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复习题

与朱元思书复习题
与朱元思书复习题

《与朱元思书》练习

(满分70分)

姓名得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加点字的含义。(每空1分共20分)

1)风烟俱净.()2)从.流飘荡()3)任意东西

..()4) 一百许.里( )5) 天下独绝.( )6) 直视无碍.( )

7) 急湍.甚箭( )8) 猛浪若奔.( ) 9)负.势竟上.( )( )

10) 互相轩邈

..( )11) 争高.直指( )

12)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 )( )

13) 望峰息.心( )14) 窥谷忘反.( )

15) 横柯上

..蔽,在昼犹.昏( )( )( )

2. 解释下列字词的古今词义(6分)

⑴戾古义:今义:

⑵经纶古义:今义:

3.翻译下列句子。(24分)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译: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

3)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译:

4)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译:5)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译: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

8)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

4.问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文中哪一句话最能够体现所写景物的总体特征?并简要分析富春江“奇山异水”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

2)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4分)

答:

3)“鸢飞戾无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个句子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你如何评价作者的这种思想?(4分)

答:

4)第二段在写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任找一角度加以指出,并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答:

5)从写景方面看,第三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景物的?(4分)

答:

2011年黑龙江绥化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5题,共25分) 1.同学们,在九年的读书生活中,你们收获了知识与希望。我们有理由相信:青春因你而精彩!请你将画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

、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2.生命,是一种站起来的姿态。站起来,是一种 的境界, 的气概, 的精神, 的美丽。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礁石,在海浪的咬噬里,站成庄严的冷峻。一个有志气从困境里站起来的人,是不可等闲的;一个有决心从废墟上站起来的城市,是不可低沽的;一个有勇气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是不可小觑的。让我们站出自己不羁.

的性格!站出自己累落的襟怀! (1)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蓬勃.( ) 不羁.

( ) (2)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改为 改为

(3)结合语境,将下列词语填入横线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1分)

A.凛然 昂然 超然 嫣然

B.超然 凛然 昂然 嫣然

C.凛然 超然 嫣然 昂然

D.超然 昂然 嫣然 凛然 (4)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

的绿洲。 , , 。 3.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说说它的含义。(2分)

4.古诗(词)文默写。(10分)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4)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表达对友人怀念之情及感叹时光流逝的句子是 , 。

(6)人生在世,得失相伴,成败相随,如果能保持“ , ”的胸怀,就会拥有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请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填空)

(7)风,吹绿了春草,吹红了夏花,吹黄了秋叶,吹白了冬雪。风在我们的生

活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请写出含有“风”字的上下连续的两句诗。 , 。 5.走近名著。(4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结合名著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A.他,禁军教头,误入节堂,平添复仇怨。 B.他,斗战胜佛,斩妖除魔,美名永流传。 (1)A 是 (人物),人物性格的主要特点是 。 (2)B 是 (人物),与人物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是 。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第6-9题,共10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将在全国青少

年中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的主题教育活动。 6.围绕活动主题,你认为在班级开展哪些活动,能帮助身边的同学了解党的历史?(8题中提到的活动形式除外)(2分) 7.请围绕其中一项活动,设计活动内容。(3分) 8.6月20日下午两点,光明中学八年级(1)班准备邀请当地的一位老军人到班级给学生们上一堂党课,如果你以班长的身份去邀请他,你该怎么说?(3分) 9.作为主持人,活动结束后,你将怎样进行总结?(2分)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0-14题。(共11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乙】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牺牲: (2)衡: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何以战? 译文:

(2)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文:

12.齐鲁长勺之战,鲁国如果没有曹刿这样的贤士就不会取胜,这个事例恰恰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 , , ”。(用原句回答)(3分)

13.找出【甲】段中集中体现曹刿政治思想的句子,【乙】段中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分别抄写在下面。(2分)

14.从【甲】段或【乙】段中,选出你感触最深的一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2分)

二〇一一年绥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5题,共25分)

1.评分说明:(2分)用楷体准确、规范地书写,符合要求得2分。

2.(1)bójī

评分说明:(2分)每个注音正确得1分。

(2)“沽”改为“估”“累”改为“磊”

