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行为及对人的管理

安全行为及对人的管理
安全行为及对人的管理

安全行为及对人的管理

第一节行为科学的概述

行为科学是研究工业企业中人的行为规律、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改善对人的管理,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提高劳动者生产效率的一门科学。行为科学起源于本世纪20年代,一般都以着名的霍桑实验作为最早在工业中深入研究人的行为的标志,四五十年代得到迅速发展,现已为工业国家广泛应用,取得累累硕果,成为现代管理理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行为科学家综合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生产过程中人的行为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一、人类行为的概念

关于人的行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什么叫行为?简言之,行为是人类日常生活所表现的一切动作。德国心理学家克特?勒温把行为定义为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引入了“个体”这个变量。他提出人的行为的基本原理可表达为:

B=F(P?E)

式中:B——行为;

P——个人——内在心理因素;

E——环境——外界环境的影响(自然、社会);

上式表示行为(B)是个人(P)与环境(E)交互作用所发生的函数或结果。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变量“个人”和“环境”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两个变量。

日本的鹤田根据上述模型,提出了事故发生的模型为:

A=F(P?E)

即,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关联、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行为起源于脑神经的交合作用,总合形成精神状态,亦即所谓意识。由意识表现之于动作时,便形成了行为,而意识本身则成为一种内在行为。

人类行为是有共同的特征的。综合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人类行为特征至少有下列几方面:

(1)自发的行为。指人类的行为是自动自发的而不是被动的。外力可能影响他的行为,但无法引发其行为,外在的权力、命令无法使其产生真正的效忠行为。

(2)有原因的行为。指任何一种行为的产生都是有其起因的。遗传与环境可能是影响行为的因素,同时外在条件亦可能影响内在的动机。

(3)有目的的行为。指人类的行为不是盲目的,它不但有起因而且是有目标的。有时候在第三者看来毫不合理的行为,对他本人来说却是合乎目标的。

(4)持久性的行为。指行为指向目标,目标没有达成之前,行为是不会终止的。也许他会改变行为的方式,或由外显行为转为潜在行为,但还是继续不断地往目标进行的。(5)可改变的行为。指人类为了谋求目标的达成,不但常变换其手段,而且其行为是可以经过学习或训练而改变的。这与其他受本能支配的动物行为不同,它是具有可塑性的。

研究人的行为的共同特征,对探索动机的规律、管理心理活动的规律,是有很大帮助的。人的行为的基本单元是动作。所有的行为都是由一连串的动作所组成的。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了解、预测与控制一个人在什么时候可能从事什么动作(动作的发生);同时要了解是什么动机或需要能在某一特定时间唤起某个动作。

二、行为的种类

行为的种类很多,可以从不同方面对其分类。按行为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个人行为(包括个人的生长、发育、学习、意见等等)和团体行为(包括团结、互助、合作、友好、谅解、默契、暗约、分歧、对抗、破坏等等)。

按人类活动的不同领域,又有如下界定:

(1)管理行为。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决策、预测等行为。

(2)政治行为。包括选举、公务、行政、民族团结、国际关系等行为。

(3)社会行为。包括社会控制、社会变迁、社会要求、社会保险、社会文明、社会进步、社会发展等行为。

(4)文化行为。包括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活动、体育活动、学术研究等行为。

(5)战争行为。包括思想战、心理战、谋略战、团体战、情报战、宣传战、军事战等等。

三、研究人的行为的目的

研究人的行为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1)研究人类行为产生的原因,目的在于激发动机,推动行为。

(2)研究人类行为的控制与改造,目的在于保持正确的行为。

(3)研究人与物的配合,如人机工程,目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减少事故的发生。

(4)研究人与人的协调,如人际关系,目的在于创造一种良好的激励环境,使人们能够持久地在激发状态下工作,保持饱满的情绪,高涨的兴致,十足的干劲,舒适的心情,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总之,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的目的是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

第二节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要是指人体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不满足感,它可使人产生行动的动机。人的需要是多样和复杂的。某一时刻,在人的许多需要中,会有一种需要是相对最强烈的,我们称其为强势需要。强势需要产生主导动机,而主导动机直接导致人的行动。人通过行动满足了强势需要后,又会有新的需要变成强势需要,如此循环往复。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为了便于分析研究人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n H.Maslow )在1943年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归纳为五大类,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需要。①生理需要,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最原始的本能需要,包括摄食、喝水、睡眠、求偶等需要。②安全需要,是生理需要的延伸,人在生理需要获得适当满足之后,就产生了安全的需要,包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不受侵害,身体健康有保障,生活条件安全稳定等方面的需要。③社交需要,是指感情与归属上的需要,包括人际交往、友谊、为群体和社会所接受和承认等。此种需要体现了人有明确的社会需要和人际关系需要。④尊重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两种需要。前者包括自尊、自信、自豪等心理上的满足感;后者包括名誉、地位、不受歧视等满足感。⑤自我实现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人有发挥自己能力与实现自身的理想和价值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上述五种需要,以层次形式依次从低级到高级排列,可表示成金字塔形。后来,马斯洛又补充了求知和审美两种

需要,组成7个层次,如下图所示。一般来说,

只有当某低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之后,其上一

级需要才能转为强势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揭示人类复杂

的需要的普遍规律性做出了贡献,且具有直观、易于理解、相对较合理等特点,因此成为国内外许多管理理论的重要基础。但是在应用该理论时,也应该看到,人的需要是复杂的,往往不能机械地、绝对地按层次进行划分,也并不一定严格地按上述各个层次逐级去满足。例如,会有这样的人,在其温饱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却一味地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对于这种特别的情况,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要盲目照搬该理论。

在需要的各层次中,安全需要处于仅次于生理需要的较为基础的位置,由此可以看出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需要层次理论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实际应用时,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注重调查分析本企业职工需要层次结构的状况,为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②针对不同层次的需要,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③注意职工需要层次结构的变化,适时调整满足职工需要的管理方法;④把职工的安全需要与其他需要作为一个需要体系综合考虑,以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第三节双因素理论

1957年,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F.herzberg)提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简称双因素理论。该理论将人的行为动机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大类。

第一类:保健因素。保健因素是与人的工作的客观情况有关的一些因素,如工资福利、工作条件、聘任保障、人际关系等。赫茨伯格通过对1844人次职工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当这些因素缺乏或处理不当时,会引起职工的不满情绪。但即使这些因素都具备,也只能防止职工对工作产生不满,而不能激发人们内在的积极性和更多的满意感。这就像卫生条件能保障人不生病,但并不能使人更强壮,仅仅起到保健作用那样,因此称这些因素为保健因素。

