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时政专题六: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启幕

2017年高考时政专题六: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启幕
2017年高考时政专题六: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启幕

017年高考时政专题六: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战略启幕

【背景材料】

2016年4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以下称《意见》)对外发布。意见提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在此基础上再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全面振兴。意见指出,党中央、国务院于2003年作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10多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明显成效,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国有企业竞争力增强,重大装备研制走在全国前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等。然而当前发展却面临市场化程度不高,国企活力不足,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科技与经济发展融合不够;思想观念不够解放等问题,需靠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意见指出,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和我国重要的工业与农业基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举足轻重,在全国现代化建设中至关重要,要充分认识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

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地把这项宏伟事业推向新阶段。意见提出,到2020

年,东北地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大幅提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资

源枯竭、产业衰退地区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再用10年左右时

间,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

【考点链接】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提高劳动生产率。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众多的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存

在活力不足、效率低下等弊端。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对这些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其劳动生产率,从而缩短个别劳动时间,赢得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2.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要着力推动国有企

业改革,完善国有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真正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东北经济未来的发展,既需要大型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更需要民营企业大发展,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

中,通过建设创新创业发展示范区,开展老工业城市创新发展试点。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有关政策,鼓励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等方面探索试验。通过这些措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析,实现共同富裕。《意见》指出,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和我国重要的工业与农业基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举足轻重。因此,振兴东北地区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5.财政的巨大作用。振兴东北要研究在注重质量和效益前提下保持经济稳定

增长的举措和办法。中央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东北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社保、教育、就业、保障性住房等领域财政支持力度。这有利于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6.要重视解决就业问题。在东北地区振兴中,要着力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

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妥善解决下岗矿工、林业职工、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着力消除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7.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意见》从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结构调整、鼓

励创新创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要求加快形成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新体制和新机制。这体现了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的统一。

8.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资源型

城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区域。完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资源产业与非资源产业、城区与矿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振兴东北要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9.努力扩大对外开放。东北地区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要推进沿边重

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在符合条件的地方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随着这些重大举措的落实,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必将提升到新的水平。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

家作主。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我国政府的职能。在东北地区尤其要重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尽最大

可能减少前置审批事项,持久地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各类市场主体迸发出发展的活力。这就要求政府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为切入点,着

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3.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原则。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人民利益的

捍卫者。要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这体现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二、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见》提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在此基础上再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全面

振兴。我国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新一轮东北振兴三年滚动计划,把重要任务和政策举措落实到年度。

2.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

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努力使东北地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强化节能减排,推进清洁生产,构建循环链接的产业体系。

8.坚持联系的观点。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

调整、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新经济支撑带的重大任务,是优化调整国有资产布局、更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客观要求。

3.重视部分对整体的作用。东北地区振兴在新时期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

战略性和独特地位。在目前大力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三大战略背下,要抓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

4.坚持发展的观点。站在东北振兴的新起点上,我们既要正视当前的问题和

困难,更要增强发展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努力把经济洼地转化成发展高地,开创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5.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坚持两点论,反对片面性。10多年来,东

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等。然而当前发展却面临市场化程度不高、国企活力不足、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科技与经济发展融合不够等,需靠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

6.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推进改革的进程中,要

按照不同国有企业功能类别推进,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扎实推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调整,创新发展一批国有企业,重组整合一批国有企业,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7.要抓好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我们要抓好重点工

作。抓好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要破解东北地区的问题并使其健康发展,重点要在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结构调整、鼓励创新创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四方面着力。

8.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坚持创新驱动,是全面振兴东北老工

业基地的基本路径。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东北振兴必须从新思路、新模式、新机制上谋划对策,抓好创新驱动,因地制宜地构建起新型的现代产业体系。

9.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民生就是抓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是全面推进东北振兴的重要目的。只有民生保障好了,体制机制改革才能顺利推进。

10.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必须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强化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建设和谐宜居城市。要紧紧围绕“质量提升”这个核心,以民生幸福为方向,全面开展城市更新改造。这体现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跟踪试题】

1.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众多的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活力不足、效率低下。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对这些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其劳动生产率,从而缩短个别劳动时间,赢得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

A.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D.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2.东北经济未来的发展,既需要大型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更需要民营企业

大发展。这启示我们

A.保证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

B.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C.打破行业垄断,巩固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D.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3.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通过建设创新创业发展示范区,开展老工

业城市创新发展试点。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有关政策,鼓励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等方面探索试验。企业应该采取的主要竞争策略是

①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②加大新产品的开发,生产低碳产品③以市场为导向,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④尽可能保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中央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东北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社保、教育、就业、

保障性住房等领域财政支持力度。这里体现财政的作用是

①财政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②财政促进公平、改善生活环境③收支结构合理推动经济发展④扩张性财税政策刺激总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在东北地区振兴中,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妥善解决下岗矿工、林业职

工、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着力消除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就业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B.党的基本路线决定的

