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官窑和八大民窑

五大官窑和八大民窑
五大官窑和八大民窑

五大官窑和八大民窑

一、宋朝五大官窑——令人侧面的皇室血统

经过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和五代时期的分裂局面,公元 960 年赵匡胤建立了北宋政权,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制瓷工艺达到新高峰,出现了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局面。名窑迭出,品类繁多,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纷纷兴起。举世闻名的五大官窑体系分别是汝、官、哥、钧、定,八大民窑体系分别是磁州窑、耀州窑、钧窑、定窑、饶州窑、龙泉窑、建窑和吉州窑。

1 汝窑

汝窑位居五大官窑之首,窑址在河南宝丰清凉寺,因其烧制时间只有二十来年,所以截止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统计在册的汝窑只有67件。另外,史书上也有记载,《清波杂志》里这样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提出汝窑的釉色是靠玛瑙呈现。我们知道,古代对玉和玛瑙都是上品,这更显示了汝窑的尊贵,在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公开拍卖一只变形的直径为8公分的盘子,成交价为154万美元,后来拍卖上亿元人民币的珐琅彩当时也就卖二三十万美金。

汝窑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

第一,是汝窑的釉色呈天青色;

第二,具有“蟹爪纹”,就是说釉面开片的纹理有细微的毛刺;

第三,鱼鳞状开片,裂纹的角度是斜着的,会有折光率;

第四,就是香灰胎,瓷胎是浅浅的灰色,像烧了香以后落下来的香灰。一般情况下,汝窑的胎和底同厚。

官窑瓷器从侧面反映了帝王的追求,汝窑是宋徽宗在位期间烧造的瓷器,汝窑被烧制成青色,主要因为当时的宋徽宗信奉道教。他大力推行道教,称自己是“教主道君皇帝”,在道教仪式中,给天神写的祈祷词叫“青词”,道教追求的都是青色。今天台北故宫所藏的宋人书札中,有这种天青色的纸,是淡淡的一种蓝灰色,用来写道教的祈祷词。道教对青色的追求,直接影响了宋徽宗的审美。

2官窑、哥窑

一、官窑

北宋官窑在宋徽宗时期才开始烧造,窑址不明。官窑颜色比汝窑透亮一些,显得更青绿,宋徽宗执政20多年,在加之靖康之变,瓷器在此次历史事件中被焚毁,能留到今天的北宋官窑非常罕见,其目前存在的代表作是“琮式瓶”,是一种礼器,目前全世界仅存4件。另外,公元1127年,南宋接替北宋,,又形成了南宋官窑。官窑的鉴定特征如下:

第一,紫口铁足的特征,所谓“紫口铁足”是指口部由于釉薄,露出紫色的胎骨;圈足露胎的部分,呈现铁褐的颜色;

第二,官窑都有开片,规律不一;

第三,北宋的官窑厚重,南宋的官窑轻薄。这个特征跟南北地域的人的性格有关。

二、哥窑

截止到目前为止,哥窑窑址不明,哥窑是与官窑类同的一个窑口,非常接近。在烧制过程中,由于胎和釉的膨胀系数不同,所以瓷器出窑以后,釉就会开裂。这种现象被文人赋予一种病态美学,从最初的无奈到后期的主动追逐。由于哥窑的特征如下:

第一,是金丝铁线,这是它的典型特征。“金丝”是指细碎的开片,呈黄色,这是由于空气与铁与空气长时间的接触氧化后出现的色泽;“铁线”

是指大块的开片,呈黑色。

第二,哥窑的第二个特征是紫口铁足,官窑也有这个特征。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官窑和哥窑代表着宋代官方最高的审美标准——缺憾美。鉴于北宋的文学修养和以文治天下的政治理念,宋朝的文学造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同时也造就了这种缺憾美的审美艺术。在这对官窑和哥窑的认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 钧窑定窑

一、钧窑

宋代五大名窑中,汝、官、哥三种瓷器都是青瓷,仅从颜色就可以辨识。从科学上讲,钧窑也属于青瓷,但它不是以青色为主的瓷器。钧窑是以铜为呈色剂,在高温下一次呈现红色。这对中国陶瓷史作出了重要贡献,钧窑的颜色有玫瑰紫、

钧红、天蓝、月白,非常多。素有“家有万贯,不值钧瓷一片”之说。钧瓷的残片可以打磨后,镶在腰带上,显示我特有身份。钧窑的特征如下:第一,钧窑是乳浊釉,一种不透明的釉,官窑、哥窑、汝窑,都属于透明的玻璃釉,这种釉的好处就是遮盖力强,能够把胎土彻底遮盖住。

第二,钧窑属于窑变系的瓷器,它的呈色在入窑之前不能控制。所谓“窑变“,是指进了窑以后,在烧造中才产生的变化,人力不可控制。通常

说“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就是钧窑的本质。

第三,钧窑具有蚯蚓走泥纹,是因为钧瓷的釉非常厚,能够厚达七八毫米,第四,所以在冷却的时候,有些介乎于开片和非开片之间的那种被釉填平的地方,会形成像雨过天晴以后,蚯蚓在湿地爬过的痕迹,这个特征现

在已经不是陶瓷鉴定的绝对特征了;

二、定窑

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在五大官窑中,他是最早的,起源于北宋早期,在五大名窑中,定窑与其他四窑不同,它是白瓷,那四个都是青瓷。其他四大名窑都以釉色作为表现形式,只有定窑是以纹饰作为表现形式。直接原因是因为定窑的釉面非常薄,而其他四窑的釉面非常厚,所以定窑可以用刀来雕刻,体现它的纹饰之美。宫廷中使用的定窑不仅仅是白色,当时还烧造了各种颜色,根据颜色不同,被后人定名为红定,现在叫紫定;墨定,现在也叫黑定;还有绿定,古籍上都有记载,非常少见。

五大官窑反映了宫廷的审美取向,他代表着贵族的精神感受,青瓷受到宋徽宗个人的喜好而提倡,这是宋代官方陶瓷美学的一个写照。在中国乃至世界,权力美学被无以复加的加以推崇,都借助权力来增加自己的价值和份量,这是一种当前社会所反映的一种病态。这不是宋官窑里所提倡的缺憾美,而是现实生活中瓷器所表现出的一种无奈。

二、宋代八大民窑——艺术无疆

官窑代表了宫廷的审美,对此规矩和限定比较多,而相对应的民窑则相反,不存在什么桎梏,可以随意的发挥,所以民窑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体现人民大众的审美。

1北方四大民窑

一、磁州窑

英国人霍不逊给其命名,窑址主要在鲁、晋、豫、冀境内,烧制时间持续了数百年,,磁州窑的最大贡献就是化妆土的使用,作为粉底使用,遮盖了瓷体自身的缺陷,可以用很差的陶土烧制漂亮陶瓷,有黑色、黄色和孔雀绿等,白底黑花是磁州窑的典型特征。因为民间的无拘无束,使磁州窑陶瓷非常丰富。另外,磁州窑以非常罕见的装饰方式——文字在瓷器上的体现,如“忍”字,深刻反映了当时金、辽和宋的政治态势;如一个瓷枕就是四个字“家国有安”深刻表明了人民气球家国永安的良好祝愿。

