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消间管理制度

洗消间管理制度
洗消间管理制度

执行日期:

文件名称:洗消间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规范餐饮区收餐及洗消的工作,提高洗消间的工作效率。

二、适用范围:餐饮区全体保洁人员

三、培训范围:餐饮区全体保洁人员

四、具体内容:

1、在正常营业时间内,及时清理餐场餐桌上的餐具及垃圾。

2、收餐者对顾客要面带微笑,态度和蔼,不允许发生争吵。

3、在向洗消间运送未经清洗的餐具和向外运送泔水时,做到不暴露、不积水、不外溢。

4、定期维护、保养洗消间里的设备设施,保持设备良好整洁状态。

5、工作中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餐具,如在一个月内连续损坏餐具3个以上,按餐具的购买价赔付。

6、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洗消间,在档口的高峰就餐期要保证各档口的餐具及时清洗,不积压餐具。

7、及时清理排水沟,保持沟内清洁畅通。

8、保持浸泡水池及清洗水池的清洁,不得有水垢污渍。

9、每周对筷子和餐具进行高温消毒一次,方法100℃蒸箱消毒15分钟,冷却并干燥后再投入使用,也可用75%乙醇涂擦一遍。

10、餐具清洁后要放在消毒柜内进行消毒,消毒结束后放到收餐柜内。

11、保持收餐车洁净。

12、待洗物品不得以任何方式直接堆放在地上。

13、做到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

大庆市庆南休闲购物中心有限公司招商运营部

2013年12月28日

执行日期:文件名称:洗消间管理制度

洗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1、营业场所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营业。 2、场所内所有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3、卫生管理制度健全,区域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管理组织每周开展卫生检查改进工作,并做好记录,建立卫生档案。 4、卫生专干负责对场所内的卫生进行经常性卫生检查和对本单位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 5、营业场所室内外环境整洁、美观,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等,墙面、挂图、壁灯干净无尘。 6、对公共卫生区域每天彻底消毒,有废弃物盛放容器并加盖。 7、场所内的卫生间机械通风良好,地面必须保持干燥洁净,便池、马桶、面盆随时清理干净,台面、镜面、烘手机干净无尘。 8、营业场所内及客房应加强自然通风,保持机械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转,机械通风设备按卫生要求每周清洗过滤设备并做好记录,保证室内足够的新风量。 9、浴室入口处设有“禁止性病和传染性皮肤病患者就浴”的标记,并标志明显。 10、浴室的更衣箱应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消毒宜采用84 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液的配制比例参照产品说明书)。 11、公共浴室休息厅内要安排合理的床位占地面积,防止室内人 员拥挤

1、场所内所有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2、从事浴足的工作人员,每客浴足前、后其双手应用75%酒精擦拭,防止交叉污染及工作人员自身感染。 3、洗浴场所的从业人员应掌握一定鉴别传染性皮肤病、性病的常识,如发现患有传染性皮肤病、性病的就浴顾客,应立即劝阻其就浴。

洗浴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一、浴室配备毛巾、擦背巾、内裤、剃须刀、牙刷必须为一次性使用,不得回收再利用。擦背巾、内裤使用完后就地毁形,杜绝向外流失。 二、浴室使用的浴巾、浴服、被罩、床单、枕套等物品一客一用一清洗一消毒,消毒时物品类别必须分开;外送清洗者应保留清洗合同及每次交接记录。 三、供客人使用的梳子、拖鞋应做到一客一清洗一消毒。梳子宜采用紫外线消毒柜进行消毒,拖鞋消毒采用有效的84 消毒液浸泡消毒3 0 分钟(消毒液的配制比例参照产品说明书),并建立详细完整的消毒记录。 四、供顾客使用的化妆品符合卫生要求,公共用具用品、化妆品和消毒剂有验收制度和记录。 五、浴足盆使用一次性塑料套膜,做到一客一换。浴足药水一客一换不得重复使用。 六、修脚工具使用75%酒精擦拭,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通过几次达到消毒目的;或采用热力消毒柜进行消毒。 七、浴池每晚要进行一次彻底清洗,经消毒后再换水,用0.1% 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浴盆一客一用一清洗一消毒,同样使用0.1% 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并有详细的消毒记录。

医院洗消间管理制度

医院洗消间管理制度 篇一: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一、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注射器、针灸针、针头采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 二、根据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1、耐高温、耐湿度的物品和器材,可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高温的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剂等可选用干热灭菌。 2、不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可选择环氧乙烷或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消毒、灭菌。 3、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灭菌剂。 4、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可选择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的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可采用喷雾消毒法。 三、选择使用经卫生部批准、具有批准文号的消毒药、械,并按照批准使用的范围和方法使用。 四、消毒剂的使用,应当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说明书应有批准文号、有效成分及其含量、配制方法、应用范围、使用浓度、作用时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批号、

有效期等。 五、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管理人员,应熟悉各类消毒剂的杀菌性能、特性、配制方法、稀释方法、配伍禁忌、使用禁忌、可能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熟悉消毒效果监测的基本技术, 对医院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定期监测。 六、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物性品,可选用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但中度危险物性品的消毒要求并不相同,有些要求严格,例如内窥镜、体温表等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需采用高水平消毒法消毒。 3、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可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作特殊的消毒要求。例如,在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必须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 (1)、对受到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污染的物品,选用高水平消毒法或灭菌法。 (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水平或低水平消毒法。 4、对存在较多有机物的物品消毒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

