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时时间测量

延时时间测量
延时时间测量

现代会议室的音响系统为室内所有人员提供最佳的语言清晰度。通常,我们需要建立主扬声器和辅助扬声器。也许,有人有过这样的经验:演讲者在在前面演讲,但是我们听到的声音却是从旁边的扬声器中传来的,因此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是不匹配的。但是实现这种正面的定向声音是相当棘手的。

XL2音频与声学分析仪提供了有益的解决方案,可以很容易的的实现这种实际应用功能。本应用指南描述了一些实际范例。

延迟时间量测 XL2 优化增强声音效果

基本条件

传播速度或速度因子是一种描述电气或无线电波信号在介质中传

播快慢的参量。电气音频信号在缆线中以光速传播,速度大小为

300000km/s。音速是描述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快慢的物理量,音

速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是不同的,同种介质的属性不同音速也不

一样的,尤其受温度影响尤为巨大。

在海平面上,温度为15 °C (59 °F) ,正常的大气条件下音速为340

m/s.

为什么会有延迟发生呢?

举个例子:在一个很大的厅堂内,当一个电气信号在100米的缆线

中传输时大约有0.003微秒的延迟而当它在空气中传输相同距离时

延迟大约有290毫秒。这个差值我们叫做“传输延迟”。而在实际

应用中我们一般将在缆线中的传输时间忽略不计。

增强声音的挑战

在一个比较大的厅堂内,不能保证所有的位置上都有足够的信噪

比让人耳的听觉系统接收到信息。因为在低信噪比的情形下语言

清晰度会衰减的很多,并且声音的能量会以两倍距离衰减 6dB 的

速率减少,因此许多会议室、厅堂需要安装扩声系统。

但不幸得是,并不是说安置一些扬声器和缆线就可以轻易地解决

这些问题的,为什么呢?

因为增强扬声器更接近于听众的耳朵,所以听众所听到的大部分

声音由它们提供。因此,听众的直接感觉是演讲者在扬声器位置

上。自然声源和扬声器的发出的声音不一致,让听众觉得很不自

然。

此外,由于自然前波的传播延迟,听众感觉到的扬声器的声音就

像回响一样,这进一步增加了听众感觉的不愉快并降低了语言清

晰度。

在这里,我们将哈斯效应(Haas)考虑进去,这将有助于我们明

白并解决这些问题。

哈斯效应-导论

哈斯效应是以心里声学掩蔽效应为基础的:

1.人类听觉感官系统察觉声音来源是由最先传达到的声音来源为方

向.

2.延迟或反射的声源如果传到耳朵听到的时间比第一个听到的声音

不迟于25-35毫秒的情况下,不会被察觉是新的声源.

3.如果声音在延迟 > 35ms的情况下, 听者会察觉是一种混响.

4.同时适用于如果延迟的声音比原先听到的声音大到10dBASPL !

当声音的前波到达人耳时,两耳就像位置探测器一样可以分辨出

声源的位置。

而我们要达到的目标:确保主扬声器的声音要比反射或延迟信号

先一步到达所有听众的耳朵。

我们必须要调整辅助扬声器使它的信号迟于主扬声器的前波到达

人耳。因此我们需要调整辅助扬声器的延迟时间。

哈斯效应-心里声学基础

我们假设,听众是在扬声器的直接声场中(扬声器的直接声音要

显著地高于反射回响声),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这样利用哈斯效

应:

1.从不同方向过来的两个声波,若它们到达时延迟时间小于35ms

时我们可以将它们看做一个声音。辅助扬声器延迟时间设置的时

限:最小10ms,最大35ms。只要这个标准符合人耳听到的声音

是从前面扬声器传过来的,使得听觉感受和视觉感受一致。

2.即使辅助扬声器的声压级比原来声波声压级达到10dBASPL(上

限值),上述延迟时间的设置也是合适的。这种效应非常具有实

用价值:每个扬声器就能传送更多的能量到每个座位上,因此所

需的总的扬声器数目就可以得到减少。一个比较好的实际应用是

将辅助扬声器的声压级调整到比前波高6dB 。

因此,一个完整的延迟线阵列的设置需要测量延迟时间与声压级

两个参量,这些我们将在下面的范例中一步一步解释清楚

噪量测位置:

从图1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SUP1 和 SUP2 的轴线在第3排有一个垂直交叉点。3排1座(seat3.1)是最靠近辅助扬声器SUP2的位置。现在我们来计算:

1.Seat 3.1的所有相关参量

2.测量最后一排声压级,seat 11.1

图1:厅堂,范例1

范例1

环境设置:

参考图1

- 在厅堂前方安放了SUP1扬声器(模拟一个演讲者)。SUP1声压级设置为66dBA SPL @ 1m.

-在厅堂的左边,设置了一个辅助扬声器SUP2.简单起见,扬声器的辐射只考虑为90°。

辅助扬声器SUP2的延迟时间和声压级大小为多少呢?

1.计算,Seat 3.1

Seat 3.1到SUP1的距离为5.9m 。而扬声器声压级以是两倍距离衰减6dB的速度减少的,因此

-SUP1在seat 3.1 的声压级=66dB - 6*log(5.9m)/log2 = = 66dB - 15.4dB = 50.6dBA SPL

seat 3.1 位置相对于SUP1的声学延迟计算:

-相对于SUP1延迟时间=距离D/音速= 5.9m / 340m/s = 17ms Seat 3.1 距离SUP2 2.0m 。

- SUP2 在 seat 3.1处声压级 = 66dB - 6*log(2.0m)/log(2) = 66dB - 6dB = 60.0dBA SPL

- 相对于SUP2延迟时间= 距离 D/ 音速 = 2.0m / 340m/s = 6ms

结果:

SUP1的声音在17ms后到达seat 3.1 ,比SUP2迟11ms。因此,坐在seat 3.1位置上的人会感觉到声音是从左边过来的,但是却看到演讲者正在前方演讲。左边扬声器SUP2的声压级比前边扬声器SUP1大9.4dB ,这使得座位上的人再一次加强了声音是从左边扬声器过来的事实。

seat 3.1位置声学效果的改善:

将SUP2的延迟时间设置为11ms(= Delay SUP1 - SUP2) ,这样两个声源发出的声音将同时到达seat 3.1 。为了确保听到的声音是从前面扬声器过来的,我们额外增加5ms 的差值,因此将SUP2的延迟时间设置为16ms.

