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通气全麻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喉罩通气全麻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喉罩通气全麻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喉罩通气全麻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

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高龄患者下肢手术分别采用喉罩通气全麻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旨在探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喉罩通气全麻组(R组)和腰麻-硬膜外联合组(SE组),每组30例。R组选择依托咪酯-芬太尼-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静脉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通气麻醉,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而SE组实施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观察R组插入喉罩前(T0)、置入喉罩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30 min(T4)以及拔出喉罩

5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SE组注药前(T0)、注药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30 min (T4)、45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术中使用升压药情况。同时观察患者术后MMSE评分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MAP、HR、SpO2的变化:R组,与T0相比T1轻度下降(P<0.05),T2、T3轻度升高(P<0.05),T4、T5明显下降(P<0.05);SE 组,与T0相比,各时段的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使用麻黄素的比例明显减少(P<0.05)。两组SpO2保持稳定。MMSE评分:SE组术后3、

6 h、

1 d时均明显高于R组(P<0.05)。术后认知功能:SE组患者术后3、6 h 时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R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麻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高龄老年人下肢手术均可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喉罩麻醉中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麻醉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腰麻-硬膜外麻醉高,相比之下,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更加适合高龄患者择期下肢手术。

标签:喉罩通气全麻;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高龄患者;下肢手术;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障碍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及下肢关节退行性变,高龄老年下肢手术日益增多,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手术也给老年人机体造成较大的创伤,这给麻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据统计,75岁以上老年人的手术约占手术量的10%以上[2]。高龄老年麻醉方式的选择也逐渐成为麻醉医生的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观察高龄老年患者下肢手术分别采用喉罩通气全麻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旨在探讨高龄老年下肢手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稳定】采用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

【关键字】稳定 采用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取股骨上外侧切口,自大转子上2cm,根据骨折线情况向远端延伸,约10~14cm。显露骨折线(骨折线进入关节囊者,需剥开部分关节囊),对粉碎性骨折,先将较大的碎块复位,可用螺丝钉固定之(埋头),固定于股骨干上,然后直视下行转子间复位,尽量达解剖位置(复位不稳定或复位困难时,可用克氏针或皮质螺钉先固定,使骨折稳定后再用持骨器固定)。放置解剖锁定钢板,注意调整钢板曲度与股骨干曲度的位置,再由锁定套筒引导下,交替于头颈部及骨折远端应用锁定松质骨拉 力螺钉、远端骨皮质锁定螺钉固定,依次钻孔、测深、攻丝、拧入适宜长度螺钉,头颈部至少穿入3枚锁定螺钉,维持颈干角解剖角度约130°,前倾角约13°,螺钉尖端据 股骨头约1cm,骨折远端打入4~5枚皮质骨锁定螺钉固定。若有小的碎骨块,依次复入。小转子骨折者,多从股骨前外侧向后内穿入螺钉,容易复位固定。术毕用C臂检查复位固定情况,必要时可调整个别螺钉长度。手术前后X线片比较见图1、2。图1图2 1.3 术后处理 术后穿防旋转“丁”字鞋,术后24h以后患者逐步进行CPM锻炼,预防性使用抗生素5~8天,24~48h内依引流情况拔除引流管, 2周拆线。6周后扶双拐下床活动,以后待X线片显示骨痂形成后扶单拐活动,X线片显示骨折端愈合后可完全负重。 2 结果 37例患者随访时间:4~18个月(骨折愈合前每月复查拍片1次,骨愈合后每半年拍片1次),骨折愈合时间:16~32周,切口均甲级愈合,37例于术后12~18个月取出内固定,均恢复伤前行走功能,无钢板内固定断裂,无螺钉退出,无髋内翻,髋关节活动范围[2]正常。 3 讨论 我县矿区多机械暴力或坠落伤,交通事故频发,转子间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粉碎性骨折较多,患者年龄分布青壮年至老年不等,尤其伴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病情较重,随着现在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复位要求高,如处理不当,极易留下后遗症。以往多采取普通钢板、松质骨螺钉、DHS系统等固定,由于强度低、固定欠牢固或操作复杂,损伤大,效果欠佳。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中,整合了不同的固定方法与特征,可同时满足锁定、加压或两者结合的内固定方式。首先比较对于传统股骨近端普通钢板通过螺钉扭矩来获得稳定性的技术,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会影响螺钉的抓持力和加压钢板的固定效果。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曲度不但与股骨外侧匹配,而且锁定钢板与匹配螺钉两者相对位置锁定后,避免螺钉的滑动,如同内置的外固定架对骨折进行桥接,在骨折端达到稳定固定的同时创造足够的应变来刺激骨痂形成以提高二期骨愈合。其次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近端3枚锁定松质骨螺钉,因不在同一平面,且和锁定钢板位置固定,对于固定骨折端和DHS 系统一样,具有静力和动力加压作用,使骨折端紧密固定接触, 产生一定的压力的同时减少骨折端微动,有利于骨折愈合,遗憾的是DHS系统抗股骨头旋转能力较差[2],而3枚螺钉的应用能更好地防其旋转,维持颈干角的稳定性,效果一定。同时相配套的锁定螺钉对股骨颈损伤较DHS系统小,骨折端以远骨膜剥离要求不多,操作简单,手术操作没有其要求高。其次,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安全可行,经济实用,适应证广、固定牢靠、术后处理完全符合骨折治疗的AO原则[3]、不需昂贵的医疗设备、且适合微创操作,只要具备相关仪器设备,可在各级医院开展工作,在全区、全国可推广应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定。最后要强调的是对小转子骨折者,要尽量复位,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以外可应用单独螺钉或不锈钢丝环绑固定,建立股骨内侧的完整,能有效防止髋内翻、钢板断裂、锁定钢板螺钉整体脱落的发生[4]。