二、耀州窑

是青瓷系列,色泽呈橄榄绿,色泽比较浓重,反映了北宋当时北方人的审美。耀州瓷的花饰是用通体用刀雕刻出来,工艺是随着时间在不断简化,耀州瓷器的“倒流壶”是个国宝,70年代被发现,展示在陕西博物馆。

三、钧窑

烧制地点以河南禹县为中心,南到浙江,北到东北,烧制比较简单,技术相对低。民窑的钧瓷主要是烧制碗和盘;宫廷的钧窑主要是陈设。

四、定窑;

是官窑系统,但是民间也大量烧制。孩儿枕是定窑的代表作。

2 南方四大民窑

一、饶州窑

现在的景德镇窑。景德镇的高岭土,是最好的原材料。“影青”是所有的瓷器中是最薄的,真的是“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至宋以后就不再生产玻璃了。后期的玻璃主要是欧洲生产的,主要欧洲生产不了瓷器。景德镇的高岭土是一绝、景德镇的文人墨客云集,欧阳修等、景德镇的能工巧匠的技术融合,工匠来自四面八方、景德镇附近的运河物流优势,致使景德镇的影青遍布全国,这在当时的物流背景下是不可想象的。

二、龙泉窑

是青瓷,后来成了中国青瓷的代表,青瓷最好的时期是南宋,欧洲人身份的象征。

三、建窑

福建建阳窑,主要是用来喝茶的茶盏,有类鹧鸪身上的那种斑点,日本人叫“曜变”,日本僧人把这种瓷器引入日本。到今天为止,日本的餐具依然是以黑色为主。目前遍布国内的日本餐厅的擦奴都是黑色。中国的黑色瓷器在日本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中国则因为审美的冲突而使曾经的黑色陶瓷几乎消失。

四、吉州窑

相当多瓷器是仿磁州窑的。宋朝迁都杭州的时候带走了北方大批的工匠,所以在工艺上和产品结构上比较类似。最主要的差距是纹路比较细致,融合了南方人的性格特点,工艺上被大大简化,他代表了南北方文化的融合。

中国古代八大官窑是哪八个

中国古代八大官窑是哪八个 我们今天所称官窑泛指历朝官府烧造瓷器,其实,历史上仅指南宋时期烧造的瓷器,后世再无此称呼。不过还是有中国古代八大官窑之说。下面给大家说说中国古代八大官窑是哪八个,供大家阅读! 1、汝窑 汝瓷雄居宋代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五大名窑之首, 后因宋金战乱而失传,传世品仅有60余件。汝瓷胎质细腻,工艺考究,以名贵玛瑙入釉,色泽独特,随光变幻。其釉色,如雨过天晴,温润古朴,其釉面,平滑细腻,如同美玉。器表呈蝉翼纹般细小开片,釉下有稀疏氧泡,在阳光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在胎与釉结合处微现红晕,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 2、官窑 官窑瓷器选料精细,用料考究,胎质细腻,胎色呈紫黑色,足边及口沿釉薄处呈紫褐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官窑瓷器釉厚如凝脂,釉面莹润如玉,光泽柔和。釉面有粉青、翠青、灰青、米黄等多种。釉面纹片是官窑器物的特征之一。它无精美的雕饰以哗众,也无艳彩涂绘以媚人,唯以古朴庄重的造型、莹润如玉的釉色、鳞鳞如波的纹片协同紫口铁足之美,形成了和谐优美、神完气足的艺术珍品。 3、哥窑 哥窑器物胎色较深,胎质细腻,足边及口沿釉薄处也可见深色胎,

制作工艺精湛,装烧方法亦采用支钉支烧或垫烧,一些盘炉器物的足底有极为规整的圆形支烧痕。釉色以青灰、米黄为多,釉质肥润,釉面有细碎的片纹,纹分两种,一种开较大的黑色片纹,另一种是在黑色片纹中又开细小的黄色片纹,俗称“金丝铁线”,是哥窑器物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4、定窑 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定窑以装饰见长,其刻花奔逸,印花典雅,辅助以剔花、堆花,各得其趣。定窑以白色为多,之外有红、黑、紫、绿诸色。 5、钧窑 钧瓷以釉色窑变见长,素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双”的特点。同样的釉色,入窑经1350度高温烧成后,每件瓷器呈色不一样,并出现人们意想不到的景观效果。 6、景德镇窑 景德镇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独特风格,早以“假玉器”之美称名冠天下,并创造了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素三彩、玲珑、高温色釉等精巧绝伦的名瓷。 7、耀州窑 耀州窑瓷以刀代笔的刻花装饰最为精湛,运刀挥洒如行云,刀下线条如流水,讲究一气呵成,刻成后纹饰奔放遒劲,线条活泼流畅,立体感极强,再施以透明的青绿色釉,烧成后更显器物淡雅秀丽,格调高峻。装饰技法以刻、印、划、雕、堆、镂空为主。

中国古代十大历史名窑排行榜

中国古代十大历史名窑排行榜 一、北宋官窑 北宋官窑也称汴京官窑。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附近设立窑场,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南宋顾文荐《负睻杂录》记载:“宋宣政间(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南宋叶寘在其《垣斋笔衡》中对北京官窑亦有记载:“政和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 当时的京师即汴京(今开封),因宋代汴京遗址已沉入地底,至今日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官窑遗址,对于北宋官窑遗址缺乏考古发掘地资料和充足的文献资料的支撑,因此,时至今日,关于北宋官窑遗址在何处,仍有不同说法,一般有三种说法:一说北宋官窑即为汝窑;二说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三说为北宋官窑即为汴京官窑,它与南宋时的修内司官窑先后存在。支持第三种说法的人较多。 北宋官窑传世品很少,其器物主要有碗、瓶、洗等。胎体显厚,且呈黑色,釉为淡青色,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着称,不同于南宋官窑和汝窑及龙泉窑瓷器,它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二、南宋官窑

南宋官窑南宋官窑,开始于绍兴十三年。是由皇家自己投资,并由宫廷内务府的窑务机构主持建立的制瓷窑场。宋朝以后的官窑,则是国家机构的官府投资建立的制瓷窑场。民窑,是百姓投资建立的窑场。官窑与民窑的根本区别是窑场的所有权属性,而不是产品的形状和产品的归属对象。 官窑瓷器有两种属性,一种是在官窑中烧造出来的瓷器,这是完全意义的官窑瓷器;另一种是在官窑建立以前,由官方出具设计样式,规定质量标准和数量要求,并由宫廷太监专门监制、督造,在民窑中烧制好后,经过挑选,上品供应御用,中品供应宫廷用瓷和外交用瓷以及赏赐有功大臣,下品配发给地方官府作为公用。后者并非官窑中生产,所带“官窑”二字,与窑场的所有权不符。村夫认为,此类瓷器冠以“官用型瓷器”的名称比较准确一些。 另外,由民间自己设计烧制的精美瓷器被皇家所采用,只能叫做贡瓷,不能称为官窑瓷。其中,专门为皇帝烧制的瓷器叫贡御瓷器,而为宫廷陈设和皇室成员烧制的瓷器,就只能称为贡瓷,不应称为贡御瓷。宋朝官窑遗留给后世的问题很多,比如“汴京官窑”、“汝官窑”和“郊坛官窑”的概念是否正确的问题,贡御汝窑烧造的时间是宋神宗时期还是宋徽宗时期的问题,南宋修内司建立的“新窑”和“旧窑”的关系问题,龙泉官用型黑胎青瓷是贡瓷还是仿官窑瓷的问题,《坦斋笔衡》

