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在农业上的应用

生物化学在农业上的应用
生物化学在农业上的应用

生物化学在农业上的应用

12级生物技术林喆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分子和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科学,是运用化学原理在分子水平上解释生命现象的科学。从严格的意义上说,生物化学的发展历史很短。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反应器等生化技术的发展为这门综合性科学技术的形成提供了基础;而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以来基因重组、细胞融合、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等技术的出现,可认为是生化工程的开端。它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4个方面,已不同程度地开始在农业上研究、应用。

基因工程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信息是由一种生物大分子-脱氧核糖核酸(DNA)即基因决定的。基因工程即将不同生物的DNA在生物体外进行分离、剪切、拼接,然后把这种经过人工重组的转入宿主细胞内大量复制,使新的遗传特性得到表达,从而人工构建出新的生物,或赋予原有生物以新的功能。与农业关系较为密切的主要有以下3项。

植物基因工程已对近50种植物的基因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遗传转化进行基因转移,已在、矮牵牛等植物上建立模式系统,正在向重要农作物过渡。研究的范围较广,包括:与提高效率有关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加氧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固氮基因的分离和改建,贮藏蛋白和提高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基因工程,抗病虫、耐盐碱、抗等基因的分离以及激素和光敏色素对调节基因表达的作用等。苏云金杆菌的毒素蛋白基因在转给烟草等后已得到表达,并能遗传给后代,培育出能杀死鳞翅目昆虫的抗虫作物。

动物基因工程外源基因可通过显微注射等技术,导入单细胞期胚胎的原核中,使之在每次细胞分裂时自动复制,并在个体水平上得到表达。用这种方法已将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产生的“超级”小鼠生长速度比普通小鼠快50%。、、的生长激素基因工程也在研究开发中。已知注射生长激素后,可在不增加饲料消耗的情况下提高产奶量;猪注射生长激素后可明显增加日增重,提高瘦肉率。

兽用基因工程疫苗目的是通过对微生物进行的基因操作,生产高效、安全的兽用疫苗。目前猪、牛大肠杆菌性幼畜腹泻疫苗、猪疫苗的研制已在实验室阶段取得成功。

细胞工程利用细胞、组织培养和细胞融合技术,改良生物品种,生产生物产品及其组分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3种。

植物细胞的组织培养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现在已有几百种植物能从叶片、茎尖、茎段、子叶、胫轴、根、幼穗、花药、子房、胚珠、幼胚、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细胞或原生质体等再生成完整的植株。再生的途径,一是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产生不定芽和根;一是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形成与正常

种子胚相似、具有胚根和胚芽的胚状体,由它萌发直接形成幼小植株。这种方法由于分化频率高,繁殖速度快,可用于珍稀和濒危、苗木的大量快速繁殖,以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保存种质资源。现在,已因许多快繁公司的建立而形成一个新行业──“组织培养工业”。由胚胎发生产生的胚状体,与正常种子胚相似,遗传稳定性较好,可用褐藻酸钠等加以包埋,形成一种外被胶囊的人工种子,直接用于生产。茎尖分生组织不带或带病毒较少,可结合进行热处理和离体培养,获得无病毒植株,在、、香石竹等作物上已广泛应用。茎尖分生组织和悬浮细胞培养物还可在低温或-196℃液态氮中保存,解冻后仍保持再生植株的能力;此法多用于保存种质资源,并带动了冷冻生物学的发展。花药和子房的离体培养,可以产生染色体数比正常二倍体少一半的单倍体,经秋水仙素等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可较快地形成遗传上纯合的优良二倍体株系,大大缩短育种年限。在中国,由花培育成的水稻、、烟草等新品种,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细胞和组织培养中产生的体细胞变异已知是一种普遍现象,它为育种家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遗传变异库。试管受精和杂种胚培养,已用于克服远缘杂交中合子前和合子后的不亲和性,获得了如小麦×、栽培棉×野生棉、×大白菜等远缘杂种。不同种间、属间植物的细胞融合(或称体细胞杂交)已获得番茄与马铃薯、拟南芥菜与油菜等的远缘体细胞杂种,都是自然界中原来不存在的新类型,被命名为“番茄薯”、“薯番茄”和“拟南芥油菜”等。通过细胞质融合还获得了有性杂交难以得到的胞质杂种,转移了由胞质基因组控制的雄性不育性和除草剂抗性。栽培种与野生种的细胞质融合,还转移了对马铃薯卷叶病毒、线虫、螨类等的抗性。

动植物细胞的大量培养技术,也可用于生产有用的次生代谢产物,如各种香料(薄荷、香精油)、食品添加剂(辣椒素、姜油酮、植物色素、甜味剂)以及中草药的有效成分(长春新碱、人参皂苷、毛地黄碱)等,用作化妆品、食品、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由紫草细胞培养生产的紫草宁,用于唇膏生产,已实现商用化。

胚胎移植和性别控制雌性动物经超数排卵处理和形成的胚胎,直接或经液氮冷冻复苏后移植至受体的生殖道内,可获得正常的后代。这种技术已在羊、毛兔、奶牛等经济动物上取得成功,受体可以是同种或异种动物。应用这种技术,优良母畜可加速排卵,借体怀胎,从而大大提高繁殖率。单个胚胎还可用显微外科手术分割,得到同卵双胎或一卵多胎。不同来源的胚胎嵌合则可获得嵌合体(如山羊 -绵羊嵌合体)。

性别控制对提高动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重要作用。如乳牛、乳羊、蛋用鸡的生产需要雌性群体;而公羊的产毛量则比母羊高一倍,雄性肉牛、肉羊的饲料报酬也比雌性高,公鹿还可生产鹿茸,等等。因而性别的鉴别和控制,已成为胚胎移植技术实用化的关键之一。在水产业中,鱼虾全雌或全雄群体的单性养殖和杂种优势利用,也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雌鱼个体生长通常比雄鱼快5~10%,雌性对虾比雄性生长快30~50%;罗非鱼则相反,雄鱼比雌鱼生长快40~60%。利用细胞核移植,受精卵处理诱导雌(雄)核发育,结合性控技术,可以培育鱼虾的全雌或全雄群体,大幅度提高产量。

