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121运输石门物探报告

煤矿121运输石门物探报告
煤矿121运输石门物探报告

贵州六盘水市邦达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红果煤矿贵州省盘县红果镇红果煤矿物探报告

121运输石门

(K0+40米)

测量人员:

审核:

六盘水市邦达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红果煤矿

2012年08月13日

贵州六盘水市邦达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红果煤矿

一、工作布置与工作量、技术措施评述

1)探测121运输石门前方积水情况。

2)探测2012年8月13日8点班迎头45度向上,顺层及45度向下的低阻体异常及分布范围。

3)对测区内煤层开采或水害治理提供物理探测技术依据。

4)为布置探防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5)施工技术措施,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装置类型采用重叠回线组合装置,边长1.5m的激发和接收正方形线圈,激发线圈匝数16匝,接收线圈匝数40匝。供电电流档为2A,供电脉宽10ms,采样率16μS。每个测点至少采用30次叠加方式提高信噪比,确保了原始数据的可靠性。

二、矿井瞬变电磁(TEM)的原理及特点

矿井瞬变电磁和地面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的一样的,理论上也完全可以使用地面电磁法的一切装置及采集参数,但受井下环境的影响,矿井瞬变电磁法与地面的TEM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相比又有很大的区别。由于矿井轨道、高压环境及小规模线框装置的影响,在井下的探测深度很受限制,一般可以有效解释200m左右,本次测量控制在100m范围内。另外地面瞬变法为半空间瞬变响应,这种瞬变响应来自与地表以下半空间层,而矿井瞬变电磁法为全空间瞬变响应,这种响应来自回线平面上下(或两侧)地层,这对确定异常体的位置带来很大的困难。实际资料解释中,必须结合具体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综合分析。具体来说矿井瞬变电磁法具有以下特点:

1.受矿井巷道的影响矿井瞬变电磁法只能采用边长1.5m的多匝回线装置,这与地面瞬变电磁法相比数据采集劳动强度小,测量设备轻便,工作效率高,成本低;

2.采用小规模回线装置系统,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降低体积效应的影响、提高勘探分辨率,特别是横向分辨率;

3.井下测量装置距离异常体更近,大大的提高测量信号的信噪比,经验表明,井下测量的信号强度比地面同样装置及参数设置的信号强很多;

4.地面瞬变电磁法勘探一般只能将线框平置于地面测量,而井下瞬变电磁法可以将线圈放置于巷道底板测量,探测底板一定深度内含水性异常体垂向和横向发

育规律,也可以将线圈直立于巷道内,当线框面平行巷道掘进前方,可进行超前探测;当线圈平行于巷道侧面煤层,可探测工作面内和顶底板一定范围内含水低阻异常体的发育规律;

5.矿井瞬变电磁法对高阻层的穿透能力强,对低阻层有较高的分辨能力。在高阻地区如果用直流电法勘探要达到较大的探测深度,须有较大的极距,故其体积效应就大,而在高阻地区用较小的回线可达到较大的探测深度,故在同样的条件下TEM较直流电法的体积效应小得多。

三、矿井瞬变电磁法地球物理特征

在探测富水区的位置及其分布范围等方面,瞬变电磁法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物理基础是富水区相对于周围地层有明显的电性差异。理论上讲,干燥岩石的电阻率值很大,但实际上地下岩石孔隙、裂隙总是含水的,并且随着岩石的湿度或者含水饱和度的增加,电阻率急剧下降,即赋水性的不均匀程度在瞬变电磁参数图件上反映为电阻率的高低变化;当岩层完整时其电阻率较高,受构造运动或地下水作用的影响,部分地段岩层破碎或裂隙发育,破碎程度及其含水的饱和度越大(砂岩、灰岩富水性增强),岩石的导电性会显著增强,地层电阻率会明显降低,断面图上会有明显的低阻异常反映。正常情况下,各层位电性在横向上是相对均一的。当存在局部低阻异常体(裂隙带、富水区等)时,在断面上就会出现局部低电阻率异常区。从邻近井田钻孔电测井资料分析,从地表到该号煤层,正常地层的电阻率是依次继增的,当岩层富水时,其电阻率会降低,和围岩相比较形成低阻反映。为以导电性差异、电性感应差异作前提的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的运用提供了良好的地球物理前提。本区含煤地层为二叠系、石炭系地层,煤层、围岩、富水区与导水通道的电阻率差异明显,具有良好的瞬变电磁法勘探地质条件。

四.矿井瞬变电磁工作仪器

现场仪器使用的为武汉地大华睿地学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TEMHZ75矿用瞬变电磁仪+TEMJF50实现。这套矿用瞬变电磁仪对低阻充水破碎带反映特别灵敏、体积效应小、纵横向分辨率高,且施工快捷、效率高等优点,既可以用于煤矿掘进头前方,也可以用于巷道侧帮、煤层顶、底板等探测,为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水

患和导水构造的超前预测预报提供技术手段。通过多次脉冲激发场的重复测量叠加和空间域多次覆盖技术的应用提高信噪比,应用于煤矿井下水害超前预报使用,有效勘探深度能达到100-200米。

图1 TEMHZ75型矿井瞬变电磁仪实物图

图2 仪器技术参数

五、工作布置与工作量、技术措施及质量评述

1.本次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试验施工布置与工作量,沿121运输石门超前探测,布置测线3条,通过在掘进头移动发射接收线圈,形成3条超前探测的实测剖面。如图所示:

图3 井下施工线框摆放角度示意

2.施工技术措施,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装置类型采用重叠回线组合装置,边长1.5m的激发和接收正方形线圈,激发线圈匝数16匝,接收线圈匝数40匝。供电电流档为2A,供电脉宽10ms,采样率16μS。每个测点至少采用30次叠加方式提高信噪比,确保了原始数据的可靠性。

3.质量评述本次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试验数据采集,严格按《瞬变电磁法技术规程》《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执行,并通过多次叠加,提高信噪比等方法,保证了本次试验的数据采集,从而保证了施工质量。

