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简史 介绍锂电池的一段简要历史

锂电简史 介绍锂电池的一段简要历史
锂电简史 介绍锂电池的一段简要历史

锂电简史--真锂在线原创

https://www.360docs.net/doc/8f14528865.html,/cn/cyclopediadetail.php?id=2

Published on:2011-05-20 10:50:19

锂电简史

——真锂在线北京2011年3月

1、概述

锂电池(Lithium Battery, LB)分为锂一次电池(又称锂原电池,Primary LB)锂二次电池(又称锂可充电电池,Rechargeable LB)。锂原电池通常以金属锂或锂合金为负极,用MnO2,SoCl2 或(CF)n 等作正极材料。而锂二次电池则可分为金属锂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锂聚合物电池三个发展阶段。

锂原电池的研发大约始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得以商业化应用。基于环保及资源的考虑,在发展锂原电池的同时人们又在研发锂二次电池,在锂原电池开发成功仅过了10年左右,金属锂二次电池便被成功开发,并于80年代推向市场。但由于过低的循环效率及非常糟糕的安全性致使其后续发展长期以来基本处于停顿状态。而安全性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其安全隐患主要来自:(1)其高化学活性及低熔点,使其极易与电解质或空气发生剧烈反应甚至爆炸;(2)金属锂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沉淀而在极片上生成锂枝晶,锂枝晶不断生长会刺破隔膜使电池内部短路而发生爆炸危险。

虽然金属锂二次电池由于过低的循环寿命及非常不安全,对其的后续研发几近停滞,但尚有以色列的Tadiran和加拿大的Hydro Quebec 等公司还在继续坚持,我们向他们致敬!真正伟大的科学发现与划时代的创造发明都是在绝处方得重生的。

锂离子电池的出现看起来好像是金属锂二次电池发展不顺的直接结果,其实不是这么回事。事实是在上世纪50年代当人们刚开始认识到锂的独特化学性质在作为高能储能材料方面的巨大潜力并打算进行相关尝试后,考虑到锂作为碱金属会与水发生反应(虽然在室温下其反应速度不及其它碱金属),于是有科学家提出使用非水电解质的构想。这一构想的提出立即得到科学界的广泛认可,并引发了不小的研发热潮。但是由于与其配比的卤化物正极材料Ag, Cu,Ni等的电化学性能一直达不到要求。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正极材料,当时欧美日的研究者是按照两条道路向前摸索的,其中之一就是寻找一种具有层状结构,被今天称作嵌入化合物(Intercalation Compound)的电极材料,这为以后的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奠定了基础。所以可以说,锂离子电池的真正研发起步其实在锂原电池研发初期就已开始,只是当时的研究人员没有意识到而已。

另一条道路就是过渡金属氧化物,如MnO2, 日本Sanyo公司就是利用这种化合物在1970年造出了人类第一块商品锂电池,最终将锂电从概念变成了产品。

美国军方和日本松下电器是寻找嵌入化合物解决办法的代表,虽然他们在上世纪70年代初几乎同时独立合成碳氟化物,但是对于这种化合物其实就是他们要找的所谓嵌入化合物的最终确认还是费了不少周折。1973年松下开始量产使用这种化合物作正极的锂原电池。可以说嵌入化合物的引入是锂电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随着Sanyo和松下分别以完全不同的思路开发成功锂原电池,之后各式各样的商品锂原电池便层出不穷,1976锂碘原电池问世。接着一些用于特定领域的电池如锂银钒氧化物(Li/Ag2V4O11)电池也相继出现,这种电池主要用于植入式心脏设备,是当时最畅销的锂原电池之一,同时这种电池的二元体系在提升电池容量方面的作用又为电池的研发提供了启示。

锂原电池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继续研发可充电电池的热情,学术界的目光于是自然集中到了“如何使电池反应变得可逆”这个问题上,开发锂二次电池的序幕就此拉开。随着嵌入化合物化学,固体化合物化学及固体离子学等科学的发展,同时人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无机物和碱金属表现出很好的可逆性。这些都为锂二次电池的实现铺平了道路。

2、金属锂二次电池

金属锂二次电池虽然直至今天都没有取得成功,但却是锂电发展史上一个自然而又必然的过渡(相对于今天广受推崇的锂离子电池和锂聚合物电池而言)。首先是因为锂金属作为理想的能源材料从一开始人们就把它作为负极材料在使用,其次由于之前提到的“嵌脱反应机理”是电池依靠内部的可逆反应实现二次利用的

理论基础。对金属锂电池的研发正是基于这两个前提或者说以此为方向在进行。

嵌入化合物的开发可以说一直是金属锂二次电池研发成败的关键。最早介入其中的两个代表团队分别是美国贝尔实验室的Broadhead等人和斯坦福大学的Armand等人(上世纪60年代)。虽然这两支队伍在这方面的研发都卓有成效,甚至Armand等人在当时就研究了碱金属嵌入石墨晶格中的反应,并指出石墨嵌碱金属的混合导体能用于二次电池。但是直到1972年Armand和Steel等人才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将嵌入机理及其潜在应用前景正式在学术界公开,科学史学家们称这次论文是第一次真正的详细的对“电化学嵌入”机理的阐述。即便这样也没有在当时引起足够重视。

后来随着固体化学家对越来越多无机硫族化合物结构信息的掌握,“电化学嵌入”理论对于二次电池发展的深刻意义才逐渐显现。后来在学术界对“电化学嵌入”

机理进行拓扑学描述之后,为嵌入化合物寻找具体的电极材料的目标日益清晰了起来。这种研究在上世纪70年代取得重大进展,并直接催生了第一块商品金属锂二次电池。

美国的Exxon公司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最为深入,他们先是在斯坦福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实了硫化物作为嵌入化合物所表现出来的高容量,高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可逆性,从而坚定了人们在二元硫化物中寻找具有应用价值的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信心。最终二硫化钛(TiS2)因其优良表现受到青睐。首先它的层状结构便

于锂离子的快速迁移,其次为其良好的导电性,最后因为在与锂的嵌脱过程中既无新相生成又不发生成核反应从而保证了良好的可逆性。最终他们在1972年设计了以TiS2为正极,锂金属为负极,LiClO4/二恶茂烷为电解液的电池。当时的实验表明这款Li/TiS2电池在某些方面确实表现了良好的性能,让人们仿佛看到了成功的曙光。如与过量的锂金属阳极搭配,TiS2的稳定性能使其深度循环接近1,000次,每次循环损失低于0.05%。

但进一步的实验却发现实际循环效率与理论总是相去甚远,寿命短与安全性差问题也不断曝露。后来的充放电机理研究终于找到了这一切问题的罪魁祸首——锂枝晶的生成。充电过程中,由于金属锂电极表面凹凸不平,电沉积速率差异造成不均匀沉积,导致树枝状锂晶体在负极的生成。当枝晶生长到一定程度就会折断而成“死锂”,造成锂的不可逆从而降低电池的实际充放电容量。而且锂枝晶也有可能刺破隔膜,导致电池内部短路,致使生成的大量热量引起电池的燃烧和爆炸。为寻找解决办法人们一度研究了锂铝合金,但由于其体积会在充放电时发生较大变化,循环次数有限及锂在合金中的扩散速率低下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只是被做成扣式电池用在了手表和小型设备上。而且Exxon的这种Li/TiS2电池的实际应用主要出于安全考虑好像也仅此而已。虽然Exxon的努力未能将该二次电池体系实现真正的商品化,但是其对锂电池发展的推动却是功不可没。

后来,由于电极与电解质之间SEI膜的发现及其性质对电池可逆性及循环寿命的深刻影响被人们所认识,人们终于在改善SEI膜性质的努力中研发成功了商品化金属锂二次电池。80年代末期,加拿大的Moli能源公司终于推出了第一块商品化锂二次电池(Li/Mo2)。不幸的是1989年Moli的Li/Mo2电池发生起火事故,此次安全事故除了宣告Li/Mo2电池的终结之外还直接导致了锂金属二次电池研发的基本停顿。

虽然如此,锂做为负极材料所表现出来的超高比容量等优点还是令很多研究机构和企业欲罢不能,甚至有学者还是认为,锂金属电池从长远看还是会取代目前被广泛推崇的锂离子电池而成为最终的锂二次电池产品。相信谁都希望这一愿望能成为现实,果真如此,那么与今日锂离子电池体积相同的锂金属电池驱动的汽车充一次电将至少可以行驶8-9千公里,或者说一个只有几公斤重的锂金属电池就能使未来汽车充一次电行驶4-5百公里。

Published on:2011-05-20 10:50:19

3、锂离子电池

为了让读者更好的了解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我们先来简单的看一看其基本构成:

锂离子电池是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集流体(即铜箔和铝箔),胶粘剂,外包装(钢壳或铝壳等)等材料组合而成。其中前四种材料又称为锂电池的关键材料,因为它们的品质与性能不仅直接影响到整体电池性能的稳定与发挥而且在总成本方面也占到了95%以上。

由于锂电池因锂金属而得名,同时锂金属不论是在锂一次电池中还是在二次锂电池中其重要性和高比份都是最大的,所以我们在这次介绍中一直是以锂金属为主线展开,但这并不表示其他材料及技术对锂电的发展不重要,相反,锂电发展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无论是负极,隔膜还是电解液的技术提升与支撑。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锂电的发展就好像是进行一场集体项目的体育比赛,他不仅要求单个“运动员”水平的提升,整体的配合与协调更加关键。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中各种关键材料不是简单的拼凑与组合,即要考虑性能,又要顾及成本,即要考量研发时间及成本的投入又要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势(在这方面还包括其他储能产品的发展与竞争);而且各种材料本身的兼容和稳定以及相互之间的特性偏重等又直接影响到电池性能的整体发挥,所以在其整个研发过程中研究人员自始至终都是在寻找一个平衡或者说不得不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进行材料选取与组合。

因为致命的安全性问题,锂金属二次电池的研发终于搁浅,为此学术界提出了一个颠覆性方案,那就是抛弃采用单一锂金属做负极,而是选择一种嵌入化合物代替它。这种概念的电池被形象的称为“摇椅式电池”(Rocking Chair Battery, RCB),首个将这一概念成功实现商业化的是日本索尼公司。他们将这一技术命名为“L i-ion”(即锂离子技术)。

由于将嵌入化合物代替锂金属,电池的两极都由嵌入化合物充当。这样两边都有空间让锂离子嵌入,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锂离子在两边电极中来回嵌入与脱嵌,就像摇椅一样左右摇摆,因此得名。提出这一概念的是斯坦福的Armand,这个Armand还是最早将嵌入化合物理念引入锂电池研发的研究人员之一,同时也是第一个全面真实描述“嵌入电化学”反应机理的科学家,并于1972年第一个提出石墨嵌碱金属可用于锂二次电池电极材料。不过这次他提出这一摇椅概念时已是1980年,同年Scrosati等人也发表了基于两种无机嵌入化合物的锂二次电池论文。

虽然这一概念的提出令电池设计思路豁然开朗,但要让概念最后变成现实,有三道障碍必须跨越:一是找到合适的嵌锂正极材料,二是必须找到合适的嵌锂负极材料,三是必须找到在负极表面形成稳定界面的电解液。

然而为寻找这三种合适的材料花了科研人员整整10年时间。首先要用一种合金或是化合物代替电位极低的锂金属作负极对正负极材料的选择都是极大的限制,因为无论用哪一种材料代替锂金属,其电极电势一定会上升,而为了补偿负极电压升高损失的电压差,正极的电压必须足够高才行。此外,所选电极材料还要能与电解液形成稳定的界面,这个要求更不好满足。

后来随着嵌入化合物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氧化物作为电极材料能提供更大容量和更高电压;此后又发现M-O比M-S相比具有更显著的离子键特性,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更高嵌入电压于是又为人们所认识;后来进一步的研究又发现层状金属氧化物具有更高的比容量和电压,至此,在该体系中寻找合适嵌入化合物的研究方向得以确定!

以前研究人员以为只有低维度材料才能提供合适的结构框架,但后来的研究却证实像V6O13这样的氧化物同样具有优越的电化学性能,这一发现又拓展了人们对于电极材料的选材范围,为以后尖晶石类化合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一个化学表达式为LixMO2 (M代表Co, Mn, Ni等过渡金属) 的化合物族群最后被研究人员锁定。LixCoO2是其中最早面世被得到最广泛应用的嵌入化合物。但由于当时所选择的有机电解质对于电压差很大的LixCoO2材料表现不是很稳定,因此当Mizushima和Goodenough在1980年首次将这种材料及LixNiO2的潜在价值提出来时并没有马上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后来由于碳酸酯类电解质的引入才使LixCoO2材料成为第一个在商业化锂离子电池上实现成功应用的正极材料。1991年6月,日本Sony公司应用LixCoO2材料作正极成功推出全世界第一块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科学史学家们认为这一成功的重大意义可以媲美上世纪40-50年代晶体管取代电子管的半导体革命。

此后LixNiO2材料和LixMnO2材料因为较高的比容量曾一度进入研究范围,但前者因热稳定性差及合成极度困难,后者因为循环性差等原因最终都未能进入商业化应用。后来尖晶石锰酸锂(LiMn2O4)因为成本低廉,热稳定好,耐过充性好,高操作电压等成为研究热点,只是因为其不是很高的循环寿命(只在500次左右)和较差的高温循环性能一直在对其进行改性处理。通过日韩企业以及中国企业这些年来对掺杂技术的研究改进,这些不足之处目前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改善。应用该材料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正广泛应用在玩具,矿灯及低端

3C产品方面。同时人们在对LiMn2O4材料进行改性研究过程中又发现了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该材料由于可逆容量大,结构稳定,循环性能好,合成容易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正极材料。且与之前开发的钴酸锂相比,性价比更好,安全性更高,因此,在3C电子领域锂电池高端产品方面,三元材料正在逐渐蚕食钴酸锂的市场。

随着以上几种材料技术与产业化的日益成熟,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最初的便携式个人消费产品,玩具,到笔记型电脑,再到电动工具等,其环保,廉价,高能量密度及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等优点使其一方面逐步蚕食镍氢电池等传统电池的市场份额,一方面推动其向更大的应用领域拓展如电动汽车和大型储能设备等。

如前所述,锂电池的发展就是不断的在各种材料之间寻找平衡及探索各种新材料的历程,因为每一种材料都只能解决部分问题或满足人们的部分要求。比如要将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大规模的应用在汽车等方面,以上所述材料选择就难以全面满足要求。作为动力电池,它要兼具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环境适应性(或高低温性能),高循环寿命,环境友好,价格便宜(即材料丰富和容易合成)等优点。由于钴、镍即稀缺又有毒性且性能活泼易爆炸等缺点,所以钴酸锂和三元材料做动力电池第一个不被人们认可;稍后一些出现的锰酸锂优点虽多,但还是存在容量密度不高和循环寿命不够和耐高温性不好等缺点。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有一家名为IIT的日本企业就在对一种化学式为LiMPO4的磷酸盐类锂化合物进行研究。其中M可为Fe,Co,Mn和Ti等,后来实际基本确

定为Fe,所以这种化合物被称为磷酸锂铁,也可称为磷酸铁锂(LiFePO4,或LFP),其化学结构为橄榄石型。可能是IIT公司当时没有认识到这种化合物在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方面的巨大潜力,IIT公司的研究人员于1993-1994年间到美国的德州大学访问交流时将这一发现带到了美国,结果嗅觉更为敏锐的美国人在对其进一步研发时发现了这一巨大潜力,并于1997年在北美地区申请了相关专利,专利所有人为德州大学的Goodenough教授,Goodenough教授因此被称为磷酸铁锂之父。

这个磷酸铁锂的特性与作为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要求最接近,特别是在容量,循环性能,原料储量和安全性等方面比锰酸锂都要明显高出一个等级。因此它的一推出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发热潮,对其进行进一步技术研发和产业开发的企业一时蜂拥而上,而且用这种材料制作的电池在电动工具上使用时表现出了惊人的性能,充电速度快,功率强大,安全性高,而且据说充放电循环寿命可以达到2,000多次。一时间这一材料和技术的出现极大地触发了全世界的汽车企业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的热情,甚至有些国家(如中国)因此提出以此为突破口欲在新能源和汽车领域实现跨越发展,追赶先进国家。

不过这个磷酸铁锂至今还存在一个跨国专利纠纷问题。

前面提到美国德州大学教授Goodenough于1997年在北美地区申请了相关发明专利, 德州大学后来又将专利授权给了加拿大魁北克水力公司,具体使用这个专利技术的是魁北克水电的子公司Phostech公司,由于经营问题魁北克水电又将Phostech公司卖给了德国化工巨头南方化学公司。后来德州大学又将专利范围扩大到日、德、意、英、法等国,加上美国和加拿大专利涵盖七个国家。

