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形势、问题与对策

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形势、问题及对策

周玉玲

摘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目前江苏形势所迫,也存有巨大潜力;“三缺乏”,即缺乏有效的评价、激励和分配机制,缺乏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体制、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构成了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完善高校科研管理制度体系,保障必要的经费投入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科技创新活动与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科技越发达、经济越繁荣”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特别是在当今国际化信息时代,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更成为这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标志,经济对科技技术的依赖正呈现出越来越强烈的依赖性。科技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和技术,而江苏特别是江苏高校“最大的优势是教育优势,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1;科技活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科技成果成功转化,而这却是中国高校其中包括江苏高校普遍存在的劣势。优势与劣势的巨大反差显示了江苏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全面、深入地分析、探讨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性、潜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建议,对加快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化步伐,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性

1、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迫切需要: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后,江苏提出实现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它对促进江苏的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经济总量每年平均增长12.4%,“十五”期间的经济增长达到了12.9%。数字表明,江苏经济增长是平稳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江苏的发展模式与其它许多地区相同,是以能源、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在高科技时代,资源消耗型的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所以,我们必须改变重物轻人的发展模式向以人为本转变。当前,江苏现代化建设已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江苏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走创新型发展道路,最关键的是要将教育优势和人力资源充分组织调动起来。无疑,率先、加快促进拥有人才和技术优势的江苏高校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化,是其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2、高校在江苏科技活动中的地位决定。长期以来,江苏科技活动主要由方面主体构成:研究所、企业、高校。由于目前江苏大部分科研机构面临改制或处于改制后的磨合期,短时间内研究机构的潜能还难以得到较大发挥;从企业来看,据江苏统计局资料,2004年江苏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有5454家,占调查企业总数比重的13.5%,科技活动大多集中于大中型企业中,比重为49.7%,而遍布全省的小型企业科技活动活跃度仅为10.3%,2资料显示,江苏企业科研活动的整体实力较弱,水平较低,这样的低的科技活跃度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调整才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从目前形势来看,江苏高校应该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尽快利用人才、设备、技术等优势,加快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化。

3、江苏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1)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当今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客观上要求教育部门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向着“有教

无类”、“因材施教”的方向迈进。作为知识创新的高等学校,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和生存发展能力,而高校加强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必然有利于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新探索,有利于培养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践能力的富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新型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2)学科建设是高校整体竞争力最核心的部分,在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改造、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可以增强科技人员研发能力,改善科研条件、促进学科队伍的建设。即,高校通过为社会服务能有效地带动自身的学科建设:优势学科将因此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非优势学科也会因此得到有效的带动。(3)学校建设的需要:当今社会,教育收费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高等教育经费已由原来的全部依靠政府拨款转为政府拨款与学校自筹,学费的高额回报也将面临诸多困难,因此,学校要想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必须自筹经费。众所周知,高科技成果转化固然有高风险,但也能带来高回报,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做得好,无异于自己增多了聚宝盆,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校的经费瓶颈问题,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在许多发达国家,高校成果转化已经成为高校经费收入的重要来源。

(4)江苏高校科技创新局面落后的形势呼唤:上世纪80年代,江苏校办企业曾因起步早、成绩突出而在全国闻名,然而,随着兄弟省份、地区的奋起直追,江苏高校科技产业化的优势已经不在,以下的四组数据就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说明:江苏科技创新能力、科技产业化水平急需提高,领头羊式的校办企业有待建立。自2000年以来,国家科技部对高校科技成果进行登记,统计结果基本反映了一个科研单位在近几年中研发工作的规模、领域和水平等情况,在“国家科技成果库”高校成果排名前20位中没有任何一家江苏高校进入;2004年,全国高校共申请专利12997项,获专利授权5505项,在获授权专利百件以上的前十名高校中,江苏只有东南大学跻身第十,但在获发明专利百件以上的前6名中又见江苏高校的踪影;同年,围绕国家科技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建设重大问题开展的创新研究,高校涌现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性科技成果,在科技委专家组织评选出的“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同样没有江苏高校的成果;2005年教育部科技产业处对2004年度全国高校科技企业收入总额、利润总额及净利润进行排序,在三项统计数据中,前十名共涉及全国高校13所,但在其中没有任何一所江苏高校入围。严峻的事实呼唤江苏高校必须清醒地认识现状,变压力为动力,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成果和科技产业化能力。目前,清华、北大等国内著名高校积极主动向江苏市场挺进,更增加了江苏高校形势的紧迫感,时不我待,高校必须抓住江苏中长期发展规划时期,积极融入到江苏经济发展进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二、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巨大潜力

