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学_化工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

2023化工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

2023化工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一)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1、分离过程:将一股或多股原料分成组成不同的两种或多种产品的过程。

2、机械分离过程:原料由两相以上所组成的混合物,简单地将其各相加以分离的过程。

3、传质分离过程:传质分离过程用于均相混合物的分离,其特点是有质量传递现象发生。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工业上常用的分离过程又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类。

4、相平衡: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着物理平衡而共存的状态。从热力学上看,整个物系的自由焓处于最小状态,从动力学看,相间无物质的静的传递。

5、相对挥发度:两组分平衡常数的比值叫这两个组分的相对挥发度。

6、泡点温度:当把一个液相加热时,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

7、露点温度:当把一个气体冷却时,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

8、设计变量数:设计过程需要指定的变量数,等于独立变量总数与约束数的差。

10、约束数: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的数目及已知的条件数目。

11、回流比:回流的液相的量与塔顶产品量的比值。

12、精馏过程:将挥发度不同的组分所组成的混合物,在精馏塔中同时多次地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使其分离成几乎纯态组成的过程。

13、全塔效率:理论板数与实际板数的比值。

14、精馏的最小回流比:精馏时在一个回流比下,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无穷多,回流比小于这个回流比,无论多少块板都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这个回流比就是最小的回流比。实际回流比大于最小回流比。

15、理论板:离开板的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的板叫做理论板。

16、萃取剂的选择性:加溶剂时的相对挥发度与未加溶剂时的相对挥发度的比值。

17、萃取精馏:向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或等于1的体系,加入第三组分P,P体系中任何组分形成恒沸物,从塔底出来的精馏过程。

18、共沸精馏:向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或等于1的体系,加入第三组分P,P体系中某个或某几个组分形成恒沸物,从塔顶出来的精馏过程。

19、吸收过程:按混合物中各组份溶解度的差异分离混合物的过程叫吸收过程。

20、吸收因子:操作线的斜率(L/V)与平衡线的斜率(KI)的比值。

21、绝对吸收率:被吸收的组分的量占进料中的量的分率。

22、半透膜:能够让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分通过而其他组分不能通过的这种选择性膜叫半透膜。

23、渗透:当用半透膜隔开不同浓度的溶液时,纯溶剂通过膜向高浓度溶液流动的现象叫渗透。

24、反渗透:当用半透膜隔开不同浓度的溶液时,纯溶剂通过膜向低浓度溶液流动的现象叫反渗透。

25、吸附过程:当用多孔性的固体处理流体时,流体的分子和原子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吸附过程。

第二部分问答题

1、简述绝热闪蒸过程的特点。

答:绝热闪蒸过程是等焓过程,节流后压力降低,所以会有汽化现象发生,汽化要吸收热量,由于是绝热过程,只能吸收本身的热量,因此,体系的温度度降低。

2、普通精馏塔的可调设计变量是几个?试按设计型和操作型指定设计变量。答:普通精馏塔有4个可调设计变量。

按设计型:两个分离要求、回流比、再沸器蒸出率:

按操作型:全塔理论板数、精馏段理论板数、回流比、塔顶产品的流量。

3、简述精馏过程最小回流时的特点。

答:最小回流比是精馏的极限情况之一,此时,为了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所需要理论经板数无穷多,如果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则无论多少理论板数也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

4、简述精馏过程全回流的特点。

答:全回流是精馏的极限情况之一。全回流所需的理论板数最少。此时,不进料,不出产品。

5、简述萃取塔操作要注意的事项。

答:a、气液相负荷不均,液相负荷远大于气相负荷:

b、塔料的温度要严控制:

c、回流比不能随意调整。

7、工艺角度简述萃取剂的选择原则。

答:a、容易再生,不起化学反应、不形成恒沸物、P沸点高:

b、适宜的物性,互溶度大、稳定性好:

c、价格低廉,________丰富。

8、吸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答:低温、高压、高的气相浓度、低的液相浓度、高的用量、低的气相量。

9、有一烃类混合物送入精馏装置进行分离,进料组成和相对挥发度a值如下,现有A、B 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你认为哪种方案合理?为什么?

异丁烷正丁烷戊烷

摩尔% 25 30 45

a值 1、24 1、00 0、34

答:由于正丁烷和异丁烷是体系中最难分的组份,应放在最后分离:进料中戊烷含量高,应尽早分出。所以方案B是合理的。

10、表观吸附量等于零,表明溶质不被吸附对吗?

答:不一定。表观吸附量只有在溶液是稀液、溶质吸附不明显时,才能代表实际的吸附量,因此,不能单纯用表观吸附量等于零看溶质被吸附与否。

11、吸附剂的选择原则。

答:a、选择性高:b、比表面积大:c、有一定的机械强度:d、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和热稳定性。

12、吸附质被吸附剂吸附一脱附分哪几步?

答a、外扩散组份穿过气膜或液膜到固体表面:b、内扩散组份进入内孔道:c、吸附:d、脱附:e、内反扩散组份由内孔道来到外表面:

f、外反扩散组份穿过气膜或液膜到气相主体流。

2023化工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二)

第一部分填空题

1、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 分离剂 )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 混合过程 )的逆过程。

2、分离因子是根据( 气液相平衡 )来计算的。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 板效率 )来表示。

3、汽液相平衡是处理( 汽液传质分离 )过程的基础。相平衡的条件是(所有相中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

4、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 组成 )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 泡露点方程 )确定。

5、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 设计 )型计算和( 操作 )型计算。

6、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 分配组分 )。

7、吸收有( 轻 )关键组分,这是因为( 单向传质 )的缘故。

8、对多组分吸收,当吸收气体中关键组分为重组分时,可采用( 吸收蒸出塔 )的流程。

9、对宽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 进料热焓 )决定,故可由( 热量衡算 )计算各板的温度。

10、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 组成的改变 )决定,故可由( 相平衡方程 )计算各板的温度。

