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_水量均衡法的探讨_林坜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_水量均衡法的探讨_林坜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_水量均衡法的探讨_林坜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水量均衡法的探讨

坜1

雷晓东2

杨峰3

(1北京市水利自动化研究所100036

2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

102218

3北京市水利水电技术中心

100073)

地下水资源评价旨在摸清地下水文地质条件、查清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计算和评价

地下水补给资源量和可开采资源量。常用方法有水量均衡法、开采试验法和数值模拟法等。重点讨论了水量均衡法评价过程及其优缺点。若能结合开采试验法或数值模拟法进行评价,可提高评价精度,评价结果将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

地下水

水资源评价

水量均衡法

补给资源量

可开采资源量

中图分类号TV211.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637(2011)02-0041-04

收稿日期:2010-12-23

作者简介:林坜(1980—),女,工程师。

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在我国北方广大平原地区。据估算,北方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共约1500亿m 3,占全国平原地区地下水资源的78%,地下水已成为北方地区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用水的重要供水水源[1]。但是目前,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宏观规划和科学严格管理,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地下水受到普遍污染等问题。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查清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富水性、水循环特征等信息,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方法。

1

地下水资源评价概述

地下水资源评价是指在一定的天然和人工条件下,

对地下水资源的质和量在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和论证。地下水资源评价[2]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地下水补给资源量评价和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评价。

1.1水资源评价的任务

1.1.1

地下水补给资源量评价

地下水补给资源量是地下水系统在天然条件下或

开采状态下所接受的各种补给量的总和,它是地下水系统长期而稳定提供的最大开采量,是评价一个地区可开采资源量的基础。因此,补给资源的评价是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核心。从天然均衡角度,补给项之和应等于排泄项之和,因此,当某些补给量不易求得时,可用计算排泄量的方法代替。由于不同季节、不同年份补给量或排泄量是变化的,因此,应根据降水量变化和地下水动态变化,推求多年平均值作为地下水的补给资源量。

1.1.2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评价

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的确定是水资源评价最主要的目的,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准确确定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是非常困难的。第一,由水循环和水均衡原理可知,地下水的开采量来自于地下水开采条件下补给量的增量和排泄量的减少量,这不仅仅与水文地质条件有关,而且与具体的开采方案,如开采井的布局、开采量、取水构筑物的结构等有关;第二,经济技术条件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并因不同的目的而有不同的标准;第三,地下水的开采必然改变地下水的流动状态,进而改变水文地质条件,并对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地下水系统和不同的供水目的,对水环境的限定条

件有着较大的差异。实际上,地下水可开采量的确定,就是在确定开采地下水获得的利益和环境损失之间寻找平衡点。

地下水资源评价按照评价的面积大小,可分为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和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

(1)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一般是指在面积较大的范围内进行的评价。具体说,是指一个地下水系统,大的可以是一个流域,小的可以是一个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冲洪积扇、山间褶皱地带、向斜盆地、自流斜地等。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制定区域远景发展规划和扩大再生产规划等,其主要任务是定量评价地下水的补给资源量,估算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

(2)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是针对某一供水水源地进行的评价,该工作是在水文地质详细勘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主要任务是:确定在开采地段内通过一定的取水构筑物,能保证长期开采利用条件下的开采量,也就是确定开采地段内可开采资源量,并预测未来水位、水质变化以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

1.2水资源评价原则

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有别于其他资源,基本评价原则如下。

(1)按流域或地下水系统进行评价。水资源是按流域或地下水系统而分布和流动的,人为划分边界将造成流入、流出量的误差及重复量的出现,因此为降低人为误差,水资源评价以流域或地下水系统进行。

(2)根据“四水转化”的规律进行评价。在水循环过程中,大气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统一体。在水资源评价中注意到这种转化关系和转化量,不仅可避免水资源量的重复计算,而且可利用转化关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以丰补歉”的原则评价。无论是地下水还是地表水资源量,都是随着时空变化的,若希望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量,则首先要评价水资源的储存量和调节能力,并充分利用其调节能力,调节丰、枯季节和年份的地下水资源量,提高水资源可利用量和供水的保证程度。

(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应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评价水资源量,即寻求水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平衡点,要求在水资源评价中,注重环境影响的评价和环境对水资源开发的约束。

(5)动态和发展的原则。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控制、开发水资源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一些现在无法利用、开发的水都有可能成为今后水资源评价的新对象,如海水淡化,陆地劣质水的资源化,土壤水的调控,冰川水、深层地下水的开发,生态用水的评价与保护等。这就要求评价工作不断跟上水资源理论的发展。即使是常规的地表水、地下水的资源评价,也会因理论的发展不断修正原有的概念和思维方式,涌现出新的评价方法和手段。

2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

目前评价地下水资源的方法很多,包括水量均衡法、水文分析法、开采试验法、数值模拟法等。各类方法均有不同的适用条件。下面重点描述水量均衡法的特点和评价步骤。

2.1水量均衡法基本原理

根据质量守衡原理,将均衡区视为一个整体时,某一均衡时段内地下水补给量与消耗量(排泄量、开采量等)之差,应等于该均衡区含水层中地下水总量的变化量,主要分如下几种情况。

(1)在天然条件下,即无任何人类活动干扰的条件下,有

Q补-Q排=±F·S·△h

△t

,S=

μ,潜水

μ*承压

!

