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百里杜鹃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古城南京说明介绍(完整编辑版)

历史文化名城——南京 一、城市简介 南京,有着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4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的美誉,与北京、西安、洛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市地处中国长江下游的宁镇丘陵地区,东望大海,西达荆楚,南接皖浙,北联江淮,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南京现辖11个区(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江宁、浦口、六合、栖霞、雨花台)2个县(高淳、溧水),总人口约770万人。 南京,山环水抱,葱茏毓秀,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自然风貌久负盛名。自然界厚赐于南京龙盘虎踞的山川形胜,历史在此又遗存下灿烂的文化。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王朝在这里建都,它曾是“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的金粉之地,史称六朝;此外,南唐、明(洪武)、太平天国,以及国民党政府也曾建都与此,因此,

历史上盛称为“六朝胜地、十代都会”至今在南京的地下及地上尚留存着无数的文物及遗迹,是南京历史文化积淀中的重要特色与优势。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的六朝文物举世闻名。 孙中山先生曾有名言概括南京之美:“此地有高山,有平原,有深水,在世界三大城市中亦诚难觅此佳境”。位于城东紫金山麓的中山陵、明孝陵,掩映在绿色葱葱的紫金山中,布局宏伟。太平天国遗址,殿阙巍峨。数十处南朝陵墓刻,硕大洗练,堪称一代巨制,国之瑰宝。栖霞寺内舍利塔,造型雄健,比例匀称,装饰华丽,是我国现存石塔中不可多得的佳品。总统府、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碑是我国过民主革命的历史见证。玄武湖,三面环水,一面临城,秀峰塔影,碧波荡漾,堪称“金陵明珠”。莫愁湖,蕴含动人凄丽的传说,湖光倩影,花团锦簇,典雅、幽秀而豁达奔放。

北京的传统文化

北京的传统文化 高二一班岳婷 24 北京的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而且用法极为灵活,往大了扩展,就是皇宫、王府,往小了缩,就是平民百姓的住宅,辉煌的紫禁城与郊外的普通农民家都是四合院。此外,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极讲究风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 北京的胡同 老北京,老胡同,已经成为北京文化的一个象征。到北京不到北京的胡同看看,那您可太遗憾了。全世界所有的城市都有街、巷,称谓大体相同,某某街、某某道,而只有北京叫“胡同”。北京的胡同里蕴含着浓郁的平民气息,多彩的百姓风情,像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儿。 北京的京剧 京剧起源于四个地方的剧种:一是原来流行于安徽省一带的徽剧;二是流行于湖北的汉剧;三是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四是流行于陕西的秦剧,又叫梆子。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北京土语,逐渐融合发展。 京剧是流传北京、河北、天津及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在国外,它往往代表着中国的戏曲艺术,所以又被称为“国粹”。 北京的小吃 北京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堪称有口皆碑。清代《都门竹枝词》云:“三大钱儿卖好花,切糕鬼腿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凉果炸糕甜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卖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这些小吃都在庙会或沿街集市上叫卖,人们无意中就会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称之为“碰头食”。

读北京历史文化有感

读《北京历史文化》有感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文化名城,也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北京以其悠远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物古迹遗存闻名中外,在被推出的中国七大古都中,名列前茅。 北京历史悠久,它作为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顺天府等等。 北京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也有更多具有北京特色的东西,如:京剧,四合院,京味的小吃,还有我们不能不说的京腔。 北京的主要景点有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天坛、北海、颐和园、圆明园、长城等等。 北京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各种类型的演出、国际性的展会等一应俱全。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华丽的戏服、动听的唱腔、百变的脸谱,令人印象深刻。著名的长安大戏院、湖广会馆、老舍茶馆、中国京剧院、梅兰芳大剧院和中国国家大剧院等都常有传统的京剧演出。 四合院是老北京城最主要的民居建筑,一座座青瓦灰砖的四合院之间形成的窄巷,就是著名的老北京胡同。穿过蜿蜒曲折的胡同,走进迷人的四合院,会让人真正领略到老北京的风韵。 世界上许多历史文化古城所以能经久不衰地延续并发展下来,一个内在的核心要素是这些城市始终代表着它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把其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留传给后代。不研究古代文化,不懂得和不悉习珍惜、保护历史遗产,就不可能创造出真正新的、现代的城市文化。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我相信,北京会以她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和昂扬的姿态走向未来。让我们期待更加美好的北京!

《南京历史与文化》——4六朝(中)

