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叙事与中国当代电影研究

空间叙事与中国当代电影研究
空间叙事与中国当代电影研究

【专题名称】影视艺术

【专题号】J8

【复印期号】2012年03期

【原文出处】《华中学术》(武汉)2011年第4辑期第203~212页

【英文标题】Spatial Narrative and Contemporary Film Studies

【作者简介】孟君,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内容提要】电影空间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尽管其意蕴十分丰富,但在电影实践和电影批评中却被普遍轻慢和忽视,往往被时间、情节、人物、主题等相形更为“重要”的元素遮蔽。在辨析电影空间概念的三种界定方式的基础上,本文详述了从文化研究

语境和叙事学视角研究电影空间的意义所在,并提出将电影空间叙事作为精神领域和社会领域而非物质领域来研究的重要

性和必要性。本文还重点论证了从空间叙事的角度研究中国当代电影的现状、意义及内容,意在说明电影空间叙事具有丰

富的研究内容和宽广的研究前景,有必要在这一领域展开深入的后续研究。

电影空间作为一种叙事元素和文化符号,尽管具有丰富的意蕴,但在电影实践和电影批评中却被普遍轻慢和忽视。正如

后现代社会学家戴维·哈维所说,时间和空间在我们知识传统中具有“较为使人吃惊的一种分裂的情形。各种社会理论(我在这

里想到了发源于马克思、韦伯、亚当·斯密和马歇尔的各种传统)一般都在各自的阐述中赋予时间以优先于空间的特权。它们一

般都是,要么设想有时间过程在其中运行的某种优先于空间秩序的存在,要么以为各种空间障碍已经大为减少,以至于把空间表

现成一种有关人类行动的附带方面而不是根本方面”①。空间不仅滞后于时间,在电影中它还往往被情节、人物、主题等相形更

为“重要”的元素遮蔽,在电影创作和电影批评中沦为“配角”,即或谈到它,也是作为构图、场面调度或蒙太奇的构成要素被

予以关注。

在电影研究中,空间滞后于时间和其他元素,显然与空间在电影创作和电影接受上的重要性不相匹配,电影空间应被作

为戴维·哈维所说的“根本”范畴而非“附带”范畴的叙事元素来看待,这是本文的研究前提。

一、作为“根本范畴”的电影空间

(一)多维度的电影空间

电影空间是一种文化实践的“想象空间”,具有丰富和多义的内涵,这里首先要廓清电影空间这一基本概念。关于电影

空间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界定。有学者从物理技术角度进行的界定是:“所谓电影的空间,无外是胶片的画面空间,

借助于放映机的运动和光的照明,在银幕空间的光学投影,而胶片的画面空间,则是客观世界形形色色的物理空间在感光物质材

料上的光学聚焦,一种记录式或复写式的仿真性再现。”②也有学者从电影结构层面进行的界定是:“一般地讲,当我们想到电

影空间时,我们想到的是(一)银幕表面所占据的二维视觉空间,即银幕空间和(二)这个表面的影像(动作空间)所创造出的三维视

觉空间。”③还有学者从叙事学角度进行的界定是:“不能把电影空间仅仅看作外在的视觉构图。我们可以把空间看作一种抽象

的物体,分析它的视觉构成设计和听觉形式及其结构问题。某些影片一如那些抽象化的作品,怂恿我们限定自己对图像外貌的领

悟。然而,这里我所关心的是透视图的空间故事的虚构空间,即叙述所暗示的虚构事件在其中发生的那个‘世界’。”④由于本

文主张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来分析电影的空间叙事,因此这里所说的电影空间,主要依据上述第三种界定方式,即指电影中故事

开展和人物行动的环境空间,或者说就是电影中的环境和场景。

对于社会和文化视角中的电影空间,应强调其审美和文化属性,而非其物质属性,这有利于通过电影文本“还原物质空

间和理解社会空间”。有学者认为:“电影空间,不仅具有客观纪实性,并且具有主观表现性,不仅是客观空间的再现,并且还

是人类心理空间、情感空间和思维运动的体现。其结论是,‘空间的性质’已起‘根本变化’,实现了从客观空间、物质空间到

人为空间、美学空间的转化。”⑤因此,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来看电影空间,主要是把它作为一种艺术空间和美学空间来进行分

析,在客观空间和物质空间的基础上研究空间在叙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学价值。因此,本文进行的研

究在理论上回应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列斐伏尔、索亚等后现代空间理论家进行的“空间转向”,是将空间问题放置在精神领域

和社会领域而非物质领域来研究的一次文化实践。

(二)文化研究语境中的电影空间

事实上,将电影空间置于一个宏观的视野中加以研究,更能体现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样式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已有学

者认识到:“电影被作为文化产品和社会实践来研究,不仅对其本身有价值,而且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文化系统及其运作过

程。”⑥因此,电影空间的研究价值不仅体现在电影系统内部的读解价值和美学价值,更体现在宏观的文化研究和社会实践意义

方面。

从70年代文化研究兴起开始,“电影理论已经成为‘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这个更为广泛的学科领域和理论

方法的组成部分”⑦。作为将文化现象和社会批判紧密联系起来的著名学术流派,文化研究将电影视作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实

践,旨在揭秘“社会意义是如何通过文化产生的”。正如文化研究的代表学者雷蒙·威廉斯所说:“大写字母开头的‘艺术’终

于成为代表一种特殊的‘真实’——‘想象的真实’(imaginative truth),‘艺术家’则终于代表一种特殊的人。”⑧可见,

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电影艺术是一种“想象的真实”,电影作者则是表现这种“真实”的“艺术家”。

在电影的各种叙事元素里,电影空间是用于理解电影艺术和社会实践之间关系最好的中介之一。

一方面,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电影空间叙事与电影文本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有关。德国学者克拉考尔认为:“电影提供

了过去某个时期社会内部运作的精确反映。”⑨譬如在好莱坞的类型电影里有一种重要类型是西部电影,这是美国独有的一种电

影类型,美国西部广袤、荒凉的空间特点与西部电影所体现的美国文化中开拓、进取、狂野、浪漫的特性吻合,西部电影的空间

特点甚至超过了这类电影中牛仔形象对美国文化的体现。同样,本文探讨的中国当代电影中,无论是城市、乡村还是小镇空间,“十七年”和“文革”电影中的空间与“新时期”以来电影中的空间都同步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经历的巨大变动和文化走向。

另一方面,每个具体电影文本中的空间既体现了导演个人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判断,也体现了导演对社会的理解和评判。英国学者帕特里克·富尔赖在论证电影和社会秩序的相互建构时曾以著名导演希区柯克为例:“希区柯克把他的人物放置在人们普遍熟悉的日常生活里,从而使得他的电影对社会的扰乱显得更加让人不安,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西北偏北》。”⑩更明显的例子是奥利弗·斯通,他被称为“电影社会学的洞察者”(11),他的电影如《野战排》、《生于7月4日》、《刺杀肯尼迪》等,均蕴涵了其独特的政治见解和社会洞察。中国“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在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认知上有醒豁的差异,这种差异在电影叙事手法上正是通过空间表现出来的:“第五代”用不规则构图来表示其激烈的质询和颠覆,“第六代”则用运动镜头和长镜头来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试图解答。

因此,无论是从整体还是从个案来看,电影和社会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克拉考尔认为,一个国家的电影能直接地反映那个国家的精神面貌(12),并通过对一战后德国电影的分析指出:“影片之所以有表现力,皆因为这样的‘象形文字’给故事的实证更增添实证。至于这种‘人类关系的秘密动力’,既可在故事中感到,又能在影片的视觉语言中感到,它多少表现了影片生产国的精神特征。”(13)作为社会学家和电影学者,尽管克拉考尔的电影社会学观念颇具启迪意义,但是对电影系统内部的微观分析尚显不足,这也是保罗·莫纳科、伊恩·贾维等电影社会学学者的共同局限。有鉴于此,本文吸收了电影社会学关于电影和社会存在关联的观点,采用电影叙事学的方法,试图从空间叙事的角度来解释中国当代电影和中国当代社会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

