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概念

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概念
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概念

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概念.doc

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概念 正文 一、公共物品的概念及特征 1.公共物品的概念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又称公共产品,广义上讲,它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具备非竞争性或在受益上具备非排他性(或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 公共物品是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它是一个公共经济学的概念。公共经济学也被称为政府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政府经济学就是经济学中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政府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政府经济活动特殊规律性的科学,“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如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存在意义和行为,回答政府必须做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做的学问”。 2.公共物品的特征 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而言,理解物品的私人性和公共性,关键在于理解物品在消费过程中的两种属性:排他性和竞争性。 排他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要消费各种各样的物品或使用价值,当人们消费某种物品时,同时排斥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如私人不动产、日用消费品等,那么,这种物品就具有排他性;反之,当人们在消费某种物品时,同时并不排斥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如国防、法律、航海灯塔等,那么,这种物品就具有非排他性。 竞争性:一件物品被消费,别人就无法再消费该物品了,如一只面包、一件外套等,供给者只有增加生产,才能满足更多人消费;那么,这件物品从生产到消费都具有竞争性;反之,人们对某种物品的消费不影响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和利益,消费者的增加不会加重供给者的成本,或者说,新增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同时,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即边际拥挤成本为零。如交通路牌标志、法律条文等,那么,这种物品就具有非竞争性。 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品是私人物品;而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则是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在消费者之间是可以分割的;公共物品在消费者之间是不能分割的。这种不能分割有两种情况:一是技术上不可能,如交通路牌标志要让一部分走过它的人不能看是不可能的;二是分割的成本高昂到不可接受,如为了不使某艘船受既有灯塔的指引而另拓航线和建造另外的灯塔的成本太高。

旅游公共服务及相关概念辨析

旅游公共服务及相关概念辨析 摘要:所谓旅游公共服务,通常是指为旅游者提供特定的公共服务,以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于公共服务的需要。这种现象在形式上表现为政府及有关供给主体所提供的各种旅游公共服务 的具体产品;在内容上体现为政府及有关供给主体为提供旅游公共服务而进行的行为过程。 关键词:旅游公共服务;特征;属性 1 旅游公共服务的内涵 本文认为旅游公共服务至少应包含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旅游公共服务需求具有公共性,即旅游公共服务需求是不特定人的共同需求,而不是特定、个别的个人或团体的需求。二是旅游公共服务性质具有辅助性,即旅游公共服务主要解决的是市场机制无法提供或不能充分提供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是市场的有益补充,因此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能由市场提供的应尽量让市场来完成,避免在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上政府行为过多干预,但又不能完全脱离政府作用的发挥。三是旅游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是政府,即不管旅游公共服务的具体生产是谁,采取什么方式提供,但政府始终是旅游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政府通过授权将旅游公共服务的生产或提供委托给企业或非政府组织来完成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四是旅游公共服务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到不同阶段,旅游公共服务的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旅游公共服务指为满足旅游者公共需要,政府和由政府授权的工商企业、非政府组织等针对整个旅游过程而通过政府行为或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行为在纯粹公共物品、混合公共物品和特殊私人物品等方面提供的产品形式和行为过程的总称。 2 旅游公共服务的特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旅游公共服务除具有公共服务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自身的且不同于以往的一些特征。 2.1 旅游公共服务兼具非共享性和共享性的双重属性 所谓旅游公共服务具有非共享性,是指旅游公共服务的部分供给内容(旅游公共交通设施、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教育培训、旅游消费促进、旅游目的地宣传与促销、旅游扶贫等)带有一定的区域性。所谓旅游公共服务的共享性,是指旅游公共服务的部分供给内容(旅游一般性便利设施、旅游法规与政策、旅游环境保护与规划开发等)又具有很强的共享性、较大的外溢效应。 2.2 旅游公共服务兼具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的双重属性 所谓旅游公共服务具有盈利性,是指一部分旅游公共服务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其根本出发点是为扩大区域旅游供给数量和区域旅游吸引力,以吸引游客更多地前来观光游览消费。所谓旅游公共服务具有非盈利性,是指尽管一些旅游公共服务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之间,带有收费盈利性质,但并不意味着其完全丧失公共性,不能也不应抛弃公益性,不考虑公

