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强度检算及普通无缝线路设计

轨道强度检算及普通无缝线路设计
轨道强度检算及普通无缝线路设计

铁路无缝线路作业标准

目录 1.长钢轨铺设........................................................................................................................................ - 0 - 作业条件........................................................................................................................................ - 0 -作业标准:.................................................................................................................................... - 1 -安全控制要点:............................................................................................................................ - 2 -2.钢轨焊接............................................................................................................................................ - 3 - 作业条件:.................................................................................................................................... - 3 -作业标准:.................................................................................................................................... - 3 -安全控制要点:............................................................................................................................ - 6 -3.应力放散及锁定................................................................................................................................ - 6 - 作业条件:.................................................................................................................................... - 6 -作业标准:.................................................................................................................................... - 6 -安全控制要点:............................................................................................................................ - 8 - 无缝线路施工作业标准 1.长钢轨铺设 作业条件 1)无砟轨道长钢轨铺设应在无砟道床施工完毕,经验收合格并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施工。 2)道床及承轨槽顶面清洁、无杂物。

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长轨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

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长轨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XXXXX标项目经理部 二Ο年月日

目录 一、编制原则 (1) 二、适用范围 (1) 三、作业内容 (1) 四、作业标准 (1) 五、作业流程 (2) 六、人员组织(一个班组) (3) 七、工具配备 (3) 八、作业细则 (3) 九、注意事项 (6)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长轨精调 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原则 本作业指导书根据《无砟轨道验收标准》及沪昆公司相关要求编制,在保证轨道平顺性的前提下,确保轨道调整工作快速、高效进行。 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沪昆客运长昆湖南段CKTJIII-2标段CRTS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长轨精调工作。 三、作业内容 1、长轨应力放散锁定后对轨道的重新测量,对测量资料汇总整理和模拟调整并形成书面文件,同时统计扣件更换/调整的种类和数量并提取物资需求计划。 2、根据模拟调整文件报表,现场核对调整位置和调整项目,确认无误后更换相应种类的扣件。 3、扣件更换结束后,按规定扭力上紧螺栓,同时检查轨道调整效果和平顺性是否达到要求。 4、清理回收更换下来的扣件并分类存放,同时清理干净道床污染物。 四、作业标准 1、重新测量前,认真核对CPⅢ坐标、轨道设计线型要素数据输入是否正确,确保测量仪器校核无误,设站精度达到要求,钢轨、扣件干净无污染,无缺少和损坏,轨枕无空吊现象,焊缝平顺(<0.2mm),扣件扭矩和扣压力达到设计要求。 2、测量一般选在阴天或夜间进行,严禁在高温、雨天、大雾、大风等条件下测量,避免测量误差过大和出现假数据。 3、测量数据模拟调整前,必须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调整

轨道强度计算课程作业之一

“铁路轨道”课程作业之一 轨道部件强度检算 一、已知资料 1.机车车辆条件:韶山Ⅲ(SS3)型电力机车;机车轴列式30-30,轴距布置为230+200+780+200+230 (cm ),轮重112.8kN ,通过速度取90km/h 。 2.线路条件 (1)几何形位:曲线半径500m ,轨距1435mm ,实设外轨超高120mm ; (2)钢轨:25m 长60kg/m U71Mn 新轨,钢轨材质性能:2/7.45cm kN s =σ,[]2/2.35cm kN =σ。因温度变化在钢轨内部形成的温度应力取为51Mpa ,因牵引制动在钢轨内形成的应力取为10Mpa 。 (3)扣件及胶垫:弹条I 型扣件,轨下橡胶垫厚10mm 。一块胶垫的垂向刚度为cm kN /120。 (4)S-2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枕,每公里1840根。轨枕长度2.5m ,轨枕中部部分支承,轨枕在道床上的有效支承面积按25.27952cm ??计算,轨枕轨下截面允许正弯矩为cm kN ?1388,轨枕中间截面允许负弯矩为cm kN ?1100。 (5)道床:碎石道床,厚35cm ,压力扩散角为35°,道床系数为cm MPa /8.0,容许应力为MPa 5.0。路基为土质路基,基面容许应力为MPa 15.0。 未给参数按教材取值。 二、计算内容及有关说明 1.应用连续支承梁理论计算钢轨最大下沉静位移、最大静弯矩及枕上最大静压力; 2.用准静态方法计算轨道正常情况下的动位移、动弯矩及动压力;(计算中车速按机车通过速度取值,未被平衡超高通过计算取得; 3.计算及检算轨道各部应力: 进行正常轨道的计算和检算。 (1)考虑温度应力和牵引制动引起的附加应力,计算及检算钢轨强度; (2)计算及检算轨枕弯矩; 分别计算轨枕轨下截面和中间截面的弯矩并检算。轨枕支承反力分布参考教材计算原则。计算参数:钢轨在轨枕上的压力分布宽度为15.0cm ,钢轨分布压力中心距轨枕端部50cm ,轨枕中部部分支承长度为60cm 。 (3)计算及检算道床表面应力强度 (4)计算及检算路基表面应力强度