(三)叙事学视野中的电影空间

叙事学家查特曼将叙事空间分为故事空间和话语空间,“‘故事空间’指事件发生的场所或地点,‘话语空间’则是叙述行为发生的场所或环境”(14)。电影空间叙事研究的叙事空间主要是前者,即故事空间,因为“‘故事空间’在叙事作品中具有重要的结构意义。除了为人物提供了必需的活动场所,‘故事空间’也是展示人物心理活动、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作品题旨的重要方式”(15)。

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说,电影的故事空间和空间叙事分别是叙事中介和叙事方式,简单地说,“叙事空间是电影中直接呈现的用于承载故事的视听空间形象,而空间叙事是指利用空间来进行叙事的行为过程”(16)。因此,电影空间叙事研究应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电影文本中空间在叙事上的功能及表现。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觉艺术,视觉上的叙事空间具有重要的表现力,它不但是导演叙述故事情节的工具,也是导演表达其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中介。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空间不应仅仅被视作故事展开的时空背景,而应当将空间视作有机体,从整体上读解空间里包含的故事、人与社会。

另一方面是导演如何利用空间来建构电影叙事。利用空间来建构电影叙事是每个导演的基本功之一,但是不同导演的空间叙事方式是迥然有异的。有的导演偏爱长镜头,如日本的小津安二郎、中国的贾樟柯等都擅长用长镜头表现空间,这也成为他们的叙事风格标志。有的导演偏爱用全景,如韩国导演许秦豪的《八月照相馆》,尤其是侯孝贤的《海上花》,几乎全片都是用固定机位、全景镜头来强调环境和氛围。还有的导演则偏爱用特写和运动镜头,如王家卫电影中有大量的近景、特写、运动镜头,是用空间来解构时间的后现代经典电影。

通过上述讨论可以看出,电影空间具有强大的叙事功能和多元的叙事方式,电影空间应当是“根本范畴”而非“附带因素”的叙事中介。基于此,下面将以中国当代电影为研究文本,从叙事学的视角,探讨中国当代电影空间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学价值。

二、中国当代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

空间作为电影叙事必不可少的元素,自电影诞生以来便受到世界范围内电影作者和电影学者的关注,但这种关注主要是针对电影的物质结构功能和远次于时间、情节等叙事元素的辅助作用而言的,对电影空间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的关注,直至70年代理论界发生“空间转向”后才有所改变。

在中国,电影空间及空间叙事近年来也逐渐引起电影研究者的关注,但几乎所有进行这方面研究的学者都提到时间比空间在既往的研究中更受重视,以及空间叙事研究的必要性(17)。事实上,在电影结构上作为表现元素的空间历来得到我国电影学者的重视,这从80年代以来出版的国外译著(以中国电影出版社在70年代后期出版的《外国电影理论名著》丛书为代表)、国内学者的专著和大量学术论文中可见一斑;但是,作为叙事元素和表意元素的电影空间是一个相形更为重要却未得到充分研究的理论课题。

(一)现状及局限

文献检索表明,我国电影空间叙事研究的局限主要表现在:

其一,一些论文对电影的结构空间进行了专门研究,包括美国学者峨维·鲍德怀尔的《电影空间种种》、英国学者黑·卡恰德里兰的《电影中的空间与时间》、潘秀通的《电影空间观》、邵培仁和杨丽萍的《电影地理论:电影作为影像空间与景观的研究》等论文,但这些研究多从物质领域的电影结构而非从精神领域和社会领域作分析,电影空间概念相形褊狭。

其二,少量论文将空间作为叙事元素进行文本分析,如焦勇勤的《幽灵与惩戒:从电影〈青红〉的空间叙事谈起》、庞弘的《多元语境下的多元呈现——论影片〈建国大业〉中的空间书写》、刘倩的《社会批评的电影空间——用社会学解析〈太阳照常升起〉》等,但其研究针对个别文本,显得零散和单薄,并混杂在对时空结构的分析中难以廓清。

其三,有部分专著和论文对中国电影的叙事空间进行了研究,如《当代电影》2009年第6期发表的一组关于电影空间的文章、上海师范大学龙迪勇的博士学位论文《空间叙事学》、山东师范大学李超的博士学位论文《现代进程中的空间呈现——1905-1949年的中国电影叙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余新明的博士学位论文《〈呐喊〉〈彷徨〉的空间叙事》、北京电影学院黄德泉的硕士学位论文《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以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为例》、福建师范大学林小彬的硕士学位论文《小镇影像与个人化历史记忆——贾樟柯电影研究》,以及张英进的专著《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陈晓云的专著《电影城市:中国电影与城市文化》、路春艳的专著《中国电影中的城市想象与文化表达》等,但其空间叙事的研究在时间(主要是1949年以前的中国电影)、类别(仅限于城市)、对象(很多只是个案研究)上都有局限。

总体而言,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关于空间问题的研究现状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电影的历史已逾百年,但中国电影中的空间较少成为独立的叙事元素和审美对象进行研究,少量已有的研究成果显得不够全面和系统。另一方面,中国当代电影中的空间在叙事类型、叙事方式和叙事功能方面较以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既有因袭、修正也有填补,对此学界尚无针对性的深入研究。据此,本文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必要全面梳理在中国当代电影文本中的空间景观,把电影文本作为文化研究的

样本,将它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学、文化学和地理学的视野中加以系统研究,更能彰显中国当代电影作者的创作观念和意图。

(二)创作及意义

与电影研究的相对匮乏相比,中国电影文本中的空间叙事是较为丰富的,作为中国电影的两大传统,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对城市和乡村两类叙事空间的表现和表意呈现了多样化的形态。

从电影创作方面来说,当代中国电影文本因袭传统,空间的设置聚焦于城市和乡村这两个具有丰富意蕴的空间。以此来审视中国当代电影,有大量以城市为叙事空间的电影文本,如石挥的《我这一辈子》、崔嵬和陈怀皑的《青春之歌》等少量20世纪50年代的城市电影;凌子风的《骆驼祥子》、吴贻弓的《城南旧事》、滕文骥的《生活的颤音》和《都市里的村庄》、杨延晋的《小街》、丁荫楠的《逆光》、王启民和孙羽的《人到中年》、黄建新的《黑炮事件》、张泽鸣的《太阳雨》、孙周的《给咖啡加点糖》、谢飞的《本命年》、谢晋的《最后的贵族》、米家山的《顽主》等80年代的城市电影;胡雪杨的《留守女士》,夏钢的《大撒把》,宁瀛的“北京三部曲”《找乐》、《民警故事》和《夏日暖洋洋》,彭小莲的“上海三部曲”《假装没感觉》、《美丽上海》和《上海伦巴》,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田壮壮的《蓝风筝》,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路学长的《卡拉是条狗》,张扬的《洗澡》,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和《扁担·姑娘》,马俪文的《我们俩》,施润玖的《美丽新世界》,娄烨的《苏州河》,王超的《江城夏日》,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和《世界》,霍建起的《生活秀》等90年代以来的城市电影。