11、为表示塔传质效率的大小,可用( 级效率 )表示。

12、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 分离要求高 )或( 最困难 )的组分最后分离。

13、泡沫分离技术是根据( 表面吸附 )原理来实现的,而膜分离是根据( 膜的选择渗透作用 )原理来实现的。

14、新型的节能分离过程有( 膜分离 )、( 吸附分离 )。

15、传质分离过程分为( 平衡分离过程 )和( 速率分离过程 )两大类。

16、分离剂可以是( 能量 )和( 物质 )。

17、 Lewis 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 逸度 )。

18、设计变量与独立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来表示( Ni=Nv-Nc即设计变量数=独立变量数-约束关系 )

19、设计变量分为( 固定设计变量 )与( 可调设计变量 )。

20、温度越高对吸收越( 不利 )

21、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 萃取剂回收段 )。

22、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 V = SL )。

23、精馏有( 两个 )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 双向传质 )的缘故。

24、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 通过一定压力梯度的动量传递 ),( 通过一定温度梯度的热量传递或不同温度物流的直接混合 )和( 通过一定浓度梯度的质量传递或者不同化学位物流的直接混合 )。

25、通过精馏多级平衡过程的计算,可以决定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 理论板数 ),为表示塔实际传质效率的大小,则用( 级效率 )加以考虑。

27、常用吸附剂有( 硅胶 ),( 活性氧化铝 ),( 活性炭 )。

28、恒沸剂与组分形成最低温度的恒沸物时,恒沸剂从塔( 顶 )出来。

29、分离要求越高,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 越多 )。

30、回流比是( 可调 )设计变量。

第二部分选择题

1、下列哪一个是速率分离过程( )

a、蒸馏

b、吸收

c、膜分离

d、离心分离

2、下列哪一个是机械分离过程( )

a、蒸馏

b、吸收

c、膜分离

d、离心分离

3、下列哪一个是平衡分离过程( )

a、蒸馏

b、吸收

c、膜分离

d、离心分离

4、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 )

a、易挥发

b、难挥发

c、沸点高

d、蒸汽压小

5、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 )

a、两相间组份的浓度相等

b、只是两相温度相等

c、两相间各组份的逸度相等

d、相间不发生传质

6、当把一个气相冷凝时,开始产生液滴的点叫作( )

a、露点

b、临界点

c、泡点

d、熔点

7、当物系处于泡、露点之间时,体系处于( d )

a、饱和液相

b、过热蒸汽

c、饱和蒸汽

d、气液两相

8、闪蒸是单级蒸馏过程,所能达到的分离程度( )

a、很高

b、较低

c、只是冷凝过程,无分离作用

d、只是气化过程,无分离作用

9、设计变量数就是( )

a、设计时所涉及的变量数

b、约束数

c、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和

d、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差

10、约束变量数就是( )

a、过程所涉及的变量的数目:

b、固定设计变量的数目

c、独立变量数与设计变量数的和:

d、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

11、当蒸馏塔的回流比小于最小的`回流比时( )

a、液相不能气化

b、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

c、气相不能冷凝

d、无法操作

12、当蒸馏塔的产品不合格时,可以考虑( )

a、提高进料量

b、降低回流比

c、提高塔压

d、提高回流比

13、如果二元物系,11,2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

a、正偏差溶液

b、理想溶液

c、负偏差溶液

d、不确定

14、下列哪一个不是均相恒沸物的特点( )

a、气化温度不变

b、气化时气相组成不变

c、活度系数与饱和蒸汽压成反比

d、冷凝可以分层

15、下列哪一个不是吸收的有利条件( )

a、提高温度

b、提高吸收剂用量

c、提高压力

d、减少处理的气体量

16、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 )

a、难吸收的组分

b、最较轻组份

c、挥发能力大的组分

d、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

17、下列关于吸附剂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 )

a、分子筛可作为吸附剂

b、多孔性的固体

c、外表面积比内表面积大

d、吸附容量有限

18、下列哪一个不是等温吸附时的物系特点( )

a、被吸收的组分量很少

b、溶解热小

c、吸收剂用量较大

d、被吸收组分的浓度高

19、吸收塔的汽、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 )

a、塔的底部

b、塔的中商

c、塔的顶部

20、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 )

a、一定是做为塔底产品得到

b、一定是为塔顶产品得到

c、可能是塔项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

d、视具体情况而变

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_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_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1.间歇操作中,能产生预定粒度晶体的操作方法是() 参考答案: 加有晶种缓慢冷却 2.常压下,已知甲、乙两地的空气温度恰好都为t,甲地空气的相对湿度是 20%,乙地空气的相对湿度是40%,则甲地的湿球温度乙地的湿球温度,甲地的露点乙地的露点。 参考答案: 低于;低于 3.将不饱和空气在总压和湿度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 为湿空气的_______ 参考答案: 露点 4.在恒定干燥条件下用热空气干燥某物料,当干燥速率降为零时,物料中剩余 的水分是。 参考答案: 平衡水分 5.萃取剂加入量应使原料和萃取剂的和点M位于。 参考答案: 溶解度曲线之下方区

6.萃取是利用各组分间的差异来分离液体混合物的。 参考答案: 溶解度 7.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完成一定的分离。 参考答案: 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 8.当组成为yA的气体和组成为xA的液体相互接触时,如果与气相成平衡的 液相组成x′A>xA时,这一过程是过程。 参考答案: 吸收 9.对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当脱吸因数S>1时,若塔高为无穷大,则气液 两相将于达到平衡。 参考答案: 塔底 10.填料塔的吸收面积等于________。 参考答案: 塔内润湿的填料表面积 11.板式塔的常见塔板中,的操作弹性最小,可以处理粘性较大的物料。 参考答案: 筛板;泡罩塔板

12.填料塔的有效传质面积为。 参考答案: 塔内润湿的填料表面积 13.在同样空塔气速和液体流量下,塔板开孔率增加,则漏液量 参考答案: 增加 14.下面填料中,气体流通阻力小,表面利用效率高。 参考答案: 阶梯环;弧鞍填料 15.A和B组成的混合物的速度(以质量为基准,下同)为0.6m/s,A相对于 混合物的速度为0.2m/s,B相对于混合物的速度为0.1m/s,则A的绝对速度为 m/s。 参考答案: 0.8 16.已知A和B组成的混合物中,A的浓度为1kg/m3,A的绝对速度为 0.6m/s(以质量为基准)为,A相对于混合物的速度为0.1m/s,混合物中, 则以绝对速度表示的A的质量通量为 kg/(m2·s),以扩散速率表示的A的质量通量为 kg/(m2·s),以主体流动速度表示的A的质量通量为 kg/(m2·s)。 参考答案: 0.6;0.1;0.5