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

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 刘晓博 摘要:近年来国内高速铁路建设高速发展,高速铁路建设技术已经从引进、消化、吸收走向再创新,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目前国外高速铁路因行车对线路、桥梁等土建工程的刚度要求严格,国外高铁桥梁中多以小跨度为主。我国应用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大跨度桥梁种类多、结构形式复杂。主要有混凝土连续梁、混凝土连续刚构、钢梁桥、组合体系桥梁、拱桥、斜拉桥等。文章就针对这一问题展开重点论述。 关键词:高速铁路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研究 引言 高速铁路上无缝道岔工况极其复杂,无缝道岔、无砟轨道、桥梁结构设计都存在诸多技术难点,成为当下制约高速铁路轨道工程的技术瓶颈。而今,国内科研单位对桥上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无缝道岔进行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研究成果已经在武广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得到应用。开展高速铁路桥上板式无砟无缝道岔设计研究不仅是为了解决工程中的技术难题,同时对于我国高速铁路桥上无缝道岔技术发展和进步也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速铁路长大桥上无砟无缝道岔结构组成和结构特点 1、结构组成 桥上底座纵连式无砟道岔结构自上到下由钢轨、扣件系统、道岔板、砂浆垫层、底座板、滑动层、硬泡沫塑料板、加高层、剪力齿槽、侧向挡块、摩擦板、端刺等组成,岔区轨道结构高度710mm。 2、结构特点 无砟轨道结构受桥面道床板、底座板自身刚度等以及轨道平顺性对挠度变形要求,无砟轨道大跨连续梁结构跨度一般不超过130m,钢箱拱梁跨度不超过140m。有砟轨道桥面采用道渣铺垫,道床具有自身调节范围较大,适用跨度大。 百米大跨度无砟轨道桥梁受重力荷载、温度荷载影响变形大,线形控制困难。我国高速铁路暂行规定要求不同工况横向挠度控制值为6mm,竖向挠度控制值10mm,实际工况因环境条件复杂,现场施工与设计存在差别,竖向挠度控制难以严格满足规范要求。

铁路无缝线路设计

铁路无缝线路设计

第5章无缝线路设计 无缝线路是将标准长度的普通钢轨进行焊接,形成钢轨长度超过一定值的钢轨线路,又叫做焊接长钢轨线路,它是当今世界上轨道结构中的一项新技术,在该项技术上世界各国正在以积极的态度竞相发展。 对于一般的铁路线路来讲,钢轨的接头往往是轨道的薄弱环节,由于轨缝的存在,列车在通过轨道时就会发生冲击和振动,并产生巨大的噪音,不但如此,钢轨受到的冲击力也会提升3倍以上。接头冲击力不但影响列车行驶的平稳度和旅客的舒适感,还会促使道床破坏、线路状态恶化、缩短钢轨和街头零件的使用寿命、增加额外的维修费用。伴随着现代化铁路的高速化、舒适化和环保化的高要求,在行驶速度、列车轴重和密度不断增长的今天,普通铁路无法适应现代化运输的要求。无缝线路消灭了大量的接头,具备行车平稳、旅客舒适、车辆和轨道维护费用减低、轨道与道床使用寿命延长等众多优点,是今后铁路发展的方向和未来。 5.1无缝线路基本规定 1.根据《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TB 10015-2012),新建、改建铁路正线应采用钢轨,钢轨长度可以是25m、50m和100m,在线路中优先采用100m 长定尺钢轨。 2.无缝线路在设计时,应根据当地轨温资料,计算无缝线路的允许温升、允许温降,并考虑一定的修正量计算确定锁定轨温。在一定范围内,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应一致。 3.道岔、钢轨伸缩调节器及胶接绝缘接头钢轨宜与相连轨道同类型、同材质。在小半径曲线()以及大坡道地段宜采用全长淬火钢轨或高强钢轨。 4.有砟无缝线路铺设的曲线半径不宜小于500m;在小于500m半径地段铺设无缝线路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增大道床横向阻力。 5.在连续长大坡道、制动坡段和行驶重载列车坡段上的无缝线路,必要时应采取轨道加强措施,连续长大坡道不宜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和有缝钢轨接头。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梁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详细全面

