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 诛仙手

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 诛仙手

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诛仙手游文曲初试答案

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这篇诛仙手游文曲星初试问题:“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

家是?”答案希望可以帮大家。

游戏简介:《诛仙手游》是一款3D全景自由御空,四大门派惊艳亮相,再现诛仙经典。诛仙手游官方唯一正版授权,全平台首测,激活码开启发放,掌上诛仙,情怀依旧。

问题:

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

答案:

前苏联

诛仙青云志电视剧免费全集地址:传送门玩家交流群:136230817

更多精彩攻略访问https://www.360docs.net/doc/8d13309660.html,1

我国人造卫星的种类、发射时间、用途和意义

我国人造卫星的种类 环绕地球飞行并在空间轨道运行一圈以上的无人航天器。简称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之后,美国、法国、日本也相继发射了人造卫星。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了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到1992年底中国共发射33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 在人类发射的数千颗人造卫星中,90%以上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和军事服务的卫星,称为应用卫星。此外,还有科学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应用卫星按其用途可分为空间物理探测卫星、通信卫星、天文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等。 人造卫星一般由专用系统和保障系统组成。专用系统是指与卫星所执行的任务直接有关的系统,也称为有效载荷。应用卫星的专用系统按卫星的各种用途包括:通信转发器,遥感器,导航设备等。科学卫星的专用系统则是各种空间物理探测、天文探测等仪器。技术试验卫星的专用系统则是各种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案、新仪器设备和新材料的试验设备。保障系统是指保障卫星和专用系统在空间正常工作的系统,也称为服务系统。主要有结构系统、电源系统、热控制系统、姿态控制和轨道控制系统、无线电测控系统等。对于返回卫星,则还有返回着陆系统。 人造卫星的运动轨道取决于卫星的任务要求,区分为低轨道、中高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大椭圆轨道和极轨道。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速度快,低轨道和中高轨道卫星一天可绕地球飞行几圈到十几圈,不受领土、领空和地理条件限制,视野广阔。能迅速与地面进行信息交换、包括地面信息的转发,也可获取地球的大量遥感信息,一张地球资源卫星图片所遥感的面积可达几万平方千米。 在卫星轨道高度达到35800千米,并沿地球赤道上空与地球自转同一方向飞行时,卫星绕地球旋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完全相同,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此卫星在地球上看来是静止地挂在高空,称为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简称静止卫星,这种卫星可实现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不间断的信息交换,并大大简化地面

各种各样的人造卫星

各种各样的人造卫星 人造地球卫星有它独具的优越条件。它本身无需动力就可以在大气外层空间长时间运行,能在几百公里到几万公里高度的大范围内活动,飞越地球上的绝大部分地区,甚至全球飞行,执行航天任务。这是大气层内任何飞行器都无法比拟的。自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问世后,世界各国都把 发展航天事业放在重要地位。迄今,有20多个国家先后共发射了400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 各种应用卫星不仅成了人类的政治活动、生产劳动、科学研究、文化娱乐所不可缺少的设备,而且现在它已进入到能大量创造财富的实用阶段。如美国制造一颗气象卫星成本只有几千万美元,而每年可收益10~20亿美元;用2.5亿美元设置3颗资源卫星,每年可收益14亿美元。还有各种军事卫星,在军事活动中也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 一、通信卫星 现在,人们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世界各地生动的场景和激动人心的体育比赛场面,已习以为常。确实,这是通信卫星的功劳才让观众大饱眼福,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欢乐。 现代无线电通信有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等几种波段。其中超短波(波长10~1米)和微波(波长1米以下)传输的信息量大,稳定可靠,适合于远距离通信,但是只能在“视距”范围内直线传播。发射站OH架设的天线越高,传播的范围越远,但超过OA的距离处就无法收到,需要一个转播站O′H′来转播。如果把转播站放到卫星上去,则传播距离就大得多。通信卫星上装有天线、转发器等无线电传输设备。地面发射站发出的微波信号,通过通信卫星接收、放大后,再远距离发回地面。

但是卫星不停地绕地面运行,只有地面上看到卫星时才能接收信号,因此,对某一地点来说就不能随时都能通信。这就要求通信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才能稳定通信。如果把卫星发射到离地面35800公里高度,那么它绕地球运行一周,正好等于地球的一天,与地球自转的速度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就是静止的。这个轨道就是同步轨道。一颗通信卫星在这个高度上可以覆盖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因此,在赤道上空等距安排三颗同步通信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成一组国际通信卫星,当然还需要配备专门的地面接收和发射站。下图即为我国的WD-6六米卫星通信地面站。 同时,通信卫星要对地面站接收和发射信号,就要控制卫星的姿态, 使无线始终对着地球。最新的V号国际通信卫星有12000条电话线路,