第二类:激励因素。激励因素是与人的工作有内在联系的一些因素,如工作的成就、绩效的认可或奖励、工作职责的加强、对未来的期望等。赫茨伯格调查发现,激励因素是影响和促使人们在工作中不断进取的内在因素。激励因素的改善可激发职工完成工作的积极性,使人感到满意;若处理不当,可导致职工的不满意,但其影响程度不如保健因素。

将双因素理论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进行比较,可以认为,保健因素相当于人的较低层次的需要(生理、安全和社交的需要),激励因素相当于人的较高层次的需要(尊重、

自我实现的需要)。

双因素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被引入企业管理中,它对企业的安全管理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首先要重视职工有关保健因素的满足问题,例如:注重改善劳动生产环境,设置必要的福利设施,开展文明生产,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的合理需要,以减少或消除职工不满的情绪。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利用激励因素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激励作用。例如,在安全生产活动中有一定绩效者要予以确认,有突出绩效或贡献者要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安全工作有责任感的职工要赋予一定的职责。要将企业安全生产的近期目标和发展规划以不同的形式反馈给职工,以增强职工对企业安全生产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有些人来说,某些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是很难截然分开的,因此,企业管理人员还应根据本企业不同职工的需要层次区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要尽力做到因人而异。双因素理论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是: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防止激励因素转化为保健因素的可能性。例如,物质奖励与职工个人在安全生产中的绩效紧密联系时,才会成为激励因素并发挥其激励作用;若采取平均分配的办法或分配不合理,奖励再多也只能起到保健作用,甚至还会挫伤个别职工的积极性。

第四节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又称行为矫正理论,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来的。此理论强调人的行为与影响行为的环境刺激之间的关系,认为管理者可以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来控制人的行为。由于人的行为后果对其行为会发生反作用,人们可通过影响行为后果的办法来修正或改变行为,这就是“强化”的概念。凡能影响行为后果的刺激物均称为“强化物”,如奖酬、表彰、处罚等。人们可利用强化物来控制人的行为,以求得行为的改

造。

对强化理论的应用,要考虑强化的模式,并采用一整套的强化体制。

强化模式主要由“前因”、“行为”和“后果”三个部分组成。“前因”是指在行为产生之前确定一个具有刺激作用的客观目标,并指明哪些行为将得到强化,如企业规定车间安全生产中每月的安全操作无事故定额。“行为”是指为了达到目标的工作行为。“后果”是指当行为达到了目标时,则给予肯定和奖励;当行为未达到目标时,则不给予肯定和奖励,甚至给予否定或惩罚,以求控制职工的安全行为。

强化包括正强化、负强化和自然消退三种类型:

第一种:正强化,又称积极强化。当人们采取某种行为时,能从他人那里得到某种令其感到愉快的结果,这种结果反过来又成为推进人们趋向或重复此种行为的力量。例如,企业用某种具有吸引力的结果(如奖金、休假、晋级、认可、表扬等),以表示对职工努力进行安全生产的行为的肯定,从而增强职工进一步遵守安全规程进行安全生产的行为。

第二种:负强化,又称消极强化。它是指通过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所引起的不愉快的后果,对该行为予以否定。若职工能按所要求的方式行动,就可减少或消除令人不愉快的处境,从而也增大了职工符合要求的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例如,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告知工人不遵守安全规程,就要受到批评,甚至得不到安全奖励,于是工人为了避免此种不期望的结果,而认真按操作规程进行安全作业。

惩罚是负强化的一种典型方式,即在消极行为发生后,以某种带有强制性、威慑性的手段(如批评、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等)给人带来不愉快的结果,或者取消现有的令人愉快和满意的条件,以表示对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的否定。

第三种:自然消退,又称衰减。它是指对原先可接受的某种行为强化的撤消。由于

在一定时间内不予强化,此行为将自然下降并逐渐消退。例如,企业曾对职工加班加点完成生产定额给予奖酬,后经研究认为这样不利于职工的身体健康和企业的长远利益,因此不再发给奖酬,从而使加班加点的职工逐渐减少。

如上所述,正强化是用于加强所期望的个人行为;负强化和自然消退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和消除不期望发生的行为。这三种类型的强化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构成了强化的体系,并成为一种制约或影响人的行为的特殊环境因素。

强化的主要功能,就是按照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规律,对人的行为予以导向,并加以规范、修正、限制和改造。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通过行为的后果反馈给行为主体这种间接方式来实现的。人们可根据反馈的信息,主动适应环境刺激,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应用强化理论来指导安全工作,对保障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可起到积极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关键在于如何使强化机制协调运转并产生整体效应,为此,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应以正强化方式为主。在企业中设置鼓舞人心的安全生产目标,是一种正强化方法,但要注意将企业的整体目标和职工个人目标、最终目标和阶段目标等相结合,并对在完成个人目标或阶段目标中做出明显绩效或贡献者,给予及时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强化物),以求充分发挥强化作用。

第二,采用负强化(尤其是惩罚)手段要慎重。负强化应用得当会促进安全生产,应用不当则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可能使人由于不愉快的感受而出现悲观、恐惧等心理反应,甚至发生对抗性消极行为。因此,在运用负强化时,应尊重事实,讲究方式方法,处罚依据准确公正,这样可尽量消除其副作用。将负强化与正强化结合应用一般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三,注意强化的时效性。采用强化的时间对于强化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一般而论,强化应及时,及时强化可提高安全行为的强化反应程度,但须注意及时强化并不意味着随时都要进行强化。不定期的非预料的间断性强化,往往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四,因人制宜,采用不同的强化方式。由于人的个性特征及其需要层次不尽相同,不同的强化机制和强化物所产生的效应会因人而异。因此,在运用强化手段时,应采用有效的。强化方式,并随对象和环境的变化而相应调整。

第五,利用信息反馈增强强化的效果。信息反馈是强化人的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应用安全目标进行强化时,定期反馈可使职工了解自己参加安全生产活动的绩效及其结果,既可使职工得到鼓励,增强信心,又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修正所为。

第五节挫折理论

挫折是指人类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指向目标的行为受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挫折理论主要揭示人的动机行为受阻而未能满足需要时的心理状态,并由此而导致的行为表现,力求采取措施将消极性行为转化为积极性、建设性行为。

