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貌基本形态DEM的自动划分研究_刘爱利

中国地貌基本形态DEM的自动划分研究_刘爱利
中国地貌基本形态DEM的自动划分研究_刘爱利

第8卷第4期

2006年12月地球信息科学GEO-INFORMATIONSCIENCEVol.8,No.4Dec.,2006

收稿日期:2005-12-15;修回日期:2006-01-14.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1089),(40571120).作者简介:刘爱利(1979-),女,陕西华阴人,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图学与GIS空间分析研究。

E-mail:ailii66@126.com

中国地貌基本形态DEM的自动划分研究

刘爱利,汤国安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实验室,南京210097)

摘要:我国1∶100万的数字高程模型,是在1∶5万及1∶10万基本地形图上,高精度采集方里网交点高程所构建的1km分辨率地面高程数字矩阵。本文利用该DEM数据及其所派生的多种地貌信息进行地貌形态类型自动划分的技术方法。实验提取地形起伏度、地表切割度、地表粗糙度、高程变异系数、平均坡度、平均高程6个地形因子,并将各因子置于不同的信息层面中,通过主成分分析,ISODATA非监督分类法与Bayesian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法相结合,对中国地貌的基本形态进行了多维信息综合分类。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1∶

100万比例尺DEM在宏观地貌分类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应用潜力;②所提取的地形因子能宏观地反映我国地形的起伏特征,

为地貌形态分类提供重要的依据;③采用ISODATA非监督分类法与Bayesian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法,

能有效地实现我国地貌基本形态类型的定量化、自动化划分;④依据数据的统计特征进行分类,

较合理地解决了类型模糊的形态实体的归类问题。实验结果不仅揭示了此项技术在地貌形态分类中的巨大潜力,同时对于完善DEM数字地形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DEM;

中国;地貌;分类1引言

传统地貌分类与制图主要采用地形图量测,野

外实地勘测的方法,制图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

赖于专家的个人经验[1,2]。该方法工作量大,

耗时,已越来越难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3]。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简称

DEM

)作为地形表面的一种数字表达形式,与传统地形图相比,其易实现地形因子的自动提取;容易

实现地形分析的定量化、自动化;容易与其他数字

地图或影像进行叠加分析等。然而,目前对DEM的

应用还普遍局限在地形指标的提取方面,较少进行

地貌分类的研究[3]。综合分析前人研究成果,以高精

度DEM为主要信息源进行地貌分类研究国内较

少;基于专家经验方法较多,而基于统计等数学方

法的较少;严格分类法较多,而模糊分类法较少;微

观地貌研究多,而宏观地貌研究少。

中国1∶100万DEM是在我国1∶5万及1∶10万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上,高精度采集方里网交点高程

所构建的1km分辨率地面高程数字矩阵,其采样精度远高于常规的1∶100万地形图。本文拟采用基于统计分析的模糊地貌分类法(ISODATA非监督分类法与Bayesian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法相结合),探讨1∶100万DEM定量化、自动化的地貌分类应用。2信息源分析中国1∶100万比例尺DEM是利用全国1∶5万(8740幅)、1∶10万(3861幅)地形图,按照28.12″(经差)×18.750″(纬差)的格网间隔,采集格网交叉点的高程值,经过查错修改、编辑处理,以1∶100万图幅范围为单位入库。原始数据的高程允许最大误差为10 ̄20m。为保证数据质量,人工读点两遍,进行对照检查和录入计算机自动对检,最大限度地消除判读误差。利用该模型数据内插国内任一点高程值的中误差(表1),其内插精度符合全国1∶100万地形图的精度要求,其DEM图见图版Ⅲ彩图1。以此数据为基本信息源,再进行重采样

4期刘爱利等:中国地貌基本形态DEM的自动划分研究(1000m×1000m)

、投影转换(转为等积圆锥投影)、边界修正、值域规范化等预处理,使其能够满足区

域地形分析的需要。该数据的特点在于既能反映我

国地形的宏观特征,又具有较高的采样精度。3地貌类型划分原理与方法3.1地貌类型识别原理地形因子是描述地貌形态特征的量化指标。由于相同地貌类型实体具有最大的相似性,最小的差异性;不同地貌类型实体具有最小的相似性和最大的差异性。因此从相同地貌类型所提取的同种地形因子,其值也更为接近,而从不同类型的地貌实体提取的地形因子则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相似性和差异性即是地貌形态类型划分的依据。假设表示的地面特征有n个地形因子,将每个

地形因子看作单波段,则地面上的点(i,j)

在每个波段上的归一化值可以构成一个矢量X=(x1,x2∧,xn)T,

X称作该点的特征值,

包含X的n维空间称为特征空间,这样地面上的点便可用n维特征空间中的一

系列点来表示。通常情况下,同一类地貌实体其同

种地形因子的值较接近,在特征空间上的对应点就

较为集中于该类中心附近。而多种地貌类型在特征

空间就形成多个点集,地貌类型划分等价于在特征

空间中找到若干条曲线或若干个曲面将特征空间

中的点集分开。因此,地貌类型划分的核心就是确

定判别函数和相应的判别准则。

常用的判别函数很多,本文采用Bayesian最大

似然法进行监督分类。它是求出各点对于各类别的

似然度(likelihood),然后将该点分到似然度最大的

类别中。可表示为公式(1)

P(wi/X)=P(wi)P(X/wi)

mi=1"P(X/wi

)P(wi)

(1)P(wi/X)为X属于wi的概率,

也称后验概率。P(wi)为先验概率,也就是在被分类的图像中类别wi出现的

概率。P(X/wi)为似然度,指当观测到像元数据x时,

它是从分类类别k中得到的(后验)概率。从式(1)中可以看出分母与类别wi无关,因此作判别时可将P(X)去掉。应用最大可能性判别规则,再加上贝氏(Bayesian)的使平均损失最小的原则,都表明gi(x)=P(X/wi)P(wi)i=1,2,……,m

(2)是一组理想的判别函数。判别规则为:若P(wi)P(x/

wi)≥P(wj)P(x/wj),

则x∈wi。在地貌形态划分中,其实质是计算地面上的点与各地貌类型的相似程度,相

似程度最大的类,即为该点所属地貌类型。

3.2地形因子选取及地貌分类方法

在一定空间尺度下,参与分类的地形因子能否

准确反映研究区域的地形特征,是地貌形态分类的

关键,其流程见图1。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我国宏观地貌形态类型的

自动划分,因此选择宏观地形因子作为地貌形态类

型划分的指标。研究中选取地形起伏度、地表切割

度、高程变异系数、地表粗糙度、平均高程、平均坡

度6个宏观地形因子。各因子的提取均采用GIS窗

口分析,窗口大小为13×13的矩形

(在DEM栅格分辨率为500m的空间尺度下)。各因子提取结果如表

2、图版Ⅲ彩图2所示。图1地貌类型划分技术流程图Fig.1Classificationprocedure3.3数据预处理海拔高度是地貌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参考“1∶400万中国及其毗邻地区地貌图”中地貌类型的海拔高度分级,将该层面0 ̄500m、500 ̄800m、800 ̄2000m、2000 ̄3000m、3000 ̄5500m、5500 ̄8848m各高程段分别乘以权重1 ̄6,使高差增大以便于图像

9??

