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城市建设史 期末考题整理版

中外城市建设史 期末考题整理版
中外城市建设史 期末考题整理版

1、中国古代都城有grid布局的城市有(邺城)、(隋唐长安)、(隋唐洛阳)、齐临淄等。

2、五代十国时期,作过都城的城市有(写今名即可):(开封)、(洛阳)、(太原)、(成都)、(南京)。

3、中国历史上有些朝代实行两个以上京城共存的制度,这样的朝代有:(隋唐)、(辽)、(金)。、北宋、元

4、天安门是明清北京城中(皇)城的南门

5、中国古代都城没有宫城、皇城、大城三重结构分区的有:(秦咸阳)(汉长安);中国古代都城具有宫城、皇城、大城三重结构的有(隋唐洛阳)、(元大都)、(明清北京)。隋唐长安

6、今山西省范围内的古代都城有:(太原)、(大同);河北省范围内的古代都城有:(邯郸)、(大名)襄国(注:北京地区不算在内);河南省范围的都城有(洛阳)、(郑州)、(开封)、(安阳)、(偃师)、(商丘)

7、少数民族建立的大小政权的都城(须写朝代名):(鲜卑族杨坚建立隋朝,都长安);(鲜卑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都平城、洛阳);(契丹族耶律阿保机建立辽,都上京);(蒙古族忽必烈建立元,都元大都即北京;满族努尔哈赤建立清朝,都北京)。

8、北京从____金_朝开始作为封建王朝的真正都城

9、“东方芝加哥”指的是武汉。

10、张骞的______地区规划开启了中国…南通

11、欧洲历史上有方形城市么?有

12、美国纽约曼哈顿区南部开发建设时间___(早、中、晚)于北部。纽约曼哈顿岛的南端是由(荷兰)人建立的(新阿姆斯特丹、殖民地),其形态为(B)A.方格网 B.不规则形态。是否有规划道路:无

13、不同的人住在不同分区的的都城(辽上京)(清北京城)

14、河南的古代都城遗址有开封,洛阳,(安阳)(偃师)(郑州)河南的古代都城遗址有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和隋唐洛阳城等五座都城遗址(开封,洛阳)

15、美国第一个采用grid形态的大城市是/美国第一个方格网的城市(费城)

16、理想城的思想(B)B.有所体现

17、汉代以后有过都城迁移的朝代是:(辽)(清)

18、《考工记》称都城“前朝后市”,但在我国古代都城中(隋唐长安)、(隋唐洛阳)、(北宋开封)按前朝后市的都城:汉长安,元大都,明北京

19、鲜卑(北魏)政权在三个地方依次建有都城,它们是:(平城)、(邺城)、(洛阳)。

20、北宋开封的皇家园林叫(艮岳)

21、北京中轴线向哪里延伸了(南)

22、古罗马时期的好多军事要塞成为了城市,如伦敦巴黎。

24、周世宗的关于..改建的诏书中的内容(给了几个选项,不记得了)有城墙范围、官署驻地、建造进程、市场区划

25、指出古罗马城中三种特征性建筑物:-凯旋门、纪念柱、军事城堡、斗兽场。

26、春秋战国时期,哪些城市有城郭:齐临淄、赵邯郸、燕下都楚国都城郢、晋新田无城郭。

27、哪个有高高的水渠:(A、罗马B、希腊)

28、有中轴线的城市:(汉长安),魏邺城,唐长安,元大都,明北京

有中轴线的城市:魏邺城、唐长安、元大都、明北京

(西汉长安可能有轴线,东汉洛阳轴线被学者肯定)

中国古代方格网规划城市:邺城、唐长安、隋唐洛阳

不按前朝后市的城市:东汉洛阳、邺城、唐长安、隋唐洛阳、北宋开封、明北京

按前朝后市的都城:汉长安、南宋临安、元大都

不是外、皇、宫三重城墙的都城:秦咸阳、汉长安、东汉洛阳、唐长安

是外、皇、宫三重城墙的都城:北宋临安、元大都、明清北京城

按不同种族分区的城市:辽上京、清北京

河南都城城市:洛阳、郑州、开封、安阳、偃师、商丘

河北省范围内的古代都城有:邯郸、燕下都

山西省范围内的古代都城有:太原、大同

少数民族政权的朝代及都城:辽上京、金中都、元大都、清北京

鲜卑(北魏)在三个地方依次建有都城,它们是:盛乐、平城、洛阳

五代十国时期做过都城的有:开封、洛阳(五代);太原、成都、长沙、广州、荆州、扬州、南京、杭州、福州(十国)

中国历史上有些朝代实行两个以上京城共存的制度,这样朝代有:辽、金

简答题

1、唐代长安城与北宋开封城在平面布局上的区别

答:唐长安城的建设规模大,北宋开封城的建设规模小,开封城面积仅为唐长安城的一半。

北宋开封城是同心结构,最中心是宫城,外套皇城,最外是外城,宫城在城市中央,体现“择中立宫”的思想;而唐长安城的皇城在宫城之南,皇城及宫城位于廓城的北部。

唐长安城是里坊制,坊四周筑有坊墙,临大街开设坊门,而北宋开封城中里坊的墙的限制取消了,人们可以随意出入,至北宋中叶里坊制已全面瓦解,开封城里看不到方格网,没有里坊结构,由开放式的按街巷、分地段组织聚居的街巷制替代了旧的封闭式坊制。

唐长安城是集中市制,有两个大市场“东市”“西市”,市场里是“井”字格局;而北宋开封城的商业发展突破城垣,商业由集中的市发展成商业街,商店临街建制,商业大街在城市中自由出现,旧的集中商业区被遍布全城的商业网所取代。

北宋有“四水灌开封”:惠河、五丈河、汴河、金水河,其中有一条特殊水道——金水河的水进入皇宫。

道路规模不同。唐代道路尺度大,强调皇权;宋代道路宽度小,路网密度高,道路和商业结合,符合实际需要。

规划思想:唐代强调传统的礼制思想,唐长安城是按照帝王意志修建的,总体布局对称

规整,有中轴线朱雀大街;宋代城市建设不按周制,体现市民世俗生活,开封城布局更灵活。

2、简述美国首都华盛顿城市规划的主要特点

答:不注重外形;

结合了美国的元素——方格网和法国的元素——放射状的街道,凸显象征性的纪念物;

两种元素在街道上形成了杂乱的情况,给交通造成了不便;

街道是斜线的,放射性形状为凸显建筑——中央主体建筑;

交点:国会山、白宫、各种雕像;

东西向的轴线:大广场——林肯纪念堂——华盛顿纪念碑——国会山,各种艺术机构在轴线周围;

①不发展或不布置重型、大型的工业建设项目,以保证环境的洁净。

②保持放射形和方格形相结合的道路网;许多道路交叉点被设计成圆形、方形广场;道路宽阔,绿树成荫,景观富于变化。

③卓有远见地规定了市中心区周围的建筑物高度,不得超过国会大厦的高度(33.5米)。

④建筑布置同广场、水池保持合理的空间尺度和比例;在市中心的主轴线上,从国会大厦向西经华盛顿纪念塔、倒影池、林肯纪念堂等约 3.2公里长的空间范围内,草坪、林荫道以及两侧的主要公共建筑群等都经过精心设计。

⑤绿地和公园较多,便于市民的游憩活动,并有利于净化城市环境。全城绿地面积为31平方公里(平均每人超过40平方米),同世界其他国家的首都相比,绿化程度较高。

美国国会在1952年通过了《首都规划法》,又于1954年和1961年相继作了城市规划,经过对7个方案的比较,1962年正式提出公元2000年的首都地区规划方案(人口规模为500万)。该方案以现在城市为中心,向外伸出6条放射形轴线。沿轴线分散城市的功能和建设项目,布置一批规模不同的卫星城镇或大型居住区。

4、在今天的规划建设中,你认为哪些中国传统城市文化的要素最值得保留

答:

礼制思想即中轴线、方正的布局、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中风水、古代宗教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我们可以从物质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等三个层次分别描述中国城市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一、中国城市的物质文化

1.讲究尊卑有序、具有鲜明的政治——伦理主题的城市布局

中国古代城市的空间布局与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文化相对应,体现了封建皇权对社会空间的严密监控。中国传统城市规划设计有“崇方”、“尚中”的意识,通过“院—巷”组织城市,城市空间层次分明,秩序谨严。北京古城是最好的例子。直到清王朝被推翻前,紫禁城一直位于北京城的中心,而且和北京城南北中轴线重合。城内建筑结构布局对称严谨,太和殿位于中轴线中心,南设天坛,北设地坛,日坛、月坛分列东西,为礼制思想指导城市建设的代表。

2.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城市建筑理念

中国古人在建造城市以及城市建筑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建筑物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往往将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统一起来,密切结合自然,努力创造宜人的城市生态环境,这点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密切相关。在城市选址上,古人讲究居住处要达到天地人的和谐一致,着力

选择适宜的居住环境。在总体布局阶段,中国传统城市大都因地制宜,讲求同自然的调适,努力凭借城市所处的山水环境形成风格独具的城市构图。在建筑及其群体的组织上,中国传统城市也多抓住山水,着意经营,形成城市建筑与自然相融的良好环境。千百年来,中国人依托大地,顺乎自然,将山水巧为利用,培育出了无数与自然融合协调的城市,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创造,是中国城市文化传统的基本内容之一。

3.丰富多彩的城市建筑

我国古代城市建筑非常丰富,主要有宫殿、坛庙、园林、民居、桥梁、佛寺、府第、文庙学宫等等,它们都有各自的建筑特点和发展历史。城市中除了宫殿、庙宇、店铺、学府以外,更多的还是城市居民的住宅。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兼以风俗民情、地理环境、气候差异以及建筑材料的不同,使得各类民居具有强烈的地方性和特殊性,形成独特的建筑文化。

二、中国城市的精神制度文化

城市精神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深层结构,是人们社会意识的总和,它包括社会心理、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宗教情绪、民族性格以及审美情趣等等。

