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图形的面积》的教案

《比较图形的面积》的教案
《比较图形的面积》的教案

《比较图形的面积》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和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活动:

(一)谈话式引入课题

师: 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或知道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平面图形):谁来用手比划一下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有多长?用手摸一摸它的面积有多大?(生演示)

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生1:用尺子先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再量出它的宽是多少,用长乘以宽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2:把它放在一个边长为一厘米的小正方形的大方格纸里,数一数它有多少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小格,就可以知道它的面积有多大。

师: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真好,现在老师这里有一副图(出示课本第16页主题图的课件),图上有许多平面图形,今天就来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板书:比较图形的面积)。

(二)自主探究

1.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索图形面积的关系

师:观察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的大小,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同学们可先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比较面积的大小的?

生1:1号和3号图的面积相等,我们是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的。

生2:我们把1号平移到3号的位置,两个图形重合,所以1号和3号的面积相等。

师:请你再说一遍你们用的什么方法比较1号和3号图的面积相等?

生3:我们用的平移法,把1号平移到3号的位置,两个图形重合,所以1号和3号面积相等。

(教师按照学生叙述的方法,用课件演示1号和3号两个图形重合的方法。)

生3:我们发现把1号和3号拼起来正好是4号图。所以1号加3号的面积与4号图的面积相等。(师课件演示过程)

师:你们的发现真不错,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再来说一说。

生4:2号和6号图的面积相等。因为把2号图从上往下翻过来正好是6号图。

生5:2号和5号图的面积相等,把2号图从右往左翻过来正好是5号图。

生6:把5号和6号图合在一起与8号的面积相等。

生7:9号和10号图合起来与12号图的面积相等。

生8:4号和7号两图的形状不一样,但面积相等,我们是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的。

生9:11号和13号两图的形状也不一样,但面积一样,我们也是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的。

……

(三)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细,比较图形面积的方法真不少,现在老师想考一考你们的眼力,判断下面哪些图的面积与图1一样大?

1.出示书17页的练一练1题。

生(1):图(1)和图(3)的面积一样大,把图(3)的上面的小三角形剪下来向放到缺的地方,变成图(1)

生(2):图(1)和图(4)的面积一样大,把图形(4)右面的三角形分割下来向左平移到缺的地方,变成图(1)

师:请你上台来演示一下你的分割方法,好吗?

(学生演示)

生(3):我的分割方法和他的不一样,我是从左边的尖外分割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平移到右边,也变成图(1)。

2.如图一个长方形少了一块,你认为下面的哪个图形补上去就能使这个长方形完整了?

生(1):图2我先把这个长方形画完整,发现它缺一个直角梯形。所以我认为是图(2)。

3.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七巧板,小组活动怎样能拼成平行四边形?比一比哪组拼出的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多。

(学生汇报略)

(四)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你们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列举活动中的种种收获、困惑。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因此,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我采取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进一步体会到图形的形状不同,但面积都相等。在学生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它们依据是什么,当发现学生的比较方法独特时及时给予鼓励,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体现了比较图形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化。在巩固环节中,我让学生应用自己所掌握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七巧板拼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可以更清晰地理解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体会图形的变化与面积大小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求知欲望高,课堂气氛活跃。

《地毯上的面积》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

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难点

会用不同的方法求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能灵活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利用方格图求一些图形的面积,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想看吗?

师:(课件出示第18页的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有什么特点?

生:是对称图形,是由许多小正方形组成的。

师:对,大家观察很认真,这个图形是对称的,很美。那么,再想想这种美丽的对称图形,你觉得用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

生:地砖上。

生:地毯上。

师:在我们生活中,像这样的对称图形很常见。一个地毯设计师将它用在了地毯上,他还给大家提了一个数学问题,看着这幅图,大

家猜一猜可能是什么问题?

生:地毯上蓝色部分的面积有多大?

师:猜得真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地毯上的面积”。(板书)(二)自主建构,合作探究

1.独立探究,寻找解决策略

师:大家每人手中都有一张跟大屏幕上完全一样的图。先独立思考,将想到的方法简单地记录到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

2.合作交流,对比择优

师: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各自发现的方法,然后记录到合作卡上。比一比哪个小组发现的方法最多,最简便。

(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

师:大家都讨论得很充分了,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生1:直接一个一个地数,为了不重复,在图上编号。

生2:用总的14×14的正方形面积减去白色部分的面积。

生3:因为这个图形是对称的,所以平均分成4份,先数出一份中蓝色的面积,再乘4。

生4:转移填补,将中间8个蓝色小正方形转移到四周兰色重叠的地方,就变成4个3×6的长方形加上4个3×3的正方形。

……

师:对于各组发现的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更简便,为什么?

