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交错并联式双管正激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毕业

最新交错并联式双管正激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毕业
最新交错并联式双管正激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毕业

交错并联式双管正激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

毕业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交错并联式双管正激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相比于其他隔离式DC/DC变换器,交错并联结构的双管正激变换器有自动实现励磁能量的回馈,结构简洁等优点。同时,其主功率管只需承受电源电压,从而选择面更广。此外,其并联结构缩小了输出滤波电感的体积,降低了器件的应力,从而进一步减小了损耗。在控制电路的设计方面,考虑到电源输出电压范围的可控性,本文采用电压反馈控制方式,选用UC3825型脉宽调制器。本文列举了DC/DC变换的各种拓扑,比较了四种PWM控制模式,分析了交错并联式双管正激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过程,详细推导并建立了带有电压反馈控制的双管正激变换电路的小信号模型,设计了补偿网络,给出了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工程计算。最后,对系统进行频域、时域仿真,并给出相关分析。

关键词:双管正激变换器、电压反馈控制、小信号模型、补偿网络、仿真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arallel dual interleaved forward converter and its control circuit. Different to other isolated DC/DC converters, the parallel dual interleaved forward converter can feedback excitation energy automatically, also, simple structure is the one of the system’s advantages. Meanwhile, the power switches only need to work just under the main power voltage, which makes the designers have a wider range of choosing the power switches. In addition, the parallel structure reduces the volume of the output filter inductance, reducing the stress of the device, thereby, further reducing the loss. In the control circuit design, taking into account of the controllability of the range of the output voltage, we use voltage feedback control method, and chose the UC3825 voltage pulse width modulator. This article lists the DC/DC conversion of the various topologies, makes a comparison of the four PWM control modes, analyzes the parallel dual interleaved forward converter’s operating principle and working process, derives in detail and establish the small signal model, designs the compensation network, and carries out the main circuit’s and control circuit’s engineering calculation. Finally, this paper makes the system frequency and time domain simulation, and make some correlation analysis.

Key words: dual forward converter, voltage feedback control, small signal model, compensation network, simulation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 目录.......................................................................................................................... II 第1章绪论. (1)

1.1开关电源概述 (1)

1.2本课题研究意义 (1)

1.3隔离式DC/DC变换拓扑列举 (2)

1.4反馈控制模式分类 (4)

1.5本课题方案研究 (7)

1.5.1功率电路选择 (7)

1.5.2控制电路的选择 (8)

1.6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8)

1.7本章小结 (8)

第2章功率电路状态分析及其参数设置 (9)

2.1功率电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分析 (9)

2.1.2电路结构分析 (9)

2.1.2功率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9)

2.2主电路参数设计 (14)

2.2.1技术指标 (14)

2.2.2功率电路变压器设计 (15)

2.3.3主功率开关管的选择 (19)

2.3.4二极管的选择 (19)

2.3.5输出滤波电感的选择 (20)

2.3.6输出滤波电容的选择 (21)

2.4本章小结 (21)

第3章系统建模与控制电路的设计 (22)

3.1功率电路建模 (22)

3.1.1小信号模型的建立 (22)

3.1.2标准型等效电路的建立 (25)

3.2电压控制脉宽调制器建模与系统稳态传递函数的建立 (28)

3.2.1电压控制型开关调节电路原理介绍 (28)

3.2.2脉宽调制器的数学模型 (28)

3.2.3电压控制系统原始回路稳态传递函数的建立 (29)

3.2.4补偿网络的设计 (31)

3.3控制电路结构 (34)

3.3.1 UC3825外围电路 (34)

3.3.2主功率管驱动电路 (36)

3.3.3过流保护电路 (37)

3.4本章小结 (38)

第4章电路仿真 (39)

4.1仿真软件简介 (39)

4.2系统时域仿真 (40)

4.2.1时域仿真电路及其波形 (40)

4.2.2时域仿真分析 (44)

4.3本章小结 (45)

结论 (46)

参考文献 (47)

致谢 (50)

附录 (1)

第1章绪论

1.1 开关电源概述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固态化静止型功率变换电源已经发展成为电力电子技术的三大应用领域之一(另两个是“运动控制”和“电力品质控制”)。其中,开关类电源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一大类产品。它们的功率不断增大,已经从几十、上百瓦扩展到数百千瓦,继计算机、电视机中的应用而成功地跨入程控交换机、移动电话等通讯电源中,正在或即将为电镀、电解(化工电解和有色金属电解)行业提供“开关整流器”。体现了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效益好等许多优点。四十多年来,随着功率半导体器件品种的增加和性能的改善,以

DC/DC(直流/直流)变换器为代表的开关电源主电路拓扑经历了“史前期”、“奠定期”和“成熟期”等几个阶段,演变成从理论到实践都十分完备的独立技术和独立产品产业,产生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这是几代人持续奋斗,许多人不断贡献所共同积累的结果。

如今,广泛应用于生产的各个领域的开关电源已具备以下几个突出优势:(1)效率高,开关稳压电源调整开关管的工作状态,在截止期间,开关管内无电流流经,因此不消耗功率,大大提高了电能使用效率,而传统使用的调整串连型稳压电源的晶体管一直工作在放大区,功耗大,效率低。(2)开关管在开关状态,功率消耗小,不需要采用大功率散热装置。这样,机内温升低,元器件不会因为长期工作在高温环境下而损坏,提高了整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稳压范围较宽,适用于电网电压波动较大的地区。(4)体积小。开关电源可对电网输入的交流电直接进行整流,再由脉冲变压器获得各组相异的脉冲电压,省去了笨重的工频变压器,同时节省了大量漆包线和硅钢片,大大缩小了电源的体积,减轻了电源的重量。(5)安全性高。开关电源一般都具有自动保护功能,当稳压电路、高压电路或负载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源,起可靠保护作用。