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概念复习课程

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的概念

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概念 一、公共物品的概念及特征 1.公共物品的概念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又称公共产品,广义上讲,它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具备非竞争性或在受益上具备非排他性(或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 公共物品是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它是一个公共经济学的概念。公共经济学也被称为政府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 ),政府经济学就是经济学中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政府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政府经济活动特殊规律性的科学,“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如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存在意义和行为,回答政府必须做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做的学问”。 2.公共物品的特征 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而言,理解物品的私人性和公共性,关键在于理解物品在消费过程中的两种属性:排他性和竞争性。 排他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要消费各种各样的物品或使用价值,当人们消费某种物品时,同时排斥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如私人不动产、日用消费品等,那么,这种物品就具有排他性;反之,当人们在消费某种物品时,同时并不排斥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如国防、法律、航海灯塔等,那么,这种物品就具有非排他性。 竞争性:一件物品被消费,别人就无法再消费该物品了,如一只面包、一件外套等,供给者只有增加生产,才能满足更多人消费;那么,这件物品从生产到消费都具有竞争性;反之,人们对某种物品的消费不影响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和利益,消费者的增加不会加重供给者的成本,或者说,新增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同时,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即边际拥挤成本为零。如交通路牌标志、法律条文等,那么,这种物品就具有非竞争性。 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品是私人物品;而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则是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在消费者之间是可以分割的;公共物品在消费者之间是不能分割的。这种不能分割有两种情况:一是技术上不可能,如交通路牌标志要让一部分走过它的人不能看是不可能的;二是分割的成本高昂到不可接受,如为了不使某艘船受既有灯塔的指引而另拓航线和建造另外的灯塔的成本太高。 公共经济学区分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目的在于说明:私人物品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供给和获得满足;而公共物品领域不能依赖市场供给获得满足,只能通过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提供。

公共服务的概念研究及相关概念辨析

公共服务的概念研究及相关概念辨析 杨颖1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190) 摘要近年来,随着有关公共服务的研究成为国内学者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出现了一些与之相似的概念,其中最接近的是“公共物品”和“社会事业”。这三个术语在各种学术文献和政府文本中被广泛应用,交叉和混淆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研究的准确性。本文对国内外学界关于公共服务概念的各种观点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得出如下结论:(1)公共服务、公共物品和社会事业是三个有密切联系但不完全等同的概念。(2)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定义的角度不同,且社会事业比公共服务更为宽泛;但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二者的内涵和外延已极为接近甚至重合。(3)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均比公共物品的范围要大,它们既包括公共物品,也包括非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更多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而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还含有公平正义等价值取向。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根据研究的对象和内容选择最恰当的概念。 关键词:公共服务;公共物品;社会事业;概念研究 Research on the Concept of Public Service and the Related Concepts YANG Ying (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 CAS, Beijing 10019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the research on pubic service becomes the focus of researchers and the society, there come out some similar concepts, of which the closest are "public goods" and "social work". These three terms are widely used in varieties of academic literatures and government documents, often overlapping and confusing, which seriously impair the accuracy of the research. This paper puts the various points of the concept of "pubic servic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order and analyses the differences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three and concludes as follows: (1) "Public service", "public goods" and "social work" are three closely linked but not exactly the some concepts. (2) "Public service" and "social word" are defined from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and "social work" is broader than "public service". But with China's further reform of public institutions, both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two terms have been very close or even coincident. (3) Both "public service" and "social work" are broader than "public goods", as they include both public goods and non-public goods. "Public goods" is an economic concept, while "public service" and "social work" also contai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fair and justice. In future studies, we should choose the most appropriate concept according to the object and contents. 1杨颖(1983-),女,河南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服务,科技政策。

