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煤矿11903回风巷瞬变电磁仪物探分析报告(200米处)5555

安福煤矿11903回风巷瞬变电磁仪物探分析报告(200米处)5555
安福煤矿11903回风巷瞬变电磁仪物探分析报告(200米处)5555

普安县楼下镇安福煤矿

瞬变电磁仪物探分析报告

施工地点:11903回风巷(200米处)

仪器操作:陆海

施工人员:陆海、周良

报告编制:陆海

探测时间:2016年10月31日

11903回风巷(200米处)瞬变电磁仪物探分析报告

审批意见

目录

第一章瞬变电磁法简介 (1)

1.1基本原理 (1)

1.2仪器设备 (1)

第二章探测目的与测区概况 (3)

2.1目的与任务 (3)

2.2探测区域基本情况 (3)

第三章探测施工 (3)

3.1探测方法 (3)

3.2探测施工技术参数 (5)

3.3现场探测条件 (6)

3.4工作量统计 (6)

第四章数据处理与结果解释 (6)

4.1数据处理 (6)

4.2处理结果 (7)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10)

5.1结论 (10)

5.2建议 (10)

5.3存在问题 (10)

第一章瞬变电磁法简介

1.1基本原理

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s Method,TEM)是以地壳中岩(矿)石的导电性与导磁性差异为主要物质基础,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向地下发送一次脉冲磁场,在一次脉冲磁场的间隙期间,利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二次涡流场,并研究该场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来寻找地下矿产资源或解决其它地质问题的时间域电磁法,按其工作空间可分为:航空瞬变电磁法、海洋瞬变电磁法、地面瞬变电磁法、矿井瞬变电磁法。

矿井瞬变电磁法基本原理与地面瞬变电磁法基本原理相同。所不同的是,矿井瞬变电磁法是在井下巷道内进行,瞬变电磁场呈全空间分布,全空间效应成为矿井瞬变电磁法固有的问题。煤层一般情况下为高阻介质,电磁波易于通过,所以煤层对TEM来说就没有像对直流电场那样的屏蔽性,故接收线圈接收到的信号是来自发射线圈周围全空间岩石电性的综合反映。因而在判定异常体空间位置时,需根据线圈平面的法线方向并结合地质资料加以综合分析确定。

一般煤系地层常见岩石电阻率值

1.2仪器设备

YCS800矿用本安型瞬变电磁仪(便携触摸型)是山西吉奥兴盛地学仪器有限公司结合十数年瞬变电磁法勘探研究,在地面勘探瞬变电磁仪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适合矿井使用的新型瞬变电磁仪,是为矿井下含有瓦斯、粉尘等爆炸性危险等特定环境下探测隐伏矿体、含导水构造等局部异常地质体而设计、制造的多功能、矿井物探综合勘探系统。系统包括YCS800矿用本安型瞬变电磁仪(便携触摸型)、数据处理与解释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该系统在矿井物探技术功能集成、数据处理、解释与成图功能集成等方面均有独到创新,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仪器集发射接收功能于一体,主要特点如下:

●发射线圈匝数少,仅4匝,发射线圈电感小。

●发射线圈电阻低,发射电流大,可达20-30A,探测深度大大加深。

●发射电流大,接收信号强,抗干扰能力强,能在强背景噪声环境下工作。

●发射线圈匝数少,发射线圈自感小,关断时间快,0.1uS-100uS。

●接收和发射线圈的互感小,一次场对二次场干扰低,浅层盲区小。

●仪器一键采集操作,工作参数自动设置和保存。

●采集数据自动滤波和自动识别异常数据。

●解析软件出图操作简单。

●空间结构解析分辨率高。

●仪器轻便美观,结构和面板采用不锈钢设计,适用于矿井下高湿度、高粉尘

和腐蚀环境下工作。

仪器主要的应用领域有:

●煤矿井下顶、底板和超前探测,有效超前探测距离可达160米。

●巷道周围地质构造勘探、在地面上往下探测矿区构造分布,构造含水性。

●采空区及废弃小煤窑的突水水源勘查,煤层底板溶岩含水层,陷落柱勘查。

●掘进过程中的隐伏导水构造和回采过程中工作面内部隐伏导水构造勘查。

第二章探测目的与测区概况

2.1目的与任务

根据“物探先行、钻探验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为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发生,保障本矿职工生命安全,查明11903回风巷周边岩层赋水情况、查测周边的地质构造,对11903回风巷(200米处)迎头进行超前物探作业。

2.2探测区域基本情况

11903回风巷位于矿区东南角,掘进方位角62°39’,沿C19煤层掘进,现11903回风巷已掘进至200米处;

C19煤层位于龙潭组(P3I2)上部,以块煤为主,煤层走向54°,倾角8°-11°,煤层较为稳定,煤层厚度3.0-3.5米,含两层夹矸,夹矸岩性为含黄铁矿炭质页岩,煤层顶板为粉砂岩,煤层底板为粉砂质泥岩,矿区含煤地层与隔水段呈间互状,虽富水性弱,但具有一定的承压性;

11903回风巷拟物探地点东南向28米为F4正断层,走向68°,倾向338°,倾角40°,落差 1.2-2.2米;矿区断层破坏了地层完整性、连续性,含煤地层主要以塑性岩石为主,受力后发生塑性变形,常形成微张开甚至闭合的裂隙,断层带岩石胶结性中等,缺少对地下水储存和运动的有效空间,含水性和导水性不强;

11903回风巷上方为C17煤采空区,C19煤层与C17煤层间距30米,C17煤采空区可能存在局部老空积水,对此处应做为重点探测。

第三章探测施工

3.1探测方法

本次探测为巷道迎头超前探测,探测方法及施工地点如下图所示:

井下施工发射线框角度布置图

工作面煤层顶板

工作面煤层顶板

工作面煤层顶板

井下超前探测点分布图

3.2探测施工技术参数

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装置类型采用重叠回线组合装置,边长1.5m的激发和接收正方形线圈,发射线圈4匝,接收线圈40匝,每个测点至少采用32次叠加方式提高信噪比,确保了原始数据的可靠性。

