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隧道斜井工区多作业面阶段通风设计

幸福隧道斜井工区多作业面阶段通风设计
幸福隧道斜井工区多作业面阶段通风设计

幸福隧道斜井工区多作业面阶段通风设计

摘要:文章针对幸福隧道斜井多作业面的特点,动态结合各阶段施工现场特点,分阶段制定了针对性强的通风方案。

关键词:隧道斜井多作业面阶段通风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幸福隧道全长12787m,是云桂铁路云南段四标段最长的隧道。隧道设计为双线,采用贯通平导+斜井。具体布置见图1。

图1幸福隧道平面示意图

根据施工组织安排,幸福隧道各工区施工任务划分见表1。

表1 幸福隧道各工区施工任务一览表

从表1中看出,斜井工区最长送风距离为4079m,是独头通风距离最长的作业面,期间最多时有正洞、平导共计4个作业面需要通过斜井进行通风。如何解决斜井工区长距离通风和多作业面通风是幸福隧道施工通风的难点。

2通风设计总体思路

利用贯通平导,以正洞和平导之间横通道贯通情况,灵活采用压入式通风、混合机械通风、风室接力通风等技术,引入射流风机导流,分阶段动态调整通风方案,解决长距离独头通风和多作业面通风难题。

3各阶段通风设计

隧道施工通风设计精编

隧道施工通风设计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课程名称:隧道工程 设计题目:隧道施工通风设计院系: 专业: 年级: 姓名: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姓名学号开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年月日 题目隧道施工通风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掌握隧道通风设计过程。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根据提供的隧道工程,确定需风量;确定风压;选择风机;进行风机及风管布置。 三、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绩

指导教师 (签章) 年月日 一.设计资料

二.设计要求 针对以上工程,进行2#隧道进口不同长度施工通风设计,要求采用风道压入式通风方式,进行风量计算、风压计算,以此为依据,进行风机选择(根据网上调研等方式)以及风机及风管的布置(风管可自选,不一定按所给资料)。隧道深度:2260m 三.设计内容 1.风量计算 隧道施工通风计算按照下列几个方面计算取其中最大值,在考虑漏风因素进行调整,并加备用系数后,作为选择风机的依据。 (1)按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 Q kmq 式中:Q:所需风量3 m (/min)

k :风量备用系数,常取 m :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本设计为30人。 q :洞内每人每分钟需要新鲜空气量,取33/min m 人 计算得:31.130399/min Q kmq m ==??= (2)按同时爆破的最多炸药量计算: 本设计选用压入式通风,则计算公式为: Q =式中:S :坑道断面面积(2m ),90。 A :同时爆破的炸药量,。 t :爆破后的通风时间30min 。 L :爆破后的炮烟扩散长度,100米。 计算得:37.8880.8(/min)30Q m == (4)按洞内允许最下风速计算: 60Q v s =?? 式中:v :洞内允许最小风速,/m s 。 S :坑道断面面积,902m 。

孙家沟回风斜井改扩建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二章·········································施工准备第三章·······································施工方案第四章················辅助生产系统及机械化配套能力分析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第六章··································施工组织与管理第七章···············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措施和质量保证体系第八章··········施工技术安全措施灾害预防和安全保证体系第九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第十章··································冬雨季施工措施

孙家沟回风斜井改扩建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 1、工程概况: 孙家沟煤矿隶属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山西省保德县。 据设计图纸,回风斜井设计长度171米,坡度为22°,下平段约11米。表土段约53.4米,支护方式为钢筋混凝土,基岩段约117.6米,支护方式为锚喷,混凝土型号C30。每40米施工一个躲避硐,设计共计4个。 2、地质条件 保德地处黄土高原,背靠吕梁山,面临黄河,地理坐标是:东经111°56′30〃——111°19′40〃,北纬38°39′——39°6′56〃。地势东高西低,东部高地、山神庙圪旦、井油山一线,海拔高达1400米以上,西部黄河滩海拔仅850米左右。地表多为黄沙土覆盖,因受风雨侵蚀,形成了支离破碎的复杂地貌,境内山河相间,平行排列,河流源东流西,注入黄河。较高的山峰有高地山、黄龙山、山神庙圪旦、木兰圪旦、井油山和大阴峁。全县自然植被稀少,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隧道通风方案设计,通风计算

蒙河铁路屏边隧道斜井 通风方案 1、工程概况 屏边隧道全长10381m,进口里程DⅡK60+875,出口里程DIK71+256,为单线隧道,设计为单面下坡,坡度分别为-20.2‰(坡长9025m)、-10‰(坡长650m)及-1‰(坡长706m),最大埋深660m。 屏边斜井位于隧道线路右侧,斜井与正洞隧道中心线交汇点里程为D ⅡK66+300,斜井与线路中线蒙自方向夹角80°,井口里程为XDK1+218,水平长度1218m,综合坡度为85‰。本斜井采用无轨单车道运输,断面净空尺寸5.6m(宽)×6.0m(高)。斜井施工任务为斜井1218m(XDK0+000~XDK1+218),平导1735.29m(PDK66+294.71~PDK68+030),辅助正洞4165m (DⅡK63+835~DⅡK68+000),其中出口方向为1700m(DⅡK66+300~DⅡK68+000),进口方向2465m(DⅡK63+835~DⅡK66+300)。 2、通风控制条件 隧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作业环境应符合下列卫生及安全标准: 隧道内氧气含量:按体积计不得小于20%。 粉尘允许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为2mg;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水泥粉尘为6mg;二氧化硅含量在10%以下,不含有毒物质的矿物性和动植物性的粉尘为10mg。 有害气体浓度:一氧化碳不大于30mg/m3,当施工人员进入开挖面检查时,浓度为100mg/m3,但必须在30min内降至30mg/m3;二氧化碳按体积计不超过0.5%;氮氧化物(换算为NO2)5mg/m3以下。洞内温度:隧道内气温不超过28℃,洞内噪声不大于90dB。