评分说明:(2分)每一组为1分,只找出未改正不得分。

(3)B

评分说明:(1分)。

(4)示例一:青松,在寒风的抽打中,站成伟岸的雄姿。

示例二:梅花,在风雪的洗礼下,站成坚贞的傲骨。

评分说明:(2分)仿写一句,句式相同,语义连贯、通顺即可得满分。

3.含义:我们(中小学生)应该远离不安全食品,保护身体健康。

评分说明:(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4.(1)天涯若比邻(2)东风不与周郎便(3)似曾相识燕归来

(4)四面边声连角起(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示例: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

评分说明:(10分)每空1分,错别字、漏字、添字则该空不得分。

5.(1)林冲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武艺高强有勇有谋

(2)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

评分说明:(4分)每空1分,性格和情节答出一点即可得分。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第6-9题,共10分)

6.示例:革命歌曲演唱会,为革命先烈扫墓活动,红色诗歌朗诵会,英雄人物故事

会等。

评分说明:(2分)符合要求的设计,一项1分,得满2分为止。

7.示例一:“革命歌曲演唱会(红色诗歌朗诵会,英雄人物故事会)”的活动设计:

分组搜集、筛选整理、小组推荐、班级表演、进行总结。

示例二:“为革命先烈扫墓”的活动设计:准备祭扫物品、集合整队讲要求、烈士墓前献词、活动总结等。

评分说明:(3分)设计出一个步骤给1分,得满3分为止。

8.示例:军人爷爷您好,我是光明中学八年级(1)班的班长,6月20日下午两点,我们想邀请您到班级给同学们上一堂党课,可以吗?

评分说明:(3分)称呼、身份介绍1分,说出时间、地点1分,说明来意1分。

9.示例:同学们,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了解了党的历史,深刻体会到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好好学习,报效祖国。评分说明:(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0-26题,共35分)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0-14题。(共11分)

10.(1)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2)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各1分。

11.(1)(您)凭借什么作战?

(2)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之后才能改正。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各1分。

1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评分说明:(3分)每空各1分。

13.【甲】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乙】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评分说明:(2分)每句各1分。

14.示例:“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表明了每个人难免会犯错误,当我们敢于面对

并勇于改正错误时,就会不断进步。

评分说明:(2分)言之成理皆可得分。

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卷 与朱元思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直.视无碍 争高直.指 B.有时见日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C.天下独绝. 绝.多生怪柏 D.横柯上蔽.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层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顾章书 吴均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③。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注】①薜萝:即薜荔和女萝。后世用来称呼隐者的居处。还 觅薜萝,意思是说自己要隐居。②英英:形容声音和谐动听。③富、饶:均作动词,富有、充裕。菊花、竹实:都是隐者的食物。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仆去.月谢病 我以日初出时去.人近 B.梅溪之西.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C.绵绵成韵. 嘤嘤成韵. D.幸富.菊花 不义而富.且贵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与例句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 遂葺宇其.上 A.其.一犬坐于前 B.不能名其.一处也

《与朱元思书》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晌。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 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wǎng)水①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 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 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tiáo)②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 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bò)③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注:①辋水:车轮状的湖水。②轻鯈:即白,鱼名。③黄檗,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和茎 内皮可入药。 1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鸢飞戾.天者戾:_______________ (2)与山僧饭.讫而去饭:_______________ 13.下列语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D.然/是中/有深趣矣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15.两文描写景物都能抓住景物的特点,(甲)文中“___”一字最能概括景物的妙处;[乙]文中“________”最能表现作者的感受。 16.甲乙两文在写景中都寄托中作者丰富的情感。甲文结尾处的议论意在表达作家______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附答案)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缥.()碧轩.()邈.()泠.()泠千转.()柯.()鸢.()飞戾.()天经纶.()窥.()嘤.()嘤成韵.()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8分) 风烟俱净.()一百许.()里猛浪若奔.() 蝉则千转.()不穷窥谷忘反.()横柯.()上蔽 经纶 ..()世务者鸢飞戾.()天者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4、填空: (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__,是________代家。字_________,吴兴故鄣人。 (2)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的景色特点,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运用和的修辞手法,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紧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从、两个角度写景状物。(10分)(3)本文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体;从文章的内容看,它属于;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 5、《三峡》中与之异曲同工的语句是: 7、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用课文原句填空) 8、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 9、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 10、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12、文章理解: 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的情态。在分写“异水”时,用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的特点。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一句相照应。 13、“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与朱元思书习题(有答案)-优秀范文