单选题

单选题部分https://www.360docs.net/doc/8d3065321.html,/bbs画家村论坛 1、十二色相环中有()对补色 A、3对 B、5对 C、6对 D、12对 2、正反面花纹一样的织物是() A、罗 B、锦 C、刺绣 D、缂丝 3.色彩三原色是 3 ,三间色是 2 。 ①黑、白、灰②澄、紫、绿③红、黄、蓝 4、《白瓷孩儿枕》是()窑的产品? A、官窑 B、哥窑 C、钧窑 D、定窑 5、《白瓷孩儿枕》属于属于()瓷窑体系 A、青瓷窑系 B、白瓷窑系 C、黑瓷窑系 画家村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8d3065321.html,/bbs美术教师理论考试复习资料,加QQ:313019250索取答案 6、瓷器《玫瑰紫釉盆托》口沿有菱花形()瓣 A、6瓣 B、7瓣 C、8瓣 D、9瓣 7、瓷器《玫瑰紫釉盆托》腹部有()条凹线? A、9条 B、10条 C、11条 D、12条 8、青铜器装饰风格变为质朴、严谨的阶段是() A、商代前期 B、商代晚期 C、殷商时期 D、西周以后 9、被历代民间画工和士大夫誉为“画圣”和“画祖”的唐代画家是 ( )。 A、阎立本 B、吴道子 C、张萱 D、张择端 10、法国画家塞尚在西方被尊奉为 ( )。 A、后印象画派之父 B、现代绘画之父 C、印象派之父 D、当代绘画之父 11、秦始皇陵目前已经发现()个俑坑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12、清代瓷器在颜色釉方面有更多创新和发展,其中素三彩中不使用的颜色是()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白色 E、紫色 13、《巴黎圣母院》的建筑形式属于 ( )。 A、罗马式建筑B、拜占庭式建筑C、哥特式建筑D、拉丁式建筑 14、凿山建陵法始创于()朝代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5、十七世纪荷兰的绘画艺术属于 ( )。 A、封建文化B、市民文化C、宫廷文化D、贵族文化 16、青铜器开始大量出现长篇铭文的时期是() A、商代前期 B、商代晚期 C、殷商时期 D、西周以后 17、印象派画家在描绘物体时所追求的是 ( )。 A、形体结构B、光线明暗C、光色变化D、意象效果 18、唐代张彦远所著___,是现存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系统的绘画通史著作。(C) A、《画品》 B、《林泉高致集》 C、《历代名画记》 D、《清河书画舫》 画家村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8d3065321.html,/bbs美术教师理论考试复习资料,答案仅供参考 19、“明四家”中以工笔重彩闻名的画家是()。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二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二 判断题 1、瓦当四神纹中的“玄武”代表夏天、南方、赤红。() 2、秦始皇兵马俑中的武士俑都留有胡须。() 3、宋代工艺美术的整体风格为清雅、透逸。() 4、布达拉宫重建于康熙二年。( ) 5、民间有“青花贵宣德”之说。() 6、宋官员的时服是自己做的季节服装。() 7、我国从五代开始有窑名。() 8、玉琮内圆外方象征做人要圆滑。() 9、苏离麻青是一种青花颜料。() 10、宋代贵族女人中流行穿胡服。() 1、原始社会玉就很珍贵,它不代表人的财富,不表示人的等级。() 2、秦始皇兵马俑中的武士千人一面。() 3、宋朝时期我国进入陶瓷时代。() 4、西周的青铜器出现了长篇铭文。() 5、战国时期齐国流通鬼脸钱。() 6、定州花瓷器,颜色天下白。() 7、沈子蕃的缂丝强调绘画性。() 8、明代绵缎有汝花、本色花、织金银三种装饰。() 9、唐铜镜制作的高峰期是高宗一德宗年间。() 10、留园原名“避暑山庄”。( ) 1、玉琮是祭祀天地神灵的法器。() 2、秦始皇兵马俑中的武士千人一面。() 3、中国铜镜制作的高峰期是唐高宗一德宗年间。() 4、清代景泰蓝新工艺就是铜胎画珐琅。() 5、玉琀是放在死者嘴里的明器,雕刻成蝉形,象征蜕蝉再生。() 6、北宋时期京城中流行着胡服。() 7、“堆朱杨成”是日本人尊称我国元代著名缂丝大师张成和杨茂的。() 8、东周青铜器装饰纹样以狰狞的饕餮纹为主。() 9、我国宋朝的陶瓷以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 10、“尖、齐、圆、健”是对上品湖笔的赞美。() 1、玉琮内圆外方象征做人要圆滑。() 2、秦始皇兵马俑中的武士千人一面。() 3、狮子林、拙政园、留园都在苏州。() 4、苏离麻青是一种青花颜料。() 5、玉琀是放在死者嘴里的明器,雕刻成蝉形,象征蜕蝉再生。() 6、故宫太和殿的屋顶为重檐庑殿。() 7、“堆朱杨成”是日本人尊称我国元代著名缂丝大师张成和杨茂的。() 8、商朝青铜器装饰纹样以狰狞的饕餮纹多见。() 9、宋代钧瓷以“冰裂开片”闻名于世。() 10、民间有“青花贵永乐”之说。。() 选择题

高中历史线索及知识结构详解

高中历史线索及知识结构 中国历史 (一)古代史(距今170万年前——1840年前) 一、原始社会时期 1、按生产力发展水平来分:旧石器时期(打制)新石器时期(磨制) 2、按社会组织形式来分:原始人群、氏族公社(血缘) (1)原始人群阶段:(距今170万年—前2070年)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左右。 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左右 山顶洞人:距今1.8万年前左右 (2)氏族公社时期: ①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7000年----5000年左右: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 ②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4000年----5000年左右: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炎帝,黄帝,蚩尤部落时期、尧,舜,禹部落联盟时期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公元前476年 1、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间阳城 2、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间殷奴隶制度确立 3、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间镐京(今西安附近) (1)政治上:王位世袭制(夏)、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西周)确立 (2)经济上:井田制形成,青铜铸造技术高超,出现瓷器,商人出现,商业官控(工商食官)。 4、东周: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洛邑(今洛阳) 春秋:公元前771年-----公元前476年奴隶制瓦解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封建制确立 (1)经济上:春秋时:铁犁牛耕出现,私田出现,鲁国税制改革,垄作法。 战国时:铁犁牛耕得到推广,土地私有确立 (2)政治上: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各国变法(商鞅变法、李悝、吴起)——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 (3)文化上:诸子百家、百家争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孔子:核心是“仁”为政以德,有教无类。——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儒家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荀子:仁义、王道,以德服人,君民舟水关系。性恶论,法治。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法家——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 道家:老子: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代表没落的奴隶主庄子:继承和发展老子的学说;追求“逍遥”贵族的利益(消极)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提倡节俭——代表平民的利益 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公元1840年 1、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形成、初步发展 (1)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2)秦朝(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咸阳—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

