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资源评价期末作业

地下水资源评价期末作业
地下水资源评价期末作业

地下水资源评价大作业—有限差分法

一、用均衡和达西公式建立河间地块地下水平衡方程,并求解

1、用单元中心法建立5个计算网络(如图)。

2、建立单元流量均衡方程(达西公式)。

3、解单元流量均衡方程组(Excel,其中H0=11.15m,H6=10.15m),绘制迭代曲线。

4、求解地下水补给和排泄量,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1,图一河间地块模型

2,如上图,为一河间地块及其概化模型。已知水文地质参数K =10m/d ;降雨量:445毫米/年;入渗系数:0.35;H0=53.00-41.85=11.15m ;H6=52.00-41.85=10.15m 。

建立概化模型,将该河间地块按照流线边界划分为五个小模块P1,P2,P3,P4,P5。然后对五个模块分别计算。

(1) 对P1单元格研究,建立水均衡方程:

左侧流入P1的水量

对于P1来说,K 为一定值,左侧过水断面为 :

,得:

右侧流出P1的水量 : 对于P1来说,K 右侧过水断面为:

水力梯度:

根据达西定律得:

则单元P1的均衡方程为:

(2)对P2单元格研究,建立水均衡方程:

左侧流入P2的水量

等于从P1右侧流出的水量 :

右侧流出P2单元格的水量

过水断面:水力梯度: 11Q 011cH

F ?=12Q 11212r c W Q Q ??=-21Q 12Q 22Q

根据达西定律得水量:

P2

的均衡方程为:

(3)同理可得P3,P4,P5

单元格的均衡方程如下:

P3均衡方程:

P4均衡方程:

P5均衡方程:

(4)确定相应的水温地质参数:K=10m/d ,降雨量445mm/n ,入渗系数:0.35;每天入渗量W=0.00043m/d ;

H0=53.00-41.85=11.15m ;H6=52.00-41.85=10.15m ;

将以上水文地质数据代入均衡方程式得到:

P1均衡方程:

P2均衡方程:

P3均衡方程:

P4均衡方程:

P5均衡方程:

改写以上五个均衡方程得:

P1:

P2: 22122r c W Q Q ??=-0147.0)15.11(65.0))((013.011212=+---+h h h h h 0179.0))((013.0))((016.012122323=+-+--+h h h h h h h h 0096.0))((016.0))((02.023233434=+-+--+h h h h h h h h 0113.0))((02.0))((014.034344545=+-+--+h h h h h h h h 0203.0))((014.0)15.10(428.045455=+-+-+h h h h h 0147.0)15.11(65.0))((013.011212=+---+h h H H H 0

179.0))((013.0))((016.012122323=+-+--+H h H H h H H H

P3:

P4:

P5:

计算上述五式的,得到水位迭代公式:

)65.0013.0013.0/()39.7)(013.0(122121++++=H H H H H h

)

013.0029.0016.0/()179.0)(013.0)(016.0(1231123232H H H H H H H H H h ++++++=

)

016.0036.002.0/()096.0)(016.0)(02.0(2342234343H H H H H H H H H h ++++++=

)

02.0034.0014.0/()113.0)(02.0)(014.0(3453345454H H H H H H H H H h ++++++= )014.0014.0428.0/()203.0)(014.0344.4(454455H H H H H h +++++= 令计算个迭代初始水头为11.25,并代入以上方程,进行第一次迭代:

30

.11)65.015.11013.015.11013.0/()39.715.11)15.1115.11(013.0(1=+?+?+?+?=h

427

.1115.11013.015.1129.0015.11016.0/()179.015.113.22013.015.113.22016.0(2=?+?+?+??+??=h

270

.11)15.11016.015.1136.005.11102.0/()96.005.111.32216.0015.113.2202.0(3=?+?+?+??+??=h

299

.11)15.1102.015.1134.005.111014.0/()113.05.111.3222.0015.113.22014.0(4=?+?+?+??+??=h

846

.10)15.11014.015.11014.0428.0/()203.015.113.22014.0344.4(5=?+?++??+=h

以下进行循环迭代(用EXCEL 做):可得如下数据。

表一 利用以上公式在EXCEL 中作出的数据表格

h1 h2 h3 h4 h5 0

11.15 11.15 11.15 11.15 11.15 1 11.30161 11.42679 11.26958 11.29904 10.84576 2 11.38722 11.55574 11.47386 11.24542 10.90747 3 11.42789 11.70357 11.50104 11.3919 10.885 4 11.47498 11.73469 11.64724 11.39824 10.94759 5 11.48509 11.8352 11.66395 11.5104 10.95085 6 11.51744 11.84767 11.77023 11.52096 10.99933 7

11.5216

11.92019

11.78107

11.60373

11.00437

0096.0))((016.0))((02.023233434=+-+--+H h H H h H H H 0113.0))((02.0))((014.034344545=+-+--+H h H H h H H H 0203.0))((014.0)15.10(428.045455=+-+--H h H H h

8 11.54509 11.92717 11.85878 11.61168 11.04041

9 11.54748 11.98023 11.86588 11.67249 11.04426

10 11.56474 11.98461 11.92289 11.67787 11.07087

11 11.56627 12.0236 11.92752 11.72257 11.07353

12 11.57899 12.0264 11.96942 11.72611 11.09316

13 11.57999 12.0551 11.97242 11.75901 11.09495

14 11.58938 12.05688 12.00326 11.7613 11.10943

15 11.59002 12.07804 12.00517 11.78554 11.11061

16 11.59696 12.07914 12.0279 11.78699 11.1213

17 11.59736 12.09475 12.02908 11.80487 11.12208

18 11.60249 12.09541 12.04585 11.80577 11.12997

19 11.60274 12.10693 12.04657 11.81896 11.13047

20 11.60652 12.10731 12.05894 11.8195 11.1363

21 11.60667 12.11582 12.05935 11.82924 11.13661

22 11.60947 12.11602 12.06849 11.82955 11.14091

23 11.60955 12.12231 12.06871 11.83674 11.14111

24 11.61162 12.1224 12.07546 11.8369 11.14429

25 11.61166 12.12704 12.07555 11.84221 11.1444

26 11.61319 12.12706 12.08054 11.84228 11.14675

27 11.61321 12.1305 12.08057 11.84621 11.14681

28 11.61434 12.13048 12.08425 11.84622 11.14855

29 11.61434 12.13302 12.08424 11.84913 11.14858

30 11.61518 12.13298 12.08696 11.84911 11.14986

31 11.61517 12.13486 12.08692 11.85126 11.14987

32 11.61579 12.13482 12.08894 11.85122 11.15082

33 11.61578 12.1362 12.08889 11.85281 11.15082

34 11.61624 12.13616 12.09039 11.85277 11.15152

35 11.61622 12.13719 12.09034 11.85394 11.15151

36 11.61656 12.13714 12.09144 11.8539 11.15203

37 11.61655 12.1379 12.09139 11.85477 11.15202

38 11.6168 12.13786 12.09221 11.85473 11.15241

39 11.61679 12.13842 12.09217 11.85538 11.15239

40 11.61697 12.13839 12.09277 11.85534 11.15268

流量计算计算值实测值差值

Q11 0.309959

Q52 0.450627

Q 0.760586 0.74046 0.020126

所得图表:

图二水位与迭代次数关系图

在利用以上所得水位公式进行迭代处理的过程中,经过20~40次左右的迭代后,水位基本达到稳定状态,于是得到在天然条件下的水头分布情况。利用达西定律和均衡条件计算河间地块水量交换形式及河流与地下水之间以及排水沟与地下水之间水交换量。

二,用PWMIN 模拟河间地块稳定流的地下水模型: 1、建立概念模型

将河间地块作为分析对象,进行概念模型的建立,其条件是左右两边的河流以及渠道作为定水头边界,并在该地块进行分层,上一层为潜水含水层,下一层为潜水/承压含水层。分析均衡要素,由于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忽略地块的蒸发的作用,补给项有大气降水补给,河流、渠道侧向补给;排泄项有向河流、渠道排泄,井开采,另外两个含水层之间还有水量交换。 按均衡要素可以列出下面的方程式:

降补Q Q =+'

Q +'渠Q +'越Q ;

"

""越

开渠河排Q Q Q Q Q +++=;

式中,降Q 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d m /3;'河Q ,"

河Q 为地下水经河流流入和流出河间地块的水量()d m /3;'渠Q ,"渠Q 为地下水经渠道流入和流出河间地块的水量

()d

m

/3

;开

Q

为井开采的量()d m /3;'越Q ,"

越Q 为相邻含水层的越流补给量和排泄

量。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符号意义同上)。

图三 河间地块水流交换模拟

2、数值模型

1、河间地块空间剖分

将单元剖分成20行,20列,2层。模型的总长度和宽度定为2000m 。 在稳定流条件下,模拟365天内的水位变化;

对模型的补给量主要来自于降水量,其强度为445毫米/年;入渗系数:0.35;

d

m d

y m W /00043.036535

.0/045.0=?=

2、对模型的水文地质参数赋值的过程: 首先打开PWMIN 软件,

1)file-new model 命名文件名05308132_张立新.pm5.

-Preferences-modflow version-modflow96+INTERFACE TO MT3D 96 AND LATER

2)Grid-mesh size-number of layers :2 -number of rows :20 -Model extent :2000 -number of columns :20 -model extent :2000

-Lay property:layer1-1:unconfined

Layer2-3:unconfined/confined

-Boundary condition-ibound-将第一层最左面以及最右面一列赋值为

-1,即为定水头边界;最上面和最下面一行

赋值为0,为隔水边界;其余赋值为1。

-Top of layers-value-reset matrix:将第一层设置为58.85m,第二层

为48.85m.

-Bottom of layers-value-reset matrix:将第一层设为第二层顶部高

程,第二层设置为41.85m.

3)Parameters-time-priod length:365

-Simulation time unit:days

-initial &prescribed hydraulic head:将第一层最左侧一列赋值

为53m,其余所有单元格赋值为52m.

-Horizontal hydraulic conductivity(水平渗透系数):第一层设

置为40m/d.第二层左半部分设置为

40m/d,右半部分设置为25m/d.

-Vertical hydraulic conductivity(垂向渗透系数):两层都设置

为1m/d.

4)Models-modflow-flow packages-recharge:第一层设置为0.00043

3、地下水资源评价—天然条件

天然条件下流场的等水头线以及水均衡表如下图,从图中可见由于边界为平行的一条河流和一条水渠,均可被认为是定水头边界,所以河间地块的等水头线近平行于河流以及水渠展布,由于存在降水补给,最高地下水水位高于河流水位,值53.16m,并在距河流约600-700m形成地下分水岭。由此可分析,由于地下分水岭靠近河流一侧,并且降水均匀分布,所以在天然状态下,地下水向水渠排泄的量要大于向河流排泄的量,如果向河流和水渠排放生活污水,无疑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因此需要更加重视环境的保护及加强生活废水及垃圾不乱排放的意识。

地下水层与层之间的水量交换也是该模型中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从上层向下层的越流补给成为下层唯一的补给来源。

图四天然条件下地下水等值线分布图

第一层等值线图

第二层等值线图

在天然条件下,该模块的地下水模型水量的交换发生在降水和地表水之间,主要的补给项来自于降水入渗项,补给量为1393.2m3/d;排泄项主要是向河流的排泄,排泄量为1393.2m3/d。补给差值为0。在两个含水层之间的水量交换为762.7,属于模型内部的补排量。对于第一层而言补给项有降水入渗和下层的越

流补给,其量分别为1393.2m3/d和762.7m3/d;排泄项有侧向流出量1393.2m3/d 和762.7m3/d。分析得出第一层也处于天然的水均衡状态下。

4、地下水资源评价——开采井

Models——Modflow——Well——根据开采方案设计井开采量及井布置位置。

(1)井布设原则:

①作为抽水井或者开采井布设时应考虑选择在含水层层数多、厚度大、渗透

性强、分布广、具有调节能力、水量丰富、水质良好的地段;

②为增加开采补给量,保证水井和水源地的长期均衡开采,水井和水源地的

选择应尽可能在可以在最大限度拦截地下水径流地段,接近补给水源和能充分夺取各种补给量的地段;

③为保证开采井和水源地在投产后能按预计开采动态正常运转,避免过量开

采产生的各种生态和环境负效应,在选择水井位置和水源地时应从区域水资源综合评价平衡观点出发,尽量避免工业和农业以及生活用水之争;

④为保证取出水的质量,水井和水源地选择应远离易引起水质污染(或恶

化)、便于保护的地段;

⑤在选择布设位置时,应考虑从经济、安全和扩建前景方面考虑。

(2)井的布设

①一口井:

一口井的布设按照上述布设原则布设在靠近河流的区域,在尽量激发河流补给地下水的前提下,减少降落漏斗的范围扩大。要求开采量为1600m3/d。

下面为设计方案:

距离左边河流100m,仅在第一层打井开采,其等值线和降深如下图:

图五一口开采井的等值线图和降深图

以上方案,在一个含水层中取水,在降水入渗量为1393.3m3/d情况下,仅在第一层开采引起的侧向补给量为1043.4m3/d相对于天然条件大大增加,说明

井的开采使得河流侧向补给地下水的量得到激发并增加了地下水的补给量;同时下层向上层的越流补给量为1481.3,相对于天然条件的762.7也相应增大,也说明井的开采使得越流补给量增大,但是考虑到其向下层的排泄量同时增大到1481.3m3/d,因此在这一项上,开采的进行只是增加了越流量,而两层之间任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补给排泄关系;另由于开采井的布设导致右侧地下水向水渠的排泄量减少至836.6m3/d。因此开采井的开采量1600m3/d的量在计算的时候可以等价于左侧河流侧向补给地下水的量1043.4m3/d和右侧地下水向水渠排泄量得减少量(1393.2-836.6)m3/d。