沪昆客专江西段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 梁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沪昆客专江西段站前工程二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准备 (1)技术依据 a、《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9)117号). b、国家、铁道部现行客运专线设计、验收标准及相关的质量、安全规范等. c、相关设计图纸及技术交底资料 (2)防水层施工前,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及相关通用图纸和规范进行认真阅读、熟悉,掌握防水层施工的设计要求验收标准,制定施工作业方案、安全保障措施及应急预案.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安全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对考核合格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2外业准备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施工前对梁体表面强度、平整度、清洁度、粗糙度、表面缺陷等项目进行核实.对不满足技术标准的项目进行修整,修整后其质量满足《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和设计要求,方可进行防水层作业,见表2-1. 表2-1 基层表面处理的检验项目、标准、检测仪器

注:梁面含水率测试方法,采用1米2的塑料薄膜铺在待测基面上,四周用胶带密封,3h~4h后掀开薄膜,观察薄膜及待测基层表面,如有水珠或基层颜色加深,则含水率较高,反之,含水率较低并视为合格. 图2-1 梁面平整度测量 2.3原材料及机械设备准备 喷涂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的种类和技术条件符合设计要求. 喷涂主材纯聚脲防水材料属于甲供物资.严格纯聚脲防水材料进场检验.必须按照验收标准和技术条件要求,与监理人员一起对进场的每批纯聚脲防水材料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接受.按规定频次进行取样抽检,自己不能做的检测试验项目,必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不得漏检少检.发现不合格的不得接受并清退出场,做好不合格记录台帐. 任何新选厂家;转厂生产、生产材料和工艺有变化、用户对产品质量有疑问或有要求时要重新进行检验. 喷涂前检查喷涂材料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件. 机械设备进场报验完毕,设备运转正常. 2.4聚脲防水层喷涂试验段 桥面聚脲防水层施工推行“试验先行,首件验收”制度 .选择5孔梁进行聚脲防水层喷涂试验,确定与喷涂材料、梁面基材、环境温度、湿度、喷涂温度、喷涂压力、喷涂速度、检测有关的工艺参数,验收合格后方可全面施工. 验收程序按施工单位自验、监理单位初验、指挥部复验三步进行. 3.技术要求 3.1防水层系统构造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桥面防水采用全桥面防水方式,防水体系设计为:防护墙内侧轨道板底座下喷涂2.0米米厚聚脲防水涂料,底座板以外喷涂1.8米米厚聚脲防水

中国铁路无砟轨道技术

中国铁路无砟轨道技术 年,规划建设客运专2020国务院《中长期铁路路网规划》,到 公里以上,实现“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及三处城际快速线9800轨道交通系统。客运专线铁路轨道结构大部分将采用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时70-80预计新建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约占轨道工程总量的 公里。350速均在200公里以上,最高时速可达 、无砟轨道结构形式划分1 目前,国内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技术大部分从国外引进,轨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日本板)道结构形式可分为五大类,即:Ⅲ型板式无砟轨道、CRTS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德国博格板)

RHEDA2000、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德国(国产化研发)。)(德国旭普林型型)、CRTSⅡ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双块式无砟轨道定义2 :将预制型)RHEDA2000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德国 的双块式轨枕组装成轨排,以现场浇注混凝土方式将轨枕浇入均匀轨道电路的无砟轨2000-ZPW连续的钢筋混凝土道床内,并适应。道结构型式 CRTSⅡ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德国旭普林型):以现场浇注混凝土 方式,将预制的双块式轨枕通过机械振动法嵌入均匀连续的钢筋混凝土道床内,并适应ZPW-2000轨道电路的无砟轨道结构型式。 3、Ⅰ型与Ⅱ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的区别

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和Ⅱ型双块式无砟道床结构型式基本相似, 但施工工艺有着本质的区别。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主要采用“钢轨支撑架法”先架设工具轨轨排,绑扎好钢筋后浇注道床板混凝土,而Ⅱ型双块式无砟道床则是先浇注道床板混凝土,然后采用专用机械“振 将双块式轨枕振动嵌入到密实的混凝土道床中。”动 法.

