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U新一代数据中心的备份架构介绍

NBU系统配置手册大全

NBU4.5系统配置手册

1. 初始化配置 (3) 1.1配置存储设备 (3) 1.2配置介质 (6) 1.3配置catalog (9) 1.4配置备份策略 (12) 2. 介质管理 (13) 2.1添加介质 (13) 2.1.1通过robot自动搜索 (13) 2.1.2手工添加 (14) 2.2修改介质属性 (15) 2.3删除介质 (17) 3. 查看Device状态 (18) 4. 配置Host属性 (19) 4.1Master属性 (19) 4.2Client属性 (22) 5. 设置Policy (23) 5.1NT Policy (23) 5.2MS SQL备份策略 (30) 5.3UNIX备份策略 (31) 6. 管理存储单元 (34) 6.1添加存储单元 (34) 6.1.1手工添加磁带存储单元 (34) 6.1.2添加硬盘存储单元 (36) 6.2修改存储单元 (37) 7. 查看当前活动 (37) 8. 常用命令 (38) 9. 数据的恢复 (40) 9.1恢复NT文件 (40) 9.2NT/Windows 2000灾难恢复 (43) 9.3MS SQL数据库恢复 (46) 9.4UNIX文件系统恢复 (48)

1. 初始化配置 1.1配置存储设备 1.安装完成后,启动NBU NetBackup Administration,系统第一次会自动启动Netbackup Assistant,如图1 图1 2.点击下一步,Config Storage Devices,出现设备配置欢迎画面,如图2所示:

图2 3.单击下一步,出现选择设备主机窗口,在此你可以选择连接备份设备的主机名称,也可以添加或删除主机,如图3所示: 图3 4.单击下一步,系统会自动搜索连接到主机的存储设备,按照系统提示完成设备的配置,如图4所示:

新一代数据中心

新一代数据中心——网络虚拟化 ?摘要: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虚拟化可以概括为计算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三个部分,H3C数据中心虚拟化解决方案涉及到网络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两个方面。 ?标签:虚拟化 随着业务的持续发展、系统的更新升级、设备的不断增多、能耗的大幅飚升,数据中心面临着资源分配与业务发展无法匹配的难题: 业务系统日益增多:需要更多的网络设备、服务器,运行的业务系统不断的发生变化,资源和设备分配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设备多,部署繁杂:在数据大集中的趋势下,数据中心机房内的IT基础设施规模非常庞大,而且还将持续不断的增加、部署难度大幅增加;投资持续增加: IT基础设施规模的成倍增加,在数据中心投入的硬件成本、软件成本、人力成本等水涨船高;运维成本和能耗高:设备增多,能耗和运维成本自然随之增加,不符合绿色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能耗已经成为数据中心运维的沉重经济负担。 采用虚拟化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难题,虚拟化用多个物理实体创建一个逻辑实体,或者用一个物理实体创建多个逻辑实体。 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虚拟化可以概括为计算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三个部分,H3C数据中心虚拟化解决方案涉及到网络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两个方面。 网络虚拟化 随着企业IT应用的展开,业务类型快速增长,运行模式不断变化,基础网络需要不断变化结构、不断扩展以适应这些变化,这给运维带来极大压力。传统的网络规划设计依据高可靠思路,形成了冗余复杂的网状网结构。 结构化网状网的物理拓扑在保持高可靠、故障容错、提升性能上有着极好的优势,是通用设计规则。这样一种依赖于纯物理冗余拓扑的架构,在实际的运行维护中却同时也承担了极其繁冗的工作量。

NBU备份与存储系统实施方案netbackup实施方案

NBU备份与存储系统实施方案 兴迪资讯 四川兴迪资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11/05/06 目录

第一章环境概述 (3) 1.1 概述 (3) 1.2 名词解释 (3) 第二章 NBU的安装 (5) 2.1 MASTER服务器的安装 (5) 2.2 MEDIA服务器的安装 (10) 第三章备份与恢复简略步骤 (15) 3.1.MSSQL备份与恢复简略步骤 (15) 3.1.1 sql server备份步骤 (15) 3.1.2 sql server恢复步骤 (22) 3.2.oracle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步骤 (27) 3.2.1 oracle 数据库备份: (27) 3.2.2 oracle 数据库恢复预案: (31) 3.2.2.1 恢复oracle的控制文件: (31) 3.2.2.2 恢复日志文件: (33) 3.2.2.3 恢复数据文件 (36) 3.2.2.4 打开数据库: (36) 3.2.2.5 验证数据库恢复成功: (36) 3.3. 文件的备份与还原 (37) 3.3.1普通文件系统的备份与恢复管理 (37) 3.3.1.1 创建备份策略 (37) 3.3.1.2 文件系统的恢复 (38) 3.4. NAS的NDMP备份与恢复 (39) 3.4.1 NDMP备份的准备 (39) 3.4.2 NDMP备份 (39) 3.4.3 NDMP恢复 (41)

