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第34卷第12期自动化学报Vol.34,No.12 2008年12月ACTA AUTOMATICA SINICA December,2008

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李慧1,2戴汝为2

摘要在体生物发光成像和在体荧光成像是近年来新兴的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能够无损实时动态监测被标记细胞在活体小动物体内的活动及反应,在肿瘤检测、基因表达、蛋白质分子检测、药物受体定位、药物筛选和药物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详细介绍了在体生物发光成像和在体荧光成像的特点、系统及应用,比较了它们的异同,综述了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讨论了将其应用于临床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关键词在体生物光学成像,生物发光成像,荧光成像

中图分类号R319

Development of In Vivo Optical Imaging

LI Hui1,2DAI Ru-Wei2

Abstract With the emergence of in vivo optical imaging,bioluminescence imaging and?uorescence imaging can be used to non-invasively monitor the activities and responses of cells marked with optical signals in real time,which are considered to be promising tools for tumor detection,gene expression pro?ling,protein molecular detection,drug receptor localization,drug screening,and therapeutic evaluation.In this paper,the features,imaging systems,and applications of in vivo bioluminescence imaging and in vivo?uorescence imaging have been introduced and compared in detail.The basic theories,application?elds,and development of in vivo optical imaging in future are reviewed.

Key words In vivo optical imaging,bioluminescence imaging(BLI),?uorescence imaging(FI)

随着荧光标记技术和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在体生物光学成像(In vivo optical imaging)已经发展为一项崭新的分子、基因表达的分析检测技术,在生命科学、医学研究及药物研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分为在体生物发光成像(Biolumi-nescence imaging,BLI)和在体荧光成像(Fluores-cence imaging)两种成像方式[1?2].在体生物发光成像采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标记细胞或DNA,在体荧光成像则采用荧光报告基团,如绿色荧光蛋白(Green?uorescent protein,GFP)、红色荧光蛋白(Red?uorescent protein,RFP)等进行标记[3].利用灵敏的光学检测仪器,如电荷耦合摄像机(Charge coupled device camera,CCD camera),观测活体动物体内疾病的发生发展、肿瘤的生长及

收稿日期2007-08-08收修改稿日期2007-11-19

Received August8,2007;in revised form November19,2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00131),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项目(20061D050160021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10146)和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资助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30500131),Research Fund for Beijing Distinguished Specialists (20061D0501600216),Chinese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20070410146),and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C.Wong Postdoctoral Fellowships

1.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北京100048

2.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与智能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1.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echnology,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048

2.Key Laboratory of Complex Sys-tems and Intelligence Science,Institute of Automation,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190

DOI:10.3724/SP.J.1004.2008.01449转移、基因的表达及反应等生物学过程,从而监测活体生物体内的细胞活动和基因行为[4?8].

相对于其他成像技术,如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计算机层析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超声成像(Ultra-sonic imaging)、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等,在体生物光学成像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堪称是分子基因检测领域的革命性技术.它具有如下优点:较高的时间/空间分辨率;在肿瘤和良性/正常疾患之间有高的软组织对比度;成像对比度直接与生物分子相关,适于重要疾病的基因表达、生理过程的在体成像;获得信息丰富、适于多参数复合测量;价格适中等.尽管其测量范围与测量深度有限,但适用于小动物的整体在体成像和在体基因表达成像.表1和表2(见下页)分别给出了几种主要成像技术的应用场合及参数比较[5,9],可以看出,基于分子光学标记的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已经在活体动物体内基因表达规律方面展示了较大优势.近年来,随着生物光学成像设备的研制以及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将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肿瘤免疫及治疗、基因治疗、药物研发等领域并取得了许多成果[4?8].

本文分别介绍了在体生物发光成像和在体荧光成像的特点、系统及主要应用,比较二者在分子探

1450自动化学报34卷

表1成像技术的主要应用

Table1Primary uses of di?erent imaging techniques

成像方法主要应用

核磁共振成像(MRI)表型、生理成像和细胞跟踪的最好的全方位成像系统等

计算机层析成像(CT)肺、骨癌成像等

超声成像血管和介入成像等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分子代谢,如葡萄糖、胸腺嘧啶核苷等的成像等

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SPECT)探针,如抗体、肽等的成像等

荧光反射成像(FRI)表面肿瘤分子事件的快速成像等

荧光介导分子层析成像(FMT)对深部肿瘤靶向标记或荧光染料标记进行定量成像等生物发光成像(BLI)基因表达、细胞追踪成像

生物发光断层成像(BLT)细胞、分子、基因水平的表达成像

表2常用成像技术的参数比较

Table2Parameters of imaging techniques

成像方法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测量深度造影剂价格核磁共振成像(MRI)10~100m min/h无限制钆,镝和氧化铁离子$$$计算机层析成像(CT)50m min无限制碘$$超声成像50m min mm微型气泡$$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1~2mm min无限制18F,11C,15O$$$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SPECT)1~2mm min无限制99mTc,111In(铟)$$荧光反射成像(FRI)1~2mm s/min<1cm荧光蛋白,近红外荧光染料$荧光介导分子层析成像(FMT)1~2mm s/min<10cm近红外荧光染料$$生物发光成像(BLI)mm min cm荧光素$$生物发光断层成像(BLT)mm min cm荧光素$$

表中:$表示价格<10万美元;$$表示价格在10~30万美元之间;$$$表示价格>30万美元

针、成像原理、光在生物组织中的传输模型和重建算法等方面的异同,综述了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讨论了将在体生物光学成像应用于临床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1在体生物发光成像

1995年,Contag[3]首次在活体哺乳动物体内检测到含Lux操纵子(由荧光素酶基因和其底物合成酶基因组成)的病原菌,在不需要外源性底物的情况下,发出持续的可见光.1997年,他又观察到表达Fluc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注入底物荧光素(Luciferin)后,荧光素酶蛋白与荧光素在氧、Mg2+离子存在的条件下消耗ATP发生氧化反应,将部分化学能转变为可见光能释放.由于这种生物发光现象只有在活细胞内才会发生,而且发光强度与标记细胞的数目成正比,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在体生物光学成像的研究中.

荧光素酶的每个催化反应只产生一个光子,通常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而且光子在强散射性的生物组织中传输时,将会发生吸收、散射、反射、透射等大量光学行为[10?11].因此,必须采用高灵敏度的光学检测仪器(如CCD camera)采集并定量检测生物体内所发射的光子数量,然后将其转换成图像.在体生物发光成像中的发光光谱范围通常为可见光到近红外光波段,哺乳动物体内血红蛋白主要吸收可见光,水和脂质主要吸收红外线,但对波长为590~1500nm的红光至近红外线吸收能力则较差.因此,大部分波长超过600nm的红光,经过散射、吸收后能够穿透哺乳动物组织,被生物体外的高灵敏光学检测仪器探测到,这是在体生物发光成像的理论基础.

根据成像方式的不同,在体生物发光成像主要有生物发光成像(Bioluminescent imaging,BLI)和生物发光断层成像(Bioluminescent tomography, BLT)两种.其中,BLI的输出是二维图像,即生物体外探测器上采集的光学信号.其原理简单、使用方便快捷,适用于定性分析及简单的定量计算,但无法获得生物体内发光光源的深度信息,难以实现光源的准确定位[11?12].目前,已有相应的产品问世,如精诺真(Xenogen)公司的IVIS成像系统等.而BLT 则利用多个生物体外探测器上采集的光学信号,根据断层成像的原理,采用特定的反演算法[13?15](如

12期李慧等: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1451

基于多层自适应有限元方法的BLT重建算法等),得到活体小动物体内发光光源的精确位置信息.目前,BLT的光源定位和生物组织光学特性参数的反演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在体生物光学成像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但还仅限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没有达到临床实验的阶段,所以尚未有成熟的成像系统.典型的BLT原型系统是由美国University of Iowa 的Bioluminescence Tomography Laboratory开发的[16?18].

2在体荧光成像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研究者尝试向生物体内注射外源性的荧光染料作为对比剂,通过非侵入性或内窥的光学测量手段,在肿瘤检测中区分病态和正常组织.1994年,Chal?e等[19]首次报道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成功表达.此后,作为一种理想的活体标记分子,绿色荧光蛋白被迅速应用于各种生物学研究,特别是肿瘤学的研究[20].在体荧光成像主要以荧光报告基团(如绿色荧光蛋白、红色荧光蛋白等)作为标记物或对比剂,用特定波长的激发光激发荧光染料,使其吸收入射光产生能级跃迁,到达高能量状态,然后经过特定的时间衰减回基态,并发出波长长于入射光的发射光.与在体生物发光成像相似,红光在哺乳动物体内的穿透性比蓝绿光要强得多,因此在体荧光成像中通常选择红光为激发光,得到近红外波段的发射光.由于荧光蛋白本身对细胞无毒性,无种属、组织和位置特异性,不需要任何反应底物及其他辅助因子,且检测简单,因此在体荧光成像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检测和脑功能成像的研究中.

根据成像方式的不同,在体荧光成像主要有荧光成像(Fluorescence imaging,FI)和荧光介导分子层析成像(Fluorescence molecular tomography, FMT)两种.其中,FI通常为平面或反射成像,生物体外探测器上采集的二维图像是从活体动物体表射出的荧光信号的总和,它可以快速、便捷、远距离、无损伤地获得小动物的整体在体成像.代表性产品为Xenogen的IVIS成像系统,可检测波长400~950nm的荧光.但成像深度往往受限(<5mm),难以获得来自深层组织的更加精细和定量的信号.随着对光和生物组织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种对生物组织光学特性参数(如吸收系数、散射系数等)进行成像的近红外光学散射断层成像技术,也称为荧光介导分子层析成像(FMT).它能够对组织内的荧光报告基团进行量化从而获得高清晰度图像,采用高灵敏度的体外探测器对被测物体进行多点测量和采集;然后,根据光子在强散射性生物组织中的迁移规律和光传播的数学模型,采用特定的反演算法,重建出生物组织内部的荧光光学特性(组织的光学特性参数、荧光寿命、聚集度、量子产额等)的分布图像.FMT 已在小动物模型上得到了有效验证[21?22],2002年Ntziachristos等[23]用FMT开展了小鼠体内组织蛋白酶B活性的影像研究.