六﹑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资料处理与解释

1.121运输石门掘进头超前探资料解释

1)121运输石门掘进头等视电阻率扇形剖面图(顺层)资料解释

图4 121运输石门迎头等视电阻率扇形剖面图(顺层)

图4为121运输石门掘进头前方,顺层方向等视电阻率探测扇形剖面,100米范围内基本无异常,仅在左帮范围边界有局部异常,图中蓝色区域为低阻异常区,共获得低阻异常区1处,为异常区低阻异常区。资料解释:

①异常区低阻异常区位于掘进头顺层方向左帮,相对迎头距离约95~100米处。

图5 121运输石门掘进头等视电阻率扇形剖面图45°斜向下图5为121运输石门掘进头前方,45°斜向下等视电阻率探测扇形剖面,图中蓝色区域为低阻异常区,共获得低阻异常区2处,为异常区低阻异常区。资料解释:

①异常区低阻异常区位于掘进头45°斜向下方向偏右帮,相对迎头距离约95~100米处。

②异常区低阻异常区位于掘进头45°斜向下方向正前方偏右帮,相对迎头距离

约90~100米处,异常区带宽约80米。

图6 121运输石门掘进头等视电阻率扇形剖面图45°斜向上图6为121运输石门掘进头前方,45°斜向上等视电阻率探测扇形剖面,图中蓝色区域为低阻异常区,共获得低阻异常区1处,为异常区低阻异常区。资料解释:

①异常区低阻异常区位于掘进头45°斜向上方向左帮,相对迎头距离约95~100米处。

七、结论与应对措施

1、此次探测范围的左帮和右帮边界与异常区紧接,且100米范围内异常区面积小。

2、迎头左帮施工垂直于左帮,倾角为0°的探放水钻孔,长度约为95米进行验证异常区是否异常。

3、迎头右帮施工垂直于右帮,倾角为0°的探放水钻孔,长度约为95米进行验证异常区是否异常。

4、迎头右帮施工倾角约为150°,右帮斜下方向的探放水钻孔,长度约为90米进行验证异常区是否异常。

直流电法仪物探报告

登封市慧祥煤业YDZ(A)直流电法仪探测报告 探测地点:12181巷道 探测日期:2007.10.23

本次YDZ(A)井下直流电法仪探测的地质任务是:12181掘进巷道前方地质含水结构 1、井下电法基本原理 矿井直流电法属全空间电法勘探。它以岩石的电性差异为基础,与地面电法不同,在全空间条件下建场,在地下巷道中进行电法测量工作,地下电流通过布置在巷道内的供电电极在巷道周围岩层中建立起全空间稳定电场,该稳定电场特征取决于巷道周围岩石的电性特征及其赋存状态,测量该电场的变化规律,使用全空间电场理论处理和解释,就可找到巷道周围岩石中引起电场变化的水文、地质构造等规律。 井下直流电法的方法技术很多,巷道迎头超前探测使用三点——三极探测法效果好; 该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探测方法和解释方法,包括: (a)不使用传统容易的对数坐标,而使用难度较大的算术坐标,进行高密度采集数据; (b)改变过去单点解释方法,使用新的断面连续解释方法,能大大提高物探解释的准确性; (c)确定相应方法判断解释潜在突水通道的物探标准。 井下采集第一手资料是反映岩石电性特征的视电阻率,使用西安分院研制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矿井电法专用软件进行处理和解释:(1)单独提取视电阻率中的含水信息——用于解释工作面巷道底板100m深度内的含水、导水规律,潜在的突水通道。 (2)单独提取视电阻率中的岩石电性分层信息——用于解释工作面底板隔水层厚度、含水层厚度、含水层原始导升高度。 (3)超前探测——井下巷道侧帮、迎头前方80米内的断层及含水、导水构造。

(4)立体成图——对工作面底板下不同深度进行类似“CT”成像的断面、平面切片,分离出电法含水异常区域,得到视电阻率低阻异常断面图、平面图,进行立体解释。 2、系统组成 YDZ(A)防爆数字直流电法仪(以下简称电法仪)是井下电法勘探仪器,也可用于地面进行电法探测地质构造。由9节1.8Ah锂电池组成5.4 Ah 10.8V电池组,逆变电路,整流滤波电路,极性变换发射输出,单片机控制电路,接收电路,显示、存储、通讯等电路组成。 电法仪的各功能板如图1所示,电池输出的直流电压经逆变升压电路产生70或100V的高压,经整流滤波、极性变换输出,通过AB 供入大地;同时通过MN接收大地的感应信号,经A/D转换器放大并转换成数字后送给单板机存入存储器。存储器中的数据通过RS232串行通讯口进行数据交换;供电时间有可选。供出的电流在显示器上显示。 电法仪的组成

井下探放水总结报告编写细则

前言 为了进一步规范煤矿防治水工作,有效地防治煤矿水害,提高煤矿防治水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多年来,山西省各大煤炭集团紧密结合煤矿防治水工作实际,依据国家相关规程规范,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煤矿防治水的管理文件及企业标准。同时一些国内及省内的知名技术服务单位为了完成山西煤矿的技术服务业务与相关煤炭企业协同完成了一些技术管理成果。 为了更好地帮助省内煤矿防治水技术力量较薄弱的单位提升煤矿防治水工作水 平和技术水平,推动煤矿企业查清水文地质条件、水害威胁现状以及水患严重程度,明确水害防范重点,提前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以便更有效地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山西省煤炭地质工程协会组织相关企业及专家依据山西省各大煤炭集团及相关企业有关煤矿防治水的一些管理文件、企业标准、经验总结,按照国家团体标准的编制要求,将一些针对性强、经过多数煤矿技术人员验证有可操作性、煤矿防治水普遍适用、工作方法可重复的一些管理文件、企业标准、经验总结,汇总编辑成为协会团体标准,便于推荐给相关单位参考使用。 本标准附录A《工作面探放水总结报告编写提纲》是标准的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西省煤炭地质工程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编单位: 本标准参编单位: 木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井下探放水总结报告编写细则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作面探放水总结报告编制的基本规定、报告包括内容和 要求,适用于相关编制单位在编制工作面探放水总结报告时参考。规范性引用文件2仅所注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其最新版本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煤矿井下物探报告