生:方法1直接数太麻烦,方法3把这个图形分割成4块,算出或数出其中一块的兰色面积再乘4比较简便。

生:方法4想法很巧妙,也比较简便。

……

师:(小结)大家对比很认真。对于这种在方格图中计算图形的面积,我们可以直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用大面积减小面积,还可以对整体进行分割,一部分一部分数或算。具体运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对待。

(三)综合应用,巩固提高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练一练第1题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比一比谁的方法简便。

(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运用的方法。)

2.题型开放,发散思维

师:先独立解决练一练第2题,然后小组内交流解决方法,简单记录到合作卡上。比一比哪个组方法最多。

(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哪种方法简洁。)

3.观察对比,发现总结

师:请同学们独立解决练一练第3题,对比两组题,将你的发现简单的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间进行交流。)

(四)全课小结,课后拓展

师:对于计算方格图中规则图形的面积,我们可以分割,可以直

接数,还可以“大减小”。如果没有方格图,我们该怎样解决一些图形的面积呢?明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空白方格上设计一些你喜欢的图案,让你的同桌帮你算一算图案的面积,还可以把他们写进数学日记。

《地毯上的面积》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设计上讲,我充分考虑到学生是主体的新理念,采用小组合作、探索交流的教学形式,在大胆猜测、积极尝试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不同的情况进行优化选择。

这节课成功之处:

⒈小组交流的前提是独立思考,教师巧妙地运用课前的对话,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欲望,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的策略,当60%的孩子已经发现了一种方法之后,教师马上适时开展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2、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没有强制学生必须选择最简便的方法,而是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使用。

3、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不多,但每次都恰到好处,点拨得当。

《分数的再认识》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3、经历亲自动手操作及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切实体验出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电脑动画演示:一天八戒化缘时只化到3张饼,这一下可把老猪给难住了,急得他直挠头不知如何解决,“3张一样大的饼平均分给4个人,该怎样分?每人得多少张饼呢?”八戒想请我们大家帮忙。(二)探究新知

师:试着说说你的想法?

生:每人可得到3/4张饼。

师:你是怎样得到的呢?

(学生自由地发言)

1、实践操作一

师:请先利用手中的圆形纸片代替饼,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等方法来说明你是怎样得到的,然后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每人拿出3个圆片,通过剪、拼、画等实际操作。操作后进行小组内的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操作思考的过程?

组1:先把1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张饼每人分得1/4,然后再分2次,这样每个人共得3/4张饼。

组2:先把3张饼叠在一起分,每人可分到3个1/4的饼,合起来就是3/4张饼。

师:既然可以从这样的两方面来得到3/4,那么哪个小组刚才没有想到这样的两方面的,请动手再尝试一下刚才介绍的方法。

(学生再次动手实践操作)

师(小结):像1/4,3/4…这样的分数叫真分数。

生:老师,我还知道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都小于1。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谁能试着再举出几个真分数的例子,并从不同的角度说说它代表什么意义。

生:1/2、4/5、6/16,……

生:4/5米,1米的4/5或4米的1/5

2、实践操作二

师:(电脑动画演示)这一天八戒可高兴了,你们为八戒解决了难题,同时他也掌握了分饼的方法。到了下午,八戒看着手中化缘到的9张饼,他哼着歌往回走,走着走者,他突然又想到了一个问题,“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又得多少张饼呢?”八戒想了想,用刚才同学们教他的方法,一会儿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能猜出八戒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吗?你们可以利用手中的小圆片,通过剪、拼、画等方法来验证一下,同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和验证的结果。

(学生汇报,方法同上。)

师:看9/4,你发现这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生1:分子比分母大。

生2:分子、分母都是正数。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分数吗?同桌同学一个举例,一个听,然后互换,同时在举例中你们还能发现什么?

师: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还有的同学说,这样的例子举不完。那么,谁知道像5/4、5/3、9/4…这样的分数的名称吗?

生:假分数。

师:(手指着黑板上的分数)像这样的分数就叫假分数,但同学们注意了吗?像这样的分数4/4、5/5、3/3、5/1、也叫假分数。

师:谁能概括一下,什么叫假分数?

生: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

师:那么像1 2/3、2 3/5这样的分数,谁还知道它的名字?

(个别学生可能知道,也可能说一些不同的名称,在学生充分说的前提下,教师引出带分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带分数、真分数、假分数有什么不同之处?师:请同桌同学一个试着举出假分数的例子,另一名同学判断他举的对不对,并试着从不同的角度说说所举分数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以7为分母,在练习本上分别写出3个真分数和3个假分数。同桌可以互相检查一下,写得对不对?

(三)拓展练习

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38页第1题,用假分数和带分数分别表示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

(学生独立做,然后进行交流)

师:下面第38页的第3题。

(四)小结。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反思:

反思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发展数感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2、关注学生的思维,给学生较大的学习空间。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关键问题是要给学生多大的探究空间?我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作为根本出发点,设计具有较大探究问题的空间,如“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等,学生们结合直观图的观察,逐步发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可以在一个单位“1”中表示,并且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不能只在一个单位“1”中表示,而且大于1,分子和分母同样大时,分数等于1。为最终概括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定义作铺垫。

整个过程教师没有包办代替,硬性规定,而是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而且,还改变了“问→答”这种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方式,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索,在交流中发现。在此过程中,教师只起到了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做到了不仅关注实现知识技能领域目标,更加关注实现发展性领域目标。

1 《折纸》的教案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是学生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把分母不同的分数通过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教具、学具:学生准备几张用来折纸的纸张。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

5、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题

1.在三年级时我们就已经学过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大家还

记得怎么计算吗?

