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

实验三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
实验三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

实验三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

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项前期重要工作,包括工程地质、经济以及生态环境。本实验涉及一部分指标体系

实验目的:如何利用GIS经行多因子的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

实验原理:1.确定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的因子及其权重;

2.对各个单因素做适应性评价,统一分级成1-5级,并且转换成栅格数据;

3.对所有的单因素评价的栅格数据做叠加操作,每个栅格代表的地块将得到一个综合的评价值;

4.对综合后的栅格数据评价值进行重新分类定级。

实验数据:本实验的研究区为某个山区的小城镇,数据包括矢量数据库(评价基础数据.mdb)以及地形栅格数据(高程、坡度)。

关于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研究很多,指标体系也不相同。本实验主要采用钮心毅、宋小冬的研究,适宜性评价分为两大类:生活区的用地适宜性评价和工业区的用地适宜性评价,包括了各自的交通、市政、绿地等。

不同类型的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准则也是不一样的,例如生活区的用地适宜性评价更加关注的是城市中心区的可达性、环境适宜性等,但是工业区用地适宜性评价更关注交通快捷性、土地成本、环境影响等。

本实验主要是针对生活区用地适宜性的评价,因此选择了以下因素经行评价:

实验步骤

层次分析法

1.首先对各个单因素做适宜性评价,统一分级成1-5级,并转换成栅格数据;

2.经行栅格数据的加权叠加运算,每个栅格代表的地块将得到一个综合评价值;

3.最后,对综合后的栅格数据重新分类定级,得到居民生活区的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值。

单因素适宜性评价分级

交通便捷性评价

交通便捷性评价主要根据距离省道、县道的远近加以确定,评价标准如下:

1.添加道路图层,打开属性表,按属性选择,在对话框中点击“获取唯一值”,然后“类型=省道”或“类型=县道”。

2.分析工具——领域分析——多环缓冲区,对话框如下:分别建立省道和县道的多环缓冲区。

3.分析工具——叠加分析——联合,输入要素为省道缓冲区和县道缓冲区两个数据,联合完成命名为“交通便捷性评价”,在属性表中添加字段“评价值”,类型为文本,并进行字段计算。

value=0

if [离省道距离]=500 or [离县道距离]=250 Then

value=5

elseif [离省道距离]=1000 or [离县道距离]=500 Then

value=4

elseif [离省道距离]=1500 or [离县道距离]=1000 Then

value=3

elseif [离省道距离]=3000 or [离县道距离]=2000 Then

value=2

elseif [离省道距离]=5000 or [离县道距离]=5000 Then

value=1

end if

4.将交通便捷性图层进行矢量转栅格操作:转换工具——面转栅格——交通便捷性评价——评价值——交通评价——相元10

5.打开研究范围图层,在面转栅格框中打开环境——处理范围——图层研究范围

环境适宜性评价

1.滨水环境评价

滨水环境的评价标准

评价因子分类分级

(1)添加河流和溪流图层数据

(2)建立河流缓冲区和溪流缓冲区:分析工具——邻域分析——多环缓冲区

(3)分析工具——叠合分析——联合:输入要素为溪流缓冲区和河流缓冲区,联合完成命名为“滨水环境评价”。

(4)在“滨水环境评价”图层属性表中添加字段“评价值”,类型为文本,并进行字段计算。

value=0

If [离河流距离]=250 or [离溪流距离]=100 Then

value=5

elseif [离河流距离]=500 or [离县道距离]=200 Then

value=4

elseif [离省道距离]=5000 or [离县道距离]=5000 Then

value=3

end if

(5)将图层进行矢量转栅格操作:转换工具——面转栅格——滨水缓冲区——评价值——滨水评价——像元10;打开研究范围图层,在面转栅格框中打开环境——处理范围——图层研究范围。

2.远离工业污染的评价

远离工业污染的评价标准

(1)分析工具——领域分析——多环缓冲区,命名为”工业缓冲区“

(2)分析工具——叠加分析——更新:利用工业图层对工业缓冲区进行更新操作,得到“工业缓冲区2”。

(3)在“工业缓冲区2”图层属性表中添加字段“评价值”,类型为文本,并进行字段计算。

value=0

If [离工业区距离]=100 or [离工业区距离]=0 Then

value=1

elseif [离工业区距离]=200 Then

value=2

elseif [离工业区距离]=1000 Then

value=3

elseif [离工业区距离]=5000 Then

value=4

end if

3.森林环境评价

森林环境评价标准

(3)分析工具——领域分析——多环缓冲区,命名为”森林缓冲区“

(4)分析工具——叠加分析——更新:利用工业图层对工业缓冲区进行更新操作,得到“森林缓冲区2”。

(3)在“森林缓冲区2”图层属性表中添加字段“评价值”,类型为文本,并进行字段计算。

value=0

If [离森林距离]=500 or [离森林距离]=0 Then

value=5

elseif [离森林距离]=1000 Then

value=4

elseif [离森林距离]=5000 Then

value=3

end if

(4)将图层进行矢量转栅格操作:转换工具——面转栅格,选择输入要素“森林缓冲区2”选择“评价值”,命名为“森林评价”,像元改为10;打开研究范围图层,在面转栅格框中打开环境——处理范围——图层研究范围。

城市氛围评价

城市氛围评价是根据距离镇村的远近加以确定的:

(1)在居民点属性表中选中“城镇”一栏,进行镇的多环缓冲区操作,并进行更新。(2)在居民点属性表中选中“村庄”一栏,进行村的多环缓冲区操作,并进行更新。(3)将更新后的镇缓冲区2和村缓冲区2进行联合操作,命名为“城市氛围评价”并对此经行裁剪。输入要素“氛围评价”,裁剪要素“研究范围”。

在属性表中添加“评价值”字段。

value=0

if [离镇距离]=250 or [离镇距离]=0 Then

value=5

elseif [离镇距离]=500 or [离村距离]=0 Then

value=4

elseif [离镇距离]=1000 or [离村距离]=2500 Then

value=3

elseif [离镇距离]=2000 or [离村距离]=500 Then

value=2

elseif [离镇距离]=5000 or [离村距离]=5000 Then

value=1

end if

地形适宜性评价

1.地形高程评价

高程数据是栅格数据,反映的是区域的地形高程的分布情况。

地形高程的评价标准

对“高程”数据进行重分类操作:Spatial Analyst 工具——重分类——重分类,命名为“高程评价”。

2.地形坡度的评价

地形坡度的评价标准

栅格叠加的运算

对所有的单因子评价进行叠加总和,命名为“适宜性评价”