个体受到挫折与其动机实现密切相关。人的动机导向目标时,受到阻碍或干扰可有四种情况:①虽然受到干扰,但主观和客观条件仍可使其达到目标;②受到干扰后只能部分达到目标或使达到目标的效益变差;③由于两种并存的动机发生冲突,暂时放弃一种动机,而优先满足另一种动机,即修正目标;④由于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影响很大,动机的结局完全受阻,个体无法达到目标。第四种情况下人的挫折感最大,第二和第三种情况次之。挫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在人类现实生活中,不但个体动机及其动机结构复杂,而且影响动机行为满足的因素也极其复杂,因此,挫折的产生是不以人

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引起挫折的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主观原因主要是个人因素,如身体素质不佳、个人能力有限、认识事物有偏差、性格缺陷、个人动机冲突等;客观原因主要是社会因素,如企业组织管理方式引起的冲突、人际关系不协调、工作条件不良、工作安排不当等。人是否受到挫折与许多随机因素有关,也因人而异。归根结底,挫折的形成是由于人的认知与外界刺激因素相互作用失调所致。

对于同样的挫折情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引起某一个人挫折的情境,不一定是引起其他人挫折的情境。挫折的感受因人而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的挫折容忍力不同。所谓挫折容忍力,是指人受到挫折时免于行为失常的能力,也就是经得起挫折的能力,它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对不同的挫折,其容忍力也不相同,如有的人能容忍生活上的挫折,却不能容忍工作中的挫折,有的人则恰恰相反。挫折容忍力与人的生理、社会经验、抱负水准、对目标的期望以及个性特征等有关。例如:企业中有的职工有娇骄二气,眼高手低,其挫折容忍力一般较低;再如:企业职工对安全生产的价值观不同,追求达到目标的自我标准不同,即使客观上挫折情境相似,每个人对挫折的感受也会不同,所致的打击程度也就不同。

挫折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挫折可增加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人猛醒,汲取教训,改变目标或策略,从逆境中重新奋起;另一方面,挫折也可使人们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中,出现负向情绪反应,并采取消极的防卫方式来对付挫折情境,从而导致不安全的行为反应,如不安、焦虑、愤怒、攻击、幻想、偏执等。在企业管理中,有的人由于安全生产中的某些失误,受到领导批评或扣发奖金,由于其挫折容忍力小,可能就会发泄不满情绪,甚至采取攻击性行动,在攻击无效时,又可能暂时将愤怒情绪压抑,对安全生产采取冷漠的态度,得过且过。人受挫折后可产生一些远期影响,如丧失自尊

心、自信心,自暴自弃,精神颓废,一蹶不振等。

在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中,职工受到挫折后,所产生的不良情绪状态及相伴随的消极性行为,不仅对职工的身心健康不利,而且也会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甚至易于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应该重视管理中职工的挫折问题,采取措施防止挫折心理给职工本人和企业安全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对此,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①帮助职工用积极的行为适应挫折,如合理调整无法实现的行动目标;②改变受挫折职工对挫折情境的认识和估价,以减轻挫折感;③通过培训提高职工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增加个人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减少挫折的主观因素;④改变或消除易于引起职工挫折的工作环境,如改进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实行民主管理、合理安排工作和岗位、改善劳动条件等,以减少挫折的客观因素;⑤开展心理保健和咨询,消除或减弱挫折心理压力。

第六节期望理论

1964年,佛隆提出了管理中的期望理论。此理论的基本点是:人的积极性被激发的程度,取决于他对目标价值估计的大小和判断实现此目标概率大小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

激励水平(M)=目标效价(V)×期望值(E)

式中:目标效价——是指个人对某一工作目标对自身重要性的估价;

期望值——是指个人对实现目标可能性大小的主观估计。

由于各种人对某一目标的效价和期望值不尽相同,因此效价和期望值之间就可能有各种不同的组合形式,并由此产生不同的激励力量。一般来说,目标效价和期望值都很高时,才会有较高的激励力量;只要效价和期望值中有一项不高,则目标的激励力量就不大。例如,对企业开展的安全技能考核工作,有的人认为这种考核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很重要,同时经过努力取得好成绩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就会认真进行准备,积极参与;

而另外有人认为此种考核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或报酬无多大关系,或者觉得再怎样努力也无法取得好成绩,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其参加这项工作的积极性。

对于企业来说,需要的是职工在工作中的绩效;而对于职工来说,关注的则是与劳动付出有关的报酬。因此,在工作绩效和所得报酬(如加薪、提职、获得尊重、其他奖励等)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称为关联性,以关联系数I k表示,I k一般在+1和-1之间变化。正关联性高(如工作绩效与报酬成正比),I k趋向+1;关联性弱(如工作绩效与报酬无关),I k趋向0;负关联性高(如工作绩效与报酬成反比),I k趋向-1。职工对工作目标效价进行评判时,正是基于对这种关联性的考虑。

对期望值(E)作进一步分析,可按阶段将其分为两个:付出的努力与第一阶段工作的结果(绩效)之间的期望值(E1)和第一阶段绩效与第二阶段结果(奖酬)之间的期望值(E2)。此外,期望值还会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在期望认知中的人的个性、个人经验、环境条件等。

期望理论对企业安全管理具有启迪作用,它明确地提出职工的激励水平与企业设置的目标效价和可实现的概率有关,这对企业采取措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具有现实的意义。首先,企业应重视安全生产目标的结果和奖酬对职工的激励作用,既充分考虑设置目标的合理性,增强大多数职工对实现目标的信心,又设立适当的奖金定额,使安全目标对职工有真正的吸引力。其次,要重视目标效价与个人需要的联系,将满足低层次需要(如发奖金、提高福利待遇等)与满足高层次需要(如加强工作的挑战性、给予某些称号等)结合运用;同时,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职工认识安全生产与其切身利益的一致性,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目标及其奖酬效价的认识水平。最后,企业应通过各种方式为职工提高个人能力创造条件,以增加职工对目标的期望值。

第七节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于1965年提出的。该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公平感直接影响职工的工作动机和行为。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讲,动机的激发过程实际上是人与人进行比较,做出公平与否的判断,并据以指导行为的过程。

公平理论可以用公平关系式来表示。设当事人A和被比较对象B,则当A感觉到公平时有下式成立:

O A/I A = O B/I B

式中:I为个人所投入(付出)的代价,如资历、工龄、教育水平、技能、努力等;

O为个人所获取的报酬,如奖金、晋升、荣誉、地位等。

该式简明地表达了影响个体公平感各变量间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并非单纯地将自己的投入或获取与他人进行比较,而是以双方的获取与投入的比值来进行比较,从而衡量自己是否受到公平的对待。若OA/IA=OB/IB,人们就会有公平感;若O A /I AO B/I B,人们也会感到不公平,产生内疚感。一般而论,人的内疚感的临界阈值较高,而委屈感的临界阈值较低,因此主要是后者对人的影响大。

