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室内卫生间无障碍设计

老年人室内卫生间无障碍设计
老年人室内卫生间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规范

无障碍设计规范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和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无障碍卫生间装修7大准则 防护:地面应选用防滑材料,以防残障人士跌倒摔伤。厕所的门上要装防护门板,以免轮椅的脚踏板碰破门。 布局:厕所应设于路旁,出入方便。卫生器具的安装位置和高度要合理,便器两侧都应留有便于轮椅接近的空间。 辅助:在卫生器具周围安装扶手,扶手的位置合适,连接牢固。为了便于各种身高的人使用,脸盆台面的高度可以设置在离地面60~10 0厘米的范围之内。 方便:水龙头开关应便于操作,可采用脚踏式,长柄 式,感应式。 呼救:厕 所内应设紧 急呼救按扭。

畅通:卫生间室内外高差不得大于20毫米,方便残疾人和轮椅通过。 尺度:门扇开启的净宽不得小于0.8米,以方便轮椅通过。厕所内应留有1.5米*1.5米的轮椅回转空间。 一、建筑物无障碍设计 (一)建筑物无障碍实施范围 1.各类公共建筑(包括办公、科研建筑和学校、园林建筑)的室外场地、建筑入口、走道、楼梯、公共活动用房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部位应进行无障碍设计。 2.交通和医疗建筑的人口应设置没有台阶的无障碍人口。商业与服务建筑的入口也宜设置无障碍人口。 3.下列公建必须设无障碍专用厕所:县级及县级以上的政府机关与司法部门,各种交通与医疗建筑,大型观演与体育建筑的观众使用部分和贵宾室,大型园林建筑及主要旅游地段以及设有公厕的大型商业、服务、文化、纪念建筑。

4.下列有楼层的公建应设适合乘轮椅者、视残者或担架床可进入和使用的无障碍电梯:各种交通与医疗建筑,大型商业、服务、文化、纪念建筑。 5.观演与体育建筑的观众席和主席台必须设轮椅席位。 6.高层和中高层住宅、公寓的建筑人口、电梯、公共走道以及适合乘轮椅者居住的无障碍住房套内等部位应进行无障碍设计。此类住宅、公寓中,每50套住房宜设2套无障碍住房套型。 7.设有残疾人住房而又不设电梯的多层和低层住宅、公寓,其建筑入口、楼梯、公共走道和无障碍住房套内等部位应进行无障碍设计。此类住宅、公寓中,每100套住房宜设2-4套无障碍住房套型。 8.职工和学生宿舍应在首层设男女残疾人住房各一间。此类建筑的人口、公共走道、公共厕所、浴室、擞洗室以及无障碍住房等部位应进行无障碍设计。 (二)建筑人口 1.无障碍人口,是指不设台阶的建筑入口。

老年人无障碍设计专篇

(一)一般规定1.老年人居住建筑应按各个老龄阶段的不同需要进行设计。2.老年人公共建筑应按介助老人,即生活行为依赖扶手、拐杖、轮椅和升降设施等帮助的老年人的体能心态特征进行设计。3.老年人公共建筑的出入口、老年人经由的水平通道和垂直交通设施,以及卫生间、休息室等部位,应为老年人提供方便设施和服务条件。4.老年人建筑宜为3层及3层以下;4层及4层以上应设电梯。(二)出入口1.老年人居住建筑的出入口宜采取阳面开门。出入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mxl.5m的轮椅回旋面积。2.老年人居住建筑出入口造型设计,应标志鲜明,易于辨认。3.门前平台与室外地面高差不宜大于0.4m,并应采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缓坡台踏步踢面高不宜大于0.12m,踏面宽不宜小于0.38m,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2。台阶坡道两侧应设栏杆扶手。当室内外高差较大,设坡道有困难时,出入口前可设升降平台。4.出人口顶部应设雨篷;平台、踏步、坡道应选用坚固、耐磨、防滑的材料。(三)过厅和走道1,老年人居住建筑过厅应具备轮椅、担架回旋条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户室内门厅部位应具备设置更衣、换鞋用橱柜和椅凳的空间。(2)户室内面对走道的门与门,(3)户室内通过式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门与临墙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5m,应保证轮椅回旋和门扇开启的空间.2.老年人公共建筑,通过式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8m。3.老年人出入经由的过厅、走道、房间不得设门槛,地面不宜有高差。4.通过式走道两侧墙面0.9m和0.65m高处宜设4(40-50mm)的圆杆横向扶手,扶手离墙表面间距40mm;走道两侧墙面下部应设0.35m高的护墙板。(四)楼梯、坡道和电梯1.老年人建筑应设符合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的缓坡楼梯。缓坡楼梯踏步的踏面宽度:居住建筑不应小于0.30m,公共建筑不应小于0.32m;踢面高度:居住建筑不应大于0.15m,公共建筑不应大于0.13m。踏面前缘宜设高度不大于3mm的异色防滑警示条,踢面顶端前凸不宜大于10mm。2.老年人使用的楼梯间,其梯段净宽不得小于1.2m,不得采用扇形踏步,不得在平台区内设踏步。3.不设电梯的2-33层老年人建筑宜兼设坡道,其净宽不宜小于1.5m,长度不宜大于12m,坡度不宜大于1/12。坡道设计应符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CJ50--2001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坡道转弯时应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净深度不得小于1.5m;(2)坡道的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m的轮椅缓冲地带;(3)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安全挡台。4.楼梯与坡道两侧离地高0.9m和0.65m处应设连续的栏杆与扶手,沿墙一侧扶手应水平延伸。扶手设计要求与走道扶手相同。5.设电梯的老年人建筑,电梯厅及轿厢尺寸必须保证轮椅和急救担架进出方便,轿厢沿周边离地0.9m和0.65m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电梯速度宜选用慢速度,电梯门宜采用慢关闭者,并内装电视监控系统。(五)居室1,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起居室、卧室,老年人公共建筑的疗养室、病房,应有良好朝向、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室外宜有开阔视野和优美环境。2.老年人的起居室、卧室面积宜较常人的稍大,矩形居室短边净尺寸不宜小于3m;老年人合居型居室,每室不宜超过3人,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2,矩形居室短边净尺寸不宜小于3.3m。(六)厨房1.老年住宅应设独用厨房;老年公寓除设公共餐厅外,还应设各户独用厨房;老人院除设公共餐厅外,宜设少量公用厨房。2.老年人自行操作和轮椅进出的独用厨房,空间尺寸和设备布置可按无障碍住房设计要求执行。 (七)卫生间1.老年入居住建筑应设紧邻卧室的独用卫生间,配置三件卫生洁具,面积不宜小于5m2。老年人公共建筑的疗养室、病房宜设独用卫生间。2.老年人公共建筑的卫生间宜邻近休息厅,空间尺寸和洁具布置可按无障碍公共厕所的设计要求执行。3.卫生间、厕位间宜设平开门,门扇向外开启,留有观察窗口,安装双向开启的插销。(八)阳台1.老年人居住建筑的阳台可按无障碍住房的阳台要求设计,阳台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1m。2.供老人活动的屋顶平台或屋顶花园,其屋顶女儿墙护栏高度不应小于1.lm;出平台的屋顶突出物,其高度不应小于0.6m。(九)门窗1.老年人建筑公用外门净宽不得小于1.1m。2.老年人住宅户门和内门通行净宽不得小于0.8m。3.起居室、卧室、卫