美术鉴赏试卷A

成教××专业××层次××形式期末考试 ××试卷 第 ×页( 共× 页) 成人 类___ _____ __ 专业_ __ __ ___ __ 层次_ __ __ ___ 形式___ __ __ _级__ __ ___ _班____ __ __ __姓名_ ___ __ __ ___ _学号__ __ __ __ __ _ _ … …… … … … … … … …… … ( 密 )………………………………(封)………………………………(线)……… … … … … … … … … … 密 封 线 内 答 题 无 效 ××专业(××层次××形式)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课程试卷(×) 答卷说明:1、 2、 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从绘画题材上来看,《清明上河图》应属于( ) A .风俗画 B.历史故事画 C.山水画 D.人物画 2.郑板桥是哪一画派人物( ) A.八大山人 B.金陵八家 C.扬州八怪 D.岭南画派 3.“野兽派”的代表人物是( ) A.达利 B.马蒂斯 C.毕加索 D.蒙克 4.描绘宫中嫔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 ) A.《虢国夫人游春图》 B.《捣练图》 C.《挥扇仕女图》 D.《簪花仕女图》 5.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掌握( ),可以使学生受用终身,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独立的鉴赏美术作品。 A.美术基本脉络 B.风格、流派 C.美术鉴赏方法 D.重要的美术家 6.河北满城汉墓出土了一件名为( )的灯具,利用虹吸的原理,即使以今天的设计观点看,也是一件超凡脱俗的佳作。 A.树形灯 B.银错铜牛灯 C.铜雀灯 D.长信宫灯 7.《潇湘图》的作者是五代画家( ) A.荆浩 B.关仝 C.董源 D.巨然 8.1886年制作的青铜圆雕《加莱义民》的作者是() A.法国 贝尼尼 B.法国 罗丹 C.意大利 多纳泰罗 D.意大利 米开朗基罗 9.17世纪荷兰的绘画艺术属于( ) A.封建文化 B.市民文化 C.宫廷文化 D.贵族文化 10.《江山如此多娇》是1959年初我国著名画家( )先生合作为建国十周年所创作绘制的。 A.傅抱石和丰子恺 B.关山月和罗中立 C.傅抱石和关山月 D.吴凡和董希文 11.下列不属于罗丹作品的是( ) A.《吻》 B.《永恒的春天》 C.《神的使者》 D.《米洛的维纳斯》

历代官窑瓷器鉴定

宋代官窑瓷器 北宋官窑至今没有找到窑址,文献记载也很少,从故宫博物院所藏传世品看,被认为是北宋官窑的这批瓷器的胎子是紫黑色的,施釉很厚,莹润如堆脂,粉青或天青色,开稀疏的大纹片。施釉后略有流淌,口部等釉薄的地方隐约露出胎色。因此,紫口是北宋官窑一大特点;裹足支烧、器底有芝麻钉痕迹是另一大特点。 官窑和汝窑一样,以釉色为美,没有纹饰,立器只有凹下或凸起的弦纹或边楞。器型种类较少,除了盘、葵口洗以外,多仿古青铜器的造型,如长颈瓶、贯耳瓶、贯耳尊、兽耳炉等。宋室南迁后,在临安(今杭州)建都。从己出土的大量瓷片看,南宋官窑瓷器的胎子呈探灰、灰褐、灰黄等色。胎有薄厚两种,即胎厚釉薄的和胎薄釉厚的。釉厚的瓷片从断面可看出施釉痕迹,一层一层很清晰。釉子温润似玉,也有比较光亮的。釉色有粉青、天青、灰青等,开比较细碎的纹片。南宋官窑既有裹足支烧的,也有垫烧的,器底大而薄的往往采用支烧与垫烧共用的方法来保证质量。 汝窑瓷器鉴赏小知识 汝窑瓷器是官窑系统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品种。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共藏有30余件,约占全世界总收藏量的一半。 一、造型 汝窑瓷器造型有盘、碗、瓶、洗、尊、盏托、水仙盆等。其中瓶的变化较为丰富,有纸槌瓶、玉壶春瓶、胆瓶等多种。 二、胎釉 汝窑瓷器胎均为灰白色,深浅有别,都与燃烧后的香灰相似,故俗称“香灰胎”。这是鉴定汝窑瓷器的要点之一。 汝窑瓷釉基本色调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俗称“鸭蛋壳青色”。 釉层不厚,随造型的转折变化,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釉面开裂纹片,多为错落有致的极细纹片,俗称为“蟹爪纹”。 三、仿品与鉴定 后世仿汝窑者始于宣德官窑,署有宣德官窑款,其釉色较宋汝透亮,纹片较宋汝密而规整,且釉面具有宣德特有的橘皮纹。清雍正唐英时再度仿汝窑,多数仿宋汝的天青色,纹片多为鱼子纹,少有大纹片和无纹片的。唐英时的仿品十分精细,但鉴别时也很容易,因为宋汝为无光釉,清仿品则釉面透亮,所有仿品均隐现一圈蓝色。再者雍正仿品不是仿古作伪,仅是仿其釉色,有些造型则属清代特有,且御窟厂产品多书六字或四字本朝青花款,更为鉴定提供了方便。 当代仿汝窑较为成功者为河南地区的窑厂,他们的仿品是迄今为止仿的最成功的。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仿出了汝窑特有的那种“鸭蛋壳青”釉色。他们的许多产品被文物贩子买去,作旧后,流散到市面上,常冒充真品,如果不仔细辨认,还真会上当。其仿品与真品的差距主要在造型和支烧工艺上,仿品造型多系现代工艺制成,与传统手工工艺有很大差别,尤其罐的内底角处,曲线变化二者决然不同,支烧痕迹,真品均为细小的芝麻酱色支钉痕,新仿者支钉痕过大。 汝窑瓷器底款有刻“奉华”和“蔡”字的两种,均为后刻,当为宋时所刻,均与宋宫廷和皇室相关,三件刻“奉华”和二件刻“蔡”字铭文的汝窑瓷器,分别藏于北京和台北的故宫博物院中。 汝窑瓷器以釉色取胜,少见花纹装饰,但汝窑未烧贡瓷以前,曾有刻花和印花产品,如宝丰汝窑遗址曾发掘出刻花鹅颈瓶,当为汝窑未成为官窑以前的产品,笔者1989年亦在遗址处采集到壶的残片一件,其釉色为标准的天青色,但在壶嘴处有浅浅的刻花,也应是未烧官窑以前的产品。 汝窑瓷器传世最少,且后代从未仿烧到九成像者,鉴别真伪不是很难,尤其是记住汝窑的主要特征,更不会轻易上当。除胎釉、支钉痕外,汝窑瓷器至今未有高度超过30厘米,圆器口径超过20厘米

