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利与弊_章婷婷

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利与弊_章婷婷
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利与弊_章婷婷

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利与弊

章婷婷① 刚 君① 方小玲*

摘要: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绝经后雌激素替代疗法(HRT)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妇女选择在进入围绝经期后开始接受HRT,以改善因内源性雌激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种种不适,确实提高了生活质量。但是,这种方法有增加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其他疾病发病率的潜在危险,于是我们在临床应用时应该用辨证的眼光去看待它,试图抓住其主要矛盾,尽可能扬其利,避其害,以达到安全而有效地提高广大中老年妇女生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绝经期;雌激素替代疗法;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R4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06)01-0046-03

A 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Hormone Replacement Treatment ZH ANG Ting-ting,G ANG Jun.The Seco nd Xiangya Ho spital, Changs ha410011,China

A bstract:With the increasement of women's social standand and people's requirement for better health and livin g quality,Hormone Re-placement Treatment(HRT)is becoming a noticeable topic day by day.More and more women are taking HRT when they enter peri-menopausal period in order to improve various indispos ition caused by inadequate endogenous estrogen secretion.It does have improved their life quality.But this treatment has the potential harzard to increase the morbility of the carcinoma of endometriu m and carcinoma of breast. Thus we should look at this issue in a dialectic way,tryin g to catch the main conflicts and take advantage of its benefits and avoid its har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iving quality of the middle-aged and elderly women in a safe and efficient way.

Key Words:menopause;hormone replacement teatment;HRT;dialectics

以补充外源性雌激素为主的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reatment,HRT)是近50年来预防医学的重要进展,尽管目前对长期使用HRT仍存在争议,但随着国际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的揭晓,人们对其利弊的认识已日益深化。

1 HRT的益处

1.1 缓解并根除绝经前后出现的症状

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后,卵巢功能衰退,逐渐停止排卵,雌激素分泌减少,孕激素分泌停止,会出现一系列由于雌激素丢失引起的症状,如潮热盗汗,阴道萎缩,老年性阴道炎发生频率增加,性欲下降,性交痛,泌尿系感染机会增加,以及激动易怒,焦虑不安等精神、神经症状。HR T可有效地缓解和改善以上症状,提高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

1.2 减少或防止骨质疏松症及其相关骨折的发生

绝经期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其原因之一是雌激素不足导致骨代谢紊乱,雌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分泌降钙素,降钙素是一强有力的骨质吸收抑制物,有骨骼保护作用,因此,雌激素不足使骨质吸收增加,骨吸收率大于骨形成,表现为骨质丢失增加,骨质变为疏松。HR T已经被证实是解决绝经后骨质疏松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1.3 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度

绝经后女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以及冠心病病死率明显升高,接近甚至和同龄男性一致。绝经后雌激

①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科 湖南长沙 410011素水平低下,脂肪代谢紊乱,使血胆固醇水平升高,各种脂蛋白增加,LDL-C升高,HDL-C下降,粥样硬化指数(LDL-C/HDL-C)升高。因此,绝经后妇女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心肌梗死、高血压和脑卒中。研究证明,雌激素可通过改善血脂或蛋白而产生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1998年以前,多数学者认为绝经后妇女使用HRT可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和病死率,并把此作为使用HRT的指征,而且主张应该尽早、长期、普遍的使用,但是,20世纪90年代末,国外科学家进行了一项大规模实验,结果显示,HRT使用组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较,虽然血脂相对改善,但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和冠心病死亡率在两组并无明显差异,美国护士健康研究中心经过3年的实验观察也得出相似的结论[1]。更令人震惊的是,2002年7月美国国立卫生院(NIH)下属心肺血液研究所发布最新实验结果[2],与安慰剂组相比,HRT组的冠心病相对风险竟增加29%,脑卒中的相对风险增加41%。专家们一致认为目前对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绝经后妇女,不应该单纯或主要为了防治心血管疾病而使用HRT[3]。因为不同种类、剂型和剂量的HRT药物,以及治疗方案、给药途径的不同会导致HRT的反应性不同。美国NIH的研究并没有对此可能的影响因素予以考虑,结论未免有些偏激,需进一步研究来证实其可靠性。近期发表的另一大型随机、双盲、安慰剂与对照的ER A(Estro-gen Replac ement and Atherosclerosis)研究报道[4]:以冠状动脉造影为终点观察HRT结论同样可改善脂质代谢。目前国外学者正在进行HR T的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如RUTH[5]将雷洛昔芬作一种新型选择性雌激素受体

医学与哲学2006年1月第27卷第1期总第301期

调节剂对冠心病高危妇女的二级预防中所起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正等待试验结果的进一步证实。

1.4 降低老年性痴呆发生的危险性,改善痴呆的严重程度

老年性痴呆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记忆丧失、失语、失认、定向计算判断障碍、性格、行为、情绪也有可能改变。较多研究表明,雌激素和认知功能密切相关,雌激素作用类似神经生长因子,有刺激下丘脑神经细胞的生长,提高认知功能,减少由于老年痴呆和中风引起的神经退行性改变。

1.5 减少大肠癌发病的危险性

从包括结肠癌的大肠癌患病率来看,绝经前显然是男性高于女性,而且直肠癌的患病率也是男性高于女性,由此考虑雌激素有可能使大肠癌的危险降低。研究发现,在大肠癌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R)基因受到异常甲基化,由于启动子区甲基化,ER基因灭活,就不会表达ER蛋白,失去通过ER介导的通道而发挥的抗癌效果。另外。胆汁酸是大肠上皮的致癌物质,HRT可介助肠内细菌使生成的胆汁酸减少。其他由于HRT引起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血中浓度降低,也参与大肠癌的预防。

1.6 HRT与尿失禁

雌激素减少可致盆底松弛,尿道缩短,黏膜变薄,括约肌松弛,在尿失禁的发病率与年龄的关系上,绝经前后为尿失禁的高峰期,围绝经期的雌激素减少可能与其有关。轻度尿失禁患者联合骨盆底部肌肉体操训练,并用HRT可有效提高症状的改善率。

2 HRT的副作用

2.1 HRT与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作为雌激素的靶器官,使用HRT可能增加其发生癌变几率是人们最早也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单一雌激素的长期应用使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增加6~12倍,此种危险性依赖于用药持续时间长短以及用药的剂量大小。用妊马雌酮0.625mg/d,5年以上时,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相对危险性为4.8,用药8年以上则相对危险性升至8.22。有报道指出,合用孕激素可减少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危险性,1980年Gambrell等给有子宫的绝经后妇女服用雌激素,并每月再服用10天孕激素试验(PCT),发现有减少子宫内膜癌发病危险的效果。但大量研究证明,尽管加用孕激素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较单纯使用雌激素有明显的降低,但并不能完全将雌激素致癌风险降低至与非HRT使用人群一样。

2.2 HRT与乳腺癌

乳腺癌是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可通过局部或全身作用于乳腺而促使癌的形成。雌激素参与正常乳腺的腺管上皮细胞增殖、发育以及乳管周围间质的增殖,绝经后乳管上皮萎缩,间质细胞减少,经雌激素补充后可有再度增殖的倾向,但细胞有丝分裂时容易出现随机基因错误参与癌化,与此同时代谢产物16a-羟基雌激素与4-羟基儿茶酚雌激素可直接损伤DNA,此外,雌激素通过脂质过氧化与氧化还原失衡还起间接效应,即初始与进行性对乳腺组织癌症进展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HRT使乳腺癌危险性增高,尤其使用5年以上者更为明显,也有人认为并无充分证据表明HR T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使用HRT妇女会定期做预防性乳腺检查,因此能及时发现早期,局限的癌灶,预后较不使用者好,因为后者发现时多已经为晚期。