XX煤矿有限公司 12333进风顺槽 YCS200矿用瞬变电磁仪超前探测 探测人员:xxx xxxxxx xxxxx xxx xxxx xx 探测范围:A5前12-112米 探测时间:xxxx年x月xx日 报告编号:L-15006S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瞬变电磁探测技术 三、施工布置及数据采集 四、数据处理,结果解析 五、结论与建议 六、存在问题 七、探测结果参考综合柱状图地层显示 八、水平0°探测结果采掘平面图显示 九、物探参考资料 十、物探结果验证表

十一、复探通知 XX煤矿12333进风顺槽 YCS200矿用瞬变电磁仪超前探测 一、工程概况 1、探测位置:12333进风顺槽 12333进风顺槽布置在二采区皮带巷左侧,以方位角223°开口, 设计长度1000m。12333回采准备工作面布置在10#煤层中。地面标高为970~1043m,井下标高为730~740m。 探测施工处于迎头位置。距离A5测点12米。 如下图所示:

2、井田主要含水层有: (1)中奥陶统石灰岩含水层; (2)上石碳统太原组石灰岩含水层; (3)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及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 (4)第四系孔隙含水层。 3、井田主要隔水层有: (1)、中上更新统黄色亚粘土隔水层; (2)、各含水层之间的泥岩、砂质泥岩、粘土岩隔水层; (3)、本溪组隔水层。 4、探测目的 煤矿生产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其中矿井水害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煤炭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保证掘进安全,避免水害发生,依据“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防治水原则,进行本次瞬变电磁法探测。 ①探测目的是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服务,为防止在掘进工作中灾害的发生,保证生产安全。 ②为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更科学的规划,更安全的生产。 5、探测任务 本次探测的主要任务是使用YCS200矿用本安型瞬变电磁仪,通过不同角度

石门揭煤技术安全措施(最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石门揭煤技术安全措施(最新版)

石门揭煤技术安全措施(最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概述: 根据矿采掘部署的安排,施工至-50m西翼水平时需揭开九石门。石门标高-50m,距地表深约230m左右。进行突出危险鉴定,无突出危险。 二、揭煤措施 为确保安全揭煤或在暗斜井掘进过程中防止误穿煤层,特制定揭煤措施如下: ㈠安全保障措施 1.揭煤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副组长: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成员:机电矿长、生产矿长、安监科长、通风科长、调度室主任。 领导小组负责揭煤期间的安全、技术、管理、督察、指挥、协调、组织指挥工作。 2.现场实施组

组长:安全副矿长。副组长:通风科分管防突的副科长。成员:掘进队、通风科、机电科、瓦斯检查员、救护队正副队长及技术人员、地测科地质技术人员、安监科安监人员。 ⑴现场实施组组长和副组长负责整个现场揭煤期间的安全、技术、指挥、协调等工作。 ⑵掘进队正副队长对揭煤过程中的巷道掘进工程质量和安全负责,并严格按防突措施执行。 ⑶通风科正副科长对该区域的通风、安全防护设施、瓦斯、放炮管理负责。 ⑷机电科正副队长对该区域的机电设备的安装、检查(防爆性能、风电闭锁)负责。 ⑸瓦斯检查员对该工作面瓦斯监测监控的安装、检查、校正负责。 ⑹救护队正副队长负责揭煤期间的救护和现场戴机值班工作。 ⑺技术人员负责对防突措施的实施和资料的收集整理。 ⑻地测科地质技术人员负责对该工作面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处理现场地质问题,并及时进行地质预报。 ⑼安监科安监人员负责对该工作面防突措施的实施和巷道掘进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

物探报告

勘查地球物理概论

重力勘探 重力勘探是利用地壳内部各种岩(矿)石间因密度差异而引起的重力场变化来查明地质构造和寻找有用矿产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重力场 地球上任何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物体的重量和自由落体运动都是重力作用的表现。 地面上一切物体都要受到两种力的作用,其一是地球的全部质量对物体的引力,其二是 物体在自转的地球上受到的惯性离心力C,重力P就是它 们的矢量和(图2-1-1)。 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遵从万有引力定律。按照这个 定律,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质点间的引力F,与它们 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 其模量为: (2-1-1) 式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在SI制(国际单位制)中, G=6.67×10-11m3/(kg?s2)(米3/千克?秒2)。F的方向 沿着两质点的连线,单位为N(牛顿)。 地球对某一质点的引力,就是地球内所有质点对该质点引力的合成。如果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密度分布,原则上可以通过积分算出这个合力,它的方向近似地指向地心。 (图2-1-1) 重力作用质量为m的质点在自转的地球上要受到惯性离心力C的作用,C的大小与地球自转角速度ω的平方和该质点到自转轴的距离R成正比,其模量为: (2-1-2) C的方向垂直于地球自转轴,并沿着R指向球外。显然,惯性离心力是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的。 事实上,惯性离心力是相当小的,其最大值也仅为平均重力值的三百分之一,因此重力基本上是由地球的引力确定,其方向大致指向地心。 地球周围具有重力作用的空间称为重力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作用于质量为m0的质点上的重力P的模值可表示为 P=m0g 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显然 (2-1-3) 上式左端表示单位质量所受的重力,即重力场强度。由此可见,空间某点的重力场强度,无论在数值或量纲上都等于该点的重力加速度,且二者的方向也一致。为叙述方便,今后如无特殊说明,我们提到的重力即是指重力加速度或重力场强度。 【重力位】从场力做功的观点出发,重力场的特征还可以用重力位来表示,重力场中某点的重力位W等于单位质量的质点由无穷远移至该点时场力所做的功。等重力位面称水准面,

