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区域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的关键

加强区域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的关键
加强区域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的关键

加强区域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的关键

0 引言

环境污染尤其是水环境、大气环境污染往往是跨行政区位的全国性问题。在现行的以行政区域为基本划分的环境管理体系中无法很好的做好区位之间的协调。而采用区域环境管理的模式能够很好的对此种问题进行合理的避免。本文系统从区域环境管理的概念、区域环境管理的必要性、区域环境管理的优势以及区域环境管理的实施过程来讨论用区域环境管理手段来治理、提高环境质量是行之有效的核心办法之一。

1 区域环境管理的概念

区域的概念是一个包含了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概念,在环境学上将具有同等自然、人文、社会条件的链接地域或者资源体系称之为环境区域。而区域环境管理则是需要政府、当地居民、非官方社会组织等能动性高的个人与组织在本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等基本科学理念对于一定区域内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进行统一管理的手段。这种管理手段以达到提高自然环境质量以及居民生活质量为基本核心,并保护自然环境的可再生循环。在持续增长的同时以不破坏环境为底线展开相应的经济活动与社会发展。

在区域环境管理过程中主要包含了广义与狭义的环境管理概念。广义的区域环境管理是指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包含了对当下区域之内的环境管理制度以及区域之间的合作管理体系。并包括了区域

区域环境保护制度(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区域环境保护制度(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区域环境保护制度(最新版) 1、施工区域、加工区和生活区域应有明显划分,设专人负责管理,做到责任落实到期人,保证区域环境的安全文明和健康。 2、施工现场每天打扫,保护整洁卫生,场地平整,各类物品堆放整齐,道路平坦畅通,无堆放物、无撒落物,做到期无积水、无垃圾、有排水措施。生活和建筑垃圾分类定点堆放并应及时清理。 3、施工现场和卫生严禁随地大砂眼便。 4、卫生区域有平面规划,并注意责任编号和负责人姓名。 5、施工现场零散材料和垃圾要及时清理,垃圾临时放不得超过3天。 6、办公室内做到每天打扫,保持整洁卫生,做到窗地明净,文具摆放整齐。 7、宿舍设置单人床,日常生产用品摆放整齐,室内保持干净,生活区域无污水和污物,生活垃圾集中摆放,及时外运。

8、冬季取暖设施符合安全要求,经检查验收合格后使用。 9、建筑物楼内清理出的垃圾,要用容器或小推车,用提升设备运下,严禁高空抛撒。 10、生活区和现场厕所用水冲洗干净,拇周撒白灰或打药一、二次,消灭蝇蛆。 11、施工现场设施保温桶(冬季)和开水(水杯自备)采取消毒措施,水桶必须有盖。 12、对违批上述规定,不按期限整改的,按情节轻重进行50元-200元处罚。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区域环境管理办法

附件 环境治理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加强我工区生产设备及环境的管理工作,不断改善我工区的设备和环境状况,为员工创造一个洁净舒适的生产、工作环境,依据集团公司一流火力发电企业指标体系必备条件“全面推行文明、清洁生产,生产现场整洁、规范、有序”的指标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望各部门认真执行。 二、职责 1.环保部 (1)环保部是全工区生产设备及其区域卫生的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生产维护和机组大(小)修期间的生产设备及其区域卫生管理工作; (2)环保部各专业高管、主管、检查员及班长是本专业设备及其区域文明生产负责人,进行每日专业检查的同时必须进行专业区域文明生产的检查和考核工作,确保生产设备及其区域卫生达到“四保持”(即:保持区域整洁、保持区域无泄漏、保持设备完整、保持建筑结构完整),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卫生问题,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处理。 2.安全监察部 安全监察部是工区文明生产管理工作的监督部门,负责对全工区文明生产状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考核。定期组织对生产现场的文明卫生检查,对生产现场发生的不文明行为或现象及时予以通报和考核。 3.质检部职责 质检部负责所辖生产区域卫生的打扫。在巡检中,对发现的影响文- -2-

明生产的缺陷,要立即进行缺陷登录并通知处理。 4.助力部职责 助力部负责办公区域卫生日常打扫,对发现影响文明生产的缺陷、问题,立即进行缺陷登录并处理。 5.组装单位 组装部、修缮单位、粉煤灰公司负责所辖生产区域及设备的文明生产的治理工作,及时处理因“七漏”造成的污染。 6.保洁公司职责 保洁公司负责合同范围内的保洁工作。 7.外委施工单位职责 外委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负责所承包设备及其作业区域的卫生保洁。 三、文明生产责任区划分 1.质检部文明生产责任区: (1)输渣皮带栈桥及落渣平台,一、二期小油库,#3、4炉输渣皮带拉紧装臵下部积渣(质检部清理并联系,粉煤灰公司派车运输到渣场),#3、4炉各磨手动排渣门处,一、二期真空皮带机及废水处理间(废水处理间二楼)等地面卫生。灰控楼二楼至三楼楼梯及三楼走廊。#1、2、3、4机直流配电室,生活泵房后院。 (2)网控楼三楼以上楼梯,网控楼东楼梯,网控楼三楼卫生间。(3)老检修楼二、三楼走廊及一楼到三楼楼梯以及楼层突出部分,老检修楼各更衣室、集控楼各休息室及门口地面、墙壁、玻璃等。 -3-