杂交瘤技术和单克隆抗体体外培养的骨髓瘤细胞和经过抗原免疫的淋巴细胞,在诱导细胞融合后产生的杂交瘤细胞既具有骨髓瘤细胞能在体外无限增殖的能力,又具有淋巴细胞分泌抗体的能力。其后代因选自一个杂种细胞,所分泌的抗体可针对某一特定的抗原决定簇,质地均一,被称为单克隆抗体(McAb)。它与常规血清相比,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易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已在农业上应用于家畜和植物病害的快速诊断,区分病毒的型、亚型和不同株系。兽医和植物病害诊断上应用的McAb已研制成功上百种,有的已制成诊断药盒销售。

酶工程是在一定的生物反应器中,利用酶的催化功能,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人类需要的产品。其主要内容包括酶的分离和纯化、酶或细胞的固定化,以及固定化酶的反应器等。所谓固定化酶,系由水溶性酶通过吸附、包埋、交联、共价结合等方法固定而得,既保持了催化的功能,又具有化学固相催化剂的优点,易于同反应液分开,可反复连续使用。酶工程应用于农产品的深加工,如利用α -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和葡萄糖异构酶的催化功能,以玉米淀粉等为原料生产高果糖浆,可大大提高产品的产值。乳制品加工则需用凝乳酶和乳糖酶。农副产品的加工和综合利用需要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质素酶。从木瓜中提取的木瓜蛋白酶,可用作肉类嫩化剂,在提高活性和固定化后则可用于啤酒及果汁的澄清等。

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性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工业规模生产的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菌种的选择、菌种最佳培养条件的优选、发酵反应器的设计和电子计算机程控技术的应用,以及产品的分离提纯等。发酵工程除用于农产品深加工外,在农业上,还可用于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促进动植物生长,防治疫病。微生物农药,是用来防治病、虫、草害的微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的发酵产品的统称。赤霉素已证明是杂交水稻制种中控制花期相遇的一项重要措施。玉米赤霉稀酮用于和,可获得增重效果。莫能菌素不但可以促进肉牛增重和提高饲料利用率,而且可防治鸡、牛、的。

利用微生物发酵,在农业上还可生产出单细胞蛋白、畜用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等,用作饲料添加剂。作物秸秆、谷壳、木屑、糖渣、木薯等经微生物发酵可转化成高效再生能源,如酒精、甲烷(沼气)等。这种生物能源有“绿色石油”之称。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落后于发达国家,在进入21 世纪的今天,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在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继续实现突破外,加工业已上升到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能有效地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就难于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益,就难于使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发达国家特别重视农产品的加工利用,不少国家采用先进的微生物工程和酶技术,利用农产品生产出各种各样具特色的优质加工品,使原料升值几倍甚至数十倍。美国利用大豆生产出200 余种产品,包括营养食品、药品、食品添加剂,例如高纯度大豆卵磷脂、大豆蛋白、大豆异黄酮、大豆多肽、降血压肽、大豆低聚糖、大豆皂甙等等。欧洲将鸡蛋中各种成分分离,得到酪蛋白、清蛋白、卵磷脂、活性多肽等,再利用产品制备工程食品。日本利用淀粉生产出几十种变性淀粉产品,均取得高额效益。

用于农产品加工的生物工程主要有酶工程和微生物工程,目前用于农产品加工的生物酶已有几十种。由于固定化酶工艺的进步,使酶催化反应更方便、更经济、应用更广泛。我国应在淀粉酶加工技术、蛋白质酶加工、果品酶加工以及纤维素加工中加快开发步伐,生产出在工业上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新产品,特别是生产出对人体具有功能保健的健康产品,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使农业资源得到高效合理的应用。历史已经进入21 世纪,新世纪要求我国农业资源更合理更有效地得到利用。因此,在农业资源研究中,不应该再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应加强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等新技术的应用,使研究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学2008真题

中国农业大学2008年生物化学考研试题 一、概念题(2分×5) 1、糖异生作用的生物学意义 2、多聚核糖体 3、乙酰CoA的代谢 4、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5、表观遗传学 二、填空题(1分×29) 1、VLDL与HDL的组分不同在于前者________,后者主要用于运输________。 2、15C的脂肪酸氧化,可生成____个FADH2,____个NADH,____个乙酰CoA;并且能生成1个________分子参加柠檬酸循环。 3、2个丙酮酸分子异生为葡萄糖,共消耗____分子ATP。 4、柠檬酸循环过程中共有____次脱羧,____次脱氢,____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5、PRPP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主要用于合成________和________。 6、在生物体内,氧化脱氨基活性最高的酶是____________;NAD+转换为NADH是通过____________实现的,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7、RNA聚合酶是________的复合体;……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8、大脑利用酮体作为燃料,其意义是____________。 9、维生素B2构成的辅基是____________,参加________反应。 10、柠檬酸________乙酰CoA羧化酶,从而促进________的合成。 三、单项选择题(1分×25) 这个是今年新增加的题型,形式、难度都出乎预料。应该说,很多平常认为比较偏僻的知识点,比如羧甲基纤维素、吉布斯自由能、β-胡萝卜素、活性细胞中的蛋白质跟踪技术等等,都在这个题型中出现了。当然也有一些题目比较简单,但总体而论,这个题型是不好应付的。也希望09年考生物学院的同学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不要局限于那些“重点”、“经典”内容。 四、分析题(8个,共86分) 1、简述脂肪组织中脂肪代谢与血糖和血液脂肪酸水平的调控关系。 2、简述蛋白质合成中起始密码AUG和延伸过程中密码子AUG的识别和调控。 3、简述丙酮酸的代谢途径。 4、简述原核生物DNA复制的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过程及参与的蛋白因子。 5、比较RNA与DNA的化学组成、核苷酸内部连键、核苷酸外部连键,以及各自的生物学功能。 6、有一个多亚基球状蛋白质,其肽链间有二硫键。试问由一下那种方法,可以测得该蛋白质的分子量?请说明理由。(1)SDS-PAGE(2)等密度沉降(3)凝胶过滤法 7、关于酶的抑制的题目,要求根据三条反应速率曲线,用双倒数作图法标记出曲线表示的三种情形(非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 (课程论文) 姓名:艾孜提艾力?阿卜力克木 班级:农学091班 学号:093131112 2012-5-14