第一章环境概述 1.1 概述 采用了Symantec VERITAS NetBackup作为信息系统数据集中备份解决方案。整个方案涉及整个系统的软硬件系统,包括数量众多的UWindows服务器、磁带库、磁盘阵列、光纤网络和各种数据库系统。 本文档讲述了NetBackup软件在各种服务器的补丁要求、安装、配置和管理,还包括如何配置NetBackup管理下的磁带库机械手和磁带机。同时还设计了备份系统所需的各种表格,方便用户填写和管理。 1.2 名词解释 从技术层面划分,NetBackup采用三层结构进行数据的备份和管理,包括NetBackup Master Server主备份服务器、NetBackup Server备份服务器(包含SAN Media Server)、以及NetBackup Client备份客户端和NetBackup Agent 备份代理模块。其他的还包括各种选件模块。 集中备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模块: ●备份主服务器模块:NetBackup Master Server ●备份服务器:NetBackup Server ●SAN介质服务器模块:NetBackup SAN Media Server ●备份客户端:NetBackup Client ●数据库联机备份代理:NetBackup Database Agent ●手提电脑和桌面机备份模块:Desktop and Laptop Option ●Windows智能灾难恢复模块:Intelligent Disaster Recovery Option ●磁带库驱动:NetBackup Tape Drive Support ●SAN磁带机共享模块:NetBackup Share Storage Option ●磁带容灾模块:NetBackup Vault Option ●NDMP模块:NDMP Option

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

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 中国IDC圈4月25日报道:下面我们有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信息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复先先生发表演讲。他的演讲题目是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有请高教授!各位下午好!我讲的题目是"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和上面几位先生讲的不太一样,在数据中心的物理平台支撑之下,作为企业政府也好,特别是电子政务,省市一级的信息内容、信息资源怎么来组织。可以说在信息资源整合和开发方面,利用已有的数据平台的东西。 关于数据中心建设的基本认识,本世纪是信息资源整合的世纪。这是国际上IT界的公认的一个观点。20世纪是计算机表明、普及数据处理应用、数据海量堆积的时代的,21世纪是整合无序数据,深度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时代。我国油田企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二维地震数据处理到80年代的三维地震数据处理,现在进行着企业资源计划软件推行,还有数字油田建设等等,还有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还有问题也出现了,应用系统分散开发,数据标准混乱,矛盾、冗余的数据继续堆积,信息孤岛丛生,管理层和决策层应用开发滞后。这个现象在其他的行业和电子政务方面普遍存在的。要从数据层面,管理层面要做数据中心,是一体化解决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那么不管企业信息化,还有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建设的误区呢,我们发现调查研究以后,主要在数据中心建设定位,投资方向有问题。基本上停留在物理建设层面,只注重解决数据集中存储、备份与安全等问题,不注重解决数据标准化建设和信息资源整合策略问题,同时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需求分析,没有发挥业主方的主导作用,将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分保给系统集成商和软件商,最终演变成了设备和软件产品的采购、安装、部分数据迁移和调查应用,数据中心不能支持核心业务运作与辅助领导决策,数据中心不能支持核心业务运作与辅助领导决策,没有发挥数据中心建设的应用。 我们要总体的来看这个问题。第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远程的委托式的数据中心服务。还有在这个之上,要建立这个行业这个企业这个政府部门,这个数据标准化,而我们的研究对这个标准化不是单一的,是五项的大体系。 还有网上是数据存储,集中存储一些主机的数据仓库,包括空间地理的数据。还有数字数据,管理的源数据。这之上才是业务开发,对企业来讲,有一套。对于公共卫生、社会保障,诚信等等等等,要建设下去。还有可以搞领导决策,数据决策。那么这是数据中心的高层应用。那么这个应用服务要落到实处。那么要协调的完成这些复杂艰巨的建设任务,不但有物理设施,技术资源,要搞统一筹划,要做好统一规划、设计。这是非常自然的现象。非常明显