人造卫星基本原理

人造卫星的基本原理 参考、摘录自——王冈 曹振国《人造卫星原理》 一、关于椭圆轨道 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要使物体环绕地球作圆周运动,那么必须使得物体的速度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如果卫星所需的向心力恰好和其所受万有引力相等,则它将作圆周运动。若其所需向心力大于地球引力,这是物体的运动轨迹就变成椭圆轨道了。物体的速度比环绕速度(作圆周运动时的速度)大得越多,椭圆轨道就越“扁长”,直到达到第二宇宙速度,物体便沿抛物线轨道飞出地球引力场之外。 因为发射卫星和飞船时,入轨点的速度控制不可能绝对精确,速度大小的微小偏离,和速度方向与当地的地球水平方向间的微小偏差,都会使航天器的轨道不是圆形二是椭圆形,椭圆扁率取决于入轨点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二、卫星运动轨道的几何描述 尽管开普勒定律阐明的是行星绕太阳的轨道运动,它们可以用于任意二体系统的运动,如地球和月亮,地球和人造卫星等。 假定地球中心O 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a ——椭圆的半长轴 b ——椭圆的半短轴 >11.2km/s-抛物线 >16.7km/s-双曲线

c e ——偏心率 a c e = P e ——近地点 A p ——远地点 P ——半通径)1(2 2 e a a b P -== Y w ——轴与椭圆交点的坐标 f ——真近点角,近地点和远地点之间连线与卫星向径之间的夹角 E ——偏近点角 只要知道了卫星运行的椭圆轨道的几个主要参数:a ,e 等,卫星在椭圆轨道上任一点(r )处的速度就可以计算出来: )12( a r v - = μ 其中2μ=GM (地心万有引力常数) 椭圆轨道上任一点处的向径r 为:)cos 1(E e a r -= 近地点向径:)1(e a r p -= 远地点向径:)1(e a r A += 所以,近地点r 最小,卫星速度最大e e a v -+? = 112 μ 远地点r 最大,卫星速度最小e e a v +-? = 112 μ 卫星或飞船入轨点处的速度,通常就是近地点的速度,这个速度一般要比当地的环绕速度要大;而椭圆轨道上远地点速度则比当地的环绕速度要小。 圆形轨道可以看成椭圆轨道的特殊情况。即a=b=r ,所以 r GM r v = = 2 μ A

能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目前能够独立用火箭发射航天器的国家和地区: 苏联(1957)、 美国(1958)、 法国(1965)、 日本(1970)、 中国(1970)、 英国(1971)、 印度(1980)、 以色列(1988)、 俄罗斯(1992,继承的是苏联技术)、 乌克兰(1992,继承的是苏联技术)、 伊朗(2009), 朝鲜(1998,2009两次发射西方均不承认成功,2012年获得成功且得到美日韩承认) 巴西(巴西在1997、1999和2003年进行了3次发射尝试,但均未成功) 韩国(进行过2次“罗老号”试验,均未成功,且火箭第一部分为俄罗斯制造)。 *目前拥有战争核力量的国家: 国际社会承认的:美国、苏联(现为俄罗斯)、中国、法国、英国 国际社会公认但不承认的: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伊朗、朝鲜 准有核、有研制能力的国家:德国、日本。。。。。。(一定要防止核扩散啊) *目前向外天体发射过探测器的国家和地区: 俄罗斯,美国,日本,欧盟,中国,印度

*目前掌握航天器返回技术的国家和地区: 俄罗斯,美国,中国,欧盟,印度 *目前能够独立实施载人航天的国家: 俄罗斯,美国,中国 *目前进行过载人登月的国家: 美国(1969年-1972年,一共6次登月) *目前进行过载人登火星的国家: 这个真没有 截止到2008年底,有38个国家的宇航员先后飞上太空,从时间上看,中国的航天员排在国家序列的第35位,距离前苏联和美国首次进入太空的时间相隔42年,可谓姗姗来迟。但是,如果从宇航员乘坐的宇宙飞船是否是本国研制的这一点来看,中国当之无愧的排名第三,毕竟,当今世界除了俄罗斯和美国,只有中国具备独立的载人航天能力,其他国家的宇航员都是借助俄罗斯和美国(大部分由前苏联/俄罗斯承担)的运载工具(飞船和航天飞机)才得以上天。这倒不是说除此三国外,其他国家和组织一概不具备研发载人航天的实力,比如对于欧空局而言,研制类似“神舟”系列水平的飞船在技术上并无任何重大障碍,只是受到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种种制约罢了,毕竟,花费巨大的载人航天工程其费效比并不突出,有较强的国家形象工程的味道,对大国很重要,但对中小国家则不那么急需。 值得一提的是,1976年起前苏联开始实行颇具政治色彩的Intercosmos计划,从社会主义同盟国家选拔宇航员,接受训练后再乘坐苏联飞船进入太空。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来自越南的范遵居然成为了全亚洲、乃至第三世界国家远征太空的第一人,在航天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范遵1947年生于越南太平省,1965年加入北越空军,1972年他在河内上空击落了美军的B—52轰炸机,成为击落此

