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灯使用心得和测光技巧

闪光灯使用心得和测光技巧
闪光灯使用心得和测光技巧

闪光灯使用心得和测光技巧

黄土飞扬https://www.360docs.net/doc/8e4861135.html,/forum/201429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8e4861135.html,/forum/2298976_2.html

小弟其实是新人,只是热衷摄影,注册几个月,得到部分摄友的支持,在此谢谢。前2个月开始对灯开始感兴趣,一发不可收拾,连续败了二手佳能原厂550EX灯,永诺560灯,永诺602 c无线引闪器,反光伞,柔光伞,灯架,色温片,测光表,离机线。对于灯,我其实是新人,也在学习,摸索月余,有了一点心得,觉得有必要共享共同提高。

坛子里有很多用灯高手,比如电压兄灯,小弟就向电压兄学了不少知识,在此谢过。

入灯前,需要思考个问题,为什么需要灯?看了热靴日记,看了坛子里很多老师的PP,我自己总结了两大功能:

1、照亮

2、控制光

对于第一照亮,其实就是补光,也就是把看不清楚的照的更清楚,慢门同步也好、高速同步也好,跳闪、柔光闪、离机闪、色温片也好,其实都是围绕让补光痕迹更自然,更柔和。这点其实不难,原厂的E-TTL加上离机以及柔光灯可以较好的控制这点,这就是为什么原厂灯能卖到3000,国产灯卖到几百的主要差别之一。

如果只是照亮,我觉得只是千里之行第一步,闪灯的核心是控制光,创造出非同一般的光影效果,电压兄有很多类似创意PP。热靴日记的核心其实就是这点。正是为了创造不同的光影效果,我们才会接二连三的买多灯,开始布光,开始控制光比,所以,我更想围绕控制光这点展开这个话题

入第一个550EX二手灯后,我问了自己几个关于灯的问题:

1、白天如何拍成黑夜?

2、暗调PP是否用闪灯更能有效的完成?

3、保证主题曝光正确的情况下如何控制背景环境光?如夕阳下的大头照?烈日下蓝天背景的大头照?

4、如何保证主体色温和背景色温的一致性?

5、如果使用E-TTL,机身测光和闪灯测光到底我该如何控制,测哪里?怎么锁这两个测光以控制光?

6、如果手动设定灯,指数、光圈快门到底什么关系?我该怎么设?

7、第二个灯我到底买永诺560还是原厂430exII? 原厂灯和国产灯的差别对我的拍摄影像有多大,差距在哪里?

对于第一个问题,如何在闪灯下保证主体正常曝光情况下白天拍成黑夜,万里晴空拍成阴云密布其实困扰了我整整一周,百度了很多资料也没有搞清楚。直到有天我在看亚当斯包围测光法这本书时,我突然意识到我该如何做了?

其实这本书本没有涉及到闪光,但它的宽容度测试以及暗部和亮部测光法让我意识到我也要做一个测试,这个测试将对我的闪光测光有用。

黄土飞扬上传了这张照片:

[器材] 佳能数码相机【佳能40D】

[参数] 光圈: F/4.0 快门:1/6 焦距:24 毫米感光度:400

上面PP不是闪光拍的,正常室内光,本是做我40D宽容度测试的。当时为了保证测光一直性,我先用40D中央测光点测灰卡,正常曝光了最上面那张大图F4 1/6 ISO 400.然后锁定到M档依次增加1档、2档、3档直到+9档,再减少1档、2档直到-9档。(为便于看黑白的变化,我把灰卡封面那个婚纱女孩放到边上对比,婚纱纯白,边框纯黑)。

(这里我们不讨论宽容度)有天我躺在床看这幅测试图时我突然意识到一张白纸我减曝十档可以拍成黑纸,同样,一张黑纸我加曝10档,可以拍成白纸。请注意女孩的白色婚纱和边框黑色的在不同曝光下的变化,对比最左边和最右边的图,可以发现黑色是可以拍成白色的,白色可以拍成黑色的。

突然我意识到那是不是意味白天我可以拍成黑夜?晴空万里我可以拍成阴云密布?

当我意识到这点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剪影不是这么拍的吗?黑夜长时间曝光不是就是这样的吗?这么简单的问题我以前怎么没有想到?可能长时间使用AV档依赖机内测光让我没有意识到不按正常测光拍摄会有什么效果。

用了闪光灯的时候,灯E-TTL功能会自动把前景主体拍的曝光正常,如果事先我控制环境光不就达到了我的目的吗?怎么控制环境光?M档减曝不就OK了吗?

我立即拿上相机和灯到楼下的“可颂坊”(一个法国糕点连锁店,灯光装修和酒吧西餐厅和类似)开始测试

到了可颂坊,为了验证我的想法,我同样用灰卡测光,对着墙上的纹理拍了一组减曝10档和加曝十档的照片,我的想法得到了验证。

黄土飞扬上传了这张照片:

[器材] 佳能数码相机【佳能40D】

[参数] 光圈: F/4.0 快门:1/13 焦距:40 毫米感光度:800

好,实景拍摄开始。我先来一张从窗户内拍向室外,正常环境光无灯情况下的场景,可以看出是一个阴天下午,室外光线还不错,室内很阴暗(右边那个黑色的菜单很黑,将是我后面拍摄的主体)

黄土飞扬上传了这张照片:

[器材] 佳能数码相机【佳能40D】

[参数] 光圈: F/5.6 快门:1/4 焦距:17 毫米感光度:100

请注意这组,光圈、ISO一样,但快门速度在不断加快。主体"菜单"是由闪光灯控制曝光的,但窗户后面背景很远,闪光灯对背景不起作用,因此,这个快门的变化就是在控制室外环境光的亮度。白天在逐步变成黑夜

黄土飞扬上传了这张照片:

[器材] 佳能数码相机【佳能40D】

[参数] 光圈: F/9.0 快门:0.3 焦距:19 毫米感光度:100

上面照片说明一个问题:用灯后环境光和主体测光要分开考虑,拍摄每张照片你相当于要测两次光

一、环境光测光:

第一次对背景,这时你当闪光灯不存在,测测背景环境光应该是多少?然后用M档锁住环境光(再结合我前面的加减曝光手法,是不是可以控制环境光?把夕阳拍的更亮或更暗?把蓝天拍的更蓝或阴云密布?用闪灯机身M档远远比其它档方便,而且某些国产灯要求机身必须M档)。因此,用灯后不能简单的说原厂高档灯580EXii或SB900闪的就比460ex或SB600给力,比国产灯给力,其实问题没那么简单。

二、主体测光

再针对主体测光,这是第二次,有两个方法1、E-TTL 2、手动控制

如果是手动M档灯,主体“菜单”的亮度完全由你自己通过灯控制,调整指数达到你想要的效果(用灯M档时30 00元的580EXii 或SB900其实和300多远的国产永诺560除指数和质量外没有其它本质区别,控制的核心在人而不是灯,这是不是可以做为到底买国产灯还是原厂灯的参考因素之一?)

