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知识点总结之行政组织与公务员(五)

行政法知识点总结之行政组织与公务员(五)
行政法知识点总结之行政组织与公务员(五)

行政法知识点总结之行政组织与公务员

(五)

导语:笔者对国家统一法律资格考试的八大部门法的重要知识点和经典例题进行了汇总,希望能够给小伙伴们提供一点帮助。由于内容太多,所以每篇文章只有一两个知识点,如有需要可以关注笔者系列文章。

公职的退出与救

1.关于公务员的辞职和辞退,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5/76/多选)

A.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的公务员,不得辞去公职

B.领导成员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引咎辞去公职

C.对患病且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公务员,不得辞退

D.被辞退的公务员,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失业保险

【考点】公务员的辞职和辞退

【解析】《公务员法》第81条规定: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辞去公职:(一)未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的;(二)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三)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的,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四)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及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去公职的情形。本题中,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的公务员且该公务必须由其本人继续处理的,才不得辞去公职。所以A项中,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的公务员,不得辞去公职,错误。

《公务员法》第82条第3款规定: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B项中,领导成员

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引咎辞去公职与法条规定的引咎辞去领导职务不符,错误。《公务员法》第84条规定: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务员,不得辞退:(一)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三)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退的情形。C项中,对患病且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公务员,不得辞退,正确。

《公务员法》第85条第2款规定: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领取辞退费或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失业保险。D项中,被辞退的公务员,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失业保险,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的答案为CD。

2.当事人不服下列行为提起的诉讼,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2011/97/任选)

A.某人保局以李某体检不合格为由取消其公务员录用资格

B.某公安局以新录用的公务员孙某试用期不合格为由取消录用

C.某人保局给予工作人员田某记过处分

D.某财政局对工作人员黄某提出的辞职申请不予批准

【考点】公务员的救济

【解析】《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行政诉讼法》第13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根据第三项规定,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即行政机关公务员不得对与其相关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提起行政诉讼。为保护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公务员法》第90、91条等规定提供了相应

的救济渠道,即复核、申诉。所以,如何理解《行政诉讼法》第13条第3项规定,至关重要。从第3项规定的内容分析,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行为,仅限于针对已成为公务员的行为,对不属于公务员的公民不适用。A项中,某人保局取消李某的只是其被录用为公务员的资格,而不是其公务员身份,故《行政诉讼法》第13条第3项规定对其不适用。而某人保局取消李某资格的行为,为行政行为,李某对此行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A项正确。同时,由于选项BCD都是对已有公务员身份的人实施的奖惩、任免决定,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所以BC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的答案为A。

公务员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公务员年度工作总结范文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2011年即将过去,回首虎年,我在北城所团结、和谐的集体氛围中感到温暖而充实。在政治思想方面,和同志们一道认真学习了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关心国家大事,政治思想坚定。并以开展创建“阳光工商”和“机关效能建设”等活动为契机,系统地学习了《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食品安全法》、《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流通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区局出台的“10+1”工作绩效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休养和业务水平。为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打下良好的思想和业务基础。 本年度本人负责财务及办照工作,在财务工作中,严格遵守财经纪律,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一支笔审批等财务制度,按照局财务室的要求,每月按时上缴各项收入,按规定报销支出,适时准确公布收支账目,并及时向所领导提供财务信息,向收费人员提供各种票据,为去所增收节支献计献策。在个体办照工作方面,由于今年食品流通许可证的办理工作下达到各所,工作量倍增,我和其他同志相互协作配合,克服了窗口人手少、工作量大的困难,在明晰办照、验照流程上下工夫,为方便经营户,本人主动考虑制作了样表及流程示意图灯箱,这样既规范了表格的填写,又改善了窗口拥挤的状况,顺利地完成了今年的验照、

换照工作,因为宣传工作到位,今年我所报刊杂志的征订工作也走在各所的前列。在今年大量工作完成正得意之时,十月份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外派我和部分同志赴广东交流学习,本人年龄偏大,倍加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虚心请教,通过对比,深感在工作态度及业务技能上都还有很大差距,中山工商局严格的考核制度,同志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同仁们因勤奋学习而具有的高操技能,都是我以后学习的榜样,激励我前进的动力。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点整理教学内容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点整理

一、基础理论 1、行政法上的行政范围 行政法上的行政是公共行政。包括国家行政和社会公行政(被授权的组织)。国家行政包括形式行政和实质行政 行政法上的行政通常指公共行政,即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对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决策与调控等活动。 2、行政法的调整对象——行政关系 ⑴、行政管理关系 行政主体在管理关系中占主导地位。这是行政关系中最主要和最基础的一种关系。 ⑵、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行政法制监督关系是监督主体在对行政主体、国家公务员和其他行政执法组织、人员进行监督时发生的各种关系 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专门的行政监察机关、国家机关系统外部的个人、组织 ⑶、行政救济关系 行政救济关系是行政相对人认为其权益受到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的侵犯,向行政救济主体申请救济,行政救济主体对其申请予以审查,作出向相对人提供或不提供救济的决定而发生的各种关系。 行政救济主体包括:行政复议机关、人民法院、信访机关 ⑷、内部行政关系 指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