与朱元思书习题(有答案)-工作总结范文 篇一:《与朱元思书》专项练习(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中考汇编 【一】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窥谷忘反(通“返”)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D.从流飘荡(随着)..2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2分) 【二】比较阅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 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 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2.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3.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 译文: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③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4.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

《与朱元思书》测试题

《与朱元思书》测试题 1、填空: (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 (2)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 江的景色特点,概括为“ 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运用 的修辞手法,抓住 点,具体生动地描绘。 2、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 B 、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 C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D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 (2)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3)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家。字 ,吴兴故鄣人。 (朝代) 的特 (3)本文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 体;从文章 的内容看,它属于 ;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 A 、负势竞上(凭借) B 、皆生寒树(寒冷) C 、争高直指(向上) D 、鸢飞戾天者(到)

(5)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B 、负势竞上 C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争高直指 D 、猛浪若奔 (6)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B 、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如诗一般押韵。 C 、经纶世务:治理社会事务。 D 、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 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 、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 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 、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 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 A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 下列与“猿则百叫无绝” “绝”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 、佛印绝类弥勒 C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D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A 、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复习题 一、填空 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字书庠。南朝时梁著名文学家,其诗文清拔有古气,被称为吴均体。本文题目中的“书”是信函,是古代一种文体。 2、从题目上看,本文体裁是书信;从句式上看是骈文;从内容上看,更是一篇山水游记。 3、文章在写景上有详有略,全文详写山,略写水。写水部分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部分详写动态,略写静态,这样既突出了景物的主要特征,又显得详略适宜,轻重有度。 4、根据原文语句填空。 ①总写自富阳到桐庐山水之美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交代人在富春江沿岸的美好环境中的感受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③从听觉方面描写山中泉喧鸟鸣情景的句子是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④描写富春江沿岸全貌的句子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⑤文章中直接表达对富春江及沿岸景色的无限赞美之情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⑥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有句写道“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与朱元思书》中与其写作手法相似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⑦第一段中可作为全文纲领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古今异义。 ①一百许里许:古义是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金义是或许,赞许。 ②猛浪若奔奔:古义是指飞奔的马;今义是奔跑,飞奔。 6、一词多义 ①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绝:绝美,绝妙。猿则百叫无绝绝:断、停 ②负势竞上上:向上。横柯上蔽上;在上边。 7、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词类活用【湍】急流。【奔】飞奔的马。【轩邈】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2).通假字【转】通“啭”,鸟叫声。【反】通“返”。【见】通“现”,露出。 (3).常规词语 【风烟】烟雾。【共色】一样的颜色。【从流】随着江流。从,顺,随。 【缥(piǎo)碧】青白色。【无碍】毫无障碍。【甚箭】比箭还快。【夹岸】两岸。 【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绿而密。【负势】凭依高峻的山势。负,依凭。 【竞上】争着向上。竞,争。【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千百】形容很多。 【泠泠(líng)】形容水声激越。【作响】发出声响。【相鸣】互相和鸣。 【成韵】形容声音和谐动听。韵,和谐的声音。【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绝】停止。 【鸢(yuān)飞戾(lì)天】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功名的人。鸢,一种凶猛的鸟。戾,至。 【息心】平息热衷功名之心。【经纶】筹划,治理。【柯(kē)】树木的枝干。【蔽】遮蔽。【犹】像。【交映】互相掩映。 (4)记住带点的词 ⑴任意东西(向东或向西)⑵互相轩邈(意思是向高处或远处伸展。) ⑶望峰息心(使……平息)⑷风烟俱净(散尽)⑸天山共色(相同) ⑹奇山异水(不同)⑺急湍甚箭(激流的水)⑻嘤嘤成韵(和谐的声音)⑼蝉则千转不穷(指蝉的叫声)(尽)⑽鸢飞戾天者(至) ⑾窥谷忘反(看)(反通返,返回)⑿经纶事务者(筹划)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附答案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4、 填空: (1)《与朱兀思书》的作者 __________ ,是 ________ 代 ______ 家。字 _________ ,吴兴故鄣人。 ⑵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的景色特点,概括为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运用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的 修辞手法,抓住“ __________ ”和“ ________ ”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 紧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征,从 ________ 、 ___________ 两个角度写景状物。 (10分) (3)本文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 _________ 体;从文章的内容看,它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 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 _____________ 。 5、 《三峡》中与之异曲同工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课文原句填空) &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 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 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 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 色。 D. 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12、 文章理解: 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情态。在分写“异 水”时,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在分写“奇山”时,通 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 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 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照应。 13、 “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_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缥( )碧轩 ( ) 邈( ) ( ) 飞戾( )天经纶(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8 分) 风烟俱净( ) 一百许( 蝉则千转( )不穷 窥谷忘反 ( 经纶( )世务者 鸢飞戾 ( 泠( )泠千转( ) 柯( 窥( ) 嘤( )嘤成韵( )里 猛浪若奔( ) )横柯( )上蔽 )天者

