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

塔河油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
塔河油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

含油污泥处置利用污染控制标准

陕西省地方标准 《含油污泥处置利用污染控制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概况 我省长庆油田、延长石油等油气田生产单位和炼化企业在中国石化工业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油田的迅速发展和炼化企业的持续增产,资源的短缺、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石油与环境、石油与资源的综合利用矛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几年,随着陕北油气田不断发展壮大,2014年油气产量已经达到了6500万吨以上,石油炼制达到1500万吨以上,在石油和炼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含油污泥如大罐沉降污泥、落地油泥、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含油污泥等,总量达到了50万吨以上。这些污泥组成性质复杂、稳定性高、处理难度大、处理费用高,其中所含的有机物含量高、难降解物质含量高,若不加处理就地填埋或堆放,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极大浪费了有限的石油资源。尤其是陕北地处干旱、缺水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含油污泥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深化,国内各主要石油生产及石油化工企业、大专院校等研究部门均加强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已开发出多种含油污泥处理方法及工艺,提出多种含油污泥处理综合利用途径。目前国家仅有《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01和《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1984,及黑龙江省《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DB23/T 1413-2010与本标准相关。但是《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和《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仅限于污泥处理后填埋和农用,黑龙江省《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在填埋和农用基础上增加了铺设油田井场和通井路,仍无法

满足我省含油污泥综合利用要求。 陕西省固废管理中心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相关科技工作人员自2009年就致力于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工作,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为了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作的规范化,保护环境,根据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5年第一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陕质监标〔2015〕8号)要求,特制定《含油污泥处置利用污染控制标准》,本标准项目符合《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关中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率先构建新型区域的决定》中“推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要求;属于能源化工领域中环境污染优先主题,有利于环境保护相关人才培养,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创新技术,实现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减少因含油污泥产生的生态系统退化加剧问题,保护环境,开创油气生产与节约并重新局面,为石油和炼化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本标准将对陕西省含油污泥处理与利用技术研究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并提供技术保障,对于我省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含油污泥特色处置技术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本标准制订任务下达后,陕西省固废管理中心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积极组织,成立标准编写领导小组,明确标准编写任务。陕西省固废管理中心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标准编制组在调研了省内外含油污泥处理情况和相关科研院校研究的基础上,开始起草标准。各编写人员就标准内容进行了认真讨论,并邀请相关领导和知名专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而后,我们就标准起草中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比对,借鉴其他地方标准经验、查阅资料,向省内外研发、生产单位一线技术人员了解现状,确定标准草案,经

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研究展望

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研究展望 石油在炼制和生产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含油污泥由于本身的特性所致,它的处理给石油石化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含油污泥处理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加以探讨和解决。文章主要对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及前景进行了预测。 标签:含油污泥;环境保护;处理;无害化 1 前言 含油污泥是在石油炼制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由于产生量巨大对环境会造成巨大的危害;除此之外,含油污泥含有大量的微生物病菌等,会对水体和人体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因此,含油污泥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以此来保证对环境的无害影响[1]。对于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世界各国的科技人员都在进行研究,经过了很多年的实验和分析,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果。这些成果也主要针对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和处置。本文将对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技术进行综述,以此来为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2 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现状 2.1 含油污泥固化处理技术 早在1984年,Morgan 等对[2]对含油污泥进行了固化处理,并测试了多种固化剂。研究结果表明,新鲜和陈旧的水泥窑粉尘被认为是最佳的固化剂,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Lee等[3]对长庆油田产生的含油污泥进行了固化处理。开发的配方可以有效地固化含油污泥,固化后的含油量从处理前的80000mg/L降低到0.4mg/L,污泥固化后的硫含量由4mg/L减少为0.4mg/L。固化污泥的压缩强度为3MPa。Yue等[4]采取直接加入凝固剂的方法对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的污泥进行固化处理。结果表明,当促凝剂B的质量分数为10%时,固化污泥压缩强度为4.23MPa。固化污泥浸出液的所有参数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固化后的污泥可进行安全填埋。Hu等[5] 研究了影响固化含油污泥中油迁移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含油污泥超过9.56MPa的压力强度,油泥中未被发现油的存在。由此证明,固化的方法是可靠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 2.2 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增加油泥中的营养成分含量,然后充气,含油污泥中的微生物得到大量的生长和增殖,以实现污染物的有效降解。另一种是向含油污泥中加入微生物制剂,可以降低油泥中的石油烃含量。大量的文献研究表明,外加的细菌可以使石油烃的降解率达50%[6,7]。 Biswal等[8]利用实验室富集培养的微生物进行了含油污泥的降解研究。研