随着生物学的发展,在体荧光成像尤其是近红外荧光成像能够实现分子水平的功能检测,在基因表达图谱、受体定位、蛋白质功能研究、细胞通路的解释和小分子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检测等生物技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与其他成像方式相比,近红外荧光成像还具有以下优点:探测系统简单,成本较低;无电离辐射,染料稳定,适合长期或频率高的监测;成像结果具有一定的定量性.在体荧光成像中,当荧光进入生物组织时,一部分被皮肤表面和生物体内各器官表面反射,另一部分则被生物组织吸收和散射.因此,荧光报告基团越深,到达荧光报告基团的激发光信号越少,产生的发射光也就越少.目前,克服组织内的吸收和散射是荧光报告基因的研究者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3在体生物发光成像与在体荧光成像的比较

3.1分子探针

在体生物发光成像和在体荧光成像的分子探针均为报告基因(Reporter gene).在体生物发光成像的分子探针主要为荧光素酶,分为两类:一类为Fire?y luciferase,底物为Luciferin,形成的产物为绿色;另一类为Renilla luciferase,底物为Coelen-terazine,形成的产物为蓝色.而在体荧光成像的分子探针主要为荧光蛋白,最常用的有绿色荧光蛋白和红色荧光蛋白.其中,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类存在于水母、水螅和珊瑚等腔肠动物体内的生物发光蛋白,当受到紫外或蓝光激发时可自发地发射绿色荧光.因此,适合作为报告基因来研究基因表达、基因调控、细胞分化及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定位和转运等.

在体生物发光成像中,采用荧光素酶光学信号标记细胞,其显著特点为:1)体内检测的高灵敏度;

2)极低的背景噪声,极高的信噪比;3)由于荧光素酶和底物的特异作用而发光,特异性极强;4)单位细胞的发光数量很稳定,分子标记物随目标细胞的繁衍而增多,因此外部信号与动物体内的目标细胞数成正比,不会随细胞群体数目的增多而降低信号,可用于精确定量.因此,在体生物发光成像已经成为研究活体动物体内成像的最为有效的工具[6,24?28].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的在体光学成像[29](见下页表3)表明:荧光素酶比绿色荧光蛋白更灵敏,但由于在体生物发光成像(BLI和BLT)前,需对小动

1452自动化学报34卷

表3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的在体光学成像比较

Table3Comparison of in vivo optical imaging based on luciferase and GFP

报告基因信噪比底物成像时间灵敏度特异性其他

GFP低无Milliseconds(200~300ms)低低无

Luciferase高Luciferin Minute(10min)高高需要与氧进行氧化反应产生光能

物注射荧光素酶底物,导致很难反复长时间成像,而且成像时间长,因此在不追求高灵敏度的情况下,可以选用在体荧光成像(FI和FMT).

与荧光素酶等报告基因相比,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活体组织中的报道基因具有明显优势:1)细胞内绿色荧光蛋白的检测仅仅需要激发光的激发,不需要加入底物进行酶–底物反应;2)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与种属无关,无论细胞的种类和位置如何,都能在细胞内自主表达,无需其他外源的辅助因子;3)绿色荧光蛋白对细胞和组织是无毒的,不会扰乱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功能;4)绿色荧光蛋白能够克服穿透、毒素、光漂白等不利因素.因此,它是在活体细胞中基因表达、蛋白质定位和发育生物学研究的极其有用的工具.但当受到激发光激发时,生物体的皮肤、毛发和各种组织等会产生非特异性荧光,因此在体荧光成像具有较强的背景噪声,其信噪比远远低于生物发光.而且,激发光需要穿过生物组织到达靶点,发射光再经过吸收、散射等大量光学行为从生物体内透射出来,被体外探测器接收,路径较长,因此CCD探测到的信号水平取决于激发光的强度、发光细胞的数量、靶点的深度、生物组织的光学特性参数(如吸收系数、散射系数)等多方面因素,使得荧光强度很难精确定量.

3.2成像原理及成像系统

在体生物发光成像(BLI和BLT)不需要外部光源激发,自发荧光少;而在体荧光成像(FI和FMT)需要特定波长的外部激发光源激发,自发荧光较多,故前者比后者灵敏度更高,两者的成像原理图如图1所示.

University of Iowa的Bioluminescence To-mography Laboratory开发的在体生物发光断层成像原型系统,主要由CCD相机、固定小动物的支架、控制装置(使支架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或旋转)、完全密闭的不透光的成像暗箱等组成.将小动物麻醉后固定在支架上,并置于成像暗箱中,由控制装置带动支架沿水平方向运动、垂直方向运动或旋转,利用CCD相机从多个不同角度和位置对活体小动物的生物发光现象进行投影成像.然后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传输到计算机中,并采用特定的图像重建算法定位小动物体内的发光光源,得到活体动物体内发光光源的精确位置信息

.

(a)在体荧光成像(b)在体生物光学成像

(a)In vivo?uorescence(b)In vivo bioluminescence

imaging imaging

图1在体生物光学成像的原理图

Fig.1Schematics of in vivo optical imaging

Xenogen公司生产的IVIS成像系统是典型的在体荧光成像系统,主要由CCD相机、成像暗箱、激光器、激发和发射滤光片、恒温台、气体麻醉系统、数据采集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Living imaging)等组成.将小动物放置到成像暗箱中,利用高性能的制冷CCD对活体小动物某个特定位置的发光进行投影成像,探测从小动物体内器官发射出的低水平荧光信号,然后将得到的投影图像与小动物的普通图像进行叠加,从而实现对小动物某个特定位置的生物荧光进行量化,并且可以重复进行.

由于在体荧光成像具有较强的背景噪声,因此如何采用不同的技术来尽量降低背景信号、获取准确的荧光信息、提高信噪比,就成为提高成像质量的关键.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多谱段成像(Multi-spectral imaging)技术和时域光学分子成像(Time domain optical imaging,TDOI)技术.多谱段成像技术通常用于信号出现叠加时分离微弱的靶信号,也用于多探针荧光标记;时域光学分子成像技术主要利用生物组织的强散射、低吸收特性,通过观测发射光子从生物组织中通过的时间,将靶点信号与背景信号区分开,一般只用于动物的局部成像.

3.3近红外荧光在强散射性生物组织中的传播模型

与重建算法

实验证明大部分生物组织(如皮肤、脑组织等)

12期李慧等: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1453

相对于近红外荧光是高散射、低吸收的介质,生物组

织对光子的作用包括散射、吸收等,光子在生物组织

内主要是前向传播.因此,通常采用漫射方程(也称

扩散方程)作为描述光子在强散射性生物组织中传

输的数学模型,其时域的表达形式如下[30?31]:

?·[D(r)?Φ(r,t)]?μa(r)Φ(r,t)=

1 c ?Φ(r,t)

?t

?S(r,t)(1)

其中,Φ(r,t)是在点r处时刻t的平均漫射强度;μa(r)是介质的吸收系数;c是光子在介质中的传输速度;S(r,t)是光源函数;D(r)是与位置相关的光子扩散系数:

D(r)=

1

3[μa(r)+μ

s

(r)]

(2)

μ

s

(r)=(1?g)μs(r)是约化散射系数,g是散射角余弦的平均值,μa(r)是介质的散射系数.

求解漫射方程的方法有解析法和数值法.由于漫射方程是一个偏微分方程,因此只有当生物组织模型和光源模型比较简单时,才能获得漫射方程的解析解.例如,当组织模型为均匀分布的无限大媒介、光源模型为规则的几何形状(如球形面光源、球形体光源)时,Cong等[32]获得了漫射方程的解析解.但在一般情况下,尤其当介质形状不规则时,漫射方程的解析解通常很难获得,因此一般采用数值解法或随机统计解法求解漫射方程.漫射方程的数值解法主要有: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随机统计解法主要有:Monte Carlo方法、随机走动法等.这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33],其中,有限差分法是较早应用的方法,具有算法简单、易于实现等优点,但在处理不规则几何形状及各向异性媒介时比较困难.有限元方法可以有效处理复杂几何形状及各向异性分布的媒介,而且计算速度快,因此广泛应用于光学成像的前向问题[34?37]和逆向问题[38?41]的求解中;但是它最大的缺点是只能得到平均漫射强度(即漫射方程的解),无法得到其他中间物理量信息(如生物组织吸收光能量的分布图等).Monte Carlo方法是一种基于“随机数”的计算机随机模拟方法,通过对大量光子包进行统计计算,得到求解区域内任意位置处有意义的物理量信息[11?12],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处理复杂几何形状和非均匀分布的介质,其最大的缺点是计算量大,运行所需时间较长.

根据重建目标的不同,在体生物光学成像的逆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1)生物组织光学特性参数的重建,即已知光源参数、生物组织的几何参数和探测器上得到的投影数据,求解生物组织内部的光学特性参数(如吸收系数、散射系数等);2)生物体内荧光光源位置的反演;即已知生物组织的几何参数、光学特性参数和探测器上得到的投影数据,利用一定的先验知识,定位小动物体内荧光光源的精确位置.由于生物组织边界处或CCD探测器上测量到的荧光散射光强是各边界点的离散数值,数量有限,而待求解区域内部的点往往数量巨大,所以这两类逆问题均为非适定性问题,系统方程组是病态的,其解不唯一,对测量误差及噪声非常敏感.

目前通常采用的重建算法大致分为基于扰动的算法(Perturbation-based method)[42?46]、基于梯度的算法(Gradient-based method)[41,47?48]和有限元方法等[13?15].其中,扰动法主要包括Born近似法、Rytov近似法和Newton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组织光学特性参数的重建[42?45]和生物体内荧光光源的定位.例如:Cong等[46]根据BLT原型系统的CCD探测器测量得到的荧光信号,采用Born近似法,重建出小鼠体内生物发光光源的位置信息.梯度法则将求解的逆问题转变为非线性优化问题,通过构造一个目标函数并使其最小化来获取最优解.Arridge等[41]利用时域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数据和共轭梯度法对圆形区域内的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进行重构,并比较了共轭梯度法(Method of conjugate gradients,CGD)、最速下降法(Method of steepest descent,SD)和代数重构法(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ART)的重构效果,指出CGD法的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UCL的BORG (Biomedical Optical Research Group)小组开发了时域光学重构软件TOAST(Time-resolved optical absorption and scattering tomography),对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的空间分布进行重构.Hielscher等详细比较了扰动法和梯度法的不同,采用时域数据和梯度法,获得了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的重建结果.在University of Iowa的Bioluminescent Tomogra-phy Laboratory设计开发的BLT原型系统的基础上,Cong等[15]不仅采用有限元方法获得了漫射方程的数值解,而且采用有限元法实现了荧光光源的反演,取得了比较好的重建结果.Lv等[13]利用仿体实验数据和仿真数据,实现了基于多层自适应有限元方法的荧光光源位置的重建,实验证明了此重建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较高的效率.