2.3 HRT与卵巢癌

从有关流行病学的资料来看,总体来说长期使用雌激素,卵巢癌的发病危险也随之增加的例子比较多,但根据用药期间是否与黄体酮并用,其危险性也在发生变化。卵巢原本有雌激素受体(ER)存在,这与实验性雌激素细胞增殖作用也相吻合。同子宫内膜癌相似,单独使用雌激素时间越长,卵巢癌的发病率危险性也随之增加,但与黄体酮并用后,卵巢癌发病的危险性是否会减低,还没有确切的资料可以证明。

2.4 HRT与血栓栓塞事件

口服雌激素会减少抗凝血酶3和纤维蛋白溶解酶原而易致血栓形成。妇女健康启动计划(WHI)以及心脏与雌/孕激素替代治疗研究(HERS)研究结果均表示,雌激素使用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深部静脉血栓和肺静脉栓塞)的危险性增加2倍,具有统计学意义[6]。但是,雌激素的这种副作用主要见于服用某些合成雌激素时,现无证据显示天然雌激素与栓塞形成有因果关系。

2.5 HRT与胆囊炎

HRT与胆囊炎相关性的最详细报告来自护士健康研究[6],与从来未使用HRT者相比,短期现用者经年龄校正后患胆囊炎的相对危险度是1.8,用药5年后这一危险增加,用药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

2.6 其他,如体液潴留,体重增加等。

3 HRT的利弊分析

综上所述,用哲学“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看待问题,HRT这种治疗方法就如许多其他事物一样,是矛盾的综合体,有正反两方面作用,在预防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做为临床医生,我们要系统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既不能忽视其副作用盲目提倡和推广应用,也不能因为害怕其副作用而一味地拒绝它。另外,在HRT与心血管系统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任何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早期的研究表明,HRT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是其应用的指针,可是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的研究对其提出质疑,甚至提出了完全与其相悖的结论,即HRT可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性,那么它

医学与哲学2006年1月第27卷第1期总第301期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观的上游与下游

杨菊贤① 舒 良①

摘要:促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多重危险因素属于关系链的上游,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属于中游,而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属于疾病的下游,干预下游是一种高成本高风险的模式,如将干预重点转移到上游则风险不大,成本低廉,有充分的选择余地。

关键词: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心肌梗死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06)01-0048-03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rascular Disease or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YA NG Ju-xian, SH U Liang.The Ninth Ho spital A ffiliated to M edical College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200011,China

A bstract:Multiplicite risk factors which promot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or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re upstream of the relation chain;dia-betes and metabolism syndrome are the middle one and angina,myocardial infarction,cerebral apoplexy are downstream.It will be a mode that includes high cost and risk to interfere in downstream.Yet it will be a lower one that has s ufficient choices to turn intervention unode into upstream.

Key Words:risk factor;metabolism syndrome;diabetes;myocardial infarction

目前我国社区居民第一位的死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引起死亡的人数已占总死亡构成比的45%左右[1],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有260万,平均每小时死亡约300人;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趋势升高更快,自1958年以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已上升了4倍,尤其是脑卒中的发生率远高于欧美国家;Poul-ter[2]指出WH O在1999年公布,尽管采取了多种预防措施,冠心病的负担处于第6位,脑卒中处于第7位,但

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上海 200011预计到2020年将分别上升到第1和第4位。我国每年由于心脑血管疾病所花费的医疗费用及劳动力损失逾2000亿元,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预计到2020年,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总死亡负担还将增加一倍,因此必须寻找出经济而确有实效的防治方法,

1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加拿大的Yusuf教授[3]指出,心肌梗死的发病可以通过9个全球性危险因素进行预测:血脂异常,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吸烟,酗酒,紧张,缺少运动,以及每

就变成了HRT的副作用之一。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任何科学都是一个发展的、渐进的、逐步深入的过程,尤其是医学科学,对人体奥秘的探讨是一个无止境的艰辛的历程,需要广大医学工作者在实践当中不断地发展和更新认识。就目前国际上的研究表明,HR T对绝经后的妇女还是利大于弊的,怎样做到抓住主要矛盾,扬其利,避其害,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根据具体矛盾具体分析的原理,临床医生应该通过严格的个体化原则,根据每个妇女绝经后的具体情况分析,是否真能有效地改善症状,是否值得冒癌症的风险来决定其用药剂量,给药途径以及用药时间的长短等,并定期随访,尽可能预防并早发现,早治疗其带来的副作用,使HRT成为正规的,科学的,艺术的治疗方案,更好地改善和提高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

小结:HRT是目前具有争议的一项治疗措施,它可以有效地改善绝经后妇女因为雌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同时又可能带来很多副作用。虽然它的临床应用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它,可以借鉴国外的研究结果以及临床应用情况,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妇女如何使用HRT一定会有一套规范而有效的方法。

(*导师)

参考文献:

[1] MOSCA L,COLLINS P,HERRIN GTON D M,et al.Hormone replace ment

therapy and cardiovascul ar disease:a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 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 sociation[J].Circ ulation,2001,104:499-503 [2] JACQUE E,GAR NET L,MARCIA L,et al.Ris ks and benefits of estrogen

plus proges tin in healthy pos tmenopausal women[J].J AMA,2002,288(3): 1.

[3] BUR GER H,TEED E H.The AHA duideline on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

py and cardiovasc ular disease[J].Maturitas,2001,40:1-3.

[4] SHLIPA K M G,SIMON J A,Vittinghoff E,et al.Estrogen and progestin

lipoprotein(a),and the risk of recurrentcoronary heart disease events after menopaus e[J].J AM A,2002,283(10):1845-1852.

[5] SUBBIA H M T.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 and cardioprotection:mecha-

nisms and controvers ies[J].Braz J M ed Res,2002,35(2):271-26. [6] 高 伟,侯允天,译.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J].美国医学会杂志中文

版,2004,23(2):86-93.