1、江苏蕴含深厚的研究基础:江苏素有崇文尚教的历史传统,而今的高校更蕴含着雄厚的科技潜力,不仅集聚着大批的科技人才,而且在科研实力和科技创新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江苏现有高校115所,设有文、理、工、农、医、军等十一大门类的各种学科三百多种,五百多个专业,在校生人数达123万,其中博、硕士研究生就有7.79万人,3无论是高校总数还是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总数均居全国第一;实验设备先进,基础雄厚,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10个4。

2、学科水平和科研能力较强。全省有2所高校跻身“985工程”、11所院校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序列;一些著名高校先后多次夺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奖项,其中,南京大学发表的SCI论文数和被引用数连续多年名列全国高校前茅,在2004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获奖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一5,省属高校在科学研究方面也表现出

较高的水平和能力,至2005年初已有9项成果获中国高校科技进步奖,居全国之首6。有统计排名,江苏高校学科水平和综合开发研究能力在全国高校排名第三7;

3、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积聚巨大潜能。从2004年度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科技企业收入、利润总额排名情况一览表来看,江苏高校科技企业总体实力较强,分别以419,740.32万元8和23,698.29万元9稳居全国第四。数据显示,江苏高校校办企业整体实力强劲;在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中,有3所高校分别在第一二批申报名单中脱颖而出,建立了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近几年,江苏高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明显增强,2005年全省高校全年申请专利数申请专利2130件,比2004年翻了一番,获国家授权专利722件。2001到2005年国家授权专利前20名中东南大学以393件、南京大学以228件分列第九和第十五位,名校的专利授权数取得很大进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江苏高校在科研面向经济主战场方面也作了大量的工作,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化的速度和规模明显提高,许多高校涌现了科技水平较高科技企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好成绩。2001年,南京大学与江苏省政府共同创立的苏富特公司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开创江苏高校第一家上市公司;以东南大学为组长的江苏省CIMS现代集成制造系统专家组,集中开展提升江苏省制造业水平和信息化的攻关,完成21家企业CIMS试点应用工程,其中无锡威孚公司一期工程完成后,新品开发周期平均缩短了30%—50%,编制生产计划的效率提高了40—60倍10;苏州大学的苏大维格公司是以本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激光全息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撑的高新技术企业,是苏州工业园区第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该公司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我国对外签证、商标等的设计制作中,公安部最新研制的第二代智能化身份证的防伪就采用了其中的定向变色模技术。

4、科技投入有较大幅度增长。为提升江苏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培育和壮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在经费投入上,江苏始终坚持大手笔,2004年江苏省政府设立了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当年安排3亿元,2005安排5亿元,2006年又进一步加大了投入力度,安排8亿元11,每年以60%的比例在递增,这在全国地区、省份中是不多的。据统计,2004年江苏全省科研总经费超过3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江苏高校在科学研究及科技产业化方面蕴藏的潜能和表现出的高水平、高效率,已经扎实奠定并充分显示了江苏高校在江苏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和巨大发展空间,只要不断努力,寻找差距,积极进取,就必将能成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三、制约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一般是指以知识形态为主要特征的高校科技成果如何“并入”生产过程,从潜在的“一般社会劳动力”“物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它是一个动态的分阶段过程,是一个不断挖掘生产能力并使之显化,转变为直接生产能力的过程。12从概念上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涉及到高校、政府、企业等多个主体的系统过程,要经历从技术研究与开发到生产再到市场的多个领域与环节,其中任何环节的阻塞、任何主体的缺位或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疲软与瘫痪。从江苏的现状分析,我们认为,阻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缺乏有效的评价、激励和分配机制:(1)从整个高校评价机制来看,长期以来,高校排名多以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学生规模、SCI论文排名数等为依据来评判高校办学水平高低优劣,忽视了将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产业化作为高校办学优劣的评价标准,因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缺乏内在的激励和动机。(2)高校的评价体系决定了高校内部的激励和分配机制。在高校,职称与教师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绝大多数教职员工的荣辱升降、利益效益都与职称挂钩,职称是教师最为关注和最热心追求的,而职称的评审条件主要以论文发表数量、是否核心或权威,主持、参与科研项目数量、级别,以及获奖情况、教学情况等为评审依据,教师对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工作与贡献不作为参评指标,所以,客观上

造成一项重大成果的技术应用不如一篇论文的评价现象发生。(3)缺乏有效的评价、激励和分配机制还表现在激励对象多以一线的科研和技术人员为主,忽视了为此成果成功转化付出了艰辛劳动的广大管理工作人员,对管理人员的评价、奖励缺失,造成了他们的不积极作为。