隧道通风课程设计

通风计算 1基本资料 1.公路等级:一级公路 2.车道数、交通条件:2车道、单向 =80km/h 3.设计行车速度:u r 4.隧道长度:1340m;隧道纵坡:1.5% 5.平均海拔高度:1240m;隧道气压:101.325-10×1.24=88.925 6.通风断面面积:62.982 m,周长为30.9m 7.洞内平均温度:12℃,285K 2通风方式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的交通量预测,近期(2013 年)年平均日交通量为7465辆/每日,远期(2030年)10963辆/每日,隧道为单洞单向交通,设计小时交通量按年平均日交通量的10%计算,故近期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为747辆/h,远期为1096辆/h。 根据设计任务书所给的车辆组成和汽柴比,将其换算成实际交通量,小客车:20%,大客车:27.2%,小货车:7.8%,中货车:20.6%,大货车:20.1%,拖挂车:4.3%,汽柴比:小客车、小货车全为汽油车;中货 0.39:0.61;大客 0.37:0.63;大货、拖挂全为柴油车,结果如表6.1所示 表6.1车辆组成及汽柴比 可按下列方法初步判定是否设置机械通风。 由于本隧道为单向交通隧道,则可用公式(6.1) L*N≤2×105式(1) 式中:L——隧道长度(m);

N ——设计交通量(辆/h )。 其中L 、N 为设计资料给定,取值远期为N=1096辆/h ,L=1340m 由上式,得 1340×1096=1.46×106 >2×105 以上只是隧道是否需要机械通风的经验公式,只能作为初步判定,是否设置风机还应考虑公路等级、隧道断面、长度、纵坡、交通条件及自然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由初步设计可知知本设计需要机械通风。 3 需风量计算 CO 设计浓度可按《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查表按中插值法的再加上50ppm 。设计隧道长度为1340m ,查表知ppm =ppm δ()292。交通阻滞时取 =300ppm δ。烟雾设计应按规范查表,设计车速为80km/h ,k (m 2)=0.0070m -1 。同时,根据规范规定,在确定需风量时,应对计算行车速度以下各工况车速按20km/h 为一档分别进行计算,并考虑交通阻滞时的状态(平均车速为10 km/h ),鹊起较大者为设计需风量。 CO : n m m m-1f =?∑ (N )219×1.0+110×7+85×2.5+88×5+188+138+220+48=2235.5 烟雾:n m m m-1 f =?∑ (N )188×1.5+138×1.0+220×1.5+48×1.5=822 3.1 CO 排放量计算 CO 排放量应按式(6.2)计算 61 1()3.610n CO co a d h iv m m m Q q f f f f L N f ==????????∑ 式(2) 式中:CO Q ——隧道全长CO 排放量(m 3/s ); co q ——CO 基准排放量(m 3/辆·km ),可取为0.01 m 3/辆·km ; a f ——考虑CO 车况系数查表取1.0; d f ——车密度系数,查表取0.75; h f ——考虑CO 的海拔高度系数,海拔高度取1240m 查表取1.52; m f ——考虑CO 的车型系数,查表; iv f ——考虑CO 的纵坡—车速系数,查表取1.0; n ——车型类别数; m N ——相应车型的设计交通量(辆/h )查表。 稀释CO 的需风量应按式(6.3)计算

隧道斜井专项施工方案

新建龙岩至厦门铁路ZD-Ⅰ标斜井专项施工方案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龙厦铁路ZD-1标项目经理部 二○○七年二月十二日

目录 第一章斜井优化设计 (3) 第二章施工平面、立体布置 (12) 第三章有轨斜井提升能力计算分析 (27) 第四章斜井施工主要设备配备 (38) 第五章施工排水 (42) 第六章斜井正洞有轨和无轨运输的比较 (53) 第七章竖直投料孔方案 (57) 第八章斜井提升安全措施 (63)

* 第一章斜井优化设计

前言 2006年12月25日龙厦铁路重点工程开工典礼举行后,项目部及各工区人员即火速进场。根据招标用施工图,项目部组织各工区相关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认真踏勘,结合工期要求、各斜井施工提升运输方案、提升设备的配置等因素对象山隧道5个斜井的洞口位置、井身设置、断面尺寸等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截止目前,斜井方面的优化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将各斜井的优化变更情况分述如下。 一、1#斜井 1、斜井位置 象山隧道原设计1#斜井井身长945.31米,综合坡度9.13%,井底与正洞右线单联斜交,交点里程为YDK22+555。井口位于滑坡体处,暗洞口进入山体坡脚40多米,仰坡开挖高度达60多米,暗洞口底板标高高出既有便道约4米。由于山体地形较陡,造成开挖边坡较高、土石方量较大、边仰坡防护量大,且不利于边仰坡稳定,无法实现早进洞施工。 将暗洞口位置向设计左侧移动41米(避开滑坡体),标高下降2.6米(比既有便道高1.4米)。在保持原设计坡度总体不变的情况下,井底联接处位置相应发生改变,交点里程为YDK22+452.5。此方案可避免洞口段的高边坡开挖,实现早进洞。此外井身长度缩短46.2米,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可提前进入正洞施工。 附:象山隧道1#斜井井身位置调整平面图

