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控制理论实验报告

现代控制理论实验报告
现代控制理论实验报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现代控制理论实验报告

倒立摆控制系统

学院名称

专业方向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1 系统设计任务及技术指标 (1)

2 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

2.1 系统的组成 (2)

2.2 工作原理 (2)

3 建立数学模型 (4)

4 系统设计与仿真 (7)

4.1 系统静态设计 (7)

4.2 系统动态设计 (7)

4.3 系统仿真 (8)

4.4 分析与结论 (9)

5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10)

5.1 模拟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10)

5.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硬件、软件) (10)

5.3 实时控制软件框图 (11)

5.4 数据采集与模拟量输出 (12)

5.5 界面设计与实现 (14)

6 系统的组装与调试 (15)

6.1 倒立摆实现电路 (15)

6.2 系统调试 (16)

6.3 系统性能分析与结论 (18)

7 收获和体会 (21)

参考文献 (21)

附录 (22)

1 系统设计任务及技术指标

1、设计任务

现代控制理论实验设计任务为:

(1)了解倒立摆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掌握模拟摆的调节方法。

(3)任选一种或多种控制理论设计控制系统(静态设计、动态设计)(4)仿真验证动态系统性能

(5)数字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6)数字控制器软件设计

(7)闭环系统实验和调试

(8)编写实验报告

2、技术指标

设计完成的系统技术指标如下:

(1)摆角稳定时间小于3秒

(2)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且在5分钟内保持不倒

(3)小车控制在±45厘米内运动

2 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1 系统的组成

1、实验设备

本实验所用到的实验设备如下:

(1)金棒-2型倒立摆系统实验平台。

(2)PC机一台。

(3)HY-123 AD/DA接口板。

(4)数字万用表一台。

其中倒立摆系统的结构分为机械和电器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机械部分的由小车、导轨、皮带轮和摆组成,其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 倒立摆实验平台机械部分组成

电器部分由检测路、调零电路、计算机A/D 、D/A 变换器、功率放大变换器和伺服电机组成。如图2.2所示。

图2.2 计算机控制倒立摆系统结构框图

2.2 工作原理

在进行模拟控制时,系统的工作原理为由检测电位器测量出摆的偏转角度 以及小

车位置x,通过调零微分检测电路,得到θ 、x 经过计算后输出控制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机。电机旋转拖动小车向着减少θ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倒立摆达到平衡。

电路原理如图2.3所示。

图2.3 模拟控制倒立摆电路原理图

在进行计算机控制时,系统的工作原理为,由检测电位器测量出摆的偏转角度θ以及小车位置x,通过A/D采入计算机,经过计算后输出控制信号,经D/A转换为模拟量,通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机。电机旋转拖动小车向着减少θ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倒立摆达到平衡。

电路原理如图2.4所示。

图2.4 计算机控制倒立摆电路原理图

3 建立数学模型

单级倒立摆系统的建模可采用受力分析或Lagrange 方程建立得到。这 里采用受力分析方法建模。倒立摆系统的受力分析如图3.1所示。

图3.1 倒立摆系统受力分析图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0sin cos 0)cos (=-+=-++θθθθθmLg I x

mL u L x

m x M

以摆杆偏角θ、角速度θ 、小车的位移x 和小车速度x

为状态变量,即令: ?

???????????=????????????=x

x x x x x x θθ4321

同时假设倒立摆摆杆的垂直倾斜角度θ与1(单位为rad )相比很小,即1<<θ。 则可以近似处理θθθ≈≈sin ,1cos ,并忽略高阶小量,则可得:

u mML

M m I mL

I mML M m I g L m x u mML

M m I ml mML M m I g M m mL 2

22222

2)()()()()(++++++-=++-+++=θθθ

则摆杆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

?????++++++-==++-++++==u mML M m I mL I x mML M m I g L m x x x u mML M m I ml x mML M m I g M m mL x x x 22

12224432

12221)()()()()( 写成向量的形式为:

Bu Ax x +=

其中

?????

?

??????=?????????

???=d c B b

a A 00,00

010*********

参数a 、b 、c 、d 分别为:

2

2

2

222

2

)()()()()(m ML

M m I m L I d m ML M m I g L m c m ML M m I m l

b m ML

M m I g

M m m L a +++=++-=++-=+++=

选择摆杆的倾斜角度θ和小车的水平位移x 作为系统的输出,则输出方程为:

[]Cx x x x x y =????

?

???????=43210100

根据金棒-2

型倒立摆系统实验平台的参数,

kg N g /10,m 0.001654kg =I ,0.158m =L ,0.6kg =M ,0.2kg =m 2=?。同时,

这里建模时候使用的u 是以力作为输入信号的,而实际系统采用的是以电压作为输入信号的,通过电机做了一定的转化,这里约定:先暂时以力作为输入信号,最后再统一做处理。

则有,5390.1,3167.7,3121.2,5337

.58=-=-==d c b a 。因此, ?????

?

??????-=???????

??

???-=5390.103167.70,00

03121

.210000005337.580010

B A

4 系统设计与仿真

4.1 系统静态设计

系统的静态设计即指系统的稳态特性设计,在单级倒立摆系统中,要求系统镇定,故倒立摆系统稳态时,要求系统状态空间中的各个状态为0且保持状态为0。且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在实际中要求小车控制在±45 厘米内运动,且维持稳态五分钟不倒。

系统的动态设计即指对系统暂态品质的设计,由系统的自然条件与设计要求可知,该系统的超调量不能太大,因为过大的超调量会导致系统不稳定,且要求较小的调节时间,摆角的调节时间小于3秒。 4.2 系统动态设计

通过建模分析可得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为:

[]???

?

?

???????=?

????

?

??????-+???????????????????

?????-=4321432101005390.10

3167.700003121

.210000005337.580010

x x x x y u

x x x x x

系统状态完全可控的充分条件是可控判别矩阵U 的秩等于系数矩阵A 的维数n ,即

n A U rank ==dim )(。其中[

]

B A B A AB B

U n 12...-=。

经验证,对于本系统,n U rank ==4)(,完全可控。故可以通过设计控制器,使系统达到稳定。

Matlab

中利用

pole

函数求出原系统的极点可得,

0,6507.7,6507.74.321=-==p p p 。有一个极点分布在左半平面,系统不稳定。通过仿

真得到系统的阶跃响应如图4.1所示,从曲线可知,阶跃响应发散,系统自然不稳定。

图4.1 倒立摆系统开环阶跃响应

因此可以通过设计全状态反馈控制律对原开环系统进行镇定,通过对极点进行配置,将系统处在右半平面和零点上的极点配置到复平面的右半部分,使系统达到稳定。

设置预期的极点为i p p p 63

.584.3,9.0,692*

4,3*2*1±-=-=-=。由于原系统是自然不稳定系统,加入控制器后的闭环系统必须保证其稳定性,所以系统所有几点都应在复平面的左半部分。而且该系统需要一个主导极点以保证系统响应的收敛速度,而设置一对共轭极点是为了改善系统的暂态特性,减少调节时间且不引起巨大的超调从而避免了震荡。综上通过多方尝试,选定上述极点。由上述预期极点,按照按极点配置全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案可得控制器的反馈增益为K=[909.9253 202.0133395.3233 505.1923]。 4.3 系统仿真