如果是利用闪灯的E-TTL,这时主体“菜单”的亮度是由相机和闪灯的交互决定的(当然你可以控制闪光的+-AV),这时原厂灯的E-TTL就远比国产灯准确给力了,要是买了永诺的460或560系列,那E-TTL就完全不能用了(这是不是买国产灯还是原厂灯的参考因素之二?)。

好,再看我上面那组图,会发现另外一个问题,主体“菜单”亮度不一致(我用的自动E-TTL模式,如果手动亮度会一致)。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时我会看到有些网友说我要买580IIEX或SB900,我原来的380ex或SB 600测光不准,有时过曝或欠曝。其实,不是灯的问题,是自身控制机器测光的问题。上面一组照片主体亮度不一致就是测试过程中我没有准确的控制闪灯输出。

解决办法:大家都知道相机有曝光锁,是为了测光后重新构图用的。其实还有一个功能就是闪光锁,这个是锁闪光指数的,就是为了解决上面说的E-TTL测光不一致的问题。我上面的这组图忘记了锁闪光指数,导致不同照片主体亮度不一致。

说到这个测光锁,学问非常大,用好了测光锁才能准确的利用灯的E-TTL,否则还不如买个300多的国产灯。如果没有利用好闪光锁,如果晚上拍摄一个穿黑衣或白衣的模特,脸部要不一片惨白要成东南亚皮肤了,跟什么高档低档灯没有关系,在于控制。

不同的机身测光是不一样的,我的40D这点不是很给力,只能中央测光点测闪光指数,但其它相机可能不一样,需要大家自己查说明书或测试。我当初看说明书也看得稀里糊涂,40D有9个对焦点,到底闪光测光是只能中央还是9个都可以,看了无忌和蜂鸟论坛,回答不统一。我只能自己做测试了。见这张图。灰卡测光补光对相机测光有效,对闪光也是有效的,所以为保证E-TTL的准确性,我是把灰卡分别放到9个对焦点分别拍样张得到这张图。

黄土飞扬上传了这张照片:

[器材] 佳能数码相机【佳能40D】

[参数] 光圈: F/10.0 快门:1/250 焦距:17 毫米感光度:200

大家注意上面这个组图(灰卡相应的位置就是点对焦位置),除左上角那张利用中央测光点的窗帘等曝光偏暗外,其它5个完全一样。说明什么?只有中央测光点对闪光的指数起作用了,其它的8个点都没有。(由于光线原因,对比不是很强烈,但能看出区别)。测试终于回答了我的问题,我的40D只有中央测光点可以用于闪光指数锁定,其它点只能对焦不能锁闪光指数。我强烈建议各位网友研究说明书,如果看不懂就自己测试,网上的回答很多是错误的。

OK。利用上面的测试和理论,那天最后我拍了一张我想要的效果做纪念,前景和背景都很亮

黄土飞扬上传了这张照片:

[器材] 佳能数码相机【佳能40D】

[参数] 光圈: F/4.0 快门:1/4 焦距:40 毫米感光度:100

上面可颂坊一组图其实还说明一个问题,快门的变化对主体作用不大(不是绝对的)。

为什么?闪光的速度是几千分之一秒甚至万分之一秒(这就是为什么B门可以拍水滴拍子弹的原因),因此,用闪光的时候有时快门1/10秒都能把眉毛眼睛拍的很清楚。

其实快门主要控制环境光的,主体的曝光是光圈决定的。

用灯后光圈不能一味的追求大光圈,光圈是由指数和拍摄距离决定的,跟快门没有关系,有个公式光圈=指数/距离,如果你能熟练的使用掌握这个公式,像电压兄那样,那完全可以使用手动控制灯,原厂3000元的580E Xii和SB 900绝大多数场合都没必要了(当然高速同步、后帘同步、频闪还得指望原厂灯),300多元的永诺560就够力了。

比如580ex最大指数58,如果拍摄距离10米,最佳光圈是58/10=F5.8(快门多少无所谓了,关键看你想把背景拍成啥样,当然不能太慢)。但你为了追求虚化,并有给力的85 1.2,非用F1.2怎么办?那办法就是你减曝光指数或离机闪把灯拿远点,如果不减那肯定过曝(或者向电压兄说的干脆手动M),当然现在数码了有L CD,拍一下就知道了,以前胶片那必须计算的。(但强烈建议先计算,很多LCD并不准确,比如50D的LCD 美化了图,任何PP LCD看很漂亮,到电脑一看糊的一塌糊涂,这点我反而感谢我的40D,LCD只有20多万像素,电脑上的效果远比LCD上好,如果LCD我满意了电脑上肯定没有问题。同理,后期PS的时候千万别用苹果好电脑,否则到普通电脑上真的很一般了)。

如果买了原厂的580EX或SB900,第二个灯如果进国产的或国产的引闪器,多灯使用时你相当于把把580EX 或SB900降档用了,高速同步、频闪等功能都没用了。对于喜欢玩多灯的,我个人感觉国产灯就OK,因为这种场合多数手动。当然全部是原厂灯那更好,光比控制、ETTL很给力,但意味全套必须原厂,5000元以

对于第二个我自问的暗调PP问题,我是看到这组PP后想到的。结合上面的理论,环境光色调是不是可以通过减曝2档左右达到?(后期在减饱和度PS一下,不过创意可不那么容易模仿的,呵呵)

注:这幅照片是我收藏的贝蓝品大师,希望借用不介意。

同理,这幅亮调的PP是不是也能拍出来?(可能需要高速同步到比1/250更快补光)

这两张我用的同样方法控制环境光,保证窗外曝光在正确。

上面那张离机闪单灯,下面那张双灯,老人背后有个灯打逆光。这里我没有加色温片,如果加色温片可以控制主体和环境光的冷乱对比。这点我正在向电压兄学习。

[器材] 佳能数码相机【佳能40D】

[参数] 光圈: F/1.8 快门:1/160 焦距:50 毫米感光度:200

这张同样是单灯跳闪,E-TTL模式

黄土飞扬上传了这张照片:

[器材] 佳能数码相机【佳能40D】

[参数] 光圈: 快门:1/60 焦距: 感光度:200

这张离机线E-TTL模式+束光筒

[器材] 佳能数码相机【佳能40D】

[参数] 光圈: 快门:1/60 焦距: 感光度:400 这张永诺560 M档模式

[器材] 佳能数码相机【佳能40D】

[参数] 光圈: 快门:1/100 焦距: 感光度:100 这张跳闪手动模式

[器材] 佳能数码相机【佳能40D】

[参数] 光圈: F/2.0 快门:1/160 焦距:85 毫米感光度:1600 这张离机闪单灯E-TTL模式+反光板补光

[器材] 佳能数码相机【佳能40D】

[参数] 光圈: 快门:1/60 焦距: 感光度:200

前面我谈到闪光锁和闪光指数中央测光点。这个学问其实和相机本身的测光系统一样复杂,也有白加黑减一说,你对着白墙闪光如果不增加曝光指数,曝光会不足,对着黑衣模特,如果中央测光点不小心正好在黑衣服上而不是脸上或没有事先针对脸部锁闪光指数,毛豆脸部将惨白一片。

所以,在主体曝光指数测光时到底对哪里测光?这个学问我不多谈,每人有不同的方法,这个需要自己摸索和总结,基本理论和没有闪光的时候差不多。但拍模特基本是对着脸部锁闪光指数。实在搞不清楚就试拍几张看LC D效果。

注:1、这层楼我谈的是基于E-TTL自动模式,手动不存在这个问题,全靠摄影师的经验和大脑,所以,高档灯好,但使用不当效果可能不如300元的国产手动灯。

2、同样这层楼我谈的是针对主体的闪光,环境光我假设你已经用AV档加减曝光或M档固定了。主体和环境两个测光千万不要搞混了,否则会看得云里雾里。就像我前面可颂坊那组,我要保证“菜单”在不同快门下亮度一致,也就是光可控

多灯比较复杂,需要控制光比,彩色通常1:2,黑白1:3(引述亚当斯书中话语),因此用夹光或1/4灯位时,让副灯的指数输出只有主灯的1/2. 这个时候原厂高档灯就给力了,ETTL是针对整个多灯环境而不是单灯,哪怕你跳闪或加了柔光伞。比如580ex可以作为主灯并作为无线控制发射器控制副灯,最多三组,每组不同光比,每组可以接无数个灯。当然,手动也一样,只是手动计算,一个灯一个去调整,群拍不会给你这样的时间。所以原厂灯贵有贵的道理,当然前提是你副灯也必须原厂的,引闪器也必须原厂的,整个系统都必须原厂的。其中有一个国产光控的,那E-TTL就是错误的。从整个闪灯系统综合考虑这点,是不是也是买原厂灯还是国产灯的考虑因素之三?