同时,还有大量以乡村为叙事空间的电影文本,如王滨和水华的《白毛女》、石挥的《鸡毛信》、苏里和武兆堤的《平原游击队》、谢晋的《红色娘子军》、谢铁骊的《暴风骤雨》、苏里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崔嵬和陈怀皑的《小兵张嘎》等“十七年”时期的乡村电影;赵焕章的《喜盈门》和《咱们的牛百岁》、胡柄榴的《乡音》、张其和李亚林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谢晋的《牧马人》、张辉的《不该发生的故事》、吴天明的《人生》和《老井》等80年代的乡村电影;以及谢飞的《香魂女》、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范元的《被告三杠爷》、周晓文的《二嫫》、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霍建起的《那山那人那狗》和《暖》、李杨的《盲井》和《盲山》等90年代以来的乡村电影。

总体而言,城市和乡村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两大空间,在电影作者不断言说的过程中,这两种空间范畴已各自形成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叙事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90年代以后,电影文本的叙事空间还大量出现了一类非常值得关注的景观——小镇。与《小城之春》、《芙蓉镇》、《边城》等早期中国电影中个别的小镇电影相比,90年代以后出现的小镇电影在数量上是极为可观的,如贾樟柯的《小武》、《站台》和《任逍遥》、王小帅的《二弟》和《青红》、章明的《巫山云雨》和《秘语十七小时》、王超的《安阳婴儿》、李玉的《红颜》、陆川的《寻枪》、顾长卫的《孔雀》和《立春》等电影中出现了不同的小镇。小镇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空间,生活在小镇上的人与小镇独特的社会特性有紧密的联系,但是这一空间及生活于其间的人在以往的中国电影文本中长期缺席,仅在个别文本中加以呈现,小镇自身的特性并没有被充分言说。在上述90年代以来的电影文本中,对小镇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从量到质不断变化的过程,电影作者的小镇空间意识也从最初的不自觉变得逐渐清晰起来。

电影创作和电影研究的严重失衡说明,对中国当代电影的空间叙事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其意义在于:第一,这项研究从根本上区别于国内电影研究中单纯从封闭性的电影结构来分析电影空间的倾向,是在后现代空间理论视阈下对电影的叙事空间展开的研究,是对当前国内电影研究的建设性的补充。第二,这项研究应关注的几种叙事空间均处于当代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当下,城市和乡村等现实空间的变化导致社会变迁,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状态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也相应表现在电影创作中,剖析电影“想象的空间”与社会“真实的空间”之间的深刻联系正是这项研究在社会学和文化学方面的意义所在。

(三)目标及方向

本文认为,电影空间叙事研究应从后现代空间理论出发分析中国当代电影的三种空间叙事类型,目标是探寻中国电影作者创作的各类空间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学价值。这方面的研究可以沿着以下几个方向展开。

首先,界定中国当代电影的空间叙事类型。在中国当代电影文本中,主要包括城市、乡村和小镇三类叙事空间。城市描写主要是北京和上海,描写北京的有《蓝风筝》、《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俩》等,描写上海的有《美丽新世界》、《苏州河》、《美丽上海》等;90年代以来还出现了描述武汉(《扁担姑娘》)、成都(《二十四城记》)、深圳(《世界》)等城市的文本。和早期无鲜明地域特征的乡村电影(如《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香魂女》)相比,当代电影的乡村描写聚焦于西北(《二嫫》、《盲井》)、内蒙古(《图雅的婚事》)、山区(《那山那人那狗》、《盲山》)等。此外,当代中国电影特别是在新生代导演的作品中还集中描写了一类值得关注的小镇空间,如湘西小镇(《芙蓉镇》和《边城》)、山西小镇(《小武》)、福建小镇(《二弟》)、四川小镇(《红颜》和《巫山云雨》)、无名小镇(《孔雀》和《立春》)等。

其次,具体分析城市、乡村和小镇三种叙事空间,总结其空间叙事特性。中国城市电影最繁荣的时期是30年代,80年代城市电影复兴,90年代电影中的城市从北京和上海扩展至深圳、武汉、成都等,城市电影的发展历史对其空间叙事特性有重要影响。乡村电影是当代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且数量丰富的类型,乡村是反映当代中国社会急速变化的重要场景,农民观念的变化和乡村社会问题是电影作者关注的焦点。自90年代以来电影中出现的各色小镇,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和文化意义。小镇虽然在人口数量和文化功能上无法与城市和乡村相比,但是它的外部特征、审美取向、文化力量极具独特性。

再次,可以对城市、乡村和小镇三种电影空间进行社会学和文化学考察,厘清电影文本中的空间叙事如何从较为僵化和单一的表意功能,变为更加丰富和深入的表述,详释电影作者如何通过电影空间体现其审美倾向和社会意识。

大体说来,城市叙事方面,北京和上海是电影叙事的主要对象,这两个城市的文化无疑具有典型性和象征性,应集中对此进行分析。深圳、武汉、成都等城市在电影文本中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中国转型期的城市扩张运动相映照,深圳、武汉、成都等崛起城市的文化症候也发生了变化,这也应当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乡村叙事方面,当代中国电影作者相对传统电影采取了颠覆的姿态。从地形学上看,与早先的《喜盈门》、《人生》、《老井》、《野山》等乡村电影相比,新时期以来的电影描写的大西北和深山里的乡村无疑是中国地理疆域的边缘地带。从社会学和文化学上看,电影作者对乡村的表述不再停留在对田园牧歌式的美好乡村理想或贫瘠的土地以及苦难的叙述中,而是更加多元化,乡村的田园诗意、性别观念、私人生活、婚姻问题、教育问题以及农民工问题都成为电影的重要题材。小镇叙事方面,电影作者表现出难得的自觉和清醒,除了《芙蓉镇》和《边城》以外,应重点分析近二十年来的电影文本。值得注意的是,描写城镇的电影作者如贾樟柯、王小帅、章明等人的生活体验就来自他们年少时期生活过的小镇,其作者表述格外真实而动人。

最后,伴随着城市化和全球化,当代中国现实空间中的后现代特征凸显,这项研究还可通过电影文本分析,解读后现代语境中的电影空间叙事特性。在晚近的某些电影文本中,明显呈现了后现代语境中的空间性状。如在《疯狂的石头》、《恋爱中

的宝贝》、《太阳照常升起》、《绿茶》、《高兴》等电影文本中,叙事空间突破了传统的城市、小镇和乡村三种社会空间结构的界限,呈现出时空混淆、叙事断裂、悖论与荒谬、无深度模式、多元化等后现代特征,这些也可成为研究的内容。

总体而言,本文认为,电影空间是一个具有丰富意蕴的叙事元素,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而非单纯从电影结构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当代电影中的叙事空间是一项颇有学术价值的研究,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这方面的研究是较为匮乏的。通过上述论证可以看出,电影空间叙事具有丰富的研究内容和宽广的研究前景,因此有必要在这一领域展开深入的后续研究。

注释:

①[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56~257页。

②潘秀通:《电影的空间观》,《文艺研究》1988年第1期,第94页。

③[英]黑·卡恰德里兰:《电影中的空间与时间》,《世界电影》1988年第6期,第27~28页。

④[美]峨维·鲍德怀尔:《电影空间种种》,《文艺研究》1992年第1期,第157页。

⑤潘秀通:《电影的空间观》,《文艺研究》1988年第1期,第95页。

⑥[澳]格雷姆·特纳:《电影作为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6页。

⑦[澳]格雷姆·特纳:《电影作为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5页。

⑧[英]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8页。

⑨[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第188页。

⑩[英]帕特里克·富尔赖:《电影理论新发展》,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第129页。

(11)参见朱玛、朱丹:《世界著名导演的镜头语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24页。

(12)克拉考尔解释说,一个国家的精神,并不是指一种确切的民族气质,而只是确认某国在某一历史时期的集体心态和集体倾向。参见[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人民深层倾向的反映》,引自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273页。