无障碍卫生间安装规范

公共厕所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 设施类别设计要求 入口——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1节的有关规定。 门扇——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4节的有关规定。 通道——地面应防滑和不积水,宽度不应小于1.50m。 洗手盆1 距洗手盆两侧和前缘50mm应设安全抓杆。 2 洗手盆前应有1.10m×0.80m乘轮椅者使用面积。 男厕所1小便器两侧和上方,应设宽度0.60~0.70m、高1.20m的安全抓杆(图7.8.1-1)。2小便器下口距地面不应大于0.50m(图7.8.1-2)。 无障碍厕所1 男、女公共厕所应设一个无障碍隔间厕位。 2 新建无障碍厕位面积不应小于1.80m×1.40m(图7.8.1-3)。 3 改建无障碍厕位面积不应小于2.00m×1.00m(图7.8.1-4)。 4 厕位门扇向外开启后,入口净宽不应小于0.80m,门扇内侧应设关门拉手。 5 坐便器高0.45m,两侧应设高0.70m水平抓杆,在墙面一侧应设高1.40m的垂直抓杆(图7.8.1-5)。 安全抓杆1安全抓杆直径应为30~40mm。 2安全抓杆内侧应距墙面40mm。3抓杆应安装坚固。 7.8.2 专用厕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8.2的规定(图7.8.2)。 表7.8.2 专用厕所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 设施类别设计要求

设置位置政府机关和大型公共建筑及城市的主要地段,应设无障碍专用厕所。 入口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1节的有关规定。 门扇1 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4节的有关规定。 2 应采用门外可紧急开启的门插销。 面积≥2.00m×2.00m(图7.8.2)。 坐便器坐便器高应0.45m,两侧应设高0.70m水平抓杆,在墙面一侧应加设高1.40m的垂直抓杆。 洗手盆两侧和前缘50mm处应设置安全抓杆。 放物台长、宽、高为0.80m×0.50×0.60m,台面宜采用木制品或革制品。 挂衣钩可设高1.20m的挂衣钩。 呼叫按钮距地面高0.40~0.50m处应设求助呼叫按钮。 安全抓杆符合本规范第7.8.1条的有关规定。 7.8.3 公共浴室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8.3的规定(图7.8.3-1, 图7.8.3-2) 表7.8.3 公共浴室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 设施类别设计要求 入口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1节的规定。 通道地面应防滑和不积水,宽度不应小于1.50m。 门扇1 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4节的规定。 2 无障碍浴间应采用门外可紧急开启的门插销。 无障碍淋浴房1 淋浴间不应小于3.50m2(门扇向外开启)。 2 淋浴间应设高0.45m的洗浴坐椅。

老年人产品设计及发展趋势研究

老年人产品设计及发展趋势研究 一、老年人群特征分析 (一)老龄化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在我国人口比例中占有着越来越多的比重,随着我国逐渐步人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群。当人们步人老年的时候,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所以更加需要人们的关注。 (二)老年人群基本现状及分类。根据老年人的年龄分布和身体健康状况,将不同阶段的老年群体的不同需求划分为以下三类: 1. 低龄老年人。年龄在60岁一69岁,这些老年人由于身体基本健康,多数依然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他们在文化、娱乐等各方仍具有强烈的兴趣和需求。 2. 中龄老年人。年龄在70—79岁,这些老年人逐渐呈现出对医疗、护理、药品、保健品以及相应服务性消费的需求。 3. 高龄老年人。年龄在80岁以上,这些老年人中,大部分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或不能自理。要为其提供护理服务,特别护理设施、特殊商品和服务。 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其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从身体状态上来说,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有以下变化:一是视觉。多数人从中年期眼睛开始发生老花眼,年龄越大就越加严重;二是听觉。听力一般从中年期逐渐减退,到老年后很多人会发生老年性耳背(耳聋);三是记忆力。记忆力衰退表现为已形成的记忆联结能力逐渐丧失。其特点或顺序与一般的遗忘规律不同,为近的印象先遗忘,其次是成年时代的印象,再其次则是青年时代的,最后才是童年时代的;四是肢体灵活度。随着年龄的递增,骨质逐渐变弱,关节周围的组织也逐渐失去弹性。加上身高缩短,体重减轻等现象的出现使身体尺度逐渐缩小。老年人在肢体的灵活度上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减弱。 (二)对设计的启示。