划分适宜性等级

根据前面得到的综合评价图里的评分值情况,进行适宜性等级的重新分类:

适宜性等级分类的标准

膳食调查与营养评价

营养师培训实习指导——膳食调查与营养评价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膳食调查的意义,进一步掌握膳食调查是营养调查的一部分。 2、初步掌握膳食调查的方法和食物成分表的应用,了解每人每日各种主副食的摄入量。 3、利用食物成分表计算每人每日从膳食中所摄取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是否达到供给标准的要求,并评价膳食构成是否合理,提出改进方法。 二、调查时间 调查时间为5-7天,从本周(月日)午餐开始至下周(月日)早餐结束。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 本次调查以学员自身膳食为例,采用自己记录每日每餐膳食情况,计算每日膳食。 1、资料的收集 记录调查时间内每日每餐所食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2、计算每人每日各种营养素摄入量 应用“食物成分表”计算各种食物的各种营养素含量,然后计算每人每日各种营养素摄入量。 3、评价每人每日各种营养素摄入量情况 参照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中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 S”标准进行膳食评价。查出与自己年龄、劳动强度相符的供给量,计算摄入量占供给量的百分比,评价摄入量充足与否。 4、计算热量、蛋白质及铁的来源分布 将各种食物分为动物类、豆类、一般植物类(不含豆类)三类。分别计算来源于动物类、豆类、一般植物类热量、蛋白质和铁的摄入量并计算其占总量的百分比。由此评价热量、蛋白质和铁的不同来源优劣。 5、计算一日三餐热量分配百分比 将早、中、晚餐食物分别列出,计算其热量,并计算其占总热量的百分比。 6、计算膳食中热能来源分配 计算食物中蛋白质、脂肪、糖类的摄入量并换算为热量,求出蛋白质、脂肪、糖类占总热量的百分比。 7、膳食构成: 膳食构成与平衡膳食宝塔建议食物参考摄入量对比。 四、膳食评价与膳食改进 1、与推荐供给量比较,分析各种营养素摄入量是否充足,有无摄入不足或过剩现象,应如何改进,提出具体措施。

实验三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与衡量

实验三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 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项前期重要工作,包括工程地质、经济以及生态环境。本实验涉及一部分指标体系 实验目的:如何利用GIS经行多因子的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 实验原理:1.确定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的因子及其权重; 2.对各个单因素做适应性评价,统一分级成1-5级,并且转换成栅格数据; 3.对所有的单因素评价的栅格数据做叠加操作,每个栅格代表的地块将得到一个综合的评价值; 4.对综合后的栅格数据评价值进行重新分类定级。 实验数据:本实验的研究区为某个山区的小城镇,数据包括矢量数据库(评价基础数据.mdb)以及地形栅格数据(高程、坡度)。 关于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研究很多,指标体系也不相同。本实验主要采用钮心毅、宋小冬的研究,适宜性评价分为两大类:生活区的用地适宜性评价和工业区的用地适宜性评价,包括了各自的交通、市政、绿地等。 不同类型的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准则也是不一样的,例如生活区的用地适宜性评价更加关注的是城市中心区的可达性、环境适宜性等,但是工业区用地适宜性评价更关注交通快捷性、土地成本、环境影响等。 本实验主要是针对生活区用地适宜性的评价,因此选择了以下因素经行评价:

实验步骤 层次分析法 1.首先对各个单因素做适宜性评价,统一分级成1-5级,并转换成栅格数据; 2.经行栅格数据的加权叠加运算,每个栅格代表的地块将得到一个综合评价值; 3.最后,对综合后的栅格数据重新分类定级,得到居民生活区的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值。 单因素适宜性评价分级 交通便捷性评价 交通便捷性评价主要根据距离省道、县道的远近加以确定,评价标准如下: 1.添加道路图层,打开属性表,按属性选择,在对话框中点击“获取唯一值”,然后“类型=省道”或“类型=县道”。 2.分析工具——领域分析——多环缓冲区,对话框如下:分别建立省道和县道的多环缓冲区。

膳食调查与评价

《食品化学与营养学》 实验报告 题目膳食调查与评价 姓名古伟财 学号1305 专业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1133班 指导教师夏杏洲王海清 实验时间2015/11/8-14 实验五膳食调查与评价 一、目的和意义

膳食调查是营养调查的内容之一,通过本实验(实习),掌握最基本的膳食计算方法,学习如何评价膳食的合理性,并提出建议。 二、膳食调查方法 膳食调查有称重法、查帐法、回顾询问法(24h个人膳食询问法)、化学分析法。本实验采用24h个人膳食回顾询问法,对大学生膳食进行计算评价。三、膳食调查步骤 第一步:以个人为单位记录调查表,可以是自己或某个同学,收集摄食资料,要求不少于5天(节、假日应除开)。每日应有早、中、晚餐,少数同学 还有三餐以外的零食,也应计算在内。 第二步:依次计算完成表1~6各项内容。(表中的表格不够可增加,最好直接用Excel做表格,以方便后面的计算) 表1 每人每日摄入各类食物摄入量登记表; 表2 每人平均每日营养素摄入量计算表; 表3 每人平均每日膳食评价表(与DRIs中的RNIs或AIs相应值比较); 表4 每人平均每日三餐热量分配; 表5 每人平均每日热量来源; 表6 每人平均每日蛋白质来源; 表7 每人平均每日脂肪来源。

四、思考题 请你对上述膳食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对该膳食的质量进行评价,如何改善才能符合平衡膳食的要求,应该如何调整 1、膳食调查结果显示,食谱中的食物种类包括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豆类及其制品;缺少水果类和坚果类食物的摄入,应该在保持现有食物摄入水平的同时摄入适量的水果类和坚果类食物。 2、大学生的能量推荐摄入量(RNI)为男2400kcal()、女2100kcal(),本人为男性实际能量的摄入量是9016kJ,占RNI的%,膳食能量摄入明显不足,需要增加食物的摄入量使身体能量摄入达到平衡。 3、膳食表显示蛋白质、脂肪、糖类物质的摄入量分别占RNI的%、%和 %,只有糖类物质摄入充足,脂肪的摄入量基本达到平衡,而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应该增加富含蛋白质类食物的摄入。 4、能量餐次分布表显示,早餐提供了全天热量的%,午餐提供全天热量的%,而晚餐则提供了全天热量的%。早餐、午餐、晚餐的比例为3:4:3时是比较好的。可知本人早餐、午餐的营养摄入都不合理,而晚餐的摄入量较多,应适当增加早餐、午餐的摄入量,减少晚餐的摄入量。 5、大学生蛋白质的RNI为男75g/d、女70g/d。实际摄入蛋白质d,相当于RNI的%,蛋白质摄入充足。豆类、肉类的优质蛋白摄入总量为%,即优质蛋白摄入基本满足需求。