环境管理与规划论文

摘要 在国家主席胡锦涛所作的十八大报告中,不但重申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而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位一体改为五位一体,新增了一个“建设生态文明”,说明了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并将其提到层面上来,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可知环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有源头控制,末端治理,生产全过程控制环境污染,末端治理已经不符合现阶段的环境保护要求,需要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施清洁生产技术,并不断深化和发展清洁生产,实施循环经济。本文对清洁生产的概念做了简单的介绍,清洁生产的目标,内容;循环经济的概念,经济发展历程,循环经济流程,循环经济的技术路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区别及联系,中国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等。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在现阶段的中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现阶段的中国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所以环境问题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美丽中国。 关键词: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关系;环境保护;前景

1 清洁生产 1.1 清洁生产的概念 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 缩写为CP)是指将综合性预防的战略技术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提高效率和降低对人类安全和环境的风险。 工业发展的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工业生产的传统模式,不顾环境的工业生产,除了剧毒和能引起急性中毒的废料外,绝大部分工业废料均不加处理地直接排入环境;第二种是末端治理模式;第三种模式就是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由来:污染严重,环境问题突出;传统的末端治理效果不理想;高消耗是造成工业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必须的选择,而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佳模式[1]。 1.2清洁生产的目标 总的说来,清洁生产的目标是:一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 二是减少废料和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即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能源的利用,以及节能、降耗、节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产、消耗过程与环境相容,降低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1.3清洁生产的内容 清洁生产的内容: 一是清洁的能源。采用各种方法对常规的能源如煤采取清洁利用的方法,如城市煤气化供气等;对沼气等再生能源的利用;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各种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尽量少用和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采用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选用少废、无废工艺和高效设备;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性因素,如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易燃、易爆、强噪声、强振动等;采用可靠和简单的生产操作和控制方法;对物料进行内部循环利用;完善生产管理,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三是清洁的产品。产品设计应考虑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的原料;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不含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产品的包装合理;产品使用后易于回收、重复使用和再生;使用寿命和使用功能合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

1、环境规划定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卷》---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在时间、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实质上是一种克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出现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2、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一)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法 (二)环境规划是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三)在现代环境管理中,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 (四)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目标一致性 3、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简答题) 1)对传统国民生产总值(GNP)的修正 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ion):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一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 在传统的GNP核算中,未考虑由于经济增长而带来的对环境资源的消耗和破坏所造成的影响及其对生态功能、环境状况的损害。 经济学家试图在计算国内生产和收入时纳入考虑环境后的净国内产值(EDP)和净国内收入(ENI)。2)建立自然资源帐户 自然资源帐户主要用于体现一个国家资源的变化。这些帐户能够显示环境的变化是如何同经济变化联系起来的。 3)引入可持续收入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收入在数量上等于传统意义的GNP减去人造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等各种资本的折旧。4)产品价格与投资的评估 为了全面反映环境资源的价值,产品价格应完整的反映三部分成本:a、资源开采或获取的成本;b、环境成本(环境净化成本和环境损害成本);c、用户成本。 5)环境资源价值公式 为建立一个合法的决策框架,对资源进行定价是必须的。从概念或价值评估的角度,可以将环境资源的全部经济价值划分为两大类: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前者进一步划分为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以及选择价值。 4、导致市场失效的主要原因 公共物品性、外部性、垄断竞争的存在以及非对称性。 5、环境保护途径的经济学分析 1)排污收费2)产权交易3)排污许可交易4)排污标准 6、环境预测方法 1)头脑风暴(BS、思维共振)法2)特尔菲(Delphi)法3)逻辑型规律(趋势外推)法 4)指数曲线法5)龚帕兹预测法6)回归分析预测法7)决策树图法 8)交叉影响分析预测法9)马尔可夫预测法 7、环境规划管理与管理方案的生成(简答题) (一)前期准备与调研 主要内容包括:接受任务、确定规划的时域与空域范围、成立规划领导小组与课题组、编制规划提纲与调研提纲、进行广泛的咨询、吸取各方意见并采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 其中收集资料与咨询工作涉及面最广、历时最长、工作量最大。 数据的采集工作包括资料查找和踏查两部分。 主要资料来源有统计年鉴,环保、土地、水利、农业、工业、矿产等部门统计年报及年度工作总结,资源调查分析报告,以往的规划成果,相关的课题成果,环境年鉴,污染企业的污染统计年报以及对自然