图4.2为系统通过simulink 进行仿真的框图。在上述控制器下,闭环系统的阶跃响应图如图4.3所示。

图4.2 倒立摆系统simulink 仿真框图

图4.3 倒立摆系统阶跃响应仿真

为进一步验证闭环系统的抗干扰行,在仿真过程中,对系统在第10s加入一个强度为1的扰动,此时系统的响应如图4.4所示

图4.4 倒立摆系统抗干扰仿真

4.4 分析与结论

通过分析仿真结果易得,倒立摆属于自然不稳定系统。不加控制的开环系统施加阶跃冲击,其响应迅速发散。因此需通过设计控制器构成闭环系统使其稳定,并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本设计采用基于极点配置的全状态反馈法,通过比例增益K使系统的极点配置到复平面的左半部分,从而系统达到稳定。通过仿真,得到闭环系统的阶跃响应。可以发现系统此时可以达到稳定,且摆动角调节时间小于1s,小车位移调节时间小于2s,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在仿真中,对系统在第10s加入一个强度为1的扰动,系统在扰动后,经短时间的波动恢复稳定,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

5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模拟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模拟控制系统通过调节模拟控制器上的旋钮,改变系统控制参数,通过变换电路,控制私服电机的转速和转向,实现对倒立摆的控制。系统模拟和数字控制式可以通过开关选择,T1,T4为摆角θ和位移x运放调零拨动开关,K1、K2、X、V分别为系统摆角θ、角速度θ 、位移x、速度x 参数的调节旋钮。

5.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硬件、软件)

(1)硬件设计方案

在硬件方面,倒立摆系统由直流稳压电源、检测电路、变换放大电路、导轨和工作台组成。和实验相关的主要是检测电路和变换放大电路。检测电路主要由摆的转角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构成,分别将转角和位置转化为电压信号。变换放大电路提供了模拟摆的控制律,可通过调节面板上的旋钮控制摆;而且,变换电路中通过差分计算,分别可以求出倒立摆的角度和位置的微分,即速度和角速度,这样可在计算机中直接采样得到倒立摆的位置、速度、转角和角速度。在采用数字控制时,计算机通过AD/DA板的控制信号要经过变换和功率放大电路作用在直流电机上,使电机转动。

(2)软件设计方案

在进行软件部分设计时,应利用硬件定时器实现周期为5毫秒的采样。并能够实时显示小车位置x,小车速度x,摆杆摆动角度θ,摆杆摆动角速度θ曲线。实现参数的实时修改以及基本数据的记录。

具体实施方案为:

设置软件运行过程中屏幕显示界面的相关参数和模式,在屏幕上显示横纵坐标。开启AD/DA,进行数据的采集和转换。设置控制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得到控制器的输出,经DA转换后输出给实验台上的电机,该周期的控制完成,并开始下一周期的采样、控制和输出。

5.3 实时控制软件框图

N

图5.1 倒立摆控制系统主程序流程图

图5.2 倒立摆控制系统中断子程序流程图

5.4 数据采集与模拟量输出

本实验所采用的数据采集与模拟量输出方法为AD/DA接口板。该AD/DA板可将±5伏的电压转化为12位的数字信号,也可将12位的数字信号转化为±5伏或0~5伏的电压输出。在本实验中,它工作在双极性状态,其板口地址为280H(16进制)。由于该接口板提供32路A/D输入通道,在本次实验中,只选用了六路A/D通道。具体地址定义及选用A/D通道说明参见表5.1。

表5.1 HD1219接口板A/D通道说明(基地址为310H)

地址芯片R/W 功能

Base AD574 W 通道选择

Base+1 AD574 W AD启动

Base+2 AD574 R 高4位

Base+3AD574 R 低8位

Base+4DA1232(1) W 高8位

Base+5DA1232(1) W/R 低4位,启动DA Base+6DA1232(2) W 高8位

Base+7DA1232(2) W/R 低4位,启动DA Base+88253(计数器)W计数器0

Base+98253(计数器)W计数器1

Base+108253(计数器)W计数器2

Base+118253(计数器)W控制字

Base+128255(并口)W/R A口

Base+138255(并口)W/R B口

Base+148255(并口)W/R C口

Base+158255(并口)W 控制字

表5.2 HD1219接口板A/D 通道说明(基地址为310H )

项目 A/D 通道号

范围

小车位置 13 10V ± 小车速度

5 10V ± 1θ角度 14 10V ±

1θ角速度

6

10V ±

由于在控制模型中我们使用的都是实际的物理量,而这些物理量在被采集并转化成

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字量的过程中,进过了位置传感器(或角位移传感器)、模拟控制箱、AD 变换等处理。所以必须将AD 转换得到的数字量经过相应的处理才能的到对应的实际物理量,然后才能带入实际模型当中进行运算。在考虑小车位置和速度回路时要考虑的因素有:位置传感器1.30V/m 的变换作用,模拟控制箱本身3倍的放大作用,和AD 变换的影响。同理在对计算所得的输出量进行输出的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有:DA 的变换作用,输出通道末端功率放大器本身9.5倍的放大作用,以及力矩电机电压和力矩之间的关系等因素。

由于接口板输出电压要经过功放才作用于电机,为安全起见,建议设置输出饱和阈

值,该值不宜过小,以免输出量过小,从而影响系统的快速性和稳定性。一般情况下,该值可取为2000(数字量,2047为数字量基准)。

本实验在计算机控制中,AD/DA 控制程序的子函数如下所示:

/*DA 函数 */ void dac(float V olt) {

unsigned int x;

unsigned char lo,hi,newhi,newlo;

x=(V olt+1)/2*0xfff0; /*转换为16进制*/ lo=x%256; /*低8位*/ hi=(x-lo)/256; /*高8位*/

newhi=hi%16*16+(int)hi/16; /*高8位的

高4位和低4位互换*/

outportb(0x314,newhi); /*写入高8位*/ newlo=lo%16*16+(int)lo/16; /*低8位的高4位和低4位互换*/

outportb(0x315,newlo); /*写入低8位*/ inportb(0x314); /*启动D/A 转换*/ }

/*AD 函数*/

5.5 界面设计与实现

本系统中上位机界面的设计利用C 语言中的绘图函数完成。主要实现对倒立摆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显示。界面的主要组成是四个坐标系:倒立摆摆动角θ、角速度θ 、小车