本次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试验数据采集,严格按《瞬变电磁法技术规程》《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执行。

3.3现场探测条件

11903回风巷为综掘机掘进、锚网支护巷道,巷道为矩形断面,高度3米,宽

度4米,锚网间排距为1米,探测施工时综掘机只能退出距巷道迎头10米位置,顶板和边帮锚网支护到迎头,进行瞬变电磁法探测时综掘机和巷道支护的锚网可能对

观测数据有影响。

3.4工作量统计

根据本次探测使用的仪器说明书规定的巷道超前探测方法,本次探测11个测点,每个测点观测3条测线(即往顶板30度倾角方向、顺煤层方向、往底板30度倾角方向),共取得33个观测数据。

第四章数据处理与结果解释

4.1数据处理

仪器采集的原始数据为归一化电位值即电位对电流的比值,将采集的数据用电脑中的瞬变电磁仪解释软件进行回放,原始数据打开后呈现如下图所示的两部分曲线,即上部分的多测道曲线图和下部分的归一化电压图:

多测道曲线图中的纵坐标表示某个测点的实测uV/A值,从上到下依次为1~24道,可以选择更多道数,单位为“微伏/安培”;横坐标表示该记录的若干个测点记录,即实际采集了多少个采样点,横坐标数字表示第几个测点记录。

归一化电压图中的纵坐标值表示该测点某测道的实测uV/A值。横坐标表示多测道时间的标注,时间从120us开始到170us结束。

从多测道曲线图中可以简单的横向分析出测区的电性大致分布趋势,峰值越大表示该区域地下的导电性较好,视电阻率就越趋于小,相对显示低阻异常。这是在后续的数据处理及异常区判断一个原始根据。纵向可从多测道图的疏密程度来分析不同深度视电阻率的高低,曲线密集处表示该区域地下的导电性好,视电阻率小;曲线稀疏处表示该区域导电性差,视电阻率高。经过相关计算可以得出每个测点的视电阻率值,然后用作图工具成图可以结合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直观地判断测区岩层的电性分布特点。

4.2处理结果

按顺层探测、+30度顶板探测、-30度底板探测分别成图、分析如下:

上图中横坐标中心0米处为本次探测巷道迎头位置,白色无显示的小半圆区域为仪器探测的盲区,横坐标为巷道往前进方向左右两侧探测长度,纵坐标为巷道前进方向探测深度,图中深色区域为高阻区域,颜色越深说明此处电阻率越高,浅色区域为低阻区域,颜色越浅说明此处电阻率越低,

在顺层、+30度顶板、-30度底板超前物探时均探测到1号异常点的存在,1号异常点出现在巷道掘进前方90米处,1号异常点为高阻区和低阻区相间隔出现,从11903运输巷以前物探时出现的此类图形以及巷道揭露后的验证结果分析,此1号异常点可能是地质构造带造成煤层的变化、尖灭。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根据11903回风巷瞬变电磁仪物探结果及现场情况和采掘图纸综合分析,此次探测异常点有1处,即1号异常点,具体位置见顺层、+30度顶板、-30度底板超前物探电阻率成像图所示,综合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

巷道探测异常点可能是地质构造带的反映。

5.2建议

1、建议对本次物探结果进行钻探验证,特别是1号异常点,要求对此处进行重点钻探,结合物探与钻探结果综合分析,为巷道的安全掘进提供有效技术依据。

2、本报告中未尽事宜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执行。5.3存在问题

富水异常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视电阻率值的高低,但引起视电阻率变化的因素是多样的,因此所划分的富水异常区仅是视电阻率变化的反映,异常区的实际富水性还需结合钻探验证结果综合分析。

直流电法仪物探报告

登封市慧祥煤业YDZ(A)直流电法仪探测报告 探测地点:12181巷道 探测日期:2007.10.23

本次YDZ(A)井下直流电法仪探测的地质任务是:12181掘进巷道前方地质含水结构 1、井下电法基本原理 矿井直流电法属全空间电法勘探。它以岩石的电性差异为基础,与地面电法不同,在全空间条件下建场,在地下巷道中进行电法测量工作,地下电流通过布置在巷道内的供电电极在巷道周围岩层中建立起全空间稳定电场,该稳定电场特征取决于巷道周围岩石的电性特征及其赋存状态,测量该电场的变化规律,使用全空间电场理论处理和解释,就可找到巷道周围岩石中引起电场变化的水文、地质构造等规律。 井下直流电法的方法技术很多,巷道迎头超前探测使用三点——三极探测法效果好; 该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探测方法和解释方法,包括: (a)不使用传统容易的对数坐标,而使用难度较大的算术坐标,进行高密度采集数据; (b)改变过去单点解释方法,使用新的断面连续解释方法,能大大提高物探解释的准确性; (c)确定相应方法判断解释潜在突水通道的物探标准。 井下采集第一手资料是反映岩石电性特征的视电阻率,使用西安分院研制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矿井电法专用软件进行处理和解释:(1)单独提取视电阻率中的含水信息——用于解释工作面巷道底板100m深度内的含水、导水规律,潜在的突水通道。 (2)单独提取视电阻率中的岩石电性分层信息——用于解释工作面底板隔水层厚度、含水层厚度、含水层原始导升高度。 (3)超前探测——井下巷道侧帮、迎头前方80米内的断层及含水、导水构造。

(4)立体成图——对工作面底板下不同深度进行类似“CT”成像的断面、平面切片,分离出电法含水异常区域,得到视电阻率低阻异常断面图、平面图,进行立体解释。 2、系统组成 YDZ(A)防爆数字直流电法仪(以下简称电法仪)是井下电法勘探仪器,也可用于地面进行电法探测地质构造。由9节1.8Ah锂电池组成5.4 Ah 10.8V电池组,逆变电路,整流滤波电路,极性变换发射输出,单片机控制电路,接收电路,显示、存储、通讯等电路组成。 电法仪的各功能板如图1所示,电池输出的直流电压经逆变升压电路产生70或100V的高压,经整流滤波、极性变换输出,通过AB 供入大地;同时通过MN接收大地的感应信号,经A/D转换器放大并转换成数字后送给单板机存入存储器。存储器中的数据通过RS232串行通讯口进行数据交换;供电时间有可选。供出的电流在显示器上显示。 电法仪的组成

