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个难点。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一直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一说到学习文言文学生就感到头痛,认为学文言文跟学英语一样难,对学习文言文没了兴趣。于是遇到学文言文就没精打采,更、有甚者就干脆学其他的科目,大大影响了文言文的学习,更不用说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魅力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为此,本人在日常教学中,结合自己这些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点滴经验。

一、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可采用章回故事教学法。

如传奇故事《木兰诗》叙述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口技》中叙述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以及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叙述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渴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聊斋志异,如《狼》一文写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等等,这些课文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紧张曲折,故事性强,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在讲授这类课文时,采用章回故事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能有效的讲授文言文。我在教学《伤仲永》一课时,是这样来设计的:首先设置悬念,激趣导入新课。问同学们,想不想天生就很聪明呢?天生聪明是否意味着以后不用学习也一样聪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这个问题的故事。板书课题《伤仲永》。其次解题引导学生结合注解理解标题,提问,“伤仲永”原名“方仲永”为什么“方”改为“伤”?再次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三遍(范读、齐读、自由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导学:通过朗读同学们一定很想详细知道这个故事,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注解疏通第一段,重点理解下列字词:(世隶耕尝书具异焉旁近自为其名收族自是文理邑人稍稍宾客乞利其然扳环谒)概述第一段的内容,导入下文。通过学习第一段,同学们知道伤仲永小时候很聪明,五岁能做诗,指物做诗立就,且纹理皆有可观者。这么聪明的人父亲却不让他学习,那么他后来怎样了呢?引导学生结合注解疏通第二段,重点理解下列字词:(先人称泯然众人矣)概述第二段的内容,导入下文。第一段讲的是仲永十二三岁时,才能不如前时之闻,到了二十岁左右时,泯然众人矣。仲永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为什么会成为一个普通人呢?再引导学生学习最后一段。范读,学生结合课下注解疏通文意,重点理解下列字词:(通悟受之天贤于才人受于人不至彼其)小结,点明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和“方”改为”伤”用意。学生都爱听故事,且百听不厌,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兴趣盎然,注意力集中,轻松地学到了文言文,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对于故事性不强的文言文采用趣味教学法。

趣味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课堂气氛,给整个课堂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开头,为学生轻轻松松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我在教学八年级上册《三峡》时,就采用了音乐导入法。先播放《长江之歌》,学生们在歌声中领略了长江的浩淼景象与汹涌澎湃的力量,长江那奔腾不息的气势自然就与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用跟文本贴近的音乐、歌曲导入新课。使学生在领略了歌曲美的同时自然地将这种美恰当地运用到所学文本中。再如教学《咏雪》一文,我在教学时是用第一人称介绍作者,上课前,我先作自我介绍。“我”姓刘,“刘德华”的刘。名字叫“义庆”。不要惊讶,“我”是从古代穿越来的。不信?一起来看看我的个人简介。想了解“我”的在课后注释上补充关键词。然后再向大家郑重推介“我”的作品。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了现实与历史的距离,增强了课堂的活力,为课堂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三、注重诵读。

在教学生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环节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不动声色地讲因断句不当而闹的笑话,这样学生们就深刻体会到断句在朗读中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停顿不当,不仅影响对句义的理解,还会闹笑话,学生就会有兴趣听,同时也达到了培养学生断句的意识和增强断句的能力,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诵读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放声朗读,读得正确、流畅,在抑扬顿挫中将语言形象化,将情感美化、深化。让学生沉浸其中,读出文章的味道来并有所“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是诵读的精妙之处。然而,许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而较少读课文,认为读课文会耽误授课时间。其实不熟悉文章,学生就不能很好的理解文义。不反复诵读文章,学生也不能理解掌握文言知识。诵读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唐代刘禹锡《陋室铭》一文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惟”、“孔子云,何陋之有”的“何”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思想。“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有”和“无”则表现了作者为自己的志趣和情操而感到自豪和骄傲。“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无”、“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调”和“阅”就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作者那种宁静悠闲的生活。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可以尝试多种朗读方式,尽可能让诵读方法多样化,如教师范读、听录音,学生默读、吟诵、齐读、分组读、个别读、师生配对朗读、分角色朗读、男女赛读等,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激发学生兴趣,才能让学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时,我让学生进行“对话朗读”,领悟人物性格特点。在教学《岳阳楼记》时,我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领会洞庭湖胜景,岳阳楼阴冷景象、晴明景象等画面的意境,领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通过诵读,课文烂熟于学生的心里,为丰富文言文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应该让学生尽量多诵读,由一知十,由十知百,从而使得学生对文言文有更高的兴趣。

四、表演激趣。

在读懂文意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让学生通过创意表演,会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如教学《石壕吏》时,因为《石壕吏》是一篇叙事诗,动作神态描写都很细腻传神,语言生动活泼。在疏通文意后,我请学生上台进行创意表演。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发挥了丰富的想像,还适当增加一些动作、语言、神态等,学生激情高涨,平时比较活跃的学生自告奋勇,即兴表演。平时比较内向、文静的学生也按耐不住,积极参与。一个男生表演差役,一个女生表演老妪。女的伛偻着背,一边不住地抹眼泪,一边诉说。男的则两手叉腰,满脸愤怒与不耐烦。同学们表演得栩栩如生,整节课气氛活跃,收效良好。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攻克文言文堡垒的方法也很多,不管采取哪种方法,教师都应该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只要教师积极探索,就一定会改变文言文教学的沉闷局面,让学生爱学、乐学文言文。