不公平感是当事人心理上的主观感受,不一定反映客观实际情况,而且公平的观念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公平与否的个人标准,与个人的价值观密切相关。

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应该重视公平理论所揭示的职工安全工作行为动机的激发与职工的公平感的联系,预防不公平感给职工在安全生产中带来的消极影响。

在对职工进行奖酬时,力求做到客观、实事求是,以避免职工心理上可能滋生的不

公平感。对于物质奖励的分配,既要体现差别,又要防止出现较大的不公平感,这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须加强职工绩效考核和奖酬制度的科学化、定量化。在精神激励方面也存在公平感问题,而且是与人的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有关的,应慎重对待,正确引导。加强宣传与教育,使职工能正确地衡量自己和他人,以消除“攀比心理”的消极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职工衡量自己的投入和获取的公平感,是在一定的可供比较的群体中产生的,受群体动力的影响。因此,企业应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环境,减少职工之间不必要的简单的“相比”的可能性,并引导职工在安全生产活动中,尽力改善自己的投入条件,以求获得更多的报酬。

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单选题 1.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的保障,也是安全生产的物质及非物质保障,是保护生产力、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形式。 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生产经营单位中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的内设机构,其工作人员是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风险量的大小取决于风险造成的损失和发生的概率。 4.生产经营单位违规提取和使用安费用的,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财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予以警告。 5.根据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防止事故的发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6.施工安全“三宝”不包括安全手册。 7.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 8.第一类危险源是指存在危险、有害的物质或能量。 9.某矿山企业发生井下透水事故,造成157人被困。国务院接到事故报告后,该事故灾难应急领导机构是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10.方式是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检查时,对发现的安全问题,正确的处理是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11.我国安全生产方针中的综合治理强调的是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12.根据现行法法律法规,不属于工伤保险实施范围的单位是国家机关。 1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的内容包括有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操作。 14.安全生产,一般意义上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5.关于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生产经营单位采购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经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或者管理人员检查验收。 16.《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7.生产经营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在证书有效期满前30日内,由申请人向原考核发证机关提出申请。 18.根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公路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应记入个人档案。 19.安全技术交底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负责实施,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21.事故调查中,事故调查报告是事故调查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 22.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 23.目前我国的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 24.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建构中,事故持续高发的阶段是要素构建阶段。 25.生产安全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两大类。下列行为或原因导致的事故,可认定为非责任事故的是无法预测的原因导致的事故。 26.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一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和数量。 27.若事故的后果为中度损失,发生概率为中等时,则风险级别为中度风险。 28.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不属于“三证”的是检验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 29.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制度和规定的作业属于违章作业。 30.风险管理包括的最后一个过程是风险检查过程。 31.生产经营单位除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外的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实施。 32.公路施工企业施工任务书及对应的安全技术交底由总工程师签发,并对其安全性负责。 33.公路施工企业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相关安全施工措施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34.变形迅速发展、裂缝显著扩大属于中期征兆。 35.《安全生产法》规定,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据、实事求是、注重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 36.不属于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的选项的是设备和人员抽查法。 37.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见建立后关键在于落实,各施工企业在落后安全生产资金管理工作必须做到“三到位”,即: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 38.在风险等级划分中,把发生危险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损失、中度损失、重大损失三个等级。

人行为的安全管理示范文本

人行为的安全管理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人行为的安全管理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般地说,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原因可归为内 因与外因两大类。内因是指劳动者的技术、心理活动等方 面出现了与企业要求不相协调的情况:外因是指设备状 况、预防措施、防护用品以及劳动环境的条件不符合安全 生产的要求。国内外大量事故统计表明,在企业内所发生 的事故中,70%~75%是由于劳动者的操作行为发生错误或 违章作业所引起的。而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 由人的心理状态支配的。因此,安全管理人员在分析和研 究事故发生的内因条件时,必须调查事故发生时人们的心 理活动,亦即借助于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来指导安全 管理工作。 行为科学是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行为的一门

科学,它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主要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 安全行为科学是行为科学的重要应用分支,安全行为科学不但要应用行为科学研究的成果为其服务,同时安全行为科学为行为科学丰富了内容和扩大了内涵。因此,安全行为科学与行为科学是相互交*和兼容的关系,是行为科学在安全中应用而发展起来的应用性科学。 人的安全行为是复杂和动态的,具有多样性、计划性、目的性、可塑性,并受安全意识水平的调节,受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支配;同时受道德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态度、意识、知识、认知决定人的安全行为水平。 影响人的安全行为的个性心理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对人的安全行为的影响。情绪为每个人所固有、受客观事物影响的一种外在表现,这种表现是体验又是反

行为安全管理基本过程

编号:SY-AQ-01696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行为安全管理基本过程 Basic process of behavior safety management

行为安全管理基本过程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国际上推行行为安全管理工具的企业有很多,如美国杜邦公司(DuPont)的STOP工具(SafetyTrainingObservationProgram)、英国BP石油公司的ASA(AdvancedSafetyAuditing)、美国道氏化学公司(DOW)的BBP(Behavior-BasedPerformance)活动、德国巴斯夫公司(BASF)的AHA(Audit,Help,Act)工具、德国拜耳公司(Bayer)的BO(BehaviorObservation)工具、丰田汽車公司(Toyota)的STOP6(SafetyToyotazerOaccidentProgram6items)活动。 行为安全管理的核心是针对不安全行为进行现场观察、分析与沟通,以干扰或介入的方式,促使员工认识不安全行为的危害,阻止并消除不安全的行为。上图可示意这一过程: 行为安全管理理论中的4个主要步骤: 识别关键行为(identifycriticalbehavior)