人造卫星的分类及主要用途

人造卫星的分类及主要用途 自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设想在高山上水平抛出物体,当速度大到一定程度时,物体就不会落回地面,成为一颗人造卫星,300多年过去后,他的这一理论得到了证实,在地球上方发射了各种各样的人造卫星。 一、人造卫星的分类。 1、按用途分:科学探测和研究的科学卫星,包括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和天文卫星等;试验卫星,包括进行航天新技术试验或者是为应用类卫星进行试验的卫星;应用卫星,包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等, 2、按轨道的高低分:低轨道、中高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大椭圆轨道和极地轨道7大类。 3、按运行轨道划分: 顺行轨道:顺行轨道的特点是轨道倾角即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小于90度。卫星地面较近,高度仅为数百公里,故又将其称为近地轨道。我国用长征一、二号、风暴一号两种运载火箭发射的8颗科学技术试验卫星, 17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神州号试验飞船,都是用顺行轨道。 逆行轨道:逆行轨道的特征是轨道倾角大于90度。欲把卫星送入这种轨道运行,运载火箭需要朝西南方向发射。不仅无法利用地球自转的部分速度,而且还要付出额外能量克服地球自转。因此,除了太阳同步轨道外,一般都不利用这类轨道。 赤道轨道:赤道轨道的特点是轨道倾角为0度,卫星在赤道上空运行。这种轨道有无数条,但其中的一条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世界上主要的通信卫星都分布在这条轨道上。我国用长征三号火箭先后发射了1颗试验卫星、5颗东方红二号系列通信卫星、2颗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用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了1颗实践四号探测卫星、2两颗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1颗中星22号通信卫星都在这一轨道上。 极地轨道:就卫星轨道类型来说,还有一种轨道倾角为90度的极地轨道。它是因轨道平面通过地球南北两极而得名。在这种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可以飞经地球上任何地区上空。我国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以1箭双星的方式6次从太原起飞,把12颗美国铱星送入太空,就属于这种发射方式。

各国首颗人造卫星

各国首颗人造卫星 1.苏联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由前苏联发射成功。这个卫星在离地面900公里的高空运行;它每转一整周的时间是1小时35分钟,它的运行轨道和赤道平面之间所形成的倾斜角是65度。它是一个球形体,直径58公分,重83.6公斤。内装两部不断放射无线电信号的无线电发报机。其频率分别为20.005和40.002兆赫(波长分别为15和7.5公尺左右)。信号采用电报讯号的形式,每个信号持续时间约0.3秒。间歇时间与此相同。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揭开了人类向太空进军的序幕,大大激发了世界各国研制和发射卫星的热情。 2.美国 美国于1958年1月31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探险者”-1号人造卫星。该卫星重8.22千克,锥顶圆柱形,高203.2厘米,直径15.2厘米,沿近地点360.4公里、远地点2531公里的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轨道倾角33.34°,运行周期114.8分钟。发射“探险者”-1号的运载火箭是“丘辟特”℃四级运载火箭。 3.法国 法国于1965年11月26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试验卫星” -1(A-l)号人造卫星。该行星重约42千克,运行周期108.61分钟,近地点526.24公里、远地点1808.85公里的椭圆轨道运行,轨道倾角34.24°。发射A-1卫星的运载火箭为“钻石”tA号三级火箭,其全长18.7米,直径1.4米,起飞重量约18吨。 4.日本 日本于1970年2月11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大隅”号。该星重约9.4公斤,轨道倾角31.07°,近地点339公里,远地点5138公里,运行周期144.2分钟。发射“大隅”号卫星的运载火箭为“兰达”-45四级固体火箭,火箭全长16.5米,直径0.74米,起飞重量9.4吨。第一级由主发动机和两个助推器组成,推力分别为37吨和26吨;第二级推力为11.8吨;第三、四级推力分别为6.5 吨和1吨。

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意义 及卫星的分类知识

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意义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其发射的成功,使中国多级火箭技术取得了研制和试验方面的突破,为“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虽比它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晚了13年,它的质量超过了前四个国家第一颗卫星质量的总和。从此中国正式加入了“太空俱乐部”,发射成功后,钱学森向中央提出中国应该发展载人航天,并提交发展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报告,得毛泽东亲笔批示“同意”。东方红一号卫星,反映着当时我国的经济、科技、社会和军事能力发展水平,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重要因素,是促进经济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在许多国家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外纷纷发表评论指出,这颗卫星发射成功,“体现了中国一直在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进行宇宙开发”,“表明中国的科学技术和工业进步达到新高度”,“是中国科学技术和工艺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中国掌握了先进火箭技术和制造出大型火箭的技能”。东方红一号卫星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斗的结晶,是中国工人阶级、解放军、知识分子的杰出贡献。

“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为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打下了极为坚实的根基,带动了中国航天工业的兴起,使中国的航天技术与世界航天技术前沿保持同步,标志着新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我国人造卫星的种类 环绕地球飞行并在空间轨道运行一圈以上的无人航天器。简称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 在人类发射的数千颗人造卫星中,90%以上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和军事服务的卫星,称为应用卫星。此外,还有科学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应用卫星按其用途可分为空间物理探测卫星、通信卫星、天文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等。在人类发射的数千颗人造卫星中,90%以上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和军事服务的卫星,称为应用卫星。此外,还有科学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应用卫星按其用途可分为空间物理探测卫星、通信卫星、天文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等。 我国人造卫星的发射时间、用途和意义