C.我国的分配制度决定的

D.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6.《意见》从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结构调整、鼓励创新创业、保障和改

善民生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要求加快形成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新体制和新机制。这说明

A.只要有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就不是市场经济

B.只有完全由市场调节的经济才是市场经济

C.政府的调控应该以遵循市场规律作为前提

D.市场的调节应该以政府宏观调控作为基础

7.振兴东北要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

重点区域。完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资源产业与非资源产

业、城区与矿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这主要体现了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A.第一要义

B.核心立场

C.基本要求

D.根本方法

8.东北地区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要推进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

设,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在符合条件的地方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随着这些重大举措的落实,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必将提升到新的水平。东北地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根本目的是

A.使东北经济尽快与国际经济接轨

B.增强经济实力,加快东北东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

C.进一步扩大东北的对外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D.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分享新技术革命的成果

9.在东北地区尤其要重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尽最大可能减少前置审批

事项,持久地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各类市场主体迸发出发展的活力。这就要求政府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

A.转变政府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管好

B.自觉接受监督,实施“阳光工程”

C.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D.建立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10.振兴东北地区,要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努力建

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表明

A.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B.我国政府具有市场监管

的职能

C.我国政府是社会一切事务的管理者

D.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

的执行机关

11.《意见》提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在此基础上再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全面振兴。我国目前正在研究

制定新一轮东北振兴三年滚动计划,把重要任务和政策举措落实到年度。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12.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

和做法,努力使东北地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强化节能减排,推进清洁生产,构建循环链接的产业体系。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D.只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能取得成功

13.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国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新经济支撑带的重大任务,是优化调整国有资产布局、更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客观要求。这表明

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世界上完全孤立的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没有任何条件的

D.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建立起新的具体联系

14.东北地区振兴在新时期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和独特地位。在目

前大力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三大战略背下,要抓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这体现的哲理是

①办事情要树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②搞好局部有利于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③要搞好部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④从整体着眼才能寻求最优目标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站在东北振兴的新起点上,我们既要正视当前的问题和困难,更要增强

发展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努力把经济洼地转化成发展高地,开创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永远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B.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16.10多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等。然而当前发展却面临市场化程度不高、国企活力不足、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科技与经济发展融合不够等,需靠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这从哲学上说明

A.事物总是有优点和缺点的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全面地看问题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7.在推进改革的进程中,要按照不同国有企业功能类别推进,改组组建国

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扎实推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调整,创新发展一批国有企业,重组整合一批国有企业,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D.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

18.抓好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要破解东北地区的问题并使其健康发

展,重点要在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结构调整、鼓励创新创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四方面着力。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要坚持运动的观点

C.要坚持全面的观点

D.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19.坚持创新驱动,是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本路径。抓创新就是抓

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东北振兴必须从新思路、新模式、新机制上谋划对策,抓好创新驱动,因地制宜地构建起新型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创新驱动的哲学依据是

①创新是对真理的否定和超越②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④创新就是扬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0.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抓民生就是抓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是全面推进东北振兴的重要目的。只有民生保障好了,体制机制改革才能顺利推进。从哲学上看,之所以要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因为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有科学的理论知识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1.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强化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建设和谐宜居城市。要

紧紧围绕“质量提升”这个核心,以民生幸福为方向,全面开展城市更新改造。坚持以民生幸福为方向说明

A.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B.正确的价值观对人具有积

极导向作用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意见》指出:“切实解决好社保、就业等重点民生问题。加大民生建设资金投入,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保障民生链正常运转。要坚决守住民生底线,防止经济发展下行压力传导到民生领域。采取务实举措,做好增收节支,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保障各项民生重点支出。中央财政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投入继续向东北地区倾斜,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妥善解决厂办大集体职工的生活困难和社会保障问题。坚持就业优先,制定具体措施,加强专业培训,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稳定城乡居民就业和收入,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材料二《意见》指出:“对接京津冀等经济区构建区域合作新格局。推动东北地区与京津冀地区融合发展,在创新合作、基础设施联通、产业转移承接、生态环境联合保护治理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加强在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能源保障、统一市场建设等领域务实合作,建立若干产业合作与创新转化平台。支持辽宁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先行区。加强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联系,积极推进东北地区与山东半岛经济区互动合作。支持东北地区与长江经济带、港澳台地区加强经贸投资合作。深化东北地区内部合作,完善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机制,支持省(区)毗邻地区探索合作新模式,鼓励开展协同创新,规划建设产业合作园区。加快推动东北地区通关一体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什么要切实解决好社保、就业等重点民生问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实现“对接京津冀等经济区构建区域合作新格局。”

