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简史

锂电简史
锂电简史

锂电简史

——锂电中国·华清正兴北京2011年3月

1、概述

锂电池(Lithium Battery,LB)分为锂一次电池(又称锂原电池,Primary LB)锂二次电池(又称锂可充电电池,Rechargeable LB)。锂原电池通常以金属锂或锂合金为负极,用MnO 2,SoCl 2或(CF)n 等作正极材料。而锂二次电池则可分为金属锂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锂聚合物电池三个发展阶段。

锂原电池的研发大约始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得以商业化应用。基于环保及资源的考虑,在发展锂原电池的同时人们又在研发锂二次电池,在锂原电池开发成功仅过了10年左右,金属锂二次电池便被成功开发,并于80年代推向市场。但由于过低的循环效率及非常糟糕的安全性致使其后续发展长期以来基本处于停顿状态。而安全性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其安全隐患主要来自:(1)其高化学活性及低熔点,使其极易与电解质或空气发生剧烈反应甚至爆炸;(2)金属锂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沉淀而在极片上生成锂枝晶,锂枝晶不断生长会刺破隔膜使电池内部短路而发生爆炸危险。

虽然金属锂二次电池由于过低的循环寿命及非常不安全,对其的后续研发几近停滞,但尚有以色列的Tadiran 和加拿大的Hydro Quebec 等公司还在继续坚持,我们向他们致敬!真正伟大的科学发现与划时代的创造发明都是在绝处方得重生的。

锂离子电池的出现看起来好像是金属锂二次电池发展不顺的直接结果,其实不是这么回事。事实是在上世纪50年代当人们刚开始认识到锂的独特化学性质在作为高能储能材料方面的巨大潜力并打算进行相关尝试后,考虑到锂作为碱金属会与水发生反应(虽然在室温下其反应速度不及其它碱金属),于是有科学家提出使用非水电解质的构想。这一构想的提出立即得到科学界的广泛认可,并引发了不小的研发热潮。但是由于与其配比的卤化物正极材料Ag,Cu,Ni 等的电化学性能一直达不到要求。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正极材料,当时欧美日的研究者是按照两条道路向前摸索的,其中之一就是寻找一种具有层状结构,被今天称作嵌入化合物(Intercalation Compound)的电极材料,这为以后的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奠定了基础。所以可以说,锂离子电池的真正研发起步其实在锂原电池研发初期就已开始,只是当时的研究人员没有意识到而已。

另一条道路就是过渡金属氧化物,如MnO 2,日本Sanyo 公司就是利用这种化合物在1970年造出了人类第一块商品锂电池,最终将锂电从概念变成了产品。

美国军方和日本松下电器是寻找嵌入化合物解决办法的代表,虽然他们在上世纪70年代初几乎同时独立合成碳氟化物,但是对于这种化合物其实就是他们要找的所谓嵌入化合物的最终确认还是费了不少周折。1973年松下开始量产使用这种化合物作正极的锂原电池。可以说嵌入化合物的引入是锂电发展史上具有

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随着Sanyo 和松下分别以完全不同的思路开发成功锂原电池,之后各式各样的商品锂原电池便层出不穷,1976锂碘原电池问世。接着一些用于特定领域的电池如锂银钒氧化物(Li/Ag 2V 4O 11)电池也相继出现,这种电池主要用于植入式心脏设备,是当时最畅销的锂原电池之一,同时这种电池的二元体系在提升电池容量方面的作用又为电池的研发提供了启示。

锂原电池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继续研发可充电电池的热情,学术界的目光于是自然集中到了“如何使电池反应变得可逆”这个问题上,开发锂二次电池的序幕就此拉开。随着嵌入化合物化学,固体化合物化学及固体离子学等科学的发展,同时人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无机物和碱金属表现出很好的可逆性。这些都为锂二次电池的实现铺平了道路。

2、金属锂二次电池

金属锂二次电池虽然直至今天都没有取得成功,但却是锂电发展史上一个自然而又必然的过渡(相对于今天广受推崇的锂离子电池和锂聚合物电池而言)。首先是因为锂金属作为理想的能源材料从一开始人们就把它作为负极材料在使用,其次由于之前提到的“嵌脱反应机理”是电池依靠内部的可逆反应实现二次利用的理论基础。对金属锂电池的研发正是基于这两个前提或者说以此为方向在进行。

嵌入化合物的开发可以说一直是金属锂二次电池研发成败的关键。最早介入其中的两个代表团队分别是美国贝尔实验室的Broadhead 等人和斯坦福大学的Armand 等人(上世纪60年代)。虽然这两支队伍在这方面的研发都卓有成效,甚至Armand 等人在当时就研究了碱金属嵌入石墨晶格中的反应,并指出石墨嵌碱金属的混合导体能用于二次电池。但是直到1972年Armand 和Steel 等人才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将嵌入机理及其潜在应用前景正式在学术界公开,科学史学家们称这次论文是第一次真正的详细的对“电化学嵌入”机理的阐述。即便这样也没有在当时引起足够重视。

后来随着固体化学家对越来越多无机硫族化合物结构信息的掌握,“电化学嵌入”理论对于二次电池发展的深刻意义才逐渐显现。后来在学术界对“电化学嵌入”机理进行拓扑学描述之后,为嵌入化合物寻找具体的电极材料的目标日益清晰了起来。这种研究在上世纪70年代取得重大进展,并直接催生了第一块商品金属锂二次电池。

美国的Exxon 公司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最为深入,他们先是在斯坦福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实了硫化物作为嵌入化合物所表现出来的高容量,高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可逆性,从而坚定了人们在二元硫化物中寻找具有应用价值的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信心。最终二硫化钛(TiS 2)因其优良表现受到青睐。首先它的层状结构便于锂离子的快速迁移,其次为其良好的导电性,最后因为在与锂的嵌脱过程中既无新相生成又不发生成核反应从而保证了良好的可逆性。最终他们在1972年

设计了以TiS 2为正极,锂金属为负极,LiClO 4/二恶茂烷为电解液的电池。当时的实验表明这款Li/TiS 2电池在某些方面确实表现了良好的性能,让人们仿佛看到了成功的曙光。如与过量的锂金属阳极搭配,TiS 2的稳定性能使其深度循环接近1,000次,每次循环损失低于0.05%。

但进一步的实验却发现实际循环效率与理论总是相去甚远,寿命短与安全性差问题也不断曝露。后来的充放电机理研究终于找到了这一切问题的罪魁祸首——锂枝晶的生成。充电过程中,由于金属锂电极表面凹凸不平,电沉积速率差异造成不均匀沉积,导致树枝状锂晶体在负极的生成。当枝晶生长到一定程度就会折断而成“死锂”,造成锂的不可逆从而降低电池的实际充放电容量。而且锂枝晶也有可能刺破隔膜,导致电池内部短路,致使生成的大量热量引起电池的燃烧和爆炸。为寻找解决办法人们一度研究了锂铝合金,但由于其体积会在充放电时发生较大变化,循环次数有限及锂在合金中的扩散速率低下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只是被做成扣式电池用在了手表和小型设备上。而且Exxon 的这种Li/TiS 2电池的实际应用主要出于安全考虑好像也仅此而已。虽然Exxon 的努力未能将该二次电池体系实现真正的商品化,但是其对锂电池发展的推动却是功不可没。

后来,由于电极与电解质之间SEI 膜的发现及其性质对电池可逆性及循环寿命的深刻影响被人们所认识,人们终于在改善SEI 膜性质的努力中研发成功了商品化金属锂二次电池。80年代末期,加拿大的Moli 能源公司终于推出了第一块商品化锂二次电池(Li/Mo 2)。不幸的是1989年Moli 的Li/Mo 2电池发生起火事故,此次安全事故除了宣告Li/Mo 2电池的终结之外还直接导致了锂金属二次电池研发的基本停顿。

虽然如此,锂做为负极材料所表现出来的超高比容量等优点还是令很多研究机构和企业欲罢不能,甚至有学者还是认为,锂金属电池从长远看还是会取代目前被广泛推崇的锂离子电池而成为最终的锂二次电池产品。相信谁都希望这一愿望能成为现实,果真如此,那么与今日锂离子电池体积相同的锂金属电池驱动的汽车充一次电将至少可以行驶8-9千公里,或者说一个只有几公斤重的锂金属电池就能使未来汽车充一次电行驶4-5百公里。

3、锂离子电池

为了让读者更好的了解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我们先来简单的看一看其基本构成:

锂离子电池是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集流体(即铜箔和铝箔),胶粘剂,外包装(钢壳或铝壳等)等材料组合而成。其中前四种材料又称为锂电池的关键材料,因为它们的品质与性能不仅直接影响到整体电池性能的稳定与发挥而且在总成本方面也占到了95%以上。

