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

行政管理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
行政管理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

行政管理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行政管理专业以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为研究对象,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研究方法规范、实际操作能力强、具有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行政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有较高的管理、沟通、协调、策划、调研、组织与执行等能力,毕业后适合到各级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人事管理、政策研究、外事交流、宣传策划、秘书等工作。

具体要求:

1.熟悉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我国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

基本政策和法规。注意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专业思想。

2.具备较广博的学科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接受全面、系统的专业训练和考核,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和方法;树立效率、创新、服务、竞争、民主、法治等现代行政理念。

3.具备现代化的行政管理工作能力,包括:以电子化、自动化手段

处理行政事务的能力;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分析、运用实际政策问题能力;

组织和策划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

4.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积极进取,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修业年限与学位

修业年限:两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招收对象与入学条件

1、申请者应为具有我校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2、思想品德好,在校期间未受过纪律处分;

3、主修课程成绩优良,主修专业总成绩排名应在本专业前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学

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公共行政学、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领导科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行政组织学、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政府经济学、行政法学、管理心理学、公共财政学、西方管理思想史。

五、毕业学分基本要求

学生必须修满本专业核心课程60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48学分,专业限修课12学分),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15学分,成绩合格者,并完成规定的教学实践环节和通过本专业毕业论文答辩,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吉林大学双学位管理办法》规定者,可颁发管理学士学位证书。

六、行政管理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

行政管理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及其进程表

车辆工程专业双学位、双专业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本科双学位、双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汽车及其相关车辆的设计、制造、与检测维修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汽车工业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维修、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车辆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进行汽车产品设计和试验方面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与车辆工程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2、熟悉与车辆工程专业相关的技术标准、政策和法规;掌握一定的产品生产的技术经济分析、经营与现代管理知识; 3、接受车辆设计、制造及控制等方面的专业训练,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工程制图、计算、实验、测试和基本操作等基本技能,具备初步的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及生产组织管理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车辆工程专业学科前沿知识与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具有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招生专业范围 理工科在读二年级本科学生。 四、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五、主要课程 汽车构造(底盘)、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制造工艺学、流体力学、热工基础、汽车空气动力学、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发动机原理、专用汽车原理及设计、汽车液压与液力传动、汽车电子技术、汽车修理技术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汽车运行实习、汽车构造拆装实验周、汽车制造工艺实习、汽车控制技术实验周、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七、课程体系及学分分配 该辅修专业的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等构成。教学总学分及各部分课程学分分配如下。 计划教学总学分:217学分 其中:1.必修课:90学分 2.自修课:20学分 3.学分互认:107学分 八、本科双学位、双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表 见附表。

西安外国语大学本科辅修双学士学位双专业试行办法

西安外国语大学本科辅修双学士学位(双专业)试行办法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发挥我校外语教学和多学科办学优势,促进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我校拟在本科教育中试行双学士学位(双专业)制,凡符合申报条件的统招本科在籍学生均可在学习主修专业时,申请辅修其他专业,在学习年限内修够规定学分,符合学位授予资格的,颁发双学士学位。具体办法如下: 一、开设范围与申请条件 1.双学士学位(以下简称双学位)是在本科学习阶段,学习本专业(主修专业)的同时,申请学习另一学科门类专业(辅修专业)的学位课程,达到全部学分要求后,在获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的同时获得另一专业的学士学位。 2.双专业是指学生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辅修本学科另一专业,完成其学分要求,可颁发该专业的辅修证书。 3.凡我校统招全日制本科一年级学生,已修课程成绩良好,学习勤奋,学有余力者均可申请。 二、培养方案与学分要求 1.拟开设辅修双学位(双专业)的教学单位于每年12 月1日前,提出下一年度双学位(双专业)的招生专业、专业介绍和招生计划,报教务处审核,并经主管校长批准后方可实施。

2.已获准开设辅修双学位(双专业)的教学单位(简称双学位开课单位)在学校批准后4周内将所开双学位(双专业)专业培养方案上报教务处审核,经主管校长批准后方可实施。 3.辅修双学位的总学分由该专业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学位论文学分构成,原则上外语类专业总学分不低于60学分,非外语专业总学分不低于50学分。 辅修双专业的总学分由该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学分构成,原则上外语类专业总学分不低于50学分,非外语专业总学分不低于40学分。 三、申请程序 1.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于每年3月初在网上报名,下载并填写《西安外国语大学辅修双学士学位专业修读申请表》或《西安外国语大学辅修双专业修读申请表》。每个学生只限申请一个辅修双学位(双专业)专业。 2.辅修双学位(双专业)开课单位对申请者的资格进行初审,并将初审合格学生名单报教务处。 3.教务处将根据招生计划和学生报名情况,择优录取。被录取学生应于规定时间缴纳辅修双学位(双专业)的相关费用,并到开课单位注册,未按时缴费注册的学生,视为自动放弃双学位学习资格。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哈尔滨工业大学住宿学生管理制度