地球信息科学2007年分类。

为避免量纲不同对分类结果产生影响,按公式

(3)对上述地形因子进行标准化处理。

x'i,j=xi,j-xminxmax-xmin

×255(3)式(3)中,x为栅格元的属性值;i,j为行列号;x'i,j为

标准化后栅格元值。

将标准化后的各因子作为单波段图像,按平均

高程、起伏度、切割度、粗糙度、高程变异系数、平均

坡度的顺序分别放入6个通道中,组合成多波段图

像。计算组合图像各波段之间的协方差、相关系数,以检查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为图像处理及分类的细化提供有用的信息。由表3、表4、表5可知,波段1、2、3、6(平均高程、起伏度、切割度、平均坡度)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即所反映的地貌形态信息具有较大的重叠。由于最大似然法要求各波段相互独立,且为了用较少的数据得到较多的信息,实验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消除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变换后的主成分为3个,各主分量的协方差、相关矩阵如表6、表7所示。结果表明,主成分变换后各分量之间的相关性显著降低,满足分类要求。

10??

4期刘爱利等:中国地貌基本形态DEM的自动划分研究3.4地貌类型的自动划分

依据“1∶400万中国及其毗邻地区地貌图”

,将我国基本地貌形态类型分为7类:平原、丘陵、低

山、低中山、高中山、高山、极高山。先采用ISODATA(IterativeSelf-OrganizingDataTechnique,即重复自组织数据分析技术)算法进行非监督分类,再选择典型样区进行训练(以“1∶400万中国及其毗邻地区地貌图”为标准),在原始图像每一种类

11??

地球信息科学2007年

别的典型样区内各选取80 ̄100个训练样本,采用Bayesian最大似然法作监督分类。根据统计测量法中的可能性矩阵(ContingencyMatrix)对训练样本进行评价,分类模板误差矩阵如表8所示,其中,正确率均大于85%,表明分类模板是可行的,地貌分类结果见图版Ⅲ彩图3。

3.5结果精度分析

以“1∶400万中国及其毗邻地区地貌图”为标准,通过分层采样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精度评估,误差矩阵如表9所示。其中,高山地貌的制图精度最高,表示相对于在高山地区获得的实际资料中的任意一个随机样本,分类图上同一地点的分类结果与其相一致的条件概率(为87.10%)最高。用户精度最高的是极高山地貌,表示从极高山的分类结果中任取一个随机样本,其与地面实际类型相同的条件概率(为100%)最高。而低山地貌的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在所有地貌类型中都是最低的。说明相对于其他地貌类型,低山地貌的形态特征最不明显,容易与丘陵、低中山地貌混淆。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达到76.33%,表明对每一个随机样本,所分类的结果与地面所对应区域的实际类型相一致的概率。

实际中地貌类型区的边界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边界上点的像元亮度值并不显著的接近任何一

类,其在多数分类过程中都容易引起分类错误。如表9所示,在300个随机采样点中,未被正确归类的有71个点,经过分析其中56个点都分布在各地貌类型区的边界上。此外,参考点的分类是以“1∶400万中国及其毗邻地区地貌图”地貌分类体系为基础,建立在对单个栅格严格分类的基础之上。本研究则是综合了多种地形因子,根据点与各地貌类型相似程度的大小来判断其类型归属,因此,在判断类型模糊的地貌实体时更为合理。

4结论

(1)我国1∶100万比例尺DEM在宏观地貌分类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应用潜力。

(2)该DEM所提取的宏观地形因子能有效地反映我国地貌的基本特征。试验中多种地形指标的综合应用克服了传统地貌分类中地形信息单一的缺点,丰富了地貌实体形态的量化描述,为地貌形态分类提供了可靠依据。

(3)根据数据的统计特征,采用数学方法进行分类,避免了传统分类法中仅凭对概念的理解划分形态类型时的混乱,而且相对于一般DEM地貌分类法将分类建立在对单个栅格简单判断的基础上,更为合理地解决了类型模糊的形态实体的归类问题;采用ISODATA非监督分类法与Bayesian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法,能有效地实现我国地貌基本形态类型的定量化、自动化划分。与传统地貌分类相比,工作量小,时间短。显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苏时雨,李钜章.地貌制图.北京:测绘出版社,1999.

12??

4期刘爱利等:中国地貌基本形态DEM的自动划分研究

[2]PABurrough,PFM.vanGaans,RAMacMillan.High-resolutionlandformclassificationusingfuzzyk-means.

FuzzySetsandSystems,2000,(113):37 ̄52.

[3]RAMacMillan,RKeithJones,DavidH.McNabb.Defin-ingahierarchyofspatialentitiesforenvironmentalanaly-sisandmodelingusingdigitalelevationmodels(DEMs).Computers,EnvironmentandUrbanSystems.2004,(28):175 ̄200.

[4]RAMacMillan,WWPettapiece,SCNolanetal.AgenericprocedureforautomaticallysegmentinglandformsintolandformelementsusingDEMs,heuristicrulesandfuzzylogic.FuzzySetsandSystems.2000,(113):81 ̄109.[5]DJPennock,DWAnderson,EDeJong.LandscapechangesinindicatorsofsoilqualityduetoultivationinSaskatchewan,Canada.Geoderma,1994,(64):1 ̄19.[6]DJPennock,BJZebarth,EDeJong.Landformclassifica-tionandsoildistributioninhummockyterrain,Saskatchewan,Canada.Geoderma,1987,(40):297 ̄315.[7]PhilipTGiles,StevenEFranklin.Anautomatedapproachtotheclassificationoftheslopeunitsusingdigitaldata.Geomorphology,1998,(21)∶251 ̄264.

[8]JWood.Thegeomorphologicalcharacterizationofdigitalelevationmodels.Ph.D.Thesis,1996.

[9]中国地貌图编辑委员会.中国地貌纲要.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3.

[10]BJIrwin,SJVentura,BKSlater.Fuzzyandisodataclas-sificationoflandformelementsfromdigitalterraindatainPleasantValley,Wisconsin.Geoderma,1997,(77):137 ̄154.

[11]李钜章.中国地貌基本形态划分的探讨.地理研究,1987,6(2):32 ̄39.

[12]ABMcBratney,IOAOdeh.Applicationoffuzzysetsinsoilscience:fuzzylogic,fuzzymeasurementsandfuzzyde-cisions.In:DeGruijterJJ,McBratneyAB,McSweeneyK(eds.).FuzzySetsinSoilScience.Geoderma,1997,(77):85 ̄113.

[13]AyodeleOluwatomiAdediran,IssaakParcharidis,MaurizioPoscolierietal.Computer-assisteddiscriminationofmor-phologicalunitsonnorth-centralCrete(Greece)byapply-

ingmultivariatestatisticstolocalreliefgradients.Geomor-phology,2004,(58):357 ̄370.

[14]AndreaBolongaro-Crevenna,VicenteTorres-Rodriguez,ValentinoSoranietal.Geomorphometricanalysisforchar-acterizinglandformsinMorelosState,Mexico.Geomor-phology,2005,(67):407 ̄422.

[15]PeterA.Burrough,JohnP.Wilson,PaulineF.M.vanGaansetal.Fuzzyk-meansclassificationoftopo-climaticdataasanaidtoforestmappingintheGreatYellowstoneArea,USA.LandscapeEcology,2001,(16):523 ̄546.[16]GChMiliaresis,DPArgialas.Quantitativerepresentationofmountainobjectsextractedfromtheglobaldigitalele-vationmodel(GTOPO30).Int.J.RemoteSensing,2002,23(5):949 ̄964.