作者简介:章婷婷(1981-),2004级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二医院妇产科研究生。

收稿日期:2005-12-13(责任编辑:王德顺)

医学与哲学2006年1月第27卷第1期总第301期

雌激素的生理功能

“三基三严”培训系列 培训内容:雌激素的生理功能 主讲人: 培训时间: 培训地点:妇科学习室 参加人员: 培训内容如下: 雌激素(estrogen)又称雌性激素、女性激素,是一类主要的女性荷尔蒙。它会促进女性附性器官成熟及第二性征出现,并维持正常性欲及生殖功能的激素。分为两大类(均为类固醇激素),即雌性激素(又称动情激素)和孕激素。雌激素主要由卵巢的卵泡细胞等分泌(睾丸、胎盘和肾上腺,也可分泌雌激素),主要为雌二醇。在肝脏中灭活,转化为雌三醇和雌酮,并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由尿排出。而妊娠期间,胎盘可分泌大量雌三醇。 雌激素是雌性脊椎动物的性激素,由卵巢分泌的发情激素具有促进第二性征出现的作用。哺乳动物还可使排卵后的滤胞变为黄体,并能分泌被称为第二雌激素的黄体激素,具有控制妊娠、哺乳的功能。 雌激素包括雌酮、雌二醇等,主要由卵巢和胎盘产生,少量由肝,肾上腺皮质,乳房分泌,怀孕时,胎盘也可大量分泌,男性的睾丸也会分泌少量的雌激素。 女性儿童进入青春期后,卵巢开始分泌雌激素,以促进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本身的发育,同时子宫内膜增生而产生月经。雌激素可以使皮肤保持水分,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使皮肤柔嫩、细致,还会使乳腺增生,产生乳房、乳晕,并将脂肪选择性的集中在乳房、腹部、大腿、臀部,以此让女性的身材优美且有曲线,产生并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 天然雌激素:为雌二醇(E2)、雌酮(E)及雌三醇(E3),由卵巢、胎盘及肾上腺皮质分泌。临床上多用雌二醇(E2),其作用强,吸收快,但效果短暂,脂化后可延长作用时间,雌三醇活性很弱。 合成雌激素有半合成及完全合成两种。 1、半合成雌激素由甾体雌激素衍生而来,常用作口服避孕药,如炔雌醇,其效力为已烯雌酚的20倍,另有炔雌甲醚和炔雌醇一环戊醚(又名炔雌醚)两种。

更年期激素替代疗法的利弊

更年期激素替代疗法的利弊 女性一般于40 岁以后开始出现卵巢功能减退, 引起雌激素不足, 最终导致绝经前后一 系列躯体和精神心理症状。由于寿命延长, 女性一生中有1 /3 的时间是在绝经后期度过的, 为了提高老年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激素替代疗法(HRT) 已越来越成为不可缺少的 保健和治疗手段。自20 世纪60 年代至今, 关于更年期HRT 的基础、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发展很快, 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了较大的变化, 对其安全性为关注, 特别是HRT 后引起恶性 肿瘤的风险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那么到底应用激素替代是利大还是弊大? 结合研究的进展与人们观念的改变,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1 对绝经问题及HRT 的认识 早期人们对HRT 适应症的认识是无选择性的, 认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随着经验技术 的提高, 认识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知道了以前并未注意的HRT 的禁忌症和慎用症。通过实践发现, 合理的HRT 能明显缓解和改善更年期综合征,并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病和骨质疏松症等, 因此病例的选择和适应症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2 HRT 的益处 2.1 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HRT 能很好地缓解短期或长期的更年期综合征, 如血管舒缩症状, 阴道及其他泌尿生 殖器官症状和心理或情绪变化。有报道, 50%以上绝经后妇女有潮热、盗汗及失眠等症状, 用药8 周的有效率为90%~95%[2]。 2.2 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 绝经后妇女每年丢失2%~3%的皮质骨和5%~8%的髓质骨, 结局即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 PMOP) , PMOP 最常引起髋骨骨折。妇女一生中髋骨骨折的危险性大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危险性总和, 因此PMOP 成为HRT 的主要治疗目的之一。雌激素和骨细胞相互作用, 调节着控制骨质再形成的细胞因子网络。HRT 可防止骨质过快丢失, 从而稳定了骨密度, 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采用HRT 6 年以上者, 髋骨或腕骨骨折危险可减少50%, 椎骨畸形发生率减少90%, 一旦HRT 停止, 骨质丢失又会加速[3]。 2.3 预防冠心病 绝经后因雌激素缺乏, 血脂代谢失调, 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 使得绝经后妇女冠心病(CHD) 发生率明显增高。HRT补充生理需要的雌激素, 从而维持正常的血脂代谢, 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2.4 预防阿尔兹默病 阿尔兹默病(AD) 是最常见的一种老年性痴呆, 女性多患。人脑内具有记忆功能的海马状突起中含有雌激素及其受体, AD 患者中血清硫酸雌酮( 绝经后妇女体内主要的雌激素) 水平较同龄妇女低。目前神经学研究、动物行为研究和人群调查研究均提示雌激素可能对改善AD 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情绪有益。有人用计算机测试认知速度和认知的准确性, 用正离子发射断层测脑糖代谢, 也发现雌激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认知与记忆功能, 有抗衰老的功 效[6]。一些研究证明HRT与AD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认为雌激素使用时间越长、剂量越大、效果越好。但这必然增加副作用, 限制其使用, 影响治疗效果, 矛盾由此产生。 3 HRT 的弊端 目前研究显示, HRT 对绝经后妇女血压与血糖无不良影响, 但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用HRT 尚需谨慎监测。长期应用HRT 是否致癌, 这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目前认为,HRT 不增加生殖道鳞癌的危险, 可能不增加卵巢癌、宫颈、阴道癌的发生。但总的来看, 研究结果中HRT 所引起的癌症风险是增加的多、降低的少。 3.1 冠心病

雌激素的作用机制概述

雌激素的作用机制概述 摘要】经典的雌激素(E2)作用机制是通过雌激素受体ER结合到靶基因启动子区 的雌激素反应元件上来发挥配体依赖的转录调节作用。但许多实验已证明E2也 可以通过特异的膜受体(mER)信号通路发挥调控作用,激活膜受体后能激活许多 蛋白激酶最终影响下游转录因子的活性。另外,膜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也可以通 过磷酸化核受体(nER)和其辅因子来调节经典的雌激素受体的核效应。 【关键词】雌激素雌激素核受体雌激素膜受体基因调控 【中图分类号】R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9-0341-02 1 引言 雌激素是生物体内许多生物学过程如生长、发育和复制的关键调节剂,在男 性和女性体内都包括许多雌激素的靶器官如生殖道、乳房组织、骨骼、心血管和 中枢神经系统。雌激素的生物学作用主要是通过雌激素受体ERα和雌激素受体 ERβ来调节的,它们分别由不同的基因编码,属于配体诱导的转录因子,是核受 体家族成员之一。ERα和ERβ的组织分布和结合配体的特征明显不同,主要是由 于雌激素的组织选择性作用。配体结合引起受体构象改变从而促进受体形成二聚 体并结合到靶基因启动子区的雌激素效应元件(ERE)上来发挥受体的核转录活性。雌激素受体也可以不需要结合DNA来调节基因的表达,可与其他启动子结合蛋白相互作用或阻止其他转录因子招募到启动子上[1-3]。 雌激素还可以与膜受体结合诱导快速的细胞内反应,现已证明了雌激素可调 节许多细胞内磷酸化级联途径来发挥非核效应,这些效应包括激活腺甘酸环化酶(AC),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或增加胞内钙离子浓度等。快速的 信号级联通路最终能影响下游许多转录因子的磷酸化状态。此外,雌激素激活的 信号途径也能影响核受体依赖的转录活性[4,5]。近年来,已有许多实验证明了核 受体非核效应的分子机制,但仍需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如发挥具体非核效应的 受体的性质,在调节细胞信号途径过程中整合激素作用的分子机制及甾体类激素 快速非核效应的生理学作用等。 2 雌激素的核效应 雌激素的核效应是通过核受体家族成员的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介导的,经 典的ERs效应是作为核受体发挥其核效应:ER结合E2后使ER从抑制性复合体中 释放并形成同源二聚体转入到核中,通过结合到雌激素反应元件(ERE)上并招 募多种辅因子来调节其他转录因子的表达。 胞内信号途径也能调节nER的作用。不同的激酶像PKA、MAPK及A-CDK2可 以磷酸化ERαN端的一些残基如104位、106为的丝氨酸残基,丝氨酸残基磷酸 化后可调节许多受体功能,如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下调nER的表达、nER的核 定位、nER的二聚化作用及转录活性等。除了直接作用于nER,这些信号途径还 可通过调节辅因子对nER发挥调节作用[6]。 3 膜受体介导的雌激素效应 雌激素(E2)除了发挥核效应外还可引起膜介导的快速反应。E2处理细胞能 快速引起许多蛋白激酶的激活并调节通过细胞膜的离子流。由于这些瞬时反应并 不会受到蛋白合成抑制剂的抑制,因此可确定mER的参与,并且,使用膜不通透 性雌激素如E2结合牛血清白蛋白(E2-BSA)能模拟E2膜信号转导途径引起的快 速反应。