创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意义

创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意义何在 https://www.360docs.net/doc/8e9948255.html, 2004年09月13日01:01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核心问题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能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贯彻“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公共服务,简而言之是以公共产品为人民服务,它十分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以人为本”重要思想在行政管理领域的具体实践。因此,通过创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将使政府的自身建设和各项工作有所创新、有所拓展、有所突破。无论是决策、执行,还是监督都能自觉地把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作为重要依据,做大多数群众赞成的事,办大多数群众受益的事,使人民群众不断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经济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但也必须看到,深层次的改革还未完全到位,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政府职能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尚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政府职能的实现过程缺乏透明度和制度性监督与约束,政府角色“越位”、“错位”、“缺位”和“不到位”现象还较为普遍;二是条块分割、行业垄断、部门壁垒、职能重叠现象还比较突出;三是政府、企业、公民法律意识有待加强;四是政企不分,企业运营过分依赖政府保护等问题还比较普遍,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五是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度还不高,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仍较突出,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不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是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桎梏,是加快发展的阻碍,同时也是激发体制创新、发挥后发优势的动力。历史上,我省在体制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大包干”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成功实施,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现阶段,创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不仅是优化发展环境,进行体制创新的突破口,也是提高省际竞争力、加快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在我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关系问题始终是我省各级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我省“十五”计划又进一步把“以人为本”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把保护和改善居民的发展

新公共服务理论 讲义 (1)

一.背景 罗伯特?B?登哈特:现任美国亚利桑纳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美国国家公共行政研究院院士并且担任美国许多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质量管理、战略规划和公共生产率等方面的咨询顾问。作为国际着名的公共行政学家,登哈特博士曾经担任美国公共行政学(ASPA)会长、中佛罗里达大学公共行政系主任、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副校长以及密苏里州长的生产率咨询委员会主席,他还是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全国公共服务运动组织的创始人和第一任主席。登哈特博士,着述甚丰,迄今为止,已经出版了16本专着,其中有代表性的着作包括:《新公共服务》,《公共组织理论》等。 珍妮特?V?登哈特:现任美国亚利桑纳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她的教学和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组织行为以及领导领域。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含义 1、指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 2、是在对传统公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行政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 3、主张用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新公共服务模式来替代当前的那些基于经济自我利益的主导行政模式。 4、是对传统公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行政理论的一种扬弃而非全盘否定。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 1、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 公共利益是就共同利益进行对话的结果,而不是个人自身利益的聚集。因此,公务员不是要仅仅关注“顾客”的需求,而是要注重关注于公民并且在公民之间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 (1)传统公共行政与当事人服务 要么是服务的直接攻击,要么是对个人行为或社团行为的规制。当事人被认为迫切需要帮助并且政府中的那些人通过公共项目的事实来努力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 (2)新公共管理与顾客满意和对公民的优质服务 ·为顾客提供与企业的最佳服务相同的服务,这是国家绩效评理的一个目标,民主政府的底线就是责任,而不是利润或公民满意,而且顾客服务并没有为责任提供一个练好的代表性测量标准。 2、追求公共利益 公共行政官员必须促进建立一种集体的、共同的公共利益观念。这个目标不是要找到由个人选择驱动的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案,确切地说,它是要创立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责任。 (1)传统公共行政与公共利益 ·在传统公共行政中,公共服务被认为是一种价值中立的技术过程,而且行政官员的权威就是专长的权威。公务员服务于公众利益的最佳途径无疑就是着重关注中立、效率以及政治与行政的严格分离。公共利益是有民选的政策制定者来界定的,尽管行政官员在执行立法政策中解决特殊利益团体之间的冲突时需要注意公共利益,但是这种观念认为他们的裁量权应该受到限制。 (2)新公共管理与公共利益 当社会被视为一个市场的时候,那就假定个人对于商品、服务和政策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立的偏好,市场模式因而就没有为我们提供任何谈论人们如何就公共利益的愿景或社会的本质而奋争的途径。人们被视为是他们自己的利益的最佳裁判,公共利益如果真的存在的话,那么它只是在(作为顾客时)的公民在一个类似于市场的场所做出的个人选择时的副产品。 (3)新公共服务与公共利益 ·新公共服务认为,政府应该鼓励公民关注更大的社区,鼓励公民致力于超越早期的利益的事情并且愿意为自己的邻里和社区中所发生的事情承担个人的责任。倡导行政官员在促进公民界定公共利益和按照公共利益行事时应该扮演一种积极的角色,新公共服务还否定公共利益能够被理解为个人自我利益的聚合,其目标是要超越自身利益进而发现共同利益,公共丽音并且按照共同利益即公共利益行事。 ·政府的角色在于确保公共利益居于支配地位,确保公共问题的解决方案本身及其产生的过程都符合正义、公正和公平的民主规范。报政府是为实现诸如公平和公正这种价值的工具,其最重要的含义之一就是政府的目标从根本上不同于企业的目标,这些差异使得那种仅仅把市场机制和关于信任的假定用作一种自利算计的观点至少是可疑的,尽管有许多特征可以将企业和政府区分开,但是,政府增进公民权和服务于公共利益的责任则是最重要的差异之一,而且它也是新公共服务的一块基石。