四、六朝故都(中) 六朝时期,随着北方人口的大量迁入,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一)六朝经济的繁盛 (1)农业 六朝政府大力推行劝农政策,招集流亡,奖励耕垦,兴修水利,减轻赋役,赈济灾民,发展生产。 孙权在建业都城及沿江地区大规模开展屯田,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东晋时,南渡的人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从火耕水耨的原始耕作方法,发展到使用粪肥和绿肥,同时牛耕得到进一步的推广。这一时期农作物的品种有了增加。江南原来以种植水稻为主,随着大批北方人的南下,小麦和大豆等北方农作物已经在南方推广种植。旱地作物的区种法也开始推广,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南朝时期的农业生产率又较东吴和东晋时有了很大提高。如与金陵地区农业有着密切关系的秦淮河,在南朝时多次加以整治,并修建了许多蓄水塘。 (2)手工业 在农业发展的同时,手工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六朝时期的手工业主要有纺织业(麻织业、丝织业、南京云锦等)、冶炼业(设“东冶”、“西冶”和左、右“尚方”等冶官)、造纸业(设“纸官署”)、陶瓷业(设“瓦官”)等。 (3)商业 六朝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南朝时建康城内外的商业十分发达。城里有4个大的商市,城外秦淮河两岸的商市更多,计有大小市集100多个。有些商品甚至形成了单独的市,如纱市、谷市、盐市和蚬市等,连皇宫的后面也有苑市。 南朝的皇室、大族和寺院,也多经营商业和发放高利贷,以牟取厚利。 (4)交通运输与海上贸易 六朝时期,为了长江水战和江海交通的需要,大力发展造船业,造船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船的规模也相当可观。 在秦淮河的下游也设置了更多的渡口和浮桥,仅仅从现在的通济门附近到石头城这一段,就设置了24座浮桥,称为“浮航”。其中最重要的是都城正南面的朱雀航、竹格航、骠骑航和丹阳航4座。这些浮航平时用船只相连作成浮桥,一旦发生军事行动,就断舟撤航,隔绝两岸交通。 位于东海外的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国,也与南朝有着密切往来。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和百济两国来建康的使者络绎不绝,曾带回中国的诗书、画师和腰弩等。日本使者还带回南朝的丝织工和缝纫工,促进了日本纺织业的发展。 (二)六朝科技的发展 六朝时江南经济的开发,促进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学术思想活跃,人才辈出,科技、文化、艺术硕果累累,在取得的成就中,有不少已经达到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六朝的自然科学,继承秦汉时期的成就,又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一批科技成就。 (1)天文学与数学 天文学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历法的改进上。东晋天文学家虞喜发现岁差。宋、齐时代的祖

南京文化历史

南京文化遗产 南京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在历年的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中,对南京文化遗产考察的题目也是屡有出现,下面列出的是部分南京市文化遗产,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的内容,请广大考编学员识记。 物质文化遗产 海上丝绸之路·南京遗址 目前,南京正与北海、广州、漳州、泉州、宁波、扬州、蓬莱、福州等8个城市共同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南京海上丝绸之路遗存分为两大类:一是航海相关遗存,如都城城址、造船厂遗址;二是文化与文明交流产物,如宗教建筑、航海家府邸和墓葬、外国人墓地等。南京最后进入申报材料的12个现存海上丝绸之路遗迹点为:天妃宫、静海寺、郑和宝船厂遗址、石头城、郑和府邸旧址、净觉寺、大报恩寺遗址、道场寺遗址、浡泥国王墓、明代都城遗址、洪保墓、郑和墓。 天妃宫实践于明永乐五年(1407),史称龙江天妃宫。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回国后,以海上平安为天妃神灵所感应所致,奏请朝廷赐建。郑和在以后的六次下西洋出航前和回归后,都专程前往龙江天妃宫祭祀妈祖,每年妈祖诞辰之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民间有感庙会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静海寺位于南京狮子山南麓,系明成祖朱棣为纪念航海家郑和等人下西洋凯旋归来而敕建,并赐额“静海”,意为四海平静。

郑和宝船厂遗址公园位于南京市西部长江之滨鼓楼区中保村范围,这里曾经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厂,为郑和下西洋建造了数百艘宝船,目前仍留有3个长达四百米的作塘(造船船坞)。宝船厂遗址公园以作塘遗址为中心,建有郑和下西洋碑廊、雕塑群、遗址出土文物展览馆等景观和设施,全景式的再现了当年宝船厂的盛况。 石头城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自虎踞路龙蟠里石头城到草场门,可以看到城墙逶迤雄峙,石崖耸立,这就是依山而建的石头城。作为从东吴到南朝的都城,当时外国船只到中国或者中国船只出海,都停靠在石头城下面的一个码头。那时,现在的河西地区还是滚滚长江。现在,这处已成为石头城遗址公园。 郑和府邸旧址位于太平路马府街(现马府街小学)。据《金陵志地录》记载:“郑和本姓马,家于此。”太平天国前尚存房屋七十二间,后悔于战乱。如今,在马府新村的今天又一块鉴于1990年的郑和府邸遗址纪念亭和纪念石碑。 净觉寺位于今南京升州路,始建于元,系伊斯兰教徒活动场所,宣德五年被火焚。郑和于第七次下西洋前奏请重建,并由郑和子孙后代居守,是保存最完整的一所与郑和有关的建筑。 大报恩寺遗址是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南京城最负盛名的标志性建筑,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赐封该塔为“第一塔”。大报恩寺的修造,由郑和等人担任监工官。明清两代,大报恩寺在大藏经的编撰、雕刻、印刷领域拥有着独一无二的崇高地位。 道场寺遗址,今南京永红造纸厂南面,晨光机械厂大院内老洋楼一片。

北京历史文化题目[精品文档]