根据PWMIN分析可得在第一层开采,单井开采量最大值为1900m3/d,此方案设计为1600m3/d,在最大开采量允许范围以内,在不破坏水均衡补排关系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保证了开采量,同时为后期的扩建工作保留了一部份空间分析地下水水位等值线图和降深图得:由于地下水的开采增加了河流向地下水的补给,使得在开采井和河流连线之间形成了一条强径流带,水力梯度增大。从两幅图中可得降落漏斗的最大直径为700m,最大降深为-0.91,相对于含水层的高度不到1/3,故设计合理。

②两口井

两口井的设计原则同一口井设计相近,但应考虑两口井之间的相互影响。

图六两口井开采下的水位等值线图和降深图

表四两口井开采下的补排项统计表

在两口井的设计中更多的需要考虑两个井之间的相互影响,包括对补给水源的争夺,在设计时应尽量减小相互之间的影响,并且在不浪费开采空间的情况下去布设开采井。

在上述设计方案中,井的布设位置为据河流100m,两井相距为500m。

开采量为每口井1200m3/d。在降水入渗是1393.2m3/d的情况下,河流被激发出来的侧向补给量为1765.2m3/d,开采井所带来的对河流激发交一口井也有增大,而侧向的排泄量则相对减少至758.4m3/d;在地下水含水层之间的交换量为1904.6m3/d,但任然保持相互的动态平衡。

利用PWMIN分析得出:当两口井开采时,每口井的最大开采量为1800m 3/d,而此方案采取的是1200m3/d,总开采量达2400m3/d,在很大程度上能保证用水量,同时保持着一部分的后期扩建工作。在此方案中开采水量为2400m3/d,其是侧向补给1765.2m3/d的增加量和侧向排泄1393.2m3/d与758.4m3/d的差值的和。

通过对开采之后的等值线图和降深图,由于开采导致沿着两井连线方向和井与河流连线之间的水力梯度增大,形成明显的强径流带。另外可得降落漏斗的最大直径:竖向1400m、横向600m,最大降深为-0.81m,影响甚小,因此此方案可行。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有开采井存在的时候,侧向补给量都增加,而开采量则相应减少,这个差值就是井的开采量,在井的开采过程中,降落漏斗的降深都处在不破坏地下水水环境的条件小,而又满足供水要求的条件下。

地下水某年试卷

地下水某年试卷(重复率较高) ——纯手打,白字勿喷 一、名词解释 1.地下水污染:地下水由于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导致水质变差,以 至于不再适合使用。 2.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时,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水量 u与降水量P的比值。 3.潜水蒸发系数:潜水蒸发排泄时,单位面积排出的水的体积。 4.潜水:位于地表以下第一层较稳定的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 5.承压水:充满于地表以下两个隔水层或弱透水层之间,具有承压性质的重 力水。 6.地下水:位于地表以下岩土层的孔隙、裂隙、溶隙中各种形态的水。 7.给水度:岩土给出的水量与岩土体积之比。潜水水位下降一个单位,单位 面积的含水层在重力作用下所给出的水量。 8.渗透系数:渗透速度与水力梯度的比值。当水力坡度为1时,与渗透速度 相等。 9.导水系数:渗透系数与含水层厚度的乘积。当水力坡度为1时,与渗透流 量相等。(T=K×b) 10.初始条件:指描述渗流区域内任一点初始时刻所处的状态。通常用水头或 浓度来描述渗流区域初始时刻的分布值。 11.边界条件:指研究区域边界上的水流条件。从数学意义上来讲,是在自变 量取值域边界上的函数条件。 12.定解条件:定解条件包括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是指将初始条件和边界条 件代入已经选定的数学模型中进行求解。 二、问答题

1.我国地下水现状、地下水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途径。 答:(1)现状:a.由于人类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资源急剧下降; b.人类生产生活污染地下水,使地下水污染状况加剧; c.地下水的地质结构遭到了破坏。 (2)特点:污染物通过入渗的方式进入地下水使之污染,包括细菌 污染,化学污染,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易受季节性 变化的影响,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危害大,影响范 围广;并具有隐蔽性(地下水污染不易被察觉)和难以 逆转性(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就很难治理和恢复)。 (3)污染途径:间歇入渗型;连续入渗型;越流型;侧向补给型。2.简述多孔介质的弥散作用。 答:多孔介质弥散:由于摩擦阻力,同一孔隙的不同位置水的流动速度不同, 中间最大,孔壁出最小;多空介质的孔隙大小不同,大 孔隙下污染物随水流流动较快,小孔隙下污染物随水流 流动较慢;孔隙弯曲,水流流动方向不断改变,使溶质 范围随水流动越来越大。 其作用:水动力学多孔弥散使污染物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不致于 污染物富集。即使在水静止条件下,污染物仍会运动,使污 染大大稀释,不致于造成大浓度危害。 3.写出地下水溶质运移方程和差分方程,并说明各项的物理意义。 4.请说明地下水污染系统模拟的意义及方法。 方法:有限差分法、有限单元法、边界单元法、有限分析法。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表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表 项目名称: 申请人(盖章、签字): 编制单位(盖章): 编制时间: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制

填表说明 1、根据《取水许可管理办法》,取水量较少且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申请人可不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但应当填写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表。填表项目的具体范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实际规定,规定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 (2)简化论证工作与加强取水许可管理相结合; (3)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状况相适应; (4)充分考虑不同产业、行业、取水水源类型的差别; (5)防止水功能区的损害、地下水的过量开采。 2、本表须由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甲级或乙级资质单位填写。 3、“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页有关内容说明: (1)“建设单位或个人”:填写建设工程的所有权人。 (2)“联系地址”:个人填写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填写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3)“项目性质”:指新建、改建、扩建。 (4)“取水地点”:是指取水工程所地点名称,须填写到村镇或街道办一级,并填写经纬度坐标。 (5)“取水水源名称”:取地表水的填写取水的江河湖库名称;取地下水的名称可不填;取再生水与矿井疏干水的填相应的再生水供应单位和矿坑名称。 (6)“取水水源类别”:按照湖泊、水库、河道、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填写;(7)“取水方式”:取地表水为蓄、引、提;取地下水为单井、自流。 (8)“取水用途”:按照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工业和农业等填写,多种用途的一并注明。 (9)“取水量年内月分配表”:水电项目可填发电年内月分配,单位为“KW时”。(10)“退水地点”:填写退入江河湖泊的地方,具体填写到村镇一级,并填写经纬度坐标。退入市政污水处理厂的,须填写污水处理厂的名称。 4、对于改、扩建工程,在相应栏目说明已建工程情况,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取水许可情况(含取水许可证编号,批准取水水源、水量及取排水口位置)、历