精选题库《与朱元思书》 测试练习北师大版

(一)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澈,又作彻。(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以其境过清(2)乃记之而去(3)窥谷忘反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二)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选出加点词表示数量词“一百”的意思的一项是() A一百许里B百千人大呼C千百成峰D赏赐百千强 6、翻译与理解。 (1)用现代汉语翻译“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简单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写法。 (三)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注:①罗纨(w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1.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B ) A.风烟俱净(都)B.一百许里(许多)C.皆生寒树(都)D.窥谷忘反(返回) 2.下列句中加线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 B.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 C.风烟俱净皆生寒树 D.在昼犹昏有时见日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4.对下面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B.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C.经纶世务:治理社会事务。 D.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如诗一般押韵。 5.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天下独绝。(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山和水两方面进行了描绘。 6.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用课文原句填空) 7.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_清澈湍急。 8.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习题精选题 附加答案

与朱元思书习题精选 一.文学常识填空; 1. 本文作者,字、朝文学家。本文选自后人所编辑的《》。 2.风烟俱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东西。 3.水皆缥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视无碍。 4.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百成峰。 5.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6.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7.表现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鄙弃名利、淡泊人生的句子 是:。 8.异水,抓住了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的特征。 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风烟俱.尽()(2)从.流飘荡()(3)一百许.里()(4)水皆缥碧 ..() (5)直视无碍.()(6)急湍 ..甚箭()(7)皆生寒.树()(8)负.势竞上() (9)互相轩邈 ..()(10)争高直指.()(11)千转.不穷()(12)鸢飞 戾.天()(13)望峰息.心()(14)经纶 ..事务()(15)窥谷忘反.()(16)横柯.上蔽()(17)在昼.犹昏()(18)疏条交映.() 二. 中考链接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贵州中考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从.流飘荡(2)急湍甚.箭 (3)猛浪若奔.(4)横柯.上蔽() 2.翻译上文画横线的句子: 3.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表达的感情与文章最接近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5.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 苏州中考 6.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4分)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谭记》) C 负.势竞上,互相轩邀 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储东阳马生序》) 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于园》)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与朱元思书》试题(含答案)

试题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词注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A.觥.筹交错(g uāng) 以.其境过清(因为) B.鸢.飞戾天者(y uān) 腰.白玉之环(挂在腰间) C.无案牍.之劳形(dú) 几欲先走.(行走) D.见藐.小微物(miǎo)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熟悉) 2.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建筑是艺术,是_________的音乐,又是简洁的哲理诗。任何建筑,不管设计者与建造者是否_________,其实都在表达一种思想。 A.凝固自觉 B.凝练自觉 C.凝练自愿 D.凝固自愿 3.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震耳欲聋姿态万千变幻莫测 B.问心无愧挥洒自如可歌可泣 C.一尘不染埋头苦干平淡无奇 D.眼花潦乱赫赫有名申张正义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是() A.在新农村建设中,广大农民对学习科学技术的渴望与日俱增 ....。 B.张经理为了改进企业管理,异想天开 ....地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 C.齐齐哈尔市第二制药厂生产假药造成的恶果,实在是骇人听闻 ....。 D.为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北京奥组委工作人员投入了全副精力 ....。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丰富情感。 B.“春城无处不飞花”的诗句虽然不是为昆明而作,却也能贴切地反映昆明的特征。 C.情绪污染指的是一个人心情的好坏影响了其他人的好心情。 D.在英国《泰晤士报》的“2005全球大学排行榜”上,北大跃升至第15位,成为亚