北京历史文化知识 试题 一、单选题(请从每小题的A、B、C、D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或最佳的答案;不选、多选或选错不给分) 201.目前考古发掘显示,至少在( A )多万年前北京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类劳动、生息、繁衍的身影。 A.50万 B.30万 C.20万 D.10万 202.( A )的出现揭开了北京地区人类历史的序幕。 A.“北京人” B.“新洞人” C.“山顶洞人” D.“田园洞人” 203.考古工作者在王府井南口东方广场工地( C )年发现了一处古人类活动遗址。 A.1929年 B.1958年 C.1996年 D.1998年 204.考古工作者在平谷盆地发现了主要代表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遗址,统称( B )文化。 A.东胡林 B.上宅 C.雪山 D.夏家店下层

205.在夏、商王朝统治时期,北京及以北地区同时有几个部族存在其中孤竹、( B )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成为商王朝北方的附属国。 A.匈奴 B.燕亳 C.鲜卑 D.东胡 206.考古工作者在房山区琉璃河镇(B )村发现了北京地区迄今最早的古城址。 A.周口店 B.董家林 C.东胡林 D.上宅 207.西周的( B )是召公奭的封国,实际到此地就封的是他的长子克。 A.蓟 B.燕 C.幽州 D.涿郡 208.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第(D )次出巡,曾到过蓟城,以后经无终,到达碣石。 A.一 B.二 C.三 D.四 209.西汉时期,原依附匈奴的乌桓、鲜卑各族转而归附汉朝,朝廷在( D )设乌桓校尉府加强管理。 A.上谷 B.渔阳 C.幽州 D.蓟城 210.东汉时期,渔阳太守( B )在今顺义东北兴修水利,

(整理)北京旅游文化与历史.

北京旅游文化与历史 一·北京历史 公元前1040年,在今天的宣武区广安门一带北京正式建城,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北京有850余年的建都史,元、明、清三代均定都于此。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 旧石器时代(70万年前-1万年前) 回到50万至70万年前的北京。那时的北京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在北京西南郊的山洞里生活着北京猿人,他们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火的原始人类之一。有了火,文明就开始了。 汉代(公元前206年-220年) 2200多年前的秦朝统一了中国后,这时北京是个闻名的大城。西汉末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不断向四面八方扩展。大约在1700年前北京有了第一座佛寺,即潭柘寺。 隋代(581-618年)和唐代(618-907年) 隋朝统一中国后开凿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运河的北部终点就是北京,此时北京被称为涿郡,拥有13万人口。公元645年,唐太宗集大军于北京,自水陆两路攻打辽东高丽。却久攻不下,后被迫退回北京。回到北京城,唐太宗为追念阵亡冻死的士兵,下令修建了悯忠寺(即法源寺)。此时的北京被称作幽州,不仅是军事重镇,也是贸易中心。 宋、辽金时期(960-1234年) 唐朝以后,政治陷入混乱,北方少数民族日益壮大。公元907年,契丹人耶律阿保机建立了辽朝,北京作为陪都城被称为南京,城址在今天的白云观一带。公元1153年(金),东北少数民族首邻海陵王定都北京,名为金中都。如今的牛街礼拜寺和卢沟桥都是这个时代遗留下来的。 元代(1271-1368年)

公元1215年(元),崛起的蒙古族在成吉思汗的统领下攻占北京。他的继承者忽必烈建立“大元”,在北京建元大都,北京第一次成为统一国家的首都。 明代(1368-1644年) 公元1399年,北平的燕王朱棣举兵南进,夺取了建文帝朱允的帝位。朱棣认为北平乃“龙兴之地”,可北控大漠,南扼中原,于是迁都北平,并改北平为北京。朱棣在元朝皇城基础上改建扩建。如今北京的绝大多数古典建筑如故宫(紫禁城)等,都是明代的遗物。 清代(1644-1911年) 满族人进北京后,大兴土木修建园林。公元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烧毁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公园-圆明园,并将东交民巷改名“使馆街”。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站在北京城中心的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首都定为北京。从此,这座历经3000年坎坷的不朽城市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全新时期。 二·“老北京”特色 胡同是最具北京特色的民居之一,最早起源于元朝,“胡同”一词在蒙古语中是“小街巷”的意思。北京的大小胡同星罗棋布,数目达到7000余条,每条都有一段掌故传说。胡同的名称五花八门,有的以人物命名,如文丞相胡同;有的以市场、商品命名,如金鱼胡同。 北京最古老的胡同是三庙街,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最长的胡同就是东西交民巷,全长6.5公里;最短的胡同是一尺大街(今杨梅竹斜街西段),长不过十几米;最窄的胡同要数前门大栅栏地区的钱市胡同,宽仅0.7米。北京胡同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苍桑,是老北京人生活的象征,要体验老北京的味道,胡同游是必不可少的。 北京是一座千年古都,其建筑布局保留着最典型的中国古代城市特征:方正的、围绕一