NBU_Windows平台SQL备份与恢复-v1

NBU Windows平台SQL备份与恢复 安装环境: 1、MasterServer:Windows2003(Hostname:Win2003a IP:192.168.0.202) 2、Client/Agent:Windows 2003(Hostname:Win2003b IP:192.168.0.203) 3、Falcon VTL:Redhat Linux 7.3.1(Hostname:RHLinux IP:192.168.0.201) 第一章NBU MasterServer安装配置 第1节NBU MasterServer安装准备 ●检查空间 master server:backup-server服务器上有足够空间进行安装。 Client:各台client也有足够空间进行安装。 ●检查os版本与patch windows的没问题 ●配置hosts表 在master server、media server、client机器上添加各台机器的主机名和IP地址映射表Windows:$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 Unix:/etc/hosts ●准备好NBU的License AJXT-XRPD-PZNP-R3N3-4O4O-XO4M-SFFU-3RP

第2节NBU MasterServer安装 安装到本机 输入License并选择安装MasterServer

选择安装组件和安装路径 查看MasterServer将使用的端口 填入服务加载的帐号 选择不安装LiveUpdate

确认EMM Server 添加Key,先不打开Console 安装NBU补丁程序:

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4大优势

H3C新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4大优势 推荐 打印 收藏 标准化 新一代数据中心之标准化 传统数据中心的异构网络 数据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变革,已经成为企业IT系统的心脏,然而,随着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和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数据中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传统数据中心在不断的建设和升级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繁杂、异构的网络,阻碍了数据中心向高效、敏捷的方向发展。 从数据中心的网络结构看,存在相对独立的三张网:数据网(Data)、存储网(SAN)和高性能计算网(HPC),而目前的网络现状: 数据中心的前端访问接口通常采用以太网进行互联而成,构成了一张高速运转的数据网络数据中心后端的存储更多的是采用NAS、FC SAN等 服务器的并行计算则大多采用Infiniband和以太网 不同的服务器之间存在操作系统和上层软件异构、接口与数据格式不统一

以上问题导致数据中心运行时,协议转换开销大、速率不匹配、性能瓶颈明显、开发与部署周期长、无法满足业务快速灵活部署和实际应用的需求。 标准化之统一交换架构 为了便于未来的业务整合和服务提供、简化管理、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为了解决传统数据中心异构网络带来的种种问题,数据中心的建设应尽量避免异构系统的存在,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规划完整的数据中心网络体系。 在业务网络,以太网随着技术的变革一直在向前不断的发展,以满足不断变化的行业和市场的需求。自1983年以太网开始大规模普及开始,到1995年的以太网网卡被大多数PC所采用,再到快速以太网(100 Mbps ),千兆以太网( 1000 Mbps )以及今天的万兆以太网,和即将推出的40 Gbps和100 Gbps以太网标准。其经历了从终端到局域网、从局域网到广域网、从广域网到城域网的变革,可以说以太网正凭借其强大的生命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壮大。 在存储领域,自IP存储自诞生以来快速发展,万兆存储更将存储发展带入新纪元。 在超级计算和高性能计算领域,08年6月发布的世界TOP500超级计算机排名显示,285个站点采用以太网连接,占据57%的份额。 随着CEE(Convergence Enhanced Ethernet 融合增强型以太网)对现有以太网标准的改进,以太网解决了数据中心应用面临的所有技术问题。融合增强型以太网已经成为构建统一交换架构数据中心的最佳选择。

NBU网络备份大全之指定备份策略

NBU网络备份大全之指定备份策略 在上文“NBU网络备份大全之存储单元配置”中,已经讲解了NBU设置备份策略中的所有的属性的含义和用法,在本文中,将继续上文的介绍,讲述如何在建立备份策略的过程中配置日程表、文件列表和客户端的内容。一,设定日程表: 图一:日程表选项卡 由图一可见,在点击了日程表(Schedule)选项卡后,其日程表是空的,需要点击“New…”去新建日程表。见图二 图二:新建日程表 由图二可见,在设置NBU日程表有四个选项卡,分别是属性、启动时段、排除日期和日历日程表(日历日程表仅仅在日程表类型下出现),现在让我们分别来介绍一下: a. 属性选项卡 1,名称:首先需要为新建的日程表起一个有意义的名字,比如account_full表示财务部的完全备份日程表等等,没有特殊的限制。 2,备份类型:一般来讲,备份类型分为全备份、差分备份、增量备份、用户备份和用户归档等类型,区别如下:

(a) 全备份就是将所有数据全部备份起来; (b) 差分备份就是备份自上一次备份以来发生改变的部分; (c) 增量备份是将自最近一次全备份以来的所有改变的部分; (d) 用户备份指的是客户端用户可以执行的备份; (e) 用户归档指的是客户端用户可以执行的归档。 其中,用户最容易混淆的概念就是差分备份和增量备份的,因为他们都是只备份差异文件,他们的区别之处在于差异的内容不同:差分备份只保存上次差分备份之后的变化内容,而增量备份保存的是自上次全备份以来的所有改变。举例来说,假设周日做过一次全备份,如果周一和周二做过差分备份,然后周三需要恢复的时候,NBU会先得到周日的全备份的内容将数据恢复到周日的状态,然后根据周一的差分备份,将数据恢复到周一的状态,然后在用周二的差分备份将内容恢复到周二的状态,周日、周一、周二的备份内容缺一不可。 在上例中,如果用户周一和周二做的是增量备份,那么只需要周日的全备份和周二的增量备份,即可恢复内容到周二的状态,因为周二的备份记录了周日以来发生的改变,周一的增量备份不再需要。由此可见,差分备份的优点是记录的内容少,周二的备份文件中不记录周日到周一的变化,但是缺点是恢复时需要所有的差分文件;增量备份会占用比差分备份多的备份空间,但是它的恢复快速,依赖的文件比较少。 用户备份和用户归档的区别在于:用户归档后会将归档的源文件删除,而用户备份不会。 3,合成备份(Synthetic backup):合成备份的含义就是将一个全备份和一些增量备份或者差分备份重新组成一个全备份,这样在恢复的时候,就好像一个全备份恢复一样快捷;而且这部分发生在介质管理器而不是客户端,可以有效利用空间并且减小客户端的负载。见图二。 一般的用户可能不熟悉合成备份的用法,一般来说,合成备份可以将多个备份整合成一个可用的恢复文件,所以可以将它和传统备份统一起来使用。举例来说,如果用户创建一个三个月一次的全备份、每天一次的差分备份、一周一次的合成备份,那么每个星期一次的合成备份就会把上周的全备份和周内的差分备份,重新合成一个全备份文件,就好像每周一次全备份一样,而这样做的好处是将合成备份的工作移到介质服务器中完成,减少了客户端的负载。 4,日程表类型有两种:日历型和频率型(见图二)。日历型日程表可以运行用户选择哪一天(几月几号)执行备份任务;而频率型日程表可以让用户选择周几执行备份任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日程表类型。见图三。 图三:频率型日程表 5,备份目的: 在备份目的框中,有一些特殊的选项,现在分别予以介绍: (a) 即时恢复仅备份到磁盘(Instant recovery backups to disk only): 这个是NBU一个专门的插件(advanced client)带有的特性,该特性可以生成客户端数据源的快照并将这些冗余的信息保存,该选项可以控制这些快照信息仅在磁盘中保留而不备份到磁带

netbackup_NBU备份测试方案

NBU备份测试方案 2015.9.4 Version 1.0

目录 1测试概述 (3) 2测试环境准备 (4) 3测试项目 (6) 3.1备份服务器部署 (6) 3.2SAN CLIENT架构的搭建 (6) 3.3SAN CLIENT的备份测试 (6) 3.4对NAS的快速备份 (6) 3.5Vmware Guest OS的备份 (6) 3.6Windows操作系统的备份和恢复,恢复到vmware虚拟环境中 (7) 4测试结果 (8)

1 测试概述 611信息中心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建立了一个备份系统。但是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数据量的增加,信息系统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之前的备份系统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业务的要求。 本次测试主要是针对新的备份架构环境和解决之前遗留的备份问题进行测试。

2 测试环境准备 硬件部分: 1. 需准备一台机器做为新的master server 。要求安装64位windows2008的操作系统 2.需准备一台机器做为FT Media Server。要求该机器为X86架构。安装64位Linux Redhat5.5的操作系统。自备有一块HBA卡 3. FT Media Server自带的HBA卡需要与底层物理带库或者磁盘阵列在SAN网络互通。特定型号的Qlogic卡(该卡由symantec提供) 需和客户端相通。客户端上的HBA 卡类型不限 4. 网络上所有服务器和客户端以太网均要求相通 5. 准备Vmware虚拟环境一套。需提供VShpere的版本 备份统计表:

3 测试项目 3.1 备份服务器部署 新的备份服务器安装NBU master server 7.5.0.3的版本 CATALOG的导入 3.2 SAN CLIENT架构的搭建 搭建FT MEDIA SERVER。即SAN CLIENT客户端无需连接备份设备,只需与SAN 介质服务器在SAN网络互通,即可部署成SAN CLIEN,构建云备份架构的备份客户端。实现备份系统与生产系统的分离。未来新上线的服务器,备份系统的部署变得非常简单,只需接入备份池即可完成。 3.3 SAN CLIENT的备份测试 进行文件系统等的备份和恢复测试 3.4 对NAS的快速备份 针对NAS设备的备份。把NAS挂接到一台客户端上。在该客户端上新加一块万兆以太网卡与NAS设备的万兆网卡直连(此步骤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该客户端上开启备份加速功能。在第一次全备份完成后,通过备份加速的文件更改记录日志,以后每次的全备份只需增量备份的时间,大大加快对海量文件的备份和恢复速度。 3.5 Vmware Guest OS的备份 测试消重以及恢复粒度