龙门吊轨道基础验算

附件:龙门吊基础验算 一、门吊钢跨梁强度验算 1.概述 龙门吊过跨梁采用上下铺设40mm厚盖板和30mm厚腹板组焊而成箱形结构梁,中间间隔1.5m均匀布置16mm厚隔板,整体高度455mm。所用材料主要采用Q345B高强钢,结构形式见图(一) 图一龙门吊钢跨梁结构形式图 2.计算载荷工况: 2.1计算载荷:钢板组合梁上只运行16T门吊,45T门吊则不再钢梁上运行,16T 门吊自重70吨,吊重16吨,走行轮数4,单个轮压G=(70/2+16)/2=25.5T,垂向动荷系数取1.4,单个轮压为G*1.4=35.7T。(门吊轮距7.5m) 2.2载荷工况: 工况1,门吊运行到一轮压地基面端部,一轮压过跨梁上。 工况2,门吊运行到过跨梁中部时工况。 2.2材料的许用应力: 3.有限元建模

过跨梁钢结构有限元模型见图(二)。由于为左右对称结构,采用实体单元进行网格的自动划分。该模型共划分了54768 个单元, 43581个节点。 图二过跨梁钢结构有限元模型 4 结论: 工况1:过跨梁最大应力为109.98 MPa(见图三)、最大静挠度为15.6mm (见图四),挠跨比为14.66/21000=1/1432<1/500; 工况2:过跨梁最大应力为168.26 MPa(见图五)、最大静挠度为36.2mm (见图六),挠跨比为34/21000=1/617<1/500; 在载荷工况下,最大应力均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刚度小于钢结构设计规范挠跨比1/500,过跨梁最大强度和刚度均满足使用要求。 图三过跨梁工况1应力云图

图四过跨梁工况1应变云图 图五过跨梁工况2应力云图 图六过跨梁工况2应变云图 二、门吊扩大基础承载力计算 龙门吊轨道梁基础为500mm*600mm,扩大基础图如图七所示,梁上预埋螺栓,铺设43#钢轨,轨道之间预留5mm收缩缝、接地线,轨道末端做挡轨器。

无缝线路课程设计

路基上无缝线路课程设计 ——中和轨温及预留轨缝设计 姓名:张小冬 学号:09231123 班级:土木0904 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 时间:2012年6月9日

目录 一、简介————————————(1) 二、设计参数——————————(2) 三、设计内容——————————(5) 四、设计总结—————————(13) 五、参考文献—————————(14) 六、程序设计—————————(14)

一、简介 (一)、无缝线路锁定轨温及预留轨缝简介 无缝线路是当今轨道结构的一项重要新技术,是把标准长度的钢轨焊连而成的长钢轨线路。它是当今轨道结构的一项重要技术,是与重载、高速铁路相适应的新型轨道结构。无缝线路是当今轨道结构的最佳选择,世界各国竞相发展。我国铁路无缝线路的发展,近年来在技术上有很大的进步,在数量上有较快增长。 无缝线路是铁路轨道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经济效益显著,在桥梁上铺设无缝线路,可以减轻列车车论对桥梁的冲击,改善列车和桥梁的运营条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养护维修工作量。这些优点在行车速度提高时尤为显著。然而铺设无缝线路是有条件的,主要是考虑气候温度的影响,因为万物都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对于无缝钢轨,温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只有选择适当的温度(我们称为锁定轨温),才能尽可能的避免这方面的伤害。锁定轨温一般采用高于本地区的中间轨温。 (二)、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中和轨温(即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是无缝线路设计的关键问题,涉及《轨道工程》这门课的主要理论。该设计目的是通过实际设计,更深入地掌握《铁路轨道》的基本理论,自主练习,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的设计中,学以致用。 完成该课程设计的意义在于让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加固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逐渐熟悉使用规范,设计手册和查阅参考资料,培养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三)、设计任务 (1)收集资料,综合分析。 通过专业书籍及相关学术期刊的学习,了解无缝线路铺设的意义及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并对路基上无缝线路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步骤有较清楚的了解。

CRTSⅡ无砟轨道板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 轨道板精调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施工。2.作业准备 ⑴准备精调所需的轨道板坐标文件“FFC”、棱镜配位文件“.FFD”(前期通过布板软件计算得出)和现场测量并经过平差计算后的轨道基准点三维坐标。 ⑵精调施工前,应对精调段CPⅢ网及基准点进行复测检核,并经设计院CPⅢ网评估合格,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精调施工。 ⑶精调施工前对精调测量系统进行相关的调试检校,确保测量系统正常工作。 ⑷根据精调作业段长度准备足够数量的精调千斤顶和限位装置。精调千斤顶易损坏,故应准备相应数量的备用顶。 ⑸对精调测量人员及调板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使其熟悉作业程序及操作要点。 3.技术要求 ⑴精调采用的全站仪需具有自由设站功能,精度为1秒,1mm+1ppm。