虽然针对在体生物光学成像的两类逆问题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重建算法仍存在一定局限性:1)基于扰动的算法不仅对初始值的依赖性很大,而且需要不断对系统的雅可比矩阵求逆,但雅可比矩阵一般是病态的,因此很难得到理想结果;2)在实际仿真过程中,基于梯度的优化算法往往在最初几步下降速度较快,随后收敛速度变慢,而且对距离边界较近的位置变化敏感,因此对生物组织光学特性参数的重建精度不理想.如何减小初始值对重建结

1454自动化学报34卷

果的影响、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重建精度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3)基于有限元方法的重建算法,所采用的生物组织和荧光光源还仅限于由规则几何体组成的模型,应用于真实小动物体内生物发光的重建还未见报道,而且网格剖分的好坏直接影响反演结果的精度,导致生物体内荧光光源的定位误差较大,因此有待于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4在体生物光学成像的应用

作为一项新兴的分子、基因表达的分析检测技术,在体生物光学成像已成功应用于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分子生物学和药物研发等领域,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在体监测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基因治疗中的基因表达、机体的生理病理改变过程以及进行药物的筛选和评价等.

4.1在体监测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利用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通过荧光素酶或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肿瘤细胞,可以实时监测被标记肿瘤细胞在生物体内生长、转移、对药物的反应等生理和病理活动,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细胞和分子机制.Contag等[20]将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报告基因,对肿瘤细胞进行活体成像,探讨了使用报告基因在细胞分子水平研究肿瘤的前景,并指出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尤其在监测肿瘤细胞的生长方面具有较大优势.Yang 等[49?50]首先利用光学成像系统对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肿瘤实现了实时非侵入性成像,记录了肿瘤的转移过程,开辟了在整体水平上无创、在体、实时跟踪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崭新领域. Jenkins等[51]将标记了荧光素酶基因的人类前列腺癌细胞注射到小鼠体内,利用在体生物光学成像系统,实时、在体监测了前列腺癌细胞化疗后的复发和转移情况.基于绿色荧光蛋白的在体生物光学成像也在肺癌、大肠癌、前列腺癌、胰腺癌、黑色素瘤、脑胶质瘤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的生长转移等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49?50,52?53].

4.2在体监测基因治疗中的基因表达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和人们对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了解,在基因水平上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AIDS和分子遗传病等恶性疾病已经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如何客观地检测基因治疗的临床疗效判断终点,有效监测转基因在生物体内的传送,并定量检测基因治疗的转基因表达,已经成为基因治疗应用的关键所在.通过荧光素酶或绿色荧光蛋白等报告基因,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能够进行基因表达的准确定位和定量分析,在整体水平上无创、实时、定量地检测转基因的时空表达[54].McCa?rey等[55]将荧光素酶标记在靶基因上,应用siRNA及shRNA减弱了小鼠转染的荧光素酶的表达,在活体动物体内首次实时观察到siRNA对特异靶基因表达的阻断作用.以病毒[56?57](如腺病毒及腺相关病毒等)作载体,将荧光素酶基因或绿色荧光蛋白等作为报告基因加入载体,采用在体生物光学成像,能够实时观察病毒在动物体内的侵染活动,获取病毒侵染部位等相关信息.

4.3揭示机体的生理病理改变过程

目前,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干细胞移植、肿瘤免疫、毒血症、风湿性关节炎、皮炎等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可以实时监测生物机体的生理病理改变过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用转基因鼠,Wang等[58]将荧光素酶基因转导于人类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中,并将其植入脾及骨髓,利用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揭示了HSC在小鼠骨髓腔中植活、增殖等动态信息,实时监测HSC的后代在小鼠体内的生长等.Kim 等[59]将荧光素酶基因转染于神经前体细胞(Neural progenitor cell,NPC),并注射入小鼠脑梗模型中,在体生物光学成像系统显示神经前体细胞迅速游走聚集至梗塞病灶处.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研究表明:荧光报告基因在患关节炎的关节局部产生荧光信号,在健康组织周围未见荧光信号,能够动态观测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对关节炎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在生物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及细胞凋亡的研究中也取得了一定进展.Paulmurugan等[60]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分别用绿色荧光蛋白及Renilla荧光素酶基因融合,研究它们之间在活体小动物体内的相互作用.

4.4药物的筛选和评价

目前,转基因动物模型已大量应用于病理研究、药物研发、药物筛选和药物评价等领域.通过体外基因转染或直接注射等手段,将荧光素酶或绿色荧光蛋白等报告基因标记在生物体内的任何细胞(如肿瘤细胞、造血细胞等)上,采用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对其示踪,了解细胞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规律,不仅能够检测转基因动物体内的基因表达或内源性基因的活性和功能,而且能够对药物筛选及疗效进行评价.Zhang等[61]利用转基因鼠,研究可诱导的NO合成酶在急慢性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并以此对多种化合物进行抗免疫反应的测试和筛选.肺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结肠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和脑癌的原位GFP肿瘤的整体荧光成像模型已经建立[7],利用转移鼠和血管鼠实现了抗

12期李慧等: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1455

肿瘤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的在体药物筛选和评价(https://www.360docs.net/doc/8f4714182.html,).基于绿色荧光蛋白的在体荧光成像揭示了肿瘤发生发展的细胞和分子机制,非侵入性在体评价抗肿瘤药物的疗效[20].

5展望

目前,在体生物光学成像还仅仅停留在仿体和小动物实验阶段,尚未进入临床应用.初步研究表明,在体生物光学成像可达约10cm的测量深度[7],近红外荧光能够穿透12cm的乳腺或肺组织、6cm 的肌肉组织和5cm的成人脑组织[62],因此在体生物光学成像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但在许多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增强荧光团与背景间的对比度.由于生物组织(如皮肤、毛发等)会产生非特异性荧光,以及荧光向周围组织的泄漏等原因,导致在体生物光学成像具有较强的背景噪声,信噪比较低,荧光团与背景组织间的对比度不足.研究人员通过研制特异性分子探针和荧光示踪剂标记技术,使分子探针能够比较容易通过体内环境障碍,与靶分子进行特异性结合;研究建立对特异性分子探针信号的放大和高灵敏探测方法,发展新的重建算法,降低背景噪声,提高在体生物光学成像的精度.

2)重建算法的改进.生物组织具有强散射、低吸收特性,因此荧光在生物组织中传输时具有吸收、散射、反射、透射等多种光学行为,导致在体生物光学成像的逆问题是非适定性问题,其解不唯一,对测量误差及噪声非常敏感.在体生物光学成像重建算法的研究,尤其是生物体内发光光源的反演,即准确定位发光光源的位置,已经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研究难点和热点之一.现有重建算法在重建的精度、速度、灵敏度等方面均存在明显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在体生物光学成像的实际应用.

3)提高图像分辨率.在体生物光学成像系统的分辨率远远低于传统的X-ray断层成像,大大减弱了其实验效果.研究人员通过增加探测器的数目、改进现有成像系统、抑制噪声等多种手段,来进一步提高图像分辨率.

References

1Choy G,Choyke P,Libutti S K.Current advances in molecu-lar imaging:noninvasive in vivo bioluminescent and?uores-cent optical imaging in cancer research.Molecular Imaging, 2003,2(4):303?312

2Contag C H,Fraser S,Weissleder R.Strategies in in vivo molecular imaging.Neoreviews,2000,1(12):225?232

3Contag P R,Olomu I N,Stevenson D K,Contag C H.Bio-luminescent indicators in living mammals.Nature Medicine, 1998,4(2):245?247

4Weissleder R,Mahmood U.Molecular imaging.Radiology, 2001,219(2):316?333

5Ntziachristos V,Ripoll J,Wang L V,Weissleder R.Looking and listening to light:the evolution of whole-body photonic imaging.Nature Biotechnology,2005,23(3):313?320

6Maggi A,Ciana P.Reporter mice and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2005,4(3): 249?255

7Ho?man R M.Green?uorescent protein imaging of tumour growth,metastasis,and angiogenesis in mouse models.The Lancet Oncology,2002,3(9):546?556

8Yang M,Baranov E,Moossa A R,Penman S,Ho?man R M.Visualizing gene expression by whole-body?uorescence imaging.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0,97(22):12278?12282

9Weissleder R.Scaling down imaging:molecular mapping of cancer in mice.Nature Review Cancer,2002,2(1):11?18

10Li H,Tian J,Luo J,Lv Y J,Cong W X,Wang G.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optical simulation environment for bioluminescent tomography studies.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2007,17(1):87?94

11Li H,Tian J,Zhu F P,Cong W X,Wang L V,Ho?man

E A.A mouse optical simulation environment(MOSE)to

investigate bioluminescent phenomena in the living mouse with the Monte Carlo method.Academic Radiology,2004, 11(9):1029?1038

12Li Hui,Tian Jie,Wang Ge.Photon propagation model of in vivo bioluminescent imaging based on Monte Carlo.Journal of Software,2004,15(11):1709?1719

(李慧,田捷,王革.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在体生物光学成像中的光子传输模型.软件学报,2004,15(11):1709?1719)

13Lv Y J,Tian J,Cong W X,Wang G,Luo J,Yang W.A mul-tilevel adaptive?nite element algorithm for bioluminescence tomography.Optics Express,2006,14(18):8211?8223

14Jiang M,Wang G.Image reconstruction for bioluminescence tomography.In:Proceedings of the49th Annual Meeting-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p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Denver,USA:SPIE,2004.335?351

15Cong W X,Wang G,Kumar D,Liu Y,Jiang M,Wang L V.Practical reconstruction method for bioluminescence to-mography.Optics Express,2005,13(18):6756?6771

16Wang G,Ho?man E A,McLennan G,Wang L V,Suter M, Meinel J F.Development of the?rst bioluminescence CT scanner.Radiology,2003,229(Z):566

17Wang G,Li Y,Jiang M.Uniqueness theorems in bio-luminescence tomography.Medical Physics,2004,31(8): 2289?2299

18Wang G,Qian X,Cong W X,Shen H,Li Y,Han W M.Re-cent development in bioluminescence tomography.Current Medical Imaging Reviews,2006,2(4):453?457

19Chal?e M,Tu Y,Euskirchen G,Ward W W,Prasher D C.