1.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我国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沉淀,逐渐形成了以儒家、道家、佛家三大思想为主要代表的文化体系,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始终贯穿着这一文化体系,并在城市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层面表现出来。

中国传统的建筑,讲究天圆地方,就是对这一哲学思想的特殊解释。在这一种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古代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对自然界的尊重和维护,如明清时期的北京城,严格按照星宿布局,中轴线明显,结构对称严谨,南立天坛,北置地坛,日坛、月坛分列东西,天地呼应,日月同辉,成为“星辰之都”。规划强调群体意识,呈现出完整性和协调性,透射出当时政治家、思想家和宗教哲学家对这种“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体现了“天道、地道、人道”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

2.受儒家学说的影响

儒家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具体体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则为通过城市的道路中轴线、建筑的空间序列、严整的城市布局体现森严的社会等级和伦理秩序。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城市的形式是方正的,并且有一条中轴线,这与古代统治者推崇儒家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儒家“礼制”思想的具体表现。例如,隋唐长安、明清北京的城市布局中,都有一条从皇宫正门直到都城正南门的宽阔笔直的中心道路作为城市的中心轴线,这反映了封建社会儒家理论的“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传统观念,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用建筑环境加以烘托,达到为其政治服务的目的。这种“宫城居中”、严整、方正的沿中轴线对称的布局,体现了儒家学说所提倡的礼教尊卑、伦理秩序等观念,是儒家哲学思想受统治者推崇的外在体现。

3.受风水理论的影响

风水是人类环境的客观存在,即天地、山川、土木等自然景观。中国人历来把选址定居作为安居乐业的头等大事来对待,在城市选址的问题上,风水学认为大凡兴工动木,必察看地理形势,审辨基地是否“藏风得水”,然后选择一个环境优美,形神俱备,所谓“阴阳之交”、“藏风聚水”的宜上进行营造活动。所以风水学在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规划布局和建筑的设计施工。如北京城形胜为“北枕居庸,南襟河洛,右拥太行,左环仓海”,山川环绕,气候宜人。

4.受墨子、管子学实用主义说的影响

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多为地形复杂或由旧城改建的城市,因受地形复杂或现状影响较大,所以必须打破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呆板僵化的规划格局。这与《考工记》

完全不同的规划思想,对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同样起到了深刻的影响。如齐国淄博、鲁济南、汉长安等城市,大都没有依《周礼》规定的等级制度,而是因地形、就水系,顺其自然布局建设,体现因地制宜,适用为本的原则。可见,整个的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按功能和性质划分城市分区的思想。而这种思想,《管子》规定的最为明确。

5.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城市布局中出现了大量的宗庙和道观,城市的外围出现了石窟,拓展和丰富了城市空间内容;二是城市的空间布局强调整体环境观念,强调形胜观念,强调城市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整体和谐,强调城市的信仰和文化功能。

5、简述古代都城中市场的发展30分

如“市”的数量增加,布局更加灵活、实用,尤其是到了北宋东京城,更是废除了里坊制,改为沿街设置店铺,也是完全顺应城市经济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

6、评价西方城市放射状的形态20分

答:在中国传统城市中,很少见放射状的街道,但在西方,放射状的街道是许多大城市的特色。西方的放射状街道,都是以那些纪念物或标志性建筑为焦点“放射”出来的,人们站在不同方向的大街上,远近都可以感到“焦点”的存在。这些大小不同的焦点,构成城市的空间层次。

在欧洲所谓巴洛克建筑风潮盛行的时代,巴黎、罗马等城市多经历了一番“旧城改造”,而改造的重点,都有“焦点”的凸显。罗马就注重建立景观轴线,加强纪念性建筑的地位,教堂、宫殿处于中心,街道放射出去,人们可以从多角度观赏教堂、宫殿。

华盛顿的街道,最终由方格网和焦点放射两套街道叠成,可以想见,在这两套街道相交处,会形成许多锐角街口,车辆开到这里,转弯找路,都要仔细辨认,麻烦很大。但朗方宁肯这样,为的是保留城市纪念性建筑应有的焦点特征。

西方城市生活中的纪念意识很强,因为是纪念意识,便很容易形成跨越时代的历史积累,城市景观富于很深的历史层次,

我们中国城市的传统街道,都要横平竖直,经纬不乱,一转弯就是90度。《周礼?考工记》奠定了原则,九条经纬五个方位,格局里包含很崇高的礼制,但没有强调要把什么真东西“亮”出来。这也是中国传统城市建筑景观的一大问题,建筑再辉煌华丽,可是人们看不到,因此也就没有景观可以在人们心中凝固为崇高,并产生超越时代的价值。中国传统城市生活中,纪念意识不强,永恒性的东西几乎不属于城市,城市的历史感和传统性不强

7、评价方形外廓对城市建设的影响15分\你认为现代城市需不需要grid形态。(10分)

答:

中国古代: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临淄便已经出现了方形城的形态,之后的楚都郢、曹魏邺城(城市形状整齐、端正,有对称的规划,并且第一次在城内看到居民区的整齐布局,是化时代的规划)、西安、隋唐的长安、洛阳、北宋东京(开封)、北京等均采用方格形态。

其意义如下:其一,是城市建造的需要。中国古代的城市基本上是夯筑而成。很显然,在夯打时直线要比圆弧容易得多,而且在外形上容易控制,建造的城垣也可更加规整、美观。

这也可更好地体现君王高贵的身份和威严的气度。贺云翔先生也曾有过类似看法⑨。

其二,是分割不同身份、权力人群的需要,是等级制度的划分。如《逸周书?程典》:“士大夫不杂于工商。”《逸周书?作雒》:“凡工贾胥市臣仆州里俾无交为。”为了分割不同的人群,则需要划定出固定的区域,而在方形平面内,以围墙、街巷分割,整齐划一地设置网格式的功能分区,既便于规划,又比较统一、实用,无疑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

其三,是安全防卫的需要。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筑城以卫君”,城市的军事防御职能是占主要地位的。将宫殿区放置在城的中心,外围以网格状道路,与其它功能分区隔离,以诸道路作为一条条安全警戒线,便于对宫殿区或宫城的实施有效的安全保卫。同时,宫居中,四周均为军事缓冲区域,若被敌人攻破城池,也可延缓攻打到中心的时间。这可能是《考工记》“择国之中而立国”最初的实际考虑。

其四:几何宇宙的思想。观中国古代城市布局受井田制、“天圆地方”思想以及矩形四合院房屋布局形式影响而呈现出的方形网格状布局。,“天圆地方这四个字已经充分说明“天”和“地”的关系恰恰就是圆形和方形的关系:圆形在上,方形在下。在上的圆形是完满的,可畏而不可知;在下的方形是可以丈量的,是规划出来的产物。“天圆地方”构成中国等级空间的“二元”形态,后来便发展成为礼制建筑中宫殿与祭坛的形状区别。

其五:中国人筑城,讲究以最低成本,取得较大面积,于是正方形便成为中国城的传统形制。

外国:

最早见于希腊的米勒都城(grid),其后的古罗马军事据点、美国的费城、盐湖城、芝加哥

1、这种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以充分体现了民主和平

等的城邦精神。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

2、城市的网格主要是通过30m×52m大小的方形住宅街坊的重复而形成,产生明确的

韵律。

3、方格网的性质:总述:中国古代帝王规划方格网都城的意图是为了建立起一套统治

秩序,而这个秩序,来源于宇宙秩序的启示和礼仪制度的规定,所以方格网强制性、等级性较强;对于古希腊这样由许多小规模城邦构成的社会群体,没有什么强大

的中央集权,基本上就不可能存在强大的政治权力来控制或垄断城市生活空间。所

以希腊的网格没那么强制,相对而言比较理性、实用和平等。古希腊的城市充满了

对整体逻辑、几何秩序的追求。

4、《考工记》中王城模式的九宫格之理想图形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地为方,宫

殿居中。可以说,《考工记》王城的方格网是一个有强烈象征意义的政治图形,体

现封建君主高度集权对城市空间的控制。

5、街道网格与城郭的关系:通常位于平原地区的《考工记》模式王城,首先确定的是

方正的城墙轮廓,谓之“方九里,旁三门”,与城中的格网道路严密对应,每条街

道都终止于宫殿或固定位置的城门。而希伯丹姆斯模式海港城市的城墙随着海岸山

地地形曲折蜿蜒,没有规整理想的轮廓,于是,街道网格和城墙形状独立承担各自

不同的功能。执意追求方格网带来的几何化统一、秩序、典雅而不顾自然地形的存

在,是不同于《考工记》王城轴线对称的另一种意义上的城市专制主义。

6、希伯丹姆斯认为他的方格网有利于平均分配土地,帮助殖民城市建立有条理的居住

区和道路体系。

8、现代城市中需不需要中轴线/轴线对今天的城市规划有借鉴意义么10分

答:我的看法:没有必要要中轴,中轴没什么用处。

1.在中国的古代有许多正统的思想,导致那时候的城要体现权力、四平八稳以及风水什么的,这些在现代几乎没什么意义了;

2.就一些历史悠久的古城,也没有按照传统的文化有什么中轴,例如,南京、长沙、南宁、杭州、成都.....;

3.就地理条件来看没有几个城市具备有中轴的条件,例如兰州、重庆、武汉、长沙、大连、厦门.....;

4.原来有中轴的小城,发展成大都市,中轴很快就被淹没了,寻找起来很困难,例如上海、天津、深圳.....;

5.现代大都市,面积越来越大,人口愈来愈多,以一个中心区水波式的扩展有许多的困难,取而代之的是相互关联相互独立的子城区,现在的北京、上海、广州就非常明显了;

6.现在的城市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和扩大的,受政治、经济、文法各方面的左右,更主要的是无序的发展,死板布局的中轴式布局很难推行的了;

中轴线,与对称是在权力作祟下诞生的产物,

历史的、现代的,包括未来的中轴线都是不和谐、不自然的,怎么分别和谐与不和谐,要看它的出现是不是自然的,自然的就和谐,人为的干预太多,它的弊端也会多起来的在中国最为有代表性的,就是西安与北京了,都是曾经的帝都,不难看出王者的莫非王土的霸气,所以都人为地讲究个子午、中正、横平竖直

如今的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弊端,就是源自与他们的王者霸气。

一个城市道路只要有纵横,交错的地方,出现十字路口在所难免。你不妨转个45°角看路口,那不是“十字”形了,地地道道是个×(叉),×(叉)是错误的代表,是剥夺生命标志,这就是为什么路口事故多死人多的原因。红十字我们大家都知道是救死扶伤的慈善的医疗机构,怎么会夺走人的性命呢!所谓的十字路口是被美化后了叫法。

其实十字路口原本就是个×(叉)路口,后来又说叫做“岔路口”的,这个“岔路口”也被用混淆了,真正的岔路口是指三岔路口。

世间万物只有人是具备有最高智慧,追求中轴线,抛开建筑与皇城外你能在世间找出来任何有中轴线、又对称的自然物体?