微生物农业中的应用 人类在农业生产中对微生物资源的利用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如酿酒、制醋等。近代,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 微生物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 由于其生长周期短, 易于大规模培养等优点, 已经被运用于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随之出现了被称为“白色农业”的微生物产业化的工业型新农业。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 对农业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尤为重要。近年来, 以微生物饲料、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微生物食品、微生物能源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取得了长足进步。 1微生物饲料 能够用于微生物饲料的生产及调制的微生物, 主要有细菌、酵母菌、担子菌及部分单细胞藻类微生物等。其主要产品是: 单细胞蛋白(SC P ) , 发酵饲料, 微生物添加剂, 酶制剂, 赖氨酸等。乳酸菌广泛用作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饲料发酵剂, 它是动物肠道内寄生的一类正常有益菌, 在动物肠道内和饲料中, 乳酸本身既是营养物质, 又有抑制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和腐败微生物的作用。SC P 不但蛋白质含量丰富, 而且还含有脂肪、糖、核酸、维生素和无机元素, 因此是一种具有较高价值的多功能食品或饲料, 在饲料生产中, 主要由微型藻类及一些富含蛋白质的微生物产生。但是由于SCP 核酸含量较高, 核酸在畜体内消化后形成尿酸, 而家畜无尿酸酶, 尿酸不能分解, 随血液循环在家畜的关节处沉淀或结晶, 引起痛风症或风湿性关节炎。为此应发展脱核酸技术, 生产脱核酸SCP , 未脱核酸

生物炭在农业中的运用讲解

课程名称:化学前沿 题目:生物炭在农业中的运用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年级: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教师: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前言 (3) 1、生物炭的生产原料 (4) 2、生物炭的生产过程及其理化特性 (4) 3、生物炭对土壤的作用机理。 (5) 3. 1 生物炭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 3. 1. 1 生物炭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5) 3. 1. 2 生物炭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6) 3. 1. 3 生物炭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6) 3. 2 生物炭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7) 3. 2. 1 生物炭对土壤pH 的影响 (7) 3. 2. 2 生物炭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 (8) 4、生物炭对土壤污染物环境风险的消减作用 (9) 4.1生物炭对土壤中N、P的持留 (9) 4.2生物炭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附和固持 (9) 5、生物炭在农业上应用的模式 (10) 5.1炭基有机肥模式 (10) 5.2炭基有机-无机复混肥模式 (10) 5.3改良土壤的模式 (11) 5.4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模式 (12) 6、生物炭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价值分析 (13) 7、发展与展望 (13) 8、参考文献。 (14)

生物炭在农业中的运用 摘要 生物炭(Biochar)是在限氧或隔绝氧的环境条件下,通过高温裂解,将小薪柴、农作物秸秆、杂草等生物质经炭化而形成的,是一种碳含量极其丰富的炭。这种由植物形成的,以固定碳元素为目的的炭被科学家们称为“生物炭”。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肥料缓释载体及碳封存剂备等运用越来越广。其农用的效益是多元化的,将生物炭农用已作为当前农业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生物炭、性质特点、农业、改良、应用现状、发展前景 Abstract: Biochar is an insoluble solid matter with high aromatization produced by biomass pyrolysis in completely or partially hypoxic conditions. In recent years,biochar is widely used in agriculture as a soil amendment and controlle release carrier for fertilizers. In order to boost the study and utilization of biochar in agriculture,this study summarize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properties of biochar and its effects on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amount of microorganisms in soil,and growth and yields of crops. The fu-ture research issues were also suggested.Biochar has showed important roles in controlling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mproving soil quality, increasing soil production, alleviating climate changes, and maintaining agro-ecosystem sta-bility. The prospect of biochar industri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was also proposed. Keywords:Biochar;Character;Agriculture;Improvement;Application status;Development prospect 前言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年产作物秸秆8×108 t以上[1],而以作物秸秆为主的广泛存在的生物质Cbiomass)是制备生物质炭(biochar)的主要原料。生物质炭是由生物质在完全或部分缺氧的条件下经热裂解、炭化产生的一类高度芳香

华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071005)

华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071005)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掌握本研究方向的实验技能,能够运用一门外语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具有较强的解决与本学科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承担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以及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 微生物基因组学与基因工程 2. 微生物资源与利用 3. 动物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4. 植物微生物学 5. 微生物与植物相互作用 三、学习年限 1. 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2. 硕士研究生完成学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分要求以及培养环节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在校学习时间2年以上(包括2年),并有以第一作者和华南农业大学单位署名,在SCI刊物接受发表,影响因子在2.0以上的与本人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所有课程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为及格。至少应修

满26学分。一般每18学时对应1学分,每门理论课一般不超过3学分,实验课不限。 (一)必修课 1. 公共必修课 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36学时) ②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18学时) 或自然辩证法(1学分,18学时)(二选一) ③ 硕士生英语(4学分,72学时) 2. 专业必修课 ①高级微生物学(3学分,54学时) 或高级植物病理学(3学分,54学时) ②基因工程原理(3学分,54学时) 或植物病理学研究技术与方法(3学分,54学时) (二)选修课 在导师指导下全校范围内选修,具体课程请参照“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管理系统课程库”。 (三)补修课 以同等学力和跨一级学科考取的硕士研究生,至少应补修该专业本科主干课程2门。如果补修的课程已经在我校修过,可以按规定申请免修。补修课不计学分。 ①微生物学 ②细胞生物学 或导师指定的2门课程。 五、培养环节