老人室内设计的无障碍设计

老人室内设计的无障碍设计 老年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人,特别是老年人的居住问题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家庭,影响到社会各个层面。对老人来说,谁都喜欢在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里享受晚年生活,可是,在安康小区、绿色小区、精品小区遍地开花的今天,老人在家中发生摔伤、碰伤的事却屡屡见诸报端,冲击着每一个有老人家庭的视野和神经。 老年人由于视力下降,看东西不清楚,在照明不好的地方容易产生危险,因此应根据照明用途和场所适当配置照明器具。同时应注意各房间与走廊的亮度应大致相同,以免有刺眼的感觉。为便于老年人夜间行走,在转弯和容易滑倒的地方(门厅、走廊、卧室的出入口、有高差处)应安置辅助灯(脚灯)。同时在选择照明器具和灯泡时,应考虑清洗和更换的安全性及方便性。 老年人对亮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差,急剧亮度变化带来的刺激对老年人来说极不舒服,这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因此必须设法使亮度逐渐变化。用辅助照明所获得的最大亮度面与附近的亮度比应为3:1以下,相邻房间之间、房间与通道之间、照度低的一方与照度高的一方的平均照度比应保持在1:2以下。卧室宜采用可调节亮度的开关,并应在床头方便的位置设置照明开关。从卧室到厕所的路线上应设置脚灯,并保证夜间长明,凡遇拐角处应加设脚灯。所有照明开关均应采用大面板、带灯的开关。 由于老年人普遍有记忆力衰退的现象,常常会忘记灶台上烧的水或饭,而导致燃气泄漏或发生火灾,因此对老年人来讲使用电磁炉是最安

全的,但目前使用最多的还是燃气灶具。厨房内如果没有安装燃气泄漏和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则应选择有燃气、烟气自动报警功能的抽油烟机和能防止燃气泄漏的灶具。老年人使用卫生间的时间较长,且动作幅度较大,因此老年人使用的卫生洁具应选择操作简单的设备,其安装尺寸应适当放宽,位置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选择使用时能确保身体安全和当老年人跌倒时,危险性小的设备。 老年人最好使用白色的卫生洁具,感觉清洁并且易于随时发现老年人的某些病变。应采用使用方便的坐便器,冲水手柄设在易于操作的位置。为防止冬季冰凉的坐圈对人体的刺激,可采用带暖气功能的坐便器,有单功能坐便式、坐便及暖风一体式、坐便及温水冲洗一体式三种。可根据需要设置适合坐姿的洗脸台,台面下应留有放膝盖的地方。浴缸需采用防滑材料,浴缸边缘离地350-450mm为宜,适合方便跨越浴缸和坐在浴缸边缘出入。浴缸边缘应为可坐下并转身的形状,并在浴缸一端留有400mm宽的坐浴台。在洁具两侧适当位置均应设置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扶手。老年人握力下降,应选择形状便于操作的水龙头,可使用便于调节水温的杠杆式水龙头或自动水龙头。热水龙头应用色彩予以明显标识,以免老年人操作不当而烫伤。 老年人随着生理、心理的变化,动作变得迟缓,反应不能随心,事故易发率较高。为防止不测事故的发生,墙地面饰面材料的选型和构造处理尤为重要。一般应选用能防止老年人打滑、磕碰、扭伤、擦伤的材料,不可采用易滑、易燃、易碎、化纤及散发有害有毒气味的装修材料。老年人住宅墙面应采用那些即使擦着身体也很难擦伤的墙面材料。墙体

关于无障碍设计的几个问题总结

关于无障碍设计的几个问题总结: 无障碍设计大体包括:坡道、栏杆、入口、门、卫生间、电梯等几个方面,做个小总结。 1、坡道 1)有台阶的建筑物入口无障碍坡道宽度不小于1.2m。室内无障碍坡道的最小宽度为1.0m。主要供残疾人使用的走道宽度不应小于1.8m。 2)坡道休息平台的水平长度不应少于1.5m。 3)无障碍坡道的坡度在不受场地限制时应为1/12。受场地限制时可以为1/10~1/8。每段坡长不大于9m,每段坡升起的最大高度为0.75m。坡道两侧应设扶手。 4)大型公共建筑,可供两辆轮椅通过的走道净宽不应小于 1.8m。 2、坡道栏杆 1)坡道、台阶及楼梯两侧应该设扶手。 2)扶手高度不小于0.85m。 3)扶手起点和重点处延伸应大于或等于0.3m。 4)扶手末端应向内拐到墙面,或向下延伸0.1m。 5)台阶从三级起应设扶手。 3、入口 1)无障碍入口是不设台阶的建筑入口,其室外地面坡度不

应大于1:50。 2)公共建筑和高层、中高层居住建筑入口设置台阶时,必须设轮椅坡道和扶手。 3)一般建筑入口轮椅通行平台的最小宽度为1.5m。大型公共建筑入口和轮椅通行平台应设雨篷,入口轮椅通行平台最小宽度为2.0m。 4)入口门厅、过厅设两道门时,门扇同时开启最小间距为不小于1.2m。大中型公共建筑为1.5m。 4、门 1)供轮椅通行的一般的门,门扇开启的最小净宽为0.8m。2)通过一辆轮椅的检票口、结算口通道净宽不应小于0.9m。3)不得采用旋转门。可以采用推拉门、折叠门以及小力度的弹簧门。 4)门把手一侧的墙面,应留有不小于0.5m的墙面宽度。 5、无障碍卫生间 1)无障碍厕位的门扇应外开,内侧应设关门扶手。 2)卫生间室内外高差不应大于15mm。