注:有些支持E-TTL的国产灯可以正确E-TTL,但高速同步、后帘同步有问题了。这层楼的观点是我自己的理解,极有可能由于我对国产灯的了解有限观点有错误,需要其它老师指正。

截止目前,我自己问自己的7个问题,上面我回答了6个,但第四个色温问题我基本没有谈到,这个目前我只有理论,缺乏实践。

我们都知道,闪光的色温基本和日光一致,5400K左右,但夕阳、白炽灯、日光灯是不一样的,如果不加色温片,会发现主体很白,环境光很蓝或很黄,人为闪光痕迹很重。因此,增加色温片在灯前可以很好的平衡冷暖色调对比,甚至创造不同的效果。但加什么颜色的色温片,加几片,什么场合加,我还在向电压兄学习,比如下面那些色温纸的说明我就没搞明白,全蓝色纸的”3200K转到5600K中的这个3200K和5600K到底是指哪?环境光线的色温还是什么?如果是环境光,可闪光灯够不着啊。如果是指灯,可灯是5600K,顶多转成3200K 怎么变成了3200K变成5600K。唉,国产货的说明总是很烂,哪位兄弟明白给我解释一下,否则我又要做一大堆测试。

下面是我买的色温片样子,24元很便宜。

全蓝色纸201 CTB FULL (将3200K色温转化为日光5600K) LEE Filters

半蓝色纸3204 CTB 1/2 (将3200K色温转换为4100K) Rosco

1/4蓝色纸3208 CTB 1/4 (将3200K色温转换为3500K) Rosco

全橙色纸3407 CTO FULL (将5500K色温转换为2900K) Rosco

半橙色纸3408 CTO 1/2 (将5500K色温转换为3800K) Rosco

全绿色纸3304 Rosco主要在荧光管环境中,作闪灯混合现场光的平衡比例用

黄土飞扬上传了这张照片:

多灯,尤其是外拍,ETTL绝对好用!闪~卓的David Hobby喜欢玩手动,因为他外拍经常只用双灯,熟练的话手动调整也不是很难;而Joe McNally 喜欢CLS(尼康的智能闪光系统)是因为他经常玩多灯,而且放灯的位置都非常奇特,拍摄的环境也经常是不容他去手动调节的

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一个关于国产还是原厂的问题,我前面提到了三个因素,这三个是矛盾的。关键看你自己的拍摄习惯,手动还是依赖ettl。单灯还是多灯?多灯情况下你整个系统而不是某个灯你到底怎么考虑?高速同步对你有多重要?这张给家人拍的一张室外写生,时间下午4点过,夕阳已经出现,自然光为主光,离机闪光ETTL模式-1AV+柔光伞作为辅光补光。中间黄色为闪光指数测光点,红色为点对焦点(这个位置不涉及重新构图,所以不需要锁闪光指数了)。

我先用测光表对环境光测光(真的不是装B,因为我的主打定焦头都是蔡司老转接头,兼容性问题机身测光极其不准,只能用测光表保证测光的准确性),然后减曝2/3档用M档锁住,完成环境光设置后。我再把闪光灯设置为-1 1/3 AV,利用黄色中央测光点对老人脸部测ETTL闪光指数,依赖机身自动完成主体的测光。(由于用了闪光,所以这里黄点已经不是用于我们日常说的机身测光了)。为和后面一张失败图对比,所以后期除缩小、加锐、加对焦点、加签名外未其它PS。

这里我顺便帮我一个尼康D700用户问个问题(或许有尼康的朋友会过来逛逛),尼康测光时点测是联动的,这个联动对闪光指数是否也有效?如果有效,某些场合就不必麻烦的锁闪光了。

黄土飞扬上传了这张照片:

闪光灯使用技巧详细说明

闪光灯使用技巧详细说明 喜欢摄影的人没有几个不知道Strobist(闪卓博识)的,在全球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网站流连。在这里你将会浏览到不断更新的免费教程,跟从专家学习闪光灯的使用技巧。闪卓博识越办越专业,所带来的人群也越来越高端。美国摄影业同侪——那些同样痴迷于小型闪光灯运用的大名鼎鼎的摄影大师受到大卫的感召来到闪卓博识,他们一同探讨摄影技术,成为朋友、知己,进而构成“闪卓士”的最中坚分子和技术核心,他们的名字熠熠生辉,闪耀在当代国际高端摄影舞台,他们有: 乔·麦克那利(Joe McNally) 切斯·贾维斯(Chase Jarvis)戴夫·布莱克(Dave Black) 提姆·泰德(Tim Tadder) 尤里·艾库斯(Y uri Arcurs) 大卫·泰加塔(David Tejada) 柯克·塔克(Kirk Tuck) 闪卓博识从建站伊始即打出最醒目的口号:精简装备,依靠你的布光智慧,拍下惊世骇俗的照片 大卫豪比在闪卓博识(Strobist)中设立了一系列免费的主题如:《闪光灯初级课》、《场记》、《新兵营》等,这些主题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自己的摄影理念和用光细节,同时采用图文并茂的手法,让每次有意义的外拍场记都呈现在读者面前。 其中《闪光灯初级课》是向读者传授如何掌握光线平衡和外置闪光灯的基础摄影技巧的栏目,它解答的是:拍摄高质量照片的初学者应该从何处下手,练习拍什么题材的照片。课程涉及许多就连大师级摄影师也懵懂的一些技术内容,因此作为互联网上对摄影知识进行讲解的最全的问题数据库,《闪光灯初级课》适合所有摄影师来阅读——无论是业余爱好者还是专业摄影师。 《场记》是对基础技能知识的有效补充,并以真实的拍摄实例,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那些善用闪光灯的专业摄影师获得该图片效果的详细过程。通过《场记》,摄影界的新手可以了解到一个职业摄影师面对任务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步骤,老手则可以在阅读的同时,用同样问题考问自己,找到和同业者的思路差异,从而取长补短,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会议拍摄以及摄影摄像中闪光灯的使用技巧

会议拍摄及摄影摄像中闪光灯应用模式 摄影摄影的闪光灯效果是作为一个摄影师必须得去了解和熟悉的技术,这是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摄影本就是一个光影的技术创造过程,如果一个摄影师连简单的闪光灯都驾驭不了,那么奢望其拍摄更好的作品那也是笑谈,从现在开始辉煌映画摄影团队就与大家一起来领略闪光灯下的艺术魅力,在自然光之外我们也能看到人造光的天生丽质难自弃的艺术效果。 1、前帘同步闪光 前帘同步闪光就是闪光灯先闪光,然后再在慢速快门的作用下进行长时间的曝光,如果画面有活动的景物和人群,就会把刚才拍清楚的影像给覆盖住,主要用在光线较暗的时候拍清楚主体,前帘同步与后帘同步在拍摄静物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区别,就是在拍摄运动物体的时候,会有很大的视觉不同,前帘就是先有清晰的影像,然后才出现拖影,而后帘同步就是先有拖影,在最后一个画面中运动物体是清晰的。

2、后帘同步闪光 是在快门后帘关闭前瞬间开始闪光,可避免夜间摄影时移动物体的幻影留在主体的前方。原理在于:后帘同步开启时,快门开启,拉出一串运动的影像,最后闪光灯开启,将主体定格,最后的定影很清楚,前面有一串影子,特殊效果用于表现运动。这里有个概念就是,单反相机的快门帘幕有前后两片,前帘开启,快门开启,后帘开启,快门关闭,后帘同步就是在快门关闭的瞬间闪光,这样只有在关闭前的画面是清晰的,前面的影像因为闪光灯没有闪光,处于一种曝光不足的状态,所以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曝光不足所以会有拖影,前面画面是运动的,最后的画面是清晰的,这样就能很好的表现一种被摄物体运动的轨迹画面。(后帘闪光技巧分享于https://www.360docs.net/doc/8e4861135.html,) 3、快速频闪闪光 快速频闪闪光可以使运动的物体留下一系列的轨迹,也就是说闪光灯在一定的时间内连续发出多次闪光。当这种灯充足电后,可以像连发手枪一样,一次紧接一次地频繁闪光。高频电子频闪灯的闪光频率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闪光频率越