膳食调查报告4篇

膳食调查报告4篇 膳食调查报告1 一、目的和意义 膳食调查是营养调查的内容之一,通过本实验(实习),掌握最基本的膳食计算方法,学习如何评价膳食的合理性,并提出建议。 二、膳食调查方法 膳食调查有称重法、查帐法、回顾询问法(24h个人膳食询问法)、化学分析法。本实验采用24h个人膳食回顾询问法,对大学生膳食进行计算评价。 三、膳食调查步骤 第一步:以个人为单位记录调查表,可以是自己或某个同学,收集摄食资料,要 求不少于5天(节、假日应除开)。每日应有早、中、晚餐,少数同学还有三餐以外的零食,也应计算在内。 第二步:依次计算完成表1~6各项内容。(表中的表格不够可增加,最好直接用 Excel做表格,以方便后面的计算) 表1 每人每日摄入各类食物摄入量登记表;表2 每人平均每日营养素摄入量计算表; 表3 每人平均每日膳食评价表(与DRIs中的RNIs或AIs相应值比较);表4 每人平均每日三餐热量分配;表5 每人平均每日热

量来源;表6 每人平均每日蛋白质来源。 表1 每人每日摄入各类食物摄入量登记表; 表2 每人平均每日营养素摄入量计算表; 表3 每人平均每日膳食评价表(与DRIs中的RNIs或AIs相应值比较); 表4 每人平均每日三餐热量分配; 膳食调查报告2 【目的】 调查大学生营养膳食情况,从而为指导大学生合理膳食提供依据。 【概要】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92年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了健康的四个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宣言中将合理膳食放在了四大基石之首,是健康的第一基石,是以证明合理膳食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正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并提为国民三大素质,建立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小康目标,最终赶上西方发达国家,“高素质的健康人”是第一要素,人才是第一竞争力,健康是第一保障力,而膳食营养又是健康的第一基石,所以,加强和改善学

膳食调查实习指导试验总结报告

实验名称:膳食调查实习指导 一.实验名称:膳食调查与评价 二.实验目的 1.熟悉营养调查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几种膳食调查方法的特点; 2.掌握食物成分表的正确使用和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换算方法; 3.初步掌握膳食评价的方法,根据膳食调查的情况,评价和调整调查对象的膳食结构和提出适当改进意见。 三:实验结果: 实习表1 各类营养素摄入量

由表可知:(1)营养素摄入量相对比为90.12%,大于80%且未超过参考摄入量,摄入量正常; (2)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摄入量都较为适当,维生素B1,B2,铁,锌,烟酸摄入量较为不足,而维生素C摄入量严重不足,相对比仅为5.3%,维生素A摄入量严重超过正常摄入量。 实习表2 三大能量营养素提供能量百分比 由表可知:蛋白质摄入能量百分比为12.2%,正常摄入能量百分比范围是10%—15%,属正常范围; 脂肪摄入能量百分比为17.4%,正常摄入能量百分比范围是20%—30%,低于正常范围,摄入较少; 碳水化合物摄入能量百分比为70.4%,正常摄入能量百分比范围是55%—65%,高于正常范围,摄入过多。 实习表3 蛋白质来源百分比

其他 6.2148.97 合计69.287100 实习表4 一日三餐热能百分比 BMI=68÷1.752=22.20 从BMI指数来看,该生健康状况良好,接近22的理想体重指数。但由表1可知,该生该日多种营养素相对比不足80%,提示摄入不足。表2可知,三大营养素在提供能量的比例上,脂肪供能所占比例明显不足,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过高。虽然在表2中可知蛋白质供能所占比例基本正常,但由表3可知,优质蛋白质摄入量不足总蛋白质摄入量的1/3。由表4可知,三餐热能比基本符合3:4:3的比例,早餐提供热能稍有欠缺,而晚餐略多。 综上所述,该生总体表现健康状况良好,但应注意饮食中脂肪物质的摄入,例如动物肉类,蛋类,奶类,豆制品等,同时也满足了优质蛋白质摄入量增加的需要。在三餐中应该适当加强早餐的营养,例如减少粮谷类食品,换成奶类或豆制品,从而让三餐热能比例更加趋于理想值。

基于gis的用地适宜性评价

基于GIS的南方某城市用地适宜评价 摘要:GIS支持的用地适宜性评价是用户通过GIS系统对相关地理对象交互输入、分析、输出结果的过程。本文以南方某城市区域发展适宜性评价为例。先进行生态适宜性、城镇规模扩展适宜性、基础设施发展适宜性三方面评价,再进行整体适宜性评价。旨在:确定建设用地所占的比例和分布情况;对规划期内可作建设用地的土地进行分类,确定城市延展方向;对现有建设用地进行评价与分级,为旧城区改造确定基准,为土地定价提供参考。 引言:无论是城市空间发展的概念规划、城镇体系规划还是总体规划,规划者都要事先明确哪些土地适于开发建设、发展用地是否足够、哪些用地有优先发展的条件。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在调查分析城市自然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根据用地的自然条件和人为影响,以及修建的要求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确定土地的建设适宜程度。建设用地适宜性程度高的土地,地基承载力大,地势平坦,建筑造价低,对于项目布局无空间规模限制。因此,考虑地形地貌、生态、重大基础设施、政策对对城市土地开发建设条件、发展方向、发展重点的综合影响,结合已有城镇空间分布状态,进行城市区域发展适宜性评价,将为规划决策分析提供定量化和直观的依据。 一、建立评价模型 1、评价原则: 1)综合性和主导因素相结合 城市建设用地质量的优劣、适宜建设的范围及适宜度均是由土地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等因素所决定的,因此评价必须以综合性原则为基础。但是,由于不同的建设用地构成因素对于土地利用的作用不同,不同的土地用途对于城市建设用地质量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必须按照各要素的重要性不同,使各种土地要素的作用和影响能够得到全面反映,并能够突出主要要素和城市用地的主要矛盾。 2)有机协调 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分析必须充分考虑城市的总体规划、旅游规划、交通规划、矿藏开发规划、水土保持规划、水资源利用保护规划等各种层面规划的要求,与城市发展战略相协调。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与城市的景观环境相适应,避免建设用地选择的空间冲突和时间错位,使用地适宜性评定更加合理、科学。 3)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 土地资源系统是多层次的复杂系统,评价要正确反映其全貌,必须依据区域情况。制定出科学的层次清楚的评价体系。大城市人多地少,必须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同时该城市分布有河流、水库、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良好,用地评价必需要维护环境的生态平衡。同时,为了提高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用地的供给也应当考虑城市规划和生产力布局,充分满足土地利用的社会和经济目标。 2、评价方法 采用多因子综合叠加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组合的方法,在一定数据精度下判定市域土地利用的建设适宜性与保护适宜性,以及具体的适宜建设或保护的用地类别。 3、因子选择 考虑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把农田保护和控制要求作为主要生态因子。农田保护区包括三类用地:基本农田(不适宜建设)、一般农田(基本适宜建设)、其他土地(适宜建设)。另一个重要的生态因子是坡度条件,因为有山地丘陵分布在城市内,不同坡度条件的建设成本和宜居条件也不同。根据《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的要求(工业用地最大坡度10%,居住用地最大坡度25%),将坡度值划分3个等级,对应适宜建设、基本适宜建设