老年人产品设计及发展趋势

老年人产品设计及发展趋势研究 □李菁菁 【摘要】我国人口渐趋老龄化,如何提高老年人口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老龄社会的到来给产品设计师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与人口老龄化得速度相比,我国老年人用品的发展还远远滞后,老年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老年人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分析,结合通用设计和情感化设计,对老年人的产品设计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老年人;人因工程;无障碍设计;情感化设计 【作者单位】李菁菁,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一、老年人群特征分析 (一)老龄化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在我国人口比例中占有着越来越多的比重,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群。当人们步入老年的时候,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所以更加需要人们的关注。 (二)老年人群基本现状及分类。根据老年人的年龄分布和身体健康状况,将不同阶段的老年群体的不同需求划分为以下三类: 1.低龄老年人。年龄在60岁 69岁,这些老年人由于身体基本健康,多数依然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他们在文化、娱乐等各方仍具有强烈的兴趣和需求。 2.中龄老年人。年龄在70 79岁,这些老年人逐渐呈现出对医疗、护理、药品、保健品以及相应服务性消费的需求。 3.高龄老年人。年龄在80岁以上,这些老年人中,大部分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或不能自理。要为其提供护理服务,特别护理设施、特殊商品和服务。 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其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从身体状态上来说,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有以下变化:一是视觉。多数人从中年期眼睛开始发生老花眼,年龄越大就越加严重;二是听觉。听力一般从中年期逐渐减退,到老年后很多人会发生老年性耳背(耳聋);三是记忆力。记忆力衰退表现为已形成的记忆联结能力逐渐丧失。其特点或顺序与一般的遗忘规律不同,为近的印象先遗忘,其次是成年时代的印象,再其次则是青年时代的,最后才是童年时代的;四是肢体灵活度。随着年龄的递增,骨质逐渐变弱,关节周围的组织也逐渐失去弹性。加上身高缩短,体重减轻等现象的出现使身体尺度逐渐缩小。老年人在肢体的灵活度上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减弱。 程的施工,工程质量合格。 1.累计修建二级以上公路路基80公里以上; 2.累计修建高级、次高级路面100万平方米以上; 3.累计修建单座桥长>30米,或单跨跨度>20米的公路中桥4座以上; 4.完成过单项合同额500万元以上的公路工程。 (二)企业经理具有6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经历或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技术负责人具有6年以上从事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并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职称;财务负责人具有中级以上会计职称。企业有职称的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不少于6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40人;工程技术人员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具有公路工程系列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于15人。企业具有的本专业三级资质以上项目经理不少于10人。 (三)企业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以上,企业净资产1500万元以上。 (四)企业近3年最高年公路工程结算收入5000万元以上。 (五)企业具有与承包工程范围相适应的施工机械和质量检测设备,并至少具有:60吨/小时以上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1台,40立方米/小时以上水泥混凝土拌和设备1台;摊铺宽度4.5米以上沥青混凝土摊铺设备2台;120千瓦以上平地机2台;0.8立方米以上挖掘机2台;100千瓦以上推土机2台;各型压路机5台(其中沥青混凝土压实设备2台,大型土方振动压实设备1台);30吨以上吊车1台。 五、承包工程范围 特级企业:可承担各等级公路及其桥梁、隧道工程的施工。一级企业: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金5倍的各等级公路及其桥梁、长度3000米及以下的隧道工程的施工。二级企业: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金5倍的一级标准及以下公路、单跨跨度<100米的桥梁、长度<1000米的隧道工程的施工。三级企业: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金5倍的二级标准及以下公路、单座桥长<500米、单跨跨度<40米的桥梁工程的施工。 · 131 ·

卫生间大小设计规范

卫生间大小设计规范篇一:卫生间设计尺寸规范 卫生间设计尺寸规范 普通卫生间设计规范 l 台盆 u 高度: 850-1090(男性) 810-910(女性) 660-810(儿童) u 深度: 480-610(成人) 400-450(儿童) 530-660(较大空间) n 台盆前的活动空间: u 台盆宽度+ 680,约1220左右(无通道) u 台盆宽度+ 1220,约1830左右(有通道) n 搁板最高高度:(最低层搁板与台盆同高) u 1829(男性) u 1750(女性) l 浴缸 u 宽度:520-680(内部宽度) 1 u 长度:1670(可躺) u 高度:380-550 n 浴缸边矮台(可供人坐)

u 深度:300 u 高度:450 n 浴缸上搁板 u 距浴缸一侧距离:450-530 u 高度:1310(最高) n 龙头: u 浴缸龙头高度:760-860 u 花洒开关高度:1010-1270 u 花洒高度:1820 l 淋浴间 n 门宽:610 n 门前通道宽度:760(最少) n 宽度:910(最少) n 长度:1060(最少)+ 宽300、高380(座位) n 扶手高度:1010-1220 n 花洒高度:1010-1270 l 座便器 u 前侧活动区宽:610(至少) u 两侧活动区宽:300-450,有手纸盒的一侧宽:300 2 u 座便器一侧的搁板距离:座便器中心向一侧730之内n 手纸盒 u 座便器前端向前300(装于座便器一侧墙上) u 高度:

l 小便斗 n 下口离地600以下 l 隔断 n 深度:1100以上(外开门) n 深度:1500以上(内开门) n 宽度:800以上 无障碍卫生间设计规范 公共厕所的无障碍设计规范 l 入口 n 入口室处的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50。 n 公共建筑与高层、中高层居住建筑入口设台阶时,必须设轮椅坡道和扶手。n 建筑入口轮椅通行平台最小宽度为: u 大、中型公共建筑:?2000 u 小型公共建筑:?1500 u 中、高层建筑、公寓建筑:?2000 u 多、低层无障碍住宅、公寓建筑:?1500 u 无障碍宿舍建筑:?1500 n 无障碍入口和轮椅通行平台应设雨棚。 3 n 入口门厅、过厅设两道门时,门扇同时开启最小间距应为: u 门向同一方向开启?1200 u 双向开门?1500 u 大、中型公共建筑:?1500 u 小型公共建筑:?1200