人物摄影技巧入门

人物摄影技巧入门 篇一:人像摄影技术入门教程 人像 "对不起,请问可以帮我们照张相吗?"你回过头,一对情侣正在热切的看着你,一款相机伸到了你面前,当然,你无法拒绝这样的请求,伸手接过了相机…… 不知道你有多少次外出时遇到这样的场景,反正我是很多次了。对于摄影者来说,人像是最常遇到的拍摄题材之一,除了本身它非常吸引人外,在生活中也是最常见到的。实际上普通的用户使用相机绝大多数用于拍摄人物。在个人爱好上,有的人可能并不怎么喜欢拍摄人像,觉得不用关心这个问题,然而要完全避免人像拍摄几乎是不可能的,除了偶尔要为朋友和家人拍点生活旅游照外,还要应付外出时需要你帮忙拍照的陌生人:想想如果背着一堆器材的你,在热切的盼望下却拍出了极为失败的照片,那是多么丢脸的一件事啊。因此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说,只要你拥有相机,就应该掌握一点人像摄影的常识。这篇东西试图阐述一些基本的概念,以帮助大家掌握人像摄影的基本点。要注意的是,本文针对的是初学者,希望能帮助避免大多数导致失败的因素,但要真正拍出出色的照片,却要靠大家自己的努力了。 基本要素 基本技术要点

基本的技术包括拍摄时的选择焦距、对焦、曝光等基本操作,这些东西不是成功拍摄人像的充分条件,却是必要条件。在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似乎不必对这个问题特别关注,因为今天的设备已经很先进了。但对初学者来说,很多时候问题就出在这些方面。 拍摄人像时,主体作为一个活动的、有意识的动体,往往很容易令拍摄者分心,结果导致了对焦不准的情况出现。而许多人等被摄者摆好姿势,匆匆忙忙拿起相机就拍,也常常会导致对焦情况不理想的情况出现。常犯的毛病是没有留意对焦点,即向哪里对焦的问题。相机通常都是默认在镜头中心点进行对焦的(很多相机会有一个指示点),拍出来的照片画面中这一点的位置最为清晰。如果拍摄的人物在画面中心或景深大的话,问题并不明显,但如果人物不在画面中心或景深小的话(很不幸这恰恰是许多成功的照片的主要因素),人物的清晰度就会有问题了。正确的方法是,拍摄时先对准主体对焦,然后再调整画面拍摄。 对于人像摄影来说,人物往往在画面中占很大的比例,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对焦呢?人像最重要的部分常常是脸部,而眼睛又是脸部器官中最具表现力的,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比较保险的做法是对眼镜对焦,以保证眼睛的清晰。当然仅有眼睛清晰也是不够的,必须保证鼻尖也清晰,这样的话,即使采用很小的景深,只要保证眼睛和鼻尖清晰,整个脸部就是清晰的。对脸部对焦的另一个好处是使你在对焦时可以留意到人物的表情,方便捕捉生动的表情。

单反基础知识(入门教程)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 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 3、拍景: 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 5、拍烟花: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夜间人像留影: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Av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这样拍出来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于背景曝光不足而过暗。 Av光圈优先技巧: 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 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缩1~2级之光圈。 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测光方式: 1.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 2.依照你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3.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用AE lock 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摄。 4.尽量别对白色或黑色物体测光,不然就请记得黑要减EV、白要加EV。 EV 即曝光补偿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小型数码相机大多通过菜单来调节曝光补偿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不多的图片,对焦,曝光一切启动。这个时候的曝光,正是最终图片的曝光度。图片如果明显偏亮或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不过有的时候,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此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出入。如果拍摄结果明显偏亮或偏暗,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偿。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单位来调节。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由于相机的快门时间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因此并非总是能达到2EV的调整范围,因此曝光补偿也不是万能的,在过于暗的环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时要考虑配合闪光灯或增加相机的ISO感光灵敏度来提高画面亮度。一般的说,景物亮度对比越小,曝光越准确,反之则偏差加大。相机的档次有高有低,档次高的,测光就比较准确,低的则偏差也会加大。如果是传统相机,胶卷的宽容度是比较大的,曝光的偏差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有大问题,但是数码相机的CCD宽容度就比较小,轻微的曝光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体的效果。总而言之,曝光补偿的调节是经验加上对颜色的敏锐度所决定的,用户一定要多比较不同曝光补偿下的图片质量,清晰度、还原度和噪点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图片。注:佳能说明书上的光圈是指F数值,光圈越大,景深越大。一般人们所说的光圈是指光圈孔径,和F数值成反比,光圈(孔径)越大,景深越小。 Av--光圈优先自动曝光。 Tv--快门优先自动曝光 AE-自动曝光 AF-自动对焦 AF-S--和SAF应该一样,是单次自动对焦相对的是连续自动对焦。 MAF-监控AF,这个模式可以缩短对焦所需的时间。相机在快门按钮按下一半之前就会调整焦点,让您以调整好的焦点进行构图。将快门按钮按下一半,而且af 锁定完成时,焦点会被锁定。 EV-曝光值,通常在进行曝光补偿时会用到这个术语。 ISO-感光度,感光度每差一档,相当于光圈或者快门相应的一档曝光值。 单反相机39种摄影基本功训练

千万别乱闪 教你闪光灯正确使用方法

千万别乱闪教你闪光灯正确使用方法 大多数相机都提供了闪光灯,但是使用闪光灯并不好。当在一间光线微弱的房间里拍照或在夜晚拍照时,几英尺以外的物体会以发光体的形式出现在照片上,与背景截然不符。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最好是在室外拍摄或在白天有自然光线的室内拍照。朵朵白云,树阴会缓和照片在直射光线下发出的刺目的色彩。有时侯,低对比度会比强对比度好。再也没有什么会比全是白或全黑的照片差了,因为这样的照片已是废品了。 闪光灯的最大用处是在全日光状态下补阴影地区的光。当你为一个背对着蓝天的人物拍照时--这种环境叫背光环境,照 机会把人和蓝天的光线平均,从而使暴光平和。但是这种暴光会使人物看起来短小,天空看起来过长,因此你可能会得到一张在明亮杯景下有一黑色轮廓的照片。解决方法就是使用闪光灯,这种技术叫填光。这样不但使人物变亮,同时也降低曝光度使天空看起来不是过于明亮。 虽然小巧,索尼T系列同样不能缺少闪光灯 许多数码相机有内置的闪光灯。通常有四档设置:闪光、不闪光、防红眼闪光和自动闪光,最后一档是由相机来确定是

否需要额外的光线。在许多情况下,闪光灯可能会破坏一幅完美的照片或者会制造出以后难以清除的错误。 对于傻瓜数码相机来说,大多数自动闪光都是在多云天气下发生的。将闪光灯关闭,然后增加曝光量,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闪光灯不像曝光量那么好控制,闪光灯射出的光线容易彼附近的物体反射回来,在照片上形成不均匀的耀斑。因此,当在多云的天气或是黄昏日落时拍照(或是其他不理想的照明条件时),请尽量关闭闪光灯。 闪光灯射出的红外线会影响图像,因为图像是由CCD芯片进行处理的。例如,红色区域可能记录下来时变成了发绿的。在室内拍摄时,应该提供足够的照明,以便得到不用闪光灯的照片,或是看看没有闪光灯的照片是否满意。 为了看出差别,可拍摄同一对象的两张照片,一张使用闪光灯,而另一张不用。可能不用闪光灯更好。从中可以学到不用闪光灯拍照的技巧,不过这时需要有其他光源进行补光。