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⑴、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也称依法行政原则,即依照法律实施行政活动,具体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行政主体对其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具体内容: ①、行政权的来源要合法。行政权必须基于法律的设定和授权才能存在。 ②、行政权的运用要合法。行政职权必须依据行政法律规范行使。 ☆符合实体法规范 ☆符合程序法规定 ⑵、行政合理性原则 行政合理原则亦称行政适当原则,是指行政行为在合法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合理、适当和公正。行政合理原则以控制自由裁量权和自由裁量行为的实施为目的。 具体要求: ①、行政行为的动机应符合立法目的 法律赋予行政主体以自由裁量权的目的,是使行政主体能在法律规定的原则和幅度内根据具体情况更准确地体现法律的意图。 ②、考虑相关因素,排除不相关因素 (1)相关的考虑,即行政主体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不能忽视法律规定应当考虑的因素。

国考考选调生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公文考点汇总

常识判断公文考点汇总(一)行文规则 1. 遵守行文规则的客观必要性 行文规则是国家有关部门为了确保公文迅速而准确地传递,避免行文紊乱,防止公文“旅行”,而制定的控制行文数量、行文方向和行文方式的规定。 遵守行文规则的客观必要性在于: (1)加强对文件传递过程的控制,使文件的行文方向正确、传递速度合理,保证文件能够准确、可靠、快捷、有效地到达目的地; (2)使机关之间相互行文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从而维护正常的行文秩序,防止行文紊乱;(3)精简公文,简化手续,提高机关行政管理的效率。 2. 行文规则的基本内容 (1)根据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准确行文。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是根据机关各自的组织系统归属和职权范围决定的,主要有四种类型,即同一组织系统中的上、下级机关之间属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同一专业系统中的上级主管业务部门与下级主管业务部门之间属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同一组织系统中的同级机关之间属平行关系;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之间均属不相隶属关系。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决定了公文传递的方向,即处于领导、指导地位的上级机关可以向被领导或被指导的下级机关主送下行文;而被领导、指导的下级机关应向上级领导、指导机关主送上行文;具有平行关系或其他不相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相互主送平行文。 (2)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越级行文。行文方式是指机关之间公文传递路线的结构形式,有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直接行文等多种。机关对外发文,应依据需要和可能的条件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在一般情况下不得越级行文。为加快公文传递,在必要时可采用多级行文的方式,即同时向若干层级的上级机关或下级机关制发公文,包括直达基层组织和向人民群众公布。只有在下列特殊情况下才能采用越级行文的方式:一是由于情况特殊紧急,如逐级上报下达会延误时机造成重大损失;二是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而问题长期未予解决;三是由上级机关交办并指定直接越级上报的具体事项;四是出现需要直接询问、答复或联系的具体事项;五是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等。因特殊情况越级行文时,一般应抄送越过的机关。同级或其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相互行文时应采取直接行文的方式,即不受系统归属与级别层次的制约而直接向对方机关制发公文。 (3)正确选择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机关对外发文,应正确选择主送机关。除普发性公文外,通常一件公文只选择一个主送机关,防止由于多头主送而贻误处理。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应将公文直接报送领导个人。 选择抄送机关时,应注意不要扩大抄送范围,但向下级机关的重要发文应同时抄报直接上级机关,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答复;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个上级机关;公文内容涉及有关机关的职权范围需要征得配合时应向其抄送。如属下列情况则不得抄送:一是请示在上报同时不得向下级机关抄送;二是接受抄送的机关不得再向其他机关抄送;三是凡与公文办理无关的机关一律不得抄送。 (4)坚持“党政分开”的原则。党政机关应在各自的系统内制发文件。行政机关不能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公文,一般也不得以行政机关名义向党的组织报告工作或请示、批准。党政机关应尽量减少联合行文。 (5)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同级机关”。因工作需要,可以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的名义联合行文,但联合行文的机关必须级别层次相同或相近。同级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上级政府

行测知识点数量关系汇总【精品】.pdf

数量关系 一、数量思维 1.选项关联:不是填空题 注意观察选项之间的倍数关系。 2.代入排除: 应用范围:多位数范围、不定方程问题、同余问题、年龄问题、周期问题、复杂行程问题和差倍比问题,优先代入整数选项。 3.整除思想:必须将题目式子转化成 A =B ×C 两两相乘的形式 整除判定法则:①拆分法517=470+47;②因式分解 6=2×3 ;③常用的 2、3、5、7、11和13 整除判定法则。 4.特值思想: 数字特值:题目没具体数字,只有相互比例关系等,常用于计算题、浓度问题、工程问题或行程问题。 数字特值计算题优先考虑-1,0,1,工程与行程等问题优先考虑最小公倍。 图形特值:比如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 5.奇偶特性:题目中出现平均、总和、差,尤其是不定方程的时候 奇偶判定:①加减运算:同奇同偶比得偶,一奇一偶只能奇; ②乘除运算:一偶就是偶,双奇才是奇。 二、基础代数公式和方法 1.基础代数公式: 完全平方:(a ±b)2 =a 2 ±2ab +b 2 平方差: a 2 -b 2=(a +b )×(a -b ) 完全立方:(a ±b)3 =a 3 ±3a 2 b +3ab 2 ±b 3 立方和差: a 3 ±b 3 =(a ±b)(a 2 ab +b 2 ) 阶乘: a m ×a n =a m +n a m ÷a n =a m -n (a m )n =a mn (ab)n =a n × b n 2.常用方法: 公式法(记住常用的公式) 因子法(整除特性结合) 放缩法(用于判定计算的整数部分) n 1-n 32=1n!)(?????