化工分离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化工分离过程试题库(复习重点) 第一部分填空题 1、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分离剂)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 2、分离因子是根据(气液相平衡)来计算的。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板效率)来表示。 3、汽液相平衡是处理(汽液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相平衡的条件是(所有相中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 4、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组成)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泡露点方程)确定。 5、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6、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 7、吸收有(轻)关键组分,这是因为(单向传质)的缘故。 8、对多组分吸收,当吸收气体中关键组分为重组分时,可采用(吸收蒸出塔)的流程。 9、对宽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进料热焓)决定,故可由(热量衡算)计算各板的温度。 10、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组成的改变)决定,故可由(相平衡方程)计算各板的温度。 11、为表示塔传质效率的大小,可用(级效率)表示。 12、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分离要求高)或(最困难)的组分最后分离。 13、泡沫分离技术是根据(表面吸附)原理来实现的,而膜分离是根据(膜的选择渗透作用)原理来实现的。 14、新型的节能分离过程有(膜分离)、(吸附分离)。 15、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大类。 16、分离剂可以是(能量)和(物质)。 17、Lewis 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逸度)。 18、设计变量与独立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来表示( Ni=Nv-Nc即设计变量数=独立变量数-约束关系 ) 19、设计变量分为(固定设计变量)与(可调设计变量)。 20、温度越高对吸收越(不利) 21、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萃取剂回收段)。 22、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V = SL)。 23、精馏有(两个)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双向传质)的缘故。 24、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通过一定压力梯度的动量传递),(通过一定温度梯度的热量传递或不同温度物流的直接混合)和(通过一定浓度梯度的质量传递或者不同化学位物流的直接混合)。 25、通过精馏多级平衡过程的计算,可以决定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为表示塔实际传质效率的大小,则用(级效率)加以考虑。 27、常用吸附剂有(硅胶),(活性氧化铝),(活性炭)。 28、恒沸剂与组分形成最低温度的恒沸物时,恒沸剂从塔(顶)出来。 29、分离要求越高,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越多)。

2023大学_化工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

2023化工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 2023化工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一)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1、分离过程:将一股或多股原料分成组成不同的两种或多种产品的过程。 2、机械分离过程:原料由两相以上所组成的混合物,简单地将其各相加以分离的过程。 3、传质分离过程:传质分离过程用于均相混合物的分离,其特点是有质量传递现象发生。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工业上常用的分离过程又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类。 4、相平衡: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着物理平衡而共存的状态。从热力学上看,整个物系的自由焓处于最小状态,从动力学看,相间无物质的静的传递。 5、相对挥发度:两组分平衡常数的比值叫这两个组分的相对挥发度。 6、泡点温度:当把一个液相加热时,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 7、露点温度:当把一个气体冷却时,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 8、设计变量数:设计过程需要指定的变量数,等于独立变量总数与约束数的差。 10、约束数: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的数目及已知的条件数目。 11、回流比:回流的液相的量与塔顶产品量的比值。

12、精馏过程:将挥发度不同的组分所组成的混合物,在精馏塔中同时多次地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使其分离成几乎纯态组成的过程。 13、全塔效率:理论板数与实际板数的比值。 14、精馏的最小回流比:精馏时在一个回流比下,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无穷多,回流比小于这个回流比,无论多少块板都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这个回流比就是最小的回流比。实际回流比大于最小回流比。 15、理论板:离开板的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的板叫做理论板。 16、萃取剂的选择性:加溶剂时的相对挥发度与未加溶剂时的相对挥发度的比值。 17、萃取精馏:向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或等于1的体系,加入第三组分P,P体系中任何组分形成恒沸物,从塔底出来的精馏过程。 18、共沸精馏:向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或等于1的体系,加入第三组分P,P体系中某个或某几个组分形成恒沸物,从塔顶出来的精馏过程。 19、吸收过程:按混合物中各组份溶解度的差异分离混合物的过程叫吸收过程。 20、吸收因子:操作线的斜率(L/V)与平衡线的斜率(KI)的比值。 21、绝对吸收率:被吸收的组分的量占进料中的量的分率。 22、半透膜:能够让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分通过而其他组分不能通过的这种选择性膜叫半透膜。 23、渗透:当用半透膜隔开不同浓度的溶液时,纯溶剂通过膜向高浓度溶液流动的现象叫渗透。

《化工分离工程》试题答卷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如果设计中给定数值的物理量的数目等于设计变量,设计才有结果。 2.在最小回流比条件下,若只有重组分是非分 配组分,轻组分为分配组分,存在着两个 恒浓区,出现在精镏段和进料板位置。 3.在萃取精镏中,当原溶液非理想性不大时,加入溶剂后,溶剂与组分1形成具有较强正偏差的非理想溶液,与组分2形成负偏差或理想溶液,可提高组分1对2的相对挥发度。 4.化学吸收中用增强因子表示化学反应对传质速率的增强程度,增强因子E的定义是化学吸 )/无化学吸收的液相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k L 分传质系数(k0 )。 L 5.对普通的N级逆流装置进行变量分析,若组分数为C个,建立的MESH方程在全塔有 NC+NC+2N+N=N(2C+3)个。 η;实际的分离过程是不6.热力学效率定义为= 可逆的,所以热力学效率必定于1。 7.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的只透过溶剂 的性质,对溶液施加压力,克服溶剂的渗 透压,是一种用来浓缩溶液的膜分离过程。 二、推导(20分) 1.由物料衡算,相平衡关系式推导图1单级 分离基本关系式。 ——相平衡常数; 式中:K i ψ——气相分率(气体量/进料量)。 2.精馏塔第j级进出物料如图1,建立MESH 方程。