井下物探管理办法

井下物探管理办法

文档仅供参考 附件7: 矿井物探管理办法 为规范矿井物探工作,提高地质、水文地质预测预报准确率,全面落实“物探先行,钻探跟进”的防治水要求,制定本办 法。 一、适用范围 各区域公司及矿井公司、各生产(基建)矿井。 二、地面物探管理 1、矿井地面物探工程立项、方法选择、观测系统确定必须参 考《汾西矿区地面物探总体规划》。 2、地面物探工程计划必须上报集团公司审查同意。 3、地面物探项目的招投标必须符合集团公司相关规定,参加 招标的单位必须具有乙级(含乙级)以上物探资质。 4、地面物探项目招标前必须编制工程设计并报集团公司组织 审查,未经集团公司审查不予审查报告。审查后确定的设计做为 招投标和施工的技术依据,设计变更必须经建设方、监理方同 意。 5、大中型物探项目(2km2及以上)必须聘请具有物探监理 资质的单位进行监理。小型物探项目,矿井必须参与项目开工、 试验、竣工验收全过程监督管理,并有详细的监管工作日志。 6、集团公司负责物探工程设计、报告的审查并批复。 7、地面物探项目设计、施工方法、质量管理、报告编制等必 须符合国家相关规程、规范要求。

三、井下物探管理 1、各矿井必须成立3人以上(包括3人)的物探技术小组,指定专职的物探技术人员,确保物探工作正常开展。同时按照集团公司要求派出物探技术人员学习培训,并按周积极开展内部自主培训,不断提高矿井的物探技术水平。 2、各矿井必须配备超前探测水情和构造的物探仪器,以及探测回采工作面地质异常的无线电波透视仪。 3、区域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以公司组建物探队伍,保证所属矿井物探工作正常开展。 4、各区域公司、矿井应制定物探仪器保管、维护、使用和交接管理制度,定期对物探仪器进行维护,仪器每两年须送到厂家对技术指标检校或大修。 5、所有开拓、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电法仪器循环探测,要求探测全覆盖。物探范围内如过空巷,应重新探测。 6、为实现物探与钻探相匹配,使用大功率瞬变电磁仪,相邻两次探测间距不大于100米;使用小功率瞬变电磁仪的矿井,相邻两次探测间距不大于75米。 对可能存在地质构造的区段应使用地震类物探仪器探测。 7、受小窑采空区积水及富水构造影响严重矿井(柳湾、水峪、高阳、正文、正旺、正帮、正佳、正珠等)的采掘工作面,应采用瞬变电磁法、直流电法、地质探测仪法多种手段综合验证探查小窑采空区范围及其赋水性。

石门揭煤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5713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石门揭煤措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石门揭煤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技术要求: (1)、揭煤采用远距离放炮,全断面一次揭开。放炮位置设在距井口50米以外的安全地点。揭煤由技术负责人现场负责。 (2)、施工前,必须按炮眼布置图要求布置炮眼,装药放炮。 (3)、作业人员必须佩戴自救器下井,并随身携带。 (4)、打眼作业时,在距正头3米处挂一台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2、安全技术规定 (1)、总则

在掘进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严格按照施工措施组织施工。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 (2)、通风、瓦斯与放炮管理规定 1)、揭煤选用2×11KW对旋式轴流通风机通风,风筒距迎头距离不超过5米。 2)、局扇必须安装“风电闭锁”,使用的电器设备必须安装“瓦斯电闭锁”装置,并确保完好使用。 3)、施工中,瓦斯(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1%,严禁瓦斯超限作业。一旦瓦斯超限,必须汇报调度室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4)、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巷道迎头、高冒

水井湾煤矿综合物探报告

贵州泰昌安能源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兴仁县水井湾煤矿 全方位探测仪超前探测分析报告 (1204、1205、1207工作面) 编制:生产技术科审核:廖万生 探测时间:2014年2月28日 ·1

目录 1、序言 (2) 2、工程概况 (2) 3、任务、目的 (3) 3、地质构造、煤岩特征 (3) 4、工作方法、依据、起讫时间、完成的工作量 (3) 5、工作基本原理 (5) 6、取得的成果 (10) 7、验证成果: (16) 8、结论 (16) ·2

序言 瓦斯、水灾、火灾、粉尘、顶板冒落五大自然灾害仍然是威胁和制约矿井正常开采的主要因素。因此,做好物探勘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矿井确保安全生产、制订应急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YTD400(A)矿井全方位探测系统是西安高新技术企业--西安博深矿用设备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为矿井下含有瓦斯、粉尘等爆炸性危险等特定环境下探测隐伏矿体、含导水构造等局部异常地质体而设计、制造的多功能、矿井物探综合勘探系统。系统包括YTD400(A)矿井全方位探测仪、矿井电法数据处理与解释软件系统两大部分。该系统在矿井物探技术功能集成、数据处理、解释与成图功能集成等方面均有独到创新,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使用该设备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工程概况: 采用矿井全方位探测仪探查1204、1205、1207三工作面前(侧)方100m范围内的煤层、断层及含水裂隙等局部异常地质体赋水分布情况。保证安全施工,提高掘进进度,于2014年2月28日经矿委会批准,经物探小组负责对三个工作面进行现场物探勘测。 ·3

二、任务及目的: 1)探测1204、1205、1207运输巷掘进头前(侧)方100m范围内的煤层、断层及含水裂隙等局部异常地质体赋水性强弱。提高巷道掘进效率,避免发生突水事故,确保巷道掘进安全。 2)探测掘进头顶板、顺层及底板的赋水性强弱,为开采方案设计或灾害水体的抽、排、疏、降提供技术资料。3)对测区内煤层开采或采前防治水措施实施提供物理探测技术依据。 4)为布置探防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三、测区地质构造及煤岩特征: 1、测区内地层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北-北东,倾角一般12-25?,平均16?,总体呈单斜构造,构造复杂程度中等。含煤地层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质泥岩、细砂岩,岩性比较软弱.本区主采煤层为k 2、k 3、煤层,k2煤层顶板为砂岩、粉砂岩,底板为粘土岩或粉砂岩,k3煤层顶板岩性为粘土岩或粉砂岩,底板为粘土岩,遇水易泥化引起底鼓。煤层煤岩类型主要为亮煤型,硬度2左右,具有块状、片状结构,性脆、为低灰、低中硫、高热值无烟煤。测区内120 4、120 5、1207运输掘进面均布置在矿井一采区k2煤层中,开采标高分别为:1431~1490;1416~1375;1389~1425; 四、工作方法、依据、起讫时间、完成的工作量: ·4