NetBackup配置使用指南NBU配置使用指南

3NBU 管理界面 4配置存储单元..................................................... 5配置备份策略(Policy)........................................... 5.1如何规划一个Policy...................................................................................... 5.2如何创建一个Policy...................................................................................... 6其它安装配置..................................................... 6.1定义NetBackup全局属性 .............................................................................. 6.2重新定义保存期限等级 ................................................................................ 6.3Multiplexing(MPX)多路共享................................................................... 6.3.1何时使用Multiplexing......................................................................... 6.3.2如何配置Multiplexing......................................................................... 6.4限制备份带宽,调整备份速度 .................................................................... 6.4.1配置方法.............................................................................................. 6.5配置Media Server .......................................................................................... 6.6配置bp.conf (Server)文件......................................................................... 6.7配置bp.conf (Client)文件 ......................................................................... 6.8配置Email通知............................................................................................... 7管理NetBackup.................................................... 7.1备份NetBackup数据库 .................................................................................. 7.2管理NetBackup进程 ...................................................................................... 7.2.1用bpps显示NetBackup目前正在运行的进程 .................................... 7.2.2启动NetBackup进程............................................................................ 7.2.3停止NetBackup进程............................................................................ 7.3管理Client文件的恢复 .................................................................................. 7.4负载平衡 ........................................................................................................ 7.5Duplicating(复制),Verifying(核查)和 Importing(导入)操作 ..... 7.5.1复制(Duplicating)........................................................................... 7.5.2核查(Verifying)............................................................................... 7.5.3导入(Importing).............................................................................. 8任务监视器(Activity Monitor)................................... 8.1Activity Monitor的界面................................................................................. 8.2使用Job Monitor ............................................................................................ 8.2.1任务监视器作用.................................................................................. 8.2.2查看任务细节...................................................................................... 9NetBackup报告.................................................... 10备份的恢复...................................................

NBU备份恢复文档

Symantec Netbackup 备份恢复文档

目录 第一章备份系统的安装要求 (4) 1.1Windows系统要求 (4) 1.2磁盘空间要求 (4) 1.3备份前准备 (4) 第二章NetBackup软件的安装与卸除 (4) 2.1NetBackup Master Server(Windows2003)的安装与卸除 (4) 2.1.1在Windows2003安装NetBackup Master Server (4) 2.1.2在Windows2003上载卸NetBackup Server (12) 2.1.3关于补丁包的升级 (12) 2.1.4带库驱动的安装 (12) 2.2UNIX环境下的安装 (13) 2.2.1.在UNIX上安装MEDIA SERVER (13) 第三章NetBackup的备份与恢复 (17) 3.1配置存储设备 (17) 3.1.1存储设备配置在本地硬盘上 (17) 3.1.2存储设备配置到磁带库 (19) 3.2File的备份与恢复 (22) 3.2.1创建备份策略 (22) 3.2.2File的恢复操作 (25) 3.3Oracle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26) 3.3.1Oracle数据库备份 (26) 3.3.1.1 修改Oracle数据库为日志归档模式 (26) 3.3.1.2 创建备份脚本 (26) 3.3.1.3 创建备份策略 (36) 3.3.1.4 Oracle的恢复操作 (42) 3.4SQL备份与还原 (44) 3.4.1首次启动NetBackup MS SQL 客户机 (44) 3.4.2选择SQL 主机和实例 (44) 3.4.3备份数据库 (45) 3.4.4数据库的恢复 (47) 3.5LOTUS备份与还原 (49) 3.5.1从NetBackup 管理控制台定义Lotus Notes 客户机的属性 (49) 3.5.2在bp.conf 文件中定义Lotus Notes 客户机的属性 (51)