文化汝州

汝州概述 汝州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处淮河流域,北靠嵩山、南依伏牛,北汝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形成“两山夹一川”的槽形地势,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土地资源丰富。全市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总人口94.8万人,现辖11个乡、价镇、5个街道。1988年撤临汝县改建汝州市,1993年被确定为河南省改革开放特别试点县(市)、2001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县(市)、2004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经济管理扩权县(市)、2006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畜牧业发展重点县(市)。并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市)、全国武术之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先进县(市)、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市)和河南省卫生城市、河南省文化建设先进县(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 一、汝她自然资源丰富,开采价值巨大 现已探测发现的矿产资源有46种,主要有煤炭、铝矾土、水泥灰岩、地热水等。其中,原煤预测储量为35.5亿吨,素有“百里煤海”之称,是全国50个重点采煤县(市)之一,年生产能力可达600万吨;铝矾土预测储量4.3亿吨,水泥灰岩1.15亿吨,能源、电力、建材、冶金、铸造等行业源头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 二、汝州历史文化悠久,珍稀文物众多 汝州为仰韶、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历代郡州治所。出土文物中距今6000多年的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被列为中国64件严禁出国展出的国宝,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汝瓷、汝石、汝帖并称“汝州三宝”,久负盛名。汝瓷位居宋代“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瓷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有“汝窑为魁”之称。千年古刹风穴寺,与白马寺、少林寺、大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风穴寺、张公巷窑址、汝州文庙、法行寺塔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源于汝州市的河南曲剧被列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三、汝州旅游景点遍布,风景引人入胜 州主要风景名胜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刹风穴寺、万古神汤温泉、姊妹连环怪坡、全国唯一的汝瓷博物馆、张公巷北宋官窑遗址等。2008年,汝州市全面完成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各项目标任务并顺利通过验收;汝州市被评为2008年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大红寨省级地质公园实现揭碑开园;怪坡风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区;风穴寺景区按国家AAA级旅游区达标整治,文庙景区按国家AA级旅游区达标整治,汝州的旅游业呈现出万紫千红的喜人局面。 四、汝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 太澳高速、207国道、焦柳铁路纵贯南北,南洛高速、洛界公路、侯饭公路、庙洪公路横穿东西,辖区内公路纵横交织、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网络。汝州的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50公里,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全市80%的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干支结合,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五、汝州城市功能完善,投资环境优越 汝州相继建成了城市煤气工程、污水处理厂及现代化通讯网络等一系列大型基础设施,形成了“五横六纵”的道路框架,使建成区面积达到近3 0平方公里,市区道路总长度已达到102公里。建成了18座封闭式垃圾中转站,建设和改造公厕30座。目前,城区共有路灯7010盏,市区明灯率始终保持98%以上,设施完好率100%。城区各类园林绿地面积达313.81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38.89公顷,绿地率9.06%,绿化覆盖率12.55%。城镇人口增加,城镇面积由小变大,城市道路由疏变密,商贸、餐饮等第三产业兴旺繁荣,污水和垃圾处理逐步配套,城市承载能力逐步提高,功能日臻完善。 六、汝州农业条件较好,农村经济繁荣 汝州盛产小麦、玉米、红薯等,优质小麦、优质玉米等主导产品所占的比率逐年提

宋代五大名窑

打开密码:520 宋 我们都清楚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汝窑为魁,汝窑为老大,排在第一。汝窑时背诵皇室建立的第一作官窑,是中国最早的官窑。在宋代即为珍品。在五大官窑和八大民窑中除了官窑和哥窑的命名时特例,其他窑口的命名都是以地名来命名的。定窑,就是定州烧的窑,耀州窑,吉州窑龙泉窑等都是以地名延续至今。 当我们仔细端详这些今天看起来非常平凡的瓷器的时候,在那个时候皇宫大殿里都有过这样的瓷器,它们是宋朝皇帝独享的皇家御用瓷器,他们便是宋代五大名窑中的官窑瓷器和哥窑瓷器,但是今天我们看起来非常普通的瓷器,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南北两宋众多皇家追逐的皇家瓷器呢?而且这些宋代的皇家瓷器是今天收藏界价值连城的罕见之物。 我们先认识一下官窑,它比汝窑透亮一些,显得颜色更青绿一些,这就是我们的官窑。官窑贯耳瓶,釉色青略泛灰口部釉薄处呈灰黑色,圈足无釉处为黑色,俗称子口铁足。直口、长颈、双耳陈管状,腹体扁圆,现藏上海博物馆。 官窑官耳瓶瓶身有弦纹三道,有大小交错冰裂纹,棱角突出处,因釉薄而现出浅紫色胎色。瓷土含铁较多,胎质紫黑。中国历史博物馆。 我们现在的官窑概念,一般情况下指的都是明清官窑,带有明确纪年款的,但是官窑是从宋代呢,宫廷就有烧造,恩凡是呢都有人得先定个调子,宋代官窑的这个调子呢倒不是赵匡胤宋太祖去定的。赵匡胤是武将出身,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历史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当上皇帝了,所以他一开始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治国上。他在当皇帝之前,他虽然对读书很有兴趣,但是他对艺术感受还不是很深。当时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就是赵匡胤平定了四川以后,把后蜀皇宫孟昶(音厂)的很多宝物,俘虏以后就把这些东西运到汴梁,然后呢有个黄金的盆子上面镶满了宝石,赵匡胤就问这是干什么用的,大臣们就回答说这是孟昶的小便壶,赵匡胤就说了说他用这个撒尿的话,那他吃饭用什么呢?说明了赵匡胤显然对孟昶的这种纸醉金迷非常不感兴趣。当时赵匡胤就说,用这种东西不亡国才怪。这说明赵匡胤当时对艺术的内心感受实际上还是有一种抵触,或是排斥。我想每个朝代的建国初期的皇帝的心态大致都是这样。鉴于南唐李后主和孟昶(音厂)的亡国的教训,在宋初年全国范围内对艺术都不是很追求。 宋代经过了100年的发展,后来就慢慢形成了这个文官得宠。文官得宠导致宋代文化高度发展,我想这种发展它是有很多证据存在的,比如我们的这个《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当时北宋汴梁的市井繁华的景貌。《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当一个纪录片来看,我们当时是没有这种科技手段,没有录音录像这种手段,能把当时的社会记录下来。如果我们当时有今天的这种科技手段,能把当时的事情记录下来的话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都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但是还是有《清明上河图》这样的画卷,把它从郊外一直画到城里,把整个汴梁的那种繁荣,如此繁华的商业,全部都反映出来的,那么当时它有客栈,有民居,有店铺,