超前探物探报告

瞬变电磁法超前探物探报告

编制: 参加人员: 资料处理: 审核: 技术负责: 施工单位:武汉地大华睿地学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科资源仪器探测研究所武汉地大华睿地学技术有限公司 2012年09月27日 秭归实验 掘进头瞬变电磁法超前探物探报告

前言 为了避免巷道掘进中直接揭露含水构造,依据现场巷道施工情况,在实验巷道正前方50米处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进行超前探测,依据探测结果和矿井水文地质地质资料,探测巷道前方150m范围和底板斜向下150m范围内含水构造发育情况,为布置探防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 本次基本工作范围为巷道掘进方向,做一次超前探探测任务,结合矿方已有的水文地质资料,对掘进头前方的富水性分布进行分析,为后期探防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 一、物探勘探任务及目的: (1)每次超前探基本测线2条,每条测线11个物理点,总计22个物理点。探测掘进头前方顺层及底板的低阻体异常及分布范围。 (3)分析测区内含水构造形态、水力联系。 (4)对测区内煤层开采或水害治理提供物理探测技术依据。 (5)为布置探防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 二.矿井瞬变电磁工作仪器 现场仪器使用的为武汉地大华睿地学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TEMHZ75矿用瞬变电磁仪和TEMJF50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发射机(大功率)组合实现。这套矿用瞬变电磁仪对低阻充水破碎带反映特别灵敏、体积效应小、纵横向分辨率高,且施工快捷、效率高等优点,既可以用于煤矿掘进头前方,也可以用于巷道侧帮、煤层顶、底板等探测,为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水患和导水构造的超前预测预报提供技术手段。同时这套瞬变电磁仪系统可以通过加大发射功率的方法增强二次场,提高信噪比,从而加深勘探深度;通过多次脉冲激发场的重复测量叠加和空间域多次覆盖技术的应用提高信噪比,应用于工作复杂、噪声干扰大的煤矿井下水害超前预报使用,有效勘探深度能达到150米。 三、工作布置与工作量、技术措施及质量评述 1.本次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试验施工布置与工作量,沿巷道掘进头,布置测线3条,通过在掘进头移动发射接收线圈,形成3条超前探测的实测剖面。如

掘进工作面物探报告

×××煤矿 1307 巷道电法超前探测报告

2016年09月28日 目录 一、概况- 0 - 二、电法超前探测原理及井下工作方法- 0 - 1、探测原理- 0 - 2、井下工作方法- 1 - 三、探测结果分析:- 1 - 四、结论及建议- 2 -

一、概况 1、探测目的: 1307掘进巷道前方煤层的含水分布情况。 2、探测时间:2016-09-28 3、探测地点: 1307顺槽巷 4、掘进头里程: 570 米 5、探测部门:煤矿探水班 二、电法超前探测原理及井下工作方法 1、探测原理 直流电三点源三极超前探测方法是目前煤矿井下最常用的一种超前探测方法,它具有简单方便、施工安全、快速高效、测距较大、适应性强、对水敏感等优点,对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电极布置为:一个电极在无穷远,一个电极向全空间均匀介质中的A点供电。以A点为中心形成电场,向四周均匀放射电流。距A等距离点组成一个球形等势面,等势面的变化代表整个球壳中电性异常的综合反映,这就是直流电超前探测的基本理论。工作人员在巷道迎头设置点电源,后退一定距离间接测量掘进前方等距离的电性异常。通过电性异常推断前方地质或水文异常,指导生产、降低风险。

2、井下工作方法 本次巷道掘进头超前探测采用三点三极超前探测方法。该方法由3个三极探测装置组成,在巷道掘进头以一定间距布置3个供电电极,另一供电电极布置在无穷远处。测量电极MN以一定间距向巷道后方移动,对于每个测点,分别测量3对电极所对应的视电阻率值。三点三极探测技术可以利用同一组MN测量的三组视电阻率值进行校正,消除干扰,提高解释准确度。 井下共打孔20个,孔间距为4m,孔深约0.3m。在现场工作时,首先将先前准备好的盐与黄泥混合填堵钻孔,然后将铜电极插入孔中,保证铜电极能够与围岩尽量接触良好。然后,在距巷道迎头4米,沿巷道掘进方向以等间距(4m)后退布置供电电极A1、A2、A3,将另一供电极B布置在即无穷远处,,这样就可以近似地将A1、A2、A3看做点电源。最后从A1、A2、A3顺巷后退4m,以4m间距顺巷道布置测量电极MN,同时测量电压和电流计算视电阻率,依次移动电极MN完成测量直至探测工作结束。 三、探测结果分析: 现场数据采集完成以后,我们及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电极接地良好,现场采集的数据基本可靠,个别测点受到井下杂散电

掘进工作面物探报告汇总

×××煤矿 1307 巷道电法超前探测报告 2016年09月28日

目录 一、概况................................................................................. - 1 - 二、电法超前探测原理及井下工作方法 ............................ - 1 - 1、探测原理 ..................................................................... - 1 - 2、井下工作方法 ............................................................. - 2 - 三、探测结果分析: ............................................................ - 2 - 四、结论及建议..................................................................... - 3 -

一、概况 1、探测目的: 1307掘进巷道前方煤层的含水分布情况。 2、探测时间: 2016-09-28 3、探测地点: 1307顺槽巷 4、掘进头里程: 570 米 5、探测部门:煤矿探水班 二、电法超前探测原理及井下工作方法 1、探测原理 直流电三点源三极超前探测方法是目前煤矿井下最常用的一种超前探测方法,它具有简单方便、施工安全、快速高效、测距较大、适应性强、对水敏感等优点,对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电极布置为:一个电极在无穷远,一个电极向全空间均匀介质中的A点供电。以A点为中心形成电场,向四周均匀放射电流。距A等距离点组成一个球形等势面,等势面的变化代表整个球壳中电性异常的综合反映,这就是直流电超前探测的基本理论。工作人员在巷道迎头设置点电源,后退一定距离间接测量掘进前方等距离的电性异常。通过电性异常推断前方地质或水文异常,指导生产、降低风险。