公共浴室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公共浴室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场所(馆)卫生管理制度] 1、营业场所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营业。 2、场所内所有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3、卫生管理制度健全,区域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管理组织每周开展卫生检查改进工作,并做好记录,建立卫生档案。 4、卫生专干负责对场所内的卫生进行经常性卫生检查和对本单位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 5、营业场所室内外环境整洁、美观,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等,墙面、挂图、壁灯干净无尘。 6、对公共卫生区域每天彻底消毒,有废弃物盛放容器并加盖。 7、场所内的卫生间机械通风良好,地面必须保持干燥洁净,便池、马桶、面盆随时清理干净,台面、镜面、烘手机干净无尘。 8、营业场所内及客房应加强自然通风,保持机械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转,机械通风设备按卫生要求每周清洗过滤设备并做好记录,保证室内足够的新风量。 9、浴室入口处设有“禁止性病和传染性皮肤病患者就浴”的标记,并标志明显。 10、浴室的更衣箱应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消毒宜采用84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液的配制比例参照产品说明书)。

11、公共浴室休息厅内要安排合理的床位占地面积,防止室内人员拥挤。

公共浴室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1、场所内所有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2、从事浴足的工作人员,每客浴足前、后其双手应用75%酒精擦拭,防止交叉污染及工作人员自身感染。 3、洗浴场所的从业人员应掌握一定鉴别传染性皮肤病、性病的常识,如发现患有传染性皮肤病、性病的就浴顾客,应立即劝阻其就浴。

备餐间卫生管理制度

备餐间卫生管理制度 1、备餐间内应当由专人加工制作,非操作人员不得擅自入专间。 2、备餐间每餐(或每次)使用前应对进行空气与操作台的消毒。使用 紫外线灯消毒的,应在无人工作时开启30分钟以上,并做好记录。 3、备餐间温度应保持在25摄氏度以下。 4、备餐间内应使用专用的设备、工具、容器,用前应消毒,用后应洗 净并保持清洁。 5、售菜前应认真检查待供应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她感官性异 常的,不得供应。 6、操作时应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7、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 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 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1、从业人员应按《中华人民共与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每年至少进 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她有碍食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2、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

卫生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3、应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4、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培训情况应记 录。 5、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 帽(专间操作人员需戴口罩),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 6、操作时手部应保持清洁,操作前应洗净手部。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 手部还应进行消毒。 7、专间操作人员进入专间时应二次更衣并戴口罩,操作前应清洗消毒 双手,操作中应适时地消毒双手。穿戴专间工作衣帽者不得从事与专间内操作无关的工作。 8、个人衣物及私人物品不得带入食品处理区。 9、食品处理区内不得有抽烟、饮食及其它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 10、进入食品处理区的非加工操作人员,应符合现场操作人员卫生要 求。 11、工作服应有清洗保洁制度,定期进行更换,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 口食品人员的工作服应每天更换。 12、每名从业人员应有两套或以上工作服。 仓库卫生管理制度 1、食品仓库实行专用,并设有防鼠、防蝇、防潮、防霉、通风的设施, 并正常运转。 2、食品应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离地面、墙壁均在10cm以上。 有异味或易吸潮的食品应密封保存或分库存放,易腐食品要及时

住宿业卫生管理组织和卫生管理制度

(温馨提示:请根据具体情况提交相关的卫生管理组织和 制度,按自有类别和岗位分别制定,仅供参考) . 卫生管理组织(1) 一、卫生管理领导小组的组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卫生管理领导小组的职责 遵守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执行各项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督促单位从业人员定期预防性 健康检查,认真做好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强学资学习网提供考研资料

化 监督检查,保证卫生管理制度和措施的落实 单位名称: 宾馆、旅店卫生管理制度(1) 、申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按时复核。1 、保持内部环境整洁,室内无积尘,地面无果皮、痰2 迹和垃圾。 、建立卫生管理网络和卫生管理档案,有卫生负责人。 3 、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考核,4 学资学习网提供考研资料----

持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上岗,证件集中保管。、设置公共用具清洗消毒间,配置清洗消毒设施,消5 毒间做到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污染物品和清洁物品分开存放,标识明显,消毒间内不存放个人物品和与消毒无关物品。 、床单等卧具实行一客一换,长、被套、枕套(巾)6 住客床上用品至少一周一换。 、公用茶具每日清洗消毒。茶具表面保持光洁、无污7 垢、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 、客房内卫生间的洗漱池、浴盆、座便器每日清洗消8 毒,清扫工具分开,做到无交叉污染。无卫生间的客房,每个床位配备标识明显的脸盆和脚盆。脸盆、脚盆和拖鞋做到一客一换,用后及时清洗和消毒。 、公共卫生间做到每日清扫、消毒、并保持无积水、9 无蝇蛆、无异味。 、有防蝇、蚊、蟑螂和防鼠害的设施,经常检查设10 施使用情况。 、对旅客废弃的衣物进行登记,统一销毁。11 、做好饮用水卫生管理,店内自备水源和二次供水12 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二次供水蓄水池有卫生防护措施,蓄水池容器内的涂料符合输水管材卫生要求,做到定期清洗消毒。

洗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洗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1、营业场所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营业。 2、场所内所有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3、卫生管理制度健全,区域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管理组织每周开展卫生检查改进工作,并做好记录,建立卫生档案。 4、卫生专干负责对场所内的卫生进行经常性卫生检查和对本单位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 5、营业场所室内外环境整洁、美观,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等,墙面、挂图、壁灯干净无尘。 6、对公共卫生区域每天彻底消毒,有废弃物盛放容器并加盖。 7、场所内的卫生间机械通风良好,地面必须保持干燥洁净,便池、马桶、面盆随时清理干净,台面、镜面、烘手机干净无尘。 8、营业场所内及客房应加强自然通风,保持机械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转,机械通风设备按卫生要求每周清洗过滤设备并做好记录,保证室内足够的新风量。 9、浴室入口处设有“禁止性病和传染性皮肤病患者就浴”的标记,并标志明显。 10、浴室的更衣箱应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消毒宜采用84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液的配制比例参照产品说明书)。 11、公共浴室休息厅内要安排合理的床位占地面积,防止室内人