【参考答案】

1.C

2.B

3.A

4.A

5.D

6.C

7.C

8.B

9.A 10.A 11.A 1

2.C 1

3.B 1

4.C 1

5.A 1

6.C 1

7.B 1

8.D 1

9.B 20.A 21.B

22.(1)①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

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只有切实解决好社保、就业等重点民生问题,才能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利益的捍卫者。这就决定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切实解决好社保、就业等重点民生问题。③我国政府承担着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职能,切实解决好社保、就业等重点民生问题,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表现。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切实解决好社保、就业等重点民生问题,坚持东北地区与长江经济带、港澳台地区加强经贸投资合作,有利于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⑤切实解决好社保、就业等重点民生问题是我国政府的宗旨、原则的要求。我国政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有利于政府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建立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2)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增强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

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③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要通过财政、税收等杠杆,支持辽宁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加强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联系,完善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机制,加快推动东北地区通关一体化。④拓展东北地区对内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要促进与京津冀地区融合发展,在创新合作、基础设施联通、产业转移承接、生态环境联合保护治理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⑤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要通过加强在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能源保障、统一市场建设等领域务实合作,建立若干产业合作与创新转化平台。

东北老工业基地演讲稿

当谈到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家都不陌生。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已经走过了60多个年头;从形成到发展缓慢再到振兴老工业基地口号的提出,全国都在这块土地上花费了很多心思。今天,东北工业区正在有序的发展和生产,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 2.自建国后,工业一直占据东北产业的主体地位。 回顾建国50 年来东北工业产业结构的演进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缓慢 东北地区的经济带着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随着我国市场积极体制的不断发展,东北地区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 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提出 是继实施沿海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思想 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 1.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要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相结合,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进行国有经济布局和所有制结构的重组。 2.发挥主导产业优势,带动新兴产业发展。产业优势: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 3.发挥政府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职能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矿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为失业职工创造在就业机会。 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以国有企业改组改制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企业技术进步成效显著,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进展顺利,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稳步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就业形势有所好转。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三年,是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经济综合实力提高最显著、城乡居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了重大进展。 五.东北地区在振兴进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是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充分,市场化程度低,发展活力不足。 二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装备制造业产

新常态下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的途径及创新

新常态下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的途径 及创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在新常态下如何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更好地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在振兴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在振兴,走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是必由之路。既要借鉴国外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经验,又要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自身情况,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政府的制度创新,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快速转化。 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共同问题,所以这一国际性难题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必然会遇到的。在世界上各国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要代表有美国的冰雪带地区、德国鲁尔地区、法国洛林地区、日本九州地区等世界著名的老工业基地。这些老工业基地在振兴过程中,或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或发挥财政政策的重要作用,或加强政府对技术创新的引导支持与参与,或用产业集群来带

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或针对国有体制的改制,来优化国有体制的治理结构。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内涵与特带 我国国内学者关于老工业基地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老工业基地一般是指我国于建国之初为改变旧经济落后状况,在“一五”期间集中人才物重点建设的156项重点工程建设区。①二是老工业基地在计划经济时期依靠国家投资建设形成的门类比较齐全,相对集中地工业城市,主要包括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哈尔滨、吉林、长春为中心),西北老工业基地(以西安为中心),西南老工业基地(以重庆为中心),华中老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以及上海老工业基地等。三是老工业基地是建国后国家在“一五”和“二五”期间为建成国家工业化体系而集中人物财投入在特定地区而形成的以重工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结构的经济基础。四是老工业基地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及成立初期形成的、对区域经济及全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工业集群区域或城市,主要包括上海、天津、沈阳、武汉、重庆、哈尔滨长春、吉林等城市。②五是老工业基地是那些在长期的工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区域经济或全

中国老工业基地振兴之路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纪玉山常忠诚1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一系列原因,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始终未能摆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地区经济出现衰退,调整和改造的任务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角度展开论述,探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思路与对策,提出以“新型工业化道路”来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比较优势,信息化,新型工业化道路 A Necessary New Pattern Industrialization Road to the Revitalization of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Yushan Ji, ZhongCheng Chang (Center for China Public Sector Economy Research in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Abstracts: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reform and open-up policy,the economy of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maintains growing at a high rate. However, for some kinds of reason, little changes occurred to the growth-mode of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economy.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es slowly and the whole area shows something of stagnation recently. The paper bases on the optimizing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alyzing the measures to realize the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s rejuvenation. In the end, it puts forward an idea of revitalizing the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though the way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road. Key words:Old Industrial Bas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formationalization, New Industrialization Road 1纪玉山(1948--),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信息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知识经济等研究;常忠诚:(1977—),男,辽宁海城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案例1 -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案例1、东北老工业基地基本情况 1.1区位条件 1.2产业基础(原有基础) 1.3存在问题(改造动因) 2、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历程 2.1改造措施 2.2改造效果 3、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经验或教训

1、东北老工业基地基本情况 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建国以后特别是“一五”、“二五”时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业基地。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吉林和齐齐哈尔等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前以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北的资源比较丰富,后来在一五计划中,东北产生了诸如一汽、鞍钢等国营大厂,成为了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后来随着沈飞等高科技产业在东北落户,进一步奠定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地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南方经济出现了迅猛发展的态势,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始出现经济滑坡,传统产业衰退,经济增长下降,失业率上升,并伴生了资源枯竭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1.1区位条件 东北地区水绕山环、沃野千里,土质以黑土为主,有作为农业区的天然优越条件。东北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此外,辽河油田和吉林油田也是我国重要的石油产地,是东北区能源工业、化学工业、轻纺工业的重要基础。东北区煤炭资源的保有储量约723亿吨,煤种虽比较齐全,但总量不足,而且分布不均匀。东北地区作为新中国重工业基础最好的地区,拥有的矿物和其它自然资源是新中国工业化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获得了特别密集的资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专辑.