(完整版)隧道通风专项方案

隧道通风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和原则 隧道施工通风是隧道施工的重要工序之一,是隧道安全施工的关键。合理的通风系统、理想的通风效果是实现隧道快速施工、保障施工安全和施工人员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根据设计图纸、以往类似隧道通风经验及对当前通风设备技术性能的调研结果,按照自成体系的原则,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隧道通风方案。 1.1 通风设计依据 ⑴《蒙华铁路MHSS-4标设计施工图》; ⑵《铁路隧道技术规范》(TB10003-2005); ⑶《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TZ204-2008); ⑷《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1.2 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验收标准。 (2)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3)对现场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态控制,科学管理的原则。 二、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MHSS-4标段起讫里程DK691+361.53~DK716+850.00,全长25.488km,包括城烟隧道1座,崤山隧道1座、渡槽1座、框架涵1座,路基土石方21975.95施工方,无碴道床50.921km。 崤山隧道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下辖灵宝市寺河乡及卢氏县官道口镇境内,进口位于灵宝市寺河乡城烟村附近,右侧有 G209国道通过;出口位于卢氏县官道口镇车家岭附近,位于S323省道边。部分山区有乡间水泥路通过,仅局部地段交通较为便利,其余地方通行仍较困难。本隧道起止里程为DK694+053 (YDK694+045)~DK716+804(YDK716+816),为两条单线隧道,左线隧道全长

斜井施工支洞优秀设计

1.工程概况 按照施工总进度计划,溢洪洞进口边坡开挖支护施工完成后,为避免堰闸段砼浇筑与斜井开挖相互干扰,经我部研究决定,在原导流洞1#施工支洞上游侧增加一条与斜井接通的施工支洞。该施工支洞打通后即可进行斜井开挖,节约工期96天。斜井开挖所需设备、材料及开挖爆破石渣清理均通过该支洞运至指定部位,后期该支洞作为斜井段混凝土浇筑施工道路。斜井施工支洞进口洞底高程为734.0m,出口洞底高程为741.5m,中间设一转折点,前半洞长34.22m,坡比3.5%,后半洞长80.45m,前期坡比7.9%,后期坡比为0。支洞全长114.4m,石方明挖2400m3,石方洞挖6190.8m3。 2.设计依据 (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D70-2004); (2)左岸坝肩及趾板开挖及支护图纸; (3)溢洪洞进口边坡开挖及支护图纸; (4)《水利水电工程爆破施工技术范规》5135-2001; (5)《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规范》5181-2003。 3.施工支洞布置原则 (1)施工支洞进口轴线布置,考虑与1#施工支洞之间围岩厚度,考虑与堰闸段底板之间岩石厚度,同时尽量使支洞进口与现有上游围堰施工便道相接。 (2)施工支洞洞身段轴线布置,满足交通洞围岩厚度要求,确保围岩稳定。 (3)施工支洞出口段轴线布置考虑斜井预留岩塞厚度,支洞与斜井相接处底板高程以斜井段设计图纸为准。 (4)在满足围岩厚度和稳定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交通洞开挖长度。 (5)若该洞施工过程中与顶部溢洪洞进口开挖相互干扰,则在支洞进口采用钢拱支架防护。 4.交通洞断面选型原则

(1)参考导流洞施工支洞设计图纸,支洞断面形式选择城门洞型。 (2)考虑斜井开挖支护时,施工设备通行及作业要求,施工支洞断面尺寸保证洞宽7.0m,洞顶高6.0m,直墙高4.2m。 5.主要工程量 工程量汇总表 6.施工方法 6.1石方洞挖 (1)斜井施工支洞洞身段开挖采用全断面掘进的施工方法,爆破采用非电管毫秒微差爆破技术,以控制爆破质量、效果及减小对保留岩体的振动。周边打光面爆破孔,中间打主爆孔和楔形掏槽孔。开挖造孔采用气腿式钻机在自制的钻爆台车上完成。开挖过程中采用装载机配合25t自卸汽车出渣,经上游围堰运至指定渣场。开挖过程中,围岩条件较差、导致钻具无法钻进的部位,先进行围岩灌浆或超前锚杆,再进行造孔。 (2)斜井施工支洞洞身段支护采用系统锚杆、随机锚杆、钢拱架、喷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隧道标准通风设计与计算