构造法 特值法 三、等差数列 1.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d 为公差,s n 为等差数列前n 项的和 通项公式:a n =a 1+(n -1)d 求和公式:s n = =na 1+ n(n-1)d 项数公式:n = +1 等差中项:2A =a +b (若a 、A 、b 成等差数列) 2.若m+n =k+i ,则:a m +a n =a k +a i 3.前n 个奇数:1,3,5,7,9,…(2n —1)之和为n 2 四、等比数列 1.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q 为公比,s n 为等差数列前n 项的和 通项公式:a n =a 1q n -1 求和公式:s n = (q ≠1) 等比公式:G 2=ab (若a 、G 、b 成等比数列) 2.若m+n =p+q ,则:a m ×a n =a p ×a q 3.a m -a n =(m-n)d =q (m-n) 五、周期问题 一周7天,5个工作日。一年平均365天(52周+1天),闰年366天(52周+2天)。 心竺提醒:闰年: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平年365天,365÷7=52…1 大月31天,小月30天,平月(2月)28或29天。 2 12) (1n a a n +?d a a n 1 -q q a n -11 ·1) -(n m a a

(完整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行政法 1、行政法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规范行政组织及其职权、行政行为的条件与程序,以及对行政活动予以监督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主要特征:(1)行政法涉及的内容广泛;(2)行政法规范具有易变性;(3)行政法的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通常交织在一起,没有截然分开。 2、行政法的渊源及其制定主体: (1)宪法; (2)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3)行政法规:国务院; (4)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6)行政规章: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地方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7)国际条约与协定; (8)法律解释; 3、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构成要素: 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对由行政活动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加以调整后,所形成的行政主体相互之间、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以及行政主体与其他各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特征: (1)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主体中,行政主体一方是恒定的; (2)行政法律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具有对应性和不对等性; (3)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国家权力具有不可处分性; (4)行政法律关系的设定具有灵活性与及时性; 构成要素:(1)主体,行政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或个人; (2)内容,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 (3)客体,行政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或标的。 4、依法行政原则: (1)合法行政,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具体要求: A、职权法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首先要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职权,即职权法定; B、依法的规定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要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包括遵循法定条件,依照法定程序行政; C、法律优先,在依法的规定进行行政活动的过程中,行政主体要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等多种法律文件,此时从法制统一的要求出发,必须遵循法律优先。 D、法律保留,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点整理

一、基础理论 1、行政法上的行政范围 行政法上的行政是公共行政。包括国家行政和社会公行政(被授权的组织)。国家行政包括形式行政和实质行政 行政法上的行政通常指公共行政,即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对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决策与调控等活动。 2、行政法的调整对象——行政关系 ⑴、行政管理关系 行政主体在管理关系中占主导地位。这是行政关系中最主要和最基础的一种关系。 ⑵、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行政法制监督关系是监督主体在对行政主体、国家公务员和其他行政执法组织、人员进行监督时发生的各种关系 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专门的行政监察机关、国家机关系统外部的个人、组织 ⑶、行政救济关系 行政救济关系是行政相对人认为其权益受到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的侵犯,向行政救济主体申请救济,行政救济主体对其申请予以审查,作出向相对人提供或不提供救济的决定而发生的各种关系。 行政救济主体包括:行政复议机关、人民法院、信访机关 ⑷、内部行政关系 指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 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⑴、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也称依法行政原则,即依照法律实施行政活动,具体是指行政权的存在、

行使必须依据法律,行政主体对其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具体内容: ①、行政权的来源要合法。行政权必须基于法律的设定和授权才能存在。 ②、行政权的运用要合法。行政职权必须依据行政法律规范行使。 ☆符合实体法规范 ☆符合程序法规定 ⑵、行政合理性原则 行政合理原则亦称行政适当原则,是指行政行为在合法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合理、适当和公正。行政合理原则以控制自由裁量权和自由裁量行为的实施为目的。 具体要求: ①、行政行为的动机应符合立法目的 法律赋予行政主体以自由裁量权的目的,是使行政主体能在法律规定的原则和幅度内根据具体情况更准确地体现法律的意图。 ②、考虑相关因素,排除不相关因素 (1)相关的考虑,即行政主体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不能忽视法律规定应当考虑的因素。 (2)排除不相关的考虑。如行政机关在作出处罚时,不能因为被处罚的人是高级干部而从轻处罚。 ③、行政行为的内容合乎情理 ⑶、比例原则 行政行为要权衡各种利害关系,以作出最佳利益判断,体现法的实质公平。 比例原则的三项子原则: ☆适当性原则——行政机关所采取的措施必须能实现行政目的或至少有助于达到该目的。如果手段根本无法达到目的,就是违反妥当性原则。比如以轻微罚款无法达到噪音超标污染的整治。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汇总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汇总 华图教育任莉 判断推理的四个模块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都是国考行测中必要的几个内容,上一次已经为大家总结了图形推理的一些知识点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那么接下去我们接着来汇总逻辑判断中的一些相关内容。逻辑判断是判断推理中最难的一个模块,常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翻译推理、分析推理、真假推理、日常推理、论证类,这里主要为大家总结前三个模块。 (二)逻辑判断 (1)翻译推理 判定:题目中出现逻辑关联词 解题思路:先翻译后推理 四个翻译:1、如果......那么......... 如果就,前推后(前半句话推后半句话) 替代关联词:只要...就,必须,离不开,凡是...都,为了...一定,要想...就 2、只有......才...... 只有才,后推前 替代关联词:除非...否则不,...是...必不可少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是... 基础/保障/前提,不...不... 3、...且...(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存在) 翻译为A且B,全真才真,一假即假 替代关联词:一边...一边,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同时,又...又 4、...或...(至少一个存在) 翻译为A或B,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替代关联词:也许...也许,和...中至少一个,和...不能同时,和...不都是 其中或关系里面存在一个否一规则:即否定一个,肯定另一个 两个推理:1、逆否等价命题(A→B等价于-B→-A) 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肯后否前不必然,但有一个可能性结论 2、摩根定律