2、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体制:(1)政府在科技投入、人员配置和资金管理等方面对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组织、分工、协调作用不明确,通常做法是政府出资、高校科研机构出技术、企业搞开发生产、政府收税,然而,到底谁来负责将科技成果从隐性转向显性,由潜在生产力物化为现实生产力呢?各主体职责不清、权利义务不明,导致大量科技成果游离于企业之外,造成巨大浪费。(2)从高校自身来看,高校之间沟通协调不够,相互间不能优势互补,江苏的单个高校科研及科技成果转化实力不是很强,但整体实力优势明显,关键是缺乏有效组织、联合,形成集团效应。在美国,有个“大学技术管理者协会”,协会会员差不多涵盖了美国几乎所有的研究型大学。该机构加强了高校之间的技术力量联合以及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设立专门的网站定期发布技术转让信息和社会对技术成果的需求情况,保证了各方面信息畅通,促进了新技术的传播、转让与应用。13(3)在高校内部,同样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方面,高校内部侧重以个人为主、以院系为单位组织,这种环境虽然大家较为熟悉、宽松,但是,由于不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单兵作战、知识面窄,导致高校科技潜力难以发挥,使高校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的能力受到严重制约,更不可能有科技成果转化的大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内部缺乏必要的组织机构连接企业与市场。目前,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通过高校与企业联合或高校自办产业两条渠道完成,但不管是哪条渠道,高校内部都需要一个专门的技术管理服务机构,其职能主要是:了解企业、市场需求,指导科研方向,寻求校内技术发明,评估市场价值,负责与企业联络、谈判并签署中试、转让等协议,为有条件创立新公司的科研人员提供项目孵化的资金、寻找管理人员、市场开拓人员、提供法律帮助等。这样的服务机构在发达国家高校中非常普遍,它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在江苏高校目前承担类似职能的机构比较混乱,有的设资产经营公司,有的设科技发展处,有的归后勤管理,由于体制不顺、职责不清、权利不明,结果造成两种极为矛盾的局面:一是市场急需的科技难题无法解决,企业找不到成果可做;二是大量科技成果由于不符合市场要求,被迫束之高阁。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互补优势、规模优势、重组优势”都没有得到较好发挥。14

3、缺乏必要的资金。(1)科研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虽然江苏的科研经费一直在以较大幅度增长,但相对于高校的需求来说还是杯水车薪,有限的经费众家争取,客观上导致了高校科研方向趋同、科技缺少创新,并且在很多领域造成了恶性竞争。自1985年国家改革科技拨款制度以来,国家以及各地方政府对高校科技工作的支持“全部为竞争性的拨款”15。这种状况实际上导致了几乎所有开展科技工作的高校不得不围绕着国家及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的导向转,一方面使各高校科研领域、方向趋同,失去创新和特色,另一方面,使各高校、科研机构产生激烈竞争,造成资源浪费和迷失市场指导的方向。(2)科技投入力度偏小。国际上通常以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作为衡量科技投入的重要指标。2004年,江苏全社会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为1.38%,较上年提高0.17个百分点16,如果每年以0.17%的比例增长,需要8到10年才能赶上或接近2003年美国、日本、韩国R&D 经费支出占GAP的比重,目前江苏的科技创新投入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还较大。(3)资金供给不足。多年来,高校科技企业是在国家基本没有投入或投入很少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积累滚动发展的。很少有高校能得到政府或中介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或风险基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必要的资本投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就缺少必要的物质基础,再好、再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成果也无法向商品化推进。

四、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1、转变观念,建立有效的评价、激励与分配机制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校的功能长期定位于培养人才与科学研究,虽然在全国高校技术创新会议上,国家明确要求高等学校把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放在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社会评价体系改革的相对滞后,导致政府及教育部门对高校第三功能的发挥普遍未给予高度重视,相应地政策、资源也就难以得到有力保障。所以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水平和效率,提高社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首先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领导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产业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自觉树立高校为社会服务的指导思想,坚持依托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教学、科研形成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目前最迫切的是尽快建立有效的目标评价机制及科技及管理人员激励与分配机制,用绩效的指挥棒有效指导、控制高校的目标指向,从而相应改革高校内部的激励、分配制度,以切实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互相交叉任职,共同选题、合作开发;切实改变高校重论文专著、轻科技开发,重基础研究轻社会应用,重闭门造车轻面向市场的研究现象。

2、立足长远,建立、完善高校科研管理制度体系

科研管理体制是一个涉及面广的复杂体系,要做到科学合理,必须要促进政府、企业、高校三者的良性互动,促进高校内部教学、科研、服务三项功能的良性互动。从江苏实际出发,当前最迫切的制度建设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加快科技经济体制改革,迅速建立起三位一体的科技经济宏观调控体系。政府要加强组织管理职能,在高校与企业之间搭桥铺路,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将大学与企业的联合看作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突破口,并作重点扶持,如美国就成立了“大学技术管理者协会”来专门负责高校和企业的沟通、对接,为科技成果转化扫除障碍。国内的探索也有了一定进展,大学科技园以“政府支持、依托大学、市场机制、企业运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运行机制把政府、企业、高校紧密而有效地联系在了一起,有力地促进了官、产、学、研的互动链接,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带来了蓬勃生机。如,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刚成立两年就实现产值6个亿,创利税4000万元。十五期间,国家已经设立了5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在未来五年,还将重点扶持近30个大学科技园。江苏应抓住机遇,争取建设更多更好的大学科技园,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优良的承载平台。(2)高校内部应加紧打造专门的技术管理服务机构,明确其职责权限,利益分配,切实担负起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协调、管理及服务等系列责任。(3)改革以个人及院系为中心的科研管理制度,鼓励学校之间及学校内部学科之间交叉、渗透、融合与共建,以便形成符合江苏需要的重点学科群,保障承接和胜任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和成果转化工作。(4)校办企业应全面建立和推行现代企业制度,自负盈亏、自我管理,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独立企业主体,为企业走向集团化和社会化奠定基础。