Slipa喉罩在老年患者全麻中的应用

Slipa喉罩在老年患者全麻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10-30T16:25:58.70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作者:薛强胡桂芳[导读] 探讨Slipa喉罩在老年患者全麻中的应用效果。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摘要】目的:探讨Slipa喉罩在老年患者全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老患者年90例,并采取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气管导管,观察组采用Slipa 喉罩,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前BPM、SBP及DBP三项指标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插管后及拔管1min内观察组患者BPM、SBP及DBP数值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低(P<0.05)。结论:Slipa喉罩在老年患者全麻中具备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全麻方法,值得推广。【关键词】全麻;Slipa喉罩;气道管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在临床医学治疗中接受全麻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比例也在随之上升[1]。为了提高老年患者全麻气道管理的安全有效性,本文重点对Slipa喉罩在老年患者全麻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很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老年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采取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5例。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63~87岁,平均年龄为(68.23±2.34)岁;病程5d~6个月,平均病程为(1.23±0.54)月;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64~89岁,平均年龄为(68.55±2.19)岁;病程7d~6个月,平均病程为(1.18±0.63)月。本次实验项目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全部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及其家属均具有知情权,排除依从性差、精神病、心肺功能障碍、术前诊断属困难气道病例。两组的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和检验,差异不会对本次研究结果造成影响(P>0.05) 1.2 在患者进入到手术室后借助监护仪对患者的BPM(心率)、DBP(舒张压)及SBP(收缩压)等指标予以连续监测。同时两组患者均予以咪达唑仑0.02mg/kg,芬太尼2μg/kg,罗库溴铵0.4mg/kg,依托咪酯0.3 mg/kg。在此前提条件下,待病患下颌松弛后,对照组采用气管导管,观察组采用Slipa喉罩。术中两组患者丙泊酚输入控制在3mg/(kg?h),瑞芬太尼控制在0.1μg/(kg?min),两组患者麻醉均维持至手术结束,待患者意识清醒且恢复自主呼吸时即可拔除喉罩,做好数据记录工作。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插管前后以及拔管或拔罩时1min内的BPM、DBP及SBP等指标进行检测和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根据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实验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n)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 ±s)采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插管前BPM、SBP及DBP三项指标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及拔管1min内观察组患者BPM、SBP 及DBP数值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低(P<0.05),详情如表1所示。 3讨论 由于老年病患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必须重视老年患者全麻过程中的呼吸管理问题。普通喉罩(LMA)在临床气道管理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Slipa喉罩作为一种新型喉罩也逐步在临床中得到了应用。为了提高全麻手术老年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保持病患呼吸道畅通是医护人员的首要任务。Slipa喉罩作为一种新型上通气装置,具备操作便捷、结构简单的优势特点。与此同时,喉罩的气道管根部区域能够完全顶住患者的鼻咽部,以防气管下移、错位等情况发生,且无需粘贴捆绑,其独具的反流液体回收腔能够充分容纳患者胃部产生的大量回流液体,降低误吸风险发生可能性,并且可有效防范因过度压迫产生的机体舌下神经损伤情况发生。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Slipa在插入时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波动情况基本小于10%,具备理想的安全稳定性[2]。与上述分析一致,根据本次研究发现:插管前两组患者BPM、SBP及DBP三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观察组BPM(87.15±12.26)min/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43±13.27)min/次(P<0.05),观察组SBP(123.07±11.89)小于对照组的(154.01±12.23)mmHg(P<0.05),观察组DBP(78.52±11.67)小于对照组的(100.03±11.54)mmHg(P<0.05);拔管1min内观察组患者BPM、SBP及DBP三项指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由此说明观察组患者呼吸循环更加平稳,呼吸通道管理效果更加优越。 综上所述,Slipa喉罩在老年患者全麻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气道管理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值得应用与推广的积极意义。参考文献:

喉罩插管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侧卧位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对比分析