古瓷鉴赏系列——元明清瓷器鉴定

元明清瓷器鉴定的要领 (一)造型是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 仿制古陶瓷,往往得其形似而失其神采,能效其隽秀,未必能学其古拙。因为一件器物的创作,与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以及技术条件都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陶瓷器在纹饰、胎釉等方面均能体现各时代的特色,但造型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若能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可以在鉴定工作中掌握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 观察器形首先要对历代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陶瓷器的形状,大体是古时简朴,随同时代的演进而渐趋繁复。以元、明、清三代造型而论,元代造型大多较为钝重稚拙,无论青、白瓷器都比一般宋、明瓷器显得突出。尤其是日常应用的坛、罐、瓶、壶及盘、碗等一般器物,常见有相当大的器形。例如传世的元青花与釉里红大碗有口径达42厘米,青花和釉里红大盘的口径也在45~58厘米左右。由于胎体厚重,烧制不易,难免有翘棱、夹扁、凹心、凸底等变形的缺陷,因而过去文献多有元瓷粗率之论,其实这是不够全面的。元瓷纹饰之丰富多采,固不侍言,即以大盘造型而言,十二瓣板沿花口的多是花口花底(口、底均为十二瓣花形),足见当时制作认真,虽底足之微也不轻易放过。此种作法到明代永、宣以后便不复见(永、宣只见有花口花足的把碗和中型碗、洗,而无花足盘)。 永乐时一般盘、碗的底心也多是外凸内凹,圈足较元代放大,显得格外平稳。特别是胎土陶炼精细,造型轻重适宜。永乐时期另有一种纯白脱胎带暗花的器皿,胎体非常轻薄,清代人形容它曾有所谓“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销”的诗句。这种“薄如卵幕”的瓷器,造型精美,都是盘、碗之类,后世虽有仿作,但在暗花纹饰的技巧上仍有所不及。宣德瓷器的造型种类更加繁多,无论盘、碗、杯、壶、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与八大窑系

中国陶瓷-宋代五大名窑和八大窑系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 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 。八大窑系——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 宋代瓷器集前代之大成,创出丰富多采的造型,有唐八百、宋三千之说,并不夸张。有碗、盘、碟、洗、砚滴、盏、托、瓶、壶、罐、钵、尊、盆、奁、唾壶、渣斗、炉、腰鼓、瓷塑等,大都施纯色或驳色单彩釉,表面平滑或有碎纹。釉色有多种深浅不一的白、蓝灰、紫灰、鲜红、暗紫、青绿、褐、黑等色,更有因酸化作用而产生的光怪奇丽、变化如行云流水的窑变色,绚烂如霞,美不胜收。装饰方面有划花、绣花、印花、锥花、堆花、暗花、珐花等。纹饰题材极其丰富,常见的有花卉、龙凤、鹤、麒麟、鹿、兔、游鱼、鸳鸯、鸭、山水纹、回纹、卷枝、卷叶、曲带、云头、莲瓣、钱纹等。 北宋的瓷器,胎质较厚,釉上有蜡泪痕。至大观政和之时,所烧瓷器胎薄如蛋壳,釉薄如纸,胎釉结合紧密,尤如相溶,轻敲可闻声如玉磬,可谓美不胜收。 宋代瓷窑众多,各具特色,其中以五大名窑,八大窑系为代表,最能突显沉静素雅的美学风格。宋代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名窑蜂起、名瓷迭出的承上启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在我国陶瓷史上作出了杰出贡献。 1定窑名瓷 定窑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古属定州,故名。始烧于唐代,宋代时发明覆烧工艺,规模扩大,宋、金时期繁盛时期,至元代时衰没。 定窑在唐代时就已是著名瓷场,专烧白釉、黄釉瓷,到宋代发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烧制白瓷,其次有黑釉、酱釉、绿釉、白地褐花等品种。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因此称为粉定,亦称白定。其它瓷器胎质粗而釉色偏黄俗称土定;紫色者为紫定;黑色如漆的为黑定,传世极少。

中国古代八大官窑

中国古代八大官窑 1、汝窑(河南宝丰清凉寺) 汝瓷雄居宋代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五大名窑之首,后因宋金战乱而失传,传世品仅有65件(台北、北京故宫博物院分别为21和20件,其余20余件分别流落在日、韩、英、美等国家)。汝瓷胎质细腻,工艺考究,以名贵玛瑙入釉,色泽独特,随光变幻。其釉色,如雨过天晴,温润古朴;其釉面,平滑细腻,如同美玉。器表呈蝉翼纹般细小开片,釉下有稀疏氧泡,在阳光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在胎与釉结合处微现红晕,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史称“汝窑为魁,天下第一”。 2、官窑(河南开封) 官窑瓷器选料精细,用料考究,胎质细腻,胎色呈紫黑色,足边及口沿釉薄处呈紫褐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官窑瓷器釉厚如凝脂,釉面莹润如玉,光泽柔和。釉面有粉青、翠青、灰青、米黄等多种。釉面纹片是官窑器物的特征之一。它无精美的雕饰以哗众,也无艳彩涂绘以媚人,唯以古朴庄重的造型、莹润如玉的釉色、鳞鳞如波的纹片协同紫口铁足之美,形成了和谐优美、神完气足的艺术珍品。 3、哥窑(浙江) 哥窑器物胎色较深,胎质细腻,足边及口沿釉薄处也可见深色胎,制作工艺精湛,装烧方法亦采用支钉支烧或垫烧,一些盘炉器物的足底有极为规整的圆形支烧痕。釉色以青灰、米黄为多,釉质肥润,釉面有细碎的片纹,纹分两种,一种开较大的黑色片纹,另一种是在黑色片纹中又开细小的黄色片纹,俗称“金丝铁线”,是哥窑器物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4、定窑(河北定州) 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定窑以装饰见长,其刻花奔逸,印花典雅,辅助以剔花、堆花,各得其趣。定窑以白色为多,之外有红、黑、紫、绿诸色。 5、钧窑(河南禹州神垕) 钧瓷以釉色窑变见长,素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双”的特点。同样的釉色,入窑经1350度高温烧成后,每件瓷器呈色不一样,并出现人们意想不到的景观效果。 6、景德镇窑(江西景德镇) 景德镇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独特风格,早以“假玉器”之美称名冠天下,并创造了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素三彩、玲珑、高温色釉等精巧绝伦的名瓷。 7、耀州窑(陕西铜川黄堡镇) 耀州窑瓷以刀代笔的刻花装饰最为精湛,运刀挥洒如行云,刀下线条如流水,讲究一气呵成,刻成后纹饰奔放遒劲,线条活泼流畅,立体感极强,再施以透明的青绿色釉,烧成后更显器物淡雅秀丽,格调高峻。装饰技法以刻、印、划、雕、堆、镂空为主。 8、磁州窑(河北邯郸磁县) 磁州窑以黑釉剔花瓷和铁锈花瓷著名,黑釉剔花瓷是在上有黑釉的瓷胎上剔刻纹饰,将纹饰以外的黑釉剔去,留出原始白地,烧成后黑白对比分明,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装饰效果。