三、简答(每题5分,共25分) 1.什么叫相平衡?相平衡常数的定义是什 么? 由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物理平衡而共存状态。热力学上看物系的自由焓最小;动力学上看相间表观传递速率为零。 K i =y i /x i 。 2.关键组分的定义是什么;在精馏操作中, 一般关键组分与非关键组分在顶、釜的 分配情况如何? 由设计者指定浓度或提出回收率的组分。 LK绝大多数在塔顶出现,在釜中量严格控制; HK绝大多数在塔釜出现,在顶中量严格控制; LNK全部或接近全部在塔顶出现; HNK全部或接近全部在塔釜出现。 3.在吸收过程中,塔中每级汽、液流量为 什么不能视为恒摩尔流? 吸收为单相传质过程,吸收剂吸收了气体中的溶质而流量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增加,气体的流量相应的减少,因此气液相流量在塔内都不能视为恒定。 4.在精馏塔中设中间换热器为什么会提高 热力学效率? 在中间再沸器所加入的热量其温度低于塔 底加入热量的温度,在中间冷凝器所引出的 热量其温度高于塔顶引出热量的温度,相对 于无中间换热器的精馏塔传热温差小,热力 学效率高。 5.反应精馏的主要优点有那些? (1)产物一旦生成立即移出反应区;(2)反应区反应物浓度高,生产能力大;(3)反应热可由精馏过程利用;(4)节省设备投资费用;(5)对于难分离物系通过反应分离成较纯产品。 四、计算(1、2题10分,3题15分,共35分) 1.将含苯0.6(mol分数)的苯(1)—甲苯(2)混合物在101.3kPa下绝热闪蒸,若闪蒸温度为94℃,用计算结果说明该温度能否满足闪蒸要 求? 已知:94℃时P 1 0=152.56kPaP 2 0=61.59kPa 2.已知甲醇(1)和醋酸甲酯(2)在常压、54℃ 下形成共沸物,共沸组成X 2 =0.65(mol分率), 在此条件下: kPa P kPa p98 . 65 , 24 . 9002 1 = =求该系统 的活度系数。 3.气体混合物含乙烷0.50、丙烷0.4、丁烷0.1(均为摩尔分数),用不挥发的烃类进行吸收,已知吸收后丙烷的吸收率为81%,取丙烷在全塔的平均吸收因子A=1.26,求所需理论板数;若其它条件不变,提高平均液汽比到原来的2倍,此时丙烷的吸收率可达到多少。

生化分离工程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陕西理工大学

生化分离工程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陕西理工大学 第一章测试 1.英国的工业革命所进行的时间是()。 参考答案: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期 2.制约情绪的因素主要有()。 参考答案: 外部事件 ;认知过程 ;生理状态 3.判断(2分)不溶物的去除分为过滤、离心和萃取三部分。() 参考答案: 对 4.生物分离的四个步骤按顺序是不溶物的去除、产物分离、精制、纯化。() 参考答案: 错 5.结晶和离心属于扩散分离。()

参考答案: 错 6.生物分离在整个生物技术中处于上游。() 参考答案: 错 7.速度分离是根据均相体系中溶质在外力下的移动速度差异实现分离。() 参考答案: 对 8.干燥属于纯化技术。() 参考答案: 错 9.非均相体系的分离属于机械分离。() 参考答案: 对 10.减少分离操作步骤,可促进提取收率提高。() 参考答案: 对

11.下列哪个不属于产物粗分离的单元()。 参考答案: 离心 12.下列( )可以提高总回收率。 参考答案: 减少操作步骤 第二章测试 1.助滤剂是一种可压缩的多孔微粒。() 参考答案: 错 2.通过加入某些反应剂是发酵液进行预处理的方法之一。() 参考答案: 对 3.珠磨法中适当地增加研磨剂的装量可提高细胞破碎率。() 参考答案: 错

4.高级醇能被细胞壁中的类脂吸收,使胞壁膜溶胀,导致细胞破碎。() 参考答案: 错 5.过滤的透过推动力是()。 参考答案: 压力差 6.差速区带离心的密度梯度中最大密度()待分离的目标产物的密度。 参考答案: 小于 7.构成细胞壁的肽聚糖是一种()的多聚物,由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胞 壁酸和短肽聚合而成的多层网状结构。 参考答案: 难溶性 8.高压匀浆法破碎细胞,不适用于() 参考答案: 青霉

化工分离工程考试题目(附答案)

2013化工分离过程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大类。 2. 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分离剂)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 3. 汽液相平衡是处理(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相平衡的条件是(各相温度压力相等,各组分在每一相中的化学位相等)。 4. 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进料组成z i 和相平衡常数K i 满足( 1,1>>∑∑i i i i K z z K )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物料平衡和相平 衡)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5. 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组成)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泡露点方程)确定。 6. 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7. 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使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小)的组分增加。 8. 萃取精馏中塔顶产品不合格时,经常采取(增加萃取剂用量)或(减小进料量)的措施使产品达到分离要求。 9. 吸收有(1个)关键组分,这是因为(单向传质)的缘故。 10. 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用蒸汽或惰性气体的蒸出塔)、(用再沸器的蒸出塔)和(用蒸馏塔)。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吸收属于(A ) A.平衡分离;B.速率分离;C.机械分离;D.膜分离。 2. 计算溶液泡点时,若∑=>-C i i i X K 101,则说明(C ) A. 温度偏低; B. 正好泡点; C. 温度偏高。 3. 如果体系的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则相平衡常数可以简化表 示为( D ) A. L i i V i K φφ= B. s i i P K P = C. L i i V i K φφ= D. s i i i P K P γ= 4. 汽液相平衡K 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 A ) A.易挥发; B.难挥发; C.沸点高; D.蒸汽压小。 5. 如果塔顶采用全凝器,计算塔顶第一级的温度可以利用方程( B ) A.泡点方程; B.露点方程; C. 闪蒸方程; D.相平衡方程。 6. 计算在一定温度下与已知液相组成成平衡的汽相组成和压力的问题是计算( B ) A.泡点温度; B.泡点压力; C.等温闪蒸; D.露点压力。 7. 精馏中用HNK 表示( C ) A. 轻关键组分; B. 重关键组分; C. 重非关键组分; D. 轻非关键组分。 8. 以下描述中,不属于萃取精馏中溶剂的作用的是( D )

