、分析,由词及句而段,读懂课文各部分内容。 1?“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再三”是什么意思?他“再三请求”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着重理解词语:基础差、吃力、平均,和三个“才”字各说明了什么意思?(强调家庭贫穷与文化基础差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理解前两句的意思之后,把握“再三”的意思,领会“再三请求” 的蕴含。 2?“第三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发愤”的意思是什么?联系下文,说说童第周是怎样发愤学习的。)在学生懂得童第周为什么要争气的原因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发愤”的意思。引导学生学习时找出描写童第周“发愤学习”的具体内容。 讲读时引导学生: ①紧承上文,说说“更加发愤学习”的原因。 ②童第周是怎样发愤学习的?让学生依据时间:每天天没亮,夜里;以及地点变换:校园的路灯下面,厕所外边的路灯下面,理解词语:悄悄、溜、努力、终于。弄清每句话 的意思。 ③这一自然段哪几句是具体描写童第周发愤学习的? ④童第周发愤学习的结果如何?

新整理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16个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16个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一): 爱迪的故事 爱迪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上了3个月学,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常常把钱节省下来,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 爱迪12岁的时候,在火车上卖报.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卖完了报,就做各种趣味的实验.有一次,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气立刻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和爱迪一齐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把爱迪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还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爱迪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有一次,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还有一次,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晴。他没有被危险吓倒,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试制电灯,为了找到一种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他这样不懈地努力,终於找到了适宜的灯丝,发明了电灯.之后,爱迪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他一中发明的东西有1000多种.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二): 牛顿的故事 牛顿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很喜欢动物。有一次,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只狗和一只猫,牛顿收到礼物十分高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的新朋友,为了便于狗和猫出入房间,牛顿在门边挖了两个洞,一个大一个小,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挖一大一小两个洞呢,牛顿回答说:狗从猫洞里能过去吗 牛顿的童年是不幸的,出世前三个月爸爸就去世了。两岁时,妈妈又改嫁到邻村。牛顿只好与外婆相依为命。他从不乱花钱,唯一的爱好就是搞一些小工艺,把零用钱聚起来,买了锯子、钉锤等一类工具,一放学就躲在房子里敲敲打打。 牛顿学习时精神很专注。有一次煮鸡蛋,心里想着数学公式,竟误把手表当作鸡蛋丢进了锅里。还有一次,从早晨起就计算一个问题,中饭都忘了吃。当他感到肚子饿时,已暮色苍茫。他步出书房,一阵清风,感到异常的清新。突然想到:我不是去吃饭吗?怎样走到庭院中来了!于是他立即回头,又走进了书房。当他看到桌上摊开的算稿时,又把吃饭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立即又伏案紧张地计算起来。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三): 瓦特的故事 瓦特出于英国,由于家境贫穷没机会上学,先是到一家钟表店当学徒,后又到格拉斯哥大学去当仪器修理工,瓦特聪明好学,

与老子相关的故事

童第周小时候的好奇心十分强,看到不懂的问题往往要向父亲问个为什么。父亲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耐心给他讲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坑,他觉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父亲:"父亲,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谁敲出来的?是做什么用的呀?"父亲看到儿子这么好奇,高兴地说:"这不是人凿的,这是檐头水滴下来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还能把坚硬的石头敲出坑?父亲耐心地解释说:"一滴水当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长日久,点点滴滴不断地敲,不但能敲出坑,还能敲出一个洞呢!古人不是常说'滴水穿石'嘛!就是这个道理。"父亲的一席话,在小童第周的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涟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望着父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由于农活比较多,童第周对学习有些失去兴趣,不想读书了。父亲耐心地开导童第周说:"你还记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吗?小小的檐水只要常年坚持不懈,能把坚硬的石头敲穿。难道一个人的恒心不如檐水吗?学知识也要靠一点一滴积累,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为了更好地鼓励童第周,父亲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他,并充满期望地说:"你要把它作为座右铭,永志不忘。" 佛像与台阶的故事 山民打算在山顶上建一座庙宇来供奉神佛。庙宇建好后,山民选择了一块非常大的花岗岩,切割后,一部分用来做庙宇门前的台阶,另一部分用来做佛像。寺庙建好后,前来供奉的人络绎不绝,香火极旺。 一天夜里,台阶心里很不舒服,于是对佛像说:“你我本都是一块石头上的,为什么我要做台阶让人每天踩踏,而你却高高在上,受人供拜”。佛像叹了口气对台阶说:“你只经历了两刀便成了台阶,而我却是经历了千刀万剐才被雕刻成佛像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次成功。有时也许我们需要付出很多,却收获甚微;有时也许我们付出全部却没有任何收获。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够放弃,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以及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朝着自己的梦想出发。当然这个世界上理想与现实没法统一,但是我们要不断的调整自己,梳理自己,不能畏惧任何苦难。就像故事里的,做成佛像的石头也是经历了千刀万剐才受人供奉的。人生在世,没有经历就没有成长,不管成功与否,我们都不能将经历看作一种包袱和负担,它只是自己成长的一个过程。但是我们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完善自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都只是凡人,凡人就有凡人的凡俗。每个人都会做错事情,但同时也要去原谅自己,关键只是看如何去正视自己,给自己一个修正的机会。如若不想成为台阶,那么就要接受现实对自己的考验。 塞翁失马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可是过了没几天,丢马不仅自动回家,还带回一匹骏马。 邻居听说马自己回来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预见,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老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到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小学三年级语文:26《一定要争气》/人教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26《一定要争气》/人教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26 "Must Fight" | People's Education Editio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26《一定要争气》/人教版 教授题目: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一定要争气》{精读课文} 教材简析:《一定要争气》是六年制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叙述了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青少年时期立志为自己、为祖国争气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两件事,表现了自尊、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启发人们只有不畏困难,立下志向,并做出艰苦的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文章两部分内容在结构形式上基本相同,是培养三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好材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导入新课,读书研讨重点段落,掌握方法引导领悟。 教学过程 一、课前读话: 1 老师让大家课外搜集童第周的材料,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童第周?