雌激素替代新纪元——经皮补充雌二醇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雌激素替代经皮补充雌二醇是唯一正确的选择1.雌二醇是人体真正需要的雌激素,雌酮和雌三醇是其代谢产物,不能当成雌激素,特别是雌酮代谢垃圾,具 毒性,被科学家命名为“雌毒”,应尽量减少其在体内堆积。 2.所有口服雌激素无论是天然还是合成的药物,经过肝脏首过效应后都大大增加雌酮浓度,数倍(5倍) 于雌二醇浓度。应放弃口服补充雌激素的研究和产品。 即使是口服天然雌二醇,因为首过效应,血中雌二醇增高有限,仍然长期处于内分泌失衡状况,是治标不治本的(长期应用戊酸雌二醇对妇女围绝经综合征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第25卷,P692-696 )。 无论口服何种雌激素,因为首过效应,增加的都是“坏”雌激素——雌酮为主 All oral estradiol- and estrone-based estrogens result in higher estrone levels than estradiol levels, because estradiol is metabolized by the intestinal mucosa during the first pass to estrone. 3.雌酮药物的出现是人们退而求其次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历史错误,决不能作为雌激素的代名词;机体缺乏的和 应该补充是雌二醇,绝不是雌酮。 4.美国生殖内分泌专家舒瓦兹贝恩大夫:当妊娠雌酮第一次在市场上出现时,它仅仅用于短期内治疗潮热, 但是后来它的用途被扩大了(我想补充一点,这是在没有任何研究结果的情况下),它们应用于荷尔蒙替代疗法中,长期治疗各种更年期症状。我认为在更年期后,任何一种荷尔蒙替代疗法都应该使人免于患心脏病,但妊娠雌酮就没有这样的作用。大多数内分泌医生用缓解症状的方法来治疗更年期。他们认为只要妇女不再出现潮热现象,就是使用了正确的治疗方法。但事实并非如此。(《性感岁月》)。 5.从1970年7月至1974年12月,某医疗中心诊断了94例子宫内膜腺癌。另选年龄相近和正常子宫的妇 女188例(2倍于子宫内膜腺癌患者)作对照组。据报道,94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中,有57%的患者应用了结合性雌激素(主要是硫酸钠雌酮),而对照组中仅有15%。应用雌激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子宫内膜腺癌发生率为7.6倍,比率从应用雌激素1~4.9年的5.6倍上升到应用雌激素7年以上为13.9倍。 6.不能因为感情因素而无视循证医学: (1)国际大规模临床验证HERS(美国20个中心2763例绝经期妇女参加),2000年将作为HERS-II

雌激素

雌激素 【生物合成和特性】 雌激素为甾体激素,其前体物质为19-碳-雄激素。而胎盘缺乏17-羟化酶和17-20-链激酶活性,因此不能将21-碳分子(孕酮和孕烯醇酮)转化为19-碳类固醇(雄烯二酮和脱氢表雄酮〉。雌激素主要有雌酮、雌二醇、雌三醇和雌四醇〈150a-羟基雌三醇〉。妊娠期间雌激素明显增加,主要来源于胎儿-胎盘单位。妊娠早期主要利用母体的雄激素合成雌激素,约在妊娠20周后则主要利用胎儿肾上腺产生的雄激素合成雌激素,约90%的雌激素由母体尿中排出。胎盘合成雌激素的主要前体物质是硫酸脱氢表雄酮而该物质90%来源于母体,10%来源于胎儿。硫酸脱氢表雄酮去硫酸化由雄烯二酮和睾酮转化为雌酮、雌二醇。而孕妇尿中雌激素90%是雌三醇。雌三醇的合成需要两个重要步骤:一是形成芳香化A环,二是形成16a羟。胎盘是具有最大的芳香化活力的器官,而羟化反应则只能在胎儿和母体中进行。 雌激素以游离形式由胎盘进入母血。首先在母体的肝脏,也可在肠、肾脏与葡萄糖醛酸化物、硫酸盐或硫酸葡萄糖醛酸化物结合。例如母血中雌三醇由游离的雌三醇(约10%和葡萄糖醛酸化雌三醇、硫酸化雌三醇和硫酸葡萄糖醛酸化雌三醇组成。 结合雌激素由孕妇尿中排出,其中雌三醇是雌酮、雌二醇的10倍多,占孕妇尿中雌激素的90%。雌三醇的主要前体物质来自胎儿的16-a-OH硫酸脱氢表雄酮,而该物质由胎儿的肝脏和肾上腺的硫酸脱氢表雄酮转化而来。因此母血和尿中雌三醇量可以反映胎儿胎盘功能。当胎儿生命危急时,孕妇尿雌三醇下降,而雌二醇不一定有同样变化,因此测定雌三醇可观察胎儿健康状况。 【生理作用】 有关雌激素的生理作用尚不十分确定。 1、对子宫肌层的影响 目前认为雌激素是促进妊娠子宫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雌素使子宫肌纤维的收缩单位和能量物质增加。雌激素还可明显增加子宫蛋白质的合成,使子宫容积增加500 ~ 1000倍,重量增加20倍。此外,通过增加细胞内Ca2+浓度使膜电位和肌细胞的神经适应性增加。给予大剂量的雌激素可以提高子宫的收缩性,增加子宫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2、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雌激素可促进子宫内膜的增生和修复。在雌激素的本用下,间质细胞能产生一种与蛋白质结合的碳水化合物,即酸性粘多糖,该物质对增生期子宫内膜起支持作用。 3、对宫颈的影响 雌激素可使宫颈口松弛,宫颈粘液分泌物增多,稀薄而易拉成丝状,有利于精子穿过。