2.先看书上的折纸活动

师:要知道他们两个人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要怎样列

二、新授

1.估一估他们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再算一算他们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3.重点教学加的计算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要先通分然后才能计

算的算理。

口算。

2/7+3/7= 5/6+1/6= 13/14-3/14= 1/12+5/12= 同桌的两个同学也像那两个同学一样折一折纸,并列出算式:

1/2+1/4=

通过折纸来估计

小组讨论书上两幅图的计算方法,理解通过通分把异分母分数

化成同分母分数就是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相加减的办法。

回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折纸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学习必要

性。

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理解不是简单分母与分母,分子与分子的

相加。

4.总结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5.自学异分母分数减法

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三、巩固练习

Ρ65练一练

四、全课总结

学生讨论刚才的计算方法,并总结: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把它们相加。

学生自己看书学习

第(2)题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根据加法的法则自己总结法则。

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教师指名回答说说是怎么想的

在独立探索中掌握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折纸

异分母减法的计算方法:

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

教学反思:

一、教学应还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自主探索,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本节课我在这一主导思想的引领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各种学习情境。请学生折纸与涂色,并在学生的折纸与涂色中,不提任何规定性的要求,同样在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后,请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算式,结合作品图进行估算,探索算法,讲解做法,对这些做法进行全面评析,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学生说得精彩极了,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会出现的问题,如结果约分,是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通分时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简单等各种情况全部剖析清楚。当得到老师的认可时,他们兴趣盎然。整个过程,我没有评析对错,是否科学、合理,而是在学生的探索中一一澄清,真正做到了让每一个学生经历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学习探究过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

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二、教师应成为善于挖掘教材的优秀挖掘者,善于设计的设计师。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也是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个难点。为了化难为易,我打破教材的设计,从学生喜欢的折纸活动入手,引出异分母分数加法的四个有代表性的算式,并且让学生先估算,后计算,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准备。在挖掘教材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异分母分数减法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含有带分数的减法,于是抛出了如何验算它们这一问题,不仅使学生学会了验算,而且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异分母分数减法的学习,可谓巧妙的设计,取得一举两得的功效。最后的练习也可以说恰到好处,很好地体现了把计算问题还原到实际生活情境中的数学思想,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把课堂教学再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比较图形的面积说课稿

《比较图形的面积》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比较图形的面积》,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等几个环节完成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说教学地位与作用 《比较图形的面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面积与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之后学习的。并且为以后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特殊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打下 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基于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 特征,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我确立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交流、桂南等活动,知道比较图形面积 大小方法的多样性。体会图形形状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体验数方格及割补法在图形面积探究中的作用, 积累探索图形面积的活动经验。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重点、难点基于以上认识,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能借助方格纸直接判断图形面积大小,而应用“出入相补”对于不同图形面积的比较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归纳概括能力已逐步形成,他们很愿意自己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归纳整理、找出规律。他们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主动 性已比较强了。同时他们思维活跃,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 但在问题解决中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并且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面积与面积单位、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些都是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 三、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准备采用动手操作法法、讨论

比较图形的面积.doc

比较图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1.会借助方格纸用数格子或转化的方法得出图形的面积.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探究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3.体验图形形状变化与面积大小的关系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探究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利用割补和拼合等方法转化图形,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学习单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媒体出示长方形)提问1:长方形画在方格纸上,1个格子表示1cm2,它的面积有多大2:求长方形的面积除了数格子也能用公式,可下面这个图形的面积怎么得到呢 (出示不规则图形)二,探究(一)图形的面积1.(媒体出示)这里有13个图形,请同学们自己选一个感兴趣的来研究,用数一数或者其他办法得到它的面积是多少或者大约是多少.1)独立尝试.2)同桌交流.3)全班交流:a.数格子b.用"分割法"转化成长方形.(平移,旋转,翻转)c.用同样的方法再试一试.d.表象训练.2.小结:用转化方法可以把复杂图形变得简单而它的面积大小却不变,这样就可以用数方格或者公式得到图形的面积.复杂图形要得到它的面积,转化的方法是一个好办法.(二)比较图形的面积1.呈示活动要求(简单示范)1)先凭"眼力"挑出你认为有联系的两个或三个图形.(举例:比如我图1和图3)2)跟同桌说说你的理由.(我认为这两个图的面积可能相等.)3)用学具验证给你的同桌看.(我把图

1"平移"到图3的位置,发现它们俩完全重合.所以①=③)4)看谁的本领大,发现的多.2.探究(同桌合作)3. 交流:1)通过数格子,平移,翻转,旋转直接比较:如①=③;②=⑤=⑥2)割补法转 化:○11=○;④=⑦3)拼合法转 化:①+③=④;⑤+⑥=⑧;⑨+⑩=○;⑦+②=○133.小结:利用割补,拼合等办法,我们可以把一些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 再进行大小比较非常方便.在比较图形大小时候,转化的方法也 是一个好方法.三,巩固1.下面哪些图形的面积与图1一样大2.想象一下,怎么样能利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下面的图形3.水彩笔画出2个面积都是cm2的不同图形,最多画一个长方形,本领大的同学可以多画几个.四,总结学了今天的知识,你 有哪些收获 2019-05-09 教学目标:1.会借助方格纸用数格子或转化的方法得出图形的面积.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探究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3.体验图形形状变化与面积大小的关系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探究比较图形面积 大小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利用割补和拼合等方法转化图形,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学习单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媒体出示长方形)提问1:长方形画在方格纸上,1个格子表示1cm2,它的面积有多大2:求长方形的面积除了数格