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及展望

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和展望 摘要 含油污泥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针对含油污泥处理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方法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现状、及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资源化利用将成为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含油污泥;资源化;除油;综述 Abstract: Oily sludge may do harm to the produc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must be treated harmlessly and be utilized comprehensively.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ily sludge treatmen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oily sludge treat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re analyzed.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bout domestic and foreign oily sludge treatment, and forecas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bout technology of oily sludge treatment. Resources utilization of oily sludge will be the dominant technique for oily sludge treatme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oily sludge、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oil removal、detoxification 1含油污泥的危害和来源 含油污泥是石油生产的伴随品,是石油生产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也是影响油田及周边环境质量的一大难题。含油污泥中大量的有机物和丰富的氮、磷、硫等营养物质,不加稳定处理的污泥任意排入水体,污泥中的有机物和氨氮将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氧,导致水体水质恶化,严重影响水生物的生存,营养物质又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在沿海海域造成赤潮和绿潮。除此,不同成分的含油污泥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危害是不同的。 1.1含油污泥的危害 油田含油污泥的组成成份极其复杂,是一种极其稳定的悬浮乳状液体系,含有大量老化原油、蜡质、沥青质、胶体、固体悬浮物、细菌、盐类、酸性气体、腐蚀产物等,还包括生产过程中投加的大量凝聚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水处理剂[1]。并因其体积庞大,排放后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都将造成污染。我国现已对含油污泥的排放加强了重视[2],目前明确规定,肆意排放未经处理的含油污泥将处以1 000元/ m3·d 的罚款。这样虽然限制了部分污染物的排放,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含油污泥

热解技术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热解技术: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近年来,我国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大幅提升,但非法转移、处置固体废物,尤其是跨省倾倒危险废物的事件仍时有发生。这其中,相当数量的危险废物是含油污泥。 严禁含油污泥非法转移倾倒 含油污泥是石油勘探、开采、炼制、清罐、储运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油固体废弃物,具有产量大、含油量高、重质组分高、综合利用方式少,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若不及时加以处理整治,将势必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及其生物圈造成严重污染。 含油污泥作为一种常见的暴露污染源,已被列入2016年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家环保部令第3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要求必须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非法转移倾倒。 2018年5月,生态环境部启动了“清废行动2018”,并印发《关于坚决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的通知》,加强固废危废处置能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含油污泥产生量在3,000万吨左右,其资源化利用是油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现行的处理技术有填埋、焚烧、固化处理、热脱附、溶剂萃取、生物处理等,许多方法视含油污泥为废物,忽略了其本身的资源属性,在实际大规模工业应用中存在处理过程成本高、工艺设备复杂、效率低、二次污染等问题。研发经济、环保、安全的技术装备,充分回收油泥中的石油资源,并使处理后固体产物无害化势在必行。

低温热解技术装备经长期商业化运作验证,以其高效低耗、稳定、安全环保优势,在油泥资源化利用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行业认同,并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2017年初国家工信部、商务部、科技部三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节[2016]440号)文件中把“热裂解生产技术与装备”列入重点领域。 2017年12月,工信部、科技部两部委联合印发《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17年版)》,“污油泥热分解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及装备”首次成功入选。 环保型工业连续化污油泥热解技术装备厂房内景 污油泥热解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及装备 济南恒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荣膺国家科技进步奖,主持起草多项行业国家标准,作为油泥热解行业领军企业,拥有独立知识产权自主研发的“污油泥热分解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及装备依托单位”入选了国家工信部和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17年版)》,并经过层级遴选,成功获授此项技术“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依托单位”。 其自主研发的“工业连续化含油污泥无害化洁净高效热解成套技术装备”对原材料要求低,可处理各类含油污泥。其专有的进出料热气密技术、无结焦热分散技术、可燃气体回用技术及烟气余热循环利用技术、油品阻聚净化工艺技术、电气智能控制系统以及安全预警系统等多项专利技术,解决了气液固在高温下的动态密封、裂解过程中结焦、油气输送管路堵塞、热效率低等行业难题。