SUP2的声压级最大只能比SUP1大10dB,在这里我们可以使用SUP2的默认值=66dBA SPL @ 1m 就可以满足要求了。

所有位置声学效果的改善:

在距离SUP2最近的位置上声压级大小的影响最大,而在距离SUP2位置最远的位置上延迟时间的设置是最敏感的。

为了最佳设置辅助扬声器SUP2,我们必须确保所有座位满足以下条件。

a) SUP2的声波必须晚于SUP1声波到达位置。

b) SUP2的声压级不能超过SUP1在相同位置上10dB。

上面的计算现在可以适用于所有位置,特别是一些关键性位置。

2. 计算, Seat 11.1, 距离 SUB2 8.3m

- SUP2 在 seat 11.1位置上的 声压级 = 66dB - 6*log(8.3m)/ log(2) = 66dB - 18dB = 48.0dBA SPL

- 距离 SUP1 的延迟= 距离 D/ 音速 = 13.4m / 340m/s = 40ms

-距离 SUP2 的延迟 =距离D / 音速= =8.2m / 340m/s = 24ms 当SUP2的声波比SUP1的声波晚5ms到达位置时具有最好的方向识别。因此SUP2的延迟时间=40ms-24ms+5ms=21ms

所需仪器:

在这个应用中,我们使用 XL2 音频与声学分析仪来代替计算器和和繁琐的运算。XL2 甚至考虑到了声速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二发生改变。我们使用XL2 ,只需几秒钟就可以测量出上述结果。我们可以从 NTi Audio 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8e12421100.html,/XL2 下载一个Excel 工作表。这个Excel 工作表提供了一个抽象的厅堂空间图并计算出各个座位到主扬声器、辅助扬声器的距离,声压级大小及延迟时间。它也适用于检查各个座位和传声器是否满足哈斯效应的条件。万一某个座位不满足,则相应座位的颜色和状态会发生改变。

介绍到这,你也许会说:“我已经明白了,这很简单。这种方法也可以应用到比较大的厅堂环境中吧”,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范例2-更大的厅堂环境中的应用

在一个300人厅堂环境中,我们设置了一个扩声系统并且使它最优

化,其空间分布图如第7页图2所示。

演讲者在前方发言,使用两个扬声器SUP1,分别设置在左边和右

边。此外,在厅堂的每一边,我们分别在6m位置和14m位置各设

置一个扬声器。

为了简单起见,我们不考虑后方墙壁的反射。

为了优化扩声系统,使之声学效果更佳,我们需要解决以下几个

问题:

a) 扬声器SUP1声压级多大比较合适?

b) 我们是否需要设置SUP1的延迟?或者说是否要提供没有延迟的

信号给它们?

c) 扬声器SUP2和SUP3的声压级多大最合适?

我们基本上有两种方法。接下来我们将讨论比较这两种方法:

A) 直观法

B) 量测法

A) 直观法

a) 扬声器SUP1设置成没有延迟。

b) 辅助扬声器SUP2在第三排的延迟时间设置为6m/340m/s =

18ms.

c) 第十排后的线阵列扬声器SUP3的延迟时间设置为14/340m/s =

41ms 。

d) 所有辅助扬声器的声压级不得高于主扬声器SUP1.

结果:

我们将在最后讨论这样设置的结果和影响。

图2:厅堂,范例2

B)量测法

首先,我们考虑下哪些座位受影响最大?-主要是那些最靠近扬声器的位置,和那些离演讲者最远的位置。

第一排和第二十排的最远位置是延迟时间最关键的位置,因为这些位置相对于演讲者来说是在边缘区域。

首先,我们选取seat 1.1 (第一排,座位一,(row1, seat 1, 距离演讲者9m)。我们使用一个中心扬声器来模拟演讲者的发言。

步骤:

1a. 激活中心扬声器模拟演讲者的发言。

1b. 使用延迟量测信号(chirp ),测试 CD 或者 Minirator 中都含有 chirp 信号。

1c.选择 XL2 的延迟量测功能 DELAY。XL2 显示器上显示“SYNC to cable“ ,这是在说我们现在必须将 XL2 和测试信号进行同步。同步信号将花费我们几秒钟的时间。

1d. 当同步条形图全部变黑时,同步完成。这时我们就可以开始测量延迟时间了。断开缆线,您就可以测量室内任何位置的延迟时间了。

SUP1扬声器的设置

延迟设置:

2a. 将 XL2 都处于 seat 1.1 () ,打开中心扬声器的量测信号,我们可以在 XL2 上得到:延迟时间为26.3ms ,延迟时间下方显示距离为8.9m.

2b. 关闭中心扬声器,只运行SUP1。seat 1.1 上测得的延迟时间为14.7ms 。这说明了SUP1的声音比演讲者的声音早11.4ms 到达seat 1.1。

因此,SUP1的延迟时间至少要设置为12ms,我们建议您设置成17ms(包括5ms的差值,具体原因前文已经叙述过)使seat 1.1具有最好的声音指向性。这样的延迟时间的设置将确保演讲者的声音先于SUP1到达听众。在第一排的所有位置中,由于距离扬声器比较近,因此能够提高早期到达的扬声器的声音。

声压级设定:

哈斯效应指出,辅助扬声器声压级最多可以比原始声音高出10dBA SPL 。现在我们来量测seat 1.1 () 。

2c. 打开中心扬声器,发出 66dBA SPL @ 1m 的粉噪声。

2d. 选择 XL2 的 SPL/RTA 功能。seat 1.1 位置测得的结果= 47dB。

2e. SUP1最大可比中心扬声器大 10dB 。关闭中心扬声器,打开SUP1,发出粉噪信号。您可以提高 SUP1 的响度,直到 XL2 在seat 1.1 上的量测结果为 57dBA SPL 。这个声压级等价于 70dBA SPL @ 1m 。

结果:

扬声器SUP2的设置:

接下来,我们来设置SUP2。取seats 3.1 () 或者3.20 坐位标准位置;seat 3.1 距离中心扬声器10.0m 。

步骤:

3a. 中心扬声器发出延迟信号。

3b. 测量seat 3.1 的声学延迟,测试结果= 30ms. 因此SUP2的声波必须比SUP1迟30ms到达seat 3.1 。

3c. 关闭中心扬声器,打开SUP2,使之发出延迟信号。

3d. 测量SUP2声波到达seat 3.1 的传播时间(距离2m)。量测结果= 6ms. 因此SUP2的延迟时间必须设置为30ms – 6ms = 24ms 以符合哈斯效应。

建议设置为24ms + 5ms (margin) = 29ms 。

3e. 声压级大小根据第三排最靠近SUP2的位置来设定。打开中心扬声器和SUP1,使之发出粉噪声,关闭SUP2。seat 3.1 位置上的声压级大小为54dBA SPL 。

3f. 因此,SUP2扬声器在seat 3.1 位置上的声压级最大设置为64dBA SPL 。这样,听众感受到的声音是来自于演讲者的。( SUP2声压级 = 70dBA SPL @ 1m)

结果:

SUP3扬声器的设置

第三步,设置扬声器SUP3以服务后排11 to 15 的听众。延迟时间的标准量测位置选为第十一排最外面的位置() 。

步骤:

4a. 打开中心扬声器,发出延迟测量信号。

4b. 测量 seat 11.1 未知的声学延迟时间,距离为 17.9m 。延迟时间= 53ms 。SUP3的声波必须迟53ms到达这个位置。

4c. 关闭中心扬声器,打开 SUP3,使之发出延迟测量信号。

4d. 测量SUP3声波到达seat 11.1 非延迟传播时间,距离为3m。测试结果= 8ms。因此SUP3延迟时间最小设置为(53ms –8ms = 45ms) 以符合哈斯效应。推荐您设置为45ms + 5ms (margin) = 50ms.