文言文教学充满趣味

文言文教学充满趣味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能力要求。但是由于年代不同、观念不同、语言环境不同,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很难达到这个要求。他们即使是死记硬背得滚瓜烂熟也难于理解领悟高度浓缩的文言文语言。因此,文言文一直被学生误解为枯燥无味的“大石头”。而传统僵化的教学方式:字字落实,句句清楚,更加深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烦和恐惧。因此,我们教学一线的老师必须大刀阔斧、适宜学情地创新文言文教学,让新课改的春风也度“玉门关”。 那么,如何让文言文教学灵活生动起来,使学生走出文言文学习的阴影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小荷才露尖尖角——精美的导语设计 导入是语文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很强的艺术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文言文教学也要考虑到文言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精心设计导语,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或用课件提供背景设计导语,或用生活现象设计导语,或就课文内容设计导语,或用俗语俚语设计导语,或用提问、悬念等方法设计导语……力求千变万化,调动多种方式,使用不同手段。如学习《木兰诗》时,可以给学生播放迪斯尼动画《花木兰》的片断;而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则可以这样设计导语:俗话说“嘴是扁的,说话是圆的”、“三寸不烂之舌抵得上百万雄武之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烛之武是如何用“三寸不烂之舌”巧退秦师的。精美的导语就如一株“才露尖尖角”的“小荷”,惹得蜻蜓早已“立上头”。 二、大珠小珠落玉盘——深切体会文之韵律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把字词句翻译当作重中之重,孰不知,文之韵味是从吟诵中体会的,兴趣是从吟诵中产生的,语感是从吟诵中积累的,素养是从吟诵中培养的。所以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应该做到每堂课都能听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琅琅读书声,或老师范读,或名家范读,或学生朗读。即便是读,也要尽量形式多样,如诵读、齐读、轮读、赛读、伴乐读、清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读”并不仅是为了活跃课堂的气氛,它还是学好文言文的必由之路。在文言文“读”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种“读”的方式。 1.教师范读。当前,教师的范读基本上被媒体录音替代了。事实上,教师的范读比媒体录音范读更亲切、更真实,更能感染学生。如著名文言教学专家李桐林先生在执教《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抓住文中人物角色地位的不同及朝廷、家庭环境的差异进行范读,以强烈的对比、适当的夸张、传神的身段表情以及抑扬顿挫的语调,惟妙惟肖、声情并茂地“诠释”了课文,抓住了每一位听课者的心。 2.听读。所谓“听读”,就是让学生听别人朗读,学会在听中品味、在听中评判、在听中享受。如文章的句读、语气、节奏、停连,体会朗读者的表情、肢体动作等等,从而进一

文言文入门学习及方法

如何学习文言文 一、文言文与白话文 也许现在很多人都弄不懂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到底在哪里?现在我们就分 别来讲讲他们。 “文言文”中的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 “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 叫“白话”。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 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 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 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古白话是唐宋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如唐代的变文,敦煌通俗文学作品,宋人话本,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等都是古白话的代表。古白话 虽说是白话文,但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白话文,一般都是以口头语为基础而夹 杂一些文言成分。即使是口语,由于区域性和时代性的差异,今天读起来也不那 么容易,因此,我们称之为“古白话”(学术界一般把从晚唐五代开始直至“五 四”时期形成的古白话称作近代汉语)。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国内,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 根据新课标要求,学习初中文言文,主要从以下四点入手:①把握文言实词和重点虚词的意义;②理解、翻译文言语句;③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在联系、内容、写作方法、技巧;④积累、背诵文中重点语句、段落,背诵80篇文言诗词。 学习时,是由“解词——串意——顺意”三步完成的。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充分利用课本注释、工具书圈点勾画理解词义,翻译语句(附示例一);(2)理解字词时用归纳法和比较法,即将一课中或每课中的某一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通假字或虚词的不同用法加以归纳、比较,以增加记忆(附示例二);(3)理解文意的普遍联系法,即在学习中要联系前后文,联系多个段落,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章的内在条理,弄清全文大意。如果学习一篇

高中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培养的研究阶段总结

高中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培养的研究 第三阶段 课题的工作过程需要进行深刻的总结,针对活动内容研究,要加强师生互动研究,把课题做深做透,同时针对课题结题的要求,对下一阶段作准确的安排: 1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集思广益,利用头脑风暴,针对本次结题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提问多思辨,同时为结题打好基础。 2深入开展实践,广泛收集资料。我在实验班级进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 并经常交流汇总,分析存在问题,总结经验,这个行动始终贯穿于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是课题的重要表现方式,也是课题内容本身丰富的需要。 3、课题活动,原则上一段时间就要集体活动一次。活动内容:理论学习、实践授课及研究课汇报等。研究课指定上课要求,采取“说课——听课——座谈——反思”等活动。 4、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对前阶段研究作分析总结,同时收集好有关过程性材料,做好阶段反思。 5、主要研究如何在学生敢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会问会思辨。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问到点子上,提高质疑思辨能力。 在课题研究期间,我围绕“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课内教学产生了积极的成果: 2018年6月,在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活动中,做了题为《祝福》的微课大赛; 2018年9月,在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活动中,做了题为《阿房宫赋》的优质课件大赛; 2019年3月,在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活动中,做了题为《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的教学案例比赛。 在今后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多角度、多元化解读问题,对于结论的认识