一般污泥和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

一般污泥和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 一般来讲,为了不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需要在污水处理的二级处理之后添加一道污 泥处理工艺。污水处理的目标通过把水中杂质浓缩成固体形态再从流体中分离而实现。这 种浓缩质变称为污泥,因包含了大量的有害物质,需要妥善处置。污泥处理设备大约占污 水处理厂的40%-60%基建投资,污泥处理则占50%左右的处理费用,同时也造成了和其经 济费用不成比例的处理难度。 首先,原污泥通过污泥泵由二沉池打到另一个池子中从而和上清液分离。因为原污泥 的含水率通常能达到99.5%,所以污泥必须浓缩,有多种可行的方法用于减少污泥的体积。例如真空过滤和离心等机械处理的方法通常用于将污泥以半固体形式处置之前。通常这些 方法是污泥焚烧处理的准备工作。如果计划采用生物处理,则多数才用重力沉降或者是气 浮的方法进行浓缩。这两种情况所对应的污泥仍然是流态的。 重力浓缩池的设计和运行类似于污水处理中的二沉池。浓缩功能是主要的设计参数, 为了满足更大的浓缩能力,浓缩池基本上比二沉池要深。一个设计正确,运行良好的重力 浓缩池至少能提高两倍的污泥含泥量。也就是说,污泥的含水率可以有99.5%减少到98%,或者更少。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重力浓缩池的的设计要尽量基于中式结果的分析,因为合 适的污泥负荷率与污泥的属性的有很大关系的。 如果采用溶气气浮浓缩,需要有一小部分的水,通常是二沉池出水,在400kPa的压 力下充气。这种过饱和的液体通入罐底,而污泥在大气压下通过。气体以小气泡的形式和 污泥中的固体颗粒黏附,或则是被包围,从而带动固体颗粒上浮到表面。浓缩了的污泥的 上部被除去,而液体由底部流回溶气罐充气。 体积减少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成分,在处置之前需要将之转化为惰性成分。最 常用的方法是生物降解稳定。因为这个过程目的在于将物质转化为最终无菌产物,所以常 应用消化的方法。污泥消化既能进一步的减少污泥体积也能使所含固体转化为惰性物质并 且大体的上没有病菌。通过厌氧消化或好养消化都能达到污泥消化目的。 污泥含有多种有机物,因此需要多种微生物来分解。有关资料将厌氧消化中的微生物 分为两类:产酸菌和甲烷菌。所以,我们也能把厌氧消化分为两步。第一步,由兼性厌氧

含油污泥特点及处理方法

38 2005年12月油气田环境保护 治理技术 含油污泥特点及处理方法 姜 勇 赵朝成 赵东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摘 要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油田开采、油气集输及污水处理场,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40%~90%。文章介绍了不同来源含油污泥的特点及脱水方法,并对各种含油污泥处理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由于含油污泥成分复杂,没有任何一种处理方法可以处理所有类型的含油污泥。 关键词油田开采 含油污泥 处理方法 脱水工艺 适用范围 0 引 言 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发、运输、炼制时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40%~90%,我国石油石化行业中,平均每年产生80万吨罐底泥、池底泥[1],胜利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在10万吨以上,大港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约15万吨,河南油田每年产生5×104 m3含油污泥[2],其中含有大量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3],若不加以处理,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 含油污泥体积庞大,若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都将造成污染,伴有恶臭气体产生。污泥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卵)、铜、锌、铬、汞等重金属,盐类以及多氯联苯、二恶英、放射性核元素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 1 含油污泥特点 含油污泥主要分以下几类。 ◆ 原油开采产生的含油污泥原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地面处理系统。采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再加上污水净化处理中投加的净水剂形成的絮体、设备及管道腐蚀产物和垢物、细菌(尸体)等组成了含油污泥。这种含油污泥一般具有含油量高、粘度大、颗粒细、脱水难等特点,它不仅影响外输原油质量,还导致注水水质和污水难以达标外排[4]。 ◆ 油田集输过程产生的含油污泥胜利油田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接转站、联合站的油罐、沉降罐、污水罐、隔油池底泥、炼厂含油水处理设施、轻烃加工厂、天然气净化装置清除出来的油沙、油泥,钻井、作业、管线穿孔而产生的落地原油及含油污泥[5]。油品储罐在储存油品时,油品中的少量机械杂质、沙粒、泥土、重金属盐类以及石蜡和沥青质等重油性组分沉积在油罐底部,形成罐底油泥。 中原油田污泥产生主要来自一次沉降罐、二次沉降罐、洗井水回收罐的排污。含油污泥本身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老化原油、蜡质、沥青质、胶体和固体悬浮物、细菌、盐类、酸性气体、腐蚀产物等,污水处理过程中还加入了大量的凝聚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水处理药剂[6]。 在3~6年的油罐定期清洗中,罐底含油污泥量约占罐容的1%左右。罐底含油污泥的特点是碳氢化合物(油)含量极高。据调查测试发现,油罐底泥中大约25%为水,5%的无机沉淀物为泥沙,70%左右为碳氢化合物,其中沥青质占7.8%,石蜡占6%,污泥灰分含量占4.8%[3]。 ◆ 炼油厂污水处理场产生的含油污泥 炼油厂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隔油池底泥、浮选池浮渣、原油罐底泥等,俗称“三泥”,这些含油污泥组成各异,通常含油率在10%~50%之间,含水率在40%~90%之间,同时伴有一定量的固体。 2 常用处理过程及方法 含油污泥处理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溶剂萃取法、焚烧法、生物法、 焦