9、比较北宋与南宋的都城规划。(25分)

答:北宋都城汴梁和南宋都城临安,都是在唐代旧城的基础上改建扩建而成:在街道布局上虽不甚规整,但在城市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面则有了长足的发展。汴梁全城有内外城墙三层。中间一层为内城,主要分布着中央各官署,内城中部又有宫城,即大内。这种宫城居中,布局方正的重城式平面规划,对后来金中都、元大都乃至明清北京城都有很大的影响。而同前代相比变化最大的,当属坊墙拆除、临街房舍店铺及娱乐场所的出现。如果说汴梁和临安的新的城市规划因受旧城约束还无法充分地表现出来,那么平地起建的元大都则可以说是开放式街巷制城市的典型。

北宋都城开封:

建于平原之上,为“四战之地”;“四水灌开封”,金水河通过皇宫

北宋开封城是同心结构,宫城、皇城、外城的三层防御体系,最中心是宫城,外套皇城,最外是外城,奠定了从宋之后到清的皇城制式,宫城在城市中央,体现“择中立宫”的思想。宫之南北中轴线即作为全城规划的主轴线。

北宋开封城中里坊的墙的限制取消了,人们可以随意出入,至北宋中叶里坊制已全面瓦

解,开封城里看不到方格网,没有里坊结构,由开放式的按街巷、分地段组织聚居的街巷制替代了旧的封闭式坊制。

北宋开封城的商业发展突破城垣,商业由集中的市发展成商业街,商店临街建制,商业大街在城市中自由出现,旧的集中商业区被遍布全城的商业网所取代,道路变得非常繁华。

街市繁华,娱乐场所“瓦子”,“殷盛”中有许多游手好闲之人,寺庙市场化,向各色人等开放,属公共空间,到后来成为商业地区,寺中人人经商(大相国寺)。

奠定了从宋之后到清的皇城制式;

建于平原之上,为“四战之地”;

皇宫在城中央,宫城、皇城、外城的三层防御体系;

没有方格网,没有了整齐规划的里坊,商业活动在空间解除了限定,沿街可以搭建店铺,道路变得非常繁华;

城里设“厢”分管城区,无坊墙,变成街巷,由兵士管理治安;

街市繁华,娱乐场所“瓦子”,“殷盛”中有许多游手好闲之人,寺庙市场化,寺中人人经商(大相国寺);

“四水灌开封”:金水河通过皇宫

南宋都城临安:

临安是一座移民城市,北方人的迁移形成了方言孤岛。

依地势靠西湖而建,在西湖和海岸之间修建城墙,没有整齐的规划形态。皇宫的形状很不规则,在主轴线的南边,而市坊在皇城的北边,形成宫南市北的规划格局。城市主要干道——御街与主要河道平行,由南而北贯穿全城,成为临安城规划的主轴线。

南宋对北宋的改革进一步推进。书P617-618

临安城市分区中经济性分区占地颇多,其总和远超过宫廷类及行政类分区规划用地,突出经济职能,并且改善了经济性分区的规划位置,建立了以经济为主、礼制为辅的新规划秩序。

街道两旁缀以景色,城市规划以美为主题,是第一个依托风景区发展的城市。西湖十景依地势靠西湖而建,在西湖和海岸之间修建城墙,没有整齐的规划形态;

街道两旁缀以景色,城市规划以美为主题;

皇宫在南端,太庙在宫北;

有13处城门,很多作坊在城外

西湖十景

10、明清北京城的规划特点。(25分)

答:明清北京城具有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布局的两重性。一方面,上层建筑部分如宫殿、城制、官署、官方宗教文化设施等要求按照传统的宗法礼制来布局;另一方面,反映城市居民生活方面的建设布局,如府邸、民居、商业市肆等注重因地制宜,具有自发形成的特点,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

明代北京城:

1.城市布局符合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城市分京城、皇城、宫城三重,以宫城为中心,“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2.城市布局重点出主,主次分明,强调中轴线的手法,形成宏伟景观。

3.道路沿用元大都的基础,皇城居中,将城市分成两部分,带来交通上的不便。

4.没有严格的坊里制,采用长条形的胡同划分居住地段

5.商业向南发展,行会发达

6.园林建设有很大发展

清代北京城:

1.沿用明代基础,将内城居民迁至外城,内门驻守八旗兵设兵营。

2.大量修建园林宫殿,三山五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族群。

3.商业进一步发展

4.信封喇嘛教,增加了不少喇嘛庙,如雍和宫

沿用了宋代的圈层结构,宫城、皇城、大城的城市体系。

明朝北京城放弃了元大都北部空旷之地,在城北人工河道南修建了北城墙,将元大都南城墙向南推了一公里;

明朝将元朝宫殿拆除,在原地修建新的宫殿,称为紫禁城;

明代在城南修建天地坛,后嘉靖时天地坛改为天坛,又在城北修建地坛,东日坛,西月坛;

为拱卫北京,决定在城外修建外城,先修南外城,后因国库不足停工,天坛被围在了里面;

北京城中轴线,中轴线上的石板比两边宽大,皇座位于中轴线上;

中轴线北面庄严、神圣,规矩严格,南面是百姓活动中心,不是那么庄严肃穆,南北两种不同文化:北边提笼架鸟,一种悠闲懒散的文化,南边则是闯荡、卖艺、个人奋斗的文化;

清代对北京城最大的贡献在于西郊园林的修建;

满汉分居,内城为满族八旗的居住地,外城则由汉人居住,外城商业繁荣,内外城气氛不一样;

文在东边,武在西边;

11、中国古代什么文字记载过方格网规划,简要描述(5分)

答:

13、唐代长安城与洛阳城的规划特点

答:

洛阳城

1、由于洛阳既是陪都,又是当时全国重要的商业都会,故规划此城时,其总体布局格调,由于京师长安端庄宏伟之气质不同,严谨壮丽中更富于灵活多姿之态。

2、因诚址北倚邙山,南对伊阙,洛水横贯其中,形势类似秦咸阳,隋人因此效仿秦始皇以天体观念改造洛阳。

3、和京师长安一样,总体规划将“城”、“廓”、“苑”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本着传统的城市分工规划体制及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形式,对整个城市布局做出统筹安排。仿长安之制,严别内外,“城”是政治活动区,“廓”是经济活动区,而“苑”是供帝王休息兼做政治活动场所。

4、外郭城,共设8个城门。以宫之南北为中轴线,但轴线不是在中间,偏在一边,城内街道纵横相交成棋盘式布局。外郭城东北部及洛水南岸为里坊区,洛阳城内共有103坊,周围有坊墙,墙正中开门,坊内正中设十字街。唐代城市是里坊制城市发展的一个颠峰,缩

小里坊面积,划一方三百步(一里)的里坊规格,这是洛阳故都(北魏洛阳城)旧制的恢复,对里坊居民的控制,显然比京城大兴更加强化。

5、唐东都城的宫室创自隋朝。隋代基本奠定了洛阳的形制,唐代对洛阳城作的较重要的改革是修建了上阳宫,上阳宫成了洛阳的主要宫殿。和长安的大明宫一样,避开了洛阳的原来宫城的布局。上阳宫选地傍皇城,开门的方向又以东为上,很清楚,这是为了继续使用洛阳皇城的设备,有意地和皇城组成一体,这是都城建设方面的一个创举。

6、内国际交通网初具规模。唐朝初年,经过隋末战争破坏的洛阳城市腹地经济已是残破不堪,但是在安史之乱以前,洛阳却获得了迅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以洛阳为中心的国内国际交通望的形成,这是洛阳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前提。主要有从洛阳往西域去的丝绸之路和由岭南道过大庾岭至扬州入运河进洛阳的商路。

7、随着洛阳陪京地位的日益重要,洛阳城市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当时,洛阳的居民以士农工商四类人为主。洛阳城有大量的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员,并且出现了大量的酒楼和旅馆。与此同时,也已经产生了许多小商小贩。许多外国商人也在洛阳经商。洛阳是一个重要的科举考场,每次考试都聚集了大批赶考的士子。

8、隋唐时期中原城市形态布局对周边地区和国家产生很大影响,唐王朝许多边城和周边国家的城市的规划建设都受到了洛阳城的影响。

长安城:

1、唐长安城是隋朝时期建造,设计师是宇文恺。他是继曹操的邺城后又一座方正、规

矩的都城,也是中国古代最大规模的都城。

2、长安城市道路网是采取传统的经纬涂制而规划的。以中间贯穿全城南北的朱雀大街

为中轴线,作为整个道路网规划结构的主轴线。

3、街道两侧整齐分布着里坊,每个坊都有自己正规的名字,整齐划一,是事人为规划

好的,坊里的居民形形色色,一坊之内居民地位差距可以悬殊。居住区所占面积较

大,是仅次于市的重要功能分区。

4、城市管理严格,天将明擂鼓三千声城门才开启,日暮鼓八百而门闭,只有正月十四、

十五、十六不夜禁,课夜灯游行。

5、市场规模较大,分为东市和西市,非常宽阔,比所有坊都大,没有在街道上的买卖

或商业街,市场都是封闭的,有大门。

14、将古代外国城市(可以选希腊的雅典或罗马帝国的罗马)与中国城市(可以选唐长安或明清北京城)规划作对比

答:希腊的雅典:

社会背景:古希腊以爱琴文化即克里特与迈锡尼文化为开端,政治上以奴隶制为主,建立了奴隶主的民主政治。信奉多神教,其神人同形的宗教信仰对维护自由民的民主政治必不可少。

1、在希波战争前未修建城墙,之后修建了城墙完成了从雅典至海滨的完整防御体系。

2、背山面海,城市布局不规则,无轴线关系。城市的中心是卫城,最早的居民点形成

于卫城山脚下,城市发展到西北角形成城市广场,最后形成整个城市。广场无定形,建筑群排列无定制,广场的庙宇、雕塑、喷泉自发地、因地制宜地、不规则地布置

于广场侧旁或其中,广场是群众聚集的中心。

3、城市街道曲折狭窄,结合地形自发形成,街道的无系统性、无方向性,有利于巷战

阻敌,道路无铺装,卫生条件差。

4、建筑类型很丰富。

5、为强调给公民平等的居住条件,以方格网划分街坊。居住街坊面积小,贫富住户混

居统一街区,仅用地大小与住宅质量有区别,外观区别不大。

6、卫城的建筑布局不是刻板的简单轴线关系,而是经过人们长期思考步行观察实践的

结果。

7、卫城发展了民间圣地建筑群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同时照

顾山上山下的观赏。

明清北京城

15、欧洲中世纪城市的特点(30分)

答:

欧洲中世纪的城市特征:

城市形态:城市自发形成,以环形放射状为最多。以教区作为城市组

成的基本单位。

城市中心:由教堂、教堂广场、市政厅广场与市场广场组成。

道路网:以教堂广场为中心放射出去,并形成蛛网状的放射环状道路

系统。

城市环境景观:

●充分利用城市制高点、河湖冰面和自然景色。

●尺度宜人的建筑环境。

●连续、丰富与活泼的建筑群。

●对比鲜明的城市建筑群体。

●丰富多变的街道视觉效果

●统一而生动的城市色彩

1.城市环境较好

2.城市自身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丰富的轮廓线

3城市内建筑的材质、形体、形式有着鲜明的对比,从而产生特定的视觉秩序

4中世界的城市离不开教会、市场和城墙三个要素,教会是城市的核心文化和保护者。

5城市中的空间分配也重点体现出商业的价值,比如强大的行会往往占据市中心。

6和罗马城市相比,中世界的城市一般显得更加简陋和肮脏,没有好的排水、卫生设备。

(注意第一点的城市环境指的是景观环境,和第6点不冲突)

1、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由于各封建主、各城市共和国之间常有战争,一般都选址于水源丰富、粮食充足、易守难攻、地形高爽地带,四周有坚固的城墙。

2、中世纪早期城市是自发形成的,以环状和放射状为多,以后工商业发展,也建造了一些方格网状城市。特别是一些无历史遗迹的新建城市常采用方格网状的规划布局。

3、又因为中世纪欧洲存在着强大、统一的教权,所以教堂常占据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庞大的体积和超出一切的高度,成为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制高点,控制着城市的整体布局,而教堂广场就成为了城市的主要中心,城市被划分为若干的教区。

4、在城市环境景观方面,中世纪城市有着美好的景观,充分利用了城市制高点、河湖水面和自然景色。城市具有人的尺度,建筑群的连续感、丰富感、活泼感、亲切感给人以良好的享受,环境视觉秩序通过建筑物的相似与相异直接按的明确分野而取得,如教堂、领主城堡与一般民居的差异,其各自又因为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而出现雷同,这使得城市建筑群体呈现出统一又对比鲜明之感。

5、建筑群具有美好的连续感、丰富感和活泼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6、城市的视觉环境秩序通过建筑物之间的相似与相异的明确分野而获得。

7、城市的弯曲街道既可挡冬季寒风,防夏日暴晒,又具有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

16、北京凸字形结构怎么形成(15分)

答:既然北京城历来都是方形的,可我们看到的北京城是“凸”字形的,这事发生在明代嘉靖年间。大明朝的皇帝是想把北京城建成"回"字型的,外城包围内城的结构.内城建好后,建外城墙的款也已经下拨了,于是外城墙从南城的永定门开始建,结果建到广安门、广渠门的时候,建城的钱却没了。皇帝大怒。这豁口的外城墙成了天下的大笑话。这时有个人出主意说,把外城墙与内城墙连上,外城不就封闭起来了嘛。于是便有了西便门和东便门。这样,北京也就形成了“凸”字型结构了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鉴于北京城南的“居民繁庶,货物屯聚”,经常遭到入侵者扰乱,嘉靖决定在内城外面再修一圈方正的外城,这项工程就由严嵩负责。最后由于财力和技术问

题,方案改为“先筑南面”,北京城“凸”字形城垣从此固定下来,一直延续了五百多年。

17、简述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轴线发展过程(35分)

?城市中轴线这个东西——在汉代开始形成的格局,在曹操邺城完全的形成,在隋唐长安定下来、向外传播到各个地区

北京城规划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北京城:全世界能够保留中轴线的城市就只有北京。京城的今天——中轴线的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

东城区-什刹海,桥的西边十分热闹,东边挖出来新的河道,设计新的水边的休闲区中轴线随着北京的发展也在延长,宽窄的地砖是传统的特征,天安门中轴线的砖石都不一样,标注出来。鸟巢和水立方中间的地面也修成了这样的形态

北京城为了奥运会,拿出了自己最宝贵的地段,无论是那一段,都是认真和严肃的,只能是最伟大的建筑

1.宋东京规划要点(2007)

答:1.后周世宗柴荣主持,主要力量没有集中在宫城修建,而是适应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提出要求。

2.平面不方正规则,三套城墙,三条护城河,皇城,里城,外城。

3.道路井格,以宫城为中心,也有斜街,水工设施多,号称四水贯都。

4.有集中的市,主要转变成商业街,瓦子出现。

5.破除坊里制,转向开放的街巷制。

6.防御技术进步,建立消防了望亭。

2.汉长安建设的过程及规划要点(2006)

答:修建过程:

1.汉高祖刘邦,将秦朝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在长乐宫以西建未央宫,在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修建武库。

2.汉惠帝时,修建城墙,建东市西市。

3.汉武帝时,在长乐宫以北建明光宫,未央宫以北建桂宫、北宫,在西面城外修建宏大的章宫。

规划要点:

1.平面配合地形呈不规则矩形,按《周制》中建制,主要宫殿在南,东西市在北。

2.与战国时期不同,将官署、市场、居民区布置在城内。

3.宫殿占地面积大,占1/2以上

4.实行闾里制,闾里与宫城相参。

3.谈谈你对《周礼?考工记》对中国都城的影响是“历代遵从,千古一致”的这一观点的看法。(2005)

答:《周礼?考工记》的“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的建设方法的确对于中国历代的大都城建设都影响深远,但是不能把它作为一条贯穿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主线,因为这种影响并不是在所有的城市都能体现出来的。北魏洛阳只有宫城居中,左祖右社;隋唐长安则更多的体现出《城制》,如旁三门、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宫城居中(但偏北)而市却在宫南。元大都则比较全面的体现了《城制》的布局,甚至可以说它的知道思想就是《城制》。在元大都基础上改建的明北京城也都较多的体现了《城制》的布局。

从整个历史过程来看,的确都是一直都有所遵从,但是除了元大都外,其他很多城市都是前市后朝,宋东京则是打破了城制的严整的布局,市场集中改为沿街商业。

因此,该说法太过绝对。

4.元大都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周礼?考工记》(2004)

答:1.主体规划:平面方形,中轴对称,宫城位于城市的中轴线上。城西面建社稷坛,城东面建太庙,商市集中于城北,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规划制度。

2.道路系统:有完整的道路等级,干道正对城门,除北面,其余三面各有三个门。呈方

格网布局。

5.隋唐长安规划要点(2003)

答:隋唐长安是继魏邺城之后第一个平地而起的城市,继承了古代的优良传统,是按一定意图修建的古代城市规划工整的典范。

1.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规划,平面呈方形,旁三门,左祖右社,但市在宫南。

2.中轴对称的布局,突出了宫殿的位置,方格道路网,宽度超过了实际需求

3.实行坊里制,严格管理市民,坊里规模大,各阶层严格分开

6.城与廓的概念(2003)

答:城与廓均为防御性构筑物,“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

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三里之城,七里之廓”

一般来说,奴隶主贵族居城内,一般人民居城外廓内

7.《周礼?考工记》对古代都市规划的影响(2002、2001)

答:《周礼?考工记》的“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的建设方法的确对于中国历代的大都城建设都影响深远。如西汉长安平面近方形,旁三门,北魏洛阳宫城居中,左祖右社;隋唐长安的旁三门、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宫城居中(但偏北)。元大都比较全面的体现了《城制》的布局,甚至可以说它的知道思想就是《城制》。在元大都基础上改建的明北京城也都较多的体现了《城制》的布局。

《周礼?考工记》在汉以后随着儒教受统治阶级的推崇程度增加在一些按规划新建的都城中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出来。但不能把它作为一条贯穿古代城市规划的主线,它的影响并不是在所有的都城中都能体现出来,如宋东京则是打破了《周礼?考工记》的严整的布局的典型。

9.我国宋与唐代比较,在城市建设发展上有哪些重要的变化,简析其原因(1999)

答:1.规划思想:唐代强调传统的礼制思想,总体布局中轴对称,规整。宋代城市建设不按周制,布局灵活。如唐长安是按照帝王意志修建的,布局规整;而宋东京体现市民世俗生活,布局灵活。

2.唐朝城市建设规模大,宋朝城市建设规模小。

3.道路规模不同。唐代道路尺度大,强调皇权;宋代道路宽度小,路网密度高,道路和商业结合,符合实际需要。

4.商业发展突破城桓,在城外出现关厢,商业由集中的市发展成商业街,主要是封建控制放松,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抬头。