地域文化判断题

《江西地域文化》判断题 1. 宋代景德镇瓷窑开始出现“官窑”与“民窑”之分。(√) A. 错误 B. 正确 2. 江西术士彭莹玉曾建立国号“天完”的政权。(×) A. 错误 B. 正确 3. 确定8月1日建军节是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A. 错误 B. 正确 4. 明清时期,江西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民间戏剧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5. 豫章设郡是赣鄱流域自新石器时代开始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6.邓小平、江泽民都曾号召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A. 错误 B. 正确 7. 第一次提出“井冈山精神”这一概念的是周恩来。(×) A. 错误 B. 正确 8. 春秋晚期至战国,铁农具在赣北、赣中等地还不普遍。(×) A. 错误 B. 正确 9. 八大山人的画寄托了国破家亡之痛。(√) A. 错误 B. 正确 10. 赣江是长江8大支流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11. 江西地貌总的特点是山地和平原多,丘陵少。(×) A. 错误 B. 正确 12. 在家乡组织萃和会对民众实施教化的是颜钧。(×) A. 错误 B. 正确 13. 乐平古戏台中,祠堂台与万年台结合在一起的称“晴雨台”。(√) A. 错误 B. 正确 14. 明清时期,江西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民间戏剧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15. 江西约三分之二的村庄建于明清时期。(√) A. 错误 B. 正确 16. 除极边如辽东、甘肃、西藏等地,古代江西商人的足迹遍地其余各地。(√) A. 错误 B. 正确 17. 三寮村的风水师廖均卿和曾文政均曾受到明成祖赏识。(√) A. 错误 B. 正确 18. 豫章郡设立于秦始皇时期。(×) A. 错误 B. 正确 19. 豫章郡设立于西汉初年。(√) A. 错误 B. 正确(×) 20. 江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这种地理环境历史上中断了与周边省份的联系。(×) A. 错误 B. 正确 21. 江西傩始终坚持以舞蹈为活动核心这一传统。(×) A. 错误 B. 正确 22. 胡锦涛曾对井冈山精神作过2次阐述。(×) A. 错误 B. 正确 23. 江西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中心地区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24. 朱熹哲学以“理”作为最高哲学范畴。(√) A. 错误 B. 正确 25. “样式雷”是指清代永修雷氏建筑世家。(×) A. 错误 B. 正确 26. 在江西地区已发现的10余处春秋战国时期遗址中,很少与楚文化有密切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27. 仙水岩崖墓出土的古筝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古筝乐器。(√) A. 错误 B. 正确 28. “浔阳三隐”是指周续之、刘澄之和黄庭坚。(×) A. 错误 B. 正确 29. 江西历史上的书院都是私人所办。(×) A. 错误 B. 正确

剪纸收藏界的八大误区

剪纸收藏界的八大误区 误区之一:中国民间剪纸主要分布在陕北一带,因此收藏陕北剪纸最具代表性。 只能说陕北剪纸是我国原生态剪纸的盛行地之一。实际上,中国民间剪纸分布于我国东西南北中各个地区。包括陕甘宁、晋冀鲁豫、内蒙古等在内的整个黄河流域也只是全 国剪纸的分布地区之一。东北地区、长江流域、东南沿海、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可以说,民间剪纸几乎遍及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各地的民间剪纸都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俗 习惯。就是在同一个地区,也会有不同流派的不同艺术风格和特点。 误区之二:只有用剪刀和纸作为工具和材料剪出来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剪纸。用刻刀刻出来的是刻纸不是剪纸,因此收藏价值不高。 其实,我们一般统称的剪纸也包括刻纸。以中国最有名的剪纸艺人王老赏为代表的河北蔚县剪纸就全部为刀刻。中国剪纸鼎盛时期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国各地最具收藏 价值的官版剪纸也几乎全部是用刻刀刻制的。其中乐清陈朝芬的细纹刻纸,不少富豪争相 收藏,其价值不言而喻。 另外,广东佛山有一种鲜为人知的铜凿剪纸。最初就叫铜凿,现在人们习惯性的把它叫做铜凿剪纸。其实,它既不用剪和刀也不用纸而是在铜箔上用类似圆珠笔状的小铜凿,用木槌按图像敲击出一点点小圆珠连线,然后填色而成。由于当地多年已不再生产铜箔, 故现在佛山祖庙里展出的唯一的一幅制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铜凿剪纸《金鱼》,已成为 稀世珍品,其收藏价值更是无法估量。 误区之三:中国民间剪纸的主力军是亿万农村妇女,因此中国顶级剪纸艺术家绝大多数为 农村妇女。 前提是对的,结论却和实际情况正好相反。这就好比在广大农村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妇女做饭,但国家级的顶尖厨师却大都是男性。自从出现市井文化以来,全国顶级 剪纸艺术家的位子就几乎全部为男人所垄断。如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后期的三 十多年间,为北京工艺美术服务部和中国国际书店制作国礼和出口外销用的官版剪纸的14个全国最著名剪纸产地的领军人物(广东佛山的梁朗生、上海的王子凎、浙江乐清的陈朝芬、苍南的许建、平阳的柳上福、玉环的韩伟、温州的仇保汉、江苏南京的张吉根、扬州 的张永寿、南通的徐德华、金坛的朱晓坤、湖北武汉的蒋再谱、河北蔚县的周永明、山西 广灵的张民锦)就全部为男性。 道理很简单:农村妇女中的剪纸家,一年到头忙于农活和家务,只能用很少时间从事她们喜爱的剪纸活动。她们的剪纸不作为商品出售,不需要为迎合市场的需求做任何造 型或工艺上的创新及提高。而对于大批的男性剪纸艺人来说,剪纸就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养

五大官窑和八大民窑

五大官窑和八大民窑 一、宋朝五大官窑——令人侧面的皇室血统 经过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和五代时期的分裂局面,公元 960 年赵匡胤建立了北宋政权,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制瓷工艺达到新高峰,出现了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局面。名窑迭出,品类繁多,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纷纷兴起。举世闻名的五大官窑体系分别是汝、官、哥、钧、定,八大民窑体系分别是磁州窑、耀州窑、钧窑、定窑、饶州窑、龙泉窑、建窑和吉州窑。 1 汝窑 汝窑位居五大官窑之首,窑址在河南宝丰清凉寺,因其烧制时间只有二十来年,所以截止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统计在册的汝窑只有67件。另外,史书上也有记载,《清波杂志》里这样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提出汝窑的釉色是靠玛瑙呈现。我们知道,古代对玉和玛瑙都是上品,这更显示了汝窑的尊贵,在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公开拍卖一只变形的直径为8公分的盘子,成交价为154万美元,后来拍卖上亿元人民币的珐琅彩当时也就卖二三十万美金。 汝窑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 第一,是汝窑的釉色呈天青色; 第二,具有“蟹爪纹”,就是说釉面开片的纹理有细微的毛刺; 第三,鱼鳞状开片,裂纹的角度是斜着的,会有折光率; 第四,就是香灰胎,瓷胎是浅浅的灰色,像烧了香以后落下来的香灰。一般情况下,汝窑的胎和底同厚。 官窑瓷器从侧面反映了帝王的追求,汝窑是宋徽宗在位期间烧造的瓷器,汝窑被烧制成青色,主要因为当时的宋徽宗信奉道教。他大力推行道教,称自己是“教主道君皇帝”,在道教仪式中,给天神写的祈祷词叫“青词”,道教追求的都是青色。今天台北故宫所藏的宋人书札中,有这种天青色的纸,是淡淡的一种蓝灰色,用来写道教的祈祷词。道教对青色的追求,直接影响了宋徽宗的审美。 2官窑、哥窑