浅谈油田含油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现状分析

浅谈油田含油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现状分析 摘要:在油田开发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如落地油泥、清罐油泥、浮渣底泥、三项分离器油泥、生产事故产生的溢油污泥等。随着油田开发的进一步拓展,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油污泥总量将不断增加,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需要相关单位进行治理。各大油田为了解决含油污泥的排放和处理问题,制定了相关标准制度,建立了含油污泥处理站,实现了油田含油污泥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本文对油田含油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油田含油污泥处理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驱、化学驱、生物驱等新兴采油技术不断在各大油田推广使用,在生产石油和天然气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含油污泥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其中的石油类组成部分会发生挥发,致使油田相关区域空气中的烃的总浓度超过国家标准,到处散落和随意堆放的含油污泥还会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水中石油类和COD等指标严重超过国家标准。在含油污泥中还存在很多石油类、苯系物、酚类、硫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甚至其中含有某些致病、致癌、致畸性、致突变等不良作用。本文对油田含油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 一、油田含油污泥的来源 含油污泥的主要成分是原生矿物、原油、次生矿物、化合物和各种杂物等,主要由石油开发过程中产生的落地油泥、生产石油和天然气的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油泥、清罐油泥和浮渣底泥等。在油田生产开发的过程中,试油试采、井下作业等程序都会产生落地油泥,还有管道穿孔、事故排污等也会产生含油污泥,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污泥回收处理的难度比较大,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中国石油辽河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10-15万吨,随着开发的进行,其产生量还在不断增加之中,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压力。 二、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标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等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中,含油污泥被定为危险固体废物,但是并没有对含油污泥的含油量进行了明确的标注,没有提出含油量的量化指标。随着我国相关资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日渐成熟,相关监督管理制度会越来越完善,更加满足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对含油污泥的相关监督会越来越严格的。 三、含油污泥处理技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相结合的调质—机械脱水工艺处理含油污泥,这项技术发展的比较成熟,处理效果较好,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油田。但是这项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点,需要配套的预处理设备和工艺处理含油污泥中的草根、塑料、石块等杂物,处理效果受到了污泥成分的影响。 (一)综合处理工艺 辽河石油勘探局华油实业公司采取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和减量化综合处理工艺,已经步入应用推广的成熟阶段,系列化工业设备已经在东北地区环保市场推广,实现了含油污泥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解决了油田的安全环保隐患,并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辽河石油勘探局华油实业公司建立根据含油污泥不同油泥成分、不同油品性质和不同

长庆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长庆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谢剑强1许丽韦磊白维浩龙永福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 摘要针对长庆油田含油污泥处理现状,结合含油污泥的物理及化学处理方法的特点,采用“化学稳脱+机械压滤”方法,进行了分离效果实验,介绍了含油污泥实际处理的工艺流程,并在靖三联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污泥中原油回收率高于企业标准,脱出水含油量达到污水处理系统的要求、PH值达到国标要求,干油泥渣含水率优于国标。此处理技术是含油污泥处理的一个有益探索。 关键词长庆油田含油污泥处置工艺化学脱稳机械压滤 Changqing oilfield oily sludge treatment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bstract In changqing oilfield pick to oily sludge treatment,oily sludge treatment method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emical stability,adopting“chemical stability+mechanical pressure filter off”,the separation effect of experiment,introduces the practical process of oily sludge treatment process,and in the Jingsanlian,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ludge in oil recovery than the enterprise standard,emerge water oil reache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requirements,PH value reach national standard requirements,dry sludge content slag.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is oily sludge treatment of a beneficial exploration. Keywords changqing oilfield oily sludge disposal technology chemical stability mechanical pressure filter off 0引言 油田含油污泥是石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随着油田采液量的增长及净化技术的提高,不但油田污水产出量大幅度增加,污水处理产生的含油污泥量也迅速增加。污泥中含有可观的残余油和部分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毒有害物质[1]。近几年随着国家环保的严格要求与监管力度的日渐加强,合理处理、处置含油污泥成为一项迫切而又环保意义的工作。 1含油污泥处理方法 油田集输处理过程产生的罐底泥、浮渣、废白土和落地原油等含油污泥的石油类物质含量高,同时还含有较高金属与粘土无机矿物,具有油气回收和矿物质再生利用价值。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年生产原油400万吨,管辖的靖一联、靖二联、靖三联等10个联合站每年产生含油污泥约2000m3。因此,污泥资源化利用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处置方式[2]。