哈尔滨工业大学住宿学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学生公寓是学生在校期间生活、休息、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为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中心任务,配合学校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总体发展规划,加强对学生日常生活的服务、管理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活跃校园文化,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育人环境,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特制定本手册。 第二条本手册适用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公寓内所有在住学生及进修、实习等短期住宿人员。 第三条学生公寓管理中心负责建立、健全各项学生公寓管理规章制度,并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修订、完善。 第四条各公寓实行楼长负责制,除专职管理人员外,每栋学生公寓设有公寓学生管理委员会(简称寓管会),公寓中心聘用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寓管会职务。 第五条学生公寓管理中心的全体专兼职人员,将围绕“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工作宗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

活和休息环境,切实提高广大同学的生活质量,营造文明的氛围,促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真正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公寓中心认真听取广大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在公寓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8d13874751.html,)设立留言板、主任信箱,向学生公布楼长邮箱,每季度进行一次满意度调查,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代表座谈会”,倾听同学们的心声,不断改进住宿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措施。 二、学生住、退宿须知 第六条凡本校录取的学生,按报到日期统一安排住宿、收费等事宜。 第七条经学校有关部门同意来校学习、培训的各类人员,均可凭入学证明、有效证件办理住宿,按公寓收费标准交付住宿费预收款和押金,到指定的公寓楼、寝室、床位住宿。 第八条未经楼长批准,任何人员不能擅自调换寝室和床位。学生调寝、调床以院系内部调整为原则,经所在院系同意,楼长批准后在本院系同年级范围内予以调整。 第九条按学校规定,本科生应在学生公寓住宿,未经批准一律不得擅自在校外找房住宿。如确有特殊原因要求在校外住宿,需家长同意,报经院系学工办及校学工部批准后,方可办理退宿手续。 第十条体检复查未通过而保留入学资格的新生,必须在两周内到公寓办理退宿手续,其床位不再保留,当年住宿费延用至下一学年。 第十一条因病或其它特殊原因而休学的学生,离校前必须到公寓办理退宿手续,其床位不予保留,当年住宿费延用至下一学年;复

2017年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项目

2017年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 申请人 学号 院系 专业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填表日期:年月日

填表说明 一、本申请书请用A4纸正反面打印,左侧装订,封面之上不得另加其他封面。 二、本申请书所填资料必须真实、完整、合法。

申请人联系手机政治面貌电子邮箱 博士/硕士 年级 所在院系 就读专业所属一级学科 拟创业项目所属领域□新材料 □新能源 □通信技术 □先进制造业 □互联网与移动技术 □软件和信息技术 □机械与电子 □生物医药 □农业技术及产业 □其它 二、拟创业项目情况 拟创业项目成熟度□处在项目立项研发阶段□已通过小试鉴定□已通过中试鉴定 技术水平□国际先进□国内先进□一般水平 推广范围□国际推广□国内推广□区域推广□特定地区推广 知识产权状态□授权国外有效发明专利□授权国内有效发明专利□国内有效实用新型专利□其它知识产权 拟创业项目 获奖情况 奖项名称获奖时间获奖等第 各类基金资 助情况 名称资助时间资助金额

导师姓名所在院系职务职称手机号码 四、项目团队成员信息 序号姓名所在高校 博士 /硕 士 专业电子邮箱联系电话导师姓名 五、申请人科研工作情况 (本人所在实验室或课题组情况;本人承担课题及发表论文情况;本实验室或课题组的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限600字)

六、拟创业项目简介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项目背景,政策导向,应用领域和服务对象。 二、核心技术攻克的技术难题,技术或资源壁垒及可复制性,目前研发阶段等情况。 三、所开发的技术或产品的市场规模,目前同类或相似产品的市场现状,核心竞争力,市场进入壁垒 等。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最低投资金额,包括研发投资、生产投资、流动资金等;预估投产后的年产值、 年销售值、年利润等财务预测。 五、个人创业规划:组建创业团队、市场调研、公司注册、开展业务等的时间安排;个人对创业的看 法及所能利用的社会资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士学位与双专业培养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士学位与双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士学位与双专业培养计划为同时攻读其它专业(学位)的学生开设。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初步训练的计算机复合型人才。 毕业生能到科研部门和高、中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到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软件及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及与计算机科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二、基本培养要求 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与应用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件的基本能力;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律、法规; 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有关说明 1、授予学士学位要满足学校规定的学位授予条件。 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3、学生须完成以下先导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文化基础》。 4、此外毕业论文是必修实践环节之一,不得申请免修。