-(A且B)等价于-A或-B -(A或B)等价于-A且-B 负号进去“且”变“或”,“或”变“且” (2)分析推理 判定:给出一组对象以及若干信息,对象与信息进行匹配。 思路:先判定题干,为题干信息肯定还是题干信息真假不定,然后用方法 方法:1、题干信息确定(题干给出的内容可以直接用,给出的信息全部都是确定的) a、排除法 适用条件:题干信息确定,且选项信息充分(选项给出了题干所有的匹配情况,否则为选项信息不充分) 如何解题:读一句有效信息,排一个选项 b、最大信息优先(出现2次或者2次以上为最大信息),以最大信息最为作为突破口 2、题干信息真假不定(题干给出的内容有真有假,不能全部直接拿来用) a、确定信息优先(通过题干的推理,可知的正确信息) 在用确定信息优先以及最大信息优先的方法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两种方法:列表法以及假设法 列表法:要求将对象写在竖列,减少错误率,横行用来写其他信息 假设法:要求从假设次数最少的情况进行假设,加快解题速度 (3)真假推理 判定:题干给出多个论断,但提问方式一般都是只有一句真话(假)则...... 解题思路:先找矛盾关系,然后看其余,再找反对关系,然后也看其余。 1、矛盾关系(此起彼伏的关系,只存在两种情况) 主体相同,话题一致才能得出矛盾 矛盾关系特性:必然存在一真一假 矛盾的表现形式:a、是与不是 b、所有的是与有的不 c、有的是与所有的不 d、A且B 与-A或-B,A或B 与-A且-B e、A→B与A且-B

行政法重点整理

行政法重点整理 1.行政关系: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活动中同被管理者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总称。 行政关系的特征:a.行政行为的主体一方为国家行政机关。 b.行政行为的发生必须要有行政机关的意思表示方能成立 c.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 . 行政行为的性质:第一,行政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 第二,行政关系是一种权力服从性质的关系。 2.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下面是3条扩展 含义) 行政法的核心是对行政权力的控制 行政法是规范承担行政权力的组织,行政权力的活动,以及对权力 行使的后果进行补救的法律。 行政法的目的在于实现依法行政,确认和建立符合人民利益和意志 的行为法律程序 3.行政法的渊源 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与行政法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宪法包 含着更多行政法规范和重要的行政法原则。 宪法包括的行政法规范主要是:1.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范。2.关于国家行政机关组织,基本工作制度和职权的规范。3.关于行政管理活动基本 原则的规范。4.关于国有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外资或合资经济组织以及 个人劳动者在行政活动中的权利,义务的的规范。 法律:法律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的规范性文件整 体上具有行政法的性质,有的规范性文件部分具有行政法的性质。 4.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体现行政法的根本价值,指导行政法制定,执行, 遵守以及解决行政争议的基本准则。贯穿于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 和行政救济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依法行政原则:1)法律优位原则:指法律处于优越于行政活动的地位。一切行政行为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2)法律保留原则:是指在涉及公民权利义务等事项方面,只 有法律明确授权,行政机关才能实施相应的管理活动。 1宪法意义上的保留:是指在国家法律体系内,一些重大的事项只能由国家人 民代表机关以正式法律的形式规定,而不能由其他国家机关特别是行政机关代 为规定。 2行政法意义上的法律保留:行政法意义上的法律保留针对的是行政机关实施 的除制定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之外的其他行政活动。他包括 以下内容。第一,任何行政职权的存在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权,任何行政职权 的行使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第二行政职权和行政职责统一

公务员年度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公务员年度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2020年,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xx大报告及xx届x中x 中全会精神,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工作水平,公务员个人年终总结。遵纪守法,努力工作,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同志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现总结如下: 一、严于律已,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和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去分析和观察事物,明辨是非,坚持真理,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在思想上积极构筑抵御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化、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一切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拥护改革开放,坚信社会主义最终必然战胜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充满必胜的信心。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工作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不畏艰难,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强化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我重视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在工作中,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 一是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增强自己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学习党的xx大报告及xx届x中、x中全会精神,自觉坚持以党的xx大为指导,为进一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自己的努力。 二是认真学习工作业务知识,重点学习公文写作及公文处理和电脑知识。在学习方法上做到在重点中找重点,抓住重点,并结合自己在公文写作及公文处理、电脑知识方面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办公室业务工作能力。 三是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结合自己工作实际特点,利用