应给以更规范、更严谨、更科学的解释。课堂导向语,问题的创设,应进一步精确,凝练。突出有效信息,给学生更明确的思维导向。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还有待丰富提高。学生的广泛参与度还有待激活。 总之,课堂教学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尤其是在师生碰撞的动态过程中,具有不可预料性,但是我也坚信未来的路还很长,只要有追求,理想就会实现。

初中文言文的趣味教学

初中文言文的趣味教学 语文教学调查中,如果把文言文和现代文作比较,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学习现代文,只有少数学生喜欢文言文,难道是那些传诵千古的文章魅力不及现代作品吗?当然不是。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何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能力,健全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个体自学与创新能力为宗旨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就成了新教材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联系实际,吸取古文中的养料 我们的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起来的,是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文言文的词汇还有不少出现在我们当今的生活之中。学生积累文言文实词,最好联系成语来理解。如教学《爱莲说》一文,有句“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这个“鲜”字,联系成语“屡见不鲜”来解释,就明白是“少”的意思。若能联系通俗易懂的词来理解实词,学生兴趣更浓,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这个“通”字,联系河源的“通心菜”,“通心粉”向学生解释,这个“通” 字就是“空”的意思。言文结合,通俗易懂,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编演课本剧,再现古人古事 只要有故事情节的文言文都可以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来演。《卖油翁》、《黔之驴》、《出师表》、《捕蛇者说》、《愚公移山》、《送东阳马生序》等是很好的课本剧题材。课本剧的编演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放手让学生去合作、探究。以《黔之驴》一文为例,首先要吃透文本,把握中心和人物性格(表现了老虎的机智勇敢和驴子的外强中干。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删情节,一般是增加情节的多,可以适当地删改人物动作和场景

如何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中学语文论文 标题《探索如何培养初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作者单位*****镇初级中学校 作者姓名**** 【内容提要】由于古代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区别,导致文言文的阅读成为普遍中学生的一大难题。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从调动阅读兴趣,加强朗读训练,小组合作疏通文章大意,掌握文言文基本语法等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探索如何培养初中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内容提要】由于古代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区别,导致文言文的阅读成为普遍中学生的一大难题。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从调动阅读兴趣,加强朗读训练,小组合作疏通文章大意,掌握文言文基本语法等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学生文言文 著名作家、诗人车前子发表建议说:“语文课本应该‘三七’制,中学语文课本是三分白话文七分文言文。”由此可见,文言文在初中课本中的重要性,再加上,高一就要求学生能读懂浅显的文言文。为了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为了与高中教育同步,这就要求在初中阶段必须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现在,我就如何培养初中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谈点肤浅的看法。 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社会性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早在古代,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不同,自然学习效果也就不一样。因此,要增强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阅读兴趣至关重要。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方式上多下功夫,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如激情朗读,设置悬念,引发联想,古今文学故事结合等凡可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尽可采用。 其次,要加强文言文的朗读训练。这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条件。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及其同学们朗读的一节内容,“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读漏字的,没断句的……语句不通。再加上有的字古今读音不一样,所以,拿到一篇文言文,就必须解决朗读问题。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多朗读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朗读的方式有多种,如教师范读、学生默读、具体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当然一堂课朗读方式并非单一的,往往是多种方式的结合。初步朗读比较简单,只需正确断句,读准字音即可。 其三,弄懂文言文的内容。初中生弄懂文言文的内容主要借助文内的注解及查工具书。先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小组同学合作的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翻译,在翻译时,将难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释义: 1.已,同“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释义: 2.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通“”,释义: 3.厌,通“餍”,知足,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通“”,释义: 4.说,通“悦”,高兴。 5.失其所与,不知通“”,释义: 5.知,通“智”,明智。

二、一词多义 1、贰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不迁怒,不贰.过 1、贰:①从属二主;②再,重复。 2、鄙 ①蜀之鄙.有二僧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④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2、鄙:①边邑,边远的地方;②把……作为边邑;③庸俗,鄙陋;④轻视,看不起。 3、许 ①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②杂然相许.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

④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3、许:①答应,听从;②赞同;③约数; ④表处所,地方。 4、微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③微.言大义 ④见微.知著 ⑤国势衰微. 4、微:①假如没有;②卑贱;③幽微,精妙;④隐蔽,不显露;⑤衰败。 5、敝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 ②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③使史更敝.衣草 5、敝:①损害,衰败;②敝:疲惫;③屦