四、主要学科及相关学科 1、主要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相关学科:数学、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通信工程 五、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 学生须修满47.5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19.5学分,专业课22 学分,单独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6学分。利用四个学期完成学习。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总表如下

西南科技大学辅修双学位管理办法

西南科技大学辅修/双学位管理办法 为深化教育改革,加速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知识复合型人才,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充分利用西南科技大学多学科的教育资源,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学校继续推行主辅修制,并新制定双学位制,在《西南科技大学辅修专业实施办法》基础上进行修订,特制订本办法。 一、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教学要求 (一)开设辅修/双学位专业的学院应根据专业特点和要求,由该专业所在学院参照该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研究制定,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后交教务处审核,经核准后实施。辅修/双学位的学习均实行学分制管理。 辅修专业必修课应在4—6门,不应低于15学分,不超过20学分。辅修专业选修课不低于15学分,总学分不低于28学分。 双学位的课程可在辅修课程基础上增加5—8门,其中文科不低于55学分、理工科不低于60学分。 (二)辅修/双学位专业的教学形式如下: 1、学生以网上选课方式选择自己该学期要修读的辅修/双学位专业课程。 2、对辅修/双学位学生超过20以上的课程,可单独组织开课。对辅修/双学位学生少于20人的课程,学生可到其它主修专业插班听课。 3、如果辅修/双学位专业必修课和学生主修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内容相同,学生可以申请免修。 4、如果辅修/双学位专业选修课和学生主修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内容相同,学生不得选修。 二、学生选修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要求 在校本科学生(专科起点本科除外)修满第一年全部课程后,成绩优良且平均学分绩点在2.0以上,学有余力,对某辅修专业有特别兴趣并有一定基础者,可申请修读辅修专业。成绩优良,且平均学分绩点达2.5及以上,并且未受记过及其以上处分者,可申请修读第二学位。 辅修/双学位一般应跨学科门类修读,即在我校现有的理学、工学、文学、经

哈尔滨工业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直博生)工作办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直博生)工作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工作的管理,保证推荐和接收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免试,是指校内外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必经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初试,直接进入复试;本办法所称推荐是指我校和其他高等学校按规定对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遴选,确认其免初试资格并向招生单位推荐;本办法所称接收,是指对报考我校的具有免初试资格的学生进行的复试和录取;本办法所称直博生,是指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取得博士生入学资格。 第三条推免生工作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在校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创新、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各院(系)及有关职能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相关工作。 第四条学校成立由校领导牵头,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教师代表等组成的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推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审核全校的推免生工作。威海校区及校本部各院(系)成立由有关负责人和教师代表组成的推荐工作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具体实施本单位推免生工作。我校推免生工作的具体组织与管理由教务处和研究生院共同负责,其中校内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推荐工作主要由教务处负责,校内外具有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接收工作主要由研究生院负责。 第二章推荐 第五条我校每年的推免生指标由教育部下达,分为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两个部分,学术型指标分为推荐到本校和推荐到外校两个部分,全日制专业学位指标不得用于学术型推免生,并原则上只能推荐到本校。各院(系)及威海校区每年的推免生指标由学校推免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并由教务处下达。 第六条推免生应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正式学籍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二)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门课程,成绩优良。 (三)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

2020年XX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项目申请书【模板】

申请编号: 入选编号: 2020年XX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 项目申请书 项目名称: 项目主申请人: 所在高校: 所在院系: X X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制表 填表日期:2020 年月日