关于老年人居住建筑无障碍设计的探讨

关于老年人居住建筑无障碍设计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01-08T12:30:58.66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0期作者:郄海飞 [导读] 卫生间等部分的无障碍设计进行了相关探讨,为保证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安全舒适性提供了参考。 天津滨海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000 摘要:基于老年人居住建筑无障碍设计的相关规范和要求,对建筑中重点部位如楼电梯、通道、卫生间等部分的无障碍设计进行了相关探讨,为保证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安全舒适性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老龄化老年人居住建筑无障碍设计安全舒适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截至2017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国际标准为7%)。预计到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占比将达34.9%,意味着每3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人口老龄化的快速推进,考验着政府对养老产业的规划能力,同时也对老年人居住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老龄化的现状格局为“9073”,90%由家庭照顾,7%为社区居家养老,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中家的概念,使得多数老年人不愿离开家去适应新的环境。每个老年人居住的家就成了无障碍设计中的重点。 二、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机体各组织结构和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包括视力、记忆力下降、味觉嗅觉迟钝、动作协调性的降低等。在心理方面表现为安全感下降、适应能力减弱等。这些生理心理的变化让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安全性降低. 三、老年人居住建筑无障碍设计的理念与要点 3.1设计理念 老年人在生理及心理均需要获得人们更多的关爱,在设计时需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点,尽可能的为老人创造便利的生活条件,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安全性:老年人的安全牵动着全家每一个人的神经,随着年纪的不断增长,身体健康状况和运动协调性的下降,家庭生活中的多数活动都会伴有安全威胁。处理好老年人居住设计中的安全问题是首要任务。舒适度:在无障碍设计中结合舒适性要求,提升整个居住空间的品质。人性化:可充分结合老年人的自尊需求、卫生需求、审美需求等进行人性化设计。为老年人创造能够独立生活的环境是对老年人最大的的尊重和爱。 3.2设计要点 在老年人居住建筑中选取和老年人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部位进行重点设计。楼电梯间、通道是发生事故后逃生路线中重要环节,也是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使用的部位。在楼电梯间和通道的无障碍设计中,安全性、通过性和便利性是重点。卫生间是老年人使用最频繁的部位,也是发生事故最高的部位。卫生间的湿空间极容易造成老年人的磕碰和摔滑。设计在老年人的使用周期上,尽可能考虑周全,以满足5-10年的生活和卫生需求。此外还需加强老年人居住建筑中的智能化设计,在建筑中的楼电梯中安装监控设备和可视电话,在老年人的卧室床头和卫生间安装紧急呼叫系统,以更好的为老人提供生活服务,提高老人在家生活的安全性。 四、老年人居住建筑无障碍设计要点研究 4.1无障碍盲道的设计关键点 盲道有2种形式,一种是行进盲道,另一种提示盲道,对有视觉障碍人士能够正确引导,促使其成功到达目的地的一种设施,即行进盲道,呈条状;能够促使具有视觉障碍的残疾人事先预知前方可能出现的环境与空间的改变,同时促使具有视觉障碍的残疾人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规避可能出现的危险,即提示盲道。当然在设计盲道时也需要考虑美观性,需要综合考虑整体环境布局的美观性,可使用较为鲜明的中黄色,便于发现,又能完美地将色彩与整体居住空间搭配在一起。 4.2建筑入口及入口平台的设计关键点 作为建筑的一个基本构成部分,建筑入口是人们的必经之路,建筑出入口不但能为残障人、老年人带来方便,还能为其他人带来方便。人们通行的集散地带是建筑出入口平台,在对其进行设计时,应做到出入口地面防滑、平整,入口平台应便于轮椅回转、通行,还应方便其他人的停滞和通行,这增加了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的通行困难。过去很多入口平台的深度非常小,部分单元门推开后就下台阶,一不小心就会出现跌倒的危险,所以在无障碍设计规定中,对单元门完全开启进行了限定,建筑无障碍出入口的平台净深度≥1.5m,当出入口设置两道门如门厅、过厅时,门扇同一时间打开时两道门的间距应≥1.5m。 4.3 无障碍楼梯、电梯、台阶的设计关键点 每一栋建筑垂直交通关键的构成构件为台阶、楼梯,应科学的使用无障碍直线型楼梯、台阶,以便满足相关的规范,消除残障人的心理恐惧;还应适当区分并对比踏步踏面及楼梯的颜色,进而提示应用者,并为弱视者的辨认提供有利的条件。详细的说,楼梯和电梯应设置在光线较好的地方,并设置无障碍设施标志,便于发现。每层楼梯应为两到三个直台阶,避免使用弧形或螺旋形楼梯,否则会给残疾人、老人和儿童制造恐惧,甚至摔倒。扶手是交通中残疾人的重要辅助设施,它是用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帮助使用者行进的,扶手安装的位置、高度和选择的形式是否合适将影响残疾人使用。一般设置在坡道、台阶、楼梯、走道两侧,高度为0.85m,为保证通行安全,扶手始端需延长 0.3m,并设置盲文标志,提醒残疾人注意位置及踏步等。 4.4卫生间设计 卫生间是老年人在家中最常使用的空间,也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区域。老年人卫生间的无障碍设计应满足人体基本工学,让每一区域都能尺度适宜、使用便捷。尽可能的做到干湿分区,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洗脸台:洗脸台区域宜和便溺区、淋浴区分离。台面高度为800-850mm,台盆下留空,满足未来几年后轮椅伸入的需要。镜柜宜使用可升降式,增加安全性和便利性。地面使用防滑垫。便溺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骨骼肌肉的力量下降,便溺过程中下蹲和起身的蹲坐会越来越吃力。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将马桶的高度适当上调,普通马桶高度为350-400mm,老年人使用马桶的高度宜采用450mm-500mm,减少动作的幅度。马桶两侧安装扶手,扶手高度为700-750mm。并在扶手边安装方便使用的拉绳式呼叫装置。淋浴区:淋浴区增加可翻折淋浴座椅,加大地漏的排水速度,避免积水引起的滑倒