小学五年级数学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上第二单元比较图形的面积比较图形的面 教材分析:在本节课的教材设计中,主要是借助方格纸作为载体,让学生自主的比较各种不同形状图形面积的大小,体验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有多种方法. 学情分析:因为我班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以前没有多少基础,虽然训练一个学年,但是还是不令人十分满意。因此设计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带着"想知道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们的面积呢?"先独立操作,然后再小组交流,集中小组中不同的解法。然后再全班以组进行汇报教学目标: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教师应注意的训练意识:观察、比较、独立思考、操作、交流,知识、方法并进。 教学重点: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图形的等积变换。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1、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出示挂图) 1、提出看图要求:你都看见什么图形? (2)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动手操作 (打开学具袋,使用与挂图配套的图形进行比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梯形,长方形,不规则图形。) 提问:想知道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们的面积呢? (数方格) 2、提出活动要求:现在请大家数一数每个图形的面积 预设:(1)通过数格子得到图形面积 (2)用数格子的方法数不出来怎么办? (适当提出来大家讨论方法,或者挑选出能数方格的图形) (3)可能有部分学生能通过不同方法得到图形面积。 自我注意:教材中把方格纸作为载体,呈现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形。借助方格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是为了学习没有格时怎样求图形面积做准备。 (4)汇报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①4.5 ②6 ③4.5 ④9 ⑤6 ⑥6 ⑦9 ⑧12 ⑨4.5 ⑩10.5(11)15 (12)15(13)15 3、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1)将图中面积相近的图形分类,让学生分组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提出操作要求:你想怎么比较呢?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第二单元比较图形的面积比较图形的面 教材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材设计中,主要是借助方格纸作为载体,让学生自主的比较各种不同形状图形面积的大小,体验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有多种方法. 教学目标: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 图形的等积变换。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新课。 1、课件播放已经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以及特征。 2、让学生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的硬纸板。跟同桌说说哪儿是它的周长,哪儿是它的面积。并且用手比划一下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有多长?用手摸一摸它的面积有多大? (注:明确图形的周长是指绕图形一周的长度;图形的面积是指所占平面的大小。) 3、师:任意拿出两个图形纸板,说说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让学生进行直观判断。如果两个形状不同,大小很难区分时,你有什么办法?——揭示课题:我们今天来探讨图形面积的比较。 二、自主探究: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1、出示课本16页网格中的13个图形。 2、自主探究活动:这些图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先仔细观观察、比较,看谁的发现最多多! 3、小组交流:在小组里交流你的发现。 ①全班交流,归纳比较图形面积的方法:各组派代表说说你们组找到了哪些图形之间的面积大小关系?是怎么知道的?依据同学的回答,归纳学生所使用的比较方法如下: ②板书: A、数方格的方法;(重点说明这个方法,为今后学习面积公式的推导作好铺垫。) B、重叠法;(通过旋转、平移、翻转等操作方法,使两个图形重叠,再观察比较出图形面积的大小) C、转化法;(通过割补、拼合转化为规则的图形后,再做比较) 三、实践活动: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1、活动一:课件出示课本17页1题: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总结了这么多的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那我要考考大家的眼力,下列图形中哪些与图1的面积一样?为什么?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得到的? (注:重点要引导学生怎样对图形进行平移和分割,让学生体会形状变化而面积不变的事实,培养学生图形的转化思想,为后续运用转化思想学习面积公式的推导打下基础。) 2、活动二:出示课本17页的2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比较图形的面积教案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材第49~50页)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和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 难点:能用多种方法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多媒体课件。 1.师: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或知道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2.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平面图形):谁来用手比画一下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有多长?用手摸一摸它的面积有多大。(生演示) 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生1:用尺子先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再量出它的宽是多少,用长乘宽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2:把它放在一个画着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的大方格纸里,数一数它有多少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小格,就可以知道它的面积有多大。 3.师: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真好,现在老师这里有一幅图(出示教材第49页主题图的课件),图上有许多平面图形,今天就来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板书:比较图形的面积) 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索图形面积的关系。(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观察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的大小,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同学们可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比较面积大小的。 生1:图①和图③的面积相等,我们是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的。 生2:我们把图①平移到图③的位置,两个图形重合,所以图①和图③的面积相等。 师:请你再说一遍你们用的什么方法比较图①和图③的面积相等。