瞬变电磁法的应用

山东盛泉矿业有限公司 科技进步成果奖励申报书 成果名称:瞬变电磁法在有掘必探工作中的应用 完成单位:沈家峁煤矿技术科(盖章)协作单位:(盖章)填报日期: 2016 年 9 月 10 日

成果名称瞬变电磁法在有掘必探工作中 的应用 成果起止日期 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项目简介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加大,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日趋复杂,为防止矿井水害事故发生必须加强探放水管理,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有采必探、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坚持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的综合探测程序科学有效的开展井下探放水工作,原有的物探设备直流电法仪由于施工难度大、条件要求高、探测结果可靠性差已不符合井下物探要求,矿井瞬变电磁法是当前应用范围广的一种电法勘探技术。此方法观测的是二次场,能够较为直观的进行近区观测(能够使用重叠回线装置),对低阻含水体特灵敏、不易受体积效应的影响、纵横向分辨率高,而且施工作业方便、快捷、效率比较高。因此,在煤矿水文地质探测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瞬变电法探测优点:高定向性(方位性)、高分辨率、有效探测距离大、适应性强、易于施工、效率高。YCS150型瞬变电磁仪具备操作简单、小功率、小线圈、大测深、分辨能力及抗干扰能力强、物探结果精度高、成图简单等优点现已投入使用,为更好的服务于井下探放水作业还需对瞬变电磁法探测的应用进行探索研究。 二、YCS150瞬变电磁施工方法 1、掘进迎头探测施工方法: 迎头超前探测,采用偶极共轴法,即发射线圈距接收线圈3-5米;发射线圈2*2米双匝,接收线圈直径0.6米;发射电压7.2V,电流2A;对迎头顺层方向、斜向上、两个平面分别按7个角度进行探测,探测距离为距迎头150米范围的前方视电阻率扇形图。布置方案如图1-1和1-2。 图1-1 现场施工布置框图

井下探放水总结报告编写细则

前言 为了进一步规范煤矿防治水工作,有效地防治煤矿水害,提高煤矿防治水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多年来,山西省各大煤炭集团紧密结合煤矿防治水工作实际,依据国家相关规程规范,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煤矿防治水的管理文件及企业标准。同时一些国内及省内的知名技术服务单位为了完成山西煤矿的技术服务业务与相关煤炭企业协同完成了一些技术管理成果。 为了更好地帮助省内煤矿防治水技术力量较薄弱的单位提升煤矿防治水工作水 平和技术水平,推动煤矿企业查清水文地质条件、水害威胁现状以及水患严重程度,明确水害防范重点,提前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以便更有效地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山西省煤炭地质工程协会组织相关企业及专家依据山西省各大煤炭集团及相关企业有关煤矿防治水的一些管理文件、企业标准、经验总结,按照国家团体标准的编制要求,将一些针对性强、经过多数煤矿技术人员验证有可操作性、煤矿防治水普遍适用、工作方法可重复的一些管理文件、企业标准、经验总结,汇总编辑成为协会团体标准,便于推荐给相关单位参考使用。 本标准附录A《工作面探放水总结报告编写提纲》是标准的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西省煤炭地质工程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编单位: 本标准参编单位: 木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井下探放水总结报告编写细则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作面探放水总结报告编制的基本规定、报告包括内容和 要求,适用于相关编制单位在编制工作面探放水总结报告时参考。规范性引用文件2仅所注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其最新版本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瞬变电磁原理、仪器及应用讲述

瞬变电磁原理、仪器及应用

第1章绪论 (1) 1.1 瞬变电磁法发展概况 (1) 1.2 瞬变电磁探测方法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2) 第2章瞬变电磁法探测原理 (4) 第3章ATEM-II瞬变电磁探测系统 (7) 3.1 ATEM-II瞬变电磁发射机 (7) 3.2ATEM-II瞬变电磁接收机 (10) 第4章瞬变电磁响应分析 (17) 4.1各向同性水平层状大地上回线源的瞬变电磁响应 (17) 4.2均匀大地表面上大回线源在地表形成的瞬变电磁场 (17) 4.3中心回线下的隐伏球体的响应特征 (18) 4.4中心回线下的隐伏无限延伸的水平圆柱体的响应特征 (20) 4.5导电围岩中的局部导体瞬变电磁响应 (20) 第5章瞬变电磁野外工作方法 (22) 5.1 回线组合选择 (22) 5.2 发射电流的选择 (24) 5.3 发射脉冲宽度的选择 (25) 5.4 关断时间的影响 (26) 5.5 发射边长的选择 (27) 5.5 接收最早取样时间的选择 (29) 5.7 接收线圈的频率选择 (30) 第6章瞬变电磁探测的数据处理与成图 (31) 6.1数据质量判别 (31) 6.2 数据处理 (33) 6.2.1 平滑滤波 (33) 6.2.2 近似对数等间隔取样 (34) 6.3 基于“烟圈”理论的一维快速反演 (37) 6.4 数据成图 (40) 第7章 ATEM系统野外应用 (42) 7.1 长春秦家屯模型验证研究 (42) 7.2 长春伊通河活断层勘察研究 (44) 7.3 内蒙正镶白旗水源勘察 (45) 7.4 安徽铜陵矿山接替资源勘探 (49) 7.5 浙江舟山连岛工程探测 (52)

煤矿井下物探报告

XX煤矿有限公司 12333进风顺槽 YCS200矿用瞬变电磁仪超前探测 探测人员:xxx xxxxxx xxxxx xxx xxxx xx 探测范围:A5前12-112米 探测时间:xxxx年x月xx日 报告编号:L-15006S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瞬变电磁探测技术 三、施工布置及数据采集 四、数据处理,结果解析 五、结论与建议 六、存在问题 七、探测结果参考综合柱状图地层显示 八、水平0°探测结果采掘平面图显示 九、物探参考资料 十、物探结果验证表