式中:Q补为含水层系统获得的各种补给量之和/(m3/d);Q排为含水层系统通过各种途径的排泄量之和/(m3/d);μ,μ*为重力给水度和弹性释水系数;△h为△t时段内均衡区平均水位变化值/m;F为均衡区含水层的分布面积/m2。

(2)开采条件下,有

(Q补+△Q补)–(Q排+△Q排)–Q=-△Q储

上式简化为:

Q=△Q补+△Q排+△Q储

式中:△Q补为计算时段内地下水系统由于开采所获得的补给增量/(m3/d);△Q排为计算时段内地下水系统由于开采所减少的消耗量/(m3/d);△Q储为计算时段内地下水系统由于开采所引起的储存量的变化量/(m3/d);Q为人工开采量/(m3/d)。

2.2水量均衡法评价步骤

2.2.1划分均衡区

均衡区的划分是指依据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多个小区,便于进行水量均衡计算。通常将计算区域划分为2级。

(1)一级分区通常是根据地下水类型和含水介质

成因类型的组合进行划分,如基岩山区裂隙地下水系统,平原区松散层孔隙水系统,平原又可分为洪积扇地下水子系统、冲积平原地下水子系统等。

(2)二级分段指标,主要是根据含水层的导水系数、给水度、降水入渗系数,地下水位埋深等定量指标进行划分。

划分均衡计算区的目的是为了处理客观存在的水文地质条件差异,提高水量均衡计算精度。2.2.2确定均衡期

均衡期是指进行均衡计算的时段。均衡期的确定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年份(如平水年),并注

意所掌握资料的年限,尽量做到二者的统一。

2.2.3确定均衡要素

在查明地下水系统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均衡要素。通过水文地质实体、系统特征及其所遵循的定律、输入和输出信息的研究,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均衡要素是指均衡方程中各种补给量和排泄量,其关系见图1。在多年平均条件下,按照水均衡原理,地下水系统的总补给量约等于总排泄量,由此可以写出各均衡要素的方程式:

(Q降+Q表+Q′径+Q凝+Q′越+……)-(Q溢+Q蒸+Q″径+Q开+ Q″越+……)≈0

式中:Q降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m3/d);Q表为地表水渗漏补给量/(m3/d),包括河流渗漏补给、渠系渗漏补给、农业田间灌溉渗漏补给、水库渗漏补给等;Q′径,Q″径为分别为地下水径流流入、流出量/(m3/d);Q凝为凝结水补给量/(m3/d);Q溢为地下水泄流及泉水溢出量/(m3/d);Q蒸为潜水蒸发量/(m3/d);Q′越、Q″越为相邻含水层的越流补给量、向相邻含水层的排泄量/(m3/d)。

2.2.4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水文地质参数是计算地下水补给资源的基础资料,其参数是否准确直接影响计算精度。水文地质参数包括两类:一类是均衡要素具有的参数;一类是地下含水层自身的属性参数。前者一般包括降水入渗系数、地表水渗漏系数、灌溉入渗系数、潜水蒸发强度;后者主要包括含水层的给水度、渗透系数、导水系数和导压系数等。2.2.5均衡计算

选定均衡年后,即可根据均衡方程的项目逐一对补排项进行计算。均衡项目见表1。

2.2.6补给资源量评价

地下水补给资源量指在天然状态或开采条件下,

单位时间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含水系统或水源地开采层的可供利用的地下水量。从多年平均角度看,就是含水系统每年可以获得补充和恢复的水量。一般可用区域内各项补给量的总和或各项排泄量的总和来表征,如下式:

Q补=Q降+Q表+Q′径+Q凝+Q′越+……

或:

Q补=Q溢+Q蒸+Q″径+Q开+Q″越+……

用上述公式计算的补给资源量只适用于一般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如果计算年是丰水年,计算的地下水补给资源量往往会偏大,按此资源量规划开发利用,在平水

表1均衡项目

补给项排泄项

地下水侧向补给量

河流渗漏量

渠系入渗量

田间灌溉入渗量

地下水灌溉回归量

降水入渗量

平原水库入渗量

山区洪流入渗量

泉水溢出量

潜水蒸发量

侧向流出量

农业开采量

工业开采量

城镇生活量

地下水补给水库量

年和枯水年得不到保证。

(2)如果计算年是枯水年,其结果又过于保守,不能充分发挥地下水资源的作用。

(3)为避免上述问题,通常利用降水长期观测资料进行频率分析,而后,根据水文地质条件(这里主要指含水层的调节能力),选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价。

2.2.7储存资源量评价

(1)利用地下水动态资料,计算储存量的变化量。根据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资料,确定各观测孔在计算年初及年末的水位差值,圈定各观测孔所控制的面积,取用变幅带的给水度,算出整个计算区段的储存量变化值。利用储存量的变化值,检验计算年的地下水补给量。

(2)利用储存量的变化值,检验计算年的地下水补给量。如果所计算的补给量、排泄量之和与储存量的变化量结果基本相符,则均衡期的地下水补给量即是计算年的地下水补给资源量。若不相符,则需要核实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水文地质参数,重新计算。

2.2.8可开采资源量评价

开采前的天然补给量与天然排泄量在一个均衡期内是近似相等的,即Q补=Q排,由均衡方程可以得出:

Q开=△Q补+△Q排+△Q储

由上式可以知道,可开采资源量由3部分组成。

(1)增加的补给量(△Q补):开采状态下获取的非本系统的补给量。

(2)减少的排泄量(△Q排):包括潜水蒸发的减少量,泉流量的减少量,侧向流出量的减少量等。

(3)可动用的储存量(△Q储):含水层永久储存量中所能提供的一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价过程中,补给量增加量的这一部分必须合理地夺取,不能影响已建水源地或已经处于开采状态的含水层的开采;在有地表水补给的地方,要从总的水资源统一合理调度考虑,确定可以袭夺地表水的补给增加量。可开采量中减少的天然排泄量,应尽可能地截取,但也要考虑已经被利用的天然排泄量,如岩溶大泉往往也是风景名胜,不能由于增加开采而破坏旅游景观。同时,截取排泄量的多少,也要考虑到取水构筑物的种类、布设地点、开采方案。

可开采量中可动用的储存量与含水系统的永久储存量有关,同时也与现有的技术设备水平、生态环境影响后所允许的最大降深有关,需要慎重确定。实际应用中一般算出从天然低水位到区域允许最大降深动水位这段含水层中的储存量,按100a或50a平均分配到每年的开采量中,作为可开采量的一部分[3]。