位移x 以及小车速度x

。界面右上方通过动画实时显示倒立摆的摆动角以及小车位置。完整界面如图5.3所示。

图5.3 倒立摆控制系统上位机界面截图

6 系统的组装与调试

6.1 倒立摆实现电路

倒立摆电器部分由检测路、调零电路、计算机A/D 、D/A 变换器、功率放大变换器和伺服电机组成。如图6.1所示。

图6.1 计算机控制倒立摆系统结构框图

在进行模拟控制时,系统的工作原理为由检测电位器测量出摆的偏转角度θ以及小车位置x,通过调零微分检测电路,得到θ 、x 经过计算后输出控制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机。电机旋转拖动小车向着减少θ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倒立摆达到平衡。

电路原理如图6.2所示。

图6.2 模拟控制倒立摆电路原理图

在进行计算机控制时,系统的工作原理为,由检测电位器测量出摆的偏转角度θ以及小车位置x,通过A/D采入计算机,经过计算后输出控制信号,经D/A转换为模拟量,通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机。电机旋转拖动小车向着减少θ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倒立摆达到平衡。

电路原理如图6.3所示。

图6.3 计算机控制倒立摆电路原理图

6.2 系统调试

本装置在拆开包装箱后,应检查元件有无损坏现象.将实验装置安放在工作地点之后,把支承杆放在工作台板面中间位置,并固定好,然后将小车及摆移到导轨的中间并用支撑杆上的钩簧勾住上摆,使上、下摆吊直(处于铅垂位置)。

在通电检查之前,检查所有电气部分有无损坏现象。电源线与传感器连接的插头P5,与计算机连接的插头L5等外部接插头是否接好。通电应在设备完好情况下进行。在此之前电源开关应处于OFF位置,控制电机与功放连接线上的功放开关也应处于OFF位置。

首先,小车、倒立摆L1初始位置的校验(电源开关置ON)。小车初始位置的校验:先将小车置于导轨的中间位置。然后用三用表测量其位移传感器(导轨左侧的WXD7的多圈线绕电位计,阻值为10kΩ)电压值,并将负极性的表笔置传感器端子2,另一表笔分别置1和3,适当地转动电位计的轴使其端子2-1间,2-3间的电压值分别为U21=+3V,U23=-3V时,然后将电位器的轴与皮带轮轴用螺钉固紧,这样就基本上保证了电位器的滑臂处在其几何中心处或电气中心处。倒立摆初始位置的校验:下摆角位移θ传感器是一只转角为360°的WDD35D1型的塑料导电电位器。电阻值为2kΩ,适当1

的转动电位器的轴使其端子2-1间,2-3间的电压值分别为U2-1=-3V,U2-3=+3V时,然后将摆与电位器的轴用螺钉紧固。从而保证了滑臂处在其几何中心处或电气中心处。

小车,倒立摆L1位移输出零位调整。在零位调整之前,一定要接上后盖板上的插

头P5。小车位移x零位的调节:首先将“X运放调零电桥调零”拨动开关T4拨向“电桥调零”处,然后旋动其左侧的“X调零”电位器的旋钮,并观察“X测量”孔处的输

θ零位调节:出电压(对地)是否为零,反复调节直至输出为零为止。倒立摆L1角位移

1

先将拨动开关T1转向“电桥调零”处,然后旋动其左侧的“1调零”电位器的旋钮,并观察“1测量”孔处的输出电压(对地)是否为零,反复调节直至输出为零为止。

实验步骤为:

(1)将拨动开关T1及T4拨向“电桥调零”处,以便进行零位调节,T2和T3拨向“运放调零”处。

(2)调节电位器K1,K2,K3 和K4 ,使其极性和读数处在相应的位置上。

(3)功放开关置“OFF”,电源开关置“ON”,指示灯亮,调节小车和倒立摆L1的

θ、测量”孔输出电压均为零。

零位,使“X 测量”孔和“

1

(4)松开下摆的勾簧吊钩,用手扶住摆,然后接通控制电机,即功放开关置“ON”将手轻轻地离开摆,此时摆应能稳定地立住。若摆稳定不理想时,再用手扶住摆,微调控制参数Kt,直到稳住为止。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实验装置不工作时,摆一定要用勾簧吊在支撑杆上,不要随便倒在导轨上。

(2)开机实验时一定要谨慎小心,最好两个人操作,一人用手将上下摆扶正,另一人启动开关,以防发生机件损坏。

(3)小车不能停留在导轨两端处,否则由于输入信号过大损坏功放(或烧坏电机)。

(4)实验装置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若传动皮带出现松动,可由工作台面左端的调节机构进行调节。

(5)在电路发生故障需要进行修理时,应切断电源,以免不小心开启电源,小车撞到导轨支架上而损坏机件。

(6)在每次做完实验之后,应及时切断功放(将功放按钮开关置“OFF”),否则在下次开机时,小车会碰撞到导轨的两端,以至使机件损坏。

(7)当小车处在导轨的某一端时,输入的控制信号最大,功放输出达到最大,电机受到的控制力矩也最大,由于本机采用同步传动,传动带与传动轮不能滑动,此时电机处在制动状态,传动带上的齿受到的拉力为最大,因此传动带与电机都有可能受到损坏,

故在实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为此在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装上一个保险座(位于控制箱后盖板上)将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6.3 系统性能分析与结论

(1)模拟控制

极性调整和零完成后,可通过旋钮节相关参数,使倒立摆处于稳定状态。经过旋转钮,数次调试后得到能使倒立摆稳定的参数,其中X=9.33,V=8.00,K1=9.48,K2=8.36。

利用程序绘制的上位机界面,观察系统中小车位置x以及倒立摆摆动角 变化曲线。观察倒立摆的调节时间和抗干扰性。在倒立摆系统稳定后,手动对倒立摆摆动角施加一定强度干扰,得到此时系统相应曲线如图6.4所示;施加位置干扰,在位置上施加0.1 m 的扰动,小车经过快速调整后,倒立摆系统仍旧能达到稳态位置,得到此时的模拟控制系统实响应曲线如图6.5所示。

图6.4 模拟控制倒立摆摆动角施加干扰

根据曲线分析可得,系统对于摆动角具有抗干扰性。在系统达到稳定后,若人为施加一定强度的干扰,系统经过一定时间的振荡可以达到平衡。但同时也存在调节时间较长,超调量较大,系统略微振荡的现象。

现代控制理论试题

现代控制理论试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现代控制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15分) 1、能控性 2、能观性 3、系统的最小实现 4、渐近稳定性 二、简答题(15分) 1、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线性定常连续系统)做线性变换时不改变系 统的那些性质 2、如何判断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如何判断线性定常系统的能观性 3、传递函数矩阵的最小实现A、B、C和D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4、对于线性定常系统能够任意配置极点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5、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观测器的存在条件是什么 三、计算题(70分) 1、RC 无源网络如图1所示,试列写出其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其中,为系统的输入,选两端的电压为状态变量,两端的电压为状态变量,电压为为系统的输出y。 2、计算下列状态空间描述的传递函数g(s) 图1:RC无源网络 3、求出下列连续时间线性是不变系统的时间离散化状态方程: 其中,采样周期为T=2. 4、求取下列各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状态变量解和 5、确定是下列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联合完全能控和完全能观测得待定参数a的 取值范围: 6、对下列连续时间非线性时不变系统,判断原点平衡状态即是否为大范围渐 近稳定: 7、给定一个单输入单输出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试确定一个状态反馈矩阵K,使闭环极点配置为,和。 现代控制理论试题答案 一、概念题 1、何为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答:(1)对于线性定常连续系统,若存在一分段连续控制向量u(t),能在有限时间区间[t0,t1]内将系统从初始状态x(t0)转移到任意终端状态x(t1),那么就称此状态是能控的。 (2)对于线性定常系统,在任意给定的输入u(t)下,能够根据输出量y(t)在有限时间区间[t0,t1]内的测量值,唯一地确定系统在t0时刻的初始状态x(t0 ),就称系统在t0时刻是能观测的。若在任意初始时刻系统都能观测,则称系统是状态完全能观测的,简称能观测的。