生2:我们用的平移法,把图①平移到图③的位置,两个图形完全重合,所以图①和图③面积相等。 (教师按照学生叙述的方法,用课件演示图①和图③两个图形重合的方法。) 师:你们的发现真不错。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再来说一说。 生3:图②和图⑥的面积相等。因为把图②从上面平移过来正好是图⑥。 生4:图②和图⑤的面积相等,把图②从右往左翻过来再进行平移,正好是图⑤。 生5:把图⑤和图⑥合在一起与图⑧的面积相等。 生6:我们发现把图⑧沿着顶点的高割下一个小三角形,平移到右边,拼成的长方形与图⑩一样。 生7:图⑨割补后也与图⑩面积相等。(教师课件演示过程)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细,比较图形面积的方法真不少,现在说一说我们都用到了哪些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老师小结: ①平移。②割补。③数方格。④拼凑。 根据我们所说的方法,下面考一考大家的眼力。 1.下面哪些图形的面积与图①一样大?出示教材第50页的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上台演示分割方法。) 老师小结:图形的形状变了,面积没变。 2.出示教材练一练第2题,请学生上台演示自己的方法。 提示:先把这个长方形画完整,再去选择需要的图形,发现它缺一个直角梯形。 师: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 学生讨论。 老师小结:我们学习了多种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同时也让学生知道确定一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不仅是根据图形的形状,更重要的是根据图形所占格子的多少来确定的。在数方格时,半格的是怎样数的尤其重要,我们把它先分割,再平移,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再数方格。 比较图形的面积 数方格平移拼凑割补 1.采取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进一步体会到图形的形状不同,但面积相等。在学生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比较的依据是什么,当发现学生的比较方法独特时,应及时给予鼓励,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体现了比较图形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求知欲望高,课堂气氛活跃。

比较图形面积

比较图形面积 在“观察与讨论”的栏目中,教材通过方格纸作为载体,呈现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形,并提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知道的?与同学进行交流”的要求。安排这一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能选择不同的图形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并通过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掌握一些比较的方法。而教材安排的三个卡通人物的提示性对话,仅说明学生在比较面积大小中可能出现的几种方法,在最后一行中出示的“你还有什么发现?与同学进行交流。”就是充分考虑到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提出具有自己独特的比较方法。 二:设计意图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首先可以请学生准备一张方格图的纸,并准备一些类似于教材中呈现的图形,以便于开展教学活动时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其次,出示“观察与讨论”的内容,并提出具体观察与讨论的要求。 1.借助方格纸图,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1.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2.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若干图形图片。 学生准备:若干图形图片。 六:教学流程: (一):课前引入: 师:我们以前认识了很多图形,回忆一下,都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有些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二):新课:活动一:说一说 我们以前认识了很多图形,回忆一下,都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有些什么特征?请打开课本第16页,你看到了哪些图形?自由地说一说。 你能任选一个图形,跟同桌说说哪儿是它的周长,哪儿是它的面积吗? 明确:图形的周长是指绕图形一周的长度;图形的面积是指所占平面的大小。

比较图形的面积.doc

比较图形的面积 课题 二.图形的面积(一)比较图形的面积 主备教师 左新宇 使用教师 李霞 参加人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知道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并能画出图形的高。

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图形的等积变换。 教学准备 挂图,各种图形。 教学流程 个性化设计 一、新课教学 1、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出示挂图) 1、提出看图要求:你都看见什么图形? (2)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动手操作

(打开学具袋,使用与挂图配套的图形进行比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不规则图形。) 提问:想知道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们的面积呢? (数方格) 2、提出活动要求:现在请大家数一数每个图形的面积 预设:(1)通过数格子得到图形面积 (2)用数格子的方法数不出来怎么办? (适当提出来大家讨论方法,或者挑选出能数方格的图形)(3)可能有部分学生能通过不同方法得到图形面积。 自我注意:教材中把方格纸作为载体,呈现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形。借助方格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是为了学习没有格时怎样求图形面积做准备。(4)汇报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①4.5 ②6 ③4.5 ④9 ⑤6 ⑥6 ⑦9 ⑧ ⑨4.5 ⑩10.5(11)15 ()15(13)15 3、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1)将图中面积相近的图形分类,让学生分组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提出操作要求:你想怎么比较呢? (巡视了解活动情况,个别指导,发现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 (3)在小组活动之后,同学进行交流方法。(主要是互相交流经验,) 1=3 2=5=6 5+6=8 1+3=4=7 9+10=11==13 (4)思考:你是怎样知道的?

比较图形的面积 教案(1)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体验、比较、交流、归纳等活动,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性。 3.体验图形形状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难点:运用分割和移补对图形进行“等积变换”。 教法学法:小组合作式探究学习,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具学具:各类图形,尺子,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建构知识,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都认识了哪些图形呢?板书:图形生: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等等。 师:这些都是我们认识的平面图形,平面图形有大有小,那么平面图形的面积是什么呢? 生:平面图形的大小。 师:对,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面积每个图形都有面积,如果我们想知道长方形的面积,你该怎么办? 出示长方形 生1:用尺子先量出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再量出它的宽是多少,用长*宽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