2.3适用条件

水量均衡法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4]。由于其原理简单,需要的含水层参数较少,可操作性强,能够充分利用长系列的水位动态资料和开采量资料,对于精度要求较低、水文地质勘探资料较少区域而言,是一种有效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主要适用于评价区域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也可初步确定可开采资源量。目前,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均衡法的使用比较普遍,均衡法可粗可精,适应性强,许多情况下都能运用。在地下水的补排条件比较简单,水均衡要素容易确定,用该方法评价地下水资源效果较好。

2.4限制条件

当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不易查清或条件复杂时,特别是在开采条件下各均衡要素的变化及边界条件的确定比较困难的地区,不适合使用该方法。均衡法的计算是基于现状条件进行的,它可以粗略估计出未来地下水的可开采量,但是无法预测含水层中地下水位随空间和时间的变化,也不能准确计算因开采而激发的补给增量(袭夺的河水量和减少补给量)[5],因而预测的地下水可开采量比实际的可开采量偏小,在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过程中,应结合开采试验法和数值模拟法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的准确性。

3结论

水量均衡法是传统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之一,原理简单,可操作性强,在遵循评价原则的前提下,能够充分利用长系列的水位和开采量资料进行补给资源量和可开采资源量的评价。若能结合开采试验法和数值模拟法进行评价,更能保证区域水资源量或集中水源地水资源量评价的准确性,从而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必备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陈梦熊,马凤山.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M].北京:地震

出版社,2002.

[2]徐恒力.水资源开发与保护[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

[3]房佩贤,卫中鼎.专门水文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6.

[4]赵成.地下水资源评价中有关概念的讨论[J].甘肃地质

学报,1999,8(1):78—85.

[5]刘国东,丁晶.傍河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述评[J].

水科学进展.1998,9(3):289—294.

(责任编辑:梁延丽)

水资源评价

水资源评价复习资料: 1~什么是水资源评价?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评价? (1)水资源评价一般是针对某一特定区域,在水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研究特定区域内的降水、蒸发、径流诸要素的变化规律和转化关系,阐明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数量、质量及其时空分布特点,开展需水量调查和可供水量的计算,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寻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最优方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服务。 (2)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科学地评价本地区水资源的状况,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前提;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规划的依据,合理的水资源评价,对正确了解规划区水资源系统状况、科学制定规划方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水资源评价是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的基础,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与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政策等的制定等一系列的根本依据就是水资源评价结果。 2~水资源评价分区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水资源分区? (1)水资源评价分区的目的是把区内错综复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根据不同的分析要求,选用相应的特征指标,通过划区进行分区概化,使分区单元的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和社会经济、水利设施等各方面条件基本一致,便于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利用。 (2)尽可能保持流域、水系的完整性;供水系统一致,同一供水系统划在一个区域内;边界条件清楚,区域基本封闭,有一定的水文测验或调查资料可供计算和验证;基本上能反映水资源条件在地区上的差别,自然地理条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基本相似的区域划归一区;尽量照顾行政区划的完整性,按以上原则逐级分区,就全国而言,先按流域和水系划分一级区,再根据水文和水文地质特征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划分二级或三级区。 3~水资源评价在水资源规划、管理中有何作用? 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规划的依据,对正确了解规划区水资源系统状况、科学制定规划方案有十分重要作用,水资源评价对水资源规划具有指导意义,是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的基础。 4~降水资料的收集与审查:资料收集:在分析计算降水量之前,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这样才能得到比 较可靠的分析成果。因此,除了在水资源评价区域(流域或地区)内收集雨量 站、水文站及气象台(站)资料,还要收集区域外围的降水资料。 资料审查:(1)与邻近站资料比较:具体做法有两种,点绘逐年降水量等 值线图及多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相关分析法即绘制审查站年或月降水 系列同邻近站(单站或多站平均)的相应系列间的相关曲线图,对离差较 大的点据进行审查或修正。(2)与其他水文气象要素比较:年(时段)降 水径流关系法 5~资料的一致性审查:(1)单累计曲线法(顺时序);(2)双累计曲线法(逆时序) 6~代表性分析:周期分析,差积曲线法,滑动平均值过程线法;稳定期与代表期分析,累计平均值过程线法 7~干旱指数:反映一个地区的干湿程度,用年蒸发能力与年降水量的比值表示 9~论述题: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1)人类活动对水平衡要素的直接影响:我国的用水量以农业用水量为主,故农业水利措施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最大,跨流域调水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更大,人类活 动对径流的时程分配以及对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转化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人 类活动对水平衡要素的间接影响:水量平衡方程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其他因素必须随 之而变,这种自动的调节变化,就是人类活动间接影响所致,灌溉和排水:大规模的灌溉增大 了蒸发,减少了径流量,灌溉还能活跃水循环,增加降水量,增强“三水”转化,在有地下水 开采系统的地区,年净流量有可能增加,地表径流量则明显减少;水库等蓄水工程:对降水和 蒸发、径流、地下水、泥沙等均有影响;城市化:改变局部的小气候,对水文循环影响显著, 蒸散发的减少增加了径流量,整治河道可以增大泥沙的输送能力,不透水面积增加降低地下水

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修复的

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 修复的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 摘要: 本文通过建立模型来判定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的主要因子对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综合评价,进而提出调控办法。 对于问题一,影响水资源短缺的因子很多,主要有四方面:第一,农业用水;第二,工业用水;第三,人口规模;第四,气候条件与水利工程设施。以上四方面分别对应附表中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第三产业及生活等其他用水量与水资源总量。对于主要因子,本文采用关联分析对关联度进行计算量化处理。首先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以缺水量(总用水量-水资源总量)作为参考数列,把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第三产业及生活等其他用水量与水资源总量作为参考数列,然后对个数列进行初始化处理,利用matlab 分别计算出以上四方面对缺水量(总用水量-水资源总量)的相关性。得出总体相关性大小排序如下: > > > 即:水资源总量>第三产业与生活等其他用水量>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为检验该模型的合理性,本文采用matlab作出以上四个量以及缺水量(总用水量-水资源总量)对时间的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直观显示农业与缺水量的相关性较大,与该模型结果吻合,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对于问题二,本文建立了合适的模型对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综合评价,作出风险等级划分。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分成六个阶段,每个阶段分为五个点。采用熵值确定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第三产业及生活等其他用水量三方面对水资源短缺影响的权重,得出水资源短缺的综合测评指数Q,再利用六个阶段的Q值与实际数据对比的