3、增加投入,切实保障科技成果转化的物质基础。

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一般必须经过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有充足的经费保障。然而,由于高校自身经费紧张,再加上近年来不断扩大建设规模,许多高校都负债累累,在科研经费上只能依靠政府和社会。所以,要推动江苏高校科技成果顺利转化,一定要建立多渠道投、融资体系。(1)政府应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要特别加大对符合江苏实际需要的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攻方向的科研投入,加大对面向市场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攻关项目的经济支持,努力促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形成,加速这些成果、技术的产业化进程。(2)推动校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产品。目前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部、省级高校都开始了以科技入股企业的尝试,极大地调动了校企双方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双方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针对江苏的探索,政府要着力规范无形资产评估体系,提高评估的可信度和准确性,为高校通过科技入股方式筹集成果转化资金创造有力条件。(2)建立、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江苏的风险投资机制已于6年前启动,尚处于创建和起步阶段,初步确立了与国际惯例

接轨的风险投资管理运作体系框架;在资金合作方式上,探索出股份合作制和模拟有限合伙制,在投资经理人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也作出了积极探索。在现有的法律、政策体系框架内,江苏应积极组织各类活动,为风险投资营造了较浓郁的社会氛围,吸引更多的外资和民间资本投入风险投资领域;应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健全高校风险投资发展的激励机制;加快引进和培养风险投资管理人才,为风险投资业提供人才支撑等。(3)积极推动高校科技企业上市,通过市场实现融资。截止2005年,全国高校已有40家高校参与的科技企业成功上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江苏高校第一家上市企业南大苏富特集团目前运行情况也十分稳健,“实力强、成果多”17。在整个科技股板块中高校科技企业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成为目前为止不多见的能够引发游资和基金的企业品牌。高校科技企业通过上市进行融资,将是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政府应适当降低门槛,鼓励其走向市场。

胡锦涛在视察中国科学院时指出,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要紧紧扭住为国家发展服务这个中心任务,坚持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胡锦涛的讲话,为高校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教育、人才大省,江苏除了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外,更要抓住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高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大力促进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等单位、部门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整合江苏资源,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为江苏“两个率先”的尽早实现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

Correctly relise the question of converting scientific researches into positive

results at universities in jiangsu

zhouyuling

(The Office 0f the Communist Party, S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06,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necessity and potential it is thought that the main obstacles in converting scientific researches into positive results at universities in jiangsu are “three lacks” i.e. lacking effective evaluating, stimulating and distributing mechanism, lacking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system, lacking essential funds. It holds that the effective approach for converting scientific researches into positive results at universities in jiangsu is to convert thoughts, set up 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research management ,and add up essential funds.

key words: university in jiangsu; converting scientific researches into positive results

参考文献

1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z].2005-06-14.

2江苏统计局.粤苏鲁浙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比较[C ] .统计资料第四期.2006-4-24.

3江苏省教育事业统计快报[z] .江苏省教育厅.

4https://www.360docs.net/doc/8d19151254.html,/jsinfo//showcolumn.jsp?module=003&classid=024012江苏教育

5南京大学.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一步提高知识贡献能

力.[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8d19151254.html,/News_Show2.asp?NewsID=214

6 2004年江苏省教育工作情况

[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8d19151254.html,/GB/8216/48896/48907/3434975.html.2005-06-01.7江苏教育之最[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8d19151254.html, .2005-06-05.

8 2004年度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科技企业收入总额排名情况一览表

[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8d19151254.html,/ShowArticle.asp?ArticleID=9961.2005-08-01.92004年度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科技企业利润总额排名情况一览表

[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8d19151254.html,/ShowArticle.asp?ArticleID=9962.2005-08-01.10郑晋鸣,侯明.东南大学开创校企合作新模式.2004-12-6.光明日报.

11[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8d19151254.html,/default.aspx.

12熊正德.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障碍与对策[J] .理论探索.2003年第5期.

13张学兵.大学、企业、政府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的互动作用[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3) .

14转引自郝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与途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06.第25卷第3期.