洲第一。 6.仿写句子。 我是清凉的小溪,总想滋润干涸的土地;我是勇敢的雄鹰,总是向往辽阔的天空;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比较阅读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7.这篇短文,文辞清丽,主要描写____________。 8.翻译下列句子。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9.“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作者是如何以景传情的? 10.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你能说说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吗? 11.比较本文和《与朱元思书》在写山水景色上的异同。

与朱元思书历届中考试题-(-含答案)

中考题《与朱元思书》专练 班别 姓名 成绩 (满分79) 三、2007广州市 花都区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 9- 10题。(共23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 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0、翻译与理解。(6分) (2)简单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写法。( 3分) 1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7分)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① 明月别枝惊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路转溪头忽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词中上、下片分别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请联系上、下片内容作分析。( 5分) 四、(09浙江台州) (二)( 11 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 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 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 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9、选出加点词表示数量词“一百” 的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 一百许里 B 百千人大呼 C 千百成峰 D 赏赐百千强 (1)用现代汉语翻译“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3分) 西江月

《与朱元思书》《晚游六桥待月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 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 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 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 为风,粉汗为雨,罗纨①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②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③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选自《晚游六桥待月记》) 注释: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 午十一时至下午午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9.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 (1)千转不穷(2)泠泠作响(3)梅花为寒所勒 10.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自非亭午夜分 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从小丘西行百百二十步 C.梅花为寒所勒/化而为鸟 D.山岚设色之妙/实为欲界之仙都、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甲文通过写水的“急湍”这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的“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D.乙文通过西湖春季的美景,反映作者的心境。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测试训练练习题

《与朱元思书》检测练习题 一、验验你的写字速度 经lún_____世务kuī_____谷忘fǎn_____ 横kē_____上bì_____ 急tuān_____甚箭在zhóu_____犹昏风烟jù_____净 二、通假字 1.有时见日见同 2.窥欲忘反反同 三、一词多义 ①蝉则千转不穷。( ) 欲穷其林。( ) ②猿则百叫无绝( )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四、重点词语解释 1.风烟俱净风烟: 2.天山共色共色: 3.一百许里许: 4.天下独绝独绝: 5.从流飘荡: 6.急湍甚箭急湍: 7.皆生寒树寒树: 8.负势竞上: 9.互相轩邈轩邈: 10.泠泠作响泠泠: 11.好(友好或美丽)鸟相鸣: 12.鸢飞戾天者戾天: 13.望峰息心息心: 14.经纶世务者经伦: 15.窥欲忘反忘反: 五、理解性默写

1.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怎样的? 2.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 3.写富春江水清澈的: 4.写江流气势磅礴、急的: 5.写听觉感受的: 6.写山“奇”的句子: 7.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六、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表现作者 (2)“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表现作者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 表现作者

参考答案 一、验验你的写字速度 经纶世务窥谷忘反横柯上蔽 急湍甚箭在昼犹昏风烟俱净 二、通假字 1.有时见日见同现,显现,显露。 2.窥欲忘反 '反'同'返'、返回 三、一词多义 ①蝉则千转不穷。(尽,完) 欲穷其林。(走完) ②.猿则百叫无绝(停止)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消失) 四、重点词语解释 1.风烟俱净风烟:指烟雾。俱:都 2.天山共色共色:同样的颜色。 3.一百许里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4.天下独绝独绝:;绝独一无二,到了极点。经久不绝:停。 5.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6.急湍甚箭急湍:急流的水 7.皆生寒树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8.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 9.互相轩邈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10.泠泠作响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 11.好(友好或美丽)鸟相鸣:互相和鸣 12.鸢飞戾天者戾天:到天上;戾,至 13.望峰息心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14.经纶世务者经伦:筹划、治理。 15.窥欲忘反忘反:流连忘返; 五、理解性默写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1.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方面进行了描绘。 2.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课文原句填空) 3.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6.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共色:__________________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绝:__________________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缥碧:__________________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轩:_______________ 邈:________________ (5)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泠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文中概括富春江山全貌的句子并翻译。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理解。 (1)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态。(2)在分写“异水”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3)在分写“奇山”时,通过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泉抒情短论,含蓄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5)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一句相照应。 9.翻译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翻译句子: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_________(朝代)时期的,(人名)字__________。 12.《与朱元思书》描写富春江的美景时,抓住山_______________水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反映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情趣。