⑵精调施工前对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调试,保证其正常运行。 ⑶定期对精调标准标架进行检校,检校在场内标准轨枕上进行。 ⑷相邻轨道基准点相对精度应满足平面±0.2mm,高程±0.1mm。 ⑸在大面积施工前,在试铺场地内进行现场相关的模拟实验,确定精调顺序、工效、设备配置、气候条件等参数,并经河南客专公司审查合格后才能上道操作。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 轨道板精调在粗铺之后进行,其施工程序为:数据计算及准备→精调仪器测试→精调千斤顶安装→仪器建站测量→轨道板位置精调4.2 工艺流程 精调工艺流程见图4-1、4-2。 全站仪架设在基准点上,强制对中 全站仪整平、自动检校 后视定向 利用标准标架标定相关标架 测量待调轨道板3个标架上的6个棱镜 计算6个测量点的横向和高程与理论值的偏差 用精调机具将轨道板精调到位 本站是否结束

路基上板式无砟轨道设计及计算设计

路基上板式无砟轨道设计及计算设计

摘要 研究目的:轨道是直接承受列车荷载作用并引导列车运行的重要部分,因此轨道需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有砟轨道因自身的缺点而无法适应,因此需要设计合理的无砟轨道结构来满足高速铁路对于高速度的要求。 研究方法:采用有限元理论,建立板式无砟轨道的梁—板—板模型,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对轨道板和底座进行配筋设计和校核。 研究结果:总结了荷载作用位置、扣件刚度、轨道板宽度、CA砂浆弹性模量、地基弹性系数等主要参数对轨道板、CA砂浆和底座的受力影响规律,求得列车竖向荷载作用下轨道板和底座的最不利弯矩。 研究结论:轨下垫层刚度在50~80kN/mm范围内为宜,C A砂浆弹性模量对钢轨与轨道板及底座板的位移影响不是很明显,地基弹性系数宜采用190MPa/m,通过建立路基上板式无柞轨道梁一板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的弯矩值,根据容许应力法并结合上述弯矩值对无柞轨道混凝土底座进行配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路基上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底座的配筋主要由最小裂缝宽度决定。 关键词:板式无砟轨道;有限元;梁板模型;配筋

Abstract The track is the important part which bears load directly and guide the train running, so the track should have enough strength and stability. Whit he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ballasted track cannot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because of its own disadvantages. It is necessary to design reasonable ballast-less track structure to meet the high speed require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Research method: Use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o establish beam-slab-slab model of slab ballastless track ,and solve the model with the help of large scale application software-MIDAS, do the work of track slab and base reinforcement design and verification. Research method: Use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o establish beam-slab-slab model of slab ballastless track ,and solve the model with the help of large scale application software-MIDAS, do the work of track slab and base reinforcement design and verification. Research results: Sum up the force influence of the loading position, fastener stiffness, the width of track slab, CA mortar elastic modulus, foundation elastic coefficient and other major parameters,and seek the most unfavorable moment of track plate and base plate under vertical loads. Keywords:Slab ballastless track, Finite element, Beam-slab model, Reinforcement

龙门吊轨道基础计算书

附件一 1 预制梁场龙门吊计算书 1.1工程概况 1.1.1工程简介 本项目预制梁板形式多样,分别为预制箱梁、空心板及T梁,其中最重的是30m 组合箱梁中的边梁,一片重达105t。预制梁场拟采用两台起吊能力为100t的龙门吊用于预制梁的出槽,其龙门吊轨道之间跨距为36.7m。 1.1.2地质情况 预制梁场基底为粉质粘土。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中碎石土的变形模量E0=29~65MPa,粉质粘土16~39MPa,考虑最不利工况,统一取粉质粘土的变形莫量E0=16 MPa。临建用地经现场动力触探测得实际地基承载力大于160kpa。 1.2基础设计及受力分析 1.2.1龙门吊轨道基础设计 龙门吊轨道基础采用倒T型C30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底部宽80cm,上部宽40cm。每隔10m设置一道2cm宽的沉降缝。基础底部采用8根Φ16钢筋作为纵向受拉主筋,顶部放置4根Φ12钢筋作为抗负弯矩主筋,每隔40cm设置一道环形箍筋。,箍筋采用HPB235Φ10mm光圆钢筋,箍筋间距为40cm,具体尺寸如图1.2.1-1、1.2.1-2所示。

图1.2.1-1 龙门吊轨道基础设计图 图1.2.2-2 龙门吊轨道基础配筋图 1.2.2受力分析 梁场龙门吊属于室外作业,当风力较大或降雨时候应停止施工。当起吊最重梁板(105t)且梁板位于最靠近轨道位置台座的时候为最不利工况。