中国八大名窑---建窑

建窑是中国宋代名窑之一,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窑遗地位于闽北建阳市水吉镇,遗址总面积有十余万平方米. ? 建窑以烧造黑釉茶碗(俗称建盏)著称于世.其名贵品种有兔毫,油滴和曜变.兔毫盏是建窑主产品,它的主要特征是黑釉表面上分布着雨丝般条纹状的析晶斑纹,类似兔毛而得名.油滴建盏的主要特征是釉面花纹为斑点状,类似水面上漂浮的油花,它也像建窑当地鹧鸪鸟胸部羽毛的黑底白斑被称为鹧鸪斑.曜变盏的典型特征就是圆环状的斑点周围有一层干涉膜,在强光照射下会呈现兰/黄/紫等不同色彩,并随观赏角色而变. ? 建窑上述三个大杰作,其釉面斑纹都是在龙窑中烧成时天然形成的,它们属于铁钙系结晶釉,须在1300度以上的还原焰中烧成.由于这类结晶釉非常敏感易变,难以控制,加上氧化铁含量很高的坯体难以承受高温变化,要烧制一件外观没有缺陷的并具有美丽斑纹的优秀建盏非常困难,即使现代也难掌握,所以古今中外,优秀的建盏非常稀少,市面上难得一见. ? 从烧制建盏的工艺特点可知,烧成一件优秀作品,必然伴随着大量的废品和次品,尤其在宋代.当我们走进古窑遗址,那令人惊讶的如山包状的废弃物堆积就不难看出这一点.那么建窑艺人为什么要烧制这种难度大,成功率低的茶碗呢?无疑,流行于宋代的斗茶文化艺术,是驱动建窑发展的根本原因,建窑的历史与斗茶历史息息相关. ? 宋代时期,随着品茶方式由"煎饮"到"点饮"的转变,斗茶习俗已在闽北民间兴起,"斗茶"又称"茗战",即以战斗的姿态决出胜负.斗茶不仅仅是决出茶的品质的优劣,实质上是一种追求精神愉悦的艺术化茶事活动.在斗茶艺术不断向更高境界推进的过程中,茶具的品质也须不断提高,才能适应需求. ? 建窑在晚唐五代时期是一个生产青釉器的普通窑场,到了五代宋初,改烧釉面无斑纹的黑釉茶盏,为宋代初期建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从青釉-酱釉-普通黑釉-建盏这个过程是渐进的,其显著特点是,坯釉的氧化铁含量越来越高,釉层越来越厚,使烧制工艺难度加大,生产成本提高,宋代初期建盏的出现,反映出宋代品茶艺术对茶具的讲究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 北宋中期,在福建督造贡茶的蔡襄将数十年来的斗茶习俗进行总结推广,撰写了一部茶艺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茶录》(1054年),《茶录》中载:"茶色白,宜黑盏.建成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免毫.其坯微厚,XIE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它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茶录》充分肯定了建盏的功用和独秀地位.《茶录》问世,斗茶文化推波助澜在朝野传播,建盏中的优品成了皇族,士大夫不惜重金追寻的宝物,诗坛巨匠抒发情怀讴歌的极品.建窑由此进入鼎盛时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龙窑多达十余条,并生产底足铭有"供御""进盏"的建盏进贡朝廷. ? 到了北宋晚期,精通茶艺的徽宗皇帝赵佶亲自撰写《大观茶论》,将斗茶推向顶峰.他号召"天下之土,立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载之别".书中也详细描述了建盏的功用,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赵佶把建盏作为御前隆重赐茶的茶盏,"以惠山泉,建溪异毫盏,烹新贡太平嘉瑞茶,赐蔡京饮之."这时记载的无锡惠山泉,建窑异毫盏和太平嘉瑞茶(建成瓯北苑贡

世界遗产在中国(明清故宫解说词)

世界遗产在中国(明清故宫解说词) 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宏伟的宫殿建筑, 这是十五世纪到二十世纪初中国五百年间政治权力的中心, 这些红墙黄瓦、深宅大院,就像一本厚重的书,纪录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与没落。 故宫——昨日中国曾经华丽的交响,今天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 公元1368年,蒙古人建立的元王朝被明朝所取代。三十八年后(公元1406年),明朝的永乐皇帝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他毫不客气地把曾经金碧辉煌的元大都皇宫推成一片平地,在元皇宫的轰然倒塌声中拉开了新都城建造的序幕。 这是大明王朝的又一次奠基礼,雄才大略的永乐皇帝将京都变成了天子守边的边塞司令部,永远将虎视眈眈的北元残余势力摒除在长城之外。 那年六月,永乐皇帝正式诏建北京宫殿。他任命泰宁侯陈珪为修建总指挥,大批官员被派遣到全国各地采办木材等建筑材料。朱棣要用整个帝国的财力物力建造一个人间奇迹般的都城。 在长达近十年的时间里,陈珪把北京逐渐变成了大明王朝疆域内最热闹、最庞大的建筑工地。这是当年营建紫禁城时工地的景象,那些由此而生的著名工地和材料库名称一直保存至今。 2002年故宫开始实施一项庞大的维修计划,各种建筑机械和大批的建筑工人陆续进入故宫。当年朱棣修建紫禁城用了十八年的时间,而完成这项维修工程预计耗时十九年。这不是一般的建筑工程,

所有的修复技术都要严格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这些建筑工艺从建造这座宫殿的时候就存在了。我们已经看不到当年陈珪监督下的紫禁城建造场景,可是这些工艺和这座宫殿一样,至今还保留着。清朝的时候,它被总结成八大作,即木作、瓦作、石作、扎材作、土作、油漆作、彩画作、糊裱作。这样的工序与当时掌握的工艺是一样的。 朱棣建造的宫殿就是今天的故宫,也叫紫禁城,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皇宫的沿袭和集大成者。 紫禁城东西宽七百五十米、南北长九百六十米,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十五万平方米。传说共有房间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但是历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天灾人祸,1973年经专家核实,故宫还剩下大小房屋八千七百零四间。 中国古人认为九是数字中最大的,而皇帝则是人中之王,所以故宫的建筑几乎都和九或与九的倍数有关。像大门上的九排九路门钉、房檐上的九个走兽,就连城墙四角的四座角楼也都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同时,九与久谐音,暗含江山天长地久、永续不变的寓意。 午门是故宫的正门,也是紫禁城最大的门,每逢重大典礼以及重要节日,都会在这里陈设体现皇帝威严的仪仗。 穿过午门紫禁城的真容就出现在我们眼前。 紫禁城南北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它们以乾清门广场为界,以南是外朝,又叫前朝;以北是内廷,又叫后宫。前朝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由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构成一条南北纵贯的建筑群。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紫禁城内规模最大、最高的殿宇。它的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