新一代数据中心光纤布线

新一代数据中心光纤布线 市场背景: 在最近的5-6年内,中国的数据中心的建设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同时根据第三方调查机构的AMI预测,在今后的5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期,国内数据中心的建设还将持续处于快速增长通道内,根据报告显示,亚太区数据中心布线市场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2.8%,预计中国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7.5%,比整体综合布线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高出23.9 %,中国2011年数据中心布线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9-10亿人民币。 中国国内传统布线市场近几年来原本由国际布线品牌完全主导 现象逐渐演变为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分庭抗礼的格局,而在数据中心布线市场,特别大中型数据中心布线市场,根据统计,70%的市场份 额由专业于数据中心领域的国际布线品牌约5-6家品牌形成寡头垄 断的市场。由于数据中心布线市场对产品的专业性,产品质量与可靠性要求远远高于传统布线市场,特别是光纤产品应用技术上,布线品牌间的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而大型数据中心项目的建设与应用,极大的推动了光纤布线产品技术的发展,对数据中心光纤布线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并产生新的技术课题促进了数据中心布线技术的发展,引导数据中心布线产品技术的方向进而在布线市场中产生主流效应。关键词:数据中心多模光纤布线技术趋势

一,光纤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数据中心布线系统需要不断提升带宽为快速增长的网络(如核心层网络,汇聚层网络及SAN存储网络)传输应用提前铺好道路,而采用光纤传输可以为不断发掘带宽潜力提供保障。与单模光纤相比较,由于多模光纤技术较低的有源+无源的综合成本,将促使多模光纤在数据中心的应用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大中型数据中心超过85%的光纤布线系统采用的是多模光纤。2009年8月,TIA 正式批准OM4,一种新类别EIA/TIA492AAAD多模光纤标准的推出,为多模光纤今后大量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多模光纤从OM1到OM2,采用VCSEL激光优化技术后OM3再到OM4整整发展了4个阶段,带宽也是逐级提升,各级别的带宽与10G传输的距离对应关系如下图(1)所示。 图(1) 随着2010年6月IEEE 802.3ba新的以太网40G/100G标准发布后,多模光纤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应用将翻开新的一页,40G与100G 的高速传输不再仅仅依靠单模采用成本极高的WDM串行方式进行传输,新一代以太网40G/100G标准将采用OM3与OM4多模光纤多通道

口袋书-新一代数据中心一纸禅_20091208

新一代数据中心一纸禅 新一代数据中心市场是各个行业未来投资的重点,H3C具有整体方案、高端产品、应用案例多三大优势: ●方案整体优势: 盒式,产品线不全。国内友商无数据中心级设备。

控制平面故障时,转发性能将下降一半。 端口缓存:数据中心专业产品的特殊需求,针对数据中心内部吸纳浪涌流量而设计; 成功案例: 互联网 深圳腾讯公司IDC 阿里巴巴集团淘宝IDC 搜狐IDC 百度IDC 水晶石高性能计算中心 千橡互动IDC 网易IDC 通邮(中国)数据中心 上海张江高科数讯公司IDC chinacache IDC 优酷网CDN业务网 搜狐畅游IDC 金山软件网游IDC 金融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数据中心 中国农业银行数据中心二期工程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数据中心中国银行上海灾备数据中心 中国农业银行上海数据中心 人民银行深圳分行数据中心 山东省农信联数据中心 山西省农信联数据中心 安徽省农信联数据中心 江西省农信联数据中心包商银行数据中心 徽商银行数据中心 潍坊商业银行数据中心 开封市商业银行数据中心 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数据中心鄞州银行数据中心 财富证券灾备中心 安邦财产保险数据中心 万国数据中心 政府 国家人事部数据中心 国家科技部信息共享系统 中共中央统战部数据中心 国家工商总局数据中心 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 长江水利委员会数据中心 金土工程一期数据中心 上海超算中心 北京市建委新数据中心 成都市政府IDC 山东地税数据中心 黑龙江国税数据中心 广西财政厅数据中心 广西金保工程数据中心 四川省信访数据中心项目

山西省办公厅信息化数据中心西安社保数据中心 深圳南山电子政务数据中心 企业 中粮集团数据中心 三一重工数据中心 华润集团数据中心 北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数据中心长安汽车集团数据中心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数据中心 吉大二院数据中心 东莞人民医院数据中心天士力集团数据中心 公共事业 中石化华北局数据中心 中石油吉化集团数据中心 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数据中心湖北电力SG186平台数据中心天津电力数据中心 郑煤集团数据中心 焦煤集团数据中心 陕煤集团陕北矿业数据中心 深圳燃气集团数据中心