2006年,美国百得集团(Black & Decker)推出了一款新型电动工具,正是这款产品的推出引发了这场跨国专利纠纷。这款不仅性能卓越,且推出不到两个季度即给百得公司带来2,000多万美元销售佳绩的电动产品打破了这个国际电动手工具制造业巨头创立以来的所有记录,而且据说因为这个电池的引入全球电动工具市场生态都将彻底改变。面对如此巨大的商业前景,以上几家专利拥有和使用单位当然不会无动于衷。接着德州大学在德州达拉司法院向百得与此款产品的电池供货商A123 Systems提出专利诉讼,控告两公司“非法制造且销售”此款侵犯德州大学拥有专利的风云产品。后来诉讼因为牵涉魁北克水电和德国南方化学公司,并且各国政府为了本国产业和技术安全考虑加以干涉,加上德州大学拥有的磷酸铁锂电池专利存在技术缺陷,高博等公司在其技术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因而难以判断是否侵权,而逐渐发展成一场至今还没有结果的扑朔迷离的跨国专利大战。

正是这样一个至今没有结果的专利纠纷使得很多企业忧虑不安。不过在2008年12月9日,欧洲专利局裁决撤销授予美国德州大学对磷酸铁锂电池的欧洲专利拥有权,也裁决德州大学约翰-古迪纳夫教授等人在欧洲不拥有该项专利的发明权。中国目前还不受此专利限制,再者专利申请起始时间为1997年,现在已过去了14年,离限期还有6年。

尽管磷酸铁锂电池有如此多的优点甚至其专利纠纷还引起了国家层面的争斗,但也不是好的无以复加,其实这种材料作为汽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目前还是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包括导电性差、材料加工性能不够和质量稳定性不够(即一致性不好)等。特别是一致性问题,对于要将很多电池单元进行串并联组成电池组的动力电池而言材料的一致性尤为重要。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产业化研发的巨额投入外,对制造条件的升级投入也很庞大,这样又使得磷酸铁锂材料失去了价格方面的优势,至少在目前是这样。

4、锂聚合物电池

严格来讲,从锂离子电池到锂聚合物电池只是工艺技术的进步,而于科学发现意义不是很大,相关研发工作大概始于上世纪的70年代末。在当时寻找金属锂二次电池锂枝晶问题的解决方案时,除了抛弃金属锂作电极这一方案外,还有一个方案就是试图抛弃液体电解质。最早进行相关尝试的还是那个斯坦福的Armand 等人,在1978年时他就将溶解了无机盐的聚氧化乙烯(PEO)作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解质进行研究。聚合物电解质分为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s)和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s)。

Armand等人最初的研究方向就是SPEs,由于采用固体电解质之后电解质层可以做的很薄,电池可以做成任意形状,又不存在漏液问题同时还可以起到隔膜的作用,所以这一理念受到很多人的认同。但由于离子导电率不高固体电解质电池的研发一直止步不前。但后来的研究却又进一步指出离子导电率不高也不是令相关研发止步不前的唯一原因,如不能解决电极表面化学问题也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尽管如此,只要这个理念有前景就会有人去坚持,这就是科学研究。

正当固体电解质研发因离子导电率低等问题一畴莫展时,有人发现将有机溶剂作为增塑剂添加到SPE中时,原来的电解质便会像果冻一样变成凝胶状,这就是GPEs。1984年Kelly等人的相关报道据说是这方面最早的尝试,但使之变成商品的却是Bellcore公司的Tarascon研究小组,他们在1994年申请相关专利,并于1996年报道其商品化成果——离子电导性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工艺。1999年,以松下为首的一批日系企业使这一技术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这一年也因此被认为是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元年。

除了以上两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之外,还有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采用聚合物作正极材料,这种聚合物电池现尚处于研发初期。

总体上来讲,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可薄形化、任意面积化与任意形状化等优点,也不会产生漏液与燃烧爆炸等安全上的问题,因此可以用铝塑复合薄膜制造电池外壳,从而可以提高整个电池的比容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还可以采用高分子作正极材料,其质量比能量将会比目前的液态锂离子电池提高50%以上。此外,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工作电压、充放电循环寿命等方面都比锂离子电池有所提高。基于以上优点,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被誉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

5、其他新型锂二次电池

前面提到金属锂二次电池由于1989年Moli的Li/Mo2电池发生起火事故,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大多数企业选择退出,而致相关研发几乎停滞。但锂金属本身的高能量密度(3,860mAh/g)还是有着无穷的诱惑。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相关研发在这几年又死灰复燃。以下提到的这两种新型电池从作用机理和电池结构来讲应该就是金属锂二次电池,其最核心的特点就是坚持用锂做负极材料。一直在坚持这个电池体系研发的组织不多,其代表就是以色列的Tadiran和加拿大的Hydro Quebec,最近几年又有很多新进力量的参与。

锂硫电池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有人在开始研发,不过之后沉寂了一段时间。现在,由于其具有不可比拟的高比能量等性能,重新受到了研发人员的重视。最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工作颇为活跃,目前正值技术突破的攻坚阶段。

硫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数据表明,硫在自然界中的丰度大概为0.048wt%,且属于尚未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自然界中的硫主要是以常温下热力学稳定的单质硫(S8)形式存在,其基础物理性能让研发人员对于硫应用在锂电池上兴奋不已。单质硫具有低毒性、价格低廉、存量大和低密度等特点,特别是Li/S有很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单质硫比容量高达1,675 mAh/g,质量比能量更是高达2,600Wh/kg,是目前已知的比容量最高的正极材料。

但由于硫在循环过程中会与负极的锂发生反应而消耗并导致正极的坍塌,同时硫溶解到电解液中会降低电解液的导电性以及锂硫电池体系过高的工作温度等,要实现产业化尚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主要参与研发并有一定成果的代表性研发机构有:PolyPlus Corp.,美国Sion Power Corp.,美国加利福利亚Lawrence Berkeley国家实验室,中国的防化研究院、清华大学等。企业参与研发的就更多,甚至美国、日本等国家还为相关研发设定了国家层面的阶段性目标,并每年分别安排有数额不菲的预算扶持经费。

锂空气电池是一种用锂作负极,以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正极反应物的电池。其放电过程为负极的锂金属释放电子后成为锂阳离子(Li+),Li+穿过电解质材料,在正极与氧气、以及从外电路流过来的电子结合生成氧化锂(Li2O)或者过氧化锂(Li2O2),并留在正极的多孔碳素基底之中,其开路电压为2.91 V。

锂空气电池甚至比锂硫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因为其阳极(以多孔碳为主)很轻,正极活性物质(氧气)并不需要储存在正极而是从环境中获取。理论上,由于氧气作为正极反应物没有物料限制,所以锂空气电池的容量仅取决于锂金属电极,最吸引研究者眼球的是其比能为5,210Wh/kg(包括氧气质量),或11,140Wh/kg(不包括氧气),还可折算为40.1兆焦耳/千克,而这一数据与汽油的44兆焦耳/千克相差并不多。相对与其他的金属-空气电池,锂空气电池具有更高的比能。因此,从比能量的角度来说,它极其具有吸引力。

不过目前这一新型电池概念严格地讲还不能算是锂二次电池,因为目前的研究连作为二次电池的基本前提的可逆反应都没有解决。为了绕开这一巨大障碍甚至有研究人员提出“锂燃料电池的概念”——即采取更换负极金属锂及定期清除在正

极端生成的难溶性物质的办法来保持电池的循环利用。

但是丰田汽车在2010年的“第51届电池研讨会”上又宣称当使用离子液体N-甲基-N-丙基哌啶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PP13TFSA)作为电解液的溶剂时,观察到了与理论相符的充放电反应。即便如此对于这项研究来讲也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目前美国的阿贡国家实验室(ANL)和IBM也在致力于这项研发,IBM 还预计2011年会取得初步成果。

6、结语

以上只是对锂电池历史发展的一个粗线条勾划,首先,所涉及到的材料及技术远不止此,再者对于锂电池的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与正投身其中的人士与组织也远不止这些。

随着世界越来越多的呼唤清洁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海洋能等。作为这些新兴能源得以大规模应用的储能设备的最核心的电池方面,虽说目前除了锂电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如燃料电池,锌空气电池等也呈现出可喜的发展势头,但作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份子,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锂电事业的发展在人类实现能源清洁与安全的过程中都具有其他任何电池产品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就目前为止的科学预测表明对锂电性能潜力的发掘现在只实现了不到20分之一,所以这是一个刚刚被人们开发的巨大宝藏。

至于目前锂电应用最大最看好的动力电池发展方面(以电动汽车为主),基本上可以看到两种主要思路或是策略。第一种思路侧重以安全为首的质量保证,确保以品质最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日韩及部份欧美企业基本按这种思路发展;另一种思路侧重于高性能潜力产品的开发,试图在开始阶段就处于高端,这是大多数中国及部份美国企业的选择。对于前一种选择而言,大概有这几方面的原因:一是面对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必须推出迎合理性消费需求的成熟产品;二是欧美国家严格的市场准入和若明若暗的市场保护及排外情绪(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大规模丰田召回事件令不少企业不寒而栗);三是一贯严谨踏实的行事风格。而选择后一种发展思路的理由大概包括:与技术和产业都不是很成熟的整车制造相吻合,刚好有一个磨合过渡期;直接锁定高端产品,防止走弯路和重复建设;近期以国内市场为主,成熟之后再考虑境外市场等。