由于锂电池因锂金属而得名,同时锂金属不论是在锂一次电池中还是在二次锂电池中其重要性和高比份都是最大的,所以我们在这次介绍中一直是以锂金属

为主线展开,但这并不表示其他材料及技术对锂电的发展不重要,相反,锂电发展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无论是负极,隔膜还是电解液的技术提升与支撑。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锂电的发展就好像是进行一场集体项目的体育比赛,他不仅要求单个“运动员”水平的提升,整体的配合与协调更加关键。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中各种关键材料不是简单的拼凑与组合,即要考虑性能,又要顾及成本,即要考量研发时间及成本的投入又要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势(在这方面还包括其他储能产品的发展与竞争);而且各种材料本身的兼容和稳定以及相互之间的特性偏重等又直接影响到电池性能的整体发挥,所以在其整个研发过程中研究人员自始至终都是在寻找一个平衡或者说不得不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进行材料选取与组合。

因为致命的安全性问题,锂金属二次电池的研发终于搁浅,为此学术界提出了一个颠覆性方案,那就是抛弃采用单一锂金属做负极,而是选择一种嵌入化合物代替它。这种概念的电池被形象的称为“摇椅式电池”(Rocking Chair Battery,RCB),首个将这一概念成功实现商业化的是日本索尼公司。他们将这一技术命名为“Li-ion”(即锂离子技术)。

由于将嵌入化合物代替锂金属,电池的两极都由嵌入化合物充当。这样两边都有空间让锂离子嵌入,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锂离子在两边电极中来回嵌入与脱嵌,就像摇椅一样左右摇摆,因此得名。提出这一概念的是斯坦福的Armand,这个Armand 还是最早将嵌入化合物理念引入锂电池研发的研究人员之一,同时也是第一个全面真实描述“嵌入电化学”反应机理的科学家,并于1972年第一个提出石墨嵌碱金属可用于锂二次电池电极材料。不过这次他提出这一摇椅概念时已是1980年,同年Scrosati 等人也发表了基于两种无机嵌入化合物的锂二次电池论文。

虽然这一概念的提出令电池设计思路豁然开朗,但要让概念最后变成现实,有三道障碍必须跨越:一是找到合适的嵌锂正极材料,二是必须找到合适的嵌锂负极材料,三是必须找到在负极表面形成稳定界面的电解液。

然而为寻找这三种合适的材料花了科研人员整整10年时间。首先要用一种合金或是化合物代替电位极低的锂金属作负极对正负极材料的选择都是极大的限制,因为无论用哪一种材料代替锂金属,其电极电势一定会上升,而为了补偿负极电压升高损失的电压差,正极的电压必须足够高才行。此外,所选电极材料还要能与电解液形成稳定的界面,这个要求更不好满足。

后来随着嵌入化合物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氧化物作为电极材料能提供更大容量和更高电压;此后又发现M-O 比M-S 相比具有更显著的离子键特性,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更高嵌入电压于是又为人们所认识;后来进一步的研究又发现层状金属氧化物具有更高的比容量和电压,至此,在该体系中寻找合适嵌入化合物的研究方向得以确定!

以前研究人员以为只有低维度材料才能提供合适的结构框架,但后来的研究却证实像V 6O 13这样的氧化物同样具有优越的电化学性能,这一发现又拓展了人

们对于电极材料的选材范围,为以后尖晶石类化合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一个化学表达式为Li x MO 2(M 代表Co,Mn,Ni 等过渡金属)的化合物族群最后被研究人员锁定。Li x CoO 2是其中最早面世被得到最广泛应用的嵌入化合物。但由于当时所选择的有机电解质对于电压差很大的Li x CoO 2材料表现不是很稳定,因此当Mizushima 和Goodenough 在1980年首次将这种材料及Li x NiO 2的潜在价值提出来时并没有马上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后来由于碳酸酯类电解质的引入才使Li x CoO 2材料成为第一个在商业化锂离子电池上实现成功应用的正极材料。1991年6月,日本Sony 公司应用Li x CoO 2材料作正极成功推出全世界第一块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科学史学家们认为这一成功的重大意义可以媲美上世纪40-50年代晶体管取代电子管的半导体革命。

此后Li x NiO 2材料和Li x MnO 2材料因为较高的比容量曾一度进入研究范围,但前者因热稳定性差及合成极度困难,后者因为循环性差等原因最终都未能进入商业化应用。后来尖晶石锰酸锂(LiMn 2O 4)因为成本低廉,热稳定好,耐过充性好,高操作电压等成为研究热点,只是因为其不是很高的循环寿命(只在500次左右)和较差的高温循环性能一直在对其进行改性处理。通过日韩企业以及中国企业这些年来对掺杂技术的研究改进,这些不足之处目前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改善。应用该材料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正广泛应用在玩具,矿灯及低端3C 产品方面。同时人们在对LiMn 2O 4材料进行改性研究过程中又发现了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该材料由于可逆容量大,结构稳定,循环性能好,合成容易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正极材料。且与之前开发的钴酸锂相比,性价比更好,安全性更高,因此,在3C 电子领域锂电池高端产品方面,三元材料正在逐渐蚕食钴酸锂的市场。

随着以上几种材料技术与产业化的日益成熟,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最初的便携式个人消费产品,玩具,到笔记型电脑,再到电动工具等,其环保,廉价,高能量密度及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等优点使其一方面逐步蚕食镍氢电池等传统电池的市场份额,一方面推动其向更大的应用领域拓展如电动汽车和大型储能设备等。

如前所述,锂电池的发展就是不断的在各种材料之间寻找平衡及探索各种新材料的历程,因为每一种材料都只能解决部分问题或满足人们的部分要求。比如要将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大规模的应用在汽车等方面,以上所述材料选择就难以全面满足要求。作为动力电池,它要兼具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环境适应性(或高低温性能),高循环寿命,环境友好,价格便宜(即材料丰富和容易合成)等优点。由于钴、镍即稀缺又有毒性且性能活泼易爆炸等缺点,所以钴酸锂和三元材料做动力电池第一个不被人们认可;稍后一些出现的锰酸锂优点虽多,但还是存在容量密度不高和循环寿命不够和耐高温性不好等缺点。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有一家名为IIT 的日本企业就在对一种化学式为LiMPO 4的磷酸盐类锂化合物进行研究。其中M 可为Fe,Co,Mn 和Ti 等,后来实际基本确定为Fe,所以这种化合物被称为磷酸锂铁,也可称为磷酸铁锂(LiFePO 4,或

LFP),其化学结构为橄榄石型。可能是IIT公司当时没有认识到这种化合物在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方面的巨大潜力,IIT公司的研究人员于1993-1994年间到美国的德州大学访问交流时将这一发现带到了美国,结果嗅觉更为敏锐的美国人在对其进一步研发时发现了这一巨大潜力,并于1997年在北美地区申请了相关专利,专利所有人为德州大学的Goodenough教授,Goodenough教授因此被称为磷酸铁锂之父。

这个磷酸铁锂的特性与作为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要求最接近,特别是在容量,循环性能,原料储量和安全性等方面比锰酸锂都要明显高出一个等级。因此它的一推出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发热潮,对其进行进一步技术研发和产业开发的企业一时蜂拥而上,而且用这种材料制作的电池在电动工具上使用时表现出了惊人的性能,充电速度快,功率强大,安全性高,而且据说充放电循环寿命可以达到2,000多次。一时间这一材料和技术的出现极大地触发了全世界的汽车企业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的热情,甚至有些国家(如中国)因此提出以此为突破口欲在新能源和汽车领域实现跨越发展,追赶先进国家。

不过这个磷酸铁锂至今还存在一个跨国专利纠纷问题。

前面提到美国德州大学教授Goodenough于1997年在北美地区申请了相关发明专利,德州大学后来又将专利授权给了加拿大魁北克水力公司,具体使用这个专利技术的是魁北克水电的子公司Phostech公司,由于经营问题魁北克水电又将Phostech公司卖给了德国化工巨头南方化学公司。后来德州大学又将专利范围扩大到日、德、意、英、法等国,加上美国和加拿大专利涵盖七个国家。