[17]DanielG.Brown,DavidP.Lusch,KennethADuda.Su-pervisedclassificationoftypesofglaciatedlandscapesus-ingdigitalelevationdata.Geomorphology,1998,(21)∶233 ̄250.

[18]JochenSchmidt,AllanHewitt.Fuzzylandelementclassifi-cationfromDTMsbasedongeometryandterrainposition.Geoderma,2004,(121)∶243 ̄256.

[19]刘勇,王义祥,潘保田.夷平面的三维显示与定量分析方法初探.地理研究,1999,18(4):391 ̄399.

[20]HenglT,RossiterDG.Supervisedlandformclassificationtoenhanceandreplacephoto-interpretationinsemi-de-tailedsoilsurvey.SoilScienceSocietyofAmericaJournal,2003,(67):1810 ̄1822.

[21]ArgialasDemetre,TzotsosAngelos.Geomorphologicalfea-tureextractionfromadigitalelevationmodelthroughfuzzyknowledge-basedclassification.In:RemoteSensingforEnvironmentalMonitoring,GISApplications,andGeologyII,2003,516 ̄527.

[22]ILFonseca.Theimpactofdatanormalisationonunsuper-visedcontinuousclassificationoflandforms.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Symposium,2003.IGARSS’03.Pro-ceedings.2003IEEEInternational.2003,(6):3426 ̄3428.

13

??

地球信息科学2007年

DEMBasedAuto-classificationofChineseLandform

LIUAili,TANGGuoan

(JiangsuProvincialVirtualGeographicEnvironmentLaboratory,NanjingNormalUniversity,Nanjing210097,China)

Abstract:AnautomatedapproachwasdevelopedinterrainclassificationusingtheglobalDEMswith1×1km2gridcellsbutahighsamplingaccuracyfortheirelevationdatabasedonlarge-scaletopographicmaps.Foryears,thepracticalityandexplicabilityoftheDEMsareperplexingallthewhileinGISapplications.Inthisre-search,amethodologywasimplementedasatwo-stepprocess.Firstly,sixglobalreliefvariableswerederived,i.e.,reliefamplitude,surfaceincision,elevationvariancecoefficient,surfaceroughness,meanslopeandmeanel-evation.Secondly,ISODATAunsupervisedclassificationandtheBayesiantechniqueofMaximumLikelihoodsu-pervisedclassificationwereappliedtogeneratesevenbasicreliefformsofChina.Theexperimentrevealedthat1∶1,000,000DEMofChinawasofpracticalsignificanceandpotentialinmacroscopiclandformclassification;thederivedterrainvariablesofChinacontainedsufficientphysiographicinformationwhichprovidesessentialbasisfortheautomaticterrainclassification.Theapproachpermittedaquickandautomaticestimationofthespatialdistributionofmorphologicallyhomogeneousterrainunitscomparedtothetraditionalclassificationmethodolo-gies.Finally,themethodologyshowedmoreobjectivethangeneralDEMclassificationtechniquesowingtothemathematicmethodologyusedandabundantquantitativereliefdataobtainedinthestudy.Apparentlythistech-niquerepresentsasplendidsignificanceandappliedforegroundnotonlyintheclassificationofreliefformsbutalsoinconsummatingthetheoryandmethodologyofDEMsbaseddigitalterrainanalysis.

Keywords:DEM;geomorphology;classification;China

14??

中国丹霞地貌的分布及成因分析

中国丹霞地貌的分布及成因分析 【分布】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中国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可分为西北部高寒干旱山地型丹霞,西南部湿润―高原―山地―峡谷型丹霞以及东南部湿润低海拔峰丛―峰林型丹霞。中国丹霞又以广东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福建泰宁风景区、福建武夷山、连城、泰宁、永安,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鹰潭、弋阳、上饶、瑞金、宁都,青海坎布拉、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名称来源)、坪石镇金鸡岭、南雄县苍石寨、平远县南台石和五指石,浙江永康、新昌,广西桂平的白石山、容县的都峤山,四川江油的窦山、重庆綦江的老山、灌县的青城山,陕西凤县的赤龙山以及承德等地,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北京时间2010年8月2日05:03分,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当地时间2010年8月1日18:03分)召开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广东丹霞山为首申报的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的第8项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是一个系列提名的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包括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等6个省的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此次全部被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介绍】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

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粤北地区韶关市内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中国丹霞地貌以赤壁丹崖著称于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新增自然遗产之一。这个新增自然遗产拥有包括天然柱、塔、溪谷、峡谷和瀑布在内的一系列侵蚀地貌。世界遗产网站表示,这里的常绿森林生活着很多动植物,其中有400种被列为珍 稀或濒危物种。 【地貌特点】 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物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形成原因】 红层地貌中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水平构造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近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我国地貌的主要形态

我国地貌的主要形态 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叫地形。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力地质作用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陆分布的轮廊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的地域配置,决定了地貌的构造格架。而外营力(流水、风力、太阳辐射能、大气和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地质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对地壳表层物质不断进行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从而形成了现代地面的各种形态,如陆地上的山地、平原、河谷、沙丘,海底的大陆架、大陆坡、深海平原、海底山脉等。根据地表形态规模的大小,有全球地貌,有巨地貌,有大地貌、中地貌、小地貌和微地貌之分。大陆与洋盆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地貌单元,较小的地貌形态如有在流水和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沙垄和沙波等。地貌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对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 在特定的地质基础与新构造运动等内力因素,以及复杂多变的气候、水文、生物等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地貌轮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下降;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脉纵横,呈定向排列并交织成网格状。按地貌形态分类,我国民族地区的陆地也和全国一样,分为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 1、山地 我国是个山地众多的国家,其中民族地区占有我国山地的大部分。山地按其走向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北的一列是天山──阴山,大致位于北纬40°─43°之间,几乎都在民族地区境内。天山山脉是位于亚洲中部的巨大山脉,全长2500公里,西段在前苏联境内,东段横亘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部,长约1500公里,南北宽250─300公里。天山向东延续,与河西走廊北侧的北山(合黎山、龙首山)相连,再向东延至内蒙古中部即为阴山山脉。 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秦岭,大致位于北纬32.5°──35°之间。昆仑山位于民族地区,西起帕米尔,东止四川盆地的西北缘,由西而东横贯青藏高原,长约2500公里。昆仑山东段的一条支脉积石山继续东延与秦岭山脉相接,经陕西南部,东止于淮阳山,但秦岭的分布范围已不属民族地区。 最南的一列是南岭,位于北纬24°──25.5°。南岭又叫五岭,包括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东西绵延1000多公里。在这五岭