雌激素和孕激素类药物简介

雌激素及雌激素类药物简介 雌激素(estrogen)又称雌性激素、女性激素,是一类主要的女性荷尔蒙。它会促进女性附性器官成熟及第二性征出现,并维持正常性欲及生殖功能的激素。分为两大类(均为类固醇激素),即雌性激素(又称动情激素)和孕激素。雌激素主要由卵巢的卵泡细胞等分泌(睾丸、胎盘和肾上腺,也可分泌雌激素),主要为雌二醇。在肝脏中灭活,转化为雌三醇和雌酮,并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由尿排出。而妊娠期间,胎盘可分泌大量雌三醇。 雌激素是雌性脊椎动物的性激素,由卵巢分泌的发情激素具有促进第二性征出现的作用。哺乳动物还可使排卵后的滤胞变为黄体,并能分泌被称为第二雌激素的黄体激素,具有控制妊娠、哺乳的功能。 一、概念 雌激素是一类主要的女性荷尔蒙,包括雌酮、雌二醇等,主要由卵巢和胎盘产生,少量由肝,肾上腺皮质,乳房分泌,怀孕时,胎盘也可大量分泌,男性的睾丸也会分泌少量的雌激素。 女性儿童进入青春期后,卵巢开始分泌雌激素,以促进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本身的发育,同时子宫内膜增生而产生月经。雌激素可以使皮肤保持水分,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使皮肤柔嫩、细致,还会使乳腺增生,产生乳房、乳晕,并将脂肪选择性的集中在乳房、腹部、大腿、臀部,以此让女性的身材优美且有曲线,产生并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 二、分类 动物雌激素:动物体内提取的雌激素,人类的雌激素就属于动物雌激素。雌激素主要有雌二醇、雌三醇、雌酚等,是由卵巢分泌的雌激素。 植物雌激素:通过胃肠道复杂的多糖代谢转化成有雌激素活性的化合物。植物雌激素(phyto-oestrogens­)主要有3类:异黄酮类(isoflavones)、木酚素类(lig-nans)和黄豆素类(coumestans),均含在植物及其种籽里。 (一)天然雌激素:为雌二醇(E2)、雌酮(E)及雌三醇(E3),由卵巢、胎盘及肾上腺皮质分泌。临床上多用雌二醇(E2),其作用强,吸收快,但效果短暂,脂化后可延长作用时间,雌三醇活性很弱。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内分泌干扰物质是指可通过干扰生物或人为保持自身平衡和调节发育过程而在体内产生的天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结合、反应和代谢等,从而对生物或人体的生殖、神经和免疫系统等的功能产生影响的外源性化学物质。 —— US EPA的定义内分泌调节物:引起完好无损生物体或其后代中内分泌功能变化不利影响的外源物质,它们主要是通过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又可以称之为环境激素。——欧盟定义 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是人类机体的三大信息传递系统,在调节机体各种功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中起重要作用。激素是内分泌腺天然产物,在血中以低浓度传递,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发挥对机体功能的调节作用。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而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影响人和动物体内正常的激素功能,这些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通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disruptors,EDs)。按照美国环保局“内分泌干扰物筛选与测试委员会”的定义,内分泌干扰物是指一种能改变机体内分泌功能并对机体、后代或(亚)群引起有害效应的外源性物质。“改变”是指影响神经、免疫和生殖发育系统等正常调控功能;“有害”是指模拟、阻断或激活、抑制内分泌效应,干扰合成、转运及排除等生物过程。“环境激素”、“环境类激素”、“环境抗激素”等是指能与内源性激素受体结合而引起模拟、拮抗体内天然激素并干扰内分泌功能的环境化学物,是EDs中的一大类[1]。 所谓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系指一种外源性物质,该物质会导致未受损伤的有机体发生逆向健康影响,或使有机体后代的内分泌功能发生改变。潜在的内分泌干扰物则是一种可能导致未受损伤的有机体内分泌紊乱的物质。 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内分泌干扰物筛选测试咨询委员会将这些能够通过干扰激素功能,引起人群可逆性或不可逆性生物学效应的环境化合物成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指可通过干扰生物或人体内保持自身平衡和调节发育过程天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结合、反应和代谢等,从而对生物或人体的生殖、神经和免疫系统等的功能产生影响的外源性化学物质。它们主要是通过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排放到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

雌激素治疗骨质疏松

激素替代疗法的若干问题 ?专家笔谈? 赵大正 作者单位:310013浙江医院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P )中绝大多数是Ⅰ型OP ,即绝经后骨质疏松(POP )。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是其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存在于第二性征器官中,亦存在于全身很多部位如心肌、冠状动脉、颈动脉以及骨骼、皮肤、泌尿道、肝脏等。绝经后雌激素水平处在低水平,因而发生一系列变化:(1)骨骼中Ca ,P 向血液中转移,骨骼脱钙,骨基质合成减少,骨矿量降低;(2)雌激素有拮抗甲状旁腺素作用。甲状旁腺素(PT H )具有促进骨质吸收,骨盐溶解及抑制成骨细胞作用;(3)雌激素能加强降钙素(CT )的分泌,雌激素水平降低后,CT 分泌减少,破骨细胞活化增加,骨质消溶,导致OP;(4)雌激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相拮抗,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增加,导致骨吸收;(5)雌激素缺乏后成骨细胞合成减少,影响成骨中心。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不断发展,细胞因子在绝经后OP 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细胞因子(c y tokine )是机体炎症和免疫应答过程中由免疫细胞产生具有免疫调节与效应功能的小分子多肽或蛋白质,分子量为4000~60000,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目前已证明与骨代谢有关的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I (interleukin -1,I L -1)、I L -6、I L -11、肿瘤坏死因子(tum ornecrosis factor ,T NF )、集落刺激因子(colon y stimulatin g factor ,CSF )、转化生 长因子(transform in g g row th factor ,TGF )、胰岛素生长因子 (insulin like g row th factor ,IG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 latelet —derived g row th factor ,PDGF )等。通过自分泌和旁分 泌作用,影响成骨细胞的分化、增生、成熟和活化,从而影响骨质重建。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影响细胞因子的分泌,另一方面雌激素和细胞因子通过刺激骨骼中的靶细胞调节骨吸收和形成间的平衡。雌激素水平下降后,破骨细胞基因表达增加,成骨细胞基因表达不足,最终导致骨形成和吸收的不平衡而引起OP 。过去的十多年来,大量研究没有证明激素替代疗法(HRT )(即雌激素加孕激素联合治疗)对乳房癌的发病有影响,因此临床医师一直用HRT 防治Ⅰ型OP ,而且认为这种疗法能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及病死率,且由于脑内具有记忆功能的海马状突起中有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因此使用雌激素可降低早老性痴呆(AD ) 54%的发病率。2002年3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华骨科学 会第六届委员会上,第一次将OP 成立了专业学组。2002年 4月在成都举办了OP 专题研讨会。在全国成立了骨质疏松 学会,出版了“中华骨质疏松杂志”。也就是在这一年“WHI ”的临床研究结果给临床医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和混乱,对 HRT 感到恐慌和担心,很多医生认为HRT 已经过时了。所 谓WHI 是美国政府资助的一项大规模的研究,目的是确定 HRT 是否对妇女心血管有保护作用。该研究设立了两组,一 组是已切除子宫的妇女,单服雌激素,另一组是未切除子宫的妇女,服用雌、孕激素(即正规HRT )。原计划持续8年,但 2002年3月研究者提前3年终止了第二组的实验。因为该 研究结果提示:每1万例应用HRT 的妇女,1年乳腺癌的发病人数增加了8例,冠状动脉疾病多7例,卒中多8例,下肢静脉栓塞或肺栓塞多18例,但结肠直肠癌减少6例,髋部骨折减少5例。追溯HRT 的历史已达半世纪以上,但起初是仅用雌激素,只能称为ERT (Estro g en RT ),但由于单纯使用雌激素明显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然后合并孕激素使用即HRT,避免了子宫内膜癌的危险,但是由于WHI 的报道,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评价这一方法的利弊。2002年11月中华骨科学会骨质疏松学组在深圳召开了会议,提出使用HRT 时应权衡利弊,慎重选用。近年来很多学者致力于对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 )或称为雌激素受体调节因子(SEMRS )的研究,1996年发现了两种雌激素受体,即 ERa 和ER β,以及转录激活机能1及2(T AF -1,T AF -2),雌激素通过T AF -2的激活起协同作用,而SERM 只能激活 T AF -1,不能激活T AF -2,使雌激素只能作用于骨骼而不 能作用于乳腺。第一代的SERM:他莫昔芬(tam ox ifen )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第二代药物雷洛昔芬(ralox ifen )则克服了这一缺点。在M ORE 的研究中用雷洛昔芬3年后椎体骨折发病率下降40%,但对髋部骨折效果不明显。SERM 治疗后骨密度仅少量增加。不及雌激素和双磷酸盐。也有报道,雷洛昔芬可以增加血栓栓塞性疾病、糖尿病、卵巢肿瘤的发病率。2003年美国F DA 批准了利维爱(Liv ial or T ibolone )用于更年期综合症和OP 的预防。利维爱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甾体,其有效成分是7-甲基异炔诺酮,利维爱具有组织特异性。口服后能产生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的特点,其3个代谢产物为3a -OH ,3β-OH 代谢物和△4异构体。羟基代谢产物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而△4异构体则与孕激素和雄激素受体结合。雌激素的形成有两个途径:(1)硫酸酯酶通道,将雌酮硫酸酯转化为雌酮;(2)芳香化酶通道,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利维爱在骨骼、阴道、大脑及心血管系统激活类固醇激素受体,表现为雌激素样的作用。在乳腺通过抑制硫酸酯酶活性,从而抑制了乳腺细胞链的活性,并抑制雌酮向雌二醇的转换,同时促进细胞的凋亡,抑制乳腺细胞增殖。目前乳腺X 线摄影是诊断乳癌的最好方法,国外大量研究证明,接受雌激素+孕激素治疗 6个月后50%的病人乳房密度增加而利维爱组仅有1名患 者乳房密度增加,加拿大N orm an 教授研究指出:影象学显示乳腺密度增加60%~70%以上,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达乳腺密度正常妇女的4~6倍,提示乳腺密度增加是乳癌的一个强烈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国外正在进行为期5年的