2004年第 1期税务与经济 No. 1Jan. 15,2004 (总第 132期 T axation and Economy (Serial No. 13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专辑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创新思维刘力臻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 吉林长春 130024 [摘要 ]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改造 , 国家曾经制定和实施过一系列的变革措施 , 然而却没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必须与传统体制及观念彻底决裂 , 建立完善的市场制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 首先需要重新认识和界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经济。 [关键词 ]东北 ; 工业基地 ; 国有经济 ; 市场经济体制 [中图分类号 ]F4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 改革开放以来 , , , 曾经制定和实施过 三年脱困” 、 “ 企业减负” , 规划没少做 , 钱没少花 , , , 大部分国有企业依旧困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口号喊了十几年 , 。原因何在 ? 从制度上看 , 上述种种改革措施 , 都是对传统体制的修补、扶植、输血和输氧 , 而不是对传统体制的最终突破和经济体制上的真正转轨。从思想根源上看 , 传统的计划经济的观念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东北必须与传统体制及观念彻底决裂 , 建立和完善市

场制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 首先需要重新认识和界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经济。 一、赋予“ 国有经济” 新内涵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经济有着本质差异。前者以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为微观主体 , 企业从属于各级政府 , 整个生产的组织仰仗国家的经济计划 , 并由各级政府直接部署、管理和经营。因此 ,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经济必然是通过国有企业、国家直接管理和经营企业加以体现的。它的最大弊端是缺少内在的发展动力、低效、体制僵化及由此导致的供给严重不足 , 物质短缺匮乏。后者以产权明晰的私人企业、合资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为微观主体 , 各种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劳动力、资金、技术、各种产权、各种资源等均由市场调节和配置 , 并在其要素的自由流动中 , 在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中优化配置 , 以保证各种稀缺资源始终能够被最能加以有效利用的经济主体占有和使用 , 从而使经济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然而 , 市场并不是万能的 , 市场也有失灵、失效和失败之处 , 主要表现为“ 外部性” 、“ 公共产品” 、 “ 垄断性” 、 “ 不确定性” 、 “ 贫富两极分化” 、 “ 生产过剩造成的资源浪费” 、 “ 经济过度波动” 等等。随着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古典体制” , 向加入了政府干预机制的市场经济“ 现代体制” 的过渡 , 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及适度干预成为克服市场失灵的重要机制。在市场经济“现代体制” 下 , 国有经济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 并主要通过以下七个方面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结构加以体现 :(1 国家税收和国家支出 ; (2 国家运用经济政策、经济法规对宏观经济进行有效调控 , 以促进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平稳增长 ; (3 政府在大企业适度控股 ; (4 资产社会化、共有化、多元化的产权结构 ; (5 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 (6 健全的经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关政策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一、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一)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界限,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东北地区企业联合重组涉及“债转股”资产处置的,应根据实际情况试行新的处置方式,合理处置“债转股”股权。支持中央大型企业集团和地方企业相互联合重组。鼓励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投资主体参与老工业基地企业改革重组。优先支持实现兼并重组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积极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推动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经济的融合,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职工在企业改制中持有一定比例股份。完善中小企业创业融资服务,继续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支持东北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及其分支机构扩展业务。 (三)做优做强支柱产业。提高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的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比例。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优势产业、骨干企业、重要品牌扩大市场份额。大力发展东北地区具有优势的大型铸锻件、核电设备、风电机组、盾构机械、先进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大型农业机械、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高档数控机床等市场急需产品及关键配套件。鼓励采购国产设备和推广应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进出口银行每年安排一定的信贷额度用于支持东北地区重大技术装备出口,人民银行和外汇局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努力促进东北地区汽车产业调整结构,重点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小排量汽车、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继续调整钢铁工业产品结构,加强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和对外合作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整治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区振兴的意义教学文案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整治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区振兴的意义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整治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区振兴的意义摘要: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在理论与实践上积极探索,同时借鉴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为我们改造、建设老工业基地服务。鲁尔工业区的区域整治为改造传统老工业作了有益的尝试,其成功转型的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鲁尔工业区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一、鲁尔区的自然资源和工业发展情况 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鲁尔区位于德国经济发展最发达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的中部,是北威州5个区之一,包括了11个县市,其中有多特蒙得,埃森,杜伊斯堡等比较有名的工业城市。鲁尔区有全世界最大的内河港口,繁忙的内河航道和欧洲最密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二战后德国对这一地区进行了重建。目标仍是把它建成德国西部最重要的工业基地。鲁尔区产煤量约占德国西部总产煤量的90%。钢产量占德国西部总量的70%。鲁尔区集中了炼钢、轧钢、冶铁、炼油、汽车、造船、机器和电器设备制造厂等。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鲁尔区的煤炭开采成本大大高于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加上石油和核电的应用,对煤炭的需求量有所减少。从60年代起,鲁尔区的煤开采量逐年下降。由于技术的发展。钢铁、汽车、造船业需要的人才减少,钢铁生产向欧洲以外的子公司转移,钢铁产量也开始收缩。鲁尔区传统的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开始衰落,煤矿和钢铁厂逐个关闭。煤炭工业就业人数从1962年开始下降,到1996年已减至7万人。炼钢业失去了4