(13)[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人民深层倾向的反映》,引自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273页。

(14)引自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8~129页。

(15)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2页。

(16)黄德泉:《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以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为例》,北京电影学院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页。

(17)在上海师范大学龙迪勇的博士学位论文《空间叙事学》、山东师范大学李超的博士学位论文《现代进程中的空间呈现——1905-1949年的中国电影叙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余新明的博士学位论文《〈呐喊〉〈彷徨〉的空间叙事》、北京电影学院黄德泉的硕士学位论文《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以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为例》和福建师范大学林小彬的硕士学位论文《小镇影像与个人化历史记忆——贾樟柯电影研究》以及张英进的专著《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等文献中,都描述了电影研究中时间比空间更受重视的现状,并提出电影空间及空间叙事的重要性和研究的相对匮乏是不相称的。^NU1DA20120524

中国当代艺术电影赏析教学大纲

《中国当代艺术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5040011 名称:中国当代艺术电影赏析 授课专业:全校学生 学时:2学分: 预修课程:美学原理 课程内容:本课程以电影作品鉴赏为主,讲授中国当代艺术的审美基础,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电影艺术的鉴赏方法及评论等知识和理论,同时结合理论和知识的教学,选取部分国产电影经典影片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论,课程融知识性、理论性、启发性和鉴赏性于一体,帮助提高学生的影视艺术作品鉴赏能力、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本科生的校内选修课。精选电影史上能清晰地标示摄影机能不断深入人的内心世界且清晰地显示出电影本体特性,电影语言丰富的经典影片和优秀影片,以及近年来的优秀电影进行有重点的鉴赏和评论。通过大量观摩,使学生增加电影阅读量,增强对电影语言的感受,学会从专业的角度欣赏和分析电影,学会写作影视评论文章,认识到电影的多元化,在今后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中,树立勇于探索、善于借鉴的艺术精神。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讲电影的鉴赏(4学时) 了解艺术鉴赏活动的一般规律,电影鉴赏活动的基本特点,培育影视观念。掌握影视构成,影视语言。理解影视的功能类型,创作方法,体裁样式,审美型范。 第二讲影视的评论(4学时) 理解不同的风格样式构成互文本关系的语言现象,叙事动机。掌握景深镜头的长镜头。课外观摩影片《盲井》。 第三讲电影《启示录》赏析(4学时) 理解影片对野蛮的战争进行的深层次审视,采用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掌握黑白分明的用光象征手法,主题的强化。 第四讲《城南旧事》赏析(2学时) 了解本片是一部散文结构的诗电影,理解“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悉”的情感渲染。掌握场景的重复手法,音乐重复的作用,小英子的主观镜头,影片色彩。

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它不仅对个人品行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②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恩”寓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舍污。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不变节,永葆本色。翻看上下几千年的文学作品,赞美梅、兰、竹、菊四君子等的篇章随处可见。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③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诱惑,他们心中的信念决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④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汪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相伴而生的诗篇,惊天地动鬼神。岳飞的《满江红》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就是面对强敌,毫不畏惧,精忠报国。文天祥的《正气歌》千古传唱,它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则是身陷囹固,决不屈服,视死如归。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得到休养生息、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铸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化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⑤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厘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2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7(4分) 21.请分析选文第②段与第④段不能调换的原因。(4分) 2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3.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4分) A.《诗经》中,智者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运用文学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B.在中国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所有人物的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 C.选文中“面对强敌,精忠报国”“身陷圈圄,视死如归”是中华民族意志的体现。 D.选文最后段号召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肩负起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使命。 24.请从下面备选人物中,任选两个,结合其作品一言照下面例句的句式,为选文第③段补~据:(4分) 例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砰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 备选人物杜甫范仲淹辛弃疾 20.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21.第②段论述了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第④段论述了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两段是递进关系,所以不能调换。(第②段和第④段的内容与第①段中“它不仅对个人品行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的句子相对应。) 22.举例论证,具体地论证了“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的观点。 23.B 24.答案示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辛弃疾

近三十年来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两个话题

近三十年来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两个话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算起,近三十年来关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在中国大陆和西方,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 在中国大陆,十年文革期间,现代中国文学学科曾遭受严重冲击。随着“文革”的结束,尤其是改革开放的逐次展开,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文学研究“大致经历了‘重评’与学科复苏、思潮流派研究的流行、理论方法热、文学史整体观提出以及学科格局的调整等几个阶段。”[1]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大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进入相对繁荣的时期。其间阶段性的进展或热点包括“重写文学史”、“文学经典的颠覆与重构”、“现代性讨论与反思”、“女性主义和其他各种‘后思想’的引进”、“文学史观、编撰与史料”、“现代文学学科观念、方法讨论”、“期刊媒介研究”、“学科边界打破”以及“跨学科和交叉研究的兴起”等等。 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上个世纪80年代主要延续了60年代以来侧重于作家作品研究、文体文类研究的传统,同时开始关注不同时期、不同形态文学的整体状态,如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新诗诗学、左翼文学乃至沦陷区文学研究等。进入90年代后,“西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显现巨大变化”。王德威将这种变化概括为三大方面:“‘理论热’成为治学的

一大标记”;“离开传统文本定义,成为多元、跨科际的操作”;“对有关历史论述的重新审视”,尤其是“对‘现代性’的探讨”。[2] 从上面简要的勾勒中可以看到:近三十年来,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现代中国文学的研究呈升温、扩张之势,也出现了一些双方都广泛关注的话题。下面,我主要谈谈在我自己看来仍具有较大学术研究空间的两大话题: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和现代中国文化文学期刊研究问题。 一.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 由于各种原因,清末民初文学尤其是通俗文学曾长期面临尴尬局面。首先是其学科和文学史归属问题一直纠缠不清。在古代中国文学研究中,鸦片战争以后的清末文学要么被省略,要么被当作一个尾巴一笔带过。在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受新文学传统影响,现代文学的起点被确立在五四前后,而此前的清末民初文学亦往往被当作铺垫甚至是对立面,很少得到正面意义上的关注。作为一种妥协方案,遂产生所谓“近代中国文学”概念乃至“近代中国文学史”学科分支。此外,在文学性质、价值的认定乃至审美评价等方面,除《海上花列传》等“狭邪小说”、《官场现形记》等“四大谴责小说”外,中国国内学者对清末民初文学、尤其是以“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通俗小说,基本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国内现代文学界“重

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王鹍 长期以来,中国文学被人为地分成古代、现代两大板块,这固然可以使文学研究更加专门化,但却造成了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研究的某种割裂。在大多数学者眼里,中国现代文学是以现代性追求呈现出新的文学特质,与西方文学的 因缘更密切,而对中国古代文学却继承得少。也有一些学者注意到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传统之间的关联。如陈平原说,中国现代作家“幼年时代熟读经史、背诵诗词以至明里暗里翻看《三国》《水浒》《红楼》《聊斋》,似乎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功课或没有功利的娱乐,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写作技巧;而青年时代如痴如狂地啃外国小说,却颇具学习借鉴之心”。(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P142,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他们虽不愿承认传统文学对他们创作的示范、滋养作用,但由于文学传统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往往是潜在的,因此甚至连作家自己都难以觉察。近年来,章培恒等学者呼吁要重新确立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视野,将中国文学的古今打通,是颇有见地的。 叶永胜以打通中国古代现代文学的观点,认为需要把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关联起来考察,否则难以发现文本产生的某些历史渊源及其历史必然性,文学发展流变的一些内在脉理就会被忽略、