图1.2-1 最不利工况所处位置 单个龙门吊自重按G1=70T估算,梁板最重G2=105t。起吊最重梁板时单个天车所受集中荷载为P,龙门吊自重均布荷载为q。 P=G1/2=105×9.8/2=514.5KN (1-1) q=G2/L=70×9.8/42=16.3KN/m (1-2)当处于最不利工况时单个龙门吊受力简图如下: ` 图1.2-3 龙门吊受力示意图 龙门吊竖向受力平衡可得到: N1+N2=q×L+P (1-3)取龙门吊左侧支腿为支点,力矩平衡得到: N2×L=q×L×0.5L+P×3.5 (1-4)由公式(1-3)(1-4)可求得N1=869.4KN,N2=331.1KN 龙门吊单边支腿按两个车轮考虑,两个车轮之间距离为6m,对受力较大支腿进行分析,受力简图如下所示: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土木(本)2151 姓名赵子程 学号 07 指导老师程建红 2016年 5 月 30 日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15 —2016 学年第二学期 注:综合成绩评定中,平时表现成绩占30%,实训成绩占70%。

目录 一.任务书 (1) 二.指导书 (10) 三.有关资料 (12) 1.轨温 (12) 2.轨道特征 (12) 3.线路等级及最小曲线半径 (12) 4.行驶机车 (12) 四.设计步骤和方法 (13) 1.强度计算 (13) 2.稳定压力计算 (16) 3.锁定轨温计算 (18) 4.伸缩区长度与防爬设备的布置 (19) 5.缓冲区预留轨缝计算 (20) 6.压力峰检算 (21) 五.轨枕弯矩的检算 (21) 六.路基基床表面应力检算 (23) 七.防爬设备的布置 (23) 八.位移观测桩布置原则 (23) 九.参考书籍 (24)

十.实训总结报告 (25)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5 ~ 2016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实训 任 务 书 系别:铁道工程系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土木(本)2151 指导老师:程建红 教研室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2016年 5月 30 日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性质、任务与目的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本课程设计主要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定性分析方法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本课程设计是在学过《轨道工程》的基础知识后,对“轨道强度计算”?、“无缝线路轨道设计”?、“轨道结构组成”等知识的拓宽与综合应用。通过作业,使学生在巩固所学轨道结构组成、轨道强度计算的基本方法,熟悉并运用课堂所学内容,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熟练掌握普通无缝线路设计步骤,了解无缝线路的特点及受力特征。通过对普通无缝线路的设计,达到对整个轨道体系的全面的认识。? 二、设计要求? 1.独立完成,有独特见解。? 2.文字清晰,条理清楚,步骤完整。? 3.文面、图面整洁,装订整齐。? 三、设计资料? 1.轨温:? (1)兰州地区;(2)石家庄地区;(3)西宁地区;(4)西安地区(5)合肥地区;(6)郑州地区;(7)长沙地区。按自己学号先后顺序选取相应地区的轨温。? 相应的轨温在教材中P145页查找。 2.轨道条件? (1)钢轨:为60kg/m的钢轨、按预期垂磨6mm计算;缓冲区钢轨采用每根长25m的标准轨;轨钢容许应力:[σs]=36500×104pa;? (2)轨枕:混凝土Ⅱ型轨枕,每公里铺设1840根,?a=544mm;? (3)扣件:接头扣件为ф24mm、级螺栓,六孔夹板;中间扣件为弹条Ⅱ型

钢轨强度计算

线路设计: 设计要求:线路采用采用60kg/m 的标准轨更换线路原50kg/m 钢轨,标准轨的长度为25m ,钢轨的材质采用PD3全长淬火轨轨;轨枕采用J —2型混凝土枕,每公里铺设1840根;道床采用碎石道碴,设计道床厚度为350mm ;设计行驶速度为140km/h ,运行行驶速度为120km/h ;钢轨支座刚度D :检算刚度 1D =30000N/mm ,检算轨下基础2D =70000N/mm ;运营条件:采用DF 4 型内燃机车。 4.3.1 钢轨强度计算 4.3.1.1 钢轨弯矩计算 1、轨道刚比系数K 值计算 10000005431840a ==mm 3000055.2543 D a μ===Mpa 52.110E =?Mpa 4287910J =?mm 4 0.00123K = = =mm -1 2、最不利轮位及 max P μ ∑计算 4DF 型机车前后有两个转向架,每个转向架为三个轴,前后转向架最近轴距 为8.4米,当kx>6时u,η都很小。计算表明,当轴距大于5m 以上时,相邻轮子影响很小,可以不计。因此,寻找引起最大弯矩的最不利轮位时,只要用一个转向架的三个轴分别做为计算轮来求最不利轮位。而且还应注意到转向架的三个轴轮重一样,轴距亦相同,所以1、3轮引起的弯矩应该相同,只要考虑其中一个即可。这样只要在1、2轮中找最不利轮了。所以分别以动1,动2为计算轮,计算其P μ ∑ (见表4-1) P μ∑计算表 表4-1