南京历史概述

南京历史概述 先秦 ?最早原始居民:约35万年前的汤山“南京猿人”,发现了两件猿人头盖骨化石 距今1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代表遗址:高淳县薛城遗址 ?距今约5、6千年前,最早的原始村落遗址则是在鼓楼岗的西北,今北阴阳营一带 ?商周时,南京属于太伯、仲雍创建的古吴国管辖,讲的是古吴语方言 ?春秋战国时,南京被称为“吴头楚尾”之地,先后受吴、越、楚国统治 ?最早的城垣:“越城”(2400多年) ?出中华门,走过长干桥,在今雨花路西侧的高地上,有南京最古老的城池——越城。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命范蠡所建,也是南京地区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最早的古城。 ?古冶城,现在的地名叫朝天宫。朝天宫所在的山岭古称“冶城山”,相传是春秋末年吴王夫差铸造兵器的地方,冶城山下有座与苏州虎丘同样的“剑池” ?金陵邑与石头城:石头城可以追溯到楚国的金陵邑,城池建在清凉山,因为那时紫金山叫做金陵山,所以将此城命名为金陵邑。又一说法,说楚威王曾在今狮子山以北的江边埋过黄金,以压“王气”,故称金陵。南京的古名金陵亦始于此 龙蟠虎踞由来:诸葛亮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 秦汉 ?秦汉时南京的政治中心是秣陵关。秦始皇巡游南京,认为南京有王气,于是就命人开了秦淮河,把王气泄光 ?东汉末,孙策夺下秣陵,创立基业。211年,孙权把政治中心迁来秣陵,212年,改秣陵为建业,即建立帝王之业。在石头山楚国金陵邑的基础上,修建石头城,石头城成为吴国最主要的水军根据地、水军总部,是长江沿线最大码头之一今天,我们还可以在清凉山的西麓,见到当年东吴石头城西部城基的天然石壁在清凉山附近,还保留着“龙蟠里”和“虎踞关”等有历史意义的地名 六朝 ?孙权定都建业,是为六朝建都之始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这是东吴南京民谚。孙权决定定都于鄂,并改名为武昌,229年在那里称帝,公元229年还都建业 ?东吴之后,东晋、宋、齐、梁、陈相继在这里建都,改称建康,称为“六朝” (229-589年)周处读书台:周处是吴郡阳羡周鲂的儿子。少时为害乡里,与蛟河里的蛟龙和南山上的白额虎并称为“三害”。后周处悔悟,除去蛟、虎,拜东吴大将陆逊的孙子陆机和陆云兄弟为师,读书处在城南雨花台附近,后人称为“周处读书台” ?西晋灭吴后,建业都城分成两县——秦淮河以北的叫建邺县,秦淮河以南的叫秣陵县。西晋末年,因晋愍帝的名字叫司马邺,为避名讳,把建邺县改为建康县 ?梁武帝与佛教:唐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仅梁武帝时寺院就超过500座,与北魏洛阳并驾!鸡鸣寺古称同泰寺,梁武帝建,南朝寺庙中最大的!寺中有6座大殿,10余座小殿和佛堂,有7层的大佛阁和9层的宝塔。后同泰寺遭火灾,梁武帝想造座更高的12层宝塔,因“侯景之乱”没有完成。 ?鸡笼山与鸡鸣寺:鸡笼山以形似鸡笼而得名。南朝初年因玄武湖中常有“黑龙”(可能是扬子江鳄鱼)出现,曾改称龙山。南朝范缜曾在此与坚持因果论的萧子良,进行大论战。明朝建有钦天监的观象台,故也叫钦天山。因东麓建有鸡鸣寺,亦称鸡鸣山。清朝初年在山顶重建北极阁后,民间俗称此山为北极阁。竺可桢选址北极阁,建立中国第一个气象站和气象研究基地——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 ?鸡鸣寺有一座豁蒙楼,为纪念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而建 ?鸡鸣寺有胭脂井,又叫景阳殿之井、辱井、景阳井。祯明三年,隋兵攻占台城,陈后主闻兵

《南京历史与文化》——9明代(中)

九、明代的南京城(中) 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到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明朝在南京建都的时间总共53年,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作为明初国都所在,南京既是当时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和文化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一)明代南京城内布局 (1)靖难之役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病逝,皇太孙朱允炆(1377~?)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之初,在大臣的提议下开始削番。 1399年,燕王朱棣采取行动,杀死了朝廷派到北京的驻守大臣,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史称“靖难之役”。 (2)城内三大区域 洪武年间,南京有长安街、大通街、大市街、大中街、三山街等20余条大街,纵横交错,贯通全城。在全城街区里面,错落有致地分布着皇宫、官署、工商、民居、仓储、文教等区。 明代南京城内布局,大致可以分为东部皇宫官署区、南部工商业和居民区和西北城防仓储区。城东部大中桥以东,南至正阳门,北至太平门,是皇城和宫城所在,也是主要的中央衙署区。城南一带为南唐至宋元以来的旧金陵城范围,自六朝以来就是人烟稠密、百货云集之地,明代仍然是主要的工商业和居民区。城西北自鼓楼起直到石城门、定淮门、仪凤门和金川门一带,濒临长江,丘陵起伏,利于防守,因此被辟为主要的城防区。 (3)贵族府第 功臣、官僚和其他贵族的府第,也大多位于城南和城中。如徐达中山王府位于今瞻园路,常遇春开平王府位于今太平南路杨公井以东常府街。今中山东路之北的“邓府巷”和城南的“信府街”,分别是功臣宁河王邓愈和信国公汤和的府第。 (4)祠庙 明代南京城里最著名的祠庙是十庙,十庙是指功臣庙、历代帝王庙、武庙(关羽庙)、城隍庙、真武庙、蒋王庙、卞壸庙、刘越王庙(南唐大臣刘仁瞻)、曹武惠王庙(北宋大将曹彬)和元福寿庙等,都建于鸡鸣山南。 (二)“秦淮灯火甲天下”——明代南京的城市经济 从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到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明朝在南京建都的时间总共53年,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 1398年朱元璋病逝,建文帝朱允炆(1377-?)正式即位。1403年,明成祖朱棣(1366-1424)即位,年号永乐。明成祖朱棣于1421年迁都北京,但仍在南京保留了皇宫和六部衙门,称为“留都”。 (1)明代南京的人口 作为明初国都所在,南京既是当时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和文化最繁荣的城市之一。永乐迁都以后,南京作为“陪都”,其地位依然高出于一般的城市。 在洪武、建文和永乐三代,南京城的人口一直保持在40万人左右,是当时全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城市。 (2)明代南京的手工业 丝织业:关于明代南京的城市经济,较宋元时期也有很大的发展。全城共有100多个