全国城市等级的划分

全国城市等级的划分

关于全国城市等级的划分 城市等级划分 一级城市北京、天津、沈阳、青岛、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广州、深圳、重庆、成都、西安、郑州、福州 二级城市石家庄、长春、呼和浩特、太原、合肥、无锡、苏州、宁波、厦门、南昌、长沙、珠海、海口、南宁、贵阳、昆明、拉萨、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济南、大连、哈尔滨 三级城市河北省:保定秦皇岛唐山邯郸邢台沧州承德廊坊衡水张家口 山西省:大同阳泉长治临汾晋中运城晋城忻州朔州吕梁 蒙古省:呼伦贝尔包头赤峰乌海通辽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巴彦淖尔 辽宁省:盘锦鞍山抚顺本溪铁岭锦州丹东辽阳葫芦岛阜新朝阳营口 吉林省:吉林通化白城四平辽源松原白山 黑龙江:伊春牡丹江大庆鸡西鹤岗绥化市双鸭山七台河佳木斯黑河齐齐哈尔 江苏省:常州扬州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镇江南通泰州 浙江省:绍兴温州湖州嘉兴台州金华舟山衢州丽水 安徽省:芜湖亳州马鞍山池州淮南淮北蚌埠巢湖安庆宿州宣城滁州黄山六安阜阳铜陵 福建省:泉州漳州南平三明龙岩莆田宁德 江西省:赣州景德镇九江萍乡新余抚州宜春上饶鹰潭吉安 山东省:潍坊淄博威海枣庄泰安临沂东营济宁烟台菏泽日照德州聊城滨州莱芜 河南省:洛阳焦作商丘信阳新乡安阳开封漯河南阳鹤壁平顶山濮阳许昌周口三门峡驻马店湖北省:荆门咸宁襄樊荆州黄石宜昌随州鄂州孝感黄冈十堰 湖南省:郴州娄底衡阳株洲湘潭岳阳常德邵阳益阳永州张家界怀化 广东省:江门佛山汕头湛江韶关中山茂名肇庆阳江惠州潮州揭阳清远河源东莞汕尾云浮广西省:贺州柳州桂林梧州北海玉林钦州百色防城港贵港河池崇左来宾 海南省:三亚 四川省:乐山雅安广安南充自贡泸州内江宜宾广元达州资阳绵阳眉山巴中攀枝花遂宁德阳贵州省:安顺遵义六盘水 云南省:玉溪大理曲靖昭通保山丽江临沧 陕西省:咸阳榆林宝鸡铜川渭南汉中安康商洛延安 甘肃省:白银武威金昌平凉张掖嘉峪关酒泉庆阳定西陇南天水 宁夏省:固原青铜峡石嘴山中卫 新疆:克拉玛依 四级城市河北省:辛集涿州高碑店任丘定州南宫晋州迁安霸州黄骅遵化沙河三河藁城武安河间鹿泉安国深州冀州新乐泊头 山西省:孝义古交侯马高平霍州介休河津永济汾阳原平潞城 内蒙古:乌兰浩特锡林浩特牙克石额尔古纳霍林郭勒二连浩特扎兰屯丰镇阿尔山临河根河满洲里辽宁省:大石桥海城北票盖州凤城庄河凌源开原瓦房店普兰店新民兴城东港北宁凌海灯塔调兵山 吉林省:双辽集安延吉公主岭九台桦甸榆树蛟河磐石大安德惠洮南龙井珲春梅河口舒兰和龙临江图们敦化 黑龙江省:富锦铁力绥芬河海林北安阿城尚志五常安达双城海伦虎林密山宁安讷河穆棱同江肇东五大连池 江苏省:东台江阴常熟通州海门邳州溧阳泰兴如皋昆山宜兴兴化张家港启东江都丹阳吴江靖江扬中大丰新沂仪征太仓姜堰高邮金坛句容 浙江省:温岭永康瑞安余姚慈溪义乌临海上虞诸暨海宁桐乡兰溪乐清龙泉建德富阳平湖东阳嵊州奉化临安江山 安徽省:明光天长宁国界首桐城

中国地貌特征

中国地貌特征 思路: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层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成为我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 一、地势总体变化(最直观): 西高东低,举例说明——最西端咯喇昆仑山脉均高6000米,祁连山均高为4000 米,秦岭山脉2000-3000米之间,向东到华北平原平均海拔不到50米,充分体现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变化特征。 地势变化特征:我国地势由西向东下降呈阶梯状、跳跃式下降的特征,由两组山脉构成的地貌界限,把我国陆地划分为三级阶梯。 第一级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第二级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 二、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具体组成) 五大基本地貌类型在我国具有大面积分布 其中 山地33%,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青藏高原分布密集。 高原26%,主要有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我国最大,世界最高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起伏和缓,开阔坦荡,海拔1000-1400米; 黄土高原我国第三大高原,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海拔在1500-2000米。 云贵高原我国第四大高原,地面崎岖不平,喀斯特地貌发育,海拔1-2千米。盆地19%,主要分布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中国第一大内陆盆地,分布有达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第二大盆地,位于新疆北部,半封闭内陆型盆地,操场辽阔,畜 牧业发达。 柴达木盆地,青海省北部,是典型的断陷构造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巨型内 陆盆地。各种矿产资源丰富。 四川盆地,面积较柴达木盆地稍大,相差不大,位于四川省东部,典型的构 造盆地,沉积有大量的紫红色砂页岩,有“红(紫)色盆地”之 称。

我国地貌旅游资源

我国地貌旅游资源 地貌指的是地表起伏的形态,也称为地形。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各种地表形态,就是地貌旅游资源。地球表面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只有29%的面积是陆地。因此地球表面的地貌分为海洋地貌和陆地地貌两大类。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地貌旅游资源基本上是陆地地貌。 根据形态结构,地貌划分五大地貌类型: (1)、平原一般是指海拔高度在200米以下,内部相对高差在50米以下的地形区。平原给人以平阔畅达的美感,一些河流冲积平原又往往是人类从远古以来的主要栖息地,不仅其自然风光美丽,而且人文景观荟萃,城乡繁荣发展,因此多具较好的旅游价值。 (2)、高原通常把海拔超过500米(在我国通常超过1000米),面积较大、地面起伏平坦的地区称为高原。高原以其高亢、辽远的空间美感,以及特殊的高原气候、自然环境和民俗特征,给人带来特殊的体验和神秘感,由此具有观光、休养、考察、探险等多种旅游价值。 (3)、山地通常把海拔超过500米,坡度较陡的地形称为山地。山地是五大基本地貌中最富有多样性造型的自然景观资源,雄、奇、险、秀、幽及其组合变化,是山地景观地貌的主要审美特征。 (4)、丘陵通常把海拔高度低于500米,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坡度较缓的地形称为丘陵。丘陵起伏比山地和缓,但两者难以截然分开。因此丘陵部分地具有山地的旅游价值,同时有可能具有更丰富的人文景观。丘陵也容易被开发成果园和茶园,发展观光农业条件最好。 (5)、盆地四周高中间低,相对高差一般在500米以上的地貌类型。盆地往往是众水汇集之地,多具有与冲积平原相类似的旅游价值。四川盆地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按照地貌的不同成因,又可把地貌分成岩溶地貌、熔岩地貌、丹霞地貌、花岗岩地貌、流纹岩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等等。 花岗岩地貌 (一)、成因与分布花岗岩是地表最常见的酸性侵入岩。我国众多的名山景观中,由花岗岩所构成的景观为数最多。泰山、黄山、华山、衡山、九华山、崂山、千山、天台山等都是由花岗岩构成的名山。 (二)、花岗岩地貌景观的突出特点1、主峰突出花岗岩地貌节理发育,经过抬升作用,可形成高大挺拔的山体,使主峰十分明显。2、象形石峰花岗岩因为十分坚硬,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表面多呈“球状风化”,形成浑圆的“石蛋”,或其他各种惟妙惟肖的象形石峰。像黄山的怪石就是黄山“四绝”之一。3、危崖峭壁花岗岩山地岩体垂直节理发育,经流水切割侵蚀或风化崩塌作用,常出现大面积的危崖峭壁,峰林深壑。4、雄伟险峻主峰高大挺拔,周围群峰簇拥,各种奇妙的石蛋和象形石峰,共同构成花岗岩地貌的最直观印象,就是它们的雄伟险峻。像我国自古就有“泰山天下雄”、“华山天下险”之说,就是这个道理。 流纹岩地貌 (一)、成因与分布流纹岩是酸性喷出岩。我国流纹岩山地以浙江省为最多,著名的有雁荡山、天台山、会稽山以及西湖附近的宝石山等。 (二)、流纹岩地貌的特点1、流纹状构造流纹岩作为酸性喷出岩,在其流出地表后的冷凝成岩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不同颜色流纹状构造。2、变幻造型流纹岩岩体多节理和裂隙,经过构造上升,河流下切,重力崩塌,常常造成造型奇特的微地貌。像奇峰、异洞、幽谷、峭壁、石柱和石礅等。这些造型不仅丰富逼真,而且同一景物从不同时间、不同角度观看,还会步移景换,呈现多种不同的形态特征。比如浙江雁荡山的著名造型峰岩灵峰,在不同时间不同角度,可变幻成双手相合、雄鹰展翅、夫妻幽会等形象,因此又有合掌峰、雄鹰峰和夫妻峰等名称。