产业环境管理论文

产业环境管理论文 范文一:环境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与碳税开征的必然性 环境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与碳税开征的必然性 污染因子的治理。 三排污收费覆盖面不够宽。如招商引资的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的同时,甚至在各方面都受惠于政府部门的政策倾斜。 四排污收费政出多门。收费政策最终演变为“乱收费”,各种收费和摊派挤压了国家税收,严重侵蚀国家税基,削弱了政府的财政统筹职能。 五不利于指导投资方向,鼓励科技创新,及支持绿色工业产业政策。 三、开征碳税的必然性 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盟国家,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相继开征了环境保护税。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环保税受到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进入到一个从零散、个别 20世纪90的环保税种开征,到逐渐形成环保税收体系的过程。 年代中期以来,是环境税迅速发展的时期,西方国家不仅普遍建立了环境税制,而且环境税在许多国家已成为环境管理经济政策中的主要手段。主要是对污染物或污染行为进行征税,具体的大致分为五大类:一是废气排放,二是污水排放;三是垃圾排放;四是噪音污染;五是农业污染物。 加拿大规定从2021年7月起开征碳税,法国表示:“希望 ;MichelRocard则声称:碳税是我们在碳税问题上走在最前面” 一次税收革命,其重要性堪比1917年开始设立的所得税[4]。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已经开始征收碳税,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当然,由于部分国家不实施碳税也会导致不公平竞争,甚至有些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生产高耗高污染半成品的生产国。能、 环保部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和战略研究会2021年底曾联合发布《中国碳平衡交易框架研究》报告,首次提出以“碳”这一硬性指标,对经济活动加以监测、识别和调控。中国的碳税政策制定可能会参照欧盟国家的相关政策。2021年年底开展的“哥本哈根会议”使中国成为矛盾的中心,因为目前中国CO2排放量在2021年左右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5],目前每年的排放量约为70亿吨。而碳减排项目几乎涉及到所有的行业。

幼儿园室内区域环境规划

幼儿园室内区域环境规划 董旭花 无论在家里还就是幼儿园,幼儿一日活动得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室内度过,所以,室内环境规划尤其重要。现阶段幼儿园室内环境大多以区域形式呈现,适宜得区域环境规划,有利于幼儿按照自己得能力与兴趣,自主地选择区域、玩具与伙伴,主动进行游戏活动、探索活动与交往活动;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观察幼儿,更好地组织班级活动,促进师幼良好得互动。 一、室内区域得类型: 在现阶段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中,有多种多样得区域,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 1、常规区域 如:建构区、美工区、表演区、角色游戏区(如娃娃家、理发店、超市、商店、医院、餐馆、交通岗、小记者、小警察)、阅读区、益智区、语言区、科学区、感官操作区、沙水区、运动区等。 这些区域名称与活动内容大家都不陌生,在很多幼儿园都有,几乎也不受年龄得影响,在各个年龄斑都可以设计这样得区域,只不过具体投放得材料与开展得活动有异,所以称之为常规区域。 2、特色区域 所谓特色,可以解释为: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那么特色区域也就就是与别得幼儿园不同得、比较独特得区域。这种特色可以就是地域特色,也可以就是园本、班本特色得体现。

特色区域并不仅仅反应在独特得名称上,有些区域用得就是常规区域得名称,比如建构区,但却在建构区投放只有本地区独有得建构材料,或者只有自己幼儿园开发挖掘得建构材料,开展富有特色得建构活动,这也可以称其为特色区域。 还有一种特色区域,尽管别得幼儿园也有,但就是某个幼儿园有自己持续深入得探索研究,积累了丰富得经验,形成了自己丰富而独特得环境与活动特色,这也就是一种特色区域。 3、主题区域 伴随主题教学活动得开展,主题环境得建构已经引起教师们得重视,主题环境可以体现在墙饰上,也可以体现在区域环境上。主题区域即就是主题目标、主题活动内容物化在区域材料当中,引导幼儿在区域得自主活动中实现主题目标。 主题区域得名称其实还就是采用常规区域得名称,只不过区域材料就是根据主题目标投放得,区域活动目标也与主题目标相吻合。 主题区域得活动相对来讲学习成分多一些,游戏成分少一些。主题区域从目标到操作,结构性更高一些,就是主题教学很好得补充。 幼儿园班级中也可特设12个主题区域,随时把课程教学活动中得操作材料转移到主题区域中,并不断根据主题目标与活动内容调整材料、丰富材料,使主题区域成为课程教学很好得延伸与扩展,满足不同水平幼儿发展得需要。一般来讲,主题区域在班级中不可以太多,太多得主题区域会限制幼儿得自主游戏,主题区域、常规区域与特色区域应有恰当得比例。 二、室内区域规划得一般要求 1、合理有序地利用空间,充分挖掘空间得实用价值 室内环境不仅仅要用来开展区域活动,还有集体活动、生活活动等,所以室内空间得规划应该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如果室内面积比较宽敞,可以在集体活动区之