石门揭煤安全措施

荥经县鑫宝山煤业有限公司荥经县鱼泉煤矿掘进揭煤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措施〕24号 工作面名称:XXXXX回风巷 施工单位:掘进队 编制单位:生产技术科 编制时间: 2020年X月XX日

会审意见及签字表

贯彻学习情况记录

荥经县鑫宝山煤业有限公司荥经县鱼泉煤矿 XXXXX回风巷揭煤安全技术措施 一、编制目的 为防止XXXXX回风巷掘进揭煤时发生通风、瓦斯事故,特制定此安全技术措施,请施工队认真贯彻执行。 二、编制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3、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煤安监技装(2019)28号; 3、荥经县鑫宝山煤业有限公司地质资料; 4、XXXXX回风巷掘进地质说明书; 5、《XXXXX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 三、工程概况 XXXXX回风巷设计总长度为80m,该巷沿上下连煤层的底板岩层掘进,斜巷上部落平点的巷道底板标高为+1028.35,顶板标高为+1030.75,巷道顶板距上下连煤层底板高差为4m,当上下连煤层的底板标高与XXXXX回风巷的巷道顶板标高相差不小于3m,且水平距离不小于14m时,开始进行揭煤工作。揭煤时,XXXXX回风巷从巷道的顶板首先揭露上下连煤层。 四、巷道围岩特征 据地质勘探和所揭露的岩层显示,XXXXX回风巷布置在上下连煤层的底板岩层内。

上下连煤层赋存于须家河组第二段(T3xj2)下部,上距第三段(T3xj3)底界平均约150m,下距第二段(T3xj2)底界平均约30m,上下连煤层上距双龙炭平均约33.5m,下距独连煤层平均约35m。在矿区内煤层厚度一般0.57~0.76m,平均0.67m,煤层结构简单,由两分层及一夹矸组成,上分层煤厚一般0.17~0.40m,下分层煤厚0.30~0.46m,中部夹矸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厚一般0.75~2.90m。煤层顶板为深灰色薄层砂质泥岩,底板为灰色泥岩、砂质泥岩。该煤层在矿区属稳定可采煤层。 上下连煤层的顶、底板岩层为较好的工程地质体。根据已揭露的岩层显示,XXXXX回风巷布置在T3xj之中,主要由中~粗粒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砂质泥岩及煤层构成,节理裂隙及层理不发育,偶见层间小错动,砂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42.0~124.1 MPa,为硬质岩;泥岩天然抗压强度4.8~13.1 MPa,为软质岩,岩体结构类型为薄~中厚层,岩体完整性较好,岩石质量中等,煤层顶、底板较易管理。附:综合地质柱状图

物探报告范例

1 序言 1.1 工区地理概况 碗厂测区位于北纬25°34′、东经101°39′附近,属云南省牟定县戌街乡管辖,交通便利(见插图1)。测区海拔1700—2200米,属中高山区,气候适宜。区内居住汉、彝族人民等。 1.2 工作任务 根据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云色地地字[2002]5号文《关于“二00二年地勘项目立项申请”的批复》附件:云南省元谋—牟定铂钯矿资源评价(编号:200207)的要求,在牟定县碗厂—竹园开展高精度磁测,面积10Km2,比例尺1:10000,网度100×20m,目的是寻找隐伏岩体,确定深部验证靶位。 我分院接受任务后,即与昆明分院共同划定测区位置及范围,经院技术部同意,按要求进行设计书的编写。设计书经分院审查合格,报有色地质勘查院批准后,即组成项目组,于5月2日赴测区开展野外工作, 6月7日结束野外施工。野外施工结束后,即转入室内资料整理,于12月结束室内工作,提交工作报告。 完成高精度磁测10.03 Km2。具体工作量见下表: 磁参数标本采集测定60块。 该区野外施工方法正确、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资料可供使用。 1.3工作效果 本次工作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a)高精度磁法在该区寻找基性、超基性岩体是有效的。 (b)该区野外施工方法正确、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资料可供使用。

(c) 获得磁法△T异常9处:其中Ⅰ、Ⅱ、Ⅲ号异常为已有工程控制的超基性岩体引起;Ⅴ、Ⅵ、Ⅸ号异常推测为与基性、超基性岩体有关,位于构造有利部位;Ⅳ号异常区内可能存在较大规模的基、超基性岩体;Ⅶ、Ⅷ号异常异常推测可能与基、超基性岩体有关。 2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 2.1 以往地质、物探工作程度 本区六、七十年代地质工作较多。1970年以前,云南冶金勘探公司304队在猫街碗厂一带做过地质工作,发现此区超基性岩体含铂。70年下半年投入钻探,查明为铜镍铂钯矿床。 2001年云南有色地质勘查院昆明分院在本区做过1/万地质填图,在碗厂矿区新发现竹园基性岩体。 1971年4月至1972年5月,云南冶金勘探公司305队在区内及附近做过基、超基性岩体磁法(垂直分量)工作,对四号、八号岩体加密及钻孔参数测定,重点对八号岩体进行了精测剖面的定量计算,提交了1/2000比例尺的岩体边界、形态、产状推测图。大致圈定了三、五、六号岩体边界;对七号岩体粗略地做了点距为1米的剖面,提交岩体的规模情况。 2.2地质特征 工区位于扬子板块西缘,东侧为昆阳陆内裂谷地体,西侧为楚雄山间盆地地体(任治机,1996),南北向的元谋—绿汁江岩石圈断裂通过本区。云南省重要的含铂基、超基性岩带—绿汁江岩带,即严格受该断裂带控制,沿其西缘展布。基、超基性岩带南北全长130公里,大致分为北、中、南段。测区位于元谋—绿汁江基、超基性岩带南段。 2.2.1 地层 区内地层由新到老分为: 第四系全新统(Qh):残、坡积物。厚度0—20m。分布在测区东南边。 第四系更新统(Qp):卵砾石夹砂、粘土。厚度0—100m。分布

