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深层次探讨

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深层次探讨
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深层次探讨

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深层次探讨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井喷期。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改革的重要课题。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出台与实施直接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进程,促进了院校的加速合并,产生了一大批地方本科院校。地方高等教育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90% 以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市场人才需求类型逐渐由“高、大、上”的硕士、博士转变为掌握一门高级专门知识且能解决职业领域复杂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国内外的应用型教育逐步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取得了与学术型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应用技术型高校是依托专业知识、注重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突出市场应用的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院校。地方性院校的发展定位须是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应用学科专业,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校与市场、企业的对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技术能力,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等基层单位管理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从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可以看出,人才的结构性缺失是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问题。可以预见,为促使大学教育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我国高等教育未来一段时间将会处于调整时期,地方本科院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如何发展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将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众所周知,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除需高校自身努力外,还需国家和政府在宏观上的统筹管理和指导。一是服务与引领并重。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纳入本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加

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在政策层面和经费方面积极为高校转型服务,同时又加以必要的引导。二是简政放权,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给予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引进等方面较大的自由。三是形成科学的社会评价监督机制。首先,在舆论方面多宣传应用型高校的优点和特点,努力改变社会上“应用型人才就是蓝领,地位较低”的误解,宣扬应用与研究并重的理念; 其次,制定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标准和考核机制,杜绝出现地方本科高校“一窝蜂”似的转型和发展不持续的短视行为。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改革背景

(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近几年的报道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现象存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较低折射出高等教育的发展困境。地方高校缺乏地域优势,且在大学不断扩招的大背景下,一大批地方院校合并以及高职高专升格为本科院校,但市场并不是十分认可这类高校的毕业生。2013年全国高等教育毕业生达690万,2014年达到700万以上,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不容忽视的现实从侧面反映出地方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转型已经势在必行。下文笔者就地方本科高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并针对国外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的应用技术型高校进行阐述,希望能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转型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办学定位趋同,盲目按照惯性思维发展。许多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定位太高,偏离了地方高校的本质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治校理念和策略。

众多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规划把发展目标定位为综合性大学或者研究型大学,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这类高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均在一定时期内无法达到综合性大学或者研究型大学的要求。此外,还有一部分地方高校愿意创新发展却面临诸多困难。

2.学科专业无特色,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地方本科高校一般都是基于当地的历史发展成立或合并而成立的。但很多地方高校却不以此为荣,反而认为地名、地域标志影响大学的全面化、国际化,在对外交流上不够大气,争相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名变更为某科技大学、某理工大学等,导致地方本科高校办学的地方性、区域性特征不明显。在具体的教育内容上,这类高校普遍因科研实力、教学资源不足而不能满足较高层次的教育需求,转而设置大量的文、经、管等专业。根据近三年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法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汉语言文学专业招生人数众多,但在毕业生难就业的专业排名中这几个专业长期靠前。

3.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地方本科高校在国家层次的教学评估中存在一刀切的问题。由于评估标准的硬性规定,很多地方本科高校均把基础性的科研型人才,例如硕士、博士等,作为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很多高校没有硕士点拼命申请硕士点,却不重视学生的实践。其结果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既无法做到综合性大学那样本硕博的系统培养,也无法突出自的特色和优势。

4.科学研究“重科学、轻技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低。由于办学定位的同质化,地方本科高校在科研上追求达到登峰造极。教职工发表

SCI、EI、ISTP 等论文的数量成为学校衡量个人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很多地方院校对教职工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给予奖励,殊不知很多发表的论文影响因子低,文献引用率低,更谈不上应用于实际,服务于生产力。这使得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进入恶性循环,本该好好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大学成为封闭的象牙塔,并由此产生“搞科研的不管技术,搞技术的不参与科研”现象。

5.师资队伍建设“重学历、轻能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低。地方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普遍存在重学历、重理论水平、重出身的现象,对教师是否为“985”或“211”院校毕业和是否出国学习以及是否发表核心论文最为看重,忽视教师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专业实践能力,也不过问其出国学习的学校层次和核心期刊的影响因子等。很多高校要求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且出身名校,但是很多刚毕业的博士即使理论水平很高,其实践能力也存在不足。这些都势必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6. 办学经费短缺,实践教学硬件条件明显不足。地方政府对本地高校经费支持不足。一方面是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 另一方面是由于地方高校的基础较差,科研经费来源单一。另外,目前地方本科高校的错误定位也导致其难以吸引社会资金,这直接影响了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

7. 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深入,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缺乏必要保障。现行高校管理体制客观上使地方本科高校没有或失去了行业背景。地方高校的错误发展目标和企业尤其是当地企业的需求背道而驰,导致地方高等教育无法对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地方本科高校科研的整体实力相对薄弱,应用型科研力量不强,缺乏相关的应用型专业的实践基地以及实验

设备等因素导致产学研合作教育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直接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综上所述,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高等教育服务经济服务市场需求的属性尚未得到完全实现。地方普通本科教育必须转型,才能为培养满足当地企事业单位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提升国家竞争力发挥重要作用。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基本特征

应用型高校在欧洲已经有着一定的发展历史和较为成熟的经验,但目前在我国还是一种新的办学类型,发展尚不够成熟。从国外的应用型大学对当地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类高校是迫切而必须的。应用型高校是高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综合性大学、研究型大学以及高职类院校相比,具有等值要素,只是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并不存在优劣之分。从现有的实践来看,其主要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 办学定位为本地经济社会服务。欧洲各国应用型大学的学生培养目标均突出应用和实践的要求,在理论上要求具备良好理论知识和文化基础,在实际操作上要求能解决一定职业领域的实践问题,专业设置上具有显著的应用型特色和职业导向。这样的大学培养的学生直接面向经济社会生活,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例如,德国大量的机械类、精工类人才使德国的制造业闻名于世,这些人才均由其应用型大学培养。

2. 灵活的学制满足各类学习者的需求。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和国际接轨的全日制教育,企业方面对此认同度较高。应用型大学由于其人才培

养目标的特殊要求,一般不会强制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允许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其注重的是学会,而不是要求学生什么时间学习。应用类大学充分发挥优势,在专业教育上不放松,在实践上不放松,以实际应用为主,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真正开展因材施教的教育。