指名简介童第周,教师表扬其学习的积极性。 2 老师也从网上搜集了童第周的材料,请看(出示课件介绍童第周生平并附照片)谈一谈你看后的感想。 二、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检查预习 1 同学们,我们学过了25课《做风车的故事》,知道英国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做风车的故事,由于他讲不出风车会转的道理,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这件事使牛顿受到教育,从此发愤学习,养成了刻苦钻研的好习惯,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今天我们来学习童第周这位中国的大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经过努力学习,会有更多收获。 2 请看老师板书课题,注重“要”下边“女”字的笔顺,“争”字的中间长横要长。 请大家齐读课题 3 [出示有关生词课件]课前大家已预习了课文,这些词你会读吗?请自由读一读,你认为难读的词就多读几遍。 教师分别检查2名同学读生词的情况。 同学们读得正确、流利、声音响亮。 4 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童第周为谁争气? 三、读书研讨重点段落,掌握方法引导领悟。 1 童第周为什么为自己、为中国人争气?是怎样争气的? 请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些问题,画出有关语句。 [教师巡视指导读书方法]

红领巾中国梦讲故事

放飞中国梦主题小故事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三年级(2)班的学生. 从小我就有个梦想,有一天能插上一双美丽的翅膀,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上学后,我才真正懂得了飞翔也可以插上梦的翅膀,这里的天空会更加的辽阔。于是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柔弱的翅膀逐渐地强大起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的懂得了,自己的梦想无时无刻地和祖国的梦想是紧紧相连的,那就是中国人的梦想。中国梦,牵系着每个中国人的心,这是我们共同的梦想。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抛头颅洒热血,又有多少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所追求的就是我们今天所寻找的中国梦! 今天我要讲的故事叫《滴水穿石》,里面的小主人叫童第周,他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优秀的教育家。童第周小时候由于农活比较多,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十分差。有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坑,他觉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父亲:“父亲,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谁敲出来的?是做什么用的呀?”父亲看到儿子这么好奇,高兴地说:“这不是人凿的,这是檐头水滴下来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还能把坚硬的石头敲出坑?父亲耐心地解释说:“一滴水当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长日久,点点滴滴不断地敲,不但能敲出坑,还能敲出一个洞呢!古人不是常说‘滴水穿石’嘛!就是这个道理。”父亲的一席话,在小童第周的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涟漪。童第周心想:小小的檐水只要常年坚持不懈,就能把坚硬的石头敲穿。难道一个人的恒心不如檐水吗? 于是他开始刻苦学习,不放过一分一秒。不仅如此,在他内心深处,还为自己确立了更高的目标——他要考效实中学。该校是当时宁波第一流的学校,多少达官贵人,以自己的子弟在效实中学就读为荣!效实中学对英语要求很高,他从未学过英语。自从确立了要考效实中学的目标后,童第周更加用功了。他开始自学英语,常常学到深夜。 哥哥的朋友从宁波给童第周带来了不利的消息:效实中学不招一年级新生,只招三年级插班的优等生。哥哥想:就童第周的基础来说,本来考一年级就已经很费劲了,现在却只招三年级插班生,这可怎么办呢?听到这个消息后,童第周仍不改初衷,他一定要进效实中学,于是,他决定去考插班生。终于,童第周考上了效石中学,但是成绩却是倒数第一。他不灰心,珍惜这得之不易的机会,靠着“水滴石穿”的精神。一年以后,童第周竟然从倒数第一变为顺数第一,几何成绩从入学时的不及格变为一年后的100分! 从这个故事中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光有梦想是不够的,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需要我们勇敢执着地去追求。“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承载者祖国的未来,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有一个梦,并且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同学们,我们拥有雄伟的理想,我们有着坚实的臂膀,我们有着灿烂的希望,我们将勇于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发挥正能量,从小事做起,点燃激情,报效祖国,一定会让梦想腾飞! 谢谢大家,我的故事讲完了。