十一、复探通知 XX煤矿12333进风顺槽 YCS200矿用瞬变电磁仪超前探测 一、工程概况 1、探测位置:12333进风顺槽 12333进风顺槽布置在二采区皮带巷左侧,以方位角223°开口, 设计长度1000m。12333回采准备工作面布置在10#煤层中。地面标高为970~1043m,井下标高为730~740m。 探测施工处于迎头位置。距离A5测点12米。 如下图所示:

2、井田主要含水层有: (1)中奥陶统石灰岩含水层; (2)上石碳统太原组石灰岩含水层; (3)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及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 (4)第四系孔隙含水层。 3、井田主要隔水层有: (1)、中上更新统黄色亚粘土隔水层; (2)、各含水层之间的泥岩、砂质泥岩、粘土岩隔水层; (3)、本溪组隔水层。 4、探测目的 煤矿生产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其中矿井水害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煤炭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保证掘进安全,避免水害发生,依据“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防治水原则,进行本次瞬变电磁法探测。 ①探测目的是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服务,为防止在掘进工作中灾害的发生,保证生产安全。 ②为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更科学的规划,更安全的生产。 5、探测任务 本次探测的主要任务是使用YCS200矿用本安型瞬变电磁仪,通过不同角度

瞬变电磁法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瞬变电磁法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姓名:杨帅班级:资工803 学号:20081338 摘要:在地下水勘查工作中,用常规物探方法难以划分地层的结构、确定断裂构造的位置、查明基岩面的起伏形 态及判断地下水的赋存状况。通过瞬变电磁法(TEM)勘测并结合钻孔资料分析,对上述地质问题有了一些突破性 的认识,证明了瞬变电磁法在勘查工作中的有效性。当地下存在电性不均匀体时,通过瞬变电磁法会观测到电性 不均匀体的涡流异常场,进而推断矿体、地下水、地质构造等地下盲体的存在和部位。依据此特征成功地将瞬变电 法在探测中进行了应用。 关键词: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等值线;地下水勘查 0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 煤炭是我国目前主要能源之一,在煤矿生产和建设中,地质 构造直接影响煤矿生产安全生产和建设的重大灾害之一。 由于瞬变电磁法易于加大勘探深度,具有分辨能力强、工作效率高、受地形影响小等特点,近几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被广泛用于油气田、地热、煤炭以及地下水勘查等领域。可以借助被探测地质体所产生的瞬变效应来划分地层结构、确定地质构造的位置、查明基岩面的起伏形态及判断地下水的赋存状况。 1勘探区概况 勘探区位于太行山西麓,沁水煤田东北部边缘中段, 地表部分面积被黄土覆盖,仅在工区内有部分基岩出露, 其它部分地段基岩出露。根据周边出露及揭露地层由老到 新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第四系。

该区的电性特征:第四系多由黄色、红棕色、褐色亚 粘土及砂土组成,不整合于各时代地层之上。厚度不大, 导电性能强,整个新生界松散层及地表强风化岩层从全区 资料对比来看均呈相对中低阻反映。 二1煤层顶板大占砂岩裂隙较发育,含有裂隙水,是煤层顶板直接含水层。采掘使煤层顶板岩层变形、破坏,形成冒落带、裂隙带和弯曲变形带。区内顶板砂岩虽厚度大、且较稳定,裂隙亦较发育,但由于其上被多层砂质泥岩、泥岩隔水层所分割,补给和储存条件均较差,富水性弱。因此煤层顶 板砂岩孔隙裂隙水常以滴水、淋水的形式进入矿井,很少形成突水。由于砂岩赋水的不均一性,在其富水区及导水裂隙密集带,顶板砂岩会形成突水,但突水量一般不会太大。3·2导水通道 充水通道主要有断裂导水通道、煤层顶板采动裂隙通 道、煤层底板采动裂隙通道、废弃井筒、巷道等。矿区覆盖层 沉积厚度不大,前部裂隙和开采后的塌陷为上部煤层开采充足水通道;局部断层2侧岩层裂隙发育带,为矿井的主要充 水通道;煤层开采后,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断层带的稳定性遭 受破坏,可成为矿井的充水通道;区内勘探阶段封闭不良的 钻孔和废弃井筒也可成为矿井的充水通道。 4结论 (1)主要含水层为碳酸盐类岩溶裂隙含水层、碎屑岩类 孔隙裂隙含水层和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 (2)韩庄矿的充水水源主要为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 沿裂隙通道入渗的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太原组岩溶裂隙水和寒武系岩溶裂隙水,老窑水为主要威胁水源。 (3)充水通道为断层带裂隙发育及采空塌陷带。 参考文献: [1]房佩贤,等.专门水文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2]杨孟达,等.煤矿地质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EMIT MAXWELL 瞬变电磁法勘探数据处理

EMIT MAXWELL 瞬变电磁法勘探数据处理(1) 物探软件2010-04-25 11:58:11 阅读36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EMIT MAXWELL 瞬变电磁数据处理软件是由澳大利亚电磁成像技术公司的商业软件,运行于WINDOWS平台下,能对频率域;时间域及航空瞬变电磁勘测数据进行建模,正演,反演,及常规成图作业处理。另外还支持频率域与时间域的激发极化数据处理。很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包含两套扩展模块一个是EMAX组支持地面与航空瞬变电磁数据的CDI 深度计算。另一个就是CSIRO(澳大利亚国家工业研究院)组的正反演模块,是EMIT MAXWELL的核心模块,可惜网上下载的版本都不带! 所需工具WINDOWS系统,EMIT MAXWELL ,UltraEdit Professional Text/Hex Editor ,Oasis montaj 简易处理流程数据导入→数据处理→测量和仪器→数据显示→数据正反演 一、数据导入 支持工业标准AMIRA格式;标准仪器文件CRONE,PROTEM,GEONICS,SIROTEM.其他软件格式GEOSOFT等详细看下图。国产的瞬变电磁数据可以参照