喉罩插管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侧卧位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13-05-23T10:55:45.8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3期供稿作者:李玉梅 [导读] 但由于侧卧位下喉罩密封效果不太理想而导致喉罩插管全身麻醉一次操作成功率低于腰-硬联合麻醉[2,3]。 李玉梅 (抚顺市中心医院 113000) 【中图分类号】R61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3-0208-02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喉罩插管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侧卧位下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位进行侧卧位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喉罩插管全身麻醉方式,对照组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所需时间、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术中不适发生率、术后并发症、一次操作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所需时间、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术中不适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一次操作成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罩插管全身麻醉在侧卧位下肢手术中麻醉效果较好,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喉罩插管全身麻醉侧卧位下肢手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我院进行侧卧位行股骨、髋关节置换、腘窝手术患者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29-58岁,平均(38.2±5.4)岁;体重48-75kg,平均体重56.8±7.6kg。ASAⅠ-Ⅱ级。所有患者术前接受心电图、血尿常规、生化检查,所有患者均无麻药过敏、心脏病、高血压、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类型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麻醉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喉罩插管全身麻醉,麻醉过程为患者取侧卧位,给予静注咪达唑仑0.04 mg/ kg、依托咪酯0.3mg/kg、芬太尼0.002mg/kg,患者入睡后,待睫毛反射消失,用盲插法插入合适的喉罩,术中采用2-3七氟醚混合1L/min氧气连续吸入,微量泵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2μg.kg-1.min-1及丙泊酚6mg.kg-1.h-1。心电监护仪常规持续监测。手术结束前15min停止吸入,手术结束前5min结束静脉泵注,待患者清醒后摘除喉罩。对照组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所有患者术前禁食,患者术前30min肌注鲁米那100mg及东莨菪碱300mg,患者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输液通道,注射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ml,心电监护仪常规持续监测。鼻导管持续吸氧3-4L/min。常规消毒铺巾后,选择在L2-3或L3-4的椎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进入硬膜外腔,将腰麻针通过硬膜外穿刺针的内腔,进针至蛛网膜下腔进行穿刺,确定突破后,将针芯抽出,观察到有无透明脑脊液流出,确定后注射0.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1.5ml,退出腰麻针后,将硬膜外导管留置硬膜外腔3-4cm。患者平卧后,采用针刺法确定麻醉平面,通过硬膜外追加给予1.5-2%利多卡因来调整麻醉平面,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为宜。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所需时间、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术中不适发生率、术后并发症、一次操作成功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间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在P<0.05时差异显著。 2. 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所需时间为5.4±2.2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4±4.8min(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低血压、术中不适、术后并发症、一次操作成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部分观察指标比较(n%) 组别例数术中低血压术中不适术后并发症一次操作成功率 观察组 40 0(0) 0(0) 1(2.5) 35(87.5) 对照组 40 7(17.5) 9(22.5) 8(20.0) 40(100) 3. 讨论 喉罩(LMA)不需使用喉镜显露声门,无需进入气管内,使用时仅仅深入到咽喉部, 其气管黏膜基本无损伤, 患者对其耐受性好,心血管反应得到明显减轻, 可获得满意通气,因其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易于储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本组试验中患者在全麻情况下吸入新型麻药七氟醚,该麻药具有作用平稳迅速,对血液循环呼吸循环系统影响甚微,可控麻醉深度,并具有肌肉松弛作用等优点。喉罩插管全身麻醉的术中低血压、术中不适、术后并发症都明显低于腰-硬联合麻醉。但由于侧卧位下喉罩密封效果不太理想而导致喉罩插管全身麻醉一次操作成功率低于腰-硬联合麻醉[2,3]。 综上所述, 喉罩全麻在侧卧位下肢手术中取得满意麻醉效果,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全麻方式。参考文献 [1] 杨晓明,黄俊梅,薛晓东.喉罩通气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对应激反应和通气的影响.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8, 24: 220 222. [2] 曹国平. 腰麻与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7(22):795 [3] 郑辉利,马保新.喉罩与腰-硬联合麻醉在侧卧位下肢手术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5):489-490.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对气管拔管期呛咳反应的影响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对气管拔管期呛咳反应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2-11-15T14:23:37.9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6期供稿作者:李显才姜义张遇春张桂文[导读] 气管拔管时会出现喉痉挛、通气障碍等呼吸道并发症,而呛咳可导致高血压、心动过速、心肌缺血缺氧、支气管痉挛、眼内压和颅内压升高、伤口裂开出血等诸多问题,影响患者术后恢复[1]。 李显才姜义张遇春张桂文(辽宁省阜新市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麻醉科辽宁阜新 123000)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6-0201-02 【关键词】气管拔管期呛咳反应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气管拔管时会出现喉痉挛、通气障碍等呼吸道并发症,而呛咳可导致高血压、心动过速、心肌缺血缺氧、支气管痉挛、眼内压和颅内压升高、伤口裂开出血等诸多问题,影响患者术后恢复[1]。因此我们力求找到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呛咳反应的麻醉方法。