华南农业大学《土壤学》试题大全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1-1、土壤:土壤就是陆地表面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1-2、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期间,土壤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份、养分、热量、空气和其它生活条件的能力 2-1、矿物:就是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2-2、原生矿物:地球内部岩浆岩冷凝时形成的、存在于岩浆岩之中的矿物 2-3、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各种风化因素的作用下,改变了形态、成分和性质而形成的新矿物。 2-4、岩石:岩石就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或数种矿物的集合体 2-5、岩浆岩:由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又称火成岩 2-6、沉积岩:各种先成岩的风化剥蚀产物、火山作用产物以及生物作用产物经外力搬运后重新沉积胶结而形成的岩石。 2-7、化学或化学岩:由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沉淀而成的沉积岩。 2-8、变质岩: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热气热液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称变质岩 2-9、风化作用:地表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形态、组成和性质变化的过程。 2-10、物理风化:指岩石崩解破碎成大小不同颗粒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 2-11、化学风化:岩石中的矿物在化学作用的影响下,发生化学成分和性质的变化、以及产生新矿物的过程 2-12、水解作用:矿物中的盐基离子被水所解离的H+置换,分解形成新矿物的作用 2-13、水化作用:岩石中的矿物与水化合成为新的含水矿物的过程。 2-14、生物风化:岩石在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破碎、分解的过程称为生物风化。 2-15、残积母质:就地风化而未经搬运的岩石风化产物。 2-16、坡积母质:在重力或流水作用下移动沉积在较低处的沉积物。 2-17、河流冲积母质:经过河流长距离搬运而沉积的沉积物 2-18、风积母质:由风力搬运而堆积成的沉积物。 2-19、洪积母质:在山洪的作用下移动沉积在山前的坡麓、山口及平原边缘的沉积物。 2-20、浅海沉积母质:堆积于海岸边的沉积物。 2-21、湖泊沉积母质:湖水泛滥时产生的沉积物。 2-22、机械组成:土壤中土粒的大小及其比例状况就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 2-23、土壤质地:按照土壤机械组成人为地划分的若干土壤类别,就称为土壤质地。 3-1、土壤腐殖质: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在土壤中新合成的一类分子量很大的、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称为腐植质。 3-2、有机质的矿化作用: 3-2、腐殖质化系数:单位重量有机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碳的分数,称为腐植化系数。3-4、有机质矿化率:每年因矿化作用而消耗的土壤有机质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率。 3-5腐殖质化过程: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进行的生化过程和一些纯化学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腐植质的过程。 4-1、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中带负电荷的胶体所吸附的阳离子,在静电引力、离子本身的热运动或浓度梯度的作用下,可以和土壤溶液或其它胶体表面的阳离子进行交换。 4-2、交换性阳离子:能互相交换的阳离子就称为交换性阳离子。

高级生化题库(四川农业大学)

1. 蛋白质超二级结构:在蛋白质分子中,特别是球状蛋白质中,由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即α-螺旋,β-折叠片和β-转角等)彼此相互作用组合在一起,形成有规则、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单元,称超二级结构。 2 sanger反应:在弱碱性溶液中,氨基酸的α-氨基易与DNFB(2,4-二硝基氟苯)反应,生成黄色的DNP-AA(二硝基苯氨基酸),此反应最初被sanger用于测定N-末端氨基酸,又被称为sanger反应。 6 引发体:引物酶与相关蛋白质结合成的一个有活性的复合体叫做引发体。 8 分子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发生变异,使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减退或丧失,甚至造成生理功能的变化而引起的疾病,称为分子病。 10 固定化酶:将酶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出,将其用固定支持物(称为载体)固定,使其成为不溶于水或不易散失和可多次使用的生物催化剂,这种固定的酶称为固定化酶。 11 解偶联作用:在完整线粒体内,电子传递与磷酸化是紧密偶联的,当使用某些试剂而导致的电子传递与ATP形成这两个过程分开,只进行电子传递而不能形成ATP的作用,称为解偶联作用 二,简答 1. 简述信号肽的特点和转运机制。 答:信号肽具有两个特点:1)位于分泌蛋白前体的N-端2)引导分泌蛋白进入膜以后,信号肽将被内质网腔内的信号肽酶切除。信号肽的转运机制:信号肽运作的机制相当复杂,有关组分包括信号肽识别颗粒(SRP)及其受体、信号序列受体(SSR)、核糖体受体和信号肽酶复合物。信号肽发挥作用时,首先是尚在延伸的、仍与核糖体结合的新生肽链中的信号肽与SRP结合,然后通过三重结合(即信号肽与SSR的结合、SRP及其受体结合、核糖体及其受体的结合)。当信号肽将新生肽链引导进入内质网腔内后,在信号肽酶复合物的作用下,已完成使命的信号肽被切除。 3. 生物膜主要有哪些生物学功能?任举一例说明膜结构与功能的密切关系。生物膜的生物学功能可以概括如下:1)区域化或房室化 2)物质的跨膜运输 3)能量转换(氧化磷酸化) 4)细胞识别 4. 研究蛋白质一级结构有哪些意义?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即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N端—C端)是由基因编码的,是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基础,因此一级结构的测定成为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一级结构的特定的氨基酸序列决定了肽链的折叠模式,从而决定其高级结构,从而决定其功能。 一级结构的种属差异与分子进化(细胞色素C) 一级结构的变异与分子病(镰刀状红细胞) 1. 信号肽/导肽:二者都是新生肽链用于指导蛋白质跨膜转移(定位)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 信号肽含10到20个疏水氨基酸,合成后即可特异被SRP识别,并将核糖体引导到内质网停泊蛋白上继续翻译。肽链前端进入内质网腔后,信号肽即被切除。边合成边转运.导肽富含碱性和疏水氨基酸,这导致它既亲水又疏水,利于穿越脂双层。同时带正电的头更利于顺跨膜电势穿膜。跨膜后被切除。先合成后转运! 4. 超二级结构/结构域超二级结构是指多态链上若干相邻的构象单元(如α-螺旋,β-折叠,β-转角等)彼此作用,进一步组合成有规则的结构组合体。结构域指存在于球状蛋白质分子中的两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三维实体,每个有二级结构组合而成,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其间由单肽链连接。 5. 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凡是物质逆浓度梯度的运送称为主动运输,这一过程的进行需要能量。 凡是物质顺浓度梯度的运送叫做被动运输,这一过程是自发的,无需能量。 8. 胞间信号/胞内信号二者是按照作用范围来分的。当环境刺激的作用位点与效应位点处于生物体的不同部位时,需要作用位点细胞产生信号传递给效应位点,引起细胞反应。这个作用位点细胞产生的信号就是胞间信号,也称为第一信使。胞内信号是胞间信号由膜上信号转换系统产生的有调节活性的细胞内因子,也称为第二信使。 1. 蛋白质特定构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环境因素对蛋白质构象形成有无影响?为什么? 蛋白质特定构象形成的驱动力有R-侧链基团间的相互作用;肽链与环境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天然构象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环境因素对蛋白质构象形成有影响,因为维持蛋白质高级结构的主要是氢键、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和盐键等次级键,环境因素会影响这些作用力的形成和大小,从而影响蛋白质构象的形成。 2. 试比较光合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能量转化机制的异同。 答:光合磷酸化是指在叶绿体ATP合成酶的催化下依赖于光的由ADP和Pi合成ATP的过程。氧化磷酸化是指电子从一个底物传递给分子氧的氧化与酶催化的由ADP和Pi生成ATP相偶联的过程。 光合磷酸化的能量是来自光能的激发,是储存能量;氧化磷酸化能量是来自底物的分解,释放能量。