AMIRA标准格式用ULTRAEDIT制作。提示下PROTEM的GX7格式直接将扩展名改为RAW即可导入! 软件界面 数据导入 以软件自带的DEMO数据为例,该数据为AMIRA标准格式。点击import→Tem File 选中DEMO.TEM

标准格式直接点击OK即可。数据导入就即刻生成了断面曲线与测网地图 EMIT MAXWELL 瞬变电磁法勘探数据处理(2) 物探软件2010-07-10 10:41:26 阅读13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数据导入成功后接下来就是对瞬变数据进行预处理。 如图所示点击DATA/PREFERENCES菜单选中edit and Process lines

物探报告

勘查地球物理概论

重力勘探 重力勘探是利用地壳内部各种岩(矿)石间因密度差异而引起的重力场变化来查明地质构造和寻找有用矿产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重力场 地球上任何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物体的重量和自由落体运动都是重力作用的表现。 地面上一切物体都要受到两种力的作用,其一是地球的全部质量对物体的引力,其二是 物体在自转的地球上受到的惯性离心力C,重力P就是它 们的矢量和(图2-1-1)。 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遵从万有引力定律。按照这个 定律,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质点间的引力F,与它们 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 其模量为: (2-1-1) 式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在SI制(国际单位制)中, G=6.67×10-11m3/(kg?s2)(米3/千克?秒2)。F的方向 沿着两质点的连线,单位为N(牛顿)。 地球对某一质点的引力,就是地球内所有质点对该质点引力的合成。如果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密度分布,原则上可以通过积分算出这个合力,它的方向近似地指向地心。 (图2-1-1) 重力作用质量为m的质点在自转的地球上要受到惯性离心力C的作用,C的大小与地球自转角速度ω的平方和该质点到自转轴的距离R成正比,其模量为: (2-1-2) C的方向垂直于地球自转轴,并沿着R指向球外。显然,惯性离心力是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的。 事实上,惯性离心力是相当小的,其最大值也仅为平均重力值的三百分之一,因此重力基本上是由地球的引力确定,其方向大致指向地心。 地球周围具有重力作用的空间称为重力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作用于质量为m0的质点上的重力P的模值可表示为 P=m0g 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显然 (2-1-3) 上式左端表示单位质量所受的重力,即重力场强度。由此可见,空间某点的重力场强度,无论在数值或量纲上都等于该点的重力加速度,且二者的方向也一致。为叙述方便,今后如无特殊说明,我们提到的重力即是指重力加速度或重力场强度。 【重力位】从场力做功的观点出发,重力场的特征还可以用重力位来表示,重力场中某点的重力位W等于单位质量的质点由无穷远移至该点时场力所做的功。等重力位面称水准面,

12030工作面瞬变电磁勘探报告

郑州市嵘昌煤业有限公司12030工作面瞬变电磁勘探报告 郑州嵘昌集团实业有限公司 二0一四年十月十六日

郑州市嵘昌煤业有限公司12030工作面瞬变电磁勘探报告 报告编制:刘铁栓 数据处理:陈冬阳 成图:陈冬阳 地质:刘国超 测量:王程卫 数据采集:刘铁栓陈冬阳刘国超王程卫刘晓明王阳晓 工程施工单位:郑州嵘昌集团实业有限公司 报告编制单位:郑州嵘昌集团实业有限公司 单位技术负责人:邢吉亮 施工日期:2014年10月15日 报告提交日期:2014年10月18日

目录 第一章测区概况...................................................................... - 1 -§1.1 目的与任务............................................................................... - 1 -§1.2 测区位置及范围...................................................................... - 1 -§1.3 测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概述.................................................... - 2 -第二章原始数据采集 ............................................................ - 3 -§2.1 瞬变电磁法简介...................................................................... - 3 -§2.2 仪器 ............................................................................................ - 5 -§2.3 工程布置及工作量完成情况 ............................................... - 6 -第三章数据处理...................................................................... - 8 -§3.1 数据处理 ................................................................................... - 8 -§3.2 资料解释 ................................................................................... - 9 -第四章结论与建议............................................................... - 10 -§4.1 结论 .......................................................................................... - 10 -§4.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 10 -附图 ................................................................................................. - 10 -

井下物探管理办法

井下物探管理办法

文档仅供参考 附件7: 矿井物探管理办法 为规范矿井物探工作,提高地质、水文地质预测预报准确率,全面落实“物探先行,钻探跟进”的防治水要求,制定本办 法。 一、适用范围 各区域公司及矿井公司、各生产(基建)矿井。 二、地面物探管理 1、矿井地面物探工程立项、方法选择、观测系统确定必须参 考《汾西矿区地面物探总体规划》。 2、地面物探工程计划必须上报集团公司审查同意。 3、地面物探项目的招投标必须符合集团公司相关规定,参加 招标的单位必须具有乙级(含乙级)以上物探资质。 4、地面物探项目招标前必须编制工程设计并报集团公司组织 审查,未经集团公司审查不予审查报告。审查后确定的设计做为 招投标和施工的技术依据,设计变更必须经建设方、监理方同 意。 5、大中型物探项目(2km2及以上)必须聘请具有物探监理 资质的单位进行监理。小型物探项目,矿井必须参与项目开工、 试验、竣工验收全过程监督管理,并有详细的监管工作日志。 6、集团公司负责物探工程设计、报告的审查并批复。 7、地面物探项目设计、施工方法、质量管理、报告编制等必 须符合国家相关规程、规范要求。