坏,破旧。 6、焉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③子亦有不利焉.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6、焉:①何,为什么;②哪里;③语气助词,如“啊”;④兼词,“于之”,在那里。 7、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②敢以.烦执事③越国以.鄙远④焉用亡郑以.陪邻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⑥以.乱易整⑦阙秦以.利晋 7、以:①连词,因为;②介词,拿,来; ③连词,表顺承;④连词,表顺承;⑤介词,把;⑥介词,用;⑦连词,用来。 8、而

培养中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的研究

培养中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的研究的结题报告(2011-12-02 10:57:25) 立项号2011XKT-ZXYW052课题名称培养中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的研究 负责人所在单位结题报告 关键词 文言文兴趣 结题报告摘要 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逐步养成学习的习惯,积累丰富的知识。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实践对所学文言文有新的发现,在发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这项课题的研究是以发现文言文美的意蕴和培养文言的阅读兴趣为引领,把文言文课堂改革作为培养学生的切入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现素质教育为目标。 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新编高中语文试用教材,文言文占4成左右。文言文不同于浅显、明白、易懂的白话文,它远离社会现实生活,时代越久远,越枯燥无味,越艰深难懂。文言文俨然成了语文教学的“拦路虎”:老师难讲,学生费解。尽管如此,但文言文知识点多,理论性强,是古典文化的精髓,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故而,作为课堂驾驭者与参与者的教师理应转变思维,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上积极探讨,大胆创新,多做尝试,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改变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学好文言文的先决条件。“文言文”包括高中语文文言文教材中必修教材必修1—必修5中的文言文篇目,选修教材《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先秦诸子赏析》的全部篇目等,以及课外阅读所涉及到的文言文篇目。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力量往往胜过理性的力量。要学好一门学问,首先要对这门学问有强烈的兴趣。某种意义上说,兴趣是学好一门学问的原动力和重要因素。 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在理论上明确文言文的重要地位;其次要在实践上摸索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我们认为,学好文言文是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是提高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的需要。在实践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加强诵读训练;其次是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文学教育,挖掘深层的文化意蕴和审美内涵,培养提高其审美鉴赏力。同时将文化教育蕴含其中,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具备开阔的视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再次,优化文言文教学的手段(信息技术手段),把文言字词教学与学生的情感、审美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多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思想发展,开展师生互动活动;最终能让学生用运文言文简洁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让传统的文言焕发生机活力,学生在文言文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通过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为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突破。

文言文教学趣味性方法

文言文教学趣味性方法初探 【摘要】文言文历来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没有合适的教学方法,就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的效果得不到体现不说,还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如何解决文言文教学的趣味性问题,就摆在了语文教师的面前。通过实践,结合课改精神,笔者总结了几点方法,如:创设情境法、刺激指导法等,如果运用合理,可在较轻松的状态下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趣味性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否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语文教学如此,文言文教学更是如此。因此,如何增强文言文教学的趣味性的问题,就成了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自不必说,说它是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因为:(1)学生缺乏类似的语言环境(即现实不需要用文言文交流);(2)学生缺乏必要的文言知识储备(小学文言文知识储备远远不能满足中学的学习需要);(3)学生对文言文的实用价值存在功利性偏见(很多学生认为现实生活中用不上);(4)学生的畏难情绪等。也由于这些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经常遭遇“教学独角戏”,“一个人的道场——吹拉弹唱全包了”的尴尬局面,结果是费力不讨好。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创设情境法 创设情境法就是在上课时结合不同的课文,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用熟悉的方式感受特殊的文言情境,在轻松愉快的感觉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一般常用的有如下三种创设情境的方法: (一)古事再现法 我在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时,先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现在有一个足够达到你愿望的机会,你会怎样来实现它?”学生回答很踊跃,有人说:“我会用我的知识来研制一个万能空气净化器,改善我们的环境。”有人说:“我研究一种不伤人的万能防御武器,大面积的地方不受任何武器的伤害,社会将永远太平。”也有人说:“我是一个省长的话,我首先……”回答可谓是五花八门。等大家都回答得差不多时,我又问:“假使我现在是孔子,而你们正好是他最得意的弟子,我培养的学生都是要到诸侯国做大事的人,你们会怎样回答呢?”学生又是一阵踊跃的回答。然后,我说:“其实,你们和孔子的弟子一样优秀,不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文章里孔子的弟子回答的内容就和你们差不多,只是看性格而有差异罢了,你们能找出谁的观点和你更相近吗?”学生通过一番忙碌后的回答,已经告诉我,文章内容已经学完了。 古事再现法就是把文言文中的事件用现在学生所熟悉的方式再现出来,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激发兴趣 爱上“古文”

激发兴趣爱上“古诗文” 江西省兴国县均村中学肖剑辉 在语文的教学中,古诗文是一大难题。因为古诗文与现代文的诸多不同,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要远低于现代文。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古文没有味道,而且有些艰涩难懂。古诗更是不知所云。所以每次考试,学生最头疼是的就是古诗文阅读。 古文学习是我们通往古代思想宝库的一把钥匙。学习古文可以让我们领略先哲们的思想精髓。要让学生真正爱上古文,还要先从学生存在的问题着手。 当前,初中生在学习古文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首先是“读不懂”。由于文言词汇积累少,所以对于古诗文的阅读感觉非常困难。一篇文章读下来,没有几句是可以完整翻译的。而且文言文中很多的语言习惯跟现代文存在差别,如:文言文中的倒装现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这些都让学生觉得很棘手。 其次是“道不明”。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平时的课外阅读面比较窄。所以对于古代的文人墨客们知之甚少,对于有些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不是很熟悉,所以对于古诗的鉴赏显得很困难。对于古诗的理解往往仅限于文字的表面,而无法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常看到有学生在教师对古诗蕴含的感情一语道破时,还一脸的茫然, 再次,“记不牢”是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第三个问题。由于无法理解文言文和古诗的的内容,所以对于古文的学习往往就是死记硬背,死记硬背的东西是缺乏活力的,它不能与学生形成心理的共鸣,这样