5.唐代严格管制的坊里制全面瓦解,转向街巷制,商住结合,也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抬头。

外国城市建筑史 复习

16-17学年《外国城市发展史》复习纲要 第一讲古代世界的城市文明 基础知识点掌握 1.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典型城市的基本情况 简答题: 1.古埃及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 第二讲古代西方国家的城市文明 基础知识点掌握 1.希波丹姆规划模式基本内容 2.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中的主要论述。 3.罗马共和和罗马帝国时期广场的典型代表 4.古罗马时期的城市建设特征 5. 罗马营寨城 图释题: 1.罗马帝国广场群 2.维特鲁威理想城市模式图 3.古希腊广场 简答题: 1.简述维特鲁威《建筑十书》中关于城市建设的主要论述。 2.希波丹姆规划模式 思考题: 1.绘图并分析罗马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广场的异同点。 2.古希腊人对城市的定义是:城市是一个为着自由美好的生活而保持较小规模的社区,社区的规模和范围应当使其中的居民既有节制,又能自由地享受轻松的生活。城邦、公民与城市社区精神。希腊——罗马 第三讲中世纪西方国家的城市 基础知识点掌握 1.中世纪城市的主要构成要素。 2.中世纪西欧城市的主要起源类型。 3. 中世纪西欧城市广场的形态类型及代表。 4.贝纳沃洛归纳的中世纪城市特色, 图释题:

1.佛罗伦萨教堂广场与西格诺利亚广场 2.坎坡广场 思考题: 1.分析欧洲中世纪的城市良好的城市空间特色形成的原因。 第四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城市 基础知识点掌握 1.文艺复兴时期用理性原则考虑城市规划设计的第一人。 2. 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用文艺复兴思想设计出城市蓝图(斯福尔津达)的人。 3. 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王国的帕尔马诺瓦的设计师。 4.阿尔伯蒂“理想城市”规划模式特征。 5.文艺复兴建造或扩建的城市的典型特征。 6.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建设的特征。 7.巴洛克的城市规划特征。 8. 巴洛克的城市设计思想的深远影响,城市。 9.巴洛克时期罗马改建规划的设计师。 10.绝对君权时期的广场典型案例。 11.绝对君权时期城市建设的典范。 图释题: 1.费拉锐特的理想城市 2.斯卡莫齐的理想城市 3.罗马市政广场 4.圣彼得广场 5.圣马可广场 6.协和广场 7.波波洛广场 简答题: 1.简述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建设特点。 2.简述凡尔赛宫的规划设计特征。 思考题: 1.巴洛克的城市规划思想的特征,并谈谈你的认识。 第五讲近代西方的工业化与城市发展 基础知识点掌握 1.工业革命后,各国政府采取消除城市环境卫生弊端的措施、法令。 2. 拿破仑第三时期巴黎改建计划的规划师。

2018年10月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试卷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外教育简史试卷 (课程代码00464)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羁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商代时新出现了一种学校形式,被称为 A.校 B.序 C.庠 D.瞽宗 2.提出著名的“性相近,习相远”思想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 3.墨子主张教育要培养的理想人格是 A.君子 B.真人 C.神人 D.兼士 4.魏晋南北朝时形成了儒道兼综的“新学”,被称为 A.南学 B. 北学 C.玄学 D.理学 5.古代被称为“社学”的基层学校创设于 A.宋代 B.元代 C.金代 D. 明代 6.《春秋繁露》的作者是 A.孔子 B.苟子 C.王充 D.董仲舒 7.洋务运动时期兴起的留学活动是 A.庚款留美 B.赴日游学 C.派遣留美幼童 D.留法勤工俭学 8.中国近代首次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教育家是 A. 蔡元培 B.梁启超 C.康有为 D.严复 9.我国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的正式法令是 A.《强迫教育章程》 B.《颁定教育要旨》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0.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的教育工作政策中强调 A.国民教育第一 B.儿童教育第一 C.干部教育第一 D.群众教育第一

11.古希腊完全控制斯巴达教育的是 A.家庭 B.学校 C.国家 D.社会 12。共和早期的古罗马教育形式主要是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早期教育 13.法兰克王国查理曼统治时期聘请进行教育改革的英格兰教士是著名学者 A.约克 B. 阿尔琴 C.卡西诺 D.查理斯 14.1534年,宗教改革运动中产生的天主教组织是 A.加尔文 B.路德 C.日内瓦 D. 耶稣会 15.18世纪末至l9世纪初,由英国教育家贝尔和兰开斯特创立的学校制度叫 A.学生制 B.导生制 C.教师制 D.导学制 16.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教育代表作是 A.《教育论》 B.《教学论》 C.《大教学论》 D.《大教育论》 17.卢梭认为,爱弥尔最初几年的教育应该是 A. 学校教育 B.积极教育 C.消极教育 D.成人教育 18.20世纪50-80年代,英国对学校组织进行调整和改革,普遍设立 A.技术中学 B. 综合中学 C.文法中学 D. 现代中学 19. 1917年前苏联建立的全国教育最高领导机构是 A.教育委员会 B.中央教育委员会 C.国家教育委员会 D. 教育人民委员会 20.杜威认为,人有四种本能,其中最重要的本能是 A.交际与探索 B.表现与制作 C. 制作与探索 D. 表现与探索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苟子对教师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认为当教师要具备的条件包括 A.博习 B.博喻 C.知微而论 D.耆艾而信 22.宋代太学中曾经普遍实施“三舍法”,以下史实正确的有 A.王安石对太学实施的改革措施 B.其特点是分级教学 C.范仲淹对太学进行的改革措施 D.其特点是分级教学 23.清末“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有 A.废除八股取士 B.颁布壬寅学制 C.创建京师大学堂 D.书院改学堂 24.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的“五项竞技”内容有 A.赛跑 B.摔跤 C.划船 D.跳跃

2012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2012中外建筑史自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故宫太和殿的屋顶形式是 B A.庑殿顶 B.歇山顶 C.重檐庑殿顶 D.重檐歇山顶 2.下列中国古代城市中规模最大的是 B A.北魏洛阳 B.唐长安 C.元大都 D.明北京 3.《营造法式》的作者是 A A.李诫 B.宇文恺 C.李春 D.计成 4.隋文帝开皇二年开始营造的都城是 D A.长安 B.建康 C.洛阳 D.大兴 5.清代故宫内三殿指的是 C A.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 B.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C.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D.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 6.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是A A.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B.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C.天津蓟县独乐寺 D.山西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 7.西安荐福寺小雁塔佛塔所属的类型是D A. 喇嘛塔 B.金刚宝座塔 C.楼阁式塔 D.密檐塔 8.下列园林中地处江苏扬州的是B A. 拙政园 B.个园 C.留园 D.寄畅园 9.斗拱在清代建筑中称为C A.举折 B. 铺作 C.科 D.栿 10.南京中山陵的设计者是A A.吕彦直 B.董大酉 C.梁思成 D.徐敬直 11.下列建筑中不属于十大工程的是C A.人民大会堂 B.钓鱼台国宾馆 C.全国政协礼堂 D.北京火车站 12.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的陵寝建筑代表作是A A. 吉萨金字塔群 B.漫渡好特普三世墓 C.卡纳克阿蒙神庙 D.阿布辛波石窟庙 13.下列建筑中地处雅典卫城的是B A.阿丹密斯神庙 B. 伊瑞克提翁神庙 C. 天后赫拉庙 D.军功庙 14.圣索菲亚大教堂属于D A. 文艺复兴建筑 B.罗马式建筑 C.哥特式建筑 D.拜占庭建筑 15.下列建筑中不属于哥特式教堂的是A A.亚民主教堂 B.韩斯主教堂 C.佛罗伦萨主教堂 D.夏特尔教堂 16.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的设计者是A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课程代码252365) 一、选择 1.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标志着( A )。 A.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 B.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C.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D.商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2.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标志着城市出现,分工主要是指( D )。 A.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 B.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C.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D.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3.我国可以确定位置的最早都城址是( A )。 A.殷墟遗址 B.郑州商城 C.西亳 D.陕西半坡村 4.中国最早的宫城遗址是( C )。 A.阿房宫 B.长乐宫 C.二里头 D.明光宫 5.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是( B )。 A.卡洪城 B.孟菲斯 C.阿玛纳城 D.乌尔城 6.我国最早的建制镇出现在( B )时期。 A.秦汉 B.北魏 C.隋唐 D.宋元 7.秦都的外围规划遵循( D )思想。 A.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B.《周礼》的礼制建城思想 C.《管子》的生态建城思想 D.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 8.西汉长安的建城过程依次为( C )。 A.长乐宫 - 建章宫 - 未央宫、北宫 - 桂宫和明光宫 B.未央宫、北宫 - 长乐宫 - 建章宫 - 桂宫和明光宫 C.长乐宫 - 未央宫、北宫 - 建章宫 - 桂宫和明光宫 D.桂宫、明光宫 - 长乐宫 - 建章宫 - 未央宫、北宫 9.隋唐时期的“扬一益二”是指( A )。 A.扬州和成都 B.扬州和杭州 C.扬州和苏州 D.扬州和淮安 10.隋唐时期的四大航运城市是指( B )。 A.泉州、广州、杭州、扬州 B.杭州、扬州、淮安、苏州 C.泉州、广州、淮安、苏州 D.泉州、扬州、淮安、苏州 11.中国最早使用三合土夯筑而成的城市是( C ),城墙呈白色,有马面,城防牢固。 A.高昌城 B.交河城 C.统万城 D.渤海上京龙泉府 12.皇城朝向为正南北向,并与城市道路朝向形成一定夹角的明代城市是( B )。