1.2 本课题研究意义

依据开关电源的发展史及其应用领域,开关电源的主电路拓扑可分为两类:非隔离型和隔离型。非隔离型是指在工作期间输入源和输出负载共用电流通路,具体有降压、升压、升降压、cuk、Sepic和Zeta型等。隔离型是指其能量的转换依靠一个相互耦合的磁性元件(变压器)来实现的,而且从源到负载的耦合借助的是磁通而不是共同的电路,包括正激式、反激式、推挽式、半桥式、全桥式等。

由于非隔离式变换器工作时占空比较小,利用率较低。与隔离式变换器相比,在相同频率下工作时,流经功率管的电流较大,开关应力较大,因此非隔

离式变换器对元器件的损耗也较大。因此,非隔离式变换器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现代的一部分电子设备既要使用高压直流电又需要220V的额定交流电,对此采用的方法一般是先进行DC/AC逆变,得到220V交流电,需要高压直流电时再进行AC/DC整流,从而得到需要的直流电。但另一部分的设备不需要交流电,只需单纯的直流电作为电源,例如安全防护报警装置、消防报警装置、事故照明等。此时,电源的设计就可以采取绕过DC/AC逆变,而直接进行DC/DC 变换的方案。现对两种方案进行比较,从电源效率来看:使用逆变器的方案,电路需要经过两级变换,从而电能也要损耗两次,电源的效率降低;而DC/DC 方案只要一级变换,损耗小。此外,逆变器方案元器件较多,体积庞大;而DC/DC方案电路和驱动都较为简单,重量轻,体积小。通过对比,在仅需直流电供电的设备中,DC/DC供电方案有其明显的优势。本课题实现的就是12/264V 的DC/DC变换。

鉴于以上原因,本课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1.3 隔离式DC/DC变换拓扑列举

(1)正激式变换器

如图1.3.1所示,输入输出电压隔离,易实现多路输出,变压器原边通过复位电路对磁芯进行磁复位,将变压器激磁时储存的能量回馈到输入端。这种拓扑存在明显的不足:其一,变压器铁芯单向磁化,利用率低;其二,该电路主功率管需承受两倍的输入电压,介于此原因,它只能应用于低压输入电路。其三,实际运用中,主功率管的占空比一般小于0.5;最后,添加去磁绕组原理固然简单,但这样做使变压器的结构趋于复杂,制造工艺水平的高低将会对电路性能产生一定影响。

U i

图1.3.1 正激式变换器

(2)反激式变换器

如图1.3.2,反激变换器的变压器不同于一般电路的变压器,它实际上为耦合电感,起着输入输出隔离并储存能量的作用。反激式变换器电成本低,可靠性高,驱动简单。有以下缺点:首先,输出功率受到变压器储能的限制,只能用于小功率和消费电子设备。其次,实际工程中,输出电压脉动比较大。最后,变换器的开关电压应力与其最大工作占空比相关,最高能达到3~4 倍的输入电压。从输出端看,反激式变换器是电流源,应用时不能开路。其电路形式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设计(精)

第9卷第21期 2009年11月1671 1819(2009)21 6532 04 科学技术与工程 ScienceTechnologyandEngineering 2009 Sci Tech Engng 9 No 21 Nov.2009 Vol 通信技术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设计 何成林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洛阳471009) 摘要半导体激光驱动电路是激光引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半导体激光器特点,指出设计驱动电路时应当注意的问题,并设计了一款低功耗、小体积的驱动电路。通过仿真和试验证明该电路能够满足设计需求,对类似电路设计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激光引信半导体激光器窄脉冲中图法分类号 TN242; 文献标志码 A 激光引信大部分采用主动探测式引信,主要由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组成。发射系统产生一定频率和能量的激光向弹轴周围辐射红外激光能量,而接收系统接收处理探测目标漫反射返回的激光信号,而后通过信号处理系统,最终给出满足最佳引爆输出信号。由此可见,激光引信的探测识别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激光发射系统的总体性能,即发射激光脉冲质量。而光脉冲质量取决于激光器脉冲驱动电路的质量。因此,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设计是激光引信探测中十分重要的关键技术。 图1 驱动电路模型 放电,从而达到驱动激光器的目的。 由于激光引信为达到一定的探测性能,通常会要求激光脉冲脉宽窄,上升沿快,一般都是十几纳秒甚至几纳秒的时间。因此在选择开关器件时要求器件开关速度快。同时,由于激光器阈值电流、工作电流大 [1] 1 脉冲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模型分析 激光器驱动电路一般由时序产生电路、激励脉冲产生电路、开关器件和充电元件几个部分组成,如图1。 图1中,时序产生电路生成驱动所需时序信号,一般为周期信号。脉冲产生电路以时序信号为输入条件。根据其上升或下降沿生成能够打开开关器件的正激励脉冲或负激励脉冲。开关器件大体有三种选择:双极型高频大功率晶体管、晶体闸流管电路和场效应管。当激励脉冲到来时,开关器件导通,