Green?uorescent protein as a marker for gene expression.

Science,1994,263(5148):802?805

20Contag C H,Jenkins D,Contag P R,Negrin R https://www.360docs.net/doc/8f4714182.html,e of re-porter genes for optical measurements of neoplastic disease in vivo.Neoplasia,2000,2(1-2):41?52

21Ntziachristos V,Bremer C,Graves E E,Ripoll J,Weissleder R.In vivo tomographic imaging of near-infrared?uorescent probes.Molecular Imaging,2002,1(2):82?88

1456自动化学报34卷

22Ntziachristos V,Tung C H,Bremer C,Weissleder R.Fluo-rescence molecular tomography resolves protease activity in vivo.Nature Medicine,2002,8(7):757?760

23Graves E E,Ripoll J,Weissleder R,Ntziachristos V.A sub-millimeter resolution?uorescence molecular imaging system for small animal imaging.Medical Physics,2003,30(5): 901?911

24Minn A J,Gupta G P,Siegel P M,Bos P D,Shu W P,Giri

D D.Genes that mediate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to lung.

Nature,2005,436(7050):518?524

25Shachaf C M,Kopelman A M,Arvanitis C,Karlsson A, Beer S,Mandl S.MYC inactivation uncovers pluripotent di?erentiation and tumour dormancy in hepatocelluar can-cer.Nature,2004,431(7012):1112?1117

26Walenskv L D,Kung A L,Escher I,Malia T J,Barb-uto S,Wright R D.Activation of apoptosis in vivo by a hydrocarbon-stapled BH3helix.Science,2004,305(5689): 1466?1470

27Morizono K,Xie Y M,Ringpis G E,Johnson M,Nassanian H,Lee B.Lentiviral vector retargeting to P-glycoprotein on metastatic melanoma through intravenous injection.Nature Medicine,2005,11(3):346?352

28Gross S,Piwnica-Worms D.Real-time imaging of ligand-induced IKK activation in intact cells and in living mice.

Nature Methods,2005,2(8):607?614

29Choy G,O Connor S,Diehn F E,Costouros N,Alexander H R,Choyke https://www.360docs.net/doc/8f4714182.html,parison of noninvasive?uorescent and bi-oluminescent small animal optical imaging.Biotechniques, 2003,35(5):1022?1030

30Ishimaru A.Wave Propagation and Scattering in Random Media.New York:IEEE Press,1978.175?190

31Wilson B C,Sevick E M,Patterson M S,Chance B.Time-dependent optical spectroscopy and imaging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Proceedings of the IEEE,1992,80(6): 918?930

32Cong W X,Wang L V,Wang G.Formulation of photon di?usion from spherical bioluminescent sources in an in?-nite homogeneous medium.BioMedical Engineering Online, 2004,3:12

33Arridge S R,Hebdn J C.Optical imaging in medicine II: modeling and reconstruction.Physic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1997,42(5):841?853

34Arridge S R,Schweiger M.Photon-measurement density functions,Part II:?nite-element-method calculations.Ap-plied Optics,1995,34(34):8026?8037

35Schweiger M,Arridge S R,Hiraoka M,Delpy D T.The?nite element method for the propagation of light in scattering media:boundary and source conditions.Medical Physics, 1995,22(11):1779?1792

36Schweiger M,Arridge S R.The?nite element method for the propagation of light in scattering media:frequency domain case.Medical Physics,1997,24(6):895?902

37Arridge S R,Dehghani H,Schweiger M,Okada E.The?-nite element model for the propagation of light in scattering media:a direct method for domains with nonscattering re-gions.Medical Physics,2000,27(1):252?264

38Schweiger M,Arridge S R,Delpy D T.Application of the?-nite element method for the forward and inverse problem in optical tomography.Journal of Mathematical Imaging and Vision,1993,3(3):263?28339Schweiger M.Application of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n Infrared Image Reconstruction of Scattering Media[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1994

40Arridge S R.Forward and inverse problems in time-resolved infrared imaging.In:Proceedings of Medical Optical To-mography:Functional Imaging and Monitoring.Belling-ham,Washington,USA:SPIE,1992.283?316

41Arridge S R,Schweiger M.A gradient-based optimization scheme for optical tomography.Optics Express,1998,2(6): 213?226

42Yao Y Q,Wang Y,Pei Y L,Zhu W W,Barbour R L.Si-multaneous reconstruction of absorption and scattering dis-tributions in turbid media using a born iterative method.

In:Proceedings of the40th Annual Meeting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Methods for Solving Ill-Posed Inverse Prob-lems:Medical and Nonmedical Applications.San Diego, USA:SPIE,1995.254?266

43Roy R,Sevick-Muraca E M.Truncated Newton s optimiza-tion scheme for absorption and?uorescence optical tomog-raphy:Part I theory and formulation.Optics Express,1999, 4(10):353?371

44Ntziachristos V,Weissleder R.Experimental three-dimensional?uorescence reconstruction of di?use media by use of a normalized born approximation.Optics Letters, 2001,26(12):893?895

45Jiang H B.Frequency-domain?uorescent di?usion tomogra-phy:a?nite-element-based algorithm and simulations.Ap-plied Optics,1998,37(22):5337?5343

46Cong W X,Durairaj K,Wang L V,Wang G.A born-type approximation method for bioluminescence tomogra-phy.Medical Physics,2006,33(3):679?686

47Hielscher A H,Klose A D,Hanson K M.Gradient-based iterative image-reconstruction scheme for time-resolved op-tical tomography.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 1999,18(3):262?271

48Bluestone A Y,Abdoulaev G,Schmitz C H,Barbour R L,Hielscher A H.Three-dimensional optical tomography of hemodynamics in the human head.Optics Express,2001, 9(6):272?286

49Yang M,Baranov E,Jiang P,Sun F X,Li X M,Li L.

Whole-body optical imaging of green?uorescent protein-expressing tumors and metastase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0,97(3):1206?1211

50Yang M,Baranov E,Wang J W,Jiang P,Wang X,Sun F X.

Direct external imaging of nascent cancer,tumor progres-sion,angiogenesis,and metastasis on internal organs in the ?uorescent orthotopic model.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2, 99(6):3824?3829

51Jenkins D E,Yu S F,Hornig Y S,Purchio T,Contag P R.

In vivo monitoring of tumor relapse and metastasis using bioluminescent PC-3M-luc-C6cells in murine models of hu-man prostate cancer.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tastasis, 2003,20(8):745?756

52Hasegawa S,Yang M,Chishima T,Miyagi Y,Shimada H, Moossa A R.In vivo tumor delivery of the green?uores-cent protein gene to report future occurrence of metastasis.

Cancer Gene Therapy,2000,7(10):1336?1340

12期李慧等: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1457

53Bouvet M,Wang J W,Nardin S R,Yang M,Baranov E, Jiang P.Real-time optical imaging of primary tumor growth and multiple metastatic events in a pan creatic cancer or-thotopic model.Cancer Research,2002,62(5):1534?1540

54Vassaux G,Groot-Wassink T.In vivo noninvasive imaging for gene therapy.Journal of Biomedicine and Biotechnology, 2003,2003(2):92?101

55McCa?rey A P,Meuse L,Pham T T,Conklin D S,Hannon

G J,Kay M A.RNA interference in adult mice.Nature,

2002,418(6893):38?39

56Sato M,Johnson M,Zhang L Q,Zhang B,Le K,Gamb-hir S S.Optimization of adenoviral vectors to direct highly ampli?ed prostate-speci?c expression for imaging and gene therapy.Molecular Therapy,2003,8(5):726?737

57Tseng J C,Levin B,Hunado A,Yee H,de Castro I P, Jimenez M.Systemic tumor targeting and killing by Sindbis viral vectors.Nature Biotechnology,2004,22(1):70?77 58Wang X,Rosol M,Ge S,Peterson D,McNamara G,Pol-lack H.Dynamic tracking of huma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engraftment using in vivo bioluminescence imaging.Blood, 2003,102(10):3478?3482

59Kim D E,Schellingerhout D,Ishii K,Shah K,Weissleder R.Imaging of stem cell recruitment to ischemic infarcts in

a murine model.Stroke,2004,35(4):952?957

60Paulmurugan R,Gambhir S S.Monitoring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using split synthetic renilla luciferase protein-fragment-assisted complementation.Analytical Chemistry, 2003,75(7):l584?1589

61Zhang N,Weber A,Li B,Lyons R,Contag P R,Purchio A

F.An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luciferase reporter sys-

tem for in vivo testing of anti-in?ammatory compounds in

transgenic mice.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2003,170(12): 6307?6319

62Ntziachristos V,Ripoll J,Weissleder R.Would near-infrared ?uorescence signals propagate through large human organs for clinical studies?Optics Letters,2002,27(5):333?335

李慧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讲师,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后.主要

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复杂性

科学.本文通信作者.

E-mail:lihuisd@https://www.360docs.net/doc/8f4714182.html,

(LI Hui Lecturer in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echnology,Capital Nor-

mal University,postdoctor at the Insti-tute of Automation,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Her research interest covers image processing,pattern recogni-tion,and complexity science.Corresponding author of this paper.)

戴汝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

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

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复杂性科学.