填表说明 一、填写本申请书前,应仔细阅读《XX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管理办 法》、《关于开展2020年XX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务必实事求是地填写。 二、本申请书作为2020年XX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项目入选与培养 存档备查之用。申请人须在2020年6月30日之前如实完成本申请书填写并完成线上申请。 三、本申请书的申请受理单位为高校及科研院所研究生院(部)、上海高校负责 学生创业的相关部门、创业基金会部分高校分会,申请书须经受理部门初筛审核并完成线上提交。 四、具备条件的本科大三、大四学生也可以向本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单位(部门) 提交申请;本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单位(部门)不具备受理条件的,可以由XX 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分会(须为申请人所在高校的分会)代为受理,分会联系方式参见创业基金会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d13874751.html,);本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单位(部门)不具备受理条件且本校也没有XX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分会的,可联系本校负责学生创业的相关部门代为受理。 五、主申请人限申请1个项目;不得将同一个创业项目分拆后由不同申请人申 请;已获得历年研究生计划奖励支持,或者已获得XX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简称“天使基金”)立项资助,以及历年通过“天使基金”评审公示但因故未获资助的,不再受理申请。 六、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1.封面上“申请编号”、“入选编号”由创业基金会填写。 2.学科门类名称、学科名称及其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位授 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填写。 3.本表中涉及的人员均指人事关系隶属申请人所在高校的在编人员,兼职人 员不计在内。除学术带头人简况外,表中涉及的成果(论文、专著、专利、科研奖项、教学成果等)指本学科人员署名本单位获得的成果,凡署名其他单位所获得的成果不填写、不统计。 4.;本申请书中的申请人、主申请人为同一人,系符合2020年XX市研究生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申请条件的高校在读研究生(大三、大四在读本科生也可以申请),项目团队成员不超过5人。 5.本表填写内容不涉及国家秘密并可公开。 6.本申请书所有信息必须全部填写,空白处请一律填“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英文名称和专业代码 专业英文名称: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专业代码:080901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在相关的专业领域继续深造的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在智能信息处理、电子商务工程、应用软件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等领域,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工作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研究与开发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外语知识及较强的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 2. 具有扎实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3. 掌握一种以上的主流开发技术,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及实现能力; 4. 熟悉主流的系统软件和开发技术,具有从事一般中型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5.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学科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 6. 了解计算机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以及向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基本能力; 7.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学分要求与授予学位 学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位专业毕业总学分不低于 51学分;辅修专业毕业总学分不低于 30.5学分。 学位: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辅修)。 五、指导性教学计划表

会计学双学位与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会计学双学位与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9年制订) 一、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培养目标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根据学校“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口径宽、基础厚、素质高,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诚信品质,熟练掌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管理、经济、法律和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学习会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会计和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会计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与能力,能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素质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 知识 1.1 基础性知识 作为工商管理类学科下属的专业,会计学专业培养的学生首先应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知识,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扎实的知识背景。 1.2 专业性知识 在具备学科基础知识后,学生需要系统掌握包括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在内的会计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国内外与会计有关的法规制度和国际惯例。 1.3 通识性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 学生还需要具备文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政治学、伦理学、哲学和艺术学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掌握并运用高等数学、统计学、外语和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以及适当的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知识。 2.能力 2.1知识获取能力 包括知识与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课堂、文献、网络、实习实践等渠道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并获取知识;善于学习和吸收他人知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2知识应用能力 熟练掌握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准确地陈述和处理会计事项,撰写会计工作报告和财务分析报告,养成职业判断能力,提升专业水准,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对信息进行恰当分析,为决策支持和风险管理提出合理建议。能够应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 2.3 创新创业能力

大连海事大学双学位管理办法

大连海事大学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或双学位专业管理办法 (试行) 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速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校决定继续实行主辅修制并开设双学士学位专业,学生可以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选修辅修或双学士学位专业。为规范辅修和双学位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一、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简介 (一)辅修专业是指已修读主修本科专业的本科学生,又修读另外一个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 (二)双学位是指已修读并获得主修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的学士学位,又修读并获得另一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的学士学位。 (三)开办辅修专业、双学位种类 学校本着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原则,设立的辅修和双学士学位专业主要有:自动化、环境工程、物流管理、海事管理、工商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社会工作、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日语、应用物理学等专业(院、系可根据每年人才需求对所开专业进行微调)。教务处于每年四月网上公布所开设的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招收名额。 二、辅修和双学位专业教学要求 (一)开设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院、系,应根据专业特点和要求,比照该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制订辅修和双学位专业教学计划,经教务处核准后实施。 辅修/双学位专业学习均实行学分制管理。 辅修专业必修课设5—8门,辅修结业须取得25学分左右,不得低于22学分; 双学位专业课程可在辅修课基础上再增加3门左右,双学位毕业须取得40学分左右,不得低于36学分(含毕业论文环节10学分)。 辅修和双学位专业与主修专业所开课程和环节的相同部分,由学生提出免修申请。相同部分是指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考核方式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都一致,经开课单位核准后准予免修。修读辅修或双学位专业学生,申请免修课程学分不得超过教学计划规定总学分的五分之一。 (二)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教学形式:由开课单位根据开课计划单独排课。由开课单位组织学生上课。 三、学生修读辅修或双学位专业的要求