中国地貌特征

中国地貌特征 软件二班 欢欢

摘要: 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外力共同作用下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层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成为我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本文讲述了中国地貌特点及分类,人口分布、城市选址、农业发展等经济建设与地貌分布间的关系。以及民族地区地貌与全国地貌的异同,同时介绍了几个世界著名地貌以及它们的特征分布。 关键词:中国地貌基本特征,地貌形态,经济建设,著名地貌 一、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1、类型复杂多样 有被力推移而高高抬升的高原和山地,也有被挠曲下降的低洼的盆地和平原,还有起伏和缓的丘陵。如横断山脉的许多山峰海拔超过5000──6000米,一般也在4000米左右。又如天山山脉东段的吐鲁番盆地,盆地最低部分的艾丁湖面海拔─155米,是全国最低的洼地。广西、和东部出露大面积的碳酸盐类岩石,面积约占全国同类岩石的42%。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岩溶作用强烈,发育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边缘的民族地区,西起湟水流域,经六盘山麓、鄂尔多斯高原,东止西辽河流域的广大围,堆积的黄土经流水作用,侵蚀发育了现代的各种黄土地貌。在长白山、大岭、高原东部以及滇东、黔西、桂西有广泛的玄武岩喷发,形成熔岩地貌。如长白山峰顶的天池就是一个火口湖;在黔东南、桂中、桂西北和桂东南发育了红层丘陵,滇中发育了红层高原,滇南发育了红层山地。中国大陆民族地区的省级行政单位多居陆,远离海洋,但广西壮族自治

区濒临南海,曲折的海岸线长达1500公里,著名的海湾有湾,湾淤泥质海滩为红树林海岸。 2、山地高原广泛分布 民族地区大约93.5% 的面积位于中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上。全国主要的极高山(海拔5000米以上)、高山(海拔3500─5000米)出现在西部的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的面积230万平方公里,占民族地区面积的36.8%,在青藏高原上,位于中尼边界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第二级阶梯上的民族地区,面积350多万平方公里,占民族地区面积的56.7%。这里集中了全国岭以外的主要。第二级阶梯海拔大都在1500米以上。除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外,高原、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部分都在第二级阶梯上的民族地区;全国的四大盆地除海拔较低、面积较小的盆地外,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也都在第二级阶梯上的民族地区。 3、平原狭小分布零散 第三级阶梯上民族地区的平原,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占民族地区总面积的1.7%。这些平原之中,除东部有较大面积的平原外,其他民族地区主要是分布零散的狭小平原,而且多属海拔200─500米的平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境众多的小平原,面积共约3.16万平方公里,最大的平原是─桂平的郁江河谷冲积平原,面积仅6400平方公里。一般平原的面积为300─600平方公里,海拔200─500米,相互间被山地丘陵分隔开。群山起伏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图们江、江穿流于众山之间,在、、等河谷盆地,形成海拔200─500米的狭小河流冲积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为东北平原,面积35万平方公里,其次为华北平原,再者为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的地形》教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山东省诸城市辛兴初中孔令刚 【学习目标】 1、读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点,能说出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 2、记住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及其分布;认识山脉是地形的“骨架”。 3、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的特点以及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能在中国地形图上准确找出并填注主要地形区,了解其主要特征。 【导入新课】 在第一章里,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与民族,对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划及中国的人口分布、人口问题、民族情况等都有了了解,那么中国的地形地貌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第一节。 【自学提纲】 一、地势西高东低 1、交流展示 学习提示:读P20页图2-1,归结并交流下面问题: (1)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我国地势可分为几级阶梯?每级阶梯的平均海拔高度大约是多少米? (3)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别位于哪一级阶梯上? 2、小组探究 学习提示:结合P20图2-1与P21图2-2及P23图2-9,分组讨论探究下列问题: (1)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沿着山、山、山一线。 (2)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沿着山、山、山、山一线。 (3)第一阶梯的主要地形区有高原与盆地。 (4)第二阶梯的主要地形区有三大高原:、、与三大 盆地:、、等。 (5)第三阶梯的主要地形区有三大平原:、、与三大 丘陵:、、等。 (4)第四阶梯是大陆架,主要包括渤海与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及南海的一部分。 3、拓展练习 学习提示:阅读下列材料,分组探究问题: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使得我国的江河大多自西向东流淌。这些大江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加强了内地与沿海的朕系。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大多建设在这些地带。此外,西高东低的地势还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可以说西高东低的地势是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一大优势。 问:我国西高东低、阶梯状的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有什么影响?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及形成因素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及形成因素 (一)地貌的基本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层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成为我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 青藏高原雄踞我国西部,海拔平均达4000—5000米,是我国最高的一级地形阶梯。高原周围耸立着一系列高大的山脉,南侧是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海拔平均在6000米以上,超过8000米的高峰有7座,以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著称。北侧有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分布,东边有岷山和横断山等排列,地势以巨大落差降低与第二级地形阶梯相接。 高原内部分布着一系列近东西走向或北西-南东走向的山脉,海拔均在5000—6000米以上,主要有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在这些山脉之间,分布着地表起伏平缓、面积广阔的高原和盆地,并有星罗棋布的湖泊,高原边缘地带为长江、黄河等亚洲著名的大河发源地。山巅白雪皑皑,高原上牧草如茵,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青藏高原外缘以北、以东,地势显著降低,东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界,构成我国第二级地形阶梯,主要由广阔的高原和盆地组成,其间也分布着一系列高大山地。与青藏高原西北部毗邻的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海拔1000米左右;再往北是准噶尔盆地;海拔多在500米左右;两大盆地之间耸立着东西走向的天山山地,海拔4000—5000米,部分山峰高逾6000米,山地内部还分布许多断陷盆地。高原东北侧与祁连山北麓相接的是河西走廊和阿拉善高原,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这些盆地和高原由于深居内陆,干燥少雨,盆地中戈壁、沙漠广布;河渠沿线,绿洲农业,断续分布,高山之颠,冰雪晶莹。青藏高原东缘以东的第二级地形阶梯上,自北而南分布着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海拔1000—2000米不等,由于地表组成物质和内、外营力的不同,使地表形态差别极为显著,有的地势起伏和缓,牧草丛生,有的荒漠广布,沙丘累累;有的沟壑纵横,梁、峁遍布;有的坝子众多,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高原上的山地很多,如阴山、六盘山、吕梁山、秦岭、大巴山、大娄山、武陵山、苗岭等,海拔大多在1500-2500米之间,少数高峰达3000米以上。四川盆地海拔较低,大部分在500米以下。 在第二级地形阶梯边缘的大兴安岭至雪峰山一线以东,是第三级地形阶梯,主要以平原、丘陵和低山地貌为主。自北而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多在200米以下,这里地势低平,沃野千里,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基地和人口、城镇、村落密集,工业基础雄厚,交通方便的经济区。长江以南为低山丘陵,广大地区海拔不超过500米,地面起伏不平,平坦的河谷平原、盆地与低缓的丘陵、低矮断续相连的低山交错分布。在这些平原、低