两种思路两种选择,其实无所谓正确与错误,只要与自身所处发展环境与阶段相适应就行。前一种选择无疑走的很踏实,但投入巨大;后一种在行动上应该会比前者要快速一些。

电池的发展

1780年的一天,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在做青蛙解剖时,两手分别拿着不同的金属器械,无意中同时碰在青蛙的大腿上,青蛙腿部的肌肉立刻抽搐了一下,仿佛受到电流的刺激,而只用一种金属器械去触动青蛙,却并无此种反就。伽伐尼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动物躯体内部产生的一种电,他称之为“生物电”。 伽伐尼的发现引起了物理学家们极大兴趣,他们竞相重复枷伐尼的实验,企图找到一种产生电流的方法,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在多次实验后认为:伽伐尼的“生物电”之说并不正确,青蛙的肌肉之所以能产生电流,大概是肌肉中某种液体在起作用。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伏特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浸在各种溶液中进行试验。结果发现,这两种金属片中,只要有一种与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金属片之间就能够产生电流。 1799年,伏特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银板浸在盐水里,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于是,他就把许多锌片与银片之间垫上浸透盐水的绒布或纸片,平叠起来。用手触摸两端时,会感到强烈的电流刺激。伏特用这种方法成功的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特电堆”。这个“伏特电堆”实际上就是串联的电池组。它成为早期电学实验,电报机的电力来源。 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就多次重复了伽伐尼的实验。实验证明,只要在两种金属片中间隔以用盐水或碱水浸过的硬纸、麻布、皮革或其它海绵状的东西,并用金属线把两个金属片连接起来,不管有没有青蛙的肌肉,都会有电流通过。这就说明电并不是从蛙的组织中产生的,蛙腿的作用只不过相当于一个非常灵敏的验电器而已。 1836年,英国的丹尼尔对“伏打电堆”进行了改良。他使用稀硫酸作电解液,解决了电池极化问题,制造出第一个不极化,能保持平衡电流的锌─铜电池, 1860年,法国的普朗泰发明出用铅做电极的电池。。 然而,无论哪种电池都需在两个金属板之间灌装液体,因此搬运很不方便,特别是蓄电池所用液体是硫酸,在挪动时很危险。 在1860年,法国的雷克兰士(GeorgeLeclanche)还发明了世界广受使用的电池(碳锌电池)的前身。 1887年,英国人赫勒森发明了最早的干电池。干电池的电解液为糊状,不会溢漏,便于携带,因此获得了广泛应用。 1890年Thomas Edison 发明可充电的铁镍电池 1896年在美国批量生产干电池 1896年发明D型电池. 1899年Waldmar Jungner 发明镍镉电池. (1902年5月28日,爱迪生今天宣布发明了一种新式蓄电池。这种电池比以前的铅酸电池重量轻,但使用寿命长。这位多产的发明家说,这种电池是用镍、铁和碱溶液制成的。它能使电力汽车与汽油发动机汽车相媲美。) 1910年可充电的铁镍电池商业化生产 1911年我国建厂生产干电池和铅酸蓄电池(上海交通部电池厂),1914年Thomas Edison 发明碱性电池. 1934年Schlecht and Akermann 发明镍镉电池烧结极板. 1947年Neumann 开发出密封镍镉电池. 1949年Lew Urry (Energizer) 开发出小型碱性电池. 1954年Gerald Pearson, Calvin Fuller and Daryl Chapin 开发出太阳能电池. 1956年Energizer.制造第一个9伏电池 1956年我国建设第一个镍镉电池工厂(风云器材厂(厂)) 1960前后Union Carbide.商业化生产碱性电池,我国开始研究碱性电池(西安庆华厂

锂电池基础知识

(一)锂电池的构成 锂电池主要由两大块构成,电芯和保护板PCM(动力电池一般称为电池管理系统BMS),电芯相当于锂电池的心脏,管理系统相当于锂电池的大脑。 电芯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和外壳构成,而保护板主要由保护芯片(或管理芯片)、MOS管、电阻、电容和PCB板等构成。 锂电池的产业链结构如下图: 电芯的构成如下面两图所示: 锂电池的PACK的构成如下图所示: (二)锂电池优缺点 锂电池的优点很多,电压平台高,能量密度大(重量轻、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环保。 锂电池的缺点就是,价格相对高,温度范围相对窄,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需加保护系统)。

(三)锂电池分类 锂电池可以分成两个大类:一次性不可充电电池和二次充电电池(又称为蓄电池)。 不可充电电池如锂二氧化锰电池、锂-亚硫酰胺电池。 二次充电电池又可以分为下面根据不同的情况分类。 1.按外型分:方形锂电池(如普通手机电池)和圆柱形锂电池(如电动工具的18650);2.按外包材料分:铝壳锂电池,钢壳锂电池,软包电池;

3.按正极材料分:钴酸锂(LiCoO2)、锰酸锂(LiMn2O4)、三元锂(LiNi x Co y Mn z O2)、磷酸铁锂(LiFePO4); 4.按电解液状态分:锂离子电池(LIB)和聚合物电池(PLB); 5.按用途分:普通电池和动力电池。 6.按性能特性分:高容量电池、高倍率电池、高温电池、低温电池等。 (四)常用术语解释 1. 容量(Capacity) 指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可以从电池锂获得的电量。 我们在高中学物理是知道,电量的公式为Q=I*t,单位为库伦,电池的容量单位规定为Ah (安时)或mAh(毫安时)。意思是1AH的电池在充满电的情况下用1A的电流放电可以放1个小时。

蓄电池的发展历史

1969年,美国登月计划实施,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和镉镍电池被列入月球车用动力电源,最后镉镍电池被采用,但密封铅酸蓄电池技术从此得到发展。1992 年,经过许多年努力并付出高昂代价的情况下,密封铅酸蓄电池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其基本特点是使用期间不用加酸加水维护,电池为密封结构,不会漏酸,也不会排酸雾,电池盖子上设有单向排气阀(也叫安全阀),该阀的作用是当电池内部气体量超过一定值(通常用气压值表示),即当电池内部气压升高到一定值时,排气阀自动打,排出气体,然后自动关阀,防止空气进入电池内部。 胶体电池属于铅酸蓄电池的一种发展分类,最简单的做法,是在硫酸中添加胶凝剂,使硫酸电液变为胶态。电液呈胶态的电池通常称之为胶体电池。 胶体电池与常规铅酸电池的区别,从最初理解的电解质胶凝,进一步发展至电解质基础结构的电化学特性研究,以及在板栅和活性物质中的应用推广。其最重要的特点为:用较小的工业代价,沿已有150年历史的铅酸电池工业路子制造出更优质的电池,其放电曲线平直,拐点高,比能量特别是比功率要比常规铅酸电池大20%以上,寿命一般也比常规铅酸电池长一倍左右,高温及低温特性要好得多。 胶体电池是目前世界上各项性能最优越的阀控式铅酸免维护蓄电池,它在使用时性能稳定,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具有以下的技术特点: 内部无游离的液体存在,无内部短路的可能。 采用无锑合金电池极板,电池自放电率极低.在20摄氏度下电池存放两年不需补充电. 长时间放电能力及循环放电能力强。 采用滑动密闭技术(德国阳光公司专利),即允许由电化学反应必然产生的电池使用后期的的极柱生长,又能保证其极高的密封性能。 电池厂家泰科源

锂电池结构与原理

锂电池原理和结构 1、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所谓锂离子电池是指分别用二个能可逆地嵌入与脱嵌锂离子的化合物作为正负极构成的二次电池。人们将这种靠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转移来完成电池充放电工作的,独特机理的锂离子电池形象地称为“摇椅式电池”,俗称“锂电”。以LiCoO2为例:⑴电池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中脱嵌,在负极中嵌入,放电时反之。这就需要一个电极在组装前处于嵌锂状态,一般选择相对锂而言电位大于3V且在空气中稳定的嵌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做正极,如LiCoO 2、LiNiO2、LiMn2O4、LiFePO4。⑵为负极的材料则选择电位尽可能接近锂电位的可嵌入锂化合物,如各种碳材料包括天然石墨、合成石墨、碳纤维、中间相小球碳素等和金属氧化物,包括SnO、SnO2、锡复合氧化物SnBxPyOz(x=0.4~0.6,y=0.6~0.4,z=(2+3x+5y)/2)等。 2、电池一般包括:正极(positive)、负极(negative)、电解质(electrolyte)、隔膜(separator)、正极引线(positivelead)、负极引线(negativeplate)、中心端子、绝缘材料(insulator)、安全阀(safetyvent)、密封圈(gasket)、PTC(正温度控制端子)、电池壳。一般大家较关心正极、负极、电解质