E-mail:ruwei.dai@https://www.360docs.net/doc/8f4714182.html,

(DAI Ru-Wei Academician of Chi-

nese Academy of Sciences,professor at

the Institute of Automation,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His research in-terest covers pattern recognition,arti?cial intelligence,and complexity science.)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进展2009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0年2月第5卷第1期ChinMedBio蛐ol,February2010,V01.5。No.1 DoI:10.3969/embaj.is姐.1673-713X.2010.01.017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进展2009赵贵英,张树庸 2009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新进 展、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本文就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简况以信息传递形式加以总结。 1国外研究进展简况 1.1最古老的原始人化石研究结果列2009年十大科学进 展之首 迄今最古老的人是“阿尔迪”人,他们生活在距今440万 年以前,居住地为如今的埃塞俄比亚。这是来自9个国家 不同专长的47名科学家为期15年的艰苦卓绝以及高度 协作的研究成果。其列在美国Science杂志2009年度十大 科学进展之首。 实际上,最早的“阿尔迪”化石发掘于1994年,但获 得该发现的研究团队非常谨慎,他们没有匆忙地公布结果, 而是对15万个动物和植物化石进行了长达10多年的详 尽分析和材料处理,并且还将化石送到世界各地不同的实验 室进行评议。最后他们才公布了自己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 和分析。 1.2雷帕霉素延长实验鼠寿命 研究人员发现,利用免疫抑制药物雷帕霉素对小鼠体内 一种关键性的信号通道进行调制,能帮助它们延长寿命。这 是人们首次在哺乳动物身上取得结果。该发现中值得注意的 是,科学家是在这些小鼠进入中年时才开始进行治疗的。 1.3甲型H1N1流感 2009年3月,在墨西哥爆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 迅速波及全球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流感 定为“人感染猪流感”,2009年4月30日世界卫生组 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组织宣布,一致同意使用 A(H1N1)型流感。我国卫生部公布中将这一词定为“甲 型H1N1流感”。截至2009年12月18日,世界卫生组 织公布最新疫情,甲型H1N1流感已在全球造成1万人 死亡。 甲流的流行,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人畜共患病这个概念, 狗流感、猪流感、猫流感、羊流感开始引起大家的关注,甚 至有人提出流感病毒在人、畜、禽三者身上整合变异的“超 流感”。同时,新型传染病频发,也为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提出新的考验。 1.4基因疗法治愈色盲 眼科专家小组将特殊的基因注入两只患有色盲症的猴 子眼中,让猴子第一次看到红色和绿色。华盛顿大学的杰 伊?内特兹认为,通过基因治愈色盲是一项被认为“绝对不 可能”的事,但现在的成就说明基因疗法的效果。 ?要闻回顾? 1.5破解人类表观基因组 2009年10月14日,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利用强大的计算机和新技术绘制了两种人类细胞的表观基因图谱,分别为胚胎干细胞和肺部纤维原细胞,这是首张人类表观基因组图谱。通过将其与患病细胞表观基因组对比,科学家就可发现表观基因组中的缺陷是如何导致癌症以及其他疾病的。在了解先天和后天因素如何影响人类的健康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1.6艾滋病疫苗曙光出现 2009年9月,美国和泰国的研究人员对两种原有疫苗混合而成的新疫苗进行了测试,整个实验有1.6万名志愿者参加,结果表明,这种疫苗可使接种者的感染风险降低31%。这是研究人员首次证明疫苗能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1.7孤独症或是基因变异惹的祸 美国联邦政府2009年10月公布最新数据显示,1%的美国儿童患有孤独症系列综合征(ASD)。研究人员找到孤独症“疑凶”——5号染色体的变异。5号染色体变异是15%孤独症患者的主要病因。研究人员对涉及大脑内产生连接的蛋白进行编码的基因变异进行研究后发现,这些基因变异极为常见。 1.8骨质疏松症新药另辟蹊径 当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主要是通过减少破坏骨质细胞来起作用,破坏骨细胞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多。目前,一种正接受美国FDA审查的新药denosumab却另辟蹊径——它通过抑制破坏骨骼细胞来起作用。2009年8月公布两项研究显示,d曲osumab可减少妇女以及正接受前列腺癌治疗的男性骨折的几率。 1.9发现导致老年痴呆的新基因 2009年9月科学家再次发现了3个可能引起老年痴呆症的新基因,研究发现,其中的两个基因同老年痴呆患者大脑的淀粉样蛋白斑块有关,这些蛋白斑块在大脑的堆积导致神经细胞死亡并使患者出现认知障碍,第3个基因则影响神经的连接。这3个基因如何增大老年人罹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目前尚不清楚。 1.10无需插入基因也可以实现人体细胞重组 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与CelltIIera公司的研究人员通过降低细胞暴露的大气氧含量,及将称为成纤维组织细胞生 作者单位:100500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所(赵贵荚);100012北京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张树庸) 通讯作者:张树庸,Emaihzhangsy@mail.1as.∞.∞ 收稿日期:20lm01.21 万方数据

现代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现代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luojuan 摘要:生物技术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和活力的学科,世界各国都将生物技术视为一项高新技术,生物技术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也成为应用技术研究中的热点。生物技术又叫生物工程,是综合运用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基础科学和生化工程等原理和技术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研究进展 一、现代生物技术概述[1] 生物技术包括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传统生物技术主要是自然发酵技术和自然杂交育种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是指以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新兴学科。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包括: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 二、细胞工程研究进展[2] 细胞工程的概念及其基本操作细胞工程属于广义的遗传工程,是将一种生物细胞中携带的全套遗传信息的基因或染色体整个导入另一种生物细胞,从而改变细胞的遗传性,创造新的生物类型。它包括细胞融合、细胞重组、染色体工程、细胞器移植、原生质体诱变及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 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最引人注目的是细胞融合技术和细胞杂交,并取得一些突破性研究进展。应用细胞融合技术可以培育新型生物物种。可实现种间育种。 197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了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由此技术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很快应用于临床实践,被称为20世纪80年代的“生物导弹”。目前单克隆抗体技术已用于治疗诊断癌症、艾滋病等多种疑难疾病,及快熟诊断人类、动物和农作物病害等方面,成为细胞工程在医学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日本秋田生物技术公司和遗传资源开发利用中心联合采用细胞工程的原生质体突变,将“秋田小町”稻育成“新秋田小町”新品种。该稻试种过程中,产量大大提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我国科学家利用细胞工程的原生质体育种在世界上首创了食用菌属间原生质体杂交。这种属间杂交新品种,既有香菇的独特香味和优良品质,又有平菇的高产量、生长周期短、易栽培、抗逆性强等特性。 随着细胞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这一细胞工程技术也无例外地得到发展,目前已在许多植物上,特别是在农林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林木优良品种和无性系的快速繁殖方面进展较快。 细胞工程已成为当代社会经济重要支柱性技术之一。 三、酶工程的研究进展[3] 酶工程就是在一定的生物反应装置中,利用酶的催化功能,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的一门技术。 化学酶工程又称初级酶工程,主要由酶学与化学工程技术相互结合而形成。在开发自然酶制剂方面,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商品酶只有数十种,如水解酶、凝乳酶、果胶酶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主要是淀粉加工,其次是乳品加工、果汁加工、食品烘烤及啤酒发酵;在轻化工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洗涤剂制造、毛皮工业、明胶制造、胶原纤维制造、牙膏和化妆品的生产、造纸、废水废物处理和饲料加工等;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或酶工程技术从生物体中生产燃料,也可利用微生物作为石油勘探、二

生物医学光学探析

生物医学光学探析 1会议概况 工业激光和生物医学光学国际学术会议于1999年10月25~27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教授和干福熹院士担任大会主席,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221位代表(境外代表46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得到美国SPIE的支持,正式出版了会议论文集SPIE(工业激光论文集卜3862和SPIE(生物医学光学论文集关3863.前者共收录论文121篇,其中,国外作者论文13篇;后者共收录论文95篇,其中国外作者论文31篇。大会特邀了世界激光和生物医学光学领域的着名学者作主题报告,全体大会4个特邀报告,工业激光分会8个邀请报告,生物医学光学分会4个邀请报告,这些特邀报告和邀请报告学术水平高,均反映了当前国内外研究的前沿课题。 2工业激光研究的最新热点 在工业激光器领域,由于半导体激光器迅速发展,准连续器件已达到 4kw.因此,在许多应用领域均有采用半导体激光器代替传统的气体激光器及固体激光器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半导体激光器目前光束质量较差,作为过渡的发展阶段是大量采用半导体激光器泵浦的固体激光器,其激光输出功率也已达到4kw 级,光束质量获得明显改善。因此,在世界市场上,1998年固体激光器的销售金额,首次超过了CO:激光器。据估计,近期激光技术的应用在高功率激光器方面仍然会以COZ激光器和固体激光器为主。在激光应用领域,除了高功率激光应用以外,国外已经在激光精密加工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如法国利用准分子激光超精密打孔、划线,精度非常高,孔径圆整、光滑,在陶瓷如S13N;,A12O3等方面的精密处理方面已有深人的研究。本次会议涉及到准分子激光应用的文章有15篇,涉及领域有激光淀积超导薄膜,金刚石薄膜、非晶金刚石薄膜等,激光制备光栅,激光制备纳米颗粒。我国大陆学者主要把准分子激光用于制备薄膜,台湾大学是用准分子激光制备光栅,法国学者用激光制备纳米颗粒。可见国外用准分子激光加工开展面比我国广泛。从本次会议看,国外今后重点发展研究领域和前沿课题包括: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近五年内千瓦级器件将会实现实用化;半导体激光泵浦固体激光器,特别是盘片固体激光器近五年内也将会突破千瓦级;半导体激光泵浦全固体化紫外激光器已突破3W,如果能提高一个量级,将会逐步取代紫外气体激光器;利用准分子激光对电子元器件处理作了很深入的研究,在这些方面已成为激光超精密加工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国内外在激光制备薄膜方面的研究始