加强区域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的关键

加强区域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的关键 发表时间:2018-09-10T11:46:13.8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作者:胡艳芳 [导读] 摘要:全世界都很困惑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环境问题,我国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等问题频繁发生。 深圳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信息中心深圳市 518000 摘要:全世界都很困惑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环境问题,我国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等问题频繁发生。需要全面提高环保意识解决问题,与此同时,还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环境管理手段来限制污染问题的发生以及治理已被污染的环境。在环境管理方面,我国目前采用的环境管理方法是以行政单位为基础。但由于环境问题,如水源环境和大气环境问题,由于都是具有流动性因而处于跨行政区域。因此,区域环境管理方法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区域环境管理;环境质量;重要途径;必要性 1区域环境管理的概念 区域的概念是一个包含了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概念,在环境学上将具有同等自然、人文、社会条件的链接地域或者资源体系称之为环境区域。而区域环境管理则是需要政府、当地居民、非官方社会组织等能动性高的个人与组织在本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等基本科学理念对于一定区域内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进行统一管理的手段。这种管理手段以达到提高自然环境质量以及居民生活质量为基本核心,并保护自然环境的可再生循环。在持续增长的同时以不破坏环境为底线展开相应的经济活动与社会发展。 在区域环境管理过程中主要包含了广义与狭义的环境管理概念。广义的区域环境管理是指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包含了对当下区域之内的环境管理制度以及区域之间的合作管理体系。并包括了区域内的一系列外援效应。狭义的区域环境管理是指在一种特定的环境区域安排的前提下对区域内的管理制度的安排以及管理制度的实现。管理的范围包含了当下区域内的特定自然资源(如:流域环境管理)或者是一切的自然资源(如:保护区环境管理)。并同时包括了当下区域内的人文文化、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居民生活与活动等一系列人文干扰的活动。这两个区域环境管理概念往往同时作用于一个或者多个环境区域中,进而形成了一种立体式的区域环境管理体系。 2区域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的环境问题往往表现为面积广、污染严重、流动性强、持续性强等特点。如2011年7月3日发生在福建省紫金山的紫金矿业发生了严重的水污染事件。大量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污水被排入汀江。由于水污染未能及时控制,并具有明显的流动性。此次污染不仅对紫金山流域的河道造成了污染,还对下游的包括:上杭县、金桥等20多个县级地区,并且对汀江生态系统造成了短时间无法修复的破坏。又如,2011年7月发生在四川省阿坝州的锰污染事件,导致涪江流域水质异常,由于四川省与下游的重庆市环保部门采取了有效的环境管理区域联防联控措施,使污染水团控制在四川境内,从而确保了三峡库区的水质安全。 从上述污染事件可以看出环境污染往往是跨行政区位的,而在面临跨行政区位的环境污染的过程中对环境的管理以及紧急事件的处理方面均无法做到有效的协调与快速的反映。因此,对于建立以环境区域为基本范围的管理体系具有明显的必要性。 此外,环境区域内环境具有一定的联系性,以及相似性,处于同一环境区位的环境从植物组成、土壤构成、水源情况、气象条件等诸多方面具有类似的外部条件。针对区域环境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对外部环境进行统一的利用与管理。更好的达到治理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目的。 3区域环境管理的优势 3.1以环境条件为区域划分 在区域环境管理过程中的区域划分是以区域的自然条件进行划分的。根据环境学中的区域环境管理的定义,需要管理区域中的环境属于一个体系,并且在环境问题方面具有一定的相辅相成的作用。针对此种区域中的环境问题的管理能够在政策的制定、管理体系的制定、管理办法的执行等多个方面达到高度的协同。在降低了工作量的同时增加了监管的可能性以及管理方案执行的针对性。能够又有效的提高区域内的环境质量。 3.2解决跨行政区域管理的矛盾 由于环境污染具有高度迁移以及影响面广等特点,导致了在环境区域外的环境以及行政区位的划分无法满足对环境管理的需求。在现有的环境管理制度下面以行政单位为基本的划分规范,对下属环境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表现为跨行政区域的监管不利,或者发现问题无法解决问题。此外,由于排污企业的不规范经营有意的选取具有争议的监管空白进而为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创造了可能性。通过区域环境管理能够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出现,利用环境区域之间的包围作用。有效的对环境区域内部的全部环境要素进行监管与管理。达到环境区域之间的无缝连接为压缩不遵从企业的生存空间,进而降低了环境风险。 3.3更有利于环境资源的分配 以行政区规划的环境管理往往以地区的发展为本位进行规划与管理,而对于周边地区造成的影响考虑不足。比如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往往由于行政区域内的规划容易照顾当地的经济发展而过多的对水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而造成了下游的河流生态系统的干旱化破坏。而采用区域环境管理由于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并不具有直属关系因此能够很好的站在全区域的发展视角去对资源的利用进行预算和规划。从而很好的避免了厚此薄彼以及资源的过度开发等问题。 4区域环境管理的实施对策 4.1建立区域环境管理职能部门 构建新的环境管理体系,将区域环境管理脱离政府的行政区管理范围内,而是采用中央直接负责的机制。在针对区域内环境问题的治理与管理中有权利问责地方政府。并制定相应的区域内环境资源的开发规划,各级政府不得以任何原因进行干预。此外,在新的区域环境管理体系中需要对区域共同体的概念进行强化。做到以内部区域为一个共同核心结构与外部环境“行政区域”进行平等的、互助的管理与监管环境。进而为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负责。 4.2构建区域环境、政府、企业的互助关系 现行的环境管理是被当地政府垄断的,区域环境管理需要对国家的资源进行统一,合理的规划。在区域内形成以区域环境管理委员会