4e. 声压级的大小根据第十一排最靠近扬声器的位置来设置。打开中心扬声器和 SUP1,关闭 SUP2。侧的结果= 47dBA SPL 。

4f. 因此我们可以将 SUP3 在 seat 11.1 位置上的声压级最大设置为 57dBA SPL 。这样,听众感受到的声音是来自于演讲者的。( SUP3声压级 = 66dBA SPL @ 1m)

结果:

你也可以参考现有的EXCEL 表中关于整个厅堂完整的计算值。

你可以在 NTi Audio 公司网站上下载EXCEL 表:www.nti-audio. com.

应 用 手 册

NTi Audio

Im alten Riet 102 9494 Schaan Liechtenstein, Europe NTI Americas Inc.

PO Box 231027

Tigard, Oregon 97281

USA

https://www.360docs.net/doc/8e12421100.html,

所有信息若更改不另行通知. XL2, AL1,

MiniLINK,MR-PRO 为 NTi Audio AG, 的

注册商标.

NTI Japan Ltd.

Ryogokusakamoto Bldg. 1-8-4

Ryogoku, 130-0026 Sumida-ku

Tokyo, Japan

NTI 中国

恩缇艾音频设备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中国苏州市新区滨河路1388号

X2创意街区6幢 3A 722室

量测法与直观法的比较

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上面所有问题的答案,比较下直观法与量测法

的区别。

直观法最终使听众感受到的声音不是演讲者发出的,而是从辅助

扬声器中发出的,降低了听众听觉感受和兴趣。高达80% 的座位

不符合规格。

而量测法使用了 XL2 来实际量测延迟时间和声压级大小。100%

的座位具有最好的声学指向性和语言清晰度。

试试您的设置

上述两个范例都采用的Excel 表,您可以在这个Excel 表种设置各

个扬声器的声压级和延迟时间来模拟现场环境。每个位置的实际

状态可以直接显示在 room visualized的表单中。

反应时的测定实验报告

.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反应时的测量实验报告 专业工业工程 学号 1240408110 姓名志伟 指导老师吴俊 成绩 2015年06月30日

实验报告——反应时的测量 【摘要】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学习视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的测定方法以及仪器的使用、材料的整理计算,并比较三种反应时的时间差异以及探讨影响反应时的因素。经过分析实验结果数据得出的结论为:被试作出反应所需时间是由刺激的复杂程度决定的。即简单反应时所需反应时间小于选择反应时所需时间。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多项职业能力测量仪1.引言 反应时是人因工程学在研究和应用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的心理特征指标。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大部分活动是在体潜伏进行的,难以对信息接受、加工和传递各个阶段精确地进行实验测定。因此,在实践中往往利用反应时指标来近似说明人对信息处理过程的效率及影响因素。利用反应时可以分析人的感知觉、注意、识别、学习、唤醒水平、动作反应、定向运动、信号刺激量等,在此基础上,实现提高作业效率、监视水平和集中注意力等目的,合理制定作业标准,改进人机界面,改善作业条件和环境等。 反应时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后到明显的反应开始时所需要的时间。刺激作用于感官引起感官的兴奋,兴奋传到大脑,并对其加工,再通过传出通路传到运动器官,运动反应器接受神经冲动,产生一定反应,这个过程可用时间作为标志来测量,这就是反应时。 本实验采用的是荷兰心理学家 F.C.唐德斯的研究结果。测量最基本的三种反应时,即简单、选择、辨别反应时。唐德斯将它们分别命名为:a、b、c反应时。(1)简单反应时(RTA) 在测试中呈现的刺激和要求被试做出的反应都只有一个,且固定不变。本实验程序可测量视觉、听觉两种简单反应时。视觉的刺激为一绿圆,听觉的刺激为773Hz纯音。测量方式一样,被试均按绿键反应。测30次,每次预备后间隔2秒呈现刺激。如果测试中被试在准备阶段有抢先现象,则该次结果无效,并由计算机剔除并警告抢码被试。另外以每5次呈现为一组,随机加入空白的探测刺激2秒,如有被试在此时抢码,则警告抢码被试,且本组实验将重新进行。最后以 2

延时子程序计算方法

学习MCS-51单片机,如果用软件延时实现时钟,会接触到如下形式的延时子程序:delay:mov R5,#data1 d1:mov R6,#data2 d2:mov R7,#data3 d3:djnz R7,d3 djnz R6,d2 djnz R5,d1 Ret 其精确延时时间公式:t=(2*R5*R6*R7+3*R5*R6+3*R5+3)*T (“*”表示乘法,T表示一个机器周期的时间)近似延时时间公式:t=2*R5*R6*R7 *T 假如data1,data2,data3分别为50,40,248,并假定单片机晶振为12M,一个机器周期为10-6S,则10分钟后,时钟超前量超过1.11秒,24小时后时钟超前159.876秒(约2分40秒)。这都是data1,data2,data3三个数字造成的,精度比较差,建议C描述。

上表中e=-1的行(共11行)满足(2*R5*R6*R7+3*R5*R6+3*R5+3)=999,999 e=1的行(共2行)满足(2*R5*R6*R7+3*R5*R6+3*R5+3)=1,000,001 假如单片机晶振为12M,一个机器周期为10-6S,若要得到精确的延时一秒的子程序,则可以在之程序的Ret返回指令之前加一个机器周期为1的指令(比如nop指令), data1,data2,data3选择e=-1的行。比如选择第一个e=-1行,则精确的延时一秒的子程序可以写成: delay:mov R5,#167 d1:mov R6,#171 d2:mov R7,#16 d3:djnz R7,d3 djnz R6,d2

djnz R5,d1 nop ;注意不要遗漏这一句 Ret 附: #include"iostReam.h" #include"math.h" int x=1,y=1,z=1,a,b,c,d,e(999989),f(0),g(0),i,j,k; void main() { foR(i=1;i<255;i++) { foR(j=1;j<255;j++) { foR(k=1;k<255;k++) { d=x*y*z*2+3*x*y+3*x+3-1000000; if(d==-1) { e=d;a=x;b=y;c=z; f++; cout<<"e="<