防突措施及管理防突管理制度揭煤技术流程规定

附件6 揭煤技术流程规定 为了规范公司揭煤流程,防止突出事故发生,特作如下规定: 一、揭煤地点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 石门(含立井和斜井等)揭煤地点的煤层先进行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然后进行突出危险区划分。区域预测结果报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二、区域防突措施 1.经区域预测划分为有突出危险的煤层,要采取开采保护层或预抽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所有预抽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报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采用预抽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的钻孔设计符合《防突规定》要求。 从抽采瓦斯开始,实行独立计量,定期收集抽采流量、负压和浓度等,分析瓦斯抽采效果。效果不好必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经过矿井(或采区)区域预测为突出危险性的煤层,可直接在距突出煤层7m法向距离以外进行区域预抽瓦斯防突措施。 3.经开拓前区域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区的煤层进行新水平、新采区开拓、准备过程中的所有揭煤作业应当采取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三、瓦斯抽采达标评判 根据公司瓦斯抽采达标评判办法执行。审签完毕的《瓦斯抽采达标评判报告》(含区域措施效果检验钻孔竣工图)送通风(瓦)科和相关部门、领导。 四、10m法向距离施工地质探孔 在距揭穿煤层10m法向距离(在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20m法向距离)之前,施工地质探孔,探明瓦斯、煤层赋存情况。 1.矿井地测科要先进行地质探孔设计,设计图送相关部门、地测副总工程师和矿总工程师签审。 2.设计图签审完毕后,地测科安排施工,并安排地质技术人员现场收集资料。 3.地质资料整理成成果资料后,送相关部门、地测副总工程师和矿总工程师签审,签审完毕的地质成果资料送通风科、抽采科和其它相关部门及领导。 五、石门揭煤防突措施编审

工作面物探报告

大平煤矿15111工作面直流电法物探报告 一、概况 大平矿15111工作面位于15采区下部,工作面北部为尚未开采区域,南部有F15-8逆断层及15071采空区,西接15采区3条下山,工作面走向长度约452m,宽约62m,工作面标高为-72.5m~-5.0m。为查明该面周围介质富水规律,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水措施,我们于2008年12月17、18日对该面进行了直流电法物探。 二、15111工作面地质及构造情况 15111工作面所在采区整体地质构造为一单斜构造,实际掘进资料显示,工作面煤厚变化较大,煤厚5.5~19.1m,平均约7.1m,工作面北部相邻F1逆断层,南部相邻F15-8逆断层,但掘进中未见落差较大断层。可采煤层二1煤,直接顶为2.94m厚细粒砂岩,老顶为砂质泥岩,厚约11.15m;煤层直接底为8.32m厚泥岩,老底为灰岩含水层,平均厚约7.06m。根据掘进资料,工作面内发育有3条落差1~6m的小断层。工作面局部有顶板淋水现象。 三、本次勘探工作量 本次电法勘探,下付巷从外联巷口处开始布极,沿下付巷向东依次每隔28m布一个极,共布设18个物探测点;切巷从下切口向上15m处开始布极,沿巷道向上依次每隔28m布一个极,共布设2个测点;上付巷从上切口处开始布极,沿上付巷向西依次每隔28m布一个极,共布极15个。探测巷道约980米,物探最大测深40米,最小测

深4米。 四、对工作面直流电法探测剖面图、平面图的解释 <一>下付巷:横轴数字代表距外联巷口的距离,图中颜色偏蓝色部(阻值<60)为低阻异常区,从下付巷探测剖面图中看出:整个巷道有4处较为明显的低阻区,其分别在距外联巷口点0~150m、200~250m、340~360m、440~470m段,其视电阻率大多在60以下。 <二>上付巷:横轴数字代表距上切口的距离,从上付巷探测剖面图看出:整个巷道大部分表现为高阻区,但在距上切口25~60m、130~200m、330~350m段表现为低阻区,且异常区有一定导深,阻值在60以下。 <三>切巷:横轴数字代表距下切口距离,从切巷探测剖面图看出:整个巷道大部分表现为高阻区。 <四>平面图:本次共完成底板以下12m、16m、20m、24m、28m、32m、36m、40m八个平面图。 从七个平面图可明显看出,在-28m以下深度,下付巷范围内存在较多连续性低阻区,上付巷范围内多为高阻区,局部存在几处低阻区,基本与剖面图一致,其阻值在60以下。 五、成果分析 <一>下付巷: 整个巷道有多处较为明显的低阻区,其视电阻率大多在60以下。根据采区实际水文地质资料及相邻地区地质资料情况分析,低阻区可能为底板岩层本身阻值较低或富水影响所致。

煤矿石门揭煤防突技术安全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煤矿石门揭煤防突技术安全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207-82 煤矿石门揭煤防突技术安全措施(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况: 1061回风巷石门巷目前已经施工离M6煤底板层位,巷顶距离M6煤底板法距约3m,斜距约10m。随着巷道施工,预计该巷道向前施工约8米将由巷道底板揭开M6煤。本巷道设计断面6.01m2,净宽2.8m,净高2.2m,掘进断面为6.4m2,揭煤前后钧采用工字钢支护形式。 1.2 地质情况: 1.2.1煤(岩)层赋存特征 位于龙潭组中上部,稳定,厚度1.4~1.8 m,平均厚1.6 m,全区可采,无夹矸,结构简单。

顶板:伪顶黑色炭质页岩,强度低;直接顶板为粉砂质泥岩,易风化崩解,遇水易膨胀、软化,为不稳定顶板。 底板:直接底板为灰色页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遇水易膨胀、软化,为不稳定底板。 1.2.2 地质构造 龙金煤矿位于织纳煤田牛场向斜西北翼,矿区为单斜构造,区内构造简单,无大的断层发育,地层产状较为稳定,地层倾向102o~107o,倾角5o~8o。地层产状变化小。原两个矿山建矿至今,未发现断距>10m 的断层,未见影响矿井开拓布置、开采的地质构造。 综上所述,龙金煤矿构造复杂程度类型应属简单~中等复杂。 1.3 瓦斯情况 1.3.1 瓦斯 根据贵州省能源局20xx年11月19日(黔能源发[2010]699号)“关于毕节地区工业和能源委员会