含油污泥处理解决方案

油田和炼油厂的污水处理系统以及原油生产储运系统会产生大量含油污泥。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含油污泥总量达500余万t。随着大多数油田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采出油中含水率越来越高,含油污泥量还会继续增加。本文将叙述含油污泥的特性、危害,目前主要的处理方式,以及根据现有条件,对我们可能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叙述。 1 含油污泥的性质和危害 含油污泥成分极其复杂,主要由乳化油、水、固体悬浮物等混合组成,其成分与地质条件、生产技术、污水处理工艺、污水水质、加药种类、排污方式以及管理操作水平有关。含油污泥的比阻比一般污泥大40倍,其可压缩性系数大20倍,属难过滤性污泥,又由于其颗粒细小,呈絮凝体状,含水量高,体积庞大,因此不易实现油-水-泥的三相分离。我国大部分油田含油污泥的含水率一般为70%~99%,油、盐成分含量较高,且含有重金属和其它有害杂质;炼油厂污泥还含有大量苯系物、酚类、芘、蒽等有毒物质。 含油污泥直接外排会占用大量土地,其含有的有毒物质会污染水、土壤和空气,恶化生态环境;直接用于回注和在污水处理系统循环时,会造成注水水质下降和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条件恶化,对生产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同时大量石油资源被浪费。含油污泥己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目录》中的含油废物类,《国家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也要求必须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因此,无论是从环境保护、维护正常生产还是从回收能源的角度出发,都必须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2 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 含油污泥处理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故虽然目前的处理方式有很多,但最具发展前景的应该是一下四种技术:调质-机械分离、生物处理、固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下面逐一介绍这四种技术。 2.1 调质-机械分离技术 浓缩、化学调节(即调质)、脱水是含油污泥处理系统必不可少的三个环节。高含水量的含油污泥不能直接进行机械脱水操作,必须先进行调质;通过调质-机械分离,使含油污泥实现油-水-泥的三相分离。污泥脱水过程实际上是污泥的悬浮粒子群和水的相对运动,而污泥的调质则是通过一定手段调整固体粒子群的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与发展方向

30 石油规划设计 第16卷第5期 科 技 * 李巨峰,男,1971年生,工程师。1997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中国石油环境监测总站分析与检测室主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在读博士。通信地址:河北省廊坊市44号信箱,065007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与发展方向 李巨峰* 操卫平 冯玉军 汤 林 中国石油环境监测总站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公司 李巨峰等.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与发展方向. 石油规划设计,2005,16(5):30~32 摘 要 针对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调质-机械分离处理、高温处理、溶剂萃取处理、生物处理等。同时,文章对含油污泥的综合利用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含油污泥 处理技术 机械分离 高温分离 生物处理 溶剂萃取 含油污泥主要是石油勘探开发业和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油泥、油砂,具有产生量大、含油量高、重质油组分高、综合利用方式少、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含油污泥的存在对周围的环境质量产生着不良的影响,是目前固体废物处理中一个比较大的难题。 含油污泥的特点及处理现状 1 含油污泥的来源及特点 目前,油田开发大部分是采用早期注水的方法 保持地层压力。随着油田的深度开采,采出油中含 水率越来越高。在进行原油脱水中,脱水罐、储油 罐、污油罐等底部存在大量含油污泥。同时,在油 田、炼油厂的污水处理场(如隔油池底、浮选池、 曝气池等)也存在着大量含油污泥。一个日处理 20 000 m 3污水的处理厂每日约产生20 m 3 含油污泥。这些污泥成分复杂,属于多相体系,一般由水包油 (O/W)、油包水(W/O)以及悬浮固体组成,且乳 化充分,黏度较大,固相难以彻底沉降,给污泥处 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2 含油污泥的危害 (1)含油污泥的存在使回注水中悬浮物含量严 重超标,堵塞地层,造成油层吸水能力下降,注水 压力不断升高;同时,使水井增注措施(主要是酸化)有效期下降,增加了处理费用和工作量。 (2)为确保注水水质,防止悬浮物在系统中恶性循环,每天被迫外排大量的污水,既造成了水资源浪费,又污染了环境。 (3)由于大颗粒在沉降罐、净化污水罐、污水池中不断沉积,使清罐周期缩短,清出的大量污泥 含水率高,无处堆放,污染环境,增加了成本投入。 3 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 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一般有:焚烧法、生物处理法[8、9]、热洗涤法、溶剂萃取法[10] 、化学破乳法[11]、固液分离法[12] 等。其中焚烧法耗能大、产生二次污染,油资源也没得到回收利用;生物处理法需将含油污泥混以松散剂、肥料和培菌液,经常颤动并自然通风, 历时41 d 才能将97%的石油烃生物降解,同样油资源也没有得到回收利用;溶剂 萃取法存在的问题是流程长,工艺复杂,处理费用高,只对含大量难以降解的有机物的含油污泥适用;化学破乳法对乳化严重的含油污泥需另加破乳剂和加热;固液分离法对于含油高、污染严重的含油污泥,油回收率低。可见,这些方法由于投资、处理效果及操作成本等原因,未能在国内普及应用。目前,我国含油污泥处理问题一直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热解技术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热解技术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热解技术: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近年来,我国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大幅提升,但非法转移、处置固体废物,尤其是跨省倾倒危险废物的事件仍时有发生。这其中,相当数量的危险废物是含油污泥。 严禁含油污泥非法转移倾倒 含油污泥是石油勘探、开采、炼制、清罐、储运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油固体废弃物,具有产量大、含油量高、重质组分高、综合利用方式少,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若不及时加以处理整治,将势必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及其生物圈造成严重污染。 含油污泥作为一种常见的暴露污染源,已被列入2016年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家环保部令第3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要求必须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非法转移倾倒。 2018年5月,生态环境部启动了“清废行动2018”,并印发《关于坚决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的通知》,加强固废危废处置能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含油污泥产生量在3,000万吨左右,其资源化利用是油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现行的处理技术有填埋、焚烧、固化处理、热脱附、溶剂萃取、生物处理等,许多方法视含油污泥为废物,忽略了其本身的资源属性,在实际大规模工业应用中存在处理过程成本高、工艺设备复杂、效率低、二次污染等问题。研发经济、环保、安全的技术装备,充分回收油泥中的石油资源,并使处理后固体产物无害化势在必行。 低温热解技术装备经长期商业化运作验证,以其高效低耗、稳定、安全环保优势,在油泥资源化利用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行业认同,并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 1 含油污泥的处理标准 油气田含油污泥的处理标准,通常取决于处理后污泥的用途,一般来说,国内外对于这类污泥的最终处置都是筑路、填埋,为避免对填埋区土壤造成不良影响,各国都对含油污泥处理后的重金属含量、油含量等提出了严格要求,例如美国、法国对填埋处置的含油污泥要求其含油量≤2%(油的质量分数),对筑路处置的含油污泥要求其含油量≤5%(油的质量分数)。 我国对于含油污泥的处理也制定了相关标准,如《危险废弃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01)等,但并没有针对含油污泥处理后的含油量制定量化指标,只在《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中对污泥中的矿物含油量作出了规定,为≤0.3%(由的质量分数)。对于含油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也作出了规定,如ρ(Cu)为500mg/kg,ρ(As)为75mg/kg等,也对 重金属排放量进行了规定。 2 油气田含油污泥治理技术 2.1 减量处理 减量处理是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将污泥中的颗粒物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污染物减量化的处理措施,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易于操作的特点。 2.1.1 机械脱水 机械脱水是对含油污泥进行调质、分选等多种预处理后,然后高速离心,将油、水、泥三者相分离,然后再根据处理效果,利用固化技术、生物技术等进行辅助处理,实现含油污泥的无害化。一般来说其流程如下: 1)用絮凝剂调节含油污泥的颗粒结构,增强含油污泥脱水性。 2)用真空过滤脱水机、高速离心机等设备进行脱水。其中,絮凝剂是难降解的物质,处理不好会导致二次污染,因此选择适用范围广、无毒无害的高效、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是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新出现的微生物分泌的高分子絮凝剂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2.1.2 焚烧 焚烧是污水处理厂处理含油污泥的主要办法。在将含油污泥脱水后,送入浓缩罐内,升温到60 ℃,然后加入絮凝剂,进行搅拌和重力沉降,再分层切水。含油污泥在经过