3. 招生上注重学生来源多样化。欧洲应用型大学的共同特点之一是学生来源多样化。我国的应用类高等院校较少,在当前体制下基本上只能招收参加高考统一考试的学生。我们可以考虑扩大招生来源,如职业高中的对口生源,以及完成中等职业教育欲进一步深造的学生,甚至可以包括专升本的学生。在培养时,要文理兼顾,有计划地加强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辅导,提高基础好的学生的实践标准。

4. 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应是多样化、个性鲜明的,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模式通常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并重的方式,其学制设置、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和毕业考核等方面都紧扣这一目的。这类院校一般会设置大量的实践课和案例课,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试以及毕业论文上更注重应用性,其可以是一项工程改进方案,也可以是一项试验方案,基本上告别闭卷考试这种考试形式。在师资上,该类院校的显著特点是“双师型”人才较多,兼职教授多,兼职工程师多。教授负责校内的基础课程和基础研究,校外的工程师等负责实践环节的教学。这样学生才能到校外对口单位从事实际工作或实用研究,得到生产一线工程师的指导,了解实际工作中的最新问题和动态,更新和扩充知识。

5. 办学经费多来源于政府机构和企业。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费基本上来

源于国家支持。综合性大学经费支持较多,省属或者地方共建的本科高校的经费来源和转型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应用型高校在经费来源上一般除了政府的投入,也会有企业的投资。企业一般愿意和这类高校进行科研合作,投资新建研发中心,学生可以在中心实践,中心的成果输出既可以指导企业发展,又可以带动学校科研的发展。在欧美,企业捐赠的经费占到大学办学经费很大一部分,目前中国这种现象还不多见。

6. 研究侧重于应用性研发创新。应用型高校的定位决定了该类高校并不是大而全,而是小而专,开展应用性研究是应用型高校的一项重要使命。我国相关的本科高校应该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同设立研发项目,与当地产业部门密切协作,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为区域发展做出贡献。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如何有效转型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必须基于区域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立足于职业教育和实践技术教育,整体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因此,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应实现以下方面的转向:首先,高校要以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为依据明确办学定位;其次,立足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在专业设置上突出地方和学校特色;最后,在师资力量上多引进“双师型”人才和专业带头人,在校内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创新,提升学校科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下文从院校管理制度、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质量以及产学研的结合等来阐述如何促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顺利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院校。

(一)通过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创新促进转型

1.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完善学校领导体制。高校党政关系是高等学校中十分重要的关系。高校转型更是需要学校领导齐心协力谋发展。转型后的高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因此,学校应该吸收部分非领导职务的教授、工程师等进入管理委员会,从制度上保证行政和学术权力的合理运用,这样针对转型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可以做出更全面的科学决策。

2.转变职能部门职能,改革行政管理方式。高等院校一般行政职能部门是学校行政权力的实施主体。不彻底转变行政部门的职能和工作方式,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彻底转型为应用技术类高校。应用技术类院校的主角是学生,因此职能部门要彻底转为服务性部门,服务于广大学生和教职员工,帮助学校更好地完成转型。

3.完善高校内部治理,提升管理水平。在地方高校的转型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高校不仅需要面对转型后的学生培养问题,还要面对转型后和企业对接的问题,高校更需要主动出击,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师资、更好的实践平台以及更好的就业机会。在具体操作上应成立以教师为主体的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涉及学生的事项在决策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代表的意见。这样的治理安排,既有利于保证“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落实,也有利于高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4. 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高校管理要实现分权和放权。对于教学,要放权给教师,对于校园建设,要放权给基建部门,要根据院校资源实际情况,采用“定额+专项”分配办法。定额是平均水准,满足基本科研实际需要;专项则是奖励和激励,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以及实现技术创新的师生进行奖励。用相关制度控制资源分配,实现学校整体办学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 通过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的改革促进转型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技术技能型人才逐渐成为企事业单位的中坚力量。社会分工的细化也产生了更多或是热门或是冷门的新专业。这些都体现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上。转型为应用型高校必须把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己任,紧跟市场需求,结合自身特色和区域发展需要,重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转型后的人才培养层次属于本科,该类高校的大学生首先必须较为系统地掌握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悉其专业要求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其次,在培养类型上为应用型,毕业生必须能在工作岗位上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因此,地方高校转型应突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不是之前的教学型高校的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更注重的是培养理论扎实,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具有技术创新意识以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后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其主要特点是“理论基础好、实践能力强、应用水平高”。

转型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突出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要以人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设置相应的素质拓展课程和实践环节,在强化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可开展一些校企合作平台实习,鼓励学生多实践,鼓励二级学院和各专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与企业的特殊需要,试行订单式培养等。

(三)通过教学质量与管理的提升促进转型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必须在教学管理上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革。第一,课程体系与内容。在课程内容上精选学科基础课程及核心课程,在

专业课上强调经典性和实用性。同时增加课程设计和专业实践内容,控制好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课程的时间比例。做到既不耽误理论的学习,又注重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第二,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加强对企业相关岗位职责的了解,探索相应的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鼓励学生自行探索相关科研项目,安排专门的教师负责相关项目的指导。第三,教学方式。在应用型高校的新要求下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是组织者、协助者、评价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课上和课下的主角。在教学方式上可借助多媒体来实施案例教学、情境模拟教学,在实践课程上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而不是一味地传授理论知识。教师更重要的角色是纠错者。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去引导解决,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校的转型前期容易遇到的困难是学生并不认可学校的转型,误认为自己降格为技校生。因此,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改变学生的观念,尤其是就业的观念; 其次,需要请专业的职业规划师结合本校的就业、企业对接情况向学生汇报相关事宜,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认识到应用型人才不同于中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应用型高校与研究型高校的一个显著不同是课程考试与毕业论文(设计)。例如,工业工程的毕业设计要求做出技术创新设计方案,而不是纯粹的文字汇报,广告学等专业更是必须做出出色的广告设计才能毕业。针对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毕业论文要求,通过整个论文(设计)的独立完成来进一步检验学生的能力是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四)通过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促进转型