三、井下物探管理 1、各矿井必须成立3人以上(包括3人)的物探技术小组,指定专职的物探技术人员,确保物探工作正常开展。同时按照集团公司要求派出物探技术人员学习培训,并按周积极开展内部自主培训,不断提高矿井的物探技术水平。 2、各矿井必须配备超前探测水情和构造的物探仪器,以及探测回采工作面地质异常的无线电波透视仪。 3、区域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以公司组建物探队伍,保证所属矿井物探工作正常开展。 4、各区域公司、矿井应制定物探仪器保管、维护、使用和交接管理制度,定期对物探仪器进行维护,仪器每两年须送到厂家对技术指标检校或大修。 5、所有开拓、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电法仪器循环探测,要求探测全覆盖。物探范围内如过空巷,应重新探测。 6、为实现物探与钻探相匹配,使用大功率瞬变电磁仪,相邻两次探测间距不大于100米;使用小功率瞬变电磁仪的矿井,相邻两次探测间距不大于75米。 对可能存在地质构造的区段应使用地震类物探仪器探测。 7、受小窑采空区积水及富水构造影响严重矿井(柳湾、水峪、高阳、正文、正旺、正帮、正佳、正珠等)的采掘工作面,应采用瞬变电磁法、直流电法、地质探测仪法多种手段综合验证探查小窑采空区范围及其赋水性。

水井湾煤矿综合物探报告

贵州泰昌安能源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兴仁县水井湾煤矿 全方位探测仪超前探测分析报告 (1204、1205、1207工作面) 编制:生产技术科审核:廖万生 探测时间:2014年2月28日 ·1

目录 1、序言 (2) 2、工程概况 (2) 3、任务、目的 (3) 3、地质构造、煤岩特征 (3) 4、工作方法、依据、起讫时间、完成的工作量 (3) 5、工作基本原理 (5) 6、取得的成果 (10) 7、验证成果: (16) 8、结论 (16) ·2

序言 瓦斯、水灾、火灾、粉尘、顶板冒落五大自然灾害仍然是威胁和制约矿井正常开采的主要因素。因此,做好物探勘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矿井确保安全生产、制订应急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YTD400(A)矿井全方位探测系统是西安高新技术企业--西安博深矿用设备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为矿井下含有瓦斯、粉尘等爆炸性危险等特定环境下探测隐伏矿体、含导水构造等局部异常地质体而设计、制造的多功能、矿井物探综合勘探系统。系统包括YTD400(A)矿井全方位探测仪、矿井电法数据处理与解释软件系统两大部分。该系统在矿井物探技术功能集成、数据处理、解释与成图功能集成等方面均有独到创新,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使用该设备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工程概况: 采用矿井全方位探测仪探查1204、1205、1207三工作面前(侧)方100m范围内的煤层、断层及含水裂隙等局部异常地质体赋水分布情况。保证安全施工,提高掘进进度,于2014年2月28日经矿委会批准,经物探小组负责对三个工作面进行现场物探勘测。 ·3

二、任务及目的: 1)探测1204、1205、1207运输巷掘进头前(侧)方100m范围内的煤层、断层及含水裂隙等局部异常地质体赋水性强弱。提高巷道掘进效率,避免发生突水事故,确保巷道掘进安全。 2)探测掘进头顶板、顺层及底板的赋水性强弱,为开采方案设计或灾害水体的抽、排、疏、降提供技术资料。3)对测区内煤层开采或采前防治水措施实施提供物理探测技术依据。 4)为布置探防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三、测区地质构造及煤岩特征: 1、测区内地层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北-北东,倾角一般12-25?,平均16?,总体呈单斜构造,构造复杂程度中等。含煤地层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质泥岩、细砂岩,岩性比较软弱.本区主采煤层为k 2、k 3、煤层,k2煤层顶板为砂岩、粉砂岩,底板为粘土岩或粉砂岩,k3煤层顶板岩性为粘土岩或粉砂岩,底板为粘土岩,遇水易泥化引起底鼓。煤层煤岩类型主要为亮煤型,硬度2左右,具有块状、片状结构,性脆、为低灰、低中硫、高热值无烟煤。测区内120 4、120 5、1207运输掘进面均布置在矿井一采区k2煤层中,开采标高分别为:1431~1490;1416~1375;1389~1425; 四、工作方法、依据、起讫时间、完成的工作量: ·4

超前探物探报告

瞬变电磁法超前探物探报告

编制: 参加人员: 资料处理: 审核: 技术负责: 施工单位:武汉地大华睿地学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科资源仪器探测研究所武汉地大华睿地学技术有限公司 2012年09月27日 秭归实验 掘进头瞬变电磁法超前探物探报告

前言 为了避免巷道掘进中直接揭露含水构造,依据现场巷道施工情况,在实验巷道正前方50米处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进行超前探测,依据探测结果和矿井水文地质地质资料,探测巷道前方150m范围和底板斜向下150m范围内含水构造发育情况,为布置探防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 本次基本工作范围为巷道掘进方向,做一次超前探探测任务,结合矿方已有的水文地质资料,对掘进头前方的富水性分布进行分析,为后期探防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 一、物探勘探任务及目的: (1)每次超前探基本测线2条,每条测线11个物理点,总计22个物理点。探测掘进头前方顺层及底板的低阻体异常及分布范围。 (3)分析测区内含水构造形态、水力联系。 (4)对测区内煤层开采或水害治理提供物理探测技术依据。 (5)为布置探防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 二.矿井瞬变电磁工作仪器 现场仪器使用的为武汉地大华睿地学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TEMHZ75矿用瞬变电磁仪和TEMJF50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发射机(大功率)组合实现。这套矿用瞬变电磁仪对低阻充水破碎带反映特别灵敏、体积效应小、纵横向分辨率高,且施工快捷、效率高等优点,既可以用于煤矿掘进头前方,也可以用于巷道侧帮、煤层顶、底板等探测,为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水患和导水构造的超前预测预报提供技术手段。同时这套瞬变电磁仪系统可以通过加大发射功率的方法增强二次场,提高信噪比,从而加深勘探深度;通过多次脉冲激发场的重复测量叠加和空间域多次覆盖技术的应用提高信噪比,应用于工作复杂、噪声干扰大的煤矿井下水害超前预报使用,有效勘探深度能达到150米。 三、工作布置与工作量、技术措施及质量评述 1.本次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试验施工布置与工作量,沿巷道掘进头,布置测线3条,通过在掘进头移动发射接收线圈,形成3条超前探测的实测剖面。如