膳食计算及评价

实验四食谱计算与评价 试验目的 1、复习理论课内容 2、学习食谱营养成分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3、掌握膳食评价的方法,并能提出改进建议 实验内容 一、理论课复习营养调查 二、膳食调查及其评价 营养调查 一、营养调查的定义 为了掌握居民的营养状况,运用各种手段准确了解某一人群(以至个体)各种营养指标的水平,用来判定其当前营养状况。 二、营养调查的目的 1、了解居民膳食摄取情况及其与营养素供给量之间的对比情况; 2、了解与居民有密切关系的居民体质与健康状况,发现营养不平衡的人群,为进一步营养监测和研究营养政策提供基础情况; 3、作某些综合性或专题性的科学研究。 三、营养调查工作内容 1、膳食调查 2、人体营养水平的生化检验 3、营养不足或缺乏的临床检查 4、人体测量资料分析 膳食调查及评价 一、膳食调查的目的: 了解在一定时间内调查对象通过膳食所摄取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数量和质量,借此来评定正常营养需要能得到满足的程度。 二、膳食调查的意义: 是营养调查工作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它本身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单独的膳食调查就可以成为对所调查的单位或人群改善营养和进行咨询、指导的主要工作依据。

二、膳食调查的内容及计算 1、回顾记录24小时早、中、晚三餐以及三餐以外所摄取食物的种类和名称以及数量/参考提供的大学生一日食谱; 2、查食物成分表,计算摄取各种食物的能量和营养素(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记录食物种类若食物成分表中没有列出来的,可利用同类互换方法进行换算); 3、进行小计和总计。小计是按每餐分别汇总能量和各营养素的摄入量;总计是汇总全天的能量和各营养素摄入量。 三、膳食评价 对24小时膳食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指出膳食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善膳食供给的有效措施。评价的主要内容: 1、蛋白质、脂肪、糖及能量的摄入量与参考摄入量进行评价(表11-2) 2、蛋白质及能量来源分配是否合理(表11-3) 3、一日三餐能量分配是否合理(表11-4) 4、能量来源分配是否合理(表11-5) 注意:①成人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1.16×体重(kg)或者查P194表6-1 ②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评价考虑其产生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 ③成人能量的推荐摄入量=基础代谢(BM)×体力活动水平系数(PAL) 基础代谢(BM)=基础代谢率(BMR)×体表面积(m2)×24 或查表P194表6-1 四、建议 1、能量和各营养素平均每日摄入量是否满足营养需要,应怎样进行膳食调整? 2、摄入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中,优质蛋白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应怎样进行膳食调整? 3、三餐摄入能量分配应为早餐30%,午餐40%,晚餐30%,三餐能量分配是否合理,应怎样进行膳食调整。 4、按参考摄入量,蛋白质提供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10%~12%,脂肪提供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20%~30%,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55%~65%。能量来源分配是否合理,应怎样进行膳食调整。 五、作业要求 1、膳食调查目的 2、膳食调查内容 3、膳食调查方法(膳食计算):食物营养成分计算表(蛋白质、脂肪、糖和能量) 4、膳食评价:①膳食评价表

适宜性分析评价

适宜性分析评价 适宜性分析是城市规划中经常用到的。其应用范围基本分为5 大类: 一是城市建设用地的评价,二是农业用地的评价, 三是自然保护区或旅游区用地的评价, 四是区域规划和景观规划, 五是项目选址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其中,最常用到的是城市建设用的适宜性评价。适宜性评价即根据各项土地利用的要求, 分析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的适宜性,确定区域开发的制约因素, 从而寻求最佳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合理的规划方案。合理确定可适宜发展的用地不仅是以后各项专题规划的基础,而且对城市的整体布局、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在进行适宜性分析评价时需要考虑的影响因子有很多,生态方面的,经济发展方面的等等都有,不过通常情况下,适宜性分析主要考虑的是生态方面的限制性因素,如与水源,生态敏感地的距离,坡度高程等因素,所以通常意义上的适宜性评价可以狭义的理解为是生态适宜性评价。 不同尺度下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其侧重是不同的,如果是大尺度的评价,可以进行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评价,如果具体到城市内部,可以进行居住用地工业用的适宜性评价。具体选用什么指标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适宜性评价有两种。一种是在规划前期对区域的适宜性评价,为确定城市布局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是规划的重要依据。另一种是对规划方案或是现有的情况进行适宜性评价,评价这个方案或是现状是不是适宜的。显然,第一种意义更大一些。这两种评价所采用的指标也是不同的,各有侧重。但目前的很多论文中,经常讲这两者混淆,一般情况下,总规或一些规划的前期分析多用第一种方法,规划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多用第二种方法。