被掩盖。《家族叙事流变研究》一书打破文学史人为分割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的研究格局,以中国文学史上描写家族生活、追溯家族历史、展现中国人家族性生存的叙事文学为研究考察的对象,将古今不同时段的家族叙事视为同一个叙事类型,揭示家族叙事的发展脉络和各阶段的叙事形态,展示家族的形象变迁,考察各时段的主题建构与叙述话语流变,描述家族叙事传统的构型、流变机制与形态、叙事传统的当代转换和重建,撰写一部家族叙事在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形式上不断创新、探索的“发现史”、“继承史”。这一研究视野和方法为家族叙事知识谱系的延伸与拓展打开了新的视角,对象隐蔽的、内在的、深层的信息被显露出来,现代家族叙事艺术的古典传统的血脉因子和精神渊源也得以被揭示。 作者认为,家族文学叙事的演变最能揭示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状况。现代家族文学在取材、家族人物结构设计、叙事结构安排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古代家族叙事的痕迹。当然,现代文学又取法西方文学,模仿运用现代性叙事技巧,力图拓宽叙事手法,尤其在主题的开掘、思想意识的递进、叙述视角和语言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接受与嬗变必须放到古今文学演变这一坐标系中来描述和评价,剖析古代家族叙事中哪些元素通向现代(未来),哪些在历史发展中被淘汰,哪些是新出现的因子,它为何在这个时期出现以及有何意义等,这样就把隐藏于众多文本中的家族叙事的变化发展这一轨迹鲜明地显露出来,对于叙述史上出现的每一文本在历史中的地位、意义作出整体性评价。尤其是在这一坐标系统中,能够弄清转型期家族文学的接受与超越,看到传统叙事的衍化和更新,经典文本的传播与接受,并对古典文本做出现代性阐释,从而证明家族叙事文学的繁华不歇、历久弥新。 该书绪论部分考察了家族观念对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影响,梳理了家族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家族形象的变迁;然后对于研究界长期以来概念使用上的混乱作了一番清理,厘辨、考析了“家族文学/小说”与“家庭文学/小说”的区别,界定了研究对象的特征、范围。 在主体部分,作者对家族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作了清晰的描述。全书共8章,其中家族叙事的“滥觞”、“构型”、“叙事范式的成熟”、“现代转向”四章论述了家族叙事的萌芽与古典家族叙事的发展演变;第五六两章以“现代性”、“革命性”两个关键词论述20世纪前80年家族叙事的流变;第七章从四个角度对世纪末家族叙事进行了论述。学术界研究家族小说,一般多从《金瓶梅》说起,再往前一般追溯到唐传奇。在这本书中,作者探溯中国家族叙事的源头,认为在远古神话与先秦史传中就已经有了萌芽。神话传说中神的谱系化叙事与史传中着眼家族兴衰、世系传递的叙述,无意中奠定了后世叙述家世以及叙事写人的传统。随后作者论述了唐宋传奇话本与元代家长里短剧对家庭题材的演练,它们为家族小说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作者还突破了雅俗对立的研究格局,对明清时期的“家将小说”也予以充分关注,对“杨家将演义”等通俗讲史文本滚雪球式的发展演变轨迹进行了梳理,着重指出同题材的话本、戏曲对最终成书的影响与作用,并论述了此类小说对后世家族叙事文学的影响。 作者在分析每个阶段叙事的流变时,都对该阶段家族叙事的特征予以总结归纳,对其阶段性有较为准确的把握。特别是前后叙事文本之间的继承关联性,给予了较为具体的分析,使人对家族叙事的发展流变有了清晰的认识。在这样的考察中,有些以前学术界并不重视的文本,在叙事流变的链条上显示出了重要性,如《花柳深情传》等;而有些文本,则与研究界给予的较高评价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练习题

第三课时电流和电路(2009-10-6)第一单元5.1电荷 5.2电流和电路 5.3 串联和并联 【典例精析】 例1、有A、B、C、D四个轻质小球,已知C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排斥,A与C相吸引,A与D相排斥,B与D相吸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带负电,D带负电,B一定带正电 B.A带负电,D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C.A带负电,D带负电,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D.A带正电,D带正电,B一定不带电 例2、雷雨时,避雷针的尖端能不断地向空中释放电子,关于避雷针中的电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地面流向尖端B.从尖端流向地面 C.没有电流D.由地面和空气带电多少决定的。 例3、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绝缘体是绝对不能导电的物体B.绝缘体内没有电荷 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D.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例4、如图5-1所示,若只需要灯L1发光,则用导线连接___ 接线柱;若连接BC接线柱,则灯L1L2______联;若要使灯L1 L2并 联,则接线柱A与B连接,C与____连接。 例5、如图是一个简易洗相装置,连接情况看不见,能看见的只有两个灯泡和一个开关,小刚试了一下,闭合开关两灯均发光,断开开关,两灯均不发光,这两个灯泡究竟是串联,还是并联,请你在不用任何仪器的情况下,判断两灯的连接方式。 例6、实验室里有一个电池组,两只小灯泡L1和L2,两个开关S1和S2,导线若干,请设计一个电路,画出电路图。要求:当S1和S2都闭合时,两灯均发光;若只闭合S1仅有L1发光;断开S1,闭合S2时两灯均不发光。

例7、给你下列器材:一个低压电池组、一只小灯泡、一只开关、一只电铃和若干细导线,请你设计一个自动放养奶牛的装置图,要求:用细导线将牛群围住,合上开关后,当牛在圈内吃草时,小屋内灯亮而铃不响;当牛碰断细导线到圈外时,电铃便会响起来,放牛的人能及时发现。 【基础演练】 1.人们在研究____________现象时,认识到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它是___和____ 。2.市场上出售一种能滚动的毛刷,当毛刷在尼龙衣物上滚动时,可以把灰尘和微小脏物吸入刷内,其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①水银②空气③铅笔心④人体⑤陶瓷⑥大地⑦油⑧盐水中,属于导体的是______,属于绝缘体的是_________。(只填写序号) 6.金属导体中,自由移动的电荷是________,所以金属中自由电荷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_____. 7.干电池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直流电源,其中间的碳棒为_________极,锌筒为_______极,干电池报废后,里面的化学物质会_________,因此不要随便抛弃废电池。8.电路中有电流的条件是:必须有______ ,而且电路是_________ 9.如图5-4是一种“按钮式”开关的纵剖面图,图中C是按钮,斜线部分D是外壳,A、B 各有接线柱与电路相连接。其中_________和______应是好的绝缘体,______和______ 应是好的导体。 10.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 A.橡胶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去了 B.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去了 C.橡胶棒丢失了质子 D.毛皮得到了质子 11.运汽油的汽车都有一条铁链子拖地,它的作用是()A.发出声响,让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 B.通过它向空气和大地散热 C.作为运油车的统一标志 D.为防止汽油因振动摩擦起电,从而避免造成危害。 12.下列元件中,既可以当电源,又可以当用电器的是()A.干电池B.蓄电池C.电动机D.开关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塑料不易导电也不易带电B.金属易导电也易带电 C.塑料易导电易带电D.金属易导电不易带电 14.如图5-5所示,开关闭合后,两盏灯同时发光的电路是()