生物学家画像及简介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

孟德尔1822年7月20日(壬午年)-1884年1月6日(甲申年)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

童第周,英文名Tung TC(1902年5月28日--1979年3月30日),浙江省鄞县塘溪镇人。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动物研究所所长。192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1927—1930年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前身)自然科学院生物系助教,后长期在山东大学任教。1951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他是卓越的实验胚胎学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被授予“全国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称号。

卡尔·冯·林奈(1707年5月23日--1778年1月10日)瑞典博物学家。动植物双名命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的创立者。自幼喜爱花卉。曾游历欧洲各国,拜访著名的植物学家,搜集大量植物标本。归国后任乌普萨拉大学教授。1735年发表了最重要的著作《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1737年出版《植物属志》,1753年出版《植物种志》,建立了动植物命名的双名法,对动植物分类研究的进展有很大的影响。为纪念林奈,1788年在伦敦建立了林奈学会,他的手稿和搜集的动植物标本都保存在学会。

小学二年级语文《一定要争气》精选优秀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一定要争气》精选优秀教案《一定要争气》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体会人物性格,因此,本课教学就是要通过朗读,以读促学,使学生能体会到童第周志向远大,为国争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一定要争气》精选优秀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语文《一定要争气》精选优秀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童第周为自己,为中国人争气的事迹,病从中受到启发。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阅读课文,能提出问题并通过论文交流解决。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童第周是在什么情况下,怎样“争气”的。 2.体会课文中三次提到的“一定要争气”的含义。 教学准备: 投影句子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新词。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前天,我们学习了《做风车的故事》,认识了一位科学家牛顿,知道了他是怎么样养成刻苦钻研的习惯的。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科学家—童第周。看看他又是怎么发愤学习的。 2.简介童第周:浙江鄞县人,实验胚胎学家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开创者。曾任国内外许多大学的教授研究员。他对生物学领域做出了许多贡献。 3.质疑: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关于课文有什么想要知道的或不懂的?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想每段话讲什么。 2.分组读课文,正音,然后指名说说每段话讲什么。 3.再读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可以把课文分为几部分。 4.默读课文,思考:“一定要争气”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三、学习生字 1.字音: “础、差、试、授、震”这几字都是翘舌音。 “差”本课中的读音是“cha”,“厕”正确读音“ce”,不要读成“ci”。 2.字形。“试”不要多加一撇。 3.词语。 基础:事物的根本或起点。 偏僻:距离中心地区远的。 发愤:自己感到不满足,努力地做。 资助:在经济上给予帮助。