在方法上,适宜性分析采用的理论方法是数学概念中的多准则多目标评价,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多因子权重叠加,此外,对上面提到的第二种情况,多使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其核心是计算单个指标的隶属度。在技术实现上,适宜性分析采用GIS技术。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并能对分析结果给予直观显示,为具有空间属性特征的用地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 适宜性评价的过程可以这样理解:找到与适宜性相关的因子(经验及参考别人的,或专家来定,即德尔菲法),进行分级,将其对适宜性的影响用分级的方式区别出,再对因子赋以权重(经验或层次分析法),对每一个因子进行评价计算,最后进行叠加分析得到结果。 其基本表达形式可以用式(1) 表示:S = f ( x1 , x2 , x3 , ?, xi ) (1) 式中, S 是生态适宜性等级, xi ( i = 1 ,2 ,3 , ?, n) 是用于评价的一组变量。目前常用的基本模型是权重修正法(式2) : S = ΣW i X i (2) 式(2) 中, S 是生态适宜性等级, Xi为变量值, W i为权重, i = 1 , 2 , 3 , ?, n。 采用公式(2) 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最大问题是每个变量对于生态适宜性的贡献是十分复杂的, 既有正面又有负面的影响, 有些因素对某种土地利用构成绝对限制, 有些则构成发展潜力。通俗的讲,有的是限制性因素(例如近水30米内,坡度大于15限建),有的是潜力型因素(如越靠近交通要道越好),因素本身的情况不同。可以把生态适宜性理解为生态潜力扣除生态限制性的剩余。这在实现操作的时候很好处理,例如在栅格运算中,凡是0值得删掉就行,还有就是一些限制性因素可以去负值。

ArcGIS上机二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

ArcGIS上机二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

上机二: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 一、上机内容简介 本练习的研究区域为某山区的一个小镇。研究区域面积为1555公顷,其中镇建成区42.6公顷,镇周边有2处独立工矿和5处较大的农村居民点。本练习主要是针对研究区的生活区进行用地适宜性评价,选取交通便捷性、环境适宜性、城市氛围和地形适宜性4类评价因子,其中环境适宜性和地形适宜性还包含子因子,如表2-1所示。 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及权重表2-1 评价因 子 子因子权重 交通便 捷性 —0.28 环境适宜性滨水环境0.09 远离工业 污染 0.06 森林环境0.07 城市氛 围 —0.18 地形适地形高程0.155

宜性地形坡度0.155 对于各单因素的居住用地适宜性评价,本练习统一将评价值分级成1-5级,其中3级是勉强可用于居住用地建设,但需要进行特殊处理,5级代表最适宜建设,1级代表完全不适宜建设。 具体步骤: ?首先,对各个单因素作适宜性评价,统一分级成1-5级,并转换成栅格数据; ?然后,进行栅格加权叠加运算,每个栅格代表的地块将得到一个综合评价值; ?最后,对综合后的栅格数据重新分类定级,得到居住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图。 二、单因素适宜性评价分级 2.1、交通便捷性评价 交通便捷性评价将根据距离省道、县道的远近加以确定,如表2-2所示。 交通便捷性的评价标准表2-2 评价 因子 分类分级 交通便捷性距离省道0-500米,距离县 道0-250米 5 距离省道500-1000米,或距 4

离县道250-500米 距离省道1000-1500米,或 3 距离县道500-1000米 距离省道1500-3000米,或 2 距离县道1000-2000米 距离省道3000米以上,或距 1 离县道2000米以上 1、计算省道和县道的缓冲区 步骤1:启动ArcMap,打开“chap04\练习数据\评价基础数据\评价基础数据.mxd”。该地图文档包含【道路】图层,道路有两种类型:省道和县道。 步骤2:选择所有省道要素。 右键单击【道路】图层,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打开属性表】,显示【表】对话框。 点击【表】对话框的工具条上的【表选项】工具,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按属性选 择…】,显示【按属性选择】对话框。 选择上部列表框中的【类型】字段,然后点击【获取唯一值】按钮,【类型】字段的值 将显示在中部列表框中。 点击下部输入框,然后双击【类型】字段,

幼儿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

幼儿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 导读:本文幼儿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篇1 20XX年5月29日,中华幼儿文化艺术促进会和《母子健康》杂志携手美国专业膳食营养补充剂品牌自然之宝,在中国幼儿活动中心科学宫报告厅联合发布《2013年度中国幼儿营养健康调查报告》(简称“报告”)。中国少年幼儿文化艺术促进会会长范崇嬿、《母子健康》杂志执行出版人刘玉洁、诺天源(中国)贸易有限公司市场副总裁叶创伟联袂出席大会并致辞,北京电台知名母婴节目《宝贝计划》主持人滕兵主持了本次盛会。《中国幼儿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发布据北京营养师俱乐部秘书长王旭峰介绍,该报告针对入托前(2~3岁)、学龄前(4~5岁)和小学(6~12岁)三个阶段少年幼儿的营养与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从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共抽取3,000余名合格样本,调查内容涵盖各年龄阶段幼儿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保健习惯。调查结果显示,“免疫力差,容易生病;食欲不振,挑食偏食;补钙问题,以及身高体重不达标”是2~3岁的家长主要关心的健康问题。25%-30%4~5岁的幼儿不能保证“每天都吃早餐”。6~12岁的幼儿和少年,睡眠情况需要引起关注。除此之外,孩子挑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且多数家长对营养品持客观开放的态度,营养品的安全性,是他们关注的首要要素。全球膳食补充剂公司NBTY在华子公司——诺天源(中

国)贸易有限公司作为此次活动的赞助商,同时也作为幼儿营养品的企业代表,出席大会并致辞。公司市场副总裁叶创伟先生直言“最近这些年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频发爆出,如果营养食品类的企业不严把质量关,我想不论是对于成人,还是幼儿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叶总说,关注中国幼儿营养健康,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幼儿营养问题由来已久,我们必须予以更多关注并且积极行动起来。在幼儿营养健康方面,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公益组织、媒体、企业各司其职,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唯如此,方能给中国幼儿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科学的饮食环境和条件,才能提高幼儿健康水平。据了解,2012年10月,诺天源(中国)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指导下,成立“自然之宝·关爱幼儿基金”,以切实推进我国幼儿的营养健康事业发展。同年启动向西部与革命老区等贫困地区的学龄前幼儿捐赠“幼儿多维软糖”的爱心活动,截止2013年3月,完成向11个市、县近千所幼儿园的捐赠。调查报告发布之后,北京新世纪幼儿医院资深健康管理顾问李璞随即发表了“幼儿膳食营养均衡”的主题演讲,随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学生营养室副研究员张倩就“中国少儿营养健康现状的分析、看法与建议”进行深入探讨。中国少年幼儿促进会会长范崇嬿指出,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地区和地域之间的生活条件和饮食习惯区别很大。针对上述差异实施的中国少年幼儿营养情况调查报告,将为科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学校和家长妥善制定幼儿膳食营养计划提供参考依据。“幼儿营养健康水平的提高,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共同合作展开营养科普宣传,