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说明

环境目标、指标及其环境管理方案 1.目的 通过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使得我们的环境管理有的放矢,有章可循,以早日实现环境方针,保障生产的顺利经行及生活环境的优化。 2.适用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环境管理 3.职责 3.1公司的各职能部门负责识别与公司生产活动、产品或服务过程存在的环境因素,并评审出重大环境因素。 3.2安全环保部依据环境方针,制定环境目标和指标。 3.3依据公司重大环境因素,安全环保部、生产技术部和工区负责生产的废水废弃物管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人事行政部负责办公区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实施;综合管理部负责噪音植被生态管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生产技术部负责工业用水、电能管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3.4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方案和目标细化。 3.5安环部负责对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并报告结果。 4.环境目标 不发生安全环保事件;不发生三级及以上安全环保责任事故;各类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5.环境指标: 结合以往记录,确定环境指标为:

各类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与2005年相比,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20%,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10%,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10%。 a.污水经处理后必须全部合格,达到国家一级污水的排放标准,并且中水实现重复利用。COD平均排放浓度为<80mg/l,排放总量控制在180公斤。 b.二氧化硫的平均排放浓度控制在780mg/m3,低于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二类区Ⅱ时段标准限值900mg的排放浓度,排放总量<290吨,低于2009年我司排放300吨的定额。 c.能源消耗方面控制在万元产值水耗1.46吨;万元产值标煤消耗0.155吨。 6.管理方案 6..1公司各职能部门依据环境目标和指标,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以下环境管理方案。 6.1.1生产废弃物的管理 6.1.1.1生产造成的生产废水废弃物的处理主要为两类: A.废水进入水处理车间经处理后中水重复利用。 B.固体废弃物分类堆放在 6.1.1.2电能的管理 A.电能消耗主要为工业用电和生活用电; B.降低工业用电的措施。 首先:优化生产工艺; 其次:合理利用机器,防止空转; C.降低生活用电的措施:

区域环境概况及相关规划

第二章区域环境概况及相关规划 2.1自然环境概况 2.1.1地理位置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北临许昌市,西靠平顶山市,东接周口市,南连驻马店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3°24′~33°59′,东经113°27′~114°17′,全境东西长77.3km,南北宽63.7km,总面积2693km2,占河南省总面积的1.6%,其中市区位于东经114°01′,北纬33°33′。距省会郑州145km。 ▲本项目位于项目厂址位于郾城区西北部裴城镇漯西工业集聚区迎宾大道与许泌路交叉口东50m处,东距郾城城区边界约27km,北距裴城镇镇区边界约1500m,不在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厂址地理位置见附图一。 2.1.2地形地势 漯河市地势平坦,局部低洼,是伏牛山前平原的过渡地带,属微倾斜洪积冲积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降,自然坡度为0.3‰,是东西地区地形和南北气候的交叉点。全市海拔最高点102.3m(舞阳县保和乡),最低点50.1m(召陵区青年乡),大地貌类型单一,全市为一个平原,微地貌差异明显。 漯河市地处黄淮冲积平原,属沙澧河冲积平原地区,可分为缓岗、平原和洼地。市区(源汇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平均坡度1‰~3‰,海拔在57~62m之间。 ▲本工程场址位于漯河市漯西工业集聚区迎宾大道与许泌路交叉口东50m处,属于平原地区。 2.1.3工程地质地貌 地层的基底岩石埋藏较深,无裸露现象,地质年代为前新生界,