万个工作岗位,造船业的就业人数减少了2/3。70年代末期,鲁尔区已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1] 。 二、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成功经验 1、以传统工业为基础,充实、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鲁尔区是德国许多大企业总部的所在地,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大企业产业结构的性质和变动的影响。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煤、钢两大部门一直是鲁尔区发展的两大支柱,因此这两大部门陷于危机便直接导致鲁尔区经济结构的老化,并使鲁尔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国家的资助下,鲁尔区首先采取了对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过程。煤炭生产就集中在7个大煤矿中。钢铁工业也同期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关闭和合并老厂,扩建新厂,进行企业内外调整,加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和协作化。联邦、州政府及鲁尔区煤管协会都想方设法改善鲁尔区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工业迁入鲁尔区,这类企业已遍及全区,大多是技术精良的中 小企业。现在,鲁尔区正朝着一个既有强大传统工业做基础,又有日渐壮大的新兴产业为增长点的多部门的综合工业区方向发展。 2、合理调整区内生产力布局。 鲁尔区早先的广:业布局都以接近原料地为原则。在20世纪60年代区域总体规划中提出了划分三个不同地带,平衡全区生产力布局的设想,并规定在布局新企业时首先考虑安排在边缘发展地带,同时控制杜伊斯堡、埃森等大城市的发展,有计划的从核心地区向外缘迁厂。同时,对传统产业依据不同的情况实行关、停、并、转。

改造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路和建议.

改造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路和建议 内容提要:改造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经济形势和国内外环境变化,采取新的思路和措施;要从区域经济繁荣的角度出发,把东北建成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要从促进社会发展、增加就业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出发,推动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改造;要加强战略分析和长期规划,重新评估东北地区的发展条件;要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和引导民间和外部资本在老工业基地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东北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问题浮现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为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发展和改革中形成的不断加深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中央和各有关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实施债转股、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实行政策性破产和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试点等。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改革,显著地改善了东北地区的经济运行状况。目前,东北地区一批大中型国有企业先后完成了主辅分离、下岗分流、资产重组、上市融资、技术改造、分离企业办社会等改革任务,一些资源性城市和地区也初步完成了产业转型和接续产业的发展,整个地区的经济开始 扭转长时期徘徊不前的局面,出现了新的增长。 但从总体上看,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依然相当突出。主要表现在:煤炭、石油、木材、铁矿等资源日趋枯竭,传统工业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新的市场压力在逐步增强;国有企业负债率普遍较高,投资能力严重不足,更新改造资金缺乏保障;重工业为主、传统产业比重大和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等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民营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新增就业机会少,贫困人口数量多,社会保障压力大;许多历 史遗留问题和欠账仍然较多,经济增长的基础还很不牢靠等。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改造,支持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温家宝总理2003年三次到东北考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迎来了新的重大的历史机遇。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改造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在总结和吸取以往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经济形势和 国内外环境变化,采取新的思路和措施。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新思路 第一,要从区域经济繁荣的角度出发,将东北老工业基地建成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等经济增长极。在21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经济必须继续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这既要继续依靠原有快速增长地区的支撑,又需要新的地区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自然条件较好,生态容量较大,工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科技实力较强,文化和教育水平较高,发展潜力较大。通过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完善并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问题研究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问题研究 ------------------黄迎兰2003年9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政策措施。但是这个众人皆知的口号提出七年以来,成效却并不大,东北三省工业依旧没能迅速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假期里,查阅了一些资料,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首先,我们都知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着重要的意义,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资本存量巨大,战略地位突出,但其调整改造的过程具有特殊性和艰巨性,因此需要国家从全局战略上进行整体规划。1、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优势,可以为全国推进新型工业化探索方向。2、从发展态势看,东北可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的翻两番做出重要贡献。3、适应WTO需要,东北地区将为提高我国市场竞争力做出突出贡献。4、解决东北国有企业和资源型城市的问题,可以为国家长治久安做出重大贡献。 东北地区工业目前的现状是,自从中央启动振兴东北战略,祖国东北角,异常振奋。东北憧憬,可以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之后的中国内地经济“第四增长极”,并将开创一个“新东北时代”。但是,目前的东北老工业,重工业是主体,10大行业合计占东北工业的7成以上,而且,国有经济仍然是东北工业的主体,大中型企业在东北工业中占支配地位。 究其原因,主要的问题有:1、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相对缓慢2、债务包袱比较沉重。3、近4成的企业生产能力闲置问题比较突出4、效益较好的企业比重不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下,东北新工业之路步履艰辛。东北落后的最根本原因其实是体制上的落后,是市场经济观念、形态、体制在东北的发育不良、甚至不发育,是国企集群的巨大历史包袱和民营经济的盘子太小。东北能否振兴,取决于能否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培育发展民营经济的市场生态和体制环境来。仅靠政策扶持,或者单靠资金扶持,难以让东北老工业实现复兴。目前国家采取的扶持政策有:债转股、清理三角债、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 由于东北受前苏联经济模式影响较大,计划经济色彩较重,虽然改革已20多年,但政府、企业和个人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整个社会有浓重的官本位意识和以上思想。加上那些所谓的既得利益者创造的巨大阻力,改革寸步难行。 然而,改革依然有着独特的有利形势,例如,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都为改革带来了新机遇,科技革命也带来了迎头赶上的好机遇。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调整、改造和振兴老工业基地,要解决国企问题,同时发现非国有经济,发展过由于非国有相互融合的混合经济。其次,中央和地方政府应有必要的投入,但主要用于转换机型,改善环境,而企业发展所需资金要靠市场。再次,既要重视发展装备工业,也要通过市场选择发展其他优势产业。同是发挥老工业地区的现实和潜在优势,引入外不可移动要素,促进区域经济上新台阶,抓住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期,加快调整、改造和振兴进程。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条曲折向前的道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三年多来,国家现有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已经基本到位,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积极可喜的成绩,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东北三省目前取得的成绩只是阶段性的,与全国特别是发达地区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经济总量仍呈下降趋势、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深化国企改革战略重组困难重重、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面临考验、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缺少政策保障、就业民生和社会保障压力大、诸多风险依然存在等,尤其是东北三省