员拥挤。 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1、场所内所有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2、从事浴足的工作人员,每客浴足前、后其双手应用75%酒精擦拭,防止交叉污染及工作人员自身感染。 3、洗浴场所的从业人员应掌握一定鉴别传染性皮肤病、性病的常识,如发现患有传染性皮肤病、性病的就浴顾客,应立即劝阻其就浴。

洗浴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一、浴室配备毛巾、擦背巾、内裤、剃须刀、牙刷必须为一次性使用,不得回收再利用。擦背巾、内裤使用完后就地毁形,杜绝向外流失。 二、浴室使用的浴巾、浴服、被罩、床单、枕套等物品一客一用一清洗一消毒,消毒时物品类别必须分开;外送清洗者应保留清洗合同及每次交接记录。 三、供客人使用的梳子、拖鞋应做到一客一清洗一消毒。梳子宜采用紫外线消毒柜进行消毒,拖鞋消毒采用有效的84消毒液浸泡消毒3 0分钟(消毒液的配制比例参照产品说明书),并建立详细完整的消毒记录。 四、供顾客使用的化妆品符合卫生要求,公共用具用品、化妆品和消毒剂有验收制度和记录。 五、浴足盆使用一次性塑料套膜,做到一客一换。浴足药水一客一换不得重复使用。 六、修脚工具使用75%酒精擦拭,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通过几次达到消毒目的;或采用热力消毒柜进行消毒。 七、浴池每晚要进行一次彻底清洗,经消毒后再换水,用0.1%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浴盆一客一用一清洗一消毒,同样使用0.1%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并有详细的消毒记录。

洗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样本

洗浴场所卫生管理 制度

洗浴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1、营业场所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营业。 2、场所内所有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3、卫生管理制度健全,区域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管理组织每周开展卫生检查改进工作,并做好记录,建立卫生档案。 4、卫生专干负责对场所内的卫生进行经常性卫生检查和对本单位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 5、营业场所室内外环境整洁、美观,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等,墙面、挂图、壁灯干净无尘。 6、对公共卫生区域每天彻底消毒,有废弃物盛放容器并加盖。 7、场所内的卫生间机械通风良好,地面必须保持干燥洁净,便池、马桶、面盆随时清理干净,台面、镜面、烘手机干净无尘。 8、营业场所内及客房应加强自然通风,保持机械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转,机械通风设备按卫生要求每周清洗过滤设备并做好记录,保证室内足够的新风量。 9、浴室入口处设有“禁止性病和传染性皮肤病患者就浴”的标记,并标志明显。 10、浴室的更衣箱应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消毒宜采用84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液的配制比例参照产品说明书)。

11、公共浴室休息厅内要安排合理的床位占地面积,防止室内人员拥挤。 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1、场所内所有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2、从事浴足的工作人员,每客浴足前、后其双手应用75%酒精擦拭,防止交叉污染及工作人员自身感染。 3、洗浴场所的从业人员应掌握一定鉴别传染性皮肤病、性病的常识,如发现患有传染性皮肤病、性病的就浴顾客,应立即劝阻其就浴。

洗浴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一、浴室配备毛巾、擦背巾、内裤、剃须刀、牙刷必须为一次性使用,不得回收再利用。擦背巾、内裤使用完后就地毁形,杜绝向外流失。 二、浴室使用的浴巾、浴服、被罩、床单、枕套等物品一客一用一清洗一消毒,消毒时物品类别必须分开;外送清洗者应保留清洗合同及每次交接记录。 三、供客人使用的梳子、拖鞋应做到一客一清洗一消毒。梳子宜采用紫外线消毒柜进行消毒,拖鞋消毒采用有效的84消毒液浸泡消毒 3 0分钟(消毒液的配制比例参照产品说明书),并建立详细完整的消毒记录。 四、供顾客使用的化妆品符合卫生要求,公共用具用品、化妆品和消毒剂有验收制度和记录。 五、浴足盆使用一次性塑料套膜,做到一客一换。浴足药水一客一换不得重复使用。 六、修脚工具使用75%酒精擦拭,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经过几次达到消毒目的;或采用热力消毒柜进行消毒。 七、浴池每晚要进行一次彻底清洗,经消毒后再换水,用 0.1%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浴盆一客一用一清洗一消毒,同样使用0.1%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并有详细的消毒记录。

酒店消毒间管理制度

酒店消毒间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客人的身体健康和服务人员的身体安全,特规定如下几点消毒制度: 1.客房服务员在清扫房间时必须工具配齐,抹布要两湿一干,抹卫生间坐便器和地面的抹布要和房间的抹布分开放;配备消毒洗衣粉,刷卫生间时必须戴橡皮手套。 2.服务员清理房间时必须将三种杯碗撤回工作间进行消毒,换成已消毒的杯碗,严禁在客房内对杯具进行处理。 3.每天将撤出的杯碗进行集中洗刷消毒;消毒过程严格遵循酒店规定的消毒程序,一般遵 循“一冲二洗三消毒”的步骤。 4.各楼层领班每天须记录消毒情况,写清消毒时间、数量、种类、消毒人。 5.杯具消毒后取出放入柜内,用消过毒的干净布巾覆盖,防止二次污染。 6. 客房服务员对走客房间进行严格消毒,严禁私自删略消毒过程。 九、清洁工作“十无”规定 1. 洗手间干净无异味。 2. 洁具干净无污迹。 3. 灯具明亮无尘埃。 4. 镜、窗明亮无痕迹。 5. 天花、墙角无蛛网。 6. 地面干爽无积水杂物。