最全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考点大全汇总集锦

最全行测判断推理考点大全汇总集锦 图形推理知识点储备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 一、概念简述 图形推理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型,几乎所有的公职类考试都要涉及到对图形推理的考查。由于图形推理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是一种文化公平的考试,更多体现的是考查考生的观察、抽象、推理能力。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判断推理题中图形推理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数量类 若一组图形中每幅图的组成较为凌乱,但局部显示有一定的数量变化。对于有这样特点的图形,通常从数量的角度来进行解题。对这几年公务员考试命题趋势的分析发现,数量类图形推理考查的角度虽然很多,但重点仍然集中在点、线、角、面、素。 (二)位置类 对于位置类图形推理题,一般来说,一组图形中元素个数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局部元素位置有变化,这时从位置的角度出发来解题。位置变化的类型分为平移、旋转、翻转。 (三)样式类 样式类图形的特点:图形组成的元素部分相似。在解决样式类图形推理题时,一定要注意解题顺序——先进行样式遍历,再进行加减同异。 二、思路分析 图形推理题中,每道题包含两套图形,这两套图形具有某种相似性,但也存在某种差异。第一套图形包括三个图形,第二套图形包括两个图形和一个问号。在这两套图形之外还有供选择的四个图形。请你认真观察两套图形的相似性,然后从四个备选图形中选出一个最适合

取代问号的一个。正确答案不仅应使两套图形表现出应有的一致性或最大的相似性,而且应使第二套图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做图形推理题的关键就在于找出第一套图形中的规律。找到规律以后就可以很容易地把它运用到第二套图形中去。要找到其规律,观察图形的要点有:图形的大小、笔画曲直多少、方向的旋转、图形的组合顺序、图形的叠加、求同等等。要观察的要素也许不是很多,但其运用起来特别是复合运用的时候,其规律就可以千变万化。应试者应当以观察要素为根据寻找其变化,从而发现其规律,再运用到第二套图形当中去,得出正确答案。下面我们以几种比较常用的规律为例,具体地讲讲如何做图形推理题,以期抛砖引玉。只要考生可以举一反三,这种题型也不会太令人头痛。 三、解题技巧 1、仔细观察 做图形推理题,首先要仔细观察所给的两套图形。观察的要点有:图形的大小变化、图形构成要素的增减、图形的笔画多少、图形的旋转方向、图形的组合顺序、图形的叠加,以及是否存在相同的图形等等。 2、找出规律 这是解答图形推理题的关键。找规律,首先要立足于剖析第一套图形。有些简单的题,从第一套图形中即可直接看出规律。对于一些复杂的图形,则需结合第二套图形具体分析。图形排列的规律是千变万化的,只要仔细观察其变化,最终肯定能发现其规律。 3、选择正确答案 找到规律以后,便可据以选择正确答案。但是,在选择时一定要仔细,不要发生视觉错误。当然,最好是将所选答案去印证一下自己归纳出的规律。如果符合规律,则所选答案八九不离十;如果所选答案不符合自己确定的规律,则需再仔细琢磨琢磨。

司法考试行政法知识点梳理:行政机关

一、行政机关概述 (一)行政机关的涵义 行政机关是指依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 (二)行政机关的性质和特征 行政机关具有双重性质:相对于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它是执行机关;相对于行政相对人,它是行政主体。 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相比较,具有下述特征: (1)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管理国家行政事务 (2)行政机关在组织体系上实行领导-从属制 (3)行政机关在决策机制上一般实行首长负责制 (4)行政机关行使职能通常是主动的、经常的和不间断的 (5)行政机关最经常、最直接、最广泛地与个人、组织打交道 二、行政机关的分类 (一)一般行政机关与部门行政机关 分类标准:行政机关的权限范围。 (二)职能性行政机关与专业性行政机关 分类标准:行政机关管理的客体和内容。 (三)常设性行政机关与非常设性行政机关 分类标准:行政机关是否依宪法和行政组织法设置以及存在时间的久暂。 (四)专门执法机关与普通管理机关 分类标准:行政机关行使职能的情况以及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 (五)首长制行政机关与委员制政法英杰行政机关 分类标准:行政机关的决策和负责体制。 (六)派出行政机关与被派出行政机关 这是一种特殊的分类法。在我国,只有部分省级、县级、市或市区级人民政府向外分别派出地区行署、区公所和街道办事处。 三、行政机关的职责、职权与管理手段 (一)概述 职权、职责、管理手段是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职权因职责而产生,管理手段则是职责、职权的延伸。 (二)行政机关的一般职责 (1)保障国家安全 (2)维护社会秩序 (3)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 (4)保障和促进文化进步 (5)健全和发展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6)保护和改善人类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三)行政机关的主要职权 行政机关为履行其职责,必须具有相应的职权。职权是职责的保障。根据宪法和组织法的有关规定,行政机关的主要职权一般有下述七项: (1)行政立法权