化工分离工程0708期末试题A答案

化工分离工程0708期末试题A 答案

2021 —2021 学年第1、2学期分离工程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 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1—2021学年第1、2学期分离工程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注意:装订线左侧请不要答题,请不要在试卷上书写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否则将按相应管理规定处理。 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化工三、判断题(本大题14分,每小题2分,对的打√,错的打×) 1、对拉乌尔定律有偏差的物系一定是恒沸体系。…………………………………………(× ) 2、绝热闪蒸过程,节流后的温度降低。…………………………………………………(√ ) 3、若组成为 i z的物系,1> ∑K X i i ,且1 /> ∑ i i k y,其相态为气液两相。………………(√ ) 4、在精馏操作中回流比是可调设计变量。………………………………………………(√ ) 5、在萃取精馏操作中,液相流率总是大于气相流率。……………………………………(× ) 6、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使p 1 A值越大,溶剂的选择性越大。……………………(√ ) 7、吸收中吸收因子小的组分是易于吸收组分。…………………………………………(× ) 四、分析题(本大题10分,每小题5分) 1、分析下图的点E,D,C三点表观吸附量为什么等于零?曲线CD及DE说明了溶质优先被吸附还是溶剂优先被吸附?为什么? 答:C,E点为纯溶液, 所以吸附前后无浓度变 化,表观吸附量为零。D 点,按溶液配比吸附,所

答:分析可知: 恒沸精馏塔:由于恒沸剂 加入过量, 塔底为甲 醇-甲苯 的混合物, 塔顶烷烃- 甲醇的二 元恒沸物。 脱甲醇塔:塔底为甲苯,

分离工程(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青岛科技大学

第一章测试 1.每一单股进料均有()个设计变量。 A:c B:c +2 C:c +1 D:c +3 答案:B 2.换热器的设计变量数为()。 A:2c+6 B:2c+7 C:4c+8 D:2c+5 答案:B 3.某二元体系(不形成共沸混合物),在给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达到汽液平衡 时,则此平衡体系的气相混合物的总逸度与液相混合物的总逸度是相等的。 () A:错 B:对 答案:A 4.在一定压力下,组成相同的混合物的露点温度和泡点温度不可能相同。() A:对 B:错 答案:B 5.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由物料组成计算出的∑Kizi<1,且∑zi/Ki>1 ,该进料 状态为()。 A:过冷液体 B:饱和液体 C:过热蒸汽 D:汽液混合物 答案:A 第二章测试 1.在精馏塔分离的过程中,需要划分关键组分与非关键组分,按挥发度大小排 序为轻组分>轻关键组分>中间组分>重关键组分>重关键组分。() A:对 B:错 答案:A 2.多组分精馏过程,下列有关最少理论级数Nm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Nm与进料组成和进料状态均无关 B:Nm与进料组成和进料状态均有关

C:Nm与进料组成无关而进料状态有关 D:Nm与进料组成有关而与进料状态无关 答案:BCD 3.萃取精馏过程选择的萃取剂最好应与沸点低的组分形成()。 A:正偏差溶液 B:不一定 C:负偏差溶液 D:理想溶液 答案:A 4.共沸物系的y-x图与对角线有交点。() A:对 B:错 答案:A 5.萃取剂的加入是为了改变相对挥发度,因此在只需在进料时加入大量萃取剂 即可。() A:错 B:对 答案:A 6.当萃取塔塔顶产品不合格时,可采用()方法来调节。 A:加大回流比 B:增加进料量 C:加大萃取剂用量 D:减少进料量 答案:C 7.对形成共沸物的某体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共沸点外,在其余组成下,精馏仍具有分离作用 B:体系在共沸点的自由度数目与共沸物的组分数无关 C:当压力确定后,其共沸温度和共沸组成确定 D:二元共沸物的压力确定后,则共沸温度和共沸组成确定,而三元共沸物则不然 答案:ABC 8.加盐萃取精馏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效率较萃取精馏高 B:MSA用量大 C:易于回收盐 D:MSA为液相 答案:B 第三章测试 1.吸收因子是平衡线的斜率(Ki)与操作线的斜率(L/V)的比值。() A:对

分离工程_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分离工程_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1.以下萃取设备中,哪些是没有外加机械能量输入的? 参考答案: 喷淋塔 2.闪蒸是单级蒸馏过程,所能达到的分离程度。 参考答案: 较低 3.下列哪一个过程不是闪蒸分离过程。 参考答案: 纯组分的蒸发 4.Gilliland关联图,关联了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个不是其中之一? 参考答案: 压力 5.某连续精馏塔的进料、馏出液、釜液组成以及平均条件下各组分对重关键组 分的平均相对挥发度如下:【图片】进料为饱和液体进料。通过计算判断,所需最少理论板数Nm最接近以下哪一项? 参考答案: 10

6.等温闪蒸过程计算,是针对【图片】和【图片】的混合进料而进行的。 参考答案: 错误 7.采用特殊精馏的目的在于实现分离、降低能耗? 参考答案: 正确 8.溶剂的关键作用是引起了待分离的两关键组分间活度系数的变化。 参考答案: 正确 9.根据从同系物中选择的原则,萃取溶剂最好与塔釜组分形成理想溶液,也就 是说,应该选择沸点较高的关键组分对应的同系物。 参考答案: 错误 10.恒沸精馏可用于________操作,萃取精馏可用于________操作。 参考答案: 连续和间歇、连续 11.萃取精馏中,溶剂浓度越高,则? 参考答案: 分离效果越好_生产能力下降