1.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转型后,高校的专业设置必须做到差异化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一般地方高校本身都是颇具特色和在个别行业、专业等方面具有优势的,因此,地方高校应尽量把握好自己的优势,同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中企业的用人需要进行专业设置。例如郑州科技学院升本后在专业设置时突出其优势学科机械工程、电气自动化、土木工程等,以郑州本地的企业需求为主,立足郑州辐射周边,吸引了大量的高分考生。

2.邀请企业界人士参与制订培养方案。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要更多地考虑到企业的用人实际,因此,很多特殊专业由校企联办的话优势更明显。例如计算机信息与科学专业在很多应用型高校的校企合作办学中是主导专业,这是由该专业的特殊属性决定的。计算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按部就班的培养很可能使学生在毕业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要想占据先机就必须紧跟市场的发展来按需培养。同时企业也可提供实践基地和实习岗位。因此,可由学校组织教师和专家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企业来促进本校的校企联合。

3.校企合作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目前,教学型高校的教师以全职居多,学校喜欢聘请著名人士来做临时教授。而应用型高校的发展同样可以追求“名人效应”,只是名人效应的内涵不同,这里的名人指的是有名的技工。实践教育需要更多的一线技术员工和工程师来指导学生操作。因此,转型为应用型大学的高校不仅要多聘“双师型”人才,更多的是鼓励本校教职工去企业学习以弥补实践知识缺乏的短板,同时大量聘请各个行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来校兼职任教,提升学生的具体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

量。

4.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应用技术类高校从专业设置到人才培养目标均要根据市场需要进行设置,要尽量做到毕业生毕业就可以为企业所用。企业在地方普通高校转型过程中将发挥巨大的影响力。实训基地建设既要符合专业教学需要,也要符合实际用人需要。因此,相关院校应该大力引进不同行业内的龙头企业来校设立研发平台、实训中心,这不仅仅是宣传,更是提前招聘。同时校企合作也必须适应专业的不同需求,例如,酒店管理等专业学生需要到大型酒店的各个岗位实习才能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总之,产学研结合才能使学校的专业教学与生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王卓华副校长对我校2015年度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他说,在二级学院的共同努力下,本年度教学工作结合学校综合改革实际情况,根据学校“围绕一个中心、依托三大命题、抓好十项任务”的工作思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全面深化教学综合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教学工作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个适应、三个重点”推进改革。即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做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紧紧抓住模块化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公共课改革三个重点进行突破。第一,建构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层面出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指导意见》,各二级学院紧紧围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学生个性化需求这个导向,对2015级本科32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目前已基本构建起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三大平台、六大模块”的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第二,围绕新的人才培养模

式建构,重点推进了公共课改革。一是成立通识课程教育中心,增加讲座类通识课程,强化通识课程管理,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二是公共计算机课程探讨分类教学;三是公共外语课探索实施分级教学;四是公共体育课试行俱乐部制;五是思想政治类课程进行有效性教学改革。第三,围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设置新的实践课程及教学体系。以“行业素质+实践能力+创业能力”为主线,按照“符合行业要求,校内实践与行业综合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验+实训+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四年实践教学“不断线”,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学分比例达到30%以上。第四,围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对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首批32个专业实施模块化课程改革。探索构建基于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基本框架由三大专业教育平台和六大课程模块组成。第五,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继续试办“挂榜实验班”。通过中期检查,认真总结了两个“挂榜实验班”与四类“卓越人才实验班”教学改革成果和办学经验,在此基础上,推动新一轮卓越人才实验班顺利实施。为适应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学校推出了57门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共有12585位学生选修了通识教育网络课程。第六,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统领,建立高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在教师教育专业方面,2015年初,学校与玉林市教育局、玉州区教育局成立基础教育改革联盟,并在我校建立“名师工作坊”,推动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的深度合作。其中,基于高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优质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卓越教师平台,入选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创优计划本科教学协同育人平台项目。

学校确立了6个校级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建设项目,其中,高中英语学科基地建设获区级立项。在非教师教育专业方面,与玉林市好邦医疗器械公司,容县人民政府、广西宽华电子商务公司、北京超星尔雅公司、五彩田园等进行战略合作,探索协同育人途径。第七,应用型专业建设得到加强。首先是确立了“做优做精教师教育专业,做大做强应用型专业”的建设思路。建立对接桂东南区域产业升级的专业调整机制,重点建设教师教育类、经济与管理类、生物与药学类、化工与食品类、电子信息类、文化创意类等专业群。其次是一批应用型专业得到加强。我校园林专业参加广西首批新设本科专业评估工作,获评为合格;我校面向桂东南区域经济发展的管理学专业群(6个专业组成)获2015年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环境设计专业获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立项,获得项目资助经费390万元。新申报农林经济管理、土木工程、物联网工程等三个本科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入选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创优计划本科教学创新创业改革示范专业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园林、运动康复、电子商务等四个专业获批中职升本招生试点。第八,扎实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是加入“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二是积极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5年新增校级立项230项、自治区级立项188项、国家级立项60项。三是积极组织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成果丰硕,共有222人次大学生获得区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比如5月底全区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我校32名参赛学生全部获奖。其中,获得一等奖9项(全区第一),二等奖17项,三等奖6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第九,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质量保障体系的“四个结合”更加明晰:一是教学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

合;二是学生网上评教与同行、领导课堂评教相结合;三是教学督导与学生信息员队伍反馈相结合;四是年度质量报告公开与内部质量监控相结合。确保教学正常秩序和教学质量提高。第十,注重教师教育能力发展中心建设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教育能力发展中心继续推进二期工程项目建设,主要包括微格教室、图书馆视听室、教学观察室、心理素质拓展与训练等项目的招标工作。通过利用教师教育能力发展中心推动教师成长。一是主办青年教师教学比赛、首届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技能大赛。二是积极组织和推荐教师参加各种大赛。全校共有22人次教师获得各种教学技能大赛奖项。第十一,教学实验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2015年新增仪器设备总值3774.3214万元。我校教师教育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化学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获2015年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经费资助。本年度新增实践教学基地12个。签订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实验基地6个。第十二,2015年度共获得“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项目总经费1117万,比2014年经费增加了500多万,培训教师总人数3690名。第十三,修订和完善有关制度,保障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运行。修订了《玉林师范学院教学工作奖励办法》、《玉林师范学院教学差错、教学事故认定办法》、《玉林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及处理办法》;修订了《玉林师范学院普通高等教育学生转学管理规定》、《玉林师范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玉林师范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等。