无障碍卫生间设计规范

无障碍卫生间设计规范 篇一:无障碍卫生间安装规范 公共厕所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 设施类别设计要求 入口——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1节的有关规定。 门扇——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4节的有关规定。 通道——地面应防滑和不积水,宽度不应小于1.50m。 洗手盆 1 距洗手盆两侧和前缘50mm应设安全抓杆。 2 洗手盆前应有1.10m×0.80m乘轮椅者使用面积。 男厕所1小便器两侧和上方,应设宽度0.60~0.70m、高1.20m的安全抓杆(图7.8.1-1)。2小便器下口距地面不应大于0.50m(图7.8.1-2)。 无障碍厕所 1 男、女公共厕所应设一个无障碍隔间厕位。 2 新建无障碍厕位面积不应小于 1.80m×1.40m(图7.8.1-3)。 3 改建无障碍厕位面积不应小于 2.00m×1.00m(图7.8.1-4)。 4 厕位门扇向外开启后,入口净宽不应小于0.80m,门扇内侧应设关门拉手。

5 坐便器高0.45m,两侧应设高0.70m水平抓杆,在墙面一侧应设高1.40m的垂直抓杆(图 7.8.1-5)。 安全抓杆1安全抓杆直径应为30~40mm。 2安全抓杆内侧应距墙面40mm。3抓杆应安装坚固。 7.8.2 专用厕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8.2的规定(图7.8.2)。 表7.8.2 专用厕所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 设施类别设计要求 设置位置政府机关和大型公共建筑及城市的主要地段,应设无障碍专用厕所。入口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1节的有关规定。 门扇 1 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4节的有关规定。 2 应采用门外可紧急开启的门插销。 面积≥2.00m×2.00m(图7.8.2)。 坐便器坐便器高应0.45m,两侧应设高0.70m水平抓杆,在墙面一侧应加设高1.40m的垂直抓杆。 洗手盆两侧和前缘50mm处应设置安全抓杆。 放物台长、宽、高为0.80m×0.50×0.60m,台面宜采用木制品或革制品。 挂衣钩可设高1.20m的挂衣钩。 呼叫按钮距地面高0.40~0.50m处应设求助呼叫按钮。

公共厕所设计规范

厕所设计规范 3.3.1 公共厕所的平面设计应将大便间、小便间和盥洗室分室设置,各室应具有独立功能。小便间不得露天设置。厕所的进门处应设置男、女通道,屏蔽墙或物。每个大便器应有一个独立的单元空间,划分单元空间的隔断板及门与地面距离应大于100mm,小于150mm。隔断板及门距离地坪的高度:一类二类公厕大于1.8m、三类公厕大于1.5m。独立小便器站位应有高度0.8m的隔断板。 3.3.2 公共厕所的大便器应以蹲便器为主,并应为老年人和残疾人设置一定比例的坐便器。大、小便的冲洗宜采用自动感应或脚踏开关冲便装置。厕所的洗手龙头、洗手液宜采用非接触式的器具,并应配置烘干机或用一次性纸巾。大门应能双向开启。 3.3.3 公共厕所服务范围内应有明显的指示牌。所需要的各项基本设施必须齐备。厕所平面布置宜将管道、通风等附属

设施集中在单独的夹道中。厕所设计应采用性能可靠、故障率低、维修方便的器具。 3.3.4 公共厕所内部空间布置应合理,应加大采光系数或增加人工照明。大便器应根据人体活动时所占的空间尺寸合理布置。通过调整冲水和下水管道的安装位置和方式,确保前后空间的设置符合本标准第3.4节的规定。一类公共厕所冬季应配置暖气、夏季应配置空调。 3.3.5 公共厕所应采用先进、可靠、使用方便的节水卫生设备。公共厕所卫生器具的节水功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的规定。大便器宜采用每次用水量为6L的冲水系统。采用生物处理或化学处理污水,循环用水冲便的公共厕所,处理后的水质必须达到国家现行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的要求。 3.3.6 公共厕所应合理布置通风方式,每个厕位不应小于40m3/h换气率,每个小便位不应小于20m3/h的换气率,并应优先考虑自然通风。当换气量不足时,应增设机械通风。机械通风的换气频率应达到3次/h以上。设置机械通风时,通风口应设在蹲(坐、站)位上方1.75m以上。大便器应采