人造卫星知识及军事卫星简介

人造卫星 卫星,是指在宇宙中所有围绕行星轨道上运行的天体。而人造卫星,就是我们人类,“人工制造的卫星”。它是指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至少一圈的无人航天器。牛顿在思考万有引力定律时就曾设想过,从高山上用不同的水平速度抛出物体,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也就一次比一次离山脚远。假如没有空气阻力,当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永远不会掉落,它将围绕地球旋转,成为围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简称人造卫星。 人造卫星的发展史: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揭开了人类向太空进军的序幕,开创了人类航天新纪元。1958年1月31日,美国成功发射“探险者-1号”人造卫星。随后,法、日、英三国分别于1965年11月26日、1970年2月11日和191971年10月28日发射成功该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而我国第一颗自行设计、制造的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于1970年4月24日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除上述国家之外,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荷兰、西班牙、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也在准备自行发射或者已经委托别国发射了人造卫星。 卫星的功能及分类: 按用途:1.科学探测和研究的科学卫星,包括空间物理探测

卫星和天文卫星等;2.实验卫星,包括进行航天新技术试验或是为应用类卫星进行试验的卫星;3.应用卫星,包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等。 按轨道高低:低轨道、高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大椭圆轨道和极地轨道七大类。 按运行轨道:顺行轨道、逆行轨道、赤道轨道和极地轨道。 人造卫星的功能和用途大致来说可以分为通信、气象、资源、侦察、导航五大类。 我国的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展截至2001底 我国共研制并发射了48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不同卫星又组成各种不同的空间(卫星)应用系统 已初步形成了3个卫星系列──实践号科学实验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对地观测卫星系列。另外 北斗星导航卫星系列正在形成。1)实践号科学实验卫星科学实验卫星是用于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的卫星 主要利用在实际太空环境下考验卫星技术中的新方案原理、新技术和新仪器设备 以便为后续的实用卫星做技术储备。中国自1971年3月3日成功发射实践一号卫星以来 已经发射了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实践四号、实践五号。其中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是以一箭三星方式发射上天的。实践二号2)东方红通信卫星和卫星通信系统1984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通

人造卫星的作用(精)

人造卫星的作用 1,科学勘察与试验 2,军事防卫 3,信号传输 发射成功一颗人造星,实际上就相当于人类在太空设立了一个实验室或通讯、情报站。地面上的人类通过遥控这颗人造卫星来完成宇宙观测、广播通讯等项工作。从1957年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已经拥有了许许多多的不同种类的人造卫星。 通信卫星用于电话、电报、电视、广播、数据传送等业务;气象卫星主要用于气象观测工作;地球资源卫星用于寻找地下矿藏、调查水文资料等方面工作;导航卫星主要用于交通导航服务;侦察卫星主要用于侦察敌情、探测火灾等方面工作。其他各种卫星,依据研究设计的不同,各有不同用途。 按航天器在轨道上的功能来进行分类,就人造地球卫星而言,可分为观测站、中继站、基准站和轨道武器四类,每一类又包括了各种不同用途的航天器。 (1 观测站 卫星处在轨道上,对地球来说,它站得高,看得远(视场大,用它来观察地球是非常有利 的。此外,由于卫星在地球大气层以外不受大气的各种干扰和影响,所以用它来进行天文观测也比地面天文观测站更加有利。 (2 中继站

中继站是一种在轨道上对信息进行放大和转发的卫星。具体分为两类:一类用于传输地面上相隔很远的地点之间的电话、电报、电视和数据;另一类用于传输卫星与地面之间的电视和数据。 (3 基准站 这种卫星是轨道上的测量基准点,所以要求它测轨非常准确。 (4 轨道武器 这是一种积极进攻的航天器,具有空间防御和空间攻击的职能。 人造卫星将在沙尘暴预报、警报中发挥重要作用 哪里有沙尘暴,台风将要侵袭何处,这些灾害性天气的行踪今后完全可被中国的“千里眼”锁定。昨天,国防科工委、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举行了风云一号D星和海洋一号A星交付协议签字仪式,这标志着我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已经结束,而我国的气象卫星事业也宣告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风云一号D星的主要任务之一将是密切监视沙尘暴、台风的一举一动。据中国气象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从卫星传回的图像和数据,专家们将对沙尘暴的源头、动向、路径、危害范围等做全面科学的分析研究,风云一号D星将在明年的沙尘暴预报、警报中显示出其重要性。 海洋一号A星是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它的监视范围覆盖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日本海以及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等海域