王卓华对做好2016年教学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以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学校“十三五”专业和课程建设规划及落

实工作;二是以2015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扎实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是加强实践性课程建设,拓宽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渠道;四是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五是切实做好本科审核评估启动工作,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 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

目录 引言 (1) 一、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 (一)办学定位趋同,盲目按照惯性思维发展 (3) (二)学科专业无特色,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 (3) (三)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3) (四)科学研究“重科学、轻技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低 (4) (五)师资队伍“重学历、轻能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低 (4) (六)办学经费短缺,实践教学硬件条件明显不足 (4) (七)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深入,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缺乏必要保障 (5) (八)新建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问题更加突出 (5) 二、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及结构调整的启示 (5) (一)欧美经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及其特征 (6) (二)欧洲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经验---应用技术大学的兴起 (6) (三)应用技术大学在欧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8) 三、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16)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要求 (16) (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内在必然 (17) (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加强院校内涵建设的内在驱动力量 (17) (四)地方本科学校转型发展方向——应用技术大学 (17) 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 (19) (一)确立应用技术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19) (二)加强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引导和宏观指导 (20)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分类评估制度 (20) (四)加大对应用技术大学的经费投入 (20) (五)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20) (六)各级政府为行业企业参与合作育人提供法律、法规和机制保障 (21) (七)在国家框架下开展应用技术大学国际合作 (21) (八)加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 (21)

转型期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与思考

65 2012年 Vol.27 No.9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高等教育收稿日期:2012-08-20 作者简介:杨 勇(1972-),男,福建平潭人,助理研究员,从事高校行政管理方向的研究。 一、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这些年,虽然国家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上先后出台高校人事制度改革、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等,促使高校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然而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传统下形成的弊端依然存在,严重束缚了高校的改革和发展,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依然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主体性和自主发展规划分析 1.高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办学潜力不能发挥。从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进程来看,各个高校之间表现出高度的同一性:当精简机构时,大家都精简,而且都能成功地控制在20个以下;说要成立学院,一下子又成立了很多学院;说要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又都忙于将后勤与学校剥离。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政府的主导下一块一块地进行,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制约高校发展的种种障碍,使高校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发了高校的活力,但这样的改革未免有点支离破碎,不能形成一个完整体系。高校尚未表现出一个法人实体所应有的作为,政府也未把高校看作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这就导致高校丧失了自主发展的意识,丧失了应有的责任感,使改革变成一种被动的任务,而非主动的探索。 2.高校发展缺乏长远目标及战略规划。政府直接插手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具体改革,并且通过各项行政手段零敲碎打的进行,使高校的发展缺乏长远目标及战略规划。因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是为高校发展服务,因此高校的长远目标与战略规划在高校的发展中应处于首位。许多高校在政府规划下,看上去都有了自己的目标与规划,如把高校办成一流高校这样的目标等,但这种规划适应的是政府的行政规划,而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高校自身的发展规律,行政任务使高校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造成了高校办社会的格局,形成了单一、封闭的办学模式,缺乏与本校相适应的长远目标与规划。 (二)高校内部管理的权限分工和机构设置分析 1.高校的党政关系一直未能理顺。1998年《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这种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责任制度,是结合中国现阶段国情、具有特色代表性的教育法,实际上非常适合在各大高校实行。但是这项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内涵认识不足,思路不够清晰,出现了部分院校党政关系未能理顺,由于个人利益的冲突导致许多不良因素出现,种种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面作风,给高校校长书记带来各方面的压力,也随之严重影响了学校在学生、家长心目 中的形象。 2.高校泛行政化、官僚化严重,行政机构、人员冗余。高校所有的建设都由国家付费,建立了学校附属的各个机构,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等等。这些机构的管理等方面都和高校有着直接的联系,与社会上的相应机构出现了脱钩的现象,学校任何附属的一个小机构的行政、人员等都非常的受限制,形成了近似于官僚化的管理体制,这也严重制约了《高校教育法》的真正实行。 (三)高校内部管理的运行机制分析 1.校院(系)二级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学校管理重心还没有真正下移,学院(系)一级应该承担的职能与学校一级应该承担的职能还缺乏科学的划分模式。 2.高校管理模式单一,管理观念、手段陈旧,缺乏现代化管理理念。目前高校的管理还主要以人充当管理信息载体和传递渠道,部门之间、整个高校内部缺乏动态电子信息的管理和传递,造成信息滞留或者传递效率低下。许多高校虽然增添了许多现代化的设备,但由于管理人员管理观念没有更新,信息技术管理技能没有提高,常常不能物尽其用,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从而制约了高校的全面发展。 二、进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社会发展和高校自身建设的需要 (一)从外部环境着眼 1.适应社会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发展需要。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使我国重新启动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进入21世纪以来,在知识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整个中国开始了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转型。这一社会转型,已经或正在广泛地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经济的全球化使高校不仅要面临来自国内的竞争压力,同时必须立足于国际教育市场,参与到国际教育市场竞争的大背景下,这对我们刚从计划经济体制中走出的高等教育管理来说,自然是一场新的挑战。英国教育管理专家托尼·布什认为:“教育机构的工作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但管理质量是办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这必然就要求高校通过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活力与竞争力,更好为社会、国家服务。 2.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是一个古今流传的理念。在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和谐社会” 转型期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析与思考 杨 勇 (闽江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摘 要:从高校主体性和自主发展规划、内部管理的权限分工和机构设置、内部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高校内部各项激励和保障制度完善四个方面分析,指出了目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并对其成因做了初步的分析。并以高校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两个方面为切入点,提出进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社会发展和高校自身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转型期;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57(2012)09-0065-02