现代控制理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 2016-2017年度第二学期) 名称:《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题目:状态空间模型分析 院系: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 ___ 学号: __ 学生姓名: 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 成绩: 日期: 2017年 4月 15日

线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l.加强对现代控制理论相关知识的理解; 2.掌握用 matlab 进行系统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能控能观性分析; 二、实验内容 1 第一题:已知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 (s) S23S2 求解下列问题: (1)用 matlab 表示系统传递函数 num=[1]; den=[1 3 2]; sys=tf(num,den); sys1=zpk([],[-1 -2],1); 结果: sys = 1 ------------- s^2 + 3 s + 2 sys1 = 1 ----------- (s+1) (s+2) (2)求该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 [A1,B1,C1,D1]=tf2ss(num,den); A = -3-2 10 B = 1 C = 0 1

第二题:已知某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321 A ,B,C 01:10 求解下列问题: (1)求该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 (2)该系统的能观性和能空性: (3)求该系统的对角标准型: (4)求该系统能控标准型: (5)求该系统能观标准型: (6)求该系统的单位阶跃状态响应以及零输入响应:解题过程: 程序: A=[-3 -2;1 0];B=[1 0]';C=[0 1];D=0; [num,den]=ss2tf(A,B,C,D); co=ctrb(A,B); t1=rank(co); ob=obsv(A,C); t2=rank(ob); [At,Bt,Ct,Dt,T]=canon(A,B,C,D, 'modal' ); [Ac,Bc,Cc,Dc,Tc]=canon(A,B,C,D, 'companion' ); Ao=Ac'; Bo=Cc'; Co=Bc'; 结果: (1) num = 0 01 den = 1 32 (2)能控判别矩阵为: co = 1-3 0 1 能控判别矩阵的秩为: t1 = 2 故系统能控。 (3)能观判别矩阵为: ob = 0 1

现代控制理论实验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 | 实验名称状态空间模型分析 课程名称现代控制理论 | | 专业班级:自动化1201 学生姓名:马铭远 学号:2 成绩: 指导教师:刘鑫屏实验日期:4月25日

状态空间模型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加强对现代控制理论相关知识的理解; 2.掌握用 matlab 进行系统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能控能观性分析; 二、实验仪器与软件 1. MATLAB7.6 环境 三、实验内容 1 、模型转换 图 1、模型转换示意图及所用命令 传递函数一般形式: MATLAB 表示为: G=tf(num,den),,其中 num,den 分别是上式中分子,分母系数矩阵。 零极点形式: MATLAB 表示为:G=zpk(Z,P,K) ,其中 Z,P ,K 分别表示上式中的零点矩阵,极点矩阵和增益。 传递函数向状态空间转换:[A,B,C,D] = TF2SS(NUM,DEN); 状态空间转换向传递函数:[NUM,DEN] = SS2TF(A,B,C,D,iu)---iu 表示对系统的第 iu 个输入量求传递函数;对单输入 iu 为 1。

例1: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 2 2 3 24 11611 s s s s s ++ +++ ,利用matlab将传递函数 和状态空间相互转换。 解:1.传递函数转换为状态空间模型: NUM=[1 2 4];DEN=[1 11 6 11]; [A,B,C,D] = tf2ss(NUM,DEN) 2.状态空间模型转换为传递函数: A=[-11 -6 -11;1 0 0;0 1 0];B=[1;0;0];C=[1 2 4];D=[0];iu=1; [NUM,DEN] = ss2tf(A,B,C,D,iu); G=tf(NUM,DEN) 2 、状态方程状态解和输出解 单位阶跃输入作用下的状态响应: G=ss(A,B,C,D);[y,t,x]=step(G);plot(t,x). 零输入响应 [y,t,x]=initial(G,x0)其中,x0 为状态初值。

最优控制理论课程总结

《最优控制理论》 课程总结 姓名:肖凯文 班级:自动化1002班 学号:0909100902 任课老师:彭辉

摘要:最优控制理论是现代控制理论的核心,控制理论的发展来源于控制对象的要求。尽50年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许多被控对象,如宇宙飞船、导弹、卫星、和现代工业设备的生产过程等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许多情况下要求系统的某种性能指标为最优。这就要求人们对控制问题都必须从最优控制的角度去进行研究分析和设计。最优控制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根据已建立的被控对象的时域数学模型或频域数学模型,选择一个容许的控制律,使得被控对象按预定要求运行,并使某一性能指标达到最优值[1]。 关键字:最优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时域数学模型,频域数学模型,控制率Abstract: The Optimal Control Theory is the core of the Modern Control Theory,the development of control theory comes from the requires of the controlled objects.During the 50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tific technology puts more stricter requires forward to mang controlled objects,such as the spacecraft,the guide missile,the satellite,the productive process of modern industrial facilities,and so on,and requests some performance indexes that will be best in mang cases.To the control problem,it requests people to research ,analyse,and devis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Optimal Control Theory. There are mang major problems of the Optimal Control Theory studying,such as the building the time domain’s model or the frenquency domain’s model according to the controlled objects,controlling a control law with admitting, making the controlled objects to work according to the scheduled requires, and making the performance index to reseach to a best optimal value. Keywords: The Optimal Control Theroy, The Modern Control Theroy, The Time Domaint’s Model, The Frequency domain’s Model,The Control Law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试卷及答案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考试题 西北工业大学考试题(A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院:专业:姓名:学号: ) 一.填空题(共27分,每空分) 1.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的系统分析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_______是系统松弛时,输出量、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之比。 3.线性定常系统齐次状态方程是指系统___________时的状态方程。 4.推导离散化系统方程时在被控对象上串接一个开关,该开关以T为周期进 行开和关。这个开关称为_______。 5.离散系统的能______和能______是有条件的等价。 6.在所有可能的实现中,维数最小的实现称为最小实现,也称为__________。 7.构造一个与系统状态x有关的标量函数V(x, t)来表征系统的广义能量, V(x, t)称为___________。8." 9.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其BIBO稳定的充要条件是传递函数的所有 极点具有______。 10.控制系统的综合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综合保证系统稳定,有满意的 _________、_________和较强的_________。 11.所谓系统镇定问题就是一个李亚普诺夫意义下非渐近稳定的系统通过引入_______,以实现系统在李亚普诺夫意义下渐近稳定的问题。 12.实际的物理系统中,控制向量总是受到限制的,只能在r维控制空间中某一个控制域内取值,这个控制域称为_______。 13._________和_________是两个相并行的求解最优控制问题的重要方法。二.判断题(共20分,每空2分) 1.一个系统,状态变量的数目和选取都是惟一的。(×) 2.传递函数矩阵的描述与状态变量选择无关。(√) 3.状态方程是矩阵代数方程,输出方程是矩阵微分方程。(×) 4.对于任意的初始状态) ( t x和输入向量)(t u,系统状态方程的解存在并且惟一。(√) 5.( 6.传递函数矩阵也能描述系统方程中能控不能观测部分的特性。(×) 7.BIBO 稳定的系统是平衡状态渐近稳定。(×)