中外教育史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外教育史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__________________的需要和人类___________ 的需要。 2、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3、"立五经博士"的文教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统治的时期确立的。 4、《___________ 》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四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由编定的。 6、朱熹将人性分成"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 "两个方面,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 ___________"。 7、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_____ 。 8、在中世纪的僧院学校和大主教学校里,___________是全部学科的"王冠"。 9、《大教学论》是___________的教育代表作。 10、基佐法案是法国___________ 时期著名的教育法案。 11、德国最早的一所实科中学是___________创办于___________ 年的"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 12、美国的教育在学制上是___________ 制。 13、日本从___________世纪初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14、洛克从培养___________ 出发,讨论了范围广泛的教育问题。 15、赫尔巴特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孝 B、礼 C、忠 D、仁 2、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 ()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3、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 () A、人才思想 B、教学思想 C、师道思想 D、"性三品"思想 4、第一部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哪一部?()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学制 D、癸丑学制 5、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A、晓庄学校 B、育才学校 C、山海工学团 D、自然科学园 6、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 A.智育B.美育C.劳动教育D.军事体育 7、埃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 A.英国B.法国C.尼德兰D.意大利 8、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摩雷尔法》旨在资助各州大办()学院。 A.民族B.赠地C.商贸D.社区 9、洛克认为人的好坏乃是()的结果。 A.先天禀赋B.后天教育C.环境影响D.上帝决定 10、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形式阶段"的第3个阶段是()。

中外城市史与规划史复习提纲

《中外城市建设史与发展史》 西?部分 绪论 ?了解城市发展史与规划史的学习意义。 ?了解城市发展史与规划史的研究?法。 ?了解如何进?中西?城市的发展?较? ?、古代世界的城市?明(两河流域、古埃及、古爱琴海) ?了解古埃及城市布局与其宗教信仰的关系 ?了解卡洪城的主要特点 ?了解古埃及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古代西?国家的城市?明(古希腊+古罗马) ?了解古希腊的?化与历史发展 ?掌握雅典卫城的基本特征 ?掌握希波丹姆规划型式与?列都城的布局特征 ?掌握罗马营寨城的基本特征 ?掌握罗马共和时期古罗马城的特征 三、中世纪西?城市?明 ?了解欧洲中世纪城市的类型划分与构成要素 ?掌握欧洲中世纪城市的特征:城市形态、中?、路?、景观等。 ?了解典型中世纪城市的特征:城市性质、布局特征、城市中?、形态特征等。 四、?艺复兴与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明 ?了解?艺复兴时期城市相?中世纪发?的主要变化 ?了解?艺复兴时期理想城市的主要特征 ?掌握绝对君权时期巴黎改建内容、?的与影响 ?了解“古典主义”及其艺术特征 ?了解绝对君权时期城市建设的基本特征 五、近代西??业化与城市发展 ?掌握近代城市的特点 ?掌握现代城市规划与古代城市规划的区别(关注点、规划内容与?法、城市发展管理等) ?了解现代城市规划产?的现实需求、思想基础、技术基础、?法与实践基础。 ?掌握?园城市的主要内容与规划实践影响 ?了解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探索(带形城市、?业城市、城市形态研究的背景、规划内容、规划实践及其影响)

?了解格迪斯的规划思想特征 ?掌握城市集中主义、城市分散主义的规划思想 ?掌握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理论、蕴含的规划思想及其影响 ?了解昌迪加尔、巴西利亚规划的规划内容、规划思想与后效评价 ?掌握赖特?亩城市理论、蕴含的规划思想及其影响 ?掌握沙?宁的有机疏散理论及其影响 六、现代西?城市 ?了解20世纪西?城市发展的简要历程 ?掌握?伦敦规划的形成背景、规划内容、实施评价、规划思想与主要影响 ?掌握卫星城、新城的概念 ?掌握英国三代新城建设的特征与实施效果 ?掌握英国、法国新城建设特征上的差异 ?了解德国战后重建的类型与内容 ?了解瑞典三代新城建设的特征与实施效果 ?掌握哥本哈根规划的形成背景、规划内容、实施评价、规划思想与主要影响 ?掌握《雅典宪章》、《马丘?丘》宪章的内容区别及其反映出的西?现代城市规划的转型与变化特征 ?掌握?较现代城市规划与后现代城市规划 ?掌握全球化、全球城市的概念与特征 ?掌握西??都市区规划的基本特征 ?掌握兰斯塔德的空间特征与规划经验 七、美国城市发展过程 ?了解美国城市发展的简要历程 ?了解美国公园运动、城市美化运动的背景、内容、意义与影响 ?掌握邻?单位、雷德朋的概念以及规划原则 ?了解美国郊区化的发展过程 ?掌握美国城市更新运动的简要过程与批判反思,及其与中国城市更新的对?。 ?掌握城市更新、城市复兴、?都市区、?城市带、巨型城市区的概念 ?掌握城市蔓延的特征、弊端以及规划应对 ?掌握郊区化、城市蔓延、增长管理、精明增长、新城市主义、新区域主义、TOD/ TND的概念 中国部分 1、掌握《周礼考?记》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2、掌握曹魏邺城的布局特征及其对古代中国城市规划的影响; 3、了解古代南京城市规划布局的特征、城市发展的演变过程与动?机制;

城市建设史考试题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一、填空、选择、判断: 1、原始的居住形式: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穴居巢居时间长,后逐渐发展成半穴居及地面建筑。 2、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农业的出现形成了固定居民点。 3、人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使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阶层,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 4、城市本身的含义就包括城与市双重意义:城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交换的场所。因此城市的出现应该具有商品经济以及防御功能的双重特征。 5、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不规则城市代表:港口城市泉州,南京。 6、在原始村落后期,就已由于生产及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简单的分区,一般分为居住区、墓葬区、烧制瓷器的陶窑区等。 7、商城(郑州):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城市遗址。郑州商城包括城外郊区在内总面积达 25 平方公里的古代大城。城市平面近似方形。城墙为夯土墙,又厚又高。城市内外有宫殿、居民住宅区、制骨、制陶、铸铁等手工业作坊、农民居民点及墓葬区。发现商城住宅,墙体为版筑。 8、周代的周原城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的西部。西周的都城为丰京和镐京,位于陕西的西安。周代的都城:公元前11世纪后半叶,周文王从周原迁都丰京及镐京。 9、井田的基本单位“夫”:即一农夫所受之一百亩耕地,被用来作为城市规划用地的基本单位。 10、商是第二个奴隶制王朝,统治600余年。殷商时代已出现考古证实的城市。城市中集中着为奴隶主服务的各种手工业和商业,如青铜器、骨器、陶器等。周代的都城是丰京,镐京和后来建立的王城、成周,这时已有按一定规划建设的城市。 11、都城一般都有城与廓之分:有的相重,如齐临淄;有的内外两重,如鲁国都城;有的并列,如燕下都与赵邯郸。城为贵族王宫,廓为一般市民住宅,城中一般都有王宫,修筑在人工夯筑的高台上,目的是防卫及显示其威严。 12、唐代国内最大的三个商业城市:南方海港广州(番禺)、长江与运河交会处的扬州(江都、广陵)、运河至黄河的转运中心汴州(开封)。 13、古代最大的港口城市:①广州——羊城、楚庭、仙城,我国对外通商最早的古城。②泉州:城市平面是不规则形的,其港湾上的后渚港是当时最大的港口。③明州(宁波)。 14、辽金地区的城市:(P103) ①辽:上京--内蒙;中京--内蒙;南京--现北京。②金上京--黑龙江;中都--现北京。③元:上都—内蒙;大都—北京。④西夏:黑城—内蒙。 15、明清时期地区封建性统治中心城市(P143):成都城:“天府之国”、茶馆最多。 16、明代军事防卫城市:(P153)①外三关:偏关、宁武、雁门②内三关:居庸、倒马、紫荆③“九边重镇”:辽东、蓟州、宣化、大同、山西、延绥(驻榆林)、甘肃、宁夏、固原④山海关:“天下第一关”;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 17、近代的中西部城市:①抗战时内地城市:1)内迁工业集中的城市:武汉、长沙、重庆、衡阳。2)交通发展引起变化城市:宝鸡。3)开采战略物资发展的城市:玉门。②革命根据地城市:红色故都瑞金,革命圣地延安。 18、“江南六镇”:苏州辖下的周庄、同里、甪(lu)直和浙江的乌镇(嘉兴)、西塘(嘉兴)、南浔(湖州)6镇。 19、旧城市的不同变化类型:①产生局部变化的封建城市:北京、南京、广州②开设“商埠”、“铁路附属地”而引起变化的城市:济南、沈阳、重庆、苏州③传统商业城市衰落:江苏淮阴、上海的嘉定。 20、变化中的传统城市--北京的四个表现方面:①教会建筑群与使馆区的出现②城市功能与结构的变化③封建帝王禁地的开放及新类型建筑的出现④近代市政工程及公用设施的出现。 21、1989年12月26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7年10

(全新整理)1月全国自考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 课程代码:004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卢梭反对压抑人性的教育,而主张( ) A.积极的教育B.城市的教育 C.知识的教育D.消极的教育 2. 我国最早创办私学的教育家是( ) A.老子B.孔子 C.孟子D.荀子 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哪国的高等学府?( ) A.鲁国B.齐国 C.赵国D.楚国 4.先秦诸子百家中,被韩非称为“显学”的是( ) A.儒、墨B.儒、道 C.儒、法D.儒、黄老 5.元代书院的主要特点和变化是( ) A.出现官学化趋向B.具有民族特色 C.八股文学习D.管理松弛 6.陶行知创建的推进乡村教育的实验学校是( ) A.晓庄乡村师范学校B.河南村治学院 C.浙江诸家桥农村改进试验学校D.四川育才学校 7.洋务运动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 A.龚自珍B.张之洞 C.康有为D.黄炎培 8.南京鼓楼幼儿园是谁创建的? ( ) 1