哈尔滨工业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直博生)工作办法(校研发[2011]391号)

哈尔滨工业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直博生)工作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工作的管理,保证推荐和接收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免试,是指校内外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必经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初试,直接进入复试;本办法所称推荐是指我校和其他高等学校按规定对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遴选,确认其免初试资格并向招生单位推荐;本办法所称接收,是指对报考我校的具有免初试资格的学生进行的复试和录取;本办法所称直博生,是指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取得博士生入学资格。 第三条推免生工作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在校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创新、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各院(系)及有关职能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相关工作。 第四条学校成立由校领导牵头,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教师代表等组成的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推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审核全校的推免生工作。威海校区及校本部各院(系)成立由有关负责人和教师代表组成的推荐工作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具体实施本单位推免生工作。我校推免生工作的具体组织与管理由教务处和研究生院共同负责,其中校内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推荐工作主要由教务处负责,校内外具有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接收工作主要由研究生院负责。 第二章推荐 第五条我校每年的推免生指标由教育部下达,分为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两个部分,学术型指标分为推荐到本校和推荐到外校两个部分,全日制专业学位指标不得用于学术型推免生,并原则上只能推荐到本校。各院(系)及威海校区每年的推免生指标由学校推免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并由教务处下达。 第六条推免生应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正式学籍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二)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门课程,成绩优良。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019年作文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强化不够 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与否,最重要的的条件之一就是需要其首先具备创新创业意识,这种意识决定了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自觉性与成功比例。而现实是现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明显滞后于急需年轻人创新创业的社会现实要求。 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强化不够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创业主动性差,创业带有“被迫”的因素。因为当前就业压力比较大,“找工作难”成为很多应届毕业的大学生迈向社会生活的一道 艰难屏障,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学生才将目光投向了创业,在找不到工作的压力下“被迫”选择了自主创业,而不是因为本身热爱创业,并向往创业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因此得到的理想满足。其次,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本身的认识不足。部分大学生认为创新创业就是搞搞经营活动或者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而创新创业中要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单凭一腔热血与各种的异想天开的创业点子,是远远不足以支撑整个创新创业过程的。最后,创业意识强化不够还体现在大学生在校或毕业创业期间产生的内心 矛盾和焦虑现象上。 2、大学教师的创新素质教育指导能力不足 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很关键的一个方面还在于教师对学生

的引导。教育就是有教有学,学生在高校受教育的过程就是接受教师引导的过程。既然创新创业教育当下被视为高校教学改革非常重要的创新点,教育要紧随时代要求的步伐,那么引导学生思维开化的主体―教师,正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关键之一。教师队伍创新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 从现代高校整体师资力量来看,对传统教育形式得心应手的教师占大多数,而擅长培养学生发挥个性特点和擅长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引导的教师在师资队伍中所占比例还是偏低。整体的大学教育观念至少当下还停留在以传统的教育理念为主导的阶段,老师们多是在应试教育体质中培养出来的,虽然学术水平整体很高,但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引导能力还远远不够。现在不少高校教师知识结构趋于陈旧,对新鲜事物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也不强。甚至很多大学中年纪较长的教师对计算机、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现代新新事物的掌控力还不及年轻人,这就使许多现代工具不能在其教学和引导学生开发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理想的作用。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虽然部分当代大学生有创业欲望,但是在自我能力方面还存在问题,使其心存压力,甚至感到前途迷惘。大学生除了迫切需要高校在创新创业的知识培训、实践活动和能力训练方面多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外,还需要认识到自身因素的不足给创新创业带来的问题。下面主要说明在创新创业培养过程中大学生自身因素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经济管理学院综合素质考评 加分管理方法(试行) (第二版) 2016年9月修订 经济管理学院监察部编

主编:高仕宁、吴爱凌、林静 副主编:王欣琪、王宸、刘再强、李晶晶 责任编辑:马可、王希、王钰扬、刘敏、李文 琪、张广健、陈天虹、郑泽宙、赵 晓敏、樊一娜(按姓氏笔画排列)