闪光灯使用技巧详细说明

闪光灯使用技巧详细说明 闪光设备的种类 /B 热靴式闪光灯能够滑入位于相机顶部的热靴插座。热靴具有一个电子连接口当闪光灯接入这一连接口后快门释放时闪光就会同时爆发。手握固定式闪光灯能够比标准的热靴闪光灯产生更多的闪光。影室闪光灯组是非常强大的闪光设备它们能够触发一个或多个通过电线与电池组相连的闪光灯。自给式闪光灯灯头具有内置的电池组。闪光设备配件/B 当闪光灯同步感应器探测到由相机控制的主闪光灯发出的光波脉冲后它能够激发附属闪光灯。造型灯是一个内置于闪光灯灯头内的小型疝气灯它能够确定闪光灯的位置。/ALIGN 描述闪光灯功率基本闪光技巧/B 闪光灯最简单的使用方法就是利用相机上的闪光灯直接为拍摄场景提供光线。在使用闪光灯时要仔细确定闪光灯的照射方向避免产生奇怪的阴影或任何混乱的反射。 /B 手动闪光曝光手动控制闪光灯可以使光线具有固定的强度。在使用手动闪光灯进行重要的拍摄之前先采用一个好的闪光灯测光表测试一下或拍摄一卷试验胶片。使用闪光灯上的刻度盘闪光灯可以帮助你计算出手动闪光灯的曝光数值。/ALIGN 1. 将闪光灯设为手动。 2. 将相机的快门速度与闪光灯设定为同步。 3. 将闪光灯刻度盘上的感光度设置为所用胶片的感光度。 4. 选择被摄物与闪光灯之间的距离在刻度盘上选择它们的距离之前你可以先自己估算一下距离或先进行对焦然后再读取镜头上距离标尺的数值。 5. 设定镜头所需的光圈大小。闪光灯光线反射的手动曝光设定反射的闪光灯光线会游走段额外的距离。/ALIGN 1. 将闪光灯设为手动。 2. 将相机的快门速度与闪光灯设定为同步。 3. 将闪光灯刻度盘上的感光度设置为所用胶片的感光度。 4.估测从闪光灯到反射面以及反射面到被摄物的距离。 5.在刻度盘上找到与距离刻度对应的光圈数值。 6.把光圈调整得稍大一些来弥补被反射面吸收的部分光线。使用闪光灯测光表:闪光灯测光表是使用手动闪光灯或闪光灯反射光进行拍摄时最精确的测光工具。/ALIGN 1. 根据胶

摄影闪光灯的基础知识

摄影闪光灯的基础知识 摄影闪光灯的基础知识1、光圈与闪光灯 我们都知道光圈是用来控制画面景深程度,但它也是决定镜头进光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皆固定的情况下, 光圈大小和进光量的关系是成正比,也就是说当光圈越大时进光量 会越多,整张照片(主体和背景)也就越明亮,而光圈缩得越小,则 会越显得曝光不足。读者可以试着想象,在相同开启时间(快门)下,将水管的孔径(光圈)开大和转小,所得到的结果会是不同的,而从 右侧的图例可得知,当维持相同的快门和ISO感光度,照片整体的 曝光量会随着光圈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摄影闪光灯的基础知识2、ISO感光度系数 以CanonSpeedlite600EX-RT为例,其闪灯全出力的最大GN值为60(ISO100),当把ISO调高至200时,全出力的GN值就会变成 84(60×1.4),ISO设为400时,则变成120(60×2),以此类推!所 以由此可得知,ISO高低是决定闪灯的出力程度,也就是当ISO越 高时,闪灯能照射到的距离也就越远。 摄影闪光灯的基础知识3、快门与闪光灯 首先请确认快门在机身的闪光同步速度之内(一般为1/160s), 令闪光灯可以正常工作。 无论是闪灯、棚灯或是外拍灯,所打出的光都是属于「瞬间光」,和阳光、日光灯、台灯等「持续光」不同,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 由于「瞬间光」远比相机快门开启的时间还要短暂许多,再加上已 先决定好的光圈大小,所以当闪灯发光的剎那,就已决定主体的曝 光量,因此在快门帘尚未完全关闭之前,剩下的时间都是在进行除 了主题之外的曝光,读者可从上图中清楚看出其结果,快门速度只 会对背景光的明暗有所影响。 摄影闪光灯的基础知识4、TTL模式

摄影技巧之初学入门篇-轻松掌握单反入门技巧

除了平时的拍照以外,更多的人想拍出与众不同,更有意境的照片效果。当我们具备了一定的摄影知识之后,我们想拍出出色的照片将不会被相机自动设置的参数所局限,相机将真正的成为我们要表达的情感记录工具。随着越来越多的中高端消费级数码相机数码相机加入了全手动功能,单反也日益的普及到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更多的网友不愿意只满足于按下快门那么简单。 全自动操作【AUTO】 全自动模式下,相机会根据所处的光亮环境,自动来设置相机各种参数来获得最佳的曝光度和效果,这点对于刚接触数码相机的用户来说非常有用。相机用户只需要把对焦点(或多对焦点的其中一点)对准被摄物体,半按下快门按钮,当听到合焦声(一般为清脆的嘀嘀声)或者在取景器上看见合焦提示成功后,完全按下快门键即可完成拍摄。 图为:采用全自动模式拍摄 采用全自动拍摄模式时在昏暗情况下有可能相机会自动弹起闪光灯来进行补光。因为成像的好坏是由相机通过计算来得到的。我们就不过多的进行说明了。此功能完全可以满足光亮充足下的拍摄需求。 程序自动曝光【P】 相机采用自动设置快门和光圈的参数,称为程序自动曝光。自动曝光在全自动曝光的基础上来进行操作,相机使用者可以自己限定ISO值、白平衡、测光模式等等参数,当我们想在昏暗环境下拍摄低ISO值来保证画面质量,但对摄影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P档给予了我们更多的拍摄自由。但这仅仅是往中端摄影爱好者过度的一个阶段,想要拍出独具匠心、自己所想要的影像。我们还得继续往深处钻研

采用程序自动曝光模式拍摄 相信看完以上两档入门级拍摄讲解以后,各位完全可以总结为两条:全自动操作模式只需要我们把对焦点对在被摄物体上即可(有些机型甚至连这步都省了)。程序自动曝光模式则需要我们把规定的参数(如:ISO感光度、白平衡、测光模式、驱动模式等等)设置成想要的数值,光圈、快门方面则完全由相机自身来控制。 它们的区别在于,当使用全自动模式是,相机会自动设置对焦模式、驱动模式、内置闪光灯、感光度等等,当使用程序时,相机只自动设置光圈和快门数值,其它参数消费者可以自行更改。 光圈优先【A】 当我们对以上两种模式,或者说是对程序自动曝光【P】了解差不多了,我们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往更加专业的拍摄方向发展了。 光圈优先是大多数影友们用的最多的一种拍摄模式。首先,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的就是景深的深浅,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景深越浅,背景虚化越严重;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F22),景深越深,背景越清晰。请看我们下面的对比图效果。

闪光灯人像入门教程详解

闪光灯人像入门教程详解 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推荐闪光灯设置与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闪光灯设置与使用1、连接闪光灯与相机各品牌的机顶闪光灯外观大同小异。 之所以叫「机顶」,是因为它可以通过底部的「热靴」接口,直接安装在相机顶部的热靴插槽上使用。 虽然机顶闪光可以直接安装在相机上,但在拍人像时很少会这样用。 首先,闪光灯的朝向角度受到了限制,发挥余地变小;其次,如果是较硬的光线直射人物面部,反光后的效果会让面部看上去油油的。 还好,聪明的人类发明了「闪光灯无线引闪器」。 无线引闪器通常是成对出现,分别安装在相机顶部热靴,和闪光灯热靴接口处,这样就把闪光灯的摆放位置解放了。 2、为什么要使用手动模式当决定使用闪光灯作为人造光源的同时,也就决定了摄影师对于器材的绝对控制权。 当今的相机虽然已经非常自动化,但在面对复杂的拍摄环境时,难免会弄巧成拙。 这时候就需要用手动参数设置才能解决问题。 我们从最简单的闪光灯使用情景开始,将闪光灯作为唯一的光源。 同时,将闪光灯与相机的各个参数先固定下来。