山东地貌概述

山东地貌概述 崔巍(山东省潍坊市)一、基本概况 (一)地理位臵:山东,古代为齐鲁之地,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省会设在济南。陆地南北最长约420公里,东西最宽约700余公里,陆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居全国第十九位。西部连接内陆,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津与渤海湾,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则临靠较宽阔的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近年来山东亦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二)自然环境:山东是我国10个沿海省市之一,地处黄河下游,大

致介于北纬34°22′52″至38°15′02″(岛屿达38°23′N),东经114°19′53″至122°43′之间。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计跨纬度3°52′10″、经度8°23′07″,这使得山东自然地理的东西差异远比南北差异明显。山东半岛的东南部为沂蒙山地丘陵,水文属于淮河水系(沂河),而山东半岛西北部为华北平原,水系属于黄河水系(徒骇河),造成两地自然环境不同,山东半岛的东南部为海洋性较强的温带季风气候,西北部为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季风气候。总体来说,山东省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冬季多偏北风,寒冷干燥;春季天气多变,干旱少雨多风沙;秋季天气晴爽,冷暖适中。 (三)地貌特征:山东省的地貌基本特征,一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水系呈放射状。全省地势以泰鲁沂山地为中心,海拔高度向四周逐渐降低。泰山、鲁山、沂山共同组成鲁中地的主体,构成山东省中部一条东西向的分岭。东部及南部为起伏和缓的低山丘陵,北部及西部为坦荡的平原,呈弧形围绕在山地丘陵的外围。全省地势中南部凸起;东部地势稍低,缓丘起伏;西北部地势低平,黄河、大运河穿行其间,9/10的地面在海拔50米以下。由历史上形成的黄河冲积扇、泛滥平原和近代黄河三角洲组成的平原呈弧形环抱于中南部山地的西、北两侧。在山麓冲积平原和黄河冲积平原之间为低洼地带,形成带状湖群。众多的山间盆地和山间平原散布于低山丘陵之间,海拔高度都在200米以下。山东海岸北依渤海、东及东南濒临黄海,除黄河三角洲与莱州湾沿岸为淤泥质海岸以外,大部分海岸为岩石的侵蚀海岸,海岸曲折,多港湾、岛屿。

中国自然地理

中国自然地理 一、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1.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 2.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很大比重。 3.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 4.人类活动使自然界发生深刻的变化。 二、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逐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这是中国地貌中轮廓的显著特征。 2.山脉众多,起伏显著。 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一)、四大高原。 ①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喜马拉雅山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之间以及岷山- 邛崃山-锦屏山以西的大网格之中,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 ②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地形面上。内蒙古高原,偏处北部内陆,气候干燥少雨,流水作用弱,地表坦荡开阔,地形起伏和缓,是中国高原形态表现明显,高原面保存比较完整的高原。 ③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向南与秦岭山脉之间为黄土高原,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地形面上。在第四纪冰期干寒气候条件下,黄土沉积旺盛,新城区是文明的黄土高原,学生见冰期气候转向,温湿,质地疏松的黄土金流水,强烈侵蚀是高原大部分地区沟壑纵横、梁峁遍布。 ④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分布在第二阶梯地形面上,石灰岩分布广泛,气候暖湿,

除滇中、滇东和黔西北尚保存着起伏较为和缓的高原面以外,大部分地区被长江、珠江及元江等河流分割成崎岖不平的地表,石灰岩分布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好。 (二)、四大盆地。 ①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为2600到3100米,盆地四周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所环抱,构造上属东昆仑褶皱系中的柴达木拗陷,面积约25.5×10的四次方,平方千米。为中国第三大盆地,盆地气候干燥,分布着许多盐湖和盐沼,盐矿资源品种繁多,储量丰富;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有金属资源和油气资源等也都非常丰富。盆地日照长,光能资源丰富,作物单产高;河流沿岸,牧草肥美,畜牧业也占有重要地位,有聚宝盆之称。 ②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积为53×10的4次方,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盆地,由于身处内陆腹地,又加高山环抱,地形封闭,气候极端干旱,其植被稀疏,干燥剥蚀和风蚀风积作用显著,分布着中国最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从盆地边缘到盆地内部地表组成物质和地貌形态呈环带状排列。环盆的边缘,受两侧高山冰雪融水滋润,分布着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沃野绿洲,其自古以来就是联系丝绸之路的重要通衢。 ③准噶尔盆地: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面积约38×10的四次方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盆地中分布着中国面积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因盆地西部山地不高,又有很多缺口,属半封闭型盆地,降水稍多,植被较密,主要为固定、半固定沙丘,草场广阔,畜牧业发达。盆地南缘受天山冰雪融水浇灌,绿洲农业发达,城镇集中。 ④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以东、巫山以西,南北介于大娄山与大巴山

中国五大造型地貌

中国五大造型地貌 张家界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丹霞地貌”岱崮地貌 岱崮地貌 是沂蒙山区特有的 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 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 人们通常叫做“崮”。“崮” 的顶部平展开阔,峰巅 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 面坡度由陡到缓,远处 观望,像是戴着平顶帽 子的山头。“崮”的成因主 要是古生代寒武纪灰岩 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 和抬升运动,地壳切割 和抬升运动区经过浸 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动力作用,形成了现在外表呈圆形、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崮,多呈驼、帽、桌和鸡冠等形态。 张家界地貌 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是指张家界特有的,由产状近水平的巨厚层石英砂岩被几组地台型共轭垂直大型节理切穿,经后期地壳抬升,流水侵蚀切割后其周边形成悬崖峭壁的平台、方 山、峰墙、峰丛、 峰林、残林等一系 列地貌景观的总 称。 丹霞峰林,最 近似于砂岩峰林, 它千姿百态的奇 峰怪石是由红色 砂岩砾岩所成,以 其鲜艳的色调著 称。但因其岩石生 成的时代较新,固 结坚硬程度较差, 峰柱棱角易被磨 钝,大都缺少刚劲峥嵘的神态;科罗拉多峰林,发育于美国科罗拉多高原上的红石公园内和石拱公园内。它是由二叠纪红色砂岩构成。差别在于其砂岩为复矿砂岩,而非纯石英颗料,抵抗风化能力较弱,形成的峰林不及张家界砂岩峰林之神韵;喀斯特峰林,是由石灰岩受含有二氧化碳的地下水的溶蚀形成,如桂林,云南石林等。仅与峰林本身比较,其峰林的美丽壮观,仍不及具有千峰万壑、劲柱林立之壮丽的张家界;玄武岩峰林,是由喷出地面的岩浆冷凝体积收缩形成的,颜色为黑色,多形成六角形石柱。但因各部分的抗风化能力一般比较均匀,故所形成的石柱显得单调,缺乏砂岩石柱线条曲折,形态变幻的谐趣;土林,是由流