勤能补拙的3个小故事

勤能补拙的3个小故事 1、爱因斯坦小时候,是被所有人公认的一个小笨蛋,笨到同学们见到他就议论纷纷,笨到老师也觉得他无可救药了。可是,爱因斯坦却具有了常人所没有的意志力,那就是勤奋! 在手工课上,别的小朋友都交了一个个精美的手工作品,可他却交了一个工艺粗糙的的小木凳子,大家都笑话他。老师也讽刺他:“我看没有比这个更糟糕的东西了!”可是爱因斯坦却拿出了两个比这个更加糟糕的小凳子,这时,老师和同学们惊呆了,也由此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这是爱因斯坦的成长过程中一次小小的勤奋,他的收获是得到了同学和老师对他新的看法。长大以后,爱因斯坦更加勤奋了,他的成就也就更大了,他得到了诺贝尔奖、以及许多数都数不清的奖项。 2、贝多芬也是如此,作为一个音乐家,他的耳朵竟然聋了,可是他付出了比别人多十倍、一百倍、一千倍、甚至一万倍的努力! 跌倒了,再爬起来,失败了,再重新来过。他就是这么勤奋,这么坚持不懈,所以,他成功了,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伟大的音乐家,这成功的奥秘是什么?都是因为勤奋! 3、我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曾说过:“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其实他说的一点不假。 梅兰芳年轻的时候去拜师学戏,师傅说他长着一双死鱼眼睛,灰暗、呆滞,根本不是学戏的料,不肯收留他。然而,天资欠缺不但没有使梅兰芳灰心、气馁,反而促使他变得更加勤奋了。他喂鸽子,每天仰望着天空,双眼紧跟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眼紧跟着遨游的金鱼,寻踪觅影。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梅兰芳的眼睛终于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闪闪生辉,含情脉脉。 勤能补拙的意思:指后天的勤奋能够弥补先天的不足、缺陷。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读4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领略大自然语言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3、发现诗歌中规律性的语言现象,仿照诗歌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教学难点:发现诗歌中规律性的语言现象,仿写诗歌。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1、大家都知道人是万物之灵,人才有语言,可是大自然也会说话,也有自己的语言,只要有心,大自然的语言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课件1)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呢?让我们一起学习戴巴棣的诗歌《大自然的语言》2、板书。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梳理问题师:大部分同学们都已经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接下来我将请同学们来开火车朗诗歌。为了读得更好,我们先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一下。(1)学生练习读,开火车朗读诗歌。出示听的要求:请从声音、表情、正确、流利、有感情等方面进行评价。(2)学生互评。(3)认读词语:出示:大雁庐山鉴别风筝皇冠视而不见斗转星移妙不可言(4)交流自己不懂得问题。 三、“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1、出示自学提示:快速默读全诗,自主探究以下问题。(1)课文哪几个小节告诉我们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哪几小节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 (2)文中列举了大自然的哪八种现象,这八种现象告诉了人们什么知识?自然现象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高飘晴天 四、多元对话,解疑合探1、汇报交流。(1)课文哪几个小节告诉我们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哪几小节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2)文中列举了大自然的哪八种现象,分别了告诉了我们什么?串讲:A、写蝌蚪和大雁,反问和比喻。B、什么是年轮?C、“三叶虫”化石。喜马拉雅山主峰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D、“漂砾”和冰川。江南一带四季分明,风景优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2、指导朗读: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太神奇了,令人惊叹不己,你能通过读表达这种感情吗?师:大自然的语言还有很多很多,要读懂它们并不难,那怎样才能发现和读懂大自然的语言呢?3、你从课文中提到的哥白尼、阿基米得、富兰克林身上知道了什么?(用心观察、刻苦钻研)4、齐读课文。 五、拓展练习,升华认识从动物、植物、气象这些自然现象中,我们可以了解很多的大自然的语言,请大家读读搜集到的气象、农业方面谚语。(选一条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六、质疑再探,拓展延伸。1、课文学到这里,你心中还有什么疑问吗?请提出来。 2、其实用心观察,大自然语言无处不在,你还能看懂大自然的哪些语言,请你仿照文中某一小节的写法写一写。等大家都写好了,我们也编一篇《大自然的语言》。你看那水里的小鱼,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小鱼跳出水面,明天准是雨天。你看那燕子低飞,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燕子飞得越低,雨下得就越大。你听那众狗嚎叫,不就像一阵警铃?大自然在城市中写着:地震就要到来。——(刘东坤)你看那树上的蜘蛛,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蜘蛛不停地结网,预示着天要晴。一群角马在草原上奔跑,不就像一群旅行家?大自然在草原上写着:春季已经来临了。——(刘智恩)你看那天上的紫云,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朝有披紫云,午后雷雨临。——(马翊铭)你看那被砍的树木,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科学家的故事100个(含答案)

《科学家故事100个》检测题 一、填空。 1、鲁班,原名公输般,他是我国木工的开山鼻祖,北宋被誉为“活鲁班”的是喻皓。 2、在人类的认识史上,第一次指出“鲸鱼是胎生的,不像产卵的鱼类”是亚里士多德。 3、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被称为“几何之父”。 5、浮力定律是古希腊大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他还发现了杠杆定律。 6、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象仪(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华佗用酒配制了麻醉药——“麻沸散”,还创造了一种医疗体操“五禽戏”;祖冲之算出了圆周率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比西方数学家早了1000 多年。 7、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哥白尼最大的成就是推翻了在西方统治1000多年的地心说,建立了日心说; 布鲁诺因接受并发展哥白尼的学说,宣扬宇宙无限论被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比利里医生维萨里是近代解剖学的奠基人。 8、李时珍花了27年写出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所载药物1518种;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9、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曾编著《农政全书》总结了中国农业科学的经验,他译著甚多,以《几何原本》最为著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是经典力学 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者。 10、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是英国科学家牛顿。 11、哈雷编制了第一个南天星表和首次利用万有引力推算出一颗彗星的轨道,并成功预测彗星的出现。罗蒙索诺夫是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奠基者,提出了物质和运动守恒的概念,并进行了物质在化学反应时质量守恒的实验。 12、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发现了氧气;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利用玻璃制造