3、闪光灯初始参数设置我们的器材操作逻辑是:固定大部分参数,调整最需要调整的参数,避免手忙脚乱。 固定参数部分:模式设置为「手动模式」;关闭「TTL功能」;「闪光灯焦距」固定为最广焦段,如24mm。 4、拍摄时需要调整的参数:亮度,预先设置为1/2 亮度。 并非所有闪光灯与相机都支持该功能,事实上,如果实现了精确的布光,是不需要相机为闪光灯自动测光的。 2. 「闪光灯焦距」的改变,最直接的影响是其闪光范围的宽窄变化。 闪光灯焦距越广(数值越小),闪光范围也会越广阔,反之,闪光灯焦距越长(数值越大),闪光范围则越集中。 在本文中,由于是在空间有限的室内拍摄人像,我们这里可以调整到闪光范围最大,即闪光灯焦距最广,并保持不变。 相机初始参数设置固定参数部分:相机操作模式设置为「手动档」,即M 档;「快门速度」固定为1/200 s;「感光度ISO」固定为200;「图片格式」设置为RAW 格式。 拍摄时需要调整的参数:「光圈」,预先设置为f/11,调整范围一般会在f/8至f/16之间。 相机参数 1. 关于「手动档」:如果是相机「自动档」的话,相机将会在闪光灯未启动时,自动调整参数去适应没有闪光灯的环境。 我们假定是在夜间室内拍照,所以此时应该是较暗的自动测光环

影室闪光灯布光方法

一、产品拍摄实战: 无论是拍摄纯粹静物记录或是包含人物、道具,对于摄影师而言就像日常生活般的平常。这样并不会使得这项工作变得无创造力或吸引力,相反的,静物产品摄影是需要高度组织能力。一般的摄影师必须面对无数不可预知的外在环境因素,如灯光、布置、清晰范围、拍摄时刻等。静物产品摄影则可完全排除这些影响,在这个特殊的领域,你可以完全控制状况。 拍摄静物产品是一种造型行为,布光是让塑造的形象更具有表现力的关键。静物产品品种千变万化,在拍摄中通过布光,不仅要表现出它们的软硬感、粗细感、轻重感、薄厚感甚至冷热感,还要通过影像的视觉传达,使消费者直观地看到商品的不同形态,联想到人在享受商品时的感受。在拍摄构思中要有“光”的造型意识,调动“光”的造型手段,才能达到强烈的视觉效果。 由于物体结构质地和表面肌理各不相同,所以吸收光和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因此,根据不同质感对光线不同的反映,我们把物体大致可以分为:吸光体、反光体、透明体。这只是比较概括地分门别类,有些产品的质地介于吸光体、反光体、透明体其中两者之间,或是兼有吸光体、反光体、透明体三者组合而成的复合型产品。但是只有对简单而基本质地的物体的布光表现加以探究,才能塑造好复杂的物体。 专业的产品摄影的照明也会应用到许多小反光镜、白色或灰色的补光板和黑屏。大部分的时候,当摄影师需要时才将较大的黑色、白色或灰色卡纸裁成需要的尺寸。小片反光镜对于局部补光很有效,而小片凹镜可以产生反光点。采购各种直径和焦距的凹镜会有所帮助,他们比刮胡子用的镜子更好用。 有时还需要用到各种颜色的镜面塑料片和银箔、金箔卡,最好时能用剪刀裁切的款式。在拍摄饮品时,就会需要这些镜面塑料片和金属亮面,或半雾面卡片。将各种颜色的镜面塑料片或卡纸裁成所需的形状,用铅丝或贴纸裱在玻璃杯或瓶子后面。调整它的反光,以获得玻璃杯与饮品合适的透明照色。 客户有时候需要全白的背景来表现产品,这时拍摄台是很有用

摄影小技巧1(逆光拍摄和闪光灯的利用)(来自蜂鸟)

你拍的我,我拍的你 透过逆光的画面,照片颜色丰富而且唯美动人,暖暖光线透过发丝,让人感觉到温暖,增强质感和氛围的渲染性。 逆光拍摄小tips: 1.对明亮的背景进行测光而对前景不进行补光,可以得到对比强烈的剪影效果,很好地渲染气氛。 2.使用反光板或者闪光灯对前景适当补光可以得到更多的细节。 3.逆光拍摄时可以在物体周围产生耀眼的轮廓光,强烈的勾勒出物体的外观。 4.拍摄花卉树木等容易透光的主体时,可以采取逆光的光位,被摄主体会表现出更强的质感。 5.当镜头中出现严重光晕的时候注意构图,轻微调整镜头位置避免耀斑覆盖被摄主体。 6.逆光拍摄时会对影响自动对焦准确性,可以改用手动方式精确调焦。 7.避免长时间通过取景器直视阳光造成视力损伤。 在夜晚和黄昏的时候,背景后的光线比人主体本身还要亮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以考虑拍摄剪影,勾画出人物的轮廓。 将形体与背景生动的结合在一起,可以说,形体是语言,背景是语调,而这种语言有时无声胜有声,任凭创作者去揣摩和体会,这也就是剪影照片的妙处所在。由于在剪影照片中,主体基本没有色彩和细节显示,所以对主题的形体特征要求就很高,这就需要作者基于后期表现的效果来仔细选择拍摄角度和主体形态,充分展示主题的外形特征,力求美感和生动。 夕阳下的剪影照片 当画面中的光线在被摄主体之后,而且画面空白比较单调,可以创造性的拍摄剪影,通过黑色的剪影可以让观众眼前一亮,同时,黑色的前景也不会分散注意力。使得平常的合影有着画面感和对比感,同时也增强画面的耐看性。 拍摄轮廓图像独特而且充满创造性,根据光线、场景的不同而拍摄不同的照片,多去尝试,就会发现剪影早盘不仅简单,而且别具一格,让人惊叹。所谓摄影无定法,最重要的就是充满敢想敢拍。

数码摄影技巧大全

数码摄影技巧大全 数码摄影技巧大全 数码摄影技巧大全 素材来自《蜂鸟网》 ◎天文摄影——教你如何拍摄日全食 ◎成功拍摄的秘诀——人像摄影的实拍技法◎多层面解密逆光下的风光摄影拍摄技巧 ◎合纵连横气吞山河全景摄影入门攻略 ◎张望眼中禅的写实与写意——色调的表现力

◎超越平凡的人文摄影——构图的创意(三)◎速度的游戏表现摄影艺术中的静与动 ◎超越平凡的人文摄影——构图的创意(二)◎超越平凡的人文摄影——构图的创意(一)◎如何把水拍成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夜幕降临时如何记录璀璨的夜景 ◎映日荷花别样红如何拍好夏日娇嫩荷花 ◎教你如何拍出诗意朦胧的雨中美景 ◎摄影高手必须知道的12条经典摄影技巧 ◎艳色天下重风光摄影中的表现技巧(二) ◎艳色天下重风光摄影中的表现技巧(一)◎不可原谅的错误户外摄影的十大禁忌 ◎千里挑一竞风流解码T台的拍摄技巧 ◎猫狗大战如何抓拍宠物憨态可掬的模样 ◎赛场如战场解密弱光下体育摄影技巧 ◎抓住生活中的小情调如何拍摄小物品 ◎解密适用于商业摄影中的各式用光小技巧◎如何在不同的天气状况下拍出好作品 ◎怎样拍出动人心弦的日出日落照片 ◎在摄影艺术中创造扣人心弦的特写镜头 ◎挖掘生活中的乐趣寻找趣味的摄影题材 ◎超越例行任务专家支招新闻摄影秘籍

◎眼明手快拍“大头照”挑战野外打鸟极限 ◎真实背后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下) ◎利用奇妙的阴影让你的摄影作品更加出彩◎看懂直方图让你的曝光达到完美 ◎真实背后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中) ◎高手出招教你如何扫清用光障碍 ◎乔·麦克纳利经典人像大片拍摄解密 ◎简单易学玩转风光摄影的11则大法 ◎看上去很美怎样拍人不做作 ◎教你如何一手掌握生活中的精彩瞬间 ◎教你十招再现宝贝计划 ◎瞬间一网打尽!巧用DC连拍捕捉精彩画面◎《儿童摄影手册》书中内容精选 ◎《人像摄影必备器材及技术》书中内容精选◎《数码人像摄影教程》书中内容精选 ◎《实战精通DSLR拍摄技巧》书中内容精选◎《PS色彩构成与应用》书中内容精选 ◎《儿童摄影手册》书中内容精选 ◎《人像摄影必备器材及技术》书中内容精选◎《数码人像摄影教程》书中内容精选 ◎《实战精通DSLR拍摄技巧》书中内容精选◎《PS色彩构成与应用》书中内容精选