脉冲驱动激光二极管

脉冲驱动激光二极管

脉冲驱动激光二极管 by Doug Hodgson, Kent Noonan, Bill Olsen, and Thad Orosz 介绍 相对较高的峰值功率和工作效率使得脉冲激光二极管成为固态激光器泵浦和范围测定这类应用的理想选择。脉冲激光二极管工作时通常占空比相对较低,因此平均功率较低,这样就可能达到更高的峰值功率。所以产生的热量并不很高。另一方面,连续波激光二极管要承受的热量比脉冲激光器高。这是由于在连续波工作期间,器件的热电阻使得结温度显著增加。所以连续波激光二极管一般需要很好的热沉封装和/或用热电致冷。 脉冲驱动激光二极管是测试其质量和热效率的一个强大的分析工具。本文描述了通过用电流脉冲驱动激光二极管来进行测试的方法,提出了脉冲驱动激光二极管的几点困难,并给出了克服或避免的方法。文中介绍了一个简单的实验,用ILX Lightwave LDP-3811脉冲电流源来驱动一个典型的激光二极管。这里主要表现的是脉冲驱动二极管出现的问题。最后描述了LDP-3811的典型应用。 为什么要脉冲驱动一个连续波激光二极管? 在低占空比情况下脉冲驱动连续波激光二极管的能力在二极管评测中很有用。其应用可划分为两个广泛领域。第一个是封装前通过/失败测试;第二个是器件特性评价。这两种应用都利用了脉冲方式驱动激光二极管不会产生大量热量的优点。可在热效应最小的情况下完成测试和特性评价。 封装前测试 对于这种应用,低占空比的脉冲可用于半 导体制造工艺后的晶圆或条级测试。单点 光测量或L/I曲线(光输出vs.驱动电流)能用来“预筛选”工艺处理后的晶圆。它能将有缺陷的晶圆在花费不匪的切割和 封装操作之前就清除掉,建立制造工艺的成品率数目和性能。(注意对于这些测试相对测量比绝对精度更重要。) 特性测试 脉冲测试的第二个应用领域是对封装好的器件的特性测试。很多关于激光二极管特性的工业文档既推荐连续波测试也推荐脉冲波测试。(贝尔交流研究出版的题为“光电器件可靠性保证实践”的技术咨询文档TA-TSY-000983就是这样。)通过比较脉冲和连续波工作方式,可以评测像输出功率、波长和阈值电流这样一些与温度相关的参数。图1所示的是一个典型激光二极管的L/I曲线。 这些曲线既表示了低占空比脉冲模式,又表示了连续波工作模式。连续波曲线阈值电流的增加和斜率效率的略微减少(与脉冲曲线比较)主要是由器件热电阻引起的结温度上升造成。(脉冲L/I曲线所用的脉宽一般为100至500ns,占空比小于百分之一,因此热效应不明显。) 脉冲与连续波L/I曲线的比较也可用来检图1 典型激光二极管的脉冲及连续波L/I曲线

正激变换器工作原理

正激变换器 实际应用中,由于电压等级变换、安全、系统串并联等原因,开关电源的输入输出往往需要电气隔离。在基本的非隔离DC DC-变换器中加入变压器,就可以派生出带隔离变压器的DC DC-变换器。例如,单端正激变换器就是有BUCK变换器派生出来的。 一工作原理 1 单管正激变换器 单端正激变换器是由BUCK变换器派生而来的。图(a1)为BUCK 变换器的原理图,将开关管右边插入一个隔离变压器,就可以得到图(a2)的单端正激变换器 图(a1)BUCK变换器

图(a2)单端正激变换器 BUCK 变换器工作原理: 电路进入平恒以后,由电感单个周期内充放电量相等, 由电感周期内充放电平恒可以得到: ?==T dt L u T L U 001

即: 可得: 单端正激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和BUCK 相似。 其工作状态如图如图(a3)所示: 图(a3)单端正激变换器工作状态 开关管Q 闭合。如图所示,当开关管Q 闭合时的工作状态如图a4所示, ? ? =- -ON ON t T t o o i dt U dt U U 0 )(i i ON o o o i OFF o ON o i DU U T t U T D U DT U U t U t U U == -=-=-)1()()(

图(a4) 根据图中同名端所示,可以知道变压器副边也流过电流,D1导通,D2截止,电感电压为正,变压器副边的电流线性上升。在此期间,电感电压为: O I L U U N N u -= 1 2 开关管Q 截止。开关管截止时,变压器副边没有电流流过,副边电流经反并联二极管D2续流,在此期间,电感电压为负,电流线性下降: O L U U -= 在稳定时,和BUCK 电路一样,电感电压在一个周期内积分为零,因此: ()S O S I T D U DT U U N N ?-?=??? ? ??-1120 得: I O DU N N U 1 2= 由此可见,单端正激变换器电压增益与开关导通占空比成正比,