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比呛咳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行胸腹部手术的患者100例,A组50例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B组50例行单纯全麻,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排除存在咽部不适的患者。 1.2 麻醉方法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术前30min肌注长托宁0.5mg,安定10mg,其他患者均肌注阿托品0.5mg,安定10mg。入室后连接心电监护,开放外周静脉。A组取相应的硬膜外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行全麻诱导,依次静注咪达唑仑1.5~2mg,芬太尼3~5ug/kg,依托咪酯0.2~0.3mg/kg,利多卡因1~2mg/kg,维库溴铵0.08~0.1mg/kg,诱导平稳,插管顺利,连接麻醉机控制呼吸。术中维持每隔50分钟硬膜外腔注入1.33%利多卡因与0.125%布比卡因混合液5ml,同时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05~0.1ug/kg.min、异丙酚2~4mg/kg.min,间断静注维库溴铵。B组全麻诱导,依次静注咪达唑仑1.5~2mg,芬太尼3~5ug/kg,依托咪酯0.2~0.3mg/kg,利多卡因1~2mg/kg,维库溴铵0.08~0.1mg/kg诱导平稳,插管顺利,连接麻醉机控制呼吸。术中维持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0.25ug/kg.min、异丙酚4~8mg/kg.min,间断静注维库溴铵。术后患者意识清醒,咳嗽、吞咽反射恢复,自主呼吸频率>12次/分,潮气量大于350ml以上,呼吸空气5分钟SPO2≥95%时拔除气管导管。 1.3 监测指标记录气管拔管期的拔管质量评分(1分为平稳拔管,无呛咳;2分为呛咳1~2次;3分为呛咳3~4次;4分为呛咳5~10次;5分为拔管困难,喉痉挛或呛咳>10/分)。 统计分析实验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统计,记量数据以x±s表示。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拔管质量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表1)。 表1 拔管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例数 1分 2分 3分 4分 A组 50 42 6 2 0 B组 50 5 36 6 3 3 讨论 呛咳常会引起机体内环境瞬间发生剧烈变化,胸膜腔内压明显升高,影响静脉回流,脑脊液压力升高。剧烈呛咳还可能损伤肺泡壁造成气胸,严重时会导致暂时性大脑局部缺血,颅内压升高,面部和颈部小血管破裂出血[2]。全麻患者气管拔管期,常因麻醉减浅、吸痰、气管导管刺激及伤口疼痛等,引起呛咳、呼吸急促甚至躁动,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使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等高危因素的老年患者围拔管期危险性明显增加,设法减轻全麻拔管期呛咳等反应及其引发的心血管反应一直是临床致力解决的问题[3]。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比气管拔管期呛咳反应率明显降低的可能原因:(1)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比苏醒更彻底。硬膜外阻滞可直接作用于神经根,降低外周与中枢敏感化,从而有效地削弱炎症与疼痛所致应激反应,因此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明显地减少了全麻药的用量,(2)硬膜外麻醉具有超前镇痛作用,有效的缓解了术后疼痛,因此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明显地减少了躁动的发生,从而减少了呛咳反应,(3)硬膜外麻醉有一定的镇静作用。临床麻醉中部分患者在接受椎管内阻滞后就表现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尤其在麻醉平面较广的患者,镇静作用更明显[4]。因此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气管拔管期很少发生躁动,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呛咳反应。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比呛咳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参考文献 [1]Gulerg,Akin A,Tosun Z,et al.Simple-dose dexmedetomidine attenuates airway and circulatory reflexes during extubation.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05,49:1008-1091. [2]余骏马,陶汉,董春山,等.瑞芬太尼抑制气管内表面麻醉时呛咳反射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558-559. [3]罗铁山,钱若筠,黄建成,等.帕瑞昔布钠术前给药对拔管期应激反应和耐管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137-139. [4]马汗祥,马妮娜,毛晶晶,等.蛛网膜下腔阻滞和静脉全麻时丙泊酚镇静剂量的比较.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779-780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临床效果评价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临床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为了对比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相关病例资料共计180例。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各项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插管时对照组各项指标分别与观察组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传统麻醉法硬膜外麻醉虽有一定程度牵扯痛,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全麻虽会出现插管、拔管血流动力学波动,但也在正常范围内。 【关键词】妇科疾病;腹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 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对麻醉方式的选择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最理想的麻醉效果是能够避免手术过程中出现应激性反应,手术后对患者的各项生理机能影响最小化[1],因此,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探讨适当的麻醉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0年2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计180例,年龄范围为25岁-60岁,患者合并症情况:有20例同时合并高血压,有20例同时合并糖尿病。根据患者手术类型不同进行分类:有70例行卵巢囊肿切除术,有30例行全子宫切除手术,有25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有18例行卵巢畸胎瘤切除手术,有30例行宫外孕手术,另有7例患者行卵巢囊肿切除手术。160例资料根据麻醉方法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单纯全麻手术者80例设为对照组,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手术者80例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平均年龄和疾病类型等)经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麻醉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常规给予阿托品(使用剂量为0.5毫克)和苯巴比妥钠(使用剂量为0.1克)肌肉注射,另外以静脉点滴方式给予患者咪唑安定(根据患者体重使用剂量为0.1毫克/公斤)+瑞芬太尼(根据患者体重使用剂量为0.5微克/公斤)+维库溴铵(根据患者体重使用剂量为0.5毫克/公斤)+丙泊酚(根据患者体重使用剂量为0.15毫克/公斤),麻醉生效后进行气管插管,同时调节呼吸机相关参数控制呼吸,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应激性反应状态和血气变化进行调整。观察组患者在T11~12位置进行穿刺,用16号穿刺针穿刺时,