高校转型发展方案与意义

高校转型发展方案与意义 当前,新一轮工业革命加速发展,我国进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刻,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迫切要求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实现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迫切需要加快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就是要更好地促进这些高校直接面向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更好地提升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就业质量、创业能力并奠定其长期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使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和学习者发展创造更大价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撑。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并向普及化发展,但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一些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上脱离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设置、课程教材、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模式同产业发展实际、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办学封闭化倾向突出,有些甚至出现了就业难、招生难并存的现象。要破解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实行高等教育分类改革,解决部分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问题,引导这些高校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融合发展之路,推动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和质量提升,全面增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记者:引导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系统总结了近年来高校改革发展实践、吸收借鉴了发达国家先进经验。转型发展的思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明确政策导向。转型的关键是明确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转变办学方式。基本要义是已有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是办学思路、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的调整,不是“挂牌”、更名或升格。文件牢牢把握这一政策导向,引导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把办学定位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把办学模式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形成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重视制度建设。引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关键是要着力解决转型发展过程中“束缚过多、动力不足”的问题,通过体制改革激发地方和高校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推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沟通衔接。文件既立足于在学校层面引导试点、形成示范,也立足于在制度层面通过试点推进整体性的体制机制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 三是加强省级统筹。转型的主体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的责任在各省级政府。《指导意见》强调加强省级政府在转型发展改革中的统筹作用,引导各地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整体布局结构出发,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面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定位、优化布局、调整结构上,从各地各校实际出发,积极稳妥推进转型发展改革,不搞一阵风,不搞一刀切。 四是坚持试点先行。充分发挥试点高校改革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加强对试点高校的指导和推动,形成示范效应。哪些高校需要转型,不是简单以本科院校的设置时间划线,主要是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并结合高校的条件和意愿来确定。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现就开展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提高地方高等教育支撑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高等教育特色发展,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2、基本原则 ——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确定一批试点高校和专业(集群)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全面提升地方本科高校服务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 ——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推进。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高等教育实行分类管理,科学定位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类型、科学研究任务、主要服务面向、质量标准要求和国家、社会责任。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扩大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办学自主权,提高学校适应人力资源市场变化的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能力、为区域发展创造人才红利的能力。 ——坚持顶层设计、综合发展。系统总结近年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加强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充分发挥省级政府在改革中的主体作用,扩大省级政府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的统筹权,促进区域内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3、总体目标 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以下目标: ——建成一批地方本科转型示范学校。引导试点高校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直接融入区域发展、产业振兴和技术进步,深度融合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发展道路。 ——试点高校就业质量显著提高。试点高校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更好对接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毕业生技术应用能力达到本行业先进水平,创业人才培养有重大突破,初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对口就业率达到80%以上,毕业生起薪水平、就业稳定性高于怀层次其他高校。 ——服务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能力显著增强。围绕国家和区域重点产业建成一批高质量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成一批校企联动的产业技术积累创新联合体,充分发挥其对产业链价值的贡献力和产业群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人才培养立交桥初步形成。充分发挥试点高校对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应用技术本科与中高职有机衔接,拓宽中高职毕业生和在职技术技

转型时期我国高校实施战略管理的思考

92 2012年第27卷 第10期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高等教育收稿日期:2012-09-14 作者简介:张英玉(1978-),女,福建闽清人,助理研究员,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方向的研究。 一、转型时期我国高校的发展 为应对国际高等教育竞争,我国在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思想。在新的形势下,全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一方面,全国高等教育已经开始了从做大向做强的战略性转变,近年来教育部对公办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的宏观调控和财政性投入机制,重在扶强和做强;教育部在“985”和“211”新一轮建设规划、今后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式和评价体系、重点学科布局、重点建设项目评选等方面,已经加大了扶强力度,各地情况也大体如此。另一方面,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思想:即要建立起一批具有高水平、高实力、具有中国特色、走在国际前沿的高等院校。这就要求各高校需要站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办学质量和效益标准,主动适应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形势、新需求,认真研究和借鉴国内外大学从转型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式,结合大学自身的基础与特色,对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学科建设、功能建设、资源建设和软实力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战略管理与高校发展 (一)战略管理的内涵 “战略管理”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是在安索夫(H.I.Ansoff)、德克勒克(R.P.Declerck)及海斯(R.L.Hayes)共著的《从战略计划到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到,认为“战略管理”是为了实现战略而适应的、复杂的社会动力全过程[1]。1983年,美国学者凯勒(George Keller)在《学术战略: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一书中提出:“战略管理”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内流行的催化剂,表明了战略管理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我国学者孟明义(1987)在《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简论》一书中,解释“发展战略”是人们对未来发展的重大的、全局性的谋略和统筹的统称,如经济发展战略、工业发展战略、农业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等[3]。戴维(1998年译)在《战略管理》一书中,将“战略管理”定义为制定、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能够达到其目标的跨功能决策的科学与艺术,通常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三个阶段[4]。 综上所述,战略管理是一个系统、全面的管理过程,它包括了对战略制定、实施、组织、评价、控制等环节的管理;它为组织提供了一种应对环境变化的策略,使组织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有利于组织整合内、外部资源来提升竞争力,重视组织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战略管理是促进高校科学发展的关键 高校实施战略管理的历史并不长。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 国高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直接促使了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的革命和发展模式的改变,即高校开始明确发展目标,资金投入不再是随机的,而是更加注重产出和效益,战略管理开始成为一种新的大学治理方式和发展模式。到90年代后期,“战略规划和战略管理成为欧美国家高等教育管理的主要手段”,[5]并有一些高校通过制定战略规划,实施战略管理脱颖而出,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一流大学。 环境的变迁和竞争的加剧,使实施战略管理成为促进高校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战略管理主要包括对学校当前及今后一定时间段里的办学理念、发展方向、办学思路、特色定位等,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而采取的办学模式、策略措施。它是对高校发展、改革及建设总体思路的研究、规划与实施过程,关乎着高校的兴衰荣败。 三、高校实施战略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做好战略规划 科学定位、明确目标,是制定高校发展战略的第一步,是实施战略管理的先导。首先,高校要确定办学的类型,即结合学习的自身条件、特色,所处的地方环境,以及社会需要综合确定办学性质,如研究型高校、教学型高校、应用型高校或综合性高校等。其次,高校要明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是学校办学的主要目的。高校应从社会需要、国家需要的战略高度上来确立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阶段性的人才培养计划。最后,明确各学科的科学布局,这是高校开展教学的重要载体,优化的学科布置是推动高校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转型时期,各高校要紧密结合自身的办学实际,根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找准定位、明确目标,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在定位方面,坚持科学、准确、合理,不盲目随大潮,也不脱离实际过分“求异”;在目标确立方面,坚持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大力发展优势学科,突出办学特色。 (二)推动战略实施 高校战略规划与日常工作脱节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推动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把规划工作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进行部署。一是做好规划的分解工作。即要将规划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形成学校和各具体部门的工作年度计划。在各个目标阶段,各个职能部门根据资源获得的可能性和实际条件,进行工作任务落实的具体安排,进而实现发展规划到实际工作的转化。二是推动重大项目的实施。强调“项目带动”是“十二五”期间高校规划编制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各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均设置专章列出支撑规划实施的重大项目 转型时期我国高校实施战略管理的思考 张英玉 (福州大学 福建福州 350108) 摘 要:我国正处在从“教育大国”到“建设教育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高等学校发展正面临许多重大挑战与机遇,实施科学的发展管理战略对于推动高校进一步改革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战略管理”的理论出发,具体分析了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教育方向发生战略性转变的大背景下,高校如何实施科学的战略管理策略,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蓬勃发展。 关键词:转型时期;高校;发展战略;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57(2012)10-0092-02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探析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探析 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地方高校自身发展需要的背景下,地方高校的改革发展趋势已不可扭转。本文从地方高校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目前地方高校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论述政府、社会及高校的角色定位及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提出了地方高校改革发展的四点建议。 标签: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应用实践 一、引言 一方面,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形势和产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自2000年以来,尽管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但由于师范型专科学校整合升级而来的地方本科高校面临办学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获取社会资源能力有限等问题,学生的质量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同时,受到区域经济发展过慢的影响,使得大学生毕业季出现就业难和扎堆的情况。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对应用型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与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的现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调整,不仅涉及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宏观结构的改革,更涉及高等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办学方法等微观结构的调整。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只有通过转型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的匹配,培养更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才能达到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最基本要求。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现状与问题 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都基本上按照“老本科院校”向综合型大学的方向进行发展,既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的综合水平也比较低下。从而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地方型本科院校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1.专业设置的问题 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高校,专业设置大多是在原来基础上建设的本科专业,虽然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但随着学校发展陆续新增的专业往往只盯住所谓“热门”专业,不仅缺乏整体规划,而且缺乏严谨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导致新增专业与地方社会经济结构严重脱节,并不能起到服务地方的作用。在专业内涵建设上也是按照“老本科院校”重视学术型内涵建设的模式进行的,缺乏自身的特色,不能突出办学优势。 2.专业师资力量不均衡的问题