实验一 膳食调查与评价

食物交换份法图片 https://www.360docs.net/doc/8e12094733.html,/upload/file/swjhft.rar 食物营养成分查询 网页https://www.360docs.net/doc/8e12094733.html,/ying/new/chengfen.htm 查询软件下载 https://www.360docs.net/doc/8e12094733.html,/soft/49491.html(软件中热量单位、维生素单位有些出错) 实习一膳食调查与评价 (-)目的 进一步巩固已学习的膳食调查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学习膳食计算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等,并能初步掌握膳食评价和提出适当的改进意见。 能够使用膳食调查与评价相关软件 (二)膳食调查 1. 回顾膳食调查的方法其中包括称量法、查帐法、回顾法和化学分析法等,重温这些方法的特点,优缺点和应用范围等。 2.每个学生用回顾法,记录过去24h内摄取的各种食物的种类、性状和数置。 (三)膳食计算 1.计算能量和营养素的膳食供给量 (1)食物摄入量:①学生自己回顾的24h食物摄入;②给定的下列食谱。两种任选一种。 早餐:鲜牛奶一杯(约150ml),馒头一个(面粉约100g)。 中餐:大米饭(大米200g)。猪肉炒芹菜:猪肉(瘦)50g,芹莱250g,酱油10g,植物油6g,盐2g。 晚餐:大米饭(大米200g)。菠菜豆腐汤:菠菜50g,豆腐50g,虾皮5g,植物油3g,盐2g。鱼片:草鱼150g,葱5g,淀粉3g,糖2g,酱油3g,醋3g,姜末lg。 (2)计算方法 1)将摄取食物的餐次、种类、数量(指原材料)记入表11—l。… 2)查食物成分表,计算摄入种类食物的能量和营养素的含量。食物成分表通常是每100g食物的营养素含量,所以必须根据摄入量进行折算,再将相关数据记入表1。 3)小记和总记:①小记是按每餐分别汇总各类营养素,尤其是能量的摄入量;②总记是将全天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计算出来并填入总计栏中。 (3)蛋白质营养评价:①摄入量按占总能量10%~12%评价;②优质蛋白质应不少于总摄入量的1/3以上,若总摄入量不足,则比例应更高。 (4)维生素和矿物元素营养评价:按RNI或AI进行评价。 2. 建议指出膳食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具体提出改善膳食供给的有效措施(表11-2、11-3、11-4、11-5)。

用地适宜性评价

GIS实验报告 ——金川县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评价 一、引言Introduction 1.1项目背景 金川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西南部,东南距省会成都424公里,离阿坝州州府马尔康91公里。金川县地处川西北生态经济区中心地带,阿坝州南部综合经济区重要板块,位于大渡河上游,大金川河旁,省道211经过县城。此次金川县城市总体规划重点是对金川县城的城市发展方向做出判断。 1.2定义需GIS解决的问题 金川县城沿大金川河发展,周边山地丘陵地形复杂,城市位于槽谷地带。随着金川县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状用地已经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在本次实验报告中,将运用GIS的科学分析方法,对像金川县城这样处于的复杂山地地形和河流谷地的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做出较为理性的评价。 1.3确定实验的目标或者需验证的假设 本次实验的目标是:整理分析各项对于建设用地选择有影响的评价因子,运用GIS的数据管理能力,综合评价城市建设用地的选择方向。改变以往规划环节中依靠感性的设计方法,为项目提供科学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设计流程,并以此为依据,对建设用地进行反向论证,不断优化设计,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1.4研究区域 本次实验的研究目的是进行建设用地选择,因此研究区域范围较小,主要包括:大金川河两侧用地面积较大且较为平缓的地带。(沿大金川河,金川老城区南部,老城区北部、老城区东部) 二、方法Methods 2.1前期资料整理 根据实验目的提取实验所需要的各项要素,并将提取出来的要素整理为便于实验操作文件格式,祛除多余冗杂的信息,减少无效数据的干扰,提高实验效率。 本次实验报告的地形CAD较为复杂,老城区部分由于城市建设情况,而缺乏高程赋值的等高线,故此次实验以高程点为基础,选择所有的高程点;原位粘贴

膳食营养调查与评价(营养养生)

膳食调查与评价 一、目的和意义 1、了解膳食调查的意义。 2、掌握膳食调查的方法和食物成分表的应用 3、学会膳食评价及平衡膳食方法 4、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营养膳食,调整自己的膳食结构 二、调查方法 24小时个人膳食回顾法 三、膳食调查步骤 1.以个人为单位记录调查表,可以是自己或某个同学,收集摄 食资料,应含有早、中、晚餐,三餐以外的零食,也应计算在内。 2.膳食结构总体评价 2.1一日24小时各类食物摄入量登记表 调查时间 2015.5.10 餐次食物名称原料名称原料重量 (g) 早餐吐司面包小麦粉90 豆浆豆浆150 鸡蛋鸡蛋60 中餐米饭大米90 酸辣土豆丝土豆、青椒、花生油80、 10、 5 青椒肉片青椒、瘦猪肉、花生油80、 40、 7 晚餐米饭大米90 清炒西兰花西兰花、花生油90、 3 凉拌番茄西红柿、花生油90、 3 注:原料重量指可食部 2.2计算各类食物摄入的总量 类别食物名称摄入量(g) 谷薯类小麦粉(标准粉)90 大米180

土豆90 合计360 鱼肉蛋类瘦猪肉40 鸡蛋60 合计100 蔬菜青椒90 西兰花90 西红柿90 合计270 奶类0 水果香蕉80 豆类豆浆150 油脂类花生油18 合计978 2.3评价膳食结构 食物种类实际摄入品种评价 谷薯类小麦粉、大米、土豆较全 蔬菜、青椒、西兰花、西红柿较全 水果类香蕉较全 肉鱼蛋类瘦猪肉、鸡蛋较全豆类及其制品豆浆较全 奶类及其制品~~ 无油脂类花生油较全 2.3.2因注重食物多样性,需摄入一定量的豆类及其制品; 2.3.3结合自身的具体营养需要,选择个性化的膳食; 2.3.4膳食评价仅为一天的调查,因从总体来考虑。 2.4评价食物数量 类别实际摄入量宝塔推荐量(g) 谷薯类360 200~400 畜禽肉类40 50~75 鱼虾类0 50~100 蔬菜270 300~500 奶类0 300 水果80 200~400 豆类150 30~50 油脂类18 25~30