雌激素对女性的四大作用

巢之安牌知本天韵胶囊本产品不能替代药物使用 雌激素对女性的四大作用 雌激素对女性到底有哪些作用呢,很多女性都很关心这个问题,雌激素对女性来说至关重要,雌激素高低都会影响女性健康,那么雌激素对女性有哪些作用呢,下面由巢之安养巢顾问团队为大家详细介绍。 作用一、皮肤 雌激素是天然的化妆品,我们常说,女人一谈恋爱,皮肤就变好,其实不只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也与谈恋爱期间雌激素的增加有关。 作用二、骨骼 雌激素就是“骨骼保安”,像所有组织一样,骨骼也在不断进行骨形成和骨丢失代谢。当骨形成大于骨丢失时,骨骼得以积累和生长,相反,就会导致骨质疏松,雌激素的主要功能是抑制骨丢失并促进肠内钙的吸收。年轻时把更多钙质存进“骨银行”。到老了就算流失了,剩下的骨量也能保持在健康范围内。 作用三、心脏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女性头号杀手,雌激素可以改变血脂成分,提高“好胆固醇”水平,降低“坏胆固醇”水平。在50岁以前,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比

巢之安牌知本天韵胶囊本产品不能替代药物使用男性低很多,但绝经以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就迅速上升,这与雌激素的缺乏是密切相关的。 作用四、身材 腰腹长肉可能是雌激素缺乏惹的祸,丰乳细腰是每个女性向往的身材,而体型的调节都是雌激素在起作用,雌激素是个很好的“指挥官”,她会使脂肪分布在该分部的地方,比如胸部和臀部,绝对不会分布在腹部。而一旦雌激素失调,脂肪就会趁机往腰腹跑,使人渐渐成为梨型身材。 雌激素是女性美丽健康的润滑剂,卵巢好比发动机,这两样任何一样出现问题都会引起不良反应。巢之安直奔天韵胶囊是保养卵巢平衡内分泌的营养性蓝帽子产品,巢之安的成分是:大豆提取物(大豆异黄酮)、低聚异麦芽糖、碳酸钙、覆盆子、血红素铁、维生素C等植物提取。 大豆提取物(大豆异黄酮)起到美容养颜,调节经期,预防心血管问题的发生,预防更年期综合症,预防妇科癌症的作用,低聚异麦芽糖起到维护肠道健康,调理便秘,腹泻和胃肠障碍等等,碳酸钙起到补钙作用,覆盆子起到固肾助孕的

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利与弊_章婷婷

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利与弊 章婷婷① 刚 君① 方小玲* 摘要: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绝经后雌激素替代疗法(HRT)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妇女选择在进入围绝经期后开始接受HRT,以改善因内源性雌激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种种不适,确实提高了生活质量。但是,这种方法有增加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其他疾病发病率的潜在危险,于是我们在临床应用时应该用辨证的眼光去看待它,试图抓住其主要矛盾,尽可能扬其利,避其害,以达到安全而有效地提高广大中老年妇女生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绝经期;雌激素替代疗法;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R4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06)01-0046-03 A 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Hormone Replacement Treatment ZH ANG Ting-ting,G ANG Jun.The Seco nd Xiangya Ho spital, Changs ha410011,China A bstract:With the increasement of women's social standand and people's requirement for better health and livin g quality,Hormone Re-placement Treatment(HRT)is becoming a noticeable topic day by day.More and more women are taking HRT when they enter peri-menopausal period in order to improve various indispos ition caused by inadequate endogenous estrogen secretion.It does have improved their life quality.But this treatment has the potential harzard to increase the morbility of the carcinoma of endometriu m and carcinoma of breast. Thus we should look at this issue in a dialectic way,tryin g to catch the main conflicts and take advantage of its benefits and avoid its har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iving quality of the middle-aged and elderly women in a safe and efficient way. Key Words:menopause;hormone replacement teatment;HRT;dialectics 以补充外源性雌激素为主的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reatment,HRT)是近50年来预防医学的重要进展,尽管目前对长期使用HRT仍存在争议,但随着国际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的揭晓,人们对其利弊的认识已日益深化。 1 HRT的益处 1.1 缓解并根除绝经前后出现的症状 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后,卵巢功能衰退,逐渐停止排卵,雌激素分泌减少,孕激素分泌停止,会出现一系列由于雌激素丢失引起的症状,如潮热盗汗,阴道萎缩,老年性阴道炎发生频率增加,性欲下降,性交痛,泌尿系感染机会增加,以及激动易怒,焦虑不安等精神、神经症状。HR T可有效地缓解和改善以上症状,提高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 1.2 减少或防止骨质疏松症及其相关骨折的发生 绝经期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其原因之一是雌激素不足导致骨代谢紊乱,雌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分泌降钙素,降钙素是一强有力的骨质吸收抑制物,有骨骼保护作用,因此,雌激素不足使骨质吸收增加,骨吸收率大于骨形成,表现为骨质丢失增加,骨质变为疏松。HR T已经被证实是解决绝经后骨质疏松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1.3 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度 绝经后女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以及冠心病病死率明显升高,接近甚至和同龄男性一致。绝经后雌激 ①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科 湖南长沙 410011素水平低下,脂肪代谢紊乱,使血胆固醇水平升高,各种脂蛋白增加,LDL-C升高,HDL-C下降,粥样硬化指数(LDL-C/HDL-C)升高。因此,绝经后妇女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心肌梗死、高血压和脑卒中。研究证明,雌激素可通过改善血脂或蛋白而产生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1998年以前,多数学者认为绝经后妇女使用HRT可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和病死率,并把此作为使用HRT的指征,而且主张应该尽早、长期、普遍的使用,但是,20世纪90年代末,国外科学家进行了一项大规模实验,结果显示,HRT使用组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较,虽然血脂相对改善,但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和冠心病死亡率在两组并无明显差异,美国护士健康研究中心经过3年的实验观察也得出相似的结论[1]。更令人震惊的是,2002年7月美国国立卫生院(NIH)下属心肺血液研究所发布最新实验结果[2],与安慰剂组相比,HRT组的冠心病相对风险竟增加29%,脑卒中的相对风险增加41%。专家们一致认为目前对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绝经后妇女,不应该单纯或主要为了防治心血管疾病而使用HRT[3]。因为不同种类、剂型和剂量的HRT药物,以及治疗方案、给药途径的不同会导致HRT的反应性不同。美国NIH的研究并没有对此可能的影响因素予以考虑,结论未免有些偏激,需进一步研究来证实其可靠性。近期发表的另一大型随机、双盲、安慰剂与对照的ER A(Estro-gen Replac ement and Atherosclerosis)研究报道[4]:以冠状动脉造影为终点观察HRT结论同样可改善脂质代谢。目前国外学者正在进行HR T的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如RUTH[5]将雷洛昔芬作一种新型选择性雌激素受体 医学与哲学2006年1月第27卷第1期总第301期