地下水资源论证报告

△△△△△△△☆☆☆实业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地下取水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报批稿) □□□□□□□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 二○○七年七月

批准: 审定: 审查: 校核: 编写:杨云证书编号[0405155] 胡钢证书编号[0006389] 主要参加工作人员: 杨世武欧亚赫张义辉 单位名称:□□□□□□□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 单位地址:●●●韶山南路11号

目录 1 总论 (1) 1.1 项目来源 (1) 1.2 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和任务 (2) 1.3 编制依据 (2) 1.4 取水规模、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 (2) 1.5工作等级 (3) 1.6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 (3) 1.7水平年 (4) 1.8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 (4) 2建设项目概况 (5) 2.1建设项目名称及项目性质 (5) 2.2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5) 2.3建设规模及实施意见 (5) 2.4主要产品及用水工艺 (6) 2.5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用水方案 (7) 2.6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退水方案 (7) 3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8) 3.1基本概况 (8) 3.2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10) 3.3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4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14)

4.2用水合理性分析 (14) 4.3节水潜力与节水措施分析 (15) 4.4建设项目的合理取用水量 (16) 5 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17) 5.1水源论证方案 (17) 5.2依据的资料与方法 (17) 5.3地下取水水源论证 (21) 6 取水的影响分析 (35) 6.1对周边用水影响分析 (35) 6.2对环境地质影响分析 (36) 6.3结论(综合评价) (36) 7退水的影响分析 (37) 7.1退水系统及组成 (37) 7.2退水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规律 (37) 7.3退水对水功能区的影响 (39) 7.4入河排污口(退水口)设置的合理性分析 (39) 8水源地水资源保护 (40) 8.1取水水源地卫生防护区的建立 (40) 8.2取水水源地水资源保护措施 (40) 9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影响补偿建议 (41) 10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结论与建议 (42)

水资源评价

水资源评价复习资料: 1~什么是水资源评价?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评价? (1)水资源评价一般是针对某一特定区域,在水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研究特定区域内的降水、蒸发、径流诸要素的变化规律和转化关系,阐明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数量、质量及其时空分布特点,开展需水量调查和可供水量的计算,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寻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最优方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服务。 (2)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科学地评价本地区水资源的状况,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前提;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规划的依据,合理的水资源评价,对正确了解规划区水资源系统状况、科学制定规划方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水资源评价是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的基础,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与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政策等的制定等一系列的根本依据就是水资源评价结果。 2~水资源评价分区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水资源分区? (1)水资源评价分区的目的是把区内错综复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根据不同的分析要求,选用相应的特征指标,通过划区进行分区概化,使分区单元的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和社会经济、水利设施等各方面条件基本一致,便于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利用。 (2)尽可能保持流域、水系的完整性;供水系统一致,同一供水系统划在一个区域内;边界条件清楚,区域基本封闭,有一定的水文测验或调查资料可供计算和验证;基本上能反映水资源条件在地区上的差别,自然地理条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基本相似的区域划归一区;尽量照顾行政区划的完整性,按以上原则逐级分区,就全国而言,先按流域和水系划分一级区,再根据水文和水文地质特征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划分二级或三级区。 3~水资源评价在水资源规划、管理中有何作用? 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规划的依据,对正确了解规划区水资源系统状况、科学制定规划方案有十分重要作用,水资源评价对水资源规划具有指导意义,是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的基础。 4~降水资料的收集与审查:资料收集:在分析计算降水量之前,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这样才能得到比 较可靠的分析成果。因此,除了在水资源评价区域(流域或地区)内收集雨量 站、水文站及气象台(站)资料,还要收集区域外围的降水资料。 资料审查:(1)与邻近站资料比较:具体做法有两种,点绘逐年降水量等 值线图及多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相关分析法即绘制审查站年或月降水 系列同邻近站(单站或多站平均)的相应系列间的相关曲线图,对离差较 大的点据进行审查或修正。(2)与其他水文气象要素比较:年(时段)降 水径流关系法 5~资料的一致性审查:(1)单累计曲线法(顺时序);(2)双累计曲线法(逆时序) 6~代表性分析:周期分析,差积曲线法,滑动平均值过程线法;稳定期与代表期分析,累计平均值过程线法 7~干旱指数:反映一个地区的干湿程度,用年蒸发能力与年降水量的比值表示 9~论述题: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1)人类活动对水平衡要素的直接影响:我国的用水量以农业用水量为主,故农业水利措施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最大,跨流域调水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更大,人类活 动对径流的时程分配以及对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转化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人 类活动对水平衡要素的间接影响:水量平衡方程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其他因素必须随 之而变,这种自动的调节变化,就是人类活动间接影响所致,灌溉和排水:大规模的灌溉增大 了蒸发,减少了径流量,灌溉还能活跃水循环,增加降水量,增强“三水”转化,在有地下水 开采系统的地区,年净流量有可能增加,地表径流量则明显减少;水库等蓄水工程:对降水和 蒸发、径流、地下水、泥沙等均有影响;城市化:改变局部的小气候,对水文循环影响显著, 蒸散发的减少增加了径流量,整治河道可以增大泥沙的输送能力,不透水面积增加降低地下水

水资源论证报告1

萍乡市上栗县农村饮水安全赤山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 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 二O一五年元月

乡市上栗县农村饮水安全赤山镇集中供水工程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 委托单位: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人民政府 编写单位: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 证书等级: 证书编号: 批准:(上岗证号) 审定:(上岗证号) 项目负责:(上岗证号 ) 报告编写:(上岗证号 ) 编写日期:二O一五年元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5) 1.1项目来源及任务 (5) 1.2取水规模及范围 (7) 1.3编制依据 (7) 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 (9) 2.1取水点地理位置 (9) 2.2气象水文 (9) 2.3地形地貌 (9) 2.4生活用水量标准划分 (10) 2.5综合供水类型 (10) 2.6合理取用水量标准确定 (11) 第三章区域水资源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12) 3.1区域水资源基本情况 (12) 3.2水源泉出露状况及成因特征 (14) 3.3水源补给、迳流、排泄条件 (15) 3.4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15) 第四章建设项目地下取水水资源论证 (17) 4.1地下泉水资源量分析 (17) 4.2水资源论证等级及分析范围 (19) 4.3地下水可开采量分析 (19) 4.4取用水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 (21)

第五章地下水质评价及水资源保护 (23) 5.1地下水水质类别划分 (23) 5.2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 (24) 5.3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 (24) 5.4退水量与退水处理 (25) 第六章水资源论证结论与建议 (27) 6.1结论 (27) 6.2建议 (28) 附件:宜春市袁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报告复印件