7. 地毯、沙发、桌椅无污渍杂物 8. 环境整洁无积尘。 9. 设备齐全无残缺。 10. 墙壁、门柜无污渍。安全安全 消毒间管理制度 1倾倒残渣 2做房时房务员将客人使用过的杯具撤出 3消毒人员应将杯内的残茶或饮用品倒入污桶内 4用洗洁精对杯具清洁,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5浸泡消毒 6将“84”消毒水按比例配好(与水的比例1:250) 7将初步清洁的杯具放入消毒桶内,消毒液必须完全浸泡杯具 8杯具浸泡时均不得少于30分钟 9清洗、高温消毒 10将浸泡好的杯具从浸泡液内拿出,放入冲洗池 11逐个用清水进行冲洗,须将消毒液完全冲掉 12将冲洗好的杯具放在专用晾杯布晾干 13将晾干的杯具房入消毒柜内,经过半小时的高温消毒方可使用 备注:消毒清洗杯具是必须戴消毒手套,取回时使用一次性手套! 为了保证客人的身体健康和服务人员的身体安全,特规定如下几点消毒制度: 1.客房服务员在清扫房间时必须工具配齐,抹布要两湿一干,抹卫生间

酒店卫生管理制度

酒店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 1、酒店场所内、外环境整洁,经常开窗换气。不乱放、挂或晾晒衣物等。从业人员的 日常生活和用具不与顾客用品混用、混放。工作间的摆放要合理、整洁,每层客房应设专用消毒及顾客用品保洁柜。使用的抹布一定要清洁卫生,专布专用,定期消毒。窗台式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积尘。 2、布草要一客一换、长住客每周一换,卫生洁具及餐具应一客一消毒,并有保洁措施。 3、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滋生条件的措施,彻底消减室内的蚊、蝇、蟑螂和老鼠。 4、认真执行“法定传染病报”及“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 (二)客用口杯、茶杯消毒制度 1、消毒剂:“一片净消毒片,”优氯净“消毒粉 2、清洁剂:去污粉、洗衣粉 3、消毒工具:消毒柜、消毒桶、百洁布 4、存放工具:茶杯储存柜 5、程序 1)从客房撤出的茶杯、口杯放到消毒间倒尽茶水; 2)把茶杯放到清洗池内,用清洁剂洗净,然后放到冲洗池内用清水冲净; 3)用消毒剂配上一定量例水装到消毒桶内,按药剂说明为准,一桶水放一片“一片净”消毒片; 4)将洗过的茶杯、口杯浸泡在消毒水内,时间至少10分钟以上(化学消毒法); 5)或将清洗好的茶杯、口杯擦干连同铁框一并放到消毒柜内消毒(物理消毒法); 6)打开消毒电源(自动消毒),消毒至少45分钟后将茶杯取出; 7)取出已消毒茶杯、口杯储存到封闭的保洁柜里以便备用; 8)在消毒记录上做到登记,记录消毒的时间和姓名。 (三)餐饮部卫生管理制度 卫生工作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和经营,又关系到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更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养成良好的卫生意识和习惯,不但是每个服务人员工作的优良表现,也是一个人良好修养与习惯的表现。

洗碗间管理制度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洗碗间管理制度 第一条按操作程序洗碗、消毒、保证餐具清洁无污,达到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 第二条洗刷、消毒过程中注意保护好餐具,做到轻拿、轻洗、轻放,尽量减少损耗,洗刷、消毒后的餐具要分类摆放整齐,对于破损餐具,要及时挑出,并报部门负责人处理。 第三条合理使用洗涤用品,注意节约,减少浪费。 第一条负责洗碗间的卫生工作,按时擦洗消毒柜和各种清洁用具,及时清理洗刷槽内的残渣污物,清洁工作台、墙面、地面、清理垃圾桶及酸菜间的地面。 第四条严格执行清洁工作程序,做到一刷、二洗、三过、四消毒、五保洁的规范作业。 第五条清洗后的餐具要消毒并放入保洁柜中保存,消毒的方法具体规定如下: (一)煮沸、蒸汽消毒。要求消毒温度为100℃并保持10分钟以上。消毒后的餐具将水滤干后,及时放入保洁柜中保洁。 (二)远红外消毒柜消毒。柜内温度要达到120℃,并保持

10分钟以上,消毒后的餐具及时放入保洁柜中保洁。 (三)洗碗机消毒。水温要达到85℃,餐具冲洗消毒时间要大于40秒,消毒后的餐具将水滤干后,及时放入保洁柜内保洁。 (四)消毒后的餐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禁止擦干,以免受到再次污染。 第六条保洁柜应有明显的“已消毒”字样,柜内要每天清洗、消毒,保持洁净。保洁柜严禁放置其他物品。清洗后的餐具如不能立即消毒,可暂存于储存柜内,但储存柜上要有明显的“未消毒”标记。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具严禁混放。 第七条洗消间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注意个人卫生,不准留长指甲、不准涂指甲油、不准佩戴首饰,工作时必须穿着洁净的白色工作衣帽,戴口罩,严禁吸烟、聊天,严禁带其他人员入内。 第八条详细做好消毒记录,其内容包括时间、餐具类别(名称)、数量、消毒方法、消毒时间、责任人签名。 第九条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布草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