其余均为黄淮冲积成因堆集而成的第四纪沉积覆盖层,发育齐全,成因类型复杂,根据市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土层分布规律,可分为Ⅰ、Ⅱ、Ⅲ三大工程地质区域,Ⅰ类地区主要分布在铁东及澧河西区,该区土层分布均一,厚度变化不大,强度稳定,上部遍布一层钙质胶结的硬壳层,宜作建筑场地,持力层承载力达150~200kPa。Ⅱ类地区分布在老城区,因受人类活动影响,土层分布不均,上面杂填土分布较广,其持力层承载力为100~150kPa。Ⅲ类地区主要分布在沙河以北,昆仑路以西,天山路以东地区。由于受沙河、澧河泛滥冲积的影响,土层分布不均,厚度变化大,含沙量大,有机质含量高,为不良工程场地,持力层承载力为80~120kPa。市区地震基本裂度为六度。 ▲本项目选址位于漯河市漯西工业集聚区,该区域地质构造属于华北凹陷,覆盖着身后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厚度约为400m。全新季以来,东北受黄泛侵袭,堆积了较厚的冲积层。地震基本裂度为六度。 2.1.4水文地质 漯河市地层沉积多为洪积、冲积物,河床相、河漫滩较为发育,含水层较多,因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 0~90m水文地质条件,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0~30m处)为发育较多的澧河的河床相,地质时代为Q3,岩性以中细砂为主,次为中砂、粉砂,局部为砾石。从南到北有四个较为明显的河床相沉积:①陈岗—唐浆河河床;②三里桥—马夫张—干河陈—后谢; ③丁湾—干河陈—金盆赵;④五里庙—铸造厂——龙塘;以上四个河床对本市影响较大,单井涌水量40~60m3/h,深度70~90m,在市区南部马夫张—小存铺—后谢一带有较为发育的河床相沉积,岩

流域环境管理论文

基于水环境容量测算和排污交易政策的流域跨界管理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水污染状况的日益严重,各种跨界水污染的纠纷不断。本文先简单介绍流域环境管理现状,跨界水污染纠纷,另外,着重介绍通过对水环境容量的研究,包括研究的内容,进展,模型的建立过程,给出特定的数学模型,用来计算在一段流域之内能容纳的污染物的量,也就是在一段河流的自净范围内的纳污量,从而给各个跨省流域包括的省一些指导性的建议,研究如何控制总量的排放,更好的利用水环境容量这个资源,减少纠纷。另外,依据某段河流的水环境容量,可以在各省控制总量,减少跨省纠纷的基础上,进行各个企业的排污量合理分配,并且可以实施排污权交易政策,既保证污染物总量不超标,有又保证水环境容量合理利用。 关键词:流域管理水环境容量水污染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 引言:我国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国家,河流众多,其中包括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太湖流域,巢湖流域,滇池流域等主要流域和一些内陆流域,其中,跨界河流不在少数,几乎所以国家重点监测流域都有跨界,以黄河为例,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由于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具有很强的地域空间整体性,又受到行政辖区界限的人为影响,因此这个环境问题一直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难题。[1]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认识到水环境容量是一个资源,可以进行利用,用来各省份水体进行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指导污染排放量,降低跨界纠纷,另外,因为制度和管理上的疏漏,流域跨界水污染问题因此层出不穷例如位于浙江长兴和安徽广德的交界处的泗安水库,本属于长兴县,由于上游工厂的超标排放,导致下游水库鱼类死亡,由于省与省之间没有统一的管制标准,下游却不能讨伐上游污染工厂。这就需要各省对当地企业做出合理的排污量的要求,建立实用有效的政策。目前国际上对跨境水环境污染研究有Siebert在他的前沿性著作Economics of Environment中专门研究了跨境水污染问题[2],提出来非合作解决方法和合作解决方法。目前我国管理跨界流域水污染主要采用直接管制手段,这种方法目前在我国仍然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还应特别重视经济手段和市场手段。

环境管理手册-目标和指标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环境管理手册-目标和指 标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79029环境管理手册-目标和指标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Manual-Objectives and Indicator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环境管理手册:目标和指标 目标和指标 1目的和范围 本要素对公司之环境目标、指标规划、实施、验证、更新和改进等活动进行了说明,以确保有效实现公司之环境方针。 2职责 2.1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规划公司环境目标、指标。 2.2总经理负责审批本公司之环境目标、指标。 2.3环境管理者代表适时组织对环境目标、指标之更新、改进。 3管理要求 3.1为确保公司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均有明确的环境目标、

指标,管理者代表应组织策划,并由总经理负责审批环境目标,指标应: a)以环境方针为框架和规划原则,体现和支持环境方针; b)力争最大定量化,若环境目标不能定量,则用环境指标予以支持; c)具有可行性,经过一定时期努力可实现; d)所有环境目标,指标均有环境方案予以支持; e)考虑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f)相关方的环境关注焦点和观点; g)包括对预防污染的承诺。 3.2为使环境目标、指标得以实现,公司编编制了《环境目标、指标、方案控制程序》,内容包括: 3.2.1环境管理者代表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人员依据公司确定之环境方针,规划出环境目标、指标、并形成文件。 3.2.2总经理负责审批公司之环境目标,指标. 3.2.3环境管理者代表在管理评审前夕,应对环境目标、指标进行适宜性、有效性评估,并形成相应的评估报告。 4引用程序文件