膳食调查和营养评估

膳食调查和营养评估(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睿琪·柏园幼儿园膳食调查和营养评估 膳食调查方面(尤其是在幼儿园内作膳食调查),主要希望了解以下几个与膳食评价有重要关系的问题。 1、每日所供给的食物量,是否满足幼儿一日所需要的热量和营养素,这就是了解各种营养素和热能摄入量。 2、每日食物的内容怎样调配,这从每天的食谱中可以看得出来。 3、幼儿发育的体格是否良好,经体格检查,尤其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的测量以及营养缺乏病和调查中可以评价。 4、饮食制度是否合适(间隔几小时一餐) (二) 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选择调查的对象必须有代表性。幼儿园进行膳食调查时,要选择性质大致相同的类型(全托制或日托制),年龄大致相同,可分3-5岁、5-7岁,这样划分可以按规定的营养标准作比较,每月、每日的伙食费也要相似,同时还可以在一个地区选择两个有代表性的幼儿园作比较。选择范围可分两种:一种是不分年龄,作全园性的调查,也按组分为3-5岁、5-7岁;另一种是抽样调查,就是在同年龄级内,选择小数儿童作全面调查。 二、每天食物登记表 (表二) (一)调查时先要问明当日食谱,然后将每餐所吃主副食品名称和生熟重量记录于“食物名称”、“生食总重量(斤)”、“熟食总重量(斤)”栏内。在用餐完毕后称剩余食物的重量,记录于“剩余量(斤)”栏内。 (二)生/熟比例=该种食物烹调前生重量/烹调后熟重量 (三)实际食入熟食量(斤)=熟食总重量-剩余量 (四)实际食入生食量(斤)=实际食入熟食量×生/熟比例 (五)折克单位=实际食入生食量×500(注:折克单位保留2位小数) 三、每人每日营养摄入量计算(表三) (一)类别:如谷类、鱼类、果类等等(请参考“常用食物营养成份表”)将食品名称按类别填写于“类别”栏内,每类留一栏作该类小计。 (二)重量:即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克) (三)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克)=该种食物摄入量总和(克)÷调查天数÷总人日数 (四)各种食物中各种营养量的计算:在:“常用食物营养成份表”上查食物成份。 某种食物中的某种营养量=该种食物摄入量×每100克该种食物中某种营养素的量÷100 (五)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不同食物中同种营养素摄入量之和(克) 注:表三(每人每日营养摄入量计算)的各项统一小数位,热量、钙、磷、维生素A 等用整数,铁、蛋白质、脂肪、糖类用小数点后一位数、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C等小数后两位数。 (四)各种食物中各种营养量的计算:在:“常用食物营养成份表”上查食物成份。 某种食物中的某种营养量=该种食物摄入量×每100克该种食物中某种营养素的量÷100 (五)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不同食物中同种营养素摄入量之和(克)

个人膳食调查报告

个人膳食调查报告 篇一:个人膳食报告 《食品化学与营养学》 实验报告 题目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实验时间 膳食调查与分析 20XX/11/18-24 实验五膳食调查与评价 一、目的和意义 膳食调查是营养调查的内容之一,通过本实验(实习),掌握最基本的膳食计算方法,学习如何评价膳食的合理性,并提出建议。 二、膳食调查方法 膳食调查有称重法、查帐法、回顾询问法(24h个人膳食询问法)、化学分析法。本实验采用24h个人膳食回顾询问法,对大学生膳食进行计算评价。 三、膳食调查步骤 第一步:以个人为单位记录调查表,可以是自己或某个同学,收集摄食资料,要 求不少于5天(节、假日应除开)。每日应有早、中、晚餐,少数同学还有三餐以外的零食,也应计算在内。

第二步:依次计算完成表1~6各项内容。(表中的表格不够可增加,最好直接用 Excel做表格,以方便后面的计算) 表1每人每日摄入各类食物摄入量登记表;表2每人平均每日营养素摄入量计算表; 表3每人平均每日膳食评价表(与dRis中的Rnis或ais相应值比较);表4每人平均每日三餐热量分配;表5每人平均每日热量来源;表6每人平均每日蛋白质来源。 表1每人每日摄入各类食物摄入量登记表; 表2每人平均每日营养素摄入量计算表; 表3每人平均每日膳食评价表(与dRis中的Rnis或ais相应值比较);表4每人平均每日三餐热量分配; 篇二:个人膳食营养调查报告 营养膳食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通过24h回顾法对膳 食摄入量进行评估,从而了解在一定时期内个人膳食摄入状况以及膳食结构、饮食习惯,借此来评定正常营养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营养膳食,调整自己的膳食结构。 二、调查方法 采用24h回顾法,记录自己一天摄入的各种食物的种类和数量。按《食物成分表》计算出自己一天中各种营养素和能量的平均摄入值。

第11章 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

一、名词解释 1、土地开发:广义指因人类生产建设和生活不断发展的需要,采用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经济手段,扩大对土地的有效利用范围或提高对土地的利用深度所进行的活动 狭义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未利用土地开发是补充耕地的一种有效途径。 2、土地级差收益:指因土地等级差所带来的收益,是确定基准地价的根据之一. 3、城市用地选择: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选择适于建设城市的位置、用地范围和发展用地,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对各项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经营管理也有影响 4、二类居住用地: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 5、土地适用性评定:对土地的自然环境,按照生态系统要求、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求,进行土地的功能和工程的适宜程度,以及城市建设的经济性与可行性的评估 6、盛行风向:一段时间内该地的主导风向 7、地震烈度和震级:表示地面及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地震的大小 二、简答题 1、城市用地选择的条件、原则等 ①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相关法律中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定 ②新城选址或各种开发区选址既要满足建设空间与环境的需要,同时要为将来进一步发展预留余地与方向;旧城扩建用地选择,要结合旧区的布局结构考虑城市扩展重构城市功能布局的合理性;要充分利用旧城的设施基础,节省建设投资。 ③用地选择应对用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科学的评估,要结合城市不同功能地域对用地的不同空间与环境质量要求,尽可能减少用地的工程准备费用。同时做到地尽其利,地尽其利,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④注意保护环境的生态结构,原有的自然资源和水系脉络。 2、城市中工业与居住用地的关系 ①居住用地分散布置与工业用地周边,方便供人上下班 ②二类居住用地和一类工业用地集中布置时,中间应设有隔离带 ③一类居住用地周边不布置工业用地,保证环境的优良 3、城市建设用地分类标准,用地平衡表的作用 ①体现一个城市的用地结构,特别是现状和规划对比,能够看出城市的用地结构与城市的性质、功能定位是否相符,是否有所优化 ②方便不同分类的用地进行恰当组合 4、土地适用性评定的考虑因素 ①城市用地自然条件评定(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适用性评定,是对土地的自然环境,按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需要,进行土地使用的功能和适宜程度以及城市建设的经济性和可能性的评估。作用是为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地质条件——不同的地基承载力,选择城市用地、项目建设——合理经济水文条件——水源、交通、排水、景观作用。地下水流向与地面建设用地分布,其他自然条件一并考虑(污染)气候条件——太阳辐射、风象(风频,工业区关系),温度,湿度(市政)地形条件——山地、丘陵、平原——城市一般选择平原河谷等地带 ②城市用地建设条件评定:组成城市各项物质要素的现有状况和他们在近期内建设或改进的可能,以及他们的服务水平和质量。1)建设现状条件,2)工程准备条件,3)基础设施条件