锂电池的详细介绍 1、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目前由液态锂离子电池(LIB)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PLB)两类。其中,液态锂离子电池是指Li +嵌入化合物为正、负极的二次电池。正极采用锂化合物L iC oO2或LiMn2O4,负极采用锂-碳层间化合物。锂离子电池由于工作电压高、体积小、质量轻、能量高、无记忆效应、无污染、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是21世纪发展的理想能源。 2、锂离子电池发展简史 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是20世纪开发成功的新型高能电池。这种电池的负极是金属锂,正极用MnO2,SOCL2,(CFx)n等。70年代进入实用化。因其具有能量高、电池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贮存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小型电器中,如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等、部分代替了传统电池。 3、锂离子电池发展前景 锂离子电池以其特有的性能优势已在便携式电器如手提电脑、摄像机、移动通讯中得到普遍应用。目前开发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已在电动汽车中开始试用,预计将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并将在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得到应用。 4、电池的基本性能 (1)电池的开路电压 (2)电池的内阻 (3)电池的工作电压 (4)充电电压 充电电压是指二次电池在充电时,外电源加在电池两端的电压。充电的基本方法有恒电流充电和恒电压充电。一般采用恒电流充电,其特点时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恒定不变。随着充电的进行,活性物质被恢复,电极反应面积不断缩小,电机的极化逐渐增高。

锂离子电池基础知识100答

1、一次电池和充电电池有什么区别? 电池内部的电化学性决定了该类型的电池是否可充,根据它们的电化学成分和电极的结构可知,真正的可充电电池的内部结构之间所发生反应是可逆的。 理论上,这种可逆性是不会受循环次数的影响,既然充放电会在电极体积和结构上引起可逆的变化,那么可充电电池的内部设计必须支持这种变化,既然,一次电池仅做一放电,它内结构简单得多且不需要支持这种变化,因此,不可以将一次电池拿来充电,这种做法很危险也很不经济,如果需要反复使用,应有尽有选择真正的循环次数在1000次左右的充电电池,这种电池也可称为一次电池或蓄电池。 2、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还有其他的区别吗? 另一明显的区别就是它们能量和负载能力,以及自放电率,二次电池能量远比一次电池高,然而他们的负载能力相对要小。 3、可充电便携式电池的优缺点是什么? 充电电池寿命较长,可循环1000次以上,虽然价格比干电池贵,但如果经常使用的话,是比较划算的。充电电池的容量比同规格的碱锰电池或锌碳电池低,比如,他们放电较快。 另一缺点是由于他们几近恒定的放电电压,很难预测放电何时结束。当放电结束时,电池电压会突然降低。假如在照相机上使用,突然电池放完了电,就不得不终止。 但另一方面可充电电池能提供的容量比太部分一次电池高。 但Li-ion电池却可被广泛地用照相器材中,因为它容量高,能量密度大,以及随放电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放电电压。 4、充电电池是怎样实现它的能量转换? 每种电池都具有电化学转换的能力,即将储存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就二次电子(也叫蓄电池)而言(另一术语也称可充电使携式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是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而在充电过程中,又将电能重新转换成化学能。这样的过程根据电化学系统不同,一般可充放电500次以上,而我司产品li-ion可重复充放电1000次以上。Li-ion是一种新型的可充电便携式电池。它的额定电压为3.6V,它的放电电压会随放电的深度逐渐衰退,不象其他充电电池一样,在放电未,电压突然降低。 5、什么是Li-ion电池? Li-ion是锂电池发展而来。所以在介绍Li-ion之前,先介绍锂电池。举例来讲,以前照相机里用的扣式电池就属于锂电池。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是锂金属,负极是碳。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达到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同样,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即我们使用电池的过程),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正极。回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我们通常所说的电池容量指的就是放电容量。在Li-ion的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处于从正极→负极→正极的运动状态。Li-ion就像一把摇椅,摇椅的两端为电池的两极,而锂离子就象运动员一样在摇椅来回奔跑。所以Li-ion又叫摇椅式电池。 6、Li-ion电池有哪几部分组成? (1)电池上下盖(2)正极——活性物质为氧化锂 钴(3)隔膜——一种特殊的复合膜

电池的发展史

电池的发展史 电池发展历史 1800年 Alessandro Volta 发明世界上第一个电池、 1802年 Dr、 William Cruikshank 设计了第一个便于生产制造的电池、 1836年 John Daniell 为提供稳定的放电电流,对电池做了改进 1859年 Gaston Planté发明可充电的铅酸电池、 1868年 George Leclanché开发出使用电解液的电池 1881年 J、 A、 Thiebaut 取得干电池专利、 1888年 Dr、 Gassner 开发出第一个干电池、 1890年 Thomas Edison 发明可充电的铁镍电池 1896年 在美国批量生产干电池 1896年 发明D型电池、 1899年 Waldmar Jungner 发明镍镉电池、 1910年 可充电的铁镍电池商业化生产 1911年 我国建厂生产干电池与铅酸蓄电池(上海交通部电池厂) 1914年 Thomas Edison 发明碱性电池、 1934年 Schlecht and Akermann 发明镍镉电池烧结极板、 1947年 Neumann 开发出密封镍镉电池、 1949年 Lew Urry (Energizer) 开发出小型碱性电池、 1954年 Gerald Pearson, Calvin Fuller and Daryl Chapin 开发出太阳能电池、1956年 Energizer、制造第一个9伏电池 1956年 我国建设第一个镍镉电池工厂(风云器材厂(755厂)) 1960前后

Union Carbide、商业化生产碱性电池,我国开始研究碱性电池(西安庆华厂等三家合作研发) 1970前后 出现免维护铅酸电池、 1970前后 一次锂电池实用化、 1976年 Philips Research的科学家发明镍氢电池、 1980前后 开发出稳定的用于镍氢电池的合金、 1983年 我国开始研究镍氢电池(南开大学) 1987年 我国改进镍镉电池工艺,采用发泡镍,电池容量提升40% 1987前 我国商业化生产一次锂电池 1989年 我国镍氢电池研究列入国家计划 1990前 出现角型(口香糖型)电池, 1990前后 镍氢电池商业化生产、 1991年 Sony、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商业化生产 1992年 Karl Kordesch, Josef Gsellmann and Klaus Tomantschger 取得碱性充电电池专利 1992年 Battery Technologies, Inc、生产碱性充电电池 1995年 我国镍氢电池商业化生产初具规模 1999年 可充电锂聚合物电池商业化生产 2000年 我国锂离子电池商业化生产 2000后 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新能源发展问题的焦点 电池的发展史由1836年丹尼尔电池的诞生到1859年铅酸电池的发明,至1883年发明了氧化银电池,1888年实现了电池的商品化,1899年发明了镍-镉电池,1901年发明了镍-铁电池,进入20世纪后,电池理论与技术处于一度停滞时期。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电池技术又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首先就是为了适应重负荷用途的需要,发展了碱性锌锰电池,1951年实现了镍-镉电池的密封化。1958年Harris提出了采用有机电解液作为锂一次电池的电解质,20世纪70年代初期便实现了军用与民用。随后基于环保考虑,研究重点转向蓄电池。镍-镉电池在20世纪初实现商品化以后,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加,铅、镉等有毒金属的使用日益受到限制,因此需要寻找新的可代替传统铅酸电池与镍-镉电池的可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自然成为有力的候选者之一。