双管正激

双管正激理想模型的理论缺陷及实际工作过程分析 The defects in operation principle of dual switch forward converter based on ideal model and the analysis of practical operation principle adlsong 摘要:本文阐述的双管正激拓朴结构基于理想模型的工作原理的缺陷,分析了基于基于实际模型的磁通复位工作原理。还讨论了散热器寄生电容对磁通复位过程的影响。文中给出的实际双管正激电源的工作波形,实验的结果证明了分析的正确。此外,还讨论了磁通复位后开关管两端的电压大小与负载的变化关系,也给出相应的实验波形。 Abstract: The principle of dual switch forward converter based on ideal model and its defect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principle based on real model is also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effect on transformer reset caused by parasitic capacitance between power devices and the heat sink is also discussed. It proves to be correct by the waveforms of a practical dual switch forward converter. It is discussed how the voltage value between the power device after the transformer demagnetized completely varies with the output load. The waveforms are presented in the end. 关键词:双管正激,磁通复位,寄生电容,散热器 Key Words: Dual Switch Forward, Magnetic Reset, Parasitic Capacitor, Heat Sink 双管正激变换器拓朴结构由两个功率开关管和两个二极管构成,当二个开关管Q1和Q2同时关断时,磁通复位电路的二个二极管D3和D4同时导通,输入的电流母线电压Vin反向加在变压器的初级的励磁电感上,初级的励磁电感在Vin作用下励磁电流从最大值线性的减小到0,完成变压器磁通的复位,并将储存在电感中的能量返回到输入端,没有功率损耗,从而提高电源的效率;此外,每个功率开关管理论的电压应力为直流母线电压,这样就可以选取相对较低的额定电压的功率MOSFET 管,成本低,而且额定功率较低的功率MOSFET的导通电阻小,因此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效率。所以双管正激变换器广泛的应用于台式计算机的主电源及大功率通信电源、变频器等三相电路的辅助电源中。本文将讨论在一些教材和资料中所阐述的这种拓朴结构基于理想模型的工作原理的缺陷,并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的控制系统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的控制系统 使用单片机对激光器驱动电源的程序化控制,不仅能够有效地实现上述功能,而且可提高整机的自动化程度。同时为激光器驱动电源性能的提高和扩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 总体结构框图 本系统原理,主要实现电流源驱动及保护、光功率反馈控制、恒温控制、错误报警及键盘显示等功能,整个系统由单片机控制。本系统中选用了C8051F单片机。C8051F单片机是完全集成的混合信号系统级芯片(SOC),他在一个芯片内集成了构成一个单片机数据采集或控制系统所需要的几乎所有模拟和数字外设及其他功能部件,如本系统中用到的ADC和DAC。这些外设部件的高度集成为设计小体积、低功耗、高可靠性、高性能的单片机应用系统提供了方便,也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光功率及温度采样模拟信号经放大后由单片机内部A/D 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反馈控制信号经内部D/A转换后再分别送往激光器电流源电路和温控电路,形成光功率和温度的闭环控制。光功率设定从键盘输入,并由LED数码管显示激光功率和电流等数据。 2 半导体激光器电源控制系统设计 目前,凡是高精密的恒流源,大多数都使用了集成运算放大器。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负反作用,使加到比较放大器两个输入端的电压相等,从而保持输出电流恒定。并且影响恒流源输出电流稳定性的因素可归纳为两部分:一是构成恒流源的内部因素,包括:基准电压、采样电阻、放大器增益(包括调整环节)、零点漂移和噪声电压;二是恒流源所处的外部因素,包括:输入电源电压、负载电阻和环境温度的变化。 2.1 慢启动电路 半导体激光器往往会因为接在同一电网上的多种电器的突然开启或者关闭而受到损坏,这主要是由于开关的闭合和开启的瞬间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冲击电流,就是该电流致使半导体激光器损坏,介于这种情况,必须加以克服。因此,驱动电源的输入应该设计成慢启动电路,以防损坏,:左边输入端接稳压后的直流电压,右边为输出端。整个电路的结构可看作是在射级输出器上添加了两个Ⅱ型滤波网络,分别由L1,C1,C2和L2,C6,C7组成。电容C5构成的C型滤波网络及一个时间延迟网络。慢启动输入电压V在开关和闭合的瞬间产生大量的高频成分,经过图中的两个Ⅱ型网络滤出大部分的高频分量,直流以及低频分量则可以顺利地经过。到达电阻R和C组成的时间延迟网络,C2和C4并联是为了减少电解电容对高频分量的电感效应。 2.2 恒流源电路的设计 为了使半导体激光器稳定工作,对流过激光器的电流要求非常严格,供电电路必须是低噪声的稳定恒流源驱动,具体电路。 使用单片机对激光器驱动电源的程序化控制,不仅能够有效地实现上述功能,而且可提高整机的自动化程度。同时为激光器驱动电源性能的提高和扩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 总体结构框图 本系统原理,主要实现电流源驱动及保护、光功率反馈控制、恒温控制、错误报警及键盘显示等功能,整个系统由单片机控制。本系统中选用了C8051F单片机。C8051F单片机是完全集成的混合信号系统级芯片(SOC),他在一个芯片内集成了构成一个单片机数据采集或控制系统所需要的几乎所有模拟和数字外设及其他功能部件,如本系统中用到的ADC和DAC。

采用双管正激的高效率大功率适配器

高效率大功率适配器的研究 推荐给好友 打印 加入收藏 更新于2007-07-30 02:39:02 适配器拓扑功率因数同步整流 被过滤广告 1 引言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脑CPU的工作频率越来越高,其信息处理能力及各方面功能越来越强,这样就要求为之供电的适配器功率相应较大。目前DELL等公司已为其生产销售的移动PC、笔记本电脑,向电源生产商提出了150W甚至200W适配器的供货要求。对于如此大功率适配器,从安全角度考虑,要求适配器的密封性能要好;为便于携带,同时又希望适配器的体积小。但这些要求却不利于适配器的散热(由于损耗所产生的热量),为此必须采用高效率、低损耗的解决方法。 针对下一代大功率笔记本电脑适配器,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率的拓扑结构,并分析研究了其电路工作原理,最后给出了电路参数的选取方法和实验结果。 2 工作原理 笔记本电脑适配器是一种高质量直流输出电源,一般要求它具有宽的交流输入电压范围:90V~264V,并且能够适应输入电压频率的波动:47Hz~63Hz。对于输入功率大于75瓦的适配器,还要求其输入电流谐波满足IEC-1000-3-2 Class D标准,为此适配器须有功率因数校正(PFC)功能。 本文介绍的大功率150瓦笔记本电脑适配器,其输出电压:直流12V;电压调整率:£ ±5%;额定输出电流:12.5A。为满足高功率密度及低成本等要求,经综合考虑,该适配器采用两级电路架构,如图1所示。前级PFC 是升压Boost变换器结构,采用电流临界断续模式(DCMB )控制;后级直流变换DC/DC部分采用双管正激变换器并对二次侧实行同步整流。

