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艺原理》学习指南

《陶瓷工艺原理》学习指南
《陶瓷工艺原理》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

说明:为配合学生《陶瓷工艺原理》课程的学习,根据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陶瓷工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本课程基本情况、性质、任务、教材和多媒体课件的处理、学习参考书、考核要求及各章节重点、难点等均在本学习指南中做出了较详细的说明。同时针对各章的不同要求,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自测练习题,学生通过自测检查可以发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

一、课程基本情况、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

总学时:64学时。其中,课堂教学:57学时,实验教学:7学时。

先修课:《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

《陶瓷工艺原理》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复合材料方向本科生的必修课,其它专业方向的限定选修课。本课程主要讲述陶瓷原料、粉体的制备与合成、坯体和釉的配料计算、陶瓷坯体的成型及干燥、陶瓷材料的烧结、陶瓷的加工及改性等。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陶瓷生产中共同性的工艺过程及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掌握工艺因素对陶瓷产品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和基本的实验技能,能够从技术与经济的角度分析陶瓷生产中的问题和提出改进生产的方案,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重视“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并重”的课程教学体系及科研促进教学的教学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理论基础的实践性应用能力,既重视学生“应知应会”的陶瓷材料的设计、制备工艺、测试表征与应用的基础理论,又强调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创新性实验教学,加强学生实验动手训练和设计能力培养,倡导学生创业能力的训练。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陶瓷主要原料的性能、用途,掌握部分新型陶瓷原料的性能、用途,对其它原料的性能和用途有所了解。

2.熟练掌握陶瓷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一些新型的工艺技术。

3.掌握陶瓷制品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和产品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确理解工艺因素对陶瓷制品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4.掌握陶瓷生产的基本实验方法,并能对陶瓷制品的性能进行分析。

二、教材及多媒体课件说明

1教材:《陶瓷工艺学》,张锐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本教材内容精炼、结构合理、理论性强。由于计划学时有限,不可能在课堂上对教材所有内容一一进行详细讲解。因此,学生应该抓住每章节的重点、难点,搞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并注意寻找同类问题间的内存规律。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将问题由“繁”变“易”,将课本由“厚”读“薄”。

2多媒体课件:

陶瓷工艺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本校材料基础学科组集体创作的,它综合了图、文、声、像、二维图形、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手段,经科学、合理的重组、整合、加工,构筑了一种虚拟实际场景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开阔视野、扩展思路、增强工程实践意识以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应该提醒的是,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学习时,不能将注意力只集中在丰富多彩的课件画面上,而忽视对课程内容的关注和理解;课堂学习中,由于信息量较大,课堂进度较快,应注意对重要内容作记录,并在课下及时复习和总结。

三、参考书目

《陶瓷工艺学》,张锐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陶瓷工艺原理》,刘康时等编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无机复合材料》,张锐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陶瓷工艺学》(上、下册),李家驹主编,轻工业出版社,2001.

《陶瓷工艺学》,马铁成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

《先进陶瓷工艺学》,刘维良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Introduction to Ceramics》, A Wiley-Interscience 出版,W.D. Kingery 编著。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igher Education, William F.Smith 编著。

四、课程考核方式

理论课结业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进行。

五、各章主要内容

绪论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了解中国陶瓷发展简史;了解陶瓷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国内外发展概况;了解陶瓷材料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掌握陶瓷材料的分类方案。

“第一章陶瓷原料”主要内容

(1)了解陶瓷工业的原料类型;了解原料质量与陶瓷生产工艺、产品性能的关系。

(2)了解黏土的成因及产状;掌握黏土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和颗粒组成的具体含义;熟练掌握高岭石、蒙脱石化学组成、晶体结构、性质和用途;了解叶腊石、伊利石的化学组成、晶体结构、性质和用途;熟练掌握黏土的工艺性质,以及黏土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

(3)熟练掌握二氧化硅(SiO2)的晶型、性质及其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

(4)了解长石的种类和性质;熟练掌握钾长石、钠长石的化学组成、性质和熔融特性;熟练掌握长石类原料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

(5)了解滑石、叶蜡石、硅灰石、碳酸盐、硼酸盐等原料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

(6)熟练掌握氧化铝(Al2O3)的晶型、性质和用途,了解Al2O3的生产方法。了解氧化镁(MgO)、氧化铍(BeO)的性质、用途和生产方法。掌握二氧化锆(ZrO2)的晶型、性质和一般用途,了解ZrO2的生产方法。

(7)熟练掌握碳化硅(SiC)的晶型、性质和用途,了解SiC 的生产方法。掌握碳化硼(BC4)的结构、性质和一般用途,了解BC4的生产方法,了解TiC 原料的知识。

(8)熟练掌握氮化硅(Si3N4)的晶型、性质和用途,了解Si3N4的制备方法。掌握氮化铝(AlN)的结构、性质和一般用途,了解AlN的制备方法,了解Ti3N4原料的知识。

(9)了解工业废弃物的知识。

“第二章粉体的制备与合成”主要内容

(1)熟练掌握粉体的粒度、粒度分布的概念,以及粉体颗粒的测试方法及原理;掌握粉体颗粒形状、表面积、化学特征和晶型特征等物理性能的表征方法。

(2)了解机械冲击式粉碎方法及其原理;熟练掌握球磨粉碎、行星式研磨的工作原理、设备、及其影响因素。掌握振动粉碎、行星式振动粉碎、雷蒙磨、气流粉碎、搅拌磨粉碎、胶体磨粉碎和高能球磨粉碎的工作原理。了解助磨剂的作用机理。

(3)掌握固相法制备粉体的原理和工艺,如热分解反应法、化合反应法和氧化还原法;熟练掌握液相法制备粉体的原理和工艺,如沉淀法、醇盐水解法、溶胶-凝胶法、溶剂蒸发法等;了解气相法制备粉体的原理和工艺。