喉罩在鼻内窥镜手术全麻中的应用

喉罩在鼻内窥镜手术全麻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7-02T09:23:19.0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4期供稿作者:赵欣何会珍魏智慧 [导读] 喉罩通气道是一种无创的声门上气道装置,它兼有通气道和气管内插管的优点。 赵欣何会珍魏智慧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麻醉科 072750) 【中图分类号】R6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4-0122-02 喉罩通气道是一种无创的声门上气道装置,它兼有通气道和气管内插管的优点,是全麻中常用的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工具,也常作为困难气道工具应用于困难气道管理和急救,但在鼻显微手术鼻窦镜手术中较少应用。我们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用喉罩气管导管进行鼻内窥镜手术全身麻醉的气道管理,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2年4月~6月我院拟行鼻内窥镜下鼻显微手术的患者35例,ASAⅠ~Ⅱ级,男20例,女15例,年龄18~52岁,体重41~85kg。手术种类涉及鼻窦开放、鼻中隔成形、鼻甲减容、息肉摘除术等。手术时间20min~60min。 1.2 麻醉及插管方法:麻醉前30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麻醉诱导:丙泊酚2mg.kg-1,芬太尼3ug.kg-1,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mg.kg-1静脉注射。麻醉维持:丙泊酚100~200ug.kg-1.min-1、瑞芬太尼0.10.23ug.kg-1.min-1,术中间断追加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03mg.kg-1。麻醉诱导后根据患者体重置入3~5号普通型喉罩(LMA),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 2.结果 28例患者喉罩置入一次成功,6例二次成功,1例因肥胖置入5号喉罩密封不严无法保证通气改行气管插管,但普通喉镜窥喉困难插管失败,改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成功。所有应用喉罩的病例术中通气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均顺利完成手术,拔管过程顺利,病人无呛咳,清醒后安静合作,无声音嘶哑,无恶心呕吐,无咽部疼痛不适,病人感觉满意。 3.讨论 喉罩通气道是上世纪80年代英国医师Brain发明的一种新型气道管理工具,90年代引入我国。喉罩的气囊可封闭喉腔,气体通过喉罩进入气管内。喉罩不插入气管,不接触声门,不会对声带和气管粘膜造成机械性损伤,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器械,插管刺激小,较少引起血循环的剧烈变化[1]。目前喉罩已成为可靠的上呼吸道处理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和急救复苏。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已将其列为“无法通气,无法插管”的急救方法之一。 我们将喉罩应用于鼻内窥镜短小手术的全身麻醉中,35例患者中仅1例因病人为困难气道,使用喉罩密封不严,普通喉镜窥喉困难插管失败,改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成功。34例患者使用喉罩通气效果满意,能顺利完成手术,术毕病人安静合作,无咽痛等无不良发生反应。整个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反流误吸发生。 普通型喉罩应用过程中主要担心的问题是术中移位致密封不严,不能有效通气[2]。我们的经验是:喉罩置入成功后用胶布妥善固定,术中注意及时追加小量肌肉松弛药物,以避免咽喉部活跃反复吞咽致喉罩移位的可能。另一个担心的问题是反流误吸的可能。我们的做法是:术前一定要充分禁食水,应用适量阿托品抑制腺体分泌、保持呼吸道干燥,术中提醒术者及时吸净鼻咽部分泌物。杨卫兵[3]认为短时间应用喉罩很少发生并发症,我们选择短时间的鼻内窥镜手术应用喉罩是相对安全的。 无论何种通气装置,病人的安全都是第一位的。鼻内窥镜手术由于麻醉者远离气道,所以麻醉中应时刻注意病人的通气情况,必要时改用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参考文献 [1]肖全胜,郑清民,姚伟瑜,等.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诱导用于小儿喉罩置入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4):337-338. [2]徐玉芬,韩淑英.喉罩与气管插管在院内急救中的应用比较[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8,5(4):303-304. [3]杨卫兵.喉罩和气管插管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患者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4):800-801.

喉罩全麻手术不同通气模式的护理体会

喉罩全麻手术不同通气模式的护理体会 目的比较喉罩全麻手术不同通气模式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66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自主通气组(SV组,n=33)和机械通气组(IPPV组,n=33)。麻醉诱导采用七氟醚诱导,SV组待下颌松弛后插入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并维持至术毕;IPPV组加用维库溴铵全麻诱导后插入喉罩并予以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拔管后胃胀、返流误吸、咽喉部不适、呼吸抑制、肺部并发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麻醉诱导前(T0)、喉罩置入即刻(T1),喉罩置入后15min(T2)、喉罩置入后60min(T3)、喉罩拔出即刻(T4)、喉罩拔出后15min (T5)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结果SV 组的清醒恢复时间短于IPPV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V组和IPPV组在喉罩置入前后的HR、MAP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SV组的PetCO2,T1、T2、T3与同组T0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PPV组的同时点比较也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手术使用喉罩保留自主呼吸有助于减少麻醉药的使用量,缩短苏醒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利于护理。但使用喉罩长时间保留自主呼吸有产生二氧化碳蓄积的风险。 标签:喉罩;全麻;自主通气;机械通气;护理 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作为一种新型的声门上通气装置,自1981年发明并在1988年进入临床以来,已成功并广泛的用于全麻手术[1]。喉罩置入方法简单易学,对血流动力学、呼吸系统影响较气管插管小,尤其适用于不需肌松的短小手术。虽肌肉松弛剂能为喉罩置入提供良好的条件,但有研究发现肌松剂与术后呼吸抑制、肺部感染[2],拔管后胃胀、返流误吸等并发症相关。本次研究旨在评估四肢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中喉罩不同通气模式的护理计划。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12月实施四肢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66例,其中男42例,女24例;年龄18~67岁。本研究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I~Ⅱ级,均无严重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口咽部解剖和病理改变、体重指数(BMI)7%时给患者戴上面罩,确保达到足够的密闭,与患者交流并指导患者用最大力气呼吸,待患者意识消失后(睫毛反射消失)进行辅助通气并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湖北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2μg/kg,SV组尽量保留自主呼吸,待下颌松弛后协助麻醉医生将患者头置于后仰伸位,使患者张口插入喉罩,适当辅助通气至自主呼吸维持正常。IPPV组静脉加用维库溴铵0.15 mg/kg,待下颌松弛后插入喉罩行间歇正压通气,设定潮气量8ml/kg~10ml/kg,呼吸频率12次/min~14次/min。SV组术中如发生严重CO2蓄积(PetCO2>55mmHg),则改为机械通气。喉罩置入成功标准为:挤压呼吸机气囊压力超过20 cm H2O时不出现漏气声,通气阻力小,胸廓起伏良好,双肺呼吸音对称、清晰,PetCO2波形良好。麻醉维持:持续吸入2%~3%的七氟烷,新鲜气流为1:1空气与氧气混合气。两组均间断追加芬太尼1μg/kg维持麻醉;