图1适配器的电路结构 2.1 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 由图1可知,交流输入电压Vi经整流桥CR1、输入滤波器L1、C1后,通过电感L2、开关S1、二极管D1组成的Boost 电路变换为直流母线输出电压VB。 图2 PFC电流临界断续模式控制原理时序 PFC工作原理时序[1],如图2所示。PFC输出电压VB的反馈信号与PFC控制芯片(如ST公司L6561)内部基准信号比较后,产生一电压误差信号;在误差放大器的带宽足够低时(如20Hz以下),该电压误差信号就是一个直流量;此信号和输入整流电压相乘后,得到PFC电感峰值电流基准信号(见图2)。开关S1开通后,PFC电感电流iL2线形上升,达到峰值电流基准时,S1关断;随后iL2通过二极管D1续流,同时向电容C2充电,在电压VB的压迫下,iL2线形下降;当PFC控制芯片检测到电感电流iL2为零时,开关S1将再次开通,开始下一个开关周期。电感电流iL2经输入滤波器L1、C1 滤波,得到连续光滑的正弦输入电流,即图2中所示的平均电流,其值为PFC电感峰值电流基准的一半。 由于开关S1是在电流iL2为零时开通的,故开关S1是零电流开通(ZCS),因此PFC的开关损耗大为减少;另外由于S1开通时,二极管D1的电流已经为零,所以D1的反向恢复问题也得到解决,由反向恢复引起的损耗将不存在,D1用普通的二极管即可。因控制简单,PFC可采用低成本的控制芯片。 由上分析可知,电流临界断续模式控制的PFC不仅变换效率高,而且还具有控制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基于UC3844的多路输出双管正激电源设计

第十七届全国电源技术年会论文集 基于UC3844的多路输出双管正激电源设计 石晓丽张代润黄念慈郑越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成都610065) 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UC3844集成芯片实现双管正激多路输出的电路,分析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并介绍了电路启动和控制设计方法,该控制方法简单,成本低,工作频率高,实用性强,同时设计了两种输出方案来满足不同需要,与一般的双管正激相比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实验证明效果良好。 叙词:双管正激多路输出开关电源 1引言 在中等容量的开关电源中,双管正激变换器有比较明显的 优势,它克服了单管正激变换器开关管电压应力过高的缺点,而 且不需要特殊变压器磁复位电路。更重要的是,与全桥变换器 和半桥变换器相比,其在结构上有抗桥臂直通的优点,因此已成 为应用最为普遍的电路拓扑结构。本文设计了一种采用 UC3844控制的多路输出双管正激开关电源。UC3844是一种电 流调制的PWM控制器,实现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芯片内阻较 大(30k),启动电流小(小于lmA),因此在高压输入时仍然可以 使用大电阻分压来进行启动,直接采用变压器输出端反馈,控制 电路简单,电路输出采用LM350调整电压精度。 2变换器工作原理 本文设计的变换器输出功率200W,工作频率50kHz,工作范围400V~600V,输出4路分别为24V、±12V和5V。 图l是变换器的原理图,主电路是双管正激变换器,开关管Q1和Q2同时导通,能量通过高频变压器传输到输出侧,经整流输出给负载;开关管关断时,变压器能量通过续流二极管D。和D2回馈到输入端,变压器磁芯复位。 Q和Q采用功率M喽;H『r作为功率开关管。开关管与瞬态电压抑制器(TVS)并联,可靠保护开关管。R3、G、b构成高频变压器原边缓冲电路,用以限制开关管漏极因高频变压器的漏感而可能产生的尖峰电压,岛选用超快恢复二极管,恢复时间为75ns。变压器原边的直流输入电压、原边绕组的感应电压以及由变压器的漏感而产生的尖峰电压,三者叠加在一起,其值可能超过M哽;既丌的额定电压,所以必须在开关管的DS极增加钳位电路和吸收电路,用以保护功率M瞪;H『r不被损坏。R。、Rz、C1、聩与R、R5、c3、D4构成了两个开关管的缓冲电路,D3和D4选用超快恢复管,其最大反向耐压值为700V,恢复时间为30ns。 输出部分采用半波加续流二极管整流,二极管选用超快恢复MUR820,额定值为8A/200V,恢复时间为30ns。 3控制电路的设计 UC3844电流PWM模式集成控制芯片广泛用于中小功率的13(3-13(3开关电源,UC3844内部主要由5.0V基准电压源、振荡器、降压器、电流检测比较器、PWM锁存器、高增益E/A误差放大器和用于驱动功率MOSFET的大电流推挽输出电路等 图1由UC3844控制的多路输出双管正激开关电源 构成,启动/关闭电压阀值为16v/10V,输出最大占空比为50%,工作频率0~500kHz,驱动能力达士1A。 R2 R4 图2UC3844的典型外部接线图 UC3844典型外围电路如图2所示。UC3844的内阻大约30k,它的启动电压可以由主电路输入电压经过Rt、Rz、R。、R(芯片内阻)分压而得到,由图2可以知道,A点电压的计算公式为: UA2i孺Rl‰ UC3844的启动电压为16V,式中R一30k,R2—20k,R4—4.7k,可计算出,当R-一300k时,%一400V电路开始工作。UC3844启动时电流不到lmA,启动过程中电阻R-所消耗的功率大约为: Pea=r×R1一(10-3)2×300×103—0.3W在双管正激变换器中,两开关管是同步的,因此采用变压器分两路来同时给开关管驱动信号,接线如图3所示。UC3844正 ?189?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设计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说明设计思路和电路模块的功能 图1 在半导体激光器的设计中,为了便于对光功率进行自动控制,通常激光器内部是将LD 和背向光检测器PD集成在一起的,见图1。其中LD有两个输出面,主光输出面输出的光供用户使用,次光输出面输出的光被光电二极管PD接收,所产生的电流用于监控LD的工作状态。背光检测器对LD的功率具有可探测性,可设计适当的外围电路完成对LD的自动光功率控制。激光器电路的设计框图如图所示,将电源加在一个恒压电路上,得到恒定的电压,再通过一个恒流电路得到恒定的电流以驱动LD工作. 其中恒压电路如图2,由器件XC9226以及一个电感和两个电容组成。XC9226是同步整流型降压DC/DC转换器,工作时的消耗电流为15mA,典型工作效率高达92%,只需单个线圈和两个外部连接电容即可实现稳定的电源和高达500IllA的输出电流。其输出纹波为10mV,固定输出电压在0.9v到4.0V范围内,以loomv的步阶内部编程设定。该电路中,输出的恒定电压设定为2.6v。 图2 恒流电路如图3,主要由LMV358、三极管以及一些电阻和电容共同组成.LMv358是一个低电压低功耗满幅度输出的低电压运放,工作电压在2.7v到5.5v之间。从恒压电路输出的2.6V电压经过Rl、RZ分压后,在LMv35s的同相输入端得到恒定电压Up,Up加在一个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上,得到一个输出电压Uo。Uo再通过一个电阻和电容组成的LR滤波