“第三章坯体和釉的配料计算”主要内容

(1)了解确定坯体配方的依据、配方的计算方法,掌握坯料的制备工艺。

(2)了解确定釉料组成的原则、釉料配方的计算。

“第四章陶瓷坯体的成型”主要内容

(1)熟练掌握陶瓷坯体成型的分类方案。

(2)了解陶瓷泥浆的流变特性;熟练掌握影响泥浆流变性能的因素;熟练掌握影响泥浆浇注性能的因素;弄清注浆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熟练掌握基本的注浆成型工艺。

(3)熟练掌握粉料的工艺性质;弄清压制成型过程中粉料的致密化过程;熟练掌握压制成型过程中影响坯体密度的因素,以及压制成型工艺;

(4)熟练掌握挤压成型、热压铸成型、流延成型、轧膜成型和注射成型的原理和工艺流程;了解其它一些新型成型工艺。

“第五章陶瓷材料的干燥”主要内容

(1)熟练掌握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确定干燥介质参数的依据;

(2)掌握坯体的两种干燥缺陷,了解缺陷的形成原因及改善办法;

(3)了解陶瓷坯体的干燥动力过程;

(4)了解实际生产中一些新型的干燥工艺。

“第六章陶瓷材料的烧结”主要内容

(1)熟练掌握与陶瓷制品烧成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烧结的驱动力,烧结参数及其对陶瓷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

(2)熟练掌握固相烧结过程及机理,液相烧结过程及机理。

(3)掌握热压烧结、热等静压烧结、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微波烧结等新型烧结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工艺。

(4)了解并掌握常用的烧结设备。

(5)熟练掌握最佳烧结制度的确定原则。

“第七章陶瓷材料强度的控制”主要内容

(1)了解陶瓷材料的断裂特征,掌握陶瓷材料的实际强度与理论强度相处近百倍的原因;

(2)了解Griffith微裂纹理论,掌握提高陶瓷材料的强度的方法。。

(3)熟悉陶瓷材料的断裂韧性,了解影响陶瓷材料高温强度的因素,掌握陶瓷材料增韧方法和机理;

(4)了解陶瓷材料的超塑性,了解陶瓷材料的抗热震性。

“第八章陶瓷的加工及改性”主要内容

(1)了解并掌握陶瓷材料的加工分类方法。

(2)了解釉的作用与分类,釉的特点和性质;掌握施釉工艺和烧釉方法。

(3)了解陶瓷表面金属化的用途;掌握陶瓷表面金属化方法。

(4)掌握陶瓷的切削加工、机械磨削加工、研磨、抛光加工等机械加工方法的工作原理、设备和特点。

(5)掌握陶瓷的电火花加工、电子束加工、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等特种加工方法的工作原理、设备和特点。

(6)掌握陶瓷-金属封接技术,如玻璃焊料封接、烧结金属粉末法封接技术。六实践环节

1. 陶瓷工艺基础实验

该类实验安排在陶瓷工艺原理课程内进行,开设3个实验:

(1)陶瓷可塑成型实验2学时(2)陶瓷干压成型实验1学时(3)陶瓷材料的烧结实验2学时(4)陶瓷制品烧成收缩及体积密度的测定实验2学时

2. 陶瓷工艺综合实验

该类实验安排课程内容基本讲授完毕后进行,单独计算学分。

主要是指让学生进行从原料选择、配料、坯料制备、成型、烧结直至性能测试和分析的实验过程,目的是使熟悉和掌握整个陶瓷制备的工艺过程,深化对整个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 陶瓷工艺创新实验

该类实验主要吸收那些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感兴趣的本科生在业余时间进行,在学习陶瓷工艺原理课程的基础上,提前进入实验室,结合老师的相关科研课题,进行创新性实验,一到两年内完成,另计创新学分0.5学分。

《会计学基础》指导书

《会计学基础》课程实训指导手册 系部名称:(宋体五号,固定值18磅,下同)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 计划学时:适用专业: 大纲执笔人:大纲审定人: 实验一记账凭证模拟实验 一、实验性质与课时安排 本实验为综合性实验。 4课时 二、实验目的 掌握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各种记账凭证的方法;熟悉收、付、转各种记账凭证的格式及适用范围。 三、实验要求 熟悉审核记账凭证的基础要求,掌握审核的方法,加强对记账凭证的合理性、完整性、技术性的审核,对审核的记账凭证能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四、实验内容 审核原始凭证;填制收、付、转记账凭证;审核收、付、转记账凭证。 五、实验资料

(二)该公司2010年12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2日,接受三江公司投入的货币资金500 000元,存入银行。 2、3日,向光明公司购入甲材料200 T,单价1000元,乙材料100 T,单价1500元,增值税率为17%,同时发生运杂费30 000元,以存款支付价、费款和税款,料未到。(运杂费按甲、乙材料重量比例分摊) 3、5日,向新阳公司购入乙材料200 T,单价1500元,增值税率为17%,价税款未付,材料验收入库。 4、11日,上述向光明公司购入甲、乙材料已到并验收入库。 5、13日,向大华公司出售A产品2 000件,售价单价800元;B产品1000件,售价单价500元,价税共计2 457 000元,收到款项2 000 000元存入银行,余款未收。 6、14日,向西海公司出售材料甲100 T,售价单价1 400元;增值税率为17%,价税款收到存入银行。同时结转销售材料的成本。(原材料发出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 7、14日,以转账支票交纳税金90 000元。 8、15日,以存款偿还前欠光明公司的货款80 000元。 9、16日,以存款发放职工工资800 000元。 10、18日,采购员刘明出差借支差旅费2 000元,用现金支付。 11、20日,接受外单位捐赠的货币资金40 000元,存入银行。 12、21日,向公司购入设备一台,单价700 000元,增值税率为17%,运杂费20 000元,价费税款以存款支付。 13、23日,以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200 000元。 14、24日,向西海公司出售A产品500件,售价单价800元;B产品600件,售价单价500元,价税共819 000元,收到为期三个月的商业汇票一张,面值为819 000元。 15、25日,收到上月大华公司欠款90 000元,存入银行。 16、26日,采购员刘明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2 200元,补付200元。 17、27日,以转账支票支付污染环境的罚款10 000元。 18、28日,以现金支付行政管理部门办公费800元。 19、29日,以现金支票支付产品销售费用10 000元。 20、30日,结算本月职工工资为800 000元,其中: 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400 000元; 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200 000元;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60 000元 企业管理人员工资140 000元 21、30日,计提本月应负担的短期借款利息8 000元。长期借款利息20 000元(长期借款利息——作为流动负债) 22、30日,本月提取固定资产折旧120 000元, 其中:生产车间提取固定资产折旧70 000元; 企业管理部门提取固定资产折旧50 000元。 23、30日,计提本月份的消费税、营业税等10 000元。 24、30日,汇总本月材料发出720 000元, 材料耗用汇总表