表中看出,Ⅰ(Ⅲ)轮为最不利轮位,P μ ∑=96455.28N 为最大.由此作为计算 弯矩和应力并进行强度检算. 3、计算钢轨静弯矩 M : 011 96455.2819604731440.00123 M P K μ= =?=?∑N ·mm 4、计算钢轨动弯矩d M 0.4V 0.4140= 0.56100100α?== 在R=600的曲线上允许超高△h =75mm,所以 0.0020.002750.15h β=??=?= 横向水平力系数f=1.45 (查表3-7) 1(1)(1) d o M M f αβα=+++ 19604731(10.560.15) 1.45(10.12)=?++??+ 54443122= N ·mm 4.3.1.2 计算钢轨截面动态应力 d σ 根据公式: d d M W σ= ,3291W cm =头,3 375W cm =底 所以在曲线地段: 9 6544431221029110d σ--?= ?头 187.09=Mpa(压) 9 6544431221037510d σ--?= ?底 145.18=Mpa(拉) 在直线地段 3 19604731(10.560.15)(10.12) 1.2510291d σ-?++?+?=?头 122.61=Mpa 95.15d σ=底Mpa 4.3.1.3 允许应力计算

高速铁路无缝线路考试题库

《高速铁路无缝线路》考试题库 命题人:鄢世林 一、填空题 1. 高速铁路正线应采用(跨区间)无缝线路,到发线应采用无缝线路。无缝线路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 无缝线路相邻单元轨节之间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 ( 5 )℃。 3. 无缝线路同一区间内单元轨节最高与最低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 10 )℃ 4. 无缝线路左右股钢轨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 3 )℃。 5.钢轨厂焊应采用(固定闪光)焊。 6.钢轨现场焊应优先采用(移动闪光)焊。 7.道岔内接头及道岔、调节器两端接头及断轨处理可采用(铝热)焊。 8. 无缝线路左右两股钢轨绝缘接头应相对铺设,且绝缘接头轨缝绝缘端板距钢轨支承位置不宜小于( 100 )mm。 9. 胶接绝缘接头宜采用现场胶接,胶接时插入钢轨长度不应短于20m。困难条件下,道岔间因胶接插入钢轨长度不得短于( 12.5 )m。 10. 无缝线路维修管理应以一次锁定的(轨条)为管理单元。 11.无缝道岔应以单组或相邻多组一次锁定的道岔及其前后( 200 )m线路为管理单元。 12. 可采用钢轨应力检测仪等检测设备测量无缝线路(锁

定轨温) 13. 应做好无缝线路钢轨位移观测,位移观测可采用仪器观测或弦线测量。累计位移量出现异常时,即锁定轨温变化超过( 5 )℃,工务段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14. 应加强隧道口前后( 100 )m线路检查,采取措施防止线路出现碎弯。 15.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时,每隔5~10m将长轨条搁置在(滚筒)上,并辅助反复撞轨, 15.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时,若为提高(锁定轨温)而放散应力,则应在长轨条一端或两端使用钢轨液压拉伸器张拉钢轨,并辅助撞轨。 16. 应力放散后,及时将应力放散日期、时间、放散轨温、重新锁定的轨温记入(技术档案),并及时重设纵向位移观测标记。 17. 短隧道内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与相邻单元轨节的锁 定轨温应( 一致 )。 18.长大隧道内距洞口( 200 )m范围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宜与洞外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一致。 19. 在跨度超过40m的桥梁,宜在梁端( 5~20 )m范围设置小阻力扣件。 20. 当线路连续出现碎弯并有( 胀轨 )迹象时,必须加强巡查或派专人监视,观测轨温和线路方向的变化。若碎弯继

无砟轨道长轨精调作业指导书

新建铁路 西安至成都铁路客运专线(陕西段)XCZQ-7标(DK218+521.59~DK253+434) 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长轨精调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九局集西成客专项目部一工区 年月日