中国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

(三)中国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递减 燕山运动以来,中国地貌发育的趋势是西部隆起,东部沉降。特别是新生代喜山运动第二幕以来,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形成了一个以青藏高原为中心,藏北高原为核心的大山原,使中国位于欧亚大陆面向太平洋的东斜面上。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递减,并通过宽广的大陆架,把中国大陆和太平洋大洋盆地连接起来。早在20世纪30年代,李四光教授曾指出:中国地貌的显著特点是分成了几个巨大的台阶。中国自西向东倾斜的地形面,由东、西两列山岭所分隔,形成三级阶梯,并具有明显的地势优越性 2、二、地貌复杂多样,类型齐全 中国地貌具有形态各异、成因不同、类型齐全的特点。形态地貌类型,全国有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 3、山地面积广,地势高差大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根据约略的统计,全国的山区(包括各级山地,多山的高原和丘陵)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左右。我国的高原、盆地、甚至平原等地貌类型中,有的为山脉所环抱,有的为山丘所穿插。例如:青藏高原基本上是由雄伟高峻的大山脉所组成的大山原;四川盆地是一个丘陵性的盆地;云贵高原则更是峰峦重叠,万水千山的山地性高原。中国众多的山地,若以兰州——昆明划线,此线以西,绝大部分为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和海拔5000米以上的极高山;此线以东多为海拔500~2000米之间的中山和低山。台湾山脉,高峻挺拔,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达62座,玉山山脉主峰海拔高度达3950米,成为我国东部的最高峰。 4、山脉定向排列,地形分布呈网格状 遍布全国的大小山脉,其分布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按一定方向有规律地排列,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四、中国的生物资源 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2、自然保护区的类型:综合型、生物型、自然风景型、自然历史遗迹型 3、风景名胜区的概念 4、风景名胜区的类型:自然山川风景型、湖泊水域风景型、海滨风景型、森林风景型、石林溶洞瀑布风景型、历史古迹名胜型、历代宗教名胜型、革命历史纪念地型

中国三大岩性地貌

一、喀斯特(岩溶)地貌( karst landform ) 地表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受水的溶解而发生溶蚀、沉淀、崩塌、陷落、堆积等现象,而形成各种特殊的地貌——石林、石峰、石芽、溶斗、落水洞、地下河,以及奇异的龙潭,众多的湖泊等,这些现象总称喀斯特(因南斯拉夫西北部喀斯特高原最典型,故名)。我国的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四川等省、区都有分布,其中发育得最好、最美的石林当属昆明路南石林首屈一指。1966年,中国第2次喀斯特学术会议建议将“喀斯特地貌”改为“岩溶地貌”,故在中国又叫岩溶地貌。 二、 "雅丹地貌" 雅丹是地理学名词,汉语译为雅尔当,是维吾尔语“险峻的土丘”意。雅丹专指干燥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这种地质现象在新疆罗布泊东北发育很典型。距离新疆克拉玛依市不远的魔鬼城便是这种地貌类型。世界各地的不同荒漠,包括突厥斯坦荒漠和莫哈韦沙漠在内,都有雅丹地形。 三、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 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作用,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粤北地区韶关市内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四、熔岩地貌(lava landform )——喷溢岩浆岩或称火山岩 岩浆从地壳断裂溢出、沿地面流动冷却形成的各地形,总称熔岩地貌。在长白山、大岭、内蒙古高原东部以及滇东、黔西、桂西有广泛的玄武岩喷发,形成熔岩地貌。如熔岩丘、熔岩垅岗、熔岩盖、熔岩隧道和熔堰塞湖。中国著名的熔岩地貌是比较著名的如五大连池熔岩地貌。白头山峰顶的天池就是一个火口湖;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北部和中部散布着348座死火山;在黔东南、桂中、桂西北和桂东南发育了红层丘陵,滇中发育了红层高原,滇南发育了红层山地。熔岩丘熔岩流溢出地表冷却成的圆形或椭圆形丘。高几米到十几米,长几十米。地壳内熔岩流有较的静压力,常沿裂隙冲出地面,或在封闭熔岩壳下随大气泡的气体外溢、鼓胀形成熔岩丘。熔岩垅岗熔岩流沿地表流动冷却形成的长条形岗。较常见的是玄武岩六方柱状节理。 五、花岗岩地貌(granite landform)——侵入岩浆岩

16种常见地貌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16种常见地貌 1、丹霞地貌 由巨厚的红色砂岩、砾岩组成的方山、奇峰、峭壁、岩洞和石柱等特殊地貌的总称。岩石地貌类型之一。主要发育于侏罗纪到第三纪,产状水平或缓倾斜的红色陆相地层中。以中国广东省仁化县境内的丹霞山为典型。具顶平、坡陡、麓缓的形态特点。丹霞地貌的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它使部分红层变形,并将盆地抬升。红色地层沿着垂直节理受到流水、重力作用、风力作用等侵蚀,形成深沟、残峰、石墙、石柱、崩积锥以及石芽、溶洞、漏斗、石钟乳等地貌形态。主要山体呈方山状、堡垒状、宝塔状、单斜状峰群等。丹霞地貌区奇峰林立、景色瑰丽,旅游资源丰富,有的早已成为风景区,如丹霞山、金鸡岭、武夷山等。是研究、恢复红色盆地的古地理环境的最佳地区。 2、喀斯特地貌 karst landform 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地名,当地称为Kras,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 )。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③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总面积达 51×106 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0%。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较著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越南北部,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区,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澳大利亚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及牙买加等地。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91~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喀斯特可划分许多不同的类型。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此外,还有按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期等不同的划分等。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黄土和粘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 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该区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等喀斯特负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竖井、芽洞、天生桥等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研究在理论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喀斯特地区有许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也有大量有利于生产的因素可以开发利用。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元素和气体,有医疗价值。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各种沉积矿产较为丰富,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喀斯特地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3、海岸地貌 coastal landform