膳食调查和营养评估

睿琪·柏园幼儿园膳食调查和营养评估 膳食调查方面(尤其是在幼儿园内作膳食调查),主要希望了解以下几个与膳食评价有重要关系的问题。 1、每日所供给的食物量,是否满足幼儿一日所需要的热量和营养素,这就是了解各种营养素和热能摄入量。 2、每日食物的内容怎样调配,这从每天的食谱中可以看得出来。 3、幼儿发育的体格是否良好,经体格检查,尤其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的测量以及营养缺乏病和调查中可以评价。 4、饮食制度是否合适(间隔几小时一餐) (二) 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选择调查的对象必须有代表性。幼儿园进行膳食调查时,要选择性质大致相同的类型(全托制或日托制),年龄大致相同,可分3-5岁、5-7岁,这样划分可以按规定的营养标准作比较,每月、每日的伙食费也要相似,同时还可以在一个地区选择两个有代表性的幼儿园作比较。选择范围可分两种:一种是不分年龄,作全园性的调查,也按组分为3-5岁、5-7岁;另一种是抽样调查,就是在同年龄级内,选择小数儿童作全面调查。 二、每天食物登记表(表二) (一)调查时先要问明当日食谱,然后将每餐所吃主副食品名称和生熟重量记录于“食物名称”、“生食总重量(斤)”、“熟食总重量(斤)”栏内。在用餐完毕后称剩余食物的重量,记录于“剩余量(斤)”栏内。 (二)生/熟比例=该种食物烹调前生重量/烹调后熟重量 (三)实际食入熟食量(斤)=熟食总重量-剩余量 (四)实际食入生食量(斤)=实际食入熟食量×生/熟比例 (五)折克单位=实际食入生食量×500(注:折克单位保留2位小数) 三、每人每日营养摄入量计算(表三) (一)类别:如谷类、鱼类、果类等等(请参考“常用食物营养成份表”)将食品名称按类别填写于“类别”栏内,每类留一栏作该类小计。 (二)重量:即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克) (三)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克)=该种食物摄入量总和(克)÷调查天数÷总人日数 (四)各种食物中各种营养量的计算:在:“常用食物营养成份表”上查食物成份。 某种食物中的某种营养量=该种食物摄入量×每100克该种食物中某种营养素的量÷100 (五)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不同食物中同种营养素摄入量之和(克) 注:表三(每人每日营养摄入量计算)的各项统一小数位,热量、钙、磷、维生素A 等用整数,铁、蛋白质、脂肪、糖类用小数点后一位数、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C等小数后两位数。 (四)各种食物中各种营养量的计算:在:“常用食物营养成份表”上查食物成份。 某种食物中的某种营养量=该种食物摄入量×每100克该种食物中某种营养素的量÷100 (五)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不同食物中同种营养素摄入量之和(克)

实验一 膳食调查与营养评价

实验一膳食调查与营养评价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膳食调查的意义。 2.掌握膳食调查的方法和食物成分表的应用。 3.学会膳食评价及平衡膳食方法。 二、调查时间 调查时间为一周,从本周一(4 月16 日)午餐开始至下周一(4月22 日)早餐结束。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 以大学生膳食为例,采用自己记录每日每餐膳食情况,计算一周膳食。 1.资料的收集 记录调查时间内每日每餐所食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2.计算每人每日各种营养素摄入量 应用“食物成分表”计算各种食物的各种营养素含量,计算每人每日各种营养素摄入量。 3.评价每人每日各种营养素摄入量情况 参照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中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 S”标准进行膳食评价。查出与自己年龄、活动水平相符的供给量,计算摄入量占供给量的百分比,评价摄入量充足与否。 4.计算热量、蛋白质及铁的来源分布 将各种食物分为动物类、豆类、一般植物类(不含豆类)三类。分别计算来源于动物类、豆类、一般植物类热量、蛋白质和铁的摄入量并计算其占总量的百分比。由此评价能量、蛋白质和铁的不同来源优劣。 5.计算一日三餐能量分配百分比 将早、中、晚餐食物分别列出,计算其能量,并计算其占总能量的百分比。 6.计算膳食中热能来源分配 计算食物中蛋白质、脂肪、糖类的摄入量并换算为能量,求出蛋白质、脂肪、糖类占总能量的百分比。 四、膳食评价与改进 1.热能及各种营养素占供给量的百分比(表-2): 一般认为热能的摄入量应占供给标准的90%以上,正常范围为90%-110%;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应占供给标准的80%以上,低于标准80%为供给不足,若低于60%认为是严重缺乏,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摄入超过100%的营养素,DRIs有UL值的摄入量应限制在其UL值以下。 2.蛋白质、铁来源百分比(表-3) 建议应主要来源于优质蛋白质[动物类及大豆类制品(包括豆腐、豆浆和酱油等)其供给量应占到蛋白质供给总量的30%(1/3以上),如果总量不足则优质蛋白质所占的比例应更高。 植物性食物铁为非血红素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吸收远远低于动物性食物铁。 3.三大营养素产能百分比(表-4) 适宜产能百分比:蛋白质:12-14%;脂肪:20-30%;碳水化合物:55-65%。 4.建议: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指出膳食供给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建立合理膳食方5.案。 附:单位换算:1kJ = 0.239 kcal 1kcal=4.184k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