《与朱元思书》精选练习题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 一、积累整合。 1、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 缥.碧()轩.邈()泠泠.() 嘤嘤.()鸢.飞戾天()横柯.() 2、解释下列加点词。 一百许.里()急湍.甚箭()水皆漂.碧()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交映()..()()窥谷忘反.()疏条 3、按原文填空。 1、总领全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点明作者浏览路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从侧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文中直接体现作者沉湎于山水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二、思考与探究。 1、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水的什么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的什么特征? 2、本文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3、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4、文中直接描给急湍、猛浪的形象,使人恍若亲见的句了是什么?它使我们想起了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描写江水的哪些句子?

三、课内练习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横柯.上蔽()窥欲忘反.()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填空。 全文共三段,__段是第一层,为总写,以________一句作为全文的纲领,____段是第二层,为分写,先写“异水”,以_________写水流舒缓处,以________写水流湍急处。再写“奇山”以___、___、__、___等字,将崇山峻岭化静为动,再以__,__,__,__四种声音从听觉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记反”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一、略 二、1、消息:山高树多景美 2、总分的顺序写景先写江水之美,再写异水,最后写近岸群山之美。 3、如:听觉:泉水激石┅┅嘤嘤成韵。 视觉:负势竞上┅┅千百成峰。写出了大自然的美给人以和谐之美,同时也使大自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与朱元思书练习题

《与朱元思书》 一、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水皆缥碧鸢飞戾天者 2解词 1夹岸高山 2负势竞上 3互相轩邈 4争高直指 5泉水激石 6泠泠作响;7好鸟相鸣 8千转不穷无绝 9鸢飞戾天者 10望峰息心 11经纶世务12 窥欲忘反 13横柯上蔽 14在昼犹昏 15疏条交映 3、通假字:窥谷忘反 4、词类活用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5一词多义: 绝①猿则百叫无绝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③天下独绝 上①负势竞上②横柯上蔽 穷:千转不穷欲穷其林 二按要求填空: 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是____代文学家。字___,吴兴故章人。 2.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应是一篇,介绍 了优美的景色。描绘异水时,抓住 了的特点,在描绘奇山时,紧扣的特征。 3、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______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________________正面写富春江水清澈的:________。侧面写水清澈的写江流气势磅礴的:_____。. 听觉(以闹衬静)的句子 _______ 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 4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_ 这句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猿则百叫无绝”两句在《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猿鸣”的两个作用是:⒍⑴使人进一步体会到三峡山高、岭连、峡窄、水长的特点⑵山猿的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6《桃》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厌倦尘世,向往的思想,他的《饮酒》(之五)中 “,”两句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与》描写富春江的美景是,抓住了 水的特点,反映出作者的生活情趣;选文《桃》通过描绘桃花源美丽的自然风光,来表现桃花源人 的生活,反映出作者的社会理想。 7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B.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 C 风烟俱净皆生寒树D.在昼犹昏有时见日 一、积累整合。

2014与朱元思书复习题及答案

2014与朱元思书复习题及答案 阅读《与朱元思书》,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一、文言文字词基础知识积累。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8分)风烟俱净.()一百许.()里 猛浪若奔.()蝉则千转.()不穷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经纶 ..()世务者鸢飞戾.()天者 天山共.色()互相轩.邈()略无阙.处() 虽.乘奔御风()负.势竞上()望峰息.心() 争高直指.()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二、文章理解: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2、“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答:、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4、填空: (1)、分别写出第一段中写景、叙事、抒情语句。 写景: 叙事: 抒情: (2)、从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