中国文学传统

时间观 1松浦友久《中国诗歌原理》(孙昌武、郑天刚译)第39页“人是可以认识时间之为物的唯一存在”。P3“伴随着时间意识的逐渐明晰,人才形成为人。” 只有既有生命又有思想的人类,才能既处于变化的过程之中,又能意识到这种变化的过程,从而产生时间意识。 主观性时间意识成为人类文化(宗教、哲学、历史与文学)所关注的对象。 2松浦久友《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P88“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诗歌,其感情的核心,正是通过对时间的推移,作出敏感的反映而产生出来的。” 人生忽如寄 时间流逝带来死亡,届时会剥夺人行乐的权利——“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今我不乐,日月其迈”(《秦风·车邻》)——及时行乐 时间流逝带来死亡,从而使理想和抱负化为泡影——“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离骚》)——及时建功立业 时间流逝带来死亡,人生因而如朝露或远行客一般匆促——“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驱车上东门》)——悲观情绪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曹植《箜篌引》)——从头认识生命的虚妄与死亡的必然。 有花堪折直须折 时间会使人生不断走向衰败,激发了中国诗人对于年岁的特殊敏感。——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杜甫《赠卫八处士》 “及时”意识——“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冉冉孤生竹》暮去朝来颜色故——怀疑现在 过去的相聚与现在的别离对比——“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胡秦时相见,一绝逾参辰”(傅玄《豫章行苦相篇》) 过去的成功与现在的失败对比——“力拔山兮气盖世,是不利兮骓不逝。”(项羽《垓下歌》)过去的友谊恩爱与今天的背弃对比——“锦衾遗洛铺,同袍与我违”(《凛凛岁云暮》) 过去的走红与现在的冷落对比——“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明年花开复谁在——恐惧未来 未来不属于自己,而由冥冥命运去支配——“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重大变故生命本身的脆弱性——“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杜甫) 吉川幸次郎“自己也不清楚在等待什么的对未来的不安” 此生此夜不长好——趁时而为 单纯的幸福感——“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唐风·绸缪》)——其快乐是纯粹的快乐,并不同时伴有明天的阴影。“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陶渊明《游斜川》——尽情地享受眼下的快乐的同时,保留智者的冷静。 眼下快乐难以久持恃,使得良辰美景变色。“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眼下的快乐不过是一次偶尔遇到的生之高潮,时间的流逝转瞬间便会把它带走,人生便重又会坠入到那无边的空虚之中,去等待那也许永远不会再来的“又一次”。因此对快乐持一种有所保留的迟疑态度。 却话巴山夜雨时 时间会带走不幸带来幸福——“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郑风·风雨》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2017年8月离线作业及答案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2017年8月离线作业及答案

1、论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答: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有:①梁启超、黄遵宪等倡导的“诗界革命”,要求诗歌以通俗的语言创造新的诗境,反对拟古复古。②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重视小说的地位和社会作用。③梁启超倡导的“文界革命”,创造了一种新文体,也称“报章体”。④白话文运动,以裘廷梁为主要代表,提倡“崇白话而废文言”。⑤李叔同、欧阳予倩等人组织的春柳社被看作是最早的话剧团体。他们演出的这种不同于传统戏曲,而主要适应于现代文明需要的西方戏剧形式,被称为“文明新戏”或“文明戏”。晚清文学改良运动是近代一次影响颇大的文学改革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新写实小说的叙事特征。 答:关于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批评家陈晓明曾从五个方面概括为1.粗糙素朴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存状态,不含异质性的和特别富有想象力的生活之流。2.简明扼要的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纯粹的语言状态与纯粹的生活状态的统一。3.压制到“零度状态”的叙述情感,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4.不具有理想化的转变力量,完全淡化价值立场。5.尤其注重写出那些艰难困苦的,或无所适从而尴尬的生活情境。前者刻画出生活的某种绝对化状态;后者揭示生存的多样性特征,被客体力量支配的失重的生活(陈晓明:《反抗危机:论“新写实”》)。这一总结道出了新写实小说文本在叙述与故事两个方面的特征。如果纯粹从叙事学的角度看,新写实小说主要在三个方面体现了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的不同。新写

叙事性色彩活力研究

叙事性色彩活力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空间叙事性和色彩的空间知觉特性理论,提出空间叙事性色彩活力的概念。从色彩空间效果和色彩心理感知的角度,对空间、功能和使用者的叙事性体验的一致性进行重新审视。力求为城市色彩规划和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色彩空间;色彩活力;叙事性; 中图分类号:j206.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research on narrative color dynamics /lou haiwen,xu hao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space narrative and colorific space consciousness characteristics, it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street space narrative color dynamics. this paper makes the color landscape analysis from two aspects:color space effect and color perception,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space,function, color,user’s narrative experience, and trying to making every effort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method for urban color planning and evaluation. [keywords]: colorspace;colour dynamics;narrative 1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国内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在对色彩研究主要停留在城市设计导则和建筑单体的色彩运用两个层次。前者多运用于城市历