(完整版)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汇总

行测常用数学公式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总工作量=各分工作量之和; 设总工作量为1或最小公倍数 1.实心方阵:方阵总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2=(外圈人数÷4+1)2=N 2 最外层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1)×4 2.空心方阵:方阵总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2-(最外层每边人数-2×层数)2 =(最外层每边人数-层数)×层数×4=中空方阵的人数。 ★无论是方阵还是长方阵:相邻两圈的人数都满足:外圈比内圈多8人。 3.N 边行每边有a 人,则一共有N(a-1)人。 4.实心长方阵:总人数=M ×N 外圈人数=2M+2N-4 5.方阵:总人数=N 2 N 排N 列外圈人数=4N-4 例:有一个3层的中空方阵,最外层有10人,问全阵有多少人? 解:(10-3)×3×4=84(人) (2)排队型:假设队伍有N 人,A 排在第M 位;则其前面有(M-1)人,后面有(N-M )人 (3)爬楼型:从地面爬到第N 层楼要爬(N-1)楼,从第N 层爬到第M 层要爬N M -层。 总长/间隔+1 环型棵数=总长/间隔 楼间棵数=总长/间隔-1 (1)单边线形植树:棵数=总长÷间隔+1;总长=(棵数-1)×间隔 (2)单边环形植树:棵数=总长÷间隔; 总长=棵数×间隔 (3)单边楼间植树:棵数=总长÷间隔-1;总长=(棵数+1)×间隔 (4)双边植树:相应单边植树问题所需棵数的2倍。 :对折N 次,从中剪M 刀,则被剪成了(2N ×M +1)段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平均速度型:平均速度= 2 12 12v v v v + (2)相遇追及型:相遇问题:相遇距离=(大速度+小速度)×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追击距离=(大速度—小速度)×追及时间 背离问题:背离距离=(大速度+小速度)×背离时间 (3)流水行船型: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顺流行程=顺流速度×顺流时间=(船速+水速)×顺流时间 逆流行程=逆流速度×逆流时间=(船速—水速)×逆流时间 (4)火车过桥型: 列车在桥上的时间=(桥长-车长)÷列车速度 列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下桥所用的时间=(桥长+车长)÷列车速度 列车速度=(桥长+车长)÷过桥时间

2020年行政法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精华版)

范文 2020年行政法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精华版) 1/ 7

2020 年行政法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精华版)一、单选题(每题 2 分) 1.下列关于行政法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B ) A.行政法是一部完整、统一的法典 B.行政法规范赖以存在的法律文件是分散的和大量的 C.行政法和一般法律规范一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D.行政法中的程序法和实体法分别独立成为不同的法律部门2.下列属于行政公开原则具体要求的是( B ) A.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 B.行政过程公开 C.不存在偏见 D.不单方接触 3.下列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AC ) A.某市消费者协会 B.民政部 C.某市税务局 D.某县人民政府 4.行政行为以其适用与效力作用对象的范围为标准,可分为( AB ) A.羁束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 B.依申请行政行为与授益行政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 D.具体行政行为与要式行政行为 5. 受委托组织的违法行政行为产生的行政责任由( A )承担。 A.委托的行政机关 B.受委托组织

C.实施违法行为的工作人员 D.受委托组织的主管部门 6.下列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 B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国务院部委 D.省级人民政府 7.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 )A.公安交管局因违章驾车暂扣张某驾驶执照六个月 B.工商局对一企业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的营业执照予以注销 C.卫生局对流行性传染病患者强制隔离 D.食品药品监督局责令某食品生产者召回其已上市销售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8.2014 年 4 月17 日下午,王民与张华合伙投资购买的水泥管丢失,王民怀疑是张华转移,便用不堪入耳的言语谩骂,张华不满也以侮辱性的言语谩骂,王民与张华在漫骂中发生厮打,双方均受到了轻微伤害。 县公安局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 2014 年 6 月 18 日作出处罚决定,对张华予以罚款 100 元,对王民予以行政拘留 5 日。 公安局的行为违反了( A) A.行政合法性原则 B.行政合理性原则 C. 诚实守信原则 D.责权统一原则 3/ 7