2006年,美国百得集团(Black&Decker)推出了一款新型电动工具,正是这款产品的推出引发了这场跨国专利纠纷。这款不仅性能卓越,且推出不到两个季度即给百得公司带来2,000多万美元销售佳绩的电动产品打破了这个国际电动手工具制造业巨头创立以来的所有记录,而且据说因为这个电池的引入全球电动工具市场生态都将彻底改变。面对如此巨大的商业前景,以上几家专利拥有和使用单位当然不会无动于衷。接着德州大学在德州达拉司法院向百得与此款产品的电池供货商A123Systems提出专利诉讼,控告两公司“非法制造且销售”此款侵犯德州大学拥有专利的风云产品。后来诉讼因为牵涉魁北克水电和德国南方化学公司,并且各国政府为了本国产业和技术安全考虑加以干涉,加上德州大学拥有的磷酸铁锂电池专利存在技术缺陷,高博等公司在其技术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因而难以判断是否侵权,而逐渐发展成一场至今还没有结果的扑朔迷离的跨国专利大战。

正是这样一个至今没有结果的专利纠纷使得很多企业忧虑不安。不过在2008年12月9日,欧洲专利局裁决撤销授予美国德州大学对磷酸铁锂电池的欧洲专利拥有权,也裁决德州大学约翰-古迪纳夫教授等人在欧洲不拥有该项专利的发明权。中国目前还不受此专利限制,再者专利申请起始时间为1997年,现在已过去了14年,离限期还有6年。

尽管磷酸铁锂电池有如此多的优点甚至其专利纠纷还引起了国家层面的争

斗,但也不是好的无以复加,其实这种材料作为汽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目前还是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包括导电性差、材料加工性能不够和质量稳定性不够(即一致性不好)等。特别是一致性问题,对于要将很多电池单元进行串并联组成电池组的动力电池而言材料的一致性尤为重要。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产业化研发的巨额投入外,对制造条件的升级投入也很庞大,这样又使得磷酸铁锂材料失去了价格方面的优势,至少在目前是这样。

4、锂聚合物电池

严格来讲,从锂离子电池到锂聚合物电池只是工艺技术的进步,而于科学发现意义不是很大,相关研发工作大概始于上世纪的70年代末。在当时寻找金属锂二次电池锂枝晶问题的解决方案时,除了抛弃金属锂作电极这一方案外,还有一个方案就是试图抛弃液体电解质。最早进行相关尝试的还是那个斯坦福的Armand等人,在1978年时他就将溶解了无机盐的聚氧化乙烯(PEO)作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解质进行研究。聚合物电解质分为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s)和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s)。

Armand等人最初的研究方向就是SPEs,由于采用固体电解质之后电解质层可以做的很薄,电池可以做成任意形状,又不存在漏液问题同时还可以起到隔膜的作用,所以这一理念受到很多人的认同。但由于离子导电率不高固体电解质电池的研发一直止步不前。但后来的研究却又进一步指出离子导电率不高也不是令相关研发止步不前的唯一原因,如不能解决电极表面化学问题也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尽管如此,只要这个理念有前景就会有人去坚持,这就是科学研究。

正当固体电解质研发因离子导电率低等问题一畴莫展时,有人发现将有机溶剂作为增塑剂添加到SPE中时,原来的电解质便会像果冻一样变成凝胶状,这就是GPEs。1984年Kelly等人的相关报道据说是这方面最早的尝试,但使之变成商品的却是Bellcore公司的Tarascon研究小组,他们在1994年申请相关专利,并于1996年报道其商品化成果——离子电导性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工艺。1999年,以松下为首的一批日系企业使这一技术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这一年也因此被认为是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元年。

除了以上两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之外,还有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采用聚合物作正极材料,这种聚合物电池现尚处于研发初期。

总体上来讲,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可薄形化、任意面积化与任意形状化等优点,也不会产生漏液与燃烧爆炸等安全上的问题,因此可以用铝塑复合薄膜制造电池外壳,从而可以提高整个电池的比容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还可以采用高分子作正极材料,其质量比能量将会比目前的液态锂离子电池提高50%以上。此外,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工作电压、充放电循环寿命等方面都比锂离子电池有所提高。基于以上优点,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被誉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

5、其他新型锂二次电池

前面提到金属锂二次电池由于1989年Moli 的Li/Mo 2电池发生起火事故,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大多数企业选择退出,而致相关研发几乎停滞。但锂金属本身的高能量密度(3,860mAh/g)还是有着无穷的诱惑。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相关研发在这几年又死灰复燃。以下提到的这两种新型电池从作用机理和电池结构来讲应该就是金属锂二次电池,其最核心的特点就是坚持用锂做负极材料。一直在坚持这个电池体系研发的组织不多,其代表就是以色列的Tadiran 和加拿大的Hydro Quebec,最近几年又有很多新进力量的参与。

锂硫电池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有人在开始研发,不过之后沉寂了一段时间。现在,由于其具有不可比拟的高比能量等性能,重新受到了研发人员的重视。最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工作颇为活跃,目前正值技术突破的攻坚阶段。

硫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数据表明,硫在自然界中的丰度大概为0.048wt%,且属于尚未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自然界中的硫主要是以常温下热力学稳定的单质硫(S8)形式存在,其基础物理性能让研发人员对于硫应用在锂电池上兴奋不已。单质硫具有低毒性、价格低廉、存量大和低密度等特点,特别是Li/S 有很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单质硫比容量高达1,675mAh/g,质量比能量更是高达2,600Wh/kg,是目前已知的比容量最高的正极材料。

但由于硫在循环过程中会与负极的锂发生反应而消耗并导致正极的坍塌,同时硫溶解到电解液中会降低电解液的导电性以及锂硫电池体系过高的工作温度等,要实现产业化尚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主要参与研发并有一定成果的代表性研发机构有:PolyPlus Corp.,美国Sion Power Corp.,美国加利福利亚Lawrence Berkeley 国家实验室,中国的防化研究院、清华大学等。企业参与研发的就更多,甚至美国、日本等国家还为相关研发设定了国家层面的阶段性目标,并每年分别安排有数额不菲的预算扶持经费。

锂空气电池是一种用锂作负极,以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正极反应物的电池。其放电过程为负极的锂金属释放电子后成为锂阳离子(Li +),Li +穿过电解质材料,在正极与氧气、以及从外电路流过来的电子结合生成氧化锂(Li 2O)或者过氧化锂(Li 2O 2),并留在正极的多孔碳素基底之中,其开路电压为2.91V。

锂空气电池甚至比锂硫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因为其阳极(以多孔碳为主)很轻,正极活性物质(氧气)并不需要储存在正极而是从环境中获取。理论上,由于氧气作为正极反应物没有物料限制,所以锂空气电池的容量仅取决于锂金属电极,最吸引研究者眼球的是其比能为5,210Wh/kg(包括氧气质量),或11,140Wh/kg(不包括氧气),还可折算为40.1兆焦耳/千克,而这一数据与汽油的44兆焦耳/千克相差并不多。相对与其他的金属-空气电池,锂空气电池具有更高的比能。因此,从比能量的角度来说,它极其具有吸引力。

不过目前这一新型电池概念严格地讲还不能算是锂二次电池,因为目前的研究连作为二次电池的基本前提的可逆反应都没有解决。为了绕开这一巨大障碍甚至有研究人员提出“锂燃料电池的概念”——即采取更换负极金属锂及定期清除在正极端生成的难溶性物质的办法来保持电池的循环利用。

但是丰田汽车在2010年的“第51届电池研讨会”上又宣称当使用离子液体N-甲基-N-丙基哌啶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PP13TFSA)作为电解液的溶剂时,观察到了与理论相符的充放电反应。即便如此对于这项研究来讲也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目前美国的阿贡国家实验室(ANL)和IBM也在致力于这项研发,IBM 还预计2011年会取得初步成果。

6、结语

以上只是对锂电池历史发展的一个粗线条勾划,首先,所涉及到的材料及技术远不止此,再者对于锂电池的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与正投身其中的人士与组织也远不止这些。

随着世界越来越多的呼唤清洁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海洋能等。作为这些新兴能源得以大规模应用的储能设备的最核心的电池方面,虽说目前除了锂电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如燃料电池,锌空气电池等也呈现出可喜的发展势头,但作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份子,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锂电事业的发展在人类实现能源清洁与安全的过程中都具有其他任何电池产品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就目前为止的科学预测表明对锂电性能潜力的发掘现在只实现了不到20分之一,所以这是一个刚刚被人们开发的巨大宝藏。

至于目前锂电应用最大最看好的动力电池发展方面(以电动汽车为主),基本上可以看到两种主要思路或是策略。第一种思路侧重以安全为首的质量保证,确保以品质最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日韩及部份欧美企业基本按这种思路发展;另一种思路侧重于高性能潜力产品的开发,试图在开始阶段就处于高端,这是大多数中国及部份美国企业的选择。对于前一种选择而言,大概有这几方面的原因:一是面对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必须推出迎合理性消费需求的成熟产品;二是欧美国家严格的市场准入和若明若暗的市场保护及排外情绪(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大规模丰田召回事件令不少企业不寒而栗);三是一贯严谨踏实的行事风格。而选择后一种发展思路的理由大概包括:与技术和产业都不是很成熟的整车制造相吻合,刚好有一个磨合过渡期;直接锁定高端产品,防止走弯路和重复建设;近期以国内市场为主,成熟之后再考虑境外市场等。