地方高校发展转型的涵义及出路

地方高校发展转型的涵义及出路 当前,经济新常态趋势和高等教育结构性调整,推动一大批地方本科院校从传统大学向应用型大学转变。“如何转”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仅需要关注微观层面转型的具体措施,亦需要关注宏观层面的教育政策文本,只有明确其政策背后蕴含的关注点及关注度,转型的地方本科院校才能在政策指导下,有方向、有重点地开展应用型大学建设工作,所以本文从颁布的政策文本入手,通过分析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政策发展进程及对政策文本中的高频共性词和特色词,旨在从教育政策文本视角,明晰“转型”涵义,提出促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发展建议。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政策发展进程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政策经历了由问题关注到出台国家层面的专门政策,再到地方响应国家政策,配合出台相关地方实施意见的发展历程。 (一)国家:从问题关注到出台专门政策 “地方高校转型”最早出现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1年)》的政策文本中,《纲要》指出:要建立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体系,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此后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又一次强调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2021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1年)》从对增强城市创新能力方面,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同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把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作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并对其转型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做出了明确要求。202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着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加快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2013年11月 课题组成员:孙诚、卢彩晨、杜云英、赵晶晶、张智、尹玉辉 目录: 一(转型发展的背景 二(转型发展的优势 三(转型发展的难度 四(欧洲发展的经验 五(转型发展的建议 一、转型发展的背景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中国技能人才状况、高等教育发展特点、世界职教发展规律 ,一,世界经济发展背景 趋势一:经济重心回归实体经济 1、欧美的“再工业化” 20实际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历了个“去工业化”过程~劳动力迅速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比重持续降低~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过度依赖以金融业、房地产业的虚拟经济的国家在金融危机中受到沉重打击~市场大幅萎缩。重归实体经济~推进“再工业化”战略被发达国家提到产业结构调整的议事日程上来。”再工业化”着重发展高端制造

业~谋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2、东南亚国家占低端制造业市场 越南、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制造业要素中~土地成本、人力成本远低于中国~2011年吸引外资直接投资达1170亿美元。服装鞋帽等低端制造业正加快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案例:耐克工厂从中国“转战”越南~1980年时耐克公司把它在韩国、中国台湾省的工厂移至中国大陆。2000年中国生产了全世界40%的耐克鞋~居全球首位。2010年~越南取代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耐克鞋生产国。 趋势二:经济格局变动催生新的产业革命 未来20年~是世界范围内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成长、发育期~是国际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世界地缘格局重组关键期~也是改变国际竞争规则与产业重新洗牌的重要时期。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 策研究报告 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

目录 引言 (1) 一、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 (一)办学定位趋同,盲目按照惯性思维发展 (4) (二)学科专业无特色,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 (5) (三)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6) (四)科学研究“重科学、轻技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低6 (五)师资队伍“重学历、轻能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低 (7) (六)办学经费短缺,实践教学硬件条件明显不足 (7) (七)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深入,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缺乏必要保障 (7) (八)新建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问题更加突出 (8) 二、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及结构调整的启示 (9) (一)欧美经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及其特征 (10) (二)欧洲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经验---应用技术大学的兴起 (10) (三)应用技术大学在欧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3) 三、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24)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要求25 (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内在必然25 (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加强院校内涵建设的内在驱动力量 (26) (四)地方本科学校转型发展方向——应用技术大学 (26) 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 (30) (一)确立应用技术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30) (二)加强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引导和宏观指导 . 30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分类评估制度 (31) (四)加大对应用技术大学的经费投入 (31) (五)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32) (六)各级政府为行业企业参与合作育人提供法律、法规和机制保障 (33) (七)在国家框架下开展应用技术大学国际合作 (33) (八)加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 (33)