人造卫星的简介

【人造卫星的简介】 卫星,是指在宇宙中所有围绕行星轨道上运行的天体。环绕哪一颗行星运转,就把它叫做哪一颗行星的卫星。比如,月亮环绕着地球旋转,它就是地球的卫星。 “人造卫星”就是我们人类“人工制造的卫星”。科学家用火箭把它发射到预定的轨道,使它环绕着地球或其他行星运转,以便进行探测或科学研究。围绕哪一颗行星运转的人造卫星,我们就叫它哪一颗行星的人造卫星,比如最常用于观测、通讯等方面的人造地球卫星。 【人造卫星种类】 人造卫星是个兴旺的家族,如果按用途分,它可分为三大类: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 ①科学卫星是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的卫星,主要包括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和天文卫星,用来研究高层大气,地球辐射带,地球磁层,宇宙线,太阳辐射等,并可以观测其他星体。 ②技术试验卫星是进行新技术试验或为应用卫星进行试验的卫星。航天技术中有很多新原理,新材料,新仪器,其能否使用,必须在天上进行试验;一种新卫星的性能如何,也只有把它发射到天上去实际“锻炼”,试验成功后才能应用;人上天之前必须先进行动物试验……这些都是技术试验卫星的使命。 ③应用卫星是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卫星,它的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其中包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截击卫星等等。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一事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宣告人类已经进入空间时代。 人造卫星的优点在于能同时处理大量的资料及能传送到世界任何角落,使用三颗卫星即能涵盖全球各地,依使用目的,人造卫星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类: 科学卫星:送入太空轨道,进行大气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等实验或测试的卫星,如中华卫星一号、哈伯等。 通信卫星:做为电讯中继站的卫星,如:亚卫一号。 军事卫星:做为军事照相、侦察之用的卫星。 气象卫星:摄取云层图和有关气象资料的卫星。 资源卫星:摄取地表或深层组成之图像,做为地球资源探勘之用的卫星。 星际卫星:可航行至其它行星进行探测照相之卫星,一般称之为「行星探测器」,如先锋号、火星号、探路者号等。

2018年走近中国人造卫星和“神舟”飞船的摇篮-文档资料

走近中国人造卫星和“神舟”飞船的摇篮 大漠凑凯歌,天宇铸辉煌。2月30日,中国航天器及其应用技术研制开发的核心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已 经走过了35个壮丽春秋。 35年间,作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的主力军,几代航天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勇于攀登,先后研制发射了50余颗人造地球卫星和4艘“神舟”号飞船。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定点、宇宙飞船研制等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国际前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空间事业发展道路。中国空间技术的发展作为20世纪重大事件而被载入人类文明的史册。浩瀚太空,耸立起中国空间事业的巍巍丰碑。 响彻天宇的《东方红》乐曲,揭开了中华民族进军太空的天幕 历史将永远铭记住这一天,1957年10月4日。在离莫斯科两千多公里的哈萨克大荒原一个神秘的角落里,随着一声沉闷的轰鸣,一枚顶上载着一个直径58厘米铝制圆球的火箭,梦幻般地升上了星空。从这一天起,人类开始了开天拓疆、挺进太空的悲壮历程。 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挥动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面对天疆的呼唤,中国人向太空发出了挑战,踏上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空间事业征程。 1968年2月20日,经聂荣臻副总理提议和毛主席、周总理的批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首任院长钱学森带领第一代航天人翻开了中国空间事业的崭新一页。 历史注定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将是一部叱咤风云、气吞山河的奋斗史和创业史,历史同样也注定中国的航天事业要走一条自主创新的探索之路。刚则组建起来的卫星队伍两手空空,别说有资料和经验可借鉴了,就连卫星是啥模样谁也没见过。 困难挡不住中华民族迈向太空的步伐,为了中国空间事业的开天序曲,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勇挑重担!多少技术难关,多少个拼搏的日日夜夜!钱学森、赵九章、钱骥、杨其堂、孙家栋、戚发轫……一个个熟悉的、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正是他们,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才突破层层阻力飞向太空。 “东方红一号”上天后能不能听得见、看得见,有着十分重要的国际影响和历史意义。为了实现“听得见”,刘承熙跑到北京火车站聆听钟楼的报时声,又跑遍北京大大小小的乐器店,最后决定用电子音乐把北京车站钟声的节奏和铝板琴的琴声合二为一,凑出音乐纯正、节奏明快、格调高雅的《东方红》乐曲。

人造卫星的简介

人造卫星的简介 卫星,是指在宇宙中所有围绕行星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天体。环绕哪一颗行星运转,就把它叫做哪一颗行星的卫星。比如,月亮环绕着地球旋转,它就是地球的卫星。 “人造卫星”就是我们人类“人工制造的卫星”。科学家用火箭把它发射到预定的轨道,使它环绕着地球或其他行星运转,以便进行探测或科学研究。围绕哪一颗行星运转的人造卫星,我们就叫它哪一颗行星的人造卫星,比如最常用于观测、通讯等方面的人造地球卫星。 地球对周围的物体有引力的作用,因而抛出的物体要落回地面。但是,抛出的初速度越大,物体就会飞得越远。牛顿在思考万有引力定律时就曾设想过,从高山上用不同的水平速度抛出物体,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也就一次比一次离山脚远。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当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永远不会落到地面上来,它将围绕地球旋转,成为一颗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简称人造卫星。 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之后,美国、法国、日本也相继发射了人造卫星。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了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到1992年底中国共发射33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 人造卫星一般由专用系统和保障系统组成。专用系统是指与卫星所执行的任务直接有关的系统,也称为有效载荷。应用卫星的专用系统按卫星的各种用途包括:通信转发器,遥感器,导航设备等。科学卫星的专用系统则是各种空间物理探测、天文探测等仪器。技术试验卫星的专用系统则是各种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案、新仪器设备和新材料的试验设备。保障系统是指保障卫星和专用系统在空间正常工作的系统,也称为服务系统。主要有结构系统、电源系统、热控制系统、姿态控制和轨道控制系统、无线电测控系统等。对于返回卫星,则还有返回着陆系统。 人造卫星的运动轨道取决于卫星的任务要求,区分为低轨道、中高轨道、地球同