《南京历史与文化》――2早期历史

二、南京的早期历史 南京有约50万年的人类活动史,2400多年的建城史,1700多年的建都史。 (一)石器时代的南京 (1)汤山和“南京猿人” 汤山是南京东郊江宁区的一座丘陵,距离南京城约30公里,因有“四时如汤”的温泉而得名。 1993年3月,在南京市东郊汤山镇的雷公山石灰岩溶洞——葫芦洞里发现了两具古人类头骨化石,引起世界瞩目。“一号头骨”年代测定为距今52万年左右,“二号头骨”年代测定为距今30万年左右。 (2)溧水回峰山神仙洞遗址 1977年底,考古工作者在南京市属溧水县白马乡回峰山神仙洞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一块属于成年女性的颞骨化石和18种动物化石。 在洞内出土化石的堆积层中,发现了炭屑和一小块陶片,经14 C测定,得知绝对年代为距今11200±1000年。 (3)星罗棋布的古文化遗址 在距今六七千年前后,南京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原始村落,现在已经查明的就有二、三百处。为了利于农业和渔猎,这些远古居民点大多建立在河流旁的台地上。南京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最典型的有: ◎薛城遗址位于高淳县薛城乡的石臼湖南岸,是南京地区目前已知年代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处史前文化遗址,距今约6300年,面积约6万平方米。 ◎北阴阳营遗址位于南京城内鼓楼岗西侧的金川河上游东岸,是目前南京城区范围内仅有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55~58年南京博物院进行了四

次发掘,发现了距今约5000~6000年前的居住遗迹、墓葬和石器、陶器、纺轮、石球、陶弹丸、骨箭头等大量遗物,有的死者口中还放置了雨花石。 ◎营盘山遗址位于浦口区三河乡,南距长江约5公里,为一个面积较大的土山岗丘。 1982年底至83年初,南京市博物馆对该遗址上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墓地进行了发掘,随葬品中出土玉器近300件。遗址中出土了陶塑人面像——“金陵先祖”,现藏南京市博物馆。 (二)南京地区的青铜文化——湖熟文化 (1)湖熟文化的发现与命名 湖熟文化是南京博物院于1951年在江苏省江宁县湖熟镇最初发现的,此后这种类型的文化遗址在江苏、安徽的长江沿岸地区普遍发现。以秦淮河中游的湖熟镇一带较为集中,称为“湖熟文化”。湖熟文化的开始年代约当于中原商代前期,下限应该到吴国建成之时,即西周初年。 据粗略统计,约有200处之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聚居区:(1)最集中的是秦淮河流域;(2)其次是南京西南沿江区,即今宁芜铁路一线;(3)再次是从金川河流域经玄武湖到东北沿江地区;(4)第四是在高淳、溧水两县境内;(5)在长江北岸的浦口、六合两区境内的滁河下游两岸,也有数十处。 (2)湖熟文化——长江下游的青铜文化 湖熟文化是长江下游的一种早期青铜文化,青铜器的出现是青铜时代出现的标志。湖熟文化反映出南北文化兼容的特征、是研究商周时代南京地方文化面貌的典型材料之一。 1(3)湖熟文化——吴文化的前身 周太王有3个儿子,太伯、仲雍和季历。季历有子名昌,昌就是周文王。太伯和仲雍一同远走江南,来到今天的无锡苏州一带,成了吴国的开创者。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江苏省南京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开卷)(解析版)

江苏省南京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 1.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 A.20万年前 B.距今10000年左右 C.春秋战国时期 D.北朝时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耕作技术的一次重要飞跃是指铁器、牛耕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C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不符合题意;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为此,汉武帝() A.分封诸侯 B.广设郡县 C.实施“推恩令” D.设立“三司”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中材料《汉书?主父偃传》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弟子,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初年,一些大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并且诸侯王骄奢淫逸,时常违抗中央政令,严重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朝臣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这样,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这一建议既符合了汉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为武帝所采纳。同年武帝颁布推恩令。封地大王国被分成封地较小的侯国,这个过程直接导致了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