水资源论证报告最新版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目的 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是国家战略性基础资源,在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已显得十分重要。为了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实施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三队芙蓉商住楼采用钻井抽取地下水用于地温中央空调,四一三队委托我院编制地温中央空调取地下水的水资源论证报告。 1.2 编制依据 1.2.1 法规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 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条)

⑥国务院《取水许可实施办法》(1993年8月1日) ⑦《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基本要求》(水利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2年第15号令) ⑧《湖南省水法实施办法》(2002年5月1日) ⑨水利部《取水许可申请审批程序规定》(1994年6月) ⑩《湖南省取水登记规则》及《湖南省取水申请书及审批程疗》(1990年9月20日) 1.2.2 规范 ①《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 ②《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2.1~2.3-93); 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④《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 1.2.3 资料 ①《芙蓉商住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湖南省湘北地矿工程勘察所2000年8月11日) ②《常德市武陵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 ③《二00四年常德市水资源公报》(常德市水利局) 1.3 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三队芙蓉商住楼采用钻井抽取地下水用于地温中央空调取水点位于常德市洞庭大道与芙蓉路交汇

地下水资源管理,课程报告

地下水资源管理 课 程 报 告 班级:勘察技术与工程 姓名:吉泳安 学号: 1803090210 任课老师:王艳霞

交通学院二〇一二年五月五日 目录 (一)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概述 概述 一、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原则 二、水质评价方法 三、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主要方法 1、以渗流理论为基础的方法 (一)解析法 (二)数值法 2、主要以观测资料统计理论为基础的方法 (一)回归分析法(相关外推法) (二)系统理论法 (三)开采抽水试验法 3、以水均衡理论为基础的方法 (一)水均衡法 四、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分级 (二)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与保护对策 一、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二、我国地下水保护现状 三、主要任务与实施措施 (1)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与配置管理 (2)地下水涵养与保护 (3)重点地区地下水环境治理与修复 (4)地下水管理和监督能力建设 (5)地下水应急与战略储备水源建设与管理

(一)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概述 概述 地下水资源––––是指有使用价值的各种地下水量的总称,它属于整个地球水资源的一部分。地下水的使用价值包括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它是否能成为有使用价值的资源,首先是由水质决定的。在水质符合利用要求的前提下,看其可资利用的数量有多少。因此,地下水资源评价,应同时进行水质和水量的评价。地下水量的计算和评价比水质评价复杂得多。一般所说的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都是在水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着重对水量进行评价。因此,将地下水的各种量也多称为资源。计算地下水的允许开采量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核心问题。 一、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原则 (1)“三水”联系,互相转化,统一评价的原则。 (2)以丰补欠,调节平衡的原则。 (3)考虑人类活动增加或减少的补给量及排供结合的原则。 (4)安全开采,防止产生环境地质等不良后果的原则。 二、水质评价方法 对地下水的质量以及预测在开采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和趋势所进行的全面论证和计算。进行水质评价需要掌握计算区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卫生条件及其变化规律。对与开采含水层有水力联系的其他水体(包括相邻的含水层),也应掌握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规律。针对用水目的,评价水质的现状和开采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变化。水质评价的标准有:生活饮用水标准、锅炉用水水质标准、冷却用水对水中C0。含量标准和水对混凝土腐蚀性标准等;在有地方病地区,当地环境保护和卫生部门提出的水质特殊要求。在水质变化复杂的地区,还要根据水质变化情况分区分层进行评价,以提高水质评价的精度。在地下水已受到污染的地区,要注重污染指标的有关元素、离子及其含量的分析和研究,按地下水污染的类型、途径、程度和范围进行调查和评价,并提出防止水质继续污染的建议和处理受污染水的措施。水质评价除对水质的现状进行评价外,还要着重预测地下水按允许开采量开采后水质可能发生的变化。 三、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主要方法 1、以渗流理论为基础的方法 (一)解析法 1、原理 计算地下水资源的解析法,就是用地下水动力学中解析解的公式来计算求得允许开采量的方法。 2、适用条件

咨询师继续教育地下水资源勘察分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0道题】 1.下列哪一选项对地下水资源勘察阶段的划分符合《地下水资源勘察规范》SL454-2010的规定。() A.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 B.普查阶段、初勘阶段、详勘阶段、开采阶段 C.规划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探阶段、开采阶段 D.调查阶段、勘察阶段、补充阶段、设计阶段 用户答案:[B] 得分:7.00 2.根据《地下水资源勘察规范》SL454—2010的规定,稳定流抽水试验的降深值应符合下列哪项规定?() A.最大降深宜为含水层厚度的1.0倍,其余两次降深宜分别为最大降深的1/3和1/2 B.最大降深宜为含水层厚度的0.5倍,其余两次降深宜分别为最大降深的1/4和1/3 C.最大降深可接近孔内设计动水位,其余两次降深宜分别为最大降深的1/3和2/3 D.最大降深可接近孔内设计动水位,其余两次降深宜分别为最大降深的1/3和1/2 用户答案:[C] 得分:7.00 3.某水源地上部为粘土层,下部含水层为中粗砂厚18.5m,进行稳定流抽水试验,试验孔孔径0.3m,过滤器长18.0m,影响半径140m,抽水试验成果为S1=1.0m、Q1=411m2/d;S2=1.5m、Q2=625m2/d;S3=2.8m、Q3=1152m2/d。下列哪一选项最接近该试段的渗漏系数K?()

A.K=5.45m/d B.K=7.9m/d C.K=21.73m/d D.K=24.17m/d 用户答案:[D] 得分:7.00 4.山前冲洪积扇地区为查明其分布结构,水文地质主勘探线布置应符合下列哪一选项的要求?() A.垂直冲洪积扇轴方向布置 B.沿冲洪积扇轴方向布置 C.垂直地下水流向布置 用户答案:[B] 得分:7.00 5.下列哪一选项对地下水资源概念的描述是正确的?() A.地下水资源是储存于地表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 B.地下水资源是指有使用价值的各种地下水量的总称 C.地下水资源是由补给资源和储存资源构成的水资源 D.地下水资源是具有可恢复性、转化性、调节性的水资源 用户答案:[B] 得分:7.00 6.在抽水试验过程中,保持出水量稳定而观测动水位(降深)变化,或保持动水位(降深)稳定而观测出水量变化,并有一定延续