两种思路两种选择,其实无所谓正确与错误,只要与自身所处发展环境与阶段相适应就行。前一种选择无疑走的很踏实,但投入巨大;后一种在行动上应该会比前者要快速一些。

Michael(才戈)

2011年3月

锂电池特点和结构介绍

东莞市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锂电池特点和结构介绍 笔者:I_know_i_ask 锂离子电池的介绍 (2) 锂电池的特点 (2) 锂电池的内部结构 (3) 锂电池的充放电要求 (4) 锂电池的保护电路 (5) 简易充电电路 (6) 单节锂电池的应用举例 (7)

紧随社会的进步,数码产品的普遍,锂电池也逐步被人们所重视广泛应用于数码产品和高端的仪器产品中作为重要的电能供能源;认识锂电池也不可少,笔者归纳了一下几点与大家共分享 锂离子电池的介绍 锂电池的特点 1、具有更高的重量能量比、体积能量比; 2、电压高,单节锂电池电压为3.6V,等于3只镍镉或镍氢充电电 池的串联电压; 3、自放电小可长时间存放,这是该电池最突出的优越性;

4、无记忆效应。锂电池不存在镍镉电池的所谓记忆效应,所以锂电池充电前无需放电; 5、寿命长。正常工作条件下,锂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远大于500次; 6、可以快速充电。锂电池通常可以采用0.5~1倍容量的电流充电,使充电时间缩短至1~2小时; 7、可以随意并联使用; 8、由于电池中不含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对环境无污染,是当代最先进的绿色电池; 9、成本高。与其它可充电池相比,锂电池价格较贵。 锂电池的内部结构 锂电池通常有两种外型:圆柱型和长方型。 电池内部采用螺旋绕制结构,用一种非常精细而渗透性很强的聚乙烯薄膜隔离材料在正、负极间间隔而成。正极包括由锂和二氧化钴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及由铝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负极由片状碳材料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和铜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组成。电池内充有有机电解质溶液。另外还装有安全阀和PTC元件,以便电池在不正常状态及输出短路时保护电池不受损坏。 单节锂电池的电压为3.6V,容量也不可能无限大,因此,常常将单节锂电池进行串、并联处理,以满足不同场合的要求。

电池的起源和发展史

电池的起源和发展史 电池的诞生,基于人们对于获取持续而稳定的电流的需要。不过,电池的发明,是来源于一次青蛙的解剖实验所产生的灵感,多少有些偶然。1780年的一天,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Luigi Galvani)在做青蛙解剖时,两手分别拿着不同的金属器械,无意中同时碰在青蛙的大腿上,青蛙腿部的肌肉立刻抽搐了一下,仿佛受到电流的刺激,而如果只用一种金属器械去触动青蛙,就无此种反应。伽伐尼认为,出现这种现像是因为动物躯体内部产生的一种电,他称之为“生物电”。伽伐尼的发现引起了物理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竞相重复伽伐尼实验,企图找到一种产生电流的方法。而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Alessandro Volta)在多次实验后则认为:青蛙的肌肉之所以能产生电流,大概是肌肉中某种液体在起作用。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伏特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浸在各种溶液中进行试验。结果发现,这两种金属片中,只要有一种与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金属片之间就能够产生电流。1799年,伏特成功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特电堆”。这个“伏特电堆”实际上就是串联的电池组。1836年,英国的丹尼尔对“伏特电堆”进行了改良,又陆续有效果更好的“本生电池”和“格罗夫电池”等问世。然而在当时,无论哪种电池都需在两个金属板之间灌装液体,搬运很不方便,特别是蓄电池所用液体是硫酸,在挪动时很危险。 干电池的诞生。干电池的鼻祖在19世纪中期诞生。1860年,法国的雷克兰士(George Leclanche)发明了碳锌电池,这种电池更容易制造,且最初潮湿水性的电解液,逐渐被黏浊状类似糨糊的方式取代,于是装在容器内时,“干”性电池出现了。1887年,英国人赫勒森(Wilhelm Hellesen)发明了最早的干电池。相对于液电池而言,干电池的电解液为糊状,不会溢漏,便于携带,因此获得了广泛应用。如今,干电池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种类达100多种。常见的有普通锌锰干电池、碱性锌-锰干电池、镁-锰干电池等。不过,最早发明的碳锌电池依然是现代干电池中产量最大的电池。在干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人们发现,干电池尽管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但用完即废,无法重新利用。另外,由于以金属为原料容易造成原材料浪费,废弃电池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于是,能够经过多次充电放电循环,反复使用的蓄电池成为新的方向。事实上,蓄电池的最早发明同样可以追溯到1860年。当年,

电池的发展

1780年的一天,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在做青蛙解剖时,两手分别拿着不同的金属器械,无意中同时碰在青蛙的大腿上,青蛙腿部的肌肉立刻抽搐了一下,仿佛受到电流的刺激,而只用一种金属器械去触动青蛙,却并无此种反就。伽伐尼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动物躯体内部产生的一种电,他称之为“生物电”。 伽伐尼的发现引起了物理学家们极大兴趣,他们竞相重复枷伐尼的实验,企图找到一种产生电流的方法,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在多次实验后认为:伽伐尼的“生物电”之说并不正确,青蛙的肌肉之所以能产生电流,大概是肌肉中某种液体在起作用。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伏特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浸在各种溶液中进行试验。结果发现,这两种金属片中,只要有一种与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金属片之间就能够产生电流。 1799年,伏特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银板浸在盐水里,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于是,他就把许多锌片与银片之间垫上浸透盐水的绒布或纸片,平叠起来。用手触摸两端时,会感到强烈的电流刺激。伏特用这种方法成功的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特电堆”。这个“伏特电堆”实际上就是串联的电池组。它成为早期电学实验,电报机的电力来源。 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就多次重复了伽伐尼的实验。实验证明,只要在两种金属片中间隔以用盐水或碱水浸过的硬纸、麻布、皮革或其它海绵状的东西,并用金属线把两个金属片连接起来,不管有没有青蛙的肌肉,都会有电流通过。这就说明电并不是从蛙的组织中产生的,蛙腿的作用只不过相当于一个非常灵敏的验电器而已。 1836年,英国的丹尼尔对“伏打电堆”进行了改良。他使用稀硫酸作电解液,解决了电池极化问题,制造出第一个不极化,能保持平衡电流的锌─铜电池, 1860年,法国的普朗泰发明出用铅做电极的电池。。 然而,无论哪种电池都需在两个金属板之间灌装液体,因此搬运很不方便,特别是蓄电池所用液体是硫酸,在挪动时很危险。 在1860年,法国的雷克兰士(GeorgeLeclanche)还发明了世界广受使用的电池(碳锌电池)的前身。 1887年,英国人赫勒森发明了最早的干电池。干电池的电解液为糊状,不会溢漏,便于携带,因此获得了广泛应用。 1890年Thomas Edison 发明可充电的铁镍电池 1896年在美国批量生产干电池 1896年发明D型电池. 1899年Waldmar Jungner 发明镍镉电池. (1902年5月28日,爱迪生今天宣布发明了一种新式蓄电池。这种电池比以前的铅酸电池重量轻,但使用寿命长。这位多产的发明家说,这种电池是用镍、铁和碱溶液制成的。它能使电力汽车与汽油发动机汽车相媲美。) 1910年可充电的铁镍电池商业化生产 1911年我国建厂生产干电池和铅酸蓄电池(上海交通部电池厂),1914年Thomas Edison 发明碱性电池. 1934年Schlecht and Akermann 发明镍镉电池烧结极板. 1947年Neumann 开发出密封镍镉电池. 1949年Lew Urry (Energizer) 开发出小型碱性电池. 1954年Gerald Pearson, Calvin Fuller and Daryl Chapin 开发出太阳能电池. 1956年Energizer.制造第一个9伏电池 1956年我国建设第一个镍镉电池工厂(风云器材厂(厂)) 1960前后Union Carbide.商业化生产碱性电池,我国开始研究碱性电池(西安庆华厂