电路上,得到恒定的直流电压uol,将uol作用在由三极管8050组成的共射级放大电路上,得到恒定的集电极电流Ic,k又通过一个滤波电容得到恒定的直流工作电压。 图3

双管正激变换器设计之一变压器篇(1.2KW)

1200W双管正激变换器设计之一——变压器设计 正激变换器通常使用无气隙的磁芯,电感值较高,初次级绕组峰值电流较小,因而铜损较小,开关管峰值电流较低,开关损耗较小,其高可靠高稳定性使得其在很多领域和苛刻环境得到应用.下面举例给大家分享下对正激变换器的设计方法: 规格: 输入电压Vin=400V(一般在输入端会有CCM APFC将输入电压升压在稳定的DC400V左右) 输出电压Vout=12V 输出功率Pout=1200W 效率η=85% 开关频率Fs=68KHz 最大占空比Dmax=0.35 第一, 第一,选择磁芯的材质 选择高μ低损,高Bs材质,一般常采用TDK PC40或同等材,其相关参数如下: 因为正激电路的磁芯单向磁化,要让磁芯不饱和,磁芯中的磁通密度最大变化量需满足ΔB

的动态范围变小而出现饱和,因此,设计时需保留一定裕量,通常取60%~80%(Bs-Br), ΔBc 选得过高磁芯损耗会增加,易饱和,选得过小会使匝数增加,铜损增大,产品体积增大,通常选择60%(Bs-Br),则最大磁通变化量ΔB=(390-55)*0.6=201mT,即0.201T 第二,确定磁芯规格 根据公式AP=Aw*Ae=(Ps*104)/(2ΔB*Fs*J*Ku) 其中: Aw为磁芯的铜窗口截面积(cm2),Ae为磁芯的有效截面积(cm2),Ps为变压器的视在功率(W),J为电流密度(A),Ku为铜窗口占用系数 对正激变换器,视在功率Ps=Pout/η+Pout 电流密度J根据不同的散热方式取值不同,一般采用300~600A/cm2,此处考虑到趋肤效应采用多股纱包线,取600A/cm2 铜窗口占用系数Ku取0.2 ΔB=0.20T,J=600A/cm2,Ku=0.2 代入公式得AP=[(1200/0.85+1200)*104]/(2*0.201*68*103*600*0.2)=7.962cm4 查磁芯规格书,选用磁芯ETD49,其相关参数如下: ETD49的AP=Aw*Ae=375*213=79875mm4=7.9875cm4<7.962cm4,即,OK。 第三,计算匝比、匝数 1. 根据公式N=Np/Ns=Vin/Vout=(Vin*Dmax)/(Vo+Vf) 其中Vf为输出二极管正向压降,取0.8V 得匝比N=(400*0.35)/(12+0.8)=10.9375, 取匝比N=11验算最大占空比Dmax, 最大占空比Dmax=N(Vout+Vf)/Vin=11*(12+0.8)/400=0.352 2. 根据公式Np=Vin*Ton/(ΔB*Ae) 导通时间Ton=Dmax*Ts,周期Ts=1/Fs*106 得初级匝数