“少教多学”理论研究实施意见及策略

“少教多学”理论研究、实施意见及策略 【国内外研究综述】 1、“少教多学”的思想古今中外很多教育家都有过论述。 孔子有很多精辟的论述。 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智力的积极性”、“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叶圣陶对此也有表述,通过教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继而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在教学中采用“探索——发现”式教学方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是越来越少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之外,他将越来越多的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我们应使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随着他的成熟程度允许他有越来越大的自由;由他自己决定要学习什么,他要如何学习以及在什么地方学习及受训。这应成为一条原则。”

新加坡政府于2004年明确提出“少教多学”的理念,是“少教多学”理念执行比较好的国家。这个实验研究就是从新加坡引进的。 目前,国内关于探讨“少教多学”的学术论文已经多达十余篇(王海平、陈曦、寇平平、汪惠迪、张小菊、、于红霞、何志波等) 纵观国内的学术研究,大家对“少学多教”普遍持支持态度并且对它的实施前景也表示乐观。但是,在对新加坡实施情况分析之后,如何将此与中国的具体教育情况进行结合,仍然有待于我们进行理论和实践双向的探讨,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对理论修改。 2、近年来我国部分学校也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少教多学”进行了探索。 (1)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实验 洋思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分以下五个环节:出示学习目标,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学生汇报自学结果;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 (2)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的“教学案合一”实验 东庐中学的“讲学稿”。“讲学稿”根据学生的学来设计,既是学生的学案,又是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通过“讲学稿”这个载体合二为一。“讲学稿”实际是“给学生一个拐杖,

《会计综合实训仿真模拟》实训指导书

实践教学项目指导书 项目名称:会计综合实训仿真模拟 适用专业:财务、会计、税收、审计 制定人: 审阅人: 时间:2016年12月

实训概述 会计属于应用科学,它必须应用于社会实践。但汇集了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信息的会计其工作,在企业中属于掌握商业秘密的岗位,企业一般都不便接受在校学生的实地参观、实习;即使愿意接纳学生,也不可能容纳多名会计学生实习。这与企业非常欢迎学生参与其销售实践的《市场营销》课程不同。因此,会计学课程的社会实践主要采用在学校以会计模拟的方式进行,通过设计丰富、仿真、系统的企业会计业务的操作系统,使学生达到体验会计信息的确认、分析、归集、编报、输出过程的目的。所以会计模拟实习的目的是: (1)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独立开展会计工作的能力。通过会计模拟实习操作,使学生加强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会计基本方法的运用和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其把书本知识和实际业务处理进行对照比较,加深认识,达到理论教学和会计实务的统一,增强学生毕业后独立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 (2)严格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会计模拟实习操作,使学生身居实际会计工作环境,对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经济业务环节的处理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演习,以提高学生记账、算账、报账、用账以及分析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 (3)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政策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通过会计模拟实习操作,不仅培养学生识证、制证、登账、编表能力,还要学会经济活动的分析能力,不仅知道“是什么”,“怎么做”,还要分析“为什么”。通过各项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所依据的政策、法规、原则、制度,作出财务分析,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财经应用写作的能力,形成会计责任观念。 高职教育的培养重点,是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巧”,因此必须保证一定量的学生实训时间。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会计基础知识完成出纳核算工作和部分管理工作,进而具有一出校门就能胜任各个会计岗位工作的能力。 一、实训要求 本套实训以模拟企业发生的业务为主线,设计了从建账到日常会计核算、计算产品成本、计算利润并进行利润分配到最后编制会计报表的全部过程的会计资料。按照所给资料,学生从建账到报表一系列的会计账务处理和成本核算等实训项目进行综合手工模拟实训,手工实验完成后,根据手工操作资料进行电算化实验,既是为了验证手工实验的正确性,也是本实训不可或缺的内容。 二、实训工具、实训设备、实训环境

少教多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少教多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_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教学双赢 学校:区伊克昭中学 时间:二O一三年三月

“少教多学”实验课题阶段性汇报总结—“少教多学”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教学双赢 时光荏苒,转瞬即逝。从课题立项到今,八个多月已过去了,回顾我们学校实验的历程,特将实验的阶段性工作总结如下: 一、承办开题确立子题 2012年10月,由鄂尔多斯市教育局主办,区教育局、教研中心承办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的开题活动,在我校隆重开幕。 同时,我校加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组的实验研究行列。 在校领导高屋建瓴地指导下,我们确定研究实验的子课题是“‘少教多学’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教学双赢”,又将子课题细化,每个年级组各侧重负责一个版块,初一年级语文组负责研究实验:“少教多学”在阅读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初二年级语文组负责研究实验:“少教多学”在作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初三年级语文组负责研究实验:“少教多学”在文言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 经过周密的准备与安排,“‘少教多学’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教学双赢”实验课题于10月20日正式开题,从11月10日开始,全校