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

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 一、土地政策 (一)提高建设用地审批效率,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质用地服务 1、需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在用地报批阶段,政府主 管部门主要审查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年度土地利用计划、耕地占补平衡和征地补偿安置是否落实。报批资料可以根据审查的内容相应简化。征地补偿安置要符合《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2、对经国家批准的基础设施项目的控制性工程,经省级国 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国土资源部审核同意后,可以先行用地。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转型改造项目,优先办理用地;对于重要的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项目,可以作为单独批次报批用地。属单独选址的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涉及补充耕地的可以依据经审查批准的补充耕地方案边占边补。 (二)加大土地利用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1、国有企业依法使用的原划拨土地,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企业改革前可 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改革后的企业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仍保留划拨方式使用;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根据产业性质、企业类型和改革的需要,经批准,可采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方式,合理处置企业使用的划拨土地资产。 2、企业需要改变所使用的原划拨土地用途的,应当依法办 理批准手续。改变后的用途符《划拨用地目录》的,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应当依法办理有偿用地手续。 (三)实行稳定的土地政策,促进生态建设将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作为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内容,促进"生态省"建设。鼓励利用宜林宜草荒山、荒地造林种草,改善生态环境,实行谁造林种草、谁经营、谁拥有土地使用权和林草所有权。国有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地依法出让给单位和个人进行造林、种草等生态建设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期为50年;在土地使用年期内,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可以依法申请续期。利用农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地进行造林、种草等生态建设的,可以依法通过承包、拍卖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在土地使用年期内,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继承、转让(租)、抵押;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抵押权,应当及时办理土地登记手续。 二、税收优惠政策 (一)所得税优惠政策

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考

理论界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东北老工业基地又迎来了历史上一个重大发展机遇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振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最重要的是要从思想上认清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实意义!确定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发展的思路!从而走出一条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新路子"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国家和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全面小康%将惠及十几亿人口!$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小康社会%是什么样呢!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经济和社会全方面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提前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但是!我 们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是指我国的社会生产还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还处在逐步缓解过程中!人均八九百美元!从世界范围来看!还是低水平的"我国的小康水平是不全面的!主要表现为城镇还有"###万人生活困难!农村还有 $###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精神生 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及生态环境等方面与全面小康相比还有差距!亟待提高和改善"我国的小康水平是不平衡的!是因为不同地区#不同城镇!人们的收入和生活状况差别很大!例如!上海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多美元!而贵州省人均只达到$##美元" "##&年!我国东部&&省市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达到&’##美元!而西部&"省市区人均只有’&#美元"由此!我们必须承认!今天$总体上的小康%跟完全意义上的$小康社会%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和支持"因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拥有相当规模的以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和国防军工等为主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比较大!但东北在全国仍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已成为我国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正是基于对整体目标的宏伟规划!中央从全国战略布局出发!继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又把调整#改造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提到了重要位置!目的是为了实行东中西三个区域的经济互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它们的关系正如温家宝总理在黑龙江考察时阐述!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东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改造!就如同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东西互动!协调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总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无论从战备利益考虑!还是从国内分工要求以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紧紧抓住机遇期而言!都是绝对必要的和非常及时的!必然会取得长远的战略利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对策建议 实现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振兴!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克服陈旧的思维定式和僵化体制的束缚!选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0+.1*-230.0+.4*5-/-! 摘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密不可分"只有在实行旧体制改造#提高地区市场化程度#调整产业体系布局#走新兴工业化道路 !才能真正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振兴"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体制创新 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考 !李艳红 &’