慢启动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的设计

慢启动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的设计 毛海涛,林咏海,张锦龙,冯 伟,柴秀丽,牛金星,李方正 (河南大学物理与信息光电子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 要:根据半导体激光器的光功率与电流的关系,通过慢启动电路、纹波调零电路、功率稳恒电路等解决了使用中的电源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其输出功率不稳定的问题。设计的电路稳定度达到4 10-4。关键词:半导体激光器;功率增益自动控制电路;驱动电源 中图分类号:T N248 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7613(2005)05 0021 03 0 引言 半导体激光器(LD)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驱动电源简单且不需要高电压(2.5V )等独特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光纤通讯、集成光学、激光印刷、激光束扫描等技术领域。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之一是激光器在发光时阻值不断上升,造成输出光功率的下降。这可能导致激光器永久性的破坏或使发光强度达不到作为光源时的参量要求。因此,研制性能可靠、经济、耐用的半导体激光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 L D 的驱动电流与输出光功率的特性 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对一般的半导体激光器来说,激光二极管(L D )是正向接法,光电二极管(P D )是反向接法。P D 受光后转换出的光电流I m 在串联电阻R 2上以电压信号反映出射光功率的大小,如图2所示,因此添加控制电路即可达到 稳定发光功率的目的。 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光功率与通过的电流关系如图3所示,为便于分辨,图中底部的近似直线有所抬高。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某一温度下,当驱动电流低于阈值电流时,激光器输出光功率P 近似为零,半导体激光器只能发出荧光,当驱动电流高于阈值时输出激光,并且光输出功率随着驱动电流的增大而迅速增加并近似呈线性上升关系。2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设计 本例以H TL670T5为例,介绍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稳功率驱动电路。该管输出波长为650nm,额定功率30mW,其工作特性曲线与图3 所示接近。 2.1 慢启动电路 半导体激光器往往会由于接在同一电网上的日光灯等电器的关闭或开启而损坏,这是因为在开关闭合和开启的瞬间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冲击电流,该电流足以使半导体激光器损坏,必须避免。为此,驱 21 第19卷 第5期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ol.19,No.5 2005年9月 JO U RNAL OF X IN XIAN G T EACHERS COL LEGE Sep.2005 收稿日期:2005 04 05. 作者简介:毛海涛(1953 ),男,河南开封市人,河南大学物理与信息电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激光理论 及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激光二极管驱动基础

Application Note AN-LD13 Rev. A Laser Diode Driver Basics April, 2013 Page 1 In the most ideal form, it is a constant current source — linear, noiseless, and accurate — that delivers exactly the current to the laser diode that it needs to operate for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The user chooses whether to keep laser diode or photodiode current constant and at what level. Then the control system drives current to the laser diode safely and at the appropriate level. The block diagram in Figure 1 shows a very basic laser diode driver (or sometimes known as a laser diode power supply). Each symbol is de? ned in Table 1. Laser diode drivers vary widely in feature set and performance. This block diagram is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meant to familiarize the users with terminology and basic elements, not an exhaustive evaluation of what is available on the market. GND Figure 1. Block Diagram, Laser Diode Driver in Dashed Box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及温度控制电路

电路设计报告 (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 一、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 激光二极管广泛用作于光纤通信中的光源,采用恒流驱动方式。电路中,VT 1和VT 2构成恒流源,稳压二极管VD Z 为恒流源提供稳定的基准电压,RP 1限制该电路的电流,RP 2调节最佳工作点。当电流很小时,激光二极管VD 1不发光,光电二极管VD 2检测不到光功率。这时,比较器A 1输出高电平,监视发光二级管LED 不发光显示。调节电路中电流使其超过激光二极管的阈值电平时,激光二极管获得足够大的功率而发光,VD 2中有光电流流过,LED 发光显示。 1 2 3 4 5 6 A B C D 6 5 4 3 2 1 D C B A Tit le N u mb er Rev isio n Size B D ate: 5-A p r-2012Sh eet o f Fil e: E:\ED A\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d d b D raw n By 0.1μF 0.1μF 100K Ω 2K Ω 10K Ω 820Ω 200Ω 10K Ω 22Ω 10Ω RP2500Ω RP11K Ω LED 9013 V T1V T2 25C3039 A 1LM339 A 2LM339 V D2 PH OTO 3.6V V Dz V D1 LD V CC V CC TTL 输入 二、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 这种驱动电路也可作为热电冷却器TEC 中温度控制电路,如下图。TEC 控制电路是基于比较器A 1的反馈系统。若温度高于设定值,

A 1反相输入端电压低于其低阈值电平,A 1输出高电平,通过R 1、VT 1和VT 2驱动TEC 。TEC 电流由VD 1进行限制。当TEC 被驱动导通时,它使激光制冷,A 1反相输入端电压增大到超过其高阈值电平,A 2输出低电平TEC 截止不工作。RP 用于设定温度值。 1 2 3 4 5 6 A B C D 6 5 4 3 2 1 D C B A Tit le N u mb er Rev isio n Size B D ate: 5-A p r-2012Sh eet o f Fil e: E:\ED A\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电路.d d b D raw n By 0.1μF V T2 25C3039V T1 9013 A 1 LM339 20K Ω RP 2.2KΩ R1 10K Ω 12Ω 10K Ω 1MΩ V D 2.7V TEC 热电冷却器 参考书目 [1]何希才.常用电子电路应用365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其他什么的大家自己写点吧O(∩_∩)O~

双管正激同步整流变换器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双管正激同步整流变换器 *** 燕山大学 2012年6月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双管正激同步整流变换器 学院(系):里仁学院 专业:08应电2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2012/6/17