15谢焕忠.坚持科学发展观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开创高等学校科技工作新局面

[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8d19151254.html,/zhengce/jianghua/000060.asp.2005-3-22.

16江苏统计局.江苏地区间科技进步的综合评价与比较.统计分析资料[C].第10

期.2006-3-13.

17李源潮:积极鼓励科技创业推动江苏率先发展[N].南京日报.2006-4-13.

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形势、问题与对策

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形势、问题及对策 周玉玲 摘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目前江苏形势所迫,也存有巨大潜力;“三缺乏”,即缺乏有效的评价、激励和分配机制,缺乏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体制、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构成了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完善高校科研管理制度体系,保障必要的经费投入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科技创新活动与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科技越发达、经济越繁荣”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特别是在当今国际化信息时代,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更成为这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标志,经济对科技技术的依赖正呈现出越来越强烈的依赖性。科技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和技术,而江苏特别是江苏高校“最大的优势是教育优势,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1;科技活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科技成果成功转化,而这却是中国高校其中包括江苏高校普遍存在的劣势。优势与劣势的巨大反差显示了江苏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全面、深入地分析、探讨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性、潜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建议,对加快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化步伐,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性 1、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迫切需要: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后,江苏提出实现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它对促进江苏的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经济总量每年平均增长12.4%,“十五”期间的经济增长达到了12.9%。数字表明,江苏经济增长是平稳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江苏的发展模式与其它许多地区相同,是以能源、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在高科技时代,资源消耗型的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所以,我们必须改变重物轻人的发展模式向以人为本转变。当前,江苏现代化建设已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江苏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走创新型发展道路,最关键的是要将教育优势和人力资源充分组织调动起来。无疑,率先、加快促进拥有人才和技术优势的江苏高校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化,是其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2、高校在江苏科技活动中的地位决定。长期以来,江苏科技活动主要由方面主体构成:研究所、企业、高校。由于目前江苏大部分科研机构面临改制或处于改制后的磨合期,短时间内研究机构的潜能还难以得到较大发挥;从企业来看,据江苏统计局资料,2004年江苏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有5454家,占调查企业总数比重的13.5%,科技活动大多集中于大中型企业中,比重为49.7%,而遍布全省的小型企业科技活动活跃度仅为10.3%,2资料显示,江苏企业科研活动的整体实力较弱,水平较低,这样的低的科技活跃度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调整才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从目前形势来看,江苏高校应该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尽快利用人才、设备、技术等优势,加快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化。 3、江苏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1)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当今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客观上要求教育部门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向着“有教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高校的科技研究成果转变为具有市场价值的实际应用产业,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也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低的问题。由于高校科研人员长期在独立研究的环境中,对市场需求了解相对较少,导致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建立起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导向机制。高校可以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聚焦市场需求,进行科技成果的研发与转化。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缺乏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评估和推广机构的问题。科技成果的评估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而高校在科技成果评估方面缺乏专业机构,导致评估不准确,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效果。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建立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评估机构,由专业人员对科技成果进行专业评估,并提出推广意见,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科学依据。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技术转移和产业化能力不足的问题。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但在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方面缺乏经验和能力,导致科技成果不能顺利转化为实际应用产业。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提高科研人员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能力。可以组织科研人员参加技术转移和产业化的培训,引入企业导师指导科技成果转化过程。 第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的问题。科技成果的转化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而高校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不足,导致科技成果易被侵权。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加强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建设。高校可以加强知识产权教育,提高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保护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资源,而高校在资源配置方面可能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导致科技成果转化难以进行。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科学合理配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源。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将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源保障。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诸多问题,但通过合作推进、专业机构建设、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和资源配置等对策的实施,可以改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情况,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简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简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校科研成 果转化是指将科研成果转变为实际生产力和实际效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面临 各种各样的问题,限制了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本文将简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以及可能的对策。 一、问题: 1. 缺乏产业化意识 高校科研人员通常以科研发表为主要目标,很少涉及产业化的思维和训练。他们的科 研工作更多地是为了发表论文、争夺项目经费等。这种情况下,很难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 产力,因此缺乏产业化意识成为制约产学研合作的主要问题之一。 2. 缺乏市场调查和评估 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有时候科研人员往往忽视了市场调查和评估,导致转化过程 中出现盲目性。科研成果是否有市场需求,是否有技术可行性,都是需要认真评估和调查的。 3. 缺乏产业合作机制 高校和企业之间缺乏成熟的产业合作机制,无法将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商业应用。 高校通常缺乏对接产业的机制和经验,这使得科研成果转化成本过高,风险过大。 4. 缺乏专业人才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需要相关专业的人才支持,如市场营销人员、法律顾问、财务顾问等。由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方向大多是学术研究而非应用研究,缺乏相关专业 人才成为科研成果转化的一大障碍。 5. 缺乏风险投资 科研成果转化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但由于科研成果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发展的不确 定性,很多投资者并不愿意为科研成果投入大量资金。缺乏风险投资也成为科研成果转化 的一大问题。 二、对策: 高校应当加强对科研人员的产业化意识培养,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具备产 业化意识的科研团队和科研人员。高校可以引入企业家、产业界优秀人才来指导科研人员,加强他们的产业化思维。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近年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一项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 高校开始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以加快科技创新和经济发 展的步伐。然而,即使有政策的支持和各方面的努力,高校科技 成果转化的现状仍然有待提高。本文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1. 政策措施鼓励科技成果转化 国家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视可以从政策措施中看出。如《国务院关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中共中 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意见》和《中共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办法的 通知》等文件中,都明确了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和鼓励。 2. 学校设立科技转化机构 为了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越来越多的高校都设立了相关 机构,如技术转移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来推动科技成果 的转化和落地。这些机构不仅负责科技成果的宣传推广,还能提 供技术咨询、合作洽谈等服务。 3. 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挑战