第二版,2016年9月监察部修订 一、总则 1.本方法兹以教务处编纂之《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学生手册2014版》与经济管理学院内部文件以依据。 2.本方法适用于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之加分及经济管理学院举办之活动加分凭证的制定。 3.本方法需经辅导员老师及党支部副书记签字后方能生效。 二、加分流程 1.经济管理学院内部活动或学生日常事项之具体加分以《经济管理学院汇总加分凭证》(见附录1)为准,汇总加分凭证的制定需在开学后一周内(寝室卫生加分以校学生会生活部统计分数发布后1日内)以本方法为依据,并需依次由所负责之部门部长级学生、分管该部门之(副)主席、监察部部长级学生和辅导员老师签字并盖有辅导员用章后方能生效。生效后各部门需在生效当日将已签字盖章的纸质版和修改无误的电子版发送至监察部之邮箱。 2.对于《经济管理学院汇总加分凭证》出现错漏的,需填写《经济管理学院加分凭证》(见附录2),对原本的加分进行修改,并需依次由所负责之部门部长级学生、分管该部门之(副)主席、监察部部长级学生和辅导员老师签字并盖有辅导员用章后方能生效。需在生效当日交于监察部。 3.除具党支部副书记签字外,若《经济管理学院汇总加分凭证》与本方法不符合,则无效。 二、加分细则 (一)日常行为分 1.无故缺课、缺席集体升旗活动,一次扣2分。无故缺席校运会,每半天扣4分。 2.获得省三好班级、哈工大三好班级标兵集体的班长,以及省优秀团支部和哈工大优秀团支部标兵集体的团支书,加4分,班级其他同学加3分。获得市级及哈工大三好班级集体的班长,以及哈工大优秀团支部集体的团支书加3分,班

哈工大素质讲座报告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文化素质教育讲座 ——透析制造业企业架构与 业务流程 院系:机电学院 班级: 报告人: 学号: 哈尔滨工业大学

文化素质教育讲座之 ——透析制造业企业架构与业务流程今天,王刚老师为我们讲述了有关企业结构,特别是制造业的企业架构以及业务流程方面的讲座。让我们了解到企业内不得一些事情。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王刚老师。王刚,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教授,主要从事现代集成制造、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信息化等方向的科学研究工作。 讲座中,王老师着重为我们介绍企业先进制造体系结构、企业模型与建模方法的国内外现状,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最新成果,应用领域与应用案例。并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和应用实践,浅谈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趋势,大学生应该如何应对社会和企业需求,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听完讲座,我对大学生应该如何应对社会和企业需求,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这方面想了一下,并对老师所讲的进行了总结。 现代职业对求职者文化素质、知识结构的要求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受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影响与作用。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各类现代职业对于就业者文化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就知识结构而言,不仅对知识技能共性的要求愈来愈多,而且对就业者知识和技能的适应性要求也愈来愈强。 1 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是知识大树之躯干,是知识结构的根基。大学毕业生无论选择何种职业,也不管要向哪个专业方向上发展,都少不了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

工程管理专业(辅修双学位)培养方案

工程管理专业(辅修双学位)培养方案 (Engineering Management)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工程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管理方法与技巧的训练,具有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分析、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土木工程及其他工程领域进行工程决策和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与相关专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木工程及其他必要的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全面而系统地接受科学思维、系统思维、管理思维、人文思维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土木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熟悉必要的其他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2.掌握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相关的经济理论和方法与相关的法律、法规; 3.掌握工程管理专业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方法; 4.具备综合运用上述几个方面的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从事国内、国际工程的技术管理、专业管理、综合管理和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进行一般土木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 5.具备对工程管理专业外语文献进行读、写、译的基本能力; 6.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专业及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7.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具备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8.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与趋势; 9.具备相关行业与领域工程管理类(建设类)专业人员国家执业资格要求的理论知识。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2.主要课程 管理学原理、经济法、工程管理概论、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房屋建筑学、工程估价与造价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建设法规、建筑工程CAD实训、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设计、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工程造价实践应用、工程项目招投标等。