布草间卫生管理制度 为加强本单位布草的管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必须设立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专用布草间,有清洁专用保洁设施,并且标志明显。 二、配备足够数量的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有利于正常周转使用和严格清洗消毒。布草数量与床位数之比达到3:1。 三、客人使用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后,必须严格清洗,采取热力消毒或其它方法进行严格消毒。本店无清洗消毒条件的必须与有资质的洗涤公司签订洗涤协议,确保洗涤消毒效果。 四、经清洗消毒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进入布草间过程中包装严密,确保不被污染。进入布草间后经检验合格放入清洁的保洁柜内进行保洁。枕巾、面巾、浴巾、脚巾、床单、被套等在保洁橱内应分类存放,且有标记。 五、保洁时间较长的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必须再次进行清洗消毒后,方可供客人使用。 六、清洗消毒的被罩、床单、枕套、枕巾等物品,必须做好清洗消毒记录,保证一客一用一消毒。 七、布草间实行专人管理,建立出入登记制度,先进先出。并做好布草间日常卫生保洁,不得存放其它物品或有杂物。 八、打扫房间时,干净布草存放在工作车的布草专柜内,布草专柜需有门密闭。 九、配备专用脏棉织品收集容器,收集容器应有明显标识,易于清洗。收集容器应密闭加盖。脏棉织品收集容器不得放在布草间内。

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本单位卫生档案的管理,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有专人(或兼职)负责,分类存放在资料盒(袋)内,随时备查。 二、卫生计生部门的监督意见书、采样记录、检验报告、处罚文书及本单位建立的卫生管理制度、日常检查记录、奖惩意见等及时归档。 三、档案内容: (一)卫生管理部门、人员设置情况及卫生管理制度; (二)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水质、采光、照明、噪声的检测情况; (三)顾客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更换及检测情况; (四)卫生设施的使用、维护、检查情况; (五)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情况; (六)安排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情况和培训考核情况; (七)公共卫生用品进货索证管理情况; (八)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或者方案;

消毒间管理制度

消洗间管理制度 一、设置及要求 1、消毒间内必须严格遵守“一洗、二过、三消毒、四保洁”原则而设立,流程要合理,避免交叉污染。 2、洗消间必须建在清洁、卫生、供水方便,远离厕所和其他有害污染源的地方,严禁防止“四害”及其他有害昆虫的进入。 3、消毒间必须独立专用,通风换气良好。 4、各楼层必须记录消毒情况,写消毒时间、数量、种类和消毒人。 二、洗消程序 1、清洗:清倒杯中残渣及茶水,然后在洗涤池中用洗洁液清洗,并注意洗刷杯口。 2、过水:在过水池中用清水漂洗杯具。 3、“84”消毒液:配置2%--50%的水溶液,将茶具消毒,浸泡10—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三、保管 1、采用高温消毒;消毒后的杯具应干爽清洁,可直接放入保洁柜内。 2、采用药物消毒:消毒后的杯具应倒置(不得超过15分钟)后放入保洁柜内。 3、消毒柜同时兼作保洁柜:消毒后可直接留置柜中,但该柜的容量应不少于杯具日常最高用量的2倍,凡放置入杯具后应立即消毒。 4、保洁柜内的必须每天清洗、消毒;如果采用毛巾作垫子的,所垫的毛巾必须每天更换,清洗和消 毒。 四、客用口杯、茶杯的消毒: 1、消毒剂:“84消毒液” 2、清洁剂:去污粉、洗衣粉 3、消毒工具:消毒柜、消毒桶、百洁布 4、存放工具:保洁柜或保管箱 5、程序:

1)从客房撤出的茶杯、口杯放到消毒间倒尽茶水 2)把茶杯、口杯分别放到清洗池内,按药剂说明为准, 3)将洗过的茶杯、口杯浸泡在消毒水内,时间至少20分钟以上 4)或将清洗好的茶杯、口杯搽干一并放到消毒柜内消毒 5)打开消毒电源,消毒至少45分钟后将茶杯取出 6)取出已消毒茶杯、口杯储存到封闭的保洁柜内备用 7)在消毒记录本上做好登记,记录消毒时间和姓名 五、拖鞋的清洗消毒: 1、清洗去污:在洗涤池中用洗洁液清洗拖鞋 2、冲洗:在冲洗池中用清水漂洗拖鞋 3、消毒:将拖鞋完全浸泡在消毒池中,消毒液浓度及浸泡时间应按照使用说明严格操作,用含 氯消毒液时,浸泡液有效氯含量应达250-500毫升、升,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4、冲洗:从消毒液中取出拖鞋,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残留的消毒液 5、保洁:凉置10至15分钟,待拖鞋干后放置保洁柜 六、注意事项: 1、消毒剂应到证件齐全的生产厂家或经营单位购买,采购时应建立验收制度并做好记录,按照 国家有关规定索取检验合格和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或有关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2、消毒剂置于有盖容器中密封保存,保存地点应当通风、干燥、阴冷、避光;建立消毒剂进出 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要详细记录消毒剂的名称、数量、产地、进货日期、保质期、包装情况、索证情况等,并按人库时间的先后分类存放。 在消毒时应穿工作服,戴口罩和橡胶手套,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 3、

洗消间卫生管理制度

洗消间卫生管理制度 一、设置及要求:? 1、洗消间内布局必须严格遵守“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管”原则而设立。流程要合理,避免交叉污染。? 2、洗消间必须建在清洁、卫生、供水方便,远离厕所和其他有害污染源的地方。严禁防止“四害”及其他有害昆虫的进入。洗消间面积应与场所规模相适应,但最小应不得低于3㎡。? 3、洗消间必须独立专用,通风换气良好。并按流程设立前置工作台、洗涤池、清洗池、药物消毒池(或消毒柜)、后置工作台、保洁柜。各池应有明显标志。各池容积应与洗消量相适应。工作台面和各池应采用不锈钢或瓷砖,要便于清洗,不易积垢。前置工作台用于存放未清洁杯具,后置工作台用于存放清洁后待消毒杯具。? 4、杯具保洁柜内壁必须采用瓷砖或易于清洗、不发霉的材料,保洁柜必须带门,柜内不准存放其他物品。容量应不小于日常用量的2倍。? 5、洗消间内四周墙壁应贴瓷砖做墙裙,高度不低于米:地面应采用防潮、防滑材料,并有一定坡度(不少于3%),易于排水。? 6、市区内各类场所的杯具应选用高温消毒方法,市区边缘和郊、县有条件者也应首选高温消毒方法。?