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五周年回眸

飞越历史的光荣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五周年回眸********************************************************************* (小标题)第三步棋:老工业基地的光荣与梦想 翻开当今的中国经济版图,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东部地区发展并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以及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正凸现东西互动、带动中部、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而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既是东北等地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基于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我国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出发,对区域经济布局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作了重大调整,确立了以提高宏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指导思想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先后实施沿海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通过实施沿海发展战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对外开放,率先发展、加快发展,东南沿海地区在二十年间成为中国经济的“隆起”地带,带动了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通过第二步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2002年11月的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发展接续产业。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由此提出。人们形象地将这一战略称之为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第三步棋”。 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中国的工业摇篮,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东北为我国建设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 以大庆油田——这座号称支撑中国大半个世纪的血库为例,1960年4月14日,大庆第一口油井开钻后的四十多年间,大庆累计生产原油17亿多吨,接近全国陆上原油总产的一半,创造了连续27年每年稳产5000万吨以上的纪录,这在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算是奇迹。大庆成为中国经济的“血库”,支撑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工业化进程。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成果与“两弹一星”一同载入中国科技发展的史册时,大庆还向国家上缴了4061亿元税金,这是国家对大庆总投资的87倍。承担原油价差4190亿元,出口创汇495亿美元。 几十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铸造了共和国的辉煌。仅辽宁一省,从1953年到1994年,全省就累计上缴中央财政3234亿元,占同期地区财政收入的71.5%。 在“中国鲁尔”的英雄年代里,东北积聚了巨额工业资产存量和大量大中型骨干企业,拥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187户占全国的10.2%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13241亿元占全国的14.9%。此外,东北原油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二,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关政策

辽宁红沿河二期工程、徐大堡和吉林核电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强东北地区电网建设,大力推进既有电网改造,提升骨干电网送电能力。加大农村电网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和林区的电网改造力度。研究解决风电等分散电源上网问题。率先在东北电网开展智能电网建设试点。 五、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 (十四)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是资源枯竭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根本出路。 (十五)构建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抓紧出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由政府统筹部分准备金专项用于解决资源型城市环境治理等问题。省级人民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出台支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将转型工作情况纳入资源型城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十六)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中央财政要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特大型矿坑、深部采空区治理的支持力度。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资金在安排上要向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城市倾斜。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资源型企业开发利用区外、境外资源。 六、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十七)加强生态建设。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育林和管护。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切实加强天然草场恢复和保护、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等生态工程建设。切实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沙化土地治理和矿山环境整治等生态工程建设,组织实施黑龙江扎龙湿地核心区生态移民。 (十八)积极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强重点污染源总量控制。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扩张,关停小火电、小钢铁、小造纸、小水泥等污染严重的小企业。以能源、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关键在创新

东北振兴关键在于创新 摘要: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摇篮”。实现,实现调整、改造和全面振兴,经济一度落后于全国先进地区 关键词:振兴东北观念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 党的十八大指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从十六大以来,国家就把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摆到突出位置,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一条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这是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眼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进一步吹响了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号角。 多年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和各有关方面为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缓慢的状况以及在发展和改革中形成的不断加深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政策和措施,但是,效果不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症结在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东北地区市场化程度太低,制度变迁缓慢。只有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