5 通风设计及计算 在隧道运营期间,隧道内保持良好的空气和行车安全的必要条件。为了有效降低隧道内有害气体与烟雾的浓度,保证司乘人员及洞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公路隧道应做好通风设计保证隧道良好通风。 5.1通风方式的确定 隧道长度:长度为840m,设计交通量N = 1127.4辆/小时,双向交 通隧道。 单向交通隧道,当符合式(5.2.1)的条件时,应采用纵向机械通风。 6210L N ?≥? (5.1) 该隧道:远期, 61127.4248400.10 2.2710L N ?=???=?>6210? 故应采用纵向机械通风。 5.2需风量的计算 虎山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基本参数: 道路等级 山岭重丘三级公路 车道数、交通条件 双向、两车道、 设计行车速度 v = 40 km/h =11.11m/s 隧道纵坡 i 1 =2% L 1 = 240 m i2 = -2% L 2=600 m 平均海拔高度 H = (179.65+184.11)/2 = 181.88 m 隧道断面周长 L r = 30.84 隧道断面 A r = 67.26 m 2 当量直径 D r = 9.25 m 自然风引起的洞内风速 V n= 2.5 m /s 空气密度:31.20/kg m ρ= 隧道起止桩号、纵坡和设计标高: 隧道进口里程桩号为K0+160,设计高程181.36米。出口里程桩号 为K1,设计高程180.58米。隧道总长度L 为840m 。

设计交通量:1127.4辆/h 交通组成:小客 大客 小货 中货 大货 拖挂 19.3% 30.1% 7.8% 17.3% 22.6% 2.9% 汽 柴 比: 小货、小客全为汽油车 中货为0.68:0.32 大客为0.71:0.29 大货、拖挂全为柴油车 隧道内平均温度:取20o C 5.2.1 CO 排放量 据《JTJ 026.1—1999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中关于隧道内的CO 排放量及需风量的计算公式,行车速度分别按40km/h 、20km/h 、10km/h 的工况计算。 取CO 基准排放量为:30.01/co q m km =?辆 考虑CO 的车况系数为: 1.0a f = 据《J TJ026.1—1999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中,分别考虑工况车速40km/h 、20km/h 、10km /h,不同工况下的速度修正系数fiv 和车密度修正系数fd 如表5.1所示: 表5.1 不同工况下的速度修正系数和车密度修正系数取值 考虑CO 的海拔高度修正系数: 平均海拔高度:181.36180.58 180.972 m += 取 1.45h f = 考虑CO 的车型系数如表5.2: 表5.2考虑CO 的车型系数 交通量分解: 汽油车:小型客车218,小型货车88,中型货车133,大型客车241 柴油车:中型客车62, 大型客车98,大型货车255,拖挂33 计算各工况下全隧道CO 排放量: 按公式(5.3.1)计算,

西南交大隧道通风第三次作业——公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计算教学提纲

西南交大隧道通风第三次作业——公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计算

《隧道通风与灾害控制》课程作业3- 公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计算 姓名: *** 学号: ***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桥梁与隧道工程 任课教师:蒋雅君副教授 王峰副教授 二〇一五年六月五日

目录 1隧道通风设计基本资料 (1) 2隧道需风量计算 (1) 2.1该隧道通风需风量计算相关基本资料 (1) 2.2隧道中CO排放量 (2) 2.3稀释CO需风量 (5) 2.4稀释烟雾需风量 (6) 2.5稀释空气内异味需风量 (8) 2.6考虑火灾时的排烟量 (8) 3射流风机纵向通风计算 (8) 3.1有关参数 (8) 3.2自然风阻力 (9) 3.3交通风压 (9) 3.4通风阻抗力 (9) 3.5隧道所需升压 (10) 3.6射流机需求量 (10) 参考文献 (11)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 1隧道通风设计基本资料 ?道路等级:高速公路,分离式单向双车道(计算单洞); ?行车速度:V t=80 km/h; ?空气密度:ρ=1.2 kg/m3; ?隧道长度、纵坡和平均海拔高度如图1-1所。 图1-1 隧道上行线示意图 2隧道需风量计算 2.1该隧道通风需风量计算相关基本资料 ?隧道断面面积:A r=68.05 m2; ?隧道当量直径:D r=8.41 m; ?设计交通量:15000辆中型车/日(双向),高峰小时交通量按日交通量的12%计算,上下行交通量不均衡系数1.1。 ?交通组成: 汽油车:小型客车15%,小型货车18%,中型货车24%; 柴油车:中型货车24%,大型客车13%,大型货车6%。

斜井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1) 第一章编制依据?????????????????????????????7-1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内容????????????????????????7-2 第三章施工准备?????????????????????????????7- 第四章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7- 第五章工程综合进度及网络计划?????????????????7- 第六章技术管理措施??????????????????????????7- 第七章新技术应用??????????????????????????7- 第八章工期目标及保证措施?????????????????????7- 第九章安全技术管理及环保措施?????????????????7- 第十章工程质量目标及创优目标措施??????????????7- 第十一章主要施工设备及材料????????????????????7-

目录(2) 1.工程施工清单 1.1 报价编制说明 1.2 费用构成明细表 1.3 井口矿仓掘砌预算 1.4 井口掘砌预算 1.5 井筒掘砌预算 1.6 中段下装矿系统掘砌预算 1.7 中段下装矿系统掘砌预算 1.8 井底泵房及水仓掘砌预算 1.9 井口铺轨掘砌预算 1.10 井筒铺轨掘砌预算 2.资格审查文件 2.1企业简介 2.2资质证书 2.3营业执照 2.4组织机构代码证书 2.5安全施工资格证书 2.6银行信用等级证书 2.7近三年来施工经历及在建工程表

2.8投入本工程的施工组织机构和主要人员 2.9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和简历 2.10优质工程证书和荣誉证书 3.授权书 4.拟投入本工程的设备情况表 5.施工组织设计大纲 5.1编制依据 5.2工程概况及内容 5.3施工准备 5.4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5.5工程综合进度及网络计划 5.6技术管理措施 5.7新技术应用 5.8工期目标及保证措施 5.9安全管理及环保措施 5.10工程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5.11主要施工设备及材料