第五章地下水资源

第五章地下水资源计算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水资源分析计算中,查清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时空分布特点,掌握地下水资源的循环补给规律,了解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转化关系,不仅能为农业生产、水利规划提供科学根据,而且也能为城市规划、工业布局及国防建设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区域地下水资源分析计算的对象一般指浅层地下水,评价的重点是水量。多数地区以分析矿化度不大于2g/L的淡水资源为主,有些地区对矿化度2~5g/L的微咸水及大于5g/L的咸水也进行计算与评价。 地下水资源计算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四大储量法、地下水动力学法、数理统计法及水均衡法等。水均衡法建立在地下水各补给项、各排泄项和地下含水层蓄变量等区域水平衡分析的基础上,是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常用的计算方法,本章将主要介绍这种方法。 第一节概述 一、地下水的垂直分布 地面以下水分在垂直剖面上的分布可以按照岩石空隙中含水的相对比例,以地下水面为界,划分为两个带:饱和带和包气带。在包气带,岩石的空隙空间一部分被水所占据,还有一部分为空气所占据。在大多数情况下,饱和带的上部界限,或者是饱和水面,或者覆盖着不透水层,其下部界限则为下伏透水层,如粘土层。 包气带(充气带)从地下水面向上延伸至地面。它通常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带:土壤水带、中间带和毛细管带。土壤水带的水分形式主要有结合水、毛细水和一些过路性质的重力水。中间带的水为气态水、结合水和毛细水。毛细管带内的水分含量随着距潜水面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在毛细管带中,压力小于大气压力,水可以发生水平流动及垂直流动。 饱和带岩石的所有空隙空间均为水所充满,有重力水,也有结合水。重力水是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 图5.1 地面以下水的分布

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范文一 最近,我国的西南地区又闹干旱了,不要说种庄稼,就是人喝的水都难以保证。我总觉得不可想象,水不是地球上最多的东西吗?大江、大河、大湖、大海不是有那么多吗?怎么会缺水呢! 后来,我上网查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我才明白: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总水量为18万亿亿升。这个数量似乎能满足全球人口对水资源的需求,但实际情况并不令人乐观。现存水储备的99%是不宜人类利用的海水和极地冰,其余1%还大都在800米以下的地层,人们生存所依赖的河流湖泊的水仅占总量的0.01%。世界上已有18个国家的人均可再生水资源拥有量不到1000立方米。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一项报告表明,世界上有34亿人口平均每年只能得到50升水,这标志着人类正面临着淡水短缺的危机。 我们家乡地处黄河之滨,水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大部分水都是海水,而海水是咸的,是不能直接饮用的,我们日常饮用的大部分淡水都分布在地球上寒冷的南、北两极和终年积雪的高山上,这样淡水资源就所剩无几了,而且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缺水的地方实在很多。因此,流到我们家乡的生活和生产用水更是稀少。随着家乡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河流、湖泊正面临着越来越多污染的威胁。水的危机,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二、调查目的 (一)、让我们了解家乡水污染的现状,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让同学们知道水污染的危害,使同学们都来关心、保护家乡的水资源。 (三)、培养同学们热爱自己美好的家乡,热爱社会,热爱大自然,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四)、提高同学们深入社会、关心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三、调查过程 (一)、调查时间:20xx年4月20日 (二)、调查地点:东坎镇境内的响坎河、中山河流域 (三)、调查方法:询问长辈、实地考察 (四)、调查组成员: 领队:王老师 组长:xxx 成员:xxx县实验小学xxx]班3组同学 四、调查结果 十年前: 水的颜色:无色;水的用途:生活用水、农业用水;河道大小:一般大小;水上漂浮物:水草等水生植物。 现在: 水的颜色:大部分呈现黑色;水的用途: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河道大小:好多河道变窄,河床升高;水上漂浮物:白色垃圾,生活垃圾等。 五、主要原因分析 (一)、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有不少居民随意将生活垃圾抛入河道中。 (二)、由于农民在种植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质越来越坏。 (三)、某些工厂的废水不经过污水处理直接排入河道中,导致水质变坏,水生植物消亡。 六、建议

全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总结

全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学术 报告总结 全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于 南省海口市召开。会议得到了全国广大水文 地质工作者的积极响应与 支持,与会代表262人,是近年来水工环地质领域规模最大的一次学 术性会议。会议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讨论热烈,学术气氛浓厚。 它既是广大水文地质工作者近十年来在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领域取得 成果的一次大检阅,也是为明年在我国召开的第 34届国际水文地质大 会的一次预演。 一、会议规模宏大,论文内容丰富,具有里程碑意义 大会共收到论文全文和摘要 275篇:其中关于区域地下水资源评 价及特征分析的44篇;地热资源分布和勘探开发的 14篇;模型研究 的9篇;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的 9篇;同位素研究的4篇;矿区水文 地质勘查研究的4篇;技术方法方面的 3篇,其它均为专题论述和探 讨的文章。大会特邀学术报告 4篇,大会学术报告8篇,分组学术报 告57篇。这些成果都是近十年来在各个领域探索实践的结晶, 会议论 文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应用研究,大量的是应用方面的勘查研究。历 史上类似的学术会议1987年在杭州开过一次,1996年在北京召开的 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2000年在巴西里约召开的第 31届国际地质大 会、2004年在意大利召开的第 32届国际地质大会,都不同程度地反 映过我国水文地质的勘查研究成果。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为中小型的 和专题的会议,2004年先后召开过海岸带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 (天津)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二OO 五年十二月七段永侯 海口 2005年12月6?10日在海

会议、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与可持续利用(西安)会议。所以说, 这次会议及明年将召开的第34 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新一轮水资源评价结果集中反映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水文地质工作的重大成果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科学认识和掌握水资源的特征和分布规律,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的基础。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城乡居民生活,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持生态平衡,建设小康社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地表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根据2000?2002年新一轮地下水资源评价结果,全国地下淡水天然资源量多年平均为8837亿m,约占全国水资源量的1/3,地下淡水可开采资源量多年平均为3527亿m。地下水供水份额约占全 国供水量的18?19%,这一点和美国有点相似,美国地下淡水占全部淡水的22%,但它提供了62%的饮用水,大约50%的美国人口和97%的农村人口以地下水供水作为其主要的饮用水源。当我国1995年完成了全国范围的1 : 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700多个县市的区域水文地质调查、130 多万平方公里的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查、数千个城镇和工矿供水水源地勘查及50 多年的地下水动态长期监测之后,水文地质工作如何部署,是摆在我国水文地质工作者面前的重大战略问题。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和论证,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北方11 个平原和盆地、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四川盆地红层地区进行区域水资源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同时启动了严重缺水地区抗旱打井示范工作,以解决群众饮水的燃眉之急。这次学术研讨会全面反映了近几年取得的显着成效,这说明我们的工作方向是正确的,工作部署是合理的,是贯彻“两个更加”和“以人为本,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实践。 三、大会特邀报告和大会学术报告,集中反映了当前我国水文地质的发展水平和趋势 袁道先先生的《中国岩溶动力系统与碳循环》是与国际接轨的项目,是IGCP 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驱动岩溶形成、调节大气温室气体、缓解环境酸化、驱动元素迁移、影响生命、形成有用矿产和纪录环境变化的岩溶动力系统功能划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王广才教授介绍了“十一五”水工环地质优先资助领域,为我们申报立项指出了方向。按照国土资源大调查“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水文地质处文冬光处长介绍了近期地质大调