的记忆是短时的,也不牢固。 最后“难运用”也是学生学习古文的一个问题,由于头脑中对古文的认识都是从书本上生搬硬套下来的句子,无法了解其中的意蕴,所以背下来的东西只能作为文字存留在头脑中,无法在现实中得到应用,经常听到学生在考后抱怨道:“这些句子我都背下来了,可我为什么不知道填这一句呢?说到底就是不会用,这跟当前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是相背离的。 针对以上这四个问题,我觉得要提高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加强考试中的解题能力,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有兴趣学习,从而积累一定数量的词汇。而激发学生学习古文兴趣的最好办法,我认为就是“竞争”。这里说的竞争是指在古文学习中采用的多种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竞争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在竞争中享受胜利带给他们的快乐,从而让他们爱上古文。 2007年我上了初三两个班的语文,由于初一初二基础较差,每次考试下来,学生都反映古文阅读太难,而且也是失分最严重的一题。每次讲古文,学生也没有热情,所以每次上古文课,都是我“满堂灌”。学生的学习效果极差。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我在古文教学中经常性的采用竞争的形式。 一、班级中的竞争 首先是个人与个人的竞争,每次上课前,我都精心从七八年级的课文中挑选几篇经典的古诗让学生来背,一般是一个男生代表和一个女生代表。当然背不出来可以找人帮忙,一开始经常要两三个人才能背

古文教学的趣味性

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文教学的课堂效率,笔者认为在古诗文教学中采用趣味性教学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理解古诗文是很有益处的,做法如下。 一、课始激发兴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要〕文言文和古诗词教学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只喻,老师很重视,学生也把文言文和古诗词当作学习语文的重点和难点。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时候学习古诗文的课堂教学氛围非常的沉闷、枯燥,学习的效率也低。所以,文言文成了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教与学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课堂效率,老师们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们学习古文的积极性,力争改变课堂枯燥而沉闷的学习气氛。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学习乐趣 新课改之后的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和古诗词篇幅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文言文和古诗词所用的课时比重几乎占了一多半。学习文言文,有利于学生懂得文言知识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还有助于了解和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等。同时更重要的是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从分值上看,36 分所占总分的百分之二十四。由此可见,文言文和古诗词教学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只喻的,老师很重视,学生也把文言文和古诗词当作学习语文的重点和难点。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古诗文谈虎色变,视之如洪水猛兽,如拦路虎,很多时候学习古诗文的课堂教学氛围非常沉闷、枯燥,学习的效率也低。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

初中文言文基础句式训练

文言文有四种基本句式: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 一、倒装句 主谓倒装(谓语放在主语前) 1、甚矣,汝之不惠。 你不聪明到了极点。 2、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我壮丽的少年中国啊,与天一样永不老去。 3、悲哉世也。 这个世道真可悲。 4、如鸣佩环。 如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碰击的悦耳声。 5、潇潇暮雨。 傍晚的雨绵绵不断。 6、帘卷西风。 寒冷的西风,吹卷着门帘。 倒装句:宾语前置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2、何以战? 依靠什么去迎战? 3、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这样的人,我将和谁在一起呢? 4、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然而,居住在城内的人并不知道郊外已有春天了。 5、何用识夫婿。 凭借什么特征便是我的夫君呢? 6、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又有什么简陋的呢?” 7、唯才是举。(是,宾语提前标志) 举荐一个人的标准是看他的才能怎样。 8、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孔文这人凭什么称呼他“文”? 9、时人莫之许也。 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 10、问女何所思。

请问女儿你在思考什么呢? 11、会宾客大宴。 适逢某家大宴宾客。 12、何苦而不平? 又担心什么挖不平呢? 13、且人患志之不立。 况且,人们担心的是不立志。 14、王曰:“何为者?” 楚王问道:“这个人是干什么的?” 15、宋何罪之有? 宋国又有什么罪呢? 16、终不自信其术之妄。 始终不相信自己的方法荒谬。 17、鬼莫敢我抗。(抗我) 鬼没有敢抗拒我的。 18、衡阳雁去无留意。 向南方衡阳飞去的大雁没有丝毫停留的意思。 19、多歧路,今安在?(在安) 旅途上有很多岔路,我今天在哪里? 20、辙也未之见焉。 苏辙一直没能见到他啊. 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 1、祭以尉首。(以尉首祭) 用将尉的首级祭天、祭神。 2、咨臣以当世之事(以当世之事咨臣) 把当今天下大事拿来咨询我。 3、战于长勺(与长勺战)。 在长勺迎战齐军。 4、叫嚣乎东西。(乎东西叫嚣) 从东到西喧闹骚扰声不断。 5、借(于)旁近与之。 在旁边邻居家借来给他。 6、信义著于四海。 在四海之内,百姓都知道你是很守信义的。