目录 1编制目的 (1) 2 编制依据 (1) 3施工准备 (1) 3.1CPIII控制网复测 (1) 3.2人员设备 (1) 3.3轨道长钢轨作业条件及各项检核 (2) 4 轨道长钢轨精调 (2) 4.1轨道长钢轨精调概述 (2) 4.2轨道几何状态及不平顺性 (3) 4.3长钢轨精调作业操作流程 (4) 4.4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钢轨检测测量前要求 (5) 4.5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钢轨检测测量要求 (5) 4.6影响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测量数据精度因素 (6) 5 轨道静态模拟调整 (6) 5.1轨道静态模拟调整的基本要求 (6) 5.2长钢轨精调作业平顺性允许偏差 (7) 5.3轨道静态模拟调整的方法 (7) 5.4扣件调整量说明 (10) 5.5长钢轨扣件调整 (13)

CRTS I型板无砟轨道长轨精调作业指导书 1编制目的 指导和规范无砟轨道长钢轨精调作业,明确作业流程、操作流程、质量标准,确保精调作业快速、有序,使工程质量满足标准要求。 2 编制依据 2.1《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技术指南》(铁建设函[2009]674号); 2.2 《高速铁路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9]218号); 2.3 无砟轨道施工组织设计; 2.4 设计文件; 2.5 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使用说明; 3施工准备 3.1 CPIII控制网复测 为满足无砟轨道高精度要求,在进行轨道长轨精调时,必须将CPIII控制网复测完成,各项精度指标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长轨精调作业。 3.2 人员设备 (1)人员配备 一个作业面共需15人来共同完成。其中:1人负责操作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测量,两人负责全站仪设站以及CPIII棱镜的摆放,两人负责内业数据的处理及复核,10人负责更换和紧固扣件。施工前,精调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 (2)设备配备

轨道强度稳定性计算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轨道强度、稳定性计算 (2) 1.1设计资料: (2) 1.2 轨道强度、稳定性计算的基本原理 (2) 1.2.1.轨道强度计算的基本原理 (2) 1.2.2.稳定性计算的基本原理 (3) 1.3 轨道各部件强度验算 (5) 1.3.1SS1(客)电力机车 (5) 1.3.2DF4B(货)内燃机车 (10)

轨道强度、稳定性计算 1.1设计资料: 线路条件:曲线半径R=1500m ,钢轨:60kg/m ,U74钢轨,25m 长的标准轨;轨枕:Ⅱ型混凝土轨枕1760根/m ;道床:碎石道砟,厚度为40cm ;路基:既有线路;钢轨支点弹性系数D :检算钢轨强度时取30000N/mm ;检算轨下基础时取70000N/mm ;由于钢轨长度为25m ,钢轨类型为60kg/m ,故温度应力a 51t MP =σ,不计钢轨附加应力。 机车类型:SS1(客)电力机车,三轴转向架,轮载115KN ,轴距2.3m ,机车构造速度95km/h DF4B (货)内燃机车,三轴转向架,轮载115KN ,轴距1.8m ,机车构造速度120km/h 1.2 轨道强度、稳定性计算的基本原理 1.2.1. 轨道强度计算的基本原理 目前,最常用的检算轨道强度方法称为准静态计算方法。所谓准静态计算方法,就是应用静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对轨道结构尽力计算,然后根据轨轮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考虑为轮载、钢轨绕度、弯矩和轨枕反力等的动力增值问题。 轨道强度准静态计算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I 、 轨道结构静力计算 II 、 轨道结构强度的动力计算——准静态计算 III 、 检算轨道结构各部件的强度 1) 强度检算的基本假设:

轨道普通无缝线路设计计算书

目录 目录 一.设计题目: (1) 普通无缝线路设计..................................................................... 1 二.设计资料:................................................................................. 1 三、计算步骤: (2) 3.1温度压力的计算 .................................................................. 2 3.2轨道稳定性允许温度压力[]P ............................................. 5 3.3轨道稳定性允许温升[]c T ? ................................................. 6 3.4根据强度条件确定允许温降[]d T ? ..................................... 6 3.5设计锁定轨温计算 .............................................................. 8 3.6设计锁定轨温 ...................................................................... 9 3.7伸缩区长度计算 ................................................................ 10 3.8无缝线路缓冲区预留轨缝计算 . (11) 3.8.1长轨条一端伸缩量长?的计算 ............................... 11 3.8.2缓冲轨一端伸缩量 缓 ?的计算 (12) 3.8.3预留轨缝的计算 ..................................................... 12 3.9防爬器设置 ........................................................................ 13 3.10长轨条布置 ...................................................................... 14 四、参考文献................................................................................... 14 附:无缝线路稳定性检算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