给排水试卷简答题及其答案

第一份 三、1、由高地水库供水给城市,如按水源和供水方式考虑,应属于哪类给水系统? 高地水库供水给城市,按水源种类属于:表水给水系统;按供水方式属于:自流系统。 2、给水系统中投资最大的是哪一部分,试行分析。 泵站、输水管渠、管网和调节构筑物等称为输配水系统,从给水系统整体来说,是投资最大的子系统。 以地表水为水源的给水系统,相应的工程设施为:取水构筑物,一级泵站,水处理构筑物,清水池,二级泵站,管网。 3、给水系统是否必须包括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泵站、输水管和管网、调节构筑物,哪种情况下可省去一部分设施? 如果是地表水这些构筑物不可省去,但如果是地下水,一般可以省去水处理构筑物而只需加氯消毒,使给水系统大为简化。 4、什么是统一给水、分质给水和分压给水,哪种系统目前用得最多? 给水系统,即用同一系统供应生活、生产和消防等用水。分质给水,可以是同一水源,经过不同的水处理过程和管网,将不同水质的水供给各类用户;也可以是不同水源,例如地表水经简单沉淀。分压给水,因水压要求不同而分系统给水,有同一泵站内的不同水泵分别供水到水压要求高的高压水网和水压要求低的低压管网,以节约能量消耗。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同一给水系统。 四、1、水体污染的防治,溶解氧为何是一项重要控制指标?在用水体溶解氧确定污水处理程度时,为何用夏季水体的溶解氧含量? DO 是微生物利用氧降解有机污染物、微生物自身氧化速率和外界环境向水体的充氧效果的综合反应。它是一个综合指标,而且易于在线检测。 在用水体溶解氧确定污水处理程度时,用夏季水体的溶解氧含量主要是因为夏季水体的溶解氧的含量低,(温度越高,溶解氧的含量越低)。当夏季的DO 能满足处理程度时,其他季节也就能符合要求。 2、请推导泥龄和污泥负荷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说可以通过控制排泥来控制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的运行? :活性污泥微生物每日在曝气池内的净增值量为: ()a e d V X Y S S Q K VX ?=-- 式中:()a e Y S S Q -——每日降解有机污染物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污泥; d V K VX ——微生物由于自身氧化而消耗的自身质量。 ∴ r d V V QS X Y K X V X V ?=- 而 ()a e r rs V V Q S S QS N X V VX -==

水资源评价与衡量考试复习总结材料

1.水资源:可以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种水源应当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得以利用。广义:地球上一切具有直接利用或潜在利用价值的天然水。狭义: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人类社会直接利用,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保证,并能在短时期得到恢复的天然水。 2.水资源评价:是指对于水资源的源头、数量围及其可依赖程度、水的质量等方面的确定,并在其基础上评估水资源利用和控制的可能性。 3.水资源评价分区:是在一个时期相对固定并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分区模式,以利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各项水利规划都采用统一的基本资料,也有利于不同时期规划成果的参照与比较。 4.大气水:以水汽、水滴和冰晶形式存在于大气中的水。大气水是降水的来源。每天全球有12%的大气水降落到陆地或海面上。其全球大气水平均更新时间为8.1天。 5.干旱指数为年蒸发能力与年降水量比值,是反映气候干湿程度的指标。蒸发能力是指充分供水条件下的陆面蒸发量。 6.地表水资源的概念:广义的地表水资源,是指存在于地球表面不同形态的水体总量,包括河流水、湖泊水、冰川水、沼泽水和海洋水等。狭义的地表水资源,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中由当地降水形成的、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 7.还原计算的概念:通过一定的途径,将人类活动对水平衡要素有明显影响以后的观测资料“还原”到其本来面目,即不受人类活动明显影响的状态,以保证样本的一致性。这种计算过程常称为还原计算。 8.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在可预见的时期,在统筹考虑河道生态环境和其他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可供河道外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一次性最大水量(不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 9.允许开采量: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能的条件下,不引起水质恶化和水位持续下降等不良后果时开采的浅层地下水量。 10.给水度:含水层的释水能力,表示单位面积的含水层,当潜水面下降一个单位长度时在重力作用下所能释放出的水量,数值上等于释出的水的体积与释水的饱和岩土总体积之比。 11.渗透系数: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它定义为单位水力梯度下的单位流量,表示流体通过孔隙骨架的难易程度。 12.导水系数:具有一定粘滞度的地下水在单位水力梯度作用下,通过单位宽度含水介质的流量。 13.水资源管理:为了保证特定区域可以得到一定质和量的水资源,使之能够持久开发和永续使用,以最大限度的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环境而进行的各项活动(包括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方面)。 14.地下水资源:赋存于地壳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本身又具有不断更新、恢复能力的各种地下水量可称为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具有可恢复性、调蓄性和转化性等特点。 15.水均衡法:水均衡法实质上是用“水量守恒”原理分析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通用性方法。 16.水资源总量:某特定区域在一定时段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补给的有效数量总和,即扣除河川径流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部分。 17.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保证特定区域可以得到一定质和量的水资源,使之能够持久开发和永续使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环境的要求而进行的各项活动(包括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方面)。 1.水资源的特性 答:1)循环性和有限性:地表水和地下水不断得到大气降水的补给,开发利用后可以恢复

某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报告

某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报告 各县区水利局: 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建立全国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工作的通知》(办资源(XX)57号),根据省水利厅要求,我局组织编制了《XX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报告》,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工作。建立水资源承截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重要内容,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探索建立水资源预警机制预的重要基础,也是落实国家、省资源环境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县区要高度重视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工作,在现有评价成果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工作。 二、严格水资源管控,制定和落实超载区域综合整治措施。各县区要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成果,严格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上线,严格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大力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积极推进节水减排,因地制宜地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积极利用当地地表水,外调水和非常规水源,替代地下水,认真开展超采区综合治理;对水功能

区纳污控制指标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超截的水功能区和地区,要分析超载成因,制定和落实限制性措施,维护河湖健康,保障区域内水资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各超载有关县区治理方案于2018 年5月底前上报市水利局。 三、积极研究和建立水资源预警机制工作。开展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是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基础,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动态监测预警机制,是强化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目标与任务。各县区要按照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的统一要求,加快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完善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制定监测预警措施,力争2018年初步建立县级水资源承载能力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定期发布监测预警报告,对水资源承载负荷超过或接近承载能力的地区,实行预警提醒和限制性措施,构建政策引导机制和空间开发风险防控机制,促进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均衡协调发展