古文教学的趣味

有人说,中国的语言文字是美的,而中国文字的最美在文言。的确,文言文是历史的沉淀,是语言的精华、文学的经典、文化的精品。但是,对于文言文的教与学,我想绝大部分老师和我有同感,那就是“想说爱你不容易”。不用说别的,想想我们自己上学时学习文言文的经历就足以说明。学习方式非常简单,无非是课前预习读熟;课上老师逐字逐句讲解,我们则是全神贯注洗耳恭听加奋笔疾书,生怕漏掉一句话、一个词,书本上那真是密密麻麻,恐怕连只蚊子立足的地儿都没有;课下整理,原文一行(蓝笔),译文一行(红笔),字对字词对词,工工整整,认认真真;交上作业,老师再逐句批改,回想当年作业本上老师的圈点勾画,真的很感谢和佩服老师的严谨治学与一丝不苟;翻译完了,就背诵、检查,须人人过关方可结束一篇文言文的学习。一些重点课文,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一般要用四课时。这种文言文的教学模式有人称之为“煲稀米粥式”教法,这种方法的确让我们的文言文学得很扎实,但是也很累,老师累学生更累。更重要的是,在反反复复“这个词是什么用法,那是个什么句式,该怎么翻译……”的讲解中,老师硬将活生生的美文肢解成了七零八碎的知识点,如同一件美丽的衣裳被撕成了零散的布条,一篇丰富灵动的经典古文在我们学生的眼里缩小为一棵知识树,上面长满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虚词、实词等青涩的果实,文言文的魅力在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中已荡然无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自然也随风而逝。文言文的学习真的成了我们语文学习过程中难以迈过的坎。 现在,对于我们所教的90后学生来说,虽然说教材所选文言文是祖国灿烂的古代语言文化的代表,但是舒缓的文言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似乎有些不合拍,而且随着历史的变迁又使很多文字变得晦涩难懂,再加上索然无味的教学,“讲者口若悬河,学者呆若木鸡。说来有源,记去无情。诲尔谆谆,听我藐藐。”①使得学生对文言文毫无兴趣,甚至“望而却步”。不过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的事做起来事半功倍,如果没有兴趣又何止功倍事半,简直是一种痛苦、一种折磨。这样想想,再像原来“煲稀米粥式”的教法逼我们的学生学文言文也真够可怜的了!谁来拯救他们呢?我们语文老师自然义不容辞!那么如何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他们想学、乐学呢? 通过持续的学习和探索,我觉得文言文教学要以“读”提趣、以“问”激趣、以“意”生趣、以“活动”续趣。 一、以“读”提趣 文言文教学首先要将朗读实行到底。平时我们总舍不得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总想自己多讲讲。其实“三分文章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十二三岁的孩子喜欢读、喜欢背,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叶圣陶先生说:“学习语言要学得非常熟,能够脱口而出”。②所以文言文的学习首先要读得熟稔,也就是读得准确流畅——如出己手、如出己心。正如清代大学问家朱熹所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能够有得尔。”③这里老师能够先范读,明确字音句读、抑扬顿挫。学生再自由朗读,同位前后位互读等达到熟读成诵的水准。其次,要读得细腻,读出美感。美的东西谁都喜欢,学生更是如此。中国的语言文字

文言文兴趣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研究》结题报告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文言文更是古人的呕心沥血之作,是历经千锤百炼流传下来的古代文化中的经典,是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的优秀民族文化。在如今的中学教材中,文言文比例更是占到了40%。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效率,是每个学校和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要让文言文阅读教学提高效果,必须要让学生喜爱文言文,如何才能让学生爱文言文,那就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感受到文言文中美的语言,美的情操,美的人文思想。因此,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初中语文组教师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此课题于2014年5月申请立项,2014年7月通过了汉滨区教研室审批,得以立项研究。经过系列实践活动,在这一年里,在区教研悉心指导下,在全体组员的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成果,现在将我们取得的成果做以下总结汇报。 一、课题研究背景意义。 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继承优秀的中国文化遗产,作为中学生必须学好文言文。但由于年代久远,加上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与现代语言相差甚远,所以,学生普遍对文言文提不起兴趣。其次,我校中学生的语文基础参差不一,文言文的底子更是薄,学生学习文言文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面对学生处在学习文言文颇不感兴趣的困境中。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如何才能让学生爱文言文,那就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感受到文言文中美的语言,美的情操,美的人文思想。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中学生的兴趣发生转移,加之在现代语言环境中要学习文言文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厌学文言文,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没有兴趣。 目前我校采用的传统文言文教学方式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上,忽略学生的兴趣性、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实施新课程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发展多样性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倡导教育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建立双向互动共享信任的师生关系。注重以调动兴趣为中心,实现由学会文言文到会学文言文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学习兴趣。结合我校学生阅读面狭窄,知识面窄的现状,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它将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进行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鉴于以上认识,我们决定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发现中学生有哪些非智力因素有利于对文言文阅读兴趣的培养。 2、培养中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的切入点有哪些? 3、寻找出适合农村中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的一般路径。 4、怎样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来培养中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 5、如何有效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培养有效的文言文学习习惯? 6、总结提炼出学习文言文较好的实践经验。 2、课题研究内容: 对象:农村六到九年级-学生,指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在农村中学就读的学生。这些学生由于生长环境等因素的限制,获取信息较少,视野相对狭隘。 文言文:这里主要指入选人教版初中教材的中国古代的优秀文言文及教师推荐篇目。 兴趣培养:这里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导入、引导、巩固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文言文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小古文教学