生物炭利用

1 改良土壤 木炭的土地利用是指在土壤中加入木炭颗粒或载有菌体、肥料或与其它材料混配的功能型木炭复合材料。其目的是改良土壤,增加地力,改善植物生境,提高土地生产力及产品品质。应用领域主要是农田、林地和草坪。木炭的特点:黑色,多孔,表面发达,通常比表面积在300~400 m2·g-1,有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具有一定强度和较高的生物和化学稳定性。 1.1 土壤改良 填加木炭的土壤,透气、透水、保水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据日本肥粮检定协会的报告:加5%的黑炭,土壤的保水率和透水性分别提高14.6%和 88.9%,其对治理土壤板结的效果好于珍珠岩和蛭石。日本政府1986年11月将木炭纳入地力增进法,确定为土壤改良资材。 木炭对施于农田的肥料有吸持和缓释作用,此项技术近年在我国出现并得到推广。在农业生产中,购置化肥的费用对农产品生产成本影响至关重要。例如:在玉米种植成本中,化肥项支出占44%。多数情况下,化肥的利用率只有1/3,其余或滞留于土壤中或流失,三者比例相近。国家环境保护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推广的“炭粉还田防止化肥流失技术”称可减少50%的化肥流失。植物原料在原组织中的K、Na、Ca和各种微量元素,在制炭过程中转入木炭中,当炭被施入土壤中以后,随之也增加了土壤中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木炭多孔,且能富集土壤中的空气、水分、养分,适宜微生物栖息、繁衍。土壤团粒结构增加,作物根系发达,根部CO2增多。福建林学院曾用试验证明炭有很好的固氮作用。试验是在黄沙壤、黑沙壤中加进1%的木炭颗粒、颗粒活性炭、粉状活性炭,1a后,加炭土样中的好气性固氮菌、嫌气性固氮菌数量明显增加。木炭色黑、吸热,散于地表面1L·m-2,地温提高7℃。 木炭多孔,有蓄热作用,对气温骤变所带给作物的伤害有一定的抵御能力;能减少诸如重金属、残留农药等有毒物质对作物的伤害;木炭对一些气体的吸附容量,按木炭容积的倍数计,H4N、H2C1、SO2、H2S、NO2、CO2、02、N、H2、CHC分别为90.0、85.0、65.0、55.0、40.0、35.0、9.3、7.5、5.0、1.8。在木炭土地利用的各方面,日本应用面广,历史较长,经验多,效果显著。在木炭纳人地力增进法前后30a间,耗用木炭已达数十万吨,主要为树皮炭、房屋解体木材烧

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物化学期末考试2008(2)基础生化试卷附答案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07-2008学年第 2 学期考试科目:基础生物化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6分) 1.呼吸链: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从代谢物脱下的氢由一系列的传递体依次传递,最后与氧结合生成H O的整个体系称为呼吸链。 2 2.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 3、逆转录: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 4.半保留复制:两条亲代链一边解开,一边复制,进而由一条亲代链与其复制形成的子代链重新形成新的双螺旋分子。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5、蛋白质等电点(p I):当溶液在某一特定的pH值时,使蛋白质所带的正负电荷恰好相等,即静电荷为零,这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6、增色效应:核酸变性后,对紫外光的吸收增加,这种效应称为增色效应。 7、冈崎片段:滞后链的合成是先合成一些小的片段,然后再将这些片段连成一条新链。滞后链上这些较小的DNA片段称冈崎片段。 8、别构酶:有些酶在某种因素作用下发生构象改变而使活性改变,这类酶称为别构酶或变构酶,是重要的调节酶。 二,判断题(请在你认为正确的叙述前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1.酶原激活是酶蛋白构象变化的结果。 (×)2. 胰岛素是由A、B两条肽链构成的,因而它是一种寡聚蛋白。(×)3.在竞争性抑制剂存在下,即使有足够的底物,酶仍不能达到其催化的最大反应速度。 (√)4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催化相同类型的反应。(×)5.脂肪酸合成所需的碳源完全来自乙酰CoA,它可以通过酰基载体蛋白穿过线粒体内膜而进入胞浆。 (×)6.脂肪酸合成与脂肪酸分解都是由多酶体系催化完成的。 (×)7.生物遗传信息的流向,只能由DNA→RNA而不能由RNA→DNA。(×)8.每种氨基酸只有一种特定的tRNA作为转运工具。 (×)9.RNA聚合酶通过终止因子识别终止密码结束转录。 (×)10.解旋酶(helicase)是拓扑异构酶的一种。

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147404--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本科)期末备考题库147404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单选题: (1)关于有氧条件下,NADH从胞液进入线粒体氧化的机制,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NADH直接穿过线粒体膜而进入。 B.磷酸二羟丙酮被NADH还原成3-磷酸甘油进入线粒体,在内膜上又被氧化成磷酸二羟丙酮同时生成NADH。 C.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入线粒体再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停留于线粒体内。 D.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人线粒体,然后再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再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天冬氨酸,最后转移到线粒体外。 正确答案:D (2)下列关于cAMP的论述那个是错误的: A.是由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产生 B.是由鸟苷酸环化酶催化ATP产生的 C.是细胞第二信息物质 D.可被磷酸二酯酶水解为5'-AMP 正确答案:B (3)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下列哪种动力学效应: A.Vm不变,Km增大 B.Vm不变,Km减小 C.Vm增大,Km不变 D.Vm减小,K m不变 正确答案:A