电池的起源和发展史

电池的起源和发展史 电池的诞生,基于人们对于获取持续而稳定的电流的需要。不过,电池的发明,是来源于一次青蛙的解剖实验所产生的灵感,多少有些偶然。1780年的一天,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Luigi Galvani)在做青蛙解剖时,两手分别拿着不同的金属器械,无意中同时碰在青蛙的大腿上,青蛙腿部的肌肉立刻抽搐了一下,仿佛受到电流的刺激,而如果只用一种金属器械去触动青蛙,就无此种反应。伽伐尼认为,出现这种现像是因为动物躯体内部产生的一种电,他称之为“生物电”。伽伐尼的发现引起了物理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竞相重复伽伐尼实验,企图找到一种产生电流的方法。而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Alessandro Volta)在多次实验后则认为:青蛙的肌肉之所以能产生电流,大概是肌肉中某种液体在起作用。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伏特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浸在各种溶液中进行试验。结果发现,这两种金属片中,只要有一种与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金属片之间就能够产生电流。1799年,伏特成功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特电堆”。这个“伏特电堆”实际上就是串联的电池组。1836年,英国的丹尼尔对“伏特电堆”进行了改良,又陆续有效果更好的“本生电池”和“格罗夫电池”等问世。然而在当时,无论哪种电池都需在两个金属板之间灌装液体,搬运很不方便,特别是蓄电池所用液体是硫酸,在挪动时很危险。 干电池的诞生。干电池的鼻祖在19世纪中期诞生。1860年,法国的雷克兰士(George Leclanche)发明了碳锌电池,这种电池更容易制造,且最初潮湿水性的电解液,逐渐被黏浊状类似糨糊的方式取代,于是装在容器内时,“干”性电池出现了。1887年,英国人赫勒森(Wilhelm Hellesen)发明了最早的干电池。相对于液电池而言,干电池的电解液为糊状,不会溢漏,便于携带,因此获得了广泛应用。如今,干电池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种类达100多种。常见的有普通锌锰干电池、碱性锌-锰干电池、镁-锰干电池等。不过,最早发明的碳锌电池依然是现代干电池中产量最大的电池。在干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人们发现,干电池尽管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但用完即废,无法重新利用。另外,由于以金属为原料容易造成原材料浪费,废弃电池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于是,能够经过多次充电放电循环,反复使用的蓄电池成为新的方向。事实上,蓄电池的最早发明同样可以追溯到1860年。当年,

锂电池电解液基础知识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1 锂离子电解液概况 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四大关键材料(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之一,号称锂离子电池的“血液”,在电池中正负极之间起到传导电子的作用,是锂离子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比能等优点的保证。电解液一般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六氟磷酸锂,LiFL6)、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 有机溶剂是电解液的主体部分,与电解液的性能密切相关,一般用高介电常数溶剂与低粘度溶剂混合使用;常用电解质锂盐有高氯酸锂、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等,但从成本、安全性等多方面考虑,六氟磷酸锂是商业化锂离子电池采用的主要电解质;添加剂的使用尚未商品化,但一直是有机电解液的研究热点之一。 自1991年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开发成功,锂离子电池很快进入了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并且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目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品技术也正处于进一步发展中。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研究和生产方面,国际上从事锂离子电池专用电解液的研制与开发的公司主要集中在日本、德国、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以日本的电解液发展最快,市场份额最大。 国内常用电解液体系有EC+DMC、EC+DEC、EC+DMC+EMC、EC+DMC+DEC等。不同的电解液的使用条件不同,与电池正负极的相容性不同,分解电压也不同。电解液组成为lmol/L LiPF6/EC+DMC+DEC+EMC,在性能上比普通电解液有更好的循环寿命、低温性能和安全性能,能有效减少气体产生,防止电池鼓胀。EC/DEC、EC/DMC电解液体系的分解电压分别是4.25V、5.10V。据Bellcore研究,LiPF6/EC+DMC与碳负极有良好的相容性,例如在Li x C6/LiMnO4电池中,以LiPF6/EC+DMC为电解液,室温下可稳定到4.9V,55℃可稳定到4.8V,其液相区为-20℃~130℃,突出优点是使用温度范围广,与碳负极的相容性好,安全指数高,有好的循环寿命与放电特性。

锂电池特点及发展背景

锂电池相关资料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最早出现的锂电池来自于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 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 随着二十世纪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小型化的设备日益增多,对电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锂电池随之进入了大规模的实用阶段。 最早得以应用于心脏起搏器中。由于锂电池的自放电率极低,放电电压平缓。使得起搏器植入人体长期使用成为可能。 锂电池一般有高于3.0伏的标称电压,更适合作集成电路电源。二氧化锰电池,就广泛用于计算机,计算器,照相机、手表中。 为了开发出性能更优异的品种,人们对各种材料进行了研究。从而制造出前所未有的产品。比如,锂二氧化硫电池和锂亚硫酰氯电池就非常有特点。它们的正极活性物质同时也是电解液的溶剂。这种结构只有在非水溶液的电化学体系才会出现。所以,锂电池的研究,也促进了非水体系电化学理论的发展。除了使用各种非水溶剂外,人们还进行了聚合物薄膜电池的研究。 1992年Sony成功开发锂离子电池。它的实用化,使人们的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重量和体积大大减小。使用时间大大延长。由于锂离子电池中不含有重金属铬,与镍铬电池相比,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1、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目前由液态锂离子电池(LIB)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PLB)两类。其中,液态锂离子电池是指Li +嵌入化合物为正、负极的二次电池。正极采用锂化合物LiCoO2或LiMn2O4,负极采用锂-碳层间化合物。锂离子电池由于工作电压高、体积小、质量轻、能量高、无记忆效应、无污染、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是21世纪发展的理想能源。 2、锂离子电池发展简史 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是20世纪开发成功的新型高能电池。这种电池的负极是金属锂,正极用MnO2,SOCL2,(CFx)n等。70年代进入实用化。因其具有能量高、电池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贮存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

锂电池基础知识讲解

锂电池基础知识讲解 理想的锂离子电池,除了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嵌入和脱出外,不发生其他副反应,不出现锂离子的不可逆消耗。实际的锂离子电池,每时每刻都有副反应存在,也有不可逆的消耗,如电解液分解,活性物质溶解,金属锂沉积等,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己。实际电池系统,每次循环中,任何能够产生或消耗锂离子或电子的副反应,都可能导致电池容量平衡的改变。一旦电池的容量平衡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就是不可逆的,并且可以通过多次循环进行累积,对电池性能产生严重影响。 ⑴正极材料的溶解 尖晶石LiMn2O4中Mn的溶解是引起LiMn2O4可逆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对于Mn的溶解机理,一般有两种解释:氧化还原机制和离子交换机制。氧化还原机制是指放电末期Mn3+的浓度高,在LiMn2O4表面的Mn+会发生歧化反应: 2Mn3+(固)Mn4+(固)+Mn2+(液) 歧化反应生成的二价锰离子溶于电解液。离子交换机制是指Li+和H+在尖晶石表面进行交换,最终形成没有电化学活性的HMn2O4。 Xia等的研究表明,锰的溶解所引起的容量损失占整个电池容量损失的比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由常温下的23%增大到55℃时的34%)[14]。 ⑵正极材料的相变化[15] 锂离子电池中的相变有两类:一是锂离子正常脱嵌时电极材料发生的相变;二是过充电或过放电时电极材料发生的相变。 对于第一类相变,一般认为锂离子的正常脱嵌反应总是伴随着宿主结构摩尔体积的变化,同时在材料内部产生应力,从而引起宿主晶格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减少了颗粒间以及颗粒与电极间的电化学接触。 第二类相变是Jahn-Teller效应。Jahn-Teller效应是指由于锂离子的反复嵌入与脱嵌引起结构的膨胀与收缩,导致氧八面体偏离球对称性并成为变形的八面体构型。由于Jahn-Teller效应所导致的尖晶石结构不可逆转变,也是LiMn2O4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深度放电时,Mn的平均化合价低于3.5V,尖晶石的结构由立方晶相向四方晶相转变。四方晶相对称性低且无序性强,使锂离子的脱嵌可逆程度降低,表现为正极材料可逆容量的衰减。 ⑶电解液的还原[15] 锂离子电池中常用的电解液主要包括由各种有机碳酸酯(如PC、EC、DMC、DEC 等)的混合物组成的溶剂以及由锂盐(如LiPF6 、LiClO4 、LiAsF6 等)组成的电解质。在充电的条件下,电解液对含碳电极具有不稳定性,故会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液还原消耗了电解质及其溶剂,对电池容量及循环寿命产生不良影响,由此产生的气体会增加电池的内部压力,对系统的安全造成威胁。 ⑷过充电造成的量损失[15] 负极锂的沉积:过充电时,发生锂离子在负极活性物质表面上的沉积。锂离子的沉积一方面造成可逆锂离子数目减少,另一方面沉积的锂金属极易与电解液中的溶剂或盐的分子发生反应,生成Li2CO3、LiF或其他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堵塞电极孔,最终导致容量损失和寿命下降。 电解液氧化:锂离子电池常用的电解液在过充电时容易分解形成不可溶的Li2CO3等产物,阻塞极孔并产生气体,这也会造成容量的损失,并产生安全隐患。 正极氧缺陷:高电压区正极LiMn2O4中有损失氧的趋势,这造成氧缺陷从而导致容量损失。 ⑸自放电 锂离子电池的自放电所导致的容量损失大部分是可逆的,只有一小部分是不可逆的。造成不可逆自放电的原因主要有:锂离子的损失(形成不可溶的Li2CO3等物质);电解液氧化产物堵塞电极微孔,造成内阻增大。