第一板块:回顾白话故事 1、师:同学们,读过老师给你们的两篇文章了吗?这两篇小故事,都出自于——生(齐):《伊索寓言》 2、对,这两篇文章都出自《伊索寓言》,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这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它饱含着人类的智慧,是让全世界骄傲的一部经典。 3、师:读好了吗?(生点头)什么叫好?谁来说说怎样算读好了?生:读通了。生:读熟了。生:读懂了。 师:朗读好又是什么标准?生:有感情。生:文字通顺。生:读流利。生:读正确。师:读正确、读流利是读文章最基本的要求。读一篇故事还要读出什么?生:读出故事中人物的不同语气。生:读出故事中的情感。生:读懂故事中的启示。 4、师小结“读好的标准”:不仅能恰当地断句停顿,读出轻重缓急,还能读得绘声绘色,声情并 茂。 5、选取寓言中的相关句子,生试读。师:这个故事的主角是狐狸,写狐狸的话,有两处。请同学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 句子一: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句子二:他故意站在蝉的对面,赞叹道:“您的歌声这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动听的歌喉吗?” (1)指名读,点评。(一生起来读,读书语气平淡。)师:你真的认为葡萄是酸的吗?(生摇头) 你心中在想什么?那应该怎么读?(生再读,强调了“肯定”和“不好吃”。)师:读得好啊,明知不是这样,还要拼命说服自己,欺骗自己。狐狸的内心一下子被你读了出来。这就是绘声绘色。(2)引导感悟语气的不同。师:同样是欺骗,这两只狐狸有什么不同?生:第一只是自欺欺人,第 二只是在欺骗蝉。师:请你读第二只狐狸。(生读,不是很到位。)师:你认为你这样说能打动那只蝉吗?推荐你们班朗读高手来读读?(一生读,不错,感情充分,声音甜美。听课老师鼓掌) 6、师(过渡):听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师(范读文言文):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 “似此葡萄绝非贵重之品,罕见之物。况其味酸涩,吾从不下咽。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 (全场惊讶,老师朗读声音甜美,而且极具模仿力,把狐狸的语言读的惟妙惟肖。听课教师掌声如雷,感叹老师的朗读水平之高。)刚才是你们这些小狐狸说的话,现在是——老狐狸说的话。(生笑)老狐狸说的是什么话?古文。 师 古文又叫—— 生 师 生 师

让文言文教学充满情趣(罗春兰)

让文言文教学充满情趣 ——初三“记”类散文阅读教学方法 新中初级中学罗春兰 虽然语文教改在不断深入,但文言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一头重”、“一头轻”的现象。即教师投入多、学生收获少。大部分学生不大喜欢甚至厌恶学习文言文,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文言文用词精炼、表意深奥,学生无法轻易走进作者表述的文字世界,学习难度大;二是教法单调,许多教师教读文言文,重内容讲述分析、轻方法点拨介绍,从字词的解释到句子的翻译,再到思想内容的概括以及结构的分析无所不及,学生在被动中接受文言知识,导致效率低下;三是背诵内容多,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并且文言文学习和现实生活关联不大,易产生文言文“无用论”的想法。长期以来,学生阅读文言文,没有“类”,只是“累”,没有主动地吸取,只是被动地应试。 针对目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要深入到“人文”的内里,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阅读中直接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亲身体验感悟的过程。 一、趣味导入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导语是优秀的演奏家拔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一堂课,导入得法,片刻之间就能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并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进而为师生学习新课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首先可以运用形象、充满情感的语言开头,创造适宜的环境气氛,把学生思想引入课文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情后导入新课。我上《桃花源记》一课,学习新课前,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随着我的描述神游桃花源,“这是一片桃花林,你看,河流两岸长达数里的地方,竟然没有一棵杂树,远远望去,盛开的桃花就像一片粉红的彩霞……;你看,红瓣纷落,就像一只只飞舞的粉蝶……;你看,这里面的土地坦荡如砥一望无垠……;你看……”随着我的讲解,学生陶醉其中,遐想联翩。有一调皮学生接口就道:“此景真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见一处呀!您该不是要带我们进入仙境吧?”学生开怀大笑,我当即抓住时机,引导他们朗读课文,“人间难觅神仙境,书中神游桃花源”,还是让我们一起朗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吧。以往学生一听要读,就会失声喊苦,可这一次,学生被我口述的境象吸引住了,都想去了解书中的桃花源,读得异常流畅、响亮,可见,只要教师巧设情境,吸引学生,就能获得激发兴趣的效果,而且有助学生背诵。