农村公共服务管理的内涵

农村公共服务管理的内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09级农林经济管理金礼旭) 摘要:农村公共服务管理是社会公共服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共服务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质量,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在我国谈公共服务管理一般都是城市的公共服务,因为我国农村的公共服务管理水平非常低下,偏远山区根本就谈不上公共服务管理,农民甚至没有公共服务管理的意识。而这将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篇将让人们尤其是农民对农村公共服务管理有一个新的认识,以及农村公共服务管理的内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管理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管理内容重点 一、农村公共服务管理 1、农村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的含义:国家是公共服务型国家,所以其所作所为都是提供公共服务。关于国家,有很多定义。在每一个社会中,都存在着社会整体的权力,它是垄断的和最有权威的,并以强制性力量为依托。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社会整体的权力,是由决策或立法、审判或司法、以及行政执行机构构成的权力体系。本文中所谓的国家,即是指这一社会整体的权力体系。当国家是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的时候,国家具有公共性质,国家存在的目的和职能,就是为全体公民的利益和需求服务。在这个意义上,由国家的公共性质所决定,国家体系中的所有机构,如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等都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在这些机构中任职的人们的工作都是在提供公共服务。在中国,这意味着在人大、法院、国务院以及各地方政府等国家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是在从事公共服务,上述机构也都是或者都应是公共服务机构。总之,公共服务主体是国家,服务的对象是人民。 农村公共服务,就是国家是服务的主题,农民是服务的对象。国家给农村居民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包含的内容很多,从读书到看病,从养老到看戏,从物质再到文化,都是农村公共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农村公共产品提供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农民医疗卫生服务、农村教育服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田水利设施服务、农村社会保障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及新农村建设指导服务等与农村、农民和农业相关的方方面面。

公共服务设施产权界定辨析

公共服务设施(公建配套)产权辨析 一、公建配套的概念和分类 (一)概念: 目前,我国立法未对公建配套的含义进行明确界定。原建 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称之为“居住区公共服 务设施”,各省市的地方性法规及规章中,多表述为“居住区 配建设施”或“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一般而言, 公建配套是指开发商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居住区的设计标 准规划设计,在住宅区土地范围内与商品住宅配套修建的 各种公用建筑和公用服务设施。包括配套基础设施和配套 公共建筑。配套基础设施是指住宅区内的道路、燃气、供 水、排水(污水)、环卫、绿化、电力、通信、有线电视网 络等设施;配套公共建筑是指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办公)服务、市政公用和行 政管理及其它设施。新建住宅区遵循公建配套设施与新住 宅统一规划、统一设施、统一建设、统一交付的原则。 (二)分类: 对于公建配套的分类,根据分类的标准不同而有所不同:

1)按照使用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指教育、医疗卫生、文 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办公)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它设施 2)按盈利与否可分为非营业性公建配套、营业性公建配套 和社会公益性公建配套。 a)非营业性公建配套,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在住宅 区内配套的公建配套设施,其建设成本不列入住宅 区商品房建设成本,权属归住宅区内全体业主所有。 开发和经营企业不得销售,也不得以任何方式处置 其使用权; b)营业性公建配套,是指适宜进行市场化运作,在住 宅区内配置的公建配套设施,其建设成本不列入住 宅区商品房建设成本。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 益”的原则,其权属归投资者所有,但交付使用后必 须纳入住宅区统一的物业管理,任何单位不得擅自 改变其规划用途; c)社会公益性公建配套设施,是指政府统一建设的或 住宅区开发建设单位附带建设的公益性公建配套设 施,权属归政府所有。由开发建设单位附带建设, 建成后移交给政府制定部门。

公共服务

1、吴业苗认为,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问题中“公共服务就是萨缪尔森界定的每个人对该类物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其消费减少的物品,它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不可分割性。亦即为斯格雷夫等人曾阐述的,它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1]。 2、田永强、王朝英认为,“公共服务的主要领域是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通过公共服务,为社会成员参与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务一般分为基本公共服务、经济公共服务、社会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服务等几大类”[2]。 3、马庆钮、杨庆东认为,“公共服务主要是指由法律授权的政府以及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有关工商企业,在纯粹公共物品、混合公共物品以及特殊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给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履行的职能,其中,政府是责无旁贷的主导者”[3]。 4、陈微露认为,“所谓公共服务,就是公共部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4]。 5、肖结红认为,“公共服务这一概念最初来源于经济学对公共物品特征的分析,即公共服务是公共物品的一部分,是以服务形式存在的公共物品”[5]。 6、王宏利认为,“公共服务通常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之上,一国全体公民不论其种族、收入和地位差异如何,都应公平、普遍享有的服务。其目的是平等地解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与基本生活问题,以提高全体公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6]。 7、谭燕妮认为,“公共服务是现代公共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它主要通过合法、规范、民主、进去、有创造性的、高效的公共管理方式,执行或实施国家政策,为公众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7]。 8、徐跃辉认为,“公共服务一般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全面的、基本的、非盈利性的服务。这个服务侧重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公共服务对象是大众化的,一般以一定区域为单位,向这个区域的公民普遍提供服务,而不是只为特定少数人提供服务;第二,公共服务强调基本的服务,一般是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基本需求提供服务;第三,公共服务突出非营利性和平等性,旨在提供一种低价位非价格启示的服务,以保证人们能够持续、平等地消费。”[8] 9、施靖波认为,“公共服务可理解为是为满足社会大众生存、发展、生活以及从事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某种直接需求的、由国家权力、政府行为和国有资源介入的过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公共服务具有明显的公益性,由政府直接或间接向公众提供,期运行资金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公共服务由服务方(政府)买单,受益方可以无偿或只支出少部分费用便可享受的一种服务”[9]。 10、张正岩认为,“对于县级政府来说,由于所处位置和智能的特殊性,期负担的公共服务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政府行政、社会治安、公共卫生、