12.多组分精馏料液中,含有非分布的重组分和轻、重关键组分,塔在最小回流 比操作时,塔中将只出现一个加料板恒浓区,即加料板恒浓区。 参考答案: 错误 13.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与塔顶馏出组份形成具有_____偏差的非理 想溶液,与塔釜馏出组份形成具有_____偏差的溶液。 参考答案: 正、负或无 14.加盐精馏的原理与哪种特殊精馏最为类似? 参考答案: 萃取精馏 15.膜分离过程中,浓差极化有时是有利的。 参考答案: 错误 16.对于超滤等膜分离过程,可以用截留率表征其分离效率。 参考答案: 正确 17.现在工业实用中的反渗透膜,其微观结构是以下哪些种类?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年9月《分离工程》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1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年9月《分离工程》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 1. 一氧化碳助燃剂通常加入到( )。 A、提升管 B、沉降器 C、再生器 D、新鲜催化剂罐 参考答案:C 2. 称取K2Cr2O7基准物质时,有少量K2Cr2O7撒在天平盘上而未发现,用此溶液标定Na2S2O3溶液,则所得浓度 称取K2Cr2O7基准物质时,有少量K2Cr2O7撒在天平盘上而未发现,用此溶液标定Na2S2O3溶液,则所得浓度将( )。 A.偏高 B.偏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A 3. 在等浓度(mol·dm-3)等体积的Na3PO4,Na2HPO4,NaH2PO4溶液中,分别加入同浓度、等量(为适量)的AgNO3溶液均生成 在等浓度(mol·dm-3)等体积的Na3PO4,Na2HPO4,NaH2PO4溶液中,分别加入同浓度、等量(为适量)的AgNO3溶液均生成沉淀,沉淀依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Ag3PO4$Ag3PO4$Ag3PO4 4. 精密度高的一组数据,其准确度也一定高。 ( ) 精密度高的一组数据,其准确度也一定高。 ( ) 错误 5. 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M一定,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B) cM一定,越小,突跃范围越大 (C 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M一定,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B) cM一定,越小,突跃范围越大

(C)一定,cM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D)一定,cM越小,突跃范围越大 AC 6. 当精馏塔的回流比小于最小的回流比时( ) A.液相不能气化 B.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 C.气相不能冷凝 D.无法操作 参考答案:B 7. 在化学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将增加平衡时产物的浓度。 ( ) 在化学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将增加平衡时产物的浓度。 (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8. 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管读数正确的是( )。 A.22mL B.22.1mL C.22.10mL D.22.103mL 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管读数正确的是( )。 A.22mL B.22.1mL C.22.10mL D.22.103mL C 9. 第二信使指的是一类将细胞外信号传递至细胞内的物质,主要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第二信使指的是一类将细胞外信号传递至细胞内的物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DAG$Ca2+$cAMP$IP3$cGMP 10. 已知钾、钙的电离能数据如下表:元素frac{第一电离能}{kJcdot mol^{-1}} frac{第 已知钾、钙的电离能数据如下表: 元素frac{第一电离能}{kJcdot mol^{-1}}frac{第二电离能}{kJcdot mol^{-1}}frac{第三电离能}{kJcdot mol^{-1}} 钾419 3075 4445

制药分离工程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青岛科技大学

第一章测试 1.对分离方法和设备的评价指标不包括下列哪项()。 A:分辨率 B:分离容量 C:回收率 D:分离速度 答案:C 2.对分离过程和产品的评价指标不包括下列哪项()。 A:浓缩程度 B:分辨率 C:纯化程度 D:回收率 答案:B 3.人类防病治病的三大药源包括()。 A:化学药物 B:中药 C:基因工程药物 D:生物药物 答案:ABD 4.重力沉降、离心分离、过滤都属于机械分离法。() A:错 B:对 答案:B 5.下列对于制药分离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分离过程不需要考虑成本因素 B:制药分离过程就是药物的下游加工过程 C:成品化不属于下游加工过程 D:分离的最终目的是得到高纯度的产物 答案:B 第二章测试 1.下列细胞破碎法属于机械破碎的是()。 A:冻结融化法 B:化学试剂法 C:珠磨破碎法 D:酶溶法 答案:C 2.下列不属于工业离心设备的是()。 A:离心管式转子离心机 B:管式离心机

C:三足式过滤离心机 D:碟片式离心机 答案:A 3.下列属于工业过滤设备的是()。 A:转鼓式过滤机 B:板框过滤机 C:加压叶滤机 D:回转真空过滤机 答案:ABCD 4.差速离心分离适合于分离沉降系数差别较大的颗粒。() A:对 B:错 答案:A 5.颗粒粒径越小,离心沉降速度越快。() A:错 B:对 答案:A 第三章测试 1.蛋白质沉淀最常用的盐析剂的是()。 A:氯化钠 B:硫酸铵 C:氯化钾 D:硫酸钠 答案:B 2.蛋白质沉淀常用的有机溶剂沉淀剂是()。 A:丙酮 B:甲苯 C:乙酸 D:丁烷 答案:A 3.影响蛋白质盐析的因素有()。 A:pH B:时间 C:蛋白质的初始浓度 D:盐的浓度 答案:ACD 4.蛋白质样品的初始浓度越高,盐析沉淀时,选择性越好。() A:对 B:错 答案:B

2023化工考试试题库含答案全考点

2023化工考试试题库含答案全考点 1、碱洗塔碱洗段包括(ABC) A、强碱段 B、中强碱段 C、弱碱段 D、水洗段 2、分子筛用甲烷或氮气再生其原因正确的是(ABC) A、氮气和甲烷的分子直径比水小 B、高温的非极性分子,不易被分子筛吸附 C、可降低水汽在分子筛固体表面上的分压 D、氮气和甲烷的分子直径比水大 3、关于裂解气压缩的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BCD) A、提高分离的深冷分离操作温度 B、节约低温能量和低温材料

C、除去裂解气中的水分和重燃 D、减少干燥脱水和精储分离的负担 4、为了减少裂解时的结焦量,可以向原料中加入结焦抑制剂。添加的结焦抑制剂种类很多,可以 采用(ABCD) A、硫化物 B、聚有机硅氧烷 C、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化合物 D、含磷化合物 5、裂解原料中要求(BCD)的含量越低越好。 A、硫化物 B、烯燃 C、铅、碑 D、胶质和残碳6、热泵一般有(ABC A、开式A型热泵(塔釜物料为介质取消再沸器) B、开式B型热泵(塔顶物料为介质取消冷凝器)