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design)这个概念名称始见于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众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所用之处 无障碍设计首先在都市建筑、交通、公共环境设施设备以及指示系统中得以体现,例如步行道上为盲人铺设的走道、触觉指示地图,为乘坐轮椅者专设的卫生间、公用电话、兼有视听双重操作向导的银行自助存取款机等,进而扩展到工作、生活、娱乐中使用的各种器具。二十余年来,这一设计主张从关爱人类弱势群众的视点出发,以更高层次的理想目标推动着设计的发展与进步,使人类创造的产品更趋于合理、亲切、人性化。 设计的理想目标 无障碍设计的理想目标是“无障碍”。基于对人类行为、意识与动作反应的细致研究,致力于优化一切为人所用的物与环境的设计,在使用操作界面上清除那些让使用者感到困惑、困难的“障碍”(barrier),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这就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思想。无障碍设计关注、重视残疾人、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与通用设计的相似之处 无障碍设计与通用设计有相似之处,因为无障碍设计是为所有人所通用的设计,但无障碍设计所针对的重点是从残疾人和老年人。但随著无障碍设计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它的局限,所以当今的无障碍设计正在向通用设计所靠拢。而因为无障碍设计在中国出现较晚,所以大多数人将无障碍设计等同于通用设计。 举例 例如,看起来极为普通的容器,其中却有着巧妙的“共用”设计:一组匹配使用的洗发香波与护发素,两个相同的容器,仅只是在其中的一个添加了一排线形凸起的触觉感知记号,就能使人一

无障碍设计规范标准[详]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和老年人建筑设计规 无障碍卫生间装修7大准则 防护:地面应选用防滑材料,以防残障人士跌倒摔伤。厕所的门上要装防护门板,以免轮椅的脚踏板碰破门。 布局:厕所应设于路旁,出入方便。卫生器具的安装位置和高度要合理,便器两侧都应留有便于轮椅接近的空间。 辅助:在卫生器具周围安装扶手,扶手的位置合适,连接牢固。为了便于各种身高的人使用,脸盆台面的高度可以设置在离地面60~100厘米的围之。 方便:水龙头开关应便于操作,可采用脚踏式,长柄式,感应式。 呼救:厕所应设紧 急呼救按扭。 畅通:卫生间室外 高差不得大于20毫米,方 便残疾人和轮椅通过。 尺度:门扇开启的 净宽不得小于0.8米,以 方便轮椅通过。厕所应留 有1.5米*1.5米的轮椅回 转空间。 一、建筑物无障碍设计 (一)建筑物无障碍实施围 1.各类公共建筑(包括办公、科研建筑和学校、园林建筑)的室外场地、建筑入口、走道、楼梯、公共活动用房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部位应进行无障碍设计。 2.交通和医疗建筑的人口应设置没有台阶的无障碍人口。商业与服务建筑的入口也宜设置无障碍人口。 3.下列公建必须设无障碍专用厕所:县级及县级以上的政府机关与司法部门,各种交通与医疗建筑,大型观演与体育建筑的观众使用部分和贵宾室,大型园林建筑及主要旅游地段以及设有公厕的大型商业、服务、文化、纪念建筑。 4.下列有楼层的公建应设适合乘轮椅者、视残者或担架床可进入和使用的无障碍电梯:各种交通与医疗建筑,大型商业、服务、文化、纪念建筑。 5.观演与体育建筑的观众席和主席台必须设轮椅席位。 6.高层和中高层住宅、公寓的建筑人口、电梯、公共走道以及适合乘轮椅者居住的无障

无障碍设计和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一级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辅导:无障碍设计和老年人 建筑设计规范(二) 来源:考试大2008年2月29日【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模拟考场视频课程 (十)轮椅坐席 1.设有观众席和听众席的公共建筑,应设轮椅席位。 2.轮椅席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在便于到达和疏散及通道的附近; (2)不得将轮椅席设在公共通道范围内; (3)每个轮椅占地面积不应小于1.1mx0.8m; (4)轮椅席位的地面应平坦,在边缘处应安装栏杆或栏板; (5)在轮椅席上观看演出和比赛的视线不应受到遮挡,但也不应遮挡他人视线; (6)轮椅席占总席位的比例: 文艺演出场所、阅览室等0.3%-0.4% 体育馆0.1%,0.2% 体育场0.015%-0.03% (7)轮椅席位可集中设置,也可分地段设置,但应设无障碍标志,平时可作安放临时 坐椅等用。 (十一)无障碍客房 设有客房的公共建筑应设无障碍客房,其设施和设计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客房位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便于到达、疏散和进出方便; (2)餐厅、购物和康乐等设施的公共通道应方便轮椅到达。 2.标准间客房数量: 100间以下,应设1—2间无障碍客房; 100-400间,应设2-4间无障碍客房; 400间以上,应设3间以上无障碍客房。 3.客房内过道最小宽度: (1)出口及床前过道1.5m; (2)床间距离1.2m。 4.客房门应符合残疾人使用要求 5.卫生间设计要求: (1)门外开,最小净宽0.8m; (2)室内应有直径不小于1.5m的轮椅回转面积;

(3)卫生洁具及安全抓杆要求同公共厕所和浴室的无障碍设施要求。 6。客房电器与家具设计要求: (1)位置和高度应方便乘轮椅者靠近和使用; (2)床、坐便器、浴盆高度应为0.45m; (3)客房及卫生间应设求助呼叫按钮。 (十二)停车车位 1.距建筑入口及车库入口最近的停车位置,应划为残疾人专用停车车位。 2.残疾人停车车位的地面应平整、坚固和不积水,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50。 3.停车车位的一侧,应设宽度不小于1.2m的轮椅通道,应使乘轮椅者从轮椅通道直接进入人行通道,到达建筑入口。 4.停车车位一侧的轮椅通道与人行通道地面有高差时,应设宽lm的轮椅坡道。 5,停车车位的地面,应涂有停车线、轮椅通道线和无障碍标志,在停车车位的尽端宜设无障碍标志牌。 一级建筑师(场地与建筑设计)辅导:无障碍设计和老年人 建筑设计规范(二) 来源:考试大2008年2月29日【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模拟考场视频课程 (十三)无障碍住房 1.适用于乘轮椅残疾人和老年人居住。 2.按套型设计,每套住房应设起居室(厅)、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卫生间宜靠近卧室。 3.无障碍居室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卧室最小面积应略大于常人使用的,单人卧室应不小于7m2,双人卧室应不小于10.5m2,兼起居室时应不小于16m2。橱柜挂衣钩高度不大于1.4m,深度不大于0.4m。 (2)起居室最小面积14m2,墙面、门洞、家具位置应符合轮椅通行、停留及回转的要求,应有良好的朝向和视野。 4.厨房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 (1)考虑乘轮椅者进入和操作位置以及回转需要,面积应略大于普通家庭厨房;并应考虑冰箱位置和二人就餐位置。 (2)净宽不应小于2m,双排布置设备时,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5m。 (3)吊柜底高度不大于1.2m。 (4)热水器、炉灶等设备应考虑残疾人使用的安全与方便。 5,卫生间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 (1)卫生间应方便轮椅进出。平面布置除考虑三件卫生洁具外,并应考虑轮椅进入和接近