隧道斜井施工

隧道斜井施工 2.12.2.1 工艺概述斜井是隧道附助坑道的一种。是为增加隧道工作面以缩短工期和改善施工通 风、施工排水和 施工运输等施工条件所设置的临时性隧道附属工程。也可作为永久性的隧道附属建筑,作为运营通风、排水和防灾害使用。一般需要提前开工,为隧道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2.12.2.2 作业内容 1. 洞口及车场布置; 2. 轨道铺设及拆除; 3. 施工通风、排水设施安装及拆除,施工通风排水; 4. 斜井开挖、支护及衬砌; 2.12.2.3 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参考开挖、支护、衬砌、 防排水等作业工艺标准。 2.12.2.4 工艺流程基本作业流程为:测量→钻架就为→钻孔→装药爆破→通风→找顶清帮→支 护→出碴→下一 循环。 2.12.2.5 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说明 一、施工准备 1. 做好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路通、水通、电通与场地平整工作,合理规划施工总

平面布置,确定大临、小临及弃碴场的位置和范围,运输道路的引入和其他运输设施的布置。 2. 做好原材料料源调查,提前完成原材料试验和配合比试验,准备充足施工使用的各项材 料,使其满足施工要求。 3. 熟悉施工图纸,做好各项技术交底。 4. 做好现场劳动力组织(详见作业组织),准备好各种施工机械,并保证机械的完好率, 使其满足施工要求。铁路隧道坚井提升运输机械通过计算确定,其它机械设备可参考正洞配备。 二、设备选型与配备 1. 一次提升时间(t ) 一次提升时间的计算见表 2.12.2-1。 表 2.12.2-1 近似的 t 值计算公 式 注:L —— 斜井井身长度(m ); L 甩 —— 甩车道长度(m ); L 车 —— 斗车L 上 —— 上部平车场长度(m ),根据一次拉车数确定,一般取 6~15m ; L 上 —— 下部平车场长度(m ),一般取 6~15m ; L 提 ——n —— 一次提升斗车数(辆); υ均 —— 平均提升速度(m /s ),一般 0.75~0.9,当提升长度小于 200m 时取下限, 大于 600m 时取上限; υm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是非常重要的,制定的初衷是为了能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而不是遇到事情之后再想解决办法。我们就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 1一般要求 1.1设置机械通风系统的隧道应设置通风控制系统。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隧道宜以自动控制方式为主,辅以手动控制方式;二级、三级及四级公路隧道可采用自动控制方式或手动控制方式。 条文说明通风控制的目的是以公路隧道交通安全为前提,通过及时对隧道内空气中的有害物浓度、风速、风向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根据需要控制通风设备。同时,通风控制是实现隧道通风系统节能运行的重要措施,通过控制通风设备的运行时间及数量,达到节能目的。 1.2公路隧道通风系统控制方案应根据采用的通风方式,分别针对正常运营工况、火灾及交通阻滞等异常工况、养护维修工况等通风需求制订。 条文说明设计阶段,通风系统设计人员应根据不同工况所需的风机数量、运行方式等提出通风系统的控制方案及策略,包括各工况下 第1页共5页

的风机数量、风机组合方式、风机的正转或反转,以及火灾工况下的 排烟、救援方案等,以便于监控系统设计人员按通风系统的运营要求设置相应的设施及编制控制软件等,从而满足隧道内污染空气的通风标准,并实现经济运行。 1.3通风控制系统应与照明控制系统、火灾报警与消防系统、交通监控系统、中央控制系统等实现联动控制。 条文说明通风控制系统应与照明控制系统、火灾报警与消防系统、交通监控系统、中央控制系统等联合使用,形成有效、可靠、及时的控制系统,满足隧道在各种情况,尤其是紧急情况、火灾工况下的风机启停要求等。 1.4风机控制应设定相应于隧道运营需求的风量级档。风量级档划分不宜过细,并应充分考虑运营动力消耗与风机运行时间。当隧道通风系统中有轴流送风机、轴流排风机与射流风机时,应针对各种风机确定合理的组合风量级档。 条文说明一般来说,风机(含排风机、送风机、射流风机)的叶片转速可以无级改变其输出风量,但如果按无级控制或级档分得过细,对隧道而言,一方面其风量感应迟缓,控制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会导致控制系统复杂化,设备消耗大,费用增加。因此本条提出风量级档的划分不宜过细。 1.5风机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当每日交通量分布较为固定或柴油车混入率变化较小时,宜采用 程序控制方式。 第2页共5页

隧道施工通风设计说明

课程名称:隧道工程 设计题目:隧道施工通风设计院系: 专业: 年级: 姓名: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姓名学号 开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年月日题目隧道施工通风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掌握隧道通风设计过程。 二、设计的容及要求 根据提供的隧道工程,确定需风量;确定风压;选择风机;进行风机及风管布置。 三、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绩 指导教师 (签章)