中国一二三线城市等级划分表

中国一二三线城市等级划分表 (中国一线城市、中国二线城市、中国三线城市) (中国第四线城市、中国第五线城市) 2014年最新中国城市等级划分表 2014年中国城市排名 一线城市(五个)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 二线城市(31个) 二线发达城市(8个): 杭州;南京;济南;重庆;青岛;大连;宁波;厦门; 二线中等发达城市(23个): 成都;武汉;哈尔滨;沈阳;西安;长春;长沙;福州;郑州;石家庄;苏州;佛山;东莞;无锡;烟台;太原;合肥; ◆南昌;南宁;昆明;温州;淄博;唐山(二线中等发达城市但经济水平较弱) 三线城市(61个) 乌鲁木齐;贵阳;海口;兰州;银川;西宁;呼和浩特;洛阳;邯郸;泉州;包头; 南通;大庆;徐州潍坊;常州;鄂尔多斯;绍兴;济宁;盐城;临沂;东营;扬州;台州;嘉兴;沧州;榆林;泰州;镇江;昆山;江阴;张家港;义乌;金华;保定;吉林;鞍山;泰安;宜昌;襄阳;中山;惠州;南阳;威海;德州;岳阳;聊城; 常德;漳州;滨州;茂名;淮安;江门;芜湖;湛江;廊坊;菏泽;柳州;宝鸡; 珠海;绵阳 四线城市(92个) 株洲;枣庄;许昌;通辽;湖州;新乡;咸阳;松原;连云港;安阳;周口;焦作; 赤峰;邢台;安庆;日照;遵义;三明;呼伦贝尔;长治;湘潭;德阳;南充;乐山;达州;盘锦;延安;上饶;锦州;宜春;宜宾;张家口;马鞍山;吕梁;抚顺;临汾;渭南;开封;莆田;荆州;黄冈;四平;承德;齐齐哈尔;三门峡;秦皇岛;本溪;玉林;孝感;牡丹江;荆门;宁德;运城;绥化;永州;怀化;黄石;泸州;清远;邵阳;衡水;益阳;丹东;铁岭;晋城;朔州;吉安;娄底;玉溪;辽阳;南平;濮阳;晋中;资阳;都江堰;攀枝花;衢州;内江;滁州;阜阳;十堰;大同;朝阳 六安;宿州;通化;蚌埠;韶关;丽水;自贡;阳江;毕节 五线城市 拉萨;克拉玛依;库尔勒;昌吉;哈密;伊宁;喀什;阿克苏;石河子;晋江;增城;

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 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2.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3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 米以下。 如果通过北纬32°线,自西向东作一幅中国地形剖面图,从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十分明显。 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 山脉山地延伸成脉状即为山脉。山脉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常常是不同地形区的分界,山脉延伸的方向称作走向,中国山脉的分布按其走向可分为5种情况。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条山脉):北列为天山一阴山;中列为昆仑山—秦岭;南列为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中国东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条山脉):西列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为长白山—武夷山;东列为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著名山脉有两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 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两条,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分别是横断山脉和贺兰山脉。

地貌问答题1

1.什么是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 地形线、地形面、地形点 2.地貌形态测量包括哪几方面 高度(绝对和相对)、坡度、地面破坏程度等 3.什么是顺构造地形?什么是逆构造地形? 高出周围地貌的地形称为顺构造地形,也称正形态:阶地、垅、丘 低于周围地貌的地形称为逆构造地形,也称负形态:谷地、洼地、坑、穴 4.什么是地貌的年代?地貌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的确定 (1)地貌的年代:主要指地貌的主要特征形成以后的年代 (2)相对年代:根据地貌单元间的切割关系,、过渡关系、掩埋关系等确定地貌形态的先后时间顺序 (3)绝对年代:利用古生物法、年间法、同位素测定等方法确定各地貌形成的年代 5.试述Davis的侵蚀旋回理论和地貌的发展 (1)侵蚀旋回理论:即指定有一块地,原始面非常平缓,在某一地质时期突然抬升,抬升后遭受河流的侵蚀和流水剥蚀,;根据侵蚀程度分为三个阶段:幼年期(地块循地表较快深切)、壮年期(地形逐渐复杂多样化)、老年期(漫长的准平原化) (2)a.幼年期:时间短暂,起伏迅速增加,峡谷V字型,高差大 b.壮年期:起伏最强烈,地形变化最大,河谷侵蚀,斜坡大量发育,峡谷变宽谷 c.老年期:起伏微弱,时间无限延长;山坡消失,分水岭之间残存有小小的残丘,形成老年期需要的时间很长 6.试述残积物与坡积物的特征 残积物---①岩石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和下伏基岩有密切的联系 ②是基岩风化破碎后留在原地的风化物质,未经搬运磨圆,未经分选,不具层理 ③残积物经长期风化,所形成粘土矿物,常粘附在石英砂的表面 ④结构等特征向下伏基岩逐渐过渡 ⑤由上而下风化程度逐渐减弱,颗粒由细变粗 坡积物---坡积物的结构构造由于片流往坡下运动速度逐渐减慢,坡积物呈现水平与垂直方向粒度变化 平面上:近坡以粗粒为主,夹细粒碎石砂土透镜体,宽度和厚度不大中部以亚砂土或亚粘土为主,夹少量碎石透镜体,宽度和厚度最大近谷底部为亚粘土,厚度不大;有时过渡为坡积——冲积层 垂直坡面上:形成自下而上由碎石——亚砂土——亚粘土构成的韵律层。表面常发育古土壤,坡积物层理与坡面倾向、倾角大体一致,岩屑扁平面多顺坡向排列,长轴与坡向近垂直 7.简述斜坡重力作用的分类

全国城市土地等级划分表

全国城市土地等级划分表,看看大家都在哪个级别<18554>字节 中新网1月8日电国土资源部今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关于调整部分地区土地等别”通知称,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部按照《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GB18507-2001)对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资源状况、基准地价水平等因素进行了综合评定,依据评定结果调整了部分地区的土地等别。调整后全国各县、市(区)的土地等别详见附件,此次调整中土地等别发生变化的以黑体标注。 通知还指出,2009年1月1日起,《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和《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按调整后的土地等别执行。 附件:土地等别 一等: 上海:长宁区虹口区黄浦区静安区卢湾区普陀区徐汇区杨浦区闸北区 二等: 北京:朝阳区崇文区东城区丰台区海淀区石景山区西城区宣武区 上海:浦东新区 三等: 广东:广州市(白云区海珠区荔湾区萝岗区天河区越秀区) 深圳市(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盐田区) 四等: 天津: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河北区红桥区南开区 河北:石家庄市(长安区桥东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

辽宁:大连市(甘井子区沙河口区西岗区中山区) 沈阳市(大东区东陵区和平区皇姑区沈河区铁西区于洪区) 江苏:常州市(天宁区钟楼区) 南京市(白下区鼓楼区建邺区秦淮区下关区玄武区雨花台区) 苏州市(沧浪区虎丘区金阊区平江区) 无锡市(北塘区滨湖区崇安区南长区) 浙江:杭州市(滨江区拱墅区江干区上城区西湖区下城区) 宁波市(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 福建:福州市(仓山区鼓楼区晋安区台江区) 厦门市(海沧区湖里区思明区集美区) 山东:济南市(市中区历下区槐荫区天桥区) 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崂山区李沧区) 湖北:武汉市(汉阳区洪山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青山区武昌区) 湖南:长沙市(芙蓉区开福区天心区雨花区岳麓区) 广东:汕头市(金平区龙湖区) 珠海市(金湾区香洲区) 深圳市宝安区 重庆:江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沙坪坝区渝中区 四川:成都市(成华区锦江区金牛区青羊区武侯区) 五等: 北京:通州区 天津:塘沽区 河北:唐山市(路北区路南区) 山西:太原市(万柏林区杏花岭区迎泽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