掘进工作面物探报告

×××煤矿 1307 巷道电法超前探测报告

2016年09月28日 目录 一、概况- 0 - 二、电法超前探测原理及井下工作方法- 0 - 1、探测原理- 0 - 2、井下工作方法- 1 - 三、探测结果分析:- 1 - 四、结论及建议- 2 -

一、概况 1、探测目的: 1307掘进巷道前方煤层的含水分布情况。 2、探测时间:2016-09-28 3、探测地点: 1307顺槽巷 4、掘进头里程: 570 米 5、探测部门:煤矿探水班 二、电法超前探测原理及井下工作方法 1、探测原理 直流电三点源三极超前探测方法是目前煤矿井下最常用的一种超前探测方法,它具有简单方便、施工安全、快速高效、测距较大、适应性强、对水敏感等优点,对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电极布置为:一个电极在无穷远,一个电极向全空间均匀介质中的A点供电。以A点为中心形成电场,向四周均匀放射电流。距A等距离点组成一个球形等势面,等势面的变化代表整个球壳中电性异常的综合反映,这就是直流电超前探测的基本理论。工作人员在巷道迎头设置点电源,后退一定距离间接测量掘进前方等距离的电性异常。通过电性异常推断前方地质或水文异常,指导生产、降低风险。

2、井下工作方法 本次巷道掘进头超前探测采用三点三极超前探测方法。该方法由3个三极探测装置组成,在巷道掘进头以一定间距布置3个供电电极,另一供电电极布置在无穷远处。测量电极MN以一定间距向巷道后方移动,对于每个测点,分别测量3对电极所对应的视电阻率值。三点三极探测技术可以利用同一组MN测量的三组视电阻率值进行校正,消除干扰,提高解释准确度。 井下共打孔20个,孔间距为4m,孔深约0.3m。在现场工作时,首先将先前准备好的盐与黄泥混合填堵钻孔,然后将铜电极插入孔中,保证铜电极能够与围岩尽量接触良好。然后,在距巷道迎头4米,沿巷道掘进方向以等间距(4m)后退布置供电电极A1、A2、A3,将另一供电极B布置在即无穷远处,,这样就可以近似地将A1、A2、A3看做点电源。最后从A1、A2、A3顺巷后退4m,以4m间距顺巷道布置测量电极MN,同时测量电压和电流计算视电阻率,依次移动电极MN完成测量直至探测工作结束。 三、探测结果分析: 现场数据采集完成以后,我们及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电极接地良好,现场采集的数据基本可靠,个别测点受到井下杂散电

掘进工作面物探报告汇总

×××煤矿 1307 巷道电法超前探测报告 2016年09月28日

目录 一、概况................................................................................. - 1 - 二、电法超前探测原理及井下工作方法 ............................ - 1 - 1、探测原理 ..................................................................... - 1 - 2、井下工作方法 ............................................................. - 2 - 三、探测结果分析: ............................................................ - 2 - 四、结论及建议..................................................................... - 3 -

一、概况 1、探测目的: 1307掘进巷道前方煤层的含水分布情况。 2、探测时间: 2016-09-28 3、探测地点: 1307顺槽巷 4、掘进头里程: 570 米 5、探测部门:煤矿探水班 二、电法超前探测原理及井下工作方法 1、探测原理 直流电三点源三极超前探测方法是目前煤矿井下最常用的一种超前探测方法,它具有简单方便、施工安全、快速高效、测距较大、适应性强、对水敏感等优点,对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电极布置为:一个电极在无穷远,一个电极向全空间均匀介质中的A点供电。以A点为中心形成电场,向四周均匀放射电流。距A等距离点组成一个球形等势面,等势面的变化代表整个球壳中电性异常的综合反映,这就是直流电超前探测的基本理论。工作人员在巷道迎头设置点电源,后退一定距离间接测量掘进前方等距离的电性异常。通过电性异常推断前方地质或水文异常,指导生产、降低风险。

瞬变电磁法在探测地下溶洞中的应用

瞬变电磁法在探测地下溶洞中的应用 【摘要】:介绍了瞬变电磁法应用于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的进展情况及应用效果,通过对实际探测资料的分析,论证了瞬变电磁法应用于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瞬变电磁法;地球物理勘探;地下溶洞 [ abstract ] :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result of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engineering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ctual detection data,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engineering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and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karst cave 中图分类号:p62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2104(2013)1-0020-02 1引言 瞬变电磁法(tem)近几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在金属矿勘探、油气田勘探和煤田勘探等勘探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它正开始步入工程勘察、地下水及地热勘察的行列中。为了研究 tem 法在地下空洞勘察中的有效性,几年来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

物探报告范例

1 序言 1.1 工区地理概况 碗厂测区位于北纬25°34′、东经101°39′附近,属云南省牟定县戌街乡管辖,交通便利(见插图1)。测区海拔1700—2200米,属中高山区,气候适宜。区内居住汉、彝族人民等。 1.2 工作任务 根据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云色地地字[2002]5号文《关于“二00二年地勘项目立项申请”的批复》附件:云南省元谋—牟定铂钯矿资源评价(编号:200207)的要求,在牟定县碗厂—竹园开展高精度磁测,面积10Km2,比例尺1:10000,网度100×20m,目的是寻找隐伏岩体,确定深部验证靶位。 我分院接受任务后,即与昆明分院共同划定测区位置及范围,经院技术部同意,按要求进行设计书的编写。设计书经分院审查合格,报有色地质勘查院批准后,即组成项目组,于5月2日赴测区开展野外工作, 6月7日结束野外施工。野外施工结束后,即转入室内资料整理,于12月结束室内工作,提交工作报告。 完成高精度磁测10.03 Km2。具体工作量见下表: 磁参数标本采集测定60块。 该区野外施工方法正确、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资料可供使用。 1.3工作效果 本次工作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a)高精度磁法在该区寻找基性、超基性岩体是有效的。 (b)该区野外施工方法正确、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资料可供使用。