生物工程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

当今世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都在相互竞争,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科学技术上,谁的科技发达,谁的综合国力就强大。 现在世界七大高新技术分别是:现代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 其中生物技术列在首位,生物技术之所以令世界各国如此重视,是因为它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诸如食物短缺、人类健康、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等重大问题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还因为它与理、工、农、医等科技的发展、与伦理道德、法律等社会问题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新技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学科横向渗透,纵向加深,综合交错,发展迅速。所以世界各国争相投巨资发展,确定生物技术为21世纪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 又称DNA 重组技术、基因重组技术) , 是20 世纪70 年代初兴起的技术科学, 是用人工的方法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进行DNA重组, 将DNA 重组体送入受体细胞, 使它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 获得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这种跨越天然物种屏障, 把来自任何生物的基因置于毫无亲缘关系的新的寄主生物细胞之中的能力, 是基因工程技术区别于其他技术的根本特征。 基因工程技术是一项极为复杂的高新生物技术, 它利用现代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 按照人类所需, 用DNA 重组技术对生物基因组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人为修饰或改造, 从而改变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使之有效表达出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或人类有益的生物性状。基因工程从诞生至今, 仅有30 年的历史, 然而, 无论是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 还是在生产实际应用方面, 都已取得了惊人的成绩。首先,基因工程给生命科学自身的研究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目前科学家已完成了多种细胞器的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工作。其次, 基因工程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能为工农业生产、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开辟新途径。 基因组研究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以全基因组测序为目标的结构基因组学和以基因功能鉴定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学,又被称为后基因组研究,成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我国在结构生物学研究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60年代,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胰岛素;70年代初又测定出1.8 埃; 分辨率的猪胰岛素三维结构,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测定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国家,这些研究工作处于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基因克隆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革命性的研究技术,可概括为∶分、切、连、转、选。 "分"是指分离制备合格的待操作的DNA,包括作为运载体的DNA和欲克隆的目的DNA;"切"是指用序列特异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开载体DNA,或者切出目的基因;"连"是指用DNA连接酶将目的DNA同载体DNA连接起来,形成重组的DNA分子;"转"是指通过特殊的方法将重组的DNA 分子送入宿主细胞中进行复制和扩增;"选"则是从宿主群体中挑选出携带有重组DNA分子的个体。基因工程技术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分子水平上的操作和细胞水平上的表达,而分子水平上的操作即是体外重组的过程,实际上是利用工具酶对DNA分子进行"外科手术"。DNA克隆涉及一系列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如目的DNA片段的获得、载体的选择、各种工具酶的选用、体外重组、导入宿主细胞技术和重组子筛选技术等等。从不同的重组DNA分子获得的转化子中鉴定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子即阳性克隆的过程就是筛选。目前发展起来的成熟筛选方法如下:(一)插入失活法 外源DNA片段插入到位于筛选标记基因(抗生素基因或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多克隆位点后,

活体动物光学成像系统在活体荧光成像中的应用

活体动物光学成像系统在活体荧光成像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技术原理 一、技术简介 随着活体动物光学成像技术在国内外的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希望能通过该技术来观察活体动物体内肿瘤细胞的生长以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希望能观察到荧光标记的多肽、抗体、小分子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NightOWL ⅡLB 983 NC320活体动物光学成像系统正是为满足这样的应用需求而设计的。该系统通过荧光光路的特殊设计,实现了对激发光的能量控制和调节,提高了活体荧光成像的稳定性和灵敏度,并且该系统操作简单、费用低廉、不涉及放射性,是不错的进行活体荧光成像的仪器。与传统技术相比,活体荧光成像技术不需要杀死动物,可以对同一个动物进行长时间反复跟踪成像,既可以提高数据的可比性,避免个体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该技术可以得到直观的成像图片,了解标记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避免了传统的体外实验方法的诸多缺点,特别是在药物制剂学、药物临床前研究中有不可估量的应用前景。 NightOWL ⅡLB 983 NC320活体荧光体内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激发光源通过特殊的光路设计使其能量稳定、强度合适的激发光使荧光基团达到较高的能量水平,然后发射出较长波长的散射光,该散射光可以穿透实验动物的组织并且可由仪器cooling slow scaning CCD以光子数量化检测到光强度,同时反应出标记物的数量。 二、标记原理 活体荧光成像技术有三种标记方法:荧光蛋白标记、荧光染料标记和量子点标记。荧光蛋白适用于标记肿瘤细胞、病毒、基因等。通常使用的是GFP、EGFP、RFP(DsRed)等。荧光染料标记和体外标记方法相同,常用的有Cy3、Cy5、Cy5.5及Cy7,可以标记抗体、多肽、小分子药物等。量子点标记作为一种新的标记方法,是有机荧光染料的发射光强的20倍,稳定性强100倍以上,具有荧光发光光谱较窄、量子产率高、不易漂白、激发光谱宽、颜色可

生物技术药物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生物技术药物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生物技术作为高端前沿技术,在21世纪的人类发展历程中一直受到高度的重视与关注,生物技术药物研究的突破直接关系到人类挑战病魔的胜利与否,对于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研究的现状入手进行分析,探究未来生物技术药物研究的趋势与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标签:生物技术;药物;发展趋势 引言 生物技术是指在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上,人们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满足人类发展需要的一门技术,其改善人类健康和生存条件的作用日益突显。生物技术制药就是把生物技术应用到药物制造领域,通过对DNA 进行切割、插入、连接和重组,从而获得目标药品的过程。 生物技术制药因为集生物学、医学和药学等先进技术为一体,对技术水平要求高,同时药品关系到人身健康,管理程序复杂,因此生物技术制药的发展之路任重道远,本文试图通过走访成都知名的恩威集团、地奥集团、太极集团等制药企业,以及研究相关政策规定,对我国生物技术制药的优势、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进一步梳理生物技术制药可能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一、我国开展生物技术制药研究的优势及进展现状 我国是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生物基因资源的3个国家之一,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为我国进行转基因动植物的研究、人造器官的研究以及中草药有效成份的研究、改良和化学合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我国既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和畜牧业大国,具有全球最大的生物技术产品消费的目标市场,为生物技术制药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我国生物技术制药的研究和开发起步于上世纪的70年代,通过国家从产业政策上不断加大对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我国生物技术制药领域与国外差距越来越小,在基础设备、上游及中试方面已经有大批技术实力较强的单位涌现,培养和锻炼了生物技术制药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国已有重组人干扰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白细胞介素-2、生长素、葡激酶、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人胰岛素等较多基因工程药品投入市场。据统计,《自然》等著名刊物上生物技术方面的论文25%是华人完成或参与完成的,华人科学家在国际生物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的生物技术药物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生物技术制药领域具有较好的优势条件,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

浅谈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f4714182.html, 浅谈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作者:代润松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7年第11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物技术药物为人类的疾病治疗与预防做出了卓 越的贡献,这也使世界各个国家高度重视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工作。为此,通过对国内外在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此探讨生物技术药物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物技术;药物;研究进展;发展趋势 一、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进展 (一)国外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进展 自20世纪80年代人工胰岛素诞生以来,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各个国家纷纷大力开展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工作,仅在20世纪90年代中末期,美国的FDA机构就批准了三四十种生物技术药物,近些年来生物技术药物的批准种类逐年递增,在21世纪初期,所批准的药物就已高达将近80种。欧美等其他发达国家在生物技术的种类上也不断丰富。除此之外,国外还对以往生物技术药物的适应症进行了明确统计,这些生物技术药物主要包括用于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急性心肌炎治疗的重组血液因子,用于治疗糖尿病、生长素缺乏症、甲状腺病、低血糖的重组人激素,用于治疗贫血、皮肤病、神经性溃疡等症病的促红细胞生长因子,此外还有重组干扰素、白介素,治疗甲肝、乙肝病毒的疫苗、用于癌症治疗的单克隆抗体等。 (二)国内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进展 我国对生物技术药物研究予以了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在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成果主要包括IFN类型药物、GM-CSF药物、EPO药物、EGF药物及其衍生物、胰岛素、TNF药物、乙肝疫苗、胸苷激酶细胞制剂等诸多种类,在新型活性蛋白质突变体方面,我国相继研发出了肿瘤坏死因子突变体、神经营养因子突变体、人降钙素突变体、尿激酶突变体、重组水蛭突变体、人重组血红蛋白突变体。在融合蛋白的生物技术研发方面,我国研发出了TNF/1L-6融合蛋白、用于前列腺癌症治疗的TNF/PSP94融合蛋白、血小板单链抗体/尿激酶原融合蛋白、尿激酶/水蛭素12肽融合蛋白及用于帕金森治疗的酶氨酸转化酶/BDNF融合蛋白。在克隆天然活性物质基因药物研发方面,相继研发出鲨肝HSS、SCDI抑制因子、TGGIP抑制蛋白、SFP、AOP、蜂毒多肽等。随着生物技术药物种类的不断增长,现有的生物技术药物在主要分类上共包括单克隆抗体、激素、基因治疗剂、疫苗、细胞因子、反义药物及抗血栓因子等,特别是近些年来核酸基因药物的产品种类正在不断增加,正处于研发过程中的疫苗更高达九十几种,而处于临床试验中的反义药物种类也在不断上涨,相比于20世纪,我国在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种类上要超过以往三倍,并且仍在不断增长中。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介绍了我国生态环境现状,阐述了现代生物技术在治理环境污染应用方面的优点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环境保护;应用;前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速度较快,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民健康,维护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环境保护。因此,积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人民日益关注的课题。为了实现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各类资源的永续利用,环保工作者的首要工作任务就是努力保护和提高环境质量。 1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在我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中,由于片面重视经济GDP的高速发展而忽视了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导致目前环境状况十分严峻。近年来虽采取了大量控制措施,但环境质量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工业“三废”污染、农用化肥和农药的污染,造成水体污染严重,无法利用。全国约300个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较为短缺,成为缺水城市,占全国600个城市中的50%;而农村这一情况更加严重,约有1亿人口和2亿头牲畜饮水困难。在广大农村,由于水体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耕地利用效率大大降低,不仅减少了有效耕地面积,而且直接威胁居民身体健康,引发各类疾病[1]。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应用高新技术,综合治理和保护环境,从而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2 现代生物技术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优点 由于基因重组技术的发现和应用,一项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迅速崛起,并成为高新产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生物技术是以DNA分子技术为基础,包括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环境生物技术是由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工程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是应用生物圈的某部分使环境得以控制,或治理预定要进入生物圈的污染物的生物技术。这一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显示出了独特的功能和显著的优越性,不仅充分体现出这项技术是一个纯生态的过程,且从根本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在环境的保护和污染治理中,环境生物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生物转化技术可以真正实现清洁生产的目的,其充分利用生物过程减少生产中产生的污染,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传统生产中的化学过程,更有利于实现无废生产,促进了生产工艺的生态化。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提高了生产效率,强化了环境生物处理过程,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这些技术,可以降低成本,其高专一性等特性为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展示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3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3.1 环境监测与评价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是应用PCR技术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等生物高新技术进行环境监测。Niedrhauser等利用PCR技术检测了食品中的单核细胞生利斯特氏菌(易导致人类脑膜炎)。传统方法至少需10 d时间,应用PCR技