(全)南京民国历史与文化

民国时期的南京(历史)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相继起义响应,形成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南京再一次成为世人瞩目的首都。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起义,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消息传出,举国沸腾。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贵州、江苏等省纷纷响应,宣告独立。 (1)江浙联军攻克南京 江、浙各省起义军将领集会,决定组织苏浙联军,兵分三路(中路浙江军担任主攻,右路上海军,左路江苏军),攻取南京,配合武汉革命军的作战,发展东南各省的革命形势。 12月2日,江浙联军开进南京城,受到城内居民热烈欢迎。 (2)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晚10时,在两江总督署的西花厅举行大总统就职典礼。改国号为“中华民国”,以五色旗(代表汉、满、蒙、回、藏)为国旗;向全国各省发布废除旧历、改行世界通用的公历(月、日、星期)的通电,并以临时大总统就职的1月1日(阴历辛亥年11月13日)作为民国建元的开始(1912年为民国元年)。将公历(阳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阴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3)《建国方略》 1916年以后,袁世凯复辟称帝,张勋复辟,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解散国会和废弃《临时约法》,孙中山认识到南北军阀都是一丘之貉。 从1918~1920年,孙中山完成过去已经着手撰写的《建国方略》,对以往的革命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改造和建设中国的宏伟计划。 《建国方略》是孙中山所著《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三书的合称。 《建国方略》给于南京以极高的评价:“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 (二)国民政府定都南京 (1)北洋军阀时期的南京 1912年2月12日,清代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宣布退位。14日,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4月1日,孙中山让位,宣告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军阀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 从1912年4月袁世凯上台到1927年4月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这一段时间一般称为北洋军阀时期。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和平大业。孙中山抱病北上,发表宣言,提出召开国民会议、结束军阀统治、废除不平等条约等主张。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临终前对夫人宋庆龄和他的同仁再一次表示,愿归葬南京紫金山。 (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历史文化古城南京简介(完整版)

历史文化古城南京简介(完整版)

历史文化名城——南京 一、城市简介 南京,有着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4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的美誉,与北京、西安、洛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市地处中国长江下游的宁镇丘陵地区,东望大海,西达荆楚,南接皖浙,北联江淮,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南京现辖11个区(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江宁、浦口、六合、栖霞、雨花台)2个县(高淳、溧水),总人口约770万人。 南京,山环水抱,葱茏毓秀,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自然风貌久负盛名。自然界厚赐于南京龙盘虎踞的山川形胜,历史在此又遗存下灿烂的文化。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王朝在这里建都,它曾是“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的金粉之地,史称六朝;此外,南唐、明(洪武)、太平天国,以及国民党政府也曾建都与此,因此,

历史上盛称为“六朝胜地、十代都会”至今在南京的地下及地上尚留存着无数的文物及遗迹,是南京历史文化积淀中的重要特色与优势。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的六朝文物举世闻名。 孙中山先生曾有名言概括南京之美:“此地有高山,有平原,有深水,在世界三大城市中亦诚难觅此佳境”。位于城东紫金山麓的中山陵、明孝陵,掩映在绿色葱葱的紫金山中,布局宏伟。太平天国遗址,殿阙巍峨。数十处南朝陵墓刻,硕大洗练,堪称一代巨制,国之瑰宝。栖霞寺内舍利塔,造型雄健,比例匀称,装饰华丽,是我国现存石塔中不可多得的佳品。总统府、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碑是我国过民主革命的历史见证。玄武湖,三面环水,一面临城,秀峰塔影,碧波荡漾,堪称“金陵明珠”。莫愁湖,蕴含动人凄丽的传说,湖光倩影,花团锦簇,典雅、幽秀而豁达奔放。

北京历史文化

《北京历史文化》复习用大纲 第一讲北京概况 教学内容: 一、地理形胜 1.苦海幽州水,八臂哪吒城 2.“燕山运动” 3.北京湾 二、生态与环境 1.北京的山与水 2.北京的自然保护区 3.北京的物产 三、经济与建设 1.GDP与第三产业 2.北京的建设 四、市政与交通 1.北京市行政区属 2.北京市交通 教学重点:北京的经济、市政。 教学难点: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地势特征对北京的生态、环境、物产等的影响。 教学要求: 1、知道北京的位置、气候、人口、民族、语言。

2、了解北京的生态、环境、科技文化、对外交流。 3、理解北京的经济、建设、市政、交通。 第二讲从周口店的古人类到五朝帝都 教学内容: 一、掀开北京历史第一页的先民们 1.周口店的古人类 2.王府井的古人类文化遗址 3.新石器时代的三座遗址 二、北京湾里诞生的早期国家和城市 1.古帝传说与早期的青铜文化 2.燕国和蓟国 3.西周燕国都城——董家林古城址 4.燕都蓟城 三、屏障中原的军事重镇 1.蓟城——中原的北方门户 2.中原王朝对北方民族的经略 3.安史之乱 4.藩镇割据与幽云十六州的割让 5.从蓟城到幽州城 四、迈上五朝帝都的丹墀 1.辽朝的陪都——南京(燕京)