趣味文言文之叶限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文后各题。(共20分) 叶限 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取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①髻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常见也。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乃易其弊衣。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斫杀之。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②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人称者。其轻如毛,履石无声。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栲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即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石无限,逾年,不复应。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 —选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略有删。[注]①赪:红色②郁栖:粪土堆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A.日日长,易.数器易:更新 B.忽有人被.发粗衣被:同“披”,披散 C.所须第.祈之第:只管 D.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货:进贡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吾为.尔新其襦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鱼即出首,因.斫杀之因.击沛公于坐 C.膳其.肉,味倍常鱼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3.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叶限的好运表面看来是鱼给的,实际上是她的善良带来的。 B. 叶限暗中去参加洞节,是对后母的无声的反抗,也侧面反映出洞节的吸引力。 C. 叶限的后母、妹妹被飞石击死,洞人为她们建冢以示追悔。 D. 这个故事借助神力的不可抗拒,警示人们要远离邪恶,不要贪得无厌。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对高中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培养的几点思考

对高中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培养的几点思考 摘要:文言文作品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高尚的精神价值,是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值得传承。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学生厌学、兴趣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让学生主动、快乐地阅读和学习文言文,成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作者就培养高中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提出思考。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教学阅读兴趣教学方法 传统高中文言文教学沿用“教师逐字逐句翻译,学生逐字逐句记录”的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文言文阅读从单纯的课堂知识学习延伸转变为对语言文化的探索与欣赏,无论从教师还是学生角度来说都是大有益处的,实现了知识学习与文化传承的完美结合。 1.做好文言文阅读的课前积累准备,为有效阅读奠定基础 课前准备工作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对文言文阅读和学习而言,课前准备工作不仅包括文言实词、虚词的使用,还包括文章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以学案形式把与文章相关的内容按类梳理好,学案提前一周发给学生,使积

累成为习惯。 1.1做好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语言在演变中发展,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在词语和句式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所以建议学生针对常用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用法、活用、特殊句式、通假字、古今词义差异等建立一个单独的记录本。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日积月累,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做好文学、文化常识和历史知识的积累。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要做到“知人论世”,全面掌握文章的创作背景及文中描述的人和事,了解文章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环境和文化背景。例如《琵琶行》的阅读,要在充分了解文章的作者白居易被贬失意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意境。再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要了解壮志难酬的李白漫游名山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创作背景。 1.3搜集难点、疑点,带着问题阅读。提前预习,对文章整体上有把握,把课堂学习向课前延伸,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质疑和解疑的过程,主动把握难点,攻克疑点,先入为主。 2.通过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 审美是一种高级情感,高中教材中选用的文言文才情

趣味文言文图文稿

趣味文言文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趣味文言文 陈在衡不怕鬼 陈在衡先生,和蔼有风趣,年六十余。暮行郊野间,见二人笼灯(提着灯笼)前行,就火吸烟,久而不热(点燃)。其一人问曰:“君过首七(旧称人死后的第一个七天)未耶?”陈讶其语,漫曰:”未也。”其人曰:“宜哉,阳气未尽故阴火不燃。”陈悟为鬼。佯曰:“世言人畏鬼,信乎?”鬼曰:“非也,鬼实畏人。”陈曰:“人何足(值得)畏?”曰:“畏啐(吹气)。”陈即长吸而啐之。二鬼退至三步外,张目怒陈曰:“汝非鬼耶?”陈笑曰:“实不汝欺,吾乃与鬼相近之人耳!”再啐之,各缩其半;三啐之而灭。(达自《金壶七墨》) 两匠迁居 一人极好静,而所居介于铜铁两匠之间,朝夕聒耳,甚苦之,常曰:“此两家若有迁居之日,我宁可做东款谢。”一日,二匠并至曰:“我等欲迁矣,足下素许东道,特来叩领。”其人大喜,遽盛款之,席间问之曰:“汝两家迁徒何处?”答曰:“他搬我屋里,我搬他屋里。” 性刚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饭,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饭,待我与他对立在此。” 善说谎 武陵一市井少年,善说谎。偶于市中遇一老者,老者说之曰:“人道你善谎,可向我说一个?”少年曰:“才闻众人放干了东湖,都去拿团

鱼(甲鱼),小人也要去拿,顾不得闲说。”老者信之,径往东湖,湖水渺然,乃知此言即谎。 吾悟:一者,即知其人善谎,岂可信其言乎二者,东湖浩渺,焉能放干善说谎者在善信者广也。善信者必为贪小利者。 当止不止 清纪昀 有樵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嵌空而缭曲,辗转内避,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不意蜿蜒数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乃力运数石,窒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虎被熏灼,吼震岩谷,不食顷,死矣。此事亦足为止不止之戒也。 注释:①樵:打柴。②故:通“固”,本来。③嵌空:深陷的样子。④缭曲:曲折缭绕。⑤窘迫:处境困迫。⑥窦:孔穴。⑦蛇行:像蛇一样爬行。⑧蜿蜒:曲折延伸的样子。⑨灼:炙、烧。⑩不食顷:不到一顿饭工夫。 孔文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