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约因素与破解路径

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约因素与破解路径 发表时间:2011-11-23T16:03:04.923Z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0月C供稿作者:寇晓燕[导读] 高校已不再是与社会隔绝的象牙塔,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都会在高校有所体现,它已经成为各种思想文化激烈交锋的重要场所。 摘要:高校已不再是与社会隔绝的象牙塔,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都会在高校有所体现,它已经成为各种思想文化激烈交锋的重要场所。面对社会的急剧转型、价值观念的相互激荡,大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这种变化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挑战。本文解析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约因素有助于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关键词:社会转型;制约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破解路径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1)10-0000-00 作者简介:寇晓燕(1975-),女,四川眉山人,成都大学政治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作者单位:成都大学政治学院,四川成都邮编610106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是特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变迁和发展,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标志和基本特征。高校已不再是与社会隔绝的象牙塔, 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都会在高校有所体现,它已经成为各种思想文化激烈交锋的重要场所。面对社会的急剧转型、价值观念的相互激荡,大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这种变化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挑战。 一、转型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约因素(一)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化在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关系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西方意识形态的的渗透,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整个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导致了人们对过去统一而独具权威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由认同走向迷惑和质疑,产生了思想观念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主流意识形态之外,各种意识形态:如享乐主义、信仰虚无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新左派、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新儒学、宗教观念等价值观和社会思潮相互激荡。这一方面削弱了传统意识形态控制力,另一方面使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等这些与传统主流价值观相背离的价值观,成为人们新的人生哲学。 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多元化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呈现出不稳定、无中心、多样化的状态。马克思主义与各种社会思潮、意识形态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元的话语空间,加之市场经济引起的社会剧烈变动给当代大学生尚未定型的思想意识造成的干扰,导致在部分大学生中,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趋同论”、社会主义能否战胜资本主义的“怀疑论”、资本主义取代社会主义的“取代论”等,具有一定的市场。[1]这给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二)文化领域的大众化 以市场经济建构为契机的中国社会转型,在文化精神层面所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大众层面的市民文化的生成。大众文化从实质上说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它是一种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文化商品生产为特征,以大众为对象的流通文化,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普及性可以说是其最主要的基本特征。如今,大众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成为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并驾齐驱的文化分支。它的发展壮大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格局,影响了国民人格塑造和社会发展面貌,但也引发了多重社会效应和多种不同的评价和议论,如颠覆传统与精英主义、消解一切深度和意义的“无厘头”,纯粹“实用性”、“消费性”。大众文化在高校的流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紧张和内心焦虑,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但大众文化的局限性也是十分明显的:它的平面性、非现实性,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模糊是非、挑战传统道德无疑会对高校的思政教育造成障碍。这促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它的价值、效应及其发展控制问题。大众文化使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扭曲,精神境界降低。著名学者钱理群曾这样评价:“即使是最好的大众文化、流行文化,也是显示一个时代文化的平均数。如果完全沉迷于其中,拜倒于它,迎合它,进而为它所控制,那必然导致思想和文化的平庸化。”作为偏重娱乐性的感性文化,大众文化更多地借助于接受者的“感官”而不是“思维”来传播。使部分大学生只热衷于追逐虚幻的、无意义、无深度的东西,例如水煮《三国》,戏说乾隆,搞笑诺贝尔奖,迷恋“哥”、“姐”等反传统的“无厘头”文化现象。这种将社会现实碎片化的理解,追求异质性、断裂性、差异性的生活方式否定人类社会道德上稳定的价值观念,极易落入道德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的泥潭。这就弱化了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生活和心理的价值引导作用,进而消解主流文化所倡导的对对理想和信仰的坚持和追求。(三)政治领域的市场化 波兰尼曾指出,经济原则全面接管社会各个领域的“市场社会”所带来的危害,需要政府主动的规约与限制,比如扶助贫困、救济失业、干预不顾后果的疯狂经济与环境掠夺,等等。[2]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于市场化改革还不彻底,监督约束机制还不完善,导致唯利益论的经济原则对社会、政治的侵蚀,和政治领域市场化、权力寻租的盛行。政治领域的权力“寻租”的示范效应是转型期加重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的又一社会因素。 当前,社会中的各种腐败现象已成为大学生们关注的话题,他们对腐败问题的认识与看法存在以下三种令人焦虑的倾向:一是对腐败现象虽然表示憎恶却又对反腐败斗争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有意见,对反腐前途悲观失望情绪;二是对党和政府内部存在的腐败问题感到不可思议,因为这与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观念不一样,有的因此而对党和国家的前途产生怀疑;第三,更为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大学生受其父母或社会上其他一些人的腐败行为的不良影响,见怪不怪,对腐败现象不但不反感,有的甚至从个人的目的出发,已经作好了未来效仿的思想准备,或者已经投身到一些不正常的“潜规则”活动之中。这表明,社会转型期政治领域的市场化,大量的权力寻租现象,使得部分大学生淡化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社会环境的价值取向与学校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形式形成鲜明的反差,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学校思想教育的作用,甚至有些学生怀疑国家公权的正义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从根本上动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原则。 (四)社会领域的阶层过度分化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工具研究_习勇生

教育发展研究2015.13-14 决策参考 摘要: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高等教育结构性调整,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转型的关键 在于选择与政策网络相匹配的政策工具。根据政策网络内部成员之间的 “相互关联性”和“连贯性”,可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网络划分为政策社群、专业网络、府际网络、生产者网络和议题网络五种类型,不同政策网络之间也存在着权责分配不当、合作与抗衡等冲突与矛盾。为避免单一政策工具的局限性,应综合考虑不同类型政策网络在政府能力、社会能力、社会异质性三个结构性变量的特征,据此形成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工具包并选择有效的政策工具。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政策工具;政策网络 习勇生/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成都 611130) 当前,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趋势倒逼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结构性调整,推动一大批地方本科院校从传统的研究型大学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这也是继2000年前后“专升本”合并升格后,地方院校在中央政府政策引导下的 “二次转型”。笔者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后发现,学界有关地方本科院校“为什么转”的研究成果颇多,而关于 “如何转”问题的研究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笔者认为,“如何转”不仅要关注转型过程中学科如何发展、专业如何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改革、应用型课程如何设置、师资队伍如何转型等中观和微观层面的改革举措,更应聚焦于中观和宏观教育政策的执行层面,研究在复杂的政策环境下如何选择和设计与政策网络这种现实政策背景相匹配的政策工具。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政策执行的关键在于选择政策工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指出:要建立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体系,加快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 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在《纲要》指导下,政府着手筹划高等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和构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调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为了贯彻落实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教育部等六部委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 2020年)》中更加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 转型发展,支持定位于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高校实行综合改革,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教育部拟定的《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则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做了顶层设计,并阐述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试点高校的主要任务、配套政策措施以及工作推进机制等内容。相关政策文件出台后,2014年和2015年教育部的工作要点皆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上议事和行动日程,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院校加强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进入执行阶段,而政策执行的核心和关键在于选择有效的政策工具以实现政策目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工具研究 笮习勇生 DOI:10.14121/https://www.360docs.net/doc/8f18816156.html,ki.1008-3855.2015.z1.003