年月日一.设计资料

二.设计要求 针对以上工程,进行2#隧道进口不同长度施工通风设计,要求采用风道压入式通风方式,进行风量计算、风压计算,以此为依据,进行风机选择(根据网上调研等方式)以及风机及风管的布置(风管可自选,不一定按所给资料)。隧道深度:2260m 三.设计容 1.风量计算 隧道施工通风计算按照下列几个方面计算取其中最大值,在考虑 漏风因素进行调整,并加备用系数后,作为选择风机的依据。 (1) 按洞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 Q kmq = 式中:Q :所需风量3(/min)m k :风量备用系数,常取1.1 m :洞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本设计为30人。 q :洞每人每分钟需要新鲜空气量,取33/min m g 人 计算得:31.130399/min Q kmq m ==??= (2)按同时爆破的最多炸药量计算: 本设计选用压入式通风,则计算公式为:

Q =式中:S :坑道断面面积(2m ),90。 A :同时爆破的炸药量,0.48t 。 t :爆破后的通风时间30min 。 L :爆破后的炮烟扩散长度,100米。 计算得:37.8880.8(/min)30 Q m == (4)按洞允许最下风速计算: 60Q v s =?? 式中:v :洞允许最小风速,0.15/m s 。 S :坑道断面面积,902m 。 计算得:360600.1590810/min Q v s m =??=??= 综上,取计算结果最大值3880.8/min Q m =为所需风量。 2.漏风计算 (1)通风机的供风量除满足上述条件计算所需的风量外,还需考虑漏失的风量,即: Q 供=P Q ? 式中:Q :上述计算结果最大值 P :漏风系数。由送风距离及每百米漏风率计算得出。 由设计资料知,L 管=2260m ,每百米漏风率为1.5%,则送风距离漏风量为:22600.0150.339100 ?= 则漏风系数为:10.339 1.339P =+= 计算得:Q 供=P Q ? 1.339880.81179=?=3/min m (2)由于隧道所处高原地区,大气压强降低,需要进行风量修正: 100h n h Q Q P =

斜井施工

一概述 (1) 1.1 斜井施工技术的发展 (1) 1.2 斜井施工的特点 (1) 二斜井表土施工 (2) 2.1 斜井井口的施工方法 (2) 1)2.2 深表土掘砌方法 (4) 三斜井基岩施工 (5) 3.1 掘进作业 (6) 3.2 支护作业 (8)

1.1 斜井施工技术的发展 井用开拓方式可分为平硐开拓、斜井开拓、立井开拓和综合开拓四种。斜井开拓具有投资省、投产快、效率高、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因而国内外许多具备条件的大、中、小型矿井都有采用。 我国斜井施工技术及设备水平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1)形成了激光指向、光面爆破、耙斗式装载机装岩、箕斗提升、大型矸石仓排矸、潜水泵排水、局部通风机通风,即“两光三斗”机械化作业线,施工设备配套以及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锚喷网支护技术在斜井施工中得到应用和推广,简化了支护工艺,提高了机械化程度,减少了工程量,实现了远距离管路输料,为掘进与支护平行作业创造了条件,有效地加快了成井速度。 (3)总结形成了“一坡三挡”的成功经验,为有效预防斜井跑车事故,保证斜井施工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措施。 1.2 斜井施工的特点 1)斜井施工的困难多 斜井施工中的困难主要是由于坡度存在而产生的,其中以装岩、排矸和排水困难最为突出。在10°-25°,甚至更大坡度的斜面上进行装岩、排矸和排水作业,显然比在平巷中要困难得多,因而生产效率不高。

2)容易发生跑车事故 与平巷相比,在斜井提升运输过程中,如果稍有不慎,提升容器就可能掉道、脱钩或提升钢丝绳断绳,提升容器就会失去控制,沿斜井坡道下滑,并不断加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从而造成破坏性极大的跑车事故。 3)混凝土管道输送 当永久支护采用锚喷支护时,要考虑采用管道长距离输送混凝土,以减小提升设备的负担,同时提高支护作业的速度。 二斜井表土施工 2.1 斜井井口的施工方法 当斜井井口位于山岳地带时,由于表土层很薄或只有风化岩层带,则井口施工比较简单,只需将斜井井口位置的浮土和风化碎石清除干净,而后按斜井设计的方向、倾角,用普通钻眼爆破法向下掘进。 当斜井井口位于平原地区时,由于表土层较厚、稳定性较差,顶板不易维护。为了安全施工和保证掘、砌质量,井口施工时,一般将井口段一定深度(视表土赋存情况决定)的表土挖出,使井口呈坑状,待永久支护砌筑完成后,再将表上回填夯实,人们通常称这种方式为明槽开挖方式。若表土中含有薄层流砂,且距地表深度小于l Om时,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需将井口坑范围扩大,通常称这种方式为大揭盖开挖方式。

隧道斜井通风方案计划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6标南吕梁山隧道1、2号斜井通风方案 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南吕梁山隧道1、2号斜井通风方案 一、南吕梁山隧道1、2号斜井情况简介 南吕梁山隧道1号斜井位于隧道左线左侧,采用双车道无轨运输,与正洞交与DK304+300,斜井长2510m ,综合坡率为-11.1%。1号斜井承担正洞施工任务:左、右线起讫里程均为DK301+285~DK306+775,长5490m;其中Ⅴ级围岩97m、Ⅳ级围岩805m、Ⅲ级围岩600m、Ⅱ级围岩3988m,各级围岩所占比例分别为:1.77%、14.66%、10.93%、72.64%。 南吕梁山隧道2号斜井位于隧道左线左侧,采用双车道无轨运输,与正洞交与DK309+150,斜井长2730m,综合坡率为-11.4%。2号斜井承担正洞施工任务:左、右线起讫里程均为DK306+775~DK310+800,长4025m;其中Ⅴ级围岩1080m、Ⅳ级围岩1345m、Ⅲ级围岩1600m,各级围岩所占比例分别为:2 6.83%、33.42%、39.75%。 二、通风方案选择及说明: 兰渝西秦岭隧道罗家理斜井通风有成功经验可循,原计划1、2号斜井均采用接力式通风,后计划2号斜井改为隔离巷道式施工通风方案。 具体修改原因为: 1、后续斜井施工过程中2号斜井由于处于河道风口处,相较于1#通风,