2.金朝的中都 3.元朝的大都 4.明朝的北京 5.清朝的京师 6.五朝都城的变迁 教学重点: 1、旧石器时代的“北京人”、“山顶洞人”和新时期时代的“东胡林人”、“上宅文化”、“雪山文化”遗址。 2、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历史与文化,以及西周燕国的始封都城——董家林古城址和燕都蓟城的兴废。 3、秦、汉、魏、晋、隋、唐历代政权对北京地区的治理,以及十六国北朝8个少数民族政权对北京地区的控制。其中352年至357年前燕定都蓟城、755年至763年爆发的安史之乱、936年石敬塘割让幽云十六州等,是这个时期发生的具有较大影响的事件。 4、辽、金、元、明、清政权对北京地区的治理,以及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对全国政局的影响。其中938年辽改幽州为南京,升为陪都;959年、979年和986年中原政权三次进攻南京;1153年完颜亮迁都;1271年忽必烈迁都;1267年至1293年大都城的兴建;1421年永乐迁都;1449年土木堡之变及京师保卫战;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灭明及清军入关;1813年天理教起义等,是这个时期发生的具有较大影响的事件。 教学难点:

南京历史文化概况介绍

南京历史文化概况介绍 从公元3世纪初到6世纪末的300多年间,中国南方先后有孙吴、东晋和宋、齐、梁、陈6个汉族政权在南京(孙吴时称建业,东晋、南朝称建康)建都,史家称为“六朝”。 这六朝的文化,虽然大约过去1500年了,但在南京一直到今天还有踪迹可寻。 范蠡筑越城 公元前472年,越王句践命范蠡在南京秦淮河之南约830米处筑城,城周长约1.2公里,面积约0.94平方公里。后称越城,又名范蠡城。它是南京历史上第一座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军事性质的古城,被公认为南京城市的开端。 孙权定都建业 汉献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孙权在楚国金陵邑城址修建石头城,以资守御,并取“建功立业{”之意改称秣陵为建业。黄龙元年(229)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九月迁都建业,开创了南京建都的历史。 南唐立国金陵 五代十国时期,群雄割据。金陵最初隶属建都广陵的杨吴政权的势力范围。金陵府尹徐知诰,操纵杨吴朝政。937年,徐知诰废杨吴皇帝自立,建立齐国,改金陵府为江宁府,以府治为宫,以城为都。939年,南唐建立。南唐都城周长约19.35公里,贯秦淮河于城中。南唐历3代共39年,975 年南唐国亡。 明初建都南京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奠都南京。在此之前,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吴王府便设在应天。洪武元年(1368)秋八月,正式下诏,以应天府 为南京,大梁(开封)为北京,实行南北两京制。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以南京为京师,正式定都南京。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迁都北京,改京师为南京,为留都。 太平天国定鼎天京 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决定挥戈金陵。3月19日,攻陷金陵城,从而完成了据金陵为根本、进而完成进军江南的战略任务。3月29日,洪秀全在杨秀清和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的跪迎欢呼声中,进入金陵城,暂住藩习衙署,不久修缮两江总督衙门,改作天王府,并宣布定都金陵,改名天京,正式建立太平天国农民政权。1864年7月9日,清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孙中山创建民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孙中山回到南京,当选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总统府内举行了庄严简朴的就职典礼,告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的覆灭与延续2000余年帝制的终结。但政权遭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联合进攻,很快夭折。袁世凯于2月12日迫使清帝退位,要挟孙中山于13日提出辞呈,并迫使临时参议院于15日选举他为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职,许多同盟会领导人"下野",政权落入军阀袁世凯手中。 近代风云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代表在静海寺议和,在下关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了中国 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人文历史

“重读南京”百题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现存最久远的猿人头骨化石——南京江宁汤山猿人头骨化石的距今年代是:(C) A、约30万年 B、约40万年 C、约60万年 D、约100万年。 2、南京历史上第一座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古城是:(B) A、冶城 B、越城 C、金陵邑 D、胡孰县城。 3、东吴立国、定都南京,开创南京都城史的是:(C) A、孙坚 B、孙策 C、孙权 D、孙亮 4、公元247年,孙权为印度僧人康僧会修建的江南地区最早的佛教寺庙是:(A) A、建初寺 B、同泰寺 C、长干寺 D、高座寺 5、以下哪个朝代在南京的建都时间最长?(A) A、东晋 B、梁朝 C、南唐 D、明朝 6、在南京推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的祖冲之,生活的时代为: (C) A、孙吴 B、东晋 C、南朝 D、隋朝 7、淝水之战以少胜多,大败前秦的东晋名将是:(C) A、王导 B、谢安 C、谢玄 D、谢尚 8、辛弃疾的名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描写的是东晋大军北伐,灭掉南燕和后秦,收复洛阳与长安的壮举,当时的领军主帅是:(B) A、晋安帝 B、刘裕 C、刘义隆 D、王玄谟 9、南京栖霞区的栖霞寺舍利塔的建造年代是:(C) A、南朝 B、隋 C、南唐 D、宋 10、唐代大诗人李白非常喜爱南京,他一生中曾七次来到南京,创作了与南京有关的诗歌共有:(B) A、几十首 B、一百多首 C、三百多首 D、四百多首 11、南京的哪座寺院在隋唐时被称为佛教“四大丛林”之一?(A) A、栖霞寺 B、鸡鸣寺 C、大报恩寺 D、灵谷寺 12、位于南京秦淮区的夫子庙始建于:(C) A、孙吴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13、南京素以“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名世,以下哪个朝代不在“六朝”、“十朝”之列?(C) A、萧齐 B、南唐 C、南宋 D、太平天国