雌激素与孕激素生理

雌二醇的合成主要在颗粒中合成,孕酮主要由黄体产生。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维持女性第二特征,对代谢也有影响。 1.促进和保持第二性征 维持性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子宫内膜和肌层的代谢,使内膜增生加厚,阴道上皮增生,表层细胞发生角化, 增强子宫活动,提高子宫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2.小剂量雌激素,有促进性腺激素释放,促进乳腺导管和腺泡生长发育的作用; 大剂量雌激素则有抑制促性腺激素作用、抑制催乳素作用、抑制排卵以及对抗雄激素的作用。 3.代谢促进水钠潴留、骨钙沉积、弱的同化代谢、提高血清TG和HDL和降低LDL水平、降低糖耐量等作用。 4.增加血凝度在应用较高含量的雌激素避孕药丸时有增加血栓发生的可能性,低含量雌激素避孕丸则不会发生。 雌激素用途 1.补充女性激素分泌不足 卵巢发育不全或功能低下,人工月经周期。 功能性子宫出血(雌激素分泌不足者) 2.绝经期综合征面颊红热、出汗、恶心、失眠、肥胖和情绪不安等。 适量补充雌激素,可反馈抑制GnRH、FSH和LH分泌,减轻症状。 3.避孕大剂量雌激素可抑制FSH分泌。 4.乳腺癌大剂量雌激素能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使内源性雌酮减少,用于绝经后5年以上晚期乳腺癌患者。 5.前列腺癌大剂量雌激素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拮抗雄激素的作用。 6.预防心血管疾病通过对脂蛋白代谢的影响和直接对血管的作用。绝经期后应用雌激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可减少35%~50%。也有报告认为可增加血栓发生率。 7.其他 老年性骨质疏松、痤疮(粉刺):增加骨骼钙沉积 可与雄激素合用白细胞降低症(放射线)升高白细胞 延缓阿尔茨海默病对老年人有学习记忆增强作用 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主要做用于子宫内膜和子宫平滑肌,以适应受精卵的着床和妊娠,孕酮能抑制新颗粒的发育。1.生殖系统主要为助孕、安胎作用。 月经周期的后期,在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增生的基础上,孕激素则进一步使子宫内膜腺体生长与分支,内膜充血、增厚,由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为受精卵着床和胚胎发育做好准备,有利于着床后胚泡继续发育。 经期,可使子宫内膜全部脱落,避免因脱落不全造成的出血。 妊娠期,能降低子宫肌对垂体后叶缩宫素的敏感性,抑制子宫活动,使胎儿安全生长。2.乳腺促进腺泡生长,为哺乳做准备。 3.神经内分泌

治疗更年期综合症首选雌激素替代疗法

治疗更年期综合症首选雌激素替代疗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雌激素减少是导致更年期妇女一系列症状与疾病的基础,目前主要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有关雌激素替代疗法早在上世纪50年代国外已作大量研究与临床应用。目前在欧美约有20%~30%的50岁以上妇女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并取得引人瞩目的效果,但在国内妇女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的比例较低。不少医生与绝经后妇女对雌激素的补充还有疑虑,主要是担心长期使用雌激素治疗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或乳腺癌的发生率。近年来国内外许多资料表明,采用孕激素与雌激素合并应用的方法以对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增殖作用,已使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与不用雌激素时相似。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如何以价低最小服用方便,一直被广大女性最为关注。国外研制的妇复春,虽疗效佳,安全性好,却因天天服药而被许多女性拒绝。我们应用雌激素、孕激素临床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于更年期妇女,特别是症状严重的患者,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replacementtherapy,HRT)依靠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对于女性,雌激素的巨大作用是任何激素都不能替代的。本文就HRT的应用进行阐述。

1HRT的患者选择 虽然雌激素对于更年期的治疗是特效药物,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均适合使作雌激素,以下患者是不适宜使用雌激素进行治疗的:(1)既往有栓塞病史如脑栓塞、心肌梗塞、肺栓塞等;(2)急、慢性脏器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会延迟雌激素的代谢,导致雌激素蓄积使危险性增加;雌激素会增加醛固酮的分泌,加重心肾功能不全时的水钠潴留;(3)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乳腺癌、乳腺纤维囊肿、卵巢癌等雌激素依赖性肿瘤;(4)家族性高脂血症或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胆囊炎患者。 2HRT患者的心理指导 对处于更年期并接受HRT治疗的患者,除了使患者了解有关更年期的常识、消除其紧张情绪之外,还需要对其进行有关HRT知识的指导,使之对HRT的优缺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消除其对使用雌激素治疗可能存在的危险性、特别是对雌激素致癌的担忧。使患者能够配合医生,进行积极治疗及进行自身监护,及早发现预防药物的副作用,将雌激素的有害影响降到最低。 3HRT使用的药物 3.1雌激素目前对更年期治疗多选用天然雌激素,因为其对肝脏代谢影响小,且具有抗氧化作用,天然雌激素包括雌二醇、雌三醇、孕马雌酮(倍美力)及戊酸雌二醇(补佳乐)等。我国合成的尼尔雌醇维尼安使一种雌三醇的长效制剂。倍美力每天0.625mg或补佳乐每天1mg 是HRT的生理补充量。而维尼安每半月服用2mg左右但单独使用雌激