2#井通风相对困难,通风量需求大,主要表现为排烟困难,炮烟、车辆尾气、灰尘集中于进洞200—500m之间。根据洞内排烟需求,只能加大通风量、延长通风时间,直接导致通风成本增加。下面是8月通风到11月份1#、2#通风耗电统计: 因此2号斜井存在新鲜空气易送入,而污风不宜排出的情况,采用隔离巷道式施工通风有利。 2、2号斜井线路设置有2处较大的曲线拐弯,对接力式通风风损比较大。 3、对于污风不宜排出问题,拟在2号斜井井底设置通风竖井,有效解决污风排出问题,且有利于巷道内风的循环。 4、可以通过2个近似斜井,直观比较两种通风方案,采集相关数据,为类似斜井通风提供依据。 三、附件: 附件1-1:南吕梁山隧道1#斜井接力式通风方案 附件1-2:盖雅独头通风方案 附件2:南吕梁山隧道2#斜井隔离巷道式通风方案 附件1-1: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软件 VDSHT 的编制和介绍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软件VDSHT的编制和介绍 赵峰夏永旭 (河北新洲公司,石家庄,050051)(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西安,710064) 摘要:通风技术是21世纪公路隧道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国内的通风计算仍以手工为主,工作效率较低,并且不方便于多方案的评价比选。本文介绍了一套隧道通风设计软件VDSHT[2],它不仅可以进行各种纵向、半横向、全横向和混合通风方式的计算,而且可以进行多种通风方案的评价比选。 关键词:公路隧道通风设计软件 VDSHT 近年来,我国的公路隧道建设事业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单洞延长超过500km,其中建成的大于3000米的特长隧道有近20多座,正在建设的秦岭终南山隧道长度达18004米。随着公路隧道的日益长大化,通风技术作为21世纪公路隧道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已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对公路隧道通风的一维计算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计算理论。但由于国内通风计算大多依靠手工进行,软件化程度比较低。为此,作者在现有通风计算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可视化语言DELPHI,编制了一套公路隧道通风综合设计系统VDSHT,可进行各类通风方式的计算并完成多方案评价及比选[2]。 1 VDSHT设计思路 首先完成隧道通风量的计算,然后进行隧道通风 方式的选择及计算,最后对隧道通风方案进行评 价并完成多方案比较。 VDSHT主要包含三大功能模块:通风量计算 模块、通风计算模块和通风方案评价比选模块。 其计算流程见图1。 2 VDSHT特点 程序VDSHT寄托在Windows平台上,具有 Windows程序的一贯特色:标准一致的用户界面,人机交互式输入输出,鼠标自由点取等。除此以外,VDSHT 程序本身具有以下特点: 1.VDSHT采用面向对象编程,使得用户对系统的干预能力加强。同时程序充分利用了Windows本身的资源,减少了程序代码的重复开发。在程序编制中采用对象的链接和嵌入技术,以便VDSHT与其它Windows程序能够互相调用,使程序更加灵活。 2.VDSHT的编制充分利用了Delphi语言的数据库和计算功能。在程序中主要建立了两大类数据库,一类是射流风机、轴流风机参数数据库,另一类是局部损失系数数据库。风机数据库主要包括目前常用的风机类型,局部损失系数数据库主要借鉴流体力学计算中提供的相关系数。 3.VDSHT利用Delphi语言与Excel的数据接口,使得程序的输入输出更具直观性,操作更加简单。 4.VDSHT模块具有高度开放性和独立性,可以随时进行数据添加和修正。 3 基本功能 VDSHT主要包含三大功能模块:通风量计算模块、通风计算模块和通风方案评价比选模块。 1)主要模块功能

煤矿斜井施工组织方案

煤矿斜井施工组织设计

*******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二00九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施工组织及布署··························第三章、施工准备及场区布置······················第四章、工程测量····················· 第五章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方法············· 第六章、作业指导书·························· 第七章、顶板管理措施······················· 第八章、一通三防综合管理····························第九章、井筒防治水措施···················· 第十章、施工辅助设施及布置·······················第十一章施工进度、工期及保证措施······················第十二章质量保证计划及措施······················第十三章安全、技术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十四章成本控制措施······················

第十五章冬、雨季施工措施······················ 第十六章健康监护及环保措施··················· 第十七章附图附表······················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东进风斜井 坐标位置X=3101650 Y=35563936 Z=+885 α=180°。 (喷=7.45mS=9.37m掘(混凝土支护段),S长度524.93m,坡度28°,22 掘浆支护段),设计规格2.8×2.73m,宽度2.8m,直墙三星拱型,墙 高1.8m,拱高0.933m。支护形式以喷浆为主,井口段10m采用砼砌 碹支护,斜井喷浆厚度20mm,砂浆强度等级M10,砼支护厚度250mm, 砼强度等级C25。斜井间距40m设1.8×2m规格的躲避硐。其技术特 征及工程量见下表。 东进风斜井技术及工程量表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m 524.93 长度1