胸腔镜肺癌手术中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观察

胸腔镜肺癌手术中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8-03-16T14:01:51.6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9期作者:冯周恒 [导读] 联合应用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患者具有非常理想的麻醉效果,肺癌手术成功率更高。 (南充市中心医院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观察与探析在治疗胸腔镜肺癌患者中联合应用全麻与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至2017年04月期间接收的58例胸腔镜肺癌患者,并将58例患者依据掷骰子法随机分为28例对照组与30例实验组。将应用全麻组作为对照组,将联合应用全麻与硬膜外麻醉作为实验组。观察与比较两组麻醉期间的相关指标(麻醉诱导时间、麻醉停药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结果:实验组麻醉停药时间、手术时间与拔管时间经过统计学计算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经过统计学计算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患者具有非常理想的麻醉效果,肺癌手术成功率更高,麻醉起效快,恢复早,因此颇具临床应用的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胸腔镜;肺癌手术;全麻;硬膜外麻醉;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9-0092-02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死亡率与发病率非常高,根据大量医学资料显示,肺癌发病原因与长期吸烟密切相关,手术治疗、化疗治疗与放射性治疗时肺癌的首选方法[1]。其中有效的麻醉方案能够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促进疾病的康复与痊愈。本文将观察与探析在治疗胸腔镜肺癌患者中联合应用全麻与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至2017年04月期间接收的58例胸腔镜肺癌患者,所有患者经过肿瘤标记物、肺部CT、肺部穿刺活检与纤维支气管镜等相关检查确诊。排除标准包括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以及意识障碍等患者。 将58例患者依据掷骰子法随机分为28例对照组与30例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40~66岁,平均年龄(53.36±6.69)岁;非小细胞癌13例,小细胞癌15例。实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1~67岁,平均年龄(54.47±6.98)岁;非小细胞癌14例,小细胞癌16例。经过统计学计算,58例患者在等基础资料方面不具有较大差异且P>0.05,有对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麻醉前禁食禁水8小时,取健侧卧位,将画着你和腋下胸部垫高。手术部位可以用消毒铺巾对备皮进行常规消毒,行胸段硬膜外抢置管。对照组胸腔镜肺癌患者给予全身麻醉,麻醉药物包括1mg/kg丙泊酚+2g/kg维库溴铵+0.2mg/kg咪达唑仑,静脉注射,行气管插管。实验组联合应用全麻与硬膜外麻醉。硬膜外穿刺置管,静脉注射0.5%罗哌卡因控制麻醉平台T2-10。静脉地主5ug/kg、0.1mg/kg维库溴铵、0.5~1.5mg/kg丙泊酚诱导下,行全麻气管插管与单肺通气。术中静脉注射1~2mg的维库溴铵、吸入2~4%七氟烷维持麻醉效果。 1.3 护理观察指标 观察与比较两组麻醉期间的相关指标(麻醉诱导时间、麻醉停药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计算,计量资料(麻醉诱导时间、麻醉停药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用(x-±s)表示,行t检验比较。比较二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 2.结果 实验组麻醉停药时间、手术时间与拔管时间经过统计学计算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经过统计学计算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3.讨论 胸腔镜直视下肺癌治疗手术时间较长,创伤性较大,开胸后肺癌根治术将会引发纵膈移动、肺萎缩与反常呼吸等剧烈的应激反应,常规静吸镇痛药与肌肉松弛药用量较大,将会对患者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与内脏器官造成严重的影响[2]。 在本文研究中,实验组麻醉停药时间、手术时间与拔管时间经过统计学计算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经过统计学计算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原因如下:肺癌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气急、胸痛、咳嗽、胸闷、痰中带血等局部症状以及发热、消瘦、恶病质与贫血等全身症状,最终会引发肺外症状。胸腔镜直视下行肺癌手术,麻醉方法的主要症结在于保障双腔管完全分离,术侧肺充分萎缩,让术野充分暴露[3]。单纯应用全身麻醉不能够彻底阻断因为手术操作与插管等刺激而引发的肾上腺髓质与脑垂体分泌激素增加,提高患者血液皮质醇与茶酚胺含量,使得患者心率增加与血压升高,造成血流动力学异常。因此对于胸腔镜肺癌手术的麻醉深度要求比较高。而硬膜外麻醉能够对交感神经活性得以有效抑制,缩短免疫抑制时间。联合应用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可以实现完善的镇静、镇痛与肌松效果,减轻了肺癌患者对手术的应激反应,缓解免疫功能的抑制,提高手术安全性,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从而减少肺不张、肺炎与心血管意外发生。 综上,联合应用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患者具有非常理想的麻醉效果,肺癌手术成功率更高,麻醉起效快,恢复早,因此颇具临床应用的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忠民,冯趁霞,冯桂真,等.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联合术后镇痛对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内分泌及循环功能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5):2315-2317. [2]李庆学,尹震.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肺癌患者行肺叶或肺叶部分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9):138-141. [3]高飞,金善良.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7):929-931.