公共服务概念、讲解学习

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务以合作为基础,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强调公民的权利。 基本概述 公共服务(public service)狭义的公共服务不包括国家所从事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一些职能活动,即凡属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监管行为,以及影响宏观经济和社会整体的操作性行为,都不属于狭义公共服务,因为,这些政府行为的共同点,是它们都不能使公民的某种具体的直接需求得到满足。公民作为人,有衣食住行、生存、生产、生活、发展和娱乐的需求。这些需求可以称作公民的直接需求。至于宏观经济稳定、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等则是公民活动的间接需求,不是满足公民特定的直接需求的。公共服务满足公民生活、生存与发展的某种直接需求,能使公民受益或享受。譬如,教育是公民及其被监护人,即他们的子女所需要的,他们可以从受教育中得到某种满足,并有助于他们的人生发展。如果教育过程中使用了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那么就属于教育公共服务。但是,诸如执法、监督、税收、登记注册以及处罚等政府行为,虽然也同公民发生关系,也是公民从事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政府工作,但这些类别的公共活动却并不是在满足公民的某种直接需求,公民也不会从中感到享受,只是公民活动的间接公共需求的满足,所以类似政府行为都不是公共服务。 编辑本段主要类别 公共服务可以根据其内容和形式分为维护性公共服务,经济型公共服务,社会性公共服务。基础公共服务是指那些通过国家权力介入或公共资源投入,为公民及其组织提供从事生产、生活、发展和娱乐等活动都需要的基础性服务,如提供水、电、气,交通与通讯基础设施,邮电与气象服务等。经济公共服务是指通过国家权力介入或公共资源投入为公民及其组织即企业从事经济发展活动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如科技推广、咨询服务以及政策性信贷等。公共安全服务是指通过国家权力介入或公共资源投入为公民提供的安全服务,如军队、警察和消防等方面的服务。社会公共服务则是指通过国家权力介入或公共资源投入为满足公民的社会发展活动的直接需要所提供的服务。社会发展领域包括教育、科学普及、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社会公共服务是为满足公民的生存、生活、发展等社会性直接需求,如公办教育、公办医疗、公办社会福利等。 按照大的专业属性,还可以如下分类:国防建设、国内与国际公共救助与灾害援助、法律法规政策规范、文化经济产业开发建设、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信息化建设、标准化建设、工业化建设、城镇化建设、特色产业建设、金融保险与消费建设、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发展等。 按照工程专业属性还可以分为:国防工程、公用设施工程、民生工程、安居工程、法治工程等。

气象公共服务的意义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e9948255.html, 气象公共服务的意义作用 作者:巩俐李路华 来源:《农家科技》2017年第12期 摘要:本文阐述了气象公共服务的内容及气象公共服务发展原则,着重探讨气象公共服 务重要意义作用,以供相关部门参考借鉴。 关键词:气象公共服务;内容;意义;发展策略 当前气象在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社会大众对气象预报的准确性、时效性则提出了更高要求。实际上,在进行气象观测以及预报数据的过程中对测报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枯燥的数值预报缺乏针对性。此时气象公共服务产品就应运而生,凭借气象公共服务产品能够让气象测报结果转换为公众更易读懂、便于社会各个领域使用,同时也能为政府部门决策时给予参考依据。现阶段,可以将气象公共服务划分为四个类型:公众气象服务、气象科技服务、决策气象服务及专业气象服务。其中传播气象服务媒介主要包括有电视、电话、手机短信、网络、新闻报纸等。而为政府部门提供的专项气象服务及重大天气气象服务则在气象防灾减灾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中提供了强有力服务保障。 一、气象公共服务产内容 气象公共服务主要是指气象部门在社会中公布气象信息,通过不断完善气象服务内容,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为社会大众更好的提供气象信息。公益性是气象公共服务的基本属性,气象公共服务主要受到气象部门职权的影响,向人民群众提供天气预报和灾害天气预警预报信息,并监督好政府部门及人民群众做好防御气象灾害的措施,降低灾害损失。近年来,气象公共服务逐渐受到了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依据公众实际需要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尤其是在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气象部门在对气象观测信息实时监控和预报预警过程中,完善气象信息传播渠道。目前气象部门在发布气象信息及灾害性天气预警过程中主要利用手机短信、电话、网络、微信、微博、QQ、收音机、电视、报纸等多媒体平台,在科学技术水平快速推动下气象服务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在应对气候在产业建设过程中,专业气象服务的覆盖范围几乎涵盖了交通、林业、水文、农业、环境、卫生、旅游等行业,为公众提供了极大便利条件。 二、气象公共服务主要原则 1.需求牵引原则。发展气象公共服务,应该结合各类服务对象特点以及需求,发展多元化服务模式,结合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国家经济建设、农村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等重大需求对气象公共服务重点进行明确。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含义和目标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含义和目标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中国当前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对于这项公共政策到底怎么来理解,各界做了很多的探讨。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思维,也就有不同的结论。我认为,对于这样一个以前不曾涉及的新问题,应尽可能地先从理论上弄明白,就事论事,则很难说得清。如果理论上说不清,也就谈不上有效的政策操作。 1.现实背景考察 简单地概括,其现实背景有两个方面: 一是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来看,中国的生产扩大了,生产能力增强了,而消费相对萎缩了。我国有许多产品的产量居于世界第一,但是我们的国民消费率居于世界末位。2006年的数据是我们的国民消费率50%,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2005年为78.8%),还低于亚洲国家的平均水平(2005年为69.7%)。自己与自己比较,也是不断下滑的,在改革开放的最初三年,我国消费率是明显上升的,1980年比1978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这种上升的势头一直持续到整个“六五”时期,这个时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消费率的最高点。自此之后,消费率就开始下降,进入“七五”时期,消费率环比下降了2.5个百分点,“八五”时期下降了4.4个百分点,“九五”上升了1个百分点,到“十五”时期又下降了4.3个百分点。进入“十一五”,消费率更是呈快速下滑之势。总的看,“十五”时期比“六五”时期消费率下降了10.2百分点。这说明,蛋糕做大了,但国民享用的蛋糕份额反而缩小了。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率的不断下降,只能是证明生产在脱离消费而自我扩张。 二是从总量与结构的关系来观察,我国的经济总量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GDP年均增长9%以上,但差距以更快的速度扩大。经济的蛋糕已经相当大,我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享用这个蛋糕的差距也同时扩大了。这种差距体现在不同层次的主体之间,也表现在不同层次的客体之间。从主体之间来看,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扩大了,这些年我们尽管在不断的重视农村,重视三农问题,加强新农村建设,但城乡之间的差距实际在扩大;不同地区居民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尽管我们在不断强调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如产业工人中的蓝领与白领之间、农民工与城市工人之间等等。个人之间的差距呢?实际上也是如此。 再从客体之间来看,这种差距也在扩大,就是说,从财富的差距来看是扩大的,从收入的差距来看也是扩大的,从消费的差距来看,依然是扩大的。而财富的差距、收入的差距和消费的差距是不一样的,对人的意义来说是不同的。我们从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谈得多,从消费差距这个角度讲得少。世界银行提供的一份材料表明,中国消费的差距比收入的差距要大,如果这个结论成立,那就意味着经过政府的收入再分配以后反而变得更加不平等了。如果消费