[doc] 油田含油污泥产生途径及处理方法

油田含油污泥产生途径及处理方法 油气田地面工程第29卷第2期(2010.2)75 doi:10.3969/j.issn.1006—6896.2010.02.042 油田含油污泥产生途径及处理方法 黄玲高蕊.党博.王锐 (1.大庆油田采油一厂;2.大港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3.中国石油天津销售分公司;4.冀东油田公司) 摘要:含油污泥处理最终的目的是以减 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为原则.含油污泥常 用的处理方法有溶剂萃取法,焚烧法,生物 法,焦化法,含油污泥调剖及含油污泥综合 利用等.除了以上处理方法外,还有地耕 法,含油污泥固化法,化学破乳法和固液分 离法土地填埋技术.含油污泥的综合利用一 般是利用含油污泥铺路,制砖和制作蜂窝煤 等.国外还有含油污泥低温热解技术,以及 采用溶剂和低频声波分离油泥的方法等. 关键词:开采;集输;含油污泥;处理 1含油污泥产生途径 (1)原油开采产生含油污泥.原油开采过程巾

产生的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地面处理系统,采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再加上污水净化处理中投加的净水剂形成的絮体,设备及管道腐蚀产人员在上报的已焊接完焊口中按照检测比例要求随机抽取焊口并向检测单位下达检测指令,检测单位按照检测指令到现场对焊口进行检测,及时将检测结果上报建设或监理单位.简而言之,就是先焊接 后确定抽检焊口部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保证无损检测的随机性和覆盖率,一方面充分反映焊接质量,另一方面焊丁不知道哪道焊口可能被抽检,也 是对焊工规范操作的无形督促. (4)检测单位质量行为不规范,无损检测市场 管理秩序还需要不断完善.目前,个别油田地面建 设工程无损检测过程中还存在超资质,无资质,检 测单位与施T单位串通弄虚作假等问题,治理这些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①整顿检测市场,严 禁违规检测,建立正常的第三方无损检测秩序;② 严格准入制度,强化准人审核,确保无损检测队伍 检测能力满足工程需要;③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 胜劣汰,促进检测单位加强自身管理. (5)第三方检测制度执行不到位,不能充分发 挥无损检测T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目前油田地面