《南京历史与文化》――3六朝(上)

三、六朝故都(上) 立国江南的东吴,于229年定都建业,开创了南京成为都城的新纪元。以后,东晋王朝(317~420)和南朝宋、齐、梁、陈四代(420~589)相继在这里建都,前后达360年之久,史称“六朝”,南京也就被称为“六朝古都”。 (一)xx (1)xx定xx 211年,孙权把吴国的政治中心由京口(今镇江)迁到秣陵(今南京),并改秣陵为建业。第二年,修筑石头城,作为屯粮和驻军之所。 (2)建业xx及外围堡垒 229年,孙权定都建业,开创了金陵建都之始。都城位置在玄武湖以南: 北自鸡鸣寺,南至淮海路一带,东起逸仙桥,西抵鼓楼岗。东吴以后五个朝代的都城大致都在这个位置。 (3)xxxx、昭明xx和xx 孙吴旧宫为太初宫,后来又建造昭明宫和皇家花园——苑城。 (4)xx政权的覆亡 263年,司马氏灭蜀。265年,司马炎建立晋朝。280年,王浚所率的舟师抵达石头城下,吴国灭亡。 (二)东晋 (1)xx睿定xx 313年,为避晋愍帝司马邺名讳,将建邺改称建康。317年,琅玡王司马睿率领30万人从中原仓皇来到江东,建立东晋王朝。 (2)xx和淝水之战

从东晋中期开始,王氏势力渐衰,世家大族谢氏的代表谢安开始执政。383年,苻坚率领80万大军,企图一举灭晋。宰相谢安在秦晋的界河淝水指挥东晋军队大败前秦。这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而且这一战还诞生了“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三个成语典故。 (3)东晋政权的覆亡 399年,孙恩、卢循起义爆发,虽然东晋政权最终镇压了起义,但是军政大权在平起义军的过程中落在了大将刘裕的手中。 420年,刘裕废东晋恭帝司马德文,东晋灭亡。 (4)建康xx(xx)的兴建 东晋前期的建康宫城,大体上还保持着东吴时的原来面貌。到东晋后期,在大族谢安的主持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主要的工程是在东吴苑城和昭明宫的基础上,修建一座规模庞大的“建康宫”。 (三)南朝 东晋亡后,在东晋原来统治的江南地区,自420~589年共170年间,相继建立起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以建康为都城,历史上称为南朝。 (1)xx 420年,刘裕废东晋皇帝,自立为帝(宋武帝),国号宋。史家一般称刘裕建立的宋朝为刘宋。422年,刘裕病死,子刘义符继位。不久,刘义符被大臣废除,其弟刘义隆(即宋文帝)继位,年号“元嘉”。文帝在位30年,进行了一些改革,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社会秩序良好,阶级矛盾缓和,使长江以南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元嘉之治”。 但是宋文帝以后,宗室诸王和将帅发动了连年不断的内战,局势非常混乱。479年,禁军将领萧道成乘机而起,夺取了刘宋政权,建立了齐政权,刘宋灭亡。 (2)齐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 (开卷,总分60分,政史合卷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018·江苏南京)1.《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作用是()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C.开创考试选官制度 D.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2018·江苏南京)2.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A.秦灭六国 B.西晋灭吴 C.隋灭陈朝 D.元灭南宋 (2018·江苏南京)3.“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评述的是()A.唐蕃和亲的意义 B.宋夏议和的影响 C.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D.土尔扈特部回归的原因 (2018·江苏南京)4.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材料表明()A.五铢钱的统一铸造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闭关锁国的危害 (2018·江苏南京)5.他的足迹,“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他是() A.张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2018·江苏南京)6.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材料叙述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2018·江苏南京)7.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他主张() A.创办民用工业 B.任用维新人士 C.实行三民主义 D.宣传民主科学 (2018·江苏南京)8.“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此“令”的颁行时间应是() A.1898年 B.1912年 C.1919年 D.1927年 (2018·江苏南京)9. 1937年,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共产党将军队改编为() A.中国工农红军 B.抗日义勇军 C.八路军和新四军 D.人民解放军 (2018·江苏南京)10.1937年12月15日的《芝加哥每日新闻报》刊出了《日军杀人盈万》的新闻报道。这一报道揭露的暴行是() A.割占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旅顺大屠杀 D.南京大屠杀 (2018·江苏南京)11.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属于经济方面变化的是() A.《海国图志》的编成 B.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C.京师大学堂开办 D.民族工业的发展 (2018·江苏南京)12.右侧邮票纪念的事件是() A.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B.封建土地制度的摧毁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2018·江苏南京)13.下列成就中,按取得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葡两国举行澳门交接仪式②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 ③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A.③②④①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④①② (2018·江苏南京)14.包括《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名篇的民间故事集,是研究某一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