哪些国家有独立发射卫星火箭的能力

哪些国家有独立发射卫星火箭的能力?各个火箭卫星系列的名称? 能自主发射卫星的国家有俄、美、法、日、中、英、印度和以色列。 1、苏联: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斯普特尼克”1号人造卫星,这是人类向宇宙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号”系列火箭是世界上第一个航天运载火箭系列,包括“卫星号”、“月球号”、“东方号”、“上升号”、“闪电号”、“联盟号”、“进步号”等型号,后四种火箭又构成了“联盟号”子系列火箭。 “东方号”运载火箭是对“月球号”火箭略加改进而构成的,主要是增加了一子级的推进剂质量和提高了二子级发动机的性能。东方号火箭因发射“东方号”宇宙飞船而得名,1961年4月12日把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送上地球轨道飞行并安全返回地面。 “联盟号”火箭是“联盟号”子系列中的两级型火箭,通过挖掘“东方号”火箭一子级的潜力和采用新的更大推力的二子级研制而成。因发射联盟系列载人飞船而得名。最长49.52米,起飞重量310吨,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为7.2吨。 “能源号”运载火箭是前苏联的一种重型通用运载火箭,也是目前世界上起飞质量与推力最大的火箭。 “天顶号”是前苏联的一种中型运载火箭,主要用来发射轨道高度在1500km以下的军用和民用卫星,经过改进的“联盟号”TM型载人飞船和“进步号”改进型货运飞船,“天顶号”2型是两级运载火箭,其一子级还被用作“能源号”火箭助推级的助推器。 “质子号”系列运载火箭是前苏联第一种非导弹衍生的、专为航天任务设计的大型运载器。“质子号”系列共有三种型号:二级型、三级型和四级型。 2、美国: 把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送上太空飞行的,是著名火箭专家冯·布劳恩主持研制的丘比特C运载火箭。1958年1月31日,布劳恩用丘比特导弹改装的运载火箭,开辟了美国征服太空的新纪元。美国于1958年1月31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探险者”-1号人造卫星。发射“探险者’-1号的运载火箭是“丘辟特”℃四级运载火箭。此后,美国先后用几种中程和洲际导弹,经过改进研制成为雷神,宇宙神,大力神以及德尔塔等几种不同用途的运载火箭。 雷神液体火箭本身推力为78吨,加上阿金纳上面级,总长23.2米,最大直径2.44米,起飞重量56吨,能把700多千克的卫星送上500千米左右高的地球轨道。雷神是美国发射早期小型卫星如发现者号的运载火箭,从1959年以来发射400多次,现已退役。 宇宙神系列火箭,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制造,已连续生产50多年。火箭长25.1米,直径3米,起飞重量120吨。目前经常使用的是宇宙神—阿金纳D号和宇宙神—半人马座号两种型号。自1959年以来,已发射500多次,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运载工具。

关于人造卫星发射过程的分析

关于人造卫星发射过程的分析 机械06 唐宇 000597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将人造卫星发射到轨道上去的问题。由于卫星的发送通常是由一级或多级火箭来完成的,于是要研究喷气发动机的推力方向如何随时间变化,同时找出为了保证以最少的燃料消耗将卫星运送到预定的轨道上去所需的燃料消耗方式。 【关键字】 人造卫星, 推力方向控制,燃料消耗 【正文】 鉴于现阶段所能应用的知识有限,要对研究环境进行简化。由于卫星入轨过程中,大部分弹道位于稀薄的高空大气中,因此可将空气动力省略;而在弹道的尺寸和地球半径相比很小的情形下,可用面平行的引力场代替地球的中心力场。 带加速器的卫星的运动方程投影到直角坐标系XOY 上可写成: dt du =p cos φ , dt dw =p sin φ-g , dt dy =w , dt dx =u, (1.1) 其中u,w 是速度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投影,p 是反作用力的加速度的大小,φ是推力对水平方向的倾角。方程(1.1)中的x 和y 是水平坐标和垂直坐标。 理想情形下卫星的速度V =∫t pdt 0;所以 p =dt dV .据此可将(1.1)写为: dt du =dt dV cos φ, dt dw =dt dV sin φ-g , dt dy =w (1.2) 数量V 是在加速和把卫星送上轨道的过程中所可能给予卫星的可供支配的速度。所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选择 (1.2) 中的两个不确定的时间函数V(t)和φ(t),以使在运送阶段的终了在给定的高度达到最大的水平分速度。 ◆边界条件 假设V 在运动终了时等于某一固定的数值V k 。如果认为单位推力的大小不依赖于每秒的燃料消耗方式,则给出V k 的一定数值就相当于给出起始重量和最终重量的比值。 边界条件为:当t =0时 u =u 0,w =w 0,y =y ,V=0. 当t =T 时 w=0, y=Y, V=V k. (1.3) ◆ 关于φ(t)和V(t) 对于φ(t),只需要求其连续; 对于V(t),应视其为非减小的函数, 加速阶段终了的速度:u = ∫T dt dV 0cos φ dt+u 0 (1.4) 另有:dt dw -dt dV sin φ+g =0, (1.5)

各种各样的人造卫星

各种各样的人造卫星

————————————————————————————————作者:————————————————————————————————日期: ?