声控闪光灯教案

《声控闪光灯》的制作 【课题】声控闪光灯(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技能与实训》基础版实训项目十一)【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电子技能与实训》是学习电子技术的基础教材,包括电子技能基础、手工焊接与拆焊技术、趣味声光电路、直流稳压电路、振荡电路、放大电路等。每个实训项目又以多个小任务的形式展开,主要包括认识电路、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电路制作与调试、电路测试与分析等小任务,帮助学生“先会后懂,分步实施”。第三章趣味声光电路是其中重要章节。本课题《声控闪光灯》是学生了解驻极体话筒、巩固万用表使用知识以及声光知识联系的重要环节。 【学情分析】 职高学生大多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对乏味的理论知识学习有抵触甚至厌恶心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高一的学生对于电路的认识还停留在初中的直观阶段,缺乏理性的分析和认识,对电路中各个参数的认识还不深刻,缺少把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上新课时以实际应用为切入口,内容安排上增加趣味性,由浅及深,由实际抽象出理论,再回归实际应用,要更加注重电路的分析,随时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 【教学目标分析】 《声控闪光灯》整个实训项目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⑴了解驻极体话筒的结构和特点,熟悉其使用方法; ⑵理解声控闪光灯电路的工作过程; ⑶理解电路中各元器件的作用。 2、技能目标:⑴会用万用表对驻极体话筒进行正、负极识别和质量检测; ⑵会对声控闪光灯电路进行安装、调试和测试。 本节课主要任务是装焊声控闪光灯电路,是作为整个电路分析的基础。在学生制作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作品评价,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要求去了解各个元器件的作用及电路的工作原理,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比较简单,是:教学目标:⑴掌握电阻、发光二极管、三极管、驻极体话筒的插装要求与工艺; ⑵掌握印制电路板元器件的焊接技术; ⑶熟悉印制电路板的连线方法。

使用闪光灯的正确技巧

使用闪光灯的正确技巧 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推荐闪光灯的一些使用技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闪光灯使用技巧自动闪光通常,傻瓜相机(使用胶卷)与数码相机在不做任何设定变动的时候,闪光灯模式都预设在“自动闪光模式下。 此时,相机会自动判断拍摄场景的光线是否充足。 如果不足,就会自动在拍摄时打开闪光灯进行闪光,以弥补光线。 我们大部分的拍摄,“自动闪光模式都足以应付。 消除红眼“红眼现象在拍摄人像照片(尤其是比较近的距离、环境较阴暗)时常会发生。 这是由于眼睛视网膜反射闪光而引起的。 如果你不想让拍摄出来的人或动物的眼睛出现“红眼,可以利用数码相机的“消除红眼模式先让闪光灯快速闪烁一次或数次,使人的瞳孔适应之后,再进行主要的闪光与拍摄。 关闭闪光(强制不闪光)顾名思义,就是强迫数码相机关闭闪光灯。 不管拍摄环境的光线条件如何,都不准闪光。 此功能最适宜于静止使用闪光灯的地方进行拍摄。 如笔者就曾经利用此功能在峨眉山万年寺拍摄金佛、在故宫拍摄“龙珠。 此外,借助此功能在黄昏或弱光环境更能营造出自然的拍摄气氛。 强制闪光也就是“关闭闪光的相反,即不管在明亮或弱光的环境中,

都开启闪光灯进行闪光。 通常用在对背对光源的人物进行拍摄。 因为拍摄人物时,如果主体处于背光位置(如拍摄一间光线黑暗的房屋中的人物,主体背对着明亮的窗户),主体的正面就会处于阴影中看不清楚。 此时可借助此功能,在闪光灯的有效覆盖范围内拍摄到主体受光均匀的照片。 慢速同步闪光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拍照时,如果使用闪光灯加较高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很容易造成前景主体太亮,甚至是白晃晃的一片,而背景却依旧灰暗,无法辨别细节。 而“慢速闪光同步会延迟数码相机的快门释放速度,以闪光灯照明前景,配合慢速快门(如1/5秒)为弱光背景曝光。 这样,就能够拍摄出前后景均得到和谐曝光的照片。 笔者自己的实际经验是在雨雾天的黄山上拍摄“迎客松,效果令人满意。 不过,使用此功能有两点注意事项,首先是在弱光环境拍摄时,使用慢速快门可能会因为拍摄人的手抖动而导致照片模糊。 我建议大家用相机专用脚架支撑数码相机,以保持稳定。 其次是使用闪光灯辅助拍摄时,注意拍摄距离应该处于闪光灯的有效覆盖范围之内。 中低档数码相机内置的闪光灯覆盖范围有限,用摄影爱好者的话

菜鸟宾得单反入门使用教程完整版

菜鸟宾得单反入门使用 教程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宾得数码机身 1.机身设置,请参考M,K,A系列的设置方式,都是一样的。 2.镜头上机。你可以先把转接环装在机身上,再拧上镜头。也可以先把接环装在镜头屁股上,再上机身,这个都可以,你随意就行。 3.A/M开关的设定。A/M开关是takumar从super时代开始就有的一个设计,可以控制光圈是自动还是实时。A代表AUTO,即为光圈全开测光,快门动作时收缩光圈。M代表MAN,即为实时光圈收缩,光圈环动作,叶片也会对应收缩。 由于AUTO这一项,只能在胶片机身上由联动装置对光圈顶针工作才能起作用。所以在数码机身上,我们都应该选择MAN。由于镜头型号不同和生产批次不同,有的镜头上,拨杆遮掉M,代表M档。但是有的镜头上,露出M,才是M档,这个你可以通过收缩光圈环来判断。 4.具体的对焦方式,以及细节,和K.M.A镜头一样使用,不做复述 备注:因为是实时光圈,所以当你把光圈缩小了以后,取景器内会变暗,这是因为进光量减少的关系。一般来说,光圈收缩至F8左右的时候,取景器内开始会变暗了,再往后缩小,因为进光少的缘故,合焦提示不一定能出现。 》》》关于使用中的一些技巧和细节《《《 再来说一下,K,M镜头在使用中的技巧。按照上面设置的12345的步骤结束之后,我们都是提倡使用M档进行拍摄。很多人刚刚接触单反的人可能会比较排斥M档,认为太繁琐,简直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其实我觉得M档才是大家玩摄影的最终归宿。AV,TV,P等等这些档位,程序会自动干预你的操作,以电脑预设的参数来辅助你拍摄。也许在初期你会觉

教你如何正确使用闪光灯

教你如何正确使用闪光灯 无光,无摄影。光线是摄影的生命,如果没有了光,那摄影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大自然中充满着各种光线,对照片的层次、色调、气氛都有着关键的影响。但当光线不足时,人造光源就要派上用场,热靴闪光灯因携带方便并且色温接近自然光,是利用最多的人造光源。不过用好它绝非易事,如果使用不当会出现反效果,下面锐意小强介绍几个闪光灯的使用常识,不要让它成为你的累赘。 1.理解闪灯指数 闪光灯指数(GN)是衡量闪光灯功率的标准之一。它有两种作用:一是厂商供鉴别闪光灯功率的大小,GN的数值越大,表示功率越大。二是当采用手动方式闪光拍摄时,计算闪光灯曝光的光圈大小,公式是GN值=光圈×距离(以ISO100为基准)。例如:当闪灯GN值=20(以米为单位计算),与被摄物体距离5米时,光圈设为F4曝光正常。当被摄物体距离改为10米时,此时光圈需设为F2才能有效曝光。 当闪光灯功率不够用时,可以使用加大光圈和增加ISO的方法。加大光圈可以增加进光亮,但同时景深会受到影响,所以一般获得更大功率会使用增加ISO的方法。 图为GN=36的闪光灯,光圈、ISO、距离之间的关系