(c) 获得磁法△T异常9处:其中Ⅰ、Ⅱ、Ⅲ号异常为已有工程控制的超基性岩体引起;Ⅴ、Ⅵ、Ⅸ号异常推测为与基性、超基性岩体有关,位于构造有利部位;Ⅳ号异常区内可能存在较大规模的基、超基性岩体;Ⅶ、Ⅷ号异常异常推测可能与基、超基性岩体有关。 2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 2.1 以往地质、物探工作程度 本区六、七十年代地质工作较多。1970年以前,云南冶金勘探公司304队在猫街碗厂一带做过地质工作,发现此区超基性岩体含铂。70年下半年投入钻探,查明为铜镍铂钯矿床。 2001年云南有色地质勘查院昆明分院在本区做过1/万地质填图,在碗厂矿区新发现竹园基性岩体。 1971年4月至1972年5月,云南冶金勘探公司305队在区内及附近做过基、超基性岩体磁法(垂直分量)工作,对四号、八号岩体加密及钻孔参数测定,重点对八号岩体进行了精测剖面的定量计算,提交了1/2000比例尺的岩体边界、形态、产状推测图。大致圈定了三、五、六号岩体边界;对七号岩体粗略地做了点距为1米的剖面,提交岩体的规模情况。 2.2地质特征 工区位于扬子板块西缘,东侧为昆阳陆内裂谷地体,西侧为楚雄山间盆地地体(任治机,1996),南北向的元谋—绿汁江岩石圈断裂通过本区。云南省重要的含铂基、超基性岩带—绿汁江岩带,即严格受该断裂带控制,沿其西缘展布。基、超基性岩带南北全长130公里,大致分为北、中、南段。测区位于元谋—绿汁江基、超基性岩带南段。 2.2.1 地层 区内地层由新到老分为: 第四系全新统(Qh):残、坡积物。厚度0—20m。分布在测区东南边。 第四系更新统(Qp):卵砾石夹砂、粘土。厚度0—100m。分布

水上瞬变电磁勘探技术

收稿日期:2012-04-18 作者简介:申青春(1983—),男,河南辉县人,助理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主要从事矿井地质、防治水和物探工作,现任义煤集团地质研究所物探室副主任。 水上瞬变电磁勘探技术探讨 申青春1,吕东亮1,张春光1,刘俊生 2 (1.义煤集团公司地质研究所,河南义马472300;2.义煤集团公司,河南义马472300) 摘要:小浪底水库达到最高蓄水位(标高+275m )后,将淹没义煤集团公司新安煤田的面积超过50km 2 ,水 下压煤2.5亿t 。在小浪底水库蓄水前后, 对新安煤田淹没区进行水上瞬变电磁勘探,将极大丰富瞬变电磁法的内容和应用范围,使在小浪底水库淹没区及类似条件煤田顺利开展水上瞬变电磁勘探成为可能。介绍了在该区开展水上瞬变电磁勘的技术路线、方案以及主要研究内容等构想。预测结果认为,此次水勘探技术的应用,将解放水下压煤约1亿t ,价值600多亿元。关键词:水上瞬变电磁勘探;勘探技术;低阻层屏蔽;地表水中图分类号:P63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506(2012)08-0041-02 Discussion on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Exploration Techniques Above Water Shen Qingchun 1,LüDongliang 1,Zhang Chunguang 1,Liu Junsheng 2 (1.Geological Institute ,Yima Coal Industry Group Co.,Ltd.,Yima 472300,China ; 2.Yima Coal Industry Group Co.,Ltd.,Yima 472300,China ) Abstract :50km 2of Xin'an coalfield in Yima Coal Industry Group Co.,Ltd.will be flooded once the water level of Xiaolangdi Dam res-ervoir reaches the highest storage level (+275m ).Before and after impoundment of Xiaolangdi Dam reservoir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prospecting above water was developed in Xin'an coalfield flooded area ,this will greatly enrich the contents of th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and application scope ,which made electromagnetic exploration possible in similar conditions coalfield.Introduced the technical path ,plans and main researching content of carrying out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sm above water.The prospect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can liberate approximately 100million tons coal underwater worth over 600billion yuan.Keywords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sm exploration above water ;exploration techniques ;low resistivity layer shielding ;surface water 新安煤田是河南省重点大型煤田之一,煤炭资 源量估算为26亿t , -1000m 标高以浅面积约600km 2,是义煤集团四大煤田之一,目前有3对生产矿 井和1对在建矿井,分别为新安、新义、义安和孟津 煤矿。小浪底水库设计库容126.5亿m 3,有效库容 51亿m 3,水库面积278km 2 。小浪底水库达到最高蓄水位(标高+275m )后,将淹没新安煤田50km 2以上,水下压煤2.5亿t 。其中,淹没新安井田东翼21.7km 2,水下压煤1.2亿t 。 小浪底水库蓄水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矿井充水条件将发生重大改变,矿井水害加剧,矿井防治水难度加大,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继续向复杂方向转 化。新安煤田地表仅有畛河、石寺河、北冶河等数条 季节性河流,对矿井的充水作用有限。小浪底水库蓄水后,地表水将成为矿井的重要充水因素之一。新安煤田浅部曾存在数百个大小不等的小煤矿,其中有数十个小煤矿井口处于淹没区内,加之小煤矿采空区相互连通,造成小窑水与地表水连为一体,对新安煤矿等矿井构成极大水害威胁。由于受地表水、小窑水的补给充足,径流途径缩短等原因,地下含水层对矿井的充水作用也在增大。这样,新安煤田在开采过程中,在垂向上,上部受水库水的威胁,下部受底板奥灰水威胁,侧向上受小窑水威胁。为在小浪底水库蓄水前后顺利探查新安煤田水文地质条件,探查地表水体与地下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圈定奥灰等主要含水层富水区域及小窑采 空区存在情况, 义煤集团将在小浪底水库蓄水前后对新安煤田淹没区开展水上瞬变电磁勘探,为新安 煤田各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 14·2012年第8期中州煤炭总第200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