生2:把它放在一个边长为一厘米的小正方形的方格纸里,数一数它有多少个正方形小格,就可以知道它的面积有多大。 师:可以数方格,这个方法不错。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生:12平方厘米。如果一个方格1平方厘米,12个方格就是12平方厘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图形的知识。补全课题:比较图形的面积二、小组合作,探索发现 (一)认真观察,大胆猜想 师: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的很好,老师这里有很多图形,除了我们认识的图形,还有什么图形? 生:还有不规则图形。 师:好好看一看,这些图形的面积都有些什么关系?现在拿出我们准备的图形,打开书,比一比,看看这些图形的面积都有些什么关系?看看能不能重合,过2分钟后,可以前后桌四人一组合作完成。 师:说一说,你觉得哪些图形的面积可能相等?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看看你们的猜想对不对。 (二)逐层递进,解决问题 1.找出面积相等的图形 (1)数方格法 师:出示例题图①②③⑤⑥,找出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与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的? 生3:我是用数方格知道图①图③相等,图①和图③对应的边都相等,对应的格子也相等,所以图①=图③。

五年级数学教案比较图形的面积教案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16-17“比较图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会用不同的方法去比较图形的面积大小 教具准备:课件、方格纸、直尺、各种平面图形的硬纸板 教学方法:比较法、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新课。 1、指名学生说出所学平面图形的名称以及特征。 2、让学生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的纸。跟同桌说说哪儿是它的周长,哪儿是它的面积。并且用手比划一下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有多长?用手摸一摸它的面积有多大? 3、出示两个大小相似的长方形,比较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4、4、 揭示课题:我们今天来探究图形面积的比较。 二、自主探究: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1、出示课本16页网格中的13个图形。

2、自主探究活动: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思考这些图形的面积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师:今天我们重点探究面积相等的关系。 3、学生探究图形面积的相等关系。 (1)学生探究哪两个图形面积相等。 ①学生观察猜测哪两个图形面积相等。 ②动手操作验证两个图形面积相等。 ③全班交流,归纳比较图形面积的方法:找到了哪些图形之间的面积大小关系?是怎么知道的? ④归纳学生所使用的比较方法如下: A、数方格的方法; B、重合法;(通过旋转、平移、翻转等操作方法,使两个图形重叠,再观察比较出图形面积的大小) C、转化法;(通过分割、割补、拼接转化为规则的图形后,再做比较) (2)学生探究哪两个图形面积之和与第三个图形面积相等。 ①学生观察猜测哪两个图形面积之和与第三个图形面积相等。 ②动手操作验证哪两个图形面积之和与第三个图形面积相等。 ③全班交流,归纳比较图形面积的方法。 三、实践活动: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1、活动一:课件出示课本17页1题: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总结了这么多的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那我要考考大家的眼力,下列图形中哪些与图1的面积一样?

比较图形面积

比较图形面积 学校:灵武小学作者:马丽娟年级:五年级 一:教材分析。 在“观察与讨论”的栏目中,教材通过方格纸作为载体,呈现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形,并提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知道的?与同学进行交流”的要求。安排这一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能选择不同的图形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并通过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掌握一些比较的方法。而教材安排的三个卡通人物的提示性对话,仅说明学生在比较面积大小中可能出现的几种方法,在最后一行中出示的“你还有什么发现?与同学进行交流。”就是充分考虑到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提出具有自己独特的比较方法。 二:设计意图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首先可以请学生准备一张方格图的纸,并准备一些类似于教材中呈现的图形,以便于开展教学活动时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其次,出示“观察与讨论”的内容,并提出具体观察与讨论的要求。 三:教学目标 1.借助方格纸图,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四:重难点教学 1.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2.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若干图形图片。 学生准备:若干图形图片。 六:教学流程: (一):课前引入: 师:我们以前认识了很多图形,回忆一下,都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有些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二):新课:活动一:说一说

我们以前认识了很多图形,回忆一下,都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有些什么特征? 请打开课本第16页,你看到了哪些图形?自由地说一说。 你能任选一个图形,跟同桌说说哪儿是它的周长,哪儿是它的面积吗? 明确:图形的周长是指绕图形一周的长度;图形的面积是指所占平面的大小。 活动二:想一想 图中共有13个图形,它们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请同学们先仔细观观察、比较,看谁的发现多!好,先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你们的发现。 反馈: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找到了哪些图形之间的关系?是怎么知道的? 其他组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小结:在找图形之间的关系时,大家想到的方法很多,有的是直接数格子进行比较,有的是借助参照物进行比较,还有的是用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还有的是…… 这些方法都不错。 活动三:练一练 1.练一练1:下面哪些图形的面积与图①一样大? 重点要引导学生认识对图形的分割和平移,并让学生体会到图形的形状变化,但面积大小不变这样一个事实,为后续学习面积公式的推导与图形的“等积变形” 打下基础。 2.练一练2:右面方格图中,如果每个小方格面积都是1CM2。请画出3个形状不同、面积都是12 CM2的图形。(学生在画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图形中,首先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图形,然后在组织讨论中,可以引导学生画一些非矩形的图形,如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者非标准的图形。) 3.练一练4,5题。这两道练习题都是操作性的活动,在开展练习前应让每个学生用硬纸板剪彩一些类似的图形,以供学生活动之用。学生在操作时,除了教 材呈现的图形外,也可以请学生拼一些不同的图形,通过这些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图形的形状不同,但它们的面积大小都是相等的道 布置作业:思考练一练3 课堂小结:在指导学生开展练习时,要重点引导学生对图形的分割、平移等方法的认识,并让学生体会到图形的形状变化。