浅析含油污泥处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f10858898.html, 浅析含油污泥处理 作者:柴源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9年第16期 摘要:含油污泥属于危险废物,主要来自于石油行业。本文针对石油行业含油污泥处理 现状,通过已应用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对比,对其应用的含油污泥的类别进行分析,选择最佳的处理技术。 关键词:含油污泥;对比;分析;处理技术 DOI:10.16640/https://www.360docs.net/doc/8f10858898.html,ki.37-1222/t.2019.16.027 0 前言 含油污泥(砂)成分非常复杂,是一种含泥砂、原油、污水等多相稳定胶态悬浮体系。 其危害环境的主要成分是烃类、石油类、各类化学处理剂残留物等。含油污泥处理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采取“科学、安全、无害化”的技术方法。有力、有序、有效的开展含油污泥的处理、处置工作。以保护环境、消除风险和综合利用为最终目的。 1 含油污泥处置总体技术路线 (1)含油污泥来源。1)落地油泥。落地油泥多从油田的井下“测井”、“试井”、“修井”和采油设施的“清淤”得到的固体含油污泥,其特点是:砂石泥土含量大;塑料杂草等纤维物质多;石油含量高(20%左右);化学反应随产地、堆放时间变得极其复杂。2)清罐油泥。采油生产中处理含油污水设施产生的罐底泥、池底泥清罐油泥。其特点是:由水包油、油包水的微细悬浮物组成,比重比水重;稠油、胶质、蜡质含量高;含水高达95%~99.7%,浓缩、过滤困难。3)浮渣。采油生产中处理含油污水设施产生气浮泥其特点是:由水包油、油包水的微细悬浮物组成,比重接近水;含水高达90%以上。 (2)含油污泥处理。含油污泥采用预处理工艺进行分选和清洗,分离出的油水进入联合站现有油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分离出的固相与其它含油污泥进入深度减量化处理工艺。深度减量化处理分别采用精细化学热洗技术、土壤修复技术、间接热解吸技术、水洗法油泥处理技术等。分离出的剩余固相含油率小于2%,符合《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及污染控制技术要求》SY/T7301-2016标准,用于铺垫油田通井路、井场,或者采用非烧结技术制砖,用于建设井场围堰,最终实现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2 精细化学热洗技术 (1)处理油泥类型。含油污泥化学热洗技术广泛应用于含油量高,低乳化原油和油砂。

含油污泥来源与处理方法方案

前言 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固体废物。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40~90%,我国石油化学行业中,平均每年产生80万t罐底泥、池底泥,胜利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在10万吨以上,大港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约15万吨,河南油田每年产生5×104m3含油污泥。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含油污泥若不加以处理,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含油污泥的处理一直是困扰油田的一大难题。 1.含油污泥来源 含油污泥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1 原油开采产生含油污泥 原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地面处理系统,采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再加上污水净化处理中投加的净水剂形成的絮体、设备及管道腐蚀产物和垢物、细菌(尸体)等组成了含油污泥。此种含油污泥一般具有含油量高、粘度大、颗粒细、脱水难等特点,它不仅影响外输原油质量,还导致注水水质和外排污水难以 达标。

1.2 油田集输过程产生含油污泥 胜利油田含油污泥的主要来源于接转站、联合站的油罐、沉降罐、污水罐、隔油池底泥、炼厂含油水处理设施、轻烃加工厂、天然气净化装置清除出来的油沙、油泥,钻井、作业、管线穿孔而产生的落地原油及含油污泥。油品储罐在储存油品时,油品中的少量机械杂质、沙粒、泥土、重金属盐类以及石蜡和沥青质等重油性组分沉积在油罐底部,形成罐底油泥。 中原油田污泥产生主要是一次沉降罐、二次沉降罐、洗井水回收罐的排污。含油污泥本身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老化原油、蜡质、沥青质、胶体和固体悬浮物、细菌、盐类、酸性气体、腐蚀产物等,污水处理过程中还加入了大量的凝聚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水处理药剂。 在3~6年的油罐定期清洗中,罐底含油污泥量约占罐容的1%左右。罐底含油污泥的特点是碳氢化合物(油)含量极高。据调查测试发现,油罐底泥中大约25%为水,5%的无机沉淀物如泥沙,70%左右为碳氢化合物,其中沥青质占7.8%,石蜡占6%,污泥灰分含量4.8%。 1.3 炼油厂污水处理场产生的含油污泥 炼油厂污水处理场的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隔油池底泥、浮选池浮渣、原油罐底泥等,俗称“三泥”,这些含油污泥组成各异,通常含