NBU网络备份大全之存储单元配置

用户在配置好存储设备、卷池和卷组之后,就可以开始配置存储单元了。存储单元是NBU 备份数据的目的单元,NBU客户端的所有数据都需要保存到介质管理器定义的存储备份上。所有的存储单元都定义在主服务器(Master Server)上。 存储单元的类型: 存储单元有四种类型,磁盘和磁带设备,NDMP服务器,增强的磁盘缓冲(Disk-staging),其中磁盘和磁带就不过多累述了,大家都很熟悉了;NDMP服务器就是使用网络数据管理协议(Network Data Management Protocol)存储数据的服务器,但是如果需要使用这种服务器,NBU客户端必须按照NDMP插件);增强的磁带缓存是为了保存重要数据而出现的一种二级备份技术:首先将用户关键数据保存到磁盘等读写速度快的设备上,在慢慢将磁盘上的备份转移到慢速的磁带设备,目的是为了节省重要数据的备份时间,尽量小的影响备份对业务造成的影响。 存储设备使用规则: 为了使得存储设备可以正常使用不出错,必须要遵循一些使用上的规则,如下所示: 1. 不同密度的磁带,因为使用的是不同的驱动,所以不能放在同一个存储单元中; 2. 不同介质管理器上的存储设备,不能放在同一个存储单元。否则可能早晨数据文件分布在不同的卷数据库中从而无法恢复; 3. 机械手管理的磁带和独立磁带机设备管理的磁带不能放在同一个存储单元中。 存储单元组: 存储单元组是一组存储单元的集合,一个存储单元组可以包含一至多个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组中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来排列优先级,当一个存储任务来临时,会从上向下查找到第一关可用的存储单元来备份数据。 图一:存储单元页面 由图一可见,在左侧浏览栏点击“Storage Units…菜单项,然后选择菜单栏上的”Actions->New->Storage Unit”,就可以选择添加一个存储单元。

基于BIM技术新一代数据中心规划设计

基于BIM技术的新一代数据中心的规划设计 主讲人:么军 主讲人单位: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课件——电子专业 中国工程咨询协会电子专业委员会 基于BIM技术的新一代数据中心的规划设计 课程内容 一、BIM技术简介 二、新一代数据中心的概念 三、数据中心规划设计要素 四、BIM技术在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的应用 五、小结 一、BIM技术简介 本课程旨在帮助大家认识BIM融合跨界的应用 ·帮助大家了解集成化设计理念在新一代数据中心规划设计领域的应用探讨 ·了解数据中心设计方式发展的历史 ·了解BIM技术的行业发展趋势 ·了解BIM技术给数据中心设计思维与技术手段带来的变革以及应用方法 BIM全称: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建筑信息模型 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在这里信息不仅是三维几何形状信息,还包含大量的非几何形状信息,如建筑所需的构件材料、规格、重量、价格等的描述。

早期计算机机房制图的方式 图纸是机房设计人员用来表达设计思想,传达设计意图的技术文件; 图纸是方案投标、技术交流和机房施工的要件; 图纸是根据正确的制图理论和方法,按照统一的建筑制图规范将设计思想和技术特征清晰、准确地表现出来。 2D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时代

在2D的设计方式下,设计单位通常采用平面图纸、文字设计说明、2.5D或3D效果图等方式和用户等不同参建单位进行交流,经过多次修改才能定型。 设计方案反复修改,平面布局、各种材料、设备的型号、数量及位置都在不断调整,数据不断的变化,容易导致设计疏漏的发生,增加了设计过程中计算分析的时间。 BIM设计时代 建立可用的数据中心物理基础设施模型库,这里的物理基础设施模型库不仅是三维几何形状信息,如:建筑、工艺、装修、暖通、电气等,还包括非几何形状信息,如各系统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甚至进度等模型库。

NBU备份系统应用操作手册

NBU备份系统应用操作手册2008.12.15编制

一.NBU6.5备份系统概述 1.关于NBU6.5 NBU6.5是赛门铁克公司在2007年7月31日推出的企业数据保护解决方案Veritas NetBackup的最新版本。有关赛门铁克公司NBU6.5详细的技术文档列在参考资料中。 2.NBU6.5备份系统架构 A机房B机房

3.NBU 6.5备份系统使用情况 为了从本质上提高核心数据的维护水平,在部门领导和室领导的直接指导下,我室在2008年7月份按照项目实施规范,根据我们的实际维护需求,全程掌控和参与了系统介绍,方案论证,策略制定,安装调试,测试验收等流程。 由于前期工作做得比较规范,NBU 6.5备份系统自8月正式投入使用以来,一直运行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之中,按照设定策略按时按机为8台设备上的关键数据――文件系统(每月),数据库(每日),数据库逻辑日志(每日)等数据做了可靠备份,完全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 同时,NBU 6.5备份系统经过4个多月的运行,其可靠性,易用性和灵活性等优越性能得到了证实,为我们下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XX网平台PPS业务于11月28日从原设备割接至JC_SCP3上,相关的备份配置也做了调整。本文列出的所有数据均为截至2008年12月1日的最新数据。 4.启动netbackup管理控制台的方法 NBU 6.5备份系统的所有操作均需在netbackup管理控制台上完成。 (1)在windows上启动netbackup管理控制台 (已安装了netbackup_6.5_win86软件) 开始―程序―VERITAS netbackup―netbackup java version6.5进入。