新,实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举措,从而变“输血”为“造血”,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振兴,使东北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四增长极”。 一、注重观念创新,以观念创新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作为“新中国工业摇篮”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一度落后于全国先进地区,根源在于体制单一、机制不活,而这一根本症结就在于思想观念的落后。调整、改造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就是要推进思想观念的创新,通过这一根本创新来促进体制和机制等各方面的创新步伐。 1、推进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创新。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的综合不适应症,东北老工业基地员工中,普遍形成了上班开工资,干活发奖金的观念,“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思维定势,以及过于依赖政府,怕担市场风险的心态。在企业发展中既希望引进外来资本,又束手束脚,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企业发展的手脚。实现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就是要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和富于创造的精神来推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这也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所在。直面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后的形势,就要是在干部职工中广泛开展“效益大讨论”、“市场意识大讨论”和“生存与发展大讨论”,使广大员工破除了重产量轻效益和计划经济等靠要的思想,树立了“没有效益不能活”“成在市场,败在市场”、“用户永远是对的”的观念,不断提升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使“企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辽宁省为例(一)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辽宁省为例(一)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造业基础良好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一批新的工业基地迅速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但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2002年,东北三省总人口为1.2亿,占全国的8.3%,GDP则占全国的11.25%。东北三省的原油产量和木材提供量占全国的1/2,商品粮占全国的1/3,汽车产量占全国的1/4,其中重型卡车产量占全国的1/2,造船产量占全国的1/3,钢产量占全国的1/8,重型装备制造业,以苏27、苏30为代表的军用飞机、核潜艇等重要的军品生产任务均在东北。辽宁省的造船产量居全国第2位,内燃机车、变压器、工业锅炉均居全国第3位,微型计算机居第4位,组合机床和数控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0%和10%,工业机器人、医疗用CT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也分别达到1/3和1/4。据测算,目前在辽宁省投资装备制造业,新增1亿元投资,可以产出4.16亿的工业增加值、15.77亿元的销售收入和1.15亿元的利税总额。 此外,东北老工业基地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科教优势明显,积累了大工业生产的丰富经验,培养了一大批训练有素的高素质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辽宁省集中了一批全国一流的科研院所,形成了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科类齐全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其中,万人科学家工程师数列全国第4

位,普通高等学校总数列全国第3位,初等教育普及率紧随京、津、沪之后。再有,辽宁省的城市化水平是全国最高的,达到54%。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困境在于制造业的竞争力不断下降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造业竞争力在下降 尽管东北老工业基地有着辉煌的历史,但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内经济发展和市场总体环境的阶段性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都未能相应地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技术水平也未能得到相应的提升。结果,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原材料与装备工业主导产品的地位相对下降,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辽宁省的装备制造业与全国七大行业主要经济效益相比,总资产贡献率为4.36%,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8.8%;资产利税率为2.7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4.03%;产值利税率为4.99%,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8.34%;人均利税3755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3.11%;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9140.21元/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8.03%;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0.86次,而全国平均水平为1.16次;资产负债率为67.7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21个百分点。(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竞争力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计划经济意识依然浓厚,市场经济观念不强 作为最先迈入却最后走出计划经济时代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长期计划经济和国有经济体制下,人们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意识。虽然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但东北老工业基地人的市场经济观念仍然淡薄,适应市场能力较差,产业创新能力弱,有了问题还是找市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思考

东北地区开发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 战略思考 陈 才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东北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24) 摘 要:东北是我国最为典型的大经济区,对全国的贡献最大,但投入十分不足。东北地区存在的困难与矛盾最为突出,“东北现象”与“新东北现象”集中说明了这一点。但东北地区经济基础雄厚,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进行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造及其体制、机制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接续产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走农业工业化的道路。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包括:大东北战略,大力度的举措,切实可行的组织保证。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11(2003)06-0060-(05) 党的十六大做出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继产业”和“支持粮食主产区的发展”等重大决策,得到了新一届“两会”代表和委员们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支持,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予以充分肯定。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与振兴是涉及国家全局的大事,是改革开放和国内、国外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省、区、市均以极大的热情在谋划各自的发展战略并积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那么,从全国来看,对东北地区的特殊重要性如何认识?从东北全局的角度,如何理解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与振兴的任务以及应该给予哪些特殊的关照并赋予哪些特殊的政策?针对东北地区的特点,涉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几个重大关系问题的如何处理好以及相应的战略、对策与建议等,都是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些战略性的探讨。 一、东北地区的特殊性与重要性 东北地区是国内外公认的较为典型的大经济区,它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及兴安盟,面积为124.3万平方千米,人口为1.175亿(2000年),其地域面积及人口规模均达到世界中等国家水平。 (一)特殊性 1.东北是我国最为典型的大经济区,资源十分丰富,遍布于东北各省区的工业和工矿业城市有明确分工,且大中型企业众多,形成相对完整的重工业体系。这与全国其他老工业基地,如上海、重庆、关中、六盘水、内蒙中部、京津唐和湖南长沙—株洲—湘潭地区等,就规模、实力和产业结构的完整性等方面,都是无法比拟的。 2.对全国的贡献最大,但投入十分不足。长期以来,东北地区走的是一条资源型经济的发展道路。国家主要是将东北作为能源、原材料和粮食基地来对待,源源不断地将钢铁、原油、原煤、原木、基本化工原材料和粮食等运往全国各地或者出口。经加工后,再将附加值高的一些产品运回东北,形成不等价交换。在对全国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它所付出的资源与环境代价也是巨大的。“二五”以后,由于国家投资重点转向内地,之后又转向东部沿海,从而长时期对东北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严重不足,造成设备严重老化和经济逐渐走向衰退的局面。其严重程度是全国其他工业地区少有的。 3.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东北地区得到的实惠甚少。党的特殊政策首先是在深圳实施,继而东南 2003年11月第6期 东北亚论坛 Northeast Asia Forum Nov1,2003 No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