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内容及标准

附件1: 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内容及标准 一、资质内容 根据《资质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分以下5项工作。为便于管理,根据承担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业务单位的实际情况,分列相应内容: (一)水文水资源监测:地表水水量监测、地下水水量监测、水质监测、水文调查、水文测量、水平衡测试、水能勘测。 (二)水文水资源情报预报:水文情报预报、水质预测预报、地下水预测预报。 (三)水文测报系统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水文水资源监测设施、传输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的设计与实施。 (四)水文分析与计算。 (五)水资源调查评价:地表水水资源调查评价、地下水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质评价。 二、资质标准 根据《资质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分为甲、乙两级。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一)甲级 1、资历和信誉

a、单位具有法人资格,具有专门从事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机构,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必备的工作条件,内部管理制度健全。 b、从事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或相关工作10年以上,是行业的骨干单位。 c、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享有多年良好的信誉。 2、技术力量 在岗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35人以上,其中至少有10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骨干,熟悉和掌握流域和区域水文水资源状况,按水文水资源专业配套法规、标准和规范,能独立承担和完成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一个大江大河流域或更大范围内的水文水资源监测,水文水资源情报预报,水文测报系统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水文分析与计算,水资源调查评价等全部或单项业务,并满足以下技术条件:(1)水文水资源监测业务的技术力量和级配要求: a、从事地表水水量监测、地下水水量监测、水质监测业务的单位应具备工作需要的国家基本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网,承担流域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水文水资源监测工作;从事水文调查、水文测量、水平衡测试、水能勘测业务的单位能承担国家或省部级相应业务,取得较好成绩。 b、从事水文水资源监测工作的现职技术人员不少于25人,其中具有大专及其以上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5年以上者不少于13人。

水资源承载力特征及其评价方法

水资源承载力特征及其评价方法 [摘要] 水资源在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合理的评价水资源是引导产业发展的前提,本文介绍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基本方法;并阐述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基本特征,为合理评价利用水资源做了铺垫。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评价,水资源承载力特征 [abstract] the water resources i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is indispensable. The reasonable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the premise of the guide industr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method of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And explain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for reasonable evalu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do twisted.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evaluation,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characteristics 1.引言 水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生产条件下,水资源可供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用水的能力。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揭示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和人口之间的关系,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确保区域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的主要手段区域水工程出发,针对目前水工程建设、投产运行对区域社会经济效益产生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给区域生态环境一定的压力,研究了区域水工程建设对区域水资源人口和“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分析计算了区域不同时期水工程影响下的水资源现状承载力和极限承载力以及各个时期区域人口经济的最大支撑规模。 2.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简介 目前,国内外对水资源承载力评价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大类:经验估算法、综合指标法和复杂系统分析法,而且后面两种更为常见。 1)经验估算法。经验估算法是指操作主体应用专门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据此提出一个近似的数字,它虽然可以满足决策者概念上的感性认识,但从估算精度来看,显然不能满足要求。经验估算法主要包括背景分析法、经验公式法和趋势预测法。

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思路

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思路 1.风险度量的确定:风险度量v=用水量-供水量 若v>0,则存在风险,若v<0,则无风险。 计算自1979年至今2010年(2000年后的数据自己收集)的风险度量v,将风险度量大于0的求出平均值与标准差。 2.风险因子的确定: 通过计算各个影响因素与风险度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根据相关系数确定哪些影响因素为风险因子。其中风险因子的确定可以考虑题目提供的因子,关键是能够找到历年数据的因子,这些数据可以在北京2009统计年鉴上找,可以进入中国统计局网站和北京市统计局网站上收集。 3.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的综合评价模型 利用上述讨论的风险因子及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以风险度量为因变量,风险因子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中最后剩下的自变量即为主要风险因子,这些自变量前的回归系数即为该变量每变化一单位对风险度量的影响程度有多大,从而确定该如何调控风险因子,使得风险降低。该模型可以指出如果这些主要风险因子不加控制,将会对风险度量产生多大的影响,实质即为一综合评价模型。 4.风险等级的划分 风险等级的划分可以根据1计算所得的风险度量的均值和标准差来确定,如果1中计算所得的均值>0,则说明近几十年均存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等级的划分可以考虑为:均值+标准差—风险较大,均值+2标准差—风险很大,均值+3标准差—风险非常大。这样可以根据各年的风险度量来确定落在哪个范围,以判断其实什么级别的风险。 5.北京市未来两年水资源短缺风险的预测 可以考虑建立以时间为自变量,风险度量为因变量的一元回归模型,该模型有可能是线性的,也可能是曲线的,看具体的数据做出来的图像来判断。根据该模型可以对未来两年的风险度量进行预测,说明未来两年将处于什么等级的风险。也可以建立风险度量的时间序列模型来说明。注意:所建的预测模型是考虑主要风险因子并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的情形,可见需要进行调控。

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单位水平评价与从业监督管理办法(20210321051451)