锂离子电池的优点

锂离子电池的优点 1)能量密度高。能量密度可达460-600Wh/kg,其能量密度是铅酸电池的6-7倍; 2)相对较高的平均输出电压值。常用的锂离子电池单体平均工作电压约为3.7V,约为镍-隔电池或者镍-氢电池的3倍 3)可以高功率输出,在电动汽车的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可以达到15-30C充放电能量,有利于启动加速; 4)相对较小的自放电率,无记忆效应,锂电池的自放电率为镍-隔电池或者镍-氢电池的一半甚至更小。记忆效应指的是电池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容量减小的现象,而锂离子电池在循环过程中不出现明显地容量衰减现象; 5)使用寿命长,在正常条件下,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可达6年,循环次数超过1000次。(6)可快速充电,使用额定电压为4.2 V的充电器只需1~2小时即可充满 (7)使用温度范围宽,通常可在-30~+45℃温度范围内使用,通过调整电解液甚至可以在更宽温度范围内使用; (8)绿色电池,对环境友好,无论生产、使用和报废,都不存在镉、铅、汞等对环境有污染的元素;

Figure 4b shows the typical charge?discharge voltage profiles of the S@CNTs/Co3S4?NBs, S@Co3S4?NBs and S@CNTs electrodes at 0.2 C (1.0 C = 1,675 mAh g?1). The S@CNTs/ Co3S4?NBs electrode exhibits two typical discharge plateaus at 2.35 and 2.08 V (vs Li+/Li), originated from the reduction of S8 to soluble long-chain polysulfides (Li2Sx, 4 ≤ x ≤ 8) and the formation of insoluble short-chain polysulfides (Li2S/Li2S2), respectively. The single charge plateau of S@CNTs/Co3S4?NBs between 2.25?2.36 V is ascribed to the oxidation of Li2S/ Li2S2 to Li2Sx and eventually S8. These charge and discharge plateaus are consistent with corresponding CV curves (Figure S5). Notably, the S@CNTs/Co3S4?NBs electrode exhibits lower potential hysteresis and higher sulfur utilization ratio than those of the S@Co3S4?NBs and S@CNT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strong chemical affinity of polar Co3S4?NBs with polysulfides and the interconnected CNT network. 图4b 显示了S@CNTs/Co3S4?NBs、S@Co3S4?NBs 和S@CNTs 电极在0.2 c (1.0 c = 1675 麻将g?1)上的典型charge?discharge 电压剖面。S@CNTs/Co3S4?NBs电极展示两个典型的放电高原在 2.35 和 2.08 V (vs li +/李), 起源于 S8 的减少到可溶性长链多硫化物 (Li2Sx, 4 ≤ x ≤ 8) 和形成不溶性短链多硫化物 (Li2S/Li2S2),分别.2.25?2.36 V 之间

锂电池结构与原理

锂电池原理和结构 1、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所谓锂离子电池是指分别用二个能可逆地嵌入与脱嵌锂离子的化合物作为正负极构成的二次电池。人们将这种靠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转移来完成电池充放电工作的,独特机理的锂离子电池形象地称为“摇椅式电池”,俗称“锂电”。以LiCoO2为例:⑴电池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中脱嵌,在负极中嵌入,放电时反之。这就需要一个电极在组装前处于嵌锂状态,一般选择相对锂而言电位大于3V且在空气中稳定的嵌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做正极,如LiCoO 2、LiNiO2、LiMn2O4、LiFePO4。⑵为负极的材料则选择电位尽可能接近锂电位的可嵌入锂化合物,如各种碳材料包括天然石墨、合成石墨、碳纤维、中间相小球碳素等和金属氧化物,包括SnO、SnO2、锡复合氧化物SnBxPyOz(x=0.4~0.6,y=0.6~0.4,z=(2+3x+5y)/2)等。 2、电池一般包括:正极(positive)、负极(negative)、电解质(electrolyte)、隔膜(separator)、正极引线(positivelead)、负极引线(negativeplate)、中心端子、绝缘材料(insulator)、安全阀(safetyvent)、密封圈(gasket)、PTC(正温度控制端子)、电池壳。一般大家较关心正极、负极、电解质

锂电池的详细介绍 1、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目前由液态锂离子电池(LIB)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PLB)两类。其中,液态锂离子电池是指Li +嵌入化合物为正、负极的二次电池。正极采用锂化合物L iC oO2或LiMn2O4,负极采用锂-碳层间化合物。锂离子电池由于工作电压高、体积小、质量轻、能量高、无记忆效应、无污染、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是21世纪发展的理想能源。 2、锂离子电池发展简史 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是20世纪开发成功的新型高能电池。这种电池的负极是金属锂,正极用MnO2,SOCL2,(CFx)n等。70年代进入实用化。因其具有能量高、电池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贮存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小型电器中,如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等、部分代替了传统电池。 3、锂离子电池发展前景 锂离子电池以其特有的性能优势已在便携式电器如手提电脑、摄像机、移动通讯中得到普遍应用。目前开发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已在电动汽车中开始试用,预计将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并将在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得到应用。 4、电池的基本性能 (1)电池的开路电压 (2)电池的内阻 (3)电池的工作电压 (4)充电电压 充电电压是指二次电池在充电时,外电源加在电池两端的电压。充电的基本方法有恒电流充电和恒电压充电。一般采用恒电流充电,其特点时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恒定不变。随着充电的进行,活性物质被恢复,电极反应面积不断缩小,电机的极化逐渐增高。

蓄电池的发展历史

1969年,美国登月计划实施,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和镉镍电池被列入月球车用动力电源,最后镉镍电池被采用,但密封铅酸蓄电池技术从此得到发展。1992 年,经过许多年努力并付出高昂代价的情况下,密封铅酸蓄电池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其基本特点是使用期间不用加酸加水维护,电池为密封结构,不会漏酸,也不会排酸雾,电池盖子上设有单向排气阀(也叫安全阀),该阀的作用是当电池内部气体量超过一定值(通常用气压值表示),即当电池内部气压升高到一定值时,排气阀自动打,排出气体,然后自动关阀,防止空气进入电池内部。 胶体电池属于铅酸蓄电池的一种发展分类,最简单的做法,是在硫酸中添加胶凝剂,使硫酸电液变为胶态。电液呈胶态的电池通常称之为胶体电池。 胶体电池与常规铅酸电池的区别,从最初理解的电解质胶凝,进一步发展至电解质基础结构的电化学特性研究,以及在板栅和活性物质中的应用推广。其最重要的特点为:用较小的工业代价,沿已有150年历史的铅酸电池工业路子制造出更优质的电池,其放电曲线平直,拐点高,比能量特别是比功率要比常规铅酸电池大20%以上,寿命一般也比常规铅酸电池长一倍左右,高温及低温特性要好得多。 胶体电池是目前世界上各项性能最优越的阀控式铅酸免维护蓄电池,它在使用时性能稳定,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具有以下的技术特点: 内部无游离的液体存在,无内部短路的可能。 采用无锑合金电池极板,电池自放电率极低.在20摄氏度下电池存放两年不需补充电. 长时间放电能力及循环放电能力强。 采用滑动密闭技术(德国阳光公司专利),即允许由电化学反应必然产生的电池使用后期的的极柱生长,又能保证其极高的密封性能。 电池厂家泰科源

元锂电池的优点和缺点

三元锂电池的优点和缺点 2016-01-07 作者:宇宁来源:中国客车网 三元聚合物锂电池是指正极材料使用镍钴锰酸锂(Li(NiCoMn)O2)三元正极材料的锂电池,三元复合正极材料前驱体产品,是以镍盐、钴盐、锰盐为原料,里面镍钴锰的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三元材料做正极的电池相对于钴酸锂电池安全性高,但是电压太低,用在手机上(手机截止电压一般在左右)会有明显的容量不足的感觉。 优点 从2014年初以来,三元材料锂电池各方面不断改性,循环次数不断增加,目前适当增加成本,已经可以达到1500次以上,而且三元材料的锂电池安全性能也在不断改善,越来越向磷酸铁锂靠近。近两年新出现的镍钴铝新三元材料,虽然在电池制造过程中对环境要求较高,但是其稳定性与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为多家电池厂所认可、试产。 1、电压平台高。电压平台是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指标,决定着电池的基本效能和成本,因此对电池材料的选用,有重要的意义。电压平台越高,比容量越大,肯定同样体积、重量,甚至同样安时的电池,电压平台比较高的三元材料锂电池续航里程更远。三元材料的电压平台明显比磷酸铁锂高,高线可以达到伏,放电平台可以达到或者伏。 2、能量密度高 3、振实密度高 缺点 1、安全性差 2、耐高温性差 3、寿命差 4、大功率放电差 5、元素有毒(三元锂电池大功率充放电后温度急剧升高,高温后释放氧气极容易燃烧)