透镜的技术,发明了显微镜,成为第一个发现细菌的人。 13、英国发明家瓦特,他提高了蒸汽机的效率和工作的可靠性,开启了工业革命。他的一生说明:在科学的征途上只有不断艰苦地攀登,才会有所发明,有所前进,一旦有了坐享其成的念头,就会停滞不前,甚至成为绊脚石。 14、拉瓦锡证明了和动物的呼吸都属于空气中氧所参加的氧化作用。英国医生 琴纳证明患过牛痘的人不会再患天花。 15、李政道和杨振宁推翻了“宇称守恒定律”而获得了诺贝尔奖。童第周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开创者。 16、被誉为“预应力混凝土先生”雅号的是出生在中国的美籍建筑设计师林同炎。彭加木是植物病毒学家,在新疆罗布泊考察时遇难。 17、第一位华人宇航员是王赣骏。茅以升以我国著名的铁路桥梁专家,他主持建造了钱塘江大桥。 18、竺可桢是我国气象地理学家,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奠基人。冯如被称为中国的莱特。李四光是我国的地质学家,他运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运动,探索地壳运动与矿产分布的规律,创立了地质力学。 19、被称为“轮船之父”的是美国科学家富尔顿,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现了倍比定律,并引入元素的相对原子量。 20、年仅19岁德国数学家高斯用圆规和直尺作出了正十七边形。 二、连线题 斯蒂芬逊人工方法合成尿素孟德尔X射线 莫尔斯火车发明者巴斯德设立诺贝尔奖 维勒发现镭门捷列夫遗传学奠基人

《一定要争气》

《一定要争气》 【读后感】 《一定要争气》 教授题目: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一定要争气》{精读课文} 教材简析: 《一定要争气》是六年制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叙述了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青少年时期立志为自己、为祖国争气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两件事,表现了自尊、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启发人们只有不畏困难,立下志向,并做出艰苦的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两部分内容在结构形式上基本相同,是培养三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好材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导入新课,读书研讨重点段落,掌握方法引导领悟。 教学过程 一、课前读话:

1老师让大家课外搜集童第周的材料,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童第周? 指名简介童第周,教师表扬其学习的积极性。 2老师也从网上搜集了童第周的材料,请看谈一谈你看后的感想。 二、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检查预习 1同学们,我们学过了25课《做风车的故事》,知道英国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做风车的故事,由于他讲不出风车会转的道理,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这件事使牛顿受到教育,从此发愤学习,养成了刻苦钻研的好习惯,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今天我们来学习童第周这位中国的大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经过努力学习,会有更多收获。 2请看老师板书课题,注重“要”下边“女”字的笔顺,“争”字的中间长横要长。 请大家齐读课题 3[出示有关生词]课前大家已预习了课文,这些词你会读吗?请自由读一读,你认为难读的词就多读几遍。 教师分别检查2名同学读生词的情况。 同学们读得正确、流利、声音响亮。 4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童第周为谁争气? 三、读书研讨重点段落,掌握方法引导领悟。 1童第周为什么为自己、为中国人争气?是怎样争气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介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生部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简介 研究所概况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始建于1950年8月,是从事海洋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发的综合性海洋科研机构。 海洋所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专利战略试点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重点培养基地,我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中唯一的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设有10个博士点、12个硕士点和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现有职工近600人,科技人员400余人,其中高级研究与工程技术人员近20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107人。 建所50多年来,研究所面向国家需求和国际海洋科学前沿,重点在蓝色(海洋)农业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海洋环境与生态系统动力过程,海洋环流与浅海动力过程以及大陆边缘地质演化与资源环境效应等领域开展了许多开创性和奠基性工作,取得了8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获国家一等奖6项,国家二等奖14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4项,中国科学院和省部(委)重大成果奖、山东省最高科技奖、科技一等奖129项,国际奖10项,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创新性贡献。 海洋所从1979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共招收研究生1400余人,其中:博士生700余人,硕士700余人。共培养博士后科研人员70余人;毕业博士476人,毕业硕士561人;授予学位近800余人:博士500多人,硕士350多人。目前在站博士后近30人,在读研究生500余人,其中博士生260余人、硕士生240余人。 历史沿革 1950年8月1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成立。有工作人员30人;主任童第周,副主任曾呈奎、张玺。 1954年1月1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直属中国科学院。有工作人员220人;主任童第周,副主任曾呈奎、张玺。 1957年1月1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扩大建制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生

小故事读后感(共10篇)

小故事读后感(共10篇) 导读:本文是关于小故事读后感(共10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中生读后感作文:牛顿的小故事读后感 这两天我看了一本书叫《牛顿的小故事》,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牛顿是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1661年就读于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1669年,年仅27岁就担任剑桥的数学教授。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实验室的酒肉》这个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牛顿的一位朋友来看他,他在实验室外面等了好久,肚子饿了把桌子上的鸡吃了,不辞而别。过了好长时间,牛顿的实验告一段落,肚子突然饿了,赶快跑出来吃鸡。他看到盘子里啃剩下的鸡骨头,居然对助手说:“哈哈,我还以为没吃饭哩,原来已经吃过了呀!” 从这个故事说明牛顿非常酷爱科学,他废寝忘食地做实验,为我们人类做出贡献。 可是我学习态度不好,叫我多写个字就发脾气,多写一页口算就把自己关到房间…… 有一次,我下了一盘围棋,妈妈叫我再下一盘,“凭什么?”我不耐烦地大叫道。马上就把自己关到房间里,一来到房间,突然有两只精灵在我头上飞来飞去,一只说:“赶快出去向妈妈承认错误!”另一只精灵说:“呸呸呸,笨蛋!曾妈妈不注意你赶快冲到电脑房玩游戏!” 我选了第一只精灵的话,出去向妈妈道歉,认真地再下了一盘棋。 所以,我从现在开始做事要认真,学习态度端正,听爸爸妈妈的话……做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