15名实验教师全部承担了公开课教学研究工作,伊克昭中学实践“少教多学”课题研究实验正式启程,并很快步入科学的愉悦而神奇的旅程。 二、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根据开题仪式明先生及其他专家、领导的指导和深入我们学校15位教师的“少教多学”公开课的课堂,我们深切的认识到:(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叶圣先生指出:“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这种“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的达成是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的结果,其实质则是学生的多学,自主地、主动地学。 叶圣先生还指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和最大之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而这种“自能”式的学习能力的获得是建立在“多学”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教学状态的下的教师,自然不能“多教”,不能霸占课堂,不能包办代替,不能无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本质上讲,《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正是“少教多学”所追求的。或者说,《语文课程标准》所追求的。

高级水生生物学课程论文

《高级水生生物学》课程论文 题目:维生素 C 在水产领域的研究进展姓名:文正勇 院系:水产学院 专业:水产养殖学 年级: 2012级 学号: 2012308110029 授课教师:王春芳

维生素C在水产领域的研究进展 摘要: 维生素C是水产动物维持生理机能所必需的微量成分, 在部分水产动物体内可以合成, 近年来对其研究较多。本文着重介绍维生素C 在水产动物在养殖过程中所发挥的生理作用及机制, 常见养殖品种所需维生素C的量及其缺乏症,及维生素C在饲料中的应用。关键词: 维生素C 水产动物生理作用缺乏症研究进展 Abstract:Vitamin C is a necessary trace components for aquatic animal to maintain physiological function, it can be compose in some Aquatic animal body, recent years have make a lot studies on i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mechanism and availability of vitamin C to aquatic animal in the breeding process emphatically, the quantity demanded of vitamin C with commen varieties breeding and its deficiency disease. Last to introduce the application of Vitamin C of feed. Keyword: Vitamin C aquatic animal physiological function deficiency disease research progress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因其对坏血病有防治作用, 故又名左旋抗坏血酸。大多数哺乳动物和禽类都能利用D- 葡萄糖合成足够数量的Vc,而大多数鱼虾缺乏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 不具备合成Vc 的能力。自1965 年Kitamura 等首次通过实验证实水产动物的正常生长需要摄入Vc 之后[1][2],人们从营养、抗病、抗应激及繁殖等方面对水产动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Vc在水产动物上的研究作一综述。 1 水产动物Vc的合成能力 为了了解水产动物体内Vc的合成能力,日本学者池田等人在鲤鱼和狮鱼体内注射D-葡萄糖-1-14C和D-葡萄糖醛酸内酯-6-14C,经一段时间后,测定其内脏Vc含量,结果表明:鲤和鱼师鱼能用上述糖为原料合成Vc,但合成能力非常低,只有老鼠内脏含量的1/7。大量的研究证明:在动物体内L-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是决定动物能否合成Vc的决定性酶。水产动物体内是否存在L-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是判定动物能否合成Vc的关键[3]。在湖鲟(Acipenser ful-vescens)[4]、蓝色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as)[5]、金鱼[6,7]、淡水黄貂鱼(Potamotrygon sp.C)、南美肺鱼(Lepidosiren paradoxa)[3]体内发现存在L-古糖酸内酯氧化酶活性,并能够合成Vc。Yamamoto等[6]和Thamase等[7]报道:鲤鱼合成Vc的场所为肝脏和肾脏,湖鲟[4]、淡水黄貂鱼、南美肺鱼[3]Vc的合成场所主要在后肾,而相当一部分水产动物则不能在体内合成Vc[1-3,8,9]。

统计学原理实验报告

统计学原理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Frank

实验一数据数量特征的描述 实验人:Frank 时间:2014.11.14 地点:经管学院中心实验室 实验内容:描述数据有关特征,如,中位数、众数、均值、方差、峰度等。 实验材料:某班级一次数学考试50名学生的成绩情况调查资料: 98 68 72 96 90 97 89 61 83 97 87 80 100 79 92 98 87 57 84 91 79 87 90 68 93 98 78 100 98 100 90 89 98 69 91 98 79 80 98 100 91 79 97 100 98 100 69 82 90 99 实验步骤:第一步:打开一个EXCEL工作表并在A列中输入变量数列数据,并排序。 在B单元列列中输入各组的分组上限,一般取“10”的倍数减1,下限则默认为“10” 的倍数。并且在第一个数值上方的单元格中键入有关的标志名称,以便在输出图表的分析结果中定义数据的名称。 第二步:从工具菜单中选择数据分析命令,弹出统计分析对话框,双击“描述统计”,显示对话框。在输入区域填入引用数据的范围,并给出输出区域。 第四步:单击确定,可得输出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二:制作统计图 实验人:frank 时间:2014.11.14 地点:经管学院中心实验室 实验内容:直方图、折线图、柱状图(条形图)、散点图、圆形图 直方图: 实验材料:来源于实验一 实验步骤:第一步:把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资料输入工作表。 第二步:在工具菜单中单击数据分析选项,从其对话框的分析工具列表中选择直方图,打开直方图对话框。 第三步:在输入区域输入$A$1:$A$50,在接收区域输入$F$2:$F$7。接收区域指的是分组标志所在的区域,假定我们把分组标志输入到F3:F7单元格,注意这里只能输入每一组的上限值,即60,70,80,90,100。 第四步:选择输出选项,可选择输入区域、新工作表组或新工作薄。我们在这里选择输入区域,可以直接选择一个区域,也可以直接输入一个单元格,这里我们推荐只输入一个单元格,因为我们往往事先并不知道具体的输出区域有多大。 第五步:选择图表输出。 第六步:用鼠标左键单击任一直条,然后右键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取数据系列格式,弹出数据系列格式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选择选项标签,把间距宽度改为0,按确定后即可得到直方图,如图所示:

学校少教多学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学校少教多学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学校“少教多学”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是现代教学的指导思想。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因此,这一僵化的教学思想禁锢了广大教师的思维,那种在课堂上,教师成为课堂的主角,学生沦为看客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学生的综合素养无法得到提高。 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要求赋予学习者学习的权力和责任,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改变以往外在性、被动性、依赖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因此,相信学生的潜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现”少教多学”的目标,也就成为了一种必需。 一、课题的界定: 1、学生因其年龄的特征和学习习惯的不同,学力处于不均衡的状态。不少同学厌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少教多学”对于他们来说,”少教”并不是不教,而是要”精细化”地教,高质量地教;”多学”并不是无序地学,无限制地延长时间学,而是主动地学,有兴趣地学,高效率地学。这些都应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进行操作。 2、什么是”少教多学”?那就是当学习者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后,尽可能地用学生自己的阅读学习与交流展示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听讲’,在他们阅读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就他们在阅读中提出的问题,去讲解、答疑、讨论、实验、调查、探究……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这就是模式的基本内涵,也是多年来中国基础教育重要的教学改革收获。 3、课堂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途径和场所,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立足点与主阵地。而一种模式的构建,其操作性强便于提高教学的效率,便于大范围内的推广。”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中还可对其中的某些环节进行修改与调整,灵活运用 二、研究的意义 1、实践意义 通过对”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集体意识,促进教学质量持续和健康发展。 通过研究,使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课堂教学能力有一个质的提升,实现师、生的同步发展,让老师在教学中提高教学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研究,促进学校的发展,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2、理论意义 通过对小学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初步形成系统的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操作体系,积累与丰富其课堂操作技巧,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理论研究的素材。 三、研究目标: 1、丰富”少教多学”课堂教学理论,形成比较系统的课堂操作策略与技巧。 2、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形成一支开放型的、具有过硬教学素质的老师队伍,从而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四、课题研究的子课题 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拟成立以下几个子课题:

水生生物学实习报告

云南农业大学 实习报告 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水产养殖 年级: *****级 学生学号: ********** 学生姓名: ****** 指导老师: ****** 实习地点:海埂公园(滇池)田溪公园 日期: 2014年6月30日——7月9日 实习报告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姓名:****** 学号:********** 目录 摘要 (1) 前言 (1)

一.分组情 况 (2) 二.实验目 的 (2) 三.实验准 备 (2) 1.了解实 验 (2) 2.简易采水器制 作 (2) 四.实验流 程 (2) 五.实验器材及药 品 (2) 六.实习步骤安 排 (3) 七.注意事 项 (3) 八.实验成 果 (3) 九.实习总 结 (6)

十.附 录………………………………………………………………………………………… 7 十一.参考文献 (7) 摘要 水生生物学是我校水产养殖学专业的重要课程。所以学院的老师为了使我们 学得更多的专业性知识和巩固课堂的理论知识,达到此专业的一定知识水平,让 我们初步掌握一般的普遍的水生生物的调查研究方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 通过对各类简单水生维管束的和简单结构的微生物的形态、生活习性以及水域环 境的实习观察,达到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目的。此实习我们主要是对滇 池动植物采样和田溪公园水体采样。通过实习,让我学会了如何采取水样,制作 标本和鉴定步骤等专业知识。 前言 滇池位于昆明市中心偏西南方地区总面积770平方公里。昆明历史悠久,远 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滇池周围地区就有人居住。滇池亦称为昆明湖、昆明 池。中国云南省的大湖,在昆明市西南,连同湖西侧的西山是着名游览、疗养胜 地。由地势构造陷落而成。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米 最深8米。有“高原明珠”之美称的滇池,是昆明风景名胜的中心。 滇池地区湿地观赏植物种类丰富,通过本次实地勘察发现在滇池地区湿地观 赏植物种类数目庞大,具有较高观赏、生态及其他实用价值。根据2001~2002年 对滇池浮游植物群落得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07种及变

管理会计实验指导书

《管理会计》 实验指导书 西华大学管理学院《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组 200年月

目录 实验一变动成本法的应用 (2) 实验二全面预算 (3) 主要参考文献 (8)

实验一变动成本法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如下: 1、要求学生掌握运用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编制利润表的方法。 2、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特点和区别,树立正确的成本观念。 3、培养学生利用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联系实际,发现完全成本法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的 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深学生对变动成本法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查询资料和撰写书面文件的能力。 二、实验资料 经理的困惑 2004年3月12日某医院工业公司财务科长根据本公司各企业的会计年报及有关文字说明,写了一份公司年度经济效益分析报告送交经理室。经理对报告中提到的两个企业情况颇感困惑:一个是专门生产输液原料的甲制药厂,另一个是生产制药原料的乙制药厂。甲制药厂2002年产销不景气,库存大量积压,贷款不断增加,资金频频告急,2003年该厂对此积极努力,一方面适当生产,另一方面则想方设法广开渠道,扩大销售,减少库存,但报表上反映的利润2003年却比2002年下降。乙制药厂情况则相反,2003年市场不景气,销售量比2002年下降,但年度财务决算报表上几项经济指标除资金外都比上年好。被经理这么一提,公司财务科长也觉得有问题,于是他把这两个厂交上来的有关报表和财务分析拿出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甲制药厂的有关资料如表1所示: 工资和制造费用每年分别为288000和720000元,销售成本采用后进先出法。该厂在分析其利润下降原因时,认为这是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利用、工资和制造费用等固定费用未得到充分摊销所致。 乙制药厂的有关资料如表2所示:

“少教多学”课题实践活动活动小结

“少教多学”课题实验活动小结 从201X年参加工作以来,10余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匆匆而去。在以往的教学过程过,个人基本偏向于老师先教,学生后练的教学模式,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和对以后学习的影响,在来到四中后,加入了学校“少教多学”课题组,通过持续学习,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对“教”与“与”的理解有了质的升华。在去年申请通过成为“少教多学”实验教师后,我在自己的课堂上实施“少教多学”理念,摸索适合自身“少教多学”路子。下面,就一些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少教多学”的理解 在我自己10多年的学习生活中,我的老师基本上也都是先教后学,在我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后,也就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最准确的路子,偶尔也激励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总结,但往往偏于形式,虽多有困惑,但却苦于无法打破桎梏。在接触到“少教多学”理念后,无异于在我心里开了个天窗,久久探索未得到解决的问题豁然开朗。在现在,我认为“少教多学”是要通过“少教”从而达到“不教”,从单纯的照搬照抄机械模仿,转为积极主动自主学习,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激励、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

在学习过程形成相互配合,相互沟通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上,引发对生活对社会的理解、理解和应对态度与水平,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理想状态。 二、“少教多学”实验状态 因为我所教科目为数学,在实施“少教多学”是难度较大,而且很多学生从小学起就对数学有恐惧症,无意识的心理就抗拒和排斥数学,导致难度进一步增大。在接触到“少教多学”理念伊始,我对理念的共鸣,引发了我投身实验的积极性,这些困难也成了我实施的巨大动力。在我的教学中,我逐步融入“少教多学”理念,根据学生情况实行课堂环节设计,对提问形式实行改变,对激励语言实行改进,对学生态度实行转变,把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在我当前的教学中,我把教学环节定为五个:第一个环节是复习巩固,对前一阶段内容的简单练习,以及本节课所需基础知识点的复习;第二个环节是引入新课,根据教学内容,寻找和生活有联系的切入点,以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求欲望;第三个环节是学习新课,展示学习目标,学生实行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老师实行辅导;第四个环节是基础性练习,由学生实行解答、释义,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老师实行解决;第五个环节是巩固练习,根据第四个环节的情况,有针对性实行练习,解决难点问题;第六个环节课堂小结,由学生对学习实行总结;第七个环节作业布置,根据所学内容

水生生物学071004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实施方案

水生生物学(071004)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思想进步,专业基础扎实,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能从事 21 世纪水生生物学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团结协作、求实创新和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有努力为科学教育事业发展、振兴经济的事业心。 2 .努力学习水生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和应用水生生物学的实验操作技能,深入系统掌握所攻读方向的知识内容,对该方向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有较全面、系统的了解,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应是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3.有事业心, 有奉献精神和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 1.水生生物资源与保护利用 研究水生生物,尤其是经济鱼类和濒危鱼类的生态习性和生理特点,采用遗传标记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并有效进行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研究水生植物在水体生态中的功能和作用及其净化修复水体的利用。 2.鱼类发育遗传学在基因、基因表达、表达产物、生理代谢、细胞生物学、组织及器官等不同水平上,研究重要养殖性状(产量、抗逆性、抗病性、营养高效和品质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以及对环境条件应答反应的遗传学基础。开发新型分子标记,鉴定标记重要养殖性状基因;研究构建基因高效表达载体、高效转化体系及定点转化的方法;建立高效转基因育种新体系,培育新种质与新品种,创造育种上可利用的有价值的育种材料及遗传研究材料。 3.鱼类功能基因组及其系统演化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分子系统学,分子进化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鱼类功能基因DNA序列变异与 功能调控,表型变化和环境适应之间的关系,从基因组水平揭示基因系统演化的分子基础。 4.蓝藻生态毒理学该方向重点研究蓝藻水华发生的生态学原因和机理、蓝藻水华的控制方法与技术、蓝藻毒素及其生态 毒理学。主要从事城市居民饮用水源保护、饮用水安全与蓝藻水华、蓝藻毒素的生态毒理学与人类健康安

会计学实验指导书答案

会计学实验指导书 答案 1)借: 库存现金9 000 贷: 银行存款9 000 (2)借: 银行存款84 000 贷: 应收账款——光明厂84 000 (3)借: 在途物资-----A材料30 000 B 材料20 00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 500贷: 应付账款——xx工厂58 500 (4)借: 其它应收款——xx2 000 贷: 库存现金 2 000

( 5 )借:应收账款-光明厂585 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甲产品5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借: 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500 贷:库存现金500 (7)借: 银行存款500 000 贷: 实收资本——XX光公司500 000 (8)借: 在途物资 - B 材料10 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 银行存款11 700 (9)借: 应交税费 - 应交所得税33 000 贷: 10)借:85 000 1 700 银行存款33 000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80 000 贷: 银行存款180 000 (11)借: 银行存款140 4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乙产品120 000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 400 (12)借: 固定资产——汽车126 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1 420 贷: 银行存款147 420 (13)借: 销售费用——广告费8 500 贷: 银行存款8 500 (14)借: 财务费用——手续费45 贷: 银行存款45

(15)借: 管理费用——差旅费 1 800贷: 其它应收款——xx1 800 借: 库存现金200 贷: 其它应收款——xx200(16)借: 应付账款——XX工厂80 000 贷: 银行存款80 000 (17)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3400 累计折旧5100 贷: 固定资产——电焊机8500(18)借: 原材料——A材料30 000 贷: B 材料30 000