八月份公告中都有哪些新面孔客车品牌? 2018-08-09 作者:寒玉来源:中国客车网 2018年8月初,工信部按例发布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10批)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8年第8批)。中国客车网了解到,《公告》涉及到的客车品牌比较丰富,宇通、东风、申龙、中通、金旅、中车电动、福田欧辉、北方、比亚迪、金龙、海格、珠海银隆等企业都有申报,此外,还有不少半生不熟和完全不熟的品牌列入公告。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些生面孔的客车品牌和企业。 各品牌渊源不完整版 凌河牌 辽宁凌源凌河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建于2007年,前身是成立于1959年的辽宁省凌源新生联合企业公司,2016年凌河汽车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北京发射技术研究所和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注资重组。 现已形成商用车、专用车、纯电动乘用车三大产品为主线的汽车产业园,占地面积1005亩,规划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具有10万辆整车产能,现官网自称为航天凌河汽车。 (名字好霸气……) 宏远牌 东莞中汽宏远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本亿元,主要生产6-12米纯电动城市公交车、纯电动商务客车、纯电动物流车、纯电动豪华团体车等新能源汽车产。

锂电池特点及发展背景

锂电池相关资料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最早出现的锂电池来自于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 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 随着二十世纪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小型化的设备日益增多,对电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锂电池随之进入了大规模的实用阶段。 最早得以应用于心脏起搏器中。由于锂电池的自放电率极低,放电电压平缓。使得起搏器植入人体长期使用成为可能。 锂电池一般有高于3.0伏的标称电压,更适合作集成电路电源。二氧化锰电池,就广泛用于计算机,计算器,照相机、手表中。 为了开发出性能更优异的品种,人们对各种材料进行了研究。从而制造出前所未有的产品。比如,锂二氧化硫电池和锂亚硫酰氯电池就非常有特点。它们的正极活性物质同时也是电解液的溶剂。这种结构只有在非水溶液的电化学体系才会出现。所以,锂电池的研究,也促进了非水体系电化学理论的发展。除了使用各种非水溶剂外,人们还进行了聚合物薄膜电池的研究。 1992年Sony成功开发锂离子电池。它的实用化,使人们的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重量和体积大大减小。使用时间大大延长。由于锂离子电池中不含有重金属铬,与镍铬电池相比,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1、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目前由液态锂离子电池(LIB)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PLB)两类。其中,液态锂离子电池是指Li +嵌入化合物为正、负极的二次电池。正极采用锂化合物LiCoO2或LiMn2O4,负极采用锂-碳层间化合物。锂离子电池由于工作电压高、体积小、质量轻、能量高、无记忆效应、无污染、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是21世纪发展的理想能源。 2、锂离子电池发展简史 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是20世纪开发成功的新型高能电池。这种电池的负极是金属锂,正极用MnO2,SOCL2,(CFx)n等。70年代进入实用化。因其具有能量高、电池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贮存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发展历程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优点:绿色环保,不论生产、使用和报废,不产生任何铅、汞、镉等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和物质。 电池原理: 组成材料主要包括: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和隔膜。 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来回运动。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出,经过隔膜嵌入到负极中。放电时,锂离子再从负极中脱出,重新回到正极。由此可以看出锂电池的正、负极材料都要有良好的嵌入、脱出锂离子的能力。一般来说,锂离子电池的总比容量是由正极材料的比容量、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及电池的其它组分决定的,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提高正负极材料的比容量。 负极材料: 碳材料:商业化锂电池负极材料一般为碳作为基质的材料,包括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碳纳米管等。虽然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但已基本达到其理论极限容量(石墨理论比容量为372mAh/g),限制了电池的性能。另外实际应用中也暴露出碳负极存在许多缺陷:在快速充电或低温充电易发生“析锂”现象引发安全隐患;有机电解液中会形成钝化层,引起初始容量损失;这些因素直接制约了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高能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需要寻求高容量、长寿命、安全可靠的新型负极来取代碳负极材料。 其中锡基负极材料具有质量与体积比能量高,价格便宜,无毒副作用,加工合成相对容易等优点,因此一经提出就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当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在1000~1200 mAh/g时可以显著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总比容量。在各种非碳负极材料中,硅的理论比容量为4200mAh/g,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目光。 硅-非金属体系:在此复合体系中,硅颗粒作为活性物质,提供储锂容量;非金属相作为分散基体,缓冲硅颗粒嵌脱锂时的体积变化,保持电极结构的稳定性,并维持电极内部电接触。目前主要有硅-碳复合体系、硅-玻璃/陶瓷体系、硅的氧化物、金属氮化物等体系。其中,碳类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很小,循环稳定性能好。与硅结合可以很好的改善硅的体积膨胀,提高其电化学稳定性。因此,硅-碳复合材料成为当前负极材料的研究的热点。

益佳通锂电池优点总结

概述: 在现代社会中,电池作为储能部件,已在各行业地电源系统中普通使用.几乎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生产单位每天都在使用着不同种类和规格地电池,其中就包括电动车电池.电动车地发展不是偶然地.如今,无论是白领、蓝领、职员、学生、技工还是家庭主妇,其最为普遍地代步工具就是电动车.电动车已经遍布大街小巷,不仅取代了从前地自行车和摩托车,并且成为人们出行不可缺少地交通工具之一.人们正在享受着电动车带来地便捷出行!同时,也在为它地电池笨重、需充电时搬运难、频繁更换电瓶等使用问题所烦恼!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益佳通动力锂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动力提升、性能稳定、安全性高、无记忆随用随充、使用便捷等特点,且不受冬季气温低地影响,已成为当今动力电池地领跑者,被公认为是新一代动力电池地首选,深受广大用户好评.特别是我们在环卫、快递领域中地大量使用,已得到了顺丰、申通、中通、圆通、汇通等快递从业人员地一致好评.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产品特性: . 安全性稳定性高 益佳通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出厂前都经过严格地检测,确保每组电池产品地安全性、稳定性最佳,且锂离子都已被激活.用户购置后即可正常使用,无需再次激活.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绿色环保无污染 益佳通确保每一组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均不含任何重金属和稀有金属,对人体与环境没有任何影响,真正地绿色环保.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比能量高、体积小、重量轻 由于锂离子动力电池地比能量远高于铅酸电池,同等规格容量地锂离子动力电池组地体积约是铅酸电池地二分之一,而重量则相当于铅酸电池地四分之一.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行驶里程多 在同等规格条件下,益佳通锂离子动力电池单次充电后所行驶地里程比铅酸电池多至公里. . 无记忆效应 日常使用时,用户可以随用随充. . 动力与载重能力提升 由于锂离子动力电池地电压平台较铅酸电池高,所以日常使用时用户感觉动力与载重明显增强,出行更轻松. . 寿命长、免维护 锂离子动力电池地循环次数为≥次,而铅酸电池地循环次数≤次,因此锂离子动力电池较铅酸电池实际使用时寿命更长,性能更佳.并且,由于其充放电地高性能几乎可以免维护,方便日常使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自放电小、长期贮存 与铅酸电池地自放电量相比,锂离子动力电池地年自放电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在充满地情况下常温贮存一年也没有问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适合各种电动车辆,无差别替换 益佳通是是一家专业从事新能源领域开发利用地高新科技企业,专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地自主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可为用户提供领先地产品和完善地解决方案.我们掌握着动力锂离子电池从设计生产到应用端地核心技术,所以我们可根据客户地实际需求不同,为客户量身定制不同规格型号地锂离子动力电池.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铅酸电池、锂电池等各种电动车电池优缺点分析