企业公司如何加强管理员工的上网行为

企业公司如何加强管理员工的上网行为 在企业里面加强员工上网管理、控制局域网上网行为似乎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企业的共同作法。员工随意上网、上班时间玩游戏、上网看视频、浏览色情网站、进行P2P下载、访问社交网站,甚至是自己开设网店、上班时间赚外块的现象越发普遍。这种随意上网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大量消耗着单位的网络带宽。最危险的是:员工随意上网还可能通过聊天软件、邮件、上网发帖留言等有意或无意泄露公司的商业机密,从而给公司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损失。为此,企业监控员工上网、控制员工网络行为,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欧美各国也同样如此。 随着各大公司开始整顿员工的上网情况,可能会出现更多因此而失业的职员。 为了防止员工染上不良上网习惯,包括一些大公司已决定不再让一些员工拥有在办公室自由上网的机会,给其安装了网络监控,甚至撤走了他们的电脑和调制解调器。 监控员工上网事实上重要的不是窥探员工的工作隐私,而是从企业的角度和员工一起保障整个办公网络的安全。例如现在很多企业集团都购置万任UniERM网络流量综合管理系统这样的企业网络设备,来加强对企业自身网络的管理和保护。 在中国企业内部加强局域网网络控制、监控员工上班时间的上网行为,已经成为通行的作法。但是,国内企业由于其宽度环境、员工上网内容、国内互联网应用的不同等因素,使得国内企业的员工上网行为呈现出与国外企业不尽相同的一些方面。但是总体,而言,国内企业对控制员工电脑使用、监控员工上网痕迹、记录上网日志的着眼点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禁止员工P2P下载(尤其是禁止迅雷下载)、限制QQ聊天(包括禁止QQ游戏、限制QQ 文件发送)、禁止上网玩游戏(禁止电脑游戏软件、屏蔽网页游戏)、禁止上网炒股、限制带宽流量(控制下载速度、监控电脑流量)等,在一些涉及商业机密的企业,还可能需要监控邮件内容、监控聊天内容、监控FTP传输、禁止QQ发文件等,从而更好地保护单位商业机密。 企业网络安全管理设备可以有效保护企业网络安全,还具有上网行为管理功能,例如万任UniERM网络流量综合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禁止P2P下载、限制聊天软件、监控炒股软件、禁止玩电脑游戏、限制访问视频网站、禁止上班看视频、控制电脑网速、监控局域网流量等。其中,在禁止电脑P2P下载方面,同时,万任UniERM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可以实时显示、控制局域网电脑网速,并且可以监控上行网速和控制下载网速,从而更能精确区分网络应用,达到合理规范控制局域网网速的目的。 万任上网行为综合管理产品。在员工上网行为管理、网络安全等方面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的规范员工上网行为、保障单位内部信息安全、防止带宽资源滥用、防

三季度人的安全行为治理总结

三季度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工作总结 三季度,铁路运输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矿业公司工作要求,以“四治理一优化”为重点,不断强化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基础工作。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全面贯彻落实矿业公司人的安全行为治理表彰会会议精神。铁路运输公司于7月27日召开了人的安全行为治理表彰会,对上半年工作中踊现出的两名先进单位、五个创新项目、18名“安全行为标兵”披红戴花,授予了荣誉称号。同时从抓宣贯、抓基础、抓创新、抓落地、抓延伸五方面对下半年工作进行了部署,以“实、细、严、亮、效、”为标准提出了新的高度要求。表彰会的召开为下一阶段工作明确了方向,提升了职工落实既定措施的积极性、扎实了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工作文化宣传基础。 二、对标行为治理、固牢基础根基。为将人的安全行为治理工作做细、做实,铁路运输公司于8月9日赴二号煤矿开展了对标交流学习活动,从标准的制定、制度的落实、措施的实施等方面认真学习了二号煤矿“安全积分制”管理模式先进做法。通过分析、对比,铁路运输公司完善了安全确认及生产责任制两项考核台账、增添了特殊时段,消防器材评估内容。 三、强化教育与培训,严格考核与奖罚。三季度以来,

铁路运输公司将人的安全行为治理作为实现季度安全生产目标的核心来抓,共奖励安全行为人员193人次,组织安全培训4期共64课时。同时加强了岗位描述的检查考核力度,弃用了以前“及格即合格”的低标准要求,规定在标准时间内背诵完成即合格,狠抓职工岗位描述培训工作。截止目前,操作人员合格率达88%,管理人员达标率93%。 四、开展了“三严、两学”活动。“三严”即:严格管理、严细制度、严厉处罚;“两学”指学规程、学先进。对32个岗位操作规程进行了优化,修订完善了五个段《站细》,并开展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学习了《站细》内容,同时从班前、班中、班后3个时段 12个方面进行全面规范,内容涵盖安全措施、作业内容、方法及标准等。使每位职工当日工作系统化、科学化、流程化、菜单化。 五、开展了“三违”人员约谈帮教工作。由领导干部、女工协管员和职工家属与“三违”人员沟通交流,由原来对“三违”人员的批评教育改为心与心的交流,通过事故案例讲解、危害剖析等方法帮助“三违”职工算好“安全帐”,让职工设身处地了解到安全事故对个人、他人、集体的重大危害,使职工思想上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意识转变,通过约谈帮教工作的开展,杜绝了职工二次违章,提升了职工抵制“三违”自主性。

不安全行为管理办法

不安全行为管理办法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了控制事故发生,确保我矿安全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一、建立员工准入制度 (一)执行岗位准入制度。对新入矿、转岗职工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准上岗。考试不合格的继续培训,直至合格为止,继续培训期间不支付工资。 (二)实行入井资格证制度。对全矿符合入井条件的人员颁发安全资格证,入井时随身携带,以备检查。对没有安全资格证的人员严禁入井,否则,每人次罚款500元,罚井检工100元。 (三)开展隐患人排查。对有重大疾病的人员不予颁证或吊销安全资格证,严禁入井;对十一种隐患人进行排查,对短时期不具备入井的人员暂扣安全资格证,严禁入井。对隐患人入井的每次罚责任人500元,罚值班人员200元,罚井检工100元。 二、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一)强化矿级培训。 1、培训形式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内培或外培、脱产和业余相结合的形式,重点推行现场实训的方法,由分管矿领导不定期组织分管系统内的特殊工种进行实训,逐个进行过关考试,并建立考核档案,让受训人员能够真正掌握现场操作技能。 2、强化特殊工种人员的培训。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国家规定的考核,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后并随身携带方能上岗,没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上岗的,罚款2500元;不随身携带的每次罚款500元。

(二)强化区队培训。区队每天要利用班前会进行岗位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的学习贯彻活动,要坚持开展班前岗位风险评估、坚持开展每日一题安全知识的学习活动,通过生产技术知识和岗位培训,提高职业技能,避免因工作差错和操作失误造成事故。没有坚持培训的,每次罚单位正职各500元。 (三)开展事故案例教育。每季度,由人力资源科组织,安监处参与,开展一次事故案例教育活动,通过事故案例教育达到提高安全意识的目的。 (四)坚持全员每月一考。每月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考试,由体系办出卷,机关包保部门组织本部门所包保的基层单位人员进行考试,负责阅卷及成绩汇总,安监处督导。对考试不合格人员每次处罚200元,并进行补考,再次不合格的停工学习,直至合格为止,学习期间不支付工资;对不参加考试人员调到武保科培训。 三、严格落实岗位行为规范 (一)坚持班前礼仪和集体升入井制度。 1、坚持班前礼仪八项程序、井口精神状态确认和举旗列队集体升入井制度,凡一次不执行的,罚带班干部及班队长各500元,罚当班职工每人100元。 2、严格井口入井秩序,班前会结束后,由值班干部举牌将当班人员集体列队带至井口大厅,并按点有序入井,否则,处罚值班人员500元/次。 3、实行全员编号管理。将工号、发射卡号、自然编号及入井安全资格证进行统一,使编号做到能够直观识别出所在单位、工种,对不