区域管理制度

股份六公司区域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规范公司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管理,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意识,落实各项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管理措施,明确各部门、站队和个人的管理区域及各方面管理责任,保障公司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此制度。 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负责管辖的区域内的安全、质量、服务、环保、综治、形象管理等各方面管理工作。 3 管理区域划分 管理区域划分按“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3.1 各部门负责其办公室(区)的室内外及周边。 3.2 生产业务部负责公司码头、库场、库房、道路、铁路道线及其周边。 3.3 机具作业部负责维修车间、仓库、工属具发放站及其周边。 3.4 劳务六部负责其人员作业区域。 3.5 安环部负责公司全范围监督管理,负责铁路道口及其周边。 3.6 技术部负责公司范围内设备、设施监督管理。 3.7 与其它单位接壤、暂时划分不清以及公司范围内其它区域由安环部

负责。 4、管理内容及管理责任划分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办公区域安全用电、用水、消防安全管理,以及室内外和周边环境卫生、形象及综治管理。 4.1 安环部管理区域管理内容及责任 4.1.1 安环部负责公司范围内码头、库场、库房、道线装卸生产安全、质量和服务的监督管理,依据集团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和指导装卸生产作业、查处违章违纪、排查和整改隐患,进行人、机、物、法、环的全面安全管理。 4.1.2 安环部负责公司范围内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管理,完善交通、消防设施,进行交通、消防安全教育和检查及隐患排查,整改隐患。 4.1.3 安环部负责公司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并严格贯彻落实,进行现场检查和环境问题整改。 4.1.4 安环部负责公司五个铁路道口的安全管理。 4.1.5 安环部对公司范围内的一切生产安全、质量、机损、海损、环保、交通、火灾等事故负管理责任,并对铁路道口安全负责。 4.2 生产业务部责任区域管理内容及责任 4.2.1 生产业务部负责其组织的船舶、库场、库房、火车装卸作业的安全、质量和服务的管理,严格按集团和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开展生产组织管理和安全管理,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实施全面管理。

环境规划及管理结业论文

《环境规划与管理》结业论文

一、课程容的回顾 我们上《环境规划与管理》这门课时,老师给我们讲了两门课程,即《环境管理学》和《环境规划学》。尽管只上了八个星期的课,但我基本上把两门课的主要知识都弄懂了,而且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学过的知识。这跟老师正确有效的讲课法是分不开的。 在《环境管理学》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在绪论部分,有环境管理的概念中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环境管理的目的,即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使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以至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决策、计划和个人的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协进的要求,并以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社会体制和思想观念的形式体现出来。还有环境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在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理论部分中学了:三种生产理论;界面活动控制论;冲突协同理论;环境管理基本原则。三种生产指的是人口生产、物质生产和环境生产。界面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事物或系统之间的共同部分或联系渠道,它可以是空间上的、也可是时间上的;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全过程控制原则和双赢原则。在环境管理的对象、容与手段部分学了:环境管理对象;环境管理的容;环境管理的手段。环境管理对象有个人、企业和政府。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管理的容有环境质量管和生态环境管理。环境管理的手段有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教育手段和科学技术手段。在环境管理的

技术支持和保证部分学了:环境监测;环境预测;环境标准;环境审计。环境预测是根据已掌握的情报资料和监测数据,对未来的环境发展趋势进行的估计和推测,为提出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和改善环境的对策提供依据。环境标准是指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标准的总称。环境标准分为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保护基础和法标准。环境审计法的步骤分为前期审计活动、现场审计活动和后期审计活动。环境审计有三种主要类型,即司法审计、技术审计和组织审计。最后学了环境管理的体制与制度。 在《环境规划学》中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在绪论部分,有环境规划概述,环境规划的定义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环境规划的作用有: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有: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信息密集、政策性强。环境规划的原则有:“三同步”原则;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系统原则;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有:全面掌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

环境规划与管理习题简答

第一章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1.什么是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是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 2.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 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它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生态学原理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控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环境规划实质上是一种为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的盲目和主观随意性所采取的科学决策活动。 3.简述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研究,即在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解决开发与环境的冲突,期使经济成长与环境保护达到平衡。对损害环境质量的人类活动加以纠正,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冲突,达到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促成人类形成更发展更进步的新文明。 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紧密相连,相关相容性和差异性有: (1)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 (2)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 (3)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4.简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的主要成果及其历史功绩。 1992年6月3—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183个国家代表团和70个国际组织,102位政府首脑或国家元首参加了会议。这次大会讨论了人类生存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又名《地球宪章》)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人类迈入21世纪的意义深远的一次世界性会议。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地球宪章该宣言首先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原则: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 《21世纪议程》: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首脑会议上一致通过的是一个广泛的行动计划。