目前市场上电动自行车使用的电池品种很多。除了使用量最大的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以外,还有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锌空电池等等。这些蓄电池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优点,以下我们就来分别认识一下各电池的特性与功用。 铅酸电池 其中,以铅酸蓄电池为数量最多。铅酸蓄电池的价格最低,也最常用,中国是全世界铅酸蓄电池最大的生产国。其含污染的成分比较少,可回收性好。缺点是比容小。也就是说,在同样的容量下,电池重量和体积都大。目前的铅酸蓄电池基本上是由浮充类型的电池发展而来的。浮充电池不适应快速充电和大电流放电,虽然技术人员的花费了大量的心血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进,可以进入实用了,但是其寿命还是非常不理想的。胶体电池 胶体电池属于铅酸蓄电池的一种发展分类,最简单的做法,是在硫酸中添加胶凝剂,使硫酸电液变为胶态。电液呈胶态的电池通常称之为胶体电池。广义而言,胶体电池与常规铅酸电池的区别不仅仅在于电液改为胶凝状。例如非凝固态的水性胶体,从电化学分类结构和特性看同属胶体电池。又如在板栅中结附高分子材料,俗称陶瓷板栅,亦可视作胶体电池的应用特色。近期已有实验室在极板配方中添加一种靶向偶联剂,大大提高了极板活性物质的反应利用率,据非公开资料表明可达到70wh/kg的重量比能量水平,这些都是现阶段工业实践及有待工业化的胶体电池的应用范例。 胶体电池与常规铅酸电池的区别,从最初理解的电解质胶凝,进一步发展至电解质基础结构的电化学特性研究,以及在板栅和活性物质中的应用推广。其最重要的特点为:用较小的工业代价,沿已有150年历史的铅酸电池工业路子制造出更优质的电池,其放电曲线平直,拐点高,比能量特别是比功率要比常规铅酸电池大20%以上,寿命一般也比常规铅酸电池长一倍左右,高温及低温特性要好得多。 镍氢电池 镍氢电池的比容比铅酸蓄电池好很多,单体电池的寿命也比较好,其大电流充放电特性也比铅酸蓄电池好。问题是镍氢电池串连电池组的管理问题比较多,一旦发生过充电以后,就会形成单体电池隔板熔化的问题,导致整组电池迅速失效。所以,国产的镍氢电池的关键技术问题还是充电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问题,而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各个电池制造商和车厂足够的重视。所以,镍氢电池的发展收到很大的制约。镍镉电池镍镉电池的大电流特性比镍氢电池好,其抗过充电特性也比镍氢电池好,中国又是世界上镍镉电池的生产大国。一些人提出镉污染的问题,中国现在还在大量的向欧洲出口镍镉电池及其应用产品,欧洲到2006年才开始限制。据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消息,神州五号还是采用镍镉电池的。这是其相对比较高的可靠性的优点使该品种电池还在应用与宇航设备上。这样看,电动自行车方面过早的使镍镉电池退出应用是否有一些过激?而镍镉电池的成本和充电器的成本都明显低于镍氢电池,只要回收处理好了,还是应该保留这个电池品种的。

锂电池三大技术路线的发展历史回顾

锂电池三大技术路线的发展历史回顾 从当前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正在经历从消费电子的钴酸锂正极材料向动力型锂电池演变的过程中,从材料的角度来看是一条“去钴化”路线图。当前动力型锂电正极材料呈现锰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三大技术路线上演“三国演义”的竞争格局,各自拥有自己的支持企业群落和技术研发生态体系。 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发展概况 2011年锂电池产业延续增长趋势 2011年全球锂电池产业规模维持增长态势。尽管2011年宏观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全球锂电池市场仍旧延续了增长的趋势,根据赛迪顾问的统计数据,2011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达到153亿美元,同比增长29.7%,全球锂离子电池产量达到46.4亿颗,同比增长22.8%,从过去四年的趋势来看,整个锂电池行业2008年后增长趋势较为稳定。 2011年中国锂电池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全球增速。根据赛迪顾问公司的数据,2011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3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全年锂电池产量达到29.7亿颗,同比增长28.6%。从过去四年的数据来看,中国锂电池行业增速高于全球约10~13个百分点,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与锂电池产能向国内转移的行业背景相符。 锰酸锂和磷酸铁锂材料占比显著提升 从正极材料市场的增速来看,2011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销量同比增长33%,高于全球29%的行业增速水平。 从正极材料产品结构来看,锰酸锂和磷酸铁锂等动力型正极材料占比显著提升。2008年,国内磷酸铁锂材料销量占比仅为,1.8%,2011年则上升到6.01%的水平。锰酸锂材料占比提升更快,从2008年的6.92%快速提升到2011年12.61%。从整个正极材料产品比例格局来看,锰酸锂和磷酸铁锂等动力型正极材料快速增长正大幅压缩钴酸锂正极材料的市场占比。 技术圈地、应用拉动:正极材料“三国演义”格局 从当前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正在经历从消费电子的钴酸锂正极材料向动力型锂电池演变的过程中,从材料的角度来看是一条“去钴化”路线图。当前动力型锂电正极材料呈现锰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三大技术路线上演“三国演义”的竞争格局,各自拥有自己的支持企业群落和技术研发生态体系。 三大技术路线的发展历史回顾 镍钴锰三元材料——调节材料配比使得应用领域横跨高能量密度型消费锂电和动力锂电。镍钴锰三元材料的发展历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锂离子电池简介及主要应用

锂离子电池简介 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这样的能源结构,使得环境污染严重,并且由此导致的全球变暖问题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所以,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发展成为在未来技术领域和未来经济世界的一个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的二次清洁,且可再生能源,其具有工作电压高,质量轻,能量密度大等优点,在电动工具,数码相机,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显示出强大的发展趋势。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 第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几乎在锂电池是发明的同时,研究发现许多插层化合物可以与金属锂的可逆反应,构成锂电池[1]。早在第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分层组织作为阴极的斯梯尔最有代表性的一种,金属锂作为阳极的Li-TiS2系统。 1976年Whittingham证实了系统的可靠性。随后,埃克森公司的Li-TiS2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并希望其商业化。但是,系统很快就暴露出许多致命的缺陷。首先,活性金属锂容易导致有机电解液的分解,导致电池内部压力。由于锂电极表面的表面电位分布不均匀,在锂金属的电荷将在锂沉积的阴极,产生锂“枝晶”。一方面会造成可逆嵌锂容量损失,另一方面,枝晶可以穿透隔膜和负极连接,造成电池内部短路,瞬间吸收大量的热,发生爆炸,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一系列因素导致金属锂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两差异,所以Li-TiS2系统未能实现商业化。 1980,阿尔芒首次提出摇椅电池的想法。使用低锂嵌入化合物锂化合物代替金属锂作为阳极,采用高嵌锂电位嵌锂化合物作正极。同年,在美国德州大学Goodenough教授的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LixMO2(M=Co 、Ni或Mn)为两电池正极材料锂。1987,奥邦成功组装了浓差电池MO2 (WO2)/LiPF6-PC/LiCoO2和证明“摇椅电池”的想法的可行性,但由于负电极材料形成LiMoO2 CLiWO2嵌入电位高(0.7-2.0 V vs.Li/Li+)嵌锂容量较低,并没有显示高电压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优点,比容量高。

锂电池的特点与特性

锂电池的特点与特性(聚合物) 根据锂离子电池所用电解质材料的不同,锂离子电池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Liquified Lithium-Ion Battery,简称为LIB)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Polymer Lithium-Ion Battery, 简称为PLB)或塑料锂离子电池(Plastic Lithium Ion Batteries, 简称为PLB)。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所用的正负极材料与液态锂离子都是相同的,正极材料分为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材料,负极为石墨,电池工作原理也基本一致。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电解质的不同,液态锂离子电池使用液体电解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则以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来代替,这种聚合物可以是“干态”的,也可以是“胶态”的,目前大部分采用聚合物凝胶电解质。那聚合物锂电池的特性有哪些?下面和中美通用电池公司一起来了解下。 1、单体电池的工作电压高 聚合物锂电池的工作电压在3.6V,是镍镉和镍氢电池工作电压的三倍。 2、比能量高。 聚合物电池比能量目前已达140Wh/kg,是镍镉电池的3倍,镍氢电池的1.5倍。 3、自放电小,在放置很长时间后其容量损失也很小。 4、循环寿命长。 目前聚合物锂电池循环寿命已达1000次以上,在低放电深度下可达几万次,超过了其他几种二次电池。 5、重量轻 聚合物锂电池重量较同等容量规格的钢壳锂电池轻40%,较铝壳锂电池轻20%。 6、形状可定制 制造商不用局限于标准外形,能够经济地做成合适的大小。聚合物电池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增加或减少电芯厚度,开发新的电芯型号,价格便宜,开模周期短,有的甚至可以根据手机形状量身定做,以充分利用电池外壳空间,提升电池容量。 7、内阻小 聚合物电芯的内阻较一般液态电芯小,目前国产聚合物电芯的内阻甚至可以做到35mΩ以下,极大的减低了电池的自耗电。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新能源技术被公认为21世纪的高新技术。电池行业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热点。当前世界电池工业发展的三个特点,一是绿色环保电池迅猛发展,包括锂离子蓄电池、氢镍电池等;二是一次电池向蓄电池转化,这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三是电池进一步向小、轻、薄方向发展。锂离子电池是在锂电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电极基材、隔离膜和罐材等材料组成。在商品化的可充电池中,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最高,特别是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可以实现可充电池的薄形化。相对于传统的铅酸电池和镍氢、镉镍电池而言,锂离子电池比容量高、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将逐步取代镍氢、镉镍等电池。锂离子电池广泛的应用于便携式摄放一体机、CD、游戏机、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动汽车等方面。本文就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进行简单介绍。 构造及原理 锂离子电池是指以两种不同的能够可逆地嵌入及脱出锂离子的嵌锂化合物分别作为电池正极和负极的二次电池体系。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通过电解质和隔膜,嵌入到负极中;放电时则相反,锂离子从负极脱嵌,通过电解质和隔膜,嵌入到正极中。以以钴酸锂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为例: 充电时的电极反应: 正极:LiCoO2→Li1-x CoO2+xLi+ + xe- 负极:6C + xLi+ + xe-→Li x C6