C、闭式热泵 D、半开式热泵 7、通过闭式热泵与开式热泵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两者均适用于塔压降较小的系统 B、两者的功耗均随塔压的升高而升高 C、开式热泵比闭式热泵减少了设备 D、闭式热泵比开式热泵减少了设备 8、热泵流程适宜应用于(BD) A、塔顶与塔釜温差大的系统 B、塔顶与塔釜温差小的系统 C、塔的压降较大的系统 D、塔的压降较小的系统 9、裂解气多段压缩的优点包括(ABC) A、可节省压缩功 B、可降低压缩比 C、可降低排气温度 D、可简化工艺流程

10、裂解气在深冷分离过程中所需的低温冷冻量由(ABCD)提供。 A、丙烯制冷系统 B、乙烯制冷系统 C、甲烷制冷系统 D、裂解气中间储分的等焙节流或等端膨胀 11、分子筛用作吸附剂,具有的特点有(ABCD) A、具有极强的吸附选择性 B、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C、吸附容量随温度变化 D、吸附容量随气体线速度而变化 12、乙烯生产原料的选择是一个重大的技术经济问题,目前乙烯生产原料的发展趋势有(BC) A、原料单一化 B、原料多样化 C、原料轻质化 D、原料重质化

化工分离工程模拟试题

模拟试1题-1 一、 填空 1. 分离过程所加的分离媒介是 和 。 2. 相平衡常数的定义是 。 3. 在变量分析中,固定设计变量通常指 。 4. 精镏中要指定 个关键组分,而吸收指定 个。 5. 用法求时,θ的取值范围是 。 6. 在多组分吸收中,理论板一定时,吸收因子大的组分,吸收程度 ;分离要求一定时,若关键组分吸收因子大,理论板数 。 7. 当某组分在 中不存在时,该组分的相对吸收率与吸收率相等。 8. 化学吸收中瞬时反应将在 完成,反应速率 传递速率。 9. 逐板计算法中,计算起点的确定以 为计算起点。 10. 塔板效率有多种表示方法,常用的三种方法有 。 11. 精镏和吸收操作在传质过程上的主要差别是 。 12. 影响气液传质设备处理能力的主要因素有 、 、 和 等。 13. 分离成非纯产品比分离成纯产品消耗的最小功 。 14. 超滤是以 为推动力,按 选择分离溶液中所含的微粒和大分子的膜分离操作。 二、分析与推导 1. 一单极分离如图所示 (1) 通过分析得出设计变量数,并回答如何指定; (2) 用物料衡算与平衡关系推导1)1(+-=i i ij j j v f v f α (式中:j j i i j j i i Vy v Vy v FZ f FZ f ====) 2.溶液中组分在压力P 时形成均相共沸物,推导该共沸物中任意组分i 的活度系数 0i i p p =γ。 3. 原溶液C 组分萃取精馏,加溶剂S, 由相对挥发度定义推导溶剂对非溶剂的相对挥发度表达式:∑∑==α=βc i i is c i i x x 11 . 三、简答 1. 活度系数法计算气液平衡常数的通式为: ]RT )p p (v exp[p p x y K s i L i ,m v i s i s i i i i i -==ΦΦγ 从以下几种情况讨论气液平衡常数的简化形式: (1) 气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理想溶液;

2023年化工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3年化工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度常数K值 C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2、温差法计算热负荷的公式,适应于载热体在换热过程中 B 。 A.有相变但无温变 B.无相变但有温变 C.既有相变又有温变。 3、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任一截面积的流体质量称为 B 。 A.质量流量 B.质量流速 C.体积流量。 4、压力 A 有碍于吸取过程的进行。 A.增大 B.降低 C.不变。 5、润滑油的质量指标中,酸值越 A ,质量越好。 A.低 B.高。 6、仪表输出的变化与引起变化的被测变量之比为仪表的 C 。 A.相对误差 B.灵敏限 C.灵敏度。 7、自动把握系统的过渡过程是把握作用不断克服 B 的过程。 A.随机影响 B.干扰影响 C.设定值变化。 8、选择被控变量原则为 C 。 A.多值对应关系 B.被控变量变化灵敏大 C.单值对应关系,工艺合理性,被控变量变化灵敏度大。 9、相对压强的负值为 C 。 A.表压 B.绝压 C.真空度 D.大气压 10、气体密度与压强,温度有关,什压降温,气体密度 A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11、流体的粘度愈大,它的流淌性就 B 。 A.愈大 B.愈小 C.不变 12、离心泵的叶轮能提高液体的 C 。 A.静压能 B.动能 C.静压能和动能 13、一个满足生产要求的换热器其传热速度 D 热负荷。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等于或大于 C.小于或等于 14、很多试验证明,雷诺系数在2000~10000流淌类型为 C 。 A.层流 B.湍流 C.过渡流。 15、两种流体在环热器内,两侧分别以相同的方向流淌称为 A 。 A.并流 B.逆流 C.错流 D.折流 16、在流体输送过程中,冬天克服的阻力 B 夏天克服的阻力。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17、很多化学反应中接受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到的作用是 A 。 A.增加正反应速度 B.降低逆反应速度 C.转变化学平衡 D.降低反应活化能,增大正、逆反应速度。 18、将过热蒸汽冷却当温度降至肯定值时混合气开头冷凝,产生第一滴液体,相应的温度称为 C 。 A.饱和温度 B.临界温度 C.露点温度 19、肯定质量的气体在恒温下体积膨胀为原来的10倍,下面哪种状况将伴随发生 C 。