现代控制理论实验报告

现代控制理论实验报告

实验一系统能控性与能观性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系统的能控和可观性。 二、实验设备 1.THBCC-1型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 三、实验容 二阶系统能控性和能观性的分析 四、实验原理 系统的能控性是指输入信号u对各状态变量x的控制能力,如果对于系统任意的初始状态,可以找到一个容许的输入量,在有限的时间把系统所有的状态引向状态空间的坐标原点,则称系统是能控的。 对于图21-1所示的电路系统,设iL和uc分别为系统的两个状态变量,如果电桥中 则输入电压ur能控制iL和uc状态变量的变化,此时,状态是能控的。反之,当 时,电桥中的A点和B点的电位始终相等,因而uc不受输入ur的控制,ur只能改变iL的大小,故系统不能控。 系统的能观性是指由系统的输出量确定所有初始状态的能力,如果在有限的时间根据系统的输出能唯一地确定系统的初始状态,则称系统能观。为了说明图21-1所示电路的能观性,分别列出电桥不平衡和平衡时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平衡时:

由式(2)可知,状态变量iL和uc没有耦合关系,外施信号u只能控制iL的变化,不会改变uc的大小,所以uc不能控。基于输出是uc,而uc与iL无关连,即输出uc中不含有iL的信息,因此对uc的检测不能确定iL。反之式(1)中iL与uc有耦合关系,即ur的改变将同时控制iL和uc的大小。由于iL与uc的耦合关系,因而输出uc的检测,能得到iL 的信息,即根据uc的观测能确定iL(ω) 五、实验步骤 1.用2号导线将该单元中的一端接到阶跃信号发生器中输出2上,另一端接到地上。将阶跃信号发生器选择负输出。 2.将短路帽接到2K处,调节RP2,将Uab和Ucd的数据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然后将阶跃信号发生器选择正输出使调节RP1,记录Uab和Ucd。此时为非能控系统,Uab和Ucd没有关系(Ucd始终为0)。 3.将短路帽分别接到1K、3K处,重复上面的实验。 六、实验结果 表20-1Uab与Ucd的关系 Uab Ucd

现代控制理论概述及实际应用意义

13/2012 59 现代控制理论概述及实际应用意义 王 凡 王思文 郑卫刚 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摘 要】控制理论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已经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介绍了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发展、内容、研究 方法和应用以及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的差异,并介绍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提出了学习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意义。【关键词】现代控制理论;差异;应用;意义 1.引言 控制理论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已经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我们的教学也使用了控制理论的方法。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大家在课堂上听,本身可看作一个开环函数;而同学们课下做作业,再通过老师的批改,进而改进和提高老师的授课内容和方法,这就形成了一个闭环控制。像这样的例子很多,都是控制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现代控制理论如此广泛,因此学好现代控制理论至关重要。 2.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经过了很长的时期。从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它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人类由机械化时代进入电气化时代,并走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其产生和发展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的发展。 2.1 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核能技术、空间技术的发展,从而对出现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非线性系统和时变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问题的解决。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迅速 地发展控制理论,而且也给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准备了两个重要的条件—现代数学和数字计算机。现代数学,例如泛函分析、现代代数等,为现代控制理论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分析工具;而数字计算机为现代控制理论发展提供了应用的平台。 2.2 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五十年代后期,贝尔曼(Bellman)等人提出了状态分析法;在1957年提出了动态规则;1959年卡尔曼(Kalman)和布西创建了卡尔曼滤波理论;1960年在控制系统的研究中成功地应用了状态空间法,并提出了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的新概念;1961年庞特里亚金(俄国人)提出了极小(大)值原理;罗森布洛克(H.H.Rosenbrock)、麦克法轮(G.J.MacFarlane)和欧文斯(D.H.Owens)研究了使用于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设计的现代频域法理论,将经典控制理论传递函数的概念推广到多变量系统,并探讨了传递函数矩阵与状态方程之间的等价转换关系,为进一步建立统一的线性系统理论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奥斯特隆姆(瑞典)和朗道(法国,https://www.360docs.net/doc/8e8927309.html,ndau)在自适应控制理论和应用方面作出了贡献。 与此同时,关于系统辨识、最优控制、离散时间系统和自适应控制的发展大大丰富了现代控制理论的内容。 3.现代控制理论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现代控制理论的内容主要有为系统辨识;最优控制问题;自适应控制问题;线性系统基本理论;最佳滤波或称最佳估计。 (1)系统辨识 系统辨识是建立系统动态模型的方法。根据系统的输入输出的试验数据,从一类给定的模型中确定一个被研究系统本质特征等价的模型,并确定其模型的结构和参数。 (2)最优控制问题 在给定约束条件和性能指标下,寻找使系统性能指标最佳的控制规律。主要方法有变分法、极大值原理、动态规划等极大值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的核心即:使系统的性能指标达到最优(最小或最大)某一性能指标最优:如时间最短或燃料消耗最小等。 (3)自适应控制问题 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能自动适应内外部参数、外部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控制作用,使系统达到一定意义下的最优。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2010《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考试题B卷及答案

一.(本题满分10分) 请写出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闭合后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其中状态变量的设置如图所示,系统的输出变量为流经电感2L 的电流强度。 【解答】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得: 11132223321L x Rx x u L x Rx x Cx x x ++=?? +=??+=?&&& 改写为1 13111 22 322 31 211111R x x x u L L L R x x x L L x x x C C ? =--+?? ?=-+???=-?? &&&,输出方程为2y x = 写成矩阵形式为