风险管控计划

镇雄县山脚煤矿有限公司山脚煤矿 安全风险管控计划 二O一八年三月

镇雄县山脚煤矿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管控计划会审表 职务或部门意见签名日期矿长 总工程师 安全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安全科 生技科 通防科 地测防治水办公室 机电科 调度监控中心 会审意见:

镇雄县山脚煤矿有限公司山脚煤矿 安全风险管控计划 为加强安全管理,消除或减少危害,增强事故防控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降低安全风险,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达到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以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结合本矿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煤矿企业贯彻党和国家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围绕“事故防范在于落实预防在先”这一中心,摸清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强化煤炭企业风险控制,有效促进煤炭企业隐患整改,切实推进煤炭企业建立和不断完善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对安全生产风险超前预控,规避安全风险,有效防范煤矿安全生产事故。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我矿安全风险预警防控的组织领导,有效防范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镇雄县山脚煤矿成立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毛福选(矿长) 副组长:秦光国(总工程师) 组员:苏坤凤、蒋义建、廖艳平、袁敏伦、毕克山、李征华、廖黄飞、吴家喜、李华伯、毛朝沛、文信建、邓申、张化美、彭龙举、

程举藩、高建荣、滕树洪、赵小勇、胡祖友 三、目标任务 通过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估、预警防控,使安全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减少煤矿一般事故,防范煤矿较大事故,杜绝和遏制重特大事故。 四、工作计划 (一)建立体系 建立安全风险预警防控管理体系,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对煤矿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对危险源产生的风险进行预警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二)风险预警 煤矿企业在生产建设活动中,对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按照“人、机、环、管”四种风险管理,对危险源和安全隐患进行辨识、风险评估。经煤矿领导负责人明确后,交责任人进行风险预警。 (三)风险防控 在生产建设活动中,根据风险评估确定的在人员、技术、环境、管理方面存在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源,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等法律、法规、制度,按照“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示”的原则,编制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或其它计划等对危险源进行防控。在进行重大以上风险任务时,应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并明确安全工作程序。

人行为的安全管理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6095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人行为的安全管理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人行为的安全管理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般地说,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原因可归为内因与外因两大类。内因是指劳动者的技术、心理活动等方面出现了与企业要求不相协调的情况:外因是指设备状况、预防措施、防护用品以及劳动环境的条件不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国内外大量事故统计表明,在企业内所发生的事故中,70%~75%是由于劳动者的操作行为发生错误或违章作业所引起的。而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由人的心理状态支配的。因此,安全管理人员在分析和研究事故发生的内因条件时,必须调查事故发生时人们的心理活动,亦即借助于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来指导安全管理工作。

行为科学是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行为的一门科学,它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主要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 安全行为科学是行为科学的重要应用分支,安全行为科学不但要应用行为科学研究的成果为其服务,同时安全行为科学为行为科学丰富了内容和扩大了内涵。因此,安全行为科学与行为科学是相互交*和兼容的关系,是行为科学在安全中应用而发展起来的应用性科学。 人的安全行为是复杂和动态的,具有多样性、计划性、目的性、可塑性,并受安全意识水平的调节,受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支配;同时受道德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态度、意识、知识、认知决定人的安全行为水平。 影响人的安全行为的个性心理因素有以下几个方

时代光华学习课程:企业安全行为管控(答案)

学习课程:企业安全行为管控 单选题 1.发生的事故因素是: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2.由一连串因素导致,以因果关系依次发生,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工业伤害事故叫: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3.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和: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4.设备除了一些偶发的事故以外很少出现故障时正处于生命周期中的: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5.发生事故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6.在①稳定性②针对性③两重性④发展性⑤创造性⑥风险性⑦可控性中,事故倾向的特点包括: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7.如果有人发现一个高压线断了,他单腿跳着往旁边跑,或者是双脚并拢的往旁边跳,说明这个人具有安全生产特质中的: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8.人由于遗传机制不同而导致了性格特征和天才禀赋的不同,这两者不同又导致了: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9.下列对驾校学员心理特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10.适用于疑虑型的人心理调适方法是: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11.造成事故发生的因素概括为: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12.弗洛姆的期望值理论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M=VE,其中M表示: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13.海恩法则谈到一个规律:一起重大的飞行安全事故背后有29个事故征兆,每个征兆背后有300个事故苗头,每个苗头背后有1000个事故隐患。说明: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14.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排列顺序正确的是: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15.要实现事故行为向安全行为的彻底转变,企业的下列提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回答:正确

(安全生产)安全行为及对人的管理

安全行为及对人的管理 第一节行为科学的概述 行为科学是研究工业企业中人的行为规律、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改善对人的管理,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提高劳动者生产效率的一门科学。行为科学起源于本世纪20年代,一般都以著名的霍桑实验作为最早在工业中深入研究人的行为的标志,四五十年代得到迅速发展,现已为工业国家广泛应用,取得累累硕果,成为现代管理理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行为科学家综合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生产过程中人的行为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一、人类行为的概念 关于人的行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什么叫行为?简言之,行为是人类日常生活所表现的一切动作。德国心理学家克特?勒温把行为定义为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引入了“个体”这个变量。他提出人的行为的基本原理可表达为: B=F(P?E) 式中:B——行为; P——个人——内在心理因素; E——环境——外界环境的影响(自然、社会); 上式表示行为(B)是个人(P)与环境(E)交互作用所发生的函数或结果。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变量“个人”和“环境”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