麻醉科硬膜外麻醉操作规范

麻醉科硬膜外麻醉操作规范 (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连续硬膜外麻醉操作规范 适应症: 1、常用于腹部、腰部、盆腔及下肢的手术。 2、颈部、上肢及胸壁的手术也可在硬膜外腔阻滞下完成。 3、术后镇痛。 禁忌症: 1、不能合作者。 2、穿刺部位有感染者。 3、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或正在进行抗凝治疗者。 4、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颅内压升高者。 5、严重低血容量及休克者。 麻醉操作前准备: 1、详细了解病人情况,包括手术方式、麻醉选择适应度、手术及麻醉文书的签署情况等,还需向病人询问包括药物过敏史、禁食时间、身体不适情况、有无不良麻醉史等以及对其进行气道的评估。对于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寻求帮助。 2、开放一条及以上快速的静脉通道。给病人行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监测并并作为基础值记录在麻醉单上。给麻醉机连接螺纹管并检查能否正常使用,确保吸引器和气道通气设备到位。 3、准备药物包括(不限于):阿托品(0.1mg/ml)、麻黄素(5mg/ml)或甲氧明 (0.5mg/ml)、2%利多卡因(5ml)和生理盐水(10ml)各两支、0.75%罗哌卡因15ml(乳腺手术为0.25%罗哌卡因15ml)。麻醉药物应有两人核对后方可使用,玻璃安培药液用砂轮锯瓶口后应用消毒液涂抹锯口。 麻醉操作: 1、打开麻醉穿刺包和加强型硬膜外导管。 2、病人摆左侧卧位,定L2/3椎间隙位置(乳腺手术为T4/5)。 3、以免洗手消毒液行卫生手消毒后再戴无菌手套。 4、以麻醉穿刺包内独立的方盘装消毒液,应避免消毒液接触穿刺物品。

硬膜外复合全麻病人心脏停搏11例临床分析精品

【关键字】情况、方法、动力、监测、自主、充分、平稳、持续、提出、关键、需要、作用、标准、分析、保护、管理、指导、完善、实施、中心 硬膜外复合全麻病人心脏停搏11例临床分 析 作者:李井柱李晓征赵圣钧王明山王强毕燕琳 【关键词】麻醉,硬膜外;麻醉,静脉;心脏停搏 硬膜外复合全麻已成为胸腹部手术的主要麻醉方法之一,心脏停搏是麻醉期间的严重并发症。本文回顾总结了青岛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3年内硬膜外复合全麻期间心脏停搏病例的临床资料,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青岛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麻醉科共施行硬膜外复合全麻11054例,其中青岛市市立医疗集团6714例,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2254例,青岛市中心医院2086例。所调查病例为普外科、肝胆外科、胸外科、妇科手术病人。麻醉期间心脏停搏的诊断标准:①心电图有以下三种表现之一:心室颤动或扑动、心脏停搏、心脏电机械分离;②伴有血流动力学指标迅速恶化:血压测不出,大动脉搏动消失、血氧饱和度急剧降低、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急剧降低。 1.2麻醉方法 均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硬膜外用药为12~20g/L利多卡因或2.5~5.0g/L罗哌卡因;全麻诱导药为丙泊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