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单位水平评价 与从业监督管理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第■章总贝y 第一条为加强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从业单位自律管理,提高水文、水 资源调查评价单位工作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国务院令第496 号)、《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取消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机构资质认定行政许可事项相关工作的通知》(办水文[2015]105号)和《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协会章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是指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水 量与水质等项目进行调查、分析、评价的专业活动。 第三条从事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单位,应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进行水平评价。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对评审合格的申请单位颁发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证书,持证单位在证书规定的等级和业务范围内开展工作。 第四条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单位水平评价工作坚持科学、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从业单位自愿申请。 第五条协会负责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单位水平评价、监督管理以及宣 传推介等工作。 省级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协会经协会授权,作为初评机构,负责本辖区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单位水平评价申报材料的受理、初评、转报和日常监督管理等工 作。未成立省级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协会或不具备管理条件的地区,由协会直接受理。| 第六条资质证书由协会统一印制、统一管理。 第二章资质等级、业务范围和基本要求 第七条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设甲、乙两个等级。 第八条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的业务范围包括四类、十个单项: 1、水文、水资源调查:水文调查、水文测量、水平衡测试、水能勘测。 2、水文分析与计算。 3、水资源调查评价:地表水水资源调查评价、地下水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质评价。 4、水文测报系统设计、实施与维护:水文测报系统设计与实施、水文测报设施运行维护。 第九条从业单位可申请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业务范围的一项或多 项业务。 第十条取得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的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承担资质证书核准业务范围内的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下列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只能由取得甲级资质的单位承担: 1、全国性的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 2、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 3、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 4、国际河流的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 第十一条申请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应当具备相应等级条件。 (一)申请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甲级资质,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资历和信誉

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 (1)

2013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日期:年月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3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 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 摘要 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针对水资源短缺风险问题找出了主要风险因子,建立了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模型,对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等级划分,并提出相应的有效措施规避风险。 对于问题一,我们建立主成分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分析附表和相关资料,先确立了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即降雨量和常住人口,和社会因素,即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第三产业及生活其他用水,污水处理率,城市绿化覆盖率。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个各个因子的贡献率,再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到各个因子与缺水量的关联度的大小,基本与主成分分析一致,最后得到主要风险因子。 对于问题二,我们用综合评价的RSR 模型,对模型一所确定的主要风险因子做相应高优和低优指标处理,并对北京市水资源短缺进行风险等级划分。最后对主要风险因子进行调控,来降低风险等级。 对于问题三,我们建立 模型,要对北京市未来两年水资源的短缺风 险进行预测,我们通过对主要风险因子进行预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后验差检验,然后再用RSR 模型,给未来的两年划分风险等级。 对于问题四,我们通过分析上面的数据和查找相关资料,给北京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写一份建议报告。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RSR 模型 (1,1)GM 模型 后验差检验 (1,1) GM

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内容及标准

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内容及标准 一、资质内容 根据《资质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分以下5项工作。为便于管理,根据承担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业务单位的实际情况,分列相应内容: (一)水文水资源监测:地表水水量监测、地下水水量监测、水质监测、水文调查、水文测量、水平衡测试、水能勘测。 (二)水文水资源情报预报:水文情报预报、水质预测预报、地下水预测预报。(三)水文测报系统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水文水资源监测设施、传输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的设计与实施。 (四)水文分析与计算。 (五)水资源调查评价:地表水水资源调查评价、地下水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质评价。 二、资质标准 根据《资质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分为甲、乙两级。 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一)甲级 1、资历和信誉 a、单位具有法人资格,具有专门从事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机构,具有 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必备的工作条件,内部管理制度健全。 b、从事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或相关工作10年以上,是行业的骨干单位。 c、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享有多年良好的信誉。 2、技术力量 在岗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35人以上,其中至少有10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骨干,熟悉和掌握流域和区域水文水资源状况,按水文水资源专业配套法规、标准和规范,能独立承担和完成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一个大江大河流域或更大范围内的水文水资源监测,水文水资源情报预报,水文测报系统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水文分析与计算,水资源调查评价等全部或单项业务,并满足以下技 术条件: (1)水文水资源监测业务的技术力量和级配要求: a、从事地表水水量监测、地下水水量监测、水质监测业务的单位应具备工作需要的国家基本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网,承担流域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水文水资源监测工作;从事水文调查、水文测量、水平衡测试、水能勘测业务的单位能承担国家或省部级相应业务,取得较好成绩。 b、从事水文水资源监测工作的现职技术人员不少于25人,其中具有大专及其以 上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5年以上者不少于13人。 c、配备有相应业务必要、先进、实用的水文水资源监测仪器和技术装备。 (2)水文水资源情报预报业务的技术力量和级配要求: a、承担编制流域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相应的水文水资源情报预报方 案。 b、从事水文水资源情报预报工作的现职技术人员不少于15人,其中具有大专及 其以上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5年以上者不少于10人。

第五章地下水资源

第五章地下水资源计算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水资源分析计算中,查清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时空分布特点,掌握地下水资源的循环补给规律,了解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转化关系,不仅能为农业生产、水利规划提供科学根据,而且也能为城市规划、工业布局及国防建设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区域地下水资源分析计算的对象一般指浅层地下水,评价的重点是水量。多数地区以分析矿化度不大于2g/L的淡水资源为主,有些地区对矿化度2~5g/L的微咸水及大于5g/L的咸水也进行计算与评价。 地下水资源计算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四大储量法、地下水动力学法、数理统计法及水均衡法等。水均衡法建立在地下水各补给项、各排泄项和地下含水层蓄变量等区域水平衡分析的基础上,是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常用的计算方法,本章将主要介绍这种方法。 第一节概述 一、地下水的垂直分布 地面以下水分在垂直剖面上的分布可以按照岩石空隙中含水的相对比例,以地下水面为界,划分为两个带:饱和带和包气带。在包气带,岩石的空隙空间一部分被水所占据,还有一部分为空气所占据。在大多数情况下,饱和带的上部界限,或者是饱和水面,或者覆盖着不透水层,其下部界限则为下伏透水层,如粘土层。 包气带(充气带)从地下水面向上延伸至地面。它通常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带:土壤水带、中间带和毛细管带。土壤水带的水分形式主要有结合水、毛细水和一些过路性质的重力水。中间带的水为气态水、结合水和毛细水。毛细管带内的水分含量随着距潜水面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在毛细管带中,压力小于大气压力,水可以发生水平流动及垂直流动。 饱和带岩石的所有空隙空间均为水所充满,有重力水,也有结合水。重力水是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 图5.1 地面以下水的分布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综述