隧道施工通风方案

xx工程建设项目 xx隧道施工通风方案编制: 审核: 审批: xx工程有限公司 xx隧道项目经理部 2017年10月

目录 一、编制说明 (1) 1.1 编制依据 (1) 1.2 编制原则 (1) 二、工程概况 (2) 2.1 项目概括 (2) 2.2 气象特征 (2) 2.3 水文特征 (3) 2.4 瓦斯情况 (4) 三、施工通风设计原则 (6) 3.1 施工通风的目的 (6) 3.2 设计原则 (6) 3.3 洞内有害气体与卫生指标要求 (7) 3.4 瓦斯隧道安全要求 (9) 四、通风参数计算 (12) 4.1 通风计算基础参数 (12)

4.2 施工范围及送风距离 (14) 4.3 开挖面需风量计算 (15) 4.4 隧道防瓦斯集聚风速验算 (23) 4.5 风机配置 (25) 五、隧道进口段与出口段施工通风方案设计 (26) 5.1 巷道式通风(轴流风机+射流风机) (26) 六、隧道一号斜井段施工通风方案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方案(风管+风仓+风管) (49) 6.2 一号斜井段风机配置 (87) 七、隧道二号斜井段施工通风方案设计 (88) 7.1 方案(风管+风仓+风管) (88) 7.2 二号斜井段风机配置 (127) 八总结 (128) 8.1 进出口段通风配置 (128) 8.2 一号斜井段通风配置 (129) 8.3 二号斜井段通风配置 (130)

一、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xx隧道标段施工方案; (2)《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3)《现代隧道施工通风技术》; (4)《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GB J1-62); (5)《公路隧道工程设计规范》(JTG D70-2004); (6)《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70-2014); (7)《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 1.2 编制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相关的工程施工规范、规定,当地政府的相关制度; (2)确保满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管理要求; (3)遵循合同条款,响应合同文件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造价等各方面的工程目标; (4)符合国家和地方关于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水土资源及文物保护、节能减排的要求,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

隧道通风设计

课程名称:隧道工程 设计题目:隧道通风设计 院系:土木工程 专业: 年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1年 12月 2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姓名学号 开题日期: 2011 年 11 月 15 日完成日期: 2011 年 12 月 2日 题目隧道施工通风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掌握隧道通风设计过程。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根据提供的隧道工程,确定需风量;确定风压;选择风机;进行风机及风管布置。 三、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隧道通风设计

一、设计资料 1、工程概况 雅砻江两河口交通工程5#公路起于电站左岸交通工程1#公路,高程2662.72m沿雅砻江左岸逆流而上,设特长隧道(即2#隧道,长3143m,其中进口段开挖1780m,开挖段面积90平方米)穿越作案枢纽工程区至电站上游庆长河左岸连接11#公路,终点高程为2877.56米。线全长4.072千米。 该工程具备一下特点: (1)施工区域处于高原区,海拔高度达到了2700米 (2) 2#隧道进口段为连续长大上坡,最大坡度达到了 6.8%,隧道进口与合同桩号标高差达到了108米,施工通风即为困难。 (3)工程所在地区电力不足,需采用自发电施工。 2、排烟通风 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是一个相对密封的容器,由于开挖爆破、设备排放、喷锚支护等产生大量的烟尘无法自然排放,进而导致设备故障率高,施工人员职业病高发和能见度极差等种种问题。因此,必须采用人为方式进行通风排烟,以改善隧道工作环境,降低安全风险。 根据雅砻江两河口交通工程5#公路隧道进口段施工方案可知,隧道开挖深度为1780米,隧道内施工人员最多为三十人,开挖断面每次爆破炸药量为0.45吨。实施通风排烟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施工人员有足够的新鲜空气、爆破后30分钟内距开挖面100米内无烟尘且隧道断面最小风速不低于0.15米每秒。根据初趁台车的通过空间,风管选用3×3普通涤纶布软式风管,风管直径1.3米。设计参数如下: (1)、洞内同时工作人数不超过30人 (2)、断面最小风速>0.15米每秒 (3)、成年人呼吸需要空气为0.0381立方米每分钟。 (4)、风管直径为1.3米 (5)、风管平均每百米漏风速率β≤1.5%,风管摩擦阻力系数λ≤0.00018. (6)、每次爆破用炸药量为N=0.48t (7)、爆破后30分钟内,距开挖断面L=100米内无烟 (8)、隧道工作断面A=90平方米 (9)、最大掘进深度L=1780米,则风管长度最大为1780米。(前端据开挖断面30米,主机据洞口30米) 针对以上工程,进行2#隧道进口不同长度施工通风设计,要求采用风道压入式通风方式,进行风量计算、风压计算,以此为依据,进行风机选择(根据网上调研等方式)以及风机及风管的布置(风管可自选,不一定按所给资料)。 本次设计,最大掘进深度取1770米 二、隧道的通风计算 1、风量计算 隧道施工的通风计算,因施工方法、隧道断面、爆破器材炸药种类,施工设备等不同而变化。一般根据以下几方面来考虑通风量。 (1)、按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