理解空间_文学空间叙事研究的前提_方英

第37卷第2期2013年3月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37No.2 Mar.,2013 理解空间:文学空间叙事研究的前提* 方英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00,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000) 摘要:20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理论界出现了“空间转向”,与此契合的是,文学叙事的空间维度日益受到叙事学界的关注。如何理解空间是开展空间叙事研究的前提,也是需要进一步梳理的问题。理解空间应注意三个方面:第一,了解历史上空间意义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脉络,这是理解空间的起点。第二,在“空间转向”的视阈下理解空间———空间的凸显、空间意义的多维性与复杂性、对二元对立的超越,这是理解空间的重点。第三,在文学叙事的层面把握空间的意义,这是理解空间的落脚点。文学叙事空间是由作者、读者、文本共同建构的想象性、艺术化空间,既是表达层面的空间形式,又是内容层面的具象空间。 关键词:空间;“空间转向”;文学叙事 中图分类号:I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81(2013)02-0102-04 20世纪后半期以来,由于认识到历史决定论对空间的遮蔽[1]31,西方理论界“通过对空间的强调、对时间意识的批判性反思以及对一种新的空间思维的呼唤”[2]15,出现了哲学、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整体性“空间转向”(spatial turn)。与此“空间热”相契合的是,文学叙事的空间维度日益受到叙事学界的关注。甚至某些后现代主义理论家认为,“无视空间向度紧迫性的任何当代叙事,都是不完整的”[1]37。西方不仅出现了相关专著与论文集,而且权威的《劳特里奇叙事理论百科全书》中也收录了与空间叙事相关的词条:叙事空间、空间表现形态、空间形式。国内的文学空间叙事研究主要兴起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并迅速升温,在理论研究与文本批评方面不断有所突破。 在空间叙事研究越来越引人注目的同时,仍有一些问题有待深入探讨。其中,如何理解空间是开展空间叙事研究的前提,也是需要进一步梳理的问题。但“作为一个概念和物理的事实,空间这一术语还没有普遍公认的唯一的定义。”[3]164空间的意义是多维的、复杂的、动态的、辩证的,我们无法对其做出本质主义的定义,只能试图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对空间的意义加以理解和把握。 一、西方历史上空间意义的基本内涵和大致发展脉络 西方历史上对空间概念的研究主要经历了古希腊、近代、现代三个阶段。古希腊哲学关注的是本体论的问题,始终在存在的层面思考空间。近代哲学关注的是认识论的问题,主要将空间作为客体的认识对象。19世纪中期以后,由于实验心理学和人类学的兴起,空间成为实证性的问题。20世纪,时间与空间成为哲学、美学、政治学、物理学等学科的核心概念。20世纪上半期“多数学科聚焦于时间性范畴”,后半期“哲学社会科学则呈现出整体性的‘空间转向’”。[4]导言1空间成为理论界的核心概念,空间的意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古希腊时期主要探究了“虚空”和“处所”这两个空间概念,并已触及近代笛卡尔提出的“广延”概念。当然,作为经验的虚空、处所和广延,古希腊人已经具有,只不过这三种经验未能综合成一个统一的空间概念,这种统一是近代的事情。[5]57-61虚空、处所、广延这三个概念涵盖了空间的基本内涵:容纳性、范围性、方位性、参照性、秩序、层级、关系、三维等。这是我们把握空间的起点,也是理解文学空间的基础。 以笛卡尔、牛顿、康德为代表的近代空间观开始将空间背景化和几何化,视空间为静态永恒的背景、框架和容器[5]3-4。近代空间观要么是理智主义的,要么是经验主义的,却都受到形而上学的束缚,对于空间的理解也始终限于实在与属性、实体与虚空、精神与物质、绝对与相对、主体与客体、超验与经验等问题的二元分裂。[6]76-77黑格尔之后的哲学研究开始转向身体,并对形而上学展开清算。但20世纪前半期主要重视时间概念,空间曾一度淡出哲学的视野。即使是柏格森关于空间的心理学观照也未能脱离二元对立的割裂,更因其对时间的偏好而贬低空间,令空间的意义遭 201*收稿日期:2012-09-10 作者简介:方英(1977-),女,江西乐平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英美文 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宁波市哲学社会规划课题“理解空间:文学空间叙事研究的前提”(G12—ZX21)的最终成果。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有哪些 中华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在体现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共性中,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受此影响,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等人文科学各领域,也各自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却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西方化的色彩。自“五四”以来,我们的文学理论体系逐渐西方化了,现当代文学批评体系西方化了,古代文学批评体系也在不自觉中西方化了。在古代文学研究著作中的表述语言,表面看起来还有一定的传统色彩,但是基本的理论术语却是西方的。这些西方的理论有助于我们在世界范围内认识中国文学,但是从根本上却不可能很好地解释中国古代文学现象,反而使人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偏离历史的事实和民族的传统,失去了民族的特色。新世纪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如何坚持中国文化传统?这应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要改变现在的古代文学研究模式,不仅需要我们在理论方面进行充分的探讨,更重要的还是结合中国文学的特色而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实践。最近,有幸拜读了杨树增教授的《中国历史文学史》,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想以此为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历史与文学始终有着不解之缘。无论哪种形式的文学,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说起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学,我们也总是习惯于按朝代或时代来对其进行划分,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等等。中国人早就认识到了文学的发展和时代变化之间的关系,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说得好:“时运交移,质文代变”,自“昔在陶唐”到“皇齐驭宝”,“蔚映十代,辞采九变”,于是,“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说法,就不仅仅是人们描述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常用话语,同时也成为对其进行研究的重要思想指导。 但是要说起中国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还远远不是如此简单。文学的产生与发展不但受制于历史的变化,其内容和形式有时竟也与史学不分,亦文亦史,亦史亦文。在中国的上古时期亦即先秦时期,以《春秋》、《左传》等为代表的中国早期的历史著作,同时也被我们称之为“历史散文”或曰“史传文学”;反过来,像《诗经》这样的文学作品,也被历史研究者视为最珍贵最可靠的上古历史文献,其中有些作品就直接被后世称之为“史诗”,正所谓“六经皆史”、“六经皆文”。到了汉代以后,虽然随着学术的分化而使中国的正统史学与文学的关系越来越远,但是用文学来演绎历史或者把历史作为文学题材的现象并没有消失。从远在先秦的《穆天子传》、《晏子春秋》开始而形成的杂史杂传传统,到汉代以后蔚为大观,出现了袁康、吴平的《越绝书》、赵晔的《吴越春秋》、佚名的《汉武帝故事》、刘向的《列女传》等一系列著作。由此而往,魏晋南北朝有轶事类小说;隋唐以后有历史人物传奇;宋代有讲史话本;元代有历史戏剧;明代有历史演义小说;清代有历史题材的说唱;现当代有历史回忆录、历史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等等。它们的内容是“历史”的,形式是“文学”的,“文”与“史”在它们身上如水乳交融一般,永远也不可能分开,这无疑是一种重要的中国文化现象。 遗憾的是,多年来我们虽然在断代文学史和分体文学史的研究中不断地涉及这种现象,其中一些作品,也是传统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可是我们并没有把它们当

中国文学传统课程笔记.docx

中国文学传统 汪涌豪 传统:构成文学背后的东西,大本大宗、传的下来、统的下去、基本的内涵特性。生存样态、言说方式、用园诗意、精神梦境。 总论:关注现世的文学 中国文学最重要的传统:关注现实(以《诗经》为代表) 日本汉学家百川静:辞书、诗经、神话研究大家,认为中国神话不成体系,因为中国人把神话历史化。“游仙诗”不是对宗教本身感兴趣,而是表达长生久视的现实渴望,—但现实渴望无法满足,神话体系即分解。西洋文学则发端于超现实文学,古希腊始,到近代宗教题材也是主流。 东西方不同的哲学文学观来源于不同的生存环境(文化生态理论) 第一节生存环境的制约 一、社会地理环境 活方式文化产生认同。江河、湖泊众多,交通发达,从而语言、思想、生活习惯流通。 地域封闭:心理上保守因循。 材料1 古人重视道路的建设(陆路为主,海仅为浴盐之利) 《诗经·小雅·大东风》:“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大陆性意识:以海为田,补贴农耕。而非重视航海。 周振鹤,曾撰文认为郑和航海是孤立的事件, 历代皇帝不允许存在超出自己理性掌控的东西。康熙帝下令:“片帆不得入海”——出现“锁国”。 《礼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海,吞吐日月之地,是一可怕的存在) 材料2 地势优势,漠视海洋——缺乏信仰,“人定胜天” 相比之下,腓尼基人、希腊、罗马人,都是海洋文明,扩张侵略,出航前的祷告变为上帝信仰; 日本同样是大海文明,由于灾害频繁,故有宿命意识,认为自然力不可控,视生命如樱花般脆弱,不惜死。神社遍布,宗教情结强烈。 二、物质生产方式 农耕:夏商周三代耕种只为裹腹不为交换,土地公有,集体劳作,不可买卖; ↓

小农经济:私有出现,男耕女织小生产,可以买卖,解放生产力。 原材料→生产→销售;距离短→产品低廉→商品经济不发达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司马光《资治通鉴》官本位思想 ↓ 资本主义萌芽 三、社会组织形式 氏族社会解体不充分,宗法意识大量留存: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严格的祭祀仪式。 等级森严,上下亲和的超稳定结构。 家国同构,群体意识发达,最期望有一个统一的天下存在。 辜鸿鸣:基督教强调个人本身对个人的价值,做个好人。儒家强调个人本身对全体的价值,做个中庸的顺民。 第二节社会意识的影响 文化是人和自然的分离程度以及掌握自然程度的总和。 一、崇尚伦理 宗法社会,重视血缘(350个称谓,隆重的祭祀)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从双亲到君主,国家政治也蒙上了礼、仁的色彩“德主刑辅” 材料3 二、务实精神 农耕生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利无悻悻,力不虚掷”“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章太炎、朱希祖《研究孔子文艺思想及其影响》:人比神重要,生比死重要。传统中国人不太会关注空空精神,会在不可验出止步。 材料4 鲁迅:中国人重实际,黜玄想。因此在中国难以形成全民族的宗教。 儒家让人做好一个群众,基督教让人做好一个“我”。 中国人也重视过天,但是以天人之际(天人感性说)为视野。汉代用天来象征人事,如下雪代表瑞兆等。看似敬天,实把天当傀儡。 中国经验理性vs.西方科学理性 三、循环观念 因为务实,会从周而复始的自然中(播种-收割)得出循环——万物循环,朝代更替——万事循环。 这使得中国人更追求现在,安于现状,不思变革(一定程度上会阻碍进步)。