五年级数学比较图形的面积教案

五年级数学比较图形的面 积教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比较图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16-17“比较图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会用不同的方法去比较图形的面积大小 【教具准备】 课件、方格纸、直尺、各种平面图形的硬纸板、七巧板等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一、复习旧知,揭示新课。 1、课件播放已经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以及特征。 2、让学生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的硬纸板。跟同桌说说哪儿是它的周长,哪儿是它的面积。并且用手比划一下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有多长用手摸一摸它的面积有多大 (注:明确图形的周长是指绕图形一周的长度;图形的面积是指所占平面的大小。) 3、师:任意拿出两个图形纸板,说说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让学生进行直观判断。如果两个形状不同,大小很难区分时,你有什么办法——揭示课题:我们今天来探讨图形面积的比较。 二、自主探究: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1、出示课本16页网格中的13个图形。 通过对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的再认识,以及图形周长和面积的再认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在学生很难比较两个近似图形面积大小的时候,引入课题,为学生下一步的探究创设了情境,提高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教师在组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交流等形式进行比较活动中,使学生掌握多种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同时也让学生知

《比较图形的面积》的教案

《比较图形的面积》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和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活动: (一)谈话式引入课题 师: 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或知道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平面图形):谁来用手比划一下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有多长?用手摸一摸它的面积有多大?(生演示) 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生1:用尺子先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再量出它的宽是多少,用长乘以宽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2:把它放在一个边长为一厘米的小正方形的大方格纸里,数一数它有多少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小格,就可以知道它的面积有多大。 师: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真好,现在老师这里有一副图(出示课本第16页主题图的课件),图上有许多平面图形,今天就来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板书:比较图形的面积)。

(二)自主探究 1.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索图形面积的关系 师:观察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的大小,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同学们可先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比较面积的大小的? 生1:1号和3号图的面积相等,我们是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的。 生2:我们把1号平移到3号的位置,两个图形重合,所以1号和3号的面积相等。 师:请你再说一遍你们用的什么方法比较1号和3号图的面积相等? 生3:我们用的平移法,把1号平移到3号的位置,两个图形重合,所以1号和3号面积相等。 (教师按照学生叙述的方法,用课件演示1号和3号两个图形重合的方法。) 生3:我们发现把1号和3号拼起来正好是4号图。所以1号加3号的面积与4号图的面积相等。(师课件演示过程) 师:你们的发现真不错,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再来说一说。 生4:2号和6号图的面积相等。因为把2号图从上往下翻过来正好是6号图。 生5:2号和5号图的面积相等,把2号图从右往左翻过来正好是5号图。 生6:把5号和6号图合在一起与8号的面积相等。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比较图形的面积.doc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比较图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上第二单元(比较图形的面积)教材分析:在本节课的教材设计中,主要是借助方格纸作为载体,让学生自主的比较各种不同形状图形面积的大小,体验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经过一学年的训练,学习兴趣逐渐有所好转。教学目标: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教学重点: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学难点:图形的等积变换。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知识,还记得吗?说一说。在我们的教室里,同学们能发现哪些平面图形?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真好,现在老师这里有一副图(出示课本第16页主题图),图上有许多平面图形,今天就来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板书:比较图形的面积)。一、新课教学1、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出示挂图)这些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请拿出我们剪好的图形按书上顺序排列好,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1)提问:上面各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知道的?(2)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观察探究方格中各种形状的平面图:(3)在活动之后,同学进行交流方法。(主要是互相交流经验,)1=3 2=5=6 5+6=8 1+3=4=7

9+10=11==13(4)思考: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个人注意:学生归纳整理出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的方法。最好能边汇报边展示,汇报时可以是同桌合作进行我应该预设可能的汇报结果:即我的教案中的几种都要心中有数,但此时学生可能只能汇报出书上提示的几种。这时学生汇报有几种就引导大家总结出几种,不必把每种都总结出来评价应根据汇报的情况随机进行。(此环节准备用10分钟左右时间完成。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能选择不同的图形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并通过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掌握一些比较的方法。)二、归纳比较的方法:直接比较平移借助参照物 数方格拼凑割补个人注意:觉得应该让学生总结,教师只是最后补充,有学生汇报的方法的板书,可直接让学生看着黑板把刚才探究的方法小结一下。简单明了,板书出来好看有逻辑就行。我们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是不是一次只能用一种方法呀?三、巩固练习(完成后面几个图示的任务)1、你们能用自己归纳出来的的方法判断下面哪些图形的面积与图一一样大吗?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第一个练习重点用分割、平移的方法来判断。这题控制在3分钟内) 2、看看谁的眼睛最敏锐:你认为下面的哪个图形补上去就能使这个图形变得完整?为什么?(让学生讨论观察补哪块图形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同学们用心想想:如果下面的方格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一平方厘米,你能画出三个面积