行政法知识点总结归纳

欢迎共阅 行政法知识点总结 (详细版) 第一部分行政法概述 一、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一)合法行政原则:法律优先(法已规定不可违);法律保留(法无规定不可为、法无授权即禁止) (二)合理行政原则:公平公正对待;考虑相关因素;比例原则(合目的性、适当性、损害最小) (三)程序正当原则:行政公开(知情权);公众参与(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公务回避(实体程序回避) (四)高效便民原则:行政效率(积极履行职责、及时履行职责);便利当事人(减轻当事人程序负担)(五)诚实守信原则:诚实(信息全面、真实、准确);保护信赖利益(稳定、撤回补偿、撤销赔偿) (六)权责统一原则:行政效能(赋予执法手段、保证政令有效);行政责任(行政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 二、行政主体与行政利害关系人 (一)行政主体 1.行政主体概述 ( 1)行政主体的含义和资格 ( 2)行政主体的特征: A. 行政主体是一种组织,而不是个人 B.行政主体是依法享有公共行政活动的组织 C.行政主体是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公共行政活动的组织 D. 行政主体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 3)行政主体的分类: A.根据取得的法律依据可分为职权性行政主体和授权性行政主体 B.根据其组织构成和存在形态可分为行政机关、行政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 ( 4)相关概念辨析 A、行政主体与行政法主体:行政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处于管理者地位同时接受监督的行政主 体,也包括处于被管理者地位,但可以启动监督程序的行政相对人。所以行政主体不等于行政法主体,而只是行 政法主体中的一部分。 B、行政机关与行政主体:行政机关是最重要的行政主体种类,但不是行政主体的全部。行政主体的类别中 除了行政机关之外,还包括被授权组织。 C、行政机关与行政组织:行政机关与行政组织的概念有时并不一致,行政机关必有其组织,故,行政机关 亦可以说是主要的行政组织。广义上的行政组织除了行政机关之外,还包括其他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 D、行政机关与公共机构:所谓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 组织。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机关、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机关各级行政机关或者机构、政协 机关、各级法院机关、各级检察院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事业单位、人民(群众)团体。行政机关只是公共机构 的一部分。 E、行政机关与国家机关:所谓国家机关,系指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所以,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的一种类型。 F、行政机关与行政机构:从严格的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看,行政机关是指国家机构中行使行政职权,承担 行政事务的机关,是由各行政机构组成的整体;而行政机构则是指构成各行政机关的个体。行政法上的行政机关是指依法设立的,具有独立编制、预算,能够对外行文,并独立行使行政职权的机关整体,与行政机关含义不同。 2、行政主体的类型: ( 1)中央行政机关 A、种类:国务院、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国务院办公机构、国务院办事机构、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B、国务院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

公务员考试行测笔记知识点梳理

行测笔记 模块一:言语理解与表达(不可加入个思想常识,一切以题为出发点) 题型:片段阅读(考理解)多于选词填空(考表达)试卷第一部分,30题 一、做题顺序:1、先审题问―――――分清题型、了解题问是什么 2、回读题干―――――寻找命题语句同义替换:换一种说法,对策型答案居多 3、果断选择―――――经过转换后的答案 精减压缩:提炼句子主干 二、阅读理解题:(总计20小题) 题型:1、主旨概括题(10题左右) 标识词:主旨、主要、主题、中心、核心、旨在。主(说明、阐明、表达、意思)――――找主旨句、重点句 概括、总结、归纳、复述―――――――――――――――――――――――突出重点、兼顾其它 ⑴、做题思路: 行文脉络 关联词语选择答案 对策多为考点,转换后为答案 切记不得思维发散或引申,转换即可 ⑵、做题方法:2个切入点――――关联词 行文脉络: 1、总-分-总①首尾句原则:文章的前半段或后两句比较重要,可能出现观点(重点强调一、二句) 2、总――分如随着―――,背景交待,粗读过后找对策。尾句“在这种情况下”指代上段,后句为观点 3、分――总 4、分—分②辅(分)证原则:地位为辅,作用为证。 例子:看其前后,对于例子的表述项,不选 出现原因时:看前后 援引:看前后内容,援引不选 反证:看之前或通过反证推导出正面观点 正确答案要与原文在主体、倾向性、语态、时态上保持一致。 ①递进复句:(重点在递进句的后部分) 【典型格式】“不但,,,而且,,”。如“大别山区不但矿产很丰富,而且自然景色很美。” 【关联词语】跟“不但”作用相同的词语还有“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等; 跟“而且”相同的词语还有“并”、“并且”、“也”、“还”;(一级递进) 与“甚至”相同的词语还有“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等。(二级递进) 【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 例1:某公司的经验充分显示出(说明、表明、证实―――结论性的引导词),成功的行销运作除了有赖专门的行销部门外,还需要有优异的产品,精密的市场调研,更少不了(专业的业务部门、公关部门、擅长分析的财务部门以及物流后勤等部门―――定语)的全 力配合与支持。如果(反面论证,重点在反面论证之前,此处可不看)行销部门独强而其他部门弱,或是行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不合, 或是公司各部门无法有效地整合,都会让行销运作无法顺利有效地进行,难以发挥应有的强大威力。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 该公司各个部门的有效整合是其成功的关键 B. 注重团队合作是该公司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 C. 成功的行销运作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D. 行销部门只有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同义替换 例2:(2007 年江苏)北京市采取的公交优先战略除了是为奥运会创造畅通的交通环境外,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北京市居民的公交 意识和某种程度上的公民意识,北京市居民的这两种意识塑造。对北京市的长远发展是一笔财富。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 A.北京奥运会 B.奥运会的交通环境 C.北京人的两种意识―――同义替换 D.北京市公交的优先战略 例3:(2006 年江西)要想使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完善投资者保护方面的立法并加强执法力度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更重要的是,必须要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尽快引入市值考核机制,将国有大股东利益与广大中小股东利益有机统一在一起。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 A.必须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B.必须尽快引入市值考核机制,有机统一大中小股东利益―――――对策 C.在投资者保护方面,需要完善立法并加强执法力度 D.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根本得不到有效保护