浅谈叙事性空间在展示设计方面的运用

浅谈荣誉奖堂之叙事性展示空间的运用 【摘要】本文结合我的毕业设计——荣誉奖堂,就叙事性展示空间入手,阐述了个人对叙事性展示空间的理解, 试列举展示空间作品,对叙事性展示空间中时间、空间布局、多媒体技术、互动展示、情感设计等方面提出一些个人看法及建议。 【关键词】叙事性;展示空间;时间;互动展示;多媒体技术;情感设计 一.对叙事性展示空间的定义理解及分类 1. 对叙事性展示空间的定义理解 照字面意思理解,叙事就是我们以一种说话的方式方法,以说故事的方式来进行设计主题的阐释,叙事性设计既是一种设计方法,也是一种设计思维,好比通过“故事”引导参观者进行体验旅程。我想,就像一个好的故事会吸引观众一样,设想一个叙事性空间也被认为是在展示设计中进行传播和体会的有效方式。 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来看,叙事展示空间可以将物体融入背景。叙事空间是单个展品与其放置的位置之间的简单关系,讲述关于灯光和投影、反射和物体外形的关系,使展品能激发视觉吸引力和视觉传达力。叙事空间的创造,更多地涉及展品的解读以及展示设计的解读,即要建立一个放置展品的故事情节背景。近来,无论是文化展示中还是商业展示中,都强调创造一个故事情节以激发一种情感回应,使之作为观展体验的核心成分。 2.叙事性展示空间的分类 叙事性展示空间避免了大百科式的展示方式,而选择各种重点和素材构成综合的背景,形成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强度层面。其实,许多展示设计都可以看作叙事性空间。这里,我可以看到这些当代展示设计方法,创造了一个故事情节和一个潜在的情感内容,目的在于吸引观众。 这个主题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三个小的领域: 2.1格式化:是根据年表和传记的最简单的叙事形式 2.2故事讲述:包含了更多样化的诠释,讲述既可以围绕个体的展品展开,也可能是在展示的过程中进行。(如图一、图二为中国香港博物馆)它通过一个由展示和实物构成的叙事进程,讲述常规的生活故事,展示设计以故事性的叙述手法展示香港的历史,传播香港

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的纳博科夫小说研究

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的纳博科夫小说研究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纳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1977)是享誉世界的、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是一位高产作家,共有18部长篇小说、近70部短篇和大量诗歌、戏剧、散文、传记、翻译与文论问世。 他多才多艺,兼小说家、蝶类学家、大学教授、诗人、翻译家、剧作家、文学评论家于一身,能熟练地用英俄法三种语言进行文学创作,还精通象棋、绘画与网球。夏皮洛(Gavriel Shapiro)认为,纳博科夫不仅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已知的最后一位最多才多艺的人。 当然,纳博科夫之所以广为人知,主要源于其小说创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洛丽塔》、《微暗的火》、《阿达》、《普宁》、《防守》等已成为美国许多大学文学课的必读书目。 数不清的现当代作家,包括厄普代克(John Updike)、品钦(Thomas Pynchon)、巴斯(JohnBarth)、阿尔比(Edward Albee)、怀特(Edmund White)、德里罗(Don DeLillo)、拉什迪(Salman Rushide)等都受其影响。本文将在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研究纳博科夫小说的空间特征。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学术界经历了一场引人注目的“空间转向”,这一转向波及文学,便产生了空间叙事理论。从其发展脉络看,首先“空间”是一种认识论范式转向,与时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它强调脱离传统时空观,旨在探索新的凸显空间重要性的文学再现方式。其次,空间叙事探讨的范围既包括书写等传统上重时间的文本,也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重空间的文本,还包括电影、电视、动画等既重时间又重空间的叙事媒体。

文学叙事

第八讲文学叙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叙事的涵义与特征:叙事理论与叙事学;叙事的涵义与特征;叙事的意识形态本质;叙事的构成 2.了解叙述内容:故事;结构;行动 3.了解叙述话语: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视角 4.了解叙述动作:叙述者与作者;叙述者与声音;叙述者与接受者 知识谱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义: 第一节叙事界定 本节论述叙事性作品的基本概念——叙事。分为四个问题来谈:叙事理论与叙事学、叙事的涵义与特征、叙事的意识形态本质和叙事的构成。 一、叙事理论与叙事学 人们都喜欢听故事,因为以讲故事为主的叙事性作品(如小说)往往是丰富多样、魅力无穷的。人们对叙事性作品的研究,经历了从传统叙事理论到现代叙事学的发展演变过程。西方从古希腊时代起就对叙事性作品进行研究,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人物形象的塑造及环境描写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系统的叙事理论。中国的古典小说理论则大致从明代开始获得了迅速发展。随着白话小说和戏曲的发展,关于叙事性作品的理论逐渐兴起,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以明清之际金圣叹的小说评点和剧本评点为代表的人物性格理论。总之,无论西方还是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中都包含有丰富的叙事理论内容。这些传统叙事理论的普遍特点,是侧重于谈论叙事文学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从而形成以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为中心的叙事理论。 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逐渐兴起了叙事学。这主要是俄国形式主义与后来的法国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对叙事文学作新的研究的产物。叙事学与传统叙事理论都致力于探讨叙事性作品的叙事奥秘,但在具体作法上又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它不像传统叙事理论那样关注具体作品中叙事内容的特点,而是关注不同作品所共有的性质;其二,它不再把研究对象仅仅局限于内容要素,而是选择故事的叙述方式、叙述者声音、叙述者与叙述接受者之间关系等作为新的研究重点。叙事学对于叙事性作品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它往往忽略传统叙事理论关注的一些重要问题,忽视了具体叙事性作品的特殊性,因而存在一定偏颇。 要辩证地认识传统叙事理论和当代叙事学各自的成败得失,吸取其合理成分,以便进一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学理论。 问:传统叙事理论着重关注什么问题? 答:无论西方还是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中都包含有丰富的叙事理论内容。相对于现代叙事学关注“故事是如何讲出来的”即话语而言,这些传统叙事理论的普遍特点是侧重于谈论叙事文学“已被讲出的故事”即内容,从而形成以故事的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为中心的叙事理论。 问:叙事理论在中国产生于何时?谁是突出代表? 答:叙事理论在中国是从明代开始逐渐产生的。它随着小说和戏曲的发展而产生,其中明清之际金圣叹是突出代表,他在其小说和剧本评点中建立了以人物性格理论为特色的叙事理论。 二、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叙事性作品是文学作品中与抒情性作品相区别的一种基本话语类型。叙事性作品尽管多种多样,但共同点都是讲故事,即叙事。因此,叙事或讲故事,是一切叙事性作品的共同特征。故事,按汉语中“ 故事” 的本义来解释就是“ 过去的事” 。鲁迅有一组历史小说就叫《故事新编》。英语中的“ 故事” (story)一词有“ 历史” 或“ 史话” 之义,当然也是“ 过去的事” 了。

《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议论文,完成11~15题。(共12分) 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它不仅对个人品行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②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恩”寓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合污。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不变节,永葆本色。翻看上下几千年的文学作品,赞美梅、兰、竹、菊四君子等的篇章随处可见。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③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诱惑,他们心中的信念决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④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相伴而生的诗篇,惊天地动鬼神。岳飞的《满江红》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就是面对强敌,毫不畏惧,精忠报国。文天祥的《正气歌》千古传唱,它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则是身陷囹固,决不屈服,视死如归。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得到休养生息、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铸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化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⑤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应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 1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答: ▲ 12.请分析文章第②段与第④段不能调换的原因。(3分) 答: ▲ 13.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答: ▲ 14.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 ▲ 】 A .《诗经》中,智者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运用文学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 B .在中国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所有人物的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 C .选文中“面对强敌,精忠报国”“ 身陷囹圄,视死如归”是中华民族意志的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