2021年资源环境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资源环境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资源环境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既是规范本科生工作的重要环节,又是完成高质量毕业论文的有效保证,下面是搜集的资源环境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供大家阅读查看。 翻堆频率对园林废弃物与厨余垃圾好氧堆肥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绿化建设飞快发展,在这过程中由于自然条件下和人工管理而产生的树枝、树叶、草等园林垃圾量也快速增长。目前,我国园林垃圾处理还大多数还是使用传统的填埋和焚烧的方式。随着城市绿化的快速发展,园林绿化废弃物总量也逐年增加。园林绿化废弃物已从城市垃圾中分离出来,由园林绿化部门进行集中消纳处理,并逐渐以越来越多的方法重新再利用,形成一类新的有机质资源根据以往的发展经验,将园林垃圾进行堆肥化处理是实现资源再利用的重要途径。通过将园林废弃物堆肥处理,可使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转化为腐殖质,最终的堆肥产品在检测后符合标准变可以进行再次利用。既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又可以作为肥料,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保持土壤水分、抑制杂草生长和病原生物滋生的作用。园林垃圾堆肥不仅可以解决垃圾的处理和处置问

题,还能减少城市绿化的成本,实现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目的。是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 研究翻堆频率对园林废物与厨余垃圾堆肥过程的影响,探究最佳堆肥效果的堆肥频率,开展用园林废弃物和厨余垃圾的堆肥实验和黄瓜种子发芽率实验。通过不同堆肥参数对组合,控制和减少不予与考虑的参数的影响。分析翻堆频率对不同堆肥因素的影响,选出最佳的堆肥翻堆频率以及其配对的参数组合。为园林垃圾和厨余垃圾堆肥处理过程的参数控制提供参考。 本课题的实验重点是实验设计不同堆肥参数对组合,控制和减少不予与考虑的参数的影响。分析翻堆频率对不同堆肥因素的影响,选出最佳的堆肥翻堆频率以及其配对的参数组合。 本课题的实验难点是分析不同翻堆频率的影响原因: (1).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 (2).测定EC值,PH值,含水率,温度,电导率变化来分析翻堆频率的影响; (3).用测定发芽率的方法来确认翻堆频率的影响原因;

环境管理学论文

学“环境管理学”的感受 工程的开发与周边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我正是学习工程这方面专业的,因此选了“环境管理学”这门课程,想要了解一些环境管理方面的知识,为将来的工作储备多方面的知识!这是我学习这门课的初衷。 然而在课堂上我不仅对相关的方面有所了解,而且儿时的记忆也想过电影一样在脑海中一幕幕浮现,再想想如今所生活的环境,不禁感慨万千!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农村美好的田园风光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记忆。童年的我们没有现如今的手机,没有电脑,没有形形色色的玩具,没有那么多动人的动画片,但是我们身边有山,山上有五颜六色的花朵,或弯曲,或笔直的树木,树上有很多鸟,夏天还有知了,夜晚我们就用手电筒找知了,然后捉住它们;有小河,河水清且浅,水里鱼虾嬉戏,我们光着脚丫在水里玩耍;城镇虽然不大,虽然没有高楼林立,但是没有现如今这么多的汽车尾气,工业废气,那是天是蓝的云是白的,邻里关系也十分融洽,不像如今每户家庭都被包围在钢筋混粘土的笼子里,每户人家之间都没有任何交流。这山这水这城承载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童年记忆,记录下了我们儿时最美好的篇章。然而现在呢?山秃了,河水变成了绿色的了,或者小河已经消失了,我们儿时美好的乐园,现如今只能在记忆中留恋!新一代的城里的孩子对这些已经没有了感念,他们只知道游乐场,动物园,动画片,玩具这些现代化的东西!而认为我们儿时的欢乐只是电影里的童话!

对于这些,我想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是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是,我觉得这些负面影响是可以避免的,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先发展后治理的弊端,我们应该吸取它们的教训,边治理边发展,而不是照它们的老路走。可是…… 谁该为我们曾经美好的乡镇环境埋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制和经济调控手段不健全,乡镇企业为了占有市场,往往进行自发性、盲目性的发展;急于脱贫,急功近利,只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不顾社会整体利益,不从长远角度考虑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在决策上形成“盲区”;盲目搞建设、上项目、上产品,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形成点多面广的污染源,使环境污染增加。而且,乡镇企业主要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高污染的粗放型经营。生产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设备简陋,资源和能源利用率低下,产生大量“三废”,导致各种污染物排放量过大。尤其许多乡镇企业是技术水平低的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和小冶炼等大耗水工业,主要靠拼资源、拼设备、拼人力实现经济增长,缺乏治理“三废”的技术装备,大量工业污染物未经任何处理或简单沉淀后直接排入乡村河道,造成水体大面积污染。 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农村地域广袤,对污染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但乡镇企业所产生的污染总量已经远远高出自然所能承受的范围,其增长势头仍然让人担忧。与其它工业企业相比,造成乡镇企业环境问题有其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