各种各样的人造卫星 人造地球卫星有它独具的优越条件。它本身无需动力就可以在大气外层空间长时间运行,能在几百公里到几万公里高度的大范围内活动,飞越地球上的绝大部分地区,甚至全球飞行,执行航天任务。这是大气层内任何飞行器都无法比拟的。自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问世后,世界各国都把 发展航天事业放在重要地位。迄今,有20多个国家先后共发射了400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 各种应用卫星不仅成了人类的政治活动、生产劳动、科学研究、文化娱乐所不可缺少的设备,而且现在它已进入到能大量创造财富的实用阶段。如美国制造一颗气象卫星成本只有几千万美元,而每年可收益10~ 20亿美元;用2.5亿美元设置3颗资源卫星,每年可收益14亿美元。还有各种军事卫星,在军事活动中也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 一、通信卫星 现在,人们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世界各地生动的场景和激动人心的体育比赛场面,已习以为常。确实,这是通信卫星的功劳才让观众大饱眼福,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欢乐。 现代无线电通信有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等几种波段。其中超短波(波长10~1米)和微波(波长1米以下)传输的信息量大,稳定可靠,适合于远距离通信,但是只能在“视距”范围内直线传播。发射站OH架设的天线越高,传播的范围越远,但超过OA的距离处就无法收到,需要一个转播站O′H′来转播。如果把转播站放到卫星上去,则传播距离就大得多。通信卫星上装有天线、转发器等无线电传输设备。地面发射站发出的微波信号,通过通信卫星接收、放大后,再远距离发回地面。

人造卫星基本原理资料

人造卫星基本原理

人造卫星的基本原理 参考、摘录自——王冈 曹振国《人造卫星原理》 一、关于椭圆轨道 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要使物体环绕地球作圆周运动,那么必须使得物体的速度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如果卫星所需的向心力恰好和其所受万有引力相等,则它将作圆周运动。若其所需向心力大于地球引力,这是物体的运动轨迹就变成椭圆轨道了。物体的速度比环绕速度(作圆周运动时的速度)大得越多,椭圆轨道就越“扁长”,直到达到第二宇宙速度,物体便沿抛物线轨道飞出地球引力场之外。 因为发射卫星和飞船时,入轨点的速度控制不可能绝对精确,速度大小的微小偏离,和速度方向与当地的地球水平方向间的微小偏差,都会使航天器的轨道不是圆形二是椭圆形,椭圆扁率取决于入轨点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二、卫星运动轨道的几何描述 >11.2km/s-抛物线 >16.7km/s-双曲线

尽管开普勒定律阐明的是行星绕太阳的轨道运动,它们可以用于任意二体系统的运动,如地球和月亮,地球和人造卫星等。 假定地球中心O 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a ——椭圆的半长轴 b ——椭圆的半短轴 c e ——偏心率 a c e = P e ——近地点 A p ——远地点 P ——半通径)1(22 e a a b P -== Y w ——轴与椭圆交点的坐标 f ——真近点角,近地点和远地点之间连线与卫星向径之间的夹角 E ——偏近点角 只要知道了卫星运行的椭圆轨道的几个主要参数:a ,e 等,卫星在椭圆轨道上任一点(r )处的速度就可以计算出来: )12(a r v -=μ 其中2μ=GM (地心万有引力常数) 椭圆轨道上任一点处的向径r 为:)cos 1(E e a r -= 近地点向径:)1(e a r p -= 远地点向径:)1(e a r A += A

2020年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人造卫星(10)

2020年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人造卫星(10)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说法中准确的是( ) A.为避免通讯卫星在轨道上相撞,应使它们运行在不同的轨道上 B.通讯卫星定点在地球赤道上空某处,所有通讯卫星的周期都是 24 h C.不同国家发射通讯卫星的地点不同,这些卫星的轨道不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D.不同通讯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小是相同的,加速度的大小也是相同的 2.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变轨后在周期较小的轨道上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 ) A.轨道半径变小 B.向心加速度变小 C.线速度变小 D.角速度变小 3.关于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中物体的超重、失重问题,下面说法中准确的是( ) A.在发射过程中向上加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B.在降落过程中向下减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C.进入轨道时做匀速圆周运动,产生失重现象 D.失重是因为地球对卫星内物体的作用力减小而引起的

4.假设地球的质量不变,而地球的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从 地球发射人造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应为原来的( ) A.倍 B.倍 C.倍 D.2倍 5.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东方红一号” 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M和远地点N的高度分别为439 km 和2 384 km,则( ) 图1 A.卫星在M点的势能大于N点的势能 B.卫星在M点的角速度大于N点的角速度 C.卫星在M点的加速度大于N点的加速度 D.卫星在N点的速度大于7.9 km/s 6.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2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有( ) 图2 A.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 B.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动能 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 D.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