七校联合跨校辅修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及双学位管理规定

★七校联合跨校辅修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及双学位管理规定 七校联合跨校辅修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及双学位管理规定 第一条总则 根据《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办学协议书》和《联合办学实施办法》的有关精神,结合近两年来联合办学的管理经验,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辅修、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及双学位 1.辅修专业指学生根据个人的志趣和发展的需要,择定其他学校的某一专业,作为自己的辅修专业。 2.第二专业学士学位指通过参加辅修专业(与主修专业属于同一学科门类)的学习所获得的学位。 3.双学位指通过参加辅修专业(与主修专业属于不同学科门类)的学习所获得的学位。 第三条组织与管理 1.“七校联合办学”执行机构为“七校联合办学协调小组”,协调小组成员由各学校的教务处(部)长组成,各学校的教务处(部)长按序轮流担任联合办学协调小组秘书长,任期一年。 2.七校联合办学秘书长单位职责:①定期召开联合办学协调小组工作会议;②进一步修改、完善辅修管理规定。③公布每年开设专业及各专业的培养计划、课程安排、学习要求等信息;④汇总并通报辅修数据和信息,发布各类通知;⑤负责“七校联合办学”的宣传与报道;⑥协调解决相关事件。 第四条课程、学分、学制 1.各高校依据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定50学分为该专业的双学位课程学分供其他高校学生辅修学习。 2.辅修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双学位的教学从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开始至四年级下学期结束。在此期间共5个学期的双修日与2个暑假均可用于教学。 3.根据湖北省教育厅鄂教高[2000]028号文件规定,跨校攻读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双学位可适当延长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 第五条申请参加跨校辅修学习的条件 1.申请人必须为各高校全日制普通本科二年级在读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且无记过及记过以上处分; 2.学生选择的辅修专业原则上应和主修专业分属不同的学科门类,与主修专业相近的专业不能作为辅修专业; 3.学生在校期间只允许申请辅修一个专业; 4.各学校可在此基础上对报名条件作进一步的要求,具体以各学校的报名通知为准。 第六条教学管理 1.辅修学生的学籍由学生所在学校和辅修学校的教务部(处)共同管理。学生参加跨校辅修学习的报名、缴费等手续在所在学校进行,并由学生所在学校教务部(处)负责提供详细的学生信息(学生所在学校的学号、姓名、性别、主修专业全称、身份证号、籍贯及教育部要求的学生数码照片电子档案)给各辅修学校(开课学校)教务部(处)。学生所在学校需归档保存辅修学校提供的学生成绩单。 2.获得主修专业学位证书,并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获得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及双学位证书。其中辅修结业原则上要求修满培养计划中的25学分以上,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及双学位要求修满50学分以上。如果对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证书等有特殊要求的,请在学生报名时作出说明,并由学生所在学校提供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学院(代号)系(代号)本科专业学位 航天学院(01)控制科学与工程系(04) 自动化工学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工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18) 工程力学工学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工学 飞行器环境与 生命保障工程 工学 复合材料与工程工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21) 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学 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系(05) 通信工程工学 电子信息工程工学 机电工程学院(0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08)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学工业设计工学飞行器制造工程工学工业工程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3) 材料工程系(09)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学材料科学系(19)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焊接技术与工程系(29)焊接技术与工程工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系(35)材料物理工学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04)热能动力工程系(02) 热能与动力工程工学 飞行器动力工程工学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05)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01) 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学 光电信息工程工学电气工程系(0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学 理学院(06)应用化学系(07)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学材料化学理学 应用化学理学

学院(代号)系(代号)本科专业学位 理学院(06) 物理系(11) 应用物理学理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理学数学系(12) 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学生命科学与工程系(28) 生物技术理学 生物工程工学 管理学院(07)管理科学与工程系(1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学 电子商务管理学营造与房地产系(13)工程管理管理学 工商管理系(20) 工商管理管理学 市场营销管理学 会计学管理学 财务管理管理学 旅游管理管理学金融与贸易系(22) 金融学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经济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08)哲学与社会学系(16) 社会学(社会学/英语双学 位) 法学 和文学经济系(23)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经济学法政系(24)法学法学传播学系(30) 广播电视编导文学 广告学文学 土木工程学院(09)土木工程系(33)土木工程(建筑、岩土与地 下工程) 工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土木工 程(建筑工程方向)(五年 制双学位) 理学 和工学 市政环境工程学院(10) 市政工程系(25)给水排水工程工学建筑热能工程系(26)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7) 环境工程工学 环境科学理学

2020年XX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项目申请书

申请编号: ____________ 入选编号: ____________ 2020年XX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 项目申请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主申请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在高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在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制表 填表日期:2020年月日