燕山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院:系级教学单位: 学号*** 学生 姓名 *** 专业 班级 08应电2班 题目题目名称推挽正激式DC-DC变换器的设计 题目性质 1.理工类:工程设计(√ );工程技术实验研究型(); 理论研究型();计算机软件型();综合型() 2.管理类(); 3.外语类(); 4.艺术类() 题目类型 1.毕业设计(√ ) 2.论文() 题目来源科研课题()生产实际()自选题目(√) 主要内容随着电源技术的发展,低电压、大电流的变换器因其技术含量高,应用广,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开关电源中,正激式和反激式有电路拓扑结构简单,输入输出电气隔离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中小功率电源变换场合。与正、反激式相比,推挽式变换器变压器利用率高,输出功率较大,基本不存在励磁不平衡的现象。因此,一般认为推挽式变换器适用于低压,大电流,功率较大的场合。应用SG3525设计一套用于正激电路的低压大电流变换器及其控制系统,并通过Pspice仿真验证其闭环控制性能。 基本要求1. 了解正激变换器的基本原理,建立推挽正激式低压大电流DC-DC变换器的Pspice仿真模型; 2. 基于SG3525的特性设计PI控制闭环系统,给出控制参数的设计过程; 3. 仿真验证控制系统的性能。 参考资料1. 基于SG3525控制的双管正激变换器 2. SG2525A-REGULA TING PULSE WIDTH MODULA TORS 3. 脉宽调制电路SG3525AN原理与应用 4. SG3525在开关电源中的应用 周次第~周第~周第~周第~周第~周 应完成的内容查阅资料、 分析原理 建立正激式 DC-DC变换器的 Pspice仿真模型 闭环控制参 数的设计与 整定; 仿真验证;撰写论文 准备答辩 指导教师: 职称:年月日系级教学单位审批: 年月日

最新交错并联式双管正激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毕业

交错并联式双管正激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 毕业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交错并联式双管正激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相比于其他隔离式DC/DC变换器,交错并联结构的双管正激变换器有自动实现励磁能量的回馈,结构简洁等优点。同时,其主功率管只需承受电源电压,从而选择面更广。此外,其并联结构缩小了输出滤波电感的体积,降低了器件的应力,从而进一步减小了损耗。在控制电路的设计方面,考虑到电源输出电压范围的可控性,本文采用电压反馈控制方式,选用UC3825型脉宽调制器。本文列举了DC/DC变换的各种拓扑,比较了四种PWM控制模式,分析了交错并联式双管正激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过程,详细推导并建立了带有电压反馈控制的双管正激变换电路的小信号模型,设计了补偿网络,给出了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工程计算。最后,对系统进行频域、时域仿真,并给出相关分析。 关键词:双管正激变换器、电压反馈控制、小信号模型、补偿网络、仿真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arallel dual interleaved forward converter and its control circuit. Different to other isolated DC/DC converters, the parallel dual interleaved forward converter can feedback excitation energy automatically, also, simple structure is the one of the system’s advantages. Meanwhile, the power switches only need to work just under the main power voltage, which makes the designers have a wider range of choosing the power switches. In addition, the parallel structure reduces the volume of the output filter inductance, reducing the stress of the device, thereby, further reducing the loss. In the control circuit design, taking into account of the controllability of the range of the output voltage, we use voltage feedback control method, and chose the UC3825 voltage pulse width modulator. This article lists the DC/DC conversion of the various topologies, makes a comparison of the four PWM control modes, analyzes the parallel dual interleaved forward converter’s operating principle and working process, derives in detail and establish the small signal model, designs the compensation network, and carries out the main circuit’s and control circuit’s engineering calculation. Finally, this paper makes the system frequency and time domain simulation, and make some correlation analysis. Key words: dual forward converter, voltage feedback control, small signal model, compensation network, simulation

200W开关电源设计PFC双管正激

学位论文 200W开关电源设计 ——基于双管正激变换器

摘要 开关电源是一种由占空比控制的开关电路构成的电能变换装置,用于交流-直流或直流—直流电能变换,通常称其为开关电源。其功率从零点几瓦到数十千瓦,广泛用于生活、生产、科研、军事等各个领域。开关电源的核心为电力电子开关电路,根据负载对电源提出的输出稳压或稳流特性的要求,利用反馈控制电路,采用占空比控制方法,对开关电路进行控制。本设计的交流输入电压范围是85V~265V,输出电压24V,输出功率200W。该设计能够同时实现输入欠压保护、输出过压保护、功率因数校正等功能。本设计主要采用单片开关电源芯片L6562D,NCP1015和NCP1217,线性光耦合器PC817A及可调式精密并联稳压器TL431等专用芯片以及其它的分立元件相配合,使设计出的开关电源具有稳压输出功能。主要用到的开关电源电路拓扑有BUCK电路,BOOST电路和正激电路。 关键词:开关电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拓扑

ABSTRACT Th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is a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for AC-DC or DC-DC conversion,which is consist of switching circuits controled by duty cycle.Its power varies from a few tenths of watts to tens of kilos watts,and it is widely used in life,production,scientific research, military and other fields.The core of th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is power electronic circuit.According to the request of steay output voltage or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power from the load,it can use feedback control circuit with duty cycle control method to control the switching circuit. The AC input voltage of this design ranges from 85V to 265V and the output voltage is 24V,the output power 200W.The design can simultaneously realize functions of input under-voltage protection, output overvoltage protection and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The design mainly adopts dedicated chips ,such as singl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hip L6562D, the NCP1015 and NCP1217A, a linear optocoupler PC817 and adustable precision shunt regulator control TL431 ,which is matched with other discrete components to make th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with voltage regulator output function. The mai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topology are Buck Circuit, the Boost Circuit and a Forward Circuit. Key words:the switching power supply,power factor correction,circuit topolog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