电池的简介及发展历程

电池的简介及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10-2-2 浏览人数:102人【返回列表】 电池概念: 电池就是把化学能量转化为电能的储存装置。它通过反应将化学能或物理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即一种化学电源,它由两种不同成分的电化学活性电极分别组成正负极,两电极浸泡在能提供媒体传导作用的电解质中,当连接在某一外部载体上时,通过转换其内部的化学能来提供能。作为一种电的贮存装置,当两种金属浸没于电解液之中,它们可以导电,并在“极板”之间产生一定电动势。电动势大小与所使用的金属有关,不同种类的电池其电动势也不同。 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电动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负极通过电池内部移到正极时,电池非静电力(化学力)所做的功。电动势取决于电极材料的化学性质,与电池的大小无关。电池所能输出的总电荷量为电池的容量,通常用安培小时作单位。在电池反应中,1千克反应物质所产生的电能称为电池的理论比能量。电池的实际比能量要比理论比能量小。因为电池中的反应物并不全按电池反应进行,同时电池内阻也要引起电动势降,因此常把比能量高的电池称做高能电池。电池的面积越大,其内阻越小。 电池的能量储存有限,电池所能输出的总电荷量叫做它的容量,通常用安培小时作单位,它也是电池的一个性能参数。电池的容量与电极物质的数量有关,即与电极的体积有关。 实用的化学电池可以分成两个基本类型:原电池与蓄电池。原电池制成后即可以产生电流,但在放电完毕即被废弃。蓄电池又称为二次电池,使用前须先进行充电,充电后可放电使用,放电完毕后还可以充电再用。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换成化学能;放电时,化学能转换成电能。 电池的发展史 1780年的一天,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在做青蛙解剖时,两手分别拿着不同的金属器械,无意中同时碰在青蛙的大腿上,青蛙腿部的肌肉立刻抽搐了一下,仿佛受到电流的刺激,而只用一种金属器械去触动青蛙,却并无此种反就。伽伐尼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动物躯体内部产生的一种电,他称之为“生物电”。 伽伐尼的发现引起了物理学家们极大兴趣,他们竞相重复枷伐尼的实验,企图找到一种产生电流的方法,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在多次实验后认为:伽伐尼的“生物电”之说并不正确,青蛙的肌肉之所以能产生电流,大概是肌肉中某种液体在起作用。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伏特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浸在各种溶液中进行试验。结果发现,这两种金属片中,只要有一种与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金属片之间就能够产生电流。 1799年,伏特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银板浸在盐水里,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于是,他就把许多锌片与银片之间垫上浸透盐水的绒布或纸片,平叠起来。用手触摸两端时,会感到强烈的电流刺激。伏特用这种方法成功的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特电堆”。这个“伏特电堆”实际上就是串联的电池组。它成为早期电学实验,电报机的电力来源。 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就多次重复了伽伐尼的实验。实验证明,只要在两种金属片中间隔以用盐水或碱水浸过的硬纸、麻布、皮革或其它海绵状的东西,并用金属线把两个金属片连接起来,不管有没有青蛙的肌肉,都会有电流通过。这就说明电并不是从蛙的组织中产生的,蛙腿的作用只不过相当于一个非常灵敏的验电器而已。 1836年,英国的丹尼尔对“伏打电堆”进行了改良。他使用稀硫酸作电解液,解决了电池极化问题,制造出第一个不极化,能保持平衡电流的锌─铜电池, 1860年,法国的普朗泰发明出用铅做电极的电池。。 然而,无论哪种电池都需在两个金属板之间灌装液体,因此搬运很不方便,特别是蓄电池所用液体是硫酸,在挪动时很危险。 在1860年,法国的雷克兰士(GeorgeLeclanche)还发明了世界广受使用的电池(碳锌电池)的前身。 1887年,英国人赫勒森发明了最早的干电池。干电池的电解液为糊状,不会溢漏,便于携带,因此获得了广泛应用。 1890年Thomas Edison 发明可充电的铁镍电池

锂电池基础知识100问

锂电池基础知识100问

11、什么是电池的容量? 电池的容量有额定容量和实际容量之分。电池的额定量是指设计与制造电池时规定或保证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应该放出最低限度的电量。Li-ion规定电池在常温、恒流(1C)恒压(4.2V)控制的充电条件下充电3h,电池的实际容量是指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所放出的实际电量,主要受放电倍率和温度的影响(故严格来讲,电池容量应指明充放电条件)。容量常见单位有:mAh、Ah=1000mAh)。 12、什么是电池内阻? 是指电池在工作时,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所受到的阻力。有欧姆内阻与极化内阻两部分组成。电池内阻大,会导致电池放电工作电压降低,放电时间缩短。内阻大小主要受电池的材料、制造工艺、电池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是衡量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注:一般以充电态内阻为标准。测量电池的内阻需用专用内阻仪测量,而不能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 13、什么是开路电压? 是指电池在非工作状态下即电路无电流流过时,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一般情况下,Li-ion充满电后开路电压为4.1-4.2V左右,放电后开压为3.0V左右,通过电池的开路电压,可以判断电池的荷电状态。 14、什么是工作电压? 又称端电压,是指电池在工作状态下即电路中有电流过时电池正负极之间电势差。在电池放电工作状态下,当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时,不需克服电池的内阻所造成阻力,故工作电压总是低于开路电池,充电时则与之相反。Li-ion 的放电工作电压在3.6V左右。 15、什么是放电平台? 放电平台是恒压充到电压为4.2V并且电电流小于0.01C时停充电,然后搁置10分钟,在任何们率的放电电流下下放电至3.6V时的放电时间。是衡量电池好坏的重要标准。 16、什么是(充放电)倍率?时率? 是指电池在规定的时间内放出其额定容量时所需要的电流值,它在数据值上等于电池额定容量的倍数,通常以字母C表示。如电池的标称额定容量为600mAh为1C(1倍率),300mAh则为0.5C,6A(600mAh)为10C.以此类推. 时率又称小时率,时指电池以一定的电流放完其额定容量所需要的小时数.如电池的额定容量为600mAh,以600mAh的电流放完其额定容量需1小时,故称600mAh的电流为1小时率,以此类推. 17、什么是自放电率? 又称荷电保持能力,是指电池在开路状态下,电池所储存的电量在一定条件下的保持能力。主要受电池制造工艺、材料、储存条件等因素影响。是衡量电池性能的重要参数。 注:电池100%充电开路搁置后,一定程度的自放电正常现象。在GB标准规定LI-ion后在20±2℃条件下开条件下开路搁置28天。可允许电池有容量损失。 18、什么是内压?

锂电池基本知识

锂电池基本知识 Li-ion电池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 Li-ion具有以下优点: 1)单体电池的工作电压高达2.75-4.2V(标称电压3.6V或者3.7V) 2)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一般均可达到500次以上,甚至1000次. 4)安全性能好,无公害,无记忆效应. 作为Li-ion前身的锂电池,因金属锂易形成枝晶发生短路,缩减了其应用领域:Li-ion中不含镉、铅、汞等对环境有污染的元素:部分工艺(如烧结式)的Ni-Cd 电池存在的一大弊病为“记忆效应”,严重束缚电池的使用,但Li-ion根本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5)自放电小 室温下充满电的Li-ion储存1个月后的自放电率为10%左右, 2、什么充电限制电压?额定容量?额定电压?终止电压? A、充电限制电压 按生产厂家规定,电池由恒流充电转入恒压充电时的电压值。一般单节电池充电限制电压4.2V,多节就是N*4.2(n=1,2,3,4......) B、额定容量 生产厂家标明的电池容量,指电池在环境温度为20℃±5℃条件下,以5h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应提供的电量,用C5表示,单位为Ah(安培小时)或mAh(毫安小时)。 C、标称电压 用以表示电池电压的近似值。 D、终止电压

规定放电终止时电池的负载电压,其值为n*2.75V(锂离子单体电池的串联只数用“n”表示)。 10、为什么恒压充电电流为逐渐减少? 因为恒流过程终止时,电池内部的电化学极化然后保持在整个恒流中相同的水平,恒压过程,再恒定电场作用下,内部Li+的浓差极化在逐渐消除,离子的迁移数和速度表现为电流逐渐减少。 11、什么是电池的容量? 电池的容量有额定容量和实际容量之分。电池的额定量是指设计与制造电池时规定或保证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应该放出最低限度的电量。Li-ion规定电池在常温、恒流(1C)恒压(4.2V)控制的充电条件下充电3h,电池的实际容量是指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所放出的实际电量,主要受放电倍率和温度的影响(故严格来讲,电池容量应指明充放电条件)。容量常见单位有:mAh、Ah=1000mAh) 12、什么是电池内阻? 是指电池在工作时,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所受到的阻力。有欧姆内阻与极化内阻两部分组成。电池内阻大,会导致电池放电工作电压降低,放电时间缩短。内阻大小主要受电池的材料、制造工艺、电池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是衡量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注:一般以充电态内阻为标准。测量电池的内阻需用专用内阻仪测量,而不能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 13、什么是开路电压? 是指电池在非工作状态下即电路无电流流过时,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一般情况下,Li-ion充满电后开路电压为4.1-4.2V左右,放电后开压为3.0V左