公共行政法学考试重点试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行政法学考试重点试题及参考答案 1、什么是行政法?有何特点? 行政法是国家重要的部门法之一,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或者说是调整因行政关系主体行使其权利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特点:(1)、在形式上的特点:行政法没有统一的、完整的法典;行政法赖以存在的法律形式、法律文件的数量特别多,属各部门法之首。(2)、在内容上的特点:行政法内容广泛;以行政法、规章形式表现的行政法易于变动;具有双面性。 2、行政法的渊源有哪些? 般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性 法规、地方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特殊渊源:法律解释;国际条约、惯例。 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其基本含义和具体要求是什么?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行政法律关系之中,知道 行政法的立法与实施的根本原则和基本准则。主要有: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行政应急性原则合法性原则:(1)、含义:是指行政权的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2)、要求:行政职权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行政职权必须依据法律行使,不得违法;行政授权、行政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要旨合理性原则:(1)、含义: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

(2)要求: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行政行为应该建立在正当的考虑基础上,不得考虑不相关的因素;平等的适用法律规范;符合自然规律;符合社会道德。 行政应急性原则:(1)、含义:只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或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法律依据的或者与法律相抵触的措施。 (2)、要求:因该做相关的监督;应由法定机关行使;损害应当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要给与一定的补偿。 4、什么是行政职权?有哪些内容? 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转化形式,是行政主体实施国 家管理活动的资格及其职能。主要有:1、行政立法权;

(完整版)部分行测知识点的整理

行政能力测试 逻辑填空图像推理 言语理解与表达阅读理解数量关系数学运算判断推理定义判断 语句表达资料分析常识判断类比推理 逻辑判断 言语理解与表达 逻辑填空: 五种关系: 1;解释关系:语段中的某些词句对空缺处词语的含义进行了解释说明; 表同义互换:也就是说、或者说、即 表概括归纳总结说明的词:可见、因此、因而、所以判断的信息表论证的词:也是如此、即是例证、譬如 表解释说明的符号:冒号、破折号 含有代指的词:这、那、这些、这样 2;反对关系:语段中的某些词对空缺处的词语的含义进行反面提示; 转折词:虽然...但是、却、反而、然而、其实等 否定词:是...不是、不是...而是、并非、不能、不回 判断关系选择词:是...还是、与其...不如、或 变化词:从...到、过去...现在、直到... 3;并列关系:语段中的某些词句和空缺处所填词语为并列关系。二者存在语义相近、结构相当的关系; 表并列的关系词:和、与、既...又... 判断关系表并列打断符号:顿号、分好 相同或者相似的句式; 4;递进关系:语段中的某些词句与空缺处所填词语存在范围或程度上的阶梯差异; 判断关系:常见词语,如:甚至、更、还、以至、不仅、不但等 5;顺承关系:在描述一个连续的动作或事情时,常遵循一定的时间、空间或者逻辑顺序。成语陷阱:望文生义,对象误用,轻重失衡,社彩不符,语义重复。 阅读理解: 主旨观点题: 1:注意首尾句,首尾句常是文段的总论句,一般可以从首尾句得出答案。 2:通过文段中的关键词入手,关联词,强调词,高频词等。

文段中关联词重点提示作用: 转折关系出现虽然...但是/却...应当重点关注转折后的内容; 因果关系中出现因此、因为...所以...等关联词时重点关注结果,若出现之所以....是因为时则关注原因; 条件关系中出现只有...才...。除非、只要等关联词时重点关注条件,若出现无论...都...时则关注后面的内容; 假设关系中出现如果...那么...需要关注如果后面的假设内容; 强调词:应该、应当、务必、一定、必须、迫切需要、就是要、事实上、实质上、其实、真正、关键、重要的是、那就是、可见、总而言之、照此看来、这也就意味着、科学家相信、专家认为; 判断细节题: 无中生有:命题人根据材料中的某一信息凭空捏造出相似的信息作为选项以迷惑考生;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再原文中找到相应的一句或者根据原文推断出来,审读原文的每一个词和句前后的内在联系。 偷换概念:将题干中的词语偷换成相似的词语,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对象等具体内涵的一种设错方式。此类陷阱多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的选项中出现。对策:注意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选项的主语、谓语和原文是否一致。 以偏概全:个别失误替代一类失误或以事物的部分特征替代整体特征的一种设错方式,一般以更改主语、混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扩大范围来迷惑。对策: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面的修辞词和限定词。 混淆时态:将还没有发生的说成已经发生的,可能发生的说成必然发生的,不确定的说成肯定的一种设错方式。 推断下文题:根据已有文段信息来推知作者接下来要论说的文段信息的一种题型。 三种思路:关注尾句,锁定材料结构,排除信息; 关注尾句:提出一个概念、指出一种现象、提出一个问题。 锁定材料结构:对材料结构比较特殊的文段(对比、转折)则从材料结构入手。 排除信息:排除前文信息、排除本文信息、排除无关信息; 词语理解题:对代词的理解采取就近原则; 标题添加题:基本要求(题文一致、鲜明醒目、简洁快明、形象生动、夺人眼球、可读易懂)语句表达 语句排序题:关注首尾句、抓住关联词、注意代词、重点是逻辑顺序承启关系; 语句填充题:话题统一、前后照应、句式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