A.陶行知B.蔡元培 C.陈鹤琴D.张宗麟 9.京师大学堂创办于( ) A.1862年B.1898年 C.1900年D.1902年 10.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有名的教育理论是( ) A.实用主义B.活教育 C.生活教育D.乡村教育 11.首创“成绩测验”及其量表的教育家是( ) A.帕克B.莫·伊曼 C.赖伊D.桑代克 12.西欧中世纪大学的教学语言是( ) A.英语B.德语 C.拉丁语D.希腊语 13.夸美纽斯认为人受教育的最好时期是从出生到( ) A.6岁B.12岁 C.18岁D.24岁 14.美国现代教育家康南特的教育理论属于( ) A.要素主义教育流派B.永恒主义教育流派 C.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流派D.改造主义教育流派 15.在美国公立学校运动中,被称为“公立学校之父”的教育家是( ) A.富兰克林B.杰佛逊 C.帕克D.贺拉斯·曼 16.1944年英国颁布的重要教育法是( ) A.巴尔福教育法B.费舍教育法 C.巴特勒教育法D.中等教育法 17.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主张进行绅士教育应当在( ) A.家庭B.学校 C.教会D.社会 18.1755年俄国建立的莫斯科大学,只设法律、哲学、医学系,不设( ) 2

【浙江自考真题】2017年10月中外建筑史06216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建筑史试题 课程代码:0621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二写在答题纸上三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二姓名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三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三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三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 一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三错涂二多涂或未涂均无分三 1.以天地鬼神为崇拜核心而设立的祭祀性建筑称为礼制建筑,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该类建筑? A.大亨殿 B.孔庙 C.太庙 D.牌坊 2.‘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书籍,著书人是下列哪一位? A.将作少府宇文凯 B.将作监李诫 C.将作大匠李诫 D.将作监宇文凯 3.明代随着砖墙的普及,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物 无梁殿,下列哪一项建造年代最早,拱跨最大? A.南京灵谷寺 B.山西太原永祚寺 C.苏州开元寺 D.北京黄史宬 4.古代建筑中最高级的屋顶式样是下列哪一项? A.硬山 B.歇山 C.悬山 D.庑殿 5.下列石窟与其所在地对应关系错误的是哪一项? A.天龙山石窟 山西太原 B.龙门石窟 河南洛阳 C.云冈石窟 山西大同 D.克孜尔石窟 甘肃敦煌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哥特式建筑? A.巴黎圣母院 B.韩斯主教堂 C.佛罗伦萨主教堂 D.亚眠主教堂 06216#中外建筑史试题第1页(共3页)

《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外全套

《外国城市建设史》课程讲稿 第一篇最初的城市---奴隶制社会的城市 第二章古埃及的城市 第一节古埃及社会背景 一自然条件 二历史分期 分为四个时期:古王国时期(公元前3200—bc2400年) 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400—bc1580年) 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80—bc1150年) 晚期(公元前1150—bc30年) 三宗教哲学 埃及的奴隶制直接从氏族贵族演化而来。国家机器特别横暴,形成厂中央集权的皇帝专制制度。有很发达的宗教为这种政权服务,并实行政教合一,国王为“法老”。 认为人在现实世界是极为短暂的,而人死后,灵魂是永生的,要在千年之后复活,死后的世界是永存的。 四其他 发展几何学、测量学,创造了起重运输机械,并学会了组织几万人的劳动协作。天文学、历法、数学、医学、美术、文学等均达到教成的水平。这些成就对城市和建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古埃及城市概况 一孟菲斯古城 1孟菲斯 古王国第一王朝的首都 ●白色城墙 ●法老金字塔、神庙等建于城外远离城市的沙漠边缘 ●第三朝裘萨的墓地与城并驾,有建筑师的参入 ●死者之城比生者之城永恒 2伊套城 十二王朝的首都 ●城墙与城壕 二卡洪城 建设时间:12王朝,公元前2000多年 长方形,380x260米 城市职能:一是认为维修金字塔而建,一是认为通往绿洲的交通要道 城市功能分区:奴隶居住区、贵族区、商人及手工业者等中产阶级住区 城市防御设施:砖城墙,城内分区死墙 城市交通路网:棋盘式,奴隶居住区的主路8—9米宽 城市中心:有神庙,城东有集市 阶级差异---占据城区的风向优劣区位,建筑密度大小 产生原因—建金字塔/开发绿洲 三第比斯城 生者与死者之城---古埃及中王国与新王国时期(BC1085--2040)(鲁克索与卡纳克神庙已经建在城中,死者之城与生者之城不再离的太远) 死者之城规模不亚于生者之城,重视,同时也促进生者之城的繁荣生存。与金字塔不同,出现山陵崖墓。

2019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历史 2019.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纪念劳动节专刊出版。专刊发表了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和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这一现象表明 A.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 B.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劳工问题 C.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D.劳工和妇女的地位得到改善 2. 1923年11月,孙中山在广州发表演说:“吾等欲革命成功,要学俄国的方法组织及训练,方有成功的希望。…‘吾党欲求真正之成功……要靠党员的成功,不专靠军队的成功。”“从今以后,要以人民的心力为吾党力量,要用人民心力奋斗。”为实现上述主张,孙中山 A.全面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 B.创立革命政党,推进民主革命 C.改组国民党,推动国共两党合作 D.组建广东国民政府,发动北伐 3.北伐战争中,共产党员叶挺领导的独立团英勇善战,先后攻克汀泗桥与贺胜桥,率先攻人武昌城,俘虏守敌1万余人,基本上歼灭了吴佩孚的主力,两湖战事胜利结束。这表明 A.国民革命在闽粤等省兴起 B.共产党开始掌握革命武装领导权 C.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D.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 4.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取得了成功,但1927年中国共产党却将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这体现了 A.农民阶级成为革命领导力量 B.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C.毛泽东的党内领导地位确立 D.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5.右图为1935年5月7日《新民报》刊登的“华德牌”电灯泡广告。 这一广告反映了 A.近代生活方式得到了普及 B.国货畅销取代了外国商品 C.家电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中国民众反侵略情绪高涨 6.右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某次会战,关于 这次会战说法正确的是 A.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八路军在会战中取得平型关大捷 C.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胜利 D.会战之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最新中外建筑史题库答案

中外建筑史题库答案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部分: 1.中国古代两部重要的建筑典籍(成书年代和名称) (1)清工部工程做法清雍正十二年 (2)营造法式宋崇宁二年 2.“舍宅为寺”的现象(出现时期及具体表现) 汉末至南北朝时期舍宅为寺的风气大盛。士族,富商自己的家宅捐为佛寺,这种风尚叫作“舍宅为寺”,是当时市井寺庙的重要源头。为了利用原有房屋,多采用“以前厅为大殿,以后堂为佛寺”的形式,这种类型的佛寺,决定了寺庙住宅化的空间布局。而且不但解决了早期以佛塔为主体的佛寺在实用的不足,又符合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和观念,更重要的是它在建造时所消耗的物资与时间可大大减少,从而成为自隋唐以后国内最通行的佛寺制度,也是佛教建筑中国化的重要诱因之一。 例如,在汉魏洛阳城里,西阳门内御道行之北有一个建中寺,这里在普凤元年是尚书令乐平王尔朱荣的私宅,这座住宅建造极为奢华,纵横方向的梁栋已超过当时规定的标准,在500米之间廊庑接连,其中有大法堂、光华殿。大山门名为光临门,比一般的人家门与堂都显得宏伟,这是舍宅为寺。愿会寺,为中书舍人王翊的舍宅为寺,在洛阳青阳门外二里孝敬里,堂宇宏伟,豪华万端。其中有花园石雕,林木森森,有平台,有复道,在当时来说,建这样的大宅还是少有的,后由主人舍其作寺了。下面所举也是比较典型的舍宅为寺: 平等寺原为广平武穆王怀的舍宅为寺; 高阳王寺原为高阳王雍之宅院为寺; 光宅寺为天后之梳法堂之舍宅为寺; 静域寺为太穆皇后的住宅为寺。 当时佛寺之多,不胜枚举,仅仅北魏这一个时期,佛寺达3万多座,可见当时佛寺之多,但是其中的大多数都是舍宅为寺的 最著名的当是白马寺

3.中国古代建筑中“三分为一”的构图原则(内容及体现) 所谓三分一”就是指中国古建的在力面布局上的三个主要部分:(1)台基(2)墙柱构架(屋身)(3)屋顶 这种说法最早是北宋匠师喻皓所提出的“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意思是房屋分为三个部分。中国传统建筑构图观念是房屋式组合起来的,各个部分并不是由一个整体分割开来的。 中国古建在平面组织上是通过院落组织的,已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空间感受,在往高空发展的建筑中,阁楼,佛塔中也继续应用这种思想.在每层依然分割成三个部分,有作为屋顶的出檐,有代表基座的栏杆.在组合关系上,有时是不限于一个台基上一个屋身和一个屋顶的.比如清故宫,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者台基连成一体;午门也是在高大的台基――城墙上建立起五座殿堂. 4.金厢斗底槽(概念及实例) 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单槽、双槽、分心斗底槽、金厢斗底槽)划分方法之一。其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空间组成,外层环包内层。实例: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金殿。 5.中国的塔按形式分类(各种类型及实例) (1)楼阁式塔:苏州报恩寺塔 (2)(2)密檐塔:西安小雁塔 (3)(3)单层塔宝山寺双石塔 (4)(4)喇嘛塔:北京妙应寺白塔 (5)(5)金刚宝座塔:北京正觉寺塔 6.故宫建筑群中,屋顶形式及色彩方面如何体现等级制度 样式:中国古代的屋顶样式繁多,而且有严格的等级区别,根据房屋的重要性来灵活运用。其中中国古代五大屋顶等级的排列如下: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攒尖顶、硬山顶。太和殿:皇帝进行朝会和举行重要典仪的地方,是故宫前朝三大殿中最重要的大殿,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庑殿顶。中和殿:皇帝到太和殿举行重要典仪前作预备的地方,在前朝三大殿中地位最低,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攒尖顶。保和殿:清代皇帝举行宴会和进行科举制度中最高一茧辜试“殿试”的地方,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歇山顶。午门:紫禁城的大门,它是当年封建皇帝颁布诏书和战役后举行“献俘”的地方。所以在整个紫禁城建筑群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庑殿顶。太和门:是紫禁城外朝三大殿中太和殿的大门,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歇山顶。 色彩:北京故宫主要建筑的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的柱子、门窗,檐下处于阴影部位的建筑彩画用青绿色略加点金,在白色石台基的衬托下,各部分轮廓鲜明,使建筑物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在建筑上使用这样强烈的色彩而又能得到如此完美的艺术效果,这在世界建筑史上也不多见。当然,在封建社会中,色彩的使用也受到等级制度的限制。黄色是最尊贵的颜色,绿色次之。所以,主要宫廷建筑的用色十分严格。这在建筑彩画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和玺彩画:用在主要宫殿,以龙为主要题材,其中又分为金龙和玺、龙风和