2.快门的作用 闪光灯的特点是快和强。光线是以强光形式瞬间出击,通常在1/1000秒至1/10000秒内完成闪光,而这个极短暂的曝光时间,可以比快门速度快的多的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所以一般来讲,在光圈和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快门速度不影响闪灯曝光,但它会影响环境光的曝光。举个例子,当你使用1/15秒和1/500秒分别拍摄相同场景时,闪光灯却以相同的1/1000秒的速度早就完成曝光,所以闪光主体曝光不会变,变的是场景曝光量,1/15秒比1/500秒会亮的多。 3.闪光灯模式 手动模式,也是资深摄影师们一直使用的,利用GN值=光圈×距离的公式作相关的调整。此时输出的光量是摄影师根据实际情况所设定的,可以达到理想的闪光效果。比如调整好输光量后使用曝光锁定,再通过调整快门速度展示环境光。但缺点是每次调整需要时间,不利于抓拍。 自动模式,在此模式之下,当我们固定好闪灯及镜头光圈大小之后(需一致),在闪灯功率的有效范围之内,闪灯会依照自身的感光系统计算补光充足与否,自动控制闪灯输出的大小,达到准确曝光。此时可以通过光圈来调整曝光量。 TTL模式,也属于自动模式。TTL是“Through the Lens”的缩写,意为“通过镜头”,方式是光线通过镜头进入机身测光装置,测算闪光灯的输出量,比较准确。佳能有E-TTL,尼康有i-TTL,都是差不多的意思。当触发快门之后,闪灯亦同时触发补光,并且经由反射回来的灯光计算补光量充足与否,如测出曝光不足,则会自动增加闪灯输出来达到曝光充足。 4.闪光灯曝光补偿 自动闪光模式只是给定一个正常的曝光量,而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增加或减少曝光量来满足拍摄需求。这和调整相机的曝光补偿方法差不多,闪光灯上的曝光补偿可以调节输光量,达到想要的效果。

单反相机机顶闪光灯的使用技巧

机顶闪光灯的使用技巧 摄影技巧 使用机顶闪光灯,你可以得到非常棒的人像用光。你无需花费巨大去购买昂贵的附件来控制光线,因为所有需要的东西都是准备好的。你需要明白,闪光灯只是一个光源,它服从你的安排。幸运的是,你可以学习如何控制闪光灯产生的光线,把它塑造成任何你需要的形状。另外,这样做还会有一些额外的好处。 闪光灯直接产生的光线比较粗糙,你必须做下列这些事来改善光线: 为被摄体创造一个大光源 从直接照射之外的角度给被摄体打光 下面的这些小技巧可以帮助你实现上述目标。 1. 跳闪 这是机顶闪光灯技术中的一号武器。在室内拍摄时,一间具有浅色墙壁和天花板的屋子,处处都可以做为反射面供你使用,以拍出漂亮的照片。你可以创造出柔光箱一样的照明效果,甚至可以用闪光灯创造出大面积光线。

利用墙壁或天花板跳闪 虽然闪光灯本身只是一个很小的光源,但是可以覆盖墙壁和天花板的大部分面积。这些被光线覆盖的地方相对被摄体来说就变成了大面积光源。 用机顶闪光灯向相机左侧打光,利用墙壁和天花板跳闪 利用跳闪技术拍摄人像,我一般用闪光灯向天花板和墙壁打光,并想象那里有一个柔光箱,以传统的人像布光角度给我的被摄体打光。在拍摄中,被摄体的角度,以及结合使用跳闪是获得你想要的结果的关键。 你还可以使闪光灯角度向上或向你身后,将闪光灯旋转45度朝向墙壁和天花板打光,让美丽的光线充满整间房子。 2. 遮挡

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的一件事是,闪光灯发出的光线是向四周扩散的,而不是简单的一道光束。虽然大部分光线是向前发射的,但仍然有一些光线会以与闪光灯垂直的角度扩散开来。 即使将闪光灯变焦到长焦端,仍然有大量光线向周围扩散开来。一片小小的遮光片就可以限制这种情况 当使用跳灯时,即使闪光灯以接近垂直的角度向上方打光,但仍有扩散的光线直接照射到被摄体上。这种情况虽然不是必须避免的,但会造成一种“拍快照”的阴影效果,尤其是被摄体后方就有一面墙或其他平面的时候,阴影会特别明显。 为了消除这种效果,可以在闪光灯灯头上加一片不透明材料或黑色塑料泡沫板做的遮光片,以阻挡扩散的光线照射到被摄体。这一点小小的改变会给照片的整体效果带来非常大的改变。 3. 扩大光源 光源与被摄体的相对大小,决定了照片的整体效果。大光源就是所谓的柔光,也就是亮部与阴影之间的过渡比较柔和。

基础摄影入门技巧大全

基础摄影入门技巧大全 背景很重要 当你拍摄照片时,一定会有一个主体。但是主体却很少处于孤独状态,同时也会有背景等着你去解决。从你的取景器中,你会首先发现你的主体,此时要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按下快门按钮,而是同时注意你的背景。 对于背景你需要二选一:1、把他作为你作品中的一部分,给你作品增加看点;2、摒弃掉他,将他排除在你取景框之外。假设你正在和一个朋友谈话,你不想让别人的声音来使得自己分心,对吗?那么为什么要让背景给你的主体分心呢? 这个家伙是我在公交车上遇到的,非常有趣,在进行一些谈话后(说了太多,他喝醉了,整个巴士的人都在看)我告诉他,我将给他拍摄一个肖像。我一边准备拍摄一边在想如何从照片中能看出大家都在关注着他,起初我并没有注意到左边的家伙,但是他改变了坐姿,后背靠在了椅背上,进一步增加我了的主体,所以我很开心的把他也加入到了我的画面。 光线很重要 你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注意到了你的模特或者其他要拍摄的物体?恩,这很好,但是如果这接触到了摄影,那么就必然会使用到光,所以,你要训练你使用光线的能力。 你有没有注意到屋内光线忽然变化是因为有人打开了灯?有没有注意到同一个风景拍出不同的感觉是因为阴天或者黎明?当你看到模特脸上强硬的光线是否是在正午直射的太阳下? 这些例子可以举出很多,但是拍摄的时候一定要强迫自己去注意周围的光线。这张照片是我去银行的路上,当时是阴天,虽然我并不是在银行拍的这张照片,但是我知道会发生什么。光线柔和,漂亮的云层反射,只是抬起头,拍下这张照片。

用心拍摄 你知道你的器材,你知道你的器材拥有什么样的光圈与焦距,什么时候该调节ISO,你知道如何将他们正确的分配。当你看到你的照片,你应该感觉到你在哪里没有做到最好。 摄影并不只是拍出他的外在,更重要的是拍出他的内容,用心拍出属于自己的感觉。 好的照片 某些好的照片来源于运气,甚至你没有注意到它。你最好的作品也许是明天的那一张,但你的旧作一样可能会像黄金一样发光。 随身携带相机 有多少次的情况是,本来还挺希望把相机放入包里,但最终因为带着太多东西,而最终放弃?甚至是因为数码单反相机本身过于沉重而不这样做呢? 这是可以理解的,非要人在哪单反久一定要在身边?谁愿意到处背着那么沉重的东西到处游走?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更加理解到,照片是不会等你的,因为我经历过太多“早知道这样我就背着我相机过来”这样的状况。 作为一个摄影师让自己口袋里有相机是最美好的事情之一,我有一台便携的卡片机,并且每天都随身携带。这使我找到更多拍摄的乐趣,并开始寻找新的摄影乐趣,用摄影记录下更多的生活。 打破常规 想象一下,有一辆很漂亮的面包车开在路上,舒缓的声音代表了车的性能很好,AC,GPS和窗户,小孩子在后座上笑着。一切都是多么的美好,突然车子转弯的时候,恼人的事故发生了,车子撞到墙上了。 一切发生的那么的突然,没有人预料得到事故的到来。车上有一句标志语写着:你无法预料它来了。现在这并不只是面包车的商业广告语,也是人们脑中的安全标志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