服务业分类

服务业的概念界定和基本分类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自1985年以来实施的三次产业分类标准,第三产业内部又被划分为两大部门和四个层次。两大部门是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动类,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类,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地质普查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类,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研、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第四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类,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从以上分类可见服务领域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第三产业与服务业 三次产业是从经济体系的供给角度进行的分类。即三次产业分类的逻辑过程是,下游产业的发展单向地依赖于上游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依赖于第一产业提供的原料,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依赖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产品供应。根据2003年5月我国新颁布的产业分类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8 2002),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又称为广义服务业。从概念

上讲,第三产业是指对消费者提供最终服务和对生产者(包括三个产业的生产者)提供中间服务的部门。具体来讲,根据新标准,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服务业是与农业、工业相对应的概念。服务业同农业、制造业的划分,是以经济体系的需求分类为基础的,它同农业、制造业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而不仅仅是单向依赖关系。长期以来,我国同时使用“第三产业”和“服务业”两个概念,两者内涵基本相同。在我国,“服务业”是同与国际通用概念一致的称谓,近年来,中央正式文件和政府主管部门也主要使用“服务业”这个概念。 二、市场型服务业与非市场型服务业 市场型服务业指市场机制决定资源配置和价格水平的服务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体育、娱乐业等。 非市场服务业指政府较大程度地利用行政手段和直接调控措施干预价格水平、市场准入、提供的规模和竞争行为的服务业。非市场型服务业包括垄断性服务行业、事业性服务行业、公共服务行业等。 三、公共服务业与私人服务 公共服务是依托社会公共设施或公共部门、公共资源为居民

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

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

————————————————————————————————作者:————————————————————————————————日期:

一、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 (一)公共物品 1、公共物品含义: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2、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个基本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3、免费搭车: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二)公共需要 1、含义:社会的公共需要 2、特征: (1)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2)公共需要时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缴税或付费),但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谁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不享用 (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3、地位:共同的、历史的、特殊的 4、范围:(广)包括政府执行其只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风险产业的投资 广义上:还包括政府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各项政策提供的服务,等等 二、财政极其基本特征 1、含义: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题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手指活动,已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 平非配及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财政十一国家为主题的分配活动,但这里的“分配”应理解为广义的分配,既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包括个人收入的分配 2、基本特征 (1)阶级性与公共性 (原因: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前提的,公与私是对应的) (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含义:1)强制性:是指财政这种经济行为机器运行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利,通过颁布法令来实施的 ?2)非直接偿还性:每一个纳税人都无权要求从公共支出中享受与其纳税额等值的福利 (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收支平衡是制定财政政策的轴心 三、财政的职能 1、含义: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手段,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2、意义:在于使广大财政工作者从日常繁杂的具体中国中解脱出来,开阔视野,从本职工作出发,总揽全局,摆正财政工作在国民仅集中的得为,充分发挥财 政工作应有的作用 3、具体职能: (1)资源配置: !含义: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帕累托标准:在资源配置中,如果至少有一个人认为方案A优于方案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刊亦有A优于B, 则称为帕累托最佳状态标准。 !!!衡量指标: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景气指数、GDP增长率(我国) !!!!机制和手段: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 理比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的目标:实现公平分配(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衡量标准:“洛伦兹曲线”计算基尼系数(0.3~0.4之间)视为合理区间 !!!机制和手段: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概念

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概念 一、公共物品的概念及特征 1.公共物品的概念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又称公共产品,广义上讲,它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具备非竞争性或在受益上具备非排他性(或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 公共物品是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它是一个公共经济学的概念。公共经济学也被称为政府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 ),政府经济学就是经济学中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政府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政府经济活动特殊规律性的科学,“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如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存在意义和行为,回答政府必须做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做的学问”。 2.公共物品的特征 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而言,理解物品的私人性和公共性,关键在于理解物品在消费过程中的两种属性:排他性和竞争性。 排他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要消费各种各样的物品或使用价值,当人们消费某种物品时,同时排斥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如私人不动产、日用消费品等,那么,这种物品就具有排他性;反之,当人们在消费某种物品时,同时并不排斥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如国防、法律、航海灯塔等,那么,这种物品就具有非排他性。 竞争性:一件物品被消费,别人就无法再消费该物品了,如一只面包、一件外套等,供给者只有增加生产,才能满足更多人消费;那么,这件物品从生产到消费都具有竞争性;反之,人们对某种物品的消费不影响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和利益,消费者的增加不会加重供给者的 成本,或者说,新增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同时,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即边际拥挤成本为零。如交通路牌标志、法律条文等,那么,这种物品就具有非竞争性。 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品是私人物品;而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则是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在消费者之间是可以分割的;公共物品在消费者之间是不能分割的。这种不能分 割有两种情况:一是技术上不可能,如交通路牌标志要让一部分走过它的人不能看是不可能的;二是分割的成本高昂到不可接受,如为了不使某艘船受既有灯塔的指引而另拓航线和建造另外的灯塔的成本太高。

如何区分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如何区分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一、含义不同 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职能主要指的是政府应当为企业、社会等市场主体提供经济性服务。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为国际和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职能。 二、内容不同 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主要有五条: 第一,政府通过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为社会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 第二,提出科学的中长期规划,为企业和社会提供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第三,政府通过严格规范的市场监督管理,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保持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第四,经济社会信息是最重要的经济性公共服务,政府要及时、公开地向全社会提供经济信息和市场信息; 第五,政府要为全社会提供水、电、气交通等最基本的基础设施。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搞好社会治安,保护公共财物;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兴办各种公共工程,完善各种公共设施;保护公共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等等。 三、作用的方式不同 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直接的,国家行使这些职能就是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健康、协调、稳步发展。 社会公共服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间接的。此公共服务强调政府履行义务,强调政府的服务性,突出政府的主导、主动作用,强调公民的权利。 无论是经济性公共服务还是社会管理方面的公共服务,都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迅速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的格局也已初步形成的情况下迫切要求改变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产物;二者都是要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