西建03-13年真题中国城市建设史考题

03年中国城市建设史考题 一、填空题。(55/1’) 1.城最初的定义是进行防御的实体,在中国古代“城”有不同的称谓,如《左传》记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无曰( )。 2.我国的城郭之制起源于()代关于“城”的记载()。早期的“城”与“郭”关系比较随意,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城在郭内,如江苏武进淹城、()2)城附之于郭之一角(城郭并置),如:燕下都、()、();3)城郭分设,如:( ). 3.乌尔城建于公元前2000-2100年,城中建有起着天体崇拜作用的(),其同时是城市的公共中心,体现了人性与神性的结合。 4.被誉为“城市规划之父”的()在希波战争后将棋盘式道路网的规划结构加以理论阐述,并在最先在()城的重建工作中加以应用。 5.公元前1世纪由奥尔梅克人建设的()城的中心由一组举行宗教仪式的纪念性建筑物构成,分布在一条2km长的大道两侧,主要的建筑物在()、月神庙。()等。 6.印度中世纪的莫沃尔王朝在首都阿格拉建造了杰出的建筑物(),被称作“印度的珍珠”。 7.日本战国时期,为了战争的需要,封建领主们建造了大量的供瞭望及防御的建筑()。 8.北魏洛阳城的规划建设有()主持:隋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的规划建设由()主持;元大都的规划建设由刘秉忠主持。 9.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特别重视中轴线的建设,城市布局多以中轴线绝对布局,明清北京城以一条长达7.5km的中轴线构筑了帝都风貌,这条中轴线由南至北的重要节点有:永定门、()、大明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坤宁门、()、()、景山、地安门、()、()。 10.被誉为欧洲的客厅的是() 11.明清时期的票号业中心城市有()和(),手工业中心城市(),其城市布局特征与其城市性质是相适应的。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古代史篇(1—8章) 第一章 1、原始的居住形式有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P2) 2、中国城市产生的时间: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的。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P7) 第二章 1、名词解释: 邑与都:邑并不仅是城市,而是泛指所有的居名点,都市奴隶主的驻地。 邑与市:并不是所有的邑都有市。 “市”与“井”:常常联系在一起,常称“市井”,因为市一定是在居名点中,即在邑中,而居名点中必然有井。 城与国:国与城的意义相同,城市防御性的构筑物。 城与廓(kuo):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城廓均是防御性的。奴隶主贵族居城,一般人民城外廓。 城与市及城市: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有城的不一定全是市,市也不一定全有城墙,城与市的概念不同。即私有制及阶级产生后,需要用城垣保护私有财产,需要专门的固定的交易场所,从而从一般的居名点(邑)中分化出来。(P14) 2、翻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建筑师丈量土地及建筑城市。每边长九里,每边开三门,城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每条宽度为车轨的9倍,可以并排走三辆车。王宫的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社稷坛,宫殿前面是群臣朝拜的地方,后面是市场。市场和朝拜处各方百步(边长一百步的正方形)。 3、周代建筑已广泛采用油漆,色彩也有等级规定,天子柱瓦用丹色,诸侯用黑色。(P15) 第五章三国至唐朝时期的城市 1、曹魏邺城的规划 (1)曹魏邺城复原想象图 P38 复原图特点: (2)总结:宫城有多个宫城变成单一宫城,且位于城北正中,中轴线纵贯全城呈对称布置,方格网状的道路系统和宫城与坊里“不复相参”的规整的坊里,这都说明儒家的礼制思想,从邺城开始在城市建设中的强化和运用。 2、隋唐长安的城市规划思想 P55 优点:(1)隋唐长安的规划,仍是继承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传统,由于完全是新建,这种传统的布局方式表现得更为突出,而且有所发展。 (2)长安城平面方正,每面开三门,宫城居中,宫前左右有祖庙和社稷等,都是《周礼?考工记》上所列的王城制度。 缺点:城市规模、道路宽度、坊里面积都大得惊人,远超实际需要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汇集--最新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汇集 一、浙江2002年1月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西周学校教育的内容以_________为纲。 2."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_________的主张。 3.科举制度中,考生的来源有两种途径: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 4.反映梁启超儿童教育和女子教育思想的论著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5.民国时期最著名的二所幼稚园是陈鹤琴创办的_________和陶行知创办的_________。 6.西欧中世纪的世俗教育主要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二种形式。 7.美国各州的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实行。 8.美国公立学校运动之父是_________。 9.赫尔巴特确定的教学过程四阶段是明了阶段、联想阶段和_________阶段、______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1.《大学》提出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 )。A.明人伦B.明明德C.亲民D.止于至善 2.学田制首创于( )A.汉代B.唐朝C.宋代 D.明朝 3.书院开始出现官学化倾向的时间是(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4.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教育家是( )。A.董仲舒B.韩愈C.朱熹D.王守仁 5.洋务留学教育中共派遣留欧学生6批计约130名,其中绝大多数来自( )。 A.京师同文馆 B.北洋水师学堂 C.江南水师学堂 D.福建船政学堂 6.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立完整教育理论体系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斯多德D.昆体良 7.洛克认为,理想的绅士教育应是(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学徒式教育 8.授权郡和郡级市议会建立起地方教育当局的法案是( )。 A.1870年《初等教育法》 B.费舍法案 C.巴尔福法案 D.巴特勒法案 9."斯宾斯报告"的中心议题是改革(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 10.二战后美国颁布的最重要的教育大法是( )。 A.《中小学教育法》 B.《高等教育法》 C.康南特的21条建 D.《国防教育法》 三、多项选择题1.明代钦定的学校教科书有( )。 A.《论语集注》 B.《四书集注》 C.《四书大全》 D.《五经大全》 E.《性理大全》 2.属于中华儿童教育社出版的刊物是( )。 A.《儿童教育》 B.《学前教育》 C.《幼稚教育》 D.《幼教理论 E.《幼稚园地》 3.北欧代表性的人文主义教育家有( )。A.唯多利诺B.伊拉斯谟C.拉伯雷D.弗杰里奥E.蒙田 4.1938年美国教育政策委员会为美国中等教育提出的中心目的包括( )。 A.民主精神 B.自我实现 C.人的关系 D.经济效率 E.公民责任 5.蒙台梭利卓有成就的研究领域有( ) A.弱智儿童 B.初等各科教育 C.幼儿教育 D.中等教育结构 E.小学教学法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

●城市产生的过程; ●《周礼.考工记》城制描述及含义; ●理解殷周时代的邑、都、市、城、廓; ●殷周时期的城市特征; ●了解殷商时期的城市建设概况,郑州商城、殷墟等;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发展基本特征; ●秦汉时期城市的居住形式; ●秦汉时期城市总体特征; ●汉长安的布局特点; ●理解汉代军市、陵城; ●秦都外围的规划思想; ●西安附近都城变迁情况(秦汉及以前);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的大迁移与大融合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曹魏邺城及邺南城规划概况及其规划影响? ●唐长安城市布局。 ●南建康的城市建设特征。 ●三国至隋唐时期城市分布有何变化? ●三国至隋唐时期城镇等级体系发展有何变化? ●唐代洛阳、扬州的城市格局; ●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 ●唐代商业城市发展概况; ●三国至隋唐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建设概况(高昌城、统万城、交河城、 龙泉府等); ●隋唐时期一般地方城市新绛布局特征; ●三国至隋唐时期城市建设特征。 ●理解三横四直、瓦子、“行中书省”制? ●南宋平江府城市布局的特点; ●南宋临安与前朝都城的格局有何不同?为什么? ●后周世宗柴荣颁布的汴梁改建诏书的主要内容? ●北宋都城汴梁城市布局的特点; ●汴梁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理解宋代城市面貌发生重要变化的原因。 ●理解“蕃坊”地区、翼城。 ●泉州城兴衰的原因? ●泉州的基本格局;

●宋代和元代的城市建设特点; ●元大都的城市规划特点; ●辽代的五京制以及辽上京的建设概况。 ●明代南京城总体布局的基本特征; ●明清时期众多小城镇得到兴起的原因; ●明代中都风阳的建设概况; ●明代城市建设的显著特点; ●明清代城市建设的总体情况; ●明清时期北京的发展概况及建设特点; ●南通的基本格局; ●明清时期一般府州城市的特点; ●明清时期的保宁府、甘肃天水的城市布局特征; ●明清时期的淮安、保定、安阳等布局概况。 ●满城、九边重镇、关厢地区的含义; ●明清时期的大同城市基本情况; ●明清时期成都格局; ●明代防御体系镇、卫、堡的基本职能。 ●何谓票号城市?明清时期票号城市的发展概况; ●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 ●试根据景德镇或自贡的发展说明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发展特点; ●示例说明明清时期一般市镇的发展概况; ●说明归绥明清时期的发展、原因及城市的基本格局; ●大理、迪化的基本格局; ●明清时期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 ●中国古代城市的分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中国古代城市分布的总体特点。 ●中国古代城市道路系统的布局形式与发展变化。 ●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市肆的发展变化。 ●宋代景德镇、明代兰州和大理、宋元泉州、北宋杭州的城市性质。 ●1、中国古代居住模式发展过程。 ●2、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城市的艺术内涵。 ●3、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总特点。 ●4、中国古代城墙的防御设施与防御体系。 ●马面、角楼、瓮城、翼城、战棚含义; ●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两大类型; ●近代大连规划建设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