(4)下列物质在体内氧化产生ATP最多的是: A.甘油 B.丙酮酸 C.谷氨酸 D.乳酸 正确答案:C (5)下列关于化学渗透学说的叙述哪一条是不对的: A.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都有质子泵的作用 B.H+返回膜内时可以推动ATP酶合成ATP C.线粒体内膜外侧H+不能自由返回膜内 D.呼吸链各组分按特定的位置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正确答案:A (6)氰化物中毒是由于抑制了细胞色素: A.Cytc B.Cytb C.Cytc1 D.Cytaa3 正确答案:D (7)关于同工酶: A.它们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 B.它们的分子结构相同 C.它们的理化性质相同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生物化学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讲解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生物化学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讲解 三、是非题 1.质膜中与膜蛋白和膜脂共价结合的糖都朝向细胞外侧定位。 2.生物膜是由极性脂和蛋白质通过非共价键形成的片状聚集体,膜脂和膜蛋白都可以自由地进行侧向扩散和翻转扩散。 3.膜的独特功能由特定的蛋白质执行的,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膜蛋白的含量越高。 4.生物膜的不对称性仅指膜蛋白的定向排列,膜脂可做侧向扩散和翻转扩散,在双分子层中的分布是相同的。 5.各类生物膜的极性脂均为磷脂、糖脂和胆固醇。 6.主动运转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逆浓度梯度进行,因而需要能量驱动,二是具有方向性。 7.膜上的质子泵实际上是具有定向转运H+和具有ATP酶活性的跨膜蛋白。 8.所有的主动运输系统都具有ATPase活性。 9.极少数的膜蛋白通过共价键结合于膜脂。 10.膜脂的双分子层结构及其适当的流动性是膜蛋白保持一定构象表现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 11.在相变温度以上,胆固醇可增加膜脂的有序性,限制膜脂的流动性;在相变温度以下,胆固醇又可扰乱膜脂的有序性,从而增加膜脂的流动性。 四、名词解释 极性脂中性脂脂双层分子外周蛋白嵌入蛋白跨膜蛋白相变温度液晶相主动运输被动运输简单扩散促进扩散质子泵 五、问答题 1.正常生物膜中,脂质分子以什么的结构和状态存在? 2.流动镶嵌模型的要点是什么? 3.外周蛋白和嵌入蛋白在提取性质上有那些不同?现代生物膜的结构要点是什么? 4.什么是生物膜的相变?生物膜可以几种状态存在? 5.什么是液晶相?它有何特点? 6.影响生物膜相变的因素有那些?他们是如何对生物膜的相变影响的? 7.物质的跨膜运输有那些主要类型?各种类型的要点是什么?

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考试 生化试卷以及答案

《基础生物化学》试题一 一、判断题(正确的画“√”,错的画“×”,填入答题框。每题1分,共20分) 1、DNA是遗传物质,而RNA则不是。 2、天然氨基酸都有一个不对称α-碳原子。 3、蛋白质降解的泛肽途径是一个耗能的过程,而蛋白酶对蛋白质的水解不需要ATP。(错) 4、酶的最适温度是酶的一个特征性常数。(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对) 5、糖异生途径是由相同的一批酶催化的糖酵解途径的逆转。 6、哺乳动物无氧下不能存活,因为葡萄糖酵解不能合成A TP。 7、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催化反应都需要引物。 8、变性后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也发生改变。 9、tRNA的二级结构是倒L型。 10、端粒酶是一种反转录酶。 11、原核细胞新生肽链N端第一个残基为fMet,真核细胞新生肽链N端为Met。 12、DNA复制与转录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以双链DNA为模板,以半保留方式进行,最后形成链状产物。 13、对于可逆反应而言,酶既可以改变正反应速度,也可以改变逆反应速度。 14、对于任一双链DNA分子来说,分子中的G和C的含量愈高,其熔点(Tm)值愈大。 15、DNA损伤重组修复可将损伤部位彻底修复。 16、蛋白质在小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向阳极移动,而在大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将向阴极移动。 17、酮体是在肝内合成,肝外利用。 18、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病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病,其病因是由于血红蛋白的代谢发生障碍。(对) 19、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都是蛋白质。 20、脂肪酸的从头合成需要NADPH+H+作为还原反应的供氢体。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框内。每题1分,共30分) 1、NAD+在酶促反应中转移() A、氨基 B、氧原子 C、羧基 D、氢原子 2、参与转录的酶是()。 A、依赖DNA的RNA聚合酶 B、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C、依赖RNA的DNA聚合酶 D、依赖RNA的RNA聚合酶 3、米氏常数Km是一个可以用来度量()。 A、酶和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常数 B、酶促反应速度大小的常数 C、酶被底物饱和程度的常数 D、酶的稳定性的常数 4、某双链DNA纯样品含15%的A,该样品中G的含量为()。 A、35% B、15% C、30% D、20% 5、具有生物催化剂特征的核酶(ribozyme)其化学本质是()。 A、蛋白质 B、RNA C、DNA D、酶 6、下列与能量代谢有关的途径不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是()。