[]1 1 111222 2 331231011000110010R L L x x L R x x u L L x x C C x y x x ??? --???????????????? ???????=-+???? ??????? ???????????????? ???-??????? ? ??? ?? ?=??? ?????? &&& 二.(本题满分10分) 单输入单输出离散时间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2)5(1)3()(1)2()y k y k y k r k r k ++++=++ 回答下列问题: (1)求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2)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3)取状态变量为1()()x k y k =,21()(1)()x k x k r k =+-,求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4)分析系统的状态能观性。 【解答】 (1)在零初始条件下进行z 变换有: ()()253()2()z z Y z z R z ++=+ 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2()2 ()53 Y z z R z z z +=++ (2)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2()530D z z z =++= 特征根为1 4.3z =-,20.7z =-,11z >,所以离散系统不稳定。 (3)由1()()x k y k =,21()(1)()x k x k r k =+-,可以得到 21(1)(2)(1)(2)(1)x k x k r k y k r k +=+-+=+-+ 由已知得 (2)(1)2()5(1)3()y k r k r k y k y k +-+=-+-112()5(1)3()r k x k x k =-+- []212()5()()3()r k x k r k x k =-+-123()5()3()x k x k r k =--- 于是有: 212(1)3()5()3()x k x k x k r k +=--- 又因为 12(1)()()x k x k r k +=+ 所以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完整版)现代控制理论考试卷及答案

西北工业大学考试试题(卷)2008 -2009 学年第2 学期

2009年《现代控制理论》试卷A 评分标准及答案 第一题(10分,每个小题答对1分,答错0分) (1)对 (2)错 (3)对 (4)错 (5)对 (6)对 (7)对 (8)对 (9)对 (10)错 第二题(15分) (1))(t Φ(7分):公式正确3分,计算过程及结果正确4分 ? ? ? ???+-+---=-=Φ?? ?? ??????+- +-+- +-+- ++-+=??????-+++=-??? ???+-=------------t t t t t t t t e e e e e e e e A sI L t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A sI s s A sI 22221 11 2222}){()(22112 21221112112 213)2)(1(1 )(321 (2) 状态方程有两种解法(8分):公式正确4分,计算过程及结果正确4分 ??????-+-+-=????? ???????+-+++-+++-++??????+--=??????????? ???????++-++++-=-+-=??????---+-=????? ?+--+??? ???+--=??????-Φ+Φ=------------------------------??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e e te e e te s s s s s s L e e e e t x t x s s s s s L x A sI L t x s BU A sI x A sI s X e e t e e t d e e e e e e e e e t x t x d t Bu x t t x 222 21 22212 21111122)(02222210 2344}2414)1(42212)1(4 {2)()(} )2()1(4) 2()1()3(2{)}0(){()() ()()0()()(2)34()14(22222)()()()()0()()(或者 ττ τττττττ 第三题(15分,答案不唯一,这里仅给出可控标准型的结果) (1) 系统动态方程(3分) []x y u x x 0010 1003201 00010=???? ??????+??????????--=&

现代控制理论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1.状态空间表达式 n 阶 Du Cx y Bu Ax x +=+= 1:?r u 1:?m y n n A ?: r n B ?: n m C ?:r m D ?: A 称为系统矩阵,描述系统内部状态之间的联系;B为输入(或控制)矩阵,表示输入对每个状态变量的作用情 况;C 输出矩阵,表示输出与每个状态变量间的组成关系,D直接传递矩阵,表示输入对输出的直接传递关系。 2.状态空间描述的特点 ①考虑了“输入-状态-输出”这一过程,它揭示了问题的本质,即输入引起了状态的变化,而状态决定了输出。 ②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都是运动方程。 ③状态变量个数等于系统包含的独立贮能元件的个数,n 阶系统有n 个状态变量可以选择。 ④状态变量的选择不唯一。 ⑤从便于控制系统的构成来说,把状态变量选为可测量或可观察的量更为合适。 ⑥建立状态空间描述的步骤:a 选择状态变量;b 列写微分方程并化为状态变量的一阶微分方程组;c 将一阶微分方程组化为向量矩阵形式,即为状态空间描述。 ⑦状态空间分析法是时域内的一种矩阵运算方法,特别适合于用计算机计算。 3.模拟结构图(积分器 加法器 比例器) 已知状态空间描述,绘制模拟结构图的步骤:积分器的数目应等于状态变量数,将他们画在适当的位置,每个积分器的输出表示相应的某个状态变量,然后根据状态空间表达式画出相应的加法器和比例器,最后用箭头将这些元件连接起来。 4.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 ① 由系统框图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a 将各个环节(放大、积分、惯性等)变成相应的模拟结构图;b 每个积 分器的输出选作i x ,输入则为i x ;c 由模拟图写出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② 由系统的机理出发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如电路系统。通常选电容上的电压和电感上的电流作为状态变量。 利用KVL 和KCL 列微分方程,整理。 ③由描述系统的输入输出动态方程式(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建立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即实现问题。实现是非唯一的。 方法:微分方程→系统函数→模拟结构图→状态空间表达式。熟练使用梅森公式。 注意:a 如果系统函数分子幂次等于分母幂次,首先化成真分式形式,然后再继续其他工作。 b 模拟结构图的等效。如前馈点等效移到综合反馈点之前。p28 c 对多输入多输出微分方程的实现,也可以先画出模拟结构图。 5.状态矢量的线性变换。也说明了状态空间表达的非唯一性。不改变系统的特征值。特征多项式的系数也是系统的不变量。 特征矢量i p 的求解:也就是求0)(=-x A I i λ的非零解。 状态空间表达式变换为约旦标准型(A为任意矩阵):主要是要先求出变换矩阵。a 互异根时,各特征矢量按列排。b 有重根时,设3阶系统,1λ=2λ,3λ为单根,对特征矢量1p ,3p 求法与前面相同, 2p 称作1λ的广义特征矢量,应满足121)(p p A I -=-λ。 系统的并联实现:特征根互异;有重根。方法:系统函数→部分分式展开→模拟结构图→状态空间表达式。 6.由状态空间表达式求传递函数阵)(s W D B A sI C s W ++-=-1)()( r m ?的矩阵函数[ij W ] ij W 表示第j 个输入对第i 个输出的传递关系。 状态空间表达式不唯一,但系统的传递函数阵)(s W 是不变的。