化学电池的历史和发展

化学电池的发展史 2007010106 彭汗青 众所周知,我国是电池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国内电池生产总量50%以上用于出口,年创汇在上亿美元。同时,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或个人用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器的不断问世并迅速普及, 电动汽车、空问技术、国防工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与之相配套的电池作为一种携带方便的化学能源, 越发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潜在的经济效益,成为近年来广泛关注的热点。 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关注最早的最普及的电池---锌锰电池。 锌锰电池是以二氧化锰为正极,锌为负极,氯化铵水溶液为主电解液的原电池。俗称干电池。在学术界中又称为勒克朗谢电池。锌锰电池是用面粉、淀粉等使电解液成为凝胶,不流动,形成隔离层,或用棉、纸等加以分隔。 锌锰电池的开始电压随使用的MnO2的种类、电解液的组成和pH值等的不同而异,一般在1.55~1.75V,公称电压为1.5V。在锌锰电池的组成中,尤以 二氧化锰的研究更为广泛,二氧化锰的电化学行为是制造电池的基础,所 以在二氧化锰中加入物质使二氧化锰的活性提高成为一时间热议的话题。 随后,锌锰电池被碱性电池所代替。 碱性电池= 是普通锌锰电池的换代产品, 正处于发展期。1998年, 国内碱性电池生产厂家已达50多家, 总产量达7亿多只, 其中南孚电池有限公司生产的南孚牌碱性电池年产量3亿多只, 占全国碱性电池产量的近50%多。但与国外碱性电池的发展相比, 我国目前碱性电池所占比例仍偏低。如美国碱性电池产量占电池总产量的90%,日本和欧洲占60% 。因此, 我国碱性电池生产企业, 应与大专院校、研究机构联合,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尽快提高碱性电池的质量和产量, 争 取近儿年内碱性电池产量达到我国电池总产量的30%以上。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的号召的提出,以节约成本、经济适用、减少污 染为主题的节约环保意识进入电池行业,我国二次电池的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 热门话题。 二次电池又称可充式电池, 可反复充放电, 从而节约电池的制作成本。二次电池的发展经历了铅酸蓄电池、镍锅电池、镍氢电池、锉离子电池等儿个阶段,利用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可以组建成一个新电池,即当一个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之后,还可以用电能使化学体系修复,然后再利用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但是由于这些电池的原电池均存在安全性差,有发生爆炸的危险,离子电池不能大电流放电,安全性较差,锂离子电池均需保护线路,防止电池被过充过放电,生产要求条件高,成本高。 光化学电池,随着世界传统能源危机的迫近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 人们期望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光化学电池是指利用光电化学反应, 将太阳辐射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根据结构, 光化学电池可分为固体光电池和液体光电池。目前, 固体光电池分为单品硅电池和多晶硅电池。虽然转换效率高(单品硅光电池的转换效率理论值已达23.5%,但由于价格昂贵,难以被普通市民和工业界接受。20世纪70~80年代研究的液体太阳能电池因转换效率低和寿命短(小于6个月)而无法商品化。1991年, Gratzel等人在实验室用纳米尺度Ti O微粒制成多孔膜, 并在膜上吸附一薄层有 2 机染料敏化剂作为光阳极, 组装成电池后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7%.和使用寿命10

锂电池基础知识100问

11、什么是电池的容量? 电池的容量有额定容量和实际容量之分。电池的额定量是指设计与制造电池时规定或保证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应该放出最低限度的电量。Li-ion 规定电池在常温、恒流(1C)恒压(4.2V)控制的充电条件下充电3h,电池的实际容量是指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所放出的实际电量,主要受放电倍率和温度的影响(故严格来讲,电池容量应指明充放电条件)。容量常见单位有:mAh、Ah=1000mAh)。 12、什么是电池阻? 是指电池在工作时,电流流过电池部所受到的阻力。有欧姆阻与极化阻两部分组成。电池阻大,会导致电池放电工作电压降低,放电时间缩短。阻大小主要受电池的材料、制造工艺、电池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是衡量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注:一般以充电态阻为标准。测量电池的阻需用专用阻仪测量,而不能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 13、什么是开路电压? 是指电池在非工作状态下即电路无电流流过时,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一般情况下,Li-ion充满电后开路电压为4.1-4.2V左右,放电后开压为3.0V 左右,通过电池的开路电压,可以判断电池的荷电状态。 14、什么是工作电压? 又称端电压,是指电池在工作状态下即电路中有电流过时电池正负极之间电势差。在电池放电工作状态下,当电流流过电池部时,不需克服电池的阻所造成阻力,故工作电压总是低于开路电池,充电时则与之相反。Li-ion的放电工作电压在3.6V左右。 15、什么是放电平台? 放电平台是恒压充到电压为4.2V并且电电流小于0.01C时停充电,然后搁置10分钟,在任何们率的放电电流下下放电至3.6V时的放电时间。是衡量电池好坏的重要标准。 16、什么是(充放电)倍率?时率? 是指电池在规定的时间放出其额定容量时所需要的电流值,它在数据值上等于电池额定容量的倍数,通常以字母C表示。如电池的标称额定容量为600mAh为1C(1倍率),300mAh则为0.5C,6A(600mAh)为10C.以此类推. 时率又称小时率,时指电池以一定的电流放完其额定容量所需要的小时数.如电池的额定容量为600mAh,以600mAh的电流放完其额定容量需1小时,故称600mAh的电流为1小时率,以此类推. 17、什么是自放电率? 又称荷电保持能力,是指电池在开路状态下,电池所储存的电量在一定条件下的保持能力。主要受电池制造工艺、材料、储存条件等因素影响。是衡量电池性能的重要参数。 注:电池100%充电开路搁置后,一定程度的自放电正常现象。在GB标准规定LI-ion后在20±2℃条件下开条件下开路搁置28天。可允许电池有容量损失。 18、什么是压? 指电池的部气压,是密封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所致,主要受

锂电池基本学习知识讲解

锂电池基本知识讲解 电池基本知识 1.电池 电池是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直接转化为电能的一种电化学装置。 2.原电池 原电池是指经过放电后,不能用一般的充电方法使其复原而继续使用的电池,也叫一次电池。 3.蓄电池 指可以通过充电方法使两极活性物质复原而可以再次放电的电池,也叫二次电池。 4.干电池 干电池是指电解液不流动的电池,通常是指锌、锰干电池。 5.电解池 电解池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电化学装置,电池充电时相当于电解池。 6.电子导体 是指依靠物质内部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做定向运动而导电的导体,也叫第一类导体。各种金属通常为第一类。

7.离子导体 是依靠物质内部的可移动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在做定向移动而导电的导体,也叫第二类导体。各种电解液通常为第二类导体。如氢氧化钾水溶液。 8.电解质 一定条件下具有离子导电性的物质称为电解质。 9.电极 是指由两类导体即电子导体和离子导体串联组成的导电体系,也叫半电池,通常为了方便把构成电极的金属导体部分称为电极。 10.正/负极 在一个电化学装置中,电极电位较高的电极称为正极;电极电位较低的电极为负极。 11.电池充电 借助于外直流电源,将电能输入电池迫使其内部发生电化学反应的过程叫电池充电。 12.电池放电 电池内部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并向外电路输出电能的过程叫电池放电。 13.活性物质 是指在电池中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中参加电极反应的物质。

14.为什么电池放电时不需要外接电源而电池充电时需要外接电源? 电池放电时的电化学反应是一种自发的过程,电池向外电路供电是可以自发进行的过程,而充电时的电池相当于电解池,电解池中消耗电能的化学反应是一种不可以自发进行的过程,所以要借助于外接电源强迫化学反应逆方向进行。 15.电池电动势 电池正极平衡电极电位与负极平衡电极电位之差称为电池电动势,又叫理论电压。 16.开路电压 电池开路时,正负极之间的电位差叫开路电压,开路电压在数值上等于正负极稳定电极电位之差,是一个实测值。 17.标称电压 一般被认为是电池工作在标准条件下可具有的电压值。18.放电电压 电池放电时正负极间的电位差叫放电电压,也叫工作电压或负载电压或端电压。 19.充电终止电压 电池充电所允许的最高电压叫充电终止电压。 20.放电终止电压 电池放电时,电压下降到不宜再继续放电的最低工作电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