然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并不乐观。一方面,高校科研 人员普遍重视学术研究,对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缺乏足够 的重视和支持。另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政策、法律、市 场等各方面条件都存在不足,例如科技成果转移和产业化的成本高、难度大,转化速度和效率低等等。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1.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不完善 目前,很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因为缺少人才和资金等原因,功能不完善,难以满足科技成果转移和产业化的需求。虽然政府 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转化平台,提升服 务质量和效率。 2. 学术环境和商业环境不协调 学术文化注重研究思辨、追求理论探究,商业文化强调实用价值、追求经济效益。这两种环境之间的差异可能会影响高校科技 成果的价值观和转化效率,需要寻求一种更加协调的转化模式。 3. 缺少有效的市场化机制 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市场化机制的支持,但目前在高校中,缺 少有效的市场化机制来运作科技成果的价值和效益。这需要政府 和企业的积极介入和支持,构建起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化机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点及对策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点及对策 随着高校科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高校科技成果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和创新发 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难点,这些难点不 仅制约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也限制了科技成果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作用。本文将 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及对策进行阐述,以期推动高校科技成果的更好发展。 一、难点 1. 科技成果转化缺乏市场的需求和认可。由于缺乏与市场的沟通和交流,高校科技 成果转化常常出现与市场需求脱钩的情况,导致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低下。 2. 科技成果转化难以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由于高校科技成果的特殊性质和复杂性,许多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显得犹豫不决,这加大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难度。 3. 科技成果转化缺乏管理和组织机制。由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由一些科研人员 完成,缺乏专门的管理和组织机制,导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常常出现不足和过度的 情况。 4. 科技成果融入难度大。大部分高校科技成果难以在现实中得到易用和广泛使用, 常常出现科技成果与行业标准和需求的不匹配。 5. 科技成果转化缺乏资金和资源的支持。由于科技成果的转化资金和资源相对有限,大部分高校科技成果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往往局限于学术研究领域。 二、对策 1. 增加与市场沟通和交流机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科技成果。 2. 推动企业和高校的定期合作,在深入发掘和了解高校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增加企 业和高校的合作。 3. 建立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利于管理和组织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4. 增加科技成果的融合性和适应度,通过更多的实践探索和试错,使科技成果更好 地融入社会和经济中。 5. 增加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实 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