作文频道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读后感作文就到这里了,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祝大家学业有成。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小故事大道理》。 《小故事大道理》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十分精彩,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木桥走过去》的故事,内容写得非常详细,一位科学家为了专研人们的心态,设计了种种机关,想让人们大胆地走过去。主编收集的文章很好,让人百看不厌。名言也收集得比较多,如:如果说我有什么功绩的话,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结果,而是勤奋有毅的结果——达尔文。 我会好好学习,相信我长大了能成为有名的故事大王。 《小故事大道理》读后感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本书,可以滋养无数的心灵。 《小故事大道理》这本书给我启发最大的是《吃鱼补脑》的故事。故事讲的是大作家马克·吐温收到读者来信,信上说:“听说吃鱼补脑,如果想成为您那样的大作家,是不是要吃很多鱼,那么您吃的是哪种鱼呢?”马克·吐温回答他:“依我看,您必须吃一对鲸鱼!” 看到马克·吐温的回答,你是否捧腹大笑了。是的,读了这个故事我们知道:成功的背后一定是辛勤的付出,没有人能够不劳而获,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吃鱼就能成为大作家,很显然是痴心妄想。生活中,就有很多人希望天上掉馅饼,梦想着好运、地位、金钱突然来到自己面前,可最后全是白日做梦。只有那些勤劳的人,才会不断努力奋斗,最终获得成功。我们不也是这样吗?在每次考试前总不能躺在床上空想,请求上帝、观音菩萨保佑自己考100分吧?平时就应该勤练习,常思考,多复习……这样,好成绩才会送上门来。 《小故事大道理》这本书还有许多发人深省的有趣的故事。读一读它,

《一定要争气》教案.

《一定要争气》教案 2008-01-21 教授题目: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一定要争气》{精读课文} 教材简析:《一定要争气》是六年制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叙述了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青少年时期立志为自己、为祖国争气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两件事,表现了自尊、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启发人们只有不畏困难,立下志向,并做出艰苦的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文章两部分内容在结构形式上基本相同,是培养三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好材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导入新课,读书研讨重点段落,掌握方法引导领悟。 教学过程 一课前读话: 1 老师让大家课外搜集童第周的材料,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童第周? 指名简介童第周,教师表扬其学习的积极性。 2 老师也从网上搜集了童第周的材料,请看(出示课件介绍童第周生平并附照片)谈一谈你看后的感想。 二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检查预习 1 同学们,我们学过了25课《做风车的故事》,知道英国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做风车的故事,由于他讲不出风车会转的道理,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这件事使牛顿受到教育,从此发愤学习,养成了刻苦钻研的好习惯,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今天我们来学习童第周这位中国的大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经过努力学习,会有更多收获。 2 请看老师板书课题,注重“要”下边“女”字的笔顺,“争”字的中间长横要长。

请大家齐读课题 3 [出示有关生词课件]课前大家已预习了课文,这些词你会读吗?请自由读一读,你认为难读的词就多读几遍。 教师分别检查2名同学读生词的情况。 同学们读得正确、流利、声音响亮。 4 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童第周为谁争气? 三读书研讨重点段落,掌握方法引导领悟。 1 童第周为什么为自己、为中国人争气?是怎样争气的? 请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些问题,画出有关语句。 [教师巡视指导读书方法] 2 请各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3 童第周为什么为自己争气?谁来说一下? 同意他意见的请举手。 4 你回答问题很全面,我也同意你的看法,请大家再读这一部分,读后学习小组内同学互相谈谈自己的感想。(课件投示出第二自然段) 谁来谈谈读完这段后自己的感想? 5 谁能把这种同情、佩服的感情读出来呢? 6 生读后师评:你读得很不错,老师想和你比一下,请听老师读的和他哪里不一样?好不好?好在哪里? 师读后生评 师问: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吗? 师:老师边读边想,尤其是从第一个“才”中老师想到他年龄的大,思想压力大;第二个“才”使老师体会到文化基础差、学习压力大;第三个“才”使老师想到他的上学难,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从“再三”体会到他不怕种种压力,下定决心上学,这样边读边想、脑中像放电影一样,为童第周想,把自己的'情况和童第周比,这样边读边想,不知不觉就把同情佩服的感情读出来。请你也这样练一下,注重这些重点词语,肯定读得比老师还好!(教师用课件提示,在第二自然段中用红线标画出“才”与“再三”)