---《水资源研究》第25卷第2期(总第91期)2004年6月-------------------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综述 刘予伟金栋梁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湖北武汉 430010) 摘要:全面阐述了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包括水文地质参数的获得和选取以及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来评价其合理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综述 平原区包括一般沿江、沿湖、沿海平原和山间盆地平原两类。就长江流域而言,前者有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长江中下游沿江平原和江苏、浙江沿海平原。后者有成都盆地、汉中盆地和南阳盆地。地下水评价对象是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有直接联系的浅层地下水,一般仅评价矿化度小于2 g/L的多年平均淡水资源,以现状条件为评价基础,以水均衡法为主评价出各项补给量和排泄量。 1 含水层参数的确定 含水层参数是定量描述含水层物理特性的指标或系数,是评价含水层的主要依据。在计算各项补给量和排泄量时都要根据准确的参数来计算。主要参数有:潜水变幅带给水度 (μ)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α) ,潜水蒸发系数 (c) ,渠系渗漏补给系数 (m) ,灌溉入渗补给系数 (β) 和水稻田渗漏率 (φ) 等。 现将上述几种含水层参数的确定分述如下。 1.1 潜水变幅带给水度 (μ) 给水度 (μ) 是指饱和岩土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排出重力水的体积与该饱和岩土相应体积的比值,它是一个无因次大于零而小于1的数值。可通过简易测筒或地中渗透仪试验、利用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分析、剖面含水率测量和抽水试验等方法求得。 1.1.1 简易测筒和地中渗透仪法 用一个金属圆筒,将被测给水度的原状土(即保持天然结构的土层)装入筒内,使土层充水达到饱和状态,然后在上部加盖,但不密封,防止水分蒸发,筒的下部留有排水孔,在重力作用下,筒中的水会自由地从排水孔中流出,测量排出水的体积。排水体积和筒内土体积之比即为给水度。此种测筒,制作和操作都甚简便,曾在第一次全国水资源评价中广为使用。 另一种类似于测筒的是地中渗透仪,图1(略)是地中渗透仪的示意图。利用潜水位控制,可将左边测筒内土体积饱和到任意位置,然后将连通管控制进水,测量由连通管自由流出水的体积,使之与其土体体积相比,即得给水度。 地中渗透仪虽造价较高,但由于它可进行多项参数的观测试验,故我国的黄淮海平原区有多处此种实验装置。

心得体会:我国水资源综合管理评估与建议(最新)

心得体会:我国水资源综合管理评估与建议(最新) 水资源综合管理强调需求管理、部门合作、参与式方法、权力下放、流域管理以及水资源相关的环境、经济和社会价值协调平衡。201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水资源综合管理设为目标6中的一个具体目标。为促进议程目标的实施,2018年联合国水机制专门工作组发布了对目标6的综合评估报告。本文主要根据该报告,结合我国水资源综合管理状况,分析评估我国水资源综合管理状况,并针对具体薄弱环节提出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建议,为完善我国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一、评估方法 1.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是有利的实施环境,指有助于支持水资源综合管理实施的条件,主要包括政策、法律、战略规划。二是机构框架,指

实施水资源综合管理相关的政治、社会、经济和行政机构的范围和作用,以及其他有助于支持水资源综合管理实施的利益相关方团体。三是管理工具,指使决策者和用户在面临不同行动选择时能够做出理性和明智选择的工具和活动。四是资金筹措,指能提供各种来源的资金可用于水资源开发和管理。 2.指标赋值 每个指标由专家根据实施状况和赋值标准进行赋值,赋值按100分制。各个指标的分数平均得到每个方面的平均分数,4个方面分数平均得到实施水资源综合管理状况的总分值。 二、我国水资源综合管理状况 本文基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4个主要方面,即有利的实施环境、机构框架、管理工具、资金筹措对我国水资源综合管理状况进行定性梳理。 1.实施环境

近年国家层面颁布了一系列与水资源管理相关的重大政策,发布《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我国已初步构建了涉水的法规体系,迄今已颁布实施了《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和《水土保持法》等法律,颁布实施了《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黄河水量调度条例》《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河道管理条例》《取水许可管理办法》《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等几十项与水资源管理相关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国务院批复《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批复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太湖流域综合规划。 2.管理机构框架 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我国的水行业管理机构按条块结合的原则设立。水行政管理机构从中央到地方有四级。水利部作为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务院组成单位,其下设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珠江、太湖7个流域管理机构。地方水行政管理机构有三级,

地下水调查评价规范

地下水调查评价规范 一、资质内容 根据《资质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业务范围分以下5项内容。同时,结合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特点和承担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业务单位的实际情况,分列相应的单项业务范围: (一)水文水资源监测:地表水水量监测、地下水水量监测、水质监测、水文调查、水文测量、水平衡测试、水能勘测。 (二)水文水资源情报预报:水文情报预报、水质预测预报、地下水预测预报。 (三)水文测报系统设计与实施。 (四)水文分析与计算。 (五)水资源调查评价:地表水水资源调查评价、地下水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质评价。 二、资质分级标准 根据《资质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分为甲、乙两级。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一)甲级 1、单位资历和能力 a、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具有专门从事水文、水资

源调查评价工作的机构,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必备的工作条件,内部管理制度健全。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有专门的项目管理制度。 b、注册资金或开办资金不低于200万元。 c、从事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或相关工作10年以上,是行业的骨干单位。 d、从事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或相关工作的专职技术人员不少于30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骨干不少于10人。聘用专职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不得高于技术人员总数的10%,以上人员不得同时在其他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机构从业。 e、熟悉和掌握流域和区域的水文水资源状况,能够独立承担和完成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一个大江大河流域范围的水文水资源监测、水文水资源情报预报、水文测报系统设计与实施、水文分析与计算、水资源调查评价的一个以上单项业务工作。 f、近5年内完成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或相关工作10项以上,其中不少于3项通过省部级或流域机构业务主管部门审查,或者不少于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参加过相关国家、行业、地方技术标准、规范及定额的编制工作。 2、单项资质要求 ⑴水文水资源监测 ①地表水水量监测 a、技术力量:从事地表水水量监测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5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含大专,下同)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