雌激素受体及其抑制剂

摘要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探讨胃肠道肿瘤的内分泌治疗的可能性. 方法采用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其雌激素受体为阳性,在细胞培养期间,分别给予雌二醇10-7 mol/L及雌二醇加三苯氧胺1mcg/ml处理12h,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期细胞数目的相对比例和增殖指数. 结果细胞增殖指数在雌二醇组、对照组和三苯氧胺处理组分别为0.5705,0.4787和0.4830. 当用雌二醇处理后其S期细胞数目明显增加. 结果显示雌二醇可刺激该细胞的生长,而三苯氧胺可抑制这种作用. 结论雌二醇对雌激素受体阳性的胃癌细胞有增殖营养效应,这种作用可为雌激素受体抑制剂三苯氧胺所阻断,可用来控制胃癌的生长. 关键词胃肿瘤; 雌二醇; 雌激素拮抗剂 谭端军, 王慧蓉, 汪鸿志, 刘成贵.雌激素及其受体抑制剂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新消化病学杂志,1996;4(2):64-65 近年来有学者发现患同样肿瘤的患者,性别不同其预后也不同,乳腺癌等性激素靶器官肿瘤常在其发生前后或同时并发胃肠道肿瘤,并陆续有在胃肠道肿瘤中发现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的报道,因此推测机体内性激素环境也同样影响了一些消化道肿瘤的自然发展历程[1,2]。然而,究竟体内性激素对于胃肠肿瘤通过何种机制,产生何种效应?尚无统一的看法。为此本实验以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体外传代胃癌细胞系为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雌激素及其受体抑制剂对胃癌细胞增殖动力周期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雌激素对胃癌细胞的促分化作用,为临床消化道肿瘤的内分泌治疗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分组Ⅰ组:空白对照组;Ⅱ组:加入17-β-雌二醇10-7mol/L(德国MERCH公司);Ⅲ组:雌二醇10-7mol/L及三苯氧胺1mcg/L(上海十二制药厂)均为终浓度。每组各检测6个样本。 1.2 细胞培养雌二醇采用乙醇溶解(乙醇终浓度<0.1%),然后用Hanks液稀释至工作浓度。小牛血清用活性碳10g/L,葡聚糖T70 1g/L,50℃搅拌30min以清除游离雌激素。人胃低分化腺癌SGC-7901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证实细胞株雌激素受体为阳性)采用RPMI-1640培养基加1%已清除游离雌激素的小牛灭活血清,青霉素100kU/L和链霉素10mg/L,然后分别向各培养瓶中加入受试物,于37℃,含5%二氧化碳温箱培养12h后收集细胞,数目在105以上,70%冷乙醇固定24h。实验过程中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2-5]。 1.3 细胞DNA染色及FCM测定上机前经400目铜网过筛,低速离心5min,弃乙醇,每个样品加RNase A25μg,震荡混匀,37℃搁置30min,以去除RNA,然后加入碘化丙啶

女性激素之间的关系

女性激素之间的关系 黄体生成素是子宫“成熟”必要的激素, 雌激素为受孕所做的准备是----提供充足的血供 而黄体酮产生的黏液提供营养 雌激素个黄体生成素的作用就是相互对立的。每一种激素都在制约着对方的平衡,同时共存 对于女性来说脂肪不仅产生雌激素并还能储存雌激素,外源性的雌激素和其他毒素也会储存在脂肪中,让脂肪变得不便于身体健康,所以必须先排毒,解毒 癌症率增加有一部分原因是雌激素失衡所致,如:宫颈糜烂会导致宫颈癌,子宫内膜增生会导致子宫内膜癌 性腺分泌20多种性激素:其中雌激素是女性标志的性激素、雄激素是男性标志的激素 孕激素不足---月经提前雌激素不足---月经拖后 雌激素在月经形成中、给子宫营养、充盈、排卵期孕激素开始增高、使内膜增厚、盆腔冲血并反馈给大脑、这是大脑发出指令—辙退、雌、孕激素立即失去支撑掉下来---来月经 盆腔在冲血时、有炎症的地方厚,脱落不好、月经就点点滴滴 炎症{子宫内膜问题}包括子宫息肉和肌瘤 宫颈炎症的常见五种表现{体表特征} 1、宫颈糜烂 2、宫颈纳氏囊肿 3、宫颈息肉 4、宫颈肥大 5、腺管炎症

以上五种都可以致癌 一下几种情况处理 宫颈糜烂三度开花状、上了三次巢宝没效果 宫颈表面白色颗粒状、宫颈钙化 糜烂是青一块、紫一快、或者是糜烂充血是黑紫色的血 就要去医院建议做TCT癌前病变分析 1、TCT{细胞分析}检查细胞病变—切片检查{病理分析}检查病变和病变 的程度 2、HPV{病毒分析}人乳头瘤病毒、引发宫颈癌{高位:16 18 33 31 68 低危: 6 11} 3、生殖系统的调理要三个月 支原体和衣原体区别是化学结构不同,都属病原体微生物 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三个方面的感染 其中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是有药可治,病毒是无药可治 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免疫能力提高,加强运动分解,杀死,但,病毒不可以

雌激素

雌激素 雌激素是一种女性激素,由卵巢和胎盘产生。肾上腺皮质也产生少数雌激素。女性儿童进入青春期后,卵巢开始分泌雌激素,以促进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本身的发育,同时子宫内膜增生而产生月经。雌激素还能促使皮下脂肪富集,体态丰满;乳腺增生,乳头、乳晕颜色变深,并产生性欲;促使体内钠和水的潴留,骨中钙的沉积等。 雌激素 雌激素主要来源于卵泡内膜细胞和卵泡颗粒细胞。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先经LH刺激卵泡内膜分泌睾酮,再经颗粒细胞在FSH刺激下转化为雌二醇,即“双细胞双促性素作用模式”。此外肾上腺皮质、胎盘和雄性动物睾丸也有分泌。这里雌激素的定义是雌二醇,卵巢功能衰竭后,雌二醇急剧下降引起更年期综合征等雌二醇缺乏疾病。 卵泡开始发育时,只分泌少量雌激素;至月经第7日卵泡分泌雌激素量迅速增加,于排卵前形成高峰,排卵后稍减少。约在排卵后1~2日,黄体开始分泌雌激素使血循环中雌激素又逐渐上升(注:为黄体生成素的作用)。约在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形成血循环中雌激素第二高峰,此峰低于排卵前第一高峰。 不论来源如何,凡具有动情素作用的物质均称为雌激素。动情素当然更不用说,其代谢产物的一部分(例如马烯雌酮、马萘雌酮等)及其取代物(例如乙基雌二醇等)的雌烷系的C18类固醇,最初均系来自动物,不过其中也有的存在于椰子的果实和沥青等与动物毫无关系的一些地方。另外,作为雌激素的物质还有完全可以通过合成而取得的不含类固醇结构的物质,诸如1,2-二苯乙烯衍生物的乙烯雌酚和己雌酚(hexestrol)、苯雌酚(benzestrol),以及氧化雌酮类的D环而被开环的道益氏酸(doisyno-lic acid)系物质,或雌烷的D环变为六环的同型雌酮等。有关这些结构不同而作用相同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雌激素的鉴定法有Allen-Doisy试验和子宫重量法。由于试验方法和给予激素方法的差异,所得结果不一定相同。都是以0.1微克纯雌酮所引起的动作用(阴道上皮角质化)作为一国际单位(IU)。而对苯甲酸盐的制剂,则从雌二醇的苯甲酸盐0.1微克作为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