《一定要争气》拓展:童第周的故事

童第周的故事 童第周小时候的好奇心十分强,看到不懂的问题往往要向父亲问个为什么。父亲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耐心给他讲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坑,他觉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父亲:“父亲,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谁敲出来的?是做什么用的呀?”父亲看到儿子这么好奇,高兴地说:“这不是人凿的,这是檐头水滴下来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还能把坚硬的石头敲出坑?父亲耐心地解释说:“一滴水当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长日久,点点滴滴不断地敲,不但能敲出坑,还能敲出一个洞呢!古人不是常说‘滴水穿石’嘛!就是这个道理。”父亲的一席话,在小童第周的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涟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望着父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由于农活比较多,童第周对学习有些失去兴趣,不想读书了。父亲耐心地开导童第周说:“你还记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吗?小小的檐水只要常年坚持不懈,能把坚硬的石头敲穿。难道一个人的恒心不如檐水吗?学知识也要靠一点一滴积累,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为了更好地鼓励童第周,父亲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他,并充满期望地说:“你要把它作为座右铭,永志不忘。” 效实中学的两个“第一” 童第周慢慢长大了,他的几个哥哥深明大义,将小童第周送入了可供食宿的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 童第周的大哥希望童第周努力学习,将来有出息,回家乡帮助哥哥办学。已经开阔眼界的小童第周此时心中已有另一番高远的志向,要进当时省内名望极高的宁波效实中学读书。大哥为小弟有志向感到高兴,又为小弟感到担心。小童第周坚决地告诉哥哥们:“我一定能考上效实中学!”小童第周一丝不苟地进行备考,一家人也全都动员起来,支持他。善良的老母亲经常在半夜时分悄悄起床,隔着窗户静静地注视着儿子房间的烛光…… 小童第周终于考取效实中学,成为三年级的插班生,可是他的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成绩单,小童第周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很快,童第周所在的寝室传出了"小童第周不顾学习,经常谈恋爱到深夜"的新闻,引起了关心他的同学和老师的担忧。一天深夜,教数学的级任陈老师办完事情回到学校,发现在昏黄的路灯下有个瘦小的身影在晃动,陈老师想:“深更半夜的,谁还不回寝室就寝呢?”陈老师带着疑问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童第周正在借着路灯光演算习题。“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寝室休息呢?”“陈老师,我要抓紧时间把功课赶上去,我不要倒数第一名。”陈老师望着童第周瘦小的身躯,关心地劝童第周回去休息,可是走出不远,童第周又站在路灯下捧着书本读了起来。陈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深深地理解童第周的志气,为自己有这样的学生感到自豪。 第二天,陈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郑重地辟谣:“我明确地告诉大家,童第周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凡事不要靠推测下结论,更不要用流言去中伤别人,特别是对于一个勤奋好学的人,更不能这样!”陈老师严肃地说,“我亲眼目睹了童第周熄灯后还在昏暗的路灯下,专心致志地演算习题。他太辛苦,太勤奋了!他值得全体同学学习!”陈老师最后提高了嗓门,“不错,童第周曾经是全班成绩最差的,但一个人的成绩不能仅仅用一次考试分数来判定。衡量一个人的知识

童第周简介 童第周的资料介绍 童第周的故事有哪些

童第周简介童第周的资料介绍童第周的故事有哪些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教育家,同时是我国生物科学研究的领导人,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总而言之,童第周对我国的生物科学研究有着不能言表的推进作用,他将一生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生物科学。童第周担任山东大学教授时,在青岛鱼山路36号两层小楼内足足住了十一年,已然成为童第周故居。 童第周故居 童第周青岛故居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立山东大学教授的宿舍楼,是一幢三进七开庭院式砖木结构的建筑。因为是清朝晚期所建,年代距今已经太久,长年受到风吹日晒,同氏后人又无力维

修,导致现在这座房屋的一些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断裂、倾斜等现象。不过依旧可以看出,童第周先生居住、学习的地方还是充满着文艺书香的感觉,居室内还有床、书柜、写字台等清式家具,这些都相对保存的很完好。在这座建筑内,还有一个天井,中间铺着圆形鹅卵石,四周铺设方形纹饰的鹅卵石,天井的旁边,还有一条长长的石条可供平时坐坐,这些保存都相对来说比较完整。也正是因为后期没有进行过维修,现在的这座房屋充满着古韵,结构还是那种清末时期的风格,现在看来真得是别有一番风韵。 童第周青岛故居似乎在静静地等候,我们甚至该能感受到,童第周当年在这所房子里做实验、看书,在天井晒晒太阳的场景,青岛童第周故居也似乎拥有着生的气息。 童第周,著名的的生物学家、教育家,1902年出生于浙江省鄞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只可惜父亲早年就去世,