现代控制理论试题

现代控制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15分) 1、能控性 2、能观性 3、系统的最小实现 4、渐近稳定性 二、简答题(15分) 1、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线性定常连续系统)做线性变换时不改变系统的那些性 质? 2、如何判断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如何判断线性定常系统的能观性? 3、传递函数矩阵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最小实现A、B、C和D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4、对于线性定常系统能够任意配置极点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5、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观测器的存在条件是什么? 三、计算题(70分) 1、RC无源网络如图1所示,试列写出其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系统的输入,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两端的电压为状态变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两端的电压为状态变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电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为系统的输出y。 图1:RC无源网络 2、计算下列状态空间描述的传递函数g(s) 3、求出下列连续时间线性是不变系统的时间离散化状态方程: 其中,采样周期为T=2. 4、求取下列各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状态变量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和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5、确定是下列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联合完全能控和完全能观测得待定参数a的 取值范围: 6、对下列连续时间非线性时不变系统,判断原点平衡状态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 否为大范围渐近稳定: 7、给定一个单输入单输出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试确定一个状态反馈矩阵K,使闭环极点配置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现代控制理论试题答案 一、概念题 1、何为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答:(1)对于线性定常连续系统,若存在一分段连续控制向量u(t),能在有限时间区间[t0,t1]内将系统从初始状态x(t0)转移到任意终端状态x(t1),那么就称此状态是能控的。 (2)对于线性定常系统,在任意给定的输入u(t)下,能够根据输出量y(t)在有限时间区间[t0,t1]内的测量值,唯一地确定系统在t0时刻的初始状态x(t0 ),就称系统在t0时刻是能观测的。若在任意初始时刻系统都能观测,则称系统是状态完全能观测的,简称能观测的。 2、何为系统的最小实现? 答:由传递函数矩阵或相应的脉冲响应来建立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工作,称为实现问题。在所有可能的实现中,维数最小的实现称为最小实现。 3、何为系统的渐近稳定性? 答: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在时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李雅普若夫意义下的稳定,且存在不依赖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实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和任意给定的初始状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使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李雅普若夫意义下的渐近稳定 二、简答题 1、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线性定常连续系统)做线性变换时不改变系统的那些性 质? 答:系统做线性变换后,不改变系统的能控性、能观性,系统特征值不变、传递函数不变 2、如何判断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如何判断线性定常系统的能观性? 答:方法1:对n维线性定常连续系统,则系统的状态完全能控性的充分必要条件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方法2:如果线性定常系统的系统矩阵A具有互不相同的特征值,则系统能控的充要条件是,系统经线性非奇异变换后A阵变换成对角标准形,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包含元素全为0的行 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完全能观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能观性矩阵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满秩。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传递函数矩阵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最小实现A、B、C和D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现代控制理论实验报告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现代控制理论实验报告姓名:朱建勇 班级:自动1306 学号:201323020601

现代控制理论 实验报告 专业: 自动化 班级: 自动1306 姓名: 朱建勇 学号: 201323020601 成绩评定: 一、实验题目: 线性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以及线性变换 二、实验目的 1. 掌握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学会在MATLAB 中建立状态空间模型的方法。 2. 掌握传递函数与状态空间表达式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学会用MATLAB 实现不同模型之 间的相互转换。 3. 熟悉系统的连接。学会用MATLAB 确定整个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和传递函数。 4. 掌握状态空间表达式的相似变换。掌握将状态空间表达式转换为对角标准型、约当标准 型、能控标准型和能观测标准型的方法。学会用MATLAB 进行线性变换。 三、实验仪器 个人笔记本电脑 Matlab R2014a 软件 四、实验内容 1. 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 (a) ) 3()1(4)(2++=s s s s G

(b) 3486)(22++++=s s s s s G

(c) 6 1161)(232+++++=z z z z z z G (1)建立系统的TF 或ZPK 模型。 (2)将给定传递函数用函数ss( )转换为状态空间表达式。再将得到的状态空间表达式用函 数tf( )转换为传递函数,并与原传递函数进行比较。 (3)将给定传递函数用函数jordants( )转换为对角标准型或约当标准型。再将得到的对角 标准型或约当标准型用函数tf( )转换为传递函数,并与原传递函数进行比较。 (4)将给定传递函数用函数ctrlts( )转换为能控标准型和能观测标准型。再将得到的能控标 准型和能观测标准型用函数tf( )转换为传递函数,并与原传递函数进行比较。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报告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总结 学习心得 从经典控制论发展到现代控制论,是人类对控制技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现代控制论是用状态空间方法表示,概念抽象,不易掌握。对于《现代控制理论》这门课程,在刚拿到课本的时候,没上张老师的课之前,咋一看,会认为开课的内容会是上学期学的控制理论基础的累赘或者简单的重复,更甚至我还以为是线性代数的复现呢!根本没有和现代控制论联系到一起。但后面随着老师讲课的风格的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发现和自己想象的恰恰相反,张老师以她特有的讲课风格,精心准备的ppt 课件,向我们展示了现代控制理论发展过程,以及该掌握内容的方方面面,个人觉得,我们不仅掌握了现代控制理论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掌握这门知识的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以后学习其他知识及在工作上的需要大有裨益,总之学习了这门课让我受益匪浅。 由于我们学习这门课的课时不是很多,并结合我们学生学习的需求及所要掌握的课程深入程度,张老师根据我们教学安排需要,我们这学期学习的内容主要有:1.绪论;2.控制系统的状态表达式;3.控制系统状态表达式的解;4.线性系统的能空性和能观性;5.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而状态变量和状态空间表达式、状态转移矩阵、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以及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是本门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当然学习的内容还包括老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及对该学科的研究的一些深入见解。 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中,伴随着学科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出现了横向科学。作为跨接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具有横向科学特点的现代控制理论已成为我国理工科大学高年级的必修课。 经典控制理论的特点 经典控制理论以拉氏变换为数学工具,以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变换到复数域中,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并以此作为基础在频率域中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确定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通常是采用反馈控制,构成所谓闭环控制系统。经典控制理论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突出的是难以有效地应用于时变系统、多变量系统,也难以揭示系统更为深刻的特性。当把这种理论推广到更为复杂的系统时,经典控制理论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这是因为它的以下几个特点所决定。 1.经典控制理论只限于研究线性定常系统,即使对最简单的非线性系统也是无法处理的;这就从本质上忽略了系统结构的内在特性,也不能处理输入和输出皆大于1的系统。实际上,大多数工程对象都是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尽管人们做了很多尝试,但是,用经典控制理论设计这类系统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2.经典控制理论采用试探法设计系统。即根据经验选用合适的、简单的、工程上易于实现的控制器,然后对系统进行分析,直至找到满意的结果为止。虽然这种设计方法具有实用等很多完整,从而促使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对经典理论的精确化、数学化及理论化。优点,但是,在推理上却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效果也

现代控制理论实验报告3

实验三 利用MATLAB 导出连续状态空间模型的离散化模型 实验目的: 1、基于对象的一个连续时间状态空间模型,导出其相应的离散化状态空间模型; 2、通过编程、上机调试,掌握离散系统运动分析方法。 实验原理: 给定一个连续时间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 x t Ax t Bu t y t Cx t Du t =+=+ (3.1) 状态空间模型(3.1)的输入信号()u t 具有以下特性: ()(),u t u kT kT t kT T =≤≤+ (3.2) 已知第k 个采样时刻的状态()x kT 和第k 个采样时刻到第1k +个采样时刻间的输入()()u t u kT =,可得第1k +个采样时刻(1)k T +处的状态 (1)((1))((1))()((1))()k T kT x k T k T kT x kT k T Bu d τττ++=Φ+-+Φ+-? (3.3) 其中: ((1))((1))A k T kT AT k T kT e e +-Φ+-== ((1))((1))A k T k T e ττ+-Φ+-= 由于输入信号在两个采样时刻之间都取常值,故对式(3.3)中的积分式进行一个时间变量替换(1)k T στ=+-后,可得 0((1))()()()AT A x k T e x kT e d Bu kT τ σσ+=+? (3.4) 另一方面,以周期T 对输出方程进行采样,得到 ()()()y kT Cx kT Du kT =+ 在周期采样的情况下,用k 来表示第k 个采样时刻kT 。因此,连续时间状态空间模型