煤矿井下物探报告

XX煤矿 12333进风顺槽 YCS200矿用瞬变电磁仪超前探测 探测人员:xxx xxxxxx xxxxx xxx xxxx xx 探测围:A5前12-112米 探测时间:xxxx年x月xx日

报告编号:L-15006S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瞬变电磁探测技术 三、施工布置及数据采集 四、数据处理,结果解析 五、结论与建议 六、存在问题 七、探测结果参考综合柱状图地层显示 八、水平0°探测结果采掘平面图显示

九、物探参考资料 十、物探结果验证表 十一、复探通知 XX煤矿12333进风顺槽 YCS200矿用瞬变电磁仪超前探测 一、工程概况 1、探测位置:12333进风顺槽 12333进风顺槽布置在二采区皮带巷左侧,以方位角223°开 口,设计长度1000m。12333回采准备工作面布置在10#煤层中。地面标高为970~1043m,井下标高为730~740m。 探测施工处于迎头位置。距离A5测点12米。 如下图所示:

2、井田主要含水层有: (1)中奥统石灰岩含水层; (2)上石碳统组石灰岩含水层; (3)二叠系下统组及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 (4)第四系孔隙含水层。 3、井田主要隔水层有: (1)、中上更新统黄色亚粘土隔水层; (2)、各含水层之间的泥岩、砂质泥岩、粘土岩隔水层; (3)、组隔水层。 4、探测目的 煤矿生产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其中矿井水害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煤炭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保证掘进安全,避免水害发生,依据“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防治水原则,进行本次瞬变电磁法探测。 ①探测目的是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服务,为防止在掘进工作中灾害的发生,保证生产安全。 ②为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更科学的规划,更安全的

煤矿物探报告

。。煤矿 东翼轨道大巷迎头超前探瞬变电磁法物探实验报告 地测科 2014年06月6日

前言 为了避免东翼轨道大巷向前掘进直接揭露含水构造,根据现场巷道施工情况,巷道迎头处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进行超前探测,探测迎头面斜向上10°、顺层、斜向下10°三个方向180m范围内的含水构造发育情况,为布置探放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并结合矿上现有水文地质资料,对东翼轨道大巷区域富水性分布进行分析。 一、物探勘探任务及目的: 1)基本测线3条,每条测线9个物理点,总计27个物理点。 2)探测东翼轨道大巷前方低阻体异常及分布范围。 3)分析测区内含水构造形态、水力联系。 4)对测区内巷道掘进或水害治理提供物理探测技术依据。 5)为布置探防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 二、工作布置与工作量、技术措施及质量评述 1.本次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实验施工布置与工作量;根据巷道施工情况,在首采面轨道顺槽联络巷牛鼻子向东约72m处,沿迎头布置测线3条(斜向上10°、顺层、斜向下10°),通过移动发射接收线圈,形成3条测线的实测剖面,具体布置见下图。 图1 井下物探探测位置示意图 图2 井下施工线圈摆放角度示意图 2.施工技术措施;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装置类型采用重叠回线组合装置,边长1.5m 的激发和接收正方形线圈,激发线圈匝数4匝,接收线圈匝数40匝。供电电流档为60A,供电脉宽10ms,采样率16μS。每个测点至少采用30次叠加方式提高信噪比,确保了原

始数据的可靠性。 3.质量评述本次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试验数据采集,严格按《瞬变电磁法技术规程》《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执行,并通过加大发射功率的方法增强二次场,提高信噪比等方法,保证了本次试验的数据采集,从而保证了施工质量。 三﹑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资料处理与解释 1).东翼轨道大巷迎头超前探斜向上10°方向视电阻率剖面图资料解释 2).东翼轨道大巷迎头超前探顺层方向视电阻率剖面图资料解释 3).东翼轨道大巷迎头超前探斜向下10°方向视电阻率剖面图资料解释

煤矿石门揭煤程序及步骤

石门揭煤程序、步骤及要求 必须严格执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一、进行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一)、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及方法 方法1:在距煤层法向距离7m—10m范围内施工测压钻孔,进行瓦斯测压预测,并在一定时间内,压力变化小于0.005 MPa/d,测压工作即可结束;否则,应延长测压时间。 方法2:施工取芯钻孔,按取煤心要求取煤芯,及时送相关单位测定原始瓦斯含量。 根据以上两种方法,预测煤层突出危险性,当瓦斯压力达到0.74Wpa,原始瓦斯含量达到8m3/t,具有突出危险性。需执行区域防突措施。 完成后,编制“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报告” (二)、区域防突措施 第一步:根据实际测定的煤层最大瓦斯压力P、软分层煤的破坏类型、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Δp和煤的坚固性系数f等指标、石门地质情况、巷道情况等相关参数,编制区域防突措施专项设计(包括:专项设计、区域措施设计图)。经矿初审,报公司审批,提出修改意见,经修改后执行。 第二步:根据区域防突设计要求,施工抽放钻孔。为缩短抽放时间,实行边施工边进行接抽工作。(完成后,编制“抽采钻孔竣工图”、“抽采评估报告”)

(三)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效果检验方法,临界指标: 1、采用测定残余瓦斯含量,通过打钻孔,取煤芯检测。残存瓦斯含量低于8m3/t。 2、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测定K1值。瓦斯解吸指标K1值<0.5(干煤为0.4)。采用此方法时,应编制“区域效果检验设计图”和“区域效果检验成果图。 3、测定瓦斯压力。低于0.74Mpa 以上三个指标,其中一个指标达到和超过临界值,或在检测(打钻)过程中钻孔有喷孔等动力现象,均为防突措施无效,则判定该工作面具有突出危险性,应当继续采取补打抽放钻孔和继续抽放措施进行消突。经再次评估后,再重新按以上方法进行效果检验,只有以上三个指标全部低于临界值指标,且在检测过程中钻孔无喷孔等动力现象后,则判定工作面无突出危险性,防突措施有效。 完成后,编制:区域效果检验报告 (四)、区域验证 经开拓后区域预测或者经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后为无突出危险区的煤层进行揭煤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测方法进行区域验证。验证方法:选用综合指标法(D、K的临界值)、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常采用方法)。 二、揭煤程序 根据区域预测、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验证后,无突出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