简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简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是指高校通过科研活动所取得的成果,经过一定的技术开发和市场 化运作,最终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仍 然存在一系列问题,限制了其发展,因此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是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在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由 于各种原因时间长、费用高、效率低廉。科研人员在进行科研活动过程中,渴望的是对自 己的成果进行更多的实验和验证,这里面也包括了创新性、破产性的研究。这都导致了科 研成果的转化时间长、费用高。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亟待提高。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缺乏市场导向。许多高校进行科研活动时,处于学术研究的角度进 行研究,忽视了对市场需求的深入了解和理解。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产品或技术往往不能 满足市场需求,导致转化效果不佳。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人才短板。科研成果转化需要具备市场开发、技术转移、项目管 理等方面的人才,而目前高校缺乏这方面的人才,这导致许多科研成果无法得到有效的转化。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外部环境不够完善。我们笼统的把政策法规、科技体制改革、 财产权保护、市场和产业需求、投融资等因素,称之为“科技成果推广环境”或“科技成 果转化环境”,这些因素只有都发展完善,高校科研成果才能得到有效的转化。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解决。高校科研机构应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推进 中心,整合学校内外部资源,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宣传推广工作,提升成果转化效率。高 校科研机构应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充分调动企业的市场需求,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市场竞争力。高校还应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合作,深入了解市场需求, 加大对科研成果转化的引导与支持。 高校还应加强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培养一批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的人才,为科研 成果转化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与此高校还需要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积 极争取政策支持,形成合力,为科研成果转化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点及对策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点及对策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高校科技研究成果转变为实际产品或服务,并应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一系列难点和挑战。本文将探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技术转化难点 1. 技术成熟度低。由于高校科研项目的长周期和高风险性,科技成果通常在早期阶段或实验室研究阶段,具有较低的技术成熟度,这给科技成果转化带来困难。对策:加强技术研发与转化衔接,加大成果应用型研究力度,提高技术成熟度。 2. 缺乏市场导向。高校科研项目一般以学术研究为导向,较少考虑市场需求,导致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对策:加强产学研合作,引导高校科研项目更加贴近市场需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 缺乏专业化管理机构。高校科研机构人员结构和管理体制决定了其专业性较差,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能力和经验。对策:建立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机构,培养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1. 缺乏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资金密集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推广和市场化费用,而高校科技成果多数仍处于研发和试验阶段,难以获得商业化的资金支持。对策:加强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科技成果转化领域。 2. 风险投资意愿低。由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传统的风险投资机构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兴趣较低,投资意愿不强。对策:建立风险投资基金,鼓励风险投资机构对高校科技成果进行投资,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三、知识产权转化难点 1. 知识产权保护困难。高校科研项目通常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和产业前瞻性,知识产权保护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难题。对策:加强知识产权培训,提升高校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2. 知识产权交易不畅。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交易市场较为不发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产权交易较为困难。对策: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交易,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1. 人才流动性差。高校科研人才流动性相对较低,科技成果转化缺乏人才交流与合作,影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对策: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交流机制,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实践。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也越来越快,高校作为科技创 新的重要源头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在科技成果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优势。然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能力不足、机制不健全等,制约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所遭遇的问题 1. 国家政策和高校内部制度的不匹配 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不仅需要高校内部有较为完善的转化机制和成果管理制度,更需要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的大力支持。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配套仍有很大的不足,高校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着“政策空心化”的困境。 2. 人才、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不足 高职高专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普遍存在困难,主要表现在竞争过度,人才散失,技术转移的依赖性强等方面。在一些领域,特别是E区,企业与高职高专之间技 术转移、技术合作、研发合作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这也是高校科技成果不能有效实现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应该采取的对策 1. 总体思路上,应与国家相关政策相对接,关注市场需求,从而协调高校科技 成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要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目标,必须明确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先方向和方向,即从 科技成果的研发、评价、转移、应用等4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化的努力,对于每个方面必须把清晰的标准作为保障。同时,高校内部的科研分配、荣誉激励等机制应与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相相宜,确保高校科技成果的有效运用。

2. 采用创新的方式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 高校在市场的竞争中必须有一些创新方式才能摆脱象征性转化和被动选择的困境,如提高自身的研发创新实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加强与企业的技术合作与资源共享,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交流,与概念、技术内容、战略性等方面对接。 3. 加强高校的人才引进与培养 通过开展新业务、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等方式,提高高校人才引进与培养水平, 从而增强高校对科技成果的创新开发能力,提升科技成果的处置能力和转化率。 4. 加强对市场的把握 市场是衡量一个创新项目的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在研发之前就要对市场 需求有所思考,在研发过程中逐步表现出来,科技成果转化满足市场并化解不利影响、达到产值化和收益化、增长贡献税收等多项目标。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要把握市场需求,适时地根据市场需求推进科技转移,从而创造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的合作基础。 总之,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从总体思路上出发, 采取多种具体的对策措施,才能实现科技成果的最大价值,提高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近年来,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一直是科技行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科技成果的转化是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将科研成果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高校作为社会科技创新的中枢力量,科技成果的实践运用和转化率不仅关系到高校科技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关系到我国科技创新的整体竞争力。本文作者将根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探讨如何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高校作为我国的科研力量之一,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的研发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尽管高校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但转化率却不高。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高校的科技成果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转化率仍然低于其他发达国家。据统计,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只有2%左右,远低于国外高校的平均水平(10% ~ 15%)。 其次,高校科技转化的重点仍然集中在技术成果的转化,而服务类、软件产品的转化较少,这也反映出了高校科技转化的局限性。同时,高校在传统产业的科技转化上,仍然存在部分专业不适应、技术门槛过高等问题。因此,全社会对高校科技转化的认知度有待提高。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1.理念问题。一些高校仍然存在对科研成果的应用和市场化的认识不及时、不充分,高校和产业界运作方式的不匹配,以及市场推广、物流配送等可能会影响科技成果的转化。 2.产学研合作不顺畅。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要求日益高涨,复杂的产业需求需要优秀的技术和新品种的研究人员、市场对高校研发成果缺乏了解,产业化中间环节缺乏对研究进度和最新技术的监控。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点及对策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点及对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校在科研领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然而这些成果的转化却面临着诸多困难,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难点主要表现为:技术转化难、市场适配难、资金融通难、管理运作难、政策支持弱等方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包括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 一、技术转化难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首先需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可应用的技术成果。科研人员通常对市场需求了解不足,导致技术研发与实际市场需求脱节。科研成果本身技术含量高、成本大,产业化难度大,这也是技术转化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策一:加强与企业合作。高校可以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将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结合,共同进行技术研发,并在落地过程中加强技术转让与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合作。 对策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高校可以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针对科研成果进行定制化转化服务,为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市场对接等服务,降低技术转化的门槛。 二、市场适配难 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后,需要将产品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然而高校科研人员往往对市场需求了解不足,导致产品研发出来后无法得到市场认可。 对策一:加强市场调研。高校可以加强与行业内部门的合作,借助行业专家的力量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及时调整科研方向和产品研发方向。 对策二:加强市场营销。高校可以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团队,专门负责产品的市场推广与销售,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资金融通难 科研成果的转化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然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资金融通难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策一:拓宽融资渠道。高校可以通过与银行、风投、天使投资等渠道合作,拓宽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渠道,解决资金融通难的问题。 对策二:建立风险共担机制。高校可以与创投机构等合作,建立风险共担机制,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提高获取融资的成功率。 四、管理运作难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的科技创新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高校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研发能力,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的重要力量。然而,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过程中,也面临 着许多问题。为了探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问题与对策,本 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问题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成果缺乏适应市场化需求 许多高校的科研成果,无论是技术项目还是创新成果,都缺乏 市场化的需求和定位。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需要考虑到 市场供需关系、消费者需求和用户口碑等方面,才能实现创新成 果的商业价值。 2. 技术推广和市场化覆盖面较窄 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推广,高校科研成果的市场覆盖范围较窄。许多创新成果仅局限于学术研究领域,无法得到推广和应用。而且,高校在技术落地和市场化方面缺乏实际经验,需要积极与 企业、投资人、政府等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市 场化。