地下水资源评价

地下水资源评价 地下水水量评价:是对地下水源地或某一地区、某个含水层的补给量、储存量,允许开采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对所用计算方法的适宜性、水文地质参数的可靠性、资源计算结果精度、开采资源保证程度所做出的全面评价。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就是要回答一个地区或流域有多少水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的地区分布、时间变化、质量标准、可靠程度)。同时还要研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多少水量(各种用水的现状,近期和远景预测),以及供需平衡存在的问题。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 用于确定地下水资源数量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一下4种评价方法:开采—试验法、补给疏干法、水文分析法、开采强度法。 1、开采—试验法 在地下水的非补给期(或枯水期)按接近取水工程设计的开采条件进行较长时间的抽水试验,然后根据抽水量、水位降深动态或开采条件下的水量均衡方程求解出水源地枯季补给量,并以此量作为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 1、1适用条件 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如果一时很难查清补给条件而又急需做出评价是,则可打勘探开采孔,并按开采条件(开采降深和开采量)进行抽水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直接评价开采量,这种评价方法,对潜水或承压水,对新水源地或旧水源地扩建都能适用。对于含水性不均匀的岩溶地区最为常用。主要适用于中小型水源地。该方法的缺点是不能做区域性的水资源评价。 1、2计算方法 完全按开采条件抽水,最好从旱季开始,延续一至数月,从抽水到恢复水位进行全面贯彻,结果可能出现两种情形: (1)稳定状态:在长期抽水过程中,如果水位达到设计降深并趋于稳定状态,抽水量大于或等于需水量;抽停后,水位又能较快恢复到原始水位。则说明抽水量小于开采条件下的补给量,按需水量开采是有补给保证的,这时,实际的抽水量就是要求的开采量。 (2)非稳定状态:如果水位达到设计降深并不稳定,继续下降;停抽后,虽然水位有所恢复,但始终达不到原始水位,测说明抽水量已经超过开采条件下的补给量,按需水量开采是没有保证的,这时,可按下列方法评价开采量:

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

摘要 随着科学事业的逐渐发展,厂房高楼的逐渐增多,水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人类的破坏,虽然地球71%表面覆盖的是水,但是其实淡水资源只占了地球总水量的2%左右,而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只占地球上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三,占淡水总蓄量的0。34%。针对该问题,本文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分析,对中国各省分水资源效率情况进行评价。 对于问题一,就产业水资源效率方面而言,万元GDP用水量就是衡量用水效率的指标。下文通过单位用水产值使用万元GDP用水量来计算水资源利用效率,针对不同行业,就该行业的GDP越大,而用水量越少,说明该行业用水效率越高。在考虑工业和农业用水效率时,由于不同行业之间水资源利用效率没有可比性,本文考虑引入产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系数来反映某区域的工、农业效率水平,这样就可以进行该区域农业和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比较。 对于问题二,综合评价水资源效率是一个全面的,复杂的问题。对于该类问题,本文通过建立经典的层次分析模型对其进行全面评价。首先考虑原数据单位不统一的问题,本文使用无量纲化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分析问题中所给的8个水资源指标,发现在8个指标中只有农业万元GDP用水量、工业万元GDP用水量、人均COD排放量和人均生活用水量对水资源效率产生直接影响,为此本文只选取这4个指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考虑到我国的国情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本文分别建立以经济为主和以生态为主的层次分析模型,并使用DPS 统计系统对层次分析模型进行求解。通过两个评价系统对各省份进行不同的排序,并比较不同的偏重的情况下各省的排名。通过比较表分析并对部分省提出合理用水,并提出节水意见。 对于问题三,考虑到问题二建立模型方案层中的评价指标较少,为了根据精确的评价各省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情况。通过查阅资料,本文适当的加入新的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发建立优化的层次分析模型。通过建立的模型求解出各指标的权向量。 对于问题四,通过查阅《2009中国年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报2010年第1期》找到对应水资源指标数据,利用求解问题三时建立的优化层次分析模型对2008年中国各省的用水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最后本文针对求解数据提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层次分析模型,无量纲化方法,可比性,权向量,预处理 1 问题重述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万多亿m3,人均仅有2200m3,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

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分级标准

附件1: 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内容和分级标准 一、资质内容 根据《资质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业务范围分以下5项内容。同时,结合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特点和承担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业务单位的实际情况,分列相应的单项业务范围: (一)水文水资源监测:地表水水量监测、地下水水量监测、水质监测、水文调查、水文测量、水平衡测试、水能勘测。 (二)水文水资源情报预报:水文情报预报、水质预测预报、地下水预测预报。 (三)水文测报系统设计与实施。 (四)水文分析与计算。 (五)水资源调查评价:地表水水资源调查评价、地下水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质评价。 二、资质分级标准 根据《资质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分为甲、乙两级。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一)甲级 1、单位资历和能力 a、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具有专门从事水文、水资

源调查评价工作的机构,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必备的工作条件,内部管理制度健全。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有专门的项目管理制度。 b、注册资金或开办资金不低于200万元。 c、从事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或相关工作10年以上,是行业的骨干单位。 d、从事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或相关工作的专职技术人员不少于30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骨干不少于10人。聘用专职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不得高于技术人员总数的10%,以上人员不得同时在其他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机构从业。 e、熟悉和掌握流域和区域的水文水资源状况,能够独立承担和完成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一个大江大河流域范围的水文水资源监测、水文水资源情报预报、水文测报系统设计与实施、水文分析与计算、水资源调查评价的一个以上单项业务工作。 f、近5年内完成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或相关工作10项以上,其中不少于3项通过省部级或流域机构业务主管部门审查,或者不少于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参加过相关国家、行业、地方技术标准、规范及定额的编制工作。 2、单项资质要求 ⑴水文水资源监测 ①地表水水量监测 a、技术力量:从事地表水水量监测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5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含大专,下同)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