仪器一: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

仪器一: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 (一)具体参数要求 1、系统性能 *具备高灵敏度的生物发光二维成像功能; *具备高性能的荧光二维成像功能; *具备荧光分子断层成像技术,能够实现真实三维断层扫描,获取真实三维信息; 具备基于切伦科夫辐射原理的放射性同位素成像功能; *具备高品质滤光片及光谱分离算法,可实现自发荧光扣除及多探针成像; 实验中能够实现生物发光及荧光成像模式的联合使用,并能将影像融合叠加; 具备国际公认的光学信号定量方法; 2、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癌症、干细胞、感染、炎症、免疫疾病、神经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基因治疗等多种疾病分子机理及相关药物研发的临床前研究。 3、主要技术参数 3.1仪器硬件部分 3.1.1二维成像部分 *采用背照射、背部薄化科学一级CCD; *CCD采用电制冷方式,工作温度达到绝对-90℃,温度可视化; *CCD 量子效率大于85%(500-700nm); *最小检测光子数可达100光子/秒/弧度/平方厘米; 采用定焦镜头,最大光圈可达f/0.95,可自动聚焦; 成像视野范围可调,最大视野能够满足至少3只小鼠同时成像; 动物载物台温度可控(20-40℃),且即时温度可通过软件显示; *生物发光灵敏度达到可检测小鼠皮下少于100个生物发光细胞(需提供证明文献); 荧光光源采用高效金属卤素灯,功率不低于150瓦; *激发光滤片标配数量不少于19个,发射光滤片标配数量不少于7个; *所有滤片均为高品质滤光片,透光率可达95%,滤片表面采用多层硬性涂料防护,防止因长期照射导致的滤片退化或损伤,使用寿命长; 具备高品质成像暗箱,避免仪器背景信号的过多产生; 仪器出厂前经过国际标准的NIST光学校准; 仪器具备定时自检功能,可自动去除仪器本身产生的背景信号。 3.1.2三维成像部分 具备反射照明方式,以获取小动物体表轮廓结构; *具备透射照明方式,并通过底部多点透射扫描,获取三维重建所需的断层信息; *具备荧光分子断层成像技术,能够实现小动物体内任意深度的信号探测; *透射激发光源为长寿命固态激光器,能满足体内有效激发深度>2cm;

生物技术制药的研究进展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班级:生物工程学号:071454116 姓名:刘俊超 摘要: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Mammary Bioreactor)是一种利用动物转基因技术 在乳腺细胞中表达多肽药物、工业酶、疫苗和抗体等蛋白的技术。该技术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其效率是利用以大肠杆菌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100倍,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高新技术。本文综述了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原理,研究进展与应用。 关键词: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应用 1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原理 乳腺生物反应器(mammary gland bioreactor)技术是指利用乳腺特异表达的乳蛋白基因的调控序列构建表达载体,制作转基因动物,指导外源基因在动物乳腺中特异性、高效率地表达,以期从转基因动物乳汁中源源不断地获得外源活性蛋白。 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原理是应用重组DNA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尚处于原核阶段(或1~2细胞的受精卵)的动物胚胎中,经胚胎移植得到转基因乳腺表达的个体。外源基因在乳腺特异性表达需要乳蛋白基因的一个启动子和调控区,即需要一个引导泌乳期乳蛋白基因表达的序列,这样才能将外源基因置于乳腺特异性调节序列控制之下,使其在乳腺中表达,再通过回收乳汁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目的蛋白。 2研究现状 2.1国外进展 GordonL[l] 等将重组DNA 采用显微注射方法导人小鼠受精卵,首次获得了带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小鼠。Palmiter等[2]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显微注射到小鼠的受精卵中,获得比普通小鼠大得多的“硕鼠”,并提出可以从转基因动物中提纯有价值的药用蛋白。此后,国外在此项技术上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荷兰的Phraming公司[3]培育出含人乳铁蛋白的转基因牛,每升牛奶中含有人乳铁蛋白1 g。英国爱丁堡制药公司[4]已培育成功含a一1一抗胰蛋白酶(AA T)的转基因羊,每升羊奶中会有此种蛋白30 g。V elander W H 等L3 报导用转基因猪生产人蛋白C的量为1 g/L。美国Genzyme Transgene公司与日本的Somitomo Metals[5]合作共同开发其产品凝血酶原Ⅲ,转基因山羊中表达量为4 g/L。美国Gen—pharm International 公司[6] 用酪蛋白启动子与人乳铁蛋白(hLF)的cDNA 融合,获得世界上第一头名为Herman 的转基因公牛,该公司可用非转基因母牛生产转基因后代,1/4后代母牛乳汁中表达了hLF。Halter等[7]人报道,在转基因羊乳腺中表达因子Ⅶ已获得成功。Bleek等[8]从转基因猪的乳汁中获得了W AP。Wa1.1iamLg]在转基因猪的乳汁中提取到人体蛋白C(hPC),并且这种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的hPC具有与人血浆中分离的天然hPC相同的活性。Utomo等[10-11]将W AP驱动的rtTA 因子在小鼠乳腺上皮上大量表达。英国的PPL医疗公司[12]用基因打靶技术获得了两只定位整合的转基因苹Cuypid和Diana,并已将这一技术用于人类蛋白的开发。英国PPL公司[13]。又将人类AAT基因整合到胎儿成纤维细胞的procollagen基因座位,用转基因细胞生产克隆羊,每升乳中AAT蛋白的含量达到650 nag。最近,荷兰科学家培育成功的转基因牛含有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PO能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对肿瘤化疗以及肾脏机能下降引起的红细胞减少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目前,国外在乳腺生物反应器技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已有数十种产品在多种实

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摘要:综述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农业生物技术的疫苗、工业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及其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介绍了生物技术领域重点攻关课题研究进展,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现状与趋势 1 前言 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它是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建立的、为创建新的生物类型或新生物机能的实用技术,是现代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体而言,生物工程技术包括转基因植物、动物生物技术、农作物的分子育种技术、医药生物技术、纳米生物技术、重要疾病的生物治疗等。当前,世界生物技术发展已进入大规模产业化的起始阶段,蓬勃兴起和迅猛发展的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领域,正在促使生物产业成为世界经济中继信息产业之后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1]。 现代生物技术以20世纪70年代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以世界上第一家生物技术公司——Gene-Tech的诞生(1976)年为纪元[2]。此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投身于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进展。至此,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技术上的革命带动了现代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以及蛋白质工程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和战略价值的现代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再生性,可以循环利用生物体为操作对象,在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方面有巨大的潜力,而且投资少、周期短、经济效益大,并且没有污染。他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项关键技术,在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粮食、健康、环境和能源方面已经取得并将取得更大进展,对促进社会经济诸领域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2 全球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 产值继续增长 2013年,全球生物工程药品市场规模为2705亿美元,2014年增长至3051亿美元。基于疾病诊断和治疗对重组技术、医药生物技术以及DNA测序技术等的需求不断增加,全球生物技术市场预计以%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0年全球

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史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 姓名:王利新 学号: 学院:

摘要:现代生物技术是通过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而快速发展起来的。医药生物技术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目前世界已有200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其中70%从事医药产品的开发。生物技术工业总体日趋成熟,正在由风险产业变成以商业为动力,以市场为中心的产业。 应用生物技术已有可能产生几乎所有的多肽和蛋白质,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已使新药研究方法和制药工业的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该文对现代生物技术在医药和基因工程现代化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 【关键词】生物技术;医药;基因工程技术; 率高近十几年来,在利用生物技术制取新药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已有不少药物应用于临床。例如人胰岛素、人生长激素、干扰素、乙肝疫苗、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GM-集落刺激因子(GM-CSF)、组织溶纤酶原激活素、白细胞介素-2及白介素-11等。正在研究的有降钙素基因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140多种。随着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医药工业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同时给生物制剂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实际应用中,基因工程药物受到一定限制,如口服应用时生物利用度低,会受到消化酶的破坏,在胃酸作用下不稳定,在体内半衰期较短等,因此只能注射给药或局部用药。为了克服这些缺陷,已开始改为合成这些天然蛋白质的较小活性片段,即所谓“多肽模拟”或“多肽结构域”合成,又叫“小分子结构药物设计”。这类药物可口服,有利于由皮肤、粘膜给药,用于治疗免疫缺陷症、HIV 感染、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其制造成本也更低。这种设计思想也已应用于多糖类药物、核酸类药物和模拟酶的有关研究。小分子药物设计属于第二代结构相关性药物设计,所设计的分子能替代原先天然活性蛋白与特异靶相互作用。 在给药方式的研究方面,对注射用溶液和注射用无菌粉末(目前上市的多肽蛋白质类药物多为此种剂型),除了继续改进其稳定性外,还通过一些其他技术手段,研制出了化学修饰型、控释微球型和脉冲式给药系统。在非注射途径的给药系统,即包括鼻腔、口服、直肠、口腔、肺部给药方面也已取得重大进展。国内市场上主要有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干扰素、重组人白介素-2、G-CSF(增白细胞)、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等15种自己生产的基因工程药品。已经批准