3. 学校与企业合作缺乏机制和流程规范 学校与企业在科技创新合作上的决策、约束机制等方面存在一 定的问题。无论是对于双方的技术成果,还是在双方利益分配上,都有待加强和规范。学校需要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合作机制,提高 合作质量和效率,达到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目的。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对策 为了解决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问题,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积极加强企业联盟、行业协会等组织的建设 高校可以积极参与各个行业协会和企业联盟的建设,为高校的 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 紧密联系,以便于开展更多的科技创新合作。 2. 大力推广科技成果,提高市场渗透率 高校需要加大对科技成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市场渗透率。可 以通过各种途径,如网络、展会等方式进行推广,扩大科技成果 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点及对策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点及对策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高校科研成果日益丰富,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科技成果的转化却面临着诸多困难,这也成为了制约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瓶颈。本文将围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技术壁垒高 高校科技成果往往涉及到前沿科技和高端技术,其技术壁垒较高,对产业化企业要求高,转化难度大。 2. 缺乏市场需求 部分高校科技成果在转化时面临着缺乏市场需求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基础研究成果,很难与实际市场需求对接。 3. 缺乏转化机制 当前,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不够完善,缺乏专业的转化团队和有效的转化平台,限制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和效果。 4. 人才流动性差 高校科研人员与产业界的交流合作不畅,人才流动性较差,导致科技成果难以在产业界得到有效的应用。 5. 缺乏资金支持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是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资金来源较为单一,难以为科技成果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1. 加强技术转化团队建设 高校应该加强技术转化团队的建设,引进有经验的专业人才,形成一支具有技术转化能力的专业团队,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专业的支持。 2. 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高校与产业界应该加强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研成果在产业界的应用,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4. 加强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对接

高校在开展科研工作时,应该密切关注产业需求,加强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加强产学研用的对接,促进科研成果的市场化转化。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高校应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克服相关的难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从而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2000字】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问题及解决对策初探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问题及解决对策初探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科研单位或科技人员通过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或技 术改造等途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过程。在高校中,科 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 在实践中,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临诸多难点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 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难点问题: 1. 科研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高校科研人员多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 缺乏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科技成果 转化过程中面临困难。 2. 技术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部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受限于学术 导向、理论导向,与市场需求脱节,难以符合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 3. 技术转化渠道不畅。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依赖于科研院所 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但合作模式单一、过程繁琐,限制了科技成果转 化的速度和效率。 二、解决对策:

1. 提高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高校应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的科研人才。 2. 强化产学研合作。高校应与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前期调研和市场需求分析,确保技术成果与市场需求更加契合。 3. 拓宽技术转化渠道。高校可通过建立省级以上科技成果转化评台,引进风险投资等方式,拓宽技术转化渠道,加快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步伐。 个人观点: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也面临诸多难点问题。我认为,只有加强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确保技术成果与市场需求契合,拓宽技术转化渠道,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有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探讨和实践经验可以共享,共同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 以上便是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问题及解决对策的初步探讨,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