填表说明 一、填写本申请书前,应仔细阅读《XX 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管理办法》、《关 于开展2020 年XX 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务必实事求是地填写。 二、本申请书作为2020 年XX 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项目入选与培养存档备查之 用。申请人须在2020 年6 月30 日之前如实完成本申请书填写并完成线上申请。三、本申请书的申请受理单位为高校及科研院所研究生院(部)、上海高校负责学生创业的 相关部门、创业基金会部分高校分会,申请书须经受理部门初筛审核并完成线上提交。 四、具备条件的本科大三、大四学生也可以向本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单位(部门)提交申请; 本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单位(部门)不具备受理条件的,可以由XX 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分会(须为申请人所在高校的分会)代为受理,分会联系方式参见创业基金会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d13874751.html, );本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单位(部门)不具备受理条件且本校也没有XX 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分会的,可联系本校负责学生创业的相关部门代为受理。 五、主申请人限申请1 个项目;不得将同一个创业项目分拆后由不同申请人申请;已获得 历年研究生计划奖励支持,或者已获得XX 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简称“天使基 金”)立项资助,以及历年通过“天使基金”评审公示但因故未获资助的,不再受理申请。 六、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1.封面上“申请编号”、“入选编号”由创业基金会填写。 2.学科门类名称、学科名称及其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 养学科目录(2011 年)》填写。 3.本表中涉及的人员均指人事关系隶属申请人所在高校的在编人员,兼职人员不计在 内。除学术带头人简况外,表中涉及的成果(论文、专著、专利、科研奖项、教学成果等)指本学科人员署名本单位获得的成果,凡署名其他单位所获得的成果不填 写、不统计。 4.;本申请书中的申请人、主申请人为同一人,系符合2020 年XX 市研究生创新创 业能力培养计划申请条件的高校在读研究生(大三、大四在读本科生也可以申请),项目团队成员不超过5 人。 5.本表填写内容不涉及国家秘密并可公开。 6.本申请书所有信息必须全部填写,空白处请一律填“无”。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辅修双学位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辅修双学位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二、修业年限: 学制:两年。 三、毕业学分及学位授予(注:辅修专业原则上在25-30学分左右;辅修双学位专业在50-60学分之间(含毕业设计),要求不低于50学分。 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及安排: 注:1.课堂教学 2.专题讲座3.自学4.双语教学5.多媒体网络 6.实验或实践

五、主要课程简介(注:介绍主干课程3——4门) 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和车辆工程等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使学生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了解机械设计的新发展,启动学生新的设计思想和创造性。其基本内容为:(1)载荷和应力的分类;机械零件的强度、表面强度、刚度、冲击强度;机械零件的振动稳定性;机械零件的可靠性。(2)疲劳断裂特征;疲劳曲线和疲劳极限应力图;疲劳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许用疲劳极限应力图;稳定变应力时安全系数的计算。(3)摩擦 的种类及其基本性质;磨损;流体摩擦润滑;润滑剂、添加剂。(4)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材料和 精度;螺纹联接的拧紧和防松;单个螺栓联接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螺旋传动。(5)键联接;花键联接;销联接;成形联接;过盈联接。(6) 带传动的形式、特点和应用;带和带轮;带传动的几何计算;带传动的计算基础;V 带传动设计;带传动的张紧装置。(7)齿轮传动的特点、分类和基本要求、主要参数、失效形式;齿轮材料及其热处理;圆柱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载荷计算;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直齿锥齿轮传动;齿轮传动的效率和润滑;齿轮结构。(8)蜗杆传动的特点、应用、 分类和精度等级的选择、失效形式、材料选择和结构;圆柱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几何计算、受力分析和效率计算、强度计算;蜗杆轴挠度计算;温度计算;蜗杆传动的润滑。(9)链传动的特点、 种类和应用、零件和材料、运动特性、受力分析;滚子链传动的计算;链传动的合理布置和张紧方法;链传动的润滑。(10)轴的分类、材料和设计的主要问题;轴的结构设计;轴的强度和刚度计算;轴的临界转速简介;提高轴的强度、刚度和减轻重量的措施。(11)轴承的用途和分类;径向滑动轴 承的主要类型;滑动轴承的材料;轴瓦结构;滑动轴承的润滑及条件性计算;液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方程式及径向轴承的计算。(12)滚动轴承的构造、材料和特点、类型和选择、代号、力分析、失效和计算准则、动载荷和寿命计算、静载荷计算、极限转速、组合结构设计、润滑和密封。(13)联轴 器、离合器的类型和应用。(14)弹簧的功用和种类;弹簧的材料和制造;弹簧工作原理;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设计计算。 参考书目: [1] 邱宣怀主编《机械设计》(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 濮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3] 吴宗泽主编《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工程类及近机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基本工艺知识,为后续课程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将来从事机械设计、加工 制造及管理工作打下必要的工艺技术基础,了解有关加工方法的先进技术及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把握好本学科、本行业的发展动态和方向。其基本内容为:(1)铸造的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