人造卫星的分类及主要用途

人造卫星的分类及主要用途 重庆市丰都中学付红周(408200) 自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设想在高山上水平抛出物体,当速度大到一定程度时,物体就不会落回地面,成为一颗人造卫星,300多年过去后,他的这一理论得到了证实,在地球上方发射了各种各样的人造卫星。 一、人造卫星的分类。 1、按用途分:科学探测和研究的科学卫星,包括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和天文卫星等;试验卫星,包括进行航天新技术试验或者是为应用类卫星进行试验的卫星;应用卫星,包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等, 2、按轨道的高低分:低轨道、中高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大椭圆轨道和极地轨道7大类。 3、按运行轨道划分: 顺行轨道:顺行轨道的特点是轨道倾角即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小于90度。卫星地面较近,高度仅为数百公里,故又将其称为近地轨道。我国用长征一、二号、风暴一号两种运载火箭发射的8颗科学技术试验卫星, 17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神州号试验飞船,都是用顺行轨道。 逆行轨道:逆行轨道的特征是轨道倾角大于90度。欲把卫星送入这种轨道运行,运载火箭需要朝西南方向发射。不仅无法利用地球自转的部分速度,而且还要付出额外能量克服地球自转。因此,除了太阳同步轨道外,一般都不利用这类轨道。 赤道轨道:赤道轨道的特点是轨道倾角为0度,卫星在赤道上空运行。这种轨道有无数条,但其中的一条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世界上主要的通信卫星都分布在这条轨道上。我国用长征三号火箭先后发射了1颗试验卫星、5颗东方红二号系列通信卫星、2颗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用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了1颗实践四号探测卫星、2两颗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1颗中星22号通信卫星都在这一轨道上。 极地轨道:就卫星轨道类型来说,还有一种轨道倾角为90度的极地轨道。它是因轨道平面通过地球南北两极而得名。在这种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可以飞经地球上任何地区上空。我国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以1箭双星的方式6次从太原起飞,把12颗美国铱星送入太空,就属于这种发射方式。 二、主要用途。 1、通信卫星,通信卫星的种类有很多,按轨道分由静止轨道通信卫星,非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第3颗地球同步卫星实现全球通信以来,我们可以在家中欣赏到精彩的现场直播跟踪与数据中断卫星海事卫星和军用通信卫星等。 2、导航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又称“导航”是一个由24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它可以对地球上任何地点进行精确定位。用户可用一个很小很小的接收器接收到4颗GPS卫星上的信号并计算出位置数据,军用水平距离和高度精度均为5米,民用平均为15米 3、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前苏联/俄罗斯开发的军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定位系统,其作用和美国的到航星全球定位系统相同。 4、气象卫星;气象卫星可分为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每天对地球表面巡查两遍。可以获得全球气象数据。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可以对全球1/3的地区连续进行气象观测,实时将气象资料传回地面。

三级火箭发射人造卫星分析

三级火箭发射人造卫星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是研究三级火箭发射人造卫星问题。我们建立了一个用三级火箭发射 人造卫星的优化模型。同时,发射人造卫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从中抽出几个问题,忽略一些次要因素将问题简化得到几个简单的数学模型。首先通过天体物理学知识求解得到发人造卫星的在轨速度。又通过动力守恒定律求解出火箭的飞行速度与其喷气推动力、火箭初始质量和飞行过程中的质量有关,进而分析得出提高火箭的飞行速度的简单措施。最后 问题一:由万有引力定律及牛顿第三定律推理得到r g R v =,当s km r 600=时,带入(5-1-3)式得:s km v 58.7=末 问题二:由) (ln )(0 t m m u t v =式得火箭的末速度有喷气速度及火箭在飞行中的质量决定,为了提高火箭的末速度可以通过提高喷气速度和减少火箭在飞行过程中的质量。具体地说就是加大火箭推力,抛掉已经没用的结构,以此来加大火箭末速度。 问题三:由计算得到λln u v m -=,当s km u 3=,%10=λ时:s km v m 6.6=,由此得到结论:使用一级火箭不能发射人造卫星。 问题四:燃料用完时末速度为()P m m u v 0 ln 1λ-= 问题五: 二级火箭:要使s km v /5.102=,则应使: 2.11≈k ,而:14921≈++P P m m m m 即发 射一吨重的卫星需要148吨重的火箭。 三级火箭:要使s km v /5.103=,则25.3≈k ,而()77321≈+++P P m m m m m 即发射一吨重的卫星需要76吨重的火箭,由此可见三级火箭比二级火箭几乎节省了一半。 四级火箭:?? ? ??++=??? ??++=11.01ln 1211.01ln 34 4k k k k v 要使s km v /5.104=,则 ()()92.1,45.211.01≈≈++k k k ,而()654321≈++++P P m m m m m m 。即使用四级火箭发射1吨重的卫星需要64吨重的火箭,比三级火箭要省。 但是由于工艺的复杂性及每节火箭都需配备一个推进器,所以使用四级或四级以上火箭是不合算的,三级火箭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方案。 当然若燃料的价钱很便宜而推进器的价钱很贵切且制作工艺非常复杂的话,也可选择二级火箭。 关键词:动量守恒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