基于飞行时间法的纳秒量级时间间隔测量系统研制

基于飞行时间法的纳秒量级时间间隔测量系统研制 刘传军1,2,任琼英2 (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80;2.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0) 摘 要:为了更好地探测空间等离子体成分,研究了一种基于飞行时间法的纳秒量级时间间隔测量系统,分别介绍了该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CPU 模块、时间间隔测量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并着重研究了纳秒量级时间间隔的测量方法,详细介绍了主要时间间隔测量芯片TDC 2GP1。并对数据传输模块的设计做了简要说明。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的性能可满足探测需求。 关键词:飞行时间法;空间等离子体;时间间隔测量;TDC 2GP1 中图分类号:TP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373X (2008)152127203 Measurement of N anosecond Pulse B ased on Time 2of 2Flight L IU Chuanjun 1,2,REN Qiongying 2 (1.Graduate School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China ; 2.Center for Space Science and Applied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China ) Abstract :To better explore the space plasma composition ,measurement system of nanosecond time interval based on the time 2of 2flight is studied.The main module for CPU ,time interval measurement and data transmission in this system are intro 2duced in this paper.The measurement method of nanosecond time interval ,the chip of TDC 2GP1are intraduced in a detail.The firmware and drivers of data transmission module are given as well.The result of experiment show that the measurement sys 2tem could meet the demands for space exploration. K eywords :time 2of 2flight ;space plasma ;time interval ;TDC 2GP1 收稿日期:2008201203 1 引 言 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空间的等离子体成分探测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对现在正在进行的深空探测,如探月计划。而空间等离子成分探测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飞行时间法,既通过测量粒子飞过一定距离所需要的时间来鉴别粒子成分。 目前,国外在等离子体成分探测方面技术已经很成熟,如1984年AM P TE/IRM 上的超热离子电荷分析器[1];1996年FAST 上的飞行时间法能量角质谱仪(TEAMS ),Cluster Ⅱ上的离子成分和分布函数分析 器(CODIF )。然而在国内,该技术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难点,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快电子学技术,也就是说如何用电子学的方法测量出起始脉冲和停止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既粒子的飞行时间,约为纳秒量级,将是整个等离子成分探测器的关键。也是目前国内离子成分探测中所面临的难题,为了能够探索出一种测量这种纳秒量级时间间隔的方法,首先必须模拟出来这种纳秒量级的时间信号,从而找出一种测量该时间间隔的最好方法。本文将主要研究基于飞行时间法的纳秒 量级时间间隔测量技术。2 设计原理及系统组成 纳秒量级时间间隔测量系统由CPU 模块、时间间 隔测量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三部分组成,其逻辑框图如图1所示 。 图1 时间间隔测量系统逻辑框图 其中CPU 模块主要功能是模拟纳秒量级脉冲信 号、接收时间间隔测量模块的数据、FIFO 缓存、发送数据到数据传输模块、控制数据传输模块的时序,是整个测量系统的前提和控制中心。时间间隔测量模块主要用来测量纳秒量级的时间间隔,同时把时间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据传输模块接收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同时将数据传输到PC 机。PC 机用来存储数据,同时发送指令到数据传输模块。 7 21《现代电子技术》2008年第15期总第278期 测试?测量?自动化

测量反应时的实验报告

测量反应时的实验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实验报告——反应时的测量 一、摘要: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学习视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的测定方法以及仪器的使用、材料的整理计算,并比较三种反应时的时间差异以及探讨影响反应时的因素。通过计算比较发现,选择反应时最长,简单反应时最短。 二、关键词:简单反应时 三、引言 1、解释术语 简单反应时:一个反应仅对应于一个刺激,当一个刺激呈现时,就立即对其作出反应,这种反应时间也成为A反应时间; 2、实验目的:通过反应时实验学习使用减法反应时法。 四、方法 1、被试:吉林化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 2、仪器:反应时测试仪器 3、实验过程 (1)准备工作:接通仪器电源,主试打开开关,选择简单反应时实验按钮,等到仪器左边第一个灯亮起的同时,告知被试实验开始,然后开始正式实验过程。 (2)练习操作:被试坐在仪器的正前方,用一根手指放在按压器上,当听到主试“开始”的信号时,被试集中注意,约两三秒钟后,刺激开始间隔出现。当被试看到主试要求给出反应的刺激颜色时,立即按压。当听到简单反应时完成的提示音时,按“打印”键打印数据。练习实验作2-3次。 (3)正式实验: A、简单反应时

①主试选择一种颜色,并且告诉被试,选择颜色---红色。然后被试按照练习操作步骤中的做法,只要一看到显示灯亮了就按按钮,如此反复做20次,然后打印出实验数据。 ②当被试提前做出反应或者做出错误反应或者反应时间超过4秒时,仪器自动进行系统复位,重新进行实验。 ③一直做完20次后,仪器自动提示实验完毕。 B、选择反应时 ①这次实验主试不用选择颜色。被试按照练习操作步骤中的做法,只要一看到显示灯亮了就按与显示灯相对应颜色的按钮,如此反复做20次,然后打印出实验数据。 ②当被试提前做出反应或者做出错误反应或者反应时间超过4秒时,仪器自动进行系统复位,重新进行实验。 ③一直做完20次后,仪器自动提示实验完毕。 C、辨别反应时 ①主试选择一种颜色,并且告诉被试,选择颜色---红色。然后被试按照练习操作步骤中的做法,只要一看到显示灯是红色就按按钮,其他颜色则不做操作。如此反复做20次,然后打印出实验数据。 ②当被试提前做出反应或者做出错误反应或者反应时间超过4秒时,仪器自动进行系统复位,重新进行实验。 ③一直做完20次后,仪器自动提示实验完毕。 五、实验结果 1、实验数据结果处理 被试简单反应时 (s)选择反应时 (s) 辨别反应时 (s) 1 2 3