7、装载脏杯与干净的容器必须分开使用,且标注清晰,不得混用,并当天清洗消毒。 二、洗消程序? 1、洗:清倒杯中残渣及茶水,然后在洗涤池中用洗洁液清洗并注意洗刷杯口。? 2、清:在过水池中用清水漂洗杯具。 3、消毒? 高温消毒: 包括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等。煮沸、蒸汽消毒应保持100°C,消毒时间不少于15分钟。 远红外线消毒: 如远红外线消毒柜应控制温度100°C,消毒时间不少于15分钟。 三、药物消毒 在药物消毒池内,将杯具完全浸泡如药液中,药液浓度及浸泡时间必须按药物使用说明严格操作,用含氯消毒药时,浸泡液有效氯含量应达250mg/l浓度,浸泡时间不少于15分钟。当浸泡有效氯含量低于200mg/L,应更换药液或加药使有效氯达到250mg/L。配置消毒药液:以“84”消毒液为例,在消毒池中按浓度1:100的比例配制,其他

酒店消毒间管理制度

酒店消毒间管理制度 篇一:酒店消毒间管理制度 酒店消毒间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客人的身体健康和服务人员的身体安全,特规定如下几点消毒制度: 1(客房服务员在清扫房间时必须工具配齐,抹布要两湿一干,抹卫生间坐便器和地面的抹布要和房间的抹布分开放;配备消毒洗衣粉,刷卫生间时必须戴橡皮手套。 2(服务员清理房间时必须将三种杯碗撤回工作间进行消毒,换成已消毒的杯碗,严禁在客房内对杯具进行处理。 3(每天将撤出的杯碗进行集中洗刷消毒;消毒过程严格遵循酒店规定的消毒程序,一般遵循“一冲二洗三消毒”的步骤。 4(各楼层领班每天须记录消毒情况,写清消毒时间、数量、种类、消毒人。 5(杯具消毒后取出放入柜内,用消过毒的干净布巾覆盖,防止二次污染。 6. 客房服务员对走客房间进行严格消毒,严禁私自删略消毒过程。 7、清洁工作“十无”规定(1). 洗手间干净无异味。(2). 1 洁具干净无污迹。(3).灯具明亮无尘埃。(4).镜、窗明亮无痕迹。(5).天花、墙角无蛛网。(6).地面干爽无积水杂物。(7).地毯、沙发、桌椅无污渍杂物(8).环境整洁无积(来自:https://www.360docs.net/doc/8e845580.html, 小龙文档网:酒店消毒间管理制度)尘。(9).设备齐全无残缺。(10).墙壁、门柜无污渍。 篇二:假日宾馆清洗消毒间卫生管理制度 假日宾馆清洗消毒间卫生管理制度一、客用口杯、茶杯的消毒: 1、消毒剂:“一片净消毒片,”优氯净“消毒粉

2、清洁剂:去污粉、洗衣粉 3、消毒工具:消毒柜、消毒桶、百洁布 4、存放工具:保洁柜或保管箱 5、程序 1)从客房撤出的茶杯、口杯放到消毒间倒尽茶水; 2)把茶杯、口杯分别放到清洗池内,用清洁剂洗净,然后放到冲洗池内用清水 冲净; 3)用消毒剂配上一定量例水装到消毒桶内,按药剂说明为准,一桶水放一片 “一片净”消毒片; 4)将洗过的茶杯、口杯浸泡在消毒水内,时间至少20分钟以上(化学消毒法); 5)或将清洗好的茶杯、口杯擦干连同铁框一并放到消毒柜内消毒(物理消毒法); 2 6)打开消毒电源(自动消毒),消毒至少45分钟后将茶杯取出; 7)取出已消毒茶杯、口杯储存到封闭的保洁柜里以便备用; 8)在消毒记录上做到登记,记录消毒的时间和姓名。 二、拖鞋的清洗消毒: 1、清洗去污:在洗涤池中用洗洁液清洗拖鞋。 2、冲洗:在冲水池中用清水漂洗拖鞋。 3、消毒:将拖鞋完全浸泡在消毒池中,消毒液浓度及浸泡时间应当按使用说明 严格操作。用含氯消毒液时,浸泡液有效氯含量应达250,500毫克/升,浸泡时间 不少于30分钟; 4、冲洗:从消毒液中取出拖鞋,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残留的消毒液。 5、保洁:,凉置10至15分钟,待拖鞋干后放置保洁柜或保管箱。 三、注意事项:

游泳池游泳馆等游泳场所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全套制度汇编

游泳池游泳馆等游泳场所公共场所 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Shundeph 目录 1. 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2. 公共浴室卫生制度 3.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4.公共场所自主规范管理制度 5.清洁用具消毒管理制度 6.公共卫生用品进货索证管理制度 7.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与卫生培训制度 8.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 9.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10.公共场所传染病防治制度 11.洗消间卫生管理制度 12.化妆品采购与索证管理制度