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转型势在必行

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转型势在必行8月31日上午,在2013年暑期我校工作研讨会上,福建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仁华应邀莅校作题为《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转型势在必行》的专题报告。 吴仁华书记在报告中,分析了推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类院校转型的紧迫性,阐述了地方高校转型需要明确的四个基本观念,以及工程学院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实践。校党委书记潘玉腾指出,吴仁华书记的报告既是一场高端的政策解读,也是一次深入的实践指导,对我们进一步了解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了解国家政策,推动学校转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将报告内容摘选如下: 2013年6月28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正式启动了“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 一、推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类院校转型的紧迫性 1、产业升级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迫切要求 伴随技术革命对生产力格局和生产方式变革的急速推动,我国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许多企业开始经历从低端制造到中高端制造

的转型,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比如在石油、电力行业,数字化、自动化装备的引进和使用,使得生产操作一线对技能型基础工种的需求量激增;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一带,机器人“入侵”制造业,很多企业面临机器人生产研发、维修等工程人员的难求之苦。 因此,适应产业升级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 2、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人才供求关系的逆转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才供求态势发生逆转,2011年至2020年,大学每年毕业700万人,进入白领岗位的比例继续降至55%左右,也就是说,比例接近一半的大学毕业生需到“灰领”、“蓝领”岗位就业。据教育部对2012年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排名的结果是,第一“985”高校,第二高职院校,第三“211”大学,第四独立学院,第五科研院所,第六地方普通高校。 为什么会出现结构性失业? 社会进步需要越来越多具有实用技能的高技术人才和熟练专业人才,需要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做知识技能型的工人、农民和第三产业

XX学院转型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讨论稿)【模板】

XX学院转型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讨论稿)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本科学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教发规〔2014〕895号)的意见和要求,经过充分酝酿,深入研讨,XX学院明确了转型发展思路,达成了应用型大学建设共识。我们将紧紧抓住转型发展试点工作这一难得机遇,科学谋划,精心设计,认真部署,同心协力,加快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步伐。为此,特制定XX学院转型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学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现人才培养结构战略性调整。XX学院遵循高等教育分类管理新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全面推进学校的转型发展,把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十八大会议精神。2010年以来我校提出了“内涵建设有特色,科学发展上水平”的办学理念和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的工作思路,一切以“转”当头,在转型中谋发展、转型中谋提升。在建设应用型大学中,努力探索与追求两个统一:大众化教育与学术教育的统一;职业教育与学

术的统一,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主要路径,以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推动转型发展,培育专业(专业集群)特色,建设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点带面的原则。学校统一部署转型发展工作,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打造特色”的工作思路,以专业(专业集群)建设为抓手,示范引领,加快推进学校整体转型发展。 2.坚持需求导向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快现有专业改造的力度,根据经济社会需求建设新的专业(专业集群),推进专业与行业(产业)对接,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坚持开放(合作)的办学原则。学校大力推进校企共建专业(专业集群),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探索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坚持特色发展原则。加强学校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工作,瞄准区域经济、企业、行业需求打造专业(专业集群)特色。加快科研转型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增强支撑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 (三)转型目标 总体目标: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建设一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面向生产实际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

关于我国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分析

关于我国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分析 本文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提出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技术型、应用型职业教育院校”的观点为论述点,阐述我国地方高校转型的意义、高校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最后提出高校转型的具体途径。 标签:高校转型必要性问题途径 0 引言 自1999年我国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后,高等本科院校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截止2014年,我国新增本科院校358所,独立学院292所,其占到全国本科院校的55.5%左右,并且这种增长趋势会更快,而这些新增的本科院校整体实力比较弱,70%的本科院校分布在我国的地级市城市,它们已经成为我国培养本科学生的主力军,这些本科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毕业后却没有找到相应的工作,而我国许多高端技术型、应用型岗位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基于此情况,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提出了高校应该向技术型、应用型方向转型,即“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技术型、应用型职业教育院校”观点。 1 我国高校向应用型、技术型方向转型的必要性 1.1 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产业升级就是劳动力结构的升级与转化,然而一线劳动力实践技能的缺失是企业升级的主要瓶颈,因此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一线劳动者要具备全新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结构。我国目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服务于现代企业生产的第一线的高端人员,在上海、深圳等地调研表明,高技术企业一线劳动者中的90%已经需要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但是我国具有高端技能的人才却非常的匮乏。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我国接受高等教育学生的高失业率,2013年我国高校就业率紧为77.4%,与2012年相比高了不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国高校的毕业生人数众多,而是因为我国本科院校的教育结构不合理,比如德国、瑞士的学生就业率就非常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其职业教育体系比较成熟,德国本科院校的78%集中在了专业性、应用型,而只有22%的高等学校属于学术型;瑞士则82%的高等院校集中在应用型方向,只有18%的属于学术型。 1.2 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自从1999年我国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我国的在校大学生在2005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得到第二,仅次于美国,而在2012年我国的在校研究生数量为172万人,相比2005年已经翻了一番还要多,而且我国的毛入学率已经接近50%,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大众化教育,但是受到一些传统办学思路以及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着办学定位不清,专业结构趋同,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高校转型就是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体现出高校的专业性、技术性、应用性特征,因此教育的不适应会对高校转型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