GPS测量的时间系统

第四讲 GPS 测量的时间系统 学习指南 在现代大地测量中,为了研究诸如地壳升降和地球板块运动等地球动力学现象,时间也和描述观测点的空间坐标一样,成为研究点位运动过程和规律的一个重要分量,从而使大地网点成为空间与时间参考系中的四维大地网点。 在GPS 测量中,时间对点位的精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首先,作为动态已知点的GPS 卫星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在星历中,除了要给出卫星的空间位置参数以外,还要给出相应的时间参数。其次,GPS 测量是通过接收和处理GPS 卫星发射的电磁波信号来确定星站距离进而求得测站坐标的。要精确测定星站距离,就必须精确测定信号传播时间。其三,由于地球自转的缘故,地面点在天球坐标系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为了根据GPS 卫星位置确定地面点位置,就必须进行天球坐标系与地球坐标系的转换。为此也必须精确测定时间。所以,在建立GPS 定位系统的同时,就必须建立相应的时间系统。 本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 GPS 时间系统。 教学目标 1、熟悉GPS 系统所应用的时间系统; 2、掌握世界时的三种形式。 1 世界时系统 世界时系统是以地球自转为基准的一种时间系统。然而,由于观察地球自转运动所选的空间参考点不同,世界时系统又包括恒星时、平太阳时和世界时。 1.1恒星时(Sidereal Time-ST ) 由春分点的周日视运动确定的时间称为恒星时。春分点连续两次经过本地子午线的时间间隔为一恒星日,含24个恒星小时。恒星时在数值上等于春分点相对于本地子午圈的时角。在岁差和章动的影响下,春分点分为真春分点和平春分点,相应的恒星时也分为真恒星时和平恒星时。此外,为了确定世界统一时间,也用到格林尼治恒星时。所以,恒星时分为以下四种。 LAST ——真春分点的地方时角; GAST ——真春分点的格林尼治时角; LMST ——平春分点的地方时角; GMST ——平春分点的格林尼治时角。 四种恒星时有如下关系: ? ??=-=-?ψ=-=-λεLAST GAST LMST GMST GMST GAST LMST LAST cos (5-26) 式中,λ为天文经度,Δψ为黄经章动,ε为黄赤交角。 1.2 平太阳时(Mean Solar Time-MT ) 因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为一椭圆,所以太阳视运动的速度是不均匀的。以真太阳周年视运动的平均速度确定一个假想的太阳,且其在天球赤道上做周年视运动。称为平太阳。以平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本地子午圈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平太阳日,含24个平太阳小时。与恒

单片机C延时时间怎样计算

C程序中可使用不同类型的变量来进行延时设计。经实验测试,使用unsigned char类型具有比unsigned int更优化的代码,在使用时 应该使用unsigned char作为延时变量。以某晶振为12MHz的单片 机为例,晶振为12M H z即一个机器周期为1u s。一. 500ms延时子程序 程序: void delay500ms(void) { unsigned char i,j,k; for(i=15;i>0;i--) for(j=202;j>0;j--) for(k=81;k>0;k--); } 计算分析: 程序共有三层循环 一层循环n:R5*2 = 81*2 = 162us DJNZ 2us 二层循环m:R6*(n+3) = 202*165 = 33330us DJNZ 2us + R5赋值 1us = 3us 三层循环: R7*(m+3) = 15*33333 = 499995us DJNZ 2us + R6赋值 1us = 3us

循环外: 5us 子程序调用 2us + 子程序返回2us + R7赋值 1us = 5us 延时总时间 = 三层循环 + 循环外 = 499995+5 = 500000us =500ms 计算公式:延时时间=[(2*R5+3)*R6+3]*R7+5 二. 200ms延时子程序 程序: void delay200ms(void) { unsigned char i,j,k; for(i=5;i>0;i--) for(j=132;j>0;j--) for(k=150;k>0;k--); } 三. 10ms延时子程序 程序: void delay10ms(void) { unsigned char i,j,k; for(i=5;i>0;i--) for(j=4;j>0;j--) for(k=248;k>0;k--);

延时时间测量

现代会议室的音响系统为室内所有人员提供最佳的语言清晰度。通常,我们需要建立主扬声器和辅助扬声器。也许,有人有过这样的经验:演讲者在在前面演讲,但是我们听到的声音却是从旁边的扬声器中传来的,因此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是不匹配的。但是实现这种正面的定向声音是相当棘手的。 XL2音频与声学分析仪提供了有益的解决方案,可以很容易的的实现这种实际应用功能。本应用指南描述了一些实际范例。 延迟时间量测 XL2 优化增强声音效果

基本条件 传播速度或速度因子是一种描述电气或无线电波信号在介质中传 播快慢的参量。电气音频信号在缆线中以光速传播,速度大小为 300000km/s。音速是描述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快慢的物理量,音 速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是不同的,同种介质的属性不同音速也不 一样的,尤其受温度影响尤为巨大。 在海平面上,温度为15 °C (59 °F) ,正常的大气条件下音速为340 m/s. 为什么会有延迟发生呢? 举个例子:在一个很大的厅堂内,当一个电气信号在100米的缆线 中传输时大约有0.003微秒的延迟而当它在空气中传输相同距离时 延迟大约有290毫秒。这个差值我们叫做“传输延迟”。而在实际 应用中我们一般将在缆线中的传输时间忽略不计。 增强声音的挑战 在一个比较大的厅堂内,不能保证所有的位置上都有足够的信噪 比让人耳的听觉系统接收到信息。因为在低信噪比的情形下语言 清晰度会衰减的很多,并且声音的能量会以两倍距离衰减 6dB 的 速率减少,因此许多会议室、厅堂需要安装扩声系统。 但不幸得是,并不是说安置一些扬声器和缆线就可以轻易地解决 这些问题的,为什么呢? 因为增强扬声器更接近于听众的耳朵,所以听众所听到的大部分 声音由它们提供。因此,听众的直接感觉是演讲者在扬声器位置 上。自然声源和扬声器的发出的声音不一致,让听众觉得很不自 然。 此外,由于自然前波的传播延迟,听众感觉到的扬声器的声音就 像回响一样,这进一步增加了听众感觉的不愉快并降低了语言清 晰度。 在这里,我们将哈斯效应(Haas)考虑进去,这将有助于我们明 白并解决这些问题。

实车条件下的驾驶员反应时间测量方法与相关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车条件下的驾驶员反应时间测量系统及方法,驾驶员佩戴眼动仪,通过眼动仪捕捉突发状况时驾驶员眼球聚焦点位置变化,判断驾驶员在突发状况下是否发生反应;整个系统搭建在实车上;包括行车电脑模块、驾驶员眼动信息采集模块、踏板压力信息采集模块、和时间同步信号模块,驾驶员眼动信息采集模块、踏板压力信息采集模块和时间同步信号模块分别与行车电脑模块连接;以该时刻作为踏板压力信息采集模块和驾驶员眼动信息采集模块采集数据的时间对标时刻点,使后续采集的踏板压力数据与眼动仪采集的数据实现时间同步,排除不同设备采集驾驶员反应时间时间起始点不同步带来的系统误差,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驾驶员反应时间测量方法,基于实车条件下的驾驶员反应时间测量系统进行,整个系统搭建在实车上,至少包括:行车电脑模块、驾驶员眼动信息采集模块、踏板压力信息采集模块、和时间同步信号模块;驾驶员眼动信息采集模块、踏板压力信息采集模块和时间同步信号模块分别与行车电脑模块连接;其中:

行车电脑模块,包括行车电脑以及行车电脑上的上位机软件与眼动仪软件; 驾驶员眼动信息采集模块,包括驾驶员佩戴的测量驾驶员眼部活动状态的眼动仪,眼动仪的输出端与行车电脑相连; 踏板压力信息采集模块,在汽车制动踏板上装有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踏板踩踏信号; 时间同步信号模块,包括LED灯与微处理器,LED灯与微处理器相连,微处理器输入端与行车电脑相连; 其特征在于:驾驶员佩戴眼动仪,通过眼动仪捕捉突发状况时驾驶员眼球聚焦点位置变化,判断驾驶员在突发状况下是否发生反应;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上位机软件控制LED灯点亮并记录LED灯点亮的时刻T1’,同时,眼动仪也实时拍摄到LED灯点亮并由眼动仪软件记录下LED灯点亮时刻T1; 步骤2:在LED灯点亮之后,在突发状况时,眼动仪捕捉驾驶员眼球聚焦点位置变化,并记录驾驶员发现突发情况时眼球聚焦点位置变化的时刻T3; 步骤3:驾驶员在识别到突发状况后踩踏踏板,上位机软件记录驾驶员踩踏踏板引起压力数字信号突变的时刻T2; 步骤4:上位机软件最后由(T2-T1’)-(T3-T1)计算得到驾驶员反映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员反应时间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压力信息采集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运算放大器、A/D转换器、微处理器和串口电路;运算放大器与压力传感器输出端相连接,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A/D转换器,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微处理器输出端通过串口电路与行车电脑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员反应时间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由单片机实现,通过外部计算机通信接口向微处理器内写入处理算法程序。

51单片机延时时间计算和延时程序设计

一、关于单片机周期的几个概念 ●时钟周期 时钟周期也称为振荡周期,定义为时钟脉冲的倒数(可以这样来理解,时钟周期就是单片机外接晶振的倒数,例如12MHz的晶振,它的时间周期就是1/12 us),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最小的时间单位。 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仅完成一个最基本的动作。 ●机器周期 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 以51为例,晶振12M,时钟周期(晶振周期)就是(1/12)μs,一个机器周期包 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一般由若干个机器周期组成。指令不同,所需的机器周期也不同。 对于一些简单的的单字节指令,在取指令周期中,指令取出到指令寄存器后,立即译码执行,不再需要其它的机器周期。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指令,例如转移指令、乘法指令,则需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机器周期。 1.指令含义 DJNZ:减1条件转移指令 这是一组把减1与条件转移两种功能结合在一起的指令,共2条。 DJNZ Rn,rel ;Rn←(Rn)-1 ;若(Rn)=0,则PC←(PC)+2 ;顺序执行 ;若(Rn)≠0,则PC←(PC)+2+rel,转移到rel所在位置DJNZ direct,rel ;direct←(direct)-1 ;若(direct)= 0,则PC←(PC)+3;顺序执行 ;若(direct)≠0,则PC←(PC)+3+rel,转移到rel 所在位置 2.DJNZ Rn,rel指令详解 例:

MOV R7,#5 DEL:DJNZ R7,DEL; rel在本例中指标号DEL 1.单层循环 由上例可知,当Rn赋值为几,循环就执行几次,上例执行5次,因此本例执行的机器周期个数=1(MOV R7,#5)+2(DJNZ R7,DEL)×5=11,以12MHz的晶振为例,执行时间(延时时间)=机器周期个数×1μs=11μs,当设定立即数为0时,循环程序最多执行256次,即延时时间最多256μs。 2.双层循环 1)格式: DELL:MOV R7,#bb DELL1:MOV R6,#aa DELL2:DJNZ R6,DELL2; rel在本句中指标号DELL2 DJNZ R7,DELL1; rel在本句中指标号DELL1 注意:循环的格式,写错很容易变成死循环,格式中的Rn和标号可随意指定。 2)执行过程

时间分辨光谱测量系统

58时间分辨光谱测量系统院系:物理学院 时间分辨光谱测量系统 三年内利用该仪器作为主要科研手段发表学术论文(三大检索) 11 篇,其中代表论文:论文题目期刊名年 卷(期)起止页码Enhanced exciton migration in electrospun poly[2-methoxy-5-(2l')-ethy(hexyloxy)-1.4-phenylene vinylene]/poly(vinyl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096133309Spatial Conformation and Charge Recombination Properties of Polythiophene Deriatives with Thienylene Vinylene Side Chains Investigated by Static and Femtosecond Spectroscopy J. Phys. Chem. B 20101142602-2606Transient photophysics of phenothiazine–thiophene/furan 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A: Chemistry 201021044-47A Facile One-step Method to Produce Graphene–CdS Quantum Dot Nanocomposites as Promising Optoelectronic Advanced Materials 201022103-106

GPS测量的时间系统简介

GPS测量的时间系统 在空间科学技术中,时间系统是精确描述天体和人造天体运行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重要基准,也是利用卫星进行定位的重要基准。 在现代大地测量中,为了研究诸如地壳升降和地球板块运动等地球动力学现象,时间也和描述观测点的空间坐标一样,成为研究点位运动过程和规律的一个重要分量,从而使大地网点成为空间与时间参考系中的四维大地网点。 在GPS测量中,时间对点位的精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首先,作为动态已知点的GPS卫星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在星历中,除了要给出卫星的空间位置参数以外,还要给出相应的时间参数。其次,GPS测量是通过接收和处理GPS卫星发射的电磁波信号来确定星站距离进而求得测站坐标的。要精确测定星站距离,就必须精确测定信号传播时间。其三,由于地球自转的缘故,地面点在天球坐标系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为了根据GPS卫星位置确定地面点位置,就必须进行天球坐标系与地球坐标系的转换。为此也必须精确测定时间。所以,在建立GPS定位系统的同时,就必须建立相应的时间系统。 GPS时间系统。 1 世界时系统 世界时系统是以地球自转为基准的一种时间系统。然而,由于观察地球自转运动所选的空间参考点不同,世界时系统又包括恒星时、平太阳时和世界时。 1.1恒星时(Sidereal Time-ST) 由春分点的周日视运动确定的时间称为恒星时。春分点连续两次经过本地子午线的时间间隔为一恒星日,含24个恒星小时。恒星时在数值上等于春分点相对于本地子午圈的时角。在岁差和章动的影响下,春分点分为真春分点和平春分点,相应的恒星时也分为真恒星时和平恒星时。此外,为了确定世界统一时间,也用到格林尼治恒星时。所以,恒星时分为以下四种。 LAST——真春分点的地方时角; GAST——真春分点的格林尼治时角; LMST——平春分点的地方时角; GMST——平春分点的格林尼治时角。 四种恒星时有如下关系: (5-26) 式中,λ为天文经度,Δψ为黄经章动,ε为黄赤交角。 1.2 平太阳时(Mean Solar Time-MT) 因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为一椭圆,所以太阳视运动的速度是不均匀的。以真太阳周年视运动的平均速度确定一个假想的太阳,且其在天球赤道上做周年视运动。称为平太阳。以平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本地子午圈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平太阳日,含24个平太阳小时。与恒星时一样,平太阳时也具有地方性,故常称为地方平太阳时或地方平时。 1.3世界时(Universal Time-UT) 以子夜零时起算的格林尼治平太阳时称为世界时,如以GAMT表示平太阳相对于格林尼治子午圈的时角,则世界时UT与平太阳时之间的关系为: (5-27) 在地极移动的影响下,平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格林尼治子午圈的时间间隔并不均等。此外,地球自转速度也不均匀,它不仅包含有长期的减缓趋势,而且还含有一些短周期的变化和季节性变化。因此,世界时也不均匀。从1956年开始,在世界时中加入了极移改正和地球自转速度的季节性改正,改正后的世界时分别用UT1和UT2表示,未经改正的世界时用UT0表