1.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履行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保障顾客的身体健康安全,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才开始经营,并按时办理年审及复核或换证手续。 二、设置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确保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体检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上岗。 三、要在明显处公示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及卫生信誉度等级牌。 四、严格按照冲身淋浴——强制浸脚消毒——游泳池流程管理,确保游泳人员持有游泳健康合格证明。 五、设置专人负责游泳池的池水消毒和水质检测。适时投加消毒剂,每场前检测余氯和水质PH值一次,并公示水质检测结果。保证池水水质符合《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的要求。余氯在0.3—0.5mg/L之间;PH值在6.5—8.5之间。 六、要使池水净化循环装置及消毒设施设备保持正常运转,游泳池在开放期间内应每日定时补充新水5—10%。 七、要做到强制浸脚消毒池池水每4小时更换一次,水深不小于20厘米,浸脚池水余氯5—10mg/L.。 八、采购消毒剂时索取相关证明文件,确保使用的消毒剂符合卫生标准要求,同时氯化消毒时有防护措施,并做好消毒记录。 九、要在显眼处设立严禁性病、传染性皮肤病、肝炎、急性结膜炎(红眼病)等传染病患者入池游泳的告示标牌。

(完整版)旅店业卫生管理制度

旅店业卫生管理制度 1、经营场所的卫生条件、卫生设施及用品用具符合GB9663-1996《旅店业卫生标准》的要求。 2、有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各种公共场所相关档案。 3、店容、店貌和周围环境整洁、美观,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 4、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 5、设有空调装置的必须有新风供给,新风入口应设在室外,远离污染源,空调器过滤材料应定期清洗或更换。 6、二次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其蓄水池有卫生防护措施,蓄水池内壁涂料应符合卫生要求,做到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7、卫生间有有效的通风装置。 8、有专用布草间和专用杂物间,布草间内设有带门专用布草柜,布草分类存放。 9、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卧具一客一换,长住旅客床上卧具一周一换,平时见脏即换。 10、公共用具设有专用洗消间和洗消设施,并有明显标志。公用杯具、毛巾、浴盆、脸盆、拖鞋每客用后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换。 11、公用茶具应每日清洗消毒。清洁的茶具必须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其细菌数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12、客房内卫生间的洗漱池、浴盆和抽水恭桶应每日清洗消毒并应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13、无卫生间的客房,每个床位应配备有不同标记的脸盆、脚盆各一个。脸盆、脚盆和拖鞋应做到一客一换,并有标识。 14、旅店公共卫生间应该每日清扫、消毒。 15、客房内供客人用的各类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旅店业客房清洁卫生操作规程 一、客房清洁准备工作 检查客房清洁车内的各类布草、客用品、抹布、清洁用品(包括马桶扫、百洁布、胶手套、清洁消毒剂)等是否齐备,然后将客房清洁车和地板清洁用具推至需清洁房门口并紧靠房门。 二、客房清洁操作程序 1、通风换气:拉开窗帘,开启空调及排气系统,或开窗通风换气。 2、清出不洁物品:将客房供客人用的各类布草、盆桶、拖鞋、杯具、冷热开水瓶等撤出,清倒垃圾,清理完毕后洗手。 3、整理床铺:从客房清洁车取出洁净布草,按顺序换上床单、被套、毛毯、枕套,最后铺上床罩。 4、清洁除尘 清洁电话:用干净抹布,从话简到机身电话抹干净,然后用消毒剂对话简进行消毒,或更换新的电话消毒膜。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本制度汇编仅作为参考,各经营场所应根据本单位情况具体制定)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一览表

宾馆、旅店业卫生制度 为更好地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加强本单位的自身管理,不断提高本单位的卫生水平,保护广大公众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培训合格证必须齐全有效,卫生许可证及公共场所卫生信誉等级牌要悬挂在醒目处。 二、要保持环境整洁、美观,地面无污垢和垃圾。 三、必须设有消毒间和消毒设施,所设容器要标记明显。 四、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卧具要一客一换,常住客床上用品至少一周一换,用后必须清洗和消毒。 五、公用茶具应每日清洗消毒。茶具表面必须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客用口杯、茶杯消毒要按以下程序操作和备用: 1、物理消毒 红外线消毒:将洗涤好的餐具放入消毒柜;温度保持摄氏100度,消毒时间不得少于15 分钟。 2、化学消毒对不宜蒸、煮的口杯、茶杯、酒杯可在洗净后用化学消毒(程序:除残渣→热碱水浸泡洗刷→化学消毒→清水冲) (1)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必须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生产的产品。 (2)消毒液浓度、消毒时间必须严格按消毒液的使用说明进行。 3、口杯、茶杯的保洁

经消毒的口杯、茶杯应有专门的保洁柜,存放整齐避免与其它杂物混放,防止重复污染,并对保洁柜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六、顾客用棉织品要在符合要求的消毒服务机构或自备洗涤消毒间清洗消毒。消毒后的产品要放在保洁柜。撤换下的顾客用棉织品要按规定的程序分类清理回收,且不能污染清洁物品。 七、客房卫生间的洗漱池、浴盆应每日清洗消毒。无卫生间的客房,每个床位应配备有不同标记的脸盆和脚盆各一个。脸盆、脚盆和拖鞋要做到一客一换,用后必须清洗和消毒。 八、公共卫生间要做到每日清扫、消毒,并保持无积水,无蚊蝇,无异味,无水垢、污垢。 九、经营场所的公共卫生间要做到每日清扫、消毒、并保持无积水、无蚊蝇、无异味。 十、经营场所要有防蝇、蚊、蟑螂和防鼠害的设施,并经常检查设施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十一、店自备水源和二次供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二次供水蓄水池要符合输水管材卫生要求,做到定期清洗消毒。 十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要达到《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要求。