试论含油污泥如何实现无害化处理

试论含油污泥如何实现无害化处理 油田以及炼化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因此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也成为了近年来相关研究的重点。本文对于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的技术原理进行探討,对于当前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了堆肥法处理技术,固化处理技术以及高温处理技术等。通过对于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对于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希望可以为相关企业的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 标签: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发展方向 引言 当前在石油开采以及炼制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含油污泥中含有取得原有材料,还有污泥中也有许多有害的物质,例如重金属,以及一些有毒性的阴离子和放射物性质,长期存放在空气中,会对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危害,同时也会造成石油资源的浪费,当前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方法比较多,但是实用性比较强,难以真正实现无害化处理,因此,对于当前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对于帮助人们,对于现有含有工具无害化处理技术进行更好的掌握,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推动进行无害化深度处理技术的开发。 一、机械分离技术分析 机械分离技术作为一种传统的处理方法,相对来说是比较有效的,这种方法主要就是通过加入调制剂,对于污泥的稳定状态进行破坏,提高脱水效率,也可以使用加热处理和冷冻熔处理法进行调质。开展污泥调质,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对于固体粒子群的性状和排列状态进行有效的调整,使其能够适合不同的脱水条件。机械分离技术处理污泥油的回收率比较高,国外这一技术相对来说已经很成熟。当前,国内含油污泥系统中,使用絮凝剂进行调质的比较多。由于不同地区含油污泥成分有一定的差异,需要药剂和脱水机械更好的适应,保证通用优化。如果其中的化学试剂不能够有效处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机械分离,主要就是把含油污泥中的游离水进行脱离,脱除一些有害杂质,当然,污泥处理后还需要进一步的处理。 二、萃取处理技术分析 含油污泥经过加药和机械脱水后,含油量一般在百分之八十左右,并且其中的水主要是以游离水为主,更多的是以间隙水和内部结合水以及附着水的形式存在。在常规操作中难以实现油、水和固体物的彻底分离。萃取法主要就是把含油污泥溶解,把含油污泥中的原油回收利用。萃取法中包含了相似相溶的原理,选择比较适合的有机溶剂作为萃取剂把含油污泥进行溶解,把含油污泥中的原油进行回收和利用。

含油污泥来源与处理方法综述

含油污泥来源与处理方法综述 前言 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固体废物。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40~90%,我国石油化学行业中,平均每年产生80万t罐底泥、池底泥[1],胜利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在10万吨以上,大港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约15万吨,河南油田每年产生5×104m3含油污泥[2]。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3],含油污泥若不加以处理,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含油污泥的处理一直是困扰油田的一大难题。 1.含油污泥来源 含油污泥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1 原油开采产生含油污泥 原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地面处理系统,采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再加上污水净化处理中投加的净水剂形成的絮体、设备及管道腐蚀产物和垢物、细菌(尸体)等组成了含油污泥。此种含油污泥一般具有含油量高、粘度大、颗粒细、脱水难等特点,它不仅影响外输原油质量,还导致 注水水质和外排污水难以达标[4]。 1.2 油田集输过程产生含油污泥 胜利油田含油污泥的主要来源于接转站、联合站的油罐、沉降罐、污水罐、隔油池底泥、炼厂含油水处理设施、轻烃加工厂、天然气净化装置清除出来的油沙、油泥,钻井、作业、管线穿孔而产生的落地原油及含油污泥[5]。油品储罐在储存油品时,油品中的少量机械杂质、沙粒、泥土、重金属盐类以及石蜡和 沥青质等重油性组分沉积在油罐底部,形成罐底油泥。 中原油田污泥产生主要是一次沉降罐、二次沉降罐、洗井水回收罐的排污。含油污泥本身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老化原油、蜡质、沥青质、胶体和固体悬浮物、细菌、盐类、酸性气体、腐蚀产物等,污水处理过程中还加入了大量的凝聚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水处理药剂[6]。 在3~6年的油罐定期清洗中,罐底含油污泥量约占罐容的1%左右。罐底含油污泥的特点是碳氢化合物(油)含量极高。据调查测试发现,油罐底泥中大约25%为水,5%的无机沉淀物如泥沙,70%左右为碳氢化合物,其中沥青质占7.8%,石蜡占6%,污泥灰分含量4.8%[3]。 1.3 炼油厂污水处理场产生的含油污泥 炼油厂污水处理场的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隔油池底泥、浮选池浮渣、原油罐底泥等,俗称“三泥”,这些含油污泥组成各异,通常含油率在10%~50%之间,含水率在40%~90%之间,同时伴有一定量的固体。 2.含油污泥的危害 含油污泥体积庞大,若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都将造成污染,伴有恶臭气体产生,而且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都将造成污染,伴有恶臭气体产生,污泥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