《时间的测量》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下)基础知识【单元三:时间的测量】 1、时间在流逝 1、秒针转一圈是(1分钟),分针转一圈是(1小时),时针转一圈是(12小时)。 2、一天(24小时),时针转(2)圈,分钟转(24)圈,秒针转(1440)圈。 3、时间没有(快慢),它永远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 2、太阳钟 1、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天)。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慢慢发生变化,(日晷)就是根据日影变化制成的计时器。 3、现代一天是(24)小时,古人一天也是(24)小时。古人白天的1小时和晚上的1小时(长度)不一样,是变化的。 3、用水测量时间 1、古代的水钟有(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受水型)水钟比(泄水型)水钟精确。 2、在50ml水钟漏10ml水和100ml水中漏10ml水,所用的(时间)是不一样的。100ml 水中漏10ml水的时间(短)。 3、滴漏滴水的速度和(水位的高低)有关,(水位高),滴水快,(水位低),滴水慢。 4、300毫升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相比较,(前10毫升)水滴得快。 5、机械摆钟 1、机械摆钟的摆一般每分钟摆动(30)次或(60)次。 2、同一个摆,在自由摆动的过程中,摆的(快慢)不会发生变化,摆的(幅度)会越来越小。 6、摆的研究 1、摆的快慢和(摆锤的重量)无关,和(摆幅的大小)无关。 2、摆的快慢和(摆绳的长度)有关,摆绳(长),摆动慢,摆绳(短),摆动快。 3、实验设计:摆的快慢和摆绳长短有关吗? (1)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和摆绳长短有关吗? (2)我的猜想:摆的快慢和摆绳长短有关,摆绳长,摆的速度慢,摆绳短,摆的速度快。(3)改变的条件:摆绳的长短 (4)保持不变的条件:摆锤的轻重、摆幅的大小 (5)实验的方法: A、取15厘米长的摆绳,挂一倍重的摆锤,以一定的摆幅,连续测3次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取平均数。 B、取30厘米长的摆绳,挂一倍重的摆锤,以一定的摆幅,再连续测3次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取平均数。 (6)实验结论:摆的快慢和摆绳长短有关,摆绳长,摆的速度慢,摆绳短,摆的速度快。 4、实验设计:摆的快慢和摆锤轻重有关吗? (1)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和摆锤轻重有关吗? (2)我的猜想:摆的快慢和摆锤轻重无关。 (3)改变的条件:摆锤的轻重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教案

12.3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胡明亮2009-08-08 【教学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 3、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时间。 4、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5、通过相关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过程,激发操作兴趣,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速度公式V= 2、那么我们如何来测量其中的一些数据呢? 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千米、米、、、、、纳米 符号:、、、、、、 2、单位的换算:1km=103m 1m= dm= cm= mm 1mm= μm 1μm= nm 1m= nm 1cm= m 1nm= m 560mm= m 165cm= m 1250km= m 3、长度的测量 A、使用前,; B、读数时视线; C、记录结果时要写出和。 D、对刻度尺的使用,测量值需。 4、测量工具: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直尺、折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确)练一练 1、某同学测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结果为:15.84cm根据记录判定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准确值是,估计值是 2、请你写出下列数据的单位 (1)哥哥的身高174 ;(2)一角的硬币的厚度2 ; (3)课桌的高度8 ;(4)学生中指的长度70 3、图20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 物体的长度为cm。 4、测一测 A. 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度; B. 手指甲的宽约 cm C. 食指和中指间的距离 D.你的课桌高、长、宽 5、讨论交流 ○1、使用刻度尺时,是否一定要从刻度为0的位置量起? ○2、用力拉皮尺来测量长度,这样测量结果准确吗?结果?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皮尺量呢?○3、各种尺的厚薄一样吗?它们的刻度在哪一侧?怎样测才更准?

测定反应速度

《测定反应速度》探究实验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说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2、理解复杂反射的建立过程。 能力目标: 1、提出有关反应速度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 2、通过“测定反应速度”这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进一步熟练探究实验的一般 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设计实验,设计记录表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汇报探究方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合作意识,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 2、通过实验结果:反应速度随实验次数增加的现象,认同“勤能补拙”的道理。从而养成良好地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完成整个探究活动。 教学难点:设计记录在不同条件下的多组重复实验数据的表格及对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 【课前准备】 1、实验用具:8支30cm长的塑料尺 2、学生准备:每人一把15cm长的塑料尺。前一节课结束时布置学生围绕“测定 反应速度”作探究设计。要求按探究实验的全过程完成设计方案。 【教学流程设计及分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游戏情境 比一比谁的反应速度快,做同学们熟知的相反动作的游戏:“摸左耳”、“举 右手”、“左手摸右耳”等。 设计思想: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本环节,可以使教师从学生熟悉 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思维调节到最佳状

态。 2、创设问题情境 在刚才的游戏中,当我喊出口令时,不管你做的对与否,大家都很快做出了 反应,那么,我们的反应速度有没有快慢之分呢?反应速度的快慢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可以通过测定反应速度这个探究活动来获取答案。 设计思想:提出问题,及时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游戏中收回。回到课堂学习 当中来。 二、探究实验 1、让学生回顾七年级上册学过的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订计划(讨论并完善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设计思想: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利用旧知解决新问题。 2、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想探究的问题。 设计思想:由于不同的学生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提出问题的水平也不同, 教师可从中抽出一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究。 最终确定探究以下四个问题: ①反应速度与尺子的长短有关吗? ②左右手的反应速度一样吗? ③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吗? ④反应速度与反复训练有关吗? 1.作出假设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 根据教师的提示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学生作出如下假设: ①反应速度与尺子的长短有关。 ②左右手的反应速度不一样。 ③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 ④反应速度与反复训练有关,训练次数越多,反应速度越快。 (3)制定计划 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推荐的具体方法,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案。并讨论以下内容:1、材料用具(思考如何使用)