总反应:LiCoO 2 +6C → Li 1-x CoO 2+Li x C 6 放电时:有恒流放电和恒阻放电,恒流放电其实是在外电路加一个可以随电压变化而变化的可变电阻,恒阻放电的实质都是在电池正负极加一个电阻让电子通过。 正极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须具备以下主要性质: 1、 吉布斯自由能高,以提供较高的电池电压。 2、 相对分子量小,能容纳的锂的量多,以提供较大的电池容 量。 3、 具有大孔径隧道结构以利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 4、 极性弱,以保证良好的可逆性。 5、 热稳定性良好,以保证工作的安全。 6、 重量轻、易于制作。 可以作为正极的材料有LiCoO 2、LiNiO 2、LiMn 2O 4、LiMnO 2、LiFePO 4、LiV 3O 8、LiVO 2、LiV 2O 4、Li 6V 5O 15、LiCo 0.2Ni 0.8O 2、摘自 百度百科; 锂离子电 池

聚合物锂电池的优点和缺点详细解答

聚合物锂电池的优点和缺点详细解答! 聚合物锂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但是与液锂电池(Li-ion)相比具有能量密度高、更小型化、超薄化、轻量化,以及高安全性和低成本等多种明显优势,是一种新型电池。下面我们详细介绍聚合物锂电池的优点和缺点 聚合物锂电池 一.优点: 1.安全性能好

聚合物锂电池在结构上采用铝塑软包装,有别于液态电芯的金属外壳,一旦发生安全隐患,液态电芯容易爆炸,而聚合物电芯最多只会气鼓。 2.厚度小,能做得更薄 超薄,电池能够组装进信用卡中。普通液态锂电采用先定制外壳,后塞正负极村料的方法,厚度做到3.6mm以下存在技术瓶颈,聚合物电芯则不存在这一问题,厚度可做到1mm以下,符合时下手机需求方向。 3.重量轻 采用聚合物电解质的电池无需金属壳来作为保护外包装。聚合物电池重量较同等容量规格的钢壳锂电轻40%,较铝壳电池轻20%。 4.容量大 聚合物电池较同等尺寸规格的钢壳电池容量高10~15%,较铝壳电池高5~10%,成为彩屏手机及彩信手机的首选,现在市面上新出的彩屏和彩信手机也大多采用聚合物电芯。5.内阻小 聚合物电芯的内阻较一般液态电芯小,目前国产聚合物电芯的内阻甚至可以做到35mΩ以下,极大的减低了电池的自耗电,延长手机的待机时间,完全可以达到与国际接轨的水平。这种支持大放电电流的聚合物锂电更是遥控模型的理想选择,成为最有希望替代镍氢电池的产品。 6.形状可定制

制造商不用局限于标准外形,能够经济地做成合适的大小。聚合物电池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增加或减少电芯厚度,开发新的电芯型号,价格便宜,开模周期短,有的甚至可以根据手机形状量身定做,以充分利用电池外壳空间,提升电池容量。 7.放电特性佳 聚合物电池采用胶体电解质,相比液态电解质,胶体电解质具有平稳的放电特性和更高的放电平台。 8.保护板设计简单 由于采用聚合物材料,电芯不起火、不爆炸,电芯本身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因此聚合物电池的保护线路设计可考虑省略PTC和保险丝,从而节约电池成本。 二.缺点: 和锂离子电池相比能量密度和循环次数都有下降。 制造昂贵。 没有标准外形,大多数电池为高容量消费市场而制造。 和锂离子电池相比,价格、能量比较高

锂电池的优缺点

锂离子电池优点: ①能量密度高,其体积能量密度和质量能量密度分别可达450W.h/dm3 和 150W.h/kg,而且还在不断提高。 ②平均输出电压高 (约3.6V),为Ni-Cd、Ni-MH电池的3倍。 ③输出功率大。 ④自放电小,每月10%以下,不到Ni-Cd、Ni-MH的一半。 ⑤没有Ni-Cd、Ni-MH电池一样的记忆效应,循环性能优越。 ⑥可快速充放电,1C充电时容量可达标称容量的80%以上。 ⑦充电效率高,第1次循环后基本上为100%。 ⑧工作温度范围宽,-30~+45℃,随着电解质和正极的改进,期望能拓宽到 -40~+70℃,低温有可能拓展到-60℃。 ⑨残留容量的测试比较方便。 ⑩无需维修。 ?对环境较为“友好”,称为绿色电池。 ?使用寿命长,100% DOD充放电可达900次以上 (图1-3)『3』;当采用浅深度 (30%DOD)充放电时,循环次数已经超过了5000次。 锂离子电池缺点: ①成本高,主要是正极材料LiCOO2 的价格高,随着正极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采用LiMn2O4、LiFePO4 等为正极,从而有望大大降低锂离子电池的成本; ②必须有特殊的保护电路,以防止过充或过放; ③与普通电池的相容性差,因为一般要在用3节普通电池 (3.6V)的情况下才能用锂离子电池进行替代。 锂聚合物电池的优点: ○1安全性能好 聚合物锂电池在结构上采用铝塑软包装,有别于液态电芯的金属外壳,一旦 发生安全隐患,液态电芯容易爆炸,而聚合物电芯最多只会气鼓。 ○2厚度小,能做得更薄 普通液态锂电采用先定制外壳,后塞正负极村料的方法,厚度做到3.6mm 以下存在技术瓶颈,聚合物电芯则不存在这一问题,厚度可做到1mm以下,符合时下手机需求方向。 ○3重量轻 聚合物电池重量较同等容量规格的钢壳锂电轻40%,较铝壳电池轻20%。 ○4容量大 聚合物电池较同等尺寸规格的钢壳电池容量高10~15%,较铝壳电池高5~10%,成为彩屏手机及彩信手机的首选,现在市面上新出的彩屏和彩信手机也大多采用聚合物电芯。 ○5内阻小

各种MP3锂电池优缺点分析

各种MP3锂电池优缺点分析 目前MP3市场不断的增长,MP3的消费群体也越来越大。然 而很多朋友在选择MP3前常有这样的疑问:“内置锂电池的MP3 好不好?”,“锂电池与 5 号7 号电池相比哪个更合适?” ... 由 此看出,MP3的供电方案是影响人们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M P 3供电方案多采用内置锂电池,锂电池按内部结构 和使用方式又可分为液体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内 置式锂电池、可拆卸式锂电池等。下文就MP3常用的各种锂电池的优缺点做具体分析。 内置锂电池外置锂电池

1 锂电池的优缺点分析: 1 锂电池的优点:相对于镍氢电池,锂电池 具有电压高、能量密度大、自放电 率低、无记忆效应等显著优点。另外,锂电池可以做得更薄更小,据报道,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最薄的才只有0.5 毫米,而且任意面积化和任意形状化的特点,也大大提高了电池造型设计的灵活性,从而可以配合产品需求,做成任何形状与容量的电池。 2 锂电池的缺点: 任何电池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锂电池也不例外,前两年ipod 爆发的“电池门”事件、魅族X6 刚上市不久就收到关于电池的

投诉等案例,很大程度上也让准备锂电池MP3的玩家犹豫再三。 总而言之,锂电也有软弱的一面,不可以过度充电、经不住过度放电、受不住高温、耐不住严寒,这些都是它的软肋。然而这些只是瑕不掩瑜,锂电池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无怪乎如此多的厂家愿意为其产品配备锂电池。 2 然而广大的消费者对锂电池还不甚了解,在认识和使用上还存在不少误区,最常见的莫过于把锂电池的寿命与MP3的寿命等同起来。其实,就目前使用锂电方案的机器而言,还是有一定不同点的,比如可拆卸锂电池和内置锂电池就是两种最大的区别。 1 可拆卸锂电池所谓可拆卸锂电,就是电池可自由更换,尤其是出 门使用, 非常方便,可谓集合经济与环保于一身,充分考虑到人性化的问题,在彩屏MP3当道,MP3续航能力日渐受到重视的今天,慢慢开始走俏市场。按电池类型划分,可拆卸锂电池又可以分为兼容诺基亚电池和可拆卸锂电专用电池两种。 兼容诺基亚电池顾名思义,兼容诺基亚电池即表示世界第一手机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