无障碍设计规范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和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无障碍卫生间装修7大准则 防护:地面应选用防滑材料,以防残障人士跌倒摔伤。厕所的门上要装防护门板,以免轮椅的脚踏板碰破门。 布局:厕所应设于路旁,出入方便。卫生器具的安装位置和高度要合理,便器两侧都应留有便于轮椅接近的空间。 辅助:在卫生器具周围安装扶手,扶手的位置合适,连接牢固。为了便于各种身高的人使用,脸盆台面的高度可以设置在离地面60~100厘米的范围之内。 方便:水龙头开关应便于操作,可采用脚踏式,长柄式,感应式。 呼救:厕所内应设紧 急呼救按扭。 畅通:卫生间室内外 高差不得大于20毫米, 方便残疾人和轮椅通过。 尺度:门扇开启的净 宽不得小于0.8米,以方 便轮椅通过。厕所内应留 有1.5米*1.5米的轮椅 回转空间。 一、建筑物无障碍设计 (一)建筑物无障碍实施范围 1.各类公共建筑(包括办公、科研建筑和学校、园林建筑)的室外场地、建筑入口、走道、楼梯、公共活动用房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部位应进行无障碍设计。 2.交通和医疗建筑的人口应设置没有台阶的无障碍人口。商业与服务建筑的入口也宜设置无障碍人口。 3.下列公建必须设无障碍专用厕所:县级及县级以上的政府机关与司法部门,各种交通与医疗建筑,大型观演与体育建筑的观众使用部分和贵宾室,大型园林建筑及主要旅游地段以及设有公厕的大型商业、服务、文化、纪念建筑。 4.下列有楼层的公建应设适合乘轮椅者、视残者或担架床可进入和使用的无障碍电梯:各种交通与医疗建筑,大型商业、服务、文化、纪念建筑。 5.观演与体育建筑的观众席和主席台必须设轮椅席位。 6.高层和中高层住宅、公寓的建筑人口、电梯、公共走道以及适合乘轮椅者居住的无障

无障碍卫生间布置

? 设计任务:某城市城区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一项建设社区中心的议案。社区中心将建在居住区内,基地北侧是一小公园,见总平面团。社区中心主要为社区民众作活动场所,周日也可作为少年儿童课外活动场所。基地规模较小丑平坦。社区中心的停车场是在向阳街的东侧。由于社区中心的一些活动可利用基地北侧的公园,在考虑社区中心的入口时需要考虑与 ?公园的关系。 ?场地要求 ?●在此场地内,建一幢两层建筑。

?.保留现有树木。 ?.保持原有地形地貌,不进行景观设计。 ?一股要求 ?●因为许多使用者要将车停放在向阳街东侧,所以主入口应在基地东侧。 ?●厨房必须在西侧小路上有一服务出入口。 ?●除了厨房服务、报纸投递外,其他则通过主入口。 ?●主要活动室及会议室净高不低于3.3m,其他的房间净高则可以为2.7m。 ?●紧急出M可以在任何方向。 ?●各房间面积可以在t1帆以内调整。 ?●利用所提供的残疾人天障碍设计的资料进行天障碍设计。 ?图纸要求 ?●画出一层及二层平面团,比例为1:1叨。 ?●各层平面必须表示墙、柱、宙、门位置及开启方向、楼梯、电梯和其他主要设 计要素。 ?●标住房间名称,标注各层相对标高及一层地面l o.删与绝对标高的关系。 ?●进行卫生问的布置。 ?建筑内容及面积(接轴线面积计t1帆) ?一层各部分面积与要求 ?门厅50m’ ?值班室20m’ ?设备间20m2 ?主活动室100m’ ?次要活动室60m2 ?厨房40 m’紧挨服务入口动宣联系密切 ?活动宣贮藏问10 m’ 必须有门与主要活动室进行直接联系 ?卫生间2M 20m2考虑无障碍设计 ?电梯2.1x 3.Om2井道 ?二层各部分面积与要求 ?办公室2M 20 m’ ?大会议室1肋m2 ?教室60mz ?图书阅览室30m2 ?卫生间2M 20m’ ?电杉2.1x 3.Om2井道 ?总建筑面积960m’ ?解题要点: ?任务书所给定设计内容能够准确地布置在各楼层。平面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满 足设计要求。房间面积变动也在允许范围之内,总建筑面积没有超过所要求的建筑面积。建筑各部分流线组织通畅,主入口位置适当,既联系了右侧街道与道路交叉口保持一定距离又与邻近公园相接。根据地势等高线的位置,合理确定一层地面的标高,即0.00的绝对标高。建筑中两部楼梯满足了疏散要求,建筑及各房间疏散口均按要求设计。无障碍设计清楚、准确,建筑主入口坡道及所有门的轮椅通行宽度均满足使用要求。 ?作图提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