延时计算

t=n*(分频/f) t:是你所需的延时时间 f:是你的系统时钟(SYSCLK) n:是你所求,用于设计延时函数的 程序如下: void myDelay30s() reentrant { unsigned inti,k; for(i=0;i<4000;i++) /*系统时钟我用的是24.576MHZ,分频是12分频,达到大约10s延时*/ for(k=0;k<8000;k++); } //n=i*k |评论 2012-2-18 20:03 47okey|十四级 debu(g调试),左侧有运行时间。在你要测试的延时子函数外设一断点,全速运行到此断点。记下时间,再单步运行一步,跳到下一步。再看左侧的运行时间,将这时间减去上一个时间,就是延时子函数的延时时间了。不知能不能上图。 追问 在delayms处设置断点,那么对应的汇编语言LCALL是否被执行呢?还有,问问您,在C8051F020单片机中,MOV指令都是多少指令周期呢?我在KEIL下仿真得出的结果,与我通过相应的汇编语言分析的时间,总是差了很多。 回答 C编译时,编译器都要先变成汇编。只想知道延时时间,汇编的你可以不去理会。只要看运行时间就好了。 at8051单片机12m晶振下,机器周期为1us,而c8051 2m晶振下为1us。keil 调试里频率默认为24m,你要设好晶振频率。

|评论 2012-2-23 11:17 kingranran|一级 参考C8051单片机内部计时器的工作模式,选用合适的计时器进行中断,可获得较高精度的延时 |评论 2012-2-29 20:56 衣鱼ccd1000|一级 要是精确延时的话就要用定时器,但定的时间不能太长,长了就要设一个变量累加来实现了; 要是不要求精确的话就用嵌套for函数延时,比较简单,但是程序复杂了就会增添不稳定因素,所以不推荐。 |评论

标准工时测定方法

标准工时测定方法 一、标准工时定义 标准工时指对于必要能力受过充分训练的作业人员,在适当的速度和作业环境下执行作业所需要的时间。 即是在下列条件下,完成一单位作业所需的时间: 1.采用标准作业及标准设备 2.在标准化的作业条件下 3.作业者均具备制程所要求的熟练度和适应度 4.在不妨害生理健康的情況下熟练度与适应度 5.以企业所设定的正常作业速度,完成一個单位作业量 二、标准工时的角色 三、标准工时的构成 四、宽放时间种类 a. 生理宽放:又称私事宽放。 标准工时 标准准备时间 标准主体时间 净准备时间 宽放时间 净作业时间 宽放时间 一般时间 特殊时间 特殊时间 一般时间 标准工时 工厂管理 外包价格的決定 标准价目格的決定 的決定 设备管理 设备机种的选定 设备台数的決定 设备定位的決定 生产管理 生产计划 日程计划 作业管理 适当的人员配置 作业制程改善 效率管理 工程管理 价格管理 效率与生产性能的评价 奖励津帖的策略 价格的预估

b.疲劳宽放:分为体力疲劳和精神疲劳。 c.管理宽放:又称连接宽放。 五、标准工时测定方法 a.秒表测时法 b.PTS测时法(多采用MTM法) c.MOD测时法 标准工时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各IE作业者由于喜好及运用熟练程度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动作方法。以上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实际操作中往往结合运用。 a.秒表测时法 秒表测时法是最古老、最常用的测时方法,目前多数企业广泛采用。 1.局限性 1>必须在生产效率达到一定水平时采集到数据才有效。 2>评比比较困难,人为因素较多。 3>采集数据周期比较长,时间成本耗费较大。 2.优势性 1>采集数据简单,较为直接,操作比较简单。 2>IE人员能更多了解生产实际,采集数据更据有说服力。 3.具体操作方法 1>操作要素 测时人员必须了解被测对象(包括:a.工件的制作流程;b.作业的工作方法和 作业标准;c.进行作业的人和设备。)

制作测定反应时间的反应尺

制作测定反应时间的反 应尺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制作测量反应时间的反应尺 ---“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研究性学习主题确定课 长春市第五中学林洁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制作测量反应时间的反应尺》,课型为主题确定性课题,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位于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节的课后“做一做”。我选做这一课题主要有两个原因: 1.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高一物理的主要内容是运功学,刚刚 步入高中的新生面对各种各样的运动状态和大量的物理公式,很多的同学出现了 心里为难情绪,有的同学甚至丧失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为了不让这些学生掉队, 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我们适时的推出了这个研究性课题. 2.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据调查,犹太 人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而他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却全世界最多,占所有获奖者的30%.而我国只占1%。但我们在世界级的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学生却都很优 秀,屡屡摘得大奖,分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学习的主要目 的是为了高考,单纯的为了学习而学习,所以理论强于实践。为全面提高学生素 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选择了这个试验课题《测量反应时间的 反应尺》

3.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我们这一届的学生都是九零以后的, 基于他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背景,有很多的学生缺乏与别人沟通的能力,有的心里甚至很自私,所以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分享,尊重,与合作的精神。 二.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根据国家教学改革的要求,我校于2007年才正式开始实施新课程的教 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我校还是首次,学生也是第一次接触研究性学习,学生的热情很高,但缺少系统研究思想及方法,缺乏进行系统研究的基本能力。而且由于我们一贯以学科教学为主,学生缺少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还有学生动手能力也很差,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区属学校,由于条件有限,他们在初中的时候很少有机会做分组试验,有的根本就没进过试验室,面对这些困难,我鼓励学生 说:“只要我们有热情,有信心,我们就一定会成功!” 2.指导方法和策略: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 动,为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我采用的指导方法是适时的分阶段的指导,适度的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针对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或疑难问题适当的加以指导,坚决做到指导而不指令,到位而不越位,参谋而不代谋,充分调动全班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策略:由于学生们是第一次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活动中 学生最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研究内容不明确,研究方法不具体。b,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程序性不强,可实施性差。C.在实施阶段,小组对外协调能力有限,阻碍研究进程。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主要采取了如下策略。 在布置课题之前我先对学生进行了理论和案例的培训,让学生充分了解研究性学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班级:姓名:分数: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哪些 重点:长度的测量 难点:误差、测量值准确值的区别 二、自主学习: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时间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等 练习:单位间的换算: 1.5km=______m=__________dm=_______cm =_________mm =__________nm 1h=_____ min ,1 min=______s ,1h=________ s ,1 s=________ h , 1s=_______min 1、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1)中学生的身高1700______;(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65______;(3)一课桌的高为0.52______;(4)物理课本的宽为1.85______。 2. 正确是用刻度尺要求: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 ①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 错误能避免,误差只能_____________,要尽量_____________误差。 ②减小误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练习:1.安装窗户玻璃和窗帘时,选用合适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分别应该是[ ] A.毫米,毫米B.厘米,厘米C.毫米,厘米D.厘米,毫米 2.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因测量工具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 B.测量时选用的工具越精密越好 C.学生用钢尺的最大测量长度为15 厘米,因此,无法用它来测量长度约为50 厘米的课桌的宽度D.测量长度时,也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 三、合作探究: 1.如何使用刻度尺? 2、现有一卷粗细均匀的细铜丝,要求测出它的直径.试一试,并把测量步骤和方法写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