微生物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微生物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自20世纪7O年代以来,微生物科学技术在中国农业中得到了普遍推广和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中国研制出多种微生物制剂,以防治园林和蔬菜病虫害,改善作物品质:在农业环保中,中国利用微生物处理水污染,化学农药污染,固体废弃物以及利用微生物生产沼气,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节约了能源。农业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变革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必将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科技部门研究的重点。 农业微生物基因工程研究现状与前景概述 众所周知,微生物和农业的关系十分密切.索有“微生物大本营”之称的土壤中,微生物扮演质循环的主要角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分解动植物的残体废物而将其转化成为腐殖质,促进土壤良好结构的形成.许多土壤微生物可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和转化各类有机物,不断为植物提供可有效利用的碳、氮、磷、钾、硫等各类营养元素.自然界还广泛存在昆虫的病原微生物和植物病菌的拮抗微生物,它们可用于植物病虫害的防治而部分替代化学农药.另外,通过微生物繁殖和发酵能生产有机酸、氨基酸、生长激素、抗生素、各类酶制剂等多种产品,可分别用作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农药等,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地球上的农业微生物资源虽然极为丰富,人类对其利用也有久远的历史.但是,传统常规的微生物技术主要是筛选各类天然微生物菌株并加以利用,不仅效率低、周期妊、成本高,而且选出的菌株通常还存在种种缺陷和不足,因而使其广泛应用受到限制.基因工程技术能够迅速实现遗传物质在不同生物种之间的转移,因而已经农业微生物遗传改良的主要手段.对野生型菌株进行遗传改良,可以提高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量、延长表达时问、产生新的优良性能.固氮菌重组后的固氮效率可以大幅提高;一些具有杀虫和防病作用的菌株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后,毒力效价提高,效力变得迅速和持久,防治对象范围扩大,应用更加广泛.有的土壤微生物具有降解化学工业污染物的能力,但当环境中污染物成分比较复杂时往往难以发挥作用,通过改造后这一缺陷就可克服.面对人口剧增、耕地锐减、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严峻挑战,农业微生物基因基因工程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将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农业微生物基因工程已发展成为现代生物技术中最为活跃,最具创新性的前沿领域之一,并且取得了不少重大的进展. 微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是指非化学合成、具有杀虫防病作用的微生物制剂,如微生物杀虫剂、杀菌剂、农用抗生素等.这一类微生物包括杀虫防病的细菌、病毒和真菌。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菌体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植物病虫害的一种生物制剂,它是通过从自然界采集患病体,进行分类筛选病原体或病菌拮抗微生物,经人工培养、收集、提取而制成的。这些病原体和拮抗物及其产物为昆虫吞食、动植物接触感染后,由于微生物自身活动产生毒素,导致昆虫新陈代谢受阻,组织器官受到破坏,有害植物病毒细胞死亡,从而达到消灭病虫害的目的。 微生物激素微生物激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一般以极低的浓度促进植物细胞的发育,使植物茎杆伸长,叶面增大,刺激果实生,或者促进作物提前抽穗开花,提早成熟,也能打破种子休眠激素作用机理是在植物体内促进或抑制酶类、糖类合成,诱导植物细胞发育,达到促进增长的效果。现在使用普遍的有五大类植物激素:赤霉索、生长索、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其中,前三种为促进型激索,后两种为抑制型激素。激素生产一般用阎体发酵或r[业发酵进行。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习题(含答案)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习题集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 1.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40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 A.2.00g B.2.50g C.6.40g D.3.00g E.6.25g 2.下列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 A.精氨酸B.赖氨酸C.甘氨酸D.色氨酸E.谷氨酸 3.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A.盐键B.疏水键C.肽键D.氢键E.二硫键 4.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的这种结构 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 D.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biooo E.决定盘曲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 5.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 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B.在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多肽链的基础上,肽链进一步折叠,盘曲形成 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D.依赖肽键维系四级结构的稳定性 E.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在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 6.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 A.溶液pH值大于pI B.溶液pH值小于pI C.溶液pH值等于pI D.溶液pH值等于7.4 E.在水溶液中 7.蛋白质变性是由于:biooo A.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B.氨基酸组成的改变C.肽键的断裂D.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E.蛋白质的水解 8.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 A.粘度下降B.溶解度增加C.不易被蛋白酶水解 D.生物学活性丧失E.容易被盐析出现沉淀 9.若用重金属沉淀pI为8的蛋白质时,该溶液的pH值应为: A.8B.>8C.<8D.≤8E.≥8 10.蛋白质分子组成中不含有下列哪种氨基酸? A.半胱氨酸B.蛋氨酸C.胱氨酸D.丝氨酸E.瓜氨酸 二、多项选择题 (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错选或未选全的均不给分) 1.含硫氨基酸包括: A.蛋氨酸B.苏氨酸C.组氨酸D.半胖氨酸 2.下列哪些是碱性氨基酸: A.组氨酸B.蛋氨酸C.精氨酸D.赖氨酸 3.芳香族氨基酸是: A.苯丙氨酸B.酪氨酸C.色氨酸D.脯氨酸 4.关于α-螺旋正确的是: A.螺旋中每3.6个氨基酸残基为一周 B.为右手螺旋结构 C.两螺旋之间借二硫键维持其稳定 D.氨基酸侧链R基团分布在螺旋外侧 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 A.α-螺旋B.β-片层C.β-转角D.无规卷曲 6.下列关于β-片层结构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A.是一种伸展的肽链结构 B.肽键平面折叠成锯齿状 C.也可由两条以上多肽链顺向或逆向平行排列而成 D.两链间形成离子键以使结构稳定 7.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主要键是: A.肽键B.疏水键C.离子键D.范德华引力 8.下列哪种蛋白质在pH5的溶液中带正电荷? A.pI为4.5的蛋白质B.pI为7.4的蛋白质C.pI为7的蛋白质D.pI为6.5的蛋白质9.使蛋白质沉淀但不变性的方法有: A.中性盐沉淀蛋白B.鞣酸沉淀蛋白C.低温乙醇沉淀蛋白D.重金属盐沉淀蛋白10.变性蛋白质的特性有: A.溶解度显著下降B.生物学活性丧失C.易被蛋白酶水解D.凝固或沉淀 三、填空题