宾馆清洗消毒间卫生管理制度

一、客用口杯、茶杯的消毒: 1、消毒剂:“一片净消毒片,”优氯净“消毒粉 2、清洁剂:去污粉、洗衣粉 3、消毒工具:消毒柜、消毒桶、百洁布 4、存放工具:保洁柜或保管箱 5、程序 1)从客房撤出的茶杯、口杯放到消毒间倒尽茶水; 2)把茶杯、口杯分别放到清洗池内,用清洁剂洗净,然后放到冲洗池内用清水冲净; 3)用消毒剂配上一定量例水装到消毒桶内,按药剂说明为准,一桶水放一片“一片净”消毒片; 4)将洗过的茶杯、口杯浸泡在消毒水内,时间至少20分钟以上(化学消毒法); 5)或将清洗好的茶杯、口杯擦干连同铁框一并放到消毒柜内消毒(物理消毒法); 6)打开消毒电源(自动消毒),消毒至少45分钟后将茶杯取出; 7)取出已消毒茶杯、口杯储存到封闭的保洁柜里以便备用; 8)在消毒记录上做到登记,记录消毒的时间和姓名。 二、拖鞋的清洗消毒: 1、清洗去污:在洗涤池中用洗洁液清洗拖鞋。 2、冲洗:在冲水池中用清水漂洗拖鞋。 3、消毒:将拖鞋完全浸泡在消毒池中,消毒液浓度及浸泡时间应当按使用说明严格操作。用含氯消毒液时,浸泡液有效氯含量应达250-500毫克/升,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4、冲洗:从消毒液中取出拖鞋,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残留的消毒液。 5、保洁:,凉置10至15分钟,待拖鞋干后放置保洁柜或保管箱。 三、注意事项: (一)消毒剂应到证照齐全的生产厂家或经营单位购买,采购时应建立验收制度并做好记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和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或有关产品卫生许可批件。(二)消毒剂置于有盖容器中密封保存,保存地点应当通风、干燥、阴冷、避光;建立消毒剂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要详细记录消毒剂的名称、数量、产地、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情况、索证情况等,并按入库时间的先后分类存放。 (三)在消毒时应穿工作服,戴口罩和橡胶手套,避免与皮肤、黏膜直接接触,如有条件,配制时可戴眼

住宿业卫生管理组织和卫生管理制度

(温馨提7K:请根据具体情况提交相关的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按自有类别和岗位分别制定,仅供参考)

卫生管理组织(1) 一、卫生管理领导小组的组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卫生管理领导小组的职责 遵守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执行各项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督促单位从业人员定期预防性健康检查,认真做好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强化监督检查,保证卫生管理制度和措施的落实。

单位名称: 宾馆、旅店卫生管理制度(1) 1、申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亮证经营,按时复核。 2、保持内部环境整洁,室内无积尘,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 3、建立卫生管理网络和卫生管理档案,有卫生负责人。 4、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考核,持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上岗,证件集中保管。 5、设置公共用具清洗消毒间,配置清洗消毒设施,消毒间做到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污染物品和清洁物品分开存放,标识明显,消毒间内不存放个人物品和与消毒无关物品。 6、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卧具实行一客一换,长住客床上用品至少一周一换。 7、公用茶具每日清洗消毒。茶具表面保持光洁、无污垢、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 &客房内卫生间的洗漱池、浴盆、座便器每日清洗消毒,清扫工具分开,做到无交叉污染。无卫生间的客房,每个床位配备标识明显的脸盆和脚盆。脸盆、脚盆和拖鞋做到一客一换,用后及时清洗和消毒。 9、公共卫生间做到每日清扫、消毒、并保持无积水、无蝇蛆、无异味。 10、有防蝇、蚊、蟑螂和防鼠害的设施,经常检查设施使用情况。 11、对旅客废弃的衣物进行登记,统一销毁。 12、做好饮用水卫生管理,店内自备水源和二次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二次供水蓄水池有卫生防护措施,蓄水池容器内的涂料符合输水管材卫生要求,做到定期清洗消毒。 13、加强自然通风,机械通风设施保持正常使用,空调器滤网和电扇叶片定期清洗保洁。

公共场所消毒管理制度

住宿场所消毒管理制度 1、应配备专人负责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工作,建立有清洗消毒记录资料档案。 2、必须设有公共用具专用洗消间和洗消设施、专用保洁间和/ 或保洁柜,分类存放,标志明显。回收用后用品用具应专用回收间存放。 3、使用的用品用具及一次性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使用前应洗净消毒,并按卫生要求保管。 4、公用杯具、毛巾布草、浴盆、脸盆、脚盆、拖鞋每客用后必须严格按照一洗二过三消毒四冲洗五烘干(晾干)的程序进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客房座便器应每日一消毒。 5、用于用品用具清洗消毒的洗消药械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 6、各类用品用具的运输应采用密闭方式进行,应分有干净和已用或受污染用品用具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并有明显标志区分。 7、各类用品用具数量应配备足够能供周转用,一般应不少于满负荷量的三倍量。 &供客人用的各类食品、化妆品、一次性卫生用品、其它用具用品必须符合有关卫生安全要求。 消毒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沐浴场所消毒管理制度

1、应配备专人负责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建立有清洗消毒记录资料档案。 2、必须设有公共用具专用洗消间和洗消设施、专用保洁间和/ 或保洁橱,分类存放,标志明显。回收用后用品用具应专用回收间存放。 3、使用的用品用具及一次性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使用前应洗净消毒,并按卫生要求保管。 4、公用杯具、毛巾、布草、浴盆、脸盆、脚盆、拖鞋每客用后 必须严格按照一洗二过三消毒四冲洗五烘干(晾干)的程序进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用于用品用具清洗消毒的洗消药械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 5、各类用品用具的运输应采用密闭方式进行,应分有干净和已用或受污染用品用具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并有明显标志区分。 6、各类用品用具数量应配备足够能供周转用,一般应不少于满负荷量的三倍量。 7、供客人用的各类食品、化妆品、一次性卫生用品、其它用具用品必须符合有关卫生安全要求。 消毒管理领导小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