生物技术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生物技术药物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和基本机制,概述了生物技术药物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生物技术药物药代动力学方法学 1.简介 近年来,生物技术药物飞速发展,为了正确评价各种生物制品在人体内的疗效及安全性,必须研究生物因子在动物体内和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而与传统的药物相比生物技术药物具有种族特异性、免疫原性和非预期的多向活性等特点,使得其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蛋白多肽类药物因其生理活性强、疗效高,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蛋白质类药物来说,最重要的一个特性是,这类药物蛋白质与内源性的蛋白质结构相似,由共同的氨基酸组成,微量的需要被测定的生物因子及蛋白质存在于大量的内源性蛋白质中。蛋白多肽类药物的药动学有其特征,吸收方面来看,一般而言,小分子肽的吸收是由被动扩散或载体转运完成的,脂溶性多肽可通过膜脂扩散,高度亲脂性的药物则能通过淋巴系统被吸收;水溶性分子则可通过水合孔和/或细胞间隙扩散,通过内吞或胞饮过程摄取入细胞,还有一些细胞转运肽(cell penetrating peptide)可通过非耗能途径穿过真核细胞的质膜,这些多肽已被成功地用于在细胞内转运比自身的相对分子质量大许多倍的大分子物质。由于大多数蛋白多肽类药物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大和水溶性的特点,若无主动的转运或消除机制,它们大多保留在细胞间隙。蛋白多肽类药物的主要代谢途径是体内广泛存在的蛋白多肽酶使其失活。不同的给药途径、给药方案、体内蛋白结合、种属特异性、内源性物质等对蛋白多肽类药物的体内药物动力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 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选择正确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和可靠的测定方法至关重要。 2.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2.1 同位素示踪法 同位素示踪法是通过目标蛋白质多肽上标记同位素,从而鉴别目标蛋白质和内源性多肽的方法。所使用的同位素有H3、C14、S32、I125等,I125其因比放射性高、半衰期适宜、标记制备简单而最为常用。标记方法有两种,一是内标法,即把含有同位素的氨基酸加入生长细胞或合成体系,该法对生物活性的影响可能较小,但由于制备复杂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二是外标法,常用的化学方法如氯胺T或Lodogen法将I125连接于大分子上,其标记的样品比放射性高,制备容易半衰期短,成为现在最常用的生物技术药物标记物。姚文兵等运用同位素示踪法I125标记来研究聚已二醇修饰干扰素а2b的药代动力学,赵宁等用碘标法研究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在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都证明了同位素示踪法的灵敏度高,省时省力的特点,特别是对研究基因工程产品在动物体内的组织分布具有与其它方法相比有不可比的优越性。关于标记位点的选择,理论上任何部位均可被标记,但需考虑是否存在标记氨基酸被机体再利用合成新的蛋白质而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当然,如果生物技术药物含有非天然氨基酸(如D氨基酸),标记位点的选择就不必再担心这样的问题了。

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的研究进展

燕京理工学院 Yanch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6)届化工与制药专业现代制药技术论文 题目: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的研究进展 学院: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专业:XXXXX 学号:XXXXXXX 姓名:Dream 指导教师:林贝 教研室主任(负责人):林贝 2015 年6 月4 日

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的研究进展 Dream 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化药1204班学号XXXXXXX 指导教室林贝 摘要 本文简述了近年来基因工程在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中主要从基因操作中大分子的分离、PCR技术、基因芯片、外源基因的表达这4个方面叙述基因工程相关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以及基因工程药物的产业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基因操作技术生物制药 1 基本概念 1.1 生物技术 广义的生物技术是指人类对生物资源(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利用、改造的相关技术。其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以酿造为代表的传统生物技术,以微生物发酵为代表的近代生物技术,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可以理解为是直接操纵有机体细胞和基因的一种全新技术是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异军突起的高技术领域,在医疗、制药、农业、轻工食品及环保业发展迅速。[1]以上的生物技术成果集中应用于医药工业。 1.2 现代生物技术两大核心工程 1.2.1 工程 概念:基因工程是分子遗传学和工程技术结合的产物。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它能按人类需要把遗传物质DNA分子从生物体中分离出来,进行剪切、组合、拼装合成新的DNA分子。再将新的DNA分子植入某种生物细胞中,使遗传信息在新的宿主细胞或个体中得到表达,以达到定向改造或重建新物种的目的。 1.2.2 细胞工程 概念:利用细胞融合技术把含有不同遗传物质的细胞合成杂种细胞。并使之分裂生长成为杂种生物。它包括体细胞融合、核移植、细胞器摄取和染色体片段的重组等。 1.3 现代生物制药 主要指基因重组的蛋白质分子类药物的制造过程,即利用基因工程、抗体工程或细胞工程技术生产的源自生物体内的天然物质,用于体内诊断、治疗或预防药物的生产过程(也可称基因工程制药)。 2 基因操作技术 基因大分子的分离主要指质粒(plasmid DNA)和基因组DNA的分离。质粒分离的常用方法有碱变性抽提法、煮沸法、去污剂裂解法、质粒DNA释放法、酸酚法等。质粒在基因工程中最常用来做成各种克隆载体(cloning vector)或表达载体(expression vector)。质粒载体还可用于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的研究[1](由于这一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美国科学家Andrew Z. Fire博士和Craig C. Mello博士获得了2006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基因组DNA的分离通常采用酚-氯仿法、基因文库(gene library)、Southern杂交以及PCR扩增技术等。其中基因文库是指含有某种生物基因组不同基因片段的一群DNA重组体克隆,包括cDNA文库(com-plementaryDNA library, cDNA library)和基因组DNA文库(genomic library)。最近又有研究者利用名为chum-RNA的小分子RNA建立非PCR扩增的单细胞cDNA文库[2]。 2.1 聚合酶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在体外模拟天然DNA复制过程的核酸扩增技术。该法由Mullis等人于1985年发明,并于1993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PCR技术的基本原理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

生物医学中的光学与激光

生物医学中的光学与激光

本讲内容概要
1. 引言
– 学科背景 – 基本概念:Biomedical Optics, Biomedical Photonics – 本讲的主要内容概述 ? ? ? (组织对)光的吸收、反射和散射 组织的光学特性 光在组织中的传播规律-光学诊断学的基础
2. 生物组织的光学特性:
3. 光和组织的相互作用
4.
– 光对组织的物理作用(治疗) – 测量 – 应用(激光医学) –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 其它的成像技术举例
光学检测及成像:

引言(1)
? ? 本讲涉及的内容属于生物医学光子学(Biomedical Photonics)的范畴 生物医学光子学与生物医学光学(Biomedical Optics)区别(相同点与不同 点) :
? ?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光学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光的治疗作用 17世纪光学显微镜的发明对其后200年间的生物学以及生物医学的研究起到了 非常重要的作用:
– 细胞理论:1830s – 微生物学:1870s
– 根据一般的定义,光学是指“可见光学”,它是电磁辐射中一种可被人眼感知的类 型;另一方面,光子学领域,它包括光子,即所有电磁辐射谱内的量子,它的定义 比光学的定义更广泛(图1)。 – 光子学包括与电磁辐射相关的光学技术与非光学技术,它是电场与磁场空间能量的 传递。电磁谱是它的能量范围,从宇宙射线、γ射线、X射线到紫外、可见光、红 外、微波和无线电频率。 – 因此,生物医学光子学可以定义为研究所有波长范围的电磁辐射在医学中的应用的 科学与技术。这一领域包括对光或其它形式辐射能量(量子单元为光子)的产生与 操纵,采用大量的方法和技术,例如激光和其它光源,光纤,电子-光学仪器,复 杂的微电子机械系统,纳米系统等,研究光吸收、发射、传导、散射和放大现象在 临床上的应用。 生物医学光子学的研究范畴包括临床诊断、治疗和疾病的防护。

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第34卷第12期自动化学报Vol.34,No.12 2008年12月ACTA AUTOMATICA SINICA December,2008 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李慧1,2戴汝为2 摘要在体生物发光成像和在体荧光成像是近年来新兴的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能够无损实时动态监测被标记细胞在活体小动物体内的活动及反应,在肿瘤检测、基因表达、蛋白质分子检测、药物受体定位、药物筛选和药物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详细介绍了在体生物发光成像和在体荧光成像的特点、系统及应用,比较了它们的异同,综述了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讨论了将其应用于临床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关键词在体生物光学成像,生物发光成像,荧光成像 中图分类号R319 Development of In Vivo Optical Imaging LI Hui1,2DAI Ru-Wei2 Abstract With the emergence of in vivo optical imaging,bioluminescence imaging and?uorescence imaging can be used to non-invasively monitor the activities and responses of cells marked with optical signals in real time,which are considered to be promising tools for tumor detection,gene expression pro?ling,protein molecular detection,drug receptor localization,drug screening,and therapeutic evaluation.In this paper,the features,imaging systems,and applications of in vivo bioluminescence imaging and in vivo?uorescence imaging have been introduced and compared in detail.The basic theories,application?elds,and development of in vivo optical imaging in future are reviewed. Key words In vivo optical imaging,bioluminescence imaging(BLI),?uorescence imaging(FI) 随着荧光标记技术和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在体生物光学成像(In vivo optical imaging)已经发展为一项崭新的分子、基因表达的分析检测技术,在生命科学、医学研究及药物研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分为在体生物发光成像(Biolumi-nescence imaging,BLI)和在体荧光成像(Fluores-cence imaging)两种成像方式[1?2].在体生物发光成像采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标记细胞或DNA,在体荧光成像则采用荧光报告基团,如绿色荧光蛋白(Green?uorescent protein,GFP)、红色荧光蛋白(Red?uorescent protein,RFP)等进行标记[3].利用灵敏的光学检测仪器,如电荷耦合摄像机(Charge coupled device camera,CCD camera),观测活体动物体内疾病的发生发展、肿瘤的生长及 收稿日期2007-08-08收修改稿日期2007-11-19 Received August8,2007;in revised form November19,2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00131),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项目(20061D050160021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10146)和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资助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30500131),Research Fund for Beijing Distinguished Specialists (20061D0501600216),Chinese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20070410146),and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C.Wong Postdoctoral Fellowships 1.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北京100048 2.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与智能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1.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echnology,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048 2.Key Laboratory of Complex Sys-tems and Intelligence Science,Institute of Automation,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190 DOI:10.3724/SP.J.1004.2008.01449转移、基因的表达及反应等生物学过程,从而监测活体生物体内的细胞活动和基因行为[4?8]. 相对于其他成像技术,如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计算机层析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超声成像(Ultra-sonic imaging)、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等,在体生物光学成像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堪称是分子基因检测领域的革命性技术.它具有如下优点:较高的时间/空间分辨率;在肿瘤和良性/正常疾患之间有高的软组织对比度;成像对比度直接与生物分子相关,适于重要疾病的基因表达、生理过程的在体成像;获得信息丰富、适于多参数复合测量;价格适中等.尽管其测量范围与测量深度有限,但适用于小动物的整体在体成像和在体基因表达成像.表1和表2(见下页)分别给出了几种主要成像技术的应用场合及参数比较[5,9],可以看出,基于分子光学标记的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已经在活体动物体内基因表达规律方面展示了较大优势.近年来,随着生物光学成像设备的研制以及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将在体生物光学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肿瘤免疫及治疗、基因治疗、药物研发等领域并取得了许多成果[4?8]. 本文分别介绍了在体生物发光成像和在体荧光成像的特点、系统及主要应用,比较二者在分子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