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作业修正

北京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 【摘要】 一﹑问题重述 北京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大都市之一,属重度缺水地区,附表中所列的数据给出了1979年至2009年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北京市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首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建立污水处理厂,产业结构调整等。但是,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水资源短缺风险始终存在。如何对水资源风险的主要因子进行识别,对风险造成的危害等级进行划分,对不同风险因子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规避风险或减少其造成的危害,这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评价判定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的主要风险因子是什么? 2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对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综合评价,作出风险等级划分并陈述理由。对主要风险因子,如何进行调控,使得风险降低? 3 对北京市未来两年水资源的短缺风险进行预测,并提出应对措施。 4 以北京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为报告对象,写一份建议报告。 二、基本假设和符号说明 2.1 基本假设 (1)假设所查找的数据真实有效;

(2)假设影响北京水资源短缺的多个因子相互独立; (4)假设除了降雨量、平均气温、植被覆盖率、水资源总量、人口总数、人均GDP、污水处理率、生活用水总量、农业用水总量、工业用水总量、农业灌溉定额等风险因子之外没有其他的水资源短缺风险因子。 (3)假设这些因子在未来没有突变情况发生(政府政策的干预,自然灾害)等) 2.2 符号说明

三模型建立与求解 3.1.1问题1分析 所谓的水资源短缺风险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供水与用水两方面存在不确定性,使区域水资源系统发生供水短缺的概率以及由此产生的损失。北京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上游来水衰减趋势十分明显,长期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污染加重了水危机,人口膨胀和城市化发展加大了生活用水需求等。因此,导致北京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资源型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等。则影响北京水资源短缺风险的因素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1)供给因素气候条件;①气候条件,包括降水量,平均气温,平均气压,日照时数,②水利工程;(2)使用因素,①农业用水,②工业用水,③管理制度,④人口规模九个风险因子根据所建模型,筛选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风险因子。

4.1地下水资源评价基础

Ppt1 4.1地下水资源评价基础 Ppt2 大家好。 上一章我们讲述了勘查工程的施工管理及原始地质编录。经过勘查工程的施工管理及原始地质编录等野外工作后,获得了大量的原始地质资料。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开发、水文地质图件编制及水文地质勘查报告的编写等室内综合地质编录工作。 Ppt3 课程引入 从本次课开始,我们将学习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开发的知识,包括地下水资源评价基础、地下水水质评价、地下水资源量的分类、计算与评价及地下水资源开发、保护与管理等。 本次课我们先学习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具体包括地下水资源及其组成、特点和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一般概念等内容。 下面开始讲述: Ppt4 一、地下水资源及其组成和特点 (一)地下水资源的含义 地下水资源是含水层中有使用价值的各种地下水量的总称。地下水的使用价值包括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地下水是否能成为有使用价值的资源,首先是由水

质决定的,即只有水质符合要求的地下水量才是可资利用的地下水资源。 Ppt5 图片为中国地下水资源图。 Ppt6 (二)地下水资源的组成 在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内,地下水资源是由补给资源和储存资源构成(如图)。地下水补给资源是各种入渗量,一般包括降水和凝结水入渗量、河(渠)水和洪水及田间水入渗量、山区对平原区的地下水侧向补给量、河流侧向入渗量;地下水储存资源是地下水储存量,包括容积储存量和弹性储存量两部分。 图片为地下水资源组成关系示意图。 Ppt7 (三)地下水资源的特点 1.系统性(整体性) 地下水一般是按一定的含水系统形成和分布的,存在于同一含水系统中的地下水是一个统一整体,有着共同的补给、径流、排泄体系。在含水系统的任一部分注入或排出水量,其影响将波及整个含水系统。 Ppt8 2.流动性(活动性及与周围环境的密切联系性) 地下水是流体,是一种动态资源,处在不断运动循环之中,与周围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地下水的数量、质量和热量随外界环境的变化会有明显的时空变化,所以大都具有流动性或活动性。 Ppt9

水资源评价总结

一、水资源基本含义:水资源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水,既包括数量和质量含义,又包括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利用的淡水。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二、水资源特性: 资源循环流动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的多样性、利害两重性 三、水循环: 意义:水循环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通过形态的变化,水在地球上起到输送热量和调节气候的作用,对于地球环境的形成、演化和人类生存都有着重大的作用和影响。水的不断循环和更新为淡水资源不断再生提供条件,为人类和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的物质基础。过程:太阳辐射能,蒸发成水蒸气,遇冷凝结而降水,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这种水的蒸发、降水、径流的循环叫自然界水文循环。 分类:大循环是指水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的循环过程 小循环是指陆地或海洋本身的水单独进行循环的过程。 四、水量平衡: 地球上任一区域在一定时间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域内的蓄水变化量,这一关系成为水量平衡,它是质量守恒定律在水文循环中的特定表现形式。 五、全球水资源问题: 1水量短缺严重,供需矛盾尖锐2水源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突出。 六、中国水资源问题: 1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2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3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4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 七、水资源评价包括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水资源利用评价、综合评价。八、 九、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定义: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不同时期的可供水量与需水量的供求关系分析 目的:测算供水量和用水量,制定水资源长期供求计划和水资源开源节流的总体规划,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1.供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预测未来,了解水资源余缺的时空分布3针对水资源供需矛盾,要采取严格管理以实现供需平衡。 意义:开展此项工作,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获得社会和环境效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水量和水质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在维护水资源的自然功能,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十、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原则 1近期和远期相结合2.流域和区域相结合3.综合利用和保护相结合 十一、供需平衡分析的方法 系列法:按雨情和水情的历史系列资料进行逐年的供需平衡分析计算 典型年法:仅根据雨情、水情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不同年份进行分析计算,而不必逐年计算。(水资源系统动态模拟法) 二、典型念法又称代表年法,是对某一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关系,只进行典型年份平衡分析计算。其优点是可以克服资料不全及计算工作量大的问题。 三、供水量和需水量在地区和时间上分布都是不均匀的。一级包括二级,最后一级为计算单元。过大会掩盖供需矛盾,分区过小又会增加计算工作量。分区在供需矛盾突出的地方,分区宜小,不同地貌单元和行政单元一画分为不同计算区。重要水利枢纽所控制范围单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