NBU备份恢复方案

数据备份方案SYMANTEC NetBackup(NBU)简介 SYMANTEC NetBackup软件是一个功能强大的企业级数据备份管理软件,它为UNIX、Windows和Netware混合环境提供了完整的数据保护机制,具有保护企业从工作组到企业级服务器的所有的数据的能力。管理员能够通过图形界面来管理备份和恢复的所有方面,制定企业统一的备份策略。NetBackup针对Oracle、DB2、SAP R/3、Informix、Sybase、Microsoft SQL Server 和 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等数据库提供了备份和恢复的解决方案。 NetBackup模块功能介绍 Master Server 在NetBackup Enterprise Server中,Master Server是第一个组件。Master Server是管理一切数据保护工作的最核心的部件。所管理的工作包括,任务调度,客户端备份,介质管理,设备管理等等。 Media Server 当需要备份的数据在不同地点或数据量比较大的时候,我们需要使用多个Media Servers来做分担备份管理的任务。Media Server是NetBackup中第二个组件。Media Server通过网络承担着本地各个机器上的数据备份,它可以和Master Server或其他的Media Server共享备份设备,或使用自己的备份设备也可以。在有多个Media Servers的情况下,一个Media Server因故障停止数据保护工作的时候,可以由Master Server 把这个Media Server的数据保护工作转移到另外的Media Servers上。Clients(Protected Server) 第三个组件就是Clients,客户端。所有的通过网络把数据传到Master Server或Media Servers上来做数据保护的机器,都是客户端。在

浅析新一代数据中心的现状及主要特征

浅析新一代数据中心的现状及主要特征 摘要 新一代数据中心应是一个整合的、标准化的、最优化的、虚拟化的、自动化的、具备很高适应性的基础设施环境和高可用计算环境。这样的新一代数据中心 需要利用最新的IT技术、解决方案与服务才能实现,建设数据中心,应以应用为 牵引,从市场需求出发,合理规划建设数据中心;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条件,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统筹考虑建设规模和应用定位,结合不同区域优势,分工 协调、因地制宜建设各类型数据中心。 关键词:数据中心,企业应用,新一代 引言 数据中心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IT技术进步和数据中心在企业和部 门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的驱动下,其变化和发展日新月异。今天覆盖全球的Internet实际上是在无数数据中心支持下运转的,数据中心已经成为像交通、能 源一样的经济基础设施。 1数据中心介绍 1.1数据中心的定义 数据中心通常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对数据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是指为确保数据中心的关键设备和装置能 安全、稳定可靠运行而设计配置的基础工程,也称为机房工程。数据中心基础设 施的建设不仅要为数据中心中的系统设备运行管理和数据信息安全提供保障环境,还要为工作人员创造健康适宜的工作环境。 新一代数据中心应是一个整合的、标准化的、最优化的、虚拟化的、自动化的、具备很高适应性的基础设施环境和高可用计算环境。这样的新一代数据中心 需要利用最新的IT技术、解决方案与服务才能实现。 1.2 数据中心的分类 数据中心根据其使用的独立性划分为自用型数据中心、商业化数据中心两种。根据企业不同的业务应用需求,数据中心的使用功能也不尽相同,主要有IT生产 中心、IT开发和测试中心、灾难备份中心三大类。各类用途的数据中心还可根据 其客户类型、业务领域等进行细分,如高性能计算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企业 数据中心等。 我国对于数据中心规模的分类规定如下:超大型数据中心是指规模大于等于10000个标准机架的数据中心;大型数据中心是指规模大于等于3000个标准机架小于10000个标准机架的数据中心;中小型数据中心是指规模小于3000个标准 机架的数据中心。其中标准机架为换算单位,以功率2.5千瓦为一个标准机架。1.3 数据中心的功能分区 数据中心的结构与布局既要考虑到当前与未来的使用要求,也要考虑操作管 理的方便,并且还要结合企业机构的一些特殊要求乃至包括单位形象等方面的因素。数据中心功能分区主要包括主机房、支持区、辅助区、行政管理区。 2 数据中心国内外现状及差距 2.1近几年发展状况 我国数据中心主要是中小型,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处于上升趋势。2010年,中国数据中心数量已经达到约50.4万座,近年来累计增长到约100万座,其中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