童第周是靠哥哥抚养长大的。尽管如此,童第周从小就显示了特有的聪明才智,学习成绩优异。直到最后,童第周靠着自己的坚持不懈与艰苦奋斗,不仅成为中国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还揭示了胚胎发育的极性现象等实验研究。童第周简介 童第周 1930年,也就是中华民国19年,童第周开始了自己的留学之路,留学的那段时期生活十分艰苦,每天都在生物的世界里穿梭,一次,童第周的导师在做青蛙卵子实验,需要将卵子最外层的薄膜剥掉,只可惜好几位同学、助手都尝试过不行,但是童第周办到了,他将卵膜用针刺破,一下子就剥开了,这让导师达克对这个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刮目相看。童第周简介次年,也就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让身在国外的童第周倍感焦急。之后,童第周决定回国继续发展生物研究,担任国立山东生物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童第周找到竺可桢教授,

小故事读后感(共10篇)

小故事读后感(共10篇) 本文是关于小故事读后感(共10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初中生读后感作文:牛顿的小故事读后感 这两天我看了一本书叫《牛顿的小故事》,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牛顿是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1661年就读于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1669年,年仅27岁就担任剑桥的数学教授。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实验室的酒肉》这个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牛顿的一位朋友来看他,他在实验室外面等了好久,肚子饿了把桌子上的鸡吃了,不辞而别。过了好长时间,牛顿的实验告一段落,肚子突然饿了,赶快跑出来吃鸡。他看到盘子里啃剩下的鸡骨头,居然对助手说:“哈哈,我还以为没吃饭哩,原来已经吃过了呀!” 从这个故事说明牛顿非常酷爱科学,他废寝忘食地做实验,为我们人类做出贡献。 可是我学习态度不好,叫我多写个字就发脾气,多写一页口算就把自己关到房间…… 有一次,我下了一盘围棋,妈妈叫我再下一盘,“凭什么?”我不耐烦地大叫道。马上就把自己关到房间里,一来到房间,突然有两只精灵在我头上飞来飞去,一只说:“赶快出去向妈妈承认错误!”另一只精灵说:“呸呸呸,笨蛋!曾妈妈不注意你赶快冲到电脑房玩游戏!” 我选了第一只精灵的话,出去向妈妈道歉,认真地再下了一盘棋。 所以,我从现在开始做事要认真,学习态度端正,听爸爸妈妈的话……做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 作文频道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读后感作文就到这里了,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祝大家学业有成。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小故事大道理》。 《小故事大道理》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十分精彩,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

木桥走过去》的故事,内容写得非常详细,一位科学家为了专研人们的心态,设计了种种机关,想让人们大胆地走过去。主编收集的文章很好,让人百看不厌。名言也收集得比较多,如:如果说我有什么功绩的话,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结果,而是勤奋有毅的结果——达尔文。 我会好好学习,相信我长大了能成为有名的故事大王。 《小故事大道理》读后感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本书,可以滋养无数的心灵。 《小故事大道理》这本书给我启发最大的是《吃鱼补脑》的故事。故事讲的是大作家马克·吐温收到读者来信,信上说:“听说吃鱼补脑,如果想成为您那样的大作家,是不是要吃很多鱼,那么您吃的是哪种鱼呢?”马克·吐温回答他:“依我看,您必须吃一对鲸鱼!” 看到马克·吐温的回答,你是否捧腹大笑了。是的,读了这个故事我们知道:成功的背后一定是辛勤的付出,没有人能够不劳而获,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吃鱼就能成为大作家,很显然是痴心妄想。生活中,就有很多人希望天上掉馅饼,梦想着好运、地位、金钱突然来到自己面前,可最后全是白日做梦。只有那些勤劳的人,才会不断努力奋斗,最终获得成功。我们不也是这样吗?在每次考试前总不能躺在床上空想,请求上帝、观音菩萨保佑自己考100分吧?平时就应该勤练习,常思考,多复习……这样,好成绩才会送上门来。 《小故事大道理》这本书还有许多发人深省的有趣的故事。读一读它,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小故事大道理》读后感 寒假中我读了《小故事大道理》这本书。其中《小山羊的计谋》这个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只小山羊实在太贪玩了,连羊群什么时候回村里都不知道,天渐渐暗了下来,小山羊迷路了。这时一只狼溜到树林旁,看见了小山羊,便一下子扑了过去,把它抓住了。小山羊吓得缩成一团,但是它很快就冷静下来了,它看到狼的腰间有一把小笛子,小山羊说:“老狼先生你可以答应我一个要求吗?”老狼:“什么要求?”小羊:“请吹几首笛子。”猎人听见了一下把狼抓走了,小羊得救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