统计学原理SPSS实验报告

实验一:用SPSS绘制统计图 实验目的:掌握基本的统计学理论,使用SPSS实现基本统计功能(绘制统计图) 对SPSS的理解:它是一款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同时也广泛应用于经济,金融,商业等各个领域,基本功能包括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输出管理等。 实验算法:掌握SPSS的基本输入输出方法,并用SPSS绘制相应的统计图(例如:直方图,曲线图,散点图,饼形图等) 操作过程: 步骤1:启动SPSS。单击Windows 的[开始]按钮(如图1-1所示),在[程序]菜单项[SPSS for Windows]中找到[SPSS 13.0 for Windows]并单击,得到如图1-2所示选择数据源界面。 图1-1 启动SPSS

图1-2 选择数据源界面 步骤2 :打开一个空白的SPSS数据文件,如图1-3。启动SPSS 后,出现SPSS 主界面(数据编辑器)。同大多数Windows 程序一样,SPSS 是以菜单驱动的。多数功能通过从菜单中选择完成。

图1-3 空白的SPSS数据文件 步骤3:数据的输入。打开SPSS以后,直接进入变量视图窗口。SPSS的变量视图窗口分为data view和variable view两个。先在variable view中定义变量,然后在data view里面直接输入自定义数据。命名为mydata并保存在桌面。如图1-4所示。 图1-4 数据的输入 步骤4:调用Graphs菜单的Bar过程,绘制直条图。直条图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非连续性资料(该资料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的数量大小。选择的数据源见表1。 步骤5:数据准备。激活数据管理窗口,定义变量名:年龄标化发生率为RATE,冠心病临床型为DISEASE,血压状态为BP。RATE按原数据输入,DISEASE按冠状动脉机能不全=1、猝死=2、心绞痛=3、心肌梗塞=4输入,BP按正常=1、临界=2、异常=3输入。

少教多学问卷调查

“少教多学”课题研究问卷调查(学生卷)同学,你好! 你在语文学习方面存在哪些疑难和困惑?请依据这份问卷如实回答。该问卷纯属调研性质,目的是了解高中生语文学习及对文言文学习态度的真实情况,你提供的信息和意见非常重要,请务必保证答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本调查的结果仅作为语文教学研究之用,不用作其他目的,问卷采取无记名形式,请放心作答。 年级: ______ 班级性别:_______ 说明:以下问题有单选、有多选,请根据题目作答。(可另附页) 1、你学习语文,感到() A.很有兴趣 A.语文太难 B.有兴趣 C.兴趣一般 D.没有兴趣 D.语文枯燥无味如果没有兴趣,主要原因是:_______ B不喜欢语文老师 C.语文用处不大 E.其他原因: 2 、你学习语文,主要是为了() A.升学要求 B.考试 C.未来职业需要 D.迫于家长压力 E.培养锻炼思维和表达能力 F.语文的人文性、探究性吸引了我 3、你的语文成绩怎么样() A.好 B. —般 C.很差 4、你觉得自己学习语文最认真的阶段是()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5、你认为提高语文学习成绩的方法是() A.加大作业训练量 B.加大时间投入 C.增加阅读量 D.增加社会实践

E其他:比如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语文学习成绩难以提高的因素有() A.投入时间少 B.方法不对 C.训练量少 D.缺少老师指导 7、你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有哪些环节() A.预习 B.听课 C.练习 D.复习 8、你语文课前预习情况() A.经常预习 B.偶尔 C.从不预习 9、在语文课堂上,你() A.经常主动提问,老师也鼓励我们提出问题。 B.很少主动提问,老师也不要求我们提出问题。 C.偶尔提出一些问题,但老师很少认真对待。 D.有时想提出一些问题,但没有时间和机会。 E.认为提问是老师的事,学生没有必要提出问题。 F.有时不知道怎 样提问题,有时感到题目太死,不好发问。 10、你在语文课堂上最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是 A.以被动的听记为主(如听讲、记笔记) B.以积极思考为主(如跟上老师的思维节奏) C.以讨论活动为主(如小组讨论,同桌交流) D.以个人活动为主(如不听讲,自我安排) 11、说说你心中喜欢的语文课是怎样的: 12、你每天是否有自主学习语文的时间()

《成本会计实训》课程实训指导书

《成本会计实训》课程实训指导书 ?课程名称:会计学原理 ?适用专业:经管类专业 ?实训课时:12学时 ?实训地点: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 一、实训目标 通过《成本会计实训》课程,使学生对企业发生的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步法等相关知识进行相关训练,学会系统、综合运用成本会计知识解决企业成本计算方面的问题,巩固所学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在费用分析、成本计算方面的能力。 二、实训项目安排 通过模拟或真实的成本核算环境,要求学生了解成本核算岗位的设置和岗位职责,熟悉企业的成本核算的业务流程,全面培养学生独立开展成本核算的工作能力和成本管理能力。具体项目构成如下:

三、实训内容 实训任务一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分配核算 (一)实训类型: 手工模拟实际操作 (二)实训要求: 掌握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分配方法及分配表的编制。 (三)实训目的: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各种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直接和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 (四)实训内容: 1、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分配原则; 2、材料费用的定额耗用量比例法、重量分配法、系数分配法; 3、人工费用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分配率计算。 实训任务二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分配 (一)实训类型: 手工模拟实际操作 (二)实训要求: 掌握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及分配表的编制。 (三)实训目的: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 掌握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以及掌握制造费用分 配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

(四)实训内容: 1、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分配原则; 2、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 法; 3、制造费用的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标准 产量比例法等。 实训任务三品种法(多品种) (一)实训类型: 手工模拟实际操作 (二)实训要求: 掌握多品种的品种法成本计算程序,计算各种产品总成本及单位成本。 (三)实训目的: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了解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程序,熟练掌握产品成本核算最基本的方法——品种法。 (四)实训内容: 1、计算编制成本计算单、完工产品入库单。 2、根据“成本计算单”和“完工产品入库单”编制记账凭证,并登记实践一设置的有关账簿。 实训任务四分批法(一般分批法) (一)实训类型:

统计学原理重要公式

一.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 加权算术平均数: ∑∑= f xf x 或 ∑ ∑ = f f x x 加权调和平均数: ∑∑∑ ∑= = f xf x m m x 频数也称次数。在一组依大小顺序排列的测量值中,当按一定的组距将其分组时出现在各组内的 测量值的数目,即落在各类别(分组)中的数据个数。 再如在3.14159265358979324中,…9?出现的频数是3,出现的频率是3/18=16.7% 一般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总数的比为频率。 频数也称“次数”,对总数据按某种标准进行分组,统计出各个组内含个体的个数。而频率则每个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 在变量分配数列中,频数(频率)表明对应组标志值的作用程度。频数(频率)数值越大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反之,频数(频率)数值越小,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掷硬币实验:在10次掷硬币中,有4次正面朝上,我们说这10次试验中…正面朝上?的频数是4 例题:我们经常掷硬币,在掷了一百次后,硬币有40次正面朝上,那么,硬币反面朝上的频数为____. 解答,掷了硬币100次,40次朝上,则有100-40=60(次)反面朝上,所以硬币反面朝上的频数为60. 一.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 加权算术平均数: ∑∑= f xf x 或 ∑ ∑ = f f x x x 代表算术平均数;∑是总和符合;f 为标志值出现的次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是具有不同比重的数据(或平均数)的算术平均数。比重也称为权重,数据 的权重反映了该变量在总体中的相对重要性,每种变量的权重的确定与一定的理论经验或变量在总体中的比重有关。依据各个数据的重要性系数(即权重)进行相乘后再相加求和,就是加权和。加权和与所有权重之和的比等于加权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 = 各组(变量值 × 次数)之和 / 各组次数之和 = ∑xf / ∑f 加权调和平均数: ∑ ∑∑ ∑==f xf x m m x 加权算术平均数以各组单位数f 为权数,加权调和平均数以各组标志总量m 为权数但计算内容和结果都是相同的。

渭源县莲峰中学2012-13第一学期“少教多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2012—2013学年度第一阶段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渭源县莲峰中学“少教多学”子课题组 袁爱忠王国斌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少教多学”总课题组: 现将我校“‘少教多学’在阅读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子课题第一阶段的研究情况总结如下,请审批。 回顾一学期来的工作,有如下几个方面值得总结。 1、课题研究成功立项顺利开展课题研究(我们的做法)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积极申报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成功立项。我校语文教研组申请立项了市级科研课题两项,国家级课题一项。我校成为“少教多学”课题首批实验学校。我校语文教研组于2012年9月10日召开了课题研究开题暨培训大会。 制定了《课题研究管理制度》,《渭源县莲峰中学课题研究成果绩效排名办法》,制定了《莲峰中学“少教多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印发了《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 2012年9月23日开展了“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和研究,并由几位实验教师撰写了调查报告。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找到了方向和研究思路。 2、进行有效的课题研究培训 课题总负责袁爱忠校长培训了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引用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作为我校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就教育不能只重“教授”,力倡“教学生学”、“教学合一”,以“做”为中心,“做”既是“教”又是“学”,“教师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等深刻的教育思想做了系统化的讲述。揭示了“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中蕴含的“少教多学”许多合理元素。布置了第一阶段各实验教师具体的研究任务。 邀请了渭源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张保藩进行了别开生面的作文教学指导,为我校实验教师的研究打开了新视野,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高了信心。 组织观看了“少教多学”课题组核心研究员何文宏的优质课光盘,组织学习了有关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文章。 进行问卷调查、解题方法训练,为实验研究收集了感性材料。 印发了课题研究需要的资料《渭水奇葩》。采用多种形式大量地培训实验教师,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平时与教研组活动相结合,为实验研究做了理论准备。 3、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初见成果(我们的成果) ①设计制作了《高(中)考语文阅读题解题方法课堂训练表》,大量地大面积地在初高中学生中进行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训练包含“训”与“练”两层意义,是“训”与“练”的统一。但是,我们的设计还不够成熟,还不够合理,更没有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检验和实践,还存在各种缺陷和不足。所以给实验教师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再加上部分实验教师自己都没有理解实验用表的各

管理会计实验指导书

管理会计实验指导书会计教研室

实验指导 管理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使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实际操作技能,更好适应社会、企业的需要,我们编写了《管理会计实验指导书》。 一、特点 本指导书具有以下特点: 1、实务性及操作性强 该书的资料源于实践,背景真实,资料丰富充实,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适用性强 该书既遵循教学规律、尊重实务规律,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二、教学目的 通过该课的实施,达到以下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熟悉企业实际日常业务; 2、培养学生处理解决实际日常业务的能力; 3、使理论教学与实践融会贯通; 4、为学生从书本、课堂走向社会、走向实际奠定基础。 三、实验要求 1、实验指导书不可能包罗万象,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举一反三,不受该指导书的 束缚, 2、保证出勤,独立完成 3、要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 4、要灵活运用管理会计理论及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以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适应社会、企业的需要。

实验一成本性态分析 实验准备:复习准备《管理会计》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内容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混合成本的数学分解方法。 实验资料1:假定兴华工厂今年上半年6个月运输费(混合成本)的历史资料如下所示: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 运输量(吨/公里)运输费(元) 300 3,400 200 2,500 520 5,600 250 3,800 400 4,300 250 2,800 实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别按以下方法将运输费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 本,并写出混合成本公式。 1.采用高低点法 2.采用回归直线法 实验资料2:华通工厂今年下半年的混合成本维修费的资料如下表所示:月份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业务量(千机器/小时)维修费(元) 200 1,160 160 1,000 260 1,400 240 1,320 280 1,480 220 1,250 实验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采用高低点法将维修费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写出混合成本公式。 2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回归直线法将维修费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写出混合成本公式。若计划期产销量为270千机器/小时,则维修费总额将为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