化工分离工程课后答案

化工分离工程课后答案 【篇一:化工分离工程习题答案_刘家祺】 章 1. 列出5种使用esa和5种使用msa的分离操作。 答:属于esa分离操作的有精馏、萃取精馏、吸收蒸出、再沸蒸出、共沸精馏。属于msa分离操作的有萃取精馏、液-液萃取、液-液萃 取(双溶剂)、吸收、吸附。 9.假定有一绝热平衡闪蒸过程,所有变量表示在所附简图中。求:(1)总变更量数nv; (2)有关变更量的独立方程数nc;(3)设计变量数ni; (4)固定和可调设计变量数nx , na; (5)对典型的绝热闪蒸过程,你 将推荐规定哪些变量? 思路1: l , xi , tl , pl fzi tfpf v , yi ,tv , pv 3股物流均视为单相物流,总变量数nv=3(c+2)=3c+6 习题5附图 独立方程数nc 物料衡算式 c个热量衡算式1个相平衡组成关系式 c个 1个平衡温度等式 1个平衡压力等式共2c+3个故设计变量ni =nv-ni=3c+6-(2c+3)=c+3 固定设计变量nx=c+2,加上节流后的压力,共c+3个可调设计变 量na=0 解: (1) nv = 3 ( c+2 ) (2) nc物c能1相c nc = 2c+3 (3) ni = nv – nc = c+3 (4)nxu = ( c+2 )+1 = c+3 (5) nau = c+3 – ( c+3 ) = 0 思路2: 输出的两股物流看成是相平衡物流,所以总变量数nv=2(c+2) 独立方程数nc:物料衡算式 c个,热量衡算式1个 ,共 c+1个设计变量数 ni=nv-ni=2c+4-(c+1)=c+3

固定设计变量nx:有 c+2个加上节流后的压力共c+3个可调设计变量na:有0 11.满足下列要求而设计再沸汽提塔见附图,求:(1)设计变更量 数是多少? 进料,(2)如果有,请指出哪些附加变 量需要规定? 解: nxu进料c+2 压力9 c+11=7+11=18 nau 串级单元 1合计2 nvu = nxu+nau = 20 附加变量:总理论板数。 习题6附图 16.采用单个精馏塔分离一个三组分混合物为三个产品(见附图),试问 图中所注设计变量能否使问题有唯一解?如果不,你认为还应规定哪个(些)设计变量? 解: nxu进料c+2 c+44 = 47 nau 3+1+1+2 = 7 nvu = 54 设计变量:回流比,馏出液流率。 第二章 4.一液体混合物的组成为:苯0.50;甲苯0.25;对二甲苯0.25(摩 尔分率)。分别用平衡常数法和相对挥发度法计算该物系在100kpa 式的平衡温度和汽相组成。假设为完全理想系。 解1: (1)平衡常数法:设t=368k用安托尼公式得: p1s?156.24kpa ;p2s?63.28kpa ;p3s?26.88kpa由式(2-36)得: k1?1.562 ;k2?0.633 ;k3?0.269 y1?0.781;y2?0.158 ;y3?0.067 ;?yi?1.006由于?yi1.001,表 明所设温度偏高。 由题意知液相中含量最大的是苯,由式(2-62)得: k1? k1 ?1.553 可得t?367.78k yi 重复上述步骤: ?0.6284 ;k3?0.2667 k1?1.553 ;k2 y1?0.7765 ;y2?0.1511 ;y3?0.066675 ;?yi?1.0003 在温度为367.78k时,存在与之平衡的汽相,组成为:苯0.7765、 甲苯0.1511、对二甲苯0.066675。

分离工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昆明理工大学

分离工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 第一章测试 1.下列操作中,不属于平衡分离过程的是() 答案: 加热 2.下列分离过程中属于机械分离过程的是() 答案: 离心分离 3.下列哪一个是速率分离过程() 答案: 膜分离 4.下列分离过程中只利用了物质媒介的平衡分离过程是() 答案: 吸收 5.平衡分离过程的分离基础是利用两相平衡时()实现分离。

答案: 组成不同 6.约束变量关系数就是() 答案: 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 7.设计变量数就是() 答案: 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之差 第二章测试 1.平衡常数计算式在()条件下成立。 答案: 气相是理想气体,液相是理想溶液 2.气液相平衡常数K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 答案: 易挥发

3.当把一个气体溶液冷凝时,开始产生液滴的点叫作() 答案: 露点 4.计算溶液泡点时,若,则说明() 答案: 温度偏高 5.进行等温闪蒸时,当满足()条件时,系统处于两相区。 答案: 6.当物系处于泡点、露点之间时,体系处于() 答案: 气液两相 7.闪蒸过程成立的条件是闪蒸温度T() 答案: 大于闪蒸条件下物料的泡点温度,且小于闪蒸条件下物料的露点温度

第三章测试 1.多组分精馏过程,下列有关最小理论级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与进料组成及进料状态均无关 2.当萃取精馏塔的进料为饱和汽相时,萃取剂的加入位置是() 答案: 塔顶几个级以下加入 3.关于均相恒沸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答案: 部分汽化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4.多组分精馏过程,当进料中的非分配组分只有重组分而无轻组分时,恒浓区 出现于() 答案: 上恒浓区出现于精馏段中部,下恒浓区出现于进料级下 5.吉利兰关联图,关联了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个不是其中之一() 答案: 压力

分离工程试题库与参考答案

分离工程试题库 目录 第一部分填空题 (1) 第二部分选择题 (6) 第三部分名词解释 (13) 第四部分问答题 (15) 第五部分计算题 (18) 参考答案 (53)

第一部分填空题 1.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的逆过程。 2.衡量分离的程度用()表示,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是()。 3.分离过程是()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来达到分离目的。 4.工业上常用()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 5.固有分离因子是根据()来计算的。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来表示。 6.汽液相平衡是处理()过程的基础。相平衡的条件是()。 7.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8.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 9.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是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的组分增加。 10.吸收因子为(),其值可反应吸收过程的()。 11.对一个具有四块板的吸收塔,总吸收量的80%是在()合成的。 12.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 13.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确定。 14.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 15.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型计算和()型计算。 16.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 17.吸收过程在塔釜的限度为(),它决定了吸收液的()。 18.吸收过程在塔顶的限度为(),它决定了吸收剂中()。 19.吸收的相平衡表达式为(),在()操作下有利于吸收,吸收操作的限度是()。 20.若为最高沸点恒沸物,则组分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与饱和蒸汽压的关系式为()。 21.解吸收因子定义为(),由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为()。 22.吸收过程主要在()完成的。 23.吸收有()关键组分,这是因为()的缘故。 24.图解梯级法计算多组分吸收过程的理论板数,假定条件为(),因此可得出()的结论。 25.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 26.恒沸剂的沸点应显著比原溶液沸点()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