的两个变量。 日本的鹤田根据上述模型,提出了事故发生的模型为: A=F(P?E) 即,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关联、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行为起源于脑神经的交合作用,总合形成精神状态,亦即所谓意识。由意识表现之于动作时,便形成了行为,而意识本身则成为一种内在行为。 人类行为是有共同的特征的。综合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人类行为特征至少有下列几方面: (1)自发的行为。指人类的行为是自动自发的而不是被动的。外力可能影响他的行为,但无法引发其行为,外在的权力、命令无法使其产生真正的效忠行为。(2)有原因的行为。指任何一种行为的产生都是有其起因的。遗传与环境可能是影响行为的因素,同时外在条件亦可能影响内在的动机。 (3)有目的的行为。指人类的行为不是盲目的,它不但有起因而且是有目标的。有时候在第三者看来毫不合理的行为,对他本人来说却是合乎目标的。(4)持久性的行为。指行为指向目标,目标没有达成之前,行为是不会终止的。也许他会改变行为的方式,或由外显行为转为潜在行为,但还是继续不断地往目标进行的。 (5)可改变的行为。指人类为了谋求目标的达成,不但常变换其手段,而且其行为是可以经过学习或训练而改变的。这与其他受本能支配的动物行为不同,它是具有可塑性的。

人行为的安全管理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384 人行为的安全管理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人行为的安全管理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般地说,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原因可归为内因与外因两大类。内因是指劳动者的技术、心理活动等方面出现了与企业要求不相协调的情况:外因是指设备状况、预防措施、防护用品以及劳动环境的条件不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国内外大量事故统计表明,在企业内所发生的事故中,70%~75%是由于劳动者的操作行为发生错误或违章作业所引起的。而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由人的心理状态支配的。因此,安全管理人员在分析和研究事故发生的内因条件时,必须调查事故发生时人们的心理活动,亦即借助于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来指导安全管理工作。 行为科学是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行为的一门科学,它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主要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 安全行为科学是行为科学的重要应用分支,安全行为科学不但要应用行为科学研究的成果为其服务,同时安全行为科学为行为科学丰富了内容和扩大了内涵。因此,安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抓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抓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新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抓好交通安全管理 工作(新版) 道路交通运输,尤其是为钻井生产服务的交通运输单位,具有车型复杂、人员分散、作业风险高、管理难度大的行业特点。如何构建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和机制,来保证交通安全,不仅关系到管理是否有效的问题,而且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生存、能否稳定持续发展的问题。 众所周知,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很多,包括道路、设备、气候、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以及人的身体状况、心理因素、技能等等。但归纳起来,就两大因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在人与车之间,不论是人驾驶车还是管理车,人都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人是能动的,一个驾驶员在驾车行驶中,其心理是否正常、

判断是否正确、操作是否得当、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能否安全行车;一个车辆管理监督者在实施管理监督过程中,其监管责任是否到位、预防措施是否到位、教育培训是否到位、制度落实是否到位、全过程监控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车辆能否安全运行。所以,如何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的关键。那么,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主要表现?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呢?本文就围绕这两个问题,做一些分析。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表现 人的行为是由心理控制的,是心理活动结果的外在表现。分析近几年来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而造成的事故占96%,尤其是因违章肇事的占67%以上,其主要表现: 1、盲目自信、思想麻痹。部分年轻司助人员和有经验的驾驶人员,仅凭自己的经验和自信心,自以为是,我行我素,他们往往在安全制度面前无所谓,在领导面前不在乎,把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要求当成耳旁风,把安全监督视为找麻烦,自以为绝对安全,思想麻痹,违章肇事。

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

探讨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控制 ——人的不安全行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之一是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人作为主要的生产从事者,也是安全隐患的最大受害者,在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上,不断通过加强教育、落实检查、合理奖罚来提高危险源控制水平,持续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环境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就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之一,即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做浅入探讨。关键词: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人的不安全行为;安全管理 建筑市场大跃进的势头由于政府调控的政策影响面临拐点,回顾建筑业在改革开放二十年以来取得的瞩目成就,无论在技术还是规模,都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工程难度不断提高,技术复杂性不断增大,建筑面积、高度、跨度、基坑深度等方面都向着高层次不断迈进。伴随着建筑市场生产方式的革新,“安全生产”的责任重担却是一天都不能放松。从国务院颁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开始实施,到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加强施工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基础性和紧迫性受到了相关各方的普遍重视。但是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重大危险源在一些方面的控制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在这里仅就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控制谈一点看法。 根据重大危险源分类,施工所用危险化学品和压力容器是第一类危险源,这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对较为少见;而人的不安全行为,料机工艺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环境条件作为第二类危险源,在建筑施工现场危险和有害因素里占绝大部分比重。2004年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事故总数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事故总数分别占总数的%和%,因民工安全意识低或操作不当造成的责任事故占事故

部队个人行为安全管理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446 部队个人行为安全管理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部队个人行为安全管理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安全行为科学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与安全的问题,揭示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行为规律,从安全角度分析、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传统安全管理侧重追究人的责任,而行为科学在安全管理领域的运用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把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发展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对传统安全管理的一种改革,一种创新。本文选取当前安全管理领域中的前沿视角--安全行为科学,为部队安全管理提供控制人失误、消除人不安全行为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管理者对本组织及其成员的预防、引导和控制能力,以便有效实现部队安全目标。 一、导入行为科学理论,覆盖部队安全管理盲点 部队转型中,影响安全发展的最大问题是理论上的不清晰。把行为科学理论导入安全管理,覆盖了新形势下安全管理盲点,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和预测官兵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控制不安全行为,激励安全行为,进而实现安全目标。在安全管理领域中运用行为科学关于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和组织行为的理论研究

人的安全行为治理演讲稿,,2018年

人的安全行为治理演讲稿,,2018年 部队安全管理演讲稿 曾经有人问,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是什么?有人说是玫瑰,有人说是牡丹,有人说是杜鹃,有人说是水仙。但我说,最美丽的花朵是我们那怒放的生命之花。和生命相比,所有的鲜花都显得那么苍白,是生命创造了无数的奇迹,是生命丰富了人间,是生命生动了世界。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那么,安全是什么呢? 安全就是生命。生存是每个人最基本的权力,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谁都没有权利去践踏。我们需要珍爱生命,为了家庭,为了自己。 安全就是效益。企业的效益来自安全,企业的生存离不开安全。事实证明,只有抓安全,才能取得效益。安全是我们工作的态度,是寻求利益的原则,是我们每个人奋斗在此的一切。没有安全,我们的生命就无从保障;没有安全,我们的队伍就无法稳定;没有安全,我们的生产就无从着手;没有安全,我们的企业效益从何谈起。安全生产既是人们生命健康的保障,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 安全就是幸福。有人说有权就有幸福,也有人说有钱就