(完整word版)地下水水资源论证报告成稿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1) 1.1编制目的及项目来源 (1) 1.2评估论证范围及编制依据 (1) 1.3建设项目供水特征 (2) 1.4拟开发水源取水地点及取水特征 (3) 1.5工作等级及水平年确定 (3) 1.6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 第二章基础成果 (5) 2.1自然地理及行政区划 (5) 2.2社会经济情况 (5) 2.3水文气象要素 (6) 2.4论证区水资源情况 (7) 2.5水利工程现状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7) 第三章供水水源水文地质条件 (9) 3.1区域地质 (9) 3.1.1 区域地层 (9) 3.1.2 岩浆岩 (9) 3.1.3 区域构造 (10) 3.2论证区水文地质条件 (10) 3.2.1 地貌 (10) 3.2.2 地层岩性 (10) 3.2.3 地质构造 (11) 3.2.4 水文地质条件 (11) 3.3取水工程特征 (13) 3.3.1 水源井结构 (14) 3.3.2 水源井地质结构 (14)

3.3.3 水文地质特征 (16) 3.3.4 水温 (16) 3.3.5 水质特征 (17) 第四章水资源论证 (18) 4.1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18) 4.1.1 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18) 4.1.2用水合理性分析 (19) 4.1.3 节水潜力与节水措施分析 (19) 4.1.4 建设项目的合理取用水量 (19) 4.2水资源论证 (20) 4.2.1 依据资料和方法 (20) 4.2.2 需水量预测 (21) 4.2.3 水资源供需平衡 (23) 4.3水源井供水量分析 (24) 4.4水资源质量评价 (24) 第五章取水影响因素分析 (25) 5.1水源工程对区域内水资源环境影响 (25) 5.2海水倒灌因素影响 (25) 5.3对第三者用水业户的水源影响 (26) 5.4其它地质因素影响 (26) 第六章退水影响分析 (27) 6.1退水系统组成 (27) 6.2退水处理方案和达标情况 (27) 6.3退水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影响 (28) 第七章水资源保护 (29) 7.1工程措施 (29) 7.2非工程措施 (29)

专门水文地质学试卷

名词解释 1、地下水的动态——指表征地下水数量与质量的各种要素(如水位、泉流量、开采量、溶质成分与含量、温度及其它物理特征等)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2、地下水均衡——指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地下水水量、溶质含量及热量等的补充(或流入)量与消耗(或流出)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3、允许开采量——也称为可开采量或可开采资源量,指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并在整个开采期内出水量不会减少,动水位不超过设计要求,水质和水温在允许范围内变化,不影响已建水源地正常开采,不发生危害性环境地质问题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从含水层系统或取水段开采含水层中可以取得的水量。简言之,允许开采量就是用合理的取水工程,单位时间内能从含水层系统或取水段取出来,并且不发生一切不良后果的最大取水量。 4、越流系数——表示臭水含水层和供给越流的非臭水含水层之间的水头差为一个单位时,单位时间内通过两含水层之间弱透水层单位面积的水量,即?=K'/b'。 5、储水系数——表示当含水层水头变化一个单位时,从底面积为一个单位、高等于含水层厚度的柱体中所示法(或储存)的水量。. 6、越流因素——也称为阻越系数,为主含水层的导水系数和弱透水层的越流系数倒数乘积的平方根, 7、地下水水质——指地下水水体中所含的物理成分、化学成分和生物成分的总和特征。 8、地下水资源管理——是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相关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调度。协调地下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制订和执行有关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条例和法规,处理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用水矛盾,尽可能地谋求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9、地下水保护——为防止水资源因不恰当利用造成的水源污染和破坏,而釆取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措施的总和。 10、矿床充水——矿体尤其是围岩中赋存地下水,这种现象称矿床充水。 11、充水通道——地下水及与之有联系的其它水源,在开采状态下造成矿坑的持续涌水。把水源进入矿坑的途径称充水通道 一填空题 1、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包括:地面调查钻探物探水文地质试验 2、水文地质钻孔的基本类型有勘探孔试验孔观测孔开采孔 3、水文地质试验包括抽水试验放水试验注水试验 4、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包括:系统性和整体性流动性循环再生性可调节性 5矿井水灾害按水源划分类型有:地表水害、松散含水层水害、煤系砂岩水害灰岩水害 6、若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q=0.021L/m.s 则该含水层为弱含水层若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q=0.21L/m.s 则该含水层为中等含水层若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q=21L/m.s 则该含水层为强含水层 7、水文地质调查阶段地下水普查详查勘探开采 8、地下水资源分类(按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为:补给量储存量允许开采量 9、矿井水灾害按突水机理划分类型有煤层顶板水害类煤层底板水害类 老空、老窑水害类其他水害类 10矿井主要导水通道有导水断层岩溶陷落柱导水钻孔采动破坏形成的裂隙和岩溶塌陷 二简答题 1、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程序应遵偱的原则? 答:(1)工作范围由大到小,工作要求由粗到精 (2)按测绘—勘探—试验—长期观测的顺序安排 (3)根据具体条件由少到多,由点到线,进一步控制到面 (4)每一勘查阶段按准备工作、野外施工和室内总结三段时期进行

水资源调查评价

第三章水资源调查评价 第一节水资源分区及评价方法 一、水资源分区 1、水资源分区目得 水资源分区就是水资源量计算与供需平衡分析得地域单元.水资源得开发利用与水环境得保护与治理受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工农业布局、市镇发展、水资源特点以及水利工程设施等诸多因素得制约.为了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与治理水环境,既反映各地区得特点,又探索共同得规律,展望同类型地区得开发前景,需要对水资源得开发利用进行合理得分区。按分区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揭示其供需矛盾,提出解决不同类型供需矛盾得相应措施。 2、水资源分区得原则 (1)照顾流域、水系与供水工程供水系统得完整性。 (2)分区要体现自然地理条件得相似性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得类似性。 (3)尽可能保持行政区得完整性,以利于水资源得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配与取水许可制度得实施。 (4) 考虑已建、在建水利工程与主要水文站得控制作用,有利于进行分区水资源量计算与供需平衡分析。 (5) 本次划分水资源调查评价按《浙江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划分区手册》与有关规定执行. 3、水资源分区 根据上述目得、原则与温岭市得实际情况,本次水资源综合规划将温岭市划分为二个水资源分区,即温黄平原区(Ⅰ)与玉环区(Ⅱ).详见附图水资源分区图。 Ⅰ分区为温黄平原区:位于温岭市北、中、东部区域,该区地势西部高,主要为山丘;中东部低而平坦,河网密布,土地肥沃,为温黄平原得主要产粮区。范围包括太平、城东、城西、城北、横峰五个街道,泽国、大溪、松门、箬横、新河、石塘、滨海、石桥头、温峤(约占60%)九个镇.土地面积737、0Km2,耕地面积47、44万亩,其中水田40、19万亩,旱地7、2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9、88万亩,占耕地面积得84、1%。该区就是金清水系得主区域,无大型骨干蓄水工程,旱涝灾害较频繁,就是防旱防涝得重点。 Ⅱ分区为玉环区:位于温岭市西南部低山丘陵区域,该区地貌属沿海山区与小平原。范围包括城南、坞根、温峤(约占40%)三个镇。土地面积188、8 Km2。耕地面积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