小学四年级数学《比较图形的面积》教案范本五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比较图形的面积》教案范本五篇《比较图形的面积》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比较图形的面积》教案范本,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四年级数学《比较图形的面积》教案范本一 教材分析:在本节课的教材设计中,主要是借助方格纸作为载体,让学生自主的比较各种不同形状图形面积的大小,体验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有多种方法. 学情分析:因为我班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以前没有多少基础,虽然训练一个学年,但是还是不令人十分满意。因此设计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带着"想知道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们的面积呢?"先独立操作,然后再小组交流,集中小组中不同的解法。然后再全班以组进行汇报教学目标: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教师应注意的训练意识:观察、比较、独立思考、操作、交流,知识、方法并进。 教学重点: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图形的等积变换。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1、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出示挂图) 1、提出看图要求:你都看见什么图形? (2)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动手操作 (打开学具袋,使用与挂图配套的图形进行比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不规则图形。) 提问:想知道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们的面积呢? (数方格) 2、提出活动要求:现在请大家数一数每个图形的面积 预设:(1)通过数格子得到图形面积 (2)用数格子的方法数不出来怎么办? (适当提出来大家讨论方法,或者挑选出能数方格的图形) (3)可能有部分学生能通过不同方法得到图形面积。 自我注意:教材中把方格纸作为载体,呈现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形。借助方格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是为了学习没有格时怎样求图形面积做准备。 (4)汇报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①4.5②6③4.5④9⑤6⑥6⑦9⑧12⑨4.5⑩10.5(11)15(12)15(13)15 3、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1)将图中面积相近的图形分类,让学生分组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提出操作要求:你想怎么比较呢? (巡视了解活动情况,个别指导,发现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 (3)在小组活动之后,同学进行交流方法。(主要是互相交流经验,)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案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案 ,实物投影,课本18页格子图,剪刀,七巧板等。 : 一、谈话式引入课题 1、师: 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或知道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2、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平面图形):谁来用手比划一下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有多长?用手摸一摸它的面积有多大?(生演示)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师: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真好,现在老师这里有一副方格图,每个小方格1平方厘米(出示课本第16页主题图的课件),图上有许多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就来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板书:比较图形的面积)。 二、自主探究,提炼比较图形面积的方法 1.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索图形面积的关系 师:观察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的大小,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数方格) 如果不能准确数出有多少方格,怎么办?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 拿出课前准备的格子图,剪刀等验证自己的想法,然后小组交流,

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小组汇报 教师按照学生叙述的方法,用课件演示 (图1和图3面积相等,图2、图5和图6面积相等;把图5和图6合在一起与图8的面积相等;把图1和图3合在一起与图4、图7面积相等;把图9和图10合在一起与图11、图12、图13面积相等) 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方法(数方格、平移、拼凑、割补法等) 三、解决问题 1、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细,比较图形面积的方法真不少,现在老师想考一考你们的眼力,判断下面哪些图的面积与图1一样大? 出示书17页的练一练1题。 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上台演示分割方法,课件演示 发现:图形的形状变了,面积没变 (目的是要学生加深理解割补法,并让学生体会到图形的形状变化,但面积大小不变这样一个事实,为后续学习面积公式的推导与图形的“等积异形”打下基础。) 2、如图一个长方形少了一块,你认为下面的哪个图形补上去就能使这个长方形完整了? 出示课本练一练第3题 引导:先把这个长方形画完整,再去选择需要的图形,发现它缺一个直角梯形。

比较图形的面积对比表

北师大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一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中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比较图形的面积。比较图形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基本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观察比较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懂得面积比较方法的多样化。同时,也让他们知道确定一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不仅是根据图形的形状,更重要的是根据图形所占格子的多少来确定的。这样,也为学生自己探索基本图形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教材突出的特点是:一是把方格纸做为载体,呈现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并提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知道的,与同学进行交流”的要求。这样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不同的图形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掌握一些比较的方法。二是鼓励学生自己探究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比较面积大小方法是怎样的。教材中虽呈现了3个小卡通人物提出的3种比较方法,可是学生在课堂的实际活动中,还会出现更多的方法,这样的开放式的教材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变的更聪明,思维更敏捷 2.教学目标: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和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3.教学难点分析: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 4.教学课时:1课时 5.教学过程: (一)谈话式引入课题 师: 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或知道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平面图形):谁来用手比划一下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有多长?用手摸一摸它的面积有多大?(生演示) 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生1:用尺子先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再量出它的宽是多少,用长乘以宽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2:把它放在一个边长为一厘米的小正方形的大方格纸里,数一数它有多少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小格,就可以知道它的面积有多大。 师: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真好,现在老师这里有一副图(出示课本第16页主题图的课件),图上有许多平面图形,今天就来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板书:比较图形的面积)。 (二)自主探究 1.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索图形面积的关系(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观察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的大小,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同学们可先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比较面积的大小的? 生1:1号和3号图的面积相等,我们是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的。 生2:我们把1号平移到3号的位置,两个图形重合,所以1号和3号的面积相等。 师:请你再说一遍你们用的什么方法比较1号和3号图的面积相等? 生2:我们用的平移法,把1号平移到3号的位置,两个图形重合,所以1号和3号面积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