有幸福,我说,对于一个人来讲,平安就是幸福,平平安安是幸福的基础,而失去安全的保障也就毫无幸福可言。 安全靠什么? 安全靠的是责任心。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安全隐患都象凶残的野兽般盯着我们麻痹的神经。“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这八个大字,我们每个人都要铭刻在心中。这八个字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它生动的说明了安全和我们每个人的关系。“责”是我们的“责任心”和“职责”,“安全无小事,人人有责”,就要求从我做起,从我们身边的小处着手,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而且需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的长期努力。“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个又一个安全事故,绝大多数是违章操作,违章指挥,习惯性违章所引起,也就是一切的根源出现在我们的思想上,安全意识不足,凡事掉以轻心!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必须提高警惕,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时刻紧绷安全之弦。 安全对于我们个人及单位的意义,就好比罗盘对航船的意义一样,没有罗盘,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船便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有一位母亲对远方的儿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世界,你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作者,而对于家庭,你却是我的全部。”我们可以想象,当一位母亲失去了儿子,当一位妻子失去了

道路运输行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范

道路运输行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范

道路运输行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范(一) 一、指导思想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一套全面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现代安全管理方法,是一套能够集中解决当前我县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安全管理突出问题的长效机制,是不断提升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在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推行风险预控管理体系,重要之处在于“落实一个思想,提供一套方案,解决一系列问题”,就是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落到了实处,提供一整套系统性的安全管理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地解决因规定不具体而“严不起来”、因操作性不强而“落实不下去”的问题,从而实现岗位自主管理和风险超前防范。 二、理论基础 风险预控管理就是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的安全管理方法;风险预控管理就是运用系统的原理,对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各工作场所、各工作岗位中存在的与人、车、环境等相关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分析评估;对辨识评估后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明确管控责任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同时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建立危险源数据库,使各类危险源始终处于动态受控的状态。 三、突出优势和鲜明特点

与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相比,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有其突出的优势和鲜明的特点:一是建立了科学的安全管理流程。主要是经过全面辨识各生产场所、各工作岗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明确安全管理的对象;对辨识出来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危险程度,进一步明确各个环节安全管理的重点;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等要求,结合生产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明确安全管理的依据和手段;经过落实管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保障管控标准和措施执行到位。二是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了实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强调要建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体系中的每个管控元素进行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在纵向上,明确了公司和各班组安全管理的责任关系,在横向上,经过系统危险辨识,明确了各部门的安全管理责任,把安全管理责任由安全管理部门一家延伸到所有业务部门;经过岗位危险源辨识,明确了职工的岗位安全责任,实现了安全管理责任的全员化。三是实现了超前预控管理。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要求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控制标准和严密的保障措施,使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安全管理由传统管理转变为“辨识和评估风险—降低和控制风险—预防和消除事故”的现代科学管理。四是突出了风险控制的重点和考核机制。主要控制两类危险源:一类是领导干部和业务部门为主体,开展公司内部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并落实整改措施,杜绝重特大事故;第二类是以班组和一线员工为主体,开展岗位危险源的辨识与评

人的不安全行为及控制措施(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人的不安全行为及控制措施(标 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人的不安全行为及控制措施(标准版)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在一切生产实践活动中,人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又是生产中安全与事故的决定因素。人一方面是安全因素,另一方面又是事故要素。人的安全行为能保证安全生产,异常行为会导致和构成生产事故。它既是行为的主体,又是一切工作、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所以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所有危害因素中最主要的危害因素,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检修人员的素质和现场检修不相适应 检修人员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体现,它包括人的技术素质、思想素质、安全素质等,而在石化行业从事检修,安全素质更为重要,它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牢记本岗位的安全职责,掌握检修过程中最基本的安全常识;熟悉检修环境,掌握逃生路线;了解现场工艺(介质的危害性);学会使用消防器材、急救器材和消防报警;

学会检修过程中预防事故、危险的方法和技术,掌握事故、灾害的应急办法等。检修人员的安全素质低下,是发生危害、事故的根本原因。 安全意识淡薄,一方面,对于经常从事的检修项目,习以为常,掉以轻心,对现场检修的安全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认为安全可有可无,事故发生的概率低,忽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遵守事物内在的客观规律性,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但又不是每次都发生,这是其随机性,也是其偶然性。 (2)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不到位 特殊作业无相应的特殊工种作业证,现场换热器检修,它涉及到以下特殊工种:起重工、电焊工、电工、架子工、司机等。(3)检修人员不熟悉检修方案,:不掌握换热器检修程序、技术要求,不熟悉现场环境,不了解设备的工艺介质参数特性等,都是危害因素。 (4)检修人员的生理缺陷如耳聋眼花、反应迟钝等;身体疲劳如连续作业后的精神不振、力不从心等;家庭社会影响如情绪反常、思想散乱、家庭烦恼等。

不安全行为管理规定

神宁枣泉〔2017〕23号 关于印发《枣泉煤矿“不安全行为”管理考核 办法》的通知 矿属各单位: 现将修订后的《枣泉煤矿“不安全行为”管理考核办法》印发给你们,请严格贯彻执行。 枣泉煤矿 2017年2月8日 - 1 -

枣泉煤矿“不安全行为”管理考核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作业行为,控制、减少“不安全行为”,确保安全生产,根据《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员工安全行为管理规则》(神宁办〔2015〕110号),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矿属各单位(包括外委施工单位)的从业人员。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安全行为”是指按章操作、遵守劳动纪律,执行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的行为。“不安全行为”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可能导致风险和事故发生的行为。 第四条“不安全行为”认定标准。 严格按照《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员工安全行为管理规则》(神宁办〔2015〕110号)执行。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成立“不安全行为”管理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党委书记、安全监察处长、生产副矿长、掘进副矿长、机电副矿长、安全监察副处长、经营副矿长、总工程师、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成员:各专业副总,矿属各单位及外委施工单位负责人- 2 -

管理小组办公室设在安监处,负责员工“不安全行为”日常检查、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不安全行为”管理小组组长、副组长职责: 负责矿“不安全行为”管理办法的制定。 第七条各相关部门职责: (一)安监处 1.负责“不安全行为”人员的分析、分类、统计、上报等工作。 2.负责对员工“不安全行为”处理、罚款,有争议的及时进行仲裁。 3.负责“不安全行为”人员信息反馈工作。 4.负责下发“不安全行为”相关制度、通报等文件。 5.负责定期对“不安全行为”人员进行曝光亮相。 6.负责建立“不安全行为”信息档案,并提出处理意见。 (二)各专业副总、职能科室及相关单位通过跟带班、旬检、日常检查、安全小分队、中夜班查岗等各种检查方式,对现场员工的作业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存在的“不安全行为”予以纠正制止。 (三)培训中心负责对查处的“不安全行为”人员进行针对性矫正培训。 (四)工会负责监督“不安全行为”人员所在区队班组对其进行谈话帮教。 - 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