维库溴铵、阿曲库铵、顺式阿曲库铵、芬太尼、利多卡因等,维持药为丙泊酚、异氟醚、七氟醚、维库溴铵、阿曲库铵、顺式阿曲库铵、芬太尼、瑞芬太尼等。 1.3结果 麻醉期间发生心脏停搏11例(0.10%),男6例,女5例;年龄45~86岁。发生心脏停搏的可能原因为:硬膜外麻醉与丙泊酚有协同降压作用,加上插管时的迷走神经反射使心脏停搏1例;硬膜外麻醉使交感神经广泛阻滞,浅全麻下迷走神经反射依然存在1例;肺栓塞1例;肌松剂使用不当1例;低血压、单肺通气等造成心脏缺血低氧,冲洗胸腔时对心脏的刺激导致恶性心律失常1例;低血容量、低血压,搬动脾脏时发生迷走神经反射1例,合并房颤导致恶性心律失常1例;顽固性低血压,各种升压药均不敏感2例;硬膜外麻醉的交感神经阻滞,加上插管时的迷走神经反射使心脏停搏1例;麻醉医生责任心差,低血压未及时处理1例。11例中死亡9例,抢救成功2例。6例死亡病例(6/9)的主麻医生为住院医师,其中1例由主麻医师脱岗引起。 2讨论 本文11例均为胸部及上腹部大手术者,而下腹部手术无心脏停搏发生者,说明高位硬膜外复合全麻的危险性较低位硬膜外复合全麻为高。一般认为阻滞平面达T14即可干扰心交感神经功能,使自主神经功能失衡,而低位硬膜外麻醉无此影响。本组10例病人术前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10例年龄大于65岁,提示此类病人应慎重选择硬膜外复合全麻。通常情况下,硬膜外复合

喉罩在乳腺手术全麻中的应用

喉罩在乳腺手术全麻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7-02T13:18:17.4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9期供稿作者:孙红英 [导读] 观察中发现,正压通气时容易漏气,漏气程度与手术时间长短,病人体位,颈部紧张度,通气阻力,通气压力大小等因素有关。 孙红英(铁煤集团总医院麻醉科 112000) 【摘要】目的:全身麻醉乳腺手术喉罩应用的体会。方法:选择200例ASAⅠ-Ⅱ级患者,全麻下行乳腺手术,观察喉罩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脉搏氧,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手术行喉罩全麻较为合适,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方便。 【关键词】全身麻醉乳腺手术喉罩 【中图分类号】R6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9-0148-01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例ASAⅠ-Ⅱ级患者,平均体重53-72㎏,年龄33-53岁,118例实施乳腺切除术,25例乳腺肿块切除术,15例双副乳切除术,42例乳癌根治术,手术时间为120分钟以内。随机分为喉罩组(H)组100例,气管插管组(Q)组100例。 1.2麻醉方法 患者常规禁食水,术前30分钟肌注地西泮10㎎,阿托品0.5㎎,入室后开放静脉,连接Dash4000多功能监护仪,监测 SBP.DBP.MAP.HR.SPO2,ECG。喉罩选择:体重≤50㎏,选择3号喉罩,体重>50㎏选择4号喉罩。麻醉诱导使用咪唑0.05㎎/㎏,舒芬尼0.01㎎,顺式阿曲库铵1.5㎎/㎏,丙泊酚2㎎/㎏,肌肉松弛后置入喉罩,成功后接Drager麻醉机行机械通气。(潮气量8-10ml/㎏,频率10-12次/min,I:E=1:2),吸入1%-2%七氟醚,芬太尼间断推注,丙泊酚20—36ml/h泵入,间断推注顺式阿曲库铵。手术接近结束停用肌松药,待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清醒后,拔除喉罩。气管插管组麻醉诱导与维持与此相同。 1.3术中监测SBP,DBP,MAP,HR,SPO2,麻醉诱导前T0,置入喉罩后T1,之后3min(T3),5min,(T4),15min(T5)。拔除喉罩后(T6).记录术后24h咽喉部疼痛及不良反应。 结果喉罩应用乳腺手术的全麻病人,心血管反应轻微,苏醒快,苏醒质量高,术后并发症少。 讨论喉罩与气管插管比较,无需显露声门,无导管插入刺激,呛咳少,应激反应轻,插入容易,无误插,支气管痉挛少,苏醒时刺激少,呛咳少,血氧饱和度维持好,置入时不需颈部运动,可对困难气道行紧急气道之用,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的新型救命措施。 它不影响气管纤毛活动,术后肺不张,肺炎等并发症少。气管插管在围术期气道并发症占很大比重,喉罩不易出现喉头水肿,声带损伤,喉返神经麻痹等并发症。喉罩用于不需要肌肉松弛的体表短小手术,通气效果好,容易固定,减少调整次数,减轻麻醉医师劳动,用于辅助和控制呼吸更方便,允许在短时间内使用较多麻醉药,能提供更好的手术条件。有研究发现,用面罩—呼吸囊或随后气管插管,反流发生率12.4%,用喉罩通气或随后插管反流发生率3.5%,在麻醉恢复室,拔管病人应用喉罩和面罩比较,喉罩病人很少需要调整,呛咳少,咽痛少,氧饱和度好。观察中发现,正压通气时容易漏气,漏气程度与手术时间长短,病人体位,颈部紧张度,通气阻力,通气压力大小等因素有关。气道压为15—30cmH2O时,喉罩漏气率为13%—27%,正压通气时,气道压不宜超过20cmH2O。一旦发生反流误吸,立即拔除喉罩,插管清理呼吸道。 参考文献 [1]喉罩全麻在乳腺外手术中的应用浙江临床医学-2004,6(5)。 [2]喉罩在乳腺癌根治切除术全麻中的应用—健康必读(中旬刊)—2011,24. [3]乳腺根治术麻醉中喉罩应用20例。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