(3.1)的离散化方程可以写成 (1)()()()()()()() x k G T x k H T u k y k Cx k Du k +=+=+ (3.5) 其中: 0()()()AT A G T e H T e d B τσσ==? (3.6) 已知系统的连续时间状态空间模型,MATLAB 提供了计算离散化状态空间模型中状态矩阵和输入矩阵的函数: [G ,H]=c2d(A,B,T) 其中的T 是离散化模型的采样周期。 实验步骤 1、导出连续状态空间模型的离散化模型,采用MA TLAB 的m-文件编程; 2、在MA TLAB 界面下调试程序,并检查是否运行正确。 例3.1 已知一个连续系统的状态方程是 010()()()2541x t x t u t ????=+????--???? 若取采样周期0.05T =秒,试求相应的离散化状态空间模型。 编写和执行以下的m-文件: A=[0 1;-25 –4]; B=[0;1]; [G ,H]=c2d(A,B,0.05) 得到 G= 0.9709 0.0448 -1.1212 0.7915 H= 0.0012 0.0448 因此,所求的离散化状态空间模型是 0.97090.04480.0012(1)()()1.12120.79150.0448x k x k u k ????+=+????-????

现代控制理论试卷及答案总结

2012年现代控制理论考试试卷 一、(10分,每小题1分)试判断以下结论的正确性,若结论是正确的, ( √ )1. 由一个状态空间模型可以确定惟一一个传递函数。 ( √ )2. 若系统的传递函数不存在零极点对消,则其任意的一个实现均为最小实现。 ( × )3. 对一个给定的状态空间模型,若它是状态能控的,则也一定是输出能控的。 ( √ )4. 对线性定常系统x Ax =&,其Lyapunov 意义下的渐近稳定性 和矩阵A 的特征值都具有负实部是一致的。 ( √ )5.一个不稳定的系统,若其状态完全能控,则一定可以通过状态反馈使其稳定。 ( × )6. 对一个系统,只能选取一组状态变量; ( √ )7. 系统的状态能控性和能观性是系统的结构特性,与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无关; ( × )8. 若传递函数1()()G s C sI A B -=-存在零极相消,则对应的状态空间模型描述的系统是不能控且不能观的; ( × )9. 若一个系统的某个平衡点是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稳定的,则该系统在任意平衡状态处都是稳定的; ( × )10. 状态反馈不改变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二、已知下图电路,以电源电压u(t)为输入量,求以电感中的电流和电容中的电压作为状态变量的状态方程,和以电阻R2上的电压为输出量的输出方程。(10分) 解:(1)由电路原理得: 112 212 1111 222 11 111L L c L L c c L L di R i u u dt L L L di R i u dt L L du i i dt c c =- -+=-+=- 222R L u R i = 112211112221011000110L L L L c c R i i L L L R i i u L L u u c c ?? -- ?????????????????? ??????=-+??????????????????????????-??????????? ??? g g g

现代控制理论试题(详细答案)

现代控制理论试题B 卷及答案 一、1 系统[]210,01021x x u y x ? ??? =+=????-???? 能控的状态变量个数是cvcvx ,能观测的状态变量个数是。 2试从高阶微分方程385y y y u ++= 求得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4分/个) 解 1. 能控的状态变量个数是2,能观测的状态变量个数是1。状态变量个数是2。…..(4分) 2.选取状态变量1x y =,2x y = ,3x y = ,可得 …..….…….(1分) 12233131 835x x x x x x x u y x ===--+= …..….…….(1分) 写成 010*********x x u ???? ????=+????????--???? …..….…….(1分) []100y x = …..….…….(1分) 二、1给出线性定常系统(1)()(),()()x k Ax k Bu k y k Cx k +=+=能控的定义。 (3分) 2已知系统[]210 020,011003x x y x ?? ??==?? ??-?? ,判定该系统是否完 全能观?(5分)

解 1.答:若存在控制向量序列(),(1),,(1)u k u k u k N ++- ,时系统从第 k 步的状态()x k 开始,在第N 步达到零状态,即()0x N =,其中N 是大于 0的有限数,那么就称此系统在第k 步上是能控的。若对每一个k ,系统的所有状态都是能控的,就称系统是状态完全能控的,简称能控。…..….…….(3分) 2. [][]320300020012 110-=?? ?? ? ?????-=CA ………..……….(1分) [][]940300020012 3202=?? ?? ? ?????--=CA ……..……….(1分) ???? ? ?????-=??????????=940320110 2CA CA C U O ………………..……….(1分) rank 2O U n =<,所以该系统不完全能观……..….……. (2分) 三、已知系统1、2的传递函数分别为 2122211 (),()3232 s s g s g s s s s s -+==++-+ 求两系统串联后系统的最小实现。(8分) 解 112(1)(1)11 ()()()(1)(2)(1)(2)4 s s s s g s g s g s s s s s s -+++== ?=++--- …..….……. (5分) 最小实现为

利用MATLAB设计状态观测器—现代控制理论实验报告

实验六利用MATLAB设计状态观测器 ******* 学号 1121*****

实验目的: 1、学习观测器设计算法; 2、通过编程、上机调试,掌握基于观测器的输出反馈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实验原理: 1、全阶观测器模型: () ()x Ax Bu L y Cx A LC x Bu Ly =++-=-++ 由极点配置和观测器设计问题的对偶关系,也可以应用MATLAB 中极点配置的函数来确定所需要的观测器增益矩阵。例如,对于单输入单输出系统,观测器的增益矩阵可以由函数 L=(acker(A ’,C ’,V))’ 得到。其中的V 是由期望的观测器极点所构成的向量。类似的,也可以用 L=(place(A ’,C ’,V))’ 来确定一般系统的观测器矩阵,但这里要求V 不包含相同的极点。 2、降阶观测器模型: ???w Aw By Fu =++ b x w Ly =+ 基于降阶观测器的输出反馈控制器是: ????()[()]()b a b b a b w A FK w B F K K L y u K w K K L y =-+-+=--+ 对于降阶观测器的设计,使用MATLAB 软件中的函数 L=(acker(Abb’,Aab’,V))’ 或 L=(place(Abb’,Aab’,V))’ 可以得到观测器的增益矩阵L 。其中的V 是由降阶观测器的期望极点所组成的向量。 实验要求 1.在运行以上例程序的基础上,考虑图6.3所示的调节器系统,试针对被控对象设计基于全阶观测器和降 阶观测器的输出反馈控制器。设极点配置部分希望的闭环极点是1,22j λ=-± (a ) 对于全阶观测器,1 8μ=-和 28μ=-; (b ) 对于降阶观测器,8μ=-。 比较系统对下列指定初始条件的响应: (a ) 对于全阶观测器: 1212(0)1,(0)0,(0)1,(0)0x x e e ==== (b ) 对于降阶观测器: 121(0)1,(0)0,(0)1x x e === 进一步比较两个系统的带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