微生物资源在农业中的应用

微生物资源在农业中的应用(2012-04-22 20:51:29)转载▼标签:杂谈分类:作业~之类的 摘要:以科技为先导转变农业结构和机制是农业现代化必经之路,特别是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小视。生物技术包含分支繁多,其中的微生物工程及酶工程是最主要的分支之一,在农业应用中极为广泛,如微生物肥料、微生物饲料、微生物农药在农业生态中都有应用,并且仍有巨大的开发价值。 关键词:微生物肥料;微生物饲料;微生物农药;生态农业 The Factor of Microorganism Resource in Our Agriculture Abstract: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o change the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our agriculture,particularly biotechnology.Among lots of branches,microbial engineering and enzyme engineering are outstanding and spread in sort of agricultural field. Key word:microbiological fertilizer;microbiological forage;microbiological pesticide;fermentatio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我国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这是江泽民总书记于1996年9月26日果断做出的英明决策[1]。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可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弱,农产品市场狭窄等方面的不足和困难给国家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令人欣喜的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使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令农民看到了转机。 在生物技术众多领域中,微生物(酶)工程技术是农业技术革新中的最主要力量之一[1]。我国拥有世界10%的生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微生物种类有3万种[2],意味着我国的微生物工程和酶工程研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1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是指一类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作物能够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产生中,制品中活微生物起关键作用。微生物肥料作为一种新型肥料,施入土壤后,通过特定菌株的快速繁殖,能固定大气中的氮素,释放土壤中固定态的磷、钾元素,使得环境的养分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并为作物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土壤微生物环境,在减少化肥用量、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集固氮、解磷解钾和作物生长刺激素于一身的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研发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1微生物肥料的作用 1.1.1微生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微生物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履行着主要分解者的作用,推动着自然界养分元素的生物化学循环过程,是大自然中元素的平衡者。 1.1.2 微生物对土壤肥力的特殊作用 在土壤—植物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对土壤肥力的作用至关重要。微生物一方面分解有机物质形成腐殖质并释放出养分,另一方面又转化土壤碳素和固定无机营养元素。土壤微生物对于系统中的养分循环和植物有效性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微生物自身含有一定数量的C、N、P、S等,可看成一个有效养分的储备库;二是土壤微生物通过其新陈代谢推动着这些元素的转化与活动。 1.1.3 刺激和调控作物生长 许多用作微生物肥料生产的微生物种类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对植物有益的代谢产物,如生长素、吲哚乙酸、维生素、氨基酸,能够刺激和调节作物生长,使植物生长健壮,营养状况改善,进而有增产效果。 1.1.4 减少或降低植物病(虫)害 研究证明,多种微生物可以诱导植物的过氧化物酶、苯甲氨酸解氨酶、脂氧合酶、葡聚糖酶等参与植物防御反应,利于防病抗病。有的微生物种类还能产生抗菌素类物质,有的则是由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试题

《生物化学》复习一 一、填空题 1、在电场中蛋白质不迁移的pH叫做。 2、1913年Michaelis和Menten提出与酶促反应速度关系的数学方程式。即米-曼氏方程式,简称米氏方程式。 3、TPP的中文名称是,其功能部位在噻唑环上。 4、催化果糖-6-磷酸C-1磷酸化的酶是。 5、脂肪酸生物合成的限速反应步骤是由催化的。 6、 CoQ是电子传递链中惟一的组分。 7、增加溶液的离子强度能使某种蛋白质的溶解度增高的现象叫做。 8、tRNA的氨基酸臂上含有特殊的结构。 9、维生素D3是由其前体经紫外线照射转变而成。 10、在糖无氧酵解中,唯一的氧化发生在分子上。 11、尿素循环中产生的鸟氨酸和两种氨基酸不是蛋白质氨基酸。 12、因为核酸分子具有,所以在260nm处有吸收峰,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13、α-酮戊二酸在大多数转氨酶催化的反应中具有汇集的作用。 14、在哺乳动物体内由8分子乙酰CoA合成1分子的软脂酸,总共需要消耗分子的NADPH。 15、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酶叫作。 16、大多数蛋白质中氮的含量较恒定,平均为 %。 17、核苷酸的主要合成途径为。 19、痛风是因为体内产生过多造成的。 20、黄嘌呤氧化酶既可以使用黄嘌呤又可以使用作为底物。 二、解释概念题 1、退火: 2、氧化磷酸化: 3、脂肪酸的β-氧化: 4、转氨基作用: 5、磷氧比值(P/O): 三、判断题 【】1、利用双缩脲反应可以确定蛋白质的水解程度。 【】2、tRNA分子中用符号Ψ表示假尿嘧啶。 【】3、在任何条件下,酶的Km值都是常数。 【】4、生食胡萝卜可以有效地补充维生素A。 【】5、沿糖酵解途径简单逆行,可从丙酮酸等小分子前体物质合成葡萄糖。 【】6.酶的抑制剂可以引起酶活力下降或消失,但并不引起酶变性。

四川农业大学20年12月《生物化学(专科)》作业考核-答案

1.生物体内大多数氨基酸脱去氨基生成α-酮酸主要是通过下面()作用完成的 A.氧化脱氨基 B.还原脱氨基 C.联合脱氨基 D.转氨基 答案:C 2.合成嘌呤环的氨基酸为() A.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B.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 C.甘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 D.蛋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 E.蛋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 答案:B 3.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酶都有活性中心 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 C.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 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活性中心 答案:A 4.下列关于氧化磷酸化偶联机理的化学渗透学说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H?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 B.呼吸链中各递氢体可将H?从线粒体内转移到线粒体内膜外 C.在线粒体膜内外H?形成跨膜梯度 D.线粒体内膜外侧pH比膜内侧高 答案:D 5.原核细胞中掺入氨基酸的第一步反应是() A.甲酰蛋氨酸-tRNA与核糖体P位结合 B.甲酰蛋氨酸-tRNA与核糖体A位结合

C.甲酰蛋氨酸-tRNA与核糖体E位结合 D.甲酰蛋氨酸-tRNA与核糖体随机结合 答案:A 6.假设翻译时可从任一核苷酸起始读码,人工合成的(AAC)n(n为任意整数)多聚核苷酸,能够翻译出的多聚氨基酸有()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答案:C 7.脂肪酸从头合成的脂酰基载体是() A.CoASH B.Ser C.生物素 D.ACP 答案:D 8.大肠杆菌蛋白质合成起始时模板mRNA首先结合于核糖体上的位点是() A.30S亚基的蛋白 B.30S亚基的16S rRNA C.50S亚基的23S rRNA D.50S亚基的蛋白 答案:B 9.氧化磷酸化的化学渗透假说提出关于ATP形成的原因() A.线粒体内膜对ADP渗透性的变化造成的 B.ADP泵出基质进入膜间隙所致 C.线粒体蛋白